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共11篇)
1.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篇一
茅坪中学四项举措促新教师成长
茅坪中学今年新补充了五位新教师,为了促进他们快速成长,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学校落实了五项举措。
一、开学伊始,学校及时启动“青蓝工程”,针对新教师定期进行集中培训。一周一次主讲公开课活动计划。并开展研讨,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二、给每一位新教师指派一位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负责跟岗听课、指导业务。要求有时间多听指导教师课。
三、依托月考等大型考试后的考试情况报告会,每位新教师要做公开的阶段性的工作、思想汇报。
四、校领导约谈制度。刘校长经常找新教师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勉励他们认真工作。
2.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篇二
一、率先垂范引上路
要使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欣然接受并较好地运用网络教研,更好地开展工作和学习,难度不小。恩施州教科所在组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前,从思想观念、技术操作、行动示范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1. 思想上引领
州教科所从2004起,连续4年暑期对新课程起始年级任课教师开展了“头脑风暴”式的全员培训。4年累计培训5万多人次,占全州中小学教师的8 0%以上。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课程理念、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科研方法等。
在网络教研开展之初,主要是解决“为什么要开展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活动相比有什么优势”、“与传统教研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展网络教研”等一系列问题。州教科所组织县(市)教研员、学校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召开了3次200人以上规模的会议。聘请了多位课程改革专家、教授做专题报告。
2. 技术上引领
从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上来看,网络教研的技术门槛并不高。但对于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的农村中小学来说,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教师的软件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储备,都明显存在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着手以下工作:一是培训一批骨干,让骨干再引领其他教师;二是狠抓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工作,让人人能用、会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三是积极配合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改善学校信息化环境;四是积极引导教师参加如英特尔未来教育、携手助学等社会培训活动。
到2007年12月,恩施教育信息网成为了骨干教育网络,全州8县(市)均建立了教育信息子网。全州所有初级中学均建有30台以上的计算机网络教室,80%以上的农村初级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通过光纤或ADSL方式接入本县(市)教育信息网,90%以上的农村初级中学建立有校园资源服务器,3 0%以上的农村初级中学建立有自己的Web服务器。有了设备和技术的支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也就水到渠成了。
3. 行动上引领
当大部分学校和教师具备了开展网络教研基本的硬件条件和相关的知识储备,州教科所决定选定1~2门学科,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由该学科教研员牵头,确定一所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学校承担课例录制工作,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参与研讨。于是,恩施州中小学第一次网络教研活动于2005年春季学期第三周开始了。
说起第一次网络教研活动,恩施州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俞玲不无感慨地说:“最初举行网络教研活动时,我要发无数个短信,打上几十个电话邀请教师们上网看课例,约定发言人,参与的人员只有三四十人。而现在400人的‘UC’房间每次活动时都是爆满。教师争先恐后地参与发言,水平越来越高。”
有了好的开端、好的引领垂范,更多的教师走到了网络教研这条道上,使活动形式不断创新。
二、确保收获先策划
网络教研虽然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几所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缺乏系统性与可复制性。我们只能借鉴某些适合当地实际的成功经验,规避其活动过程中失败的教训,策划出适合恩施大多数学校实际的网络教研活动模式。
1. 团队管理策划
按照理想的群体学习活动模式,网络教研团队成员应该是依据不同的研究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了某一类或某一个特定问题的解决,自愿加入到某一特定的研究团体中来。可以形成长期的研究团体,也可以是问题得到解决后自发解散的松散组织。基于以上考虑,恩施州教科所组织了以州为单位的网络教研活动团队。
恩施州网络教研团队的形成主要是由本区域内的学科教师、县(市、区)学科教研员、市(州、地)级学科教研员、学科专家和其他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是活动的主体,平等参与整个教研活动。市(州、地)和县(市、区)学科教研员除了平等地参与活动之外,前者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筛选活动必要的资料,联系相关学科专家和县(市、区)学科教研员,后者主要是组织本辖区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种组织方式在活动开展初期十分重要,是他组织向自组织的过渡阶段。只有当网络教研给学科教师带来真真切切的实惠后,才能形成自组织,之后,方可形成多个小的团队。
2. 网络平台策划
开展网络教研必须要有信息载体,要有开展活动的平台,这是开展网络教研的基础。网络教研平台主要由市(州、地)教研网、教研资源平台和教研服务平台三部分组成。市(州、地)教研网主要是用来发布教研活动及管理信息,提供教育、教学、教研方面的政策和具有引领作用的教育理论与案例;教研资源平台主要用做教研资源的开发、发布、管理和应用,比如课堂教学实录(视频点播)、优秀教育软件发布等;教研服务平台主要是为教研活动参与者提供在线信息和开展交流与讨论的其他相关信息。作为网络教研的组织者还必须建立公共的在线实时交流工具,如QQ群,“UC”聊天室等。
网络教研平台搭建好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划分、管理平台各模块的功能。其次,建立一支资源建设管理的队伍。管理人员可以分为系统管理员、栏目总编(学科教研员)、信息安全管理员和注册用户等。系统管理员一般就是市(地)教研机构网站的维护人员,主要负责网站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保障系统的稳定安全,开通栏目总编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权限。栏目总编主要组织上传并推荐优质资源,对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源进行审核,组织利用资源进行网上教研活动。同时,栏目总编也是实时在线交流(利用QQ群、MSN和“UC”等)的创始人和管理者。信息管理安全员与总编合作,主要负责抽查栏目内容信息安全,对栏目文字、图片进行调整并通知对方。注册用户有浏览、上传、下载信息资源,发表评论和请求专家帮助的权限。
恩施州目前建立了“民族教育科研网”、“恩施教师Blog”和“小教天空”实时通讯等,作为信息呈现、交流的主要平台。仅2007年,近200所中小学(农村学校占70%以上)的近14,000人次参加了网络教研活动,有235位教师在“恩施教师Blog”上建立了博客,撰写日志12,000多篇,在“民族教育科研网”上传课例视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研讨小结等信息2,352条,总容量达13GB。
3. 活动过程策划
网络教研活动过程应该是活动的核心环节。实践经验表明:网络教研活动过程主要分为主题确定、个人学习、集体交流讨论和个人反思四个阶段,层层递进。从培养活动参与者的综合能力来看,每个环节的信息获取、处理、发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主题确定阶段,主要由市(地)学科教研员收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讨论的教育热点、难点、盲点问题,并在小范围内寻求并确定初步的解决办法及形式,随后选取或征集网络教研群体中某个个体或小团体承担的实践内容。在此期间,学科教研员要与任务承担者交流、讨论并设计问题解决的方式与方法,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案例或方案,继而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发布相关信息。
在个人学习阶段,教师个体要明确活动主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阅读主题承担者提供的资料,梳理自己已有的知识,审查自身能力是否能够较好地解决该问题。在此期间,可以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研讨,将个人或小组提出的解决方案发布到网络教研平台上,供其他参与者学习、交流,继续深入讨论。
集体交流讨论一般是由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根据前两个阶段的活动情况,组织大家通过视频或文字等信息载体,实时在线交流,将活动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活动的主要组织者首先要阐明活动主题的重要性,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方式与方法,以及问题解决的进展情况等内容。其次根据活动主题及个人或小团体的活动情况,重点提出或阐述问题解决的独特方式与方法,与活动参与者进一步交流。最后,整理交流讨论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发布到网络教研平台相关的栏目中,供活动参与者继续学习、内化。
个人反思阶段不仅是找出差距,更重要的是吸取他人精华,将活动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再次梳理、总结、升华,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在前三个活动环节均被肯定的方式或方法,反倒在特定的教育教学环节中不能产生效果的“可能”情况。那么,我们即可将其作为另一个问题发布出来,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或者在个人反思阶段,通过实践,形成比前三个环节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同样可以发布出来,让更多的活动参与者共享研究成果。
三、激情永驻必续杯
为了避免网络教研活动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我们正采取多种措施保持教师们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激情。
1. 动态变化保效率
在一项活动前期需要有一个操作性强、见效快的模式。但久而久之,该“模式化”的活动反而会失去应有的作用,生命力也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殆尽。因此,组织网络教研也同样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找到多数教师的最佳需求点,保证活动旺盛的生命力。
2. 及时评价促信心
我们经常要求教师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同理,网络教研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的言行都需要在引领者、同行的批评与鼓励下不断完善。批评是中肯的评价,不是肆意攻击;鼓励是成功的肯定,不是阿谀奉承。
引领者必须关注活动过程中每一位成员的表现,及时纠正成员交流过程中“一言堂”的现象,谨防部分同校成员形成“小团体”,互相掩饰缺点,妨碍整个团队的健康发展。引领者要凭借学术功底、人格魅力,引领其团队成员逐渐形成虚心好学、胸怀坦荡、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同侪互助的优秀品质。
3. 深度交流激活力
网络教研中的深度交流并不是说问题高深莫测或超出本领域,而是指对某一问题解决的透彻度。换言之,就是活动事先确定的主题是聚焦教师们所关注的、需要迫切解决的且能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交流并得到圆满解决的问题。只有把教师所期待解决的问题透彻地解决了,才能增强成员参与网络教研的信心。
4. 习惯反思见成效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其教学能力和水平顶多只是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
网络教研过程中,成员之间所交流的经验多为问题解决者易于表达的显性知识或经验更多不易言传只能意会的隐性知识或经验较难交流。在网络教研活动过程中,求解问题的信息获取者必须通过反思,学会提炼在实践行为背后的有价值的教学理念,总结问题解决过程中交互生成的有效经验,进而转化成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底蕴和实力。
3.如何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篇三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参与;实践;农村教师
纵观当今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形势不容乐观,根据实际调查统计,在农村教师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民办教师转正的多,专业对口的少;不思进取的多,勤学好问的少;只教不反思的多,注重研究的少。而且,农村教师多数对教学研究没兴趣,大多数敬而远之。他们认为,这些活动可看而不可用,离农村教学实际“很遥远”。
我们常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从适应当今农村教育的需求入手,了解农村普通教师的呼声,让众多的教师在理论上积淀,能力上提升,行动上跟进,才能真正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立足实际,因人而异
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于学术交流,必须定位在让更多的人共同进步。以前无论是哪一级别组织的活动,很多基层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看起来感觉很好,但难以走近,更无法内化应用,原因就是过高地估计了教师的接受参与能力,忽略了最基层大多数教师的素质。“传经”教师的教学理念比普通教师前卫,自身素质要比普通教师丰厚,这样就在组织的活动中,让参与者产生了断层。因此,应该从农村教师的需求出发,对准他们素质的缺失与不足,沉入底层去了解农村教师的需求,研究什么样的活动才能让他们融入其中,并从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发、提升。
二、学有所用,提升自我
如果说培养好一个学生就会幸福整个家庭,那么培养好一名教师就会幸福无数个家庭。要想培养好教师,首先要了解教师的需求,教师需要的活动才是最好的、有鲜活生命力的活动,组织引领要从农村教师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觉得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急需的,而且能摸着石头过河,有“章”可循。如,可以组织名师送教活动,选派名优教师到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进行送教,那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素质偏低。名优教师到农村后,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敬业精神带到那里,与当地教师一起备课,进行面对面的研讨、交流,在具体的问题上按农村教师需求,解惑答疑。此举一定会深受农村教师的欢迎,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双赢,即农村教师及名优教师个人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得到提高,而农村教师也觉得这样的活动近乎常态课,符合农村教学实际,也不是高不可攀,实用性强。
三、认真参与,完善自我
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基层教研是农村教师参与实践的舞台,它不应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声音,人人参与,个个实践,才能共同提高。也就是说,活动要突显大众化,让更多的人在行动上能跟进,才能使多数教师更快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把每个教师带进活动中,让个个成为活动的主人,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某一项教学改革研究,如,在作文方面的改革创新,农村学生作文难是一种普遍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往,教师粗略讲一讲,学生简单听一听,模仿写一写,效果可想而知。改革就是要找出一条新路,人人要努力参与其中,每人都努力钻研,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必要时可以从零做起,从基础抓起,一步步训练,如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训练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总之,某一项改革就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是一个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的提高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重在参与,自身能力水平也能得到极大提升。
四、切合实际,注重实效
我们组织的活动要本着直接与农村教师对话的原则,假、大、空、远是四大致命的死敌。记得某名师送教下乡讲师团一行去农村小学送教,活动效果很好,原因不仅仅是名师名家的素质好,能让参与的师生在课堂上融入其中,主要是他们演绎的课就在农村教师的身边,没有大屏幕等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一张挂图、一张字卡、一个小黑板、一本书一样能呈现出精彩四溢的课堂;还有现场专家对每一节课的有针对性的,从理论到实践的点评,优缺点、值得借鉴之处等都面对面地给予指导引领,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切合实际的引领,这样的活动教师拍手称赞,原因是这样的活动是系列化的,有理论、有实践、有实例,可谓送教送到教师心里,教师觉得这才是他们需要的。
总之,要想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组织活动时,起点要放低,要让每一个参与者成为主角,实践后一定要注重反思,这样的活动教师会从中受到最大的益处,自然也是最受欢迎的活动,效果最好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黄志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教书育人,2011(19).
4.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篇四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我区积极打造“卓越课堂”的今天。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顺应形势,我们教师需要吸收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知识。一只粉笔,一本教科书已经远远不够。高考、中考在进行改革,英语的地位会怎样?我们应该有危机感。只有革新,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误区,尤其是谈论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文认为,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于:强调终身学习,多探索教改,多反思,做好校本研究,注重教育智慧、塑造人格魅力,并且有规划、有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教师 专业成长 终身学习人格魅力
目前,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给当代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现代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自己独特职业特征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活动。这就要求思考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探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生发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我们应该明确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人们对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英语课程改革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在教学观念、课程目标与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和创新。实现历史性课程改革的目标,除了转变观念、改革教法之外,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本保障,也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新挑战。
二、我们要走出一些教学误区。传统的模式常常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一是重教学技巧,轻专业知识;二是重课程改革,轻心态调整。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发展既包括教学技巧的提高,又包括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完善,二者合一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然而我们有的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大都将重心放在教学的组织技能甚至是某些具体的技巧上面,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事实上,教师仅仅具有娴熟的教学技巧远远不够,还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否则,即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再精巧,手段再灵活,教学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
另外,我们也知道课程改革给教师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式学习、自主合作学习。1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教师必须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教师的知识状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自身的发展。然而教师在充当知识的传播者、领导者、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等诸多角色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自己心态的调整。因此一些教师面对这众多的挑战和压力及过重的工作负荷,常感到职业疲倦、职业倦怠。
三、对促进专业成长的探讨。
(一)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人不学,要落后。教育家们早就提出要终身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就好比“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一桶水”中的水。教师要提升学科本体性知识离不开学习。教师不注重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好方法,是人生是否能够获得幸福的必要元素。“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读书能使教师工作事半功倍,从而赢得读书时间,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至于方法,浅读、深读、“由着兴趣”读,“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以及读思结合、读写结合都是较好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阅读方法。
有人说英语教师没必要费太多工夫去阅读,实际上,我们要通过阅读,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拓展个人视野,学习到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包括国外的一些先进理念,为我们所用。
我们都知道,没有阅读,没有积累,没有不断地学习,哪有“源头活水”呢?
(二)要多上优质课。现在,我区正在大力打造和推介卓越课堂,而且走出了一条通向无限光明之路。通过学校和区教科所开展的一些活动,一些教师迅速脱颖而出。如何让课堂高效,如何让课堂人人动起来,活跃起来,让学生有较大的收获,是我们教师都应追求的,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面对上公开课的好机会,我们不应错过,我们要牢牢抓住,通过同伴互助,让自己在“卓越课堂”中找到自信,进而找到人生的自信。
(三)要让反思成为一种常态。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是一种实践技能,这种技能更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在实践中的提高程度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反思的深刻程度。曾有人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确,我们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流中发展自己;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加强理性思维,在把握规律中丰富自己。
(四)要积极做好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是一条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我们都知道,不少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浓,难以入门。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根据学校情况,搞好校本教研,落实好校本培训。我们的学校要在构建“真诚交流、精诚合作”教师团队的基础上,以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和评价等内容为重点,通过同伴互助、“做中学”、以案例为载体、任务驱动、主题式展开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提高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成绩。
(五)要注重教育智慧,注重人格魅力培养。教师就像农夫,学生就像地里的庄稼。我们都希望得到丰硕的果实,成就人生的梦想。
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知识中的一种。人们总把教育与智慧紧密联系在一起,呼吁教育要“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要学做智慧型的教师。因此,我们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做学习型的教师。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并反思。
与此同时,我们教师注重人格魅力的培养。教师的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源泉,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基础。专家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所以我们教师要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保持乐观的心态,宽容而赏识他人,不应抱怨太多,要有幸福快乐感。幸福快乐是人生健康的财富。
最后,我们要有规划,要有目标。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们要对自己的事业作好规划。如果没有目标,那就没有了方向,就失去了更大的动力。我们英语教师,面对让无数学生头疼的学科,我们自身就要有目标,有方向,学学那些优秀的同行,学学那些卓越的教育家。即便穷尽一生也不能成为名家,但一路走来,肯定会激起朵朵美丽的浪花。学生进步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提高了,难道不是快乐的事情吗?!
参考文献:
[1]陆启威.教师发展的几个误区.[2]朱慕菊.《新课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5.《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笔记 篇五
罗老师的这本书没有空洞的大道理,更像是一篇篇随笔汇编而成,他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来教我们教师如何快速成长,心贴心的告诉我们该干什么?怎么干?让我们这些不放弃成长的教师少走弯路,帮助我们摆脱成长困境,所以深受感触,收获满满。
感悟之一:富有诗书气自华。老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其实现在的我们已经意识到一桶水已不够,我们需要的是一池水,或者是那源源不断流动的活水,可活水从哪来?罗老师在书中指出了教师向上生长的力量,来自学习力,而阅读是学习力的一部分。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言语无味”,何况我们年轻教师,所以读书应该是日常,而不是感觉应该读书时或者知识贫乏时才读书,不要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读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执行能力,而且还可以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行。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你希望你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要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
6.《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 篇六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1时光匆匆,一年过去了,站在讲台的这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这一年的时间,从开始的迷茫到初步掌握教学工作,回头看看自己,犹如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慢慢长大、慢慢适应。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教什么、无论教多久,永远要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在工作中总是会碰到新问题,那么如何不断强大自己去解决新的问题?学习了罗树庚老师的《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书给我很大启发,他用"可以看懂"的语言娓娓道来。
人是逼出来的
人的本性喜甜厌苦;喜宽松厌严厉。故步自封是对自己的溺爱,何不突破自己,挑战自我?从入职到现在,参加过许多培训,每次培训中聆听名师的讲座、课堂或者个人分享,每个名师背后都有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地修改教案,无数次地磨课。甚至有的名师细致到查阅多种教材,进行深度分析对比,常常对一个数学概念"耿耿于怀".何不学学他们,逼一逼自己,回头看看,这也是一次成长。
所以,像罗树庚老师所说;当下,对于年轻教师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路径是用现代技术追赶大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教育下,多多学习新技术、与时俱进,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需要"糖衣炮弹"盐很重要,但我们不能因为重要,就直接用勺子舀着吃。同样,知识很重要,但我们不能直接灌给孩子们。我们要给知识包上一层甜甜的糖衣,让孩子们喜欢这枚包着糖衣的炮弹。
常常羡慕这样的老师,说话幽默,童心未泯,和孩子们在一起像活宝,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第一年接手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抓住一年级小朋友们的心?从同办公室的周老师那学习了一些,从物质的奖励、真心的夸赞到有趣的课堂。努力把自己变成一枚糖衣炮弹,创设有趣的情境,它犹如一把领着孩子进门的金钥匙。
关心每一位学生
成为一名好教师、特别是一名好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会理解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做一名好老师,关心学生,不能只表现在语言上,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学生生病,轻轻关心几句,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开水,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爱,就具有了凝聚力。
尊重每一位学生
成为一名好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班主任不要总是高高在上,动不动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热爱你这位老师,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才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了解每一位学生
教师爱学生,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如果学生从来不向他们的老师敞开心扉,学生的心灵之门打不开,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彼此促进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只有获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让学生主动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窗口,老师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教育工作必然会事半功倍的。
一路前行,我们需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为寻找更好的自己。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加油!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2《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这本书的作者罗树庚老师,用轻松明快的笔调,把教师成长这个大主题说得非常明朗。在教师成长的各个阶段阅读此书,都能得到启发。
作为一个刚刚走上岗位不到两年的年轻教师,我非常庆幸在前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这让我对于自己的教师生涯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更明确的方向。
这本书总结了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六大要素: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和反思力。
首先是内驱力,教师的快速成长源于自我内心的觉醒。当我看到内驱力这一章时,有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深思:“你在为谁工作?”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我就想起某一次讲座上听到的另外一个相似的问题:“是你需要这份工作,还是这份工作需要你?”
因为教师工作的繁琐,我听到过不少人抱怨被安排了这么多的杂事,抱怨这份教师工作远不是外人看来那样轻松,仿佛这份工作是自己不得已才做的,仿佛是在为别人而工作。其实,就像书里说的,“不论是从养家糊口赚取工资的角度,还是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角度出发,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说到底,我们不是为学校工作,不是为家长或者学生工作,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
拥有强大内驱力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太阳”型的教师。
就像一个小太阳,每天的状态都很稳定,自带能量,走到哪里哪里亮。这样的教师不需要外界鞭策,而是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能够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想要有强大的内驱力,我们必须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把平凡、普通、琐碎的工作与责任感、担当精神紧密联系,让自己成为一台发动机,如此才能像太阳那样,拥有生生不息的能量源。
第二种核心素养是学习力,这包括了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默默积累的过程。书中形象地用两种植物做类比,其中一种是火红花。在火红花最初成长的八个月里,它只有拇指般大小。但是到金秋十月,火红花就像着了魔法,它的枝叶花冠一天扩展3米。仅几天的时间,火红花便能迅速覆盖一亩地的面积,并绽放出光芒四射的大红花。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我们个人的成长学习也就像火红花的沉潜。作为教师,我们的沉潜就是苦练基本功,博览群书,醉心教学。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个人的学习速度。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学习、阅读,那么只能面临与时代脱节的命运。
第三是行动力,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去做,就不算太迟。
书中告诉我们,“对于教师而言,模仿是成长的开始”。模仿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课堂是一段永远无法完全复制的奇妙旅程。就算拿着一样的教学设计,因为教师个人因素,因为学情等因素的不同,上出来的课一定是不一样的。对于教师而言的行动力,还有“留心收集学生的学习轨迹、思维轨迹和思想火花”。在工作的初期,每天忙着处理各种事务,虽然总是在做事情,但是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就会觉得不知这样忙碌的意义何在。
第四点是沟通力,交往与沟通是而且永远都是教学的核心。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师生、生生间群体生活时情感的激荡、真情的体验。我们最怕遇到“特殊”学生或是家长,遇到了就会有所抱怨。其实,与特殊学生、家长打交道,对于老师来说,正是成长中可遇不可求的良机。既然已经遇到问题了,那么不如坦然一些,将解决问题当做研究问题,或许会有额外的收获。
交流的基础是学会换位思考,重点是不要把认知冲突上升为情感冲突。简单来说就是对事不对人,意识到家长与教师是教育观念产生了不同的认知,而不能上升到双方在情感上产生相互排斥的地步。
第五是研究力,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研和教其实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我们需要带着研究的情态去工作: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一边研究,一边反思总结。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教授某一门学科,我们要经常研究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培养目标、学科评价体系,要有既见树木,更见树林的智慧。
最后是内省力,有这样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镜子前面,外面有几百双精锐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窥视你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你。”现在作为一个一年级的新教师,我每天都面对着班上四十多面“镜子”,我时刻都在从这些“镜子”里反观自己工作的得与失,从这面“镜子”中我也获取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这本书实在是让我受益良多,不禁感叹真的要坚持阅读,要选好书阅读。“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人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我不知道要多努力才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但是我愿意以书做舟,不断实践、反思,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自在舒展地成长!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3从入职以来,我总是喜欢关注一些和工作相关的公众号,就像人应该跟着自己每个阶段,我就会换一些关注点。入职快一年,在岗位上,有过彷徨,但是总是坚持着。那次偶然,看到了微信推送关于罗树庚老师的新书《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节选的内容吸引了我,当机买下来了。书到了,一口气读完,还做了导图,梳理了脉络,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虽然我们未曾蒙面,我这只刚踏入教育界的菜鸟也是第一次认识罗老师,但是我很用心地读完了,也给自己的迷茫带来了新的启发。
所有的触动都应该被记载。7.31到8.1认真读完一本书,梳理清楚,沉淀之后,我觉得应该写一写感受。
一、系统思考,全心投入。
我一直在研究思维导图,我觉得有趣,一直在探究怎么融合到我的语文教学。一次福州培训,提到文本解读,梳理教材全部文章,也是必要的。第一次听到,觉得很不错,可是都没着手。这次看到罗老师的亲身介绍,让我很触动。决定从新教材开始,自己梳理一下,对比一下。
系统思考的过程很辛苦,但是也是最有收获的。这是解读文本的第一步,很棒,坚持做起来。其实如果能把旧教材也做一做,相信也会有对比的收获。只有吃透文本,才能驾驭文本。
二、毛竹坚韧,致敬学习。
第一次听说火红花和毛尖草的故事,再看看我国四川的毛竹。他们都是蓄积待发的。就像我的教育之路一样,很漫长,但是需要一个过程。毛竹最初的五年,就像我的五年。曾经我想,三到五点,刻苦学习,所以又考了研究生,希望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全面和扎实。我的第一年过了,很充实,也收获满满。我的五年还有四年,我还在继续。
其实对这个行业不是很懂,对职称也不是很懂,就是这样天真地在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管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也许很累,可是自己觉得很实在。
我暗暗告诉自己,我想像毛竹一样,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三、坚持写作,反思前进
从入职以后,很少每天坚持写作了,儿子的成长日记也停止了。每天活在适应生活的快节奏里,幸好第二学期,一切都熟悉多了。还是一样忙碌,但是会好很多。第一学期,从开学的学籍开始,就像疯了一样,班级也是从零开始,教学也是从零开始。一直生病,也睡眠不足,回顾那最初的日子,太可怕。那时候很羡慕人家代课有经验的,不过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现在想重新每天写一点文字,和管建刚老师,何捷老师学习。他们俩的书都买了,利用暑假学习起来。每天还是需要写作,不管写什么,至少我在写,我在思考。
每天的反思,确实也少不了。从岗前培训,就一直有导师强调要反思,经过了一年,我们的研修班,我知道反思真的很重要。就像学生的错题集一样,有反思才有突破。哪怕每天只反思一点,一年也有365点了。我必须坚持在每天的日记中,反思一下。
育儿也好,教学也好,带班也好,反思就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坚持做起来。从今天开始。
四、关注孩子,用心浇灌。
磕磕碰碰,走过了。我们那班可爱的娃,我知道自己入职以后,因为繁忙,有时候脾气也不够冷静了,对儿子有时候也会发火。我觉得是因为自己还不够懂孩子。有的孩子确实很皮,很糟糕,但是大部分孩子是好的。
一直在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和家长沟通。也在关注一些关于孩子成长的书籍,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名有趣的老师。
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你希望你的孩子遇到怎么样的老师,你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我希望我可以。我希望我儿子可以遇到一个有趣、博学的老师,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成长。我努力做好这样的老师。也许我没经验,很多地方还做不好,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多养养心。
书中提到了问题学生,其实他们也需要关爱。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挑战,也可以记录下来。也许很辛苦,但是成长更快。
也想做一做孩子的错题汇总本,服务下一轮教学。我觉得这个方法也不错。
五、清空杯子,吞吐纳新。
那次考核课,面对评课的意见,我马上解释。师傅说,要倾听,不一定评课者都是对的,我们可以记录了,回去慢慢消化。每一次教研,我也会注意这点。这次罗老师提到了类似的事例,我很触动。
原来一杯水,只有清空了,才能再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旧思想,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静静地倾听,吸收成自己需要的东西。我觉得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身的素养。
一个教师成长的六大要素,这是读完刻在我脑海中的一部分。我要看教育的电影,我要坚持写作,我要多读书,我要多关注孩子,我要多反思,我要坚持。每一步路,踏踏实实的。也许要几十年我才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但是我想只要谦虚,用心,都会越来越好的。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谢谢罗老师给我们新老师这么多宝贵的建议。好好加油,利用好暑假,继续前进。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后感4这本书是罗树庚老师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明晰了教师快速成长必备的六大素养,即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反思力。这本书可以帮助那些不甘平凡的、不放弃成长的老师少走弯路,让更多的教师摆脱成长困境,突破成长瓶颈,成为高效能的幸福教师。
这本书的特点是,在书中不是讲这些素养的道理,也不是光讲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而是用一个个他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教育故事,来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快速成长。在罗老师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见解,如"以始为终""系统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于"分数"这样的常态事物有自己的新思考,可以看到他有"火红花、尖毛草和毛竹"等生活实物引申出独特的教育观点。读完这本书,有种获得向上的力量。
这本书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在书中罗老师承认老师的忙碌,承认老师需要面对太多没完没了的杂事、毫无意义的培训和名目繁多的检查,承认老师的收入低有待于提高,认为老师面对家长、社会的多元需求手忙脚乱是正常的。他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训我们要干什么,而是和我们并肩而战,告诉我们该干什么。
这本书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教师成长来自内驱力。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知道教师向上生长的力量来自内驱力。一辆发动机未启动的轿车,即便推的人再多,推的力气再大,也永远跑不赢启动发动机,开得很慢的汽车。同样的道理,教师的快速成长原自觉醒,源自向上生长的内驱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但不知最好的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奋斗来的。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那说明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要想使自己快速的成长就得学会"逼"自己,"人是被逼出来的,骨干是折腾出来的",要经常与自己过不去,试着逼一逼自己,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所以,要想做一名不平凡的老师,就得从内部找原因,要有向上的愿望并付诸于行动。
教师成长来自行动力。
罗树庚老师用"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留心收集学生的思绪火花"、"同一教案,两样课"这些策略,让你领悟到一个人即使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订得再好,如果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所制订的措施计划就无法执行到位,所定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0.1永远大于0,立即行动,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每天前进半步,一年就能前进180步,十年就有可能把别人甩开十万八千里。这就是行动的力量。所以我也要学会专注做好每一件事。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注,所以卓越。只要行动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那也是成功。所以我申报了市级课题,参加了共同体的学习,希望自己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教师成长来自研究力。
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在"做一名善于教育观察的老师""留痕,让你与众不同""要多一些实证研究"中,罗树庚老师提醒我们,教师要视自己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员,而不是执行教材的工作者,把教学过程做成一个观察、思考、改进、创生过程。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我在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来建立知识体系,使繁多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初中历史六本的知识就像一片知识海洋,如果将这片海洋有结构的表示出来,形成一幅全景图,这将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掌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利用思维导图使教师从总体上梳理教学框架,也能兼顾细节讲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成长来自反思力。
反思即自我比较,反思在于发现问题,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罗树庚老师用"抓住灵感""学会系统思考""信息时代,守住我们的注意力"告诉我们:教学随笔与反思是我们逐渐成长的台阶,不断的积累方可攀上理想中的高峰;学习反思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人生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
7.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篇七
关键词:专业成长 学习 科研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136-01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求教师转型,即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来,从事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1 引发学习动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对新课程的“灵魂”—— 课程理念的把握,通过学习、交流、展示引领相结合,促进教师在学习中内化新课程理念,提高理论水平,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对于教师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1.1 将“学习”变成一种需要
学习是开展教研、科研活动的基础。只有学习,教师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才能在实践中有理有据。没有理论的学习,实践活动必然是无目的、无方向的;没有方法的学习,实践活动就无法顺利开展。
教师自身学习主要的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向同行、专家和学生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向网络学习。读书是学习,向同行、专家咨询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要做实践的有心人,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思考新问题,探索新路子。要养成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常小结反思的习惯。对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启发进行分析,留心积累,成为一名反思性的教师。
1.2 让“碰撞”搭建起互助的平台
教师群体有着丰富的资源,每个个体都有自身发展的优势,如果我学到你的一个长处,你又学到我一个长处,那么,我们两个人都有了两个长处。要为教师搭建这样的碰撞平台,使教师之间“资源共享”。我校先后成功地举行了十一场教师论坛,为教师搭建了碰撞交流的平台。各场论坛的主题都源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教师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解决的办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八学年的“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场论坛,教师们用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大量案例,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比较全面地总结出了适合学生的提出问题的各种方法。
1.3 使“引领”成为一种导向
教师受自身素质水平的制约,对科研的认识和操作水平会有较大的差别,“专业引领”可以帮助教师摸清方向,给与正确及时的指导,避免教师过多的走弯路。要提出一些让教师“解渴”、“解难”的工作方法,使教师真正意识到教研科研的必要与实效,让教师们自觉的参与到研究中来。也可由学校树立起教师学习的榜样,以身边名师为目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也可请专业研究人员就行动研究的策略、方法为教师作专题指导,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的实践能力。
只有学习成为教师自身的需要,教师之间交流具有实效,适当的引领,教师的事业才能焕发迷人的芬芳。
2 搭建科研平台
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教师的发展,无论是其观念的更新或教法的变革,都应当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因此,通过课题研究为教师发展提供实践的机会,使教师在自身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建构。
课题的确立首先要着力于解决问题,只有通过研究解决教师的困惑或疑难问题这样的课题才会受到教师的欢迎和认可,才会使教师努力进行实施和研究;课题的确立其次要着眼于热点问题,能及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使他们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同时能集思广益,借助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见解,给老师们创设成功的机遇,满足其求成心理需求,进而激起其更强的科研热情;课题的确立最后要着手于教学服务,为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教育教学经验和班級管理的能力,要加强个案分析研究,使科研与教育教学密切结合起来。要求教师对某一教育教学活动从背景、教育方式、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再进行分类,把成功的经验反馈给老师们。
教育科研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要为教师自我科研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使教师有选择发展和创造的自由度。首先,自由选择课题,每一项课题都应经历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个别学生实验→可能性论证→申报课题→开展研究这样一个过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主选择的结果。其次,独立开展科研。提倡科研工作多样化,强调教师在实践中的独立探索精神,力求表现出每一位教师的特色来。由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和教师个人的诸多因素影响,每一项工作都存在着失败的可能。但要给教师留有空间允许失败,在工作中不断激励教师面对挫折,不断努力以期取得更大成绩。
3 助推反思机翼
学会反思是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方法,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学会反思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阶梯。要成为一名新型教师,要确立这样几种角色:观察者,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实践中的种种典型事件及一些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记录者,教师要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反思积累最真实的材料;学习者,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把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做成笔记,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使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反思就是总结,反思就是研究,反思就是提高。如果教师每天,每周反思一个问题,其教育理论水平肯定会有很大提高,其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因为这些问题会促使教师去翻看理论书籍,会到网上去查阅资料,会与同行共同探讨,从而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反思也是教育科研,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完善自己。
总之,因为有了学习与交流,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拥有了不竭的源泉;因为有了实践活动的依托,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有了操练的舞台;因为有了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多了理性的思维之翅,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也就驶入了快车道。
参考文献
[1] 李丽,康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10.
[2]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成长发言稿 篇八
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学校重视我们青年教师的发展、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我也深感荣幸今天能够以一个青年教师的身份在这里发言。工作半年,虽然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来的成绩,但是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还是收获了许多。下面我只是撷取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谈一点浅薄的体会和见解。一孔之见,望你们海涵。
从大学毕业踏入教师这个行业才半年时间,从刚刚入职的慌乱谈起,那时初次担任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业务不熟悉,每天的状态用两个词形容就是“手忙脚乱,身心疲惫”。总而言之,在这半年里,我遭遇到了许多困境,包括因为课上得糟糕而沮丧、受到家长误解而委屈、学生的淘气而气馁,特别是学生不肯学、学不好时,我常常会手足无措,失去信心等等。但是在各位领导及同事的关怀与帮助下都一一克服了。
首先我要说的是 三
自己对于班级管理方面也有一些体会,首先我觉得一个班级团结是最重要的,位师傅,傅宇平老师
每当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我都会深深地感到,繁华中学是我们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她使我们由懵懂走向成熟,使我们脱胎换骨;我也深深地感到,繁华中学是能充分展示我们聪明才智的舞台。是她,使每一个教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是她,为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机会。
诚然,我们教师的付出太多,而我们得到的回报太少,特别是我们青年教师总会有一种心理不平衡的感觉,这时我们更需要一种好的心态。选择一种心态,就选择了未来。我想:热爱教育,教育才会成就有意义的人生。中国的教育正行走在步履蹒跚之间,民族的未来需要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托起民族明天的希望,我们青年教师责无旁贷。
总之,我认为我们青年教师对待工作要有初恋般的情怀,走进课堂要有主持人的风采,组织互动要学东北二人转演员般的“有才”,赶超时代潮流的速度要比专业狗仔队还快,对待享受最好有点茫然无知的老年痴呆!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在繁华中学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激情和才华,致力于自身的发展,用勤学和善思书写成长,用求实和崇真建立我们的教育事业,推动学校的发展;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虚心向学校的名师学习,把前人的宝贵经验作为我们自己成长的养料;我们要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成长的路上携手并肩、共创未来!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保持一份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珍惜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奉献我们的激情、品尝教书育人的快乐,在实践中增长为师的才干、放飞我们的梦想。
9.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篇九
摘要: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石道初中68名教职工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就有42人,占教师总数的62%,因此,青年教师的成长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我们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健全激励评价机制,强化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个人成长三年规划,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记载成长过程和主要的业绩,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声誉。
王瑞霞
登封市石道乡初级中学
***
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第十七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指出: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健全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制度等,可以说《纲要》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对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指35周岁以下的,在学识、业务、理念、经验上仍需不断提升的教师群体。)赋予更多的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青年教师便自然而然映入人们眼帘,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成长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特别是学生家长的关注。而我们石道初中现有教职工68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就有42人,其中近三年新上岗教师33人,是一支非常年轻的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有着较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驾驭教学的能力相对薄弱,尤其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老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有着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游刃有余的教学能力,但又存在观念滞后或更新不够、方法陈旧等弊端。针对这些情况,学校根据教师个人的业务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点和发展基础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培养,为老师们自主发展创设必要条件。对每位教师合理定位,放手使用,细心呵护,扬其所长。为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搭建舞台、创设环境、提供帮助,引导老师们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合理规划其个人发展方向,通过种种方法和途径,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快速成长,这项工作,学校将作为保障整体发展的战略性工作来抓。
一、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战斗力
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对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为他们量体裁衣,制定适合他们的成长目标,发掘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获得成功,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坚持业务学习,及时向教师传递新的教改信息;组织教师赴外地学习观摩,回来上汇报课,以点带面;积极推进“青蓝工程”,通过结对子,定计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坚持赛课,将上课、听课、评课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技艺的不断提高;创造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文化业务培训学习,给他们增加压力,不让其放弃进修学习的机会。
二、健全激励评价机制,提高竞争力
如何激励教师奋发向上,营造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是管理者追求的目标。要想调动所有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管理者必须通过考核激发教师工作潜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塑造,必须健全并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制定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考核内容,把教师的荣誉和物质需求结合起来,改革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这样才会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才会有事业发展的竞争力。
三、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影响力
1、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
引导教师把“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研目的,让每一位教师“把研究的东西做出来,把做出的东西说出来,把说出的东西再研究”,亲身体验“研究——实践——思考——提升”。
2、提高对教师个体素质的要求。
教学练兵,提高能力。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教师基本功的内涵不是固定不变的,与时俱进,抓好教师的基本功是学校长期的基本任务。强化岗位练兵,提高教师素养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聚焦课堂,加强指导。学校的管理者将预约听课和听推门课结合起来,通过看教案、看教师习题、看学生作业,检查教学人员的教学态度,了解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实事求是地给予评价,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
聚焦学生,认真备课。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知识范围、知识结构、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课程标准认真备课,按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3、制定教学专题研究,确立教学情感的引领作用。
提高认识,全科规划,制订计划,拟定步骤,结合活动,分步落实,有序提高;按照教师的实际情况,强调工作、研究、培训的结合,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师德(有爱心)、德育(会感谢)、艺术(懂策略)、理念(重合作)几方面的结合,共同营造,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以情施教,以情导学,形成教学特色。
四、每位教师制定个人成长三年规划,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记载成长过程和主要业绩
1、师德修养方面: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政策、法规,结合时事、教育热点,提升教师理论素养、职业素养,树立高尚师德形象。按照学校要求撰写师德学习笔记、心得体会。
2、读书学习方面:每学期读教育理论、文学名著、本专业类书籍各一本,及时写读书笔记,分享、交流读书心得。
3、校本教研方面:积极参加学科教研、年级教研、学校集体教研等活动,解读课标,吃透教材,设计校本作业,提升学科教学能力。
4、高效课堂建设方面:积极参加赛课、一师一优课、课堂教学达标等活动,争当不同层级的优质课教师;教龄在5年以下教师三年内必须通过校级达标。
5、指导青年教师方面:“青蓝工程”结对子的教师,指导教师坚持每周听徒弟一节课,并做好指导记录,徒弟做好学习记录,定期上汇报课。
6、课题研究方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科研能力,撰写论文,课题立项,获得奖励。
7、教育博客撰写方面:开办个人博客,利用博客总结和交流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心得、教学案例等,每周要发表一篇博文,每学年不少于20篇。
建立健全激励评价机制,狠抓教师专业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教育教学成绩逐步提高:2016年中招,顺利完成登封市教体局分配的前800名和前3800名的考核目标,这两项目标完成率分别名列全市第一和第八名;2017年中招双目标完成,完成率分别名列全市第8名和第11名,实现中招连续五年增;
七、八年级也在登封市教体局组织的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中成绩稳步提升,摆脱后五名,接近中游。
10.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篇十
教师想在教学上快速成长,教学反思是有效且必须的环节。教学反思不仅只局限于课后,同样适用于课前和课上,只有三管齐下,方能提高分析设计、随机应变、评价总结多方面的能力。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1. 反思教学主体的基本情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年轻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及认知规律进行反思,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易于学生学习,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2.反思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
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前要反思教学设计上是否存在以下问题:形式单一、条框较多,细节处理、重难点突破不够到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注重等。
二、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教学中的反思具有调控性,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的内核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及突发事件,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注意师生间的和谐统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1. 反思课堂气氛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另一方面,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也要注意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分析,是否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否肯定是学生内化后参与的一种真实表现。
2. 反思学生反馈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爆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根源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教师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3. 反思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孕育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孕育着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素材。在提倡教育“以发展学生为本”的今天,认知水平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学大有裨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顺势而发,不用考虑课堂的完整性节奏性等问题。
三、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1. 反思成功之处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2)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如何最大程度辅助教学的?(3)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4)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5)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6)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反思不足之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方式的不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料性,一堂课下来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只成为遗憾或感慨,教师更应把它看作是成长的催化剂。对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教学设计是否妥当?(2)预设的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3)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4)课堂节奏控制是否游刃有余?(5)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课堂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能够活学活用?
3. 反思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间思维情感的不断碰撞,教师思维的活跃性往往因此得到激发,产生一些瞬间灵感,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完善了教学设计。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同时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所以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加以捕捉记录,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添砖加瓦。
11.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篇十一
山东淄博高新区第六小学是一所年轻的现代化学校,在这里我们工作着、快乐着、努力着、成功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习惯成就自我,潜能创造人生”的办学思想引领着我们把学校建设成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的和谐家园,使这里的每一个人得到最好的发展。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是的,这是我们每一个管理者渴望达到的目标,但现实往往令我们不得不冷静思考:老师们不快乐,压力大,产生倦怠,为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受我们教师的素质所影响,低层次的徘徊何谈思考者、探究者、成长者的幸福?因此,以人为本,务实培训,挖掘优势,才能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一、注重理论学习──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要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为此我们首先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在读书中让教师真正意识到“书能香我无须花”。
我们要求全体教师针对各自发展目标,认真阅读一定量的教育教学刊物和理论专着,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上海教育》《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教学研究》等专业刊物和《新教育之梦》《用细节教育孩子》《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理论书籍。
二、开展教研沙龙──—让研讨成为一种需要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需要一个交流的机制和研讨的氛围。“教科研沙龙”活动给了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思维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良好平台。而教研组则是开展教科研沙龙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依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愿望是否强烈,专业化发展速度的快慢,教师之间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差距能否缩小,都取决于教研组活动的质量与水平。因此,一直以来,我们把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工程来抓,以此促进学校教师的整体发展。
三、强化课题研究──让课题成为一种阶梯
我校从建校初就开始了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并申请了山东省教学课题“建设书香校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结合这一课题,根据老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切入点,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成长”为目标,开展班级共读、亲子共读活动。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在悄然形成。
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骨干教师有捕捉教育最新信息的敏锐目光,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学风、浓烈的学术气氛包围的环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更有利于骨干教师队伍的壮大。学校的骨干教师成长于本校的这块乐土,他们洞察本校、本学科教学科研情况的能力强,讲座自然贴近教师,贴近学校的教学科研,便于营造学术研讨氛围,指导教学科研工作,促进其他教师的提高。其次,专题讲座形式可以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的洗礼,实践的引领。邢吉霜老师作为我校晨诵课题负责人,不仅自己在晨诵方面做的好,还积极开展晨诵个人专题讲座。鲜活的例子,颇具说服力的做法让听讲座的每位教师受益匪浅。在这个平台上受益的不仅是我们的听者,还有承担专题讲座的老师。她们由不敢承担讲座到从讲座中找到自信,慢慢品到成功,享受到幸福!
四、完善科研管理──—让教研成为一种规范在学校科研管理中,我们注重进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形成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通过各种教研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教研工作深入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之中,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和自我意识。
(一)完善科研活动制度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科研制度的有效支撑。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我们逐步完善了学科各项科研制度,如《教科研沙龙活动制度》《教师外出学习制度》《骨干教师考核、管理办法》《青年教师博客之星评比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等,通过相关制度来规范学校教师的教研行为,从而使我校的教科研进入一个长效发展的有利局面。
(二)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在学校教科研管理中我们引入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管理模式,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实现长效管理。我们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中的经历和阶段成果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包括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过程、学习培训记录、个人阶段成果等,真实地反映出教师个人成长轨迹和成长状态,有助于教师随时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增强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和信心。
(三)把工作建立在每位教师的优势上
落实规划永远比制定计划重要。管理有了标准,落实才是硬道理。分析教师们的各自特长,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我们还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做了发展规划,此规划依托彼规划,目的是使老师们在研究中成长,以推动学校的发展。态度决定一切,当老师们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兴趣被点燃时,其创造力是巨大的。当然这里也蕴涵着管理者以人为本的情怀。这样,教师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就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推荐阅读:
“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年度项目软件快速操作指南07-17
如何当好农村学校的班主任教学设计11-09
怎样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07-23
创建平安农机 促进新农村建设07-21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该如何08-09
如何发挥工商职能建设新农村10-02
农村学校扫盲工作汇报07-05
创客教育农村学校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