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2024-08-08

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精选3篇)

1.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篇一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着重把握以下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画独特的透视。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诗书画印欣赏图片、诗书画印知识资料、范例作品等。学生:收集诗书画印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交流互动,进入主题 同学们对中国画了解多少?谈一谈。

同学们还记得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

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 小结:中国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呈现形式。诗、书、画、印各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它们的完美结合又使中国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和审美享受。诗与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结合。一般来说,绘画借助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进行表现,因此,具有静态、直观、具体的特点。而诗词是语言艺术,具有动态、抽象的特点,更容易引导人的思维超越具体形象进行自由的联想。

活动2【活动】对比欣赏,分析作品

1、在两组画的对比中,感受东西方绘画的异同。

“书画同源”,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的笔意古已有之。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

绘画与诗词、书法、篆刻之间有什么密切关联?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它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味和丰富的艺术品类,在世界美术领域里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我们来通过欣赏作品的方式,了解祖国的艺术形式。

2、欣赏作品:江干雪霁图卷(中国画)王维唐代。

教学引导:唐代王维的《江干雪霁图卷》可称诗与画相结合的渊源,宋代的苏轼赞誉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看着这件作品,你能不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 尝试作一首小诗?表达你对作品意境的了解? 学生自由创作。尝试理解作品的意境美。赏析潇湘竹石图(中国画)苏轼?北宋。

苏轼的作品因为强调“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被誉为“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赏析赵孟頫,元代,二羊图(中国画)。

据说《二羊图》是开题款先河的作品,画家在画上题道“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把为什么要画和画给谁说得一清二楚,而又幽默有趣。

教师示范提款的几种形式。

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题款的长短与字数的多少,应符合构图及主题的需要。文字内容随画面的需要可长可短,但是必须与画面有内在联系,能让欣赏者依此感悟。

题款知识: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题款的形式多样,如:长款、短款、穷款、双款等。

印章知识:印章一般分三种:即姓名章、斋馆章、闲章。活动3【活动】学生分组,主题讨论

1、出示作品:齐白石《不倒翁》。

思考: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们来看看,诗文如下: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学生讨论:请你想一想,思考并交流,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2、赏析:《荷花水鸟图》(朱耷清代)。体验: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题目:为画题诗。二组题目:为诗作画。“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活动4【讲授】小结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

2.诗书画印走天涯 篇二

陆铁石:草书大家林散之关门弟子,现为中国文物鉴定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扬州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席。

偶与朋友闲聊,提及草书大家林散之关门弟子陆铁石客居南昌,不禁愕然,当即起了拜访之意。不料约好之日有要事未能成行,之后朋友们说那天均获赠墨宝,都为我感到惋惜,我亦怅然若失。幸喜不久朋友相聚,与铁石先生席间结识,谈及书画甚为相投。

余生也晚,林大师之名于我如雷贯耳。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散之先生一举成名,1984年日本书道访华团前来拜访时,团长、日本书坛巨擘青山杉雨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瞭望》周刊随即以此为题发表评论,林散之“当代草圣”之称从此传遍海内外,与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铁石先生于其师亦步亦趋,精研诗、书、画之余,对治印亦有心得。观其佳作,诗书画印气息贯通相得益彰,汉风唐韵扑面而来。此既得力于其天赋聪颖家学渊源,更兼得扬州先贤孙龙父、王板哉和曹志桂等名家指点;尤其是拜在林散之大师门下之后,国学素养日渐丰厚,书画技艺突飞猛进。其书诸体皆能而尤擅行草,风格大气磅礴跌宕多姿,清劲挺拔意境深邃;用笔线条飞扬遒劲活泼,古雅朴拙气韵生动;用墨浓淡结合虚实相间,枯润变化飞白灵动。其画山水运笔恣肆狂放不羁,以书入画浑然天成;花鸟笔墨简炼妙趣横生,格调高雅古风盎然;人物夸张有度笔墨相生,形神兼备跃然纸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汉唐以降,书画即崇尚“以形写神,澄怀味象”。澄怀味象者,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之情怀,悟天地万物情趣意蕴、生命精神也。书画之境界,贵在气韵生动。何谓气韵?或曰灵动,或曰意味,或曰以气取韵。其实气韵之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书画以感觉为重,故形似不如神似,写意远胜绘形。晋·谢赫六法首推气韵生动,此乃历代评书画第一标准。气韵者,生命之韵律也。善画者把握其中奥妙,才能气沉丹田韵出笔下。然画之高下不全仗笔墨而在修养,修养具则气韵足,气韵足则品位高。对气韵知之愈深,则技艺愈精意境愈远。盖彼知其笔何时该停,何时该加也。所谓悟,即灵性,非穷尽一生难得真谛。六法次为骨法用笔,前人理解多指运笔有力。唐·张彦远则将“骨”与做人道德相提并论,认为“生死刚正为之骨”。铁石先生在博客中坦言:“近日作山水画有所感悟,画真山真水需要真性.

SHISHU HUAYIN ZOU TIANYA

情,画家应领悟于斯。先贤青藤、八大、石涛、白石无不如此。生活经历、阅历展露了画家的个性,真性情就要体现在真。没有率真的个性,无论如何是创作不了高于生活的传世之作的。”以此观之,“骨”不仅体现于技法,更在人格心态。正是对骨法用笔之深入领悟,才使铁石先生对传统绘画经典理论赋予全新理解,并身体力行融入实践,为当今书画创作注入一汪甘醇清泉。

因此,铁石先生下笔之时虽尊传统,但却不守窠臼,不唯前人马首是瞻,亦不简单重复自己。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黄宾虹则主张“师古人,更要师造化”。或曰外师造化乃以自然修正造型而求精准,其实不然。为臻气韵生动佳境,铁石先生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七上黄山,广游雁荡、武夷、太行。每到一处,必细心揣摩自然奥妙,感受造化神奇,潜移默化了然于胸。画之善者惟以独特眼光审视自然,方能异于常人,所感益深,所得益多;功利之求日淡,散逸之心渐成。得益于此,故字里画间心灵与自然交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外师造化贵在真,真则灵,灵则通;欲得真功夫,先有真性情。舍此难成大家。纵观今日艺坛,百家争鸣风格各异,非个性彰显内涵丰富者,必为大浪所淘。欲跻身于如林强手中,除吸取传统精华之外,还须博采当代众家之长,方能独树一帜立于不败之地。

当代许多名家注重在线条上下功夫,如李可染深邃含蓄之“金错刀式”,朱屺瞻老辣雄健之“铁干银钩式”,刘文西之古朴刚劲,黄永玉之曲折多姿,等等。铁石先生悉心揣摩众家之长,并付诸创作实践。其线条有虚有实、有曲有直、有浓有淡、有轻有重、有粗有细、有断有续、有行有留,把平直、均匀、细韧变得曲折顿挫、千姿百态、极富情致。画家复杂多变之情感,借此得以充分宣泄。诚如其所言:好的国画家都会先过了书法这一关,解决好线条的问题才能真正地成为画家。他以书入画,运势于笔端,若行云流水,抒浩荡情怀,别具一格卓尔不群。

在当代画坛中,铁石先生还以清俊通脱之水墨而独树一帜。元·黄公望《写山水诀》云: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铁石先生多年研习积墨之法,融众家所长贯通于画作之中。彼深得笔墨疏密之妙,情景交融自然天成,令人心灵感应与之共鸣,生命律动触手可摸。究其奥秘,在于吸收水墨画活泼率意之手法,以收意从写出、色墨并举之效果。其构思之独特、意境之深远、笔墨之生动,看似漫不经心妙手偶得,实为多年艺术修养所致。

朋友们都称赞铁石先生淡泊自甘豁达谦逊,有古君子之风。窃以为,其艺术境界当为他内心世界之折射。有感于此,余忽得一绝,以作此文收束:铁骨铮铮石蕴华,诗书画印走天涯。墨随鹅舞右军笔,客伴菊眠陶令家。

3.徐谷甫书画印 篇三

人生在世,除了在人间,还在万物间,在春山秋水、贝叶草虫、飞鸟游鱼间。人生的这般丰茂纷繁的周遭和情境,难以言说,又无限美好,于是就有了文字和艺术。

文字和艺术,文字是更要紧的。文字是心,艺术是貌。文字是情,艺术是境。所有的艺术,其实都是从文字出发的。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踪迹,也是艺术最伟大的踪迹。所有从文字出发的艺术都是美好的艺术。所有从文字出发的艺术家,都是幸运的艺术家。应该庆幸的是,最美好的文字出现在了中国。从世界上唯一的书法和篆刻表达出来的中国文字出发的艺术家,他的幸运难以言说。

徐谷甫正是这样的幸运难以言说的艺术家。他从中国文字出发,历经了数十年,顺理成章地来到了艺术家徐谷甫的美好境界。

许多条路都可以通往艺术,只是从文字出发的那条路,最可能到达山巅。因为艺术说到底有关文明和文化。而文字,尤其中国文字,正是文明和文化最初的种子和最后的遗产。

少年时候,徐谷甫最初学的是绘画。他家在白云观附近。道长黄宗清诗和字都写得好。他在道长那儿见到林则徐的联和原济的画。还随住在道观边上的画家钱泉学画。按理他会首先成为一个画家。然而他的艺术远征的起点,选择的是篆刻。也许他的这个选择,是出于一种宿命。

千百年的中国艺术史一直等待着有一个人来完成一件事,那就是等待着有一个人来完成鸟虫篆的研究。而徐谷甫就是这个被等待着的那个人。数十年来,徐谷甫一直心耽肩扛的这种宿命,他在与人合著《两周金文选》、《商甲骨文选》、《古陶字汇》和《秦汉金文选》同时,一个人先后完成了《鸟虫篆大鉴》和《鸟虫篆全书》两本历史性著作。可以说,他是为着给鸟虫篆作一个历史性终结,才出现在今生今世的。他宿命地把自己的名字,端正地篆刻在了中国艺术史上。

徐谷甫当初的选择,也明确无误地表明他天生是个艺术家。画和文字,哪个先出现呢?譬如岩画,是画还是文字说不清。还有,最早用来画画写字的,谁能分清是笔还是刀?还有仓颉,说是造了字,造出来的怎么看都像画。这一个仓颉,造的不就是一个大造化?这些问题,初学绘画书法篆刻的人,多少人想过?徐谷甫应该朦朦胧胧想过吧?未来的艺术家一定会想,即使想得很朦胧。

大凡想过的人,很可能就选择篆刻了。石材是天地肝胆。印面是湛湛星空。文字是人类的心,刻在了星空之上,就是你我的心迹了。这就是艺术了。还有什么艺术比篆刻更让人心事浩茫呢?

徐谷甫喜欢篆刻圆朱文和鸟虫篆。圆朱文,命如游丝的线条,太像你我的美好和脆弱的性命了。对徐谷甫来说,圆朱文自然是一种生命和情感的倾诉方式。

徐谷甫自然更喜欢篆刻鸟虫篆。鸟虫篆繁缛和简约两种,演绎的是人和万物的生命景象。鸟虫篆是艺术的最初的萌发,也是艺术最后的归宿。徐谷甫的鸟虫篆到达的境界,能够真切体察的,可能也就是徐谷甫本人了。里程碑式的鸟虫篆研究的集大成者,甚至往后的许多年,或者说数百年里,能够和他对谈的人,可能也很少。徐谷甫把文心托付给了鸟虫篆。在他的鸟虫篆作品里,可以欣赏和感触到的是,超越技法的艺术感动,还有有关生命的寂静与飞动,以及沉着与痛快。徐谷甫后来有许多年海外游学经历。艺术说到底,没有中西之分,只有高下之分。四海的星星相互照耀,他的艺术眼界和胸襟比原先更开阔,他的艺术放射出了比原先更自豪的光芒。

从文字出发的徐谷甫的艺术,到达书法、特别是绘画,自然出现了异于常人的人文景象。他遇到一个好时期,他认识唐云、应野平、方去疾、单晓天等前辈。他见过应野平画山水。他画的马,唐云见了说“有湘岚之风”。好些年之后,他的书法写得很温文很静穆。他的画,同样很温文很静穆。花鸟画到温文静穆不容易。花鸟是天地间伟大的动静和成长。只是画里的花鸟,和天地间的花鸟不是一回事。就像花鸟二字,就像鸟虫篆里的花鸟鱼虫,和天地间的花鸟不一样,却都是鲜活的生命久远的花鸟。从艺术的本原上说,画里的花鸟也是这样。徐谷甫写生过花鸟无数,然而花鸟到了他的笔下、他的画里,它们的美感就和天地间的花鸟不一样了,它们承担着艺术家的寄托,它们是飞翔和栖息在艺术家心里的花鸟。只有这样的花鸟,才可以称为艺术,也才可以飞翔和栖息在每一个读它们的人的心里。温文静穆的画,可以长久面对。温文静穆的画,蓄养着的是一股不竭的清气,一种不懈的飞动。何况是从文字出发、从篆刻启程的艺术家的画,即使是一个虫儿,它的状态和情形,都和金石一样,充满了精气神。这样的画,王维画过,苏东坡也画过。过去的一百年里,许多大画家都这样画。所有的好画,哪一幅辜负过艺术家的温文静穆的心?

篆刻、书法和绘画,这三样徐谷甫一一到达。笔和刀同样含情,彼此难分。一颗文心和他不离不弃,和他的篆刻、书法和绘画也不离不弃。艺术史上,书法、绘画和篆刻三绝的艺术家,大都高人一头。近百年里,譬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和潘天寿。由此可见,徐谷甫的前程自然很远大。

徐谷甫简介:

别署谷夫、榖夫、谷父,号忍斋、城北徐公。生于上海。著名篆刻家,亦工国画,尤擅花鸟。曾十度扶桑,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局与日本书画团体作书画篆刻艺术交流。1994年远赴欧洲,采撷西方绘画、雕刻艺术之英融入于中国书画篆刻,使古树新花,得清趣别味。编著出版有《鸟虫篆大鉴》、《鸟虫篆全书》、《徐谷甫书画篆刻作品集》、《徐谷甫刻心经》,合著有《两周金文选》、《商甲骨文选》、《古陶字汇》以及《秦汉金文选》,即将出版的有《印章投资收藏手册》、《款识津梁.印章边款字典》。现为秦汉胡同专职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墨画社社员、捷克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上一篇:初二爱笑的我记叙文600字下一篇:接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