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2024-09-25

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通用8篇)

1.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篇一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类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论文题目:加强企业内部有效沟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姓  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加强企业内部有效沟通,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摘要:管理,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要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要让他人了解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就需要有效的沟通。本文阐述了作者对沟通的定义及有效沟通对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意义,并对当代企业内部沟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沟通、有效沟通、人力资源管理

一、沟通的意义

沟通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1】现代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企业管理策略也逐渐多变,沟通的重要性愈渐强烈。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奈斯比特,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提出:“未来企业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与会员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

现代企业只有提升经营管理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快速地发展壮大。而提升经营管理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要解决企业内部的管理沟通问题。现代企业组织机构逐渐复杂化,社会信息量也急剧增加,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成为组织活动的必要基础,而想要达到行之有效的配合,资质成员之间就必须开展有效的沟通。由此,实现企业内部有效的沟通成为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增强企业向心力和战斗力,创造良好企业文化环境的必要条件。

二、现代企业内部沟通存在的问题

我国改革发展30年来,企业管理虽日渐成熟,但在管理过程中组织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尚未真正实现,这其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因素。

(一)对沟通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现代许多企业中,管理者对沟通不重视,认识度低,沟通可有可无,只有当组织出现一些消极思想,或者有重大事件及任务时,管理者才召集员工以会议的形式与员工进行沟通,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动员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但在这样的会议上往往不能够听到员工真正的想法,多数演变为管理者的个人演讲,最后成为管理者单向发布任务或者评议工作。其实,沟通本身就是一种双向含义,沟通应该是听取员工的意见和意见,即使明显的不成熟,也不能被采纳,都应该让员工提出,而作为管理者应该做的,便是为其答疑解惑。

(二)组织沟通存在障碍

通常来讲,企业内部沟通可分为三类: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之间的沟通。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主要体现在: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得过于强势,员工即使并不理解或者不赞同管理者提出的观点和想法时,碍于身份,员工往往只是在充满疑问和不解中硬着头皮接受并执行管理者提出的方案。

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主要体现在:由于部门之间对相互的业务流程不熟悉,双方沟通容易出现互不理解的情况。例如业务部更加注重的是合同与客户,实行客户至上,流程滞后。而综合部或财务部则更注重流程,实行按章办事。如此便会出现很多沟通不畅的问题,为了维护各自部门的利益,双方往往不愿意接受对方提出的或许对公司整体有益的想法和建议。

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主要体现在:由于员工之间知识面及对事物的认知都存在差异,接触和处理的事物也有所不同,许多时候会存在不能理解的情况,但由于双方都没有直接命令对方的权利,因此,双方提出的方案和想法也容易因为达不成共识而不了了之。

(三)沟通渠道过于狭窄

现代企业内部沟通多是通过会议的形式开展,一般是管理者在演讲,员工在做笔记,管理者会在会议快要结束时象征性地问员工有什么意见或意见,此时员工即使有一些想法,但在集体会议上,员工碍于多方面原因,往往不会选择在这样的公共场合提出。

三、企业内部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要想真正实现企业内部有效沟通,首先要让员工愿意提出想法,敢于提出想法。而实现这一行为的关键,便在于管理者对自己角色的转变,不能固守传统,以一个权威者的形象展示给员工。平等交流才是有效沟通的保障。管理者应该适当抛开自己管理者的身份,与员工平起平坐。在思想的领域里,人人平等。管理者应认真倾听员工的观点,相互探讨,表现出对员工充分的重视和信赖,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多加思考,多采纳员工合理的方案,给予员工鼓励,真正实现由传统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双向的、公平的交流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真正目的。

(二)制定企业管理沟通战略,完善沟通机制。

企业管理沟通问题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是管理者缺乏沟通技能,不懂得沟通技巧,但深入分析在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管理沟通战略的缺位。企业管理者应从企业全局战略为基础,来制定管理沟通战略,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和信息沟通制度,搭建沟通平台,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在体现企业制度化管理的同时,给员工展现出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企业文化形象。

建立健全的信息沟通制度时必须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依据组织结构的特点设立,不能有悖于组织结构。【2】

企业内部各个沟通方向的平衡也是建立信息沟通制度需要考虑的因素。企业内部工作的最终执行者还是企业的基层员工和管理人员。建立信息沟通制度,保证企业员工上行沟通、横向沟通、斜向沟通的有序进行,有利于充分整合企业资源,以有限的企业资源获得更大的产出。【3】

(四)建立有效的员工沟通渠道

聪明的领导人懂得如何创造与员工交流的机会和渠道,多让员工发声,培养员工的意志品质,换位思考,与员工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比尔·盖茨说过:很多雇员自愿离职的原因并非激励机制的不妥或个人发展的机会有限,大多数员工离开公司是因为另外一个原因:和老板不能保持满意的关系。【4】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一方面,让员工能够适当的发表自己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向公司倾诉,让员工把公司当作家、当做靠山,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能够及时地了解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状况,发掘员工潜力,更合理的发挥每一名员工的长处,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壮大储备力量。为员工提供交流的平台,打开沟通的渠道,不仅能够拉近与员工沟通的距离,也能真正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构建一个和谐企业打下基础。

企业还可以通过一些专题活动的设置,促进员工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在现实中的员工,除开单位员工这一身份,他们其实还担任着社会人的角色。每一名员工都有自己的人脉资源,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企业可以快速的捕捉市场信息,了解社会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可靠的方向。

沟通的主要形式:

1.企业领导与员工直接沟通。企业领导可以通过多走访基层,与基层员工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或采取与员工代表座谈的方式,倾听员工的心声,鼓励员工多提出对公司各项改革的看法,多考虑员工的思想,多采纳员工合理的建议。

2.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过各部门之间通过召开座谈会或组织一些活动来达到沟通的目的,也可以定期指定部门衔接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对其他部门的业务熟悉程度,各部门之间通过了解,互相理解和支持,达成共同的奋斗方向和目标。

3.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内涵,也为领导和员工降低交流障碍,构建轻松交流沟通的环境。

4.根据企业的实际,不定期开展“沟通面对面”活动,让领导和基层员工之间有最直接的交流沟通。

5.丰富企业内部刊物。通过企业内部论坛发表或者简报的形式对公司的活动信息进行实时报道,向员工展示企业风采。同时也通过这些信息将公司近期发展方向及时的传递给员工,使公司上下齐心,思想和行动随时保持高度一致。

四、结束语

实现企业内部有效的沟通,可以使企业内部更加和谐统一,组织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合作顺利。让整个企业上下一心,思想凝聚,实现高效管理。也可以使组织与外部环境保持紧密联系,增强对社会发展应变的能力,从而稳定企业的长久发展。

美国著名实业家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说过:“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5】的确,很多职业人士在事业上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沟通是达到目的最快速有效的方法。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便能建立起稳固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得自己在事业上得心应手、青云直上,最终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谢诗棋.行政沟通中行政语言的运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2]何小师.民营企业内部基于工作的信息沟通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3]郑佳.重庆市企业员工沟通满意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9.[4]蒋登银.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幸福感的决定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79(3):33-39.[5]郭娴静.企业员工沟通满意度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篇二

一、以聋人手语为主体, 加强无声课堂的有效沟通

在聋校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越是高年级的聋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场景越来越少, 即使在小组合作中, 高年级的聋生也表现得异常冷清, 课堂上偶尔有学生提问一下, 甚至有的聋生在课堂上从不提问。究其原因,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75%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看不懂老师的有些手语。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影响了他们发言的积极性。由此可见, 手语的不统一、不规范, 使师生的课堂语言交流产生了障碍。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就必须重视对聋生手语的学习和研究。

1. 加强课堂手语的互融, 清除语言交流的障碍。

从事聋生特殊教育的教师都知道, 手语是聋人交往最自然、最流畅的语言, 聋人只喜欢用手语与别人交流, 而对于学习现代汉语的热情并不高。作为使用手语最为频繁的语文教师, 虽然每位教师的手语相对来说都是很流利、很标准的, 但我们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手语基本上还是“手口同步”的汉语式手语, 并且绝大部分手势语都来自于《中国手语》中。《中国手语》是以健听人为主进行编撰的, 对于一些新词的制定, 大量使用汉语手指字母。这样的手语所传达的有效语言信息, 聋生接受起来是很有限的, 有时候教师打出的手语学生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更谈不上去深刻理解了。由于聋生无法完全看懂或了解教师的手势汉语, 无法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 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有效语言信息的流失。但聋生的自然手语却不同了, 它是将所传达的语言信息在第一时间内呈现出来, 将一些次要的语言信息放在句后或略去, 这非常符合聋生通过视觉感官接受语言信息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 只有多种语言形式有机整合, 才能有效地促进聋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才能更好地解决聋生面临的语言沟通障碍问题。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师在学习研究和规范使用《中国手语》的基础上, 还要更多地学习聋人的自然手语, 不断地在语言实践和运用中去研究、总结和归纳聋人自然手语及语法规则的内容, 以便师生之间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 减少重复性讲解, 节约课堂时间, 为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打下基础。

2. 手势语与汉语同步发展, 搞好“双语”教学。

在实际的聋校语文教学中, 汉语手势语与聋人手语是同时并存的。多数聋校教师认为手势语是汉语语言的代用品, 所以就产生了手势语、汉语相互混用, 一句话中既有汉语又有手势语现象, 这也就致使聋生把手势语、汉语混为一谈, 对两种语言都不完全理解, 把两种语言的语法混淆, 在写作文时写出的句子就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笑话百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 语文教师必须使聋生正确认识手势语与汉语两种语言体系之间的巨大差异, 了解它们各自的语法。其次, 在教好学生手势语的前提下, 教师要以手势语作辅助手段, 积极鼓励学生学好汉语、掌握汉语, 使学生能将两种语言顺利地、正确地相互翻译,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每一句话, 从而逐步达到欣赏教师的教学语言, 感悟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以教学语言为载体, 创建艺术性语文课堂

在聋校课堂教学中, 聋生因为听力的缺损而影响了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语文教师要想达到课堂语言艺术化,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准确规范的基础上融入生活化的语言。

聋生由于听觉障碍, 他们的独立判断性极差,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机械记忆。在聋校课堂教学中, 有些教师常常运用大量重复和同义、近义的词语来帮助聋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给聋生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同义词、近义词在句中可以随意调换, 在以后的运用中就会产生混淆, 并且比较简单的那个同义词就会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固定模式, 在以后的写作中他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这个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的文章就失去了其生动性, 不利于聋生形成生动的语言。所以, 聋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必须准确, 绝不能颠三倒四、似是而非。同时, 由于听力缺损, 聋生大脑中库存的词语相对健听人来说要少得多。有时, 教师随口说出的词语他们却怎么也搞不懂, 这就要求聋校教师的语言在准确规范的基础上还必须生活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讲课, 通常都是一语点破、环环相扣, 而有的教师则对一些术语、生涩词不加变通, 只是一股脑地倒给学生。这样, 聋生在接受信息时, 一时就很难抓住教师语言信息中的核心内容或有效信息, 很难理解教师所说的内容, 从而产生焦虑、精神不集中, 对课堂学习也就慢慢失去了兴趣。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把丰富的思想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自如地表达出来, 使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2. 在枯燥理论的讲解中加入趣味化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 让课堂焕发出活力。那么, 怎样能创造出和谐有趣、轻松愉快而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 让每个聋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呢?在课堂上, 如果理论性的内容较多, 课堂教学中难免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效、尴尬、僵持、对立等, 而幽默就是打开这些问题的金钥匙。课堂中巧妙地运用趣味化的语言, 一方面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一些, 使单一的教学形式变得生动一些;另一方面也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语文知识, 促使他们敢于质疑、大胆创新。所以,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聋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一些故事、寓言、成语、歇后语或俗语等,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吸引聋生的注意力, 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激起他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 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聋生的眼中也充满情趣。

3. 在平实内容的叙述中注入形象化的语言。

聋生平时主要是通过看别人的手势、眼神等来判断事物, 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内容讲解中注意语言的形象化, 那必然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手势语大部分都要借助于丰富有趣的体态动作来完成, 那么, 怎样最有效地使用形象化的手势动作, 帮助聋生理解所学内容, 并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呢?根据体态语的特点与功能, 在教学运用时要注意:一是体态语言与口头语言要协调配合, 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觉, 拓宽学生的信息传输渠道, 补充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信息;二是体态语运用必须得体适度, 不要让过多、过繁的动作和手势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削弱了形象化语言的力量。

4. 在情理交融的感染中关注语言的层次感。

三尺讲台方寸地。教师的语言往往能够超越时空并在学生的心灵中经久不衰, 而如果这些语言没有厚实的情感因素, 那么它就会成为单纯地传递信息的符号。在聋校, 部分教师往往因为聋生存在听觉障碍就只注意手语的规范性、熟练性, 而常常忽视了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 语调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其实, 聋生都有一种情感潜势, 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被激发出来。当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启发、引导、感染聋生时, 丰富的表情和引人入胜的语言就会使聋生大脑皮层不断产生兴奋, 就会激起他们积极探索体验的欲望。所以, 教师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感情因素, 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架起学与教之间的桥梁。

教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情趣而又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层次感呢?首先, 一定要从全体聋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根据学生的兴奋点与松弛点, 来选择相应的语音语调。这样, 经过调控后的语言就能渲染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氛围, 也容易被学生接受, 并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使教学语言、语调与课文风格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其次, 还要注意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需求。针对每一节课的设计, 教师都要进行多方面的预设, 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课堂问题的机会, 使学生始终在一种积极而和谐的语言环境中愉快地学习。

5. 在随机应变的疏导中追求语言的灵动性。

现在的学生好奇心强, 喜欢新奇的、灵动的、多变的事物, 喜欢能吸引他们、折服他们、让他们心生崇敬的课堂语言。一堂语文课, 听起来若能让人如沐春风、心情舒畅, 给人以美感, 那么, 这位教师的语言必定是鲜活的、灵动的。现在的课堂, 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 课堂上出乎教师意料的突发、偶发事件是很多的。在这些场合下, 学生的一些“惊人之语”“调皮行为”等都是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都是语文课堂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这时, 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用巧妙的语言进行有效疏导, 既显示出教师驾驭课堂的灵活与机智, 又让课堂因教师语言的灵动而绽放出能动的美感。这样, 整个课堂就“活”了。

3.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篇三

关键词:在职人员;培训;有效沟通

社会服务是高校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之一,在职人员培训是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提高在职人员的知識结构、理念、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也是高校教师了解、参与社会实践、完善知识结构、增加社会阅历的重要途经。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做强做大,为了可持续的竞争力,更为重视在职人员的培训。通过在职培训,短期看,可以提高员工的边际生产力,提高企业的边际产出;从长远看,可以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综合素质,培养一批能够满足当前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员工群体。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日本,员工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技术革新者的人数就增加6%,员工提出的革新建议一般能够降低成本10%-15%,而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管理人员,因创造和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则有可能降低成本30%左右。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对员工培训每投入1美元就能得到50美元的经济收益。在我国,苏州市的一项调查显示,经过培训的员工同未经过培训的员工相比,完成产量高出10.8%,产品合格率也高出6%,工具损耗率低40%,创造净产值高90%。这一系列的数据都说明在职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其回报率是相当可观的。

一、在职人员培训的特点

企业在职人员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使培训内容转化为工作行为,从而更加有效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过程。目前,企业对在职人员的培训越来越重视,主要是因为在职人员培训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实践表明,有效的培训可以使在职人员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更新知识技术,还可以拓宽视野、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个人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对社会的进步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职人员培训的形式主要是企业委托培训机构和高校组织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高校在其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职人员培训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不同于传统的高校教育。

1.对象不同

高校教育的对象是零起点的、几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言的大学生,而企业在职人员培训的对象是企业员工,他们往往是带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带着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带着对实践的思考参加培训,他们往往比在校学生、比刚进企业的新人更有目的性,也更用心,更愿意投入时间、情感等。

2.内容不同

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一定的实践教学。而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却强调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职业心态,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职业理念、职业意识;(2)职业技能,就是员工能够胜任所在岗位的岗位胜任力,通俗地说就是能够在一岗位胜任所必须具备的任职资格水平和能力;(3)职业行为规范,就是告诉员工做什么,如何做,即员工在工作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先做,哪些后做等等。

3.考核不同

高校对学生的考核一般是通过试卷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就有了所谓的及格与否的标准。对企业在职人员培训情况往往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如产量、合格率、销售额、客户满意度等业务指标。

正是由于企业在职人员培训的特殊性,我们在组织培训时,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在职人员培训的水平与质量。

二、在职人员培训课程教学策略——以《有效沟通》为例

1.课前准备

(1)明确培训目的。企业为什么要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培训需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培训师在组织培训工作前首先要了解的。是调整员工的职业心态?是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还是规范员工的职业行为?是为了解决当前某个问题?还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目的的不同,会决定后续工作的不同开展。以笔者对某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的《有效沟通》为例,该银行的目的是通过培训,让员工学会沟通,不仅嘴巴会沟通,身体也会沟通;不仅工作中会沟通,下班也会沟通;不仅与同事能沟通,与客户也能沟通。明确了目的,培训就有了方向。

(2)了解培训对象,进行培训人员的分组。根据受训者岗位、年龄、性别、工作经历、文化程度、技能水平、业绩现状、培养目标等等的不同,培训师在设计培训内容、方式和进程时都会有所不同。仍以笔者对某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的《有效沟通》为例,笔者在拿到培训名单(36人/班),了解每个人员的基本情况后,将所有人员分成了6组,每组6人。将岗位、年龄、性别、技能等相近的人分配到不同的组,尽量让组内人员差异化程度高些。这样,一方面分组有利于团队化学习,另一方面,学习不仅是培训师与员工学员之间的互动学习,学员在一起,也会交流,在交流中,促进了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不同年龄、性别、技能员工之间的观念、技能、情感等的沟通交流,这样非正式的沟通交流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分析培训需求。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成功的基础。要分析企业的培训需求和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别是什么,分析各自需求背后的动机或者出发点是什么,分析各个职位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要达到的标准,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分析培训项目的员工现状是什么,差距在哪里,如何在通过培训让员工提高等。要做好这样的分析,调研是必不可少的。还以《有效沟通》为例,在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笔者习惯于进行实地调研,与人力资源部交流,与每一个培训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在此基础上,辅以适当的观察,从而真正了解员工目前的沟通现状、存在的问题等。

(4)设计培训内容。在做好上述三项主要工作后,就是进行培训内容的设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内容的设计一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培训的目的,针对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对培训对象产生实实在在的作用。

(5)教室环境的布置。以前述的《有效沟通》为例,因为每次培训36人,6人一组,所以教室布置也要与此相匹配,6张圆桌或方桌,方便组内成员面对面坐在一起沟通交流,教室旁最好再有一间休息室,备些水果、咖啡、面包等,方便员工们课间在一起抽烟、喝水、吃点心,这也是员工沟通交流很好的场所。

2.课堂组织

课堂组织是培训工作的核心环节。首先,为了规范教学秩序,一般开讲前要统一学习要求,如手机关机等;其次,要注重打造一个互动的活跃的学习气氛,要注重课程一开始的破冰,调动学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培训中要注意观察学员的微表情,从而了解学员的学习掌握情况;第四,灵活地调整培训内容,以适应学员的学习进度。以《有效沟通》为例,为了能够激发学员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笔者一开始会做个小游戏:会对学员们说:“请大家用手比划一个‘人字给我看”,然后围着学员走,观察他们的手势,同时重复那句话“请大家用手比划一个‘人字给我看”。笔者常常发现,学员们绝大多数一开始会比划一个“入”字,而非“人”字,有的人坚持自己,有的人看看别人,不断调整,在笔者的同一句话的多次重复下,很多人会调整成功,但仍有错误的。然后开始分析:话也听清了,字也知道,为什么有的人会比划错了呢?他们比划的是给自己看的“人”字,而从说话者的角度看,则是“入”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很多人会有一种本能“以自我为中心”,由此让大家讨论,从而开始课程培训。通过这样简单的游戏、故事等方式,学员觉得好玩、有趣,又能从中感受到培训师的教学意图,学习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3.课后反馈

根据培训项目的不同,可以采取现场考核反馈及事后考核反馈两种方式。对于有些课程如员工行为规范方面的课程,在培训结束后采取考试测验等方式就可以获悉本次培训的成果。而对于诸如改变员工态度、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强化企业文化等文化制度方面的培训,企业没办法通過一次简单的考试来评估培训成效,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培训结束后长时间内对培训员工的行为和绩效加以跟踪考查。

需要补充的是,学员和培训师可以在课后建立一个聊天群,方便大家在培训后持续地学习交流,同时也能增强团队意识和企业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高雪燕.如何提高企业在职人员培训的实效[J].中国职

工教育,2013,(20):17-19.

[2] 黄英姑.如何提高企业在职人员培训的实效[J].交通职

业教育,2011,(3):25-27.

[3] 王晓红.在职人员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

4.医务人员的言语沟通技巧 篇四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人们一见如故,有时却一见面就互相不喜欢。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反应,往往取决于自己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而个人形象常常是决定第一印象好坏的重要因素。

个人形象是人们见面时首先能够观察到的要素,于是就成为了传递信息、态度和情感的沟通要素。衣衫不整、面容冷酷,所传达的是给对方的不重视、不尊重;板着面孔、不苟言笑,自然会给人冷漠的印象。相反,仪容服饰整齐清洁、面带亲切的微笑,传达的则是欢迎、喜悦。

从患者前来就诊或医务开始晨间查房时起,医患之间的交往就开始了。患者满怀期望地来到门诊,或在病房等待医生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医生的个人形象会更加关注,希望从中“看到”、“看懂”医生的态度和情感(放心、信任或怀疑、戒备)。所以医生在接诊或查房之前,应当刻意检查自己的个人形象,力争给患者留下好的印象。

表面上看来,个人形象似乎就是个人的仪容仪表、衣着服饰、容颜体态等,然而事实上,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形成第一印象的远不止上述外在因素。第一印象实质上是外在和内涵的统一体,人们在观察对方外在因素的同时,也在试图了解其内在品质。所谓“看上去就很有气质、风度和水平”,就是这个道理。

要想让患者对自己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并由此产生对自己的信赖和尊重,其实不必像一般人际交往中那样去刻意打扮、修饰、故作姿态,而是只要穿着整洁、精神焕发、面带微笑,就足以令患者赏心悦目,并感受到医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以及敬业为重,关爱患者的积极态度。

广州一家专科医院注意到,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门诊医生都系着与短袖衬衣搭配颜色适合的领带。这样良好的精神面貌,使那些原本烦躁不安的患者感受到对自己的尊重和关爱,心态就自然变得平和。又如,北京协和医院很多高年资专家教授出诊时的衣着、服饰、发型等都十分庄重整洁。这些不仅反映了医生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追求,更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在病房中,每当清晨到来时,经历了一整晚孤寂和痛苦煎熬的患者,往往对即将前来查房的医生有更多的期盼。医生一进人病房便会成为患者关注的焦点。如果医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整洁的着装出现在病房,无疑是对患者有力的支持和鼓励。

可见,即使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医生良好的形象也能够成为医患沟通的桥梁。它默默地向患者传递着信息、态度和情感,恰如春雨入患者渴求帮助的心灵,又如阳光沐浴给患者以温暖和希望。

医生应当如何运用个人形象,在医患沟通中发挥主导作用呢?我认为不外乎三个方面:第一,充分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力求在第一时间把最美好的形象展示给患者。第二,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有充分自信。因为个人形象并不仅是外在的容颜和服饰,还包括内在的精神面貌、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且应该有自信能把长处展现给患者。不仅如此,面对患者,医生要有“我要帮助你,我能帮助你”的自信,这种自信会使得患者不由自主地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第三,学习有关改善个人形象的知识、理论和技巧,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塑造和经营自己的个人形象。还应该看到,医生塑造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并不完全是为了向患者展示,也不仅是为了促进医患和谐关系的构建。良好的个人形象、对自己形象的自信,也会使医生自己产生精神上的愉悦,使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充分享受实现个人价值的快乐,享受被患者接受、喜爱和信赖的愉快。

二、医务人员的言语沟通技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医务人员必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达到有效沟通,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医务人员语言美,不只是医德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医务人员一定要重视语言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不但要善于使用美好语言,避免伤害性语言,还要讲究与病人沟通的语言技巧。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当熟练运用的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安慰性语言。②鼓励性语言。③劝说性语言。④积极的暗示性语言。⑤指令性语言。

1.运用得体的称呼语

合适的称呼是建立良好沟通的起点。称呼得体,会给病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的交往打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医务人员称呼病人的原则是:①要根据病人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力求确当。②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初次见面呼名唤姓不礼貌。③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④与病人谈及其配偶或家属时,适当用敬称,以示尊重。

2.适当利用语言的幽默

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幽默是语言的润滑剂,适当的幽默能 使双方很快熟悉起来,一句能使人笑逐颜开的幽默语言,可以使人心情为之一振,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幽默也是化解矛盾,解释疑虑的很好手段。但幽默一定要分清场合,不能让人有油滑之感,要内容高雅,态度友善,行为适度,区别对象。

3.多用称赞的语言

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赞美别人,真诚的赞美,于人于己都有重要意义,对病人尤其如此,要有悦纳的态度。能否熟练应用赞美的艺术,已经是衡量一个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标志之一。虽然赞美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却可以对病人产生深刻的影响。病人可以一扫得病后的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自我对社会及家庭的价值。赞美是一件好事,但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要注意实事求是,措辞得当。学会用第三人称的口吻赞美他人。要学会间接地赞美他人,一般来讲,间接赞美让人的话最后都会传到病人耳中,增加可信度,有时当面赞扬,会给人一种虚假和吹捧的感觉。必须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用最生活化的语言去赞美别人。用赞美代替鼓励,能够树立病人的自尊和自信。

4.语言表达简洁明确

医患沟通要求语言表达清楚、准确、简洁、条理性强。避免措辞不当、思维混乱、重点不突出及讲对方不能理解的术语等情况。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用通俗化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5.讲究提问的技巧

在与病人交往时,主要采取“开放式”谈话方式,适时采用“封闭式”谈话,要尽量避免“审问式”提问。“开放式”提问使病人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可能,便于全面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感。“封闭式”提问只允许病人回答是与否,这便于医务人员对关键的信息有较肯定的答案,有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交流过程中可根据谈话内容酌情交替使用这两种方式。

6.使用保护性语言,忌用伤害性语言

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注意有技巧地使用保护性语言,避免因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对不良的预后在病人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不直接向病人透露,以减少病人的恐惧,可以先和家属沟通。有时为了得到病人的配合,告之预后实施必须,也应得到家属同意和配合,但需注意方式和方法。伤害性语言会给人以伤害刺激,从而通过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内脏与躯体的生理平衡。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久,会引起或加重病情。医患沟通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下几种伤害性语言:①直接伤害性语言,如“你这个病人真不讲理。”②消极暗示性语言,如“这样的治疗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 ③窃窃私语。7.不评价他人的诊断与治疗

由于每个医院的条件不同,医生的技术水平不同,对同一种疾病认识可能有不同,因而对同一种疾病的处理方法也有可能不同,更何况疾病的发展和诊断与治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故医生不要评价他人的诊疗,否则常会导致病人的不信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8.医疗各环节正确沟通的常用语和“忌语”

(1)门诊正确沟通常用语: 您好!请坐,请问哪里不舒服? 您怎么不好?

您这次来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 目前您感觉最不好的是什么? 您是第一次来我们医院看病吗?

您是复诊病人吧,上次用药(治疗)后好些了吗? 您请放松,不要紧张,让我为您做个检查。不要急,慢慢说。

不要难过,您的病经过治疗是可以缓解(治好、好转)的。

我为您开了些检查和检验单,请您按要求进行,有什么不清楚的尽可以问 回去后请按要求服药,好好配合医嘱。在这个过程中如病情有变化可随时来就诊。谢谢您的信任(合作)!(2)门诊常用“忌语”: 快讲,哪里不好? 怎么连自己的病都讲不清?

去 躺在检查床上,动作快点!把衣服脱掉!你为什么不听医生的话?下次再这样就不要来看病了。不检查,你自己倒霉。

为什么不坚持服药?有问题你自己负责。太啰嗦了,你到底想说什么?

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到底谁听谁的? 我已经交代的够清楚的了,你怎么还不明白? 我们只管看病,其他事情管不了。要不要再来,你自己定,我们不好说。

你看了那么多医院不也没看好吗?我又不是神仙。(3)病房正确沟通常用语:

我是您的主治医师,您有任何问题请找我,好吗? 可以谈谈您的病情和诊疗经过吗?

请您躺下,让我来为您做个体格检查(治疗)。好的,就这样,放松些,不要紧张。

放心,我们会认真研究您的病情,并制定一个适合您的治疗方案。我们认为您的病是(病名),这种病主要是(原因),经过适当的治疗,您会好起来的。您今天好些吗?昨晚睡得怎样?

输液后可有什么不舒服?做了治疗感觉好些了吗? 这儿的环境您还适应吗?饭菜还合口味吗?

今天(明天)我们为您安排检查(治疗)请您按要求做好准备(空腹、多喝水等)。

这种治疗(检查)基本上是安全的,您不必紧张。这项检查需要您的配合,请您深呼吸(屏气、其他要求)。来,我们来谈谈您下一步的治疗。

您需要在这份医疗文件上签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单、输血同意书、手术同意书、特殊治疗同意书等)

谢谢您的合作(配合)!(4)病房常用“忌语”: 你怎么进来的? 谁让你住在这张床上的? 你要住院,就得守规矩。

不要动,忍着点,哪有治疗不痛苦的。

听清楚了,按要求去做,否则出了问题你自己负责。这个字一定要签,否则没人敢为你开刀。

5.财务人员沟通技巧 篇五

会计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监督手段,需要贯彻和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和有关制度,维护财经纪律,因此会计人员在常人眼里中规中矩,呆板不灵活。许多人认为会计就是坐在办公室简单得记账算账,不与外界接触,不需要或很少与人打交道。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和企业领导、职工同事进行人际交往之外,同时也要与银行、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人际交往,涉及面非常广泛。一个好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处理好各种对外关系,还要处理好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所以说只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干好财务工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一个更和谐的氛围,以保证企业顺利运行。下面咱们共同学习一些沟通知识。(主要是内部沟通)。

一、会计工作中人际关系协调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在企业中,虽然会计人员的分工各有不同,但这仅仅是工作内容上的区别而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与领导之间、同事之间、各部门人员之间都是平等的。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彼此多进行感情交流,相互尊重,而不能以强凌弱,相互轻视甚至敌视。

(二)真诚原则。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待人要忠诚、热情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加强沟通,克服影响人际交往上的各种心理偏见,及时融化误解,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为本原则。会计人员与各部门人员交往的目的是以工作为根本目的,是为了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更好地履行职能,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更不能以此牟取私人利益,拉帮结派。

(四)遵纪守法原则。会计人员应该模范地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财会纪律,认真学习财会知识,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将国家和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损公肥私,对待同事应该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任人唯亲。

二、会计工作中员工与领导关系的协调

(一)、向领导汇报工作。领导的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听取下属汇报工作。财务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经常会向领导汇报工作。在汇报工作时,需要注意几点:

1、先汇报事情的结果。领导工作任务比较重,一般急于知道事情的结果。会计人员在汇报时应抓住此心理特征,直截了当说明事情的结果,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说明事情发展的原因和过程。但不可过于啰嗦。

2、汇报时要用数据说话,以事实为根据。会计信息的特征就是以大量数据说话,会计人员汇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证据,自然会增加观点和结论的真实可信性,让领导从心理上肯定我们工作踏实、敬业,从而留下良好印象。

3、日常汇报一般不要写成材料,而是尽量采取提纲式口头汇报,这样既方便掌握时间,又可以根据领导的兴趣,对相关会计问题进行详略说明,还可以根据领导的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提倡口头汇报并不与文字汇报矛盾,一些重要的、存档的、需领导审批答复的还是要文字形式)。

4、要注意汇报的语言表达方式。汇报时宜采用先概括后演绎的思维方法,以保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说话有条理,同时语言表达要讲究艺术性,力求语言通俗易懂和简明扼要,尽量不使用会计专业术语,这样使领导听起来轻松自如,也不易感觉疲劳,同时要注意把握汇报的时间,时间过长会引起领导的反感。(这里说的与领导关系的协调不是拍马屁)

(二)、与领导在工作中的矛盾和分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思考问题的方向、方法不同,难免与领导产生分歧,如果再碰上一个脾气急的领导,还会挨批受训,财务人员这时候就感觉很委屈,尤其在众人面前受训,感觉面子上挂不住,不能释怀,其实,大可不必自己折磨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站的高度不同。发生这种不愉快,多数情况是因为领导对财务具体业务不熟悉的结果,正是因为不懂,才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换句话说他们胆子大,在打“擦边球”这方面会计一般不如领导,因为我们受到制度的约束,不敢越雷池一步,相对死板,而领导恰恰相反,思路更灵活多变,有些创意决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不是原则问题,我建议财务让一步。如果是原则问题,我们要以事实为依据,以会计法和会计制度为准绳,耐心向领导解释,尽量使用通俗语言,说服领导,不要正面冲突。因为没有领导的支持,会计工作永远干不好。所以应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不过,在会计日常工作中光与领导协调好关系还不行,更重要的还是要与同事搞好关系。

三、会计工作中同事关系的协调

只有和谐的同事关系,才能保证在工作中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相互衔接、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但事实上,由于各自价值观、利益观的不同,或因自身工作能力的大小等等,同事之间常会相

互指责,有时甚至在背后贬低、诋毁对方,这种人际关系氛围使人感到疲惫不堪,严重影响工作。所以说和谐同事关系应是大家共同的奋斗目标。如何与同事搞好关系?我认为:

1、会计人员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俗话说:“做事之前先做人”,会计工作也不例外,要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人无完人,要善于发现、克服自身的缺点,多看他人优点,以坦荡的胸怀、豁达的心境来体谅对方、谦让别人,多做事少争功,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不要斤斤计较,切忌去争什么你输我赢,退一步海阔天空。争强好胜必然导致两败俱伤,百害而无一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会计人员要互相尊重,比如:不打断别人讲话,耐心倾听;讨论工作时,即使出现不同意见,也不要恶语相加,尤其忌讳使用“你不懂”“你不明白”等等这样伤人的词语;交谈中面带微笑,使用文明语言等等。坚决杜绝相互嘲笑与鄙视,更不能“落井下石”,否则互相掣肘,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3、会计人员要注重人际沟通的艺术。在会计工作中,为了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更应注意交往手段。在沟通中,要充分了解对方的心理状况,多一些赞美少一些嘲讽,做到幽默、热情、亲和、友善;关键时刻要给他人一定的“台阶”和“面子”;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并勇于承担责任;对待领导要尊重,对待同事要一视同仁等等。,4、会计人员要及时化解矛盾。在工作中同事之间不可避免发生冲突,要尽早予以化解。对同事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牢骚抱怨,与同事有不同意见时,尽量使用委婉的语言,说服对方,不要发生争执,如发生误解和争执的时候,一定要换个角度,站在别人的立场为人想一想,理解一下别人的处境,千万别情绪化,若激化了矛盾,于人于己于工作都不利,应及时化解。比如:在原则范围内可以采取适当妥协的策略;或暂时予以回避,再寻找适当的时机进行解释,争取相互理解,或寻求他人协调等等。记住: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最后用一句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

财务部XXX

6.销售人员的沟通技巧 篇六

销售人员的沟通技巧:作为优秀的销售人员,仅仅能够识别、辨认人们的沟通风格还远远不够;要提高沟通效率,提升销售业绩,还必须学会 沟通中的一些沟通技巧。尽管不同的销售人员,对于不同的沟通技巧敏感性不同,但是,掌握一些具有共性的沟通技巧依然 十分重要。独具一格的富有个人魅力的沟通风格往往离不开娴熟的沟通技巧的锦上添花,从而促成销售沟通成为一种愉快、轻松与活泼的交流体验。个性化的沟通技巧包含语言和非语言方面的沟通技巧。语言方面的沟通技巧包含倾听、应答、积极交流等;非语言方面 的沟通技巧则内容比较丰富,包含副语言、表情、目光、体姿、服饰与发型等。虽然在销售沟通过程中,语言沟通常常占到了主导的地位,但是脱离了非语言的配合,仅仅依靠语言媒介的信息传播,难免会使人感到词不达意或言过其实,僵硬呆板,缺乏一种幽默、生动或真情流露的情境。不过,非语言行为也很难独立担 当起信息传递与人际沟通的功能,它们往往起着辅助、配合和强化语言的作用。因此,有效的销售沟通总是语言沟通与非语 言沟通的合二为

一、天衣无缝的一种自然融合。

一、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是人们借助于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所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它起到一种方向性和规定性的作用。口头语言沟通 包括交谈、报告、演讲、谈判、电话联络等形式;书面文字沟通包括通知、报告、文件、备忘录、会谈纪要、协议等形式。前者沟通形式灵活、生动,反馈迅速;后者沟通形式正式、规范,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能够保证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和保存 的长期性等优势。现实中的销售沟通,往往是前期口头沟通居多(讨论客户需要、需求,谈判双方交易条件等),后期是书面 沟通居多(将前期讨论、谈判确定下来的需要、需求以及交易条件等以书面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存档,以备需要时查验等)。1.倾听与应答 优秀的销售人员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倾听者。当客户提出问题时,他一定是去倾听而不是去指导,去理解而不是去影响,去顺应而不是去控制。不过,事实上大部分的销售人员都不是优秀的销售人员,因为他们不是出色的倾听者,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就是心理定势,即认为倾听是被动的。他们认为要想销售成功,就是要想方设法说服客户,因此,他们认为与客户沟 通就必须努力说、努力讲、努力去证明或证实。实践表明,要在销售沟通中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销售人员首要的是 应该学会倾听,倾听客户的需要,倾听客户的深层需求;同时向客户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我并不总是赞同你的观点,但是尊 重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这就是人员销售中的“先迎合、再引导”原则。欲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就应该经常主动地与客户进行交流沟通,在集中精力倾听客户需要、需求的情况下作出积 极的反馈与应答。对客户的反馈与应答包括表现出注意听讲的身体语言,发出一些表示注意听讲的声音或顺应地提出问题等 诸多细节。不过,在作出反馈或应答时,应避免人为产生的一些偏差,比如夸大或低估、过滤或添加、抢先或滞后、分析或 重复等。2.积极交流 掌握并善于使用积极交流的技巧,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具有莫大的助益。首先,成功地促使他人改变态度和行为的原则是 既要解决问题,又要不伤害双方的关系或对方的自尊。因此,措辞是否恰当是非常关键的,而采用恰当的措辞是积极交流的 前提。其次,在积极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换挡”的技巧,即销售人员和客户(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互换,积极 鼓励对方将想说的说出来,当客户表述的时候,销售人员要仔细倾听;当客户准备倾听时,销售人员又要尽快转而阐述自己 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换挡”技巧对于销售人员的好处在于使客户愿意听你讲;从客户的“诉说”中了解与掌握其不满意和 反驳的理由;给客户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等。最后,积极的交流还要求销售人员在销售前主动与客户接触,在销售后主 动与客户保持联络。

二、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借助于人们的语音、语调、表情、目光、体姿等肢体语言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尽管语言沟通起到的是一个 方向性和规定性的作用,但是,事实上非语言沟通才准确地表达了传递信息的真正内涵。概括地说,非语言行为在信息沟通 中不但起到了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行为的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直接替代语言行为,甚至反映出语言行为难以 表达的思想情感。1.副语言 副语言是指说话的语音、语调、语气等,比如语音低沉、稳健或激昂、高亢等,语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节奏的快慢 等,它们伴随着语言表达信息的真正含义,因而副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发现,副语言尤其能表现出一个人 的情绪状况和态度,影响到人们对信息的理解以及交流双方的相互评价。2.表情 表情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助交流手段。表情不仅能够传递个人的情绪状态,而且还能够反 映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活动。

3.目光 目光是非语言沟通的一个重要通道,“眉目传情”就是一种很好的说明。事实上,在人际交流沟通中,有关沟通双方的许 多信息,都是通过眼睛去收集和接收的。目光,作为一种非语言信号,销售人员使用目光可以向沟通对象传递肯定、否定的 态度,质疑或认同等情感信息。在人员销售的沟通中,销售人员要善于使用目光,如用目光来表示赞赏或强化客户的语言或 行为,用目光来表示困惑等。4.体姿 所谓体姿,就是指人们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姿势。比如前倾、后仰、托腮沉思等状态或姿势。研究表明,无论多么老练、深沉的沟通,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很难在体姿上给予掩盖或隐藏。虽然体姿不能完全表达个人的特定情绪,但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紧张或放松程度。因此,销售人员若能准确识别并判断不同体姿透露出来的不同信息,对于促成销售,提升销售业绩具有极大的帮助。5.服饰与发型 个人仪表,尤其是销售人员的服饰和发型是其沟通风格的延伸与个性的展示。有研究显示,服饰的重要性,甚至成了销 售人员通向成功之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人们普遍认为,着装正式不仅是职业化的表现,更是对客户的尊重。此外,销售人 员还需要关注自己的发型,来自对客户的抽样调查认为,销售人员的发型不宜过于个性化与时髦、前卫,否则会给客户留下 一个过于超前而显得不太稳重的印象。因此,销售人员通过其服饰与发型等外表所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应该是积极、进取、热 情、开朗、沉稳、健康的,这样才容易获得客户的认同。6.肢体语言 对消费行为的深入研究发现,销售沟通过程中,客户一般会通过三种肢体语言来传递非语言信息,表明对销售人员的传 递的信息持反对、犹豫还是接受的态度。这三种肢体语言就是面部表情、身体角度和动作姿势。表 1 列举了客户持不同态度 下的三种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销售人员熟知这些肢体语言,对于把握客户购买心理,审时度势作出销售决策至关重要。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大多数肢体语言的含义明显且明确。但销售人员务必需要分清楚的是客户的肢体语言是其沟通过程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且是伴随着客户一连串的语言沟通中的一部分非语言暗示,销售人员切勿断章取义,但也不能熟视无睹。销售人员需要随时捕捉这些微小的非语言信号,并结合整个沟通过程进行正确地“翻译”或“解码”。

三、沟通中的障碍与润滑剂 沟通中的障碍与润滑剂 1.沟通中的障碍 有效的沟通技巧,需要巧妙地避免沟通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沟通障碍。所谓沟通中的障碍,就是指信息在沟通过程中 遭遇诸如环境噪音等因素所导致的信息失真(放大、缩小、偏离)或停止(中断)等现象。引发信息沟通障碍的不仅有信息 发送者的因素,也有信息接收者的因素,此外更可能是传播介质(传播通道或载体)方面的原因。表

7.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篇七

关键词:家园关系,有效沟通,思考与对策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与家长沟通的技能、能力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足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中的特殊重要性。沟通是一种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观点、行为,在双向交流中彼此互相协调的默契。而要取得家园的有效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沟通的策略,取决于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亲密感情和良好关系。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应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了解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情况,我园在内部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沟通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沟通方式,第三部分是沟通能力。从调查情况看,老师已经普遍认识到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必要性,这为做好家园沟通在思想上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我园教师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工作中虽有良好的愿望,有时却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与家长的沟通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存在的问题

1. 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的分歧。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方法和家庭中家长的教育方法发生分歧,产生教育不一致。如: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教育”孩子:别的小朋友打你,你就打他;而老师教育幼儿互相谦让,团结友爱。这样不统一的教育很难使家园形成共育的局面。

2. 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归因的矛盾。

如小朋友有打人的不良习惯,教师纠正多次,仍有反复现象。当老师向家长反映时,家长则说,这是在幼儿园跟别的小朋友学的。对此,老师和家长双方可能会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幼儿,不寻找具体的原因就把责任推给对方。家长可能会埋怨教师对幼儿的行为不够关注,而教师又抱怨家长溺爱放纵孩子,等等。

3. 教师与家长的地位不平等。

主要表现在幼儿园以幼儿教育为中心,老师习惯了“主动出击”,对家长要求这、要求那,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在被动服从的位置上,这也造成了部分家长的抱怨和不理解。

(二)主要原因

造成家园合作上存在的问题,固然有社会原因、家长原因等一系列因素,但教师方面却是家园沟通的关键因素。根据以上问题,分析教师方面的原因如下。

1. 教师观念有偏差。

一些老师认为,只要把孩子带好,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工作就行了,至于与家长有效沟通,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因而很难认识到家长教育资源的优势,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2. 教师沟通意识不够。

一些老师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认为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知识,不懂幼儿教育,和家长沟通难度大,效果不明显。

3. 教师缺乏耐心教育。

孩子有明显的不良习惯,老师缺乏耐心,把有过失的孩子、管不了的孩子推给家长。此时,家长或用暴力制服幼儿或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的孩子,于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家长也不会很主动地配合老师的工作。

4. 教师缺乏沟通能力。

主要表现在沟通的内容较片面,沟通的形式较单一,沟通艺术性较缺乏,沟通的频率较低。往往造成家长的误解甚至抱怨,使家长对老师失去了信任。

5. 沟通缺乏实效。

老师与家长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在家园合作中,一些老师比较关注各类活动是否已组织,以及活动的频率高不高,而较少关注活动的效果及影响力。因此造成了很多沟通和活动是表面上的完成,实质上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二、促进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思考与对策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引导和帮助形形色色的家长共同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和分析掌握家长对家园共育的态度,并结合不同的家长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沟通策略,以使更多的家长更有效地参与到家园共育的工作中来。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有沟通的情感

1. 尊重家长,与家长建立平等友好关系。

尊重家长、与家长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是保证与家长顺利交流的必要条件。老师和家长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幼儿的教育者;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幼儿。因此,如果老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比如说你开学即将带一个新的小班,就像和陌生人打交道一样,和新生家长初次接触(家访),老师给他们的印象很重要,这时如果你拥有热情友好、亲切温和的态度,将会给家长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同时他们也会通过你传达出的友好信息,揣测老师将来会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些都会成为今后教师、家长长时间相处、交流的感情基础。那么这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怎么营造呢?第一,学会“微笑”。微笑是一张名片,微笑的老师具有亲和力,在和家长交流时,一个友好的微笑和礼貌的点头,都能使交流、理解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第二,学会“礼仪”,比如说和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并且要和他们平视,也就是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你对话;当年长的家长与你交谈时,要有礼貌的称呼,可以随着孩子一起喊“奶奶”或“爷爷”;在迎接小朋友或是和小朋友告别时,主动回应孩子和家长,等等。第三,注重形象。老师得体的穿着也是对家长的尊重。穿着得体、大方的幼儿教师总是能得到家长更多的好评。幼儿教师切忌打扮得过于时尚和另类,否则会给家长带来不稳重、不可靠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平等、尊重、友好的情感氛围,才能有利于老师和家长之间理解和信任的建立。反之,如果老师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沟通,就只会出现僵局。

2. 关爱孩子,赢得家长的积极主动配合。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他们很关注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老师要真诚关爱每一个孩子,那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会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诚意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而与之积极配合。对于一些不太容易沟通,总是绷着脸的家长,老师也不能放弃,要以自己对孩子关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家长,让家长感到自己和孩子被尊重、被关注,真正在人格上平等,在情感上相容,在思想上交流。这样才有助于在和家长沟通中达成共识。

(二)有沟通的能力

1. 具有了解家长的能力。

教师如果具有了解家长的能力,那么与家长沟通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障碍,交流沟通就会顺畅。这种能力包括:一是第一次见面时的了解能力。家长与老师第一次见面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老师应该从家长的问话、语气、动作中好好分析不同家长的心理,因人而异,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相结合,如:有的家长关注学校的伙食,有的家长关注学校的教学,有的家长则关注教师的态度,等等。了解谈话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引起家长的共鸣,赢得家长的信任。二是平时对家长的了解能力。对于家长的一些教养态度,老师也要尽可能了解,方法是从孩子的谈吐言行中,从与家长的短信、电话沟通等去了解。

2. 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

有的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往往人云亦云,缺乏对话题中心的把握,面对家长的问题不能给出专业的、深入的解答,使得家长难以产生认同感。因此,要想让家长信服师,老师就不能落伍,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博学多才,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老师的教育思想应该是超前的,老师所采取的方法应该是行之有效的,这样与家长沟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三)有沟通的艺术

1. 对家长多信赖、理解,少指责。

每个家庭情况不同,一方面有少数家长或忙于工作,或忙于赚钱,家教意识薄弱,甚至有的全部托付给老人看管,对孩子只是生活上的关心,也不会与老师沟通。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不会给孩子正确的教育。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溺爱,对老师怀有戒心,只要老师稍加严格,就认为老师跟自己的孩子过不去。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做法导致家长不能和老师配合。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双方心理上架起信赖、理解的桥梁。老师体谅家长,理解家长的难处,为家长着想,站在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家长反过来也会为教师着想,很多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如案例:学校的成长档案,家长抱怨老师怎么老是布置作业,老师抱怨家长一点也不配合,从来不做作业。这样抱怨下来只会增加双方的不理解和隔阂,还是没有解决问题。方法:老师首先应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说明意义及方法。只有在家长理解基础上才会得到家长的支持。

2. 对孩子多表扬、鼓励,少批评。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如果每天有人夸你一句,你的自信心、快乐指数和创造力就会保持在最好的状态。孩子成长的动力来自赞扬,他们渴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尤其是教师的肯定。而家长往往深受中国几千年来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更在意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他们因为关心孩子的在园情况,自然希望教师能够多谈谈自己的孩子,更希望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褒奖。有时这份心情会让老师烦恼:这些家长就喜欢听好听的。其实换位思考,你也会这样。因此,在与家长接触中,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夸赞,只要孩子有优点、有进步,就及时反馈给家长,并大大赞扬一番。同时老师也要肯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成绩,以及孩子自身的优点,这样不仅能让家长放心孩子在园情况,而且能提升其对育儿的信心,更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园共育的氛围。

当然,孩子年龄小,每个孩子都有缺点和不足,老师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老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呢?老师应该委婉地提出,而不是告状式或批评式的口吻。

3. 对自身多反思、研究,少敷衍。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教师沟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老师要多反思、多研究,要把每一次的沟通作为一件事来认真做好。要注意以下细节。

(1)语言适宜。语速不可太快,声音也不能太小。尤其面对爷爷奶奶时,一定要吐字清晰响亮,语速适中,不然对方会因为听不清又不好意思反复追问而达不到沟通的目的,以致听错内容办错事。在沟通时老师的语句组织也应有讲究,避免随意性。例如:关于独生子女生活能力的话题,对家长说:“平常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没有问题吧!尽管您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管孩子。”或者说:“尽管您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孩子,平常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相信你能理解和配合的!”前者对家长是怀疑的,后者则对家长充满了希望。

(2)耐心倾听。对家长的倾诉要耐心倾听,千万不能心不在焉,或只顾做自己的事,或者老师滔滔不绝一个人包办。这样会引起家长的反感,达不到好的效果。曾有家长对我说:“隔壁的某某老师多好啊,家长送孩子到班级总是很热情打招呼,可我们班的老师怎么那么忙啊,孩子送进去有时在做事情,没时间和我们交谈。”虽然家长的话比较婉转,但实质上家长就是对老师不热情接待孩子和家长有意见,对不与她沟通有意见了。

(3)注意观察。一是观察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情绪不好时,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最好不要追着家长谈话,一些建议性的问题也最好等家长情绪好时再说。如果是家访,也要注意观察,家长有兴趣的、欢迎的,就可以多谈些,家长不欢迎的,简明扼要,说完早点离开。二是观察家长的特点。家长与老师沟通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有的健谈,有的少语,那么老师就要注意调节,对于会说的家长要给予空间,对于不会说的家长要有话题,引导家长说。对于脾气急躁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长处,指出缺点时要委婉一些,便于接受。对于不重视幼儿教育,觉得孩子在幼儿园时就不用教育的,要向其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对于能正视孩子的家长可以直接说明孩子近阶段的问题并共同商讨对策。这就要求老师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心理,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之沟通。

(4)接受意见。在平时工作中,老师总有想得不周到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时家长会对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老师要正确对待,善于接受,并勇于承认。首先是正确对待,要理解家长,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正面去理解,要客观去分析,不要以为家长一提意见就是对你有意见、有看法,或者在园长面前说就是在背后说你坏话。其次是善于接受,对于家长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要乐于接受,一些不能做到的意见和建议也要耐心解释。最后,当发生一些事情家长有意见后,要及时检查自己的工作,并及时向家长打招呼,让家长体会到教师的诚心和诚意,从而理解和谅解老师,避免把事情扩大。

(5)经常联系。经常性地交流与沟通可使老师和家长形成随时交换意见的习惯,拉近家园间的距离,促使双方在育儿问题上达成共识。老师不能因为工作忙或怕麻烦不与或少与家长沟通。沟通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在可以在接送孩子时作短暂交谈,可以和家长互通信息,这类沟通更具有针对性、个性化。这样的交流,家长会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在心里就会认同你是一个会观察、有责任心的老师,对你产生信任感。

(6)相互帮助。做家长工作不是孤军奋战,老师作为当事人存在有些话不便说,有些事不便做的情况,同事可以作为客观的旁观者出面解围。很多老师都有同感:有的家长看不见平时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却很在意哪怕是一件不如意的小事,但是当事人的解释往往被家长当作是为自己辩护,难以扭转沟通局面。这时,另一位代班老师或者相关同事可以主动与家长沟通,先是耐心倾听家长的倾诉,对家长的意见和态度表示中立,等家长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跟家长沟通自己在幼儿园对当事老师和孩子之间良好师生关系的所见所闻,为家长和孩子平时的真实情况提供信息渠道,这种做法有助于消解家长激动情绪,进而冷静反思,尽快恢复良好的家园关系。

(7)维护尊严。涉及家庭隐私方面的问题,老师一定要为家长保守秘密,不要点名列举或与家长谈及其他孩子的缺点、其他家长的不足,只有注意维护家长和孩子的尊严,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赖。

8.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篇八

关键词:政府人员应对媒体措施和方法

当下媒体有如下几个特点:传播途径不再单一呈现多元化,传播内容数字化、传播主体由原来的主流媒体变成大众集体参与、媒体参与结构因大众化变得复杂化、媒体经营开始市场化。这些跟以前媒体特征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给政府对媒体的管理和应对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政府领导应该适应新的时代的变化,开拓新的思路。

在当今形势下,政府人员该怎样应对媒体,该怎样提高与媒体接触的能力,这是新时代新的紧迫的课题。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下。

一、全面、准确地认识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

“媒体”意为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媒体按出现的时间顺序可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现代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其积极作用,也会对社会带来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只有正确理解现代媒体的作用,这样才能有助于政府正确地引导和管理媒体,有助于处理政府与媒体间的关系,有助于广大政府人员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政府人员应对媒体要有发展的认识。从过去仅仅只有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这些媒介,发展到现在有了互联网、手机等,这些新出现的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这些新兴媒体,由于其大众化人人都可以通过它发布消息、制作节目,其便捷性、互动性、开放性对媒体现状产生了巨大冲击。

二、增强政府人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作为一个政府的政府人员要懂全局,讲政治,要熟悉政策,把握原则,在和媒体接触时,须要注意三要素:1、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2、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3、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新闻宣传纪律。政府人员面对媒体时的角色定位主要有两种,一是新闻发言人,二是定向采访对象。

新闻发言人,是一种制度而不是一个人,它代表组织,不是代表个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组织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对于记者的采访、突发事件时的现场采访,分管相应工作的领导往往会成为定向采访对象。作为定向采访对象,面对媒体的政府人员首先代表的是部门或组织,其次代表的是个人。作为部门或组织的领导,首先必须以部门或组织的工作需要和政务公开的要求接受采访、回答问题,但是由于可能存在尚未能确认或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必要时应当明确指出“这是我个人的观点”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政府人员的行为公开化、透明化要求越来越高。接受媒体的采访和监督,便成了政府人员满足人民知情权的重要方式,同时是政府人员展现个人良好形象的重要机会。要求政府人员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媒介素养,才能应对媒体,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提高新闻意识和媒介素养是较为长期的过程,政府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要不断加强新闻媒体在工作的作用,加强学习新闻媒体知识和理论,了解新闻媒体的运作方式和工作流程,积极和媒体沟通,主动发布需要的新闻,进而提高政府人员应对新闻媒体的能力

三、政府人员在面对媒体应由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近些年来有些政府人员,由于缺乏面对媒体的应对技巧和经验,在面对媒体时常常不知所措,言语表达失当,结果导致媒体在报道的方式和报道的内容对公,对己都十分不利,造成被动的工作局面。

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政府人员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既要坦诚相待,又要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这是树立政府人员良好媒体形象的基础。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面对问题的实质,一定要不回避,坦诚对待,不隐瞒。

政府人员面对媒体发表言论,首先要对该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经过成熟的思考,做出准确的定性,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表对特定事件的看法时,必须前后一致,切不可自相矛盾,否则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严重损害政府人员个人的媒体形象。

政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好事先有所准备,要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接受采访之前,最好能提前了解来访媒体和记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来访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问题和个别记者可能提到的尖锐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好应对的办法。

四、提升政府人员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升政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是提高他们应对媒体能力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位政府人员面对媒体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面对媒体和公众讲话的时候,首先要主题突出,表达清晰,使人们能听清楚、听明白,这是对政府人员语言表达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学会使用生动鲜活、精炼准确的语言,让大家喜欢听,记得住,有收获。

好的心理素质,新闻媒体所关注和报道的事件,往往是社会上的大事、要事,或是生活中的坏事、怪事,或是政治上的敏感事,有正面的内容,更有负面的东西。这些都给政府人员面对媒体时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于政府人员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政府人员的媒体沟通能力是一个政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政府人员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要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交往与联系,要建立良好的新闻发布机制,主要领导直接推动、及时回答民众关注的问题,加强发言人队伍建设,提高面对媒体的能力。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能为我们发声说话;新闻媒体又是党和政府的耳目,能为我们倾听民声、民意。新闻媒体是我们的“保健医生”,能帮助我们扬善除恶,祛病健体。新闻媒体又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为我们披荆斩棘,开创工作的新局面;用不好就会伤及使用者自身。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面对媒体,用好媒体。

参考文献:

[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TpvI-xF2RqS8G5yHeHgACi46m58vScq-SpgL7nZG7IhzRcgRAVHinzEiJeu1x-p_VQvX4omJljywMPlcwLvhKDXx2anhi-oekCzpx5ujta_.

[2]http://wenku.baidu.com/view/bbf629777e21af45b307a8d5.html?re=view.

上一篇:成长需要竞争作文下一篇:这是我用英文怎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