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24-07-07

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共15篇)

1.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龙车中心小学:袁先玉

2017年9月15日,我们龙车镇小学的7名老师参加了2017年统编教材培训。在这次培训会上,我们分别听了国家教育部陈先玉、郑宇、帅晓梅的讲课,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培训中,几位专家分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了分析讲解:

一、本册教材结构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

1、美丽的秋天

2、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3、热爱祖国

4、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5、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6、关爱他人

7、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8、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二、教学方法指导

1、识字与写字教学。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重视写字姿势的习惯培养。(重在学会方法和习惯)二年级学生识字、认字量较大,学生每天的书写生字量很大。此时学生书写的多为合体字,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是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期。结合课堂内的写字指导渗透一些相关的书法知识,对学生大有好处。学生如果在写字过程中初步具有了一定的书法意识,自然会有意识的将字写好,也许开始写得慢一些,但到后来习惯、字体已经形成自然就写得又快有好。减少一个字的书写遍数,给学生以宽松的作业时间,重在写字质量上提出要求。舍得拿出课时进行书法教学和比赛,必然会促使班级整体书写水平的提高。教师和学生必然从中获益匪浅。

2、阅读教学

二年级的阅读还要继续重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这里的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的习惯,这里还包括这阅读目标里所讲的第2、3、10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喜欢图书、爱护图书”这些方面。目前学生已达到了近千字的识字量,已经掌握音序查字方法,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篇目,让他们爱上读书,形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学生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安排识字、写字。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识字写字任务主要安排在“识字”和“课文”的后面,“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要求认的字,用“我会认”的图标标示,并以生字条的形式呈现。本册教材要求认识的450个字,绝大多数是常用字。要求会写的字,力求做到识写同步,在编排上有一定规律,便于学生识记,方便教师指导。如“识字3”,要求会写的8个字中有5个是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同时在编排上做到由易到难、注意字形或结构上的联系。

3、关于口语交际

二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着重在三个方面:一是口语交际时要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二是口语交际时要认真、努力地听,完整、简要地讲述;三是在口语交际时要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二年级上册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在一年级基础上学生现在已经具备了写连贯的五六句话的水平。为了和三年级的习作相衔接,经常进行练笔是很有必要的。在一年级基础上,二年级要逐步提高写话的句子质量,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并逐步增加一定的字数要求,为学生三年级习作作好准备。

这次培训,国家教育部陈先玉、郑宇、帅晓梅的讲解,从教科书的封面开始,直到整册教材,真可算是面面俱到,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学习,让我以后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2.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通过对十位小学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记录进行对比和研究, 小学语文提问的问题大致分为回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和改造型问题几个类别。通过对十节课课堂的课堂记录进行统计, 我们发现十位语文教师合计提问300次, 其中回忆性问题的次数是120次, 占提问总数的40%;理解性问题的次数是140次, 占提问总数的46.7%;应用性问题的次数是8次, 占提问总数的2.67%;分析性问题的次数为3次, 占提问总数1%;评价性问题的次数是13, 占提问总数的4.33%。

回忆性的问题便于小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充实, 理解性问题要求小学生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自行分析和理解, 在心理机制上理解性问题比回忆性问题对小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用性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常见, 这和语文学科的学习特征相关, 分析性问题是在理解性问题的基础上, 要求小学生更深层次的挖掘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发现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更深含义。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

首先, 课堂提问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自主权,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主导者, 而是指引者和组织者, 以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 探究发现, 使得提问教学变成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应该首先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知识的积累程度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将课堂提问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在认知发展水平上, 小学生理解问题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应该偏重回忆性或者记忆性的问题, 伴随着年级和年纪的增长, 教师可以逐渐增大理解性问题的比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不是一句空话, 而是一种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随时恪行。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 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都避免让自己的思维去干扰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比如说在教学中小学生遇到了“警觉”一词, 在这个生词的教学中, 师生之间发生了以下对话:

师:我感觉这个词大家需要我的帮忙啊, 有哪位同学不需要吗?

生:警觉就是敏捷、快的意思。

生:警觉就是注意到什么的意思。

在这段对话中, 教师并没有运用谁知道这个单词的含义这样的语句来提问, 这样会让孩子感觉教师和他们是平等的, 改变了教师既定的居高临下的形象, 学生也不会感觉到自己于学习上的弱势地位, 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勇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在这样的提问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也才真正的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其次, 课堂提问教学中,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课堂提问是展现一个教师教学价值的主要途径, 教师通过提问把语文教师教学中的知识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这些因素综合起来, 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能力。在《三顾茅庐》这节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诸葛这个姓氏和大家常见到的姓氏有什么区别?”“蜿蜒这个词描述的是怎样的景色?请大家想象一下”。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回答以上的问题可以对文本有基础的了解和了解, 通过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三国演义》这个经典桥段。

最后, 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重教材本身的重要性和作用。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通过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研究, 教师能够总结出提问的重点和教学的关键点。小学语文的阅读时教师、学生、课文之间对话的过程, 通过提问教师应该把课文中蕴含的美的感受、文学的价值以及传达的情感思想传递给学生, 帮助小学生形成文学素养。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中作者一方面描述了圆明园的壮观瑰丽、富丽堂皇, 另一方面描写了圆明园被毁灭时作者的痛恨和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如果教师按照文本的内容阐述作者要表达的爱国之情和痛恨之情, 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顺利性思维的, 小学生从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上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主旨思想。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补充在圆明园被烧前期英法联军进入北京时, 清兵夹道跪迎, 而龚橙 (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 是带领八国联军前往圆明园的罪魁祸首。通过这样的补充, 小学生除了愤恨侵略者的残暴之外, 还会产生对旧社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软弱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这个时候教师再提问小学生对文章的感想的时候,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突破了文本本身的限制。在本文的教学中, 教师打破了小学生的顺势思维, 给小学生阅读文本带来了新的视角,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海林.20世纪语文教育的两个叉路口—兼论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的意义与特征[J].中学语文教学, 2010

[2]罗月香.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艺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吴忠豪著.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4]悦文锦, 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师  优秀教师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51

新时期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跟上现代教学的步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本文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探析。

一、热爱教育事业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认可,热爱教育事业,这样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小学语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一)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奉献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奉献的职业,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才能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教书育人。在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为了有效抵制社会上的种种诱惑,更需要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是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前提。

(二)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热爱学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任务,还要给学生以帮助与爱,更好的引导学生成长。尤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更需要向学生有效传递知识,把无私的爱给予学生。

二、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在成为一名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道路上,教师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基本功,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进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名学科知识渊博的教师,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阶段的教师较之于高年级的教师,在提升自身基本功方面,出现了一定的懈怠心理,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出现这种心理,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点难度较小,因此,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绰绰有余,导致教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学科知识学习。

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师的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止境的,尤其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社会,不管从事其他行业还是从事教育行业,都要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教材上新出现的知识点引起重视,并认真揣摩该如何更加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好的指导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接受知识点,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在反思中发展自我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思考,这样才能理清学习思路,有效把握知识,同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反思,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看似教学负担并不重,实际上想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教师在各个环节都付出巨大的努力。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同时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也较差,因此,教师不管是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还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找到更有助于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教师必须要进行反思。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能够进行有效反思,课堂教学环境是千变万化的,教师的教学不能机械的进行,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教学方法随时做出调整。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并及时做出调整,课堂教学才能高效开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被有效调动。

(二)课后反思

上完一节课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教师进行课后反思一定要及时,因为人都是会遗忘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与感受,如果教师不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可能就会消失,影响教师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当然,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回顾一下课堂教学,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教师还可以用笔记录下来,以寻求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

总之,反思在小学语文教师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从反思中促进个人成长,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四、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

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也是衡量新时期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依据。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传统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为了更好的推动基础教育发展,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肩负着重要教学任务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学习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并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活动。

我国教育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小学语文教师在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应用问题,有些教师虽然能够理解新的教学理念的含义,但是在指导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很好的掌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归纳总结经验,切实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

五、具备打造趣味课堂的能力

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大量的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快乐。新时期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对此引起重视,小学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群体,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与兴趣结合起来,势必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虽然现代教学提倡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打造趣味课堂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掌握相关的方法与技巧。为了打造趣味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不断变化,及时捕捉趣味元素,抑或将趣味元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

4.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为期两天的xx市中小学语文教师全员培训结束了,这两天,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课,实用有趣的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对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这一块很赞同老师的观点。

“文字是有灵性的,你读懂了它,它会带给你愉悦的心情,让你不知不觉的迷恋上它,它的气息缠缠绵绵围绕在你身边,你的人生也会因为有了它的缠绕和陪伴而变得光彩美丽。”记得自己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最喜欢的课就是语文课,我的语文老师非常喜欢看书,因此一有时间他就会给我们读故事,并且还介绍一些有趣的书籍,他的家里有很多书籍,在我们眼里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周末经得他同意,我们便会三三两两的去老师家中看书。有时也会借上几本。老师也很大方,期末考试前三名他会买一些认为不错的书籍当做奖励发给我们,我读小学的时候还是90年代,老师自己花钱买书奖给学生也算是笔大开销了!正因为我的老师爱书,惜书,在他的感染下,我们也很爱阅读,去到哪里都会先去书店转转,买上一些,班里阅读气氛浓烈,成立的读书角已不能满足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向图书馆借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如今看来,自己的写作水平虽称不上很出色,但也经常作为范本在班上读。你要问我写作有什么技巧,我只能说通过阅读积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教给我的,潜移默化之中传授给我的,因此,一个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如何真的会影响学生!

因此,想让自己的学生有素养,有气质,有个性,那我们老师是不是要先成为这样的人呢?

5.小学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析、诠释无不紧扣新课标理念,让我们这些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学习后对新课标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学习使我们全面了解了小学不同学段、内容的特点。小学语文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专家让我们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学段、内容的特征;为我们深入文本探究,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让我们在教学的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促进了自己教学技能的形成、巩固。

通过学习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并且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就是要营造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全体发展的环境。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提倡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参与研究、讨论。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我们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

感谢各位专家老师送给我们一线教师一份“大餐”,一份精神文化的“大餐”,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同时,我也深刻领悟到,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进行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我们所教的每个学生,才能配得上“教师”这个光荣称号。作为教师的我们将和学生共同成长!

小学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

通过此次学习,我心中感触很深。首先,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俗话说: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是我们直接的教育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想教育好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强烈责任心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

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其次,要提升教师的素质,懂得尊重和激励学生。尊重和激励学生,可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思维。著名的心理学家雷耳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他,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与别人。

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培训,我体会到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每一节课,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我逐渐明白:语文姓“语”,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练习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阅读教学重视“表达”,最好的方法是结合课文教学,设计各种形式的表达练习,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使理解和表达、积累和表达获得多赢。

我们也深深地意识到: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位同志都是一颗螺丝钉,担负着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任何失误,都可能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影响,造成学生终生遗憾,甚至酿成事故。为此,对待每一项工作,学校每位教职员工都要努力做到小心示范,认真育人。永远记住: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样样做楷模。

我们还应学习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联系各界教育力量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得到健康和谐、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才能够早日造就我们宿迁教育的“高山”。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向我们涌来,我们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愿意在小学教育这块充满生命力的园地里努力耕耘,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交流,快乐成长。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教师的工作是最需要良心的。这颗良心就叫责任。我们将永远凭着这颗良心,把无私的爱和无限的责任奉献给学生!

小学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

这次的培训即将结束,通过看课件,我受益匪浅。这个夏天,室外骄阳似火;室内春风拂疏。各位教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荡涤了所有的炎热,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

我们为他们感染力极强的语言魅力所惊叹,为那抑扬顿挫的语调所折服,为那优雅大方的体态语所吸引,更被他那入情入境的讲解技巧所震撼。

潜移默化中我明白了什么是良好完善的教师职业形象,如何打造标准规范的教师语言。也让我领悟到了教师职业的魅力。走进微课,我们像走进了孩子的世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谈。课件内容深入浅出,直观形象,让课堂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鲜活生动的课例展示,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紧闭的门窗,展示了一幅幅隽美的画面。既把折磨人又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赏心悦目的课件,更让我们倍感耳目一新:原来教学是一门相当"活"的学问,教学是真真切切的艺术,是扎扎实实的艺术。在这次的培训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对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

一、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论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在这个"素养"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课堂评价中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二、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学习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语文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味教训,学生绝对服从,也不是教师只能造就学生,围着学生转,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三、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传授语文知识作为语文教师的全部职责,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习语文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新奇感转化为未知欲。激发学生兴趣,培植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无论是条件好或差的学校,处处有课程资源,时时有课程资源。它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

这几天的学习,自始至终都给我一种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感受,教育专家的讲课,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法;名师课堂的观摩,给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优秀教师的报告,令我受到心灵的震撼,同各位专家们面对面的交流,让我疏通了许多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今后,我们将以这次培训为新起点,认真工作,刻苦钻研,用优异的成绩向学校,向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小学语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4

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5期培训,培训的主题是:如何上好习作教学指导课。培训分三部分:主题讲座、课例观摩和观课议课。

整个活动安排得有序完整。对于此次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习作指导课,激发兴趣尤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习作的小主人,如果学生都无兴趣参与,习作指导课将是一个空壳。课例老师非常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我最欣赏她课前创设情境导语,结合身边真实的情景,灵活的引入课堂习作内容。

学生一下子找到自己说话写话的方向,情绪高涨地进入课堂,不像我们平时的作文课,老师简单枯燥地让学生读一读习作要求,自己讲一下要求,学生就动笔作文,结果许多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有的学生胡编乱造几句。时间一长,提起作文,学生就“头疼”。课例老师的教学机智非常灵活,大胆放手,将说话写话的权利放给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度达到了百分百。

二、习作指导课,应重视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老师分析了不少,也讲了不少的表达方式。可是,怎样真正应用到作文实际中,达到学以致用,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课例教师结合课本片段认真指导学生读片段,分析片段,自主性发现片段的表达方式,再模仿片段写法,真实地表达。

从指导写作到评改作文片段,始终没有离开方法的迁移应用效果的分析。发现学生的写作漏洞,老师及时引导,点拨,使学生作文一步步达到生动具体的程度。我想,以后的作文教学,要注意阅读与习作相结合,要结合课文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本体性教学目的。

三、注意词语积累与习作相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中,学生积累了不少好词佳句。学生写作文之前,如果老师根据需要,给出部分好词语,让学生选择性应用到作文中,作文词汇丰富,加之表达方式的迁移应用,学生作文就不会干巴巴,语言表达必然优美动人。课例老师重视提供词语,让学生选择应用。

其实,我觉得更应该重视平时的阅读积累,鼓励应用平时知道的词语,学生才不会那么死板地只会用老师给的词语,应该提醒学生大胆应用平时知道的词语,可以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适合这一方面的描写,尽量应用。

6.小学语文首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篇六

在这几天的首席教师培训过程中,我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感悟颇丰,尤其是娄延国老师和曲连坤老师的讲座觉得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在工作中调节自己的心态有很大的帮助。

娄老师用精辟的课堂实例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告诉我们怎样使课堂活跃起来。从十几个生动形象的课堂实例分析了现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与我们一起分析了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并制定了对策,以改变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告诉我们要充满热情的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对学生充满爱。我觉得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要在工作中用满腔的爱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全的发展,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有色彩。

曲连坤老师的讲座更是让我的心灵为之开阔,他告诉我们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命运给予我们的一切,把所有的不顺利当成自己攀登向上的契机,把意外当成是上苍送给我们的礼物。把自己阳光灿烂的一面展示给周围的人,尤其是我们的学生。

其他几位老师的讲座也都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衷心的感谢他们。

7.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关键词:小组合作,策略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出现了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并不是在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良好的运用。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 多数教师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把握不正确, 意义理解不深刻, 在实践中偏离合作学习的初衷, 使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另外, 农村小学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 农村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的途径有限, 缺少课外书。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相对薄弱, 诸多原因限制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 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看似简单, 却值得探究。本人身为一名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 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效果如何呢?下面本人就谈一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简单做法和想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从中可以发现,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是要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 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 评价的方法、手段。语文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 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 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 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 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学习的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 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合作中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二、合理分组, 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1. 合理分组, 营造和谐氛围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优势, 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 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人组成, 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 如组长, 记录员, 资料员, 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 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同时, 教师要深入研究, 联系实际, 改善分组方式, 对小组学习加强指导, 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2.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去倾听别人的想法, 学会进行言语交流, 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 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并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 体会到自己的长处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对课文精彩章节, 可以“打擂台”演讲, 小组间演讲, 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还可以根据课文特点编排一些课本剧。如:《孟母断织劝学》, 首先, 它能张显孩子的个性, 有的孩子平时看上去默默无闻, 胆小, 可一旦表演起来就会绞尽脑汁, 发挥想象, 制作一件件的道具, 一个比一个逼真, 真没想到孩子们这么用心, 配合得如此默契。而且小组之间竞争意识很强。还有, 经常表演课本剧, 会让孩子们越来越自信。

3.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挖掘农村特有的语文学习资源, 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 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 如抄对联、识农具、观察家禽、家畜, 找路边招牌中的错别字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 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科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和乐趣。去年三月份, 我组织孩子们在教室里养几盆花, 鼓励孩子们根据花种的生长过程写观察日记, 而且写得好的有奖励。活动中孩子们合作得很愉快, 而且在小组交流成果时, 各个都想展示自己写的日记, 气氛非常活跃。

三、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

1. 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 选取一人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持人, 在主持人的组织下, 一人先说, 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 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 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 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 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2. 学会讨论

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 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 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 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 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

3. 学会表达

听、说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敢说、会说,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 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 要鼓励使用礼貌用语。

4. 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 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 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 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 用手势表示对或错, 找出不足或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 以增强学生评价的能力和勇气、提高学生评价的水平。

四、选择合作的内容

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 使学生有话讲, 有一定的争论性, 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因此, 提供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力求具备以下“三性”:

1. 内容具有客观性。

学习内容来自于语言文字, 但不能仅靠学生的个性解读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而应让学生充分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并加以概括, 再通过讨论能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趋于全面、完整。

2. 内容具有深究性。

文章中的句子, 看似平常, 却能引起学生的热情, 值得细细咀嚼一番。学生只有联系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作深入思考, 才能体会文中的情味。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 我直接由“我”受到了什么启示入手, 让学生通过深入读文, 讨论詹姆斯在情感上的一系列变化。指导小组合作交流时, 学生活动有序。学生在深入读文后, 分别对詹姆斯在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以及把鱼放回湖里后的心情进行了讨论, 最后学生把讨论的焦点放在了詹姆斯到底应该怎么做上, 持不同意见的小组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次小组活动气氛热烈, 每个人都有事可做, 而且不是独立的, 是相互依靠的一个整体。在合作交流、实践体验中学生学会了相互配合, 懂得了自觉遵守规则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道德修养。体会到要想做好一件事, 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才能完成, 集体智慧和力量是无穷尽的。

3. 内容具有新颖性。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易引出不同观点的, 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 通过多样性的答案, 让学生透过问题的表面, 触及问题的本质, 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 使认识更清晰, 从而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既能使学生取长补短, 潜能得到开发,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帮助, 相互启发的合作学习中共同提高。让我们准确地把握教学时机,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合作学习, 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殿堂。

参考文献

8.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一、改变教师角色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引路人”和“朋友”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 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 “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师者权威,教师既“导”又“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教师也会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研究教学问题,多出一些心思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激发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乐学、会学和学会的境地。

二、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对于这个意义的理解,我认为有这几层意思: 

(1)明确小组学习的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进步。

(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还可适时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小组讨论。要让有学习差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

(3)全班交流互动。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达到全班交流互动。 

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学生座位的考虑。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形成互补性。就是说按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搭配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组,在学习中老师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问题进行探究,这样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其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怎样才能发挥小组合作的最大优势?怎样让学生真正能参与到相互合作之中?这些都是令许多老师苦恼的事。在分好组的基础上教师在班级中要对小组的合作交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讨论时应由组长进行组织,有同学发表意见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相互之间要对不同的意见展开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要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记录整合。只有这样就不会出现在同一讨论小组中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交流中。如:我在教学古诗《七步诗》时,便认真进行了课堂设计,并有序地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当我讲完有关曹植写作此诗的故事再范读后,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组成员都迫不及待展开了学习。读、划、说、记,学得不亦乐乎。经过十分钟左右的学习,各组相继亮出组牌,告知学习完毕。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有的组全员出动,分工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此诗,有的组派出代表(不一定是优秀生)解释了“羹”、“漉豉”、“煎”等词语……显而易见,学生对本诗重点、难点都把握得较正确。紧接着我便出示讨论题:①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是什么?②诗人曹丕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③怎样扮演诗中的角色。学生又投入了第二轮分组练习中,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有个体活动,也有集体活动,并能踊跃发言。特别是扮演角色这一环节最为精彩和生动,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诗人的心情。时间恰到好处,最后,我小结学法,一般我都肯定学生,并且鼓励学生运用学法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 

9.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2015浦口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训班首日研训心得

浦口区车站小学

陈学封

炎炎夏日,2015年浦口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训班开班了。有幸参加此研训班的我们,上午聆听了特级教师周婷老师的讲座《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智慧徜徉》,下午学习了班主任汪蕴慧老师的讲座《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盛夏酷暑,两位老师用自己的讲座为我们带来了一阵清凉的风。

下面我主要就汪蕴慧老师的讲座具体地谈谈我的研修收获和心得体会。汪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的印象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首先,汪老师的讲座选题很实在。阅读教学的目标设定看似是一个不大的标题,但是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引领着教学方向,决定着教学效果。其次,汪老师的讲座过程很实在。从一开始的问卷调查,到中间的结合实例的讲解,再到最后的学员们的实践练习,每一个环节都扎扎实实,一针见血。

二、全。汪老师的讲座从阅读教学目标设定中的常见问题,到阅读教学目标设立的依据,到阅读教学目标如何表述等方方面面全都涉及到了。

三、活。汪老师的讲座有理论框架,但更多的是事实依据,采用一个个鲜活的阅读教学目标设定的实例,有展示,有比较,有评价。哪些目标的设立是不够准确的,哪些目标的设立是十分精当的,在活生生的例子面前,学员们一目了然、豁然开朗。另外,汪老师的讲座形式也非常的活,有与学员的互动,也有学员之间的研讨,完全没有一般讲座的沉闷之感。

四、精。汪老师讲座的“精”体现在以下几点:其

一、选例精当。她所选择的实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自己亲身教学过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小学语文课例。其

二、评价精准。所举实例中所设立的阅读教学目标,汪老师均采用了不同颜色的字体来提示学员哪里具有争议,哪里恰如其分。甚至一个动词的运用是否精当,汪老师也会准确说明。其

三、语言精美。听汪老师的讲座,如同倾听语文大家的诗歌朗诵,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连我这样自认为在语言文字上有一定造诣的语文老师,听了之后也有耳目一新之感,想当年,那些日日得以在汪老师的课堂上接受浸润的小朋友们,该是多么有幸啊。

10.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篇十

《纯真的预示》

布莱克

一粒沙中的世界,要看到一朵野花中的天堂,将无限紧握你的掌心,到“世界”“天堂”。将永恒捉住在片刻之际。每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会保持着这样的“纯真”的浪漫,从一个词中看

触摸小语世界放飞孩子梦想

----小学语文培训学习心得

姜影

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使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新课标解读与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怀揣着无限的期盼与好奇。11月17日我们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这次研讨会上让我再一次零距离的接触了小学语文教育论坛——陆志平、支玉恒等语文教育界的前辈,他们为我们演绎了精彩的课堂,呈现了专业水准的学术讲座,让我惊叹,而他们总能走在语文教学的改革最前沿引领语文的前进方向,他们的孜孜不倦地钻研精神所致,更让我钦佩。王文丽与小语教育的新秀张龙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语文教师。那种儒雅的风度,深厚的素养,谦逊的态度,独特的语言气质,流畅清晰的语言风貌幽默风趣的教学,这一切都是不断在实践过程中锤炼出来的过硬的基本功。听了他们的课和讲座真是如沐春风,让我受益终生。虽然来去匆匆,但是此次合肥之行在聆听了大师们的课堂教学和讲座之后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很好的指引作用。也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要有

自己的教学理论。

通过陆老师对《新课标》解读,使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才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教育。从课标上讲我们的语

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教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出“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学习了新课标的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那从四节语文阅读教学的公开课上,名师课堂的魅力和其个人的风采也让我至今意犹未尽。而提到观摩课不得不提到王文丽老师的那节高年级阅读课——《迎接绿色》。

一、“自然主义”的诠释。

王老师给人的感觉非常随和,褪去了老师那高高在上的形象,却在她亲切地举手投足间见到一种威严,那可能是知识的神圣与教师的人格魅力显现出来的一

种不可抗拒的尊重吧?总之,正如王老师自己所说的,自然就是美的。她的课如同她的人,带有她的品味和魅力。一切显得那么随意却又是那么严谨,那么轻松愉悦却又那么中规中矩。她自然的教态使每一个环节都显得那么理所应当,丝毫不露雕琢的痕迹。也正如她所说,自然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课堂学生不用费劲心思揣度“老师到底想要什么?”,不用附和老师的思想,真正甩开思想的束缚和教师无形权威的压迫,发表自己最真实也最真诚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大胆的创造,只有这样才是一节阅读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实现学习主体与文本本身的对话。教师不再是文本的传声筒,学生该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这样的课就是舒服的,自然而流畅,将“教师的教”不露声色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中去,顺着思想的交织和碰撞,不断前进。这样一节课,不光是学生,就是在后面的老师,又有几个敢说自己没有被这和谐而奇妙的气氛所吸引呢?

二、无处不见的“语文”特色

王老师的课上得很“语文”,即使是枯燥的“读词”环节都充满了语文的韵味。王老师巧夺天工地将描写丝瓜与表现作者感情的词汇分别提炼出来,使生活的平淡灰暗与这株绿色所带来的惊喜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词语使人窒息压抑,而另一组词语则使人愉悦,温暖,从词汇开始,课堂就开始有了生命的色彩和情感的基调,为学生理解文本做语言和情感的双重铺垫。这使“读词语”这个原本枯燥乏味的环节变得鲜活而充满语言的魅力与教育的力量。

三、文本思想的深度剖析

我原来一直认为,一节语文课不可能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时体现。但听了王老师的课后,却改变了之前的看法。一节《迎接绿色》,王老师不仅使学生从语言文字本身感受到文本的美,而且更深刻地挖掘了其内在的含义,给学生春风化雨般的精神的充实。《迎接绿色》,讲述的是在嘈杂的都市生活中,邻里之间各自忙于生计,少有来往,而一株丝瓜却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他们不期而遇,这株象征生命的绿色渐渐成为纽带,成为打开“心锁”的钥匙,将这些走在平行线上的人们牵连到一起。从对这样情节的这之中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这株绿色的顽强生命力,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心与心碰撞的需要,甚至是对别人命运的关怀等等。当学生的思想被激活,无数的火花闪现,无数的感悟流淌,学生的这种状态有时常常会让我激动不已,因为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借助文本与自己心灵对话。这也是让给无数教育者燃起希望,充满力量的精神源泉。

总之,这几天的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中,为我们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在教学中,作为一名实施者,我一定积极寻求适应现代教学

11.例说小学语文课堂实践学习心得 篇十一

小学语文课堂实践学习心得九月份参加了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解读小学语文课标,例说课堂实践培训,学习后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以后教学实践中,将从一下几方面改进: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

四、深入钻研学生

作为一线教师,经常有这样的发现:兴致勃勃地备课,兴致勃勃去上课,学生却不怎么配合:复习回顾答不上、情境不会思考、探究不动手、巩固练习不愿做、抢答不动口,还有个别开小差讲小话……就像一盘冷水从头浇到脚,心就凉了,最后扫兴而归!回到办公室心情特别低落,拼命反思是自己哪一点没准备好,其实很简单,我们备课要三备:备标准、备教材和备学生,或者就是备学生这一环我们容易掉以轻心,总是站在我们的角度去备课,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想如何引导他们学习新知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啊!

我从语文学习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思考中,得到很多启示:

1.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课程内容要提供好的素材,以促进学生的这种发展。

2.学生的发展总体上具有阶段性,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其思维有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

3.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且往往是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所以课程内容在难度上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4.教学的内容应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让成功感始终伴随学生学习的旅程,以保证学生不会因为过多的失败而放弃他们的努力,失去发展的机会。

五、以爱去塑造情感

12.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二

二、注意学生角色的主动性。

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主动发展的前提,面对如此重大的更新,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关注学生,放飞希望。我们要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打破原来的条条框框,走上务实之路。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参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同时要从各学校的实践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三、注意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新课程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课程教育目标由“双基”目标扩充为“三维”目标,所以我们要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同时,要重视教育的终极目标――成人,我们要知道:知识与智能只是我们培养成人的工具。

四、注意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试想,教师同样的讲课为什么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现差异?因为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替代他体验、领悟、理解。然而教师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无能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好能引起学生积极活动的情境。

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创新性。

六、注意教学资源的拓展性。

13.小学语文主题培训学习体会 篇十三

x月x 日至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培训活动。这次活动中我们听了四位名师的关于写字教学具体的做法报告,三位小学生的实践研究报告和六节精彩的课堂展示,收获很大感慨很多。

这次活动,删除了大会领导讲话等一些繁杂的场面程序,由各地市教研员做主持直接切入主题,节省了大家的时间,充实了活动内容,是一次大容量高效率的活动,非常务实。

活动中的报告和精彩的课堂展示,让我感受到各市教师爱岗敬业,潜心钻研的精神可敬,她们丰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学技艺更令我佩服。同时我也想到,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向他们学习,扎实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语文功底强的好学生,教学就应该像她们这样,能够经过自己的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而不是邯郸学步。

14.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一、呵护学生心灵

“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另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小红花,会让另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让另一些学生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蹲下身子,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心灵的守护者。

二、倾听学生心声

现今,虽然倾听的重要性已经被无数人认证证实。但不可否认在小学教育领域,倾听仍然是课堂中的薄弱环节,“要学会倾听”,这句话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但是,当我们做老师的一再要求学生学会倾听的时候,有没有反问自己是否已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如果不注意倾听,久而久之,学生的倾听习惯,就会在老师的不经意的疏忽中,消失殆尽。教师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助长学生“自我中心”意识的帮凶。

一位伟人曾说:喜欢倾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套用一句,喜欢倾听的教师,是一个智慧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智慧型优秀教师。就一定要学会“倾听”。

三、注重学生收获

随着认识的深入,老师们早已拒绝“一言堂”、也不会“谈讲色变”了,但讲与不讲的黄金分割点,确实难以把握。当我们无法权衡这“讲”与“不讲”的重心倾向时,丈量的标准,应该是看学生在怎样的比重中,有更多地收获。简单一句话:课堂的成功与否,评价的最基本的准则,应该看学生收获与否。

15.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培训学习心得 篇十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巴林左旗小学语文四班的学员吕淑丽,现任教于林东实验小学。在网络培训的日子里,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归于电脑前,我每天流连其中。一个个专题学过来,生怕漏掉些许的精华,写评论努力做到客观而实在。我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作业和评论数,参与在线研讨,下面和大家交流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很享受网络培训带给我的幸福。在日复一日的细琐工作中,还有机会坐下来聆听他人的教诲,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还能彼此间真诚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教学资源,进而重新审视自己从事的教学行为,这就是工作的幸福。

其次多交流才能常进步。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在研修中把自己的心得,研修日志记录下来,让别人读,他人有了自己的收获;我给别人评论,回复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每一次交流都是学习和进步,交流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第三、重实践和反思。我总以为做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只要上好课,教好学生就可以了。现在我才明白,没有深厚的积淀,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每一期每一模块的学习要反复地听,并记录要点,结合我校现在开展的“小组互助式”高效课堂的研究课题,不断进行实践和反思。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能以启发性的语言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以充满激情的声音去引----------------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领学生踏上热爱母语的快乐旅程。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语文这个百科之母去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做一个有文化有品位的人。总之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感谢这次心灵交流的沙龙——远程研修!

上一篇:乡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家园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