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保护教育计划

2024-11-17

学校环境保护教育计划(通用8篇)

1.学校环境保护教育计划 篇一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如何拯救地球、拯救自己,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忧虑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准则。为此环境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而帮助当代中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并通过他们宣传、感染他人,是学校教育的重

要任务。为提高我校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环境教育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

2、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3、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4、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

三、实施措施:

1、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科学管理。加强环境教育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是落实环境教育的保证。加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管理力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项项工作有落实,项项工作出成效。

2、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校园环境。

加大绿化资金的投入,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总务处的职能,整理校园苗圃,添置校园各类花草树木,实行树木名称分类挂牌,使校园绿化布局更加合理,做到鲜花四季常开,树木绿色成荫。使校园环境这一隐性课程更具教育人、陶冶人的功能。

3、加强学科渗透内容,完善学科渗透管理。学科渗透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导处要在教师教学中渗透环保内容的基础上,组织教研力量,完善环境教育学科渗透系列。使学科中的环境教育渗透更具系统性、操作性和检测性。

4、开展劳动实践,增强学生护绿意识。校园绿色基地,一方面是营造美好校园需要,同时是培养师生环保意识,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场所。学校团队要结合年级特点,把绿色园地合理分配落实到班,充分利用班会及空余时间,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5、加强环保节日教育,使环保意

识深入人心。团队要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植树节”等节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6、创新环境教育专题活动,深化学校环境教育。每学期以校为单位,结合区里环境教育活动主题,开展绿色教育活动。改革活动形式,寓教于乐,融环境知识问卷调查、环境知识竞赛、绿色家园绘画、环境征文演讲等于一体,使环境教育富有生命的活动。

7、各班强化垃圾收集处理,净化校园。团队把该工作纳入平时的检查中,使之能正常有效地运作。

8、加强校园卫生的管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校园卫生包干责任到班,打扫职责明确;卫生检查拓宽时限;检查的内容形式更具操作性;班级自主管理更加强、更到位。卫生检查促重视,以检查促重视,以重视促落实,使学生的卫生习惯更上一个台阶。

9、组织教师环境培训,提高教师

环境教育能力。由教导处负责,以级部为单位,就绿色学校的内涵,环境教育常规知识,环境教育实施途径、方法、形式等开展校本培训,一方面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提高育人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环境的育人水平。

四、工作安排:

1、本校园环境以净化洁美为主,积极倡导以实际行动节约用水、用电。

2、宣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组织环境教育讲座,开展教师培训,提高环境教育水平。、国旗下讲话渗透环保知识,黑板报上辟出环保知识专栏。、组织开展一次“珍惜生命之水”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普及教育,各班级完成一期环境保护宣传园地。、组织环保知识橱窗宣传,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利用环境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开展环保实践,培养能力。、组织社会调查,了解梳洗河的污染和整治情况,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写好调查报告。、组织学生举行“环保绘画比赛”。、美化校园,包干到班,责任到人。

4、走进课堂,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采用各学科教育渗透环境教育的形式,充分利用并努力挖掘各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以达到让学生学习一些环境知识,掌握一些环保技能,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教师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编排体现的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对这部分内容不能擅自省略,要按课标要求认真上好课。、在课堂教学中,灌输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要求教师必须备好课。在教案检查中我们将重点检查该项内容的落实情况。、各教研组的教研计划中要体现出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每班的黑板报必须有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版块

围屏中心学校2014年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加强学校环境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对推进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校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高度,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创建工作的迫切性和责任性,以创建 绿色学校为载体,加大力度,认真落实2014年环境教育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构,使环境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

学校建立由校长任组织,书记任副组长,以及学校行政成员组成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结合研究学校工作,对环境教育工作,要及时总结,认真分析,落实措施,使环境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增强环境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教育。做到教师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的评价落实,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二、提高环境教育水平,在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

要加强实施环境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教学观摩、论文评比、参观考察等形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对各学龄段学生身心和智能发展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形式,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学方案,并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认识环境、关心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活动。要合理安排环境教育的必要时间,确保各年级的环境教育课与环境教育活动课时。

各年级组要求选择好每学期的环境教育内容,并撰写教案。开展教育实

践活动或班团队活动的,要写好每次活动的设计方案和活动总结。

三、以各项环保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质量

为了推进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发扬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将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先进学校创建活动。

学校以实施高质量的环境教育为突破口,将环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倡导生态文化建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组织师生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实践活动。

各年级要组织师生积极投身到环境教育先进学校创建活动中去,要树立先进典型,并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辐射作用。要针对自身特点,创新工作,创建经验,为创建环境教育先进学校作出新贡献。

四、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

日”、“国际爱鸟周”和我市、县基层创建等各类活动,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大力营造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各年级定期开辟环境教育黑板报,报导重视环境保护的典型经验,宣传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先进事迹,大力推进学校环境教育。

学校要加大投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搞好保护环境的设备设施建设,搞好学校的美化、绿化、净化。

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2014年学校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加强学校环境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对推进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校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高度,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创建工作的迫切性和责任性,以创

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加大力度,认真落实2014年环境教育工作。

一、健全组织机构,使环境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

学校建立由校长任组织,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以及校务会成员组成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结合研究学校工作,对环境教育工作,要及时总结,认真分析,落实措施,使环境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增强环境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教育。做到教师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的评价落实,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二、提高环境教育水平,在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

要加强实施环境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集中培训、教学观摩、论文评比、参观考察等形式,提高师资队伍

素质。

对各学龄段学生身心和智能发展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形式,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学方案,并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认识环境、关心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活动。要合理安排环境教育的必要时间,确保各年级的环境教育课与环境教育活动课时。

各年级组要求选择好每学期的环境教育内容,并撰写教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或班团队活动的,要写好每次活动的设计方案和活动总结。

三、以各项环保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质量

为了推进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发扬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将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学校以实施高质量的环境教育为突破口,将环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倡导生态文化建设,倡导绿

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组织师生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实践活动。

各年级要组织师生积极投身到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去,要树立先进典型,并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辐射作用。要针对自身特点,创新工作,创建经验,为创建绿色学校作出新贡献。

四、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国际爱鸟周”和我市、县基层创建等各类活动,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大力营造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各年级定期开辟环境教育黑板报,报导重视环境保护的典型经验,宣传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先进事迹,大力推进学校环境教育。

学校要加大投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搞好保护环境的设备设施建设,搞好学校的美化、绿化、净化。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固堤小学

2014年3月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固堤小学 2014年9月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固堤小学 2014年9月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固堤小学 2014年9月

2014年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对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保护和改善环境,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

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014年,学校将继续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总目标之一和创建“绿色学校”的要求,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环境教育目标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以创建国家绿色学校为抓手,努力建设生态校园,为最终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中心工作

努力争创绿色学校

继续绿化校园,使校园绿化覆盖率高标准超省标。整体优化校园环境,利用宣传阵地宣传环保知识,教师以身作

则,率先垂范,创文明办公室,师生共创“绿色学校”。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师资队伍

1.为了使学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要调整和充实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构成我校环境教育的组织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推进环境教育。

2.强化师资队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环境教育素质的老师是关键。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a.加强对教师的环保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环保培训。

b.请进来。请环保局领导、环保组织来校辅导。

c.创造机会,组织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环保专题培训班。

d.订阅环境报、杂志和书籍供教师学习。

e.定期交流环保信息。

抓好四个结合,加强环境教育

a.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环境教育具

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诸多学科都涉及到环境教育内容,所以要求相关科目教师积极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落实到教学计划、教案中,并进行环境教育教案的常规检查和好课评比,将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拓宽、深化,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b.与环保纪念日相结合。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学生环保教育,“

3、12”开展植树节活动,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要上街做好宣传工作,发放环保宣传品,开好主题活动。

c.与行为习惯相结合。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乱扔乱抛杂物,不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乱刻;学校和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环境,如教室、班级环保区、自行车车棚等,以整齐干净为标准,评比打分,作为班级常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在爱环境的每个具体行为

上检查自己“做好事”,“不做坏事”,在公共场合,如街道、医院、公园等不随地叶痰,不抛任何杂物,不损坏一草一木。

d.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学校环境教育只有与课程相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将以绿色环保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凸现学校文化特色。

以“生态校园”建设校园

我校是一所老校,在重新调整、规划、建设的同时,学校要始终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办学目标,创造“人化”自然,学校占地面积3029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0005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33%,生均绿化面积达11.14平方米。校园清新静谧,四季飘香。学校要根据自身财力,经济地制订”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每一棵树木寓意,每一个景点启智”的环保教育总原则,发动师生挂植物铭牌,树环保警句,建生态校园。在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中,规范道德与自然交往行为。

四、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环保教育工作计划及有关活动方案。

2.各班黑板报要有环保内容。

3.用好环保教材

4.学校大队部、团委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认真实践<中小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5.各中队组织学倡议书,明确环保身边小事内容。

三月份:

1.广泛开展为环保做好身边小事活动。

2.用好环境教育渗透参考材料。

3.3.12植树护绿活动。要求每个学生种好一棵树、栽好一盆花。

4.“

3、22”世界水日宣传教育活动。

5.环保小卫士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并开展清除白色污染活动。

6.要求各科教师在教育中进行环保渗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7.开展

环保征文活动。

四月份:

1.组织学生进行“人与自然”社会实践活动

2.纪念“

4、22”地球日活动。

3.“4.20-4.26的爱鸟周活动。

4.学校环保小卫士评选。

5.少先队给街道酒家、饭店发出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倡议信。

6.对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管理。

五月份:

1.利用世界无烟日上街宣传。

2.组织五年级学生自制环保小报活动。

3.“自己动手变废为宝”小制作评比。

4.环保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

5.继续开展以“绿色希望”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6.5、31”世界无烟日,开展“为了您的健康,请不要吸烟”活动。

六月份:

1.6.5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签名活动。

2.环保教育课堂渗透常规检查。

4.评比班级环保小卫士活动。

5.制定“暑假环保公约”活动计划

2.学校环境保护教育计划 篇二

1. 教育公平成为了国家的教育基本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变得越来越关注生存状态, 关注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教育的作用居首位,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促进教育公平,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力。”[1]

自古以来, 我国源远流长的社会历史文化就将公平视作理想的追求, 视作美好的价值标准。我们可以看看“公”在《汉字源流字典》里的意思, “公”, 会意字, 甲骨文从口 (器皿) , 从八 (分) , , 会平分器皿中东西之意。[2]“平”, 会意字, 金文从亏 (即于, 表乐声婉转) , 从八 (表平分) , 本意为乐声平缓, 在社会的变迁中引申为“齐一, 均等”之意。[3]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举办的“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上这样定义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有三层内容:一是入学机会公平, 二是教育过程公平, 三是教育结果公平。”[4]具体表现为入学机会的均等, 教育设施投入的均等教育资源的均等, 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公平, 等等。

2. 发展农村教育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1) 教师队伍的质量问题

制约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优良的教师队伍。在改革开放后,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实行, 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这样的循环让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形成了良性发展, 甚至会出现优质资源过剩的状况, 而农村的地区的优良教师越来越缺乏, 加之当地政府没有有效的办法留住优良的教师队伍, 农村落后区域的教育需求显得严重不足。城市中心的小学教师44.4%拥有大学本科学历, 相较之, 西部农村地区仅仅只有15.6%拥有同样的学历文凭。[5]

(2) 教育经费的问题

教育资金的缺乏成为阻碍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 有很大一部分贫困人口居住在收入低于平均生活水准的农村, 地方政府也没有足够的经费用来发展教育。地方财政在发达地区的投入远远高于西部农村地区, 据统计, 在1990年, 上海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是最穷农村地区的5倍, 到十年以后已增长至10倍。[6]教育经费的缺乏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消极影响, 由于繁重的教学工作、紧缩的预算及不发达的交通, 农村地区的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培训的课程、从事研究活动、观察同行在教学中运用的创新的教学法。

3. 在农村实施远程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 远程教育正以强劲的势头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蓬勃发展起来, 并在中国西部地区遍地“开花结果”。为了运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发展农村教育,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 教育部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 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 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 农村小学基本具备数字电视教学收视系统, 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光盘资源, 并初步建立远程教育系统运行管理保障机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要以地方投入为主, 多渠道筹集经费, 中央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支持。[7]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 (The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Rural Schools简称DEPRS) 的指向是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特别是较为贫困的西部地区。远程教育被看做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可行方案。美国学者希拉里·佩雷顿 (Hilary Perraton) 认为在发展中国家, 远程教育能为那些不能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提供教育的一种方式。远程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补充和支持。

二、农村学校远程教育计划实施概况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的提出, 从2003年伊始,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从2003—2007年, 预计耗时5年时间, 使数千万农村中小学生能够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从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并使得农村中小学切实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能, 此项计划分别从三个方面着手,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

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初步构建一个惠及全国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

2003年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计划, 是在2001年教育部和香港实业家李嘉诚先生成立的基金会的一系列关于远程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此基金会在2003年年底时, 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0多个贫困县中1000所乡村中小学的远程教学示范点。[8]此基金会的资助使得我国的农村中小学第一次有了远程教育设备, 并为以后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 是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进行的初步有效的探索。在此经验的基础上, 按差异分别给我国农村中小学设置三种不同的远程教育模式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 以适应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 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有效地传递到这些边远的农村学校。从2003年开始, 截至2006年年底, 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已经覆盖农村小学教学点91230个, 农村小学186734所, 农村初中34527所;全国共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349496套, 卫星教学收视系统191750套, 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34937套。[9]有了这些远程教育设备,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差距”。

2. 培训一支初步掌握远程教育应用能力的农村教师队伍, 实现了工程确定的培训目标。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计划得到有效的实施, 教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成为此计划的重要步骤。从2003年9月开始, 教育部实施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全国教师依托远程教育的平台, 实现了教师终身教育的体系。2006年暑假期间, 教育部实施了“万名中小学骨干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 2007年暑假期间又组织实施了“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参与培训的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人数达20多万。在2010年的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的项目中, 有270万名中校区教师参与培训。

3. 建立了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 有效支持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转。

新设备的安装和教师的培训, 给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推进做了强有力的支持, 教育部又利用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地方地方电化教育馆, 为加强多种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做出努力, 学校可以从中央电化教育馆注册接受卫星教育资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 (CEBsat) 能够覆盖全国, 形成了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CEBsat覆盖全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 具有8套数字电视节目、3套IP流媒体节目、8套数字音频广播节目、25套IP数据广播节目的传输能力, [10]国家层面的视频教育资源库, 都想农村中小学进行免费提供, 有力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公平的三个维度:一是入学机会的公平, 二是教育过程公平, 三是教育结果公平, 都能在远程教育的实施中得到一定的实现。

1. 促进教育机会的公平。

作为对传统教育的补充,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突破了在固定教室固定班级上课的模式, 用不同的信息传递模式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 使得所有学生都在自由的时间、相对不固定的地点进行自主学习。没有所谓的重点班级、重点学校, 所有孩子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学习。

2. 促进教育过程的公平。

远程教育采取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实施远程教学,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面授辅导和文字教材、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 以及视听阅览室、多媒体联网计算机等先进的学习设施和其他学习支持服务。[11]学生不分成绩优差,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平等地利用学习资源, 并与其进行互动, 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的学习。这是在传统课堂中难以保证的公平, 虽然我们一直在大力宣传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公平性, 但是很难保证传统课堂里的老师不会对学生抱有偏见, 既然有偏见, 那么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难以控制主观因素对其教育教学的潜意识影响。

3. 促进教育结果公平。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结果的公平是一种公正的不平等, 在保证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的基础上, 排除不可控制的因素, 所达到的结果的公平。并不是指每个孩子达到同样的学业成就, 而是“作为实质公平的教育结果公平可具体地理解为每个受教育者获得为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健康、全面发展和这种健康、全面发展的每个侧面都获得与其潜能相应的一定程度的发展”。[12]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个发展目标。学生个体知识、技能的提升, 是每个个体获得的与其潜能相适应的发展, 这正是教育结果公平的一种外在体现。

四、结语

在远程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 需要大量的经费维持系统的持续使用、教学材料与农村学生的生活不是很适合, 但是作为对传统教育的补充和支持, 农村远程教育是缩小地区差异和传递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 对实现教育公平的作用不可小觑。实现教育公平须渐进,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重视农村远程教育, 并为其提供各种政策和资金的保障, 让农村的教师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农村的学生切实接受优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 2010-7-1.

[2][3]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4) :74, 109.

[4]顾明远.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4) .

[5][6]Shiling Mc Quaide.Making Education Equitablein Rural Chinathrough Distance Learning[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rachin Openand Distance Learning, 2009 (2) .

[7]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http://www.edu.cn/20040325/3102277.s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网站, 教育信息化建设, http://www.moe.gov.cn.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网站, 2006—2007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 http://www.moe.gov.cn.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网站, http://www.moe.gov.cn.

[11]戴军波.现代远程教育中教育公平的调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8) .

3.日本学校的环境教育 篇三

日本的环境教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把学校的环境教育作为最重要的部分,很值得我们学习。

十年前,日本“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会”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做的事情就是,要对少年儿童的不同成长阶段进行相应的指导:

(1)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

(2)爱护动物,尊重生命;

(3)懂得水、煤、电等资源的有限性;

(4)了解身边地区的自然状况,参与创造良好的环境;

(5)正确对待身边发生的环境问题,自己不要成为环境的破坏者;

(6)了解自然的生态系统,保全并改善环境;

(7)以广阔的视野考虑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由此可见,学校环境教育的实施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亲近自然教育,形成学生对环境的丰富感知;了解自然教育,加深学生对环境的理解;保护自然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亲近自然阶段:

(1)在小学低年级的生活课中设有关于观察昆虫和植物的内容,一年级学生种花,二年级学生种小西红柿。中高年级则是开展每人种一盆花的活动。有的学校在校园内或校区附近开一块菜地或水田,为中高年级学生种稻谷、红薯等创造条件。几乎每个学校都饲养了兔子、鸡或其他动物。动物由低年级学生饲养班(自愿参加)负责照顾。通过植物的成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阳光和水的作用,养成接近自然的习惯;通过和动物的接触,学生理解动物的生命和人类具有同样价值,由此形成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2)六年级的家庭课是通过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学习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烹饪实习学生体会到生活排水是河川水质污浊的主要原因,感受生活垃圾量和种类之多,同时进行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以及减少污水排放的实践。家庭课的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保护意识。

(3)在低年级生活课和中高年级美术手工课上,学生利用花草、树木、石头等自然材料制作各种题材的工艺作品。学生在和自然的实物接触过程中渐渐形成独特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逐步培养了环保意识。

了解自然阶段:

(1)中高年级社会课的内容是学习社会生活常识、了解自然界的构成、了解现代产业社会结构。这门课的教学内容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在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对周边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查,如去超市调查垃圾回收再生利用的情况、计算废纸回收和节省木材的关系、调查生活用水和水质污染的因果关系。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和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同时通过以上调查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对环境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利用语文教材中有关环境的题材,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于环境问题的理解,思考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通过音乐课中讴歌大自然的曲目,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审美能力。

(3)中高年级理科课程是通过学习有关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知识,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运用理科知识理解环境问题,思考解决方法是本课程的特点。如学习“水溶液的性质”时,让学生观察空气中水的变化,理解自然界水循环原理,使学生树立起水是有限资源的意识。

(4)选定一个环境课题,根据在理科、社会课、家庭课中学到的调查和分析方法开展社会调研,并把调查结果以班级讨论会、编排剧目的形式进行展示,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加深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这样有益于深化学习内容,使学生共享学习成果。

保护自然阶段:

(1)根据国家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总目标,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型公害入手,认识地球環境问题的深刻性和紧迫性。学校的垃圾分类,清理社区的空罐、空瓶等都是“绿色社区”建设活动的一部分。

(2)举办再生物品展览会。展览会展示每个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做成的可以使用的用具或玩具,通过制作和展示再生物品,使学生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源再生利用的意义,培养学生爱惜资源的意识。

(3)通过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寻找环境保护的课题。日本各地小河流比较多,许多学校都开展由学生提议的定期清理小河垃圾、维护两岸绿化、治理河水污染等活动。

(4)在校内建立生物池,观察小池内各种动植物或校园内树木、燕子窝的变化,使学生加深对身边自然界生物之间互相依赖关系的理解。此外,走出校园到附近公园、菜地、树林、山地开展各种自然观察活动,也是学校较多采用的形式。

环境教育首先是意识教育、心灵教育。如果少年儿童从小就有更多机会参加自然体验和户外活动,有机会亲近大自然,能够在生活中维护自然的美好,那么,将来就会更加有意识地积极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

4.学校环境保护教育计划 篇四

一、本学校奋斗目标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完成环保五件大事——

一、学校操场建设完成;

二、完成校史馆建设;

三、实现教师每人一台微机;

四、在开通校园网开通上建立学校网页,实现教育信息现代化。

五、力争进入省级绿色学校。环保软件继续强化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树立环保意识。

二、具体计划

1、抓体制,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和教育,校长亲自挂帅参加这一项工作,并积极有效地组织师生员工参加各种类型的环保工作活动,日常工作与管理中,时刻注意环境意识的渗透,并带头在工作中保护环境。学校校办、年部、后勤和团市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为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

2、抓理念,为创建工作奠定思想基础环境保护以教育为本。抓好青少年环境教育,就抓住了环境保护的未来。也只有具备强烈环保意识的青少年,才能成为高素质的、适应21世纪要求的合格人才。绿色学校正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摇篮。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是学校环境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绿色学校是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品牌。抓好绿色学校建设,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奠基。基于上述认识,学校着重搞好教学渗透,各有关学科要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环境教育内容。教案和课堂教学中要有环境教育方面内容,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每学期要召开一次环境教育研究会议,总结交流环境教育和环保渗透的经验和教训,同时组织学习环保文件、相关知识和请有关人员来我校讲学。鼓励教师写环境方面总结和论文。同时在考试中要结合实际出一些环保知识或与环保相关内容,以检验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和检验学生环保知识和意识。开展的相应“绿色教育”研究性课题研究。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来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纠正一些师生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绿色学校等于园林式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不具备创建绿色学校的实力;知名度高的学校没必要参创绿色学校;“绿色学校”牌子一挂,创建工作就可偃旗息鼓等等。学校应采用各种方式、加强宣传、培训,尽量让大家弄清楚绿色学校创建“是什么”。

3、抓骨干,培育创建工作的前锋和中坚加强对骨干人员的培训指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巩固学校绿色学校创建成果,提高学校环境教育水平,学校定期专门举办关于绿色学校知识讲座,并聘请了市外知名的环境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同时选派人员参加上级级绿色学校培训。学校建立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机制及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内容,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培训活动,为提升我校绿色学校环境教育的整体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大力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综合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为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清除校园安全隐患,创建“平安校园”,杜绝发生校园刑事案件;学校周边安全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部门联动、校内校外结合的打、防、控网络和相关工作制度及长效管理机制。

(一)整治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环境。重点整治非法、违章经营的歌舞厅、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和音像制品店,对学校200米范围内的娱乐场所坚决依法予以取缔。重视对学校周边针对学生出售(租)非法出版物的整治,净化学校及周边文化环境。

(二)整治校园及周边交通环境。重点整治校门口游贩摆摊设点、堆放杂物、交通拥挤混乱现象以及“三无”车辆校外运载学生现象。严禁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坚决打击“黑校车”,落实交警护学岗制度,规范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三)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以排查整治学校及周边矛盾、纠纷等不稳定因素为切入点,重点排查、整治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活动和校园及周边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等其它各类安全隐患。加强学校周边出租房屋以及文化娱乐场所的清理整顿,加强学校治安、消防安全等工作的检查指导,强化学校技防设施建设。

(四)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重点整治学校食堂卫生、饮水卫生、校内外小商店、食品摊点和各类无牌无证的非法经营摊点。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严禁学校及周边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五)整治校园及周边教学环境。重点整治学校周边乱搭滥建,侵占校园面积、排污、居民随意进出校园等问题,督促做好防护设施,明确责任,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六)清查清理学校周边学生临时食宿点。重点整治学校周边学生临时食宿点,对无证经营的食宿点给予关闭,对有证不规范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给予关闭。

三、工作要求

(一)科学安排,周密部署

教育局成立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这次集中整治行动。各学校、幼儿园也要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成立相应组织,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和责任,研究制定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协同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二)广泛宣传,营造声势

各学校、幼儿园要广泛利用广播、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形式,大力开展以“校园及周边安全”、“学生和儿童平安”、“综合治理确保平安”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的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师生参与校园及周边安全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

(三)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在各学校、幼儿园全面自查的基础上,由县学校及周边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由综治、安监、教育、公安、卫生、消防、工商、文体、行政执法等部门成立安全整治排查小组,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学校治安、校车管理、食品卫生、周边环境、设备设施、消防用电、学校房屋、住寝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要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

(四)建立台账,落实整改

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分类整理,根据部门职能职责要求,按照单项整治和联合整治相结合的原则,部署和分解整治工作任务。对突出隐患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整治工作不力、整治效果不明显,整治后出现反弹,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重点督办,直到问题彻底解决。确保整治工作收到实效。

(五)检查验收

6.学校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篇六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健康发展,努力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创设洁净美观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特制定学校环境卫生工作计划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卫生工作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卫生领导小组

组长:阳建甫副组长:陈代田、郑代树、阳志民、刘志丹、钟锡南、聂会民、成员:李密、罗美红、肖鹰、周震源、宁水娇、刘茜、阳凌云、刘志、阳云虎

二、组织实施办法

(一)做好日常卫生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卫生

认真抓好各辖区内的日常保洁工作。公共卫生区域、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小卖部等区域的日常卫生工作专人负责、人人参与,由政教处和团委及值周老师组织相关人员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狠抓落实各项卫生检查考核机制,各项卫生检查评比结果与班主任、寝室管理员绩效工资挂钩。具体分工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队伍,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3、划分好卫生公共区,责任到班级。

4、认真做好卫生工作,加强学校整体和学生个人卫生工作。

二、具体要求

(一)教室内外要求: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2、墙壁、阳台、天花板、标语牌等无积尘、无脚印、无蜘蛛网。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书柜或者放臵物件的课桌无积尘,清洁工具摆放有序,不准放在室外。

(二)公共区要求: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2、花坛内无纸屑、无杂物,周围瓷砖上无积尘、无脚印。

3、厕所内外地面干净,水池清洁无污垢,墙壁无积尘、无脚印。

4、楼梯上地面干净,墙壁、窗台、无积尘。

5、墙裙瓷砖要擦拭干净,没有积尘。

6、垃圾桶外要经常擦拭,保持洁净,桶内垃圾满了要及时倒掉。

(三)宿舍内外要求

1、地面:(包括阳台)清洁,无痰迹、积水、污迹、果壳、废

物等,用拖把拖干净,禁止水冲。

2、门窗、墙壁:室内墙壁、天花板、灯管无灰尘、蜘蛛网、污

损,墙壁整洁无涂画;玻璃明亮,无破损,无糊纸及贴物,墙壁无污迹。

3、洗漱用品等公共用品:牙缸摆放要整齐有序;牙刷摆放方向

一致;毛巾叠放一致;桌面其他私人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4、床上用品:被子要叠放整齐(统一为方块型)统一放在一头;

枕头下面不要放杂物,放在床头,方向一致;床单干净、平整;床上用品要定期洗晒,保持干净,健康。床上无杂物。

5、床下鞋子:摆放整齐,鞋跟向外成一线,床下无杂物乱放。

6、纸篓和卫生工具 :垃圾要及时清理,不得存放在室内,卫生

工具摆放整齐,定期清洗。

9、卫生间、公共卫生 :地面干净整洁,要时刻保持清洁,室内

空气清新;门外不能堆放垃圾,不能摆放鞋子,自觉遵守公共卫生间的卫生要求。

(四)、食堂大厅要求(由班级负责)

(1)就餐大厅整洁明亮,餐桌上无灰尘,地板无垃圾,凳子无脏水、灰尘等。地板要求明亮干净,责任班级对大厅的地板每天至少要清扫3次,星期二、四对餐厅要拖洗,保证就餐大厅整洁卫生。

(2)食堂周边无杂物、垃圾、食堂外围排水沟无污物、垃圾,每天最少清扫1次,保证室外整洁、干净。

(3)大厅窗户要求每周至少擦拭一次,玻璃上无灰尘、无痕迹,保证清洁明亮。

(4)就餐大厅四周墙壁、天花板无蛛网,每周至少打扫一次。墙砖至少每月擦洗1次,保持干净。

(5)食堂内外栏杆干净,无灰尘,坚持擦拭。

(五)、食堂厨房、操作间要求(由工友负责)

((六)库房卫生(保管员负责)

三、工作措施

1、强化全体师生的卫生管理意识,宣传并强调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使全体师生提高对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视,并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建立一支由各班卫生委员组成的环境卫生队伍,由值周老师带队坚持第二节课后检查第一次教室及公共区卫生和学生的个人卫生、晚自习前检查第二次教室及公共区卫生。

3、每天公布卫生检查的结果,成绩上墙。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总结,及时表扬先进。

4、每天各班在检查前进行一次大扫除,并负责保持好本班卫生。

5、学校直接与卫生委员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对出现的卫生不良情况及时处理。

7.学校环境保护教育计划 篇七

本次调查为焦作卫校、新乡市卫校、郑州卫校、焦作职工医学院等四所学校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在上述学校的部分领导、专职教师、教务工作人员、护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 其中教师及教务人员120份, 学生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402份, 其中教师及教务人员116份, 学生286份, 回收率为95. 7% 。其中260份试卷主要是在焦作卫校教师及05级护理专业四个班进行, 其中教师问卷60份, 学生问卷200份。160份分别在新乡卫校、郑州卫校、焦作职工医学院教师及05级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 其中教师问卷60份, 学生问卷100份。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整理分析。

一、对师生环境科学素养

1.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师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

我们选择了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师生调查问卷的方式, 从调查问卷中看出大部分师生对环境问题持关心态度 ( 很关心和比较关心) , 对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森林砍伐和大量垦荒造成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 ”问题, 有76. 8%的教师和62. 9%的学生表示很关心, 这也许是和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问题日益明显, 气候日益恶化, 水资源日益短缺, 人们对此深有体会的关系。尤其是“秸秆、垃圾焚烧”问题, 有90. 6% 的教师和85. 2% 的学生表示很关心,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河南地处中原是农业大省并且是交通枢纽, 焚烧秸秆、垃圾时, 随着烈焰升起的滚滚浓烟不但有碍视线, 大刹风景, 影响交通特别是航空业, 而且熏眼刺鼻, 污染环境, 特别是前几年人们深受其害并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师生而言, 对于“野生动物种类减少”“石油、煤等燃料的使用使空气中的CO2增加从而使气候变化”“酸雨导致森林死亡及湖水变质”关注程度不及其它环境污染问题, 这应该是值得注意的。

在调查问卷中还发现他们对“医源污染”“白色污染”的关注程度竟是所调查问题中最不受重视的, 师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显然是不够的, 而一次性医用塑料用品已成为各医院的必需品, 其用量有增无减, 这些医用塑料是白色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废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问题目前是世界性难题, 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环境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的缺陷。

2. 师生对环境知识答案正确率

同样, 我们对环境知识答案的正确性也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师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知识, 但内容显然偏少, 准确率也低, 世界环境日师生答对率只有52.4%左右, 世界地球日教师与学生答对正确率的只有32. 6%与29. 2%。具备重要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知识, 是关心这个问题的前提, 通过调查显示, 教师和学生的对比统计来看, 教师的环境意识略高于学生; 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实施环境教育时, 应该关注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添加相关教育内容, 如近几年发生的沙尘暴、水灾、秸秆、垃圾焚烧、医源性污染问题等。

3. 学生环境知识来源

在问卷中这项有意设置成的单项选择题中, 学生均把主要环境知识来源归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报刊杂志及影视媒体, 对学生环境知识的增加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传统与现代媒体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它的时效性强, 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结合典型事例进行集中报道, 创造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对普及环境科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效果极佳。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渗透、第二课堂退到了后面, 在卫生学校能够很好渗透环境教育的课程如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化学、传染病及卫生保健等课程中, 环境教育显然被忽视了。家庭的作用比较薄弱, 学生从父母处获得的环境知识是课外各渠道中最薄弱的环节, 出现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教育的不平衡。

4. 师生对环保政策和法规的了解程度

从问卷和沟通、交流中看出教师对环保政策和法规的了解程度略高于学生, 但是, 统计结果表明, 对于我国《刑法》中是否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和“环境保护监督渎职罪”, 教师中持肯定回答的只有25. 8% 和28. 6% , 学生中则只有17. 6% 和11. 7% , 显示出师生对环保法制认识的缺乏。

从对师生环保法规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来看, 情况稍好一些, 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都有一定的认识, 教师和学生知道的比例达到56. 2% /46. 2%和36. 2% /28. 6%, 而对《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知晓比例则都不足20%, 显示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开设环境法制教育的迫切性。

二、学生对环境的态度

1. 学生环境态度的认识

表1可以表明: ( 1) 学生行为的倾向性。环境意识要落实到环境行为上, 而这种行为在调查问卷中只能是预期行为, 是通过一些情景或对一些实际问题, 考察学生的行为倾向, 考察主体对客体的参与和行动。

调查表明, 大多数的学生表示约束自己有害于环境的行为倾向。63. 4% 的学生选择“虽然觉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来劝阻”, 12. 2% 选择“当场出来劝阻”, 说明多数学生能选择正确的行为, 但却没有勇气站出来劝阻错误行为, 与学生交谈, 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 他们一方面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报告, 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自扫门前雪”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主持正义。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 忽视了具体环境问题的技能教育, 如平时我们对有关公众参与监督及环保部门的技能范围和反映渠道的介绍较为欠缺等。91. 5% 的学生在购买东西时从不考虑环保因素, 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个实质性问题, 每个人都对他人的环保行为缺乏信心, 结果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环境, 而且心安理得, 没有负疚感。要想改变现状, 一方面应充分强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法制教育, 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 优化社会环境, 从而控制、减少日常生活中这种破坏环境的公众行为。

( 2) 学生对环境保护紧迫度的认识。调查表明, 87% 学生认为环境保护是一件很紧迫的事, 必须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人做起, 不难看出学生环境态度上是积极的。

( 3) 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来看, 学生是否同意垃圾分类的态度“每天从各个家庭生产出大量的垃圾, 分类收集日常垃圾中的纸、玻璃、金属, 是否愿意”这一具体问题回答中愿意做72. 3% 不愿意做的27. 7%, 也可证实学生环境态度是正确的判断。

2. 学生对环境的观察与评价状况

表2学生对环境的观察与评价调查表明, 对于“近几年家庭周围地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存在差异。对“居住的地方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回答, 认为最严重的前三位是: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认为“我国环境状况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差水平的”占38.2%, 学生认为我国的环境状

况不容乐观, 这也说明学生有环境意识。对全球性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回答上, 学生选择“人口膨胀、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的比例很大41. 7%, 是第一位。出现这种情况, 与他们的亲身感受有很大关系, 交通堵塞有目共睹, 人口膨胀所造成的住房拥挤更是大多数学生所亲身感受的,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认识。而公认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毕竟离学生还是遥远的, 而且没有什么亲身感受, 社会宣传及教育也不够。这类问题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较远, 但却带有全球性, 从根本上威胁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存。治理环境问题, 最终需要治理这类本质性问题。同样, 学生关心环境问题, 也应当由浅入深, 认识问题的全貌和本质。可以认为, 中专卫校的学生对环境危害程度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 亲身感受是重要的因素。从前面学生对周围环境状况评价及我国环境状况的认识上, 也可以说明上述看法。由此可知, 中专卫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日常生活环境的高度关注, 而对远离日常生活的生态环境却知之不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你赞成的观点”有43.6%的学生持正确观点, 有26. 6% 的学生认为“人应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 显然, 几十年来关于“人定胜天”的宣传对公众自然观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对环境的观察和评价及预期行为可以体现学生的环境态度, 也反映出学生对环境的观察与评价态度, 是环境意识中处于较高层次的部分。

3. 环境教育方式的认知倾向

表3表明 ( 1) 学校开设环境知识课, 学生愿意学的有66. 1%, 也是35. 2% 的学生最乐意学习的方式,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 说明学生想了解环境知识; 遗憾的是调查统计无一所学校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进行环境教育, 这个结果和国际教育界提出的学校环境教育应该通过整个学校进行的趋势相差甚远, 也与时代对环境教育的呼唤不相称。

( 2) 中专卫校开展环境教育方式的调查, 普遍认为课堂渗透与学校内课外活动和是目前学校主要开展环境教育的方式, 分别是29. 8% 和49. 6%, 而课堂渗透教学占20. 6%, 这个结果和前面统计的环境教育知识来源相吻合。

4. 学生参与环境教育宣传活动的态度及开展的活动

表4学生参与环境教育宣传活动的态度上调查的结果值得欣慰, 从学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统计中, 积极参加和愿意参加的分别是69. 2% 和12. 4% , 这说明环保意识在逐步增强。学生愿意参加的环境活动是课外的垃圾处理过程和社区环境保护行动分别有41. 5% 与30. 4%。这可能与学生的好奇心有关, 说明学生愿意参加校内校外的环境教育。学校应当对学生加强正规的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的内容除了传授环境知识以外, 还要重视环境教育的形式, 并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表5统计结果不难看出,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偶尔进行环境教育讲座与未举办的是50%。偶尔开展环保宣传活动75%缺乏经常性, 学校从未对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占85%, 说明学校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 同时也与学生愿意学并积极参加环境教育活动相违背, 应加强环境教育方面的宣传及教育。

5. 环境教育课程设置

从几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调查统计结果及笔者与调查单位的部分领导与职工交谈看, 学校领导对环境教育是不够重视的, 在交谈中只有少数职工 ( 35. 3%) 认为应该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参与本次调查的学校中, 没有一所学校将环境教育设为学校的必修课及选修课, 同时也没有一所学校的领导愿意将环境教育设为学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没有一所学校经常举办环境教育的讲座, 没有一所学校组织过对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这种结果在环境教育持续发展的今天, 是值得令人思考的, 同时也说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环境教育发展滞后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张旺.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 (1) .

8.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环境问题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德育 教育 重视 教学 社会 家庭 学校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人要从小做起,小学生比如幼小树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荣发滋长”,从古至今人们从来没有忽视对品德的要求,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标准必将是德才兼备的标准。在作为育人主阵地的学校中,德育的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主导方向。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影响并决定着孩子们这一生的性格与习惯的形成,而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也更多地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从教育改革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各地也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尤其在农村学校,成绩是巨大的。但也毋庸置疑,目前的德育教育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探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现就农村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特殊环境现状作以下阐述,供同仁们探讨。

一、特殊的社会大环境

在经济发生重大变革与转型的今天,在社会环境发生多元化的前提下,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较大变化。滋生在农村的不良风气毒害着农村环境也波及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比如网吧、游戏厅等不健康的娛乐场所,封建迷信活动、社会风气腐败等不少的不良行为都直接影响了儿童心理。

二、特殊的家庭大环境

(1)金钱的价值观影响下,社会所产生的物流与经济效应对农村儿童的负面影响也越发严重,大部分农村家长从小给孩子的教育就是努力读书才能赚钱。他们希望更多的就是孩子通过学习知识,将来在经济发展上有所成就,富耀门庭。孩子们从小看到的就是家长如何在外面拼命赚钱的同时,也得到家庭在经济发展与物质丰富后,给他们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在吃穿、玩乐上大可尽情地享受。从小滋生出满脑袋的金钱观,造成不思上进,淡化人生,贪图享受等不良习惯,也容易走上歧途。

(2)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环境相对安静,同时各家居住比较分散,各家庭相互间交流较少,使得大部分农村家庭变得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特性。加之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一方面忙于农活,另一方面缺少文化知识,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无法跟孩子沟通,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导致儿童形成自闭孤僻的性格,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3)是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值寄予很高,总希望孩子读书成名,走仕途经济之路。对孩子的成绩过度关注,轻则时常将自己孩子与其他家庭成绩优良的孩子来对比,重则打骂,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到自卑、气馁,觉得自己太笨,与家庭的关系也逐渐紧张,有的甚至厌学、逃学等,生活与人生的认识产生异差,对学校、家庭、社会产生逆反心理。

三、特殊的学校大环境

农村小学校的思想教育大多搞形式,缺乏监督力度,有些学校好作表面工作,喜欢生搬硬套,乐于大起大落,只满足于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加之老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政治思想、理论水平、素质和思想修养不高,不能坚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教育过程中采取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并传统。有的老师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动手就打,动口就骂,体罚、侮辱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不能率先垂范,不能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不能首先做到。再者,很多思德课老师左右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班主任教师也缺乏政治修养。这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简单,教师不能得心应手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从近年从事德育教学工作中切身体会到,要改变以上现状,必须要充分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不断整合“三结合”教育,整合各方面资源,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孩子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家庭引导较少,学校不仅要承担本身的教育工作,还应向家庭教育延伸,以弥补当前农村孩子家庭引导的不足问题。加强并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德育观念,发挥主体教育作用,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共同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让农村孩子们良好环境下情感受到熏陶,培养并塑造出健康的心理与美好的灵魂,关心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威:《学校与社会》( 1899 年),赵祥麟等译 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2]林玉华主编,中小学教育科研100问,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3]孙学策著:《我说德育》,开明出版社, 1997年版。

作者简介:

上一篇:苍山寻友散文下一篇:小学门卫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