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历史资料范文

2024-07-09

清真寺历史资料范文(共10篇)

1.清真寺历史资料范文 篇一

清真寺名扬天下的的洪水泉村:承载历史的记忆

洪水泉村:承载历史的记忆作者:祁国忠 颜金梅

散落在青海大地上的传统村落,本身便是一种美丽的存在。在距平安区30公里的洪水泉村,虽历经风风雨雨,渐渐衰老,但在历史长河中,却从未停止讲述时光的故事。那披带着历史风霜的一砖一瓦,和能听得到岁月回响的巷道,不仅凝聚着世代居住于此人们的智慧和创造,还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寄托着人们无尽的乡愁和念想。.围寺而居洪水泉 在结束了对硝水泉村的调查后,次日,我们怀着一颗好奇之心,在细雨绵绵的清晨,匆匆赶往这个古老的回族村落。尽管我们很想早些到达这个满怀期待的村子,尽管对于这条盘旋公路我们已是了如指掌,但弥漫在山涧的层层薄雾让我们不得不放慢速度。经过一个路口,车子便拐进了一条蜿蜒于山梁之上向西延伸的乡间小道,我们知道,洪水泉村到了。还未进入村庄,一座古老的清代建筑群调皮地蹿出薄雾跳入我们的眼帘。走进村庄,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清朝古建筑艺术风格气息,飞檐反宇至今风貌依旧,让人再一次感受到中国传统村落古朴的特色风情。对于第一次走近它的我来说,这样的风情足以让我感慨万分。洪水泉村地处平安区境西部洪水泉山梁,黄土丘陵区,最高海拔2725米,最低海拔2203米。属于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山区农业类型区,干旱少雨,高原富硒土壤资源独特,是国家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退耕还林政策最早执行地区。洪水泉村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678亩,户籍人口1480人,常住人口497人,为纯回族村。这里气候严峻、生态恶化、资源匮乏、贫穷落后、交通不便、人居环境建设艰难,但洪水泉村历史久远、宗教兴盛、遗存雄厚,是文化典型的回族传统村落。纵观洪水泉村,其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有若干冲沟,形如鱼骨状,其中东部和西南各有一条较大的沟壑,雨季易形成短暂的季节性河流。洪水泉村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是传统村落所根植的背景区域,村落三面环山、南部有一条天然冲沟。村子分四个社,由东向西依次排开,其中,一社和二社相对分布较为分散,三社和四社紧紧相连,由此形成了三个居住组团,周边的环境区域对整个村落的生态环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村落空间布局顺应浅山区形势,自由灵活,每户庄廓用地形状各异,村民自建砖木结构民宅大分散、小集中“围寺而居”。

村中回族南京来 经调查,我们发现洪水泉村最大的姓氏为马姓,其次为周姓,而马姓和周姓也是村子的原住民。关于洪水泉村的形成,村民无人能说清,我们只能根据洪水泉清真寺马青林阿訇的描述,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判断村子形成的原因。据《青海通史》记载,回族先世可追溯到唐宋时期由海道来中国经商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东南沿海地区的回族多与此有渊源关系。但内地及西北、西南地区的回族,其主要来源是13世纪初期,由于成吉思汗西征而被迫东迁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以及阿拉伯人。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从中亚各地东来经商、仕宦的商人和贵族。元代官书中将这些东来的中亚、波斯和阿拉伯各族人称为“回回”。回族人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并在同汉、蒙古、维吾儿、藏等各民族长期相处交往的过程中,在中国境内形成为一个新的回族民族共同体。元时,包括西宁州在内的甘肃省境内就有为数众多的被编入“探马赤军”的回族军士驻防屯垦。甘肃行省地邻西域,在此仕宦、经商、传教的回族人也更比其他地区为多,所以,《明史》220卷称:“元时回族遍天下,及是居甘肃者甚多”。明初,回族人甘肃行省佥事薛都尔丁即率其所属归附,并世代居住在今青海民和县的米拉沟地方。根据马青林的描述,我们可以确定洪水泉村形成于明代,回族和一些汉族姓氏一样,其祖先均系明洪武年间自南京竹丝巷充军而来,而这一点我们在《平安县志》和《青海通史》中得到了验证。《青海通史》记载,在早期来青海的回族先民中,有不少又是元末参加反元起义的江淮回族人。明初进取西北时,大批江淮回族将士随征而至,其中自然有落籍青海的。所以,在洪水泉村流传的先民系明初由“南京”(即江淮一带)迁居而来的说法绝不是信口开河。另外,明代青海东部地区以西宁为中心,茶马贸易繁荣,又吸引了不少具有经商传统的回族人前来营商谋生。所以,清初有人记载西宁地区回族状况时说,“回族皆拥资为商贾,以及马贩、屠宰之类”。

“毛人阿爷”以力服人 在洪水泉村,一个传奇般的人物故事至今流传,成为老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村民口中的“毛人阿爷”——洪水泉村历史上唯一的以大力士形象而流传于村民口中的人物。虽然“毛人阿爷”的生卒年和真实姓名,村民没有一人能够具体说出,但关于他的故事,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向你娓娓道来。村民口中的“毛人阿爷”身材魁梧,全身毛发发达,被人称为“毛人”。毛人向来都是有什么吃什么,“毛人一顿饭的口粮常人够吃一天”,这是村民对毛人食量惊人的形象描述。魁梧的身材加上惊人的食量,造就了他的力大无穷。相传,他能抱起一头驴,尽管已是步入古稀之年的他却是村中力量最大的人,他力大无穷却从不倚强凌弱,他尊老爱幼、处事谦虚的态度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因此,人们尊称他为“毛人阿爷”,他也常常用自己的力量守卫着生他养他的洪水泉村。毛人的大力很是让人羡慕,同时也遭到了很多邻村人的妒忌。有一天不知是从哪儿来的三人想要来挑战毛人的力气,到村口时正好看到毛人,不知情况的三人便向他问起毛人的住所。虽说毛人长相有点鲁莽,但做事却特别细心,他看出三人的不怀好意后,便顺手拿起地上的石碾,指向自己的家。要知道一个石碾的重量最少有200斤,而用一只手轻松的拿起,这是常人所无法做到的。再说那三个前来的找事的外地人,见毛人轻松的拿起石碾,瞬间大惊失色,遂撒腿而跑。“一个人普通的村民就能随便拿起石碾,更何况是毛人呢?”想必这是当时那三人的想法吧。而这也仅仅是“毛人阿爷”力大无穷的其中一个故事,关于更多“毛人阿爷”以力服人、保卫家园的传奇,只有你走进这个传统村落,放下心中的一切烦恼,安静地与围寺而居的老人们闲谈中,才能体会一个历史人物的传奇人生。洪水泉清真寺是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村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明代青海地区。洪水泉清真寺总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的汉式建筑风格,与伊斯兰教早期传统建筑的异域式样有显著不同。寺中主要景观有照壁、山门、唤醒楼、礼拜殿其砖雕、木雕图案及繁多,工艺高超、建筑奇特,是一部古代民间民俗吉祥图案的宝典。清真寺礼拜大殿外部清真寺内的砖雕、木雕 清真寺礼拜大殿内部 阿訇和求学的满拉住处

2.江南历史上的清真饮食 篇二

中国的饮食丰富多样,向来有“北馔”、 “南珍”、“川食”等菜系之分。在各大菜系中,回族所制作的清真菜肴都有一席之地。江南的清真饮食也是这样,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时期,跨越约数百年,形成以南京、扬州、上海为代表的清真饮食。它们或选料有别,或制作独特,为江南饮食文化的丰富做出了贡献。

二、

江南的清真饮食是伊斯兰饮食文化与中国东南饮食文化融合的结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在唐代,据谢海平先生《唐代留华外国人生活考述》一书考证,回族的先民——波斯、大食番客们的足迹遍及苏州、扬州等地。回族人对饮食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当他们走进江南之时,便是江南清真饮食萌芽的开始。

在元代,涌入江南的回族人数进一步增多。周密在《癸辛杂记》中说:“今回族皆以中原为家,江南为多。”连常熟这样当时的江南小镇,都有不少回族人。我们知道,在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中回族食品并不在少数,元代末年成书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还专门列了“回族食品”一章。在这两大著作中,虽没有言及江南,但江南有这么多来自西域的回族,可以想见那些西域菜肴在江南也有广泛传布。

在明代,江南的清真饮食进一步发展。回族人善使香料已名声卓著,并逐渐在江南社会推广开来。我们可以从明代两位学者的文中得到印证。

马愈在《马氏日钞》中记录道:“回族茶饭中,自用西域香料,与中国不同。共拌俎醢,用马思答吉,形类地树,极香。又有咱夫兰,状如红花同,云即阿魏根。

从杨慎《升庵集》第六十九卷“金玉脍”条中我们知道,在苏州一带,百姓保存鲜鱼也使用上了回族香料。

进入清代以来,江南的清真餐饮业逐渐形规模,回族人集中的地方都有清真餐馆。

扬州的清真羊肉屡被提及。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 “小秦淮录” 中,就专门提及扬州城中以羊肉著称的“回回馆”。盐商童岳荐编著的《调鼎集》把扬州城中的张姓回族的全羊与“文思豆腐”等一并列为扬州的名菜。

南京的清真饮食,也成为《儒林外史》、《姑妄言》等清代小说涉及的笔墨。《儒林外史》第四回中,回族知县汤奉招待母丧的举人范进时,只上了 “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产的柔鱼、苦瓜”等几样小菜,就让守制的范进大吃起来。《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中,汤府少爷摆宴时,“自己有办席的厨子,不用外雇”,“教门厨子,备的教门席,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书中提到的回族饮食还有“月饼、蜜橙糕、莲米、龙眼肉、人参、炒米、酱瓜、生姜、板鸭”等,具有南京地方特色。又如《姑妄言》第二回中,一群回族夫人小姐游船,上来的菜有:“卤鹅、腊鸭、腌鱼、烘糕、薄脆、眉公酥、玉露霜、闽姜、橘饼、糖梅、圆片之类”。这些文字表明南方的清真肴点已经非常丰富了,并且有了为数不少的饮食店铺。我们可以想见它们在社会中一定很具影响力,只有如此才能为小说家注意。

清代末年至民国间,江南清真餐饮更加兴旺发达。

在江南的大都市南京,20世纪30年代曾有人做过调查:当时,南京约有穆斯林教徒3万人,其中从事饮食业就有近万人。“蒋有记”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凭借牛肉锅贴和牛肉汤跻身“秦淮八绝”之列。抗战胜利后,经常有人借“蒋有记”开流水席招待朋友,随到随吃,堪称一时胜景。南京制鸭业是回族的传统行业,创办于1866年的韩复兴的桂花鸭更是行内的翘楚。绿柳居菜馆创建于1912年,因坐落于秦淮河畔桃叶渡的绿柳中而得名,以经营素菜闻名。民国年间,绿柳居是当时宴请要人的尊贵场所。回民将领白崇禧、崇尚素食的孙中山、注重仪容的宋氏姐妹更是绿柳居的常客。著名的马祥兴菜馆,由光绪间的一个小饭摊发展而来,几经挫折而不倒,其“美人肝”、“凤尾虾”、“松鼠鱼”等名菜享誉南京。外交部经常到“马祥兴”宴请外宾。南京各国驻华使节设宴也常来“马祥兴”,每日店外车水马龙,可谓盛况空前。

清末民初的扬州,城内共有30多家清真饭店,其中比较有名的清真菜馆有天兴、马广兴、大新馆、穆兴源等,家家生意兴隆,高朋满座。天兴菜馆位于扬州繁华的左卫街,该店擅长制作鱼翅、鱼皮,烤鸭更是一绝,扬州菜中的清汤鱼翅、原焖鱼翅、烤鸭、扒烧牛筋、鱼肚十景、羊方藏鱼等名菜,都源于天兴菜馆。当时扬州的盐商、官宦、文人墨客经常光顾该店,著名的京剧演员周信芳、程砚秋,每到扬州演出,必到该店就餐。创始于1901年“林源兴”烤鸭店也非常有名。“林源兴”的鸡,酥嫩鲜美,虽耄耋老人也不感咀嚼困难,其咸鸭味道醇厚,别具风味;烤鸭只只金黄不焦,皮脆肉嫩,且有肚汤,味极鲜美,远近闻名。

清代晚期,随着上海的开埠,上海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都市,来沪经营的回族商人逐渐增多,上海的清真餐饮随之繁盛起来。上海从南到北都可经常看到这种清真的牛肉锅贴、牛肉汤和面点。南京的板鸭业纷纷落户上海,像韩复兴、魏宏兴、蔡恒兴等清真鸭店在上海都有分店。清真饭店如“洪长兴”、“南来顺”、“宴林春”、金陵春”等,不仅是清真饮食行业的巨擘,放置于上海整个餐饮业中也有一定地位。洪长兴创办于1913年。据说最早是马连良的叔叔开办的,该店的涮羊肉是老上海寒天的绝美暖食。金陵春,曾是上海的第一大清真饭店,多办教门席,其制作的板鸭、烧鸭、油鸡、炝虾、洋葱牛肉丝、炒胗肝、炒四件、鸭掌汤、牛肉圆丁、红烧鱼肚、清蒸鸭子等,都很有名气,还拓展到清真西菜的制作。其他如“南来顺”、“宴林春”,烹饪上常取法借鉴京帮、扬帮以及宁帮的烧法,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它们与其他大大小小的清真馆一起,形成了海派清真菜的独特风格。

苏州的清真饮食也值得一提。《吴中食谱》记道:“闾门外某教门馆,专制回族菜,不用牛羊,而烤鸭独肥美鲜洁。据云,喂鸭时,先以竹竿驱鸭,使惊慌乱走,然后给食,故皮下脂肪称特别发达,虽此馔以京馆为最擅胜场,然亦不如其肥脆也。”

此外,如镇江、淮安等地的清真饮食有一席之地,他们与南京、扬州、上海等共同组成了江南饮食的风貌。

三、

江南的清真饮食是江南饮食的一部分,它对于江南食文化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首先,清真餐饮把北方、西部等地的美肴佳馔传入江南,大大丰富了江南饮食的品种。在历史上,北方、西部、西域、中原等地的回族,或主动或被迫,都曾有不少人涌入江南。这种人口的流入大大推动了江南饮食文化的交流。如马连良首先将涮羊肉技法传入上海,第一家涮羊肉店——洪长兴羊肉馆开张迎客,让上海人不用出城就吃到了北京风味的肴馔。又如马祥兴菜馆,把河南风味的菜肴带到了南京,让南京人在当地就能一饱中原美食的风味。

其次,清真餐饮融入江南后,或手法不同或选料有异,也丰富了江南饮食的制作技艺。以马祥兴菜馆的传统招牌菜“美人肝”为例,此菜用鸭肝,配之以鸡脯、冬菇、冬笋,经鸭油炒制而成,色、香、味、形俱佳,传遍当时的南京城。

再次,清真饮食的出现推动了江南餐饮业的良性竞争。清真餐饮素以干净卫生、不弄虚作假、价廉物美而闻名。如游遍中国的旅行家徐霞客,就对云南的清真小吃发出了“甚清洁”的赞美。江南清真饮食也是这样。

3.清真寺汇报材料 篇三

首先,我代表本寺全体坊民,对各位领导前来东关清真大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我们东关清真寺建于1932年,后在“文革”期间拆除,1984年又重新修建。现有坊民880多人,寺内有阿訇1名,满拉 名。本届寺管会2009年经坊民选举产生,共有8名成员。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统战部、宗教局的安排,深入开展了“弘扬优良传统、推进宗教和谐、服务中卫发展”主题教育。在活动中,我们围绕和谐和发展这个主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一、认真学习领会主题教育的目的意义,积极做好穆斯林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寺管会成员带头学习,认真组织教职人员和寺管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六个为什么》等教育材料,每个成员还坚持结合自己的认识,认真做了学习笔记,并写了心得体会。为了响应建设和谐宗教,我们清真寺还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和讲“卧尔兹”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广大穆斯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经济建设服务。让大家能够及时了解主体教育活动的方法步骤和目的意义。

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清真寺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我们按照伊协的要求制定了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管理条例、清真寺财务管理条例、清真寺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等制度,依法对我寺教职人员、寺管人员和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在伊斯兰教教务工作中坚持以阿訇为主,阿訇在认真完成教务工作的同时,要和寺管会共同为清真寺的各项工作尽心竭力,如在圣纪、开斋节、宰牲节等重大伊斯兰教节日做好活动的组织安排。我寺寺管会人员于2009年3月经选举后开始管理清真寺事务。在清真寺管理工作中,寺管会成员之间加强团结、明确任务,互相合作、各负其责,做到寺内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我们还坚持寺内重大事项由教职人员和寺管人员共同商议,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通过我们的努力,促进了教职人员、寺管人员、穆斯林群众等群体之间团结和睦。

三、转变观念搞好服务,把清真寺建成穆斯林群众的家。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清真寺应当从过去要求穆斯林群众向清真寺奉献,转变为向穆斯林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我寺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在依靠出租房屋的租赁收入满足寺内正常开支的情况下,从来不在寺内向群众进行摊派性质的捐款活动。遇有外地清真寺来我寺写乜贴,我寺都是由寺管会统一支付,避免给来寺礼拜的群众增加经济上的负担。我寺还把延续十几年的出售沐浴票的制度取消,改为群众自愿交纳随心乜贴。近年来,由于城市改造很多穆斯林群众迁入高层楼房中,以前在家里举行的宗教活动有许多改在寺里举办。为了方便穆斯林群众,我寺因陋就简,在寺内专门设立了厨房和餐厅,供穆斯林群众使用,我寺所采取的这些办法受到了广大穆斯林群众的一致拥护。

四、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近年来,我们清真寺紧紧围绕 “民族团结进步”、“星级和谐寺观教堂”等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各民族“平等、互助、稳定、和谐”的局面,阿訇利用平时讲“瓦尔兹”等多种时机,大讲特讲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育广大信教群众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求同存异、共同维护安定、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局面等内容。同时,寺管会还积极调解穆斯林群众和其它民族群众之间的纠纷,拥护市委政府的决策,主动支持文昌镇的各项中心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发扬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和借助兄弟寺坊的先进工作经验,取人长,补已短,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清真寺管理工作的日程放到经济建设的高度去谋划和布署,努力打造一个内部团结外部和谐的清真寺,为促进中卫经济发展,打造和谐中卫做出贡献。

4.常营清真寺 篇四

常营清真寺

作为朝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常营清真寺,是常营民族乡所保留的最古老的一处古迹.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位于朝阳区东部管庄地区以北5里,占地2800平方米.该寺始建于明朝正德朱厚照在位年间,清朝嘉庆元年对寺庙重修扩建.重建碑记记载:“长营庄古有清真寺一座.考其口昔,乃大明正德年间创造.数经重修,今世连年湮受风雨吹损,残旧不堪.有本乡佬等触目惊心……且不吝资财,购买砖瓦木石等项,备匠艺需用.自嘉庆元年三月起已至三年又十月告竣,修建殿宇辉煌,何其盛也.”历史悠久的常营乡回族清真寺比世界知名的我国新疆喀什的艾提卡尔大寺建成的年代还要早.

作 者:姚维 作者单位:刊 名:北京档案 PKU英文刊名:BEIJING ARCHIVES年,卷(期):“”(9)分类号:关键词:

5.清真寺工作制度 篇五

清真寺工作制度
甘浚清真寺是甘浚地区全体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讲经宣教,办理伊斯兰教教务的唯一 合法场所。为了维护清真寺正常宗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对清真寺的管理,维护清真寺的 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清真寺的职能作用,根据国家《宗教事务条例》等有关规定和伊斯兰教 教义、教规及传统,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一条 清真寺管委会是经穆斯林群众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穆斯林群众的合法权益。其 宗旨是: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 和政府联系穆斯林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接受甘州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的行政领导和管理。第二条 清真寺的正常宗教活动应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得妨碍国家的 计划生育、教育和殡葬改革政策。第三条 清真寺领导班子要以身作则,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模范地遵守党的各 项方针政策,办事公道,严于律己,大公无私,信仰虔诚,乜贴端正,具有为伊斯兰教发展 事业甘于奉献的精神。第四条 搞好穆斯林内部及其他兄弟民族之间的团结,搞好同周围单位和居民的团结,维 护社会稳定;反对任何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扎实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甘州 伊斯兰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清真寺的各项建设献计献策。寺管会由 7 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两人。每届寺管会任期五年,寺管会主任任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届。寺管会成员报甘州 民族宗教事务局备案。第五条 清真寺管委会成员应该政治上是明白人,经济上是清白人,团结上是带头人,工 作上是办事人,行为上是正派人。民主理财,建立健全财务账目,定期向广大穆斯林群众公 布收支情况,接受大家的监督。第六条 积极参加每星期五(主麻)的聚礼活动,坚持参加每个季度召开的清真寺管委会 工作例会,因故不能参加者应提前电话或书面请假,无故不得擅自缺席。第七条 清真寺管委会应不定期地组织穆斯林群众学习时事政治,政策法规和伊斯兰文化 知识,提高大家的思想政治觉悟,巩固和维护自己的信仰,做到学法、懂法、知法、守法,坚决制止利用清真寺进行的一切非法、违法活动。第八条 清真寺管委会可以接受穆斯林群众自愿奉献的乜贴,但不得摊派。其收入归清真 寺管委会管理和使用,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占用和无偿调用。第九条 清真寺的一切宗教活动要避免妨碍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寺管会应 当防范清真寺内发生重大事故或者发生违犯伊斯兰教禁忌等伤害穆斯林群众宗教感情、破坏 民族团结

6.甘浚清真寺管理公约 篇六

为使清真寺的宗教活动沿着国家法律法规健康有序地进行,特制定管理公约如下:

一、寺管会成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本坊品学兼优、经常礼拜、德高望重、懂管理会经营,能为穆斯林办事的人员。寺管会在区民族宗教局和区伊斯兰教协会的领导下开展寺务工作,管理好清真寺的一切事务,包括本坊穆斯林矛盾纠纷协调处理,生产生活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穆斯林葬礼的协调安排等。工作要公正公平公开,要为清真寺谋福利。阿訇主持本坊教务。教民要听从阿訇的劝教,服从寺管会的工作安排。

二、寺管会要教育本坊穆斯林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拥护人民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伊斯兰教,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三、寺管会要结合当前形势和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向穆斯林群众宣传党纪国法,使信教群众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为和谐平安建设做出贡献。

四、寺管会要带领穆斯林群众参加政治学习,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和清真寺自养活动,为发展民族经济、脱贫致富不懈的工作。

五、寺管会和阿訇要凭经办教,依据当地情况,少数服从多数,不另立教派,不恢复已被废除的封建特权。要揭露和打击披着宗教外衣搞民族分裂的犯罪活动,反对和禁止迷信活动和拉邦结派的分裂活动,要维护安静团结的大好局面。

六、阿訇要认真主持教务,勤奋地宣扬圣教,精心准备合乎教义切合实际的卧尔兹演讲,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教育教民,坚定正信(伊玛尼),圆满五功,遵行五典,传授经文教义。不送、不收学龄儿童念经;寒、暑假和业余学经要提倡。必要时要上门劝教,使教民能到寺里来学习、做功课。

七、清真寺的财物管理。帐目要清楚,开支要合理、要审批;管理要明确、民主、透明。寺里的财产要有明确清楚的帐目以及库房。教民对应交纳的天课学粮乜贴等要自觉主动及时交纳,确保清真寺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对没有完成寺里各项交费的人,其家中若有亡人,要先清欠款,否则阿訇和坊民不能参加其殡礼。财务要对天课、乜贴等收支情况及时公布。

八、甘浚穆斯林公暮的管理。教民葬送亡人应给寺里出乜贴。星光十一队郭家庄的老坟将来要迁到西干渠上面的干子道新坟,寺后面的坟地很有限。外来亡人(户籍不在本坊的或本坊不连续交纳天课的人)要葬送到干子道新坟,并要向甘浚清真寺出乜贴2000元;非正常无常的亡人(自杀、醉死)要葬送到干子道新坟的上边缘,同时向甘浚清真寺出乜贴3000元;正常的生老病死向甘浚清真寺出乜贴1000元。乜贴多者不限制。另外,从小到老给本寺交纳天课的人,葬礼按本坊教民执行。

九、寺管会成员要廉洁奉公,工作接受大家监督,要全心全意为本坊穆斯林服务,成为大家的表率。若工作散漫,贪小便宜,有意侵占寺里财物者,免去其职务。

十、住寺人员,要爱寺如家,做好寺内安全、卫生工作,爱护寺内一草一木,节约寺内一针一线。

甘浚清真寺管理委员会2009年8月29日

7.清真寺教务管理制度 篇七

甘浚清真寺是甘浚地区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唯一合法场所。为了保证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活动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宗教事务条例》、《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清真寺的宗教活动主要是:礼拜、诵经、讲经、宣教、劝善、斋戒以及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等重要节日庆典活动,应邀料理穆斯林群众的婚丧嫁娶等事宜;清真寺和阿訇可以接受穆斯林出散的“天课”和自愿的“乜贴”。

二、清真寺的各项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三、清真寺的全部宗教活动,由本寺教长主持,外来阿訇、来宾和穆斯林应尊重和服从本坊教长的安排,不得干涉妨碍本寺的正常教务活动。如本坊教长有特殊情况,由教长指定的专人代理阿訇主持寺内教务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侵害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较大型或者跨省、市的宗教活动,必须征得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同意后才可开展。清真寺的宗教活动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不参加任何地方借伊斯兰教名义而进行的非法宗教活动和游行、声援活动。

五、本寺在开展正常教务活动时,本着伊斯兰教经典为依据,坚持国法大于教法,建立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甘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各民族共同繁荣、文明、进步的基础上。

甘浚清真寺管理委员会

8.阿布扎比大清真寺游记 篇八

大庆市让北二小五(3)班 陈梦歌

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那里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全体建筑——大清真寺。如果按单体建筑来算的话就是世界第一大。它竣工于2007年宰牲节并对大众开放,是阿联酋的标志性建筑。

刚到清真寺我就感受到了它的宏大规模,顿时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全寺占地三百万平方米,犹如—个巨大的碉堡,有一百零八个柱子,共有黑、白、黄、灰四种颜色。整座清真寺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伊斯兰的风格。按照阿拉伯民族的习俗,女性进入寺内必须披上黑袍。我依法照做,找了件小号的袍子披上,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走了进去。

哇!刚进去就看见一片刺眼的白色——白来源于圆形的白色大理石屋顶和墙面。爸爸告诉我这些都是来自于南斯拉夫的白玉大理石。我一听,心想:怪不得屋顶屋顶及墙面白得一尘不染。屋顶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水晶吊灯,远远望去如同波光粼粼的湖面。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吊灯呢!四周的墙上都是阿拉伯风情的壁画。画上每一片叶子,每一个花瓣都是用不同颜色的大理石镶嵌上去的,很是奢侈、豪华,不禁让人心里暗自吃惊。

向前是长长的走廊,左侧是排列整齐的廊柱,圆形的廊柱很粗大,全部是大理石的,上面贴满了黄金打造的金叶子。妈妈说光装饰这些廊柱就用去了四十多吨黄金。我听了之后下巴差点没掉到地上。走进殿堂,豁然开朗,宽敞的大殿里没有一根柱子,可以同时容纳四万穆斯林做礼拜。地面全部被厚厚的地毯覆盖,踩在上面软软的很舒服。“怪不得让我们脱了鞋再进来,原来是这么回事呀!”我心里暗想。地毯全部是手工编织的,图案五颜六色,大气、华丽,处处彰显着阿拉伯民族的辉煌与伟大。

9.西安七大清真寺导游词 篇九

西安洒金桥清真古寺,亦称清真北寺,其建筑年代久远,历史悠长,相传元明时期已存,距今已六、七百年之久。世代以来,聚居于洒金桥、大麦市街、新寺巷、香米园、东举院、庙后街等街坊的回族穆斯林群众依寺而居、依坊而商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

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中国大地的时候,古寺这一圣洁之地也未能幸免,竟然惨遭日寇飞机野蛮轰炸。1940年4月30日,两枚炸弹分别落到大门内天井(古槐之西约两米处)和大殿上殿南墙处,所幸两弹均是“臭弹”,没有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猛烈的冲击力和巨大的震动,致上殿半毁,后殿移位。日本投降后,经坊民出资出力,并多方募捐,大殿才得以恢复。穆斯林群众对日寇的这一暴行痛恨至极,世代难忘。

10.清真寺消防培训材料 篇十

消防培训材料

一、燃烧与火灾

(一)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3.温度。

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燃烧中的几个常用概念

1.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2.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3.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4.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亦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最后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

热传播的途径和火灾蔓延的途径

火灾的发生、发展就是一个火灾发展蔓延、能量传播的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量传播有以下三种途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1.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导热系数愈大、厚度愈小、传导的热量愈多。

2.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火场中通风孔洞面积愈大,热对流的速度愈快;通风孔洞所处位臵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3.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火灾在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的主要蔓延途径有:建筑物的外窗、洞口;突出于建筑物防火结构的可燃构件;建筑物内的门窗洞口,各种管道沟和管道井,开口部位;未作防火分隔的大空间结构,未封闭的楼梯间;各种穿越隔墙或防火墙的金属构件和金属管道;未作防火处理的通风、空调管道等。

(二)火灾

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火灾的定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按照不同的形式火灾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燃烧类型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分,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按照伤亡损失分,火灾分为:

特大火灾:损失100万元以上,死10人以上,死伤20人以上,受灾户50以上。

重大火灾:损失30万元以上,死3人以上,死伤10人以上,受灾户30以上。

一般火灾:凡不属于以上两类,均属一般火灾.

(三)火灾的危害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是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火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健康和智慧,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展;另一方面火又是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多发性的灾害,随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火用电的不断增多,由于人们用火用电管理不慎、或者设备故障、或者放火等原因而不断产生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以下列出近年的一些重大特大火灾案例:

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为迎接自治区教委工作检查,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由克拉玛依市教委组织现场文艺汇报演出,由于光柱灯烤燃纱幕而引起火灾,当时七个安全出口仅有一个打开,造成325人死亡、130人受伤、经济损失211万元,其中280多名中小学生死亡。

1994年11月27日下午1时30分,辽宁省阜新市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艺苑歌舞厅营业时由于一17岁男青年点烟后将燃烧的报纸随手扔到沙发座下,造成特大火灾,死亡233人、烧伤20人。

1995年12月8日晚21时40分,广东省广州市装修豪华的“广涛阁芬兰浴”大楼发生火灾,烧死18人,经济损失145万元。

1993年8月12日22时左右,北京十大商厦的隆福大厦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9万元,34人受伤。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1998年5月5日下午5时35分,北京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由于电铃线圈过热引起大火,造成经济损失近亿元。

1991年5月30日凌晨3时30分,广东东莞兴业制衣厂工人乱扔的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造成死亡72人、伤47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的特大火灾,这是一起典型的三合一厂房火灾事故。

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我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伤82人、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

1989年3月5日下午3时许,西安煤气公司液化气发生泄露着火,引起储罐爆炸,造成44人伤亡(其中死亡11人,消防人员7人、液化气站工作人员4人)

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山东省黄岛油库雷击引起火灾,火灾中发生喷溅、爆炸,造成死亡19人(消防官兵14人、油库职工5人),伤78人(消防官兵66人、油库职工11人),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并因原油流入海洋使130公里海岸线受到污染,海产品损失和清理污染也需要数千万元。

1988年1月7日,272次列车因旅客郭中奇违章带入的易燃易爆品油漆泄露,郭点烟后随手扔掉的火柴梗引起火灾,造成死亡34人、伤30人,6节车厢烧毁,直接经济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损失149万元。

由以上火灾事故可以看出,火灾对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它能烧掉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化为乌有,还污染了大气,破坏了生态环境;能烧掉人类经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使工厂、仓库、城镇、乡村和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化为灰烬,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能烧掉大量文物古建筑等许多人类文明,毁灭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损失;甚至还涂炭生灵,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身心痛苦。

因此,如何正确的使用火和防止火灾的发生,是我们生活生产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三、灭火器的分类及使用 火灾类型与灭火器的选用

火灾发生初期,火势较小,如能正确使用好灭火器材,就能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不至于使小火酿成大灾,从而避免重大损失。

通常用于扑灭初起火灾的灭火器,类型较多,使用时必须针对火灾燃烧物质的性质,否则会适得其反,有时不但灭不了火,而且还会发生爆炸。由于各种灭火器材内装的灭火药剂对不同火灾的灭火效果不尽相同,所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以必须熟练地掌握灭火器在扑灭不同火灾时的灭火作用。

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1.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

2.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火灾。

3.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4.D类火灾为部分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

一般灭火器都标有灭火类型和灭火等级的标牌。例如A、B等,使用者一看就能立即识别该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哪一类火灾。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各种规格的泡沫灭火器,各种规格的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卤代烷(1211)灭火器等。泡沫灭火器一般能扑救A、B类火灾,当电器发生火灾,电源被切断后,也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则使用于扑救B、C类火灾。可燃金属火灾则可使用扑救D类的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卤代烷(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带电电器设备和精密仪器以及机房的火灾,这种灭火器内装的灭火剂没有腐蚀性,灭火后不留痕迹,效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果也较好。

一般手提式灭火器其内装药剂的喷射灭火时间在一分钟之内,实际有效灭火时间仅有10至20秒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否则不仅灭不了火,还会贻误了灭火时机。

必须指出的是,发生火灾后,使用灭火器及时地扑救初起火灾,是避免火灾蔓延、扩大和造成更大损失的有力措施。同时,一旦发现火警,也应立即向消防部门及时报警,万万不可指望灭火器扑灭火灾而不向消防队报警,因为灭火器的扑救面积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适应扑救初起的火灾。火灾发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较快,推迟了报警时间,贻误了灭火战机,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火灾扑救与逃生

灭火的基本原理

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

事实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非常小,也会使人陷入过分的恐怖中。害怕和恐怖的程度因人而易,反过来说,正像代表每个人性格的理性判断那样,当其消失的时候就成了没有个性的人。这些人汇集成群,共同拥有不安和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恐怖,显示出火灾时特有的心理,会导致比火灾本身更加严重的灾害。这个人群是由本无联系的人未经组织而形成的团体,混乱时,如果没有可依赖的人,就必定会陷入周围的氛围中,由于共同具备的不安,就易于听从谣言或错误的诱导。从心理角度看,人群具有下列特征:

1、都有共同关心的问题而聚集在一起。

该团体是偶然的、临时产生的。是一个没有任务分担的团体。易于受周围人的感情所支配。

2、愿意靠近人群。

由于某种原困,人们汇集到一起。这些汇集起来的人群的心理又起到相乘的作用。遇到火灾时的烟雾、异臭、停电、嘈杂等状况,常常会导致恐慌。内部情况的场所,当人们对情况无法作出冷静的判断时,往往会返回进来时的线路上。

3、朝着光亮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就寝之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明亮的环境下。对黑暗都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因此,当突如其来的烟雾遮挡住视线,陷入无法照明的黑暗世界时,习惯上都朝着有亮光的方向逃跑。

4、回避危险。

有烟和火时,往往朝着看不见烟和火的方向逃跑。疏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散行动变成了只着眼于眼前危险的单纯行动。被烟和火追得走投无路,没有其他逃生办法时,往往会采取从高处跳下等意想不到的冲动行为。

5、随大众。

不是自己来判断逃生的方向,而是跟在前面的人或是大多数人的后面,胡乱随。

6、其他。

由于烟雾和火的刺激,判断力减弱,身体不适时,便惊惶失措,从而延误了采取疏散行动的时机。其中一个因素,就会导致恐慌的发生。

(1)疏散动机。火灾时,当人们处于烟和火的环境下,为了逃避危险,要采取疏散行动。此时的心情困人而异,有的人一看见烟和火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中。

(2)外部状况。疏散时,如果出现停电、听见惨叫或怒吼声,往往会导致恐慌的发生。

(3)火灾情报的提供和疏散诱导。

疏散时,如果得不到情报或是情报不正确,人们无法疏散、火灾现场发生变化、疏散人员的行动不统一等都会使不安的心情加剧,最终导致恐慌。

(4)疏散时的障碍。疏散通道被烟和火隔断、疏散门上锁、或有障碍物时,疏散人员左右乱窜,互相撞倒,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使心理上更加惊慌,最终陷入恐慌状态。

一但由上诉原因发生恐慌,人们就很难接受外部的控制,这些失去正常判断能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有时会导致极为惨痛的灾难。

火灾逃生中的错误行为

原路脱险。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臵、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追随。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

自高向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冒险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狱。

火场自救方法

人体皮肤对温度很敏感,皮肤在较低温度下忍受热的时间性长,在高温下时间就短。皮肤耐温时间长短取决于空气温度和衣著的数量。一般超过95℃时,皮肤忍受时间便急剧下降,在120℃时可忍受15分钟,145℃时5分钟就无法忍受,在175℃时不到1分钟皮肤便会出现不可逆的灼伤。上述温度均低于燃烧物的火焰温度,因此,发生火灾时人的皮肤就容易被灼伤,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

发生火灾时,如有人被大火围困,特别是被围困在楼上时,应设法采取一切措施进行自救。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当疏散通道着火,但火势不大,可用湿棉被、毯子披在身上,迅速果断地从火中冲出去,就可安全脱险。

二、当楼梯等正常疏散通道均被大火烧毁倒塌或火焰太大无法穿越时,可以通过房屋上的阳台、落水管或利用竹竿等逃生。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三、当没有上述逃生之路时,应退到居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如烟雾太浓,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但不宜呼叫,防止烟雾进入口腔;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

四、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他自救方法时,可用绳子或床单、布匹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等可靠的支撑物上,然后顺其下滑,逃离火灾危险区。

五、如果楼层不高,且火势猛烈,情况紧急,被迫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六、如果没有火焰,只有浓烟时,可以用湿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低势爬行出烟雾区。

七、如果身上已经着火,千万不可奔跑,应设法把衣服脱掉,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如果就近有水,且身上的火势较大,上述办法难以奏效时,可跳入水中,让火熄灭,以尽量减轻烧伤程度和面积。

八、群众要发扬互助精神,帮助老人、小孩、病人优先疏散,对行动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绳子、布条等吊下。

火场逃生15法

火魔无情,当你被困在火场内生命受到威胁时,在等待消防员救助的时间里,如果你能够利用地形和身边的物体采取积极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让自己命运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为生命赢得更多的“生机”。火场逃生不能寄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时对消防常识的学习、掌握和储备,危难关头才能应对自如,从容逃离险境。为此,笔者精心整理了15种火场逃生的方法,以飨读者。

一、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二、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三、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毛巾具有除烟效果在火灾的浓烟中避难时,可以用一块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毛巾捂住嘴和鼻孔,迅速冲出火场可以死里逃生。试验证明,毛巾的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但在大火的紧急时刻考虑到以折8层为限,这时其除烟率约60%。在浓烟的场所,由于烟颗粒大,附着堵塞在毛巾的网络上,因此除烟率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用8折的毛巾实验,3~4分钟后,除烟率达100%,当然透气阻力也同时增大。用不同湿度的毛巾,除烟率也各不相同,含水量越大,除烟率也越大。含水量达毛巾的3.3倍时,人们的忍耐时间为1分20秒左右。

四、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五、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

六、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

七、跳楼求生法:火场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的功能抛下做缓冲物。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八、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九、竹竿插地法:将结实的晾衣杆直接从阳台或窗台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以后顺杆滑下。

十、攀爬避火法:通过攀爬阳台、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

十一、楼梯转移法: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

十二、卫生间避难法: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

十三、火场求救法: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

同心县公安消防大队宣

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十四、逆风疏散法: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

【清真寺历史资料范文】推荐阅读:

清真寺汇报材料07-26

国家清真食品管理条例06-27

上一篇:中秋节晚会演讲稿下一篇:园林绿化公司简介范文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