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则范文
1.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则范文 篇一
在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卫宇兰
一、问题的提出
前几年北师大对中国和英国青少年的创造性进行了一项比较调查,发现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远远低于英国学生。这项调查对两国孩子进行了七个方面的比较,这七个方面分别是:
创造性物体应用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创造性产品改进能力、创造性想像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发展趋势和创造性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发展趋势。在这七个方面的抽样调查中,中国学生只有“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一个指标高于英国学生,其他指标均远远落在英国学生后面。
究其原因,肖川先生认为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的不足:
1、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学生的情感、社会性、态度、价值观、创造性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2、课程内容过于繁杂、过于艰深、过于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3、缺乏对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指导,没有很好地发展出学生的学习策略。
4、考试代替了评价,考试结果的处理使学生过度焦虑。
5、紧张的师生关系。
6、学生缺乏对于教育内容、学习时间的自主支配,造成了他们消极的学校生活体验。
7、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一类的实践性作业。
由上述例子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是势在必行。
二、自主创新学习的定义:
自主创新性学习,就是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皮亚杰的发展认识论认为:“儿童的认识能力不能从外部形成,而只能由有机体自身的发展来决定,自主性在整个认知和能力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杜威、布鲁纳、布罗姆、罗杰斯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等人都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参与。美国学者威廉姆斯认为:创造性教学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行为和课堂的创造性结构组成与表现形式三者相互影响的过程与结果。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自主创新的要求:
在新的时期,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 “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习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它对以往《大纲》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提法上以“学习方式”代替“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较之学习方法更为稳定,它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还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学习心理要素。其二,它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真正确立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更是教育理念的革命。应该说《新课标》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尊重,在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也使其获得了终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新课程实施中几点新的发现:
通过一个阶段我校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有以下几个新的发现:
1、教师、学生地位发生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不再是管理者而是引导者;不再是高高在上者而是平等的合作者。另外,教师还是学习者、欣赏者、组织者、研究者、发现者、创造者。新教材鼓励学生合作交流,鼓励他们之间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地进行互动学习;指导每个学生积极承担在共同完成任务中的责任,期望所有的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体现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在这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知识能力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发现者。
2、教学策略发生一系列变化:
其中在教学设计方面,新课程要求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在教学方案中,有设定的教学目标,“能从学生角度制定目标,陈述学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尽量选用外部的行为描述这种行动变化,如“能说出、分辨出、举例说明,而不用心理行为动词如理解等,、、、、、、,还有的目标要求如“部分学生尝试过诗歌写作实践”,可见目标还涉及到部分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和达不到的目标,这样使得目标有“弹性区间”,既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强调学生个体的水到渠成,而非全班同学的齐步前进。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也有“弹性空间”,如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方面形成有弹性的教学方案。小组成员孙建军老师认为:“学生潜能的如花开放,必然会产生无数的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性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由此看来,课堂中不是缺乏教学资源,而是往往被我们头脑中原先设计好的程序束缚了,不再发现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了。”“今后对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参与,学生主动活动和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我们应更多关注。”
这一种“弹性化教学方案”设计要求与以前的教学设计中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精确计算好每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传统的教学风格相比,线条要粗得多,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但这种可变换的弹性的目标、空间和时间,使语文课堂教学可能更接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
3、总结了一系列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通过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我们也总结出了一系列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1)、要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2)、要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他们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4)、以某种建设性、乐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5)、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6)、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提供选择引导学生制定行为改进计划。(7)、鼓励和接纳学生自治权、主动性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8)、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
总之,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教师与学生地位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于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增强了,探究语文内容的自主性增强了,在阅读写作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语文素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则范文】推荐阅读: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06-19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07-19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10-08
基础课程改革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08-04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09-11
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07-01
再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06-18
浅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论文08-25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14
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体会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