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读后感

2024-07-12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读后感(14篇)

1.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读后感 篇一

平凡也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我们踩着曾经洒下血汗,充斥着贫穷的土地一路走来,看着血汗绽放成满园的花,望着贫穷逐渐稀释,变成饱食暖衣的小资。那些不甘贫穷,拼命奋斗的日子,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占据它应有的价值,也收获它应得的回报。初次读《平凡的世界》,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且不评判它的文学价值,能被里面各色的人物牵引出我的思绪,对我而言,已是这部小说的精美之处。

读完这部小说,说不清楚结局是喜是忧,只是觉得有稍许的仓促,不过倒也突出了平凡的世界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在主人公孙少平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这个平凡的世界,窥探了这个平凡但不平庸的有志青年的大半个人生。要说孙少平的优点,太多。不过,最震撼我的是他的坚毅。我无法想象在暗无天日的煤矿工作环境下,他是如何保持最初的梦想与坚持,在毫无生机与希望的揽工日子里,他是如何能保持阅读与看报的好习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说阅读,就连静下心来好好闻一闻花香都会被嘈杂和粉尘给覆盖。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了,静不下心做研究、做学问,也很少坐下来听听自己的内心,听听这个世界的呼吸。街上的人们要么行色匆匆,要么高谈阔论。其实这些也不能完全归咎与我们,每个时代有它特有的背景,自然也存在这个背景下衍生出的产物,或高尚或颓唐,总之不能避免它的出现,可作为个人,我们却有权选择是否接受。

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里摸爬滚打,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在我看来,都凝结着信念,支持他一直奋斗的,除了那个大气善良的姑娘田晓霞,就是他的信念了——平凡但不平庸。现在的我们,在物质上,早就过了那个为口粮日夜不辞辛苦的年代,我们比孙少平拥有的更多,可是我们的精神呢?或许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听到风吹麦浪、蟋蟀弹琴的声音。

世界是转动的,那如果我们不动,是不是就意味着在你打个盹的时间里就被世界悄悄地遗弃。曾经听过一句话,“如果你觉得迷茫,要么是因为很久没旅行,要么是因为很久没读书。”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世界是平凡的,我们每个人也是平凡的,但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也可以让心灵、让身体开出一朵不平凡的花。

在路遥的这部小说里,感受到最强大的气流就是小人物的艰辛与不甘困苦而与命运的顽强抗衡。而在众多的权欲、物欲的轰击下,我却为另外一抹暗淡的悲情久久地惆怅、思索,那就是田润叶。路遥笔下的女子真诚、善良,在《平凡的世界》里,我慨叹田润叶的一生,她善良但却悲情,执着却又固执。她的一生都没有真正为自己而活,全用善良与妥协成全着别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的爱是病态的,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如何爱自己,才能奉献出我们的爱给世界,给某人。我们就暂且认为她对少安的爱是深沉的,是把整颗心都奉献出来的无畏与忠贞,当少安和秀莲结婚后,润叶的心也被那场婚礼埋葬,一埋就是整个青春。对于这种感情观,我是觉得有点沉重。

现实中,不乏有深爱,但像田润叶这种让爱主宰了整个生命的却是不常见的。润叶和少安的悲剧说到底也是时代造成的,不过,每个人都应该做命运的主宰者,而不能做它唯唯诺诺的奴隶,悲情的田润叶就做了《平凡的世界》里感情的奴隶。或许也是因为时代的不同,让彼此关注的点不同,我总是觉得,人不能总倚靠爱情生活一辈子。得不到,那就无须强求,何苦让虚幻的爱情禁锢了自己的生命,那样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身边爱你的人的一种折磨,就像深爱着润叶的李向前,他心里的痛苦与无奈,寥寥数笔怎么能道的透彻。

世界是一个整体,而每个人又是独立的个体,你的所有喜怒哀乐只是属于你自己,而与世界无关,就像雨打芭蕉,滋润的是芭蕉,而雨却不知道。所以,你的生活过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而与外界无扰。某些时刻,我们被打压、被摧残,那颗玻璃心一碰就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玻璃心可以有,它透明晶莹,盛放纯洁、善良,可是同时我们也要煅烧出它钢铁一般的坚毅。在世事变故面前,保持理智,保持坚强。回到《平凡的世界》,润叶因为失去心爱的人而放逐了生活,每次读到她晦暗惨淡的婚后生活,我就觉得无比压抑。我理解她内心的悲苦,但她却任性地不从痛苦的泥沼中走出来,我就倍感焦灼。

她因为爱不到,所以选择自我折磨,同时也刺痛着身边爱她的人,虽然她后来也选择了跟李向前在一起生活,可是这样的结局她若早一点看破,是否就能够让心里的那层灰尘落得少一点,再少一点。

现实里,我们往往会碰上一个敌人,他叫“得不到”,我们可不要因为他自甘沦落。生活是自己的,既然活着,那就选择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去生活,不要让“得不到”这个恶魔捆绑了我们的内心。并且世间万物,于你来说,存在,即心存感激;逝去,便温柔相送,切不可在有生之年,辜负了日月,蹉跎了青春。

在《平凡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劳苦人民的艰辛,体会底层人民的奋斗,敬仰在黑暗中仍擦亮眼睛寻找光明的坚毅,也惋惜为了爱情而放弃了生活的愚昧。回到现实,世界仍是平凡的,依旧生老病死,依旧潮涨潮落。面对芸芸众生,她不卑不亢,给你足够的自由去谱写属于自己的那一页篇章。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奋斗吧,物质的丰裕远不如精神的璀璨更让人愉悦。选择让自己好过,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去生活,去拥抱这个平凡的世界,拥抱平凡的自己。去聆听,去感受,平凡的世界里总会有他的动人之处。

2.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读后感 篇二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 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 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 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 反映人们的思想, 给人以亲近, 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 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 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 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高中教育, 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 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 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 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 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 摆脱束缚, 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 学会生活, 懂得珍惜,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 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 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 丑与恶。

当我打开第一页的时候, 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给吸引住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 正纷纷扬扬的飘洒着……”我喜欢景物描写, 给人美的享受, 这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 春天到夏天, 夏天到秋天, 秋天到冬天, 冬天又到春天, 过度地非常自然, 跨越了近10年的季节变化, 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手法描写, 让一览无余。

最让我赏识的是, 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 作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 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书中多次提到对人生的感悟, 这可能是这本书的深邃所在, 也是这本书的精华。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 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 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眼中熟悉了平淡, 思想上甘于平庸, 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 才是真正的平凡。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 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 它会让你懂得:不管命运如何, 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其中穿插两个交错复杂的爱情故事。孙少平是幸福的, 因为有田晓霞的出现。即使他们最终不能到一起, 他们都是幸福的。这也是孙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点, 他遇到了田晓霞。然而, 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对于很多人来说, 孙少平的爱情是让人羡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里面写的最成功的人物, 我是这么认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画到了极致。我甚至感觉少安就是身边的某一位人。他小时候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 他与润叶的爱情是那么让人惋惜。是的, 没有浪漫。少安, 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对于家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私。为了家里能够维持下去, 他放弃了润叶。尽管书中说他对润叶是一种兄妹之情,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接到润叶给他告白信时他的那种喜悦, 甚至抓狂。润叶这么好的人, 少安没有理由不喜欢。只是我们的少安责任心太强, 他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给不了爱人幸福, 因此他不敢去谈爱情。他只有婚姻, 没有爱情。他的老婆必须是能够与他一起撑起这个家的。再说到少安的事业, 可以这么说, 少安是一个很精明很勤劳并且思想很先进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发家致富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 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 几度起伏。多么现实啊, 付出才会收获。有得当然有失, 事业上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绝笔。

3.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爱 篇三

“我比你更爱润叶,我可以为她不要性命。你能吗?你不能。以后别再见润叶了,让我们好好过日子!”李向前对少安说。

润叶与少安青梅竹马彼此相爱。李向前,润叶痴情的追求者。按理根本没有李向前的事。然而,爱情撞到现实后出现了裂缝,贫富差距、长辈反对、政治联姻。故相爱的人之间硬生生插进一个理直气壮的第三者李向前。

两个男人都爱润叶,可润叶只爱少安。李向前号称用命爱润叶,事实只证明他的爱要多自私有多自私,以占有为目的,以愉己为责任,完全不顾润叶的感受与处境,给她的痛苦雪上加霜。最终他以失去双腿为代价换到了润叶的内疚与同情。而那时少安已结婚生子。

秀莲,又一个异常优秀可爱的女性。她虽无润叶读书多,却比润叶多了果断勇敢的“女汉子”气质。在少安转身要走的时候,她一个虎扑从背后牢牢抱住他,撒血誓盟:“算命的说你命短,没关系,我用我的血给你续上!我就是要跟你在一起。”这样的清丽容颜、这样没有余地非你不可的爱,一刹那便收服了少安。

少安也愛润叶,但一定没有润叶爱他的多。或者男性对爱的唯一性不那么执著?面对现实,少安懦弱退缩了,另娶他人生儿育女,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不让润叶吃苦,为她好。少安的自私与李向前本质并无不同。不过以爱之名,行自私之实。

少安婚后,润叶才死心嫁给李向前。李向前断腿之前,润叶从未与他同睡一张床,甚至为了躲避丈夫夜里纠缠,调到别处工作。秀莲遇见少安之前,相遍了附近村里的男人也没看中一个。她为少安远离亲人家乡、敬老扶幼、未同甘只同苦,积劳成疾,在少安砖厂重建,好日子已到的时候,含笑而逝了。

《平凡的世界》书还没看完,电视剧已看完。其中两男两女交织的爱恨情仇人生命运,让我有了一种感觉:男人更爱自己,女人比爱自己更爱爱情。男人为生而生,女人为爱而生。

人在保证基本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轮到谈爱情。生存和性都排在爱情前面。这是一个外国男科学家的理论。以此说来,爱情属于高贵高尚的奢侈品,而两个并不富裕的姑娘,润叶与秀莲却把它们当成了婚姻必需品,当成和一个男人在一起亲密生活的底线条件。想到这一层,我想我从这个角度理解了安妮宝贝的一句话:“男人与女人不同类。”

“女性是这生命的奇迹!”作家以及词作人姚谦说。不管其他男性是否也这样认为,起码《平凡的世界》里少安、少平、李向前这三个人肯定是深有体会的。尤其少安,两个爱他至深的女性都如此奇迹般美好。远远看着润叶,与秀莲恩爱厮磨家长里短,这幸福少安心里比谁都清楚。做男人是幸运的,只要善于发现,随处可见奇迹。女人比较不幸,身为奇迹要在奇迹不多的男人世界里找奇迹,多少有点难度,容易失望。

4.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读后感 篇四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 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 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艺术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日常平凡的生活与激烈复杂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催人泪下,一次次苦难中展现出的顽强坚韧的精神品质使人精神升华,读后让人荡气回肠。

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就有这样的经历。1989年,我读省电大汉语言文学自费大专,那时学费四百元 ,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又增添了几分忧愁。我们家七口人,我们姊妹三人都上学,我老大,劳动力只有父母,靠种地养家糊口,我的学费来自卖桃子,那时桃子一公斤才六角钱。因贫穷,父亲不让我补习,故而读书时我颇为惭愧,整日忧心忡忡,怨天尤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向同学借了《平凡的世界》,书中平凡的少平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上学――务农――进城――务工――回乡,从地狱进入天堂又落入地狱,命运似乎一次又一次地跟他开玩笑。但他并没有消极,他始终自信自强,奋斗拼搏。我被少平的奋斗精神震撼了,他的精神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可以说我的成功部分来自于这本书的启示。

故此,除了学好专业课外,我又开始捧起高中英语史地课本,利用晚自习和双休日苦读起来。次年七月(1990年),我又回到母校榆中青城中学,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高考。尽管没考上,但我也无怨无悔,我已努力了。上专科的第二年,即1991年,我又节衣缩食,不吃早餐,用省下来的钱买了自考书,和同学又报了自学考试,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毕业后没分配工作,但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1994年,我参加了白银市招干考试,当年考入白银区水川一所初级中学任教。此后,我的生活峰回路转。之后,我满足于现状,开始追求物质享受,精神也变得空虚起来。后来,我买了一部《平凡的世界》,又细细咀嚼起来。在该书521页,我读到“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成年的我再读这些至理名言,又有了更多更深的体会与感悟。掩卷沉思,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少平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不断攀登,不断进取。我不能满足于现状,只追求物质享受。鲁迅说过:人活到老,学到老。保尔・柯察金亦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人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于是,我又捧起还未修完的汉语言本科专业书苦读起来。此时我已29岁,人生大事尚未解决,但我坚持苦读。不知不觉我步入大龄青年的行列,31岁的我仓促恋爱、结婚。

修完本科后,我又报了英语专科自考。此时,我却遭遇婚变――结婚不到半年闪电离婚。当时来自家庭、社会的沉重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此时,我又想起了少平,相比之下,我感到惭愧。扪心自问,他在遭受一次次情感的打击之后,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依然以惊人的毅力奋斗着。少平坎坷的婚姻再次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我在随笔中写到:尽管命运那样不公,尽管人生这样坎坷,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于是,我又拿起笔,一边写日记,靠写作排遣心中的忧愁;一边记动词、背单词、背时态,并于底顺利拿到英语专科毕业证书。

如今,已到中年的我收入还不错,但一贯不修边幅,同龄人笑话我不注重外表形象,但我不在乎这些。因为我内心充实,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幸福写在我的脸上。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使我产生了很多想法:改革开放给了我们每个人良好的机遇,我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断地拼搏,才会逐步靠近你心中的理想。

5.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读后感 篇五

平凡人的不平凡-记《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世界上的伟人是少数的,我们都很平凡。为了三餐一宿,为了温饱小康,为了共产富裕……始终劳动着,一旦停下来,生命就终止了。曾经有一位作家说过: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这个世界。然而,平凡人造就的仍然是平凡的生活。可就是因为这样的平凡,有的人中途放弃了,有的人强求过头了,有的人庸庸碌碌就此一生了……《平凡的世界》讲述了一群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体现不平凡的人格魅力。 “在全县几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录取了。他的学生生涯随着这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也就完全终结了!”为了那个家牺牲的太多,他没日没夜的忙碌着,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那个家,似乎从来都没有为自己“自私”一下。这就是孙少安,孙家的长子。这个耿直,质朴的农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责任心,同时血气方刚,真心地爱着润叶。但是,却因为他身为农家,面对受过高等教育的润叶,爱,却没有勇气,爱,却自卑。他,最终错过了润叶。同样,因为局限的小农意识,他娶了山西姑娘,生活便代替了爱情,与一个自己不曾爱过的人过起了柴米油盐的日子,他们相互扶持,紧紧依靠直到老去,一切平淡,生活便是真实的生活了。 “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孙少平,孙家次子,是作者重墨渲染的对象。忍辱奋进,不卑不亢,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田小霞,受过良好教育,活泼,勇于追求,热爱生活,爱着孙少平。她是少平的一个梦,破碎让人惋惜,深情、酣畅却桎跛的梦。生命仅仅赋予她二十几年,这就是生活,是残酷的。后来,少平和师傅的妻子结合。一切都很平淡,没有轰轰烈烈,故事的深刻性,我们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在我们心里烙上了深深的烙印。 在平凡的世界中,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这就是生活。亲情、友情、爱情。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少平与晓霞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金秀的爱情,润叶与福堂的亲情,晓霞与福军的亲情,李向前与李登之的亲情,少平与金波的友情,少平与师傅的友情……还有那个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际关系,世故的,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包含了路遥对农村的热爱,对中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扬。他不忘记歌颂中国农民那一颗质朴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视属于农民的那种特有的爱情传达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内在素养不同而造成的爱情悲剧。 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生活,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这就需要有放低自己,平凡地生活的勇气和韧性。但是,往往平凡的人都希望有不平凡的际遇。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就需要感性,但是并不悲观。世界本平凡,生活本身就是无数庸常琐事堆砌而成,《平凡的世界》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通篇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长历程,按照生活的常理发展的,真实可信,给人美感的同时,给人以激励和震撼,直写到人的灵魂深处去。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候,都保持一颗平凡的心,想起路遥和他《平凡的世界》。

6.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六

这个世界多么平凡,其间没有无所畏惧的勇士,也没有力挽狂澜地英雄,更没谁做出过惊天动地地壮举:有的只是最平凡不过的生活,和在生活中不断艰难前行着地普通的人们。而这个世界又是多么的广阔,从撇下妻儿独自逛花花世界的逛鬼,到中央派下的专员,形形色色的人们在包罗万象的生活的大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这里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有人出生,也有人死去,但无论如何的演绎,这世界都是那样的真实鲜活,感人至深,这就是 《平凡的世界》 除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世界,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心灵的世界也许不像现实世界那样具象真实,但其中所蕴含的强烈而复杂的情感力量,却是用现实世界的语言难以形容的:路遥用他手术刀一样的笔触拨开人类虚伪的表象,将人们内心汹涌澎湃的思想浪潮毫无遗漏的完美呈现了出来。他让我们知道,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也许在心里上脆弱无比:而一个农民家的二小子可能在精神上拥有无比丰厚的财富和不可战胜的力量。金波对不知姓名的藏族女孩的无限痴恋铭记了多少人青涩懵懂却激烈痴绵的青春岁月:徐国强老汉丢猫那章又使多少游子想念起远方的父母而泪眼朦胧:而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有李向前和田润叶,李向前在健全时,二人都被爱情的苦楚折磨的生不如死,但在他失去双腿后二人却神奇的复合,并在情感上深深依恋着对方,这种微妙而巨大的心里转变是我无法言传也不需多言的。作者对李向前残疾后的心里描写字字中我心怀,他自卑敏感却自强自尊,准确的反映了正常残疾人的心里,他怕人们异样的目光而不愿跟妻子出门逛街,却愿意在街边摆摊钉鞋:是的,钉鞋对他而言不是挣钱的职业,而是证明自我价值的方式,对残疾人而言又有什么比证明自我价值更为开心的呢?只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才能昂胸挺首的活在世界上,李向前如此,我亦如此。能够准确把握每种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是路遥的伟大之处,也是我最为感佩的地方。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

《平凡的世界》中最令人震撼和感叹的无疑是对1975—1985年间波澜壮阔地历史进程和十年间天翻地覆的巨大转变。如果没有这个伟大的时代,那书中的一切也都无法立足了。书从那个混乱而又癫狂的“文化大革命”后期写起,那个时代充斥着暴力、迫害和黑暗,“半脑壳”田二被拉去接受批斗,强烈的讽刺了那个荒唐时代的可笑与丑恶。而田二总挂在嘴边的“世事要变了”那句话也成为贯穿小说第一部的谶言。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双山村这片黑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做生意、搞养殖、开饭馆、开发廊、甚至小偷的猖獗都从侧面证明着人们生活日新月异的进步。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对比最强烈的则是田福堂和田福军兄弟,这对兄弟一个是热衷于“革命”的疯狂的“农村革命家”,一个是有能力却屡遭排挤的国之栋梁:田福堂在“革命热潮”中炸塌山梁拦阻河道的"恢宏壮举",田福军却遭排挤打压而被挂了空职:可当“文革”之后,田福军最终成了坚持实行新政策的铁腕领导人,而田福堂最后只能在废弃的磨盘中残喘着思望过去的荣耀。这是人物的对比也是时代的对比。去真实的记录时代能感染一代人,而在记录大时代的基础上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则能流传百世。

生活中无处不有纠结与挣扎,而现实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常常使人堕落,只有在无比的痛苦中还能巍然站立,有力把握着生活马车的车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孙少安和孙少平就是这样的强者,他们经历过巨大的艰难与痛苦,却把艰难痛苦都当作人生的财富,始终紧握生活的马鞭,在各自的道路上闯荡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他们能够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伟大的父亲、孙玉厚:孙玉厚年轻就时有一股不屈服命运的倔强,他可以不惜倾家荡产去培养弟弟孙玉亭,借下一河滩账债给弟弟找工作、娶媳妇,只可惜孙玉亭只是一块朽木,经不住这般雕琢。随后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又使孙玉厚陷入极度的贫困,这让他不得不在命运面前低头,不过他倔强的个性却毫无遗漏的遗传给了儿女。在儿女们面临人生岔口的时候,他从不以父亲的权威去干预儿女的选择,而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可当儿女被生活的风浪击倒而陷入绝望的时候,他又会以父亲的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和抚慰受伤的孩子,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而重新站立起来。这样开明的老人值得每一个人的尊重。

孙少安,作为农民家庭的长子,他从小便深知家里的窘困与艰难,在只有12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承担起这个贫穷的家庭,可是稚嫩的他并没有被饥饿与贫穷压垮,而在困难中紧紧把握着生活的车辕,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的,对孙少安最合适的评价就是男子汉,他遗传了父亲的倔强与魄力,却比父亲更加精明干练,生活的历练又使他不会在任何困难面前轻易低头,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大潮中势必会有所作为。在孙少安身上我读出的是面对命运时无比的勇气,他可以白手起家还清积攒创业资本:可以大胆借贷万元开办砖厂为乡人谋取利益:更可以在欠下万余欠款时从头来过,东山再起,最终成为远近驰名的农民企业家。面对这样的人生,你又有什么理由去做一个命运的懦夫呢? 孙少安是人生的强者,可是他在爱情面前却显得胆小无能,面对青梅竹马又互相爱恋的润叶时他不敢吐露真情,只因润是堂堂村书记的女儿而他却是贫穷农民的儿子,而得到润叶的表白信的时候他还是无法超越现实的枷锁,他不敢大胆的去爱,更不敢奢望成为村书记的女婿,尽管两人爱的深切,可现实鸿沟却将二人生生隔绝,这是一幕悲剧,可这幕悲剧在现实中却天天都在上演。老天啊,真是不公,不过公平了也就不是老天了。老天虽然不公,但孙少安还算幸运,因为他后来遇到了温柔贤淑又能辅佐他事业的秀莲,可是成家了富裕了新的烦恼却接踵而至,成家后儿女和父母分家看似平常,但对孙少安而言却有难以名状的痛苦。这样的痛苦作者已描写的淋漓尽致,在此不必多说,我只感叹一个家庭在脱离贫穷的时候往往内部出现裂隙,而在面对巨大灾难时又会重新粘合在一起,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伟大的亲情与爱情都是在生活反复的锤炼中锻造而成的,这个家庭的故事也是对人类两种最伟大的情感的赞礼。只可惜老天还是不肯把所有的福祉都赐予一人,面对秀莲癌症晚期,我们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孙少平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他没有过人的武艺或超群的智慧,他也有世俗的攀比心和青年人的迷茫:那他凭什么成为一部文学巨著的主角,并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带来深沉的感动和人生的启迪呢?我想正是他对真正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在爱情上复杂的心灵历程。

7.试论《平凡的世界》的崇高美 篇七

严峻的冲突是艺术美的基本特性,而崇高是艺术美的一种类型。正是在严峻的冲突中和无尽的苦难中,才更能显示出人的百折不挠、无坚不摧,表现出比优美更伟大、更复杂的美感——崇高美。路遥是一个社会责任感非常强烈的作家 , 他不断的思考人生 , 对生活充满热爱。同样,他的小说始终关注着社会和人 , 他能在激烈复杂的社会冲突和人物心灵冲突中塑造内涵丰富并且引人深思的典型艺术形象。对崇高美的追求 , 是路遥艺术创造的一个特点。

1.内容概述

文化大革命后期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是动荡发展的,改革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沧桑并且苦难。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不正常,造成城乡之间巨大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困难。路遥在这个时候出生在西北山区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自幼由于家贫被过继给伯父,过早的学会了坚强。他一生钟情于养育他多年的黄土地,这片土地是其精神资源的源泉。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当代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该小说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为背景,讲述了在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依旧坚守最初梦想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的故事。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平凡人的形象 ;生活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个人生活与社会冲突纷繁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同时也表现了这些平凡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和未来的憧憬,赋予了人物一种崇高感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对社会情景的描述恢宏大气,真切感人的向读者展现了崇高美。该作品的问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绵长深远的影响[1]。

2.《平凡的世界》的崇高美

2.1 人物自我牺牲和奉献的道德崇高

《平凡的世界》大量的叙述和描写了人物的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以主人公孙少安为例,他致富后并没有骄傲自大、背离乡亲,而是对周围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走出苦难,过上幸福生活。而在其破产后,乡亲们却对他冷眼相待,可当他东山再起后并没有漠视他的乡亲们,而是选择了宽容和资助。他并没有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丧失道德情感,这也正是现代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多数人所缺少的品质,他爱这里的人,爱这片土地。而另外一个主人公孙少平是一个善良有责任感的人。高中时,冒着生命危险救遭遇洪水围堵的侯玉英 ;解救被工头欺侮的小翠 ;施恩贫苦的劳动者。他普通却不平凡,没有被苦难异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读书,升华了自己的灵魂。这些人物的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都体现了道德的崇高美。

2.2 爱情赋予人物的崇高

爱情是美好的,悲壮的,却又是崇高的,自古以来讴歌爱情的小说不胜枚举,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亲手营造起一份份纯美的爱情,却在最后选择将其毁灭,回到现实的苦难中来,“乌托邦”式的爱情终成幻影[2]。

孙少安与田润叶 :孙少安和田润叶彼此相爱,但终被现实打败,孙少安不敢面对和接受这份感情,而润叶却执着的爱着少安,甚至将这份坚持带到了她与李向前“门当户对”的婚姻悲剧中。孙少平和田晓霞 :相识、相知、相爱,在这条道路上,两个人也曾徘徊犹豫,甚至迷茫,但他们选择了勇敢和坚持,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可世事难料,田晓霞在采访抗洪救灾的过程中,为了救一名小女孩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他们的爱情也成为了永远的悲剧。

2.3 苦难赋予人物的崇高

外部环境能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对人物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与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充满着荆棘,但两兄弟愈挫愈勇,不向邪恶低头、不向命运折腰、不屈不挠的奋斗。生活的艰辛没能使他们退缩,反而造就了他们刚毅的性格。他们热爱生活,显示出特殊环境和精神状态下高尚的品质[3]。

3.《平凡的世界》的社会意义

最近,一家青年报做个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年轻人仍然把《平凡的世界》列为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足见其魅力之大,影响之深远。《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 :人,无论身处何位,无论多么贫寒困苦,都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去拥抱生活。路遥虽然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却在这个平凡的世界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越过黄土高原,传遍神州大地,久久回荡。

4.结束语

《平凡的世界》的崇高美体现了作者自觉的美学追求,也给我们带来了深沉、有意义的审美价值。这部小说深深的影响了几代年轻人,小说对底层奋斗者而言,具有“灯塔效应”。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自觉的继承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传统。

摘要:路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社会改革变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用自己平凡而又悲苦的一生塑造了一群平凡世界中不平凡的中华儿女。本文重点分析路遥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题材、爱情、理想、苦难赋予人物的崇高美。

8.平凡的世界 篇八

晚上,一个人从图书馆悄悄地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迎着微弱的偏南风,心中有种莫名地欣喜。戴上耳机,打开手机中存放的有声小说《平凡的世界》,孑然徘徊在人丛中。迎着南天上空的一轮明月,和着阵阵清风,虽感觉有些微凉,但更多的是愉悦与舒畅。

徘徊着,倾听着,思考着,发现着,而一对对情侣时不时从自己的身边擦肩而过。耳边的脚步声和嬉笑打闹声搅乱了我的思绪,眼前的无数对鸳鸯戏吻更令人欲淹目而不得。此刻的种种景象,加之我在书中得到的关于人生和时间的感想,以及对我过往青春与爱情的回顾,交织缠绕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对时间和人生的虚无感,有种飘飘然羽化成仙的神奇感受,美得不可言喻。

眼前的年轻情侣们正激情四射的紧紧拥吻着,仿佛要把对方吞没到自己的身体里,把对方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才肯罢休。这让我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把我带回到青春萌动的季节。那时的爱情,有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神奇美感和崇高的纯真感。为了自己所爱的那个人,我可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只要能给她带去欢乐,只要能博得她的一笑。而那时,她是那么的美丽动人,她的双眼迷人,她的秀发飘逸,她的身姿绰约,她的言语灵秀,她的思想纯净,她的灵魂高尚,她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世间最美的,是上帝的独一无二的美的创造。她比所有的艺术品都要珍贵千百倍,而我也要爱她千百回。但最终,当一阵风从我们耳边吹过时,我才发现自己的爱情和那个可爱的人,已经成为别人的新娘,过上了我所未知的生活。风,把时间吹来,把我的爱情吹走。

我们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我们生活的地球面积是如此的辽阔,我们的宇宙是如此的生机盎然,但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世界确是如此的渺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同我们周围的人打交道,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身边的人擦肩而过,但真正能够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无非就那可怜的几个。风,把时间给我们吹来,又把时间给我们吹走,结果,我才发现原来世界是如此的渺小,真正构成我的世界的仅仅就是那些与我有联系的人,于是,我懂得了要加倍珍惜这些难得的友谊,珍惜身边的亲朋好友,要经常和朋友联系。这,就是在珍惜我的世界,珍惜我的人生。

当大卫·科波菲尔回顾自己的一生,谱写自己的传记时,当伊丽莎白和宾利先生用傲慢与偏见演绎他们的爱情时,当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讲述它们的故事时,我们会发现,在宇宙和时间的浩渺长河之中,时间真的似一种虚无,而生命的确是一种消逝和灭亡,它如同昙花的一现,如同流星的一瞬。我们为何还要纠结于日常的种种琐事,钻营于蝇头小利之中呢?我们为何还要限于生的纠结与苦恼之中呢?我们真正所需要的是享受自己的生活,洞悉生活的奥妙,化解身边的纷争,抛开所谓的烦扰,获得一颗淡泊宁静,怡然自得的心境。我们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奇妙与美好,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体会到羽化成仙的逍遥!

正如路遥的小说名字一样,这个世界的确很平凡!我们唯一所需要的,就是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平凡,从而揭开时间和人生的奥秘。

9.《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九

书中讲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普通的人在历史转换中所演绎的平凡的故事。给我留下

最深印象的是孙家两兄弟。哥哥孙少安,性情朴实忠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脑袋灵活开花,是改革的前驱者和先锋者,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历经重重磨难,克服种种困难,最后终于走向成功;在上学时就受尽苦难的弟弟孙少平,知识丰富,视野开阔,不甘沦落于农村,在艰苦非人的包揽活中炼就了吃苦耐劳的倔强精神,最终在煤炭事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性格各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出自农村的兄弟俩都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虽然出自贫寒的家庭,但正是这贫寒造就了他们的成熟和坚强。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不要嫌弃贫穷,应该把它当作一种财富,“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砺,才能取得成就,这将给我们以后人生道路上带来很大的益处。

10.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十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巨著,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珍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平凡的世界》全景式的反映了1975年到1985年间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变迁,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民。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路。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他们都在平凡的世界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他们从不轻易向命运妥协,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的苦难中得到锤炼于升华,他们在苦难中所展现出的农民的顽强与坚韧告诉我们:苦难是骨子里幸福的血,痛却光辉着。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一个有着铮铮铁骨,强大的精神力量,巨大的勇气的农村青年。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小说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给大家展现了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

孙少平是农民的儿子,是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的。他的一生是一部生动的个人奋斗史,尽管奋斗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与苦难,但那是经验、教训、鲜血和汗水掺和的混凝土,为自己光辉的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孙少平从一出场到最后,就不断与命运抗争着,他在求学的日子吃不饱,穿不暖,却不断读书,充实着他的精神世界,尽管他很贫穷,但他的精神很富有。在那个全社会封闭的日子里,他通过晓霞更多地接受了外部世界现代意识和文化形态的影响。他热爱养育他的黄土地,却又不甘于当一辈子农民。他总感觉外边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呼唤着,于是背井离乡,独自踏上一条艰难困苦地奋斗之路。在城市他颠沛流离,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在社会最底层挣扎,过着牛马般的生活,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种种炼狱般的生活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不但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抗争苦难和超越苦难,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看到一个平凡世界里不平凡的孙少平。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歌颂青春和生命的史诗,孙少平形象给予人们的信心、智慧和力量,必将随着青春和生命的不断延续而产生永恒的社会意义。在这样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

11.《平凡的世界》 篇十一

《平凡的世界》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送给2015届新生的第一份礼物,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它是激励着千万青年的经典,是深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小说。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者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本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作者简介: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贫7岁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其间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教书一年。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并于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3岁。

读者评论:

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

——陈忠实

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贾平凹

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爱情、亲情和友情,在这青春的档口,你将如何选择,如何去奋斗?

——小包子

是本好书,虽然到三十岁才有机会读。人在苦难的时候更需要共鸣,就和现在的我一样。

——Jessica

书中语录:

·往事不会像烟雾似的飘散,将永远像铅一般沉重地浇铸在心灵的深处。不过,日常生活的纷繁不会让人专注地沉湎于自己的痛苦不幸。即使人的心灵伤痕累累,也还得要去为现实中的生存和发展而挣扎。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樣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这就是人生的心酸。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地寻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与我们失之交臂。当我们为此耗尽宝贵的青春年华,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应该像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

·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

·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当然,这不是说我愿意牛马般受苦。我也感到井下的劳动太沉重了。但要摆脱这种沉重是不可能的。再说,千百万人都这样沉重。你一旦成为这个沉重世界的一员,你的心绪就不可能只关注你自身。

·人的痛苦只能在生活和劳动中慢慢消磨掉。劳动,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生活的要求,更是自身的需要。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比得上劳动更能医治人的精神创伤了。

·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思念早逝的亲人,应该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个时刻,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像往日一样,正常地投入生活吧!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做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部分呢!

·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远地合二为一,就是与上帝的契约;纵使风暴雷电,也无法分解这种心灵的粘结。

12.《平凡的世界》的方法论分析 篇十二

路遥, 中国当代作家, 是为数不多能够把内心体验直接转化为艺术表现的小说家之一。我们从他任何一种题材的作品中, 不难发现隐藏在他灵魂深处的理性光环, 他对生活的执着信念, 他在苦难人生中所保持的自立自尊自强的精神构成这个人的内在的骨络。本文是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的小说, 全书共三部, 以中国70 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 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 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 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交织在一起, 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勾画出当代中国的政治进程和经济变革的轨迹。文中涉及到文学创作的诸多方面, 值得大家深入探索和研讨。该片著作曾于1991 年3 月获得中国第三节矛盾文学奖, 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 是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主要内容

1、描述了开放初期农村的改革景象

在双水村, 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的变革派, 表现了一代青年农民想要改变生活窘况的艰难历程。由于家庭条件有限, 读完高小的孙少安就不得不跟父亲一起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 挑起养家糊口的沉重担子, 可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他曾试图通过当选一队的生产队长, 给每户多分了些猪饲料地, 给大家多谋些福利, 可在当时的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下, 他被村支书田福堂告发到公社, 认为是在明目张胆的走资本主义道路, 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政治压力, 改革开放之后, 孙少安抓住机遇, 办起了砖厂, 做得风生水起。孙少安的历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 在大的变革时代中人生复杂而深刻的内涵。

2、反映了农村青年努力奋斗的场景

孙少平不甘于生存在穷困潦倒的农村中, 他在努力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少平的县城求学过程中掺杂着痛苦和欢乐;几年的揽工生活, 磨练了他的意志;几年的煤矿工人生活, 让他体会真实的人生, 懂得了真正的爱情。

孙少平的奋斗精神, 坦然面对悲惨命运的抗争不服输的劲头, 是他的人格魅力, 也将这一人物刻画的更加真实和更加成熟。

3、表现了农村青年渴望、期待爱情, 以及不懈追求爱情的景象

在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中, 少平是被动的, 因为他跳不出固有的禁锢, 只能表现出惆怅和迷茫, 可在他灵魂的深处, 他对爱情是有渴望的。田晓霞美丽能干的姑娘, 家庭条件也很优越, 她勇于大胆的表达着她的那份爱, 却在一次采访中牺牲了。晓霞的死也将他们的爱情永远的定格在了那里。

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是无可奈何, 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 农村青年与城市姑娘的恋爱, 巨大的经济文化地位的差距注定他们的爱情会被现实击得粉碎, 润叶不得不接受现实, 屈服于现实。

孙少安与贺秀连的爱情是一种相互扶持, 平淡的爱情。秀莲不嫌少安家贫穷, 不怕吃苦, 勤劳善良, 当生活刚有起色时, 却得病逝世了, 留给我们满满的遗憾和悲伤。

田润生与郝晓梅的爱情, 田润叶与向前的爱情......, 人们对生活的最真切的爱贯穿了整部小说。正如小说里说的:“爱, 就能使一个人到如此的地步。一次邂逅, 一次目光的交融, 就是永远的合二为一, 就是与上帝的契约;纵使风暴雷电, 也无法分解这种心灵的粘合。两个民族, 语言不通, 天各一方, 甚至相互间连名字也不知道...... 真是不可思议!”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4、描绘了农村家庭和谐温馨景象

孙玉厚一家平淡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温馨、幸福感动了你我。孙少安、孙少平、孙兰香之间的兄妹情, 这三兄妹与父母间, 与奶奶间, 与嫂嫂间, 与大姐间的亲情, 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会动摇。

奶奶病了, 为了省钱舍不得去医院, 通常都是摸索着把一瓶止疼药倒出来, 再数着一粒粒的装回去, 这瓶止疼药是少平上高中时, 用田润叶的钱买的, 已将近十年了, 早已变成里一粒粒像羊屎蛋一样的黑蛋蛋, 可见奶奶是有多舍不得吃, 这瓶药像是奶奶的精神寄托, 维系着祖孙情。

王满银生性游手好闲, 好吃懒做, 一年到头不见人, 去做他所谓的生意, 他除了能维系基本的生活外, 什么都不剩了, 他追寻那种“自由”。可孙兰花却很爱他, 把丈夫伺候的周周到到的同时还要拉扯两个孩子, 在孙兰花身上, 我们能看到女性那种伟大无私的爱。最终有一天, 当王满银发现他的鬓角长出了白头发, 眼角不知何时爬上了皱纹时, 他才真正意识到他所需要的是一个家, 一个温暖的家, 而不是终日的漂泊不定。连王满银这样一个看似无可救药的人最终都回归了家庭, 这更体现了家庭的温馨和睦是多么的重要。

二、《平凡的世界》方法论分析

本文将运用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对《平凡的世界》进行分析。

1、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1) “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是由“现实的人”构成的, 社会发展过程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过程, 研究社会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现实的人”, 就是处于一定的现实是社会关系之中, 从事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人。在路遥描写的70 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期这十年间为背景, 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 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在文章中随处都能体会到那份真实, 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来源于生活, 例如在第二部中就有描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 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少平带着青春的梦想到外面去“闯世界”, 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 最后又当上了煤矿工人, 在此同时仍坚持看书学习, 不断地在提升自己的内涵等大量日常生活一颦一笑的写照, 深刻地展示了“现实的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2) 人是物质生产活动是揭示社会历史发展奥秘的钥匙

人的社会历史活动作为“现实的人”的社会历史活动, 第一个内容就是维持自己生命所需要的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孙少安和父亲参加农业劳动, 挣工分, 为的就是要养活一家老少, 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第二个内容是为了满足新的需要所进行的再生产活动, 老孙家穷, 连新的窑洞都打不起, 也是因为贫穷, 孙玉厚成天发愁儿子娶媳妇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责任制, 接着也就在全村进行了推广之后, 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 最后成为了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头, 他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人们为了满足新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新的物质生产活动, 进而也就不断地生产出新的社会关系。

3) 人的生存状态是衡量社会发张状况的尺度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内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在我国,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之前农民都沉睡在集体的怀抱里, 只知道埋头工作, 而不管这种劳动能否给自己和社会带来效益。改革之后, 开始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许多像少安这样的农民开始加强经济学方面知识的学习,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 这样就产生了面向市场的专业户, 促进了农村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也为农业现代化新道路开创奠定了基础。

2、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 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是什么样的, 他具有什么样的本质, 不取决于他的生理特性, 而是取决于他的社会关系, 即他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孙玉厚一个正直四十出头的壮年, 按理这应是一个男人正当年的时候, 而他却脸上刻满了皱纹, 写尽了沧桑, 因为他遇到了一辈子都摆脱不掉的问题——贫穷和责任, 因为妻子早逝, 他一人不仅有养养活儿女, 还要照顾一个年迈体弱的母亲, 甚至连已经工作的弟弟都不能让他省心;因为贫穷, 生活带给他这个老实巴交庄稼汉子的好像只有不断的苦难和羁绊, 为了弟弟娶妻的事发愁, 为了儿子读书的事发愁, 为了女儿婚嫁的事发愁……;因为他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的最底层, 身为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他他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 他只能蹲在田间炕头, 一口接着一口的抽着他的旱烟, 或许只有在烟丝一亮一灭间能将他暂时的带离着苦不堪言的生活吧。

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 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生命力所在。杰出人物是在群众的时间活动中产生的, 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集中了群众的经验和智慧, 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拥护。孙少安从十三岁缀学起就挑起全家的大梁, 顶着生活的重压, 默默的与命运搏斗, 他在那一时期, 比一般的农民思想觉悟高, 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迎困难而上。他办砖厂成功, 生活刚刚有起色, 帮助乡亲能及时买上化肥, 便想把砖厂办的更大一些, 结果请的烧砖匠是个瓦盆匠, 刚刚成功的厂子又一次面临倒闭, 面对接踵而来的生活重压, 他没有倒下, 反而精神一振, 抖授抖授精神, 跳到生活的驾辕上, 吆喝着、呐喊着向前驶去。生活给了他回报, 他成功了, 他的成功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 也点燃了村民的希望之火。为回报社会, 他出资建校, 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投资教育事业。也正是有了他这样的榜样, 使得他们的村子也得到了发展,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们脸上也能看到了笑容。孙少安一个实实在在崛起于生活底层的普通农民, 几经奋斗、碰壁、挣扎、觉醒, 激励着人们不懈追求、勇于创造, 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摘要:《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全书共三部。本文运用社会科学方法论对该篇著作的写作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实践,矛盾,系统,方法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8.

[2]陈泽顺:《路遥的生平与创作》, 延安大学学报, 2003.02.28.

[3]路遥:《平凡的世界》,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03.01.

1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十三

——孙少平人物评析

繁华的世界,我们,每一个,渺小而平凡。

平凡的世界,洗尽铅华,尘埃落定。

这部号称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著作,影响了中国一代青年。再路遥的笔下,再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奋斗,勇于进取的年轻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声音。书里是对于新农村的全景式的描写,突出了从以前的农业模式向新的经济形势的转变,是改革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孙少平,孙少安,金波,田润生,田晓霞等许许多多各具特点的年轻人,他们是整个时代的代表,是整个时代的主人公。

黄土地是另一个世界,那里有苦难与磨砺,有奋斗与觉醒,有善良与残忍,有爱与痛苦。少平与少安一家的沉降起伏,几多辛酸几多无奈。

黄土养育了西北汉子的粗旷与豪迈,他们的身上从来找不到云端的飘逸,永远是脚踏实地的坚定。即便在生活的最底层,即便一无所有,主人公还在为自己考双手收获的那么一丁点的幸福,痛并快乐着。

路遥的文字,向来厚实,就像黄土地般的厚重。但这种朴实却令人着迷,类似黄沙吹入眼中,无意去哭,但在合上书时却早已泪眼朦胧。揉揉眼睛,发现身边已是另一个世界。

穷且益坚,追求梦想——孙少平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路遥,总是希望把生活的真实变为艺术的真实,在作品中力求真实地描写生活,塑造更趋完美的人物形象。出生农民家庭的孙少平从小就要面对贫困、忍受饥饿,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奋斗着。初中,为了省粮省钱孙少平早晚都是在家吃饭,只带一顿作为午饭。好友金波用他的自行车每天载着他来回这二十里路。好不容易上了高中,饥饿却依然紧紧跟随着。孙少平每天那两个黑高粱面馍,只是不至于把他饿死罢了。坐在教室里听课还行,可一劳动起来孙少平就觉得“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了。只能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他那两条打颤的腿,依靠着强的精神力量坚持走好每一步。肉体上的煎熬对孙少平来说没有什么,他总是会咬着牙挺住。让他痛苦的是,贫苦给他那刚开始成长充满敏感的自尊心,带来了看不见的伤害。他因为没有一身体面的衣裳,而不敢站在女同学面前,更不会和她们说话。因为没有好的吃食,他会不自觉得避开众人的目光,悄悄取走不体面的黑家伙。但对于这些他没有就此屈服,放弃生活,而是以更加乐观积极地心态投身在生活中。

他对生活有了更为深沉的看法:“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做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部分。孙少平对生活充满进取和挑战,是个渴望自立自强的大好青年。高中毕业后虽然回到双水村参加农务,当起临时教师。但他骨子里那一颗不安分的心,促使他不会一辈子静悄悄地生活在双水村。凭着庄稼汉的勇气,他独自来到黄原城自立。可想这对于他来说是多么得艰难!面对现实所处的环境,他并没有畏惧苦难。在给妹妹兰香的信中有这样的话“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孙少平做了一名以出卖劳力为生的揽工汉,接受这苦难的一切考验,当然揽工也没有孙少平想的那么容易,他也以一天一块五的低价“贱卖”过自己,揽到了背石头的力气活。“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头,从那道陡坡爬上去,人简直连腰也直不起来,劳动强度如同使苦役的牛马一般。”初尝到要自立自强,必须经受苦难的孙少平只是咬着牙坚持着,汗水模糊了他的眼睛。好友金波留他一起在邮局扛邮包,图个工作稳定,他没答应。他要在生活中独立,只有战胜眼前的孤单,创出他个人的生活之路。孙少安来黄原城看他,劝他回去两人一起经营转场,被他拒绝了。这时的孙少平

只想用自己的劳动证明个人存在的价值,虽然经历着强体力劳动带来的皮肉之苦,但他是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这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孙少平不想一直在老父亲孙玉厚和哥哥孙少安地庇护下讨生活。在好心人曹书记的帮助下,来到大亚湾煤矿当工人。在进行体检时,孙少平因为紧张血压高了许多,他顿时一蒙后没有灰心放弃而是积极争取留下来。正式成为煤矿工人,黑漆漆的井下生活漫长艰苦,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这是个考验人的地方,不仅需要身体健壮,更要能吃苦、耐劳,勇敢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同孙少平一起来的也没留下几个,有条件的都找人调走了,而孙少平却爱上了这个黑色的世界。长时间的揽工生活,孙少平已经磨练出这种吃苦的品质,精神上早已有着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他坦然的面对着一切,井下的孙少平满脸煤黑,一身臭汗,不停做着重复的动作,煤溜子在旁边隆隆不息地滚动着。阴暗的空间里,牛马般的苦力劳作,随时有着死亡的威胁,但这中间跳动着一颗对事业奋斗拼搏的心及对未来的期待。

出身农民却无时不忘改变自己身上的小农意识的海洋里挣扎逃出,到城市主动挑战别样的苦难磨练自己,在对自我思想的不断剖析中逐渐画出生活的蓝图,挖掘人生价值,体现自我。强烈的现代叛逆意识,使他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乡土观念不断提出质疑和否定,试图以个人奋斗的形式摆脱土地的束缚,力求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农民”的历史地位和传统性质。他们的思想发展还透出时代的情绪与奋斗精神,敢于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因此为了发现自我的价值和尊严,不管生活怎样艰辛怎样的忙碌,他一刻也不曾忘记读书,书成了他真正的伴侣。读书改变了他的视野,在高中求学时忍饥挨饿,他沉醉于读书中。被侯玉英告发,遭到郝红梅的冷落,靠书中知识去抚慰精神的创伤。共同对书的爱好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结识了田晓霞——他生活的引路人,精神和思想的导师。田晓霞不断地带给他各种各样的报纸和书,在农村教书时,他感到高兴,感到满足,主要就是因为他能在学校读到各式各样的报纸。在揽工的时候,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筋疲力尽,但书能把他从近乎残酷的现实里拉出来。通过不断的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的更广大,对人生看的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困苦有着更高的意义的理解,甚至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更让读者感动的是,干了一天繁重的背石头的体力活,躺在破窑洞里,趴在麦秸杆上的破被褥上,在一粒豆大的油灯下,仍能聚精会神的看书,沉浸于书 带给他的世界。当了煤矿工人,除了下井之外,他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准备考专业的煤炭学校。他就是这样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虽然不是什么惊天伟梦却无时不触动我们的心灵。

3.大爱无声,真情的实践者

孙少平对待爱情的态度,对爱情的追求,体现了作品蓬勃向上、奋斗不止的主题。田晓霞是省委领导的女儿,美丽大方、才华出众、性情倔强、意志坚强、富有进取心。在常人看来孙少平地位底下,与她简直就是“门不当户不对。”但孙少平却敢爱敢恨,不因自己是平民出身,就主动放弃。而是通过各种努力,从思想、知识、精神上向田晓霞靠拢,用自己豁达、诚实、深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田晓霞,从而相识、相交、相知、相恋。共同的人生追求、共同的性格特征、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相互支持、相互激励,使他们赤诚的爱,抛开了世俗的偏见,迈开了他们坚实有力的步伐。田晓霞每每给孙少平以温暖与关怀,孙少平也支持田晓霞自己的事业。虽然田晓霞家庭条件优越,但孙少平并没有把她作为创业的资本,而是静静的默默的坚实的走自己的路。虽然有时也会产生退缩的念头,但是他只是将这种念头深埋在心灵深处,面对艰辛的现实,他艰难的跋涉对于生活他有着深邃的解读,孙少平与田晓霞的心最终走到一起。但是美丽的终究是短暂的,就在他们的爱渐渐走向成熟时,一场洪水夺去了田晓霞年轻而又美丽的生命,这对孙少平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孙少平失去了在精神和生活中的伴侣,让他痛不欲生、伤心欲绝。在雨中奔跑,他在泥浆中打滚,发出和汽车一样的长啸,还有绝望无助的哭泣和呻吟,让人肝肠寸断。那是一段痛苦的日子,当孙少

平在田晓霞死去后独自一人回到当初约定的地方时„我的心也随之一次次被感动被激荡着。但是坚强的孙少平经过理智的思考,重新树立起了对生活的信念与勇气,顽强的赶上了曲折的生活道路。在历经痛苦的爱情,再度扬起了生命之帆,勇敢的承担起师傅与晓霞留给他的重担,领着他的惠英嫂和明明踏上新的历程。作者侧重于塑造具有美好灵魂的人物形象,有意忽略人物内心的缺陷,所以人物形象有着雷同化和单向化的倾向,亦有着道德教化及思想较为保守的一面。

除了孙少平以外,书中那些融入了作者血与泪的喜怒哀乐,不谙世事的我们怎么能懂,少年不识愁滋味。

作者潜意识里把少平塑造成了一个拥有完美人格的人,他的经历,或许我们都曾有过,但他的意志品质我们却望尘莫及,从这个意义上,少平的世界是不平凡的,因为他又自己内心的力量可以支撑自己闯过一切磨难,真正平凡的是我们,这些在细小琐碎中彷徨挣扎的脆弱懦弱的人们,我们或许更像少安,也有自己的抱负,辛勤地耕耘,期待成功,但当现实在眼前时,还是懦弱地低下了头选择妥协。对润叶的哎,默默地不让她为难,不让她受苦,不让周围的人说三道四,只好自己选择放弃,或许自己内心有点伤,但这样毕竟对大家都好。我们或许更像晓霞,有远大的理想,善良隐忍,遇见真爱,毫不犹豫地追求,不怕家人的反对,不怕周围人的眼光,只要对自己的心说,勇敢去爱,不死心还在,即使死了,爱还在。或许更像金波,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永远真诚与真实,大方从不吝啬,爱憎分明,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像个孩子,但找人喜欢„„

14.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十四

田润叶在第一部及第二部前半部分都不是个讨人喜欢的人(至少不讨我喜欢),那时她没有拒绝李向前的求婚,但结婚后她却不接受李向前,两人就这样仅凭名义上的夫妻关系生活。但是生活终究还是给了这对名义上的夫妻一场考验:李向前因得不到田润叶而借酒消愁,结果把车开翻了,下肢被截。润叶在进行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到医院去陪他的丈夫。作者用了半章来写田润叶的思想斗争,这也是为什么我对此印象深刻。田润叶值得人尊重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她无时无刻不关心她的弟弟田润生,就连她弟弟跟李向前学开车她都要再三确认润生的安全才放心。

与田润叶不同的是,田晓霞是一个我从始至终都热爱的角色,她虽然是地委书记的女儿但却没有一点儿“公主范”,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在爱情方面,她更是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大胆追求家庭条件比她差很多的孙少平,背着爸爸为孙少平开后门让他进入煤矿工作等等都是最好的例证。但是这世界就是这么无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人总要经历一两次离别,只不过有些分别是永远罢了。田晓霞在成为记者后,在一次特大洪水中主动接下同事的任务,前往洪涝发生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因救一个小女孩而被洪水淹没。因为田晓霞去世时恰巧离她和孙少平的两年之约没几天,这更给她的离去添加了伤感。我在读到这里时就对这样的情节感到惋惜,自己脑补一些其他情节也觉得不好,仔细想想,这也是最好的结局了,这也体现了作者写作手法之高超。

上一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城镇职工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下一篇:六一儿童节三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