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途径探讨

2024-09-21

大学生就业途径探讨(共8篇)

1.大学生就业途径探讨 篇一

浅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力的途径

摘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高校和社会最关心的是一所高校的就业率,它是了解学生就业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就业率的提高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响,除了社会的外在因素,学生本身的就业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水平。

关键词:大学

生;就业率;就业力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增加了52万人;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和就业带来严重不利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虽然进入下半年后,国内外经济趋势趋于好转,给就业环境带来一些生机,但是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依然十分严峻。

1一、就业率与就业力的含义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候毕业的大学生工作是包分配的,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传统的以“统一包办”为特征的毕业生分配制度经历着一场变革,高等学校提出了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新目标即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会有部分应届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于是就产生了就业率这个概念。所谓就业率,就是当年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人数占当年全体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

就业率作为一项指标来考察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有其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当年高校或者某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以便我们根据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学生来说,对其有实质性影响的是就业力,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内在力量是学生本身的就业力。就业力主要是指实现就业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就业认知力,就业适应力、就业改造力。

2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力的途径

1、就业力与就业率的关系

就业率只是一个数字、一种现象,而实际影响就业率的则是学生就业力的大小,一般来说,总体就业力越强则总体就业率越高,反之亦然。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根本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升就业力。根据各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只有极个别机械性的工种对应聘人员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其他大部分都对学历有着相应的要求。究其原因,那就是大家都认为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自身具备了较高的素质,而这种教育所形成的素质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就被称为就业力。所以说只有具备一定素质和就业力的人才,才可能更好地在人才竞争中实现就业。就业的可能性越大,就业率就越高。

2、提升就业力是实现高就业率的主要途径

在就业实现过程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是就业者的就业力。所以在就业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就业率的表象迷惑,应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积极做好提升学生就业力的工作,这才是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根本之处。提高就业力的主要途径有:

(1)实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学校和企业应深入市场调查,以市场为导向办学,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改革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使自己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学生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及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应该加强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就业力。

3(2)突出实践环节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就业认知力和就业适应力

关注“行业”,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就业认知力,通过实践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本行业的内在信息,使其可以更好的适应新的就业环境。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质之后,能否被某一单位顺利录用,还需要毕业生在应聘开始之前进行大量的有计划的准备工作,关注“职业”,关注求职技巧,做好就业准备,提升就业适应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一般都是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讲课方式比较古板,教材落后,授课的内容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新,缺少新鲜事物,以至于学生不爱听。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改变教学授课方法,在课堂中穿插最新的本行业的动态,另一方面增加专业知识的实践,培养应用性人才,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以检验,发现知识不足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4目前我国还是以一个应试教育为主的国家,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部分都是以死记硬背方式掌握,对应付考试有点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对知识的长久性掌握来看没有一点好处,反而遗忘的更快,学生也对实践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强。高校虽然有所谓的暑期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据调查和走访,大

2.大学生就业途径探讨 篇二

一、充分认识就业的形势

随着1999年以来的高校持续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医学院校招生数也大幅增加。随着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 以及医疗单位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两年在毕业意向的选择上, 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考研人数大幅度上升。

每年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数量增速有限, 不能满足高等医学院毕业生快速增长的需要。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 各大医院、医疗单位用人自主权增大, 医院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面对竞争、生存和发展,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引进非常谨慎, 对人才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用人单位不只“门槛”增高, 而且主要以急需的专业人才为主。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使一些医疗机构受区域卫生规划的影响, 进行了医疗机构的撤与并, 吸纳医学生就业的能力下降。虽然近几年来私立医院发展很快, 但私立医院为降低成本, 办出特色, 形成品牌, 偏好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名医, 如株洲市博康医院85%的医技人员为离退休专家, 只有少数护士为招聘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二、调整好心态, 先就业后择业

初入社会的医学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经常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几经面试失败以后, 自卑、焦躁情绪随之而来。所以要树立好正确的择业观念, 首先要克服自我认知障碍。在择业前, 要理性分析自己,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避免在求职中的盲目。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 对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至关重要。低估自己会阻碍自身优势的正常发挥, 高估自己会产生自傲心理, 当现实与理想不符时便产生焦虑情绪。其次要克服人际心理障碍。这种人际交流障碍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羞怯和冷漠。主要问题是不愿和人交流, 甚至有避世心态。针对这些问题, 求职大学生应该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在羞怯时及时进行自我激励, 例如, 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来调节情绪, 在心里默念“我会发挥得很好”、“我一定能成功”等语句, 这些对走出自卑, 消除怯懦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就业压力, 当代的大学生有着清醒的认识, 就业观也越来越务实。刚出校园, 毫无经验, 应先找份工作作为自己将来发展的跳板, 从一个基层岗位做起, 在学习与积累了一定社会经验之后, 再选择到那些自己想去的工作单位, 而不应一开始就想找到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那样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找工作上, 还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去学习与实践。

医学生应对就业的问题, 要做到五点:一是确立自己的就业目标;二是降低自身期望, 从实际出发;三是提高就业能力, 多参加培训;四是拓宽就业思路, 增强自信心;五是尽量获得信息。

三、就业途径

1. 西部计划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 从2003年开始, 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西部计划, 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 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 鼓励扎根基层, 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 并在升学、就业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2. 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 (含社区)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不容乐观的形势。不少大学毕业生进村之后, 既是为农民服务的村官, 又是引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实践证明, 在带民富的同时, 自己同样可以当上“老板”, 挣来可观的收入。政府高度重视完善大学生村官配套保障政策。2007年, 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制定了七项政策, 明确了大学生村官使用专项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 直接转正定级, 薪级工资高定一级;从起薪之月起, 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当地的各项社会保险, 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统一缴纳住房公积金, 发放住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给予助学贷款财政代偿等政策。财政厅按每人每年1.8万元标准对省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下拨财政补助资金, 并专门下发通知, 对资金使用提出明确要求。市县财政部门及时落实配套资金, 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 县 (市、区) 有关部门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办理银行卡, 保证大学生村官工资、生活补贴逐人足额按时发放。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是继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后, 中央及省委采取的又一项重大决策, 这项工作既是中央和省市着眼于农村的改革深化, 为农村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而实施的“强基工程”, 又是为党政干部队伍储备后续力量, 培养造就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育苗工程”, 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面向基层就业创业而开辟的一个重要渠道。

3. SYB创业培训

SYB是英文Start Your Buesiness的缩写, 中文意为“创办你的企业”。而SYB培训是国家劳工组织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门为创业者、微小型企业主开发的合作培训项目, 已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的创业培训新型模式, 旨在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失业人员自主创业,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SYB (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 培训将按照统一培训标准、统一培训教材、统一教师管理、统一机构认证、统一证书发放的要求组织, 采用小班互动式教学。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 可以向国家免息贷款创业。

4. 到基层工作

近年来, 医学毕业生的就业, 过于集中在部分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省市, 每年医学生到基层工作的人数不足10%。事实上, 在基层单位如区县、乡镇、社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 优秀人才引不来、留不住、接不上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单位、艰苦边远地区, 成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进程中出现城乡和区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医学生就业难的症结。

为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有关政策意见。优惠政策的出台, 对增强西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吸引力, 激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

就业是“民生之本”, 医学生就业途径可以参考以上几种, 以提高就业率。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医学大学生再也不是过去的天之骄子了。毕业生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定要正确认识自我和分析就业形势, 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清晰定位, 树立正确的就职观念, 不挑三拣四, 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在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待遇的单位发挥才智和作用, 并以合格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及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 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伴随着医学生就业需求过冷,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 旨在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谈谈医学生的就业途径。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形势,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明.临床医学生就业心态与就业教育.中国高等医学研究进展[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4:17.

3.大学生就业途径探讨 篇三

关键词:退役士兵 职业技能 培训模式 就业途径

在我国,退伍军人每年以约80万的数量增长,退伍军人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让有些退伍军人无所适从,难觅立足之地,他们接触高新技术较少,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实用技能不足,身份转变也容易导致心理不适应。许多退伍军人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和有限的择业选择,只能从事安保、仓储搬运等劳动密集型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士兵的培训与就业工作,对退役士兵进行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

一、开展退役士兵职业培训的背景

1.退役士兵职业培训问题的提出

退役士兵参与职业培训的热情不高,培训实际效果与利益诉求不一致。通过培训,退役士兵能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但有人认为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好,工作环境差,收入不理想,学习的专业技能不利于未来就业。想创业的退役士兵的职业选择也有明确要求,即所学专业容易创业,退役士兵的注意力集中于培训是否能促进高质量就业,因为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掌握一门技能,从而找到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这也是政府实施退役士兵培训的目的。退役士兵很关心学校的培训教师和培训手段,因为有较高技能水平的教师和有效的培训手段是确保培训有效性的最基本保障。在中国,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退役士兵的职业培训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例如,郑奇伟对佛山退役士兵的培训方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岗前培训、创业培训为辅。崔峥嵘对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须优化传统教学模式,确保培训质量,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优质就业。闵向、姜峰针对退役士兵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职业培训的要求、退役士兵现状、单位用工要求、培训实践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孟杰对基于职业院校的退役士兵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现状及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解决退役士兵培训时间短、专业少、无学历、创业能力相对薄弱的实际困难。杨霞对退役士兵培训的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探索,针对退役士兵汽修班学员的语文水平,结合退役士兵的特点,探索了退役士兵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退役士兵培训安置模式,一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美国史学界普遍认为,联邦政府资助退役军人的行动是对经济影响力最大的、最成功的投资。美国为退役士兵提供高额助学金,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军人退役安置管理体制。俄罗斯退役士兵培训主要是俄军方与地方院校、大型企业签订合同,实施联合培训。日本将退役士兵的安置纳入市场配置的轨道,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政府虽不负责安置,但为退役士兵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对退役前的士兵实施就业培训。印度以优惠政策帮助退役士兵自主创业,有针对性地健全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对退役士兵的就业服务质量,完善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帮助退役士兵学知识、学技能,以便充分就业,使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的经济建设。

2.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意义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帮助退役士兵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强化知识结构、积极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退役士兵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迫切需要。退役士兵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对于提高退役士兵的就业竞争能力、缩小城乡安置差别、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和国防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理论依据、目标和措施

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部分学员已经成家,他们渴望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技能完成培训,走向社会,从而承担起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并实现自身价值。学员的特点决定了这类培训和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有相通之处,但又必须区别对待。而要做到学员希望的“三最”,就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这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学员实践技能的增强与提高,以及最终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成果与水平都有极大的帮助。

(1)理论依据。

第一,马克思主义三大差别理论是关注退役士兵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时提出了消灭三大差别,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的三大差别指的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体差别。

第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民生的实质所在。

第三,《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一系列退役士兵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第四,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管理暂行办法》和《湖南省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据有关数据统计,退役士兵更适合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人才。职业教育和培训要满足退役士兵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要有针对性地健全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对退役士兵就业服务的质量,完善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机制。

(2)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目标。

完善组织结构,明确责任义务,优化传统教学模式,确保培训质量,精心安排,以人为本,营造退役士兵的温馨家园,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优质就业,按退役士兵的从业意向进行就业培训,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和心理咨询。

(3)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措施。

第一,创新教学管理工作,建立符合退役士兵特点的教学体系,创新培训机制,改善资金使用机制,制定培训方案,安排合理的教学课程,培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良好沟通能力的学员。

第二,开放多种培训方式,根据退役士兵的实际需要及实际情况,实施多种培训方式,退役士兵完成课时不同的班次后,可以取得相关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开放学历班级,退役士兵完成课时后可以取得相关大学学历证书。

第三,创新就业模式,工学结合,保证退役士兵高质量就业,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高学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岗位需求,与企业合作共同对退役士兵进行管理与培训。

二、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的模式和培训思路

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的定位是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以适应未来生活、工作的需要。技能培训要体现政府对学员的关怀,对退役士兵的培训模式可以采取全脱产、全封闭的形式,个别时段可白天、晚上全天安排教学、实训内容。因而,士兵学员的培训既紧张又充实。为了更好地确保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笔者学校根据职业教育规律,立足社会需求,结合多年来技能培训的经验和学员特点,组织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特别强调教学内容、实习安排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训实操,努力提高退役士兵的职业技能。在教学上,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点教授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1)退役士兵是一个特殊群体,少数学员认为直接出去打工,钱挣得更快、更直接,因而不安心学习。

(2)个别学员不能适应学校规范化的管理及要求,常常请假,甚至旷课,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3)部分学员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且把高质量就业完全寄托于学校,这无疑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的应对策略

(1)强化管理,严格考勤。凡参加培训的学员,不得随意缺课;凡缺课时间超过规定时限者,严格按学校制定的相关规定处理。

(2)学校在征得民政部门同意后,在开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时,针对已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退役士兵,适当调整培训计划。

(3)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一等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退役士兵培训质量。

(4)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并优先推荐退役士兵就业。

四、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措施

1.加强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由于退役士兵的特殊性,培训的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必须探索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的新途径、新方式,提高其就业质量。2011年,湖南交通职业学院在全省率先试点退役士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工作;2012年,成为长沙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基地;2014年,成为湖南省退役士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基地,至今已连续四年承办该项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下,笔者学院确立了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培养退役士兵职业技能的培训方针,建立了“五共”培养模式,即培训政策共宣、培养方案共定、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共监、实习就业共管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了政、校、企三方的全程参与,也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四年来,学院共计培训退役士兵近300人,培训学员初次就业率达85%,自主择业或创业率达15%,合格率达100%,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达100%。

2.举办特色专业,课程重构

(1)汽车运用与维护。培养目标:培养吃苦耐劳、团队意识强,能适应汽车及机械制造、装配、调试、检测、维护一线工作,能从事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驾驶的技能型人才。主干课程:汽车构造、汽车车身与附件、汽车总装技术、汽车质量控制与检查、汽车检测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汽车驾驶技术、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汽车底盘拆装实训、汽车电器实训等。

(2)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技能、汽车驾驶技能,能在汽车售后技术服务领域、汽车销售等行业从事汽车销售、营销策划与管理方面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主干课程:汽车构造、汽车销售、营销管理、消费心理学、管理沟通、汽车商务英语、演讲与口才、汽车驾驶技术等。

(3)物流管理。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物流作业和物流现场管理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迁移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干课程:仓储实务、运输与配送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营销与客户服务、采购实务、物流成本分析技术、供应链管理等。

(4)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培养动手能力强、表达能力强、创新意识强、责任心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主干课程:现代工程机械、现代工程机械柴油机结构与维修、现代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砼泵及泵车运用与维护、装载机运用与维护、推土机运用与维护、挖掘机运用与维护、压路机运用与维护等。

3.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条件

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可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通过学习驾驶技术可获得驾驶证,在学院成教部参加对应的考试,合格后可取得成人教育大专文凭。培训实行的是相对集中、半军事化管理模式,200多名学员单独编班,并配备专职班主任。以专业为单位成立退役士兵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同心协力、密切配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处理和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强调班级日常管理、生活管理和考勤管理,坚持每天上课前集队和考勤制度。适时开展思想教育、德育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和纪律要求教育。在培训过程中,还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学员们的业余生活。任课教师及有关工作人员要主动、细致、耐心地为学员们服务,关心学员们的饮食起居,及时、足额发放生活费,力求把学员们安排好、管理好、教育好。

4.大学生就业途径探讨 篇四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阵地,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学生以后就业的基础。但高校在实际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却没有对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导致开设的课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符。面对此种情况,对高校专业进行改革,将其和人才市场需求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领导应该增强遵循客观规律办学的意识,对社会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将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确保大学生可以顺利就业作为开设新专业的目标,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具有实用性,学生掌握的技能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行改革

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高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发生了改变,对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此种情况就导致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发生了偏移,而且出现了很多高校目标一致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导致学习并掌握热门技能的学生人数增多,而学习其他技能的学生人数偏少。另外,有部分高校办学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足,学生对很多知识的了解浮于表面,实践能力不强,其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样就导致大学生就业趋势越来越严峻。[1]因此,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趋势,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宗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当前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只具备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比较弱的大学生正在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现状,并对自身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高校应该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坚持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多样化的培养途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根据上述目标,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调整课程体系,为学生学习更多的实用型知识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此外,还应该将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

四、对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重,导致教学环节的效果并不显著,大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比较少,就业竞争力比较弱。面对这样的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应该将培养具有高级工程技术、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人才确定为培养目标,而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二是促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三是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能力。此三方面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高校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审核,编制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避免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3]与此同时,还应该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对课程结构以及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综上所述,高校应该对自身的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环节等进行适当的改革,确保各个方面都可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大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才能有所提高,大学生才能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晓琴.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1, (27):99-100.

[2]李志超.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煤炭技术,2012,31(5):263-264.

5.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程序与途径 篇五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选择职业有了自主权。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受国家政策、就业法规的指导和制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本章将详细介绍就业程序、就业途径、国家公务员的报考与录用、就业协议书

第一节就业程序

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前应该了解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及相关的就业政策,收集处理信息,做好资料准备和心理准备,慎对应聘和签约。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一般工作程序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机构主要有教育部、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这些管理机构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大致如下:

(一)分析形势,制定政策。教育部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确定的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各部委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本地区、本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意见,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主管部门文件要求,结合本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制定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细则。

(二)资源统计和资格审查。毕业生资源统计工作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份开始进行。资源统计内容包括毕业生毕业专业、姓名、性别、政治面貌、家庭所在地,培养类别等。资源统计是一项十分重要和严肃的事,既不能有丝毫差错又不能弄虚作假,凡是属于国家正式派遣的毕业生都必须是招生时列入国家任务计划内招收的学生。各高校负责本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地方调配部门报送毕业生资源情况。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毕业生的资源统计工作,并按时报送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部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向各地区、各部门提供下一的毕业生资源情况,包括毕业生所在的学校、所学专业以及毕业生来源地区等。各地区、各用人单位要向国家教育部提供毕业生需求信息。国家教育部负责向社会及时通报毕业生资源情况和需求情况,并及时组织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

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在每年12月份左右完成,主要从毕业生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审查是否符合毕业条件,对于不符合学校学籍管理有关毕业条款的,给予结业处理。(结业生落实到就业单位后同样可以派遣,只是派遣证上要注明“结业”字样)

(三)就业指导。各高校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包括思想教育、政策指导、形势分析、信息指导、心理辅导、技术指导等,目的是为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在有很多学校将就业指导提前到大

二、大三开始,形式也是多样,如:开设选修课、讲座、编《就业通讯》、个别指导等。

(四)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是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的重要方式。各地区、各部门和各高校的就业管理机构在每年的12月份至下一年的4、5月份,采取多种形式召开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参加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和开办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求职择业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毕业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可直接参加这类活动。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应签定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毕业生派遣报到就业的依据。

(五)《就业协议书》的审查和《报到证》的签发。每年5-6月,高校应做出毕业生鉴定和安排毕业生体检,审查《就业协议书》是否合法有效,手续是否齐全。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凭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方签定的《就业协议书》签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外省生源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由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回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就业主管部门报到的《报到证》,同时,以就业计划的形式函告对方就业主管部门,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期内落实就业单位后,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就业主管部门转签《报到证》。

(六)派遣、报到接收工作。学校派遣毕业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底—7月初,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公安部门凭《报到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毕业生

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接收手续和户口关系。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时安排工作岗位和岗前培训等。

6.大学生就业途径探讨 篇六

2009年5月,团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团组织要加强领导,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积极参与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在此背景下,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创业,成为高校团组织履行基本职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高校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团的十六大召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接见部分代表时提出了“两个全体青年”:一是团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要做到重心下移,加强指导基层团支部开展工作,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团支部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要求高校团组织深入研究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认识到他们需要什么,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就要求高校团组织必须从大学生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利益诉求入手,从思想上、行为上引领他们。当前,大学生最普遍和共性的需求就是成功就业或稳定创业,抓住了就业创业就抓住了吸引和凝聚大学生的关键,就找到了实现团的基本职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与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完全一致,是高校共青团工作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内容。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强调,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有带动作用,又要看到一定就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对成功创业的支撑作用;要努力找到青年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实质性需要与共青团有所作为之间的结合点,善于把共青团工作的组织运行模式与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保证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普遍性和持久性。这就要求高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的重点要从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着手。而成长服务就是帮助、指导青年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是共青团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是高校团组织努力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具体表现,是共青团事业在新时期实现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分析

1.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多样且分散,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发挥作用。近年来,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团中央也相继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但是,这些政策贯彻执行时分布在不同的行业部门,政策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使得各项政策发挥出的作用不够有效。

2.高校团组织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正逐步围绕“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这个主题展开,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为大学生就业奠定社会化基础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统揽,其基本内容是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全面成长成才。在实施过程中,许多地方和高校团组织都把就业创业见习、社会化技能培养融入社会实践中,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各高校团组织深入开展的社团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满足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需要,但就业创业的校园氛围还没有形成。

3.“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创业教育的不足,一方面帮助获奖学生向社会推荐优秀作品并申请专利,积极推动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机会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发挥知识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仍存在下列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二是创业文化氛围欠缺火候;三是缺乏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等社会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的组织体系;四是大学生虽然有独立创业的愿望和热情,但由于接触社会较少,对创业认识的不足,缺乏对社会生活的真实了解、市场调查和必要的创业指导,因而形成了创业素质存在缺陷、个人创业能力不强的状况。

4.“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培养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但共青团建立的见习基地短期内难以纳入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大学生见习结束被见习单位录用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2009年3月以来,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高校团组织积极参与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创建工作。截至2009年8月,共有935所高校参与基地建设,建成见习基地6608个,提供见习岗位163545个,已上岗见习的学生82566人,占到基地提供见习岗位的50.5%,其中见习结束后被基地正式聘用8074人,仅占参加见习学生人数的9.8%。这表明,大学生就业理念不合理与见习基地人才需求不对接的矛盾同时存在。

5.团中央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各地实施的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不仅让部分毕业生收获了步入社会后工作的勇气、经验与智慧,也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脚踏实地,怎样适应与创造新生活。自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已选派近10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基层和中东部省份欠发达地区服务;各地还根据实际,实施了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选派了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当地的贫困乡村开展服务工作。8年来,通过西部基层、贫困地区的志愿服务磨炼,一批又一批青年茁壮成长,在高校毕业生中形成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的积极导向。但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宣传、组织不到位等问题,地方项目办对志愿者进行跟踪培养、技术支持的欠缺,志愿者升学、就业相关政策落实难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团组织履行基本职能的举措

当前,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高校团组织融入市场经济主战场的切入点,是履行服务青年职能的重要途径。

1.建立协调和信息反馈机制,做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和法制环境的宣传工作。高校团组织应发挥自身组织体系广泛、宣传阵地多样、联系青年紧密的特点,加大对党和政府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一是发挥团报团刊、广播、网络等宣传阵地,配合就业指导部门,对一些招聘信息、就业政策和就业过程中的新规定等给予广泛宣讲;二是通过开展系列讲坛、专题讲座和说明会等途径,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资讯,为大学生处理就业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三是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平台。

2.明确就业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重新认识自身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过程中的功能发挥,做到系统规划。高校团组织要根据团中央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发挥自身优势,转变观念,对本校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重新梳理,结合学科专业设置和办学理念,找准工作切入点,对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目标和内容进行科学划分,构建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路径。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二是着眼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对就业创业认识理解的特点,发挥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导向作用;三是通过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力争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

3.统筹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帮助大学生增加职业经历,学习择业就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做到与教学环节有效衔接。团中央把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作为当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来推进,是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教书育人环节设置的,它既强调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又突出必要的就业经验和技能积累对创业的推动作用,为学生实现就业提供过渡期、适应期,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因此,高校团组织在统筹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时,一要坚持把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作为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内容;二要坚持基地选择的针对性和广泛性,针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不同的见习基地;三要坚持基地建设的长期性,把建立就业见习基地作为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化对接和管理工作,认真地坚持下去;四要保证已建成基地的实效性。

4.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精神,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校园环境,积极支持大学生参与创业的实践活动,逐步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机制,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分层实施。在实践中,一是在开设成体系的创业课程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创业宣传和引导,在校园里营造创业的浓厚氛围,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思维。二是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重点是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校团组织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时,通过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及创业教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做好投身创业实践的准备。三是高校团组织应联合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制定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如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机构联合构建创业孵化机制、提供科技项目或物质支持等。四是对不愿创业只想就业的学生,高校团组织应提供社会观察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这些学生从大二开始就通过实习或参加公益活动接触社会,更多地了解社会,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正确定位、调整心态、把握机遇、瞄准长远发展而有目标地就业择业。

(作者系周口师范学院团委书记)

7.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篇七

(一) 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

1999年,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拉开了高校扩大招生的序幕,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教育部统计, 200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280万, 2007年突破了480万大关, 三年就增长了200万, 今后还会继续增长。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 而社会对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的或与往年持平, 这种供与需的递增速度不匹配, 必然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 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 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毕业生所学的专业, 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 盲目追逐热门专业, 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如:金融学、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等热门专业一直热到毕业生数量远远大于需求数量。学校招生生源状况与地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 相当一批毕业生工作不愿远离家乡, 特别是大城市来的毕业生表现更为突出, 这也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

(三) 毕业生家庭的影响

虽然, 毕业生经过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很多方面已经成熟, 但在面对就业新情况时仍然有慌乱无措的表现, 转而依靠家庭的帮助。大部分家长都能积极指导帮助学生就业, 但仍有一部分家长虽然出于爱护孩子的角度, 却做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决定, 不鼓励孩子积极就业, 造成学生虚度时光, 错过就业机会, 这也是造成毕业生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

(四) 过高的就业期望与岗位现实情况的矛盾

良好的城市环境、成熟的企业文化、增长的收入空间等因素构成了较高的就业期望, 而这样的期望, 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实现, 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 这些方面就不适合他们。因此, 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等客观要求过高,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一) 政府制定相应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并贯彻实行

从社会上来讲, 政府应建立大学毕业生到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建功立业的长效鼓励政策, 应推动大学毕业生创业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看, 真正能使得毕业生进入农村领域, 更多地要通过支持其创业来实现。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创业大有作为, 关键是国家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构建政府扶持、社会资助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工作体系和服务平台, 拓宽大学生就业的渠道。同时, 发挥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能力, 不仅可以创造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机会, 同时, 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并将成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 学校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1. 坚持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和谐。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按需培养人才, 使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和谐一致。所以, 各高校要加强市场调研, 进行科学预测, 提高就业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 坚持厚基础、宽领域的质量观, 强化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 使学校稳步发展。

2. 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

首先, 高校应该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 使其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还应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针对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科学研究, 开展校际、校地联合, 交流经验,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其次, 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 加强对大学生的全程就业教育, 强化实践教学的训练。高校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 依托便利、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广开信息渠道, 注重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反馈, 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和动态, 帮助毕业生及时、迅速地抢占就业市场。

3. 推行全新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

首先, 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 形成浓厚的就业指导氛围。网络、广播、报刊都是利用率较高的资源, 应当充分利用, 逐步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市场需求的良好互动, 实现学生个体形成与社会市场需求的持续互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保持与时俱进的动力, 学生个体有持续进行学业规划的压力。其次, 注意发挥辅导员的特殊作用, 完成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主要是更加具体、细致地研究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传统市场、市场变化等因素, 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是持续在整个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阶段的内容, 可以有所侧重, 同时他们所采取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但主要以保证实际效果为检验标准。再次, 充分发挥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力量, 更好地实现学生对社会、市场的客观认识。兼职教师在分析全国性就业市场和区域性就业市场, 以及具体学校, 专业就业市场的基础上, 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活动, 这类活动能够在一个比较普遍的意义上基本解决学校认识社会, 认识市场的问题, 不断调整个体奋斗目标, 最终实现充分就业。

(三) 家庭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中的职责

首先, 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 注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 并能及时给予指导, 使孩子少走弯路, 更快成长。其次, 督促孩子毕业后就业。越早走向社会, 成熟得越快, 孩子才能体会父母的用心, 更快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有的家长觉得, 现在大学生工资这么低, 家里又不缺他挣钱, 工作不工作无所谓。其实不是钱的问题, 这关系着一个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有的家长觉得不用着急, 现在就业这么难, 什么时候找着再说, 可是毕业生年年都在增加, 今年就不了业, 明年就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群体, 一样面临困难。再次, 不要强求学生绝对专业对口就业。常言道“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只要学生喜欢, 只要学生肯努力, 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 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最后, 家长要转变就业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才的流动越来越普遍, 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整个社会充满了竞争, 现在没有一包到底的“铁饭碗”, 单位都实行合同制。毕业生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

(四) 大学毕业生要提高就业能力

1. 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 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个人可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在职业竞争中发挥个人优势, 可以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可以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通过自我评估, 知道自己的优缺点。通过反思和学习, 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 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 定准一个方向, 探寻切实可行的措施, 发挥个人的专长, 开发自己的潜能, 克服困难阻力, 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 从而期望获得成功。

2. 降低就业期望, 培养积极心态。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好高骛远, 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而缺乏自信, 确立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择业期望值。据《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的调查显示, “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 大学生与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 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 在就业竞争中胜出, 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 认为更多地应该从认知上解决。因而,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心态, 愿意从基层做起, 脚踏实地, 一定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掌握和熟悉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是毕业生就业的准则, 国家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相继出台多项措施, 毕业生的政策环境宽松, 建议毕业生一定要吃透各种优惠政策。一般要熟悉的是国家及各省的就业方针、政策, 还有学院具体的就业政策、规定, 还要熟悉所要就业地区的接收政策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本贤.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 .

[2]金叶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2) .

[3]刘宇霞.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4) .

8.大学生就业途径探讨 篇八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07-2

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

1.1 国家政策导向

2009年8月,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今天的高等教育走入了大众时代。扩招是造成当今大学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始于1999年,如: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275万人,增幅高达154.6%,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475万人。到了201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持续长达13年的本科扩招叫停了。到了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达749万人,2016年为756万人。我国大学毕业生仍未走出最难就业季。

1.2 高校培养层面

当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后,原来的校园设施、师资配备、管理制度、专业设置等相应地出现了不匹配和紧张的现状。高校的育人及管理难度相应增加,不能有效保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即产生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问题、供大于求等错位现象。高校毕业生难以有效就业。

1.3 新媒体环境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能够更加便利地接触到海量多样的资讯。他们个性鲜明,更服从于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判断。这种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价值主体意识的提高,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和自信心,但也暗藏许多隐忧,如碎片化阅读、跟风式思考等网络症状蔓延[1]。在就业中,很多传统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理念受到新媒体冲击,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愿意随波逐流当蚁族、漂族,也不愿沉下心来就业,自我预期远远高于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不仅陷入了自我生活困难的境地,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供求矛盾

2 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就业的技能或资格,从实际上来说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大学生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2]。随着社会转型,新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在市场需求和个人需要之间,产生了诸多就业难问题。在传统与现实的就业观影响下,在自我能力与实际就业较量下,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日益成为能否实现有效和良好就业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必须结合自我实际和社会就业需求,寻找自身就业中的弱项和短板,迅速调整提高自我就业竞争力,才能实现顺利就业。以下就是大学生就业中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2.1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及问题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而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离不开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及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能力综合起来,能够涵养大学生个人的就业竞争力,决定其就业竞争力的高低,而就业竞争力的高低又决定了大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能否成功。每个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都是不一样的,具有特殊性和独一性,当一个人,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个人的就业竞争力就是决定因素。

而现实是当代大学生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就业能力,有些大学生学习能力很强,但动手实践能力差;有些大学生有创新意识,但不能付诸实际行动;有些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好,在但不能够灵活应用;有些大学生善于沟通协作,但不会换位思考。所以在实际就业中,往往不能一次成功。甚至在第一次就业失败后,就出现了自卑意识,不愿意继续找工作,继续完成就业,成为啃老族、漂族,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隐患。

2.2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2.2.1 国家政策导向

在2015年的两会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对于大学生来说,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希望通过“双创”来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这就需要大学生来切实领会中央精神,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平时积累,能够带着创新思维去迎接就业难带来的困境。大学阶段,不仅仅是学习基础知识,不仅是学习专业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运用创新思维在社会上立住脚,结合国家政策,自我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自身的就业。

2.2.2 高校就业工作

在传统就业观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就业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同一个氛围的影响下,很容易放弃自己坚持的事情,而随大众走。就业竞争力难以提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责任重大,尤其是就业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除了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就业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就业观进行科学干预和管理。注意对学生就业进行分类引导,对能力一般,缺乏魄力的大学生,促使他们尽早就业;对于愿意创业,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规划理论指导,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则侧重就业实践。

2.2.3 大学生自身

在就业中等靠要的思想要及早摈弃。理顺自我的就业思路:一般为就业——择业——创业。能力突出者,可以直接选择创业。在就业时,不能过于挑三拣四,不能把物质待遇排在第一。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在就业难的现状下,不可能单纯要求工作对口、薪资待遇好。其次,调适个人的心态。在就业时,自己要尽量避免有色眼镜,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己不能人为去划分档次,适合自己的、自己能拿得起的干得好的就是好工作。再次,提升个人能力。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条件,有些人适应好、容易出成绩,区别就是个人的能力问题。能力不行,就要努力。只有自身的各项素质都提高了,能力上去了,就业竞争力自然就会越来越强。

3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3.1 国家层面

对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国家一直要进行宏观调控。除了相关的硬性强制的法律政策支持外,还在督促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在各部门的合力监督和帮助下,尽量杜绝社会不正舆论及不良风气对大学生就业的干预和影响。及时净化社会就业风气;及时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就业中有效掌握大量就业资讯;及时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增强大学生的就业透明度,以此促进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3.2 高校层面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负有主要责任。首先,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说,应尽早启动。不是等到大三、大四,学生即将毕业才进行。大一就可以开始了,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早点学习职业规划知识,早些进入就业状态。其次,从学科和专业设置角度讲,要及时对大热的专业进行预警,开始看是热门就业专业,随着时间推移,有可能过于饱和,难以实现就业;对于专业课程,一定要富有针对性,优选师资队伍,优化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最后,组织创业就业大赛。以赛促学,以赛提升,这种实际参与的收获,远远大于对课本的死学硬记。

3.3 个人层面

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升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的基础,是内因。首先,就业是自己的事情,是使自己能否受益终身的大事。在就业面前,个人要清醒。个人的三观对就业选择至关重要。只有三观正,才能就业好。对于就业,应本着先生存,后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资源进行综合素质提升。其次,具备能力只是第一步,还应该进一步梳理自己的发展方向,想找捷径,往往就要走很多弯路,所以,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期间,尽量排除外界干扰,做到专注,最后达到专业,才能迅速提高就业能力。最后,立德树人,诚信立身。在就业准备期间,德行的塑造与养成,放在第一位。

在一定时期内,要解决大学生自我的就业难问题,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因为就业竞争力关系着自己将来的发展,关系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关系着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 考 文 献

[1] 雷彬.新媒体时代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历史变迁[J].采写编,2015(03):93.

上一篇:怎样当好一个村干部下一篇:区编办年度双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