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说课稿

2024-08-08

大学教育说课稿(精选10篇)

1.大学教育说课稿 篇一

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我们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它是在继承初高中语文基础性、工具性的基础上,继续追求审美性、人文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一门利用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学、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激励情感、体验文学魅力以及学习语言文学知识的课程。是目前高校里仅有的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高校学科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2、教材建设

我们学校选用的教材是由江灏主编,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此教材由文学作品、语法知识、应用文写作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学作品部分,它是按文学史的顺序——先秦、魏晋、唐宋、元明清,其中唐诗宋词是重中之重。

二、课程重点、难点分析

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来说,培养学生的读、说、写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建设,把古代文学作为重点欣赏内容,读诗经论语,读唐诗宋词,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思,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适当的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有准备的上台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常见的应用文文体进行写作训练,重视应用文写作的社会实用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大学语文的一个基础目标,我将会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能够顺利而准确地阅读并理解一般的文言文。

2、情感目标

在阅读理解古今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审美悟性,形成健康、高雅、理性的审美态度。

3、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我们大学语文课堂的最终目标,他是凸显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区别的重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讨论,潜移默化 1 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思想觉悟、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让学生用扎实的语文功底为学好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四、学情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整体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来学校学习也不是为了纯粹的学术性的学习,而是掌握实践知识,过多的语法分析和文学赏析,对于学过语文的学生来说不适用、不实际,对于不爱好文学的学生来说甚至是一次折磨。学生对于文字知识的学习,有一种被动性,甚至有一些抵制情绪,他们迫切的希望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能够马上拿来社会实践的知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实践性、可操作性才是他们最关注的东西。

2、具体教学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主要带了四个教学班,分属不同专业,第一个是法律事务专业,这个班级学生比较活跃,不喜欢整体讨论,但单个回答问题是却很流畅,关心社会热门话题,于是在课堂上我侧重于让他们轮流上台来说的方法,这样往往能带动学生的讨论的积极性,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成为了他们最快乐的学习方式。

第二个专业是行政管理专业,他们的思维比较严谨,学习主动性较强,对于不同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善于集体讨论,各抒己见。针对这些特征,我在教学过程中,缩短了讲课的时间,经常只给出一个问题,让他们自由讨论,争相发言,最后做点拨,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教学理念

在高职院校,我们的语文科目正遭遇一种定位尴尬,有人说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为了摆脱这种阴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坚持“文学是人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经典文学诱发他们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追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心的不是文学自身,而是在忘记了一切关于文学的概念性的东西以后,依然存在的那些东西。因材施教,通过这门课程增进他们对人生追求的进一步理解,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让他们告别浮躁,变得思虑深沉。

4、具体措施

第一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第一次的自由谈话,让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上台自由发言,很多学生在台下是夸夸其谈,但一旦走上讲台,难以战胜内心的恐惧,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步,让学生尝到实践的甜头。精学一篇诗歌,带领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老师带头做出夸张投入的肢体语言,做到声情并茂,激发学生表演欲望,给 2 与学生极大地鼓励。

第三步,激发全民学习的高潮。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制造讨论话题,提出不同观点,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将心中的想法整理成文。

五、教学方法

根据这门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首先采取任务驱动法,有目标有组织的教学,将典型的案例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激烈之处,敞开课堂,让学生上台畅所欲言。

六、教学设计

本课程共分三部分,安排10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70节,实践学时32节。

1、口才训练

2、应用文写作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本着常见实用的原则,我将要求学生重点练习产品说明书、经济合同、通报、请示、报告、条据等。

3、重点篇章

七、考核方法

平时学习考核(30﹪)+出勤考核(30﹪)+期末笔试(40﹪)

赵方梅

2011-6-16 3

2.大学语文的说课稿 篇二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棱锥”这节教材是《立体几何》的第2.2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平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若干基本图形以及棱柱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多面体的又一常见几何体。它既是线面关系的具体化,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棱台的概念和性质奠定了基础。 因此掌握好棱锥的概念和性质尤其是正棱锥的概念和性质意义非常重要,同时,这节课也是进一步培养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棱锥、正棱锥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运用正棱锥的性质解决有关计算和证明问题。通过观察具体几何体模型引出棱锥的概念;通过棱柱与棱锥类比引入正棱锥的概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逐步探索和发现正棱锥的性质,从而找到解决正棱锥问题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做,学生会感到自然,好接受。对教材的内容则有所增减,处理方式也有适当改变。

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一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

通过棱锥,正棱锥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数学表达能力;

领会应用正棱锥的`性质解题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对正棱锥中相关元素的相互转化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空间问题向平面转化的能力;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数学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空间观念正逐步形成。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往往是正棱锥,它的性质用处较多。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探索,自然而然地引出正棱锥的最重要性质及其实质;而如何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本节课则通过抓住正棱锥中的基本图形这一难点实现突破,教学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正棱锥的线线,线面垂直关系。

教法分析

类比联想、研究探讨、直观想象、启发诱导、建立模型、学会应用、发展潜能、形成能力、提高素质。

由于本节课安排在立体几何学习的中期,正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电教手段,把某些概念,性质或知识关键点制成了投影片,既节省时间,又增加其直观性和趣味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并没有采取把正棱锥性质同时全部讲授给学生的做法,而是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将正棱锥最重要的性质这一知识点发现的全过程逐步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立体几何教学的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严格证,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学生才会逐步感到数学美,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做,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教学流程

课题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棱柱的有关知识,当棱柱的上底面缩为一点时,想一想,其底面,侧棱有何变化?

(可将金字塔,帐篷的图片以及不同棱锥的模型依次出示给学生)

3.大学生礼仪课说课稿 篇三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大学生礼仪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礼仪训练》是《大学生基本素质训练教程》第一模块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于衔接过渡到下面内容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模块的内容在大学生素质训练教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全书的开篇,也是提纲挈领的部分,后面是本教材的团队实践体验教学部分,所以学好这个部分的内容能为学好以后的三个模块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礼仪知识,是以后大学生团队素质拓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理解礼仪的由来、含义、概念、特征、规律

2、能力目标:掌握礼仪训练的方法和技术;掌握微笑的训练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充分认识和重视礼仪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职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充分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才能学会和掌握礼仪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大多数学生接受礼仪知识并且掌握最基本的礼仪。

难点的依据:大学生道德修养水平参差不齐,长期的生活习惯养成纠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礼仪是一门培养人的基本素质和涵养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大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和视屏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模块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有关的正反两面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将从“案例导入”“学习新知”“情景再现”“评价提高” “总结回顾”“作业布置”等六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案例导入——发现问题,激发兴趣

讲述一段与电话礼仪有关的案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查找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案例讲述结束之后,我将先后提两个问题:

提问1:请同学们根据案例寻找电话礼仪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提问2: 你们觉得规范的电话礼仪应该是如何做的呢?

学生谈看法之后,教师引出新课:电话、电传、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以破竹之势深入人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如何文明使用它们却往往被人所忽视,这个故事不正说明了这点?作为将来的优秀的专业职场人员,利用电话进行人际交流、业余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它的成与败,不仅影响着职场人自身的形象,也影响着所在单位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接打电话礼仪,为精彩人生再添砖加瓦。

(二)学习新知识——小组讨论,探索思考

引入一个案例供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先认真、仔细阅读,然后分析、讨论,找出自己认为的错误之处,并提出建议正确的应该是怎么样的。最后各小组举手回答问题,一次回答一个,对回答正确的小组给予表扬。此环节中教师将案例中存在的错误之处以及如何改正的正确做法将通过翻板的方式提前罗列在一张大纸上,学生回答到位的,翻掉一个。

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小组讨论,一方面落实知识点,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肯定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情景再现——情景实践,体会运用

经过案例分析,学生对接打电话的基本礼仪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再现情景,让学生从一个观察者的角色进入到一个实践者的角色。由于时间关系,大概选择2-3组表演。该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一方面了解学生上一个环节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只有把它真正地运用起来,才能成为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掌握需要大家在生活中主动、积极的发挥,让习惯成自然。

(四)评价提高——自评他评,共同进步

每组学生表演之后,其他小组、自己小组根据情景表演的评价表对表演情况进行适当的打分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学生适当的点评,以鼓励为主,建议为辅。

通过自评他评,学生可以认识自己,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总结回顾——由零到整,掌握情况(3分钟)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谈一谈你的体会和收获。

学生谈体会,教师适当总结。同时板书。

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课件演示一首《电话礼仪歌》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巩固提高(1分钟)

1、请你以编剧的身份,将课堂上的模拟情景描写出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2、观看《百家讲坛》金正昆教授讲电话礼仪,讨论交流所受到的启发。(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

左板为主板主要是从电话礼仪的重要性、拨打电话的基本礼仪、接听电话的基本礼仪三个大方面板书。

右板为副板则是这三个方面的延伸扩展和注释说明。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而又主次分明地展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框架,便于学生有思路的学习

七、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社会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结束:

4.安全教育说课稿 篇四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常玉琴

一、说教材。

1、课题来源:校园安全是学生生活周围经常发生的事,如果在事故中学生不会保护自己,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认为:选择此课题有意义非常重。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助于拓展学生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次活动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能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2、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把目标定为:

(1)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知道在平时生活中不能随意玩火,培养学生的防火意识。

(2)知道火警电话“119”,以及拔打的正确方法。

(3)学习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了解火灾的发生的几种原因,知道火警电话“119”及学习正确拔打。学习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通过挂图、多媒体课件、VCD碟引路、消防演习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培养防火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难点是:学习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及学习拔打火警电话的正确方法。通过集体讨论,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再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方法、演练学习。使活动教育于学习、游戏之中。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先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挂图寻找答案。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游戏法层层深入、加以整合。例如:教师大胆地鼓励学生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们现在要倡导的。在这种活动当中,我们多次的让学生自己在火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带着问题去思考。

三、说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条件让学生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

力,社会情感得到深化。

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学生是带着问题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等多种感官参与,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我们采用了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从火场里逃生得到巩固和加强。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设置火灾的氛围中进行逃生,消防演习。

四、说活动过程

我采用的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学习讨论―――游戏体验

(一)激发兴趣(课件:着火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提出问题“发生一件什么事情?”“什么原因引起火灾的?”(课件“着火了”)情境,引发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关注,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你看到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火灾”作为发展主线,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学生。

(二)自由探索

根据学生好奇,求知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环节我就安排学生自由探索,我们为学生提供挂图,供学生观察。在这一过程,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与同伴,老师说说各自看到是什么?

(三)学习讨论

由于中学生都是具备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让学生学习如何报火警,逃生两个重要环节中,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说一说。在此我们允许错误的方法和争论,教师不加以否认,再通过多谋体学习,教师加以分析,引导,小结以共同学习达到修正知识,方法。这两个环节,学生是处于自由,宽松探论氛围中的。

(四)游戏体验

5.《爱的教育》说课稿 篇五

1、学习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

说活动准备

1、纸盒大嘴恐龙,故事磁带,挂图第6号,一段吵闹声的录音。

2、画一个禁止大嗓门标志:在张大的嘴巴上打个“×”。

说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出示纸盒大嘴恐龙,引起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唱歌吗?

生:喜欢。

师:在一座城市里也有一只爱唱歌的大恐龙,可人人都讨厌它,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幼儿发散思维,教师及时肯定)。

2、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请幼儿仔细倾听。

二、欣赏故事。

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出示挂图一,讲故事“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 .大楼就倒了”:

(1)在楼房的最顶层住着谁?

(2)人们喜欢它吗?

(3)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

2、出示挂图二,讲故事“人们想办法......统统吃光了”:

(1)为了让恐龙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大家想了什么办法?

(2)土豆能让大恐龙停止唱歌吗?

3、出示挂图三,讲故事“大家又准备了一个......‘啊... 噢...’”:

(1)人们又想了什么办法让恐龙不发出声音?

(2)玻璃罩能让大恐龙的声音不传出来吗?为什么?

4、出示挂图四,讲故事“这时候......结束”

(1)谁在大恐龙耳边说了一句话?

(2)小姑娘在恐龙耳边说了什么话?

(3)大恐龙改正嗓门太大的毛病了吗?

5、师: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听听录音机里讲的故事吧!

三、说说大嗓门的坏处。

1、人们喜不喜欢恐龙的大嗓门?

2、请幼儿听一段吵闹声,引导幼儿说说大嗓门的坏处,如大嗓门会吵得别人谁不着觉,大嗓门会吓人一跳,大嗓门的声音会让人心烦,等等。

3、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标记,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4、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不能很大声的说话,不能叫。在什么时候不能大声说话呢?(如: 看电视、看书、上课、吃饭、睡觉等时候)

5、我们把这张将禁止大嗓门的标志贴在教室内,时刻提醒自己不当大嗓门。

活动延伸

区别噪音和乐音。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听听几种声音,听一听哪种声音好听,哪种声音不好听?

听录音,区别噪音、乐音。

师:不好听、让人听了不舒服的声音是噪音;好听、让人觉得很舒服还想再听的音乐叫乐音。什么地方会产生噪音?如何把噪音消除掉?

活动结束:

6.健康教育说课稿 篇六

新纲要指出“培养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儿童需要知道必要的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中班儿童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儿童爱做向下跳的动作,大型玩具上往下跳、花坛上往下跳、甚至楼梯上最后几步时也会迫不及待的跳下来,但是有些年龄小、运动能力差的儿童在向下跳时又有些害怕,也不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造成身体某些部位受伤。因此我在中班设计了“从高处往下跳”的健康活动。通过创设不同的难度,使不同程度的儿童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懂得从高处跳落的保护方法。在动作技巧上通过练习并脚轻跳、脚尖落地促使儿童在落地前适时调节屈腿的速度和幅度,以减少对身体的震动。

有效发展儿童的深度知觉、速度知觉、力度知觉。桌椅是儿童日常生活中较常接触的,本次健康活动利用桌椅作为儿童游戏的对象,通过儿童自由的尝试搭跳、搭高跳,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让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培养儿童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的作用,我根据中班儿童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布垆坶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能力、认知、情感方面的目标,本节课共设计了两个目标:

1、学习寻找合适的地方并脚从高处往下跳,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

2、尝试用不同高低大小的桌椅搭高跳,培养儿童勇于挑战的精神。根据目标,我把重点放在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

对于中班的儿童对于向下跳并不陌生。我经常发现有许多儿童从高处往下跳,但却不能很好的掌握落地的动作,不会很好的保护自己。动作还不够熟练和巩固,在复杂的变化的条件下,动作易变形,从而出现有些儿童落地时脸、身体,膝盖着地,影响了跳的安全性。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继续巩固和提高已掌握动作,使动作更加熟练和不断提高。根据儿童运动能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在活动中,着力巩固儿童向下跳的正确姿势,以增加落地时的安全性。

活动难点:尝试用椅子桌子搭高跳。当高度创设到一定程度时,儿童会产生一定的害怕,这时需要老师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提醒他们保持正确姿势。同时老师也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空中平衡能力、落地缓冲能力和落地点的弹性和柔软程度来帮助儿童确定向下跳的高度,为儿童创设不同高度的目标,由易到难,逐层深入。使活动呈现出挑战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

三、说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创设多个尝试区。

2、物质准备:椅子若干把,不同高度的大椅子。桌子若干。垫子。

四、说教法

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体现纲要中:即适合儿童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原则。激发儿童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活跃儿童的思维,发展其能力。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演示法:幼师在儿童自由探索如何从椅子上向下跳的基础上,引导儿童掌握正确的跳姿势。幼师把正确的向下跳和落地的方法演示给儿童,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

2、激励法:幼师在儿童尝试不同高度的向下跳后,激励儿童尝试更高的难度,提议儿童几人合作搭高往下跳。满足不同程度的儿童的学习要求。

3、交流讨论法:通过练习、集中交流,再练习再交流,使幼师和儿童共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活动中出现的不正确姿势、和特殊情况师生共同探讨使之得到经验的积累和提高。

4、自主探索法:活动安排了四次探索,第一次,分散练习尝试不同的跳法,能够选择合适的地方跳。第二次探索,着重练习一种方法(并脚轻跳)懂得保护自己脚尖着地、轻轻落地。第三次探索,尝试从高低不同的椅子往下跳,再次强调保护自己的方法,并要求稳稳得落地。第四次探索引导儿童搭高并脚跳启发儿童想出利用垫子和要求老师加强保护。四次探索的活动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在对保护的要求上也逐层深入,体现了一节课中层层递进的要求。

5、观察法:幼师通过观察儿童分散练习,纠正部分儿童不到位的姿势,引导儿童想出不同的跳法。及时对勇敢的儿童加以鼓励。

6、对比法:在集中展示的时候,幼师通过邀请儿童逐个示范,通过对比展示,让儿童发现正确落地保护自身的方法。

此外我还采用了重复练习法、问题设置法、动静交替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儿童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经验。

五、说学法

以儿童为主体,创设条件让儿童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儿童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采用了以下学法。

1、尝试法:在活动中我鼓励儿童尝试从不同高度的椅子向下跳,当然儿童在练习过程中会发现问题:跳下的时候姿势的掌握。选择跳的位置的合适性,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自己借鉴同伴的经验。尝试用正确安全的方法从高处往下跳。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想这次健康活动“从高处往下跳”一定会对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乐,和勇于挑战的精神也将会永远让他们回忆。与此同时他们不仅学会了正确的保护自己往下跳的方法,也会回忆与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情景,从而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六、说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热身运动——尝试花样跳——各种高度跳——搭高跳。

1、开始部分:热身运动是开展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环节。我让儿童在“椅子操”的音乐声中开始学做韵律操。使儿童的身体各个关节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松。为活动能够安全的开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准备。

2、基础部分:通过以尝试不同高度、难度的跳为主线开展各个环节。鼓励儿童尝试从不同高度往下跳,着重练习并脚跳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儿童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尝试合作搭高跳。整个活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7.青春期教育说课稿 篇七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青春期教育》,适用于初中二年级,我的说课包括指导思想、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几部分。

一、指导思想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很大的改变,身体各器官开始慢慢变化,第二性征也逐渐表现出来,而他们最初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甚至因此而羞愧,甚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青春期是神秘的,学生对此充满了好奇。因此为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进行青春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说教材:

青春期教育是初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新的健康观念,男女身体器官的变化以及第二性征的表现,还包括青春期的心里表现以及青春期的四个发展阶段。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是正处于青春期地学生成长地迫切需要。学生了解这一切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学情分析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的身体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性机能发育成熟,身体外形急剧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这些变化,是迅速的、全面的,学生没有心理准备。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后,有些学生不习惯自己身体的急速增高和性征的突然变化,害羞或腼腆起来;有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发育较晚,和别人不一样,产生忧虑,苦闷;有的学生认为自己长得丑而自卑,孤独.所有这些情况都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传授必要的生理知识,给予必要的指导,使之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四、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为此,我确定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青少年的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知道青春期基本的心理卫生常识。体察自己的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发展自我观察、体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感受教学成功的喜悦。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与生理协调发展。

五、教学重点

本节的重点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卫生保健。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自主、合作学习

七、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小小少年 》提问:为什么少年的烦恼增加了?他会有哪些烦恼?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我们正在长大,随着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也就带来了成长的一系列烦恼。

一、青春期的变化

1、什么叫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 期,它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是我们从儿童少年长成大人的过渡期。

从年龄上看,青春期一般指10—19岁这个发展阶段。

2、分组讨论回答:

(1)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有哪些生理变化?

身体外形急剧变化:身高突增,体重增加;

各个器官结构的功能不断提高,肺活量增大,心脏的功能逐步健全,大脑的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性机能发育成熟。

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变化。

(2)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有哪些心理变 化?

A、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B、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C、善于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存在; D、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二、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1)青春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是身体 健康的定型阶段。正在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应多吃些含 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比较丰富的食物,不要偏食。(2)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被褥。(3)讲究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清洁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不喝酒;饭后半小时内不做 剧烈运动,不用他人的碗、筷、茶杯和毛巾。(4)注意保护眼睛,坚持用眼卫生,做到看书、写字脊椎不弯曲;不躺着看书;不在强烈的阳光下或光线暗淡的地方学习;不在行驶的车船上或在行走时看书,用眼时间不宜过长。

(5)男生要保护嗓子,不要大喊 大叫;女生不要紧腰束胸,否则会影响身体的发育。

(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

三、青春期如何才能健康成长

面对青春期各个方面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健康成长呢?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教师归纳:

A、树立远大理想,集中精力搞好 自己的学习,学好科学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

B、塑造美好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学会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C、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参与群体性的文体活动;

D、多与学生讨论学习问题,交流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多与家长和老师谈心;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呵护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健康。我们要做到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一美好时光。

8.渗透法制教育说课稿 篇八

各位领导、各们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金沙县第二小学,陈俊。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由于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交流的主题是怎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所以我在说课的过程中,就省略了常规说课的某些步骤,重点讲述我在这一节课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现在我就开始说课。

首先我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学会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而且,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 用。

4.培养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5.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教育学生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不可能讲解过多过深的法律知识,所渗透的法律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浅显易懂的,所以就没有重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鉴于一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购物,换钱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认识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看钱、认钱换钱、摆钱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各个动手,主动探索,建立爱护人民币的法律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个过程中,出示模拟钱币。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人民币的面值种类,给学生讲清楚这些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就是人民币。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

师: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教育学生: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是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包括认识人民币和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没有涉及到法律知识的讲述)

1、认识人民币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发言。

师:大家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几分,你们知道吗?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不过分这个单位,现在我们这里已经不用了)。(板书:元角分)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么多面值的人民币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你们真棒,用这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下面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进行分类?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分完后汇报交流。

甲组: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乙组: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硬币分成另一类。

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3、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哪种面值的人民币种类最多,哪种最少?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参与、交流、探索、归纳对我国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进一步学习了分类的方法,巩固复习了最少、最多。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2、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师生做换钱游戏。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2角币,用1角币的来换老师的2角币需几个? 生上台用2个1角币换。

老师接着出示5角币,让学生用1角币换。

师:老师有1枚1元的硬币,你们应该用几个1角币来换。

同桌摆学具,然后回答。老师总结归纳:1元=10角(板书)

(2)师生、生生之间做换钱游戏

1元能换()张2角?1元能换()张5角?

5角能换()张1角和()张2角?……。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是在认识人民币基础上,通过换钱游戏,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他们的关系是十进关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鉴于一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和年龄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活动来吸引学生,一方面作为渗透法制教育的契机和切入点,一方面巩固所学内容。

(1)超市购物

我们在开展一个“超市购物活动”之前,先分组,每组选出一名售货员。由售货员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然后请同学们拿着钱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在此我有意识的给学生一些被损害的人民币和一些假币(人民币是用于教学的学具)。

学生自由购物(活动开始)

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而拿着假币和被损害了的人民币的同学就没有购到物品,这个时候,我把它作为渗透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和契机,问学生:你们哪些去超市没有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为什么?我就由此而渗透相关的法制教育,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你们手里的假币和被损害的人民币都妨碍了人民币的流通。在实际生活中,凡是制作、使用假币和损害人民币的这种行为都是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由于学生知识特点,就不能过深过多的讲解,这个时候我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刚才活动所涉及到的法律,就(展示图片)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来理解。

(2)做一做第一题和第二题。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

(3)学生课后查阅有关爱护人民币的法律资料,进一步加深法律意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的高兴吗?谁能说一说你们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设计目的:师生共同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

我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是时时进行,而应有计划、有契机,注意把握一个度,这样才能既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也能让学生建立相关的法律意识,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我的说课完毕,有说得不正确的地方,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五)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9.大班安全教育《紧急撤离》说课稿 篇九

一、活动来源

今年9月份,我们保育院迎来了乔迁之喜,幼儿来到新的校园,既陌生又新鲜,既兴奋又快乐。我们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同时,蹦紧了安全这根弦。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安全工作,把九月定为“安全教育月”。在进行安全第一课选材的时候,我就想,尽管在搬迁以前,院里曾多次组织全院幼儿进行了“消防演练”和“地震演练”等实战演习,但是现在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和学习,撤离的路线都已经发生了改变,何不对我班幼儿进行一次紧急撤离教育呢?于是,我选择了此课题,作为我们大班本学期开学安全第一课的内容,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具有方向性,它既是活动过程的依据,又是最后检查活动效果的指标。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的需要,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认知目标:通过设计紧急疏散图,学习按紧急疏散图进行撤离。

2、能力目标:遇到突发事件,幼儿能及时、快捷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幼儿设计紧急疏散图,而难点则是:学习按紧急疏散图进行撤离。

三、活动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做了以下准备:

1、幼儿认知经验的准备:课前,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报道中有关紧急撤离事件或图片。

2、幼儿心理环境的准备:课前设置展览墙,把孩子、家长收集到的相关图片展示在墙上。

3、物质准备:班级紧急疏散图人手一张、多媒体课件.毛巾、人手一颗棋子。

4:游戏准备:课前在区角设计《瓶中取球》的游戏,让幼儿玩耍。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纲要》为指导,分为四个部分依次递进展开:1感知危害,引思激趣;

2:自主探究,

3:撤离演练,

4:活动延伸,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各环节的具体教法学法分配如下:

(一)感知危害,引思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多媒体出示地震、火灾、煤气泄漏等画面,运用启发性提问:“发生什么事了?”“你看到了什么,你心情是怎样的?”,通过观看多媒体画面,形成表象,使孩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中,如临其境,引发幼儿对问题的关注,启迪幼儿的思维。

由于大班的孩子具备一定的多难度思考能力,再加上他们和家长搜集了相关资料展览墙上,也早已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因此,提出问题:“遇到突发事件怎么办呢?”之后,让幼儿和同伴互相讨论交流,遇到突发事件自救的方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自己的见识和感受。形成合作学习机制,在此允许错误的方法和争论,教师不加以否认。在这一环节,孩子处于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如:拨打求救电话,呼救......但是,作为我们小朋友,在遇到危险时,最关键是要尽早逃离现场。抛出问题:你们在紧急情况下是怎么撤离的?从而为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解决难点埋下伏笔。

(二)自主探究,

说课课件出示:

1、学习观察紧急撤离图。

2个别探究

自由探究----交流反馈---巩固成果

3,分组探究

初次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幼儿好奇心、求知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在第二环节,我就安排了幼儿自由探究:

首先是学习观察紧急撤离图:课件出示紧急撤离图给幼儿观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得出红五星或红圆点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箭头表示撤离的方向。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引导法,给足幼儿观察时间引导幼儿认识并理解撤离图中的五角星和箭头的含义,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会了观察紧急撤离图。

其次是个别探索: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一张紧急撤离图,幼儿手拿棋子代表自己在撤离图中大胆尝试撤离路线(自由探究),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撤离的?”启发幼儿大胆说出:撤离时应选最近的楼梯(交流反馈),再请幼儿手拿棋子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撤离(巩固成果),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操作法,通过幼儿实际操作,初步感知按撤离图正确的撤离方法,设计紧急撤离图。孩子们在自主的.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最后是分组探究:将幼儿分成6人一小组,每组一张撤离图,幼儿探究如何撤离,教师观察并及时发现问题:小朋友堵在楼梯口怎么办?结合课前游戏《瓶中取球》了解紧急撤离的注意事项:不推不济排队撤离,并教育幼儿要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观察法,通过教师观察发现问题,启发幼儿获得紧急撤离时应注意的事项。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始终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的给予支持、引导、帮助,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表现。这样从感官到操作,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的学习,激起幼儿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幼儿的心理特点,活动的重、难点也得以解决。

(三)实战演习:

《纲要》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要求,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角色游戏的趣味性、知识性,运用多媒体创设紧急事件的情境,孩子们一听到警报声,马上就能投入到知识游戏氛围中,这种游戏形式的演习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活动目标也再次得到了强化和落实。

(四)活动延伸:

1、回放”实战演习"这一环节录像,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2、在活动区,我将投放各种房屋平面图,让幼儿寻找并画出紧急撤离路线,使活动的目标再次得到强化和落实。

3、教师或家长带领幼儿了解生活环境(超市、公共场所、小区居住环境)中的安全通道及出口,寻找紧急情况下的路线和安全位置,使幼儿知识经验拓展到生活。

总之,这一活动中,我努力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学习,同时注重幼儿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支持、鼓励孩子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其次,活动的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连接紧凑,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做好铺垫,后一环节在前一个环节基础上内容更加充实,相信在快乐的游戏中孩子们一定能够学会紧急撤离的方法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时,会根据紧急疏散图进行撤离,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10.《爱的教育》说课稿 篇十

通过“爱的教育”系列丛书或文章的推荐,让学生感受爱,理解爱,学会表达爱,同时激发读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

说让学生感受爱,理解爱,学会表达爱,同时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爱的教育”系列丛书或文章的推荐。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1、话题1:你需要爱吗?

冰心有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关于爱的思想与观念,贯穿了每一个人的一生,爱母亲,爱父亲,爱弟弟,爱一切人;爱小猫、小狗和一切小动物;爱星星,爱大海,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爱祖国,爱人民,爱整个地球……

2.话题2:但是,怎么去爱呢?

我常常碰到看到听到一些人由于不会爱而引起误会,造成痛苦的事。比如有的同学痛苦的说:“我是爱你的呀,为什么你不明白我的爱,反而怪罪我呢?”那么,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社会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怎样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当我们有了困难,犯了错误,又应该怎样对待,对贫困的、残疾的、学习困难的、学习优秀的等等不同的人又应该怎样对待呢?这不仅使学生的问题,也是老师的问题,家长的问题,

3.小调查:你会爱吗?

二.好书推荐

1.有这样一本书,能够做我们的老师。那就是——《爱的教育》,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不同的人读这本书有不同的推荐理由。

⑴孙老师的推荐理由:

A.以故事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的做人的教科书。

B.用孩子的日记讲述故事,仿佛事情就在我们中间。

C.读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⑵听听作者、译者的话:

《爱的教育》(原名Cuore,直译为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恩利科的眼光,从4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记载了小学生恩利科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自然之爱、家乡之爱、祖国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此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

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⑶同学的推荐理由:让学生自由说说(略)

三.分享好书

四.读后送话

1.爱祖国;2.爱人民;3.爱父母;4.爱兄弟姐妹;5.爱老师、同学、他人;6.爱自己;7.爱大自然;8.让好书教会我们爱,教会我们做人!

五.课堂总结

上一篇:初验申请书下一篇:发挥安全效能监察工作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