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乘法教案模板范文

2024-09-22

小学乘法教案模板范文(精选10篇)

1.小学乘法教案模板范文 篇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

教学目标:

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 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作好铺垫: 1.说说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2.计算下面两组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5+8)

(7+6)×3 4×5+4×8

7×3+6×3(设计意图:回顾旧知,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

1、引入主题图(课件:植树情景及信息):每小组要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有25个小组。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1)阅读理解: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知道了什么。

生1:已知每小组要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有25个小组。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生2:每个小组共有6人。(2)分析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板书:(4+2)×25 4×25+2×25 2.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生读等式

板书:(4+2)×25=4×25+2×25 生读算式(4+2)×25=4×25+2×25

3、春季运动会李老师欲订购9套运动服,上衣每件58元,裤子每件42元,一共需要都少钱?

口头列式,得出(58+42)×9=9×58+9×42(生读等式)

4、观察这两组算式,请你写出一些类似的式子.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写出几组算式,有很多学生已经用字母或图形表示的。(3个学生写错,2名学生自己改过来了)

投影展示

生1:(1+2)×3=1×3+2×3(3+2)×4=4×3+2×4(10+2)×5=10×5+2×5(6+4)×5=6×5+4×5 生2:(4×2)×3=4×3+2×3 生3:他的算式是错的,括号里应该是两数之和。

生4:(+)× = × + ×

(a+b)×c= a×c+ b×c a×(b+c)= a×b+ a×c 师;尝试用文字总结发现的规律

生:两个数相加,乘第三个数,可以先把第三个数分别与前两个数相乘,再相加。、、、、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集体归纳。

抓住:两个数和、分别相乘

小结:这个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我们的数学前辈们早已研究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也就是---(电脑出示下面的文字)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6、讨论记忆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师: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不同,大家讨论一下记忆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生1:就像课前老师与两位同学见面一样,老师和两位同学分别握手再求和。

生2:括号外面的字母c就像我自己,放学回来,站在门外,爸爸和妈妈在房子里,我进门后先和爸爸打招呼,再和妈妈打招呼,最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模仿写算式和寻找记忆方法的环节,让学生体会理解分配律的本质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三、巩固新知,尝试练习

1、数学王国正在举行有奖竞猜的活动,你能拿到那些精美的奖品吗?

(12+200)×3=□×3+□×3 15×(40+2)=□×40+□×2

2、数学游戏:找朋友

(1)找出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将算式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一共出示了四组算式,让学生在辨别正误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提问: 22×7+18 和(22+18)×7 是朋友吗?如果要让它们成为朋友,该怎么改?(2)整理卡片,分成两组

甲组 乙组

① 100×31+2×31 ①(100+2)×31 ② 9×(37+63)② 9×37+9×63 ③(22+18)×7 ③ 22×7+18×7 分组计算比赛: 女生计算甲组的三道题,男生计算乙组的三道题.看谁算的快。

(设计意图:制造冲突,引出认知矛盾)

男同学这组为什么算的慢?你们认为这样比赛公平吗?你们有没有办法很快算出得数?(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简便计算的方法:把乙组题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另一种形式,使计算简便。)

小结:能口算,并且能凑整

十、整百数,算起来比较简便。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这一环节进行充分运用,渗透简便运算的意识)

四、运用规律,内化新知

(8+4)× 25=

34×72+34×28= 先观察,说一说算式特点,再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既显示了内容的完整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五、课堂总结与评价: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意识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4+2)×25 = 4×25+2×25(a+b)×c= a×c+ b×c 甲组 乙组

① 100×31+2×31 ①(100+2)×31 ② 9×(37+63)② 9×37+9×63 ③(88+12)×7 ③ 88×7+12×7

2.小学数学教案《乘法交换》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乘法交换的产生 2.学会应用乘法的交换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的应用 教学具准备:课本插图 教学时间:3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吃的,看这是一箱饮料 二.中心阶段

(一)探求乘法交换的产生 1.饮料图

(1)仔细观察它是怎么排列的

一共有几瓶,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4×3=12(瓶)每行有3瓶,4行就是4个3 3×4=12(瓶)每列有4瓶,3列就是3个4 4+4+4=12(瓶)3+3+3+3=12(瓶)这两道乘法题表示的意思相同吗?有何不同?(一份量不同)

(2)师:目前乘法的计算还没有学习,我们主要是利用相应的加法算式帮助计算的,这两道加法分别解决了哪道乘法题的计算 板书改成: 4×3=12(瓶)3×4=12(瓶)↓ ↓ 3+3+3+3 4+4+4(3)说说这两道加法题你是怎么算的,分别要加几次?

3+3+3+3 我先算3+3=6,再算3+3=6,6+6=12,共要算3次

我先算3+3=6,在算6+3=9,9+3=12,也要算3次 4+4+4 我先算4+4=8,再算8+4=12,共算了2次

小结:同一幅图所看的角度不同,即我们定出的一份量不同,算式也是各不相同的,每道乘法题我们都能找到一道与之相对应的加法题帮助计算。

2.蛋糕图

(1)这里还有一盒蛋糕,共有几块呢?模仿刚才的步骤同桌互相说一说(2)汇报

5×2=10(块)每行有2块,5行就是5个2,我们可以借助2+2+2+2+2这道加法题帮助计算,我先算2+2=4,再算2+2=4,4+4=8,8+2=10,共加了4次

2×5=10(块)每列有5块,2列就是2个5,我们可以借助5+5这道加法题帮助计算,5+5=10,只加了1次

3.草莓图

(1)这是什么?(草莓)共有几颗呢?像刚才这样自己说一说(2)汇报

7×3=21(颗)每列有3颗,7列就是7个3,我们可以借助3+3+3+3+3+3+3这道加法题帮助计算,我先算3次3+3=6,再算6+6=12,12+6=18,18+3=21,共加了6次

3×7=21(颗)每行有7颗,3行就是3个7,我们可以借助7+7+7这道加法题帮助计算,先算7+7=14,再算14+7=21,共加了2次

4.师:每幅图我们都列出了2道乘法算式,也找出了相应的加法题帮助计算,在听汇报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畅所欲言)

结合板书观察一下,每组的乘法题有什么特点?(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小结: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里运用了乘法的交换

板:乘法交换

4×3=3×4 5×2=2×5 7×3=3×7 通过刚才3道题的计算我们发现这一规律是存在的,你还能举出形如一些形如□×□=□×□运用乘法交换的例子吗?(板书学生所举出的一些例子)

5.师:既然它们的答案相同,你愿意计算哪一题,说说你的想法?

运用乘法交换可以使计算简便;加数个数少相加次数少计算起来简便 ※以加法题作为乘法算式的计算手段,通过每一道连加题的计算,连加次数的统计,使学生自主体验哪道算式计算起来简便,从而得出一些想法。(二)应用

1.刚才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两个想法 板:运用乘法交换能使计算简便

加数个数少想加次数少计算起来简便

通过相应加法题的计算验证一下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对不对,或者说你还有哪些想法等会儿都可以交流。

2.汇报后小结,在目前乘法计算还没有学的前提下,在排除因数为5的情况后我们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将小的因数放在前面,减少加数个数从而减少相加次数使计算简便。

※通过观察、举例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乘法交换的产生过程,并在知识点的掌握中融入自己的想法,活学活用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练习阶段

1.小丁丁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道题 出示:3+3+3+3+3+3+3+3= 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本领想到一种简便的算法吗? 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8×3=3×8=8+8+8=24)2.书上也有一道类似的题你会吗? 独立完成书P14/2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到了有关乘法交换的哪些知识? 你认为9个8连加简便还是8个9连加简便,得出都不简便,以后乘法计算我们要借助乘法口诀计算

由《乘法交换》这堂课所想到的„„

《乘法交换》这堂课中的知识点并不多,如何让这堂课上得有新意,如何在课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了自己在课前考虑得较多的问题,最终我决定尝试让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定位在让学生充分体验乘法交换的产生过程,课上完后听课老师对自己的这一设计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体现出了新教材的“新”,认为在老教材的有些概念教学中也可以尝试用这一模式展开。没想到自己的一个想法,一项尝试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自己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后自己以这堂课为主线对此进行了再推敲,回顾自己2年多来走过的尝试新教材之路,产生了一些个人的想法。1.转变教师角色,了解学生的想法与意见:

要打破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说法或出的题一定是正确的这一想法,让学生有这样的共识,老师出的题并非完全是正确的,一定要带着想法去研究问题。起初学生有些不适应,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学设计中多一些看似对的再想想其实不然的题目或概念,使学生通过思考明白在课堂中老师和学生只是站在同一高度探究问题的人,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和关键时刻的点拨者,一切都得想想再想想;在随后的阶段的学习中,可以对新课中出现的知识点让学生谈自己的意见、想法或联系到了哪些题,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他同学对于他的想法或出的题目再深究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有再通过举例等不同方法进行验证,加深对某些概念的理解。

在这堂课中,学生表现出的已是第二阶段的学习过程,即自主说想法,为了将教材资源挖得更深些,我也作为一个参与者补充了自己的想法,交流的过程成为了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2.打破以往教学模式,重过程而非结果:

自己在尝试新教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练习还没怎么做就讨论了一个例题一节课就没了连练习课都没时间安排,起初自己曾产生过疑问,学生能懂吗?这本教材适合学生吗?通过后续的练习,自己发现,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特别是那些中上水平的学生,听他交流方法 4 时的那种表达方式你很难想到他只是一个低年级的学生,简直可以和中、高年级的学生蓖美。

在这堂课中,通过板书的观察,学生能一针见血地说出我发现两个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课后一位听课老师感慨地说,我们四年级前两天也在学乘法交换,还没你们学得好呢?她的这一说法确实也呼应了自己的想法,新教材不约束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造了更大的思维舞台,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更不能压抑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3.困惑,如何缩短生生间的差距:

3.小学数学乘法口诀教案 篇三

1.使学生学会1~4 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游戏的图片、学生准备小棍若干、录音机。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评析

复习准备

以开火车形式背口诀。口算(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候念口诀)。

5×2 5×4 5×5 5×1 3×5 1×5

2×5 5×3

看图填空。

☆☆ ☆☆ ◆◆◆ ◆◆◆

( )个( )是( ) ( )个( )是( )

( )×( ) ( )×( )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那位小朋友最肯动脑筋?老师有奖品发给你。

二、新课

1.师:用3根小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

生1:我摆了一个“工”

生2:我摆了一个“个”

生3:我摆了一个“干”

生4:我摆了一个“大”

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1:1×3

生2:3×1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一个字用了3根。

师:你能用口诀表示吗?

生:一三得三

师:有关三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能猜出有几句吗?

生:有3句,这三句是: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师:说得真好,奖励你一颗“智慧星”!

(智慧星图片)

能不能根据这些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

生1:2×3 3×2

生2:3×3

生3:1×3

生4:3×1

2.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很好,现在我们是不是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快、最好。

(几分钟过后)

反馈:小组1:2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两句,4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4句。

小组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2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4的口诀是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精灵非常欣赏你们成功的合作!

(给说的好的小组发放“合作奖”)

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1: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生2:都是从1开始的。

生3:最后的一句口诀两个数都一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精灵要送你一个大拇指!

(大拇指图片)

师: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一得一 因为就一个一

师接话说:是啊!一个一当然就是一了。

三、练习反馈

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小精灵要带你们去玩一玩,上哪儿去了?注意听。(放音乐)

小精灵带你们来到小树林,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动脑筋爷爷组织的有奖大赛,你们愿意参加吗?

(l)口算:(卡片出示15道题) (2)投篮比赛:(说明:每人分一张卡片)

师:小白兔和小花鹿进行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准,投得快。

(给做的快得同学发“优胜奖”)

(3)游戏:“捉鼠比赛”

说明: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

黑猫队,3人;白猫队,3人。(戴头饰)

师:看哪一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所有的算式卡片。

四:总结

4.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分析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和简洁。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5×53×8 25×44

指名说出运用什么方法使计算简便

2出示两组算式

(6+4)×7 6×7+4×7

20×(5+2) 20×5+20×2

(10+25)×4 10×4+25×4

先口算,再说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关系?(结果相同)

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个算式?(等号)

谈话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我们要学习乘法的另一个定律。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同学们,学校马上要进行广播操比赛了,体育老师准备给比赛的同学每人买一套服装,我们一看。

出示课件:(课本第54页例题情景图)

2、提问: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每件短袖32元 每条裤子45元 每件夹克衫65元)

3、提问:

体育老师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你能自己列综合等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4、学生试做

5、教师巡视,让用(65+45)×5和65×5+45×5两种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分别口答。

教师板书:(65+45)×5=110×5=550(元)

65×5+45×5=325+225=550(元)

6、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列的算式和思路

解法一: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

解法二:先算买夹克衫和买裤子各用多少元

7提问:

这道题的两种算法不同,比较一下他们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结果相同)

8谈话:结果相同的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相连接

板书:(65+45)×5=65×5+45×5

9照上面的等式,你还能再说出一个吗?

课件出示(―+-)×-=-×-+-×-

10谈话:这样的等式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样等式的规律。

三、概括定律

1提问:

观察例题这两个算式,等号左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右边呢?

学生回答后(65+45)×5是用65与45的和同5相乘;65×5+45×5是把65和45分别同5相乘。

2提问:谁能用一句话把等号左边算式的特点概括出来?右边呢?

板书:两个数的和同另一个数相乘

两个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3提问:

既然等式两边计算结果相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两个数的和同另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再相加

4同桌把乘法分配律完整地说一遍

5谈话:大家说得很好,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6练习

(1)、(42+35)×2=――――

(2)、27×12+43×12=――――

7、提问:如果现在要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你们认为应该用几个字母呢?(3个)

8、谁会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板书:(a+b)×c=a×c+b×c

四、巩固练习

1根据乘法分配律,填出另一道算式

15×26+15×14=□○(□○□)

72×(30+6)=□○□○□○□

2课本第55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用手势判断

(2)谈话:第三题意见不统一,你是怎么判断的,不能确定时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提问:

怎么改算式,让同学们一看就知道他们相等?

(74可以写成74×1)

(3)提问:

第4题的两个算式为什么不相等?怎样改写可以使它们相等?

3选择题

24×(49+51)与下面的――――式相等

(1)24×51+24×49

(2)(24+49)×(24+51)

(3)24×49×51

4拓展题:

5.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及与同伴交流,使学生亲历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建构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会应用乘法分配律,使某些运算简便。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索发现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买衣服的情境转入乘法分配律。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几组不同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然后归纳总结出字母公式,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生活引入,激发兴趣

今年十月,县里准备举行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我们学校准备派5个同学参加比赛,学校准备为这5位同学选一套运动服装。老师在商店逛来逛去选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请看大屏幕。

出示:两件上衣(价格分别是100元、80元)

两条裤子(价格分别是70元、50元)

2、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出示:(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2)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案计算出总价(用多种方法计算)。

二、探索交流,建构规律

1、生选择搭配方案并计算。

2、组内研讨,并出示:

(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

(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

3、汇报交流:

(1)探讨第一种方案。

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项老师推荐他的方案?

(预设学生回答:A:要求5套衣服多少钱,就要先求出1套多少钱。即:一套的价钱×套数=总价。列式为:(100 70)×5

B:要求5套衣服多少钱,就要先求出5件上衣的价钱和5条裤子的价钱。即:上衣价钱 裤子价钱=总价.列式为:100×5 70×5)

(2)探讨第二种方案。

(3)探讨第三种方案。

(4)探讨第四种方案。

教师板书:

一套 ×套数 = 5件上衣 5条裤子

(150 100)× 5 = 150×5 100×5

(150 70)× 5 = 150×5 70×5

(100 100)× 5 = 100×5 100×5

(100 70)× 5 = 100×5 70×5

4、生列举例子。

(1)出示:活动要求

A、写出三个这个的算式。

B、交流:你怎么来说明你写的算式左右两边是相等的?

(2)汇报、师板书学生说的等式,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证明算式左右两边是相等的。

5、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问: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全班所有同学的算式?

6、学生归纳概括: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训练提升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 20)×12=□×12 □×12

25×(4 9)=□×4 □×9

8×(10 5)=□×□ □×□

30×24=30×□ 30×□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48×12 52×12 15×18 26×18

(15 18)×26 25×40 25×4

25×(40 4) (48 52)×12

14×(45-5) 11×4 25×4

(11×25)×4 14×45-14×5

6.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案 篇六

1. 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 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乐园的情境,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为下面学习乘法做背景。

二、探究新知

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提出问题:坐碰碰车20元,3人需要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呢?

预设:20×3=

提出问题:要怎样计算呢?

预设1:可以用加法计算,20+20+20=60

预设2:2个十乘3是6个十,也就是60。

提出问题:那200×3=多少呢?

预设:2个百乘3是6个百,也就是600。

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提出问题: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呢?

预设1:12+12+12=36。

预设2:把12分成10和2,用10×3=30,2×3=6,30+6=36。

预设3:用3乘2等于6写在个位,1乘3等于3写在十位,就是36。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3写到十位上呢?

预设:因为1表示1个十,1个十乘3就是3个十。

提出问题:想一想,12×4=应该怎样计算呢?

预设:2乘4等于8写到个位上,1乘4等于4写到十位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三、巩固练习

1. 口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0×7= 200×7 = 700×2=

21×4 = 23×2= 32×3=

2. 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多少钱?

3. 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口算算法的理解,熟悉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预设2: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乘一位数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7.小学数学教案5的乘法口诀 篇七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51页中的例题及其练习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2、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决来源并熟记5的乘法口决 教具、学具准备:例1情景图的放大图;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纸、5根小棒。教学过程: 复习

1、大家齐背1~4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回答后半句。

二三()

二二()一三()

四四()

一四()

二四()

二四()

三三()

3、口答。

(1)3×4表示()个()相加,相同的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是()(2)被乘数是3,乘数是2,积是()。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个()相加 新课

教师出示画着5个格子的纸条,并提问。“5个5个地加,每个格里应该分别填几个5的和?”(第一格里填1个5,第二格里填2个5的和,第三格里填3个5的和……)教师边听学生回答边在方格图的上面分别写1个5,2个5,3个5,……使方格图成为:2个5的和是多少?” “3个5的和呢? 4个5的和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把数填在相应的格里。教师指图带领学生齐说:1个5是5,2个5的和是10,3个5的和是15……再提问: “10是几个5的和?” “20是几个5的和?”

1、教学例题

教师出示一袋乒乓球图,如。并提问:“这一袋里有几个乒乓球?” “是几个 5-?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来法口诀吗?”教师板书:“5×1=5

一五得五”。算式和口诀中间稍空开一些。“一五得五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1个5是5。)“口诀中的“一”表示什么?前面的一个五表示什么?后面的一个五表示什么?”(“一”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是1;前面的“五”表示相同加数是 5;后面的“五”表示乘积是5)。

教师再出示一袋乒乓球图,如。再提问: “这里有几袋乒乓球?” “是几个5?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一句乘法o诀吗?”教师在前面写的乘法算式和口诀的下面板书:“5 × 2=10

二五一十”。“二五一十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2个5是10。)

“口诀中的二表示什么?五表示什么?一十表示什么?”

教师再出示一袋乒乓球图,并提问: “谁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板书:“ 5 ×3=15

三五十五”,教师再出示2袋乒乓球图、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第20页,在自己的书上把例8中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学生填完以后,指定一名学生读.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同时,教师接着板书: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教师指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和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齐读一遍。

2、巩固练习

用“开火车”的形式说乘法算式和5的乘法根诀。即从某一行开始,第一个学生说“5乘以1等于5”,第二个学生接着说“一五得五”;第三个学生接着说“5乘以2等于10”,第四个学生说“二五一十”……说过两遍以后,教师把算式中的得数和口诀中的后半句都擦去、教师再指黑板上没有得数的算式,让学生说口诀和得数。(开始时可以请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说,然后再请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说。)

5的乘法口决练习课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1-5的乘法口决,进一步理解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一句口决写出两个算式并熟记算乘加乘减混合式题。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机、多媒体(乘法口决表)教学过程:

1、集体背1-5的乘法口决

2、指名背1-5的乘法口决 3、4×3=

3×2= 3×4=

2×3= 口决:

4、下面每句口决,可以写出哪几个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

一五得五

四四一十六 三四十二

二二得四

三五十五

5、把乘法口决写完整

()五十五

三()十二

()四得八

()四十六 四()二十

()五一十

()三得九

五()二十五

6、列式计算(1)5个3是多少?

(2)4个5是多少?再加一个5是多少?

7、应用题

(1)小明做数学题,每行做5道,做了2行,一共做了多少道?(2)提问:这道题求什么?2个5的和是多少?怎样列式?(3)小明做数学题,做了2行,每行做5道,一共做了多少 道 ?

8.小学乘法教案模板范文 篇八

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时常会需要作自我介绍,用自我介绍往往可以让他人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真的会写自我介绍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班干部自我介绍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班干部自我介绍 篇1

1.我叫宋亚增,今年 岁,在一年级担任班长。在课堂上我能够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我要给全班的同学做个好榜样,我相信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在各方面都做的更好

2.我叫郝新,今年 岁,在一年级担任副班长。我热爱学习,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我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使用文明用语,还希望同学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能遵守纪律。

3.我叫刘桐,在班里担任副班长。我的爱好是 和,我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和同学们一起维持班里的纪律,希望我们一年级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

5.我叫柏欣慧,我是班里的卫生委员,每天早上我都能准时到学校来组织值日生打扫卫生,坚持检查班里平时的地面卫生。我希望我们每次都能得到优秀班级流动红旗,多为班级争光

6.我叫牛德林,是一年级的体育委员。我的爱好就是体育运动。我的特长就是、和。我会带领我们一年级的全体同学坚持体育锻炼,提高班级的体育成绩

7.我叫高星越,是一年级的文艺委员,今年 岁。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我的爱好是跳舞、唱歌、。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带领同学们唱好歌,带给大家快乐。

小学生班干部自我介绍 篇2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展现我自己。

我叫XXX,是五九班的中队长。

我喜欢看书,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写的`作文《跳绳》、《养蚕日记》等登上了《中华少年小作家》,作文《白云空港我的家》在“中华颂”全国万校小学生魅力作文国家级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入选了《魅力之星——全国文学新苗作文选》。我也喜欢弹钢琴,因为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现在已经考取了钢琴四级证书;我还喜欢运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嘛!

我这次竞选的目标是学习委员。假如我能当选,我会尽职尽责,做好我的工作。我还有三个理由让你们相信我一定能胜任学习委员这个职务的:第一,我学习认真,成绩一直很优秀。在外校的四年,我每年都获得“学习之星”、“学习一等奖”和“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第二,我曾获得“优秀班干部”的称号,并且已有一年大队委的工作经验。第三,我乐于助人,别人有困难,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有机会成功。请大家给我投上神圣的一票,谢谢!

小学生班干部自我介绍 篇3

十年前的一天,一个白胖胖的小女孩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这个女孩就是我——

我来自四(1)班。我有一张圆圆的脸,乌黑的大眼睛在长长的睫毛衬托下显得更加有神,挺直的鼻子下面缀着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嘴,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我。

我的性格活泼可爱,经常和小朋友做游戏,有一次我们玩打水枪,我采用机智、勇敢的方法打败了对手,大家都夸我聪明。虽然我玩的时候很活泼、淘气,但是学习时我很专心。有一次,老师出了道奥赛题,我开动脑筋,作了出来,老师直夸我有创新能力呢!在班上,我是个好学生,每天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做完后也能自己检查,上课时能积极发言,爱帮助同学,所以老师也选我当他的小助手。在家里我也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经常帮妈妈干家务,比如:拖地板、擦桌子、帮妈妈买菜........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发明更先进的机器,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你看我是不是很棒?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我这个快乐女孩——

小学生班干部自我介绍 篇4

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评比,也希望我能够有出色的表现。

我热爱学习,尽管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遇到一些难题或者失败之后产生沮丧的心情。但是我会用自己的坚强毅力和信念战胜它们,因为我坚信:胜利永远属于勇者!上课认真听讲是我的习惯,下课多问问题是我的专职。我喜欢写作文,那些文字可以表达我的心情,而做竞赛题让我变得更充实。正因为如此,我得到了老师,同学的鼓励,因而,我对自己的未来多了一分信心。

我喜欢帮助他人。给他人带来快乐才是我真正的快乐。同学们在学习上有疑难,我会尽力为他们解答;老师工作需要帮忙,我会热心帮助;父母对我有要求,我会努力做到。正因为这样,我得到老师,父母,同学的支持,这也为我迈向更高处增添了一分力量。

我还热心于班级事务。作为副班长和团支书,我自然要肩负起管理班级的重任。我尽力地为班级做事,并尽力做好每件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只有这样,我才能成为老师,同学们心中的好班干部。我还要不断地努力,向别人学习,完善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施展出自己的才能。

9.小学乘法教案模板范文 篇九

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

(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画面。

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

2、提问题。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条鱼?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2+2+2=6(朵)

第二题:4+4+4+4=16(条)

第三题:3+3+3+3+3+3=15(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连加

生1: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

生动手写:3+3+3+3……

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

生:用乘法。

师:你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图:生说,师判断

2、出示图:师说题意,生填写,集体订正。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10.小学《分数乘法》数学教案 篇十

教科书15页,例2及做一做 ,练习四8─10题。

教学目的:

(1)、会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分数两步连乘应用题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说说各式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w w

2、指出下面含有分数的句子中,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

(2)乙数的 相当于甲数。(乙数)

(3)大鸡只数的 等于小鸡的只数。(大鸡)

(4)大鸡的只数相当于小鸡的 。(小鸡)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审题:

全体默读,再指名读,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边讨论边画出线段图。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华储蓄的钱数)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又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新储蓄的钱数)。

小亮

18元

?元

?元

小华

小新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分析:根据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再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又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

也可以多问题分析:要求小新储蓄多少元,就要知道谁的钱数?这个数量题目中告诉我们了吗?所以要先求出谁的钱数?再求出谁的钱数?

(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出算式。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华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8元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8w =15(元)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新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5元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5w =10(元)

把上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板书:18w w =10(元)

(4)检验写答:

答:小新储蓄了10元。

2、做一做。

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

3、归纳:今天学习的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据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弄清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三)、课堂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四的第8、9、10题。

板书设计:

例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小亮

18元

?元

?元

小华

小新

18w =15(元)

15w =10(元)

18w w =10(元)

答:小新储蓄了10元。

上一篇:金工专业实习报告篇下一篇:名师培训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