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复习总结

2024-09-28

安全管理复习总结(精选8篇)

1.安全管理复习总结 篇一

1绩效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组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

2绩效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用来确保下属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通过不断改善其工作绩效,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手段及过程。3绩效管理的三个目的:1战略目的2管理目的3开发目的 四个环节1计划绩效2监控绩效3评价绩效4反馈绩效

五项关键决策

1评价内容 2评价主体 3评价周期 4评价方法 5结果应用 五个评价标准

1战略一致2明确性3可接受性4信度5效度

4目标管理:一个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同每个人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规定他的职责范围;并用这些措施作为经营一个单位和评价其每个成员的贡献的指导 具体实施1计划2实施3评价4反馈

评价: 1优点A目标管理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可以提高个人的能力B通过专门的过程,是组织各级成员及主管都明确了组织的目标,组织的结构体系,组织的分工与合作及各自的任务C目标管理能改进管理方式和改善组织氛围。2缺点A忽视了组织中的本为主义及员工的惰性,对人性的假设过于乐观,使目标管理的效果在实施的过程中大打折扣。B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C目标管理会使得员工在制定目标时倾向于选择短期目标。5标杆管理的优势

A激发潜能,提高绩效。B指标体系的建立能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要C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完善

6关键绩效指标,指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它是企业战略目的通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

提炼方法A头脑风暴法B策略目标分解法C标杆基准法D成功关键分析法

7平衡计分卡的构成要素:

A使命和核心价值观B愿景和战略C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财务看,客户,内部业务流程,管理风险层面D目标,指标,目标值和行动方案 运用条件

A战略目标合理分解B配套设施健全C员工胜任

8绩效计划:在组织的战略部署和团队目标的确认下,管理者和员工对员工在绩效工作内的工作目标,评价标准和工作环境进行沟通形成绩效契约的过程。

特征: A绩效计划是管理者和员工双向沟通的过程 B关于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的契约C绩效计划是全员参与的过程

制定程序

准备(信息收集和沟通方式)

沟通阶段

制定计划阶段

9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

A内涵明确,清晰B具有独立性C具有针对性D易于衡量 选择原则

A目标一致性原则

B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 C少而精D可比性E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选择方法A工作分析法B个案研究C问卷调查D专题访谈法E经验总结法 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A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原则

B少而精原则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A指标库B评价目的 评价对象

C权重 10权重: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 确定方法 A定性法

B定量法

确定原则

A以战略目标和经营重点为导向B权重比例呈现差异

C体现评价者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情况相结合

决定各个指标权重的因素A评价的目的B评价对象的特征C企业文化的要求 11确定评价周期方法

A职位层次B奖金发发周期C业绩反映期 绩效评价周期影响因素

A职位(类型,高低)B指标特征C业绩反映期D奖金发放周期E实施时间 12绩效目标:绩效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期望达到的目的或效果,内容和标准。

制定绩效目标的SMART原则

A绩效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的 B可衡量的C具有行为导向

D切实可行

E绩效目标应该是受时间和资源限制的 制定绩效目标的来源

A战略目标,部门目标

B工作分析

C解决问题的要求

D客户需求 员工个人绩效计划的制定

A岗位职责的界定

B关键绩效指标 C工作目标D权重E标准F个人能力发展计划 12领导情景理论

两个维度

A任务行为B关系行为

四种领导风格

1指示

高任务—低关系领导风格

员工无能力不愿意

2推销高任务—高关系

无能力但愿意

3参与低任务——高关系

有能力但不愿意

4授权

低任务——低关系

有能力并愿意

13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考评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考核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质性的面谈,并着力于寻求应对之策,服务于后一阶段企业与员工绩效改善和提高的一种管理方法。绩效沟通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绩效沟通的内容 1阶段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2优良表现

3待改进的地方 4描述领导或同事对于员工的看法

5协助下属制定改进计划 6下个工作目标的确定和绩效计划的制定 绩效沟通的方式

A正式的绩效沟通 1正式的书面报告

2定期会面

B非正式的绩效沟通 1走动式管理 2开放式办公 3电子化沟通 建设性绩效沟通中的积极的倾听技巧

1解释2向对方表示认同3简要概括对方表达的内容4综合对方表达的内容,得出一个结论 5站在对方角度进行大胆的设想

14选择绩效主体的一般原则

A绩效评价者所掌握的内容必须基于他可以掌握的情况 B绩效评价主体应对所评价职位的 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C有助于实现一定的管理目的 5大评价主体

上级,同级,本人,下级,客户和供应商评价的比较

评价者误区的类型

1晕轮效应2逻辑误差3宽大化倾向4严格化倾向5中心化倾向 6首因效应7近因效应8评价者个人偏见9溢出效应 评价者培训的目的

A使评价者认识到绩效评价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自身在绩效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B统一各个评价者对于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理解 C是评价者理解具体的评价方法,熟悉绩效评价中使用的各种表格,并了解具体的评价程序 D避免评价者误区的发生,使评价者了解如何尽可能的消除误差与偏见 E帮助管理者学习如何进行绩效反馈与指导 评价者培训的主要内容

A评价者误区培训B关于绩效信息收集方法的培训C绩效评价指标培训D关于如何确定绩效标准的培训E评价方法培训F绩效反馈培训

15薪酬包括三大部分

A 直接以货币形式支付的直接薪酬B以间接货币形式支付的间接薪酬C不以货币形式体现的非经济报酬

一次性奖金

1全勤奖2建议奖3发明创造奖4科技进步奖5质量奖6超产奖

薪酬:指员工因被雇佣而获得的各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经济收入,有形服务和福利等。薪酬加薪’: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基本工资的加薪 一次性奖金::根据评价结果所支付的一次性奖金

16绩效评价:特指在绩效周期结束时,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由不同的评价主体对组织,群体和个人绩效做出判断的过程。

17绩效面谈:是管理者就上一绩效管理周期中员工的表现和绩效评价结果与员工进行正式面谈的过程。

18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外部,内部,结构,程序公平薪酬管理的目标:1吸收和留住组织需要的优秀员工2鼓励员工积极提高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3鼓励员工高效率的工资4创造组织所希望的文化氛围5控制运营成本

19绩效评价结果可运用与A员工薪酬发放B招聘录用决策C人员调配D培训开发E员工个人发展或工作分析

20比较法,优点:方便,开发容易,成本较低

缺点:无法对员工的行为起直接的引导作用;不能为具体的易于接受的绩效反馈提供足够的信息

21非定义式:图尺度量表,等级择一

22行为导向型量表法:1行为锚定量表法(图尺度与关键事件法的结合)

优点:评价指标之间的独立性较高;评价尺度更加精确;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适合用来为分配奖金提供依据

问题,评价者在尝试从量表中选择一种代表某员工绩效水平的行为时,往往会有困难,因为有时一个员工的行为可能出现在量表的两端

2混合标准量表法:打散了各级指标的各级标度;采用了特殊的评分方式;量表在中间的位置将评价对象的排列顺序进行了变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评价者受惯性思维影响。23结果导向与行为导向的结合:综合尺度量表法 既能够有效地引导员工的行为,又能够对结果进行直接的控制。最大的困难在于设计与职位相关的指标尺度,设计成本高 24目标管理法

六个步骤:确定组织目标;确定部门目标;在部门范围内讨论部门目标;确定个人目标;进行绩效评价;提供绩效反馈

25行为观察量表法是图尺度与行为导向的结合 能够向员工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指导员工如何得到较高的绩效评分。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量表中的信息有效的监控员工行为,并使用具体的行为描述提供绩效反馈

缺,适用于行为比较稳定不太复杂的工作;不同的评价者对几乎没有,几乎总是,的理解有差异,导致绩效评价的稳定性下降 26行为对照表法,优点,1评价方法简单,执行成本较低,只需对项目和事实进行一一核实,并且可以回避评价者不清楚的情况,不容易发生云轮效应等评价者误差2评价标准与工作内容高度相关,有利于进行行为导向3可以进行员工之间的横向比较,较好的为发放奖金提供依据

1.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A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绩效评价只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B 绩效管理注重信息的沟通与绩效目标的达成,绩效评价注重的是考核和评估。

C 绩效管理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绩效评价只出现在特定的时期。D 绩效管理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绩效评价具有滞后性。2.请简述制定绩效目标的原则。

制定绩效目标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及SMART原则:

A 绩效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的 B绩效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 C绩效目标应该具有行为向导 D绩效目标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E绩效目标应该是受时间和资源限制的 3.请简述绩效沟通的方式。

绩效沟通的方法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两类:

正式绩效沟通是企业管理制度规定的各种定期进行的沟通,它有正式的书面报告和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定期会面两种方式。非正式绩效沟通是管理者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或各种之余的各种非正式会面的沟通

4.请简述绩效评价方法的种类。

绩效评价方法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描述法。绝对评价包含量表法和目标管理法。相对评价即比较法,包含排序法、配对比较法、人物比较法和强制分配法。

5.请简述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

结合绩效管理的过去和管理的未来,我们对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下预测: A 绩效管理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是战略性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只是组织达成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或方式,必须与战略高度匹配并对战略形成有效支撑才具有实际意义。

B平衡计分卡将成为主导性的绩效管理工具 他它紧紧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把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提升到决定组织未来命运的战略高度,完全契合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特点。C 绩效管理体系将贯通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 未来的绩效管理必将有效贯通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形成一个层次分明但高度整合的管理体系,既能对战略绩效和运营绩效分别进行计划、监控、评价和反馈,又能确保战略运营高度整合,协调一致。

D 无形资产将成为绩效管理的对象 未来的绩效管理将更加注重理顺价值创造的结果和驱动关系,更加注重平衡组织的长短期利益,在绩效衡量上也会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E 人的能动性将在未来的绩效管理中得到加强 未来的绩效管理体系,使组织的每一个人,包括体系的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和执行者,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2.安全管理复习总结 篇二

一、笔者的想法

想法一:教师必须能够从电化学若干纷乱繁杂的知识中抽象出最核心的知识内容。

想法二:在核心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舍得投入, 尤其是时间上的投入。

想法三: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利用核心原理对各种复杂的表面现象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应用的目的。

二、笔者的教学行为

(一) 电解复习

电解复习第一课时, 笔者提了三个问题, 用这三个问题组织复习课的教学。

1.请你设计一个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并以它为例研究在能量转化过程中, 各种微观粒子是如何运动与变化的?

2.什么是惰性电极与活性电极?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举例说明。利用电能能否让反应“Cu+H2SO4=Cu SO4+H2”发生?如果能够发生, 则应如何设计其装置?原理是什么?

3.应如何设计铜的精炼及电镀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微观过程是怎样的?请画出装置解析过程。

上课后, 老师给学生15分钟时间, 让学生对着上述三个问题, 查阅相关资料, 做出回答。15分钟之后,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讨论。课堂最后15分钟, 老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 做最后的点拨解析。

第二课时:

在第一节课的学生自思、同伴交流、教师点拨的基础上, 再次引导学生分析电解各种类型电解质溶液时的微粒运动与变化情况。整节课, 笔者一直与学生一起分析电解过程中各种相关微粒的运动与变化。然后, 笔者让学生根据这两节课的复习, 在大脑中想象一个电解过程的“动态的微粒运动变化图”, 结果学生都能想象得到。 (运动: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到阴极, 从阳极流回电源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运动,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变化: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 化合价降低, 发生还原反应;阴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 化合价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到课堂最后, 笔者告诉学生, 电解过程的“动态的微粒运动变化图”是解所有电解相关习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有了这把钥匙, 所有的电解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二) 原电池的复习

对于原电池的复习教学, 笔者基本采用了同样的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笔者设计两个问题来组织复习课的教学。

1.设计一个“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能量转化过程中, 各种微粒在内外电路中是如何运动与变化的?

2.体验课本中出现的各种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原理, 总结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思路。

教学组织过程仍然是学生自己思考15分钟, 同伴相互交流15分钟, 教师根据前两个环节中当堂捕获的相关信息, 进行15分钟的点拨。

第二课时:

根据学生对原电池电极反应书写较困难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第二课时和学生一起把相关练习册中出现过的所有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都写了一遍。笔者先告诉学生书写电池电极反应的四步曲 (以电池负极反应为例) 第一步, 标出电极名称和变化情况。第二步, 找出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写出反应的骨架。第三步, 找出“核心元素”对应的物质, 对“骨架”进行填充。第四步, 研究电池环境, 根据电荷及物质守恒, 写出完整的电极反应。按笔者所提出的“电池书写四步曲”, 本节课笔者把所有教学资料中能见到的电池反应都和学生一起写了一遍, 并且每写一个反应都叙述一遍该电池放电时的各种相关微粒的运动与变化情况。 (运动:电子在外电路从负极运动到正极, 阳离子在内电路运动到正极, 阴离子在内电路运动到负极。变化:负极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笔者告诉学生,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动态的微粒运动变化图”也是解所有原电池相关习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结合电解钥匙, 如果能够灵活应用, 所有电化学相关习题自然都能迎刃而解。

三、反思

第一,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并把这种思路强化传导给学生。

第二, 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核心规律。

3.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经验总结 篇三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自己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经验。高三要进行三轮复习。从去年暑假到10月中旬,完成第三册的新课学习。从去年10月中旬至今年的3月初,完成第一轮复习,用的复习资料是《优化设计》。由于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本轮复习用的时间很长,主要任务是立足课本,以大多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面向全体学生,低起点,小步走,循序渐进,分层推进,从而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确保学生拿到基础分。鼓励学生大胆与老师配合,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哪怕是说错了也不要紧等,从而营造一种宽松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上,高度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和理解,让学生吃透课本,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对基础知识只是作适当的拓展和挖掘,但更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形成系统而完整的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从3月份“江南十校”考完至5月初进行第二轮复习,将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章节放在一起组成专题,编排的顺序尽量按书本的顺序以有利于学生看书,使用《优化设计》的二轮复习材料。从理论上讲应该把每个专题的理论知识编制一个粗略的框架,但由于时间紧张只是让学生看书做题,以做题带动看书,老师只是讲解,讲解时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以培养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对于偏、怪、不严密,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目坚决删掉,选择题每个学生都要做,对难度较大的非选择题则鼓励差生能做几问就做几问,只要努力就能学有所得有所进步。最后20天进行第三轮复习,强化模拟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和应试技巧,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面对高考,很多教师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却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布置大量的练习,而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都是有限的,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忙于应付或者干脆不做,使教师教学的实效性差,学生的学业水平下降,师生关系紧张。根据以上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在高三的复习工作中,我们应该把握以下方向。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稳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形成较强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强调课本的重要性,告诫我们的学生应该静下心来,对生物课本再进行认真的“梳理”,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当然,这里也有技巧,就是老师平时在评讲习题时,应讲清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这样密切联系书本,学生就会认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去复习课本。二、突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教师要突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网络。其方法是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采用不同的形式重新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这项工作若是由师生共同来完成,效果将更好。我们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去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毕竟自己得出的东西会理解得更深刻,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更易将课本知识转变为自己所学。三、注重复习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效率。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将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教给学生快速记忆的方法、迅速识图的方法和各类解题技巧等,让学生从知识记忆层面上升到理解、运用、迁移知识的层面,真正获得能力的提高。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质体”和“质粒”、“原生质”“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等)可通过比较学习来掌握;对一些难记忆的生物学知识可传授一些记忆方法,例如讲到人体中必需氨基酸时,教授记忆口诀“假设来借一两本书”;对一些图形题,要求学生看好横、纵坐标,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和交叉点,走向上升、下降或波动等。此轮复习过程中,还要及时地向学生传授一些解题的技巧。高考生物题信息来源广泛,题设障碍巧妙。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做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学会避陷阱,破定势,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运用对比、分析、综合、推理、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解题。复习过程中,应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技巧。四、加强实验内容、热点问题的复习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实验内容的考查,当然,这符合生物属于实验科学的特点。实验设计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大,已经几乎占到了理综生物部分总分的三分之一,并成为高考生物试题的压轴题。而我们的学生面对高考实验题,往往感到难度较大,难以突破。对于实验内容的复习,一方面要把《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课本中的16个实验讲清楚(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这些实验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掌握它们将会对独立设计实验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这里包括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遵循三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还要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解释和分析,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在热点专题中,将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际,能直接反映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热点问题往往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重大事件,如人类基因组问题、克隆问题、SARS疾病和禽流感等。以上是我在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几点经验,这几年我一直按照上述去做,每年都能收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4.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 篇四

1、根据TCP/IP协议,共有0-65535个端口,可分为私有端口、注册端口、公认端口,其中公认端口的范围为: 0——1023;私有端口的范围为: 49152——65535;注册端口的范围为: 1024——49151。

2、IPSec通过安全策略为用户提供一种描述安全需求的方法,允许用户使用安全策略来定义 保护对象、安全措施 以及 密码算法 等。3.IPsec的加密算法只用于(ESP协议)。

4.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5.特洛伊木马的特性主要有(隐蔽性、欺骗性、特殊功能性)。

6.一个典型的PKI系统组成主要有(公钥证书、证书管理机构、证书管理系统、围绕证书服务的各种软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的法律基础)。

7.包过滤和代理是两种实现防火墙功能的常见技术,其中包过滤技术工作在(网络层)层,代理防火墙工作在(应用层)层。

8.包过滤防火墙的过滤依据主要有(ip源地址;ip目的地址;协议类型;tcp或udp的目的端口;tcp或udp的源端口;icmp消息类型;tcp报头的ack位。)9.按照检测技术的不同,可以将入侵检测分为(异常检测系统和误用检测系统),按照数据来源,可以分为(基于主机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检测系统)。

10、信息安全模型P2DR模型中各个字母分别代表(策略、防护、检测、响应)。

11、常用的服务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ftp:21〃22,http:80,telnet:23,snmp:161,SMTP:25,POP3:110

12、运行保护中各保护环对应的内涵。

(安全操作系统的运行保护是基于一种保护环的等级结构实现的,这种保护环称为运行域,一般的系统设置了不少于3—4个环,理解可答可不答)R0:操作系统,它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

R1:受限使用的系统应用环,如数据库管理系统或事务处理系统; R2:应用程序环,它控制计算机对应用程序的运行;

R3:受限用户的应用环,他控制各种不同用户的应用环。

13、安全策略的实施原则。

(1)最小特权原则:主体执行操作时,按照主体所需权利的最小化原则分配给主体权利

(2)最小泄露原则:主体执行任务时,按照主体所需要知道的信息最小化的原则给主体权利

(3)多级安全策略:指主体和客体间的数据流向和权限控制按照安全级别的绝密(TS),秘密(S),机密(C),限制(RS)和无级别(U)5级来划分。

14、朴素模式匹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文本串长n; 模式串长m。最坏情况下匹配搜索次数为 m*(n-m+1)。

15、KMP算法主要是消除了 主串 指针的回溯,从而使算法效率有了某种程度的提高。

1、假如你要向你的朋友发送某个信息,为了实现信息的不可否认性、完整性、机密性,你会怎样做,画图说明你的方案。

2、IPSEC安全协议中,其工作模式及其体系结构。

答:

1、隧道模式:保护整个ip数据包;传输模式:保护ip包头。

2、体系结构:ah(认证报头协议)协议、esp(封装安全负荷)协议、ike(秘钥交换)协议

3、在访问控制中,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分别举例说明。

答:主体:可导致信息在客体间流动或使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主动实体。例子:用户、进程。

客体:包含或接收信息的被动实体。例子:页面、段、文件、目录、进程、硬件设备,……

4、CA的信任模型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1.严格层次信任模型:优点:(1)到达一个特定最终实体只有唯一的信任路径,证书信任路径构建简单;(2)它建立在严格的层次机制之上,建立的信任关系可信度高。缺点:(1)根CA密钥的安全最重要,一旦泄漏整个信任系统瓦解;(2)根CA策略制定要考虑各个参与方,这会使策略比较混乱。

2.桥信任模型:优点:现实性强,证书路径较易发现,证书路径相对较短。缺点:证书路径的有效发现和确认不很理想,大型PKI的目录的互操作性不方便,且证书复杂。

3.网状信任模型:优点:信任关系可以传递;缺点:存在多条信任路径,要进行路径选择。

4.对等信任模型:优点:信任路径构建简单,信任关系可信度高;缺点:限制自己只允许直接信任,所以证书量大。

5、SSL握手协议过程中创建一个会话。答:(1)hello阶段;(2)加解密参数传输(3)server确认(4)会话数据传输

6、IPSec中密钥交换协议IKE主要提供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答:(1)协商服务(2)身份认证服务(3)密钥管理(4)安全交换

2、对称密码体制与非对称密码体制下密钥数量计算问题。

n*(n-1)/2;2n

3、IPSEC中AH协议中载荷长度计算公式。

kdAkmessagesign||Z||EC||HkEPkdBDPkkeAkeBkDCZ-1DPsignA(keA,kdA)HmessageH’B(keB,kdB)k比较载荷长度 n=验证数据长度(bit)/32(bit) +1

4、门限秘密共享方案中的秘密与多项式重构计算问题。

例题:Shamir在1979年提出利用有限域GF(p)上的k-1次多项式h(x)ak1xk1a1xa0modp构造秘密共享的(k,n)门限体制。一个(3,5)门限方案,若已知随机素数p为17,当x=1,2,3,4,5时,对应的5个秘密份额为S1=

8、S2=

7、S3=

10、S4=0、S5=11,请采用LaGrange拉格朗日插值法从秘密份额中选择S1、S3、S5个重构多项式h(x)和秘密S。(15分)

解:h(x)=8(x-3)(x-5)/(1-3)(1-5)+10(x-1)(x-5)/(3-1)(3-5)+11(x-1)(x-3)/(5-1)(5-3)mod 17= x2-8x+15-5(x2-6x+5)/2+11(x2-4x+3)/8 mod 17= x2-8x+15 mod 17 +(5(x2-6x+5)/(-2))mod 17 +11(x2-4x+3)/8 mod 17 h(x)= x2-8x+15 mod 17 +(5(x2-6x+5)*8)mod 17-22(x2-4x+3)mod 17=19 x2-160x+149 mod 17=2x2+10x+13 mod 17 多项式h(x)= 2x2+10x+13

秘密S=13。

5、入侵检测模型与HIDS、NIDS的优缺点。

HIDS:基于主机的模型 优点:性价比高;更加细致,容易监测一些活动;视野集中;易于用户剪裁;有较少的主机;对网络流量不敏感。缺点:代价大;不监测网络上的情况;对入侵行为分析工作量随主机增加而增加。

NIDS:基于网络的模型 优点:侦测速度快;隐蔽性好;视野更宽;较少的监测器;占的资源少 缺点:只检查直接连接网段通信;不能监测不同网段的网络包;实现复杂,需要大量计算和分析,工作量大。

6、包过滤型防火墙的作用就是在网络中的适当位置对数据包实施有选择的通过。选择依据为系统内设置的过滤规则,只有满足过滤规则的数据包才被转发到相应的网络接口,其余数据包则被丢弃。包过滤一般要检查哪些内容,配置包过滤包括哪些步骤。

答:检查内容:ip源地址;ip目的地址;协议类型;tcp或udp的目的端口;tcp或udp的源端口;icmp消息类型;tcp报头的ack位。配置步骤:(1)必须知道什么是应该和不应该被允许的,必须制定一个安全策略。(2)必须正式规定允许的包类型、包字段和逻辑表达式。(3)必须用防火墙支持的语法重写表达式。

7、描述利用KMP单模匹配算法进行模式匹配过程。例如:T={ababcabcacbab};P={abcac}

8、某公司有一B类网123.45。该网的子网123.45.6.0/24,有一合作网络135.79。管理员希望:①禁止一切来自Internet的对公司内网的访问;②允许来自合作网络的所有子网135.79.0.0/16访问公司的子网123.45.6.0/24;③禁止合作网络的子网135.79.99.0/24的对123.45.0.0/16访问权。请设计合理的过滤规则。

A B C 源

目的地

123.45.6.0/24

123.45.0.0/16 0.0.0.0/0

过滤操作

允许 拒绝 拒绝

135.79.0.0/16

5.信息安全复习题总结 篇五

1.1.信息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人们常常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合称为“三论”,或称为“系统科学”或“信息科学”。

信息定义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的性质:①普遍性②无限性③相对性④传递性⑤变换性⑥有序性⑦动态性⑧转化性。信息的分类:①从信息的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②从信息的过程出发,信息可以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③从信息源的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语音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计算信息等④从信息的载体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电子信息、光学信息和生物信息等⑤从携带信息的信号的形式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半连续信息等。

1.2 历史回顾

1928年,哈特莱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信息传输”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把信息理解为选择符号的方式,且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的大小;1948年,美国数学家仙农在《贝尔系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在对信息的认识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堪称信息论的创始人,他对信息的理解: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1948年,维纳出版了专著《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信与控制问题》,创建了控制论;1975年,意大利学着朗高在《信息论:新的趋势和未决问题》一书的序言中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式、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括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在事物本身”;1988年,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教授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把信息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1.3信息安全威胁

所谓信息安全威胁就是指某个人、物、事件或概念对信息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或合法使用所造成的危险。

常见的安全威胁:①信息泄漏②破坏信息的完整性③拒绝服务④非法使用⑤窃听⑥业务流分析⑦假冒⑧旁路控制⑨授权侵犯⑩特洛伊木马11陷阱门12抵赖13重放14计算机病毒15人员不慎16媒体废弃17物理侵入18窃取19业务欺骗。

常见的网络攻击工具有安全扫描工具、监听工具、口令破解工具等。

第二章 信息保密技术

2.1 DES算法和AES算法

DES(Data Encryption Stardard)算法,是密码体制中的对称密码体制,又被称为,美国数据加密标准。是1972年美国IBM公司研制的对称密码体制加密算法,其密钥长度为6位,明文按64位进行分组,将分组后的明文和56位的密钥按位替代或者交换的方式形成密文组的加密方式;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用来取代DES算法的,其采用对称分组密码体制,密钥长度的最少支持为128、192、256,分组长度128位,算法应易于各种硬件和软件实现。

2.2你认为AES比DES有哪些优点?

答:

(1)AES的密钥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而增加,而DES是不变的;

(2)Rijndael加解密算法中,每轮常数的不同消除了密钥的对称性,密钥扩展的非线性消除了相同密钥的可能性;加解密使用不同的变换,消除了在DES里出现的弱密钥和半弱密钥存在的可能性;总之,在Rijndael的加解密算法中,对密钥的选择没有任何限制。

(3)依靠有限域/有限环的有关性质给加密解密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使算法设计者可

以既高强度地隐藏信息,又同时保证了算法可逆,又因为Rijndael算法在一些关键常数(例如:在m(x))的选择上非常巧妙,使得该算法可以在整数指令和逻辑指令的支持下高速完成加解密。

(4)AES安全性比DES要明显高

(5)其中DES采用Feistel网络结构,AES算法采用SP网络结构。

2.3公钥加密技术

第一个比较完善的公钥密码体制算法,是著名的RSA算法。

公钥密码体制指一个加密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不能由一个推导出另一个。

公钥密钥加密算法的核心是运用一种特殊的数学函数——单向陷门函数。

RSA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其安全性建立在“大数分解和素性检测”这一已知的著名数论难题的基础上。

ElGamal算法的安全性是建立在有限域上求离散对数这一难题基础上的。

椭圆曲线算法安全性是建立在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求解之上。

公钥密码算法有:RSA算法、ElGamal算法、椭圆曲线算法。

2.4椭圆曲线算法

椭圆曲线指的是由韦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方程 y2+a1xy+a3y=x3+a2x2+a4x+a6 所确定的平面曲线。若F是一个域,ai ∈F,i=1,2,„,6。满足式1的数偶(x,y)称为F域上的椭圆曲线E的点。F域可以式有理数域,还可以式有限域GF(Pr)。椭圆曲线通常用E表示。除了曲线E的所有点外,尚需加上一个叫做无穷远点的特殊O。

在椭圆曲线加密(ECC)中,利用了某种特殊形式的椭圆曲线,即定义在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其方程如下:y2=x3+ax+b(mod p)这里p是素数,a和b为两个小于p的非负整数,它们满足:4a3+27b2(mod p)≠0 其中,x,y,a,b ∈Fp,则满足式(2)的点(x,y)和一个无穷点O就组成了椭圆曲线E

2.5流密码技术

流密码:将待加密的明文分成连续的字符或比特,然后用相应的密钥流对之进行加密。目前应用最多的流密码是在GF(2)域上的二元加法流密码。

二元流密码算法的安全强度完全决定于它所产生的密钥流的特性。

几种常见的流密码算法:A5算法、Rambutan算法、RC4算法、SEAL

2.6信息隐藏技术

信息隐藏又称信息伪装,就是通过减少载体的某种冗余,如空间冗余、数据冗余等,来隐藏敏感信息。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

信息隐藏的方法主要分两类:空间域算法和变换域算法。

第三章 信息认证技术

认证的目的有两个方面:1.实体认证,包括信源、信宿的认证和识别2.验证消息的完整性,验证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是否被篡改、重放或延迟等。

3.1 Hash函数和消息完整性

Hash函数也称为杂凑函数或散列函数:其输入为一个可变长度X,返回一固定长度串,该串被称为输入X的Hash值。

Hash函数满足以下需求:

1.输入X可以为任意长度

2.输出数据长度固定

3.容易计算

4.单向函数

5.唯一性

Hash函数可以按照其是否有密钥控制分为两类:有密钥控制、无密钥控制。

攻击Hash函数的典型方法有穷举攻击、生日攻击、中途相遇攻击。

能抗击生日攻击的HASH值至少要达到128BIT。

Hash函数的安全性设计的理论主要有两点:1.函数的单向性2.函数影射的随机性。常用的Hash算法有MD-

4、MD-

5、SHA等。

一个没有仲裁的认证码由3方组成:发送方、接收方和入侵者。

消息认证码(MAC)是与密钥相关的单向Hash函数,也称为消息鉴别码或消息校验和,它可在用户之间鉴别文件,也可以被单个用户用来确定他的文件是否已改动,或是感染了病毒。

3.2 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是指定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身份的证明过程,通常是获得系统服务所必需的第一道管卡。

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密码技术的各种电子ID身份认证技术、另一类是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认证技术。

用于身份认证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有6种:手写签名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视网膜图样识别技术、虹膜图样识别技术、脸型识别。

3.3 Keberos认证系统

Keberos是为TCP/IP网络系统设计的可信的第三方认证协议。网络上的Keberos服务基于DES对称加密算法,但也可以用其他算法替代。认证过程:

(1)请求票据——许可票据:客户C向kerberos认证中心(KDC)申请可以访问票据中心TGS

(2)票据——票据许可

(3)请求服务器票据

(4)服务器票据

(5)请求服务

在FreeBSD中设置Kerveros包括6个步骤:①建立初始资料库②运行Kerberos③创建新的服务器文件④定位数据库⑤完整测试数据库⑥设置su权限。

第四章 PKI与PMI认证技术

4.1数字证书

公钥基础设施(PKI)是一个采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CRL:即证书撤销列表,里面列出了所有未到期却被撤销的证书。

认证中心所颁发的数字证书均遵循X.509V3标准。

证书更新:当证书持有者的证书过期,证书被窃取、丢失时通过更新证书的方法,使其使用新的证书继续参与网上认证。证书的更新包括证书的更换和证书的延期两种情况。

证书废除:证书持有者可以向CA申请废除证书。CA通过认证核实,即可履行废除证书的职责,通知有关组织和个人,并写入黑名单CRL。

4.2 PKI系统一个完整的PKI系统对于数字证书的操作通常包括证书颁发、证书更新、证书废除、证书和CRL得公布、证书状态的在线查询、证书认证等。

PKI主要包括4个部分:X.509格式的证书和证书撤销列表CRL;CA/RA操作协议;CA管理协议;CA政策制定。

PKI应用系统包括:认证机构、根CA、注册机构、证书目录、管理协议、操作协议、个人安全环境

PKI相关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 X.509协议、PKCS系列标准、PKIX系列标准。

4.3常用信任模型

基于X.509证书的信任模型主要有:1.通用层次结构 2.下属层次信任模型 3.网状模型 4.混合信任模型 5.桥CA模型 6.信任链模型。

信任模型中涉及一个重要概念:交叉认证。

交叉认证:是一种把以前无关的CA连接在一起的有用机制,从而使得在它们各自主体群体之间的安全成为可能。

第五章 密钥管理技术

5.1密钥管理概述

密钥管理包括:①产生与所要求安全级别相称的合适密钥②根据访问控制的要求,对于每个密钥决定哪个实体应该接受密钥的拷贝③用可靠办法使这些密钥对开放系统中的实体是可用的,即安全地将这些密钥分配给用户④某些密钥管理功能将在网络应用实现环境之外执行,包括用可靠手段对密钥进行物理的分配。

5.2对称密钥的管理

加密密钥交换协议:1.加密密钥交换协议 2.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 3.基于Kerberos的Internet密钥协商协议

5.3 非对称密钥的管理

非对称密钥的管理主要在于密钥的集中式管理。

非对称密钥的技术优势:每次信息交换都对应生成了唯一的一把密钥,因此各通信方就不再需要对密钥进行维护和担心密钥的泄露或过期;即使泄露了对称密钥也将只影响一次通信,而不会影响到通信双方之间的所有通信。

对称密钥和公钥密码技术(非对称)的比较:

对称公钥

密钥同不同

速度快慢

密钥分配大问题没问题

伸缩性不好好

功能保密通讯密钥分配,数字签名和认证

5.6密钥托管

密钥的托管:提供强密码算法实现用户的保密通信,并使获得合法授权的法律执行机构利用密钥托管机构提供的信息,恢复出会话密钥从而对通信实施监听。

密钥托管的重要功能:1.防抵赖 2.政府监听 3.密钥恢复

密钥托管加密系统的组成:用户安全部分、密钥托管部分、政府监听部分、法律授权部分、外部攻击部分。

第六章访问控制技术

6.1访问控制的模型

访问控制模型是一种从访问控制的角度出发,描述安全系统,建立安全模型的方法。访问控制包括3个要素:主体、客体、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的3个内容:认证、控制策略实现和审计。

访问控制是指主体依据某些控制策略或权限对客体本身或是其资源进行的不同授权访问。

访问控制模型有:自主访问控制模型、强制访问控制模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对象的访问控制模型。

自主访问控制模型:是根据自主访问控制策略建立的一种模型,允许合法用户以用户或用户组的身份访问策略规定的客体,同时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客体,某些用户还可以自主地把自己所拥有的客体的访问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强制访问控制模型(MAC):系统事先给访问主体和受控对象分配不同的安全级别属性,在实施访问控制时,系统先对访问主体和受控对象的安全级别属性进行比较,再决定访问主体能否访问该受控对象。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将访问许可权分配给一定的角色,用户通过饰演不同的角色获得角色所拥有的访问许可权。

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以面向任务的观点,从任务的角度来建立安全模型和实现安全机制,在任务处理的过程中提供动态实时的安全管理。TBAC模型由:工作流、授权结构体、受托人集、许可集4个部分组成。

6.2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的安全策略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基于身份的安全策略和基于规则的安全策略。安全策略的实施原则:1.最小特权原则 2.最小泄露原则 3.多级安全策略

基于身份的安全策略包括:基于个人的策略和基于组的策略。

基于个人的策略:是指以用户为中心建立的一种策略,策略由一些列表组成,列表限定了针对特定的客体,哪些用户可以实现何种策略操作行为。

基于身份的安全策略有两种基本的实现方法:能力表和访问控制列表。

6.3访问控制与审计

审计跟踪可以实现多种安全相关目标包括:个人只能、事件重建、入侵检测、故障分析

第七章 网络的攻击与防范

7.1网络的攻击

网络攻击技术和攻击技术的发展趋势:1.攻击技术手段在快速改变 2.安全漏洞被利用的速度越来越快 3.有组织的攻击越来越多 4.攻击的目的和目标在改变 5.攻击行为越来越隐蔽 6.攻击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破坏效果越来越大

网络攻击模型将攻击过程划分为以下阶段:1.攻击身份和位置隐藏 2.目标系统信息收集

3.弱点信息挖掘分析 4.目标使用权限获取 5.攻击行为隐藏 6.攻击实施 7.开辟后门 8.攻击痕迹清除

7.2网络攻击实施和技术分析

网络攻击是指任何非授权而进入或试图进入他人计算机网络的行为。

权限获取的几种方式:1.通过网络监听获取权限 2.基于网络账号口令破解获取权限 3.通过网络欺骗获取权限

常用的破解口令的方法有:强制口令破解、获取口令文件。

强制口令破解: 通过破解获得系统管理员口令,进而掌握服务器的控制权。

网络钓鱼: 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敏感的个人信息的攻击方法。

网络监听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数据包捕获、数据包过滤与分解、数据分析

DoS攻击:攻击者过多地占用系统资源直到系统繁忙、超载而无法处理正常的工作,甚至系统崩溃。

DDoS攻击:基于TCP/IP协议本身的漏洞和缺陷,利用成百上千个被控制点发动的大规模协同攻击,通过消耗资源,使被攻击主机瘫痪和死机,从而造成合法用户无法访问。DoS攻击分3类:1.消耗稀少的、有限的并且无法再生的系统资源 2.破坏或者更改系统的配置信息 3.对网络部件和设备进行物理破坏和修改

DDoS攻击过程分为以下步骤:1.探测扫描寻找可以入侵的主机 2.入侵有安全漏洞的主机并且获取控制权 3.在每台被入侵主机中安装攻击程序

第八章 系统安全

8.1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有:身份认证机制、访问控制机制、安全审计机制

8.2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的攻击手段包括:弱口令入侵、SQL注入攻击、利用数据库漏洞进行攻击数据库安全的基本技术:数据库的完整性、存取控制机制、视图机制、数据库加密数据库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分布式数据完整性。

8.3数据备份和恢复

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有:高可用性系统、网络备份、SAN备份、归档和分级存储管理、数据容灾系统。

第九章网络安全技术

9.1防火墙技术

网络防火墙: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防火墙的作用是能有效地控制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访问及数据传送,从而达到保护内部网络的信息不受外部非授权用户的访问,并过滤不良信息的目的。

防火墙的技术包括:包过滤技术、代理技术、状态检测技术、网络地址翻译技术

防火墙和网络配置上的4种典型结构:双宿/多宿主机模式、屏蔽主机模式、屏蔽子网模式、混合结构模式

VPN:即虚拟专用网——是通过私有的隧道技术在公共数据网络上仿真一条点到点的专线技术

9.4内外网隔离技术

物理隔离:是指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在物理上没有相互连接的通道,两个系统在物理上完全对立。

物理隔离技术分为:用户级物理隔离、网络级物理隔离。

用户级物理隔离经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采用双机物理隔离系统;第二阶段采用双硬盘物理隔离系统;第三阶段采用单硬盘物理隔离系统。

网络级物理隔离有3种:隔离集线器、Internet信息转播服务器、隔离服务器。

单硬盘物理隔离系统:就是在一块硬盘上,将硬盘分成两个独立的分区,同时通过对硬盘读写地址的监视及控制,使两个分区的内容完全独立,不能够相互访问。

9.5反病毒技术

病毒是一段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代理程序,它将自己的代码写入宿主程序的代码中,以感染宿主程序。

病毒产生的过程:程序设计—传播—潜伏—触发—运行—实行攻击。

病毒的特征:1.传染性 2.非法性 3.隐蔽性 4.潜伏性 5.破坏性

病毒按感染对象不同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

6.企业物流管理期末复习总结 篇六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物流:是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物品从供应、生产销售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所发生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

2、企业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性:二律背反主要是指企业物流功能间或物流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一方必须舍弃另一方的一种状态,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对立状态。因此对企业物流来说,一方成本降低,另一方成本将增大,即产生了成本二律背反状态。

3、企业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对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4、企业战略: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经营目标,适应经营环境而制定的一种具有指导性的经营规划。

5、企业物流战略:针对企业内部物流的目标、任务和方向而制定的相对具体的部门政策和措施。

6、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能够直接而有效的管理其下属的可能人数和业务范围,它表现为管理组织的水平状态和组织体系内部各层次的横向分工。

7、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将企业经营的重点放在某一特殊的领域或者是某种专项业务,在特定行业的市场中占领某个细分市场,在某点形成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8、企业业务外包: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通常会选择将其主要的资源和人力投入在其主营业务上,而将其他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这就是企业业务外包。

9、生产物流:《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生产物流的定义为: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10、MRP:MRP是根据需求与预测来测定未来物料供应与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它提供了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和数量,是一种能提供物料计划及控制库存、决定订货优先度、根据产品的需求自动地推导出构成这些产品的零件和材料的需求量、由产品的交货期展开成零部件的生产进度日程和原材料与外购件的需求日期的系统。

11、ERP:ERP指的是企业资源规划,它脱离了以物料、人工和生产为中心的制造系统,而将用户放在了主导者的位置,真正的实现ERP,可以实现由客户驱动需求,而不是由销售预测决定生产。它有三个主要特征:

(1)ERP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

(2)它采用了网络通信技术。

(3)ERP系统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密切相关的。

12、库存:库存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资源。

13、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指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14、订货成本:订货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次订货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费用。

15、生产准备成本:生产准备成本是指为生产订购的物品而调整整个生产过程的成本。

15、企业物流绩效:企业物流绩效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企业物流活动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16、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能够直接而有效的管理其下属的可能人数和业务范围,它表现为管理组织的水平状态和组织体系内部各层次的横向分工。

17、救急灵活系统:指为解决物流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而进行的运作。

18、快速反应:快速反应是一种通过在零售商及供应商之间改进库存速度的通力合作,以及时满足客户的购买需求的控制技术。

19、连续补货战略:根据每天收到的补充订单,供应商按照要求的数量、颜色、尺寸和式样负责补充零售库存。供应商承诺保持零售商的库存和维持存货的送达速度。

20、合理化战略:指根据物流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特征,组织各物流部门和物流环节采取共同的措施,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最佳的物流效应和服务水平,从而充分发挥物流功能。

21、虚拟经营:虚拟经营实质是向外部借力,通过整合外部资源,为我所用,从而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利用外部的能力和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劣势

22、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将企业经营的重点放在某一特殊的领域或者是某种专项业务,在特定行业的市场中占领某个细分市场,在某点形成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23、企业业务外包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通常会选择将其主要的资源和人力投入在其主营业务上,而将其他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这就是企业业务外包。

24、物流联盟物流联盟是指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自己物流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格组织。

25、第四方物流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整合和作业的组织者。

26、生产物流:《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生产物流的定义为: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27、连续性生产:指在连续性生产过程中,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的工艺顺序运动,生产流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和要求,又称流程式生产。

28、订货型生产:是企业根据用户订单组织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企业根据用户在产品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产品的品种、性能、数量及交货期来组织生产。

29、精益生产:是指丰田生产方式,其核心思想是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地配置和利用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消除生产全过程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追求“尽善尽美”,达到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应变能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0、敏捷制造:是指制造企业采用现代通信手段,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以有效和协调的方式响应用户需求,实现制造的敏捷性。

31、JIT:即准时化,它是一种牵引式生产系统,以市场需求为核心,通过看板管理,实现“在必要的时刻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彻底消除在制品过量的浪费及间接浪费的生产安排系统。

32、柔性制造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的、以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为基础、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33、拉动式库存管理方法

拉动式库存管理方法认为每一个存储点都独立于渠道中其他所有的仓库。预测需求、决定补给量时都只考虑本地点的因素,而不直接考虑各个仓库不同的补货量和补货时间对采购工厂成本节约的影响。

34、零库存:是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它并不要求企业的某些物品的储存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使得物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处于周转的状态,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库存量的最优化。

35、企业物流绩效:企业物流绩效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企业物流活动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36、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二、判断题

1、采购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错误)答案讲解:采购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

2、供应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错误)答案讲解:供应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

3、真正反映企业物流特点的和社会物流有较大区别的是企业内部物流,尤其是生产物流。(正确)

4、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的一个最本质的不同之处是实现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错误)答案讲解: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最本质的不同主要是实现加工附加价值的经济活动。这个也是企业物流最本质的特点。

5、企业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是搬运活动。(正确)

6、采取外协方式生产的机械、汽车制造等工业企业属于生产物流突出的类型。(错误)答案讲解:采取外协方式生产的机械、汽车制造等工业企业属于供应物流突出的类型。一个机械的几个甚至几万个个零部件,有时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外国,这一供应物流范围既大,难度也大,成本也高。

7、生产冶金产品的工业企业属于供应物流突出的类型。(错误)答案讲解:生产冶金产品的工业企业,供应是大宗矿石,销售是大宗冶金产品,而从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及伴随的物流过程都很复杂。所以这种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突出而供应、销售物流较为简单。所以生产冶金产品的工业企业属于生产物流突出的类型。

8、造纸、印染、制糖等工业企业属于废弃物物流突出的类型。(正确)

9、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生产物流周期较长,而种植业生产物流周期短且有季节性。(错误)答案讲解: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生产物流周期较短,而种植业生产物流周期长且有季节性。

10、配送企业物流是以配送中心为核心的由配送活动组成的物流。(正确)

11、目前,面向生产的物流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全权代表。(错误)

答案讲解:我国物流的研究和发展,基本上集中于面向流通的领域,因此面向流通的物流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全权代表。而面向生产的企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是现代物流的弱点。

12、物流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为企业的顾客和供应者创造价值,也为企业创造价值。(正确)

13、在新产品的引入阶段,要将物流活动的重点放在服务与成本的合理化上。(错误)答案讲解:在新产品的引入阶段,要有高度的产品可得性和物流的灵活性。在制定新产品的物流支持计划时,必须要考虑到顾客可以随时获得产品的及时性和企业迅速而准确的供货能力。

14、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和饱和成熟阶段,要有高度的产品可得性和物流的灵活性。(错误)

答案讲解: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产品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市场认可,销售量骤增,物流活动的重点从不惜代价提供所需服务转变为平衡的服务和成本绩效,即考虑服务与成本的合理化。

15、当产品进入完全衰退阶段时,企业需要对物流活动进行定位,使风险处于最低限度。(正确)

16、物是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错误)

答案讲解:从物流系统的角度看,人是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物”是指物流活动的客体即物质资料实体,物的管理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始终。

17、物流计划管理是物流管理工作的中心问题。(错误)答案讲解:物流计划管理指的是在物流大系统计划管理的约束下,对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科学的计划管理;具体体现在物流系统内各种计划的编制、执行、修正及监督的全过程。因此物流计划管理是物流管理工作的首要职能。

18、物流质量管理是物流管理工作的首要职能。(错误)

答案讲解:物流质量管理包括物流服务质量、物流工作质量、物流工程质量等的管理。物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物流质量管理是物流管理工作的中心问题。

19、物流管理的总原则是成本最小化。(错误)

答案讲解:企业物流管理的具体原则很多,但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保证企业物流合理化的实现。所谓物流合理化,就是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因此,企业物流管理的总原则是物流合理化。成本最小化只是物流合理化在成本方面的要求。

20、战略计划使用精确的数据,运作计划使用不精确的数据。(错误)答案讲解:战略计划使用的数据常常是不完整、不精确的,一般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接近最优即可,而运作计划要求使用非常精确的数据。

21.物流战略计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设施选址。(错误)答案讲解:物流战略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客户服务水平,客户服务水平的决策比任何其他因素对系统设计的影响都大,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物流成本的大小。

22、企业物流战略内容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错误)答案讲解:物流战略计划中每个决策都与其他决策相互联系,计划是必须对彼此之间存在的权衡关系予以考虑。

23、现实的最佳物流实践是绝对使用预期性的或反应性的安排。错误

答案讲解:现实的最佳物流实践是不绝对使用预期性的或反应性的安排。

24、基于时间的物流的结论是存在一个可以服务所有客户的最佳服务。错误 答案讲解:基于时间的物流的结论是不存在一个可以服务所有客户的最佳服务。每个客户所需的服务都具有独特性,迎合并超过客户的服务期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25、渠道的安排通常能同时有效地完成市场营销和物流运作。错误 答案讲解:渠道的安排通常不能同时有效地完成市场营销和物流运作。

26、市场营销和物流能单独存在。错误

答案讲解:

市场营销和物流不能单独存在,两者对产生客户价值都是至关重要的。

27、库存定位战略能将消费品与原材料库存放置在中央仓库以便直接配送给客户,而其他

28、风险与高成本的货物则可储藏在上游的仓库中。错误 答案讲解:库存定位战略能将消费品与原材料库存放置在上游的仓库中,而其他高风险与高成本的货物则可储藏在中央仓库以便直接配送给客户。

29、MRP的应用通常在计划分销渠道中产成品库存的未来配置,DRP应用于原材料的需求方面。错误

答案讲解:MRP的应用通常在原材料的需求方面,DRP应用于计划分销渠道中产成品库存的未来配置。

30、拓展核心专长是指拓展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错误 答案讲解:拓展核心专长是指拓展一组技术和技能的集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31.企业联盟是一种以强助弱的方式。错误

答案讲解:企业联盟是一种以强强联合,以强控弱的方式。

32、传统的物流活动分散于公司的各个部门,这些活动中的某些方面的管理有时很有效,能够真实地作出相对最佳物流决策。(错误)答案讲解:传统的物流活动分散于公司的各个部门,虽然这些活动中的某些方面的管理有时很有效,但是并没有任何内部机制来保证它们之间的整合和协调性,不能真实地作出相对最佳物流决策。33、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与实物分拨和实物供应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相互协调的必要性,这时的组织结构已趋于完善。(错误)答案讲解:20世纪70年代初期,企业将运输活动与库存、订单处理过程协调起来进行管理,同时将采购、运输和物料管理归到一个机构名下以便统一管理。人们已经认识到与实物分拨和实物供应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相互协调的必要性,但是,当时的组织结构非常不完善。许多公司都是通过言辞说服或人员协调等非正式的手段来平衡各项活动间的利益。

34、第四阶段与第三阶段最大的不同就是生产过程的活动(如生产计划安排、半成品库存管理)以及企业场内和场外运输的适时管理计划协调都已包含在一体化物流管理的范围内。(正确)

35、物流一线管理包括日常物流管理有关决策,一线活动可以脱离二线活动而存在。错误 答案讲解:一线管理包括日常物流管理有关的决策。典型的横向活动包括运输管理、存货控制、订单处理、仓储和包装。二线活动为横向活动提供信息、咨询以便做出正确决策。一线活动必须从二线活动中获得专门指导及发展方向上的指导。同样的,从二线活动获得的效率还受到横向管理合作程度和提供信息的影响。

36、物流总部的设立意味着将物流现场作业全部集中到总公司进行。错误 答案讲解:物流总部的设立并不一定是将物流现场作业集中到总公司进行,一般物流现场作业仍由各事业部独立展开,物流总部的职能是从流通的全体来建立基本的物流体系,决定物流发展战略,并在与现场作业相吻合的条件下不断完善物流管理体系并推动其发展。

37、矩阵型组织兼有职能型组织和事业部组织二者的优势。正确

38、单件生产和连续生产,采用有机式结构最为有效;而大量生产企业若与机械式结构相匹配,则是最为有效的。正确

39、较稳定的企业环境,采用有机式组织更为有效;而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则采用机械式组织更佳。错误

答案讲解:较稳定的企业环境,采用机械式组织更为有效;而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则采用有机式组织更佳。

40、物流业务外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业务能力、改善质量、提高利润率和生产率等,因此每一家企业都应采取物流业务外包。错误

答案讲解:虽然“外包”具有很多优点,但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应该采用外包。企业应深入分析内部物流状况,并探讨物流是否是企业的核心能力,物流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外部战略经济利益;如何对外包的物流功能进行持续有效的监控;企业文化是否鼓励创新与变革;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变革持何种态度等等。

41、进行物流业务外包,在选择供应商时,首先要改变观念,即不能仅着眼于企业内部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而置供应商的利益不顾。正确

42、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后,外包作业就是供应商单方面的工作了。错误

答案讲解:需求商不能认为外包作业是供应商单方面的工作,他应与供应商一起制定作业流程、确定信息渠道、编制作业计划,供双方参考使用。

43、双方对口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相互步调一致,为检验对方作业是否符合外包要求提供标准和依据越是竞争激烈的产业,越是要求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此时企业应该自营物流。正确

44、对产品线单一的或为主机厂做配套的企业,应在核心企业统一下自营物流;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应采取委托代理的方式;对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商来说,企业自营物流有利可图,应该采取自营的形式。错误

答案讲解:对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商来说,企业自营虽有利可图,但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物流服务公司去做。

45、如果物流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但企业物流管理能力很低,企业应该加大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发展自营物流。错误

答案讲解:如果物流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但企业物流管理能力很低,那么寻找物流合作伙伴将会给该公司带来很多收益。好的合作伙伴在公司现有的、甚至为进入的市场上拥有物流设备,可以向企业提供自营物流无法获得的服务和专业化的管理。

46、第四方物流既不是委托企业全部物流与管理服务的外包,也不是完全由企业自己管理和从事物流,而是一种中间状态,将两种物流管理状态融为一体,在统一的指挥和调度之后下,将企业内部物流与外部物流整合在一起。正确

47.提供信息解决方案的IT服务供应商或企业软件供应商可以等同于第四方。错误 答案讲解:虽然第四方物流中往往有IT方案供应商的参与,也需要建立大量的信息系统,但是,第四方是一种全方位物流供应商管理和运作服务的提供商,而且它与委托客户是一种长期持续的关系,双方牢牢的捆在一起,并且具有集成各种管理资源的能力,这不是单一的IT服务供应商能涵盖的。

48、企业生产物流和生产工艺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活动。错误 答案讲解:企业生产物流是生产工艺的一个组成部分,物流过程和生产工艺过程几乎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有非常强的一体化的特点——“工艺是龙头,物流是支柱”。

49、企业生产物流是指伴随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以及外部产品销售的物流活动。错误

答案讲解:《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生产物流的定义为: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可见企业生产物流是指伴随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产品销售属于销售物流的范畴。

50、生产物流区别于其他物流系统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和企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正确

1.在企业生产规模不大,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产品品种不稳定的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则适宜于按对象专业化形式组织生产物流。错误

答案讲解:在企业生产规模不大,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产品品种不稳定的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则适宜于按工艺专业化形式组织生产物流。

2.平行移动方式是指当一批加工对象在上道工序完成全部加工后,整批地转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的方式。错误

答案讲解:顺序移动方式是指当一批加工对象在上道工序完成全部加工后,整批地转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的方式。而平行移动方式是指每个产品或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后,立即转到下道工序加工,使各个零件或产品在各道工序上的加工平行的进行。3.生产物流单位形式的选择和人员的组织主要体现在生产物流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的岗位设计方面。错误

4.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包括四种常用的内容:自制与外购、低成本和大批量、多品种和小批量和高质量。错误

答案讲解: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包括五种常用的内容:自制与外购、低成本和大批量、多品种和小批量、高质量和混合策略。题目中少了混合策略这一项。

5.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要的工序之间移动的最有效顺序及其移动的强度或数量。正确

6.在做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时需要做各项移动分析,常用的移动分析方法有流程分析法和P—Q分析法。错误

答案讲解:P—Q分析是系统布置设计时所要考虑的。不是移动分析方法,常用的移动分析方法有流程分析法和起讫点分析法。

7.TOC理论是以追求设备的生产能力平衡为目标的。错误

答案讲解:TOC理论不是以追求设备的生产能力平衡为目标的,而是追求物流平衡。8.设置“缓冲器”目的是防止可能出现的生产的随机波动造成的瓶颈等待任务的情况。正确

9.库存缓冲要求瓶颈工序所需的物料提前提交的时间,以解决由于瓶颈工序和非瓶颈工序在生产批量的差异可能造成的对生产的延误。错误

答案讲解:一般来说,缓冲器分为“库存缓冲”和“时间缓冲”,库存缓冲也就是安全库存,用以保证非瓶颈工序出现意外时瓶颈工序的正常运行。而时间缓冲则要求瓶颈工序所需的物料提前提交的时间,以解决由于瓶颈工序和非瓶颈工序在生产批量的差异可能造成的对生产的延误。

1.如果是租借的空间,存储费用一般按一定时间内存储产品的价值计算。错误 答案讲解:如果是租借的空间,存储费用一般按一定时间内存储产品的重量计算。2.在计算在途库存的持有成本时,要考虑空间成本。错误 答案讲解:空间成本是因占用存储建筑内立体空间所支付的费用,而在途库存不考虑空间成本。

3.在计算在途库存的持有成本时,要考虑空间成本。错误

4.订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随着订货次数或订货规模的变化而呈同方向变化。错误 答案讲解:订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随着订货次数或订货规模的变化而呈反方向变化,随着订货规模的增加,持有成本增加,而订货成本降低。

5.延期交货的特殊订单处理费用与普通处理费用一样。错误 答案讲解:延期交货的特殊订单处理费用比普通处理费用高。因为延期交货经常是小规模装运,运输费率相对高,而且,可能需要利用速度快、收费高的运输方式运送延期交货商品。

1.企业各部门对库存得要求完全一致。错误

答案讲解:企业各部门对库存得要求不完全一致,甚至互相抵触。例如,营销部门为了达到良好的客户服务水平,要求高库存量,而财务为了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要求抵库存量。2.定期订货系统一般比定量订货系统要求更高的安全库存。正确 答案讲解:定量订货系统是对库存连续盘点,一旦库存水平达到再订购点,立即进行订购,相反,定期订货仅在盘点期进行库存盘点,有可能在刚订完货时由于大批量的需求而使库存降至零。

3.定期订货模型是事件驱动,定量订货模型是时间驱动。正确

答案讲解:定量订货模型是事件驱动,定期订货模型是时间驱动。定量订货模型在到达规定的再订货水平的时间发生后,就进行订货,定期订货模型只限于在预定时期期末进行订货,是由时间来驱动的

4.定量订货模型有利于贵重物资的库存。正确

答案讲解:对于贵重物资的库存定量订货模型更适用,因为该模型对库存的监控更加密切,这样可以对潜在的缺货更快地做出反应。

5.企业物流服务水平是衡量用户需要时企业物流对用户的满意度程度方面的指标。正确 6.零售企业用设备操作水平、生产服务水平来衡量其服务水平。错误

答案讲解:企业物流服务水平对于不同的行业与服务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比如零售企业用客户服务水平来衡量其服务水平;制造业用用设备操作水平、生产服务水平来衡量其服务水平。仓储企业常用用户服务水平来衡量其服务水平。

7.质量保证率反映了仓库部门保有物品原有质量的水平,等于无质量事故的出库量除以出库量来计算。正确

8.标杆管理的焦点是对绩效的数字化评估,而不是组织的流程。错误

答案讲解:标杆管理注重的是发展最佳实践,而不是解决某一个特定问题,因此重点应放在长期持续改善上,所以标杆管理的焦点是组织的流程,而不是对绩效的数字化评估。9.标杆管理最显著的特征是建立组织内部的最佳规范。错误

答案讲解:标杆管理可以建立组织内部最佳规范,但它的显著特征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企业学习,学习是手段,超越才是目的。

10.需要标杆管理的过程是进行标杆管理的第一阶段。正确 11.标杆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使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错误

答案讲解:标杆管理通过降低成本,用高水平的服务水平有别于其他公司,从而对增强竞争优势作出重大贡献。所以标杆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帮助企业获得世界一流的竞争能力。

1.在一些情况下,组织已经成功地获得有效物流管理所需要的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是否完善。错误

答案讲解:在一些情况下,组织已经成功地获得有效物流管理所需要的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挑选的人员以及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意愿。

2.一个学习型组织是由活力的,对变化反应灵敏,不容易受突发事件冲突。正确 3.某些有活力的企业和组织在针对外部和内部压力时是不需要变革的。错误 答案讲解:所有有活力的企业和组织针对外部和内部压力时都得不断进行变革。4.有一些模块化的手段可用来简化和缩短变革过程,主要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激励因素,一是待遇因素。正确

5.在“大量生产”时期,企业经营者的应该重视企业内物料的流动,即如何有效的利用物资资源。错误

答案讲解:在“大量生产”时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加产品产量,实现大众温饱,因此企业物资管理的核心是解决生产建设对物资需要和供应之间的矛盾,物资管理工作内容侧重于对企业所需各种物资进行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题目中所说的企业经营者的应该重视企业内物料的流动,即如何有效的利用物资资源。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时期企业物流的重点。

6.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期,企业物资管理的核心是解决生产建设对物质需要和供应之间的矛盾,物资管理工作内容侧重于对企业所需各种物资进行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错误

答案讲解: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期,企业必须按用户需求以销定产,使企业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工作复杂化,从系统整体出发,互相协调,提供最佳服务,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费用,并且把物流管理的层次,从一般作业提升到经营分析的高度。题目中讲的是企业在“大量生产”时期的发展道路。

三、简答题

1.试简述物流、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是

(1)2001年《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2)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物流可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社会物流也称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是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的总称。

(3)企业物流是: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物品从供应、生产销售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所发生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

由上定义可知,三者的联系在于: 物流包括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两部分。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进行解释和阐述。

2.企业物流的内涵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入

(2)企业物流系统的转换

(3)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出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物流

3.企业物流有什么样的特点?(1)实现价值的特点

(2)主要功能要素的特点

(3)物流过程的特点

(4)物流运行的特点

(5)企业生产物流的连续性

(6)物料流转是企业生产物流的关键特征

(7)企业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性 4.现代工业企业的物流特征是什么?

1.现代工业企业具有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即第一目标的服务特性、组织结构的一体化特性、系统的最优集成特性、信息网络支持特性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2.除此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1)现代企业物流与生产的密不可分性

(2)现代企业物流结构的多样性

(3)企业物流能力的综合化

(4)现代物流是工业企业生产营销的重要支持系统 5.为什么说企业物流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1)工业企业是拉动物流业发展的源动力。

(2)物流需求是行业个性化和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3)流通领域物流投入有很大危险。

(4)工业企业物流发展滞后对物流业发展的障碍也日趋明显。6.企业物流的重要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物流对企业战略的重大意义。

(2)物流显著增加客户价值。

(3)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7.企业物流的功能包含哪些内容?(1)运输活动

(2)储存活动

(3)包装活动

(4)装卸搬运活动

(5)配送活动

(6)物流信息活动

(7)流通加工活动

8.企业物流的作业目标是什么?(1)快速反应;

(2)最小变异;

(3)最低库存;

(4)物流质量;

(5)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物流目标。9.简述网络分析的内容

网络分析的内容有:

(1)库存状况的分析

(2)用户服务的调查分析

(3)运输方式和交货状况的分析

(4)物流信息传递及信息系统的状态分析

(5)合作伙伴业绩的评估和考核

10.简述企业物流战略框架包括哪些内容。

(1)全局性的战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因此,用户服务应该成为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即全局性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提高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通过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全面提高用户服务水平。

(2)结构性的战略。结构性战略包括渠道设计和网络分析。通过优化渠道,提高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相应性,是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最低。通过网络分析,找出降低库存成本的改进目标,找出服务水平与服务成本的关系,使运输渠道更加合理化,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信息反馈。

(3)功能性的战略。包括物料管理、仓库管理、运输管理三个方面。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方法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费用,优化运输路线,保证准时交货,实现物流过程的适时、适量、适地的高效运作。

(4)基础性的战略。为保证物流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基础性的保障。11.简述生产延迟的影响。

生产延迟的影响有两个方面:首先,销售预估的不同产品的种类可以减少,因此,物流故障的风险较低。其次,更多的试验物流设施和渠道关系来进行简单生产和最后的集中组装。12.简述生产延迟与物流延迟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生产及物流延迟共同提供了用不同方法来制止预期生产与市场的承诺,直到收到客户订单为止它们两者均服务于减少商务的预估性质。

(2)区别:两者以不同的方式减少了风险。生产延迟集中于产品,在物流系统中移动无差别部件并根据客户在发送时间前的特殊要求修改。物流延迟集中于时间,在中央地区储存不同产品,当收到客户订单时作出快速反应。13.通常使用的集中运输安排有哪些?

(1)将货物送到配送中心,货物在那里分装,再运到目的地。

(2)在特定日期,按计划将集运货物送至目的市场。

(3)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实现小批量货物的集中运输。14.简述连续补货战略存在的条件。

(1)在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和运输的预先安排。

(2)销售量必须足够大,以维持运输的规模经济。15.供应商同意QR、CR、AR的原因

(1)通过交换要求,订货调整和运输计划等增强了的信息为供应商提供了更好的整个供应链库存的可见性。

(2)以时间为基础的关系和信息分享,改进了在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协调关系。基于信息和风险分享的联盟,使双方都增加了改进运作效率的机会 16.如何确立国际化战略?

(1)供应链的全球化。把全球有业务联系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看成是一条供应链上的一个成员,这要求企业间的相互协作更加紧密,要求在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上不断提升供应链综合物流管理的协调能力。

(2)组织全球物流,要求物流的战略构造与总体控制必须集中,以获得全球的成本最优。顾客服务的控制与管理必须本地化以适应特定市场的需要。17.如何改善企业物流管理?(1)在企业内部物流的手段上从重视硬件要素转向重视软件要素;在物流活动领域方面,从以运输、保管为主的活动转向物流部门的全体;在管理方面,从作业层面转向管理层面,进而向经营层面发展等等。

(2)企业外部物流方面,通过供应链强化企业间的关系,即通过企业计划的连接、企业信息的连接、在库风险承担的连接等机能的结合,引致产需结婚更加紧密,并带来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同时在经营、管理要素上,信息已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18.如何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

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劳动生产率等情况首先考察对方的物流能力是否能胜任委托项目

(1)考察第三方物流的能力包括它的组织结构能力、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装卸、运输、包装、仓储、分拣等物理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能力

(2)考察其信用程度及个性化的服务水平如何

(3)考虑其物流费用与其服务水平相比是否合理

(4)考虑时间是否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要求

(5)应与对方签订物品损害、丢失、赔偿协议

(6)确定有利企业的资金结转方式 19.21世纪物流企业战略有哪些?

(1)开展虚拟经营,是提高企业经营灵活性的前提

(2)拓展核心专长,是企业具备竞争能力的根本保证

(3)争做联盟中心,是增强竞争力和主动性的一种方式

(4)培养预见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5)建立全球战略,是企业未来竞争的根本保证 20.核心专长主要满足那些条件?(1)为用户提供核心价值

核心专长必须能够实现用户价值,它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是核心的。

(2)具有独特性

一项专长要成为核心专长,必须具有特异化的能力,即这项能力在本行业中还没有普及或被竞争对手普遍掌握。

(3)具有延展性

真正的核心专长,必须能够为企业向未来新领域拓展做好准备,具备延伸新产品或新服务的能力。

21.企业预见能力的培养,需要满足那些要求?(1)摆脱现有的市场观念的束缚

企业要善于发现为了商机出现的空白领域,率先抢占这些蕴含商机的空白领域,就会获得巨大的发展潜力。

(2)重视多样化的整合

企业必须具备开放的观念,通过整合跨部门、跨行业以及跨领域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捕捉未来的发展轨迹。

(3)超越“顾客导向”

企业要具备竞争未来的能力,就不能满足于顾客导向的原则,应该超越顾客导向,引导顾客走向他们想去但不知道在哪的地方。

1.企业物流组织结构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不同阶段?

企业物流组织结构的发展经过了5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企业将运输活动与库存、订单处理过程协调起来进行管理,同时将采购、运输和物料管理归到一个机构名下以便统一管理。人们已经认识到与实物分拨和实物供应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相互协调的必要性,但是,当时的组织结构非常不完善。许多公司都是通过言辞说服或人员协调等非正式的手段来平衡各项活动间的利益。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就向发展相对更正式的组织形式开始努力,企业注重对产成品运输和仓储的管理,除这两个活动的协调之外,整个定位为可操作性,没有一点整合的迹象。设一名高级主管专司相关物流活动,这样可以更直接的协调各项物流活动。这是物流组织的又一次演进,企业对良好的物流管理多带来的收益也有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指物流活动全面一体化阶段,其内涵既包括实物供应,也包括实物分拨。越来越普遍的做法是物流活动完全一体化,并建立起协调各项物流活动的有一定职权范围的组织机构。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称之为供应链管理阶段,此时的物流组织不仅包括第三阶段中物流活动的全面一体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活动。也即处于第四阶段的企业认为物流包括发生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以及到达最终用户手中这一过程中的所有活动。

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就是对整个供应渠道中各独立法律实体之间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考查知识点:对企业物流组织结构的发展的了解。2.企业的物流组织一般由哪些人员组成?

企业的物流组织一般由下列人员组成:

(1)高层物流经理。

(2)直接从事物流作业的操作人员,包括负责采购、生产计划、提供顾客服务,以及配送中心、运输、自有车队中的人员。

(3)公司及部门物流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一般在前面提到的某项活动之下。他们可能作为物流组织中独立的人员组成,也可能由不断变化的人员组成。考查知识点:企业物流组织人员的组成。3.当前企业物流组织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物流组织比较正规化。

(2)高层经理负责物流管理。

(3)物流组织以“流”定位,鼓励适当的物流重组。

(4)强调物流的集中控制。

(5)管理范围超出传统的物流活动。

(6)强调满足顾客和创造物流价值。4.传统的企业物流组织模式包括哪几种类型?

(1)职能型组织

职能型组织将生产、营销、财务、物流等活动划分为企业的单个职能或部门,各职能部门的调整全部交由最高经营层。其优点在于:①可以拥有专业化优势,通过将同类专业人员组合在一起,可以从劳动分工中取得效率性。②可以减少人员和设备的重复配置。缺点在于:①组织中各部门常常会因为追求职能目标而看不到全局的最佳利益,没有一项职能对最终结果负全部责任。②无法按部门进行利益管理,并实现从生产到经营等各职能阶段成本的控制和正常价格的计算,因而根本无法实现成本控制。

(2)事业部组织

事业部制是一种分权式的管理方式,每一个事业部一般都是自治的,由事业部经理对全面绩效负责,同时拥有充分的战略和运营决策的权利。其中,对物流活动的管理也被分配到各个事业部单独进行。事业部制的优点在于,分部经理对一种产品或服务负完全责任,管理责任明确并容易实施成本控制,同时提高了企业经营的灵活性。但事业部层次的效率化对整个企业来说不一定是最有效的,而且活动和资源出现重复配置。现代企业物流组织包括哪些类型?

(1)矩阵型组织

(2)委员会结构和任务小组

(3)网络结构

(4)战略联盟

5.按企业物流组织的正式程度分类,可分为几类?每一类的特点是什么?

按企业物流组织的正式程度分类,可分为

①非正式的组织形式。

②半正式的组织形式。

③正式的组织形式。

非正式的组织模式往往不需要变革现有的组织结构,而是依赖强制或劝说手段来协调各项物流活动,实现物流管理人员之间的协作。协调委员会就是一种非正式的物流管理组织形式。

半正式的组织模式中物流经理对整个物流系统负责,但他并无每一个环节的直接授权。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保持不变,但是物流经理与其他部门经理共有决策的权利与义务。

正式的组织形式就是建立一个权责分明的物流部门。其优点是:

①在组织结构上物流部门被提升到更高的级别,其权限与其它主要职能部门相同。

②物流总裁下属有一些次级职能部门,作为独立实体进行管理。正式的组织结构一方面尽量减少管理部门的个数以促进部门间协调,另一方面将不同物流活动分别进行管理以获得技术上的高效率。

6.企业物流管理组织设计应考虑的有关因素有什么?

(1)企业所属类型因素

不同类型的企业,物流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物流管理组织的结构设计也相应各有特点。

(2)企业的战略因素

组织的设计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紧密配合,组织结构应当服从企业战略。

(3)企业的规模因素

企业规模的大小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4)企业的技术因素

进行组织设计时不可忽视技术对组织结构提出的要求。

(5)企业环境的因素

企业环境的因素也是企业组织机构设计的有一个主要影响力量。7.建立物流组织机构的原则有什么?

(1)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是企业组织基本原则的核心,是衡量组织机构合理与否的基础。有效性原则要求物流组织在实现物流活动的目标方面是富有成效的。

(2)合理管理幅度原则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能够直接而有效的管理其下属的可能人数和业务范围,它表现为管理组织的水平状态和组织体系内部各层次的横向分工。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密切相关,管理幅度大就可以减少管理层次,反之,则要增加管理层次。合理管理幅度原则一方面要求适当划分物流管理层次,精简机构;另一方面要求适当确定每个层次管理者的管辖范围,保证管理直接有效性。

(3)职责与职权对等原则

无论是管理组织的纵向环节还是横向环节,都必须贯彻这则与职权对等原则。

(4)协调原则

物流管理的协调原则,就是物流管理各层次之间的纵向协调、物流系统各职能要素之间和部门之间横向协调。

(5)稳定与适应结合原则

企业组织的结构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即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权责关系和规章制度,有利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和提高效率;同时,组织结构又必须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适应迅速发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8.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原因是什么? 促使企业实施业务外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降低和控制成本

许多外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者都拥有能比本企业更有效、更便宜完成业务的技术和知识,因而他们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并且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获利。企业可以通过外向资源配置避免在设备、技术、研究开发上的大额投资。

(2)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企业只能把对企业知识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门通过外包借助外部力量进行组合,其目的就是在竞争中最大效率的利用企业资源。

(3)加速企业重构优势的形成

企业重构要花费企业很多时间,而且获得效益也要很长的时间,而通过业务外包,可以帮助企业很快解决业务方面的重构问题。

(4)辅助业务运行效率不高、难以控制或失控

当企业内的辅助业务运行效率不高、难以管理或容易失控时,需要进行业务外包。

(5)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

如果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足以保证企业业务的正常进行和扩充时,企业也会将业务外包。

(6)分散风险

通过业务或职能的第三方外包,企业可以分散因为政府、经济、市场、财务等各种因素带来的风险。

9.影响物流外包的因素有哪些?

(1)企业的抵制意识。

(2)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认识。

(3)企业害怕失去对物流业务的控制。

(4)物流外包本身的复杂性。10.如何分析企业的物流系统?

(1)企业是否具有自营物流的能力。

(2)企业物流系统的战略地位。

(3)企业对物流控制力要求。

(4)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

(5)企业规模和实力。

(6)企业物流系统的总成本。

(7)物流服务水平。

11.物流联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利益是物流联盟产生最根本的原因。

(2)大型企业保持其核心竞争力,通过物流联盟方式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一个或几个第三方物流企业。

(3)中小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通过联盟方式解决自身能力的不足。

(4)以第三方物流为中心对物流服务的各个机构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整合。

(5)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跨地区的物流企业联盟成为可能。

(6)我国物流企业面临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压力,通过物流联盟形式来应对。考查知识点:物流联盟产生的原因。12.物流联盟能够带来哪些优势?

(1)大企业通过物流联盟迅速开拓全球市场。

(2)长期供应链关系发展成为战略联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

(3)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物流服务提供商,结成联盟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4)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联盟有利于弥补在业务范围内服务能力的不足。考查知识点:物流联盟的优势。

13.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原则。(1)制定外购的战略。

(2)建立一个严密的物流服务商选择程序。

(3)清楚地定义你的期望。

(4)设计一个好的台词。

(5)建立合理的政策和程序。

(6)明确并尽力避免潜在的摩擦点。

(7)与你的物流合作伙伴有效沟通。

(8)绩效评估。

(9)激发并奖励供应商。

(10)做个好的合作伙伴。14.企业物流外包运作的过程。(1)严格筛选物流服务商。

(2)明确列举服务要求。

(3)合理确定合约内容。

(4)明确制定评估标准。15.如何正确理解第三方物流?

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三方物流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2)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

(3)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物流服务。

(4)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

16.分析企业的物流系统包含哪些内容?(1)企业物流系统的战略定位。

(2)企业对物流控制力要求。

(3)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

(4)企业规模和实力。

(5)企业物流系统的总成本。

(6)物流服务水平。

17.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评价包含的内容有什么?(1)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

(2)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是自有资产还是非自有资产。

(3)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服务的地理范围。

(4)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服务的成本。

(5)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服务水平。1.第三方物流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首先,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以它独到的服务与经营模式更有利于保证企业物流过程实现通畅、便捷、高效、低耗,为企业减轻了物流运作的沉重负担。而且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以科学、合理、完善、快捷的要求对物流环节中的诸多难点进行社会化的重新优化配置,带来的不仅是一个单个企业的得益,更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得益。

其次,从第三方物流的以服务为经营运作方式上看,十分有利于物流供应链里的各方取得共赢。

最后,第三方物流不仅承接的客户的物流业务,更主要的是提供给客户一种新的资源。

第三方物流的劣势: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企业将放弃对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等。2.物流外协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物流外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1)采用物流外协的合同,其管理时间要比公司自己运作物流少得多。

(2)通过运输与仓储运作的外协,公司可以不对运输设施以及仓库和搬运机械进行建设与投资,因此可以变固定成本为可变成本,并将财务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3)它提供了克服高峰需求能力不足的机会,如果对能力的需求不确定或有波动,采用第三方时,货主可以很容易把成本调整到物流活动所需的水平。

(4)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够把资产运用于多个客户和产品群,因此可以更好的利用资产。

(5)外部的物流公司可以提供比自己作业更好的服务。

(6)发货人可以简化单证处理、配送计划、存货控制和人事管理等日常物流作业。它有利于实施EDI、条形码及组织或设施之间的人员交换。

(7)合同物流方比自己的运作更易受到技术革新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服务更具有成本效益。另外,第三方比顾客更具有国际物流的经验。

(8)当公司进入新市场而物流系统不匹配时,就有理由把物流外协给第三方。

(9)当开拓新的市场,或运用新的营销渠道时,一般需要做市场试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第三方可以提供一定的灵活性。

3.第四方物流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点有哪些?(1)第四方物流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2)体现再造、供应链过程协作和供应链过程再设计的功能。

(3)变革方面,通过新技术实现各个供应链职能的加强。

(4)实施流程一体化,系统集成和运作交接。

(5)执行、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

(6)第四方物流通过其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4.谈谈现代供应物流管理人员应当树立哪几个观念? 现代供应物流管理人员首先应当树立市场观念,因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供求状况瞬息万变,只有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关系,才能保证为企业提供所需物品,保证供应物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次,是时间观念,如今顾客的需求变化快,要求多,不仅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时间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快速反应与动态管理;再次是效益观念。节约采购费用,减少库存资金占用,以便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最后是合作观念,注重供应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合作,与供应商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做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是现代供应物流的重要理念。

1.供料方式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供料方式主要有领料和送料两种。领料是车间及其他用料部门派人到仓库领取各种物品。送料是由仓库保管员根据供料计划和供料进度,将事先配齐的各种物品,送到车间和其他用料部门。

2.供料的方法有哪些?

供料方法主要有三种:定额供料、限额供料和非限额供料。定额供料是由企业供应物流管理部门根据物品消耗工艺定额向车间及其他用料部门供料的方法; 限额供料是根据任务量的多少、时间长短和物品的历史消耗统计资料,规定供料数量的限额; 非限额供料是非计划内的供料,车间班组和其他用料部门出现临时性需用物品,要求供应物流管理部门供料时,经过各部门同意和签字后,再到仓库去领料。

3.什么是生产物流?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都包括什么?

(1)《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生产物流的定义为: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2)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生产的类型,生产规模和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水平。4.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物流过程的连续性

(2)物流过程的平行性

(3)物流过程的节奏性

(4)物流过程的比例性

(5)物流过程的适应性

5.不同生产战略下的生产物流观是什么?

(1)自制与外购:自制要对产品从原料投入到形成实体的生产物流全过程进行控制,而外购的重点是供应物流而不是生产物流。

(2)低成本和大批量:此时生产的产品多为标准化产品,而且需要高效的专用设备和设施作为大批量的保证,当然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对生产物料进行严格控制。

(3)多品种和小批量:由于产品种类多样化、生产过程变动性、生产设备复杂化、生产计划和作业困难、生产实施及其控制动态性等特点,要求生产物流系统注重平衡,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种零件的生产次序、装配次序,处理好计划与控制原材料生产量、在制品占有量、成品库存量之间的关系。

(4)高质量:要求企业对生产物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一系列质量管理办法,并且按照ISO9000系统建立规范的生产物流体系。

(5)混合策略:采用“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生产物流过程将完全受令于计算机基础技术迅猛发展的产品制造、信息集成和通信技术所构造的信息技术系统的控制,对从物料的投入到形成实体的生产物流需求完成取决于最终市场对产品的需求。6.什么是设施布置设计?设施布置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设施布置设计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生产纲领,在已确定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收、零件和产品的制造,到成品的包装、发运的全过程,将人员、设备物料所需要的空间作最适合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生产经济效益。

(2)设施布置设计的基本要素有:P(产品或材料或服务)、Q(数量或产量)、R(生产路线或工艺流程)、S(辅助服务部门)、T(时间或时间安排)。7.什么是系统布置设计?什么是物流分析?

(1)系统布置设计是一种经典方法,它是要建立一个相关图,表示各部门的密切程度,相关图要用试算法进行调整,直到得到满意方案为止;接下来要根据建筑的容积来合理的安排各个部门,为了便于对布置方案进行评价,系统布置设计也要对方案进行量化,根据密切程度的不同赋予权重,然后试验不同的布置方案,最后选择得分最高的布置方案。

(2)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要的工序之间移动的最有效顺序及其移动的强度或数量。

8.项目型生产物流的特征有哪些?

(1)物料采购量大,供应商多,外部物流较难控制。

(2)生产过程原材料、在制品占用大,无产成品占用。

(3)物流在加工场地的方向不确定、加工路线变化极大,工序之间物流联系不规律。

(4)物料需求与具体产品存在一一对应的相关需求。9.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物流的特征是什么?

(1)物料生产的重复度介于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之间,一般采用混流生产。

(2)以物料需求计划实现物料的外部独立需求与内部相关需求之间的平衡。

(3)由于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采用并行工程处理,物料的消耗定额容易准确制定,从而产品成本容易降低。

(4)由于产品品种的多样性,对制造过程中物料的供应商有较强的选择需求,从而外部物流的协调性较难控制。

0.柔性生产模式与刚性生产模式相比有何特点?(1)建立虚拟企业,实现虚拟生产与拟实生产。

(2)订单决定生产量。

(3)建立弹性生产体系。

(4)生产区域趋于集中。

(5)人员素质要求高。

1.先进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有哪些?(1)集成化技术

(2)智能化技术

(3)网络技术

(4)分布式并行处理智能协同求解技术

(5)多学科多功能综合产品设计技术

(6)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

(7)人-机-环境系统技术

2.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生产物流系统发展经历了一下六个阶段:(1)人工物流

(2)机械化物流

(3)自动化物流

(4)集成化物流系统

(5)智能型物流

(6)基于信息组合的物流

现代生产物流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代化的物流设备

(2)计算机管理

(3)系统化与集成化 3.影响MRP计划过程的因素有哪些?(1)计划提前期。

(2)批量大小规则。

(3)安全库存。

4.MRPⅡ生产物流控制的内容是什么?

MRPⅡ企业生产物流的特点是集中控制,每阶段物流活动服从集中控制的指令,从这方面看,各阶段没有独立影响本阶段局部库存的能力,这意味着这种控制原理不能使各阶段的库存保持期望水平。因此这种物流活动的组织应重点放在:进度控制、在制品控制、偏差的测定和处理三个方面。

5.ERP系统在物流控制方面有哪些优势?

(1)ERP解决了多变的市场与均衡生产之间的矛盾。

(2)ERP能解决库存管理的难题。

(3)ERP可以保证对客户的供货承诺

1.MRP和JIT的区别是什么?

(1)MRP是批量生产系统,它依靠基于计算机的构件根据计划时间,由供方向需方安排生产和运送物料,它需要广泛细致的控制。

(2)JIT是重复生产运作系统,供方按需方的指令按时、按量、按点地供应物料,它只需要最低限度的控制,体现的是精益物流的思想。

2.运用JIT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基本原则有:

(1)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可以产生价值。

(2)它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需的步骤和活动。

(3)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

(4)及时创造仅有顾客拉动的价值。

(5)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

3.JIT的中心思想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最终实现零库存。

(2)最大限度的消除废品,追求零废品。

4.按照TOC的观点,在企业的生产系统中,值得特别重视的作业指标有哪些?

(1)反映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并销售出去的产品数量的产销率,即通过销售活动获取收益的速率。

(2)以为满足未来需要而准备的原材料,加工过程的在制品和一时不用的零部件、未销售的成品、扣除折旧后的固定资产为表现形式的库存,它包括企业暂时不用的一切资源。

(3)表示生产系统将库存转化为产销量的过程中所有费用的运行费。5.简述DBR系统的构成。

(1)企业物流约束的识别及合理利用。

(2)随机波动的控制。

(3)物流能力的平衡。

6.在CIMS环境下,如何才能提高物流对生产的适应性?

(1)对于企业物流运营的有关基本思想和运营方式的认识要有所改变。

(2)对于企业物流运营的基础设施要进行适当的规划。

(3)要加强信息集成,实现CIMS环境下技术共享。

1.简述库存的重要性。

企业物流过程中保持库存的重要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拥有库存可以预防需求与供应的波动,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2)调节季节差异。利用产成品的预期库存可以满足如季节性需求、促销活动、节假日等的需求变化,避免打扰正常生产秩序。

(3)为了以经济批量订货。大批量的采购可以获得价格折扣,而且通过持有一定量的库存增大订货批量,就可以减少订货次数,从而减少订货费用。

(4)节约成本。保有库存有助于实现采购和运输中的成本节约,先期购买可以在当前交易的低价位购买额外数量的产品,从而不需要在未来以较高的预期价购买。

(5)客观的要求。在途库存是根据产成品从生产者到中间商及最终消费者手中所需要的时间及数量而确定的库存。由于生产者、中间商及最终消费者常常不在同一地理位置,因此需要有在途库存来消除生产者、中间商及最终消费者的位置上的差异。2.简述库存的弊端。(1)占用大量资金。

(2)发生库存成本。

(3)带来其他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比如掩盖供应商的供应质量、交货不及时等问题。3.如何计算缺货成本。

(1)如果发生外部短缺,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发生缺货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延期交货、失销和失去客户。

第二步,计算与可能结果相关的成本,即利润损失。

第三步,计算一次缺货的成本。

(2)如果发生内部短缺

首先确定每小时或每天的生产率,然后计算停产造成的产量减少,最后得出利润的损失量。简答题

1.向批发商店订购某产品,批发商店规定,不同订货量可以享受不同的折扣价格,如表所示,年需要量10000件,订货费为每次9元,年存储费率0.08(元/元·年),求经济订货批量。

顺序号 1 2 3

当单价为20元时

EOQ=

Q1=249

TC=10000×20+(10000×9)/249+0.5×249×0.08×20=200560.65

订货数量Q(件)

1—249 250—999 1000及以上

价格折扣(%)

0 10 20

单价(元)20.00 18.00 16.00

当单价为18元时

EOQ= Q2=353 TC=10000×18+10000×9/353+0.5×353×0.08×18=180509.12 当单价为16元时

EOQ=

Q3=10000

TC=10000×16+10000×9/1000+0.5×1000×0.08×16=160730

确定经济订货批量Q*=1000 2.某公司物品的年需求量为3000单位,订购成本为每次20元,单位成本12元,库存持有成本百分比为25%,该公司选择1个仓库还是2个仓库来存储货物?

当储存在一个仓库时,经济订货批量

库存总费用TC=300+300=600

当储存在两个仓库时

经济订货批量EOQ=

库存总费用TC=(212+210)*2=844

所以该公司选择一个仓库来储存物品。3.简述ABC分类法的步骤 参考答案:

(1)收集数据。

(2)处理数据。

(3)制ABC分析表。

(4)根据ABC分析表确定分类。

(5)绘ABC分析图。

(6)确定重点管理要求

4.在采购环节实现零库存难点和成本有哪些?

(1)企业为实现采购环节零库存,须与少数几家供应商结成固定关系,甚至是单一供应关系,相对于多元采购会有供应商评价和考核困难,是指会有意外断档的风险。

(2)小批量供应、运输或配送频率高,会造成较高的物流成本。

(3)要实现采购环节零库存,必须和供应商有良好的即时信息交流,需要有较大的信息化投入。

(4)由于企业计划、市场变化和产品更新等因素,会造成供应商产品积压和报废,影响长久合作的关系。

5.在销售环节实现零库存难点和成本有哪些?

(1)按订单生产的销售模式中,会造成客户等待、交货时间的延后,会丧失某些商机。

(2)直销模式需要建立强大的订单处理和客户服务系统。

(3)按销售预测式的生产模式,对销售终端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要求极高,而这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成本是巨大的。

(4)小批量、高频率销售,会造成较高的运输或配送等物流成本。

6、销售物流的功能。

(1)进行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

(2)开拓市场和制定销售产品的方针和策略。

(3)编制销售计划。

(4)组织、管理订货合同。

(5)组织产品推销。

(6)组织对用户的服务工作。

(7)进行成本分析。7.销售物流的重要性。(1)增加销售收入。

(2)提高服务水平。

(3)留住老客户。

(4)制约物流成本。

8.销售物流的组织内容都包括哪些?(1)产成品的包装。

(2)产成品的储存。

(3)销售渠道的选择。

(4)产成品的发送。

(5)信息的处理。

9.目前国内市场环境对网上直销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1)企业信用水平和个人信用能力较低。

(2)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

(3)产品和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4)网络建设有待提高,配套的电子商务法规、银行、运输服务体系尚未确定。

(5)消费观念尚存差距。

(6)企业应用互联网的能力有待提高。

10.销售物流管理的新特点都有哪些?(1)追求销售物流活动的整体优化。

(2)把销售物流视为市场经营行为。

(3)以顾客服务为主要经营内容之一。

(4)销售物流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11.对企业物流绩效进行评价的目的。(1)监督物流作业。

(2)控制物流作业。

(3)指挥物流作业。

(4)改进物流作业

12.企业物流在综合管理方面的指标有哪些?其主要含义是什么?

(1)质量保证率,它反映了仓库部门保有物品原有质量的水平。等于无质量事故的出库量除以总的出库量。

(2)安全率,反映仓储作业的安全程度,在仓库中是以发生劳动事故的件数来评价安全率的。等于无事故天数除以作业天数。

(3)仓储成本,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仓库储存保管每吨物品的费用支出,它反映仓库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指标。

(4)仓库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它反映了仓库全体人员平均每人完成的物品吞吐量。

(5)资金利润率指标,包括全部资金利润率、固定资金利润率和流动资金利润率三个指标。

13.标杆管理的流程分为哪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需要标杆管理的过程。

(2)第二阶段:选定标杆学习伙伴。

(3)第三阶段:搜集与分析咨询。

(4)第四阶段:评价与提高

14、传统物流部门组织有哪些不足?

(1)结构被“部门化”,几乎没有部门间的沟通或团队指导。

(2)与客户间没有正式联系。

(3)没有足够的技能来满足新兴的,更复杂的控制系统的需要。

(4)员工对其行为负很少责任,主人翁精神几乎不存在。

15、变革可以分为哪几种?各个含义是什么?

变革可分为三种:常规调整,流程再造和组织及工作结构变化。

(1)常规调整,当一个组织要对利润压力作出回应时,需要进行常规调整。

(2)流程再造,当对变革的需要很急切而且具有价值时,需要进行流程再造。

(3)组织及工作结构变化,可将采购、生产和分销合并到物流职能中。

1.企业物流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1)高效率挑战

(2)高质量挑战

(3)社会化挑战

(4)专业化挑战

(5)国际化挑战

(6)品牌和信誉挑战

2.从管理方面来讲,企业物流的现代化技术发展趋势包括哪些?

(1)企业物流系统管理

(2)质量管理

(3)标准化管理

(4)决策管理

3.从技术方面来讲,企业物流的现代化技术包括哪些?

(1)物流装备技术

(2)物流管理技术

(3)物流信息技术

4.企业物流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从管理方面来看,企业物流现代化技术将向下面四个方面发展,即

(1)企业物流系统管理

(2)质量管理

(3)标准化管理

(4)决策管理

从技术方面来看,包括:

(1)物流装备技术的发展

(2)物流管理技术的发展

(3)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 5.双向发展指的是什么?

(1)不断改进和发展自身的物流系统,也可以理解为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自营物流能力。

(2)将物流业务外包,寻找第三方物流。6.一体化管理包含哪几个方面?

(1)企业内一体化。

(2)企业前向一体化。

(3)企业后向一体化。

(4)企业前后向一体化。

(5)企业外横向一体化。

7.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双向发展,包括①不断改进和发展自身的物流系统,也可以理解为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自营物流能力。②将物流业务外包,寻找第三方物流。

(2)一体化管理,具体指的是①企业内一体化②企业前向一体化③企业后向一体化④企业前后向一体化⑤企业外横向一体化。

7.安全管理复习总结 篇七

关键词:儿童,胃内结石,胃内毛发结石,长发公主综合征

胃内毛发结石为少见疾病, 国内报道例数少, 其特殊类型-长发公主综合征 (rapunzel syndrome) 则更罕见, 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就国内期刊报道的儿童胃内毛发结石病例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并对胃内毛发结石及长发公主综合征进行文献复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中国知网、维普等期刊网站以“毛发结石”为关键词, 检索到13篇文献, 剔除1篇成人病例报道后, 共收集到13例[1,2,3,4,5,6,7,8,9,10,11,12]儿童毛发结石。对13例儿童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特殊个人史、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手段、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统计分析。13例入选病例, 均为女性, 中位数年龄12岁 (7~16岁) , 病程 (从症状出现算起) 3周余~10年余, 有1例未提供病程, 12例 (92%) 有食毛癖, 1例未提供相关病史。

1.2 临床表现及体征

上腹部疼痛10例 (77%) , 恶心/呕吐8例 (62%) , 体重下降8例 (62%) , 食欲下降7例 (54%) , 上腹部不适5例 (38%) , 上腹饱胀感4例 (31%) , 反酸、胃内烧灼感1例 (8%) 。上腹部触及包块13例 (100%) , 上腹部压痛9例 (69%) , 毛发稀疏2例 (15%) 。

2 结果

2.1 辅助检查

2.1.1 血常规

有5例提供了血常规结果, 其中2例正常, 2例轻度贫血, 1例中度贫血 (骨穿涂片示营养不良性贫血) 。

2.1.2 B超

9例行腹部B超检查, 均提示腹腔或胃内可见巨大强回声团块伴声影, 随体位而活动。

2.1.3 X线检查

1例行X线腹部立位片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梗阻。3例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提示胃扩张, 胃内充盈缺损。

2.1.4 胃镜检查

11例行胃镜检查, 均可见胃内胃内巨大毛发样团块, 其中3例发现有胃溃疡。

2.1.5 CT检查

2例行腹部CT检查。1例CT示:胃呈充盈状态, 胃内见不均质团块状影, 大小20 cm×10 cm×5 cm, 边缘见环形密度增高影。另外1例亦发现胃腔内肿块。

2.1.6 MRI检查

1例行腹部MRI, MR扫描及MR胃水成像示:左上腹见一胃型样异常信号影, 不能分辨与胃腔的关系, 患儿喝水150 ml后相当于MR胃水成像扫描, 显示胃腔扩张, 所见胃型样异常信号灶填充于胃腔内, 并在胃腔黏膜与病灶表面交界区出现薄层长T1、长T2水样信号影, 故考虑病灶位于胃内, 在T1WI、T2WI均呈低信号影, 其内夹杂少许斑片状稍高信号灶。

2.1.7 病理检查

3例有手术后病理结果, 分别为:胃内毛发结石并慢性胃溃疡病;胃内毛发结石并慢性胃溃疡病;慢性胃溃疡伴胃壁肌组织肥厚, 胃毛发结石。

2.2 治疗

1例胃镜无法整个取出, 用活检钳夹取约1/5左右, 后经4次胃镜取石, 夹取大部分毛发, 洗胃后呕吐出剩余毛发。11例进行外科手术成功取出毛发结石, 1例未提供治疗情况。

2.3 预后

有1例患儿全麻下行胃切开取石术, 术后心理门诊定期干预, 1年后随访时拔毛癖异食癖痊愈, 腹痛消失, 结石无复发。其余病例未提供随访资料。

3 讨论

胃结石 (castric bezoars) 是指外源性物质未被消化或未完全消化而在人或某些动物的胃内凝结成团块。根据胃结石的主要组成成分, 可将胃结石分为以下几种[13]:植物结石, 由未消化的水果蔬菜组成的, 多数不易消化, 如柿子、黑枣等;毛发结石, 主要是毛发团, 常致密, 内混有食物残渣;乳类结石, 多见于早产儿, 消化道功能不完善, 为追赶生长等频繁食入高度浓缩的配方食物;药物结石, 常见于部分缓释药物的肠衣所致, 一般结石较小。

胃内毛发结石 (gastric trichobezoar) 是指毛发被吞入胃内后, 由于毛发表面光滑而不能被胃蠕动效应所排除, 毛发逐渐集聚成毛团块, 内可混有食物残渣。Boudomant[14]于1779年首次描述了毛石症。大部分毛发结石发生在有潜在精神病、情绪或行为异常的年轻女性中, 症状包括恶心、呕吐, 过早的饱胀不适感、腹痛, 生长缓慢, 这些症状都非特异性, 而且结石可以存在很长时间而无症状。因此, 本文中有些病例病程长达10余年。

长发公主综合征 (rapunzel syndrome) 是毛发结石的一种罕见而严重的类型, 是指吞入的毛发在胃内形成毛团, 在胃肠道的蠕动作用下形成一长尾巴通过幽门延伸至十二指肠、小肠, 甚至结肠。这一综合征的命名来自一则格林童话故事[15]:Rapunze是故事里留着长发的公主, 被巫婆囚禁在没有楼梯和门的高塔上很多年, 后来一位王子沿着公主从窗口垂放下来的长发攀登上高塔, 把她解救了下来。长发公主综合征于1968年由Vaughan等[16]首次报道。虽然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 但通常指的是胃内毛发结石有一条长尾巴延伸至空肠、回肠或回盲部[17]。大多数病例有潜在的精神障碍, 包括拔毛癖和食毛癖, 且90%以上为年轻女性[16,17,18]。患者可持续多年无症状, 直至发生消化道梗阻始被发现。典型的胃内毛发结石和长发公主综合征表现为:腹部可触及的包块、慢性腹痛、恶心或呕吐、便秘。部分患者有体重下降、厌食、呕血、缺铁性贫血[16,17]。目前有报道的并发症包括:胃溃疡、幽门不完全梗阻、梗阻性黄疸、急性胰腺炎、完全性肠梗阻、胃穿孔、腹膜炎、死亡[15]。有报道胃内毛发结石合并息肉病, 两者的相关性尚不清楚[20]。国外有作者总结了自1968-2011年文献[21]报道的长发公主综合征72例, 绝大部分患者为女性, 仅3例 (4%) 为男性, 中位数年龄12岁 (3~55岁) , 所有患者均有食毛癖, 伴有其他精神、情绪或行为异常:拔毛癖、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异食癖等。他们的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 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 (n=67;93%) , 恶心/呕吐 (n=61;85%) , 体重下降 (n=14;19%) , 贫血 (n=8;11%) , 腹膜炎 (n=8;11%) , 其他少见症状包括肠梗阻 (n=5;7%) , 呕血 (n=2;3%) , 胰腺炎 (n=2;3%) , 梗阻性黄疸 (n=1;2%) 。72例患者术后发现, 有13例 (18%) 毛发结石延伸至十二指肠, 35例 (49%) 延伸至空肠, 15例 (21%) 延伸至回肠, 4例 (5%) 延伸至结肠, 3例结石起源于空肠, 延伸至结肠。72例中有3例死亡 (4%) , 5例复发 (7%) 。本文13例胃内毛发结石的中位数年龄为12岁, 均为女性, 12例 (92%) 有食毛癖, 临床症状前三位为上腹部疼痛10例 (77%) 、恶心/呕吐8例 (62%) 、体重下降8例 (62%) , 均与上述国外文献报道类似。

有拔毛癖和或食毛癖病史是长发公主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部分患者体检可发现口腔有腐臭味和头部毛发脱失颓斑可提示该病可能。影像学检查通常包括腹部X线放射照片、腹部B超和腹部CT。腹部X线能显示有无肠道梗阻, 腹部X线放射照片、B超及CT能帮助定位, CT可了解结石延伸情况。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被认为是胃内毛发结石和长发公主综合征的诊断金标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直观的看到毛发结石, 并可能有介入治疗价值[22], 但很少能成功取出结石, 因为胃内毛发结石往往很大。本文中13例患者仅1例能胃镜取出结石, 与之吻合。因此, 外科剖腹手术取石是胃内毛发结石和长发公主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手段[23]。近来有报道腹腔镜微创手术成功取出儿童胃毛发结石[24,25]。此外, 行为治疗和长期的精神病专科随访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并可预防复发。

8.安全管理复习总结 篇八

【关键词】概念图    初中生物    复习    实践应用

所谓概念图,可以说是一种新奇的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生物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使其对于整个知识结构有更全面的认识。其中概念图是一种策略性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复习过程中建立系统性的学习模式,从而在最终意义上为生物教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概念图复习模式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正确性地引导,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实践及规划,强化学生们对整个生物知识体系的认知,从而为学生们的复习提供更为便利性的服务。

一、概念图在生物复习中的主要作用

(一)概念图教学在生物复习中的基本特点

概念图的应用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们建立一套系统的学习模式,将主要的生物知识进行有效性的总结,从而使学生在生物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及时找到重点内容,为整个课程内容的复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生物课程复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重点,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为生物教学的课堂营造一种活跃性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为整个教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概念图教学在生物复习中的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概念图教学可以为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复习模式,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们建立一种完整性的知识体系,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梳理及拓展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认知。在整个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在第一轮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可以提高其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但是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对于之后的复习学生们很难掌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知识的复习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差异性。根据调查显示可以发现,许多初中学生在生物知识复习的过程中不能全面地辨认基础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想象的出现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将知识进行充分地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生物知识的复习。因此,概念图的应用可以为学生们建立一种系统性的学习模式,实现知识复习的最终目的。

二、概念图复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实现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生物的复习阶段,教师与学生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对重点章节进行全面地性地复习,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在黑板上绘制概念图,从而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复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要点,掌握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及区别,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概念图应用的基本体会掌握概念图绘制的主要过程、绘图技巧,为生物知识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形成学生们独立思考的复习模式

在概念图的绘制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先绘制出基本的图像框架,然后让学生们补充其余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也可以让学生们找到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复习初中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课程中,这部分内容相对较为抽象,因此,要在复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可以绘制相关的概念图(如图一所示),教师可以绘制出一部分内容,其余的概念留给学生们,通过系统性教学内容的复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同时也使学生们形成了严密的思维模式,为生物课程内容的复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一

(三)通过概念图的应用了解基本的学习状况

在初中生物的课程复习过程中,相关教师要让学生们尝试独立完成概念图的绘制,通过概念图的绘制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生物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知识点,从而形成拓展性的思维模式。在基本概念图绘制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从而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的引导,从而在最终意义上形成正确性的概念图。因此,概念图在生物课程复习过程中的引进,不仅使学生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概念,建立正确的知识框架,还在最终意义上提高整堂课程的学习效率。而且,这种复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形成了多元化的学习能力,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概念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应该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要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概念图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生物知识的复习氛围,强化学生们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复习效果。对于相关的教师而言,一定要强调概念图复习模式运用的严谨性,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性地指导,使初中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为学生们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丽燕.概念图在初中生物复习中的应用 [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6 (7):19-20.

[2]任立华.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J].中学教学参考.2013.34 (29):118.

上一篇:初一语文检测试卷4下一篇:办公区标语海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