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优秀作文范文

2024-07-05

高三优秀作文范文(共8篇)

1.高三优秀作文范文 篇一

源头活水

清水县城往西五里有条河,清水人称之为清水河。

清水河水清流急,四季不干涸。河宽约十米,蜿蜒而去,汇入黄河。近旁有一小村,人皆唤之清水村。当然,那已经是久远的事了。

老王头“吧嗒吧嗒”猛吸了几口旱烟,紧紧盯着眼前的河水,浑浊乌黑,再无往日的灵动,死了。远处高耸入云的烟囱依旧在那吞云吐雾,蔚蓝的天空迷蒙一片。清水村里有点门道的人,早已挈妇将雏远走他乡。谁不想让这条曾经哺育了自己的清水河永远流淌下去,泽被子孙呢!可谁斗得过那权和势?老王头叹了口气,又盯了眼河水,又抬头看看天。不经意间,远处几个深黑色的身影映入眼帘,他们不会又在打清水河的什么主意吧?老王早己见怪不怪了,一批批的陌生身影出现后,清水河也越来越黑了。哎!

那群人竟向老王头走了过来,为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身材魁梧,剑眉星目,气宇轩昂,满面笑容。老王头觉得这笑无比亲切,像极了离家的儿子。

汉子姓夏,现居清水县城。“老爷子,这清水河咋成了这样啊?”“你说清水河啊,清水河以前可风光了,是有名的清水八景之一,没这清水河,哪有咱清水人啊。”“如今啊,作孽啊!”“如今这啥世道啊,还不是为了那几个钱”“听说前面的县长就因为这已经进去了,不知道又会来个怎样的”唉!

“老爷子,你别伤心,一定会有改变的,政府不会不理我们的”“政府,政府„„”“年轻人,不要太天真”“一定会的”“清水人的根不会断的,清水河可是我们的源头活水哪”汉子目光紧盯那乌黑的河流,抓紧了老王的手。一股热流霎时传遍全身,老王突然觉得全身充满力量,看着汉子那充满自信的眼神,老王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几岁。

汉子的身影很快从清水河畔消失,清水河依旧沉默无语,清水村波澜不惊。可汉子的话却深深烙在老王头的心里。老王头总觉得清水河与往日有些不同,可也说不出些什么。清水河畔的生面孔越来越多,肩上还抗着些老王头从未见过的机器。终于有一天,那高耸入云的烟囱竟从老王的视线里消失了。

“听说了吗!新来的县长姓夏,才三十才出头,真有出息啊!„„”“听说了吗,夏县长的老家是安徽合肥的,那可是有名的包青天的故乡啊。我们夏县长就是听着包青天的故事长大的”“包青天就是咱夏县长的源头活水啊,难怪„„”

“夏县长还说了,要让黄河水倒灌,让咱这请河水重现往日风光。”“你说有了黄河这源头活水,咱清水河可是有盼头啦。”“可不是吗,夏县长可是咱的大救星啊,可是咱清水的源头活水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王头盯着中堂上这副对联。国家的河晏海清离不开一心为民办实事的人,正是有了他们,祖国的大地才不会贫瘠,他们不正是中国繁荣昌盛的源头活水吗?“清水的根是不会断的”中年汉子的身影又浮现在在面前。恍惚中,更见一条长河从天际而来,滔滔东进,浩浩奔流,浩浩奔流„„

源头活水

驾叶扁舟,撑嵩而上,沿着华夏文化历史的长河,觅寻这文化发展的“源头”,那笼罩着璀璨光辉的“活水”„„

渐行渐近,撷一泓水,真切自然。**年代中,也只有他们,只有他们能为今人带来文化活水中的真实生活。水波荡漾,漾出的是辛弃疾的英雄泪,却无红颜来揾;漾出的是寻寻觅觅的目光,只为寻得灯火澜珊中的他;漾出是梧桐声中夹杂的细雨,直到黄昏,仍点点滴滴,愁字难解;漾出的是李清照面对雨疏风骤下,不敢目睹海棠花落,却道卷帘人不知“绿肥红瘦”,漾出是柳永在离别时叹出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只是民族文化长河中的一截,竟是如此情真意切„„

继续前进,水势渐阔,更显清澈。呷一口,品出了这里的千姿百态。甘苦的是艰难苦恨下,早已白了双鬓的杜甫,却因潦倒只停浊酒杯;是他见草堂刚成时面对把村流的曲清江,慨叹某事幽;是他面对风怒号,卷走层上茅却又无可奈何。豪爽的是李白,是宁游山玩水,也不愿“摧眉折腰来权贵”;是相信“长风破浪”而上必能成功,他日定将直挂云帆驶向沧海的豪情。惆怅的是白居易,是面对同病相怜的琵琶女。“同称天涯沦落人”„„喜忧掺拌,人间百态,尽蕴其中,百尝而不厌。

追根溯源,这才是文化的“源头”。尝到了眺望依人,隔江而望的那片水,行驶到了那

片长满了蒹葭的水地,听到了先秦时的民音„„正是在这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诗歌发展的“活水”诞生了。千古名篇,字字珠玑,章章锦绣,是民族文化文明的源头。

然而,当今社会文化发展呢?离这源头活水,渐行渐远,没有世间真情,没有了五味杂合,没有慷慨激昂。是这源头活水的枯竭呢?还是我们驶向了相反的方向?走进了浊浪?走进了旋涡?没有了活水的一切,多的只是份腐臭,只是份糟踏,少的是真诚,是对现实主义文化的传承。

别再往下走了,调过船头,驶向这边的活水吧!或许能拾一块女娲补天遗落的彩石,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折一缕涓城朝雨中的柳丝,或许能品味出这活水中的精华,让她源远流长„„

源头活水

静水深流自有一种恒久之美,但若失去源头活水,停滞不前,只会变成一潭死水。同样,生命也需各种源头活水,才能尽显绚丽风采。在我心中,书,当之无愧为其中一源头活水。古语有言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见,书的确是带给人们幸福的源头活水之一。于是,古代考生为了将这股“源头活水”化为己用,有的“凿壁偷光”,有的“头悬梁”、有的“锥刺股”„„其中一部分人是为了 “金榜头行登一回,皇帝驾前走几遭”,图个名;一部分人是为了升官发财,娶妻生子,图个利;更有甚者二者兼想有之。这股“源头活水”顿时被沾染上世俗之气,灵动之气顿失。当然,也有不少志士仁人是为了汲取前人优秀深邃的思想来充实自己的内心,让这股“源头活水”越流越远,在保持其原有的灵动、清澈的同时,又增添了不少活力。

那么怎样才能让这股源头活水保住自己的灵动之气,让它更有活力更加源远流长呢? 中国上下五千年,名篇佳作比比皆是,这个“源头”可谓够大了,源头虽大,但这“活水”不会主动冒出来,死乞白赖地硬要灌给你,还得需你自己去汲取。那些名著精华放在那里,你不去想办法得到,它只会变成别人的“源头活水”,而你只能守着一潭烂泥。

即使有幸汲取到了几捧源头活水,如果死守着这几捧“活水”,恐怕也不行。孟子说过:“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你汲取了不少活水,算充实了自己吧,可以称你的内心因这几捧活水的浇灌确实变美了。然而你还要能将其表现出来,让这“活水”真正达到“源远流长”。否则,固守那“几捧活水”,舍不得让它进一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活水”就会“蒸发”、“变少”„„最终你又只有一潭烂泥巴了。

有源头,却不去汲取活水,与那虽汲取了活水,却将其死守成一潭烂泥,在我看来,功效应该是一样的吧!

由此看来,书这个源头活水的获取和运用还真是一门学问,取或不取听之于你,用或不用亦听之于你。古语有言曰:拖而不前,不可:急功近利,亦不可。就像现代的人们,要么整日醉于休闲娱乐,根本不去“取水”;要么一大堆“苦命”学生,死啃书,应付完考试,“任其烂在脑子里”或“任岁月蒸发”,“活水”顿变“死水”或“烂泥”。

对于书这一“源头活水”,我们还是慢慢汲取,让其源远流长,永保活力吧。

源头活水

心,醇醇,一如那浅浅一湾,泛动那活水的涟漪荡漾幸福的波痕„„母爱一如那皎皎的源泉,汩汩送来灵动的幸福。

每每回到家,傍晚,几缕清风后,屋内便氤氲一室昏黄的灯光。桌上,喷香的是母亲的辛劳,吃两口小菜儿,那淡淡的甜簇拥着母亲爱的源头汩汩流出的爱,洋溢着米粒的可口,涓入心灵的每一隅。每每这时,厨房里来回搓洗的是母亲的双手,耳旁总是母亲嘘寒问暖的甜蜜,唇齿间萦绕着母亲泡好茶的清香。那一汪幸福也动了,母爱那汩汩的源头,带着幸福的芳华,汇成一道浅浅的活水,浸透心中浅浅的一隅,荡漾开幸福的天堂。

记忆里,每个雨天母亲头顶上总是半片墨绿,每每回到家,母亲的右鬓总是垂下滴滴雨露,带着那半边淋湿的衣袖,化作点点雨帘,仿似那汪活水流下,莫名,那股幸福顺着那雨帘缓缓渗入我的心田,绽开一束幸福的花。那半片的墨绿便是那母爱的源头,遮挡我一身的风雨,呵护我稚嫩的心。回忆曾经的点点滴滴,温暖多少芳华与鲜妍,感动多少日夜与岁月,风雨中,那股暖暖的活水滋润多少挫折的岁月,温馨多少时间的伤痕,汇入我心里的一隅,散落一湾的小幸福。

每个假期总是幸福的,每次静静地坐在母亲那静谧的后坐,心儿如此轻盈,心中那一湾的幸福静静依偎在母爱的源头,静静地,静静地,汲取,汲取,化作一脸的幸福与欢乐,聆听那母爱的源头送来的滴滴活水的叮咚,在幸福中,涤荡开一路的疲乏,淡忘那一季的辛酸。岁月如斯,那点点滴滴的活水却依旧灵动,芬芳,焕发我几度的青春与幸福。

品味了,世间百态,领略了,酸甜苦辣,任岁月如斯,时光荏苒,飘飞了柳絮,零落了枫叶,依旧灵动的是母爱的源头,汩汩不息的是那汪幸福的活水,带着涟漪的欢愉,温馨我心中那湾浅浅的方潭,触摸那灵魂的天堂。

花开了,幸福风飞,花落了,散落一地灵动的活水,爱,依旧!

源头活水

一股清泉从远古流来,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的未来,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如此涓涓不息安静流淌的小溪,它的源头是座巨大的文学宝库。

灼灼岁序竟一下子在朦胧的水雾间失去意义,只有西湖边一道倩影瘦弱而坚强地挺立着。“苏小门前花满枝,苏公堤上女当垆。”她就是名妓苏小小,一个茶花女式的唯美主义者。却全身倾心于一位寒酸书生,又被无情地抛弃。没有泪水,没有怨恨。汩汩的文学清泉滋润着她,使她没有成为怨妇,而是一段美丽的传说。

“时有浮萍至,远随流水香。”在那些无聊等待的日子里,他的生活因文学而充实,她的灵魂因文学而升华,她的精神因文学而不朽。是文学为他的美丽锦上添花,是文学让曹聚仁现实为之倾倒,亦是文学让她在临死前认为死神在她19岁时来访,乃是上天对她最好的成全。究竟是何等豁达的胸怀方能孕育出这般不畏死神的精神。

泛舟湖上,西湖之水也似乎沾染了她的灵气,更具诗情画意。她或许曾在舟上高歌,抑或在湖边翩跹起舞,恕我笔拙只能借用曹植的“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描述她的美。也许她并不如西施般柔美,不似杨贵妃般娇媚,不比貂蝉般沉鱼落雁,不像昭君般闭月羞花。可是文学的清泉把她净化得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又像一道清幽的月光,比那些世俗间美女多了股灵气和别样的光辉。

在她如花旗般短暂的年华里,她或写诗,或弹琴,或看书,或与文人雅士一道品茗。短短的生命因文学而充满价值,甚至比那些活了几十年的平庸之人更精彩。她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却用文学拓宽了生命的宽度。她用寂寞的文字成就了肉体泯灭精神不死的传说。在她笔下纯美的不仅是她别样的文字,更是她内心完美的世界。

生活由始至终围绕着文学的主题。苏东坡吧文学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吧文学寄托了梅花和白鹤,而苏小小,则一直用文学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

源头活水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子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巧有样子/你锁了,他就懂了。”“文化老人”木心走了,为我们留下清新隽永的诗文,挟着一阵富含生活气息清风拂面而来,让我们的心底涌起莫名的感动。为什么这样的文字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因为它的源头活水是生活。

作者走进了象牙塔,文字脱离了生活,便不再有源头活水的灌溉,蒸干了生活饱满的汁液,剩下的只会是最苍白无力的渣滓。

瓦尔登湖在梭罗的笔下很美,因为他的笔饱蘸了生活的源头活水。“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似乎与世隔绝,却又从不是与世隔绝。梭罗伐木造屋,开垦耕作,饥饿时烤玉米面包,吃土拨鼠。纵使艰苦的隐居生活曾让他发出“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的感叹,但这里的一切都很真实,一如瓦尔登湖的水,澄澈得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瓦尔登湖依旧,但梭罗之后再无梭罗,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生活的源头活水融入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永久地封存在文字里。

只要生活依旧,源头活水便不会干涸。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在声色犬马的诱惑下,文字被忽视了。殊不知,文字是源头活水最忠实的记录者。正是有了通彻天地的文字,生活才不会生锈。从前的期盼很长,当一种念头变成铅字,中间隔着长长的酝酿、打磨与雕琢,带着被时光收藏的爱与忧伤,化为一股清泉,流进每一个人的心田,留下充满心房的温馨与感动。

每一位读者的心都是一条小溪,生活的源头之水让每一条小溪都流淌着人类特有的情感与文化,让每一颗心灵都永远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千千万万条小溪在流淌,于是人类的文化在传承,人类的情感在传递。当千千万万条小溪交汇时,便成了浩淼无垠的人类文明。

源头活水不会干涸,只要人在,情感在,文明在。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你的心灵吧,无论遭遇多少辛酸与坎坷,至少回忆是奇美的。请坚信:生活之水不枯,感动之情永在。

2.高三优秀作文范文 篇二

一、课堂仿写训练是基础

仿写在《高考说明》中列于表述应用层级。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表述方面发展了能力层级, 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的语言实践能力。仿写课本中一些优美的语言样式, 是为了提升学生语言的基本功, 很有必要一试。

练习题目:仿照《赤壁赋》优美的语言样式, 写你熟悉的内容, 注意使自己的语言富于文采。原句: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厦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1) ”, 此非□□□ (2) 之诗乎?□□□□□□ (3) 此非□□□ (4) 之□□□□□ (5) 者乎?

(明确: (1) 处引用诗句, (2) (4) 处填入该诗句之作者名, (3) (5) 处填入与作者相关的景与事。语句应表现出这个人物形象的品性或风格或表达某种哲理。)

例句:

1.“时运不齐, 命运多桀”, 此非王子安之诗乎?

饮贪泉而不贪, 处逆境而乐观, 此非子安之豁达之情怀者乎? (注:句子引用王勃之诗, 表达他的乐观豁达情怀。此文段适用于写“豁达”“乐观”“知足常乐”类话题作文。)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此非浪漫诗仙李太白之诗乎?

面对挫折, 笑对痛苦, 他拂袖而去, 遍访名山, 此非太白千古飘逸之浪漫情怀者乎? (注:句子引用了李白之诗, 表达了他面对挫折的态度。此文段适用于写“挫折”类话题作文。)

二、走进“书”本, 积累素材是关键

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都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这就是因为平时不注重积累所造成的文思枯竭或捉襟见肘。走进“书”本, 这里的“书”本指的是语文课本, 它是一幅浓缩了中华五千年语言文化发展的画卷, 一批批古代文化名人纷纷走来, 他们各具风采,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给后人留下了一颗颗熠熠闪光的星星。走近他们, 便走进了一条永烛人类精神文明之路。

笔者回顾近几年来的高考话题作文, 其优秀作文无一不浸透着古代文化的精华。语文课本所提供的写作素材无不成为考生笔下的“亮点”。因此, 在花时间和精力从课外读本中选择素材的同时, 不可忽略课本的素材的积累、提炼和整合, 从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为文章增光添彩。

活动设计:

1. 要求学生用一周时间徜徉教材, 撷取课本中古代文化名

人的素材精华, 阅尽他们的人生经历, 熟读他们的名篇名句, 探究作品蕴含的精神魅力, 充分做好阅读准备。

2. 在完成以上活动的基础上, 提出思考问题, 形成理性认识。

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课本的古代文化名人中, 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是谁?令你震撼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感想?请做简要分析?

要求学生用书面形式抒写心得, 巩固知识, 加深对作家作品的认识、理解和领悟。

教师同步活动:精心组织话题, 为学生写作提供话题。

3. 学生经历了阅读准备、抒写心得过程, 对高中语文课本

中的古代文化素材较熟悉、理解且有一定层次的体悟, 为了提高学生根据话题选择驾驭素材的能力, 提高对已熟记的课内素材的整合迁移能力, 可在课堂上展开写作实练来运用所掌握的素材, 设计题目如下:

下面提供了一些话题, 请你选择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也可写成一个片断) , 要求运用上述所列举的课本素材。

话题:“坚持”、“理想”、“尊严”、“选择”、“责任”、“永恒”、“心”、“精神家园”、“坚韧的品格”、“我与某某名人对话”。 (写在作文本上)

教师同步活动:批阅学生作品。

三、活动讲评, 为“文”添彩

讲评是作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切忌主观和流于形式。讲评课和其它课一样, 千万别忘了“参与性”和“主体性”, 切忌包办代替, 切忌一言堂, 切忌敷衍了事。应给学生一个舞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 讲评的形式要多样化:师生互动, 学生互动, 小组活动等, 因为“只有参与过, 才会变成自己的”。对于较难的题目, 教师必须在关键处加以点拨, 把学生引入求道而不得、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的状态, 让学生不思而不得其解, 从而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 一个人不行, 可三五成群地讨论;较普遍的问题由学生讨论辨析、互相启发得出结论;对典型问题, 让学生讨论, 也可让做得好的学生说说他的思路, 以唤起其他同学的思维。讲评时, 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 将自己的思路和盘托出, 强加给学生。应记住美国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告诉我, 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 我可能会记住;让我参与, 我就能理解”。

活动设计:

1. 讲评目标:

检查学生对课本古代文化名人的熟悉情况, 通过演示、讲评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如何引用课本中文化名人的素材, 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写作能力。

2. 讲评重难点:

如何按切入话题的需要, 引用课本的人文素材;活学活用, 增加学生文章的知识含量, 使文章出彩。

3. 讲评方法:

教师点拨, 学生互评。

4. 讲评过程:

第一步:教师导入 (略) 。

第二步:教师可演示古代文化名人的图片、作品 (参见课件) 。

第三步:演示、讨论学生作品。

第四步:展示优秀作品。

学生赏读, 提出意见。

第五步:教师小结。

……

通过以上课内外的训练活动, 让学生走进课本, 温故知新, 对作品的句式、体裁、内容及人文思想进行梳理、积累, 为写作垫高厚度。在他们写作文时能通过整合、迁移, 笔端能较多地演绎古代文化故事, 流淌出文化名人的思绪, 从而铸就出一篇篇切合话题、文化品味较高的优美文章, 是个高中语文老师已经或正在努力摸索和实践的教学过程。

3.高三作文复习策略 篇三

一.作文训练要有序、限时

1、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高考作文复习

高考作文仅仅是高考语文中的一块内容,不可能分配到过多时间,因此时间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老师应当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作文训练的重点,制定作文复习计划。以下几点是笔者训练中的分点,也是重点。

(1)审题、立意。要想写好作文,审题、立意是关键,许多学生文笔不错,却因审题偏差或立意不够新颖有高度而不能获得高分。审题和立意分散在每次作文训练中效果不明显,笔者主张用专门的整块时间专门训练,如将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集合起来,逐一进行点评,并不要求学生将作文写出,而是将自己对作文题的分析和作文的大致框架写出来,就能起到很好的训练作用。

(2)着眼大局,多方位训练。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学生一般都能写出一定水平的作文,而想保证学生考场写作水平发挥的稳定性,并稳中求升,就要有针对地训练。笔者认为,并不是每次作文训练都需要写出完整的作文,而可以是片段的训练,如描写景色,人物对话,论证过程等。如:训练景色描写,可以先让学生对照名篇像《荷塘月色》进行模仿描写,通过模仿体会名篇的布局和遣词用句,再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

(3)收集资料,做到胸中有沟壑。我们看高分高考作文,往往引经据典,妙笔生花。要想做到自己写作时能够随时罗列出名人轶事和名言警句,自然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笔者要求学生看到别人使用的典故都要进行查阅了解,争取变为自己的知识。而笔者本人也会将大量时事及一些常见的论据总结归纳打印出来,发给学生。

2、作文训练要限时

高三作文训练就是为了复习迎考,为适应考试学生就应限时完成。并且,限时完成有助于学生高度调动积极性,激发灵感,让学生习惯写作的连续性,习惯一气呵成。事实也是如此,笔者在历年的高三作文复习课上发现,如果是布置作文课后完成,一部分学生会花费大量时间翻阅资料,写完之后改了又改再交上来,这些作文质量一般较好,但是考场上不可能有条件做到;而一些学生则是在交上来之前匆忙完成,马虎了事,根本没有起到训练的效果;还有学生反映平时写作没有压力,常常构思时还会走神,1个小时没写出几段话。因此,我常常限制时间,“逼”出学生的作文来。根据高考的做题安排,学生能用来写作的时间最多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因此我制定的时限也以此为准。这样缩短了时间,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往往一开始就能迅速静下心来,认真看题,构思,反而常能产生思维的火花。而这样的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掌控写作速度,避免考场上匆匆结束作文发现尚有时间而后悔,或是时间没把握好作文没写完就必须交卷了。

二.作文训练要与学生共进退

以往都是老师布置,学生写作,而老师自己却很少动笔。这就像老师站在岸上教学生游泳一样,不能体会学生写作时遇到的困难,不知道学生哪些地方需要老师特别指导。因此在习作课上,我常常跟学生一起写作,并尽量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2011年天津高考作文题:请从哈哈镜、望远镜、显微镜、三棱镜、反光镜中任选两种,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按照笔者自己的思路,看到镜子首先想到的是这些镜子背后的寓意,而且题干中要求“任选两种”,为什么不是“一种”或是任选不限种类呢?这个“两种”又代表着什么呢?正因为笔者自己亲身体验了学生审题的过程,对于指导学生如何发掘题干内容,从何种方面思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后来的作文批改时,我发现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发现“任选两种”这几个字,而是仅以一面镜子的寓意进行阐述,而有的学生直接写了镜子的说明文,虽然不能说错,但是立意就有了高下之分,并且说明文一般都不是学生重点掌握的文体,写出来难免干涩。批改时发现的诸多问题与笔者自己审题时的思路一对比,笔者就能明白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应该如何指正了。

高考作文复习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习作或是考场作文,老师也不能隔岸观火,要参与到其中,体会学生写作的过程,从而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4.写给高三家长的一封信优秀范文 篇四

让孩子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取得一个好成绩是所以家长的愿,那么高三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帮到孩子呢?东星资源网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写给高三家长的一封信范文,欢迎借鉴参考。想要获取更多文章,敬请关注东星资源网,谢谢大家!

一位心理医生写给高三家长的信篇一

您好!

孩子进入高三,您一定感到这是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希望尽自己所为来支持孩子的学业吧?我们都知道有许多种方式表达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视和支持,比如常常与孩子谈话,强调高考的重要性;比如天天给孩子炖鸡汤,从早餐到夜宵全都精心准备;比如胡萝卜和大棒一起用上,许诺考好了有什么奖赏,又威胁考不好会如何糟糕……这些做法,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呢?要让孩子有良好的状态来复习和考试,家长怎样做才最好呢?

希望养育健康的孩子,自己先要做健康的父母。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心态,自己先要反省和调节自己的心态。同样是为孩子端上一碗鸡汤,有的时候让孩子感觉到支持和温暖,有的时候却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不安??之所以造成这样大的差异,就是因为端鸡汤这个行为背后传达的含义是不同的,而归根究底是父母自己的心态造成的。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是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他深深地爱上了自己创作的一个少女雕像,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感动了爱神,最后使雕像获得了生命。在心理学上,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育者真诚的期望和信任可以使学习者的行为逐渐接近教育者的心理预期,所以又称期望效应。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自信非常重要,但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呢?一方面固然受到以往学业成败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信心。考试成功一定会提高孩子的信心吗?不一定,如果父母对他说:“这是偶然情况,不要骄傲啊!”孩子会感觉到,父母认为自己“通常”甚至“正常”时是考不了这么好的,自己并不是真的聪明、学习好,只是这次运气好。考试失败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吗?也不一定,如果父母对他说:“你确实不应该考这么差。我想这是一次失误,你可以从这次失误中得到宝贵的教训。”这时,孩子会感到,在父母心中,自己是比较有能力的,这次失败并不代表自己会永远失败下去。

父母要真正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积极的期望才会传达出来,否则,虽然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努力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不一定得到好的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学习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后,误以为积极的期望就是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于是,当她看到班上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做出了一道不是很难的数学题时,就非常高兴地表扬他。可是,这种做法让这个同学心里头很沮丧,他想:“这么容易的题,如果是别的同学做对了,老师根本不会表扬的。可是我做出来了老师就这么高兴,可见老师觉得我很笨,也许我是真的比别人笨吧。”这个例子中,老师所犯的错误并不是不该对学生表扬、鼓励,而是这个老师在心底里其实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差学生”、“笨学生”,这种消极的信念通过她的行为传达给了学生。家长们可以扪心自问:如果自己都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考好,那么又凭什么去期待孩子的好成绩呢?

为了支持孩子更好地迎接高考,父母也要调整自己对高考的认识。诚然,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但是,如果认为“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以后你就什么都不好”??这样把整个人生的幸福都压在高考一件事上,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极端看法,孩子的考试焦虑由此而重。有的高三学生曾经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家长的压力之下,就象个囚徒;饮食起居都被照顾的很好,还又请家教又买书,他们自己却节衣缩食。” 这样的做法无疑会传达一种“高考对于整个家庭都是无比重要的”信息,让孩子想都不敢想如果高考失败了会怎样。

对于高考重要性的认识,通常不是轻视了,而是过分地夸大了。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好象漫不经心,于是感到非常着急,恨不得天天对孩子讲道理,强调高考的重要性。但实际上,许多这样的孩子不是不重视高考,而是感到高考太重要了,重到自己无法承担和正视。这样的心态,就像有的人在感情上用情很深又很敏感,所以不敢轻易陷入恋爱一样,表面上的不在乎是一种自我保护。这些孩子可能会感到:“如果高考失败了,那简直是糟透了。”而这种让人非常焦虑的想法常常是父母长期的言行传达给孩子的。所以父母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结果会怎样?”答案不会是世界末日。社会正在变得更加多样,有许多种方式可以获得文凭和教育机会、增长个人能力、获得好的工作、追求个人幸福。

父母有了健康的心态,对于许多事情的判断和处理自然合情合理,“过犹不及”,“无为而治”;相反,没有解开自己的心结,就好象歪嘴和尚,好经也会念坏。就像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倾听和理解,但自己焦虑万分的父母,常常把沟通变成了单向的灌输施压。有一个平衡健康的心态,父母才能真正倾听孩子的苦恼和需要,理解孩子的自身特点,为孩子提供温暖和支持。

有心的父母在关心孩子的成长中总是不断地反省自己,也不断地学到东西。高三也是这样一个过程。衷心地祝愿您和孩子一起度过积极健康的一年!

写给高三家长的一封信篇二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们好!今年的暑假,必定是不同寻常的暑假。因为,我们的孩子已升入高三,明年,他们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个挑战——高考。

暑假期间,您不仅要在饮食、安全方面对孩子加以管理和疏导,更要肩负起管理、督促孩子学习的重任。下面,是给家长朋友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假期要特别注重对孩子进行人身、财产、交通及用电安全等系列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看不健康的书刊、影视,不参加邪教活动,不参加非法宗教活动,不进营业性娱乐场所,不参与和封建迷信活动,远离。

2、督促孩子按时学习。暑假来临,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希望孩子在假期好好休息。要知道,现在,孩子已经是高三的学生。“高三无假期,别人在努力”,所以,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彻底放松,要及时督促他们看书、学习。如要求孩子几点起床,上午、下午各学习几个小时等。有了您的配合与督促,孩子定能按时学习,收获颇丰。

3、帮助孩子养成认识自己、约束自己的习惯。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情景因素的影响。平常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学生已经认识到上网、打游戏的负作用,不想再玩了,想一心一意的学习。可是,一靠近电脑,就忘乎所以,就把握不住自己。因此,假期期间,家长应从控制孩子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约束他们的行为,并和班主任及时取得沟通。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好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空间上,严格控制他们的活动范围,就连中午的一段时间也不放过。这样日复一日,孩子就会克服缺点,逐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成绩肯定也会有一定提高。

4、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可以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从而得到安慰和鼓励,使心情变得开朗起来。当孩子不能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可以让孩子用语言和适当的行为进行宣泄,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如耐心倾听他们诉说自己的烦恼、抱怨恼怒的对象、陪孩子到户外走走等等。总之,家长应真诚平等的和孩子交朋友,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尊重。

另外,在保证孩子学习的同时,要主攻相对薄弱的科目,力争让孩子在假期里有所提高!

家长朋友们,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就像园丁培育果树一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定能获得累累的硕果。教育也是如此。做的时候,可能很苦很累,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使孩子终生受益。所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同时还需要不断的提醒和督促。相信,在我们家校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学后,他们定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高效紧张的高三生活中。

谨祝

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写给高三家长的一封信三

尊敬的家长

希望您,能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相信您的孩子!我们每个高三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是最敬业的老师,他们没日没夜,舍弃个人生活,为高三的孩子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就是希望他们学得更好,考分更高。请相信我们的实力。

希望您,了解孩子的同时也能够积极的和老师沟通,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或者打班主任的电话,老师和家长的多一份沟通,能让孩子多一份进步!

希望您,在假期和孩子一起,多搜集高考信息!当一名合格的高三学生家长,在关键时刻帮孩子一把。作为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学习,更不能代替孩子选择。家长要多服务,多给孩子提供有用信息,高三生忙于紧张的学习,没时间也没精力去一一了解。这时就要发挥家长阅历多、交际广的优势,帮助孩子搜集有关信息,经过筛选把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孩子。您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来搜集高考信息,给予学生指导!

希望您,假期里首要是强调孩子的安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注孩子的去向、交往的人!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孩子学会有条理的生活,防止孩子生活上的无规律,如晚睡晚起、贪吃贪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希望我们能配合起来,为学生的最后努力做好准备和沟通,争取在最后的时间让他们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

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没有任何借口,让我们共同用爱与责任托起孩子的明天!

最后,再次祝您全家: 春节愉快 虎年祥和!合家幸福 万事如意!

写给高三家长的一封信四

家长同志您好:

您的孩子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作为考生家长,怎么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这是考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的高考备考实践证明:高考前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考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考试前家长的情绪要稳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考前家长对孩子只需说一句话:“只要尽力就行了。”此外,家长要做的就是后勤保障工作。

那么家长怎么帮助孩子高考呢?

家长在孩子备战高考期间要走出六个误区:

首先是过分关心的误区。有的家长在高考前特意向单位请假回家陪考生,考生在里屋复习,家长一会进去送杯牛奶,一会又送几片西瓜,这样其实很让考生反感。因为你过分关心会增加他的负担,影响他的复习。

第二是过分干涉的误区。高考前考生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复习,家长最好不要干预考生的复习内容。考生在家里打个电话,家长不要跟在后面问个不停:找你有什么事啊?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啊?是女同学叫什么名字……这样做容易导致心理上对立,产生隔阂。

第三个误区是过分期待。期望值过高,远远超出考生的正常水平,就是在给考生“制造压力”。

第四个误区是只重视言教,不重视身教。有的家长嘴上跟考生讲要好好复习,但是自己一回家就打开电视,有的还在家里凑几个人打麻将,或者是看足球赛,场场不落,看到精彩的地方大呼小叫,这样都会对考生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第五个误区是只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家长们在高考前不要将家中不愉快的事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

第六个误区是鼓励孩子延长学习时间。就目前的作息时间来看,只要学生在校抓紧就足够了。

家长同时要注意“六要”:

第一,家长要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不要轻易听信了小道消息就回来讲给考生听。第二,要把平和愉快的情绪传递给考生,要保持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第三,要给考生吃上一颗“定心丸”,记得跟考生说:“你只要尽力就行了”。要相信考生,他们会努力的。

第四,在考前做好饮食卫生工作,别让孩子吃坏了肚子。

第五,要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考前不要改变孩子的正常生活规律(包括饮食和起居)。

第六,要督促和帮助考生准备高考用品,不要到了6月6日晚上才检查考试用品准备齐了没有,那时候就是少了什么也不好买,从6月4日开始就要着手准备。

以上是对各位家长的几点建议,我们坚信:只要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得法,您的孩子在今年的高考中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5.高三优秀作文范文 篇五

班主任李月兰 作为三(12)班高考备考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我身感责任重大。作为班主任,必须下大力气狠抓班风建设,营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环境。本学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营建高考氛围,让学生尽早进入状态

1、通过主题班会、讲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高考形势和动态,以及高考对人生的影响,强化高考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

2、通过往届考生的经验教训和心理体验的交流,消除学生对高考的恐惧感、陌生感,让学生零距离地感悟高考。

3、通过主题班会和高考理想的规划,激发学生对理想追求的欲望和对高考的亲近感。

二、建立班级核心团队,营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1、吸收优秀学生组建一个敢负责、有威信、思维活、方法巧、善沟通的班级管理队伍,全方位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处处有监督。

2、强化课代表的责能和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科的带头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贴心人。

3、加强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

设岗位,定人员,定工作,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专人负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

4、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建设管理小组,由学习委员带头课代表、组长为骨干,全面负责班级学习工作;

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开展“学习结对,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努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

5、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形式多样互帮互助的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相互推动,共同进步。

6、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和教室空间,通过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名人名句来激励、鼓舞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关爱学生

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真正成为他们心灵上的贴心人、知心朋友;学习上的好帮手,以自己的身体言行和思想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2、加强师生对话

建立师生联系制度,以周记形式有话就说,实话实说;

建立师生结对活动,让学生走近老师、了解老师、激发热爱老师的热情,让老师走近学生,指导学生竖立更远大的理想、提供更科学地学习的方法、养成更好地生活态度

3、通过有效形式加强对落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学习方法的引导、行为习惯的纠正与监督,大力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自尊心。

4、全面启动自信心培养的网络体系。树立榜样和典型,激励学生奋

发向上。每次调考、月考的成绩都以光荣榜的形式张贴公布,表扬优秀升和奋进生,鼓励后进生,促进共同进步。

5、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对心理严重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教育,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密切配合课任老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1、定期召开教师团队会,总结分析每次统测、模考的成绩并改进计划和教育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指导。课下经常与课任老师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并时刻关注层面生的状况。

2、合理安排协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作到有力协调全面提高,注重效率,形成合力。

在高三的特殊时期,我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丝丝情感;没有轰轰烈烈的行动,只有扎扎实实地工作;我深信天道酬勤。

6.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六

包头四中 高永孝

教学总思路:在高一和高二的基础上加深和巩固,先是完成教材的新内容,然后是用适当的复习资料作助手,巩固和提高课本的知识,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

全学年各阶段的教学安排:第一学期完成高三的教材新内容和适当的综合练习;第二学期全面开展复习,特别注意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利用。

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2009年的高考卷也不例外。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7.高三作文教学中的有效重复 篇七

“重复”通常是指一个事物的再次出现, 在词典中的意思是:“ (相同的东西) 又一次出现, 又一次做 (相同的事情) 。”实践证明, 重复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 也绝不能只是简单而机械的重复, 愚蠢的重复只能把人引向歧途。语文阅读中的经典名言“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充分体现了这个道理。每一次的重复, 在阅读者的知、情、意上, 都会形成更丰富的叠加, 使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更好地理解文章。所以, 有效的重复, 从小的方面来说, 可以提高学生的高考作文成绩;从大的方面来说, 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要做好有效重复, 首先要明白考场作文的“变”与“不变”, 明白“写什么更好”和“怎样写更好”。在写作训练中, 可以在以下方面强化“有效重复”。

一、同一材料的重复使用

学生经常感叹写作时脑中空空, 无物可写。实际上, 哪怕是一个平时不读课外书的学生, 仅仅学好课本, 也已经积累了不少素材。如果学生能掌握“同一材料可以重复使用”这一技巧, 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苏教版教材《〈史记〉选读》中选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 对这篇文章可以进行多角度解析。从蔺相如的角度来看, 他以大局为重, 忍辱负重;从廉颇的角度来看, 他知错能改, 勇于自责;从赵王的角度来看, 他善用人才, 使其各展所长;从三个人共同的优点来看, 他们都是为国为公, 和睦坦诚。

据此, 同一材料, 就能以不同的面貌, 被重复使用到不同的文章中去。在深刻领悟了这个道理之后, 学生在作文时, 就可以变换角度, 迁移使用教科书上的素材。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两段学生《享受奔跑》的习作中, 看到变换角度后的摄影散文《前方》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选文) 的影子。

第一段:“坐火车去上海的时候, 票总是挑靠窗口的座买, 然后就一直望向窗外, 我看到窗外的铁轨, 铁轨旁的树木, 树木掩映后的房屋, 所有的一切都在飞快地奔跑着。我看到奔跑留下的弧线印在窗户上。窗外的景色拼命向后奔跑, 时光载着火车飞快地向前奔跑。列车上的路途便如人生的旅行。过去的在向后奔跑, 时间一刻不停地在向前奔跑, 而我就在它们中间。若时间淡忘了过去, 不要焦急, 放松心情, 坐在列车上怡然地欣赏过去的风景, 憧憬美好的未来。于是, 在这场逆向的奔跑竞赛中便可以坦然地享受时光飞快的奔跑。一个小时的车程很快结束了, 而我简简单单地享受了一场宁静而又激烈的奔跑。”

第二段:“人的生命应像烟花, 在尖锐的啼哭中升起, 在孤独的奔跑中加速, 在冲破天空时绽放, 在体现自我价值后回归宁静。火星有多亮, 色彩有多惊艳, 能飞多高, 这都取决于有多少投入于奔跑。”

这两段选文, 由两位学生分别完成。她们在第一次写作时, 都觉得没有素材可用, 写出的文章选材普通, 毫无新意。在笔者的启发下, 她们反复阅读了《前方》一文, 第一位学生对第1段产生了联想, 第二位学生则对第9、10两段有深刻的感悟。她们结合“同一材料, 可以变换角度重复使用”的道理, 分别选择不同的角度来迁移、展开自己的文章, 写出了这两段精妙的语句, 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领悟力和创新性。

二、同一文体的重复写作

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强调文体要清晰。即写什么文体, 要有明确的文体特征, 切忌“四不像”。所以, 学生必须会写两到三种文体, 其中, 又要“写精”一到两种文体。以议论文为例, 要做到结构合体, 思路入格, 粘连有术。结构上, 可以采用并列式、递进式或两者混合式;思路上, 要形成明确的逻辑关系;在章法上, 要符合议论文的格式, 对论点有恰当的阐述, 对论据有中肯的分析, 如“观点+过渡+论据+分析+归纳”, 或“一般道理+个别道理”。

在“写精”一到两种文体时, 对同一文体进行巧妙的重复创作极为重要。教师可以对同一个题目、同一种文体, 提出不同的要求, 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 体会文体的特征。

如“谈意气”这个题目, 就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1. 采用并列式结构。

从“是什么”的角度, 可以写出如下提纲: (1) 意气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气。 (2) 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诚挚。 (3) 意气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乐观。

2. 采用并列式结构, 从“会怎样”的角度, 可以写出如下提纲:

(1) 人有意气, 才会有豁达的胸襟。 (2) 人有意气, 才会有卓越的才能。 (3) 人有意气, 才会有坚韧的毅力。

这样的重复创作,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同一个题目, 可以选择不同的结构模式, 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逻辑关系;从写出不同的提纲, 到写出不同段落, 直至写出不同的完整的文章。同一文体的重复创作, 能使学生对文体特征的感悟达到精细化。

三、表现技巧的重复印证

高考命题体现出一种辩证的逆向思维:阅读理解, 就是考查学生赏析别人如何写文章的能力;而作文, 就是考察学生自己怎样写出好文章来给别人看的能力。考生在写作中使用的表现技巧, 与他们在解答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涉及的表现技巧是一致的。彼此之间, 可以重复印证。

1. 在阅读理解中印证表现技巧

例如, 盐城市2010-2011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 选用了一篇文章《背水的日子》, 第12题的题目是:“第3段描写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 第4段描写背水的生动画面。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各有什么特色?答案中涉及景物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人物描写的角度、特殊表现手法等。又如,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卷中, 《孤石》一文的鉴赏题:“小说中画线部分描写了主人公眼中的山石,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再如, 2010年无锡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 (二) 卷中《红松擎天》一文的鉴赏题:“4、5两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红松?请选择其中两种方法加以赏析。”在赏析时, 需要重点抓住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等鉴赏术语, 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甚至把这些例子放在一起, 进行重复印证。通过这样的重复印证, 学生们充分理解了与之相关的表现技巧。

2. 在写作中印证表现技巧

在以上的基础工作做完后, 笔者再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体现, 来印证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于是, 学生在《绽放》一文中, 写出了如下精彩的段落:

我的童年是属于老屋的, 属于那朱漆金锁的高大的木门, 属于那门后青泥石砖铺陈的小路, 属于那路旁红砖层层叠上的花坛, 属于那花坛里时常兴盛的大团大团白润的月季, 属于那月季掩映着的前厅, 属于那前厅里端坐着的太奶奶……

我似乎又看到那个背着红书包的小女孩跑过青石砖路, 跑过白润的月季, 跑过前院, 抱住前厅里的门柱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 用糯糯的吴侬软语朝着里头喊:“太太!”那带着老花镜端坐的老人便抬头看着她笑, 皱纹一层层地聚起来, 嘴角深深地绽放。

3. 在阅读鉴赏与写作中相互印证、反复印证

教师有意识地在阅读赏析和写作之间, 形成这样的重复印证, 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使用各种写作技巧, 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一篇考场作文, 在擅长的文体、表现的技巧、说话的领域、写作的核心材料等方面, 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在选材的角度、语言的风格、题旨的侧重、内容的详略、节奏的快慢等方面, 要做到稳中求变。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 充分掌握这些要领, 才能利用其“不变”, 全力以赴地思考、把握其“变”, 在考场上有充足的时间和经验, 来“培育”自己独特的“花朵”, 短时高效, 开出奇葩。这些, 都需要通过有效重复, 在写作实践中反复强化、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黄淑琴《教师重复话语的语用分析——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3期。

[2].周红民《话语重复功能新探》,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喻燕静《谈避免重复》, 《江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

[4].赵石屏《练习量、有效练习、重复度》, 《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3期。

8.谈高三作文素材的储备 篇八

一、从教材中就地取材

让学生依据课本整理、提炼作文素材是一种捷径。取材可以是词语、诗文名句积累,也可以是富有创造性、启发性、哲理性文句积累,更可以是作家思想、经历、情操的积累。在要求学生梳理时,老师可拟定话题(如思乡、爱国主题的,青春话题的、人生话题的等),让学生有的放矢、分门别类整理。具体操作方法是,每两人为一小组,两个星期后进行成果展示会,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进行现场解说、展示、交流、点评。

二、从考试练习中撷取素材

高三大量的考试练习题是不容忽视的作文素材库。讲评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和文句事例积累。如词语使用题,我会要求学生把选项中的词语带入句子仔细甄别近义词的细微差异,逐渐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增强作文中推敲使用词语的意识;如仿写、扩写、拟广告语、拟写对联等语言表达题,我会要求学生背诵至少三个学生自己满意的答案;如阅读理解题,让学生熟读精美文章自主选择文句、事例乃至篇章积累,有感悟的写出感悟笔记;再如作文,每次都印发典型例文,要求学生感悟背诵至少三个切合话题的典型事例和自主选择的精美文句。讲评后要求学生按语言类和事例类分类整理。

三、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流,只有源泉丰盈,溪流才会活泼泼奔腾不止。”一语道破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高三生活看似单调乏味,但学生在拼搏努力的过程中,会有烦闷、焦躁,亦会有自我砥砺、拼搏的充实和成功的喜悦,会有各种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我引导学生每周记周记,及时练笔,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历程,捕捉生活中思想中的闪光点,沉淀情感积淀语言。

四、打造精美“晨读套餐”,提供综合营养

晨读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黄金时间,教师在晨读材料的准备方面必须煞费苦心,力争材料少而精,让学生乐读乐记,可以速读速记。通过摸索改进在晨读材料的印制方面,我大体上确定如下版块:诗词赏读、文言典故、精彩文段、名人名言、热点透视、人物素材等。

五、借助“外物”(多媒体),冲击视觉,直扣心灵

善假于物,则会事半功倍。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便捷的优势,在作文素材的积累方面我们也不妨偶一试,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可以冲击其视觉,直扣其心灵。想利用好多媒体,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比如我在播放“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视频前,先印发给学生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介绍和颁奖词,这样视频和材料相互映照,学生印象会更为深刻,看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可择其一二人物);再如让学生观看“杨澜访谈中国首善陈光标”的视频后,组织学生讨论:你怎么看待陈光标的“高调”行善?适时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

上一篇:大声朗读,培养阅读习惯下一篇:使用智能段落选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