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思考题

2024-08-11

成本会计学思考题(共7篇)

1.成本会计学思考题 篇一

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制造环境。首先, 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广泛运用, 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经取代了人工, 使企业产品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比重下降, 制造费用如研究开发费用、专业人员的薪金、机器设备的折旧费、软件费用、网络费用等呈现出巨额增长。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制造费用仅为直接人工的50%~60%, 而今天许多自动化程度高的工厂制造费用高达直接人工的400%~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 而现在不足10%, 甚至仅占3%~5%。其次,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 企业管理观念发生变化, 传统成本管理观念认为成本管理的立足点是生产, 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导向型”的成本管理, 取而代之的是树立战略成本意识观念、广义化的成本观念、成本效益观念、成本动因的多元化观念等, 使得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包括适时制、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管理、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限制理论、目标管理等成本管理与方法, 对成本会计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再次, 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来看, 产品规划阶段的市场调研费和预测费、产品设计阶段的研究开发费、销售阶段的销售折扣和产品使用阶段的售后服务费比重日益上升。最后, 企业生产组织特点也发生了变化, 在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人们的社会需求丰富多彩, 产品和服务类型及客户类型的更加多样化, 顾客对产品质量也日益苛求, 顾客多样化需求使企业的生产方式从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量大批生产转为个性化生产。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和产品结构的变化, 使得传统成本会计中按直接人工、机器小时来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不再适用, 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如果继续采用传统成本体系中品种法、分步法等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就会使得产量大、技术上不很复杂 (不很精密) 的产品成本偏高, 而使得产量小、技术上比较复杂 (比较精密) 的产品成本偏低, 歪曲了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

二、成本会计教学现状透视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方法体系相对复杂、应用性、操作性突出的专业课程, 它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 有其一套独特的研究和学习方法。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 成本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它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 20世纪90年代初, 成本会计开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从企业会计中分离出来, 以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为核算和监督的对象, 成为一门独立的会计课程。目前的成本会计教学大多以成本核算为主, 兼有一些成本分析的内容。教学内容体系包括5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成本会计总论, 主要提供成本会计概念基础;第二层次是成本核算程序和一般要求, 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第三层次是成本核算基础, 是成本会计的重点内容, 这一层次详细表述成本核算基本框架下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方法, 如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等;第四层次是成本计算方法, 是第三层次内容在不同企业的具体应用, 如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等;第五层次是成本报表, 是成本信息载体化。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中, 重心放在生产过程的成本核算, 没有注重与产品生产有关的供应过程及销售过程的成本核算, 而实际上有些企业由于与后两者有关的作业引起成本之和远远超过产品的生产过程成本, 因而所得出的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大大下降。其次, 一贯以一个或几个标准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 并不能正确反映产品消耗的面貌。在现代企业里, 由于间接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的比重日趋增大, 产品品种日趋多样化, 如果仍采用在产品品种很少或间接费用数不大的情况下才适用的做法, 必然导致成本信息严重失真, 从而引起成本控制失效, 经营决策失误, 业绩评价失去功能。因此, 我们要及时调整成本会计的教学目标, 根据实际需要重新构架成本会计教学内容, 从成本管理的高度来安排成本会计教学。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也要进行改革, 使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成本管理实践需要相协调。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也为了体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有些院校也进行了一种新尝试, 在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中又加入了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 形成一门新的课程, 称为“成本管理会计”。但从内容结构来看, 又似乎是原来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门课程的简单组合, 即前半部分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会计内容, 后半部分是管理会计的内容。笔者认为, 从形式上看好像把成本和管理联系在一起了, 但究其实质, 没有做到成本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达不到从成本管理的高度来安排成本会计教学的要求。

三、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改进成本会计教学

注重成本的概念、原则、核算程序与方法、费用分配技术等内容的讲述, 完成成本核算功能, 是成本会计教学最基础的部分, 是信息生成系统, 为成本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从企业需求来看, 首先要求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消耗进行计量、计算产品成本;其次, 就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程序来讲, 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生产流程, 有不同的成本核算要求;最后, 不能停留在计算产品成本表象上, 要提高到管理层次, 结合企业的管理机制并为提高管理水平服务。从成本会计教学来说, 在讲述这部分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时要强调与企业的需求相配合, 企业都实行经济核算制, 各个生产车间都有严格的责任考核标准和业绩评价标准, 从原材料购入的分类—车间领用进行消耗—产品加工—成品包装—销售及售后服务, 各个环节都有成本费用定额及考核指标, 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降低废品率以及各种消耗, 提高产出率等。由于它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切身利益, 职工必将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 使成本最低化, 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这就需要成本会计对各核算环节管理和考核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服务, 使成本会计由简单的算账功能转向分析预测功能, 我们在设计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时, 要考虑到企业的这些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要求, 并融于成本会计教学之中, 从而能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各种详细经济资料。因此, 利用成本核算结果进行管理, 降低产品成本水平, 提高经济效益, 更是企业所急需的, 因而也是成本会计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内容。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工作环境, 如何依据不同的产品生产组织形式来选择成本方法, 如何选择和制定费用分配标准或成本动因, 如何界定划分责任成本中心, 如何根据多变的市场制定成本费用预算并分解落实到责任中心、直至个人的成本控制指标, 又如何分析企业的各项作业并合并同质作业建立成本库等, 所有这些, 都需要成本会计人员依据具体情况去进行分析, 收集信息, 甚至要在不具备完全可靠信息的前提下作出合理判断和选择, 提出解决方案。教学工作者理应了解这种需求并努力满足这种需求, 解决实际问题并上升为理论, 再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事实上, 这是一种能力, 一种思考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决策并行动的能力, 这也是一种决定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成败的能力。

现代成本会计已不单纯是成本的计算、归集和分析, 成本核算是为了做好成本管理, 形成管理决策, 所以, 现代成本会计更多地体现在对于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更为复杂的相关问题的分析。成本核算为成本预测、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成本预测给成本决策及时提供所需的信息;成本决策给成本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成本核算方法、成本预测方法、成本决策方法、成本计划方法等各种方法之间如果脱节, 则成本管理目标难以达到。

四、结束语

成本会计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只有管理搞好了, 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展。应构建适应管理者要求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 从企业实践的客观需要入手, 结合当今世界成本会计的研究成果, 有针对性地改革成本会计教学方案, 包括教学目标与目的的设立、教学内容体系结构的重新构架、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 从成本管理的高度来安排成本会计教学, 从实质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成本会计教学最终要为企业实践服务, 为经济发展服务。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方法又要为教学所用, 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案例, 以帮助教学任务的完成。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 既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提供有益的指导, 又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 使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成本管理实践需要相协调, 使成本会计教学培养出的会计人才能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满足企业实实在在的需要。

摘要:新制造环境的冲击、新管理理论的创新, 要求成本会计教学要满足企业成本管理实践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成本会计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成本会计教学的现状, 提出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改进成本会计教学的主导思想, 使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成本管理实践需要相协调, 真正为企业服务。

关键词:新制造环境,成本会计教学,成本管理实践,成本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熊健姿.新制造环境和管理理论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J].财经界, 2007 (1) .

[2]俞宏, 夏鑫.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略构想[J].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6 (6) .

[3]慈永强.浅析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 2008 (6) .

2.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思考 篇二

[关键词]:成本会计 实践教学 学生

目前,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无论是教学计划还是实际教学工作,成本会计教学都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但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的培养应用型成本会计人才的目标相距甚远,笔者就此进行探讨。

一、现实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被忽视

实践教学是成本会计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成本管理工作的能力素质和在不同环境下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观念,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导致教师对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课程教学计划中用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小,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实践能力相对弱,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多年以来,许多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马上胜任本职工作。

2.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成本会计教学一直沿用“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先完成成本会计理论教学,然后,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集中进行一点模拟实验。这样人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成两块。由于在校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成本会计工作,在理论学习中往往感觉成本会计理论很抽象,对成本会计理论知识不能深刻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而在最后进行模拟实验及到单位实习时,又觉得无从下手,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得不到有力的保证。

3.现实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时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包括模拟实验和会计专业实习,其中,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被融于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之中,而且仅只对生产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进行模拟实际操作。

二、改进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原则

1.坚持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全面发展原则 ;

2.体现知识为本实践至上原则;

3.主动适应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发展需要原则;

4.突出理论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教学针对性原则;

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由于成本会计课程各章节教学目的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应强调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三、改进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措施

1.建立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

将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理论教学之中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完成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达到其教学目的为出发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目标,将实践教学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在成本会计理论教学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广泛有效的应用。

2.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作用。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必须注重现代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创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交融的教学环境,对学生产生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素质。

具体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作用表现为: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成本会计理论和技能;改变了教学交流和学习的单向性,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成本会计教学环境与互动空间,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把枯燥无味的成本会计理论表现得生动有趣,动画、音乐、图像等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制作的成本会计课件,通过简单地操作,生动、清晰地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使成本会计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而有序。为加强学生成本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已成为必然。

3.实现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最佳组合

力求实践教学形式和效果的高度统一。目前,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普遍采用的形式和手段有校內模拟实训、校外单位实习、单元练习等;但是,情景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社会调查、课题设计等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尚未得到广泛有效采用,必须加强这些形式和手段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情景教学是一种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使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信息强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

(2)演示教学是一种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增强教学效果。

(3)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社会调查是一种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或特定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是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可组织学生到成本费用控制较好、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专题调查,了解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途径和措施;也可组织学生到成本费用高、生产经营状况不好的亏损企业作专题调查,发现这些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让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训练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题设计是一种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亲自动手完成某一实际或模拟系统(课题)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是对学生学习课题相关知识情况的检验,有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

3.成本会计学思考题 篇三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公司资本成本和项目资本成本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公司资本成本是投资人针对整个公司要求的报酬率

B.公司资本成本是投资者对于企业全部资产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C.项目资本成本是投资人对公司资本支出项目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D.项目资本成本是公司投资于资本支出项目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2.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资本成本,它是项目风险的函数,假设公司新的投资项目的风险与企业现有资产平均风险相同,则下列项目资本成本与公司资本成本的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有( )。

A.项目资本成本等于公司资本成本

B.项目资本成本低于公司资本成本

C.项目资本成本高于公司资本成本

D.不能确定

3.判断历史β值是否可以指导未来的关键因素有( )。

A.经营杠杆

B.成本的周期性

C.收益的周期性

D.财务杠杆

4.下列关于估计无风险利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最常见的做法是无风险利率应选用期的财政部债券利率

B.无风险利率应当选择上市交易的政府长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C.名义现金流量要使用名义折现率进行折现,实际现金流量要使用实际折现率进行折现

D.计算资本成本时,无风险利率应当使用名义利率

5.普通股成本是指筹集普通股资金所需要的成本,那么估计普通股成本的方法有( )。

A.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

B.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股利增长模型

D.债券收益加风险溢价法

6.下列有关债务成本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债务筹资的成本低于权益筹资的成本

B.现有债务的历史成本,对于未来的决策是不相关的沉没成本

C.债务的承诺收益率即为债务成本

D.每一种债务的成本需要分别计算

7.如果目标公司没有上市的长期债券,也找不到合适的可比公司,则下列不适合用来计算债务成本的方法是( )。

A.到期收益率法

B.可比公司法

C.风险调整法

D.财务比率法

8.以下事项中,会导致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低的有( )。

A.因总体经济环境变化,导致无风险报酬率降低

B.公司固定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重降低

C.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改善了股票的市场流动性

D.发行公司债券,增加了长期负债占全部资本的比重

9.下列有关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正确的说法有( )。

A.它不存在成本问题

B.其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

C.它的成本计算不考虑筹资费用

D.它相当于股东投资于某种股票所要求的必要收益率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企业资本成本水平的因素有( )。

A.利率

B.市场风险溢价

C.税率

D.资本结构

参考答案

1.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如何区分公司资本成本和项目资本成本。C选项不正确;项目资本成本是公司投资于资本支出项目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2.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公司资本成本和项目资本成本的关系。如果公司新的投资项目的风险与企业现有资产平均风险相同,则项目资本成本等于公司资本 成本;如果新的.投资项目的风险高于企业现有资产的平均风险,则项目资本成本高于公司的资本成本;如果新的投资项目的风险低于企业现有的资产的平均风险,则 项目资本成本低于公司的资本成本。

3.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β值的估计。判断历史β值是否可以指导未来就要看β值的驱动因素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虽然β值的驱动因素很多,但关键的因素只有三个: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收益的周期性。

4.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无风险利率的估计。D选项不正确:计算资本成本时,无风险利率应当使用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人们存在分歧,还没有定论。

5.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估计普通股成本的方法。估计普通股成本有三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股利增长模型)和债券报酬风险调整模型(债券收益加风险以溢价法)。

6.

【答案】ABD

【解析】因为存在违约风险,债务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低于合同规定的收益。对于筹资人来说,债权人的期望收益是其债务的真实成本。

7.

【答案】AB

【解析】如果公司目前有上市的长期债券,则可以使用到期收益率法计算债务的税前成本;如果需要计算债务成本的公司,没有上市债券,就需要找一个 拥有可交易债券的可比公司,作为参照物;如果本公司没有上市的债券,而且找不到合适的可比公司,那么就需要使用风险调整法估计债务成本;如果目标公司没有 上市的长期债券,也找不到合适的可比公司,并且没有信用评级资料,那么可以使用财务比率法估计债务成本。

8.

【答案】ABC

【解析】如果超过一定程度地利用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从而使得股权资本成本提高,有可能会导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上升,所以,D的说法不正 确。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着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总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反映在无风险报酬率上,无风险报酬率降低,则投资者要求的收益 率就会相应降低,从而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所以A的说法正确;企业内部的经营和融资状况是指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大小,公司固定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重降 低,会降低经营风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营风险降低投资者会有较低的收益率要求,所以会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所以B的说法正确;改善股票的市场流 动性,投资者想买进或卖出证券相对容易,变现风险减小,要求的收益率会降低,所以会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所以C的说法正确。

9.

【答案】BCD

【解析】留存收益的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它相当于股东投资于某种股票要求的收益率,但不必考虑筹资费用。

10.

【答案】ABCD

4.成本会计学思考题 篇四

摘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一直难以解决的很多问题,如课堂实践教学方法缺乏先进性、社会实践过程难以实施、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等;这些问题如何能进行有效的解决,一直为广大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所关心。文章通过分析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希望从根本上能够促进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成本会计 实践教学 教学方式 教学体系 应用

技术型大学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成本会计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了会计基础理论及实训、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的学习之后的一门对会计成本核算知识较为深入和细化的课程。本门课主要介绍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相关理论以及具体的成本计算方法,通过成本核算,为企业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并通过有效的成本规划来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利润的目标。所以成本会计课程不仅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专业技术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但成本会计课堂教学内容涉及到大量成本核算知识,概念、数据繁多,对于没有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说又比较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容易出现思路不清晰、不会分析、计算,对知识点不易把握、容易出错等问题。另外,新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这都会对教学效果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提高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水平,是摆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实践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虽然在所有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技术类院校都开展,但具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并不多。大多数出版的成本会计实训类教材也都停留在纸上练习的水平,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结合度也不够。现阶段,财经类院校的成本会计实训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项目任务教学法。即把成本会计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项目,每一个项目下按教学需要设置几个任务,教师在讲完一个任务后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练习并讨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并讲评;二是讲授与实训并重法。即在选定教材的同时订一本成本会计实训题,教师每讲授完一部分内容,学生再按部就班做完这一部分的练习题。有些财经类院校为了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还配置了相应的成本会计实训软件,但由于场地及实践教学时间安排的制约,教学情景与实际成本会计岗位尚有较大距离。

(二)专业性社会实践教学过程难以实施

会计作为一个技术性要求非常强的特殊职业,因为接收单位、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可能真正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专业实践难以落实到位,即便有些学生落实了实习单位,但由于所在单位成本核算及分析业务很少,会计处理方法简单,会计业务层次低下,学生的成本会计实践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成本会计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普遍较弱

成本会计课程属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课程,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大多数成本会计专任教师是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从教,本身就缺乏系统的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对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核算的流程及方法认识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相应缺乏,因此大部分教师很难出色完成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指导任务。总之,这些问题充分表明成本会计实训教学环节在我国国内的各级各类院校中做得都还很不够。现实的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并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成本会计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成本会计教学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深刻理解书本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的严谨性和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能力的目标。但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突破时间界限。因学生在校时间和专业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在实践课程的设计上必须满足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之内。因此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要符合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学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二是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成本会计教师,并能调动其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完善实践教学方案,做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的实训项目,也是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三是调动学生兴趣。成本会计实训项目的设计必须要有实际意义,有趣味性,同时与课堂教学的联系还要密切,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完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

针对上述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成本会计教学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以求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笔者结合成本会计的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5.成本会计学思考题 篇五

美国是最早制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国家,主要有《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29号――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和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3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两部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及其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虽然没有单独颁布有关非货币性资产的准则,但在其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等具体准则中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在我国,财政部首次于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原版准则”),并于进行了修订(以下简称“修订版准则”);2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20版准则”)。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适用范围的比较分析

从准则适用范围来看,原版准则和修订版准则虽都以“非货币性交易”命名,但从内容来看均没有涉及非货币性负债交易和劳务交易,也没有涉及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实际上规范和披露的还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即指企业之间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互惠转让。年版准则更名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只不过是众望所归,“名”正而“言”顺,还准则以本来面目,更便于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原版准则引言中明文规定该准则不涉及放弃非现金资产(不包括股权)取得股权和企业合并所涉及的非货币性交易;修订版准则适用范围有所松动,仅仅不包括涉及企业合并的非货币性交易;2006年版准则没有涉及适用范围的条款,但是从其第二条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下定义可以看出,该准则同样不涉及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也不核算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和发行股票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业务。

美国APB意见书第29号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定义为“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交换和非互惠转让”。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3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SFAS No。153) 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提出更为严格的.限制性条件,即“非货币性资产的互惠转让只有在转让方对转让资产不再进行实质性的持续涉入,即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或报酬已经转移时才应作为交换”。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有相同的规定。我国2006年版准则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定义为: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核算范围比美国准则和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要窄一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我国2006年版准则所涉及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之间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互惠转让,即企业获得一项或若干项非货币性资产,必须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以付出自己所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作为代价,而不是单方面的非互惠转让;而美国准则及相关国际会计准则既涉及互惠性的交换,也涉及非互惠转让,适用于一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我国之所以将非互惠转让排除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范围之外,主要是考虑到非互惠转让性质比较特殊,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性质差异较大,而且在其他具体准则中作了详细规范,没有必要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加以核算。例如,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属于资本性交易,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又比如,政府无偿提供给企业的非货币性资产属于非互惠转让,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其二,基于目前非货币性负债和劳务交换在我国并不多见的情况,暂时没有必要对涉及非货币性负债和劳务的非货币性交换进行规范,待时机成熟时再做出规范。因此,我国2006年版准则核算对象只涉及非货币性资产,不涉及非货币性负债和劳务,而美国准则及相关国际会计准则两方面均有涉及。

二、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适用范围的思考与建议

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界定是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及披露的前提。适用范围界定模糊,会导致准则之间缺乏逻辑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影响到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质量和效果。与前两版准则相比较,2006年版准则进一步明确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适用范围界定比较清晰可见。但是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相比,2006年版准则适用范围显得较为狭窄,没有涉及负债、劳务和非互惠转让,也没有涉及我国上市公司资产整体置换业务。鉴于此,大多数人都认为,作为一项具体准则,应该具有完整性和前瞻性,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应当考虑负债、劳务和非互惠转让,尽量缩小差异,以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也可以降低我国企业国际化的交易成本。不过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尽管2006年版准则已经实施了4年时间,但是频繁的修改有损准则的权威性,影响准则的有效执行,适用范围界定不宜盲目扩大,应循序渐进展开,就目前情况而言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目前的确存在着许多以劳务提供方式换取对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行为,比如我国一些建筑公司为国外客户提供建筑劳务后,所获报酬往往是非货币性资产(如钢材、木材等)。劳务比较特殊,虽然不是企业所持有的现实的、有形的资产,但是在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中也可以以一定的价格转让, 这与具有实物形态的商品、机器设备的交换并无太大差异。因此,对于企业以劳务方式换取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应给予明确规范,可在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中进行补充说明。对于负债,可遵循债务重组准则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对于企业的捐赠支出以及接受其他企业的捐赠等非互惠转让,2006年版准则并没有做出明确规范。可考虑对于企业的捐赠支出,按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孰高的原则计入营业外支出;对于接受的捐赠,可比照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予以处理,即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数额较小,则可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其次,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资产整体置换会计处理规范。2006年版准则出台之前,部分上市公司将其归入非货币性交易范围,并根据原版准则和修订版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但是,以2006年版准则规范资产整体置换存在概念上的冲突。因为资产整体置换不仅包括大量的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还涉及大额债务的转移,已远远超出2006年版准则所涵盖的范围。如何界定其为货币性交易或是非货币性交易?是将置入或置出整体资产看成一个整体直接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还是将其区分成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并根据货币性资产是否占整个交易金额的25%来判断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些都不是2006年版准则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定义所能涵盖和解决的。尽管2006年版准则没有涉及资产整体置换,但不可否认该准则与资产整体置换的关联度最大,且部分上市公司已按此处理并得到实务界的支持。因此,笔者认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以解释公告或补充说明等方式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资产整体置换业务的会计处理。

最后,我国准则没有规定将转让方对换出资产不再进行实质性的持续涉入作为限制性条件,有可能出现实质和形式倒挂现象,使一些貌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混入其中,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可借鉴美国SFAS No。153相关做法,同样以解释公告或补充说明等方式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加上“不再后续涉入”的限制条件,即“非货币性资产的互惠转让只有在转让方对转让资产不再后续涉入(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或报酬已经转移时)才应作为交换”。将不符合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转移排除在外,从而有效地压缩人为操作利润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贾博颖,付玉来。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最新进展及启示[J]。会计研究,(8)。

[3]葛家澍,杜兴强。中级财务会计学(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对改进成本会计教学的思考 篇六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方式,新制造环境

0前言

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 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在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 基于此, 很多的行业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但是对于成本的控制上来说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 这就需要很多的成本会计人才投入到市场中, 为各行业的成本进行计算, 以期望在质量保障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输入。然而在现阶段中, 我国输出的成本会计人才数量不足, 质量也达不到标准。这些都是归咎于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比如授课方式的单一, 老师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 缺乏实践锻炼等, 都致使成本会计的教学效率较低, 不能够为国家提供大量的优质成本会计人才。现存的诸多问题都是很引人思考的, 亟待解决。

1会计成本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授课形式以教学为主

首先, 对于成本会计来说, 当代人中大多数还是将其看作一门知识的, 并不是将其当作一门技术。基于这样的传统观念, 很多教授成本会计的老师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 形成了一种灌输知识的教学意识。在这样的观念和意识的指导下, 大部分的老师在进行成本会计的教学时, 极大部分老师都是以教学为主的。除此之外, 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 很多的授课老师基础方面还不是很扎实, 教学方法可能遵照传统的手段, 难以有创新性教学方式出现。因此, 现阶段中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还是处于主流地位的。另外, 在课堂上老师进行案例授课时, 也是在照本宣科, 一律以课本上的案例为主, 进行案例的解析。诸多的主导因素致使成本会计授课以教学为主。基于这样的教学背景, 课堂中的老师总是居于一个主导性质的地位, 学生处于一个被动地位。老师并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对于成本会计学习的积极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对成本会计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学生很难对成本会计这一门学科有兴趣, 因此对成本会计知识的掌握肯定不好, 导致成本会计人才短缺。

(二) 授课手段比较单一乏味

整体方面来说, 我国教育发展到现阶段, 很多课程的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都是授课手段的单一乏味。因此, 对于成本会计的授课也是没有例外的。我国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 并且教育设备也不算完善, 因此, 在对成本会计的教学中, 很多的学校和课堂上, 基本还是处于传统的教学手段, 以板书为主, 就是较为常见的黑板以及粉笔。但是对于成本会计来讲, 是需要很多的实际案例以及会计表格来进行讲解和分析的, 会有很多的数据转换和大量的表格。诸多的数据和表格在黑板上是根本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进行案例演示和分析的。另一方面来讲, 我国在成本会计的授课中, 有部分的学校引进了诸多的电脑设备以及多媒体等, 在课堂上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为主。这部分的成就是需要得到肯定的, 但是, 很多的学校还是很难充分的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 不能够合理的进行多种手段的授课, 因此还是都流于表面, 处于一个辅助的作用。这些都是我国成本会计授课中手段单一的表现。这样就致使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时, 不能够将注意力较多的集中在老师的授课中, 还是在书本上找表格或者是数据, 期望跟上老师讲课的进程。因此这也使得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较差,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待提高。

(三) 实践环节不受重视, 流于形式

我国教育界在传统上来讲, 更加注重的是老师的授课。很多的人都认为, 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在课堂上学习到知识, 才能够将这些知识活学活用到生活中以及工作上。这样落后的观念, 都导致很多的学校以及老师, 对于成本会计的实践环节关注度不够高, 受不到重视。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时, 重知识, 轻实践。最终使得学校输出的人才仅仅有一套课本上的知识点, 没有一点点的社会实践经验。这样的人才在工作中, 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另外, 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 除了不重视实践之外, 还存在有另一种现象。在最近几年来, 教育界大力提倡要进行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因此部分的学校就要求老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实践。因此在成本会计的授课中, 有的老师就开展了模拟实践过程或者是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和实际操作。但是, 这些授课都仅仅是流于形式的, 实际上用处不到, 还会占用更多的课堂时间。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在这样形式主义的教学中, 实践经验任然是缺乏的。因此就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 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而不是对知识简单的记忆。只有将学生带入到实际中进行成本会计的操作, 才能够促进学生以后可以更快的投入到工作中。

2成本会计教学中改进方面

(一) 重视实践教学, 加大教学力度

成本会计课程相对于别的课程来说, 与实际工作的联系还是较为密切的, 因此就需要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引进大量的实践课。在上述的诸多现存问题中就有提到, 我国现阶段中, 成本会计的教学还是偏向于知识的传授的, 对于实践来说, 有的学校课堂是处于一个缺乏的状态, 有的则是流于形式主义。因此, 可以看出, 对成本会计的教学中, 不是特别的重视实践。因此在此后的教学中, 就需要对实践这方面进行改进。在成本会计的授课中, 引入很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 将这些案例对学生进行展示和分析, 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以此将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成本会计的兴趣调动起来。只有这样, 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成本计算专业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 还可以与很多的相关企业进行一个接轨, 在课堂教授知识之余, 带领学生提前进入到实际操作中,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进行企业生产成本的计算, 以及企业投入资金的核算和实际利润的预算等。只有学生进入到实践中, 才能够提前体会到成本会计工作的实际性, 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在进入到工作中时, 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来为企业和国家做出贡献。

(二) 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提高乐趣

成本会计相对来说, 是对很多数据和表格的整合、分析, 这样的知识学生在学起来, 是较为吃力的。另外, 诸多数据和表格的演示和统计, 对于学生来说, 也是较为乏味和无趣的。再加上, 成本会计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 以传统的灌输知识为主, 这在很大限度上来讲, 加剧了成本会计的教授。因此, 就需要设计更多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乐趣。比如在课堂上, 以学生为主导地位,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生活案例的分析, 将成本会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并且在课堂上为同学进行演示分析, 以此来拉近学生和成本会计知识的距离。此外, 还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授课, 一方面,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 多媒体的采用, 能够较为便捷的处理各项数据和表格, 使得授课更加的快速和明了, 减少错误的发生。

(三) 会计成本教材的改进

在会计成本教学中, 除去要进行教学形式的转变, 以及实践教学的开展外, 还需要进行会计成本教材的改进。首先, 在现阶段中, 会计成本教材中, 很多的教学内容还处于一个陈旧的阶段, 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中的会计成本。并且, 在教学内容的编辑中, 总是会出现很多的不精确以及不严谨现象的产生。因此, 对于会计成本教材的改进中, 就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严谨度的增加。另外, 会计成本教材中, 还缺乏实践性内容, 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接收到实践性知识, 仅仅具备的是死记硬背的内容, 很难融入会计成本的实践工作中。所以, 在教材改进中, 还需要不断的增加实践性内容,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加实践性内容, 进行更加容易进入到会计成本的实践工作中去。

3结语

在上述对成本会计授课的诸多阐释中, 可以获知, 现阶段中, 授课方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需要进行改进来提高成本会计的教学效率。比如增加授课方式, 投入实践课程等。只有进行改进之后, 才能够更加有利于成本会计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J].科技信息, 2011 (9) :244, 422.

[2]黄毅.论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会计师, 2011 (8) .

7.成本会计学思考题 篇七

【关键词】成本会计  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

一、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内容陈旧

成本会计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又必须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相应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与传统的成本会计相比,当前的成本会计更强调对成本的管理和掌控。而现阶段,许多学校采用的成本会计的教材仍旧是传统的教材,过于强调对成本核算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许多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比较陈旧,信息缺乏一定的实时性,信息之间的联系也不够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常将案例或数据相关的条件进行简化,这使得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体系。

(二)对成本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涉及到证书考取、职称相关的课程更重要,忽视了对《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但实际上,在工作中需要更多的是对成本的核算和管理相关的问题。例如通过成本核算,选择成本耗费最低的方案进行实施。可以说,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关系到整个企业对资金的掌控。因此,成本会计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许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认为其他课程更重要,导致对《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和运用不到位,对自身的竞争力提升有所影响。

(三)实践机会较少

从目前来看,许多教师仍旧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理论教育更重要。或者因为外在的客观原因,忽视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旧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主要依靠教材,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在许多学校,課程安排中也没有明确的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和安排,许多学生也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另外,许多教师的资历不足,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对实践应用的相关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的、系统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也忽视了这一点,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较差。

二、教学内容建设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该课程的内容建设方面,应强调“充分和必要”的原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重视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即实现在课前就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在课堂学习中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模拟,在课后积极参与实践的教学模式。

在课前就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指的是在正式进入课堂学习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实际的操作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实践操作的意识,进而更好地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课堂进行操作模拟,要求教师在保证学生充分理解基础理论之后,利用相关的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模拟。需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需要重视的部分,一方面,要强调原始凭证的设置和填写;另一方面,需强调对明细的核算过程。例如制造成本的核算和分配等过程比较复杂的工作。

课后的实践操作是指,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之后,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实验操作或模拟训练,以让学生通过仿真模拟,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工作能力。

三、教学条件建设

(一)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

制定教学计划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条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针对专业人才制定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可将实际的教学课程根据学习的难度进行划分,并将学分划分为理论知识的学分和实践操作的学分,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成本会计》的学习内容较多,为了保证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需要在进行实践性较强的相关部分内容的学习时,安排专门的、相对应的实践课程,并明确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实践操作内容。

(二)完善实践教学教材

实践教材的完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要想实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就必须依靠科学的、合理的、适应当前社会要求的教材,否则难以实现有效的实践教学。目前,许多学校采用的教材版本都比较陈旧,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学生学校的需要,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因此,实践教材的选择和完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要求实践教材中既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有配套的实践操作的设置,包括案例设计、章节课程的实践安排,以及综合模拟等课程设置,以在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尽量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进而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建设

教学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机会的提供,包括与相关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以及校外的实训基地的建立等,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教学过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使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尽快运用到实际操作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或难点问题加深理解的同时,及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而使学生形成一个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整体的知识系统,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习企业的提供,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四)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包括题库的丰富、评估方式的丰富,以及训练方式的多样化等。成本会计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对学生的工作能力有所要求,这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丰富的题库应包含多样化的题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不同的题型进行练习,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丰富题库还能够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要,针对性地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评估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强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式,除了传统的理论考试,还可增加实验考核、应变能力的考核等考试形式,重视考核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综合性人才。

四、结束语

《成本会计》课程建设的加强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教材的完善、实践教学过程的建设,以及考试形式的多样化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进行针对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促进学生的综合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才志.《成本会计》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205-206.

上一篇:新希望绩效考核制度下一篇:办公室各个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