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探寻(精选8篇)
1.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探寻 篇一
我国亟待发展现代物流
我国的京杭大运河曾缩短了上下千余公里的.距离,把艰难的长途跋涉变成了快捷.那么,今天的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其采购与配送,也使我们享受了现代物流的快慰.这种全球性采购与配送正是现代物流业的最新体现,是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并实际应用进入物流组织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作 者:翟边 作者单位:刊 名:物流科技英文刊名:LOGISTICS MANAGEMENT年,卷(期):200427(3)分类号:F25关键词:
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探寻 篇二
一、漳州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漳州市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12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997.7亿元, 增长21.2%, 占全市GDP比重从2011年的19.8%提高到20.7%, 初步形成临港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科技、海洋渔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但从生态建设视角来看, 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海洋生态环境失衡的压力趋大。
漳州正处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 按照“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 未来海洋第二产业比重将占据主导, 2013年占68%, 2015年为77%, 2020年为72%。其中, 临港工业发展将成为漳州海洋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漳州当前港口及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 投入相对不足, 综合集输运网络相对滞后, 仍有陆源污染物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海域;池塘养殖开发规模过大, 含有大量的养殖废水排海;大面积单一品种的浅海设施养殖, 导致海水营养成分失衡, 海洋生物群落组成改变, 藻类衍生, 严重影响了周围海域海水质量, 这些都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陆源污染仍是海域污染的源头。根据《2011年漳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011年漳州监测的11个陆源入海排污口, 其中6个存在超标排放污染物现象, 超标污染物有总磷、粪大肠菌群、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和六价铬。龙海市龙海桥市政排污口邻近海域综合环境质量等级为差, 其中水环境质量为极差;常山开发区竹港排污口邻近海域综合环境质量等级为极差。随着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 对海洋资源深度开发、综合利用造成负面影响, 临港工业发展也会受到环境容量制约。今后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二) 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经济片段化特征明显。
漳州海洋经济发展总体上还比较滞后, 海洋产业规模还不够大, 发展质量还不够高。目前, 海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推动, 资源依赖型产业占相当大比重, 海洋经济增长以资源和环境的损耗为代价, 还没有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推动海洋经济增长, 增长方式粗放。海洋三次产业中除了海洋渔业, 大部分是利用海洋作为通道和载体的港口航运和临海工业, 对海洋资源深度开发的内涵式产业很少, 工业产品的总体档次偏低, 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名优产品、名牌产品较少, 产品外向度不高,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未能形成规模,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代表价值链高端的港口物流、航运服务、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等发展还比较滞后, 战略产业不突出。从2012年漳州市海洋经济数据看, 三次海洋产业比例为16∶49∶35, 第二产业比重偏小, 竞争力强的海洋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不多, 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尚未形成规模与竞争力。漳州海洋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产业链较短。在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政策力度等方面, 漳州与厦门、青岛、宁波等海洋经济先进地市相比差距还较大。而基于传统经济线性和片段价值创造的观念和模式, 漳州七个港区发展定位有雷同现象, 几个沿海县区大都规划发展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产业, 产业同构较严重, 缺乏从产业链、产业集群及循环经济发展角度来综合考虑整个漳州海洋产业的联系与发展, 产业经济呈现片段化。这种地方产业的同构加上行政分割往往会使得地区之间表现为竞争而非协作的状态, 不利于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 各级政府海洋管理部门分权不明。
我国现阶段的国家-省-市-县自上而下的四级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和以省级行政单元为主的区域海洋经济管理制度, 主要囿于行政区划的影响。沿海各县区海洋综合管理机构尚未健全, 体制尚未理顺, 多头设置海洋和渔业等管理体制, 为统一管理带来困难。目前, 海上执法部门, 如海监、渔政、环保、港监、公安、边防、海关等力量各自为政, 力量分散, 形不成合力, 无法对海洋实施统一、有效的监督和监察。目前, 海洋经济管理机制具有海洋综合管理、海洋行业管理并存的特点, 海洋资源产权管理和使用权划分不清, 资源开发利用中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 各行业各自为政、无序开发状况仍然存在。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是单纯的行业管理无法解决的, 地方管理部门又容易受地方利益的驱使, 对本区域的海洋管理行为、过度开采行为采取姑息包容的态度, 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四) 海洋生态建设亟须的财税政策欠缺。
当前漳州海洋生态建设财税政策欠缺严重制约了海洋生态建设发展。第一,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国际经验告诉我们, 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1%~1.5%时, 只能基本控制环境污染的加剧;当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3%时, 才能改变环境状况。而根据《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漳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十二五”期间, 漳州市计划投入53.4亿元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只占到“十二五”漳州确定的目标GDP的0.7%左右, 可见, 环保投入严重不足, 这将直接导致环保目标难以实现;第二, 税收政策不完善。虽然有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和城建税等税种, 为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 但其相关规定不具体, 缺乏协调性, 而且至今未开征环保税, 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环境行为的调控力度, 也难以形成稳定的、专门治理生态环境的税收收入来源;第三, 现在实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缺陷。一是收费标准过低, 其收费数额大幅度低于治理成本;二是收费项目和收费对象不明确、不规范, 根据《漳州市排污收费自由裁量权规范标准 (试行) 》, 收费规定主要只对废水、废气、噪声、危险废物污染源进行收费, 而没有对生活垃圾等收费;三是收费标准不合理, 仅对排污超标的污染物征收, 对已经达标或未达标的不予征收;对同一排放口征收排污费的污染物种类数, 以污染当量数从多到少的顺序, 最多不超过3项;对机动车、轮船、船舶等流动性污染源暂不征收排污费, 这实质上是对排污行为的纵容。
(五) 海洋高等教育不足, 生态意识难普及。
漳州要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则亟须适应海洋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要不断提高海洋知识和技术创新水平, 这就需要加强海洋高等教育。目前福建省只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这些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学校, 漳州仅有的海事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是培养航海、海事人员, 没有开展海洋相关科研工作。海洋高等教育缺乏, 海洋科技教育力量比较弱, 知识和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吸引海洋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和技能人才的环境欠佳。忽视海洋生态意识的普及, 公众普遍缺少对海洋生态的环保意识, 不了解哪些行为和活动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 漳州民间的环保组织和人士很少, 形不成海洋环保的影响力。
二、漳州发展海洋经济路径选择
(一) 统筹规划, 加强涉海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二次党政联席会议的部署, 加紧联合厦门、泉州共同开展《厦漳泉海岸带综合开发和保护专项规划研究》, 开展新一轮市、县海洋功能区划修编, 加强漳州涉海规划与全国、全省涉海规划衔接, 争取更多布局进入上级规划, 为大项目审批和落地奠定基础。组织拟订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 拟订并执行污染物排海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
加强涉海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基础设施步伐, 推进双鱼岛、招银港区和后石港区、古雷港区码头泊位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承接重大产业的承载功能;二是加快临海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沿海大通道等集疏运体系, 建成干支相连、江海互通、水陆一体、海空配套、公铁衔接、分工协作的现代化交通综合运输体系;三是加紧海洋生态监测和预报体系建设。加紧设立和完善市级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中心, 推进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 健全漳州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强化海洋环境监测, 在沿岸及近海增加监测点位, 进一步扩大监控面, 开展实时监测, 加强对海洋赤潮、水域污染等海洋渔业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严格对海洋工程、海岸工程进行环境动态跟踪监测, 建立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滨海旅游海域环境质量信息公告制度, 增加海洋管理部门工作的透明度, 既可以使人们及时了解海洋生态状况和变化趋势, 又可以起到监督作用。
(二) 优化产业结构, 构建海洋经济产业链网络体系。
传统的海洋产业活动更多的关注于投入产出的过程以及产业活动的物质结果, 产业的扩张各自为政、难以协同, 自然造成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低、社会成本高昂、增长方式粗放, 亦难以形成有机的产业体系。为了摆脱路径依赖、实现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 应致力于海洋产业的生态化发展, 发挥生态供应链上各产业的功能, 实现产业与产业、产业与资源、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海洋产业生态化更应关注海洋产业自身的结构转换能力、产业之间共生性和产业增长糅性的提升。
漳州应构建海洋经济的产业链网络体系, 以可循环的产业网体系代替片段的海洋产业经济, 以集群化形式代替零散的产业布局, 以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技术延长产业链并衔接产业体系。可将滨海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目标, 为海洋经济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集垂钓、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渔业, 坚持保护环境与休闲渔业开发协调一致的原则, 把生态文化、生态养鱼、生态捕捞等融入休闲渔业开发的全过程, 开发建设具有海岛特色的、滨海渔文化为依托的休闲渔业新产品。海洋船舶制造业应以园区的形式布局, 由于其产业循环链的构建与钢铁、机械、电气、电子、轻工业、航运等数十种工业、行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通常以集群形式发展。临港石化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煤炭和化工原材料, 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渣、废气, 因此应采用生态工业园区的模式。
(三) 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科学综合管理。
从传统的、以部门为主线的海洋经济活动分割式管理向“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转变。该管理方法强调的“综合”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 (ICM) 的部门间、政府间、空间 (海陆统筹) 、科学管理 (或海岸带资源管理涉及学科间知识和信息共享) 、国际行动五个方面综合的基础上, 又渗透了MEBM所含的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综合, 即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综合。
漳州要强化海洋综合管理职能, 完善有关部门协调合作机制, 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可考虑以厦漳泉同城化为契机, 与厦门、泉州建立较高层次的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机制, 按照符合海洋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确定海洋环境保护各管理主体的分工。研究推广流域联防联治的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合审批、跨行政区域污染事故应急协调处理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坚持陆海统筹、海陆联动, 全面开展入海排污口检查, 依法查处陆源污染。
(四) 加紧制度创新, 实施支持海洋生态建设的财税政策
1、设立海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 设立市政府海洋环境管理财政专户, 加大对海洋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引导设立蓝色产业投资基金, 重点支持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等海洋产业发展。
2、加强和完善环境税收、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工作。
在增值税改革方面, 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 实现循环经济的税收优势。在税收优惠方面, 增强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环保的针对性。
3、建议实行海洋排污权交易制度。
排污权交易与排污收费相比更有利于降低治理污染的成本, 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4、完善财政补贴制度。
政府财政的环保补贴应由以往的环境设施建设前期补贴转变为设施建成后的运营期补贴, 即根据环境设施实际处理的污染物的数量和成效给予补贴, 切实发挥环境设施建成后的环保功能, 提高财政发展海洋生态经济的补贴实效。
(五) 加强海洋高等教育, 增强海洋生态意识和观念。
继承和发展传统海洋文化精华, 发展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现代海洋文化, 转变单纯以开发、扩张、追求商业利益为目标的传统海洋文化观, 树立科学发展、谋求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的海洋文化观。
1、加强海洋高等教育, 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和储备高级专业人才。
密切与厦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 抓好国家海洋三所科技兴海研发中心、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中心、城洲岛全国海岛生态试验基地的建设, 加强漳台在生物医药领域合作交流, 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生物医药。
2、强化海洋与渔业文化宣传, 吸引社会公众对海洋的关注和支持。
继续通过举办“世界海洋日”、“增殖放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水产品美食节”等活动, 借助“渔博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11·18农博会、花博会”等展会平台, 宣传海洋与渔业文化, 凝聚社会公众对发展海洋与渔业事业的共识。开展海洋与渔业文化进校园活动, 让海洋走进基础教育, 从儿童抓起, 为海洋事业的未来打下基础。提高和增强社会公众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
3、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提高公众投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大力推动海洋保护区、海岛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建设, 创建“蓝色郊野公园”。保护与利用协调, 经济与文化共荣, 努力形成关心、珍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海洋生态文明理念。
摘要:海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漳州市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推动漳州由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海洋生态建设问题。本文从生态建设视角分析漳州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寻求推进漳州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海洋经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忠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路与重点[N].经济日报, 2013.7.14.
[2]王海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产业生态化问题研究[J].港口经济, 2011.10.
[3]洪荣标, 郑冬梅.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0.12.
3.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探寻 篇三
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2亿,占总人口比重14.9%,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9.7%。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16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6.7%。到2025年将突破3亿,2053年将达4.87亿,届时老年人口将占全国人口的1/3,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但从目前我国福利化养老机构发展情况看,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拥有各类养老机构3.7万多家,床位509.8万张,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2.5%,每千名老人仅拥有养老床位25.2张,供需缺口巨大。这迫切要求推动社会资本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业,以市场化方式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福利化养老覆盖面小、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
一、养老服务业发展必由之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未富先老。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为5000—10000美元时,自然进入老龄化社会,如美国1950年60岁以上人口占12.5%,人均GDP为10645美元,而我国2013年60岁以上人口占14.9%,人均GDP还不到7000美元,人均公共财力有限。一般来说,建一个养老院首期投资最少每张床位5万元,之后每个床位每月至少补贴250元。假设我国采取以政府兜底的形式兴建福利化养老院对全部老人进行养老,以2013年2.02亿老人计算,扣除现有的509.8万个床位,则还需要兴建19690.2万个床位,按照每个床位投资5万元,不计算床位建成后的补贴费用,国家则最少需要投入近9.8万亿元,而2013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仅为12.9万亿元。这意味着如果完全依靠国家投入进行养老,既不现实也不可行。同时,机构养老费用远远高于居家养老费用,美国老年人居家护理年花费占养老院年花费的26%,日本仅占20%。
在数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即由家庭子女为老人提供生活、精神、经济方面的照顾。随着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家庭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但受“养儿防老”传统文化的影响,养老院是孤寡老人,或是儿女不孝顺的老人才会去的地方,大多数老年人更喜欢在家养老或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浙江省的一项调查显示,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仅占6%。与此同时,居家养老却是世界各国养老服务发展的主流趋势。美国、荷兰和日本居家养老比例分别为 95%、91.14% 和96.19%。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福利性事业”和“市场化产业”的边界不清,政府没有明确“兜底”保障的服务对象及相应标准,致使各地较多关注养老服务“福利化”、“公益性”,相对忽视其“产业化”,这表现为大多数地区重视机构养老服务,轻视社区养老服务和居家养老,造成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主要以公办机构养老为主的格局。2013年全国近4万个养老机构中,公办养老机构数约占72%。同时,尽管国家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有关部门认识不到位,加上一些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不高,进展缓慢。因此,借助市场化途径,大力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构筑社会化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不仅是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更是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
二、市场化养老服务模式探索
(一)居家养老服务
信息化养老模式。克拉玛依、福州等地发挥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作用,线上线下结合,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拓展养老服务内容,完善养老服务功能,将分散的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成为组织化、实体化的为老服务链。
管家服务养老模式。哈尔滨、大连等地老年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配备“管家” 登门服务,负责老人日常生活照料等,开展生活用品代购配送。
“三级”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克拉玛依市政府建设全市老年活动场所370多个,街道建设居家养老日托中心,社区建居家养老服务站,形成“市、街道和社区三级”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并将公益服务平台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
(二)社区养老服务
日托养老模式。上海、鄂尔多斯等地社区设立托老所、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老人“朝至夕归”, 既得到很好的社区服务照料,又满足了居家需求。
老年专业社区模式。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提供全方位终生照料服务的高品质、专业化、现代化、多功能的养老生活社区。老人以户为单位入住社区,居家养老温馨舒适和机构养老专业化服务两者兼收;宜老化的建筑设计使得老人活动“无障碍”。
政企合作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模式。北京市海淀区打破政府部门界限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街道提供场地;区残联提供康复器材;区民政局政策指导,并为部分失能、困难老人出资购买服务;区卫生局提供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服务;居委会负责社区宣传和监督;市商委资助养老信息系统开发;养老企业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
(三)机构养老服务
小型家庭养老院模式。大连市首创,养老护理员利用自家闲置住房,在照料自家老人同时,招收社区老人养老。床位6—15张,业主与老人同吃住,服务亲情化。
医养结合模式。如护理院,通常是半医疗性质的、比较专业的老人护理康复机构,入住费用比医院低廉。北京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兼任投资理财顾问,老人将一定金额养老金一次性存入养老机构,入住后无需缴纳养老服务费,离开养老机构时全额取回养老金。
异地互动养老模式。大连市首创,老年人每年可在全国不同城市的“连锁养老机构”中享受养老服务,低成本异地旅游。
生态养老(田园养老、乡村休闲养老)模式。浙江省城仙居连锁项目选址于千岛湖、黄山等秀美风景区,农民将部分富余房屋使用权出租,老人花费5.5万元,可获40平方米套房30年使用权。甲地城仙居房屋某时段使用权可以交换乙地城仙居相等时段使用权,享受乙地免费住宿的旅游。
三、发展原则和目标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市场化发展的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谁受益、谁买单”,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二是体制创新,合力推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商务、民政、发展改革委、财政、卫生、劳动、人行、税务等多部门形成合力,搞好养老服务业涉及的土地、社保、医保、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的衔接。三是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国家选择部分省份开展市场化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推动试点地区率先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先进做法和可持续、可复制的政策措施及体制机制创新成果,继而向全国复制推广。
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发展的近期目标:2014—2016年,国家市场化发展养老服务业试点期,养老服务产业业态初步明晰,产业主管部门明确,行业组织逐步健全,养老服务企业数达10万家以上,从业人员数达300万人以上,养老服务业产值达600亿元以上。
到2020年,全国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产业。养老服务企业数达50万家以上,从业人员数达1500万人以上,养老服务业产值达3000亿—5000亿元以上。
四、发展战略路径
(一)探索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机制
基于我国未富先老、财力有限的国情,必须找准政府定位,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发展。在发展布局上,要从偏重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向偏重养老产业方向转变;在保障对象上,要从单纯保障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老年人向为全社会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转变;在机构养老上,要从偏重培育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向偏重营利性养老机构并重发展转变;在服务提供上,要从政府直接办服务向政府重点购买服务转变;在工作推动上,要从单纯培育发展向建管并重转变,深化养老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明确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的边界。养老服务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政府责任的体现,依靠财政完成,由民政部门负责;养老服务产业是将原来由政府包办的养老服务事业的部分责任回归市场,依靠社会资金和力量满足老年人对服务的需求,采取市场化手段,由商务部门负责。
优化养老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公益服务平台和市场化管理平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政府保基本、社会增加供给、市场保需求,政府政策扶持、财政补贴、购买服务,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委托管理、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运营形式,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二)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一是养老服务的“福利性事业”与“市场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政府责无旁贷要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典型示范、监督管理等职责。公办养老机构重点做好为“三无”老人和失能、半失能等生活困难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要让民间资本成为养老服务市场主角,建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机制市场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价格市场化、监督管理规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多种养老服务方式并存的市场格局:建立“9073”的养老格局,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依靠机构养老。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多层次养老服务协调发展的格局:以大众化养老服务为主,兼顾发展高档养老服务。
(三)培育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主体
着力打造多种所有制并存、大中小企业共生发展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政府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项目委托、购买服务和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重点支持有实力且运作规范的家政服务企业承担居家养老服务。
(四)打造完整的养老服务产业链
保障日常生活服务(老年生活照料、购物、家政、家庭理财等);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应急救助、体育健身等);提供老年文体娱乐服务(精神慰籍、学习娱乐等);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开发养老服务产品和拓展服务形式(老年宜居住宅,老年理财、信贷、保险等);拓展养老服务上下游产业(教育培训、物流配送等产业)。
(五)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
编制养老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鼓励和引导相关行业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生活照料、文化娱乐、法律援助、老年住宅、老年用品等服务,加强残障老年人专业化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实行透明监管,个人消费行为遵循市场机制,保险支付注重产品创新,政策引导社会资助。
(六)放开养老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
鼓励境外资本开设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积极借鉴外资养老企业的经验,引入其成熟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专业人才。借鉴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经验,充分搭建友好交流平台,更好应对老龄化形势。
(七)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养老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特别是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引导和整合大专院校,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研究制定全国居家养老服务培训大纲,选定培训教材,完善培训流程,加强培训管理,培养合格的养老服务人员。要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八)完善养老服务产业政策
一是完善投融资政策。设立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投资引导基金,发挥杠杆放大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探索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二是完善土地和用房供应政策。新建小区按照规划新建一些养老服务设施;在老旧居民区可由政府出资购买部分用房交社区使用;对于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予以优惠。三是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养老机构用电水气热可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四是完善补贴支持政策。推行政府、养老服务机构和入住老人按照5∶3∶2的保费比例投保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其中政府投入的部分由养老基金中财政资金部分列支。
(九)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监管
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定价机制,规范养老服务收费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和风险防控制度,保障老年人消费权益。完善统计制度,建立需求评估体系。建立健全行业组织,发挥其在行业自律、监督评估、沟通协调、服务中介、风险分担等方面的作用。量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五、把握试点工作重点
2014年8月,财政部、商务部开展了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试点,通过采取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地方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基金平台,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支持发展面向基层大众的养老服务产业。试点地区应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探索各具特色的市场化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新途径。
一是培育养老服务龙头企业。支持大型养老服务企业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建立服务人员供应保障基地,发展连锁经营,开展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强商标、专利注册保护工作,争取上市融资。
二是丰富养老服务内容。保障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务,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丰富精神生活服务,开展法律咨询、援助服务,开发养老服务产品和拓展服务形式。
三是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开展订单服务、限时服务。发展远程医疗保健、养老护理服务。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功能综合化,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服务项目。
4.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探寻 篇四
卢辞
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1600万,相当于我国的上海市;其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不到安徽省的1/3。十多年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在世界农产品净出口额的排行榜上,荷兰一直仅次于美国。研究发现:这里没有包括园艺类产品(鲜花、观赏植物、蔬菜以及蘑菇等)和渔业产品。这些产品荷兰都有大量的净出口,而美国则有可观的净进口。以1996-1999年4年的平均数为例,加上这两类产品后,荷兰的净出口值接近176亿美元,而美国则减少到了148亿美元;这种格局在2000年就更加明显,荷兰的净出口额超过146亿美元,而美国不足32亿美元[1]2-4。总之,在农产品净出口方面,荷兰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荷兰农业的奇迹,与其鼎力发展集成农业是分不开的。本文以荷兰园艺业、奶牛业为例,研究集成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所起的推动作用。
一、荷兰集成农业概况
1.集成农业的特征
集成农业是按照一定的农业生产要求,将农业技术集成到农业装备中,然后把这种农业装备以50%以上的政府补贴直接销售给农户,以解决某种生产方式(如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下推广系列复杂的农业技术所形成的成本大、风险高的问题。它应当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荷兰在赢得农产品出口的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有其集成农业的巨大贡献。可见,集成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
集成农业与大都市圈连接在一起。荷兰的人口密度大,农业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荷兰西部三省(乌得勒支、北荷兰省、南荷兰省,简称西三省)人口尤其密集,铁路、公路密如蛛网,把荷兰最重要的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城市连绵带。没有园艺业和奶牛业这种集成农业的早期发展,难以想象荷兰农业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集成农业的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研究荷兰的集成农业,我们不仅可以认识集成农业的一般特点,而且可以从荷兰在获得非凡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个发展历程中得到启示。荷兰西三省形成了一个人口最密集的红色带,其人口超过600万,占全国人口的2/3。这个大都市圈形如一个稍稍倾斜的“匚”字形,东部缺口是农田、牧场和树林,国家规定不得侵占,人称之为绿色心脏。在荷兰,土地利用被区分为绿区和红区,前者是指自然保护区、林地和农业,后者是指工业、城市住宅和各种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分明,并且严格防止后者对前者的侵占。
2.集成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
荷兰土地的利用方式与我国的差别很大。虽然总起来说,荷兰人均土地面积比我国还少,人均的土地面积仅为0.058公顷,但是农业用地中,农作物种植面积还没有牧场的面积大。以西三省为例,牧草地达到20.9万hm[2],大田蔬菜3.4万hm[2],其他农作物用地不到9.2万hm[2],后两项总面积仅为牧草场的3/5。同时,西三省总共有玻璃温室约7080公顷,占全国玻璃温室面积的2/3以上;尤其是南荷兰省,集中了全国玻璃温室的55.6%,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玻璃城[1]50-59。
1994年到2001期间,荷兰的农业就业人数从28.2万下降到26.8万,即减少了5%。西三省奶牛业比较重要的乌得勒支省的农业就业人数减少得最快,7年里几乎减少了14%,而南北荷兰两省的变化却很小,大致保持在8万左右;其中,北荷兰省还有所上升[2]。从西三省主要的生产活动来看,花卉是特别重要的产业,而奶牛业则是它们共同的一个重要产业。对比我国大城市郊区,园艺业和奶牛业也逐渐成长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中看起来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下面就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研究荷兰式集成农业的先进性
及其产生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园艺业高度发达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园艺业包括花卉、蔬菜、蘑菇、水果和名目繁多的观叶植物、园林苗木等等。在荷兰的很多文献中,园艺业与农业往往并列而称,可见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1.园艺业高度发达的原因
第一,历史悠久,气候适宜。荷兰西部地区花卉业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渊源,加上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花农积累了栽培花卉的许多经验。早在17世纪,荷兰工商业就已经非常发达,城市富商麇集,人口密度大,园艺业产品从农村(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城郊)到城市不但运输距离短,而且不愁销路。这就为荷兰花卉园艺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荷兰还形成了独特的拍卖业,使那些娇嫩的鲜花能够快捷、有效地销售到其他地区以至邻国,直到世界各地。
第二,人多地少的优势。作为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荷兰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因此,如何从每平方米土地上实现最大的产值,就是农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很明显,花卉园艺业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较高的投入加上更好的技术形成集成技术装备,产生集成农业。集成农业是荷兰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巨大收益的诀窍。荷兰园艺业发展到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集成技术装备的世界领先地位,基本上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近年来园艺业主要品种的平均产值,花卉和观叶植物70.54亿荷兰盾,花卉球茎9.74亿荷兰盾,蔬菜37.92亿荷兰盾,水果4.66亿荷兰盾,苗木、种子等7.96亿荷兰盾[3]23。
第三,欧盟先进的农业政策。园艺业在荷兰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欧盟(早先的欧共体)的农业政策。欧洲各国因一些大宗农产品大量过剩而困扰,欧共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牛奶、谷物和其他一些农产品采取了限产政策。同时,由于欧洲经济的整体化,荷兰在没有边界的统一大市场里,可以把优势农产品(特别是园艺业产品和乳制品)销售到周边各国,大大促进了荷兰园艺业的发展。
第四,可持续发展政策。园艺业得到加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空间狭小的荷兰,以奶牛业为代表的畜牧业发展,由于粪便问题难以处理受到了不小的制约。在近几十年来,荷兰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畜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包括园艺业在内的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内部,园艺业占的比重大于一般意义的大田种植业。
2.园艺业生产发展趋势
荷兰的务农人数一直在减少,但为农业服务的就业岗位却在增加。1985-2001年间,园艺业农场从1.9万个下降到1.2万多个。1999年,荷兰花卉产业(包括观赏植物在内)的农场有8700多个,直接就业人数3.7万人,间接就业(拍卖、递送、批发、出口、零售)的人数总计达4.9万人,共为国家提供了8.6万个工作岗位。与此同时,荷兰农场的平均规模不断扩大。温室农场的平均面积从3664平方米扩大到9 495平方米,即接近1公顷,大的甚至达到了3公顷[3]93。
第一,温室花卉和露地花卉生产。花卉生产包括切花生产、球根花卉生产、郁金香生产。荷兰花卉生产的玻璃温室面积从1975年的7 900公顷增加到了2005年的1.16万hm[2],大约占全世界温室面积的1/4。玻璃温室切花生产是花卉业中最大的产业,其产值高达20多亿欧元,荷兰每天向世界出口1700万枝鲜切花和170万盆花。露地花卉主要是球根花卉生产,球根花卉又可分为两种:鳞茎植物(如郁金香、水仙、鸢尾、风信子、百合等)和球茎植物(如唐菖蒲、大丽花、番红花、雪花莲、麝香兰、秋海棠、美人蕉、虎斑草)。种植郁金香的农场最多,有1562家,年产郁金香球茎30亿个。仅球根花卉一项的产值就占荷兰农业总
产值的3.5%。此外,百合、唐菖蒲、水仙等球茎产量也十分可观,总计达到60亿个。荷兰每年出口的球茎有70亿个,价值7.5亿美元。荷兰花卉作物产值从1980年的13.6亿欧元增加到2001年的82亿欧元,增长了6倍,发展到占世界市场47.8%的份额[3]79。
第二,蔬菜生产。荷兰蔬菜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出口。蔬菜生产包括温室蔬菜生产和大田蔬菜生产。荷兰玻璃温室蔬菜的主要品种是番茄、甜椒和黄瓜、草莓,普遍采用无土栽培。其他种类繁多的温室蔬菜,如小萝卜、茄子、西葫芦、生菜、菊苣、花椰菜、小白菜、中国大白菜、洋豌豆、白芹菜、茴香、小黄瓜、菠菜和芸豆等等。玻璃温室蔬菜都由专业农场栽培,一般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蔬菜。一些公司专门从事温室蔬菜的育苗,幼苗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160-180公顷左右。专业化使种植者能够集中精力专攻一门,在技术知识方面精益求精,提高产量和质量。专业化还有利于机械化和计算机化,降低生产成本。荷兰除了马铃薯、干洋葱、胡萝卜等作为大田作物之外,还有白菜、甘蓝、花椰菜、卷心菜、菠菜和豌豆等露地种植。这些蔬菜不但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或供应出口,而且还为冷冻食品、罐装食品的生产厂家提供大量原料。
第三,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温室园艺产品生产摆脱了土地约束和天气影响,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节拍和生产周期,产后包装、销售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温室农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机器人技术有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第四,园艺产品出口额占有重要地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加上绿色生产造就的园艺产品的高质量,为荷兰园艺业产品的出口铺平了道路。荷兰的花卉、观赏植物等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值达到了37.24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48%(1999年);番茄、马铃薯、干洋葱等的出口额达到了14.78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15%-23%(1997-1999年平均),均高居世界第一位[4]。
三、奶牛业发达的主要因素以及乳制品加工贸易
荷兰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1970到1995年期间,荷兰奶牛业的产值从31亿荷兰盾上升到了77.6亿荷兰盾,增加了1.5倍。而牛肉的总产值从15.7亿荷兰盾增加到了34.2亿荷兰盾,增加不到1.2倍[7]。可见,荷兰牛奶对于生产者和市场的重要性高于牛肉的生产。
1.荷兰奶牛业发达的主要因素
第一,生产配额。欧盟的生产配额是在农产品大量过剩的情况下实行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许可证,是生产权。如果农场主有能力的话,可以从别人那里去购买;但是要用合理的价格买到配额并不容易。荷兰饲养牛奶的气候、环境条件良好,牧场又是一种不动产,农场不肯轻易放弃牛奶场经营。同时,人们对牲畜场排泄物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加奶牛头数意味着环境成本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控制奶牛头数、增加奶牛单产。
第二,技术进步。配额制度客观上促进了荷兰奶牛业的技术进步。1985年到2001年奶牛从236.7万头减少到了2001年的154.6万头,将近减少35%。荷兰奶牛场的平均规模不断扩大,每头奶牛的平均产奶量从1975年的4625千克上升到2000年的7 416千克。在奶牛总数从221.8万头减少到150.4万头的情况下,总产量从1975年的1028.6万t增加到2000年的1115.5万t[4]。
第三,饲料之比结构。荷兰奶牛的饲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1960-2000年间,干草与青饲料之比从9:1变成5:95,其中牧草青贮饲料和饲料玉米分别占60%和35%,因此可消化的有机物质从60%上升到75%。荷兰的草场或饲用玉米的干物质产量每公顷可达12-15吨,成为奶牛业的基础。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黄油和奶酪的产量为国内消费量的3倍和5倍[4]。
第四,集成技术装备。奶牛场的重要特点是工作时间的连续性,并且需要比较多的人工
劳动。除了每天两次挤奶,还有其他许多工作要做。不但有很多体力活(喂料、清扫等),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荷兰大多数家庭农场一次性投资购买机器人,机器人可以不分昼夜地工作,可以均衡地挤奶(一天3-4次),有效地提高奶牛的单产。另外,有了机器人,农场主有了更多的闲暇,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学习、培训等等,甚至外出度假。第五,初级畜产品丰富。奶牛业本身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各类家畜当中,奶牛将饲料转化为人类营养品的效率比其他家畜更高。现在,世界农产品的贸易格局中,乳制品占12%-15%,一项就超过了各类谷物的总和。不仅如此,奶牛业为肉牛业(以及肉类加工业)和皮革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缺乏农业机械的地区,牛是重要的、可再生的动力。很少有一种农业生产项目像奶牛业那样,能够提供以上四种产品,而且提供鲜奶和动力的时间可以持续好几年。
第六,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奶牛业的生产链很长,单头奶牛所需的劳动力较多,对管理的要求也较高,需要各种配套服务,这一切都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牛奶销售和乳制品工业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奶牛业既是培育农民合作精神的温床,也是激励农民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一所学校。
第七,有其发达的历史。欧洲早就把牛(特别是奶牛)作为商品牲畜来饲养,16世纪关于奶牛的文献记载已经很多。早在17世纪,荷兰的南荷兰、北荷兰两省以及泽兰省就有了发达的奶牛业,劳工平均日工资达到0.80-0.88荷兰盾。在1650-1805年期间,荷兰每年人均黄油的消费量就已经达到了10千克[5]105-107。
2.荷兰奶牛业加工贸易
现在,荷兰是世界最大的牛奶和乳制品生产国之一,一半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生产以及大量进口的牛奶中,近一半被制成奶酪,荷兰是世界第五大奶酪生产国;其余的则被用来生产各种奶制品、黄油、奶粉和工业配料。荷兰乳制品有大量的出口,年出口总值可达25亿欧元,其中一些重要产品的出口额约占世界的1/6。荷兰是奶酪、凝乳等最大的净出口国,占世界总出口额的6%以上。荷兰的农产品加工业不仅使农业原料大幅度增值,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乳制品工业由于技术进步,使用的劳动力虽然不很多,但仍然达到了1.2万人[6]。
总之,荷兰奶牛业的发展不但为奶农增加了收入,使人们的体格强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荷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考虑到我国农村劳动力富余、人均牛奶及乳制品消费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荷兰的经验有特别深刻的借鉴意义。
四、园艺业和奶牛业成为集成农业的规律
集成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是有其现实依据的。以现代园艺业和奶牛业为标志的园艺产品和乳制品,都不是为了自己消费,所以是天然的商品。这些产品的商品属性不但要求比较完善的营销链条,而且需要有发达的城市及其较高收入的消费者群体。既然这类产品需要产后服务,就为农业劳动力分工和转移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相关的服务业以后,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分工和专业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集成农业的典型,现代园艺业和奶牛业的规律性集中地表现在制度创新、积累资金、技术传播、管理革命以及城市化推进。
1.农村合作社和加工业制度及时创新
1886年,荷兰创立了乳品加工合作社[7]33。合作社对于奶牛业的重要性超过了大多数农产品。牛奶是易腐品,在没有冷藏技术的条件下,必须当天卖完或者加工,而在单干的情况下,每个奶农必须自己把挤出来的奶运送到城镇去卖,费时费力,因此奶农特别需要合作销售。花卉业也是一样,需要把大量的鲜切花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城市消费者手里,没有拍卖行这样的合作社也是难以办到的。合作社是一种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创新。合作传统在荷兰得到发扬光大,与奶牛业、花卉业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
2.资金积累能力强
牛奶和花卉的商品性培养了奶农、花农的赢利意识,与同行们的差距激励着他们追求更高的利润,而高产来源于良种奶牛,来源于艳丽、奇特的鲜花。奶农需要积累资金购买良种牛犊,花农需要培育或购买更好的花种,扩建温室。在缺钱的时候,需要农村的金融合作。荷兰兰宝银行(农民合作银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金融合作社。农村金融的发展又为荷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一个助推器。
3.先进技术传播快捷
与很多农作物或猪、鸡不一样,奶农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牛奶的销售收入;如由合作社代销,至少也能够在一周、一月里结算一次。鲜花更是每天都可以了解自己送往拍卖行的花卉能不能得到客商的认可和青睐,能够卖出怎样的价钱。奶农可以比较其邻居的生产和收入,从中感到差距、激发自己学习别人经验的积极性。在收奶站,奶农们可以经常沟通信息,改进饲养技术。奶牛业、花卉业对技术进步的需求,刺激了更多的发明和创新。
4.经营管理要求细致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中是无所谓经营和管理的,但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整个产业链中,管理往往比单项技术还要重要得多。单项技术必须进行组装,协调运转,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资料记载,荷兰一个种菊花的温室农场怎样把生产计划安排得精细入微,精确得像时钟一样,某些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小时都不能够马虎。在这里,有产前、产后的各类公司周到的服务和密切的配合。正因为有了这一切,荷兰的园艺业才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劳动生产率。
5.城市化推进几乎同步
奶农和花农容易接受城市生活的影响。他们通常生活在离城市不远的乡村。他们无论出售牛奶还是鲜花,都需要寻求比较大而稳定的市场,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就是人口较多的城镇。奶农和花农比较熟悉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了解城市里的各种职业。一有机会,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就会向其他产业(包括牛奶加工业、花卉销售)流动。人多地少的荷兰能够实现这么大的农场规模,就是农村劳动力长期流动的结果。花卉、牛奶的主要销售地在城市,其生产者与城市相联系的是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在当今世界,为较高收入者提供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收入往往也比较高。因此,奶农和花农构成了荷兰农民中收入比较高的阶层。总之,发展奶牛业和花卉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五、集成农业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借鉴价值
从荷兰高效的集成农业中,我们看到了现代集成农业的基本结构及其走向。
第一,集成农业必须与大都市成为一体。大都市的土地比一般地区更加稀缺,土地价格更加昂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追求较高的土地回报率,必须尽可能使每平方米都实现尽可能大的产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花卉业为代表的园艺业最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第二,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主导产业。集成农业大多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主导产业。比起农村地区来,大城市的消费者的购买力比较强,需求的档次较高。园艺业和奶牛业正好能够提供这类产品。较高档次的产品往往与较大的消费弹性相联系,因此也意味着有较大的市场风险。只有消费者群体比较集中并且足够大,才有可能减轻这种风险。
第三,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标志是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集成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制度创新,推动着技术革新,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因此,集成农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整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密集的城市人口,往往对环境有更多的关注。国际经验表明:绿色意识是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发达国家首先萌发的。绿色生产力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马拉松”竞赛中,是决定谁有希望胜出、跻身于世界前列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荷兰能够成为农产品净出口世界第一的农业大国,同它长期以来发展绿色
5.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探寻 篇五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及优先主题
2月10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农业部分对未来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实现途径及重大项目作了全面规划,对于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作 者:张旭 作者单位:刊 名: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英文刊名:SICHUAN DANG DE JIANSHE(NONGCUNBAN)年,卷(期):2006“”(3)分类号:F3关键词:
6.探寻我国佛教生命伦理的当代价值 篇六
佛教思想中充满着博大的生命关切,形成了万物缘起、众生平等、因果报应、清规戒律等丰富的.生命伦理内涵.佛教对生命的解读体现了生命的过程性、关系性、众生生命本质的一致性.公民道德教育、和谐社会构建、全球伦理形成、生态文化建设,应从佛教生命伦理内涵中找到合理的借鉴.
作 者:邓纯余 DENG Chun-yu 作者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刊 名:宿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10(6)分类号:B94关键词:佛教 生命伦理 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 生态文化 全球伦理
7.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探寻 篇七
1 研究政策体系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现代农业是相对与传统农业而言的, 其实质是, 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 工业部门的介入, 生产要素的投入, 市场机制的引入, 服务体系的建立使传统农业转变为新型农业的过程[2]。但我国经济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政策体系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如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 农业创新性发展滞后, 农业市场经济立法保障不足,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要实现其快速健康发展, 就必须依赖政策体系的支撑,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现代农业政策体系, 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我国对于农业政策支持方面的研究涉及不多, 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本文旨在分析政策支持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状, 探讨实现政策体系与现代农业经济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解决方案。
2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体系的现状
2.1 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目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是:
2.1.1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长期以来, 由于受人、财、物和观念、体制、机制及经济发展基础、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影响, 农业科技主要以跟踪模仿和引进、消化国外技术为主, 不注重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导致农业科技发展较为缓慢, 创新能力、储蓄能力、转化服务能力教低,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例如, 目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8%, 与美欧等发达国家80%以上的贡献率相比差距甚远。
2.1.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
由于体制和观念的原因, 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视不够, 各系统科研单位各自为战, 缺乏体制和机制上的有机联系。农业科技缺乏系统管理, 造成分散、重复, 科技资源浪费, 形不成整体合力和优势。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管理不专业;学科和研究力量布局不合理, 科技覆盖面窄;农业科研单位职责不明、事企不分、公益性淡化, 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整体效率的发挥,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日趋突出[3]。
2.1.3 农业科技队伍素质不高, 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 队伍不稳定。
我国农业科技队伍的整体现状与发展现代农业、支撑和引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不相适应。一是总量严重不足。而目前世界平均每百万人口中农业科研人员为337人, 发达国家为6458人, 而我过每百万人口中农业科研人员仅为105人。二是结构严重不合理。农业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省级科研机构, 市 (州) 、县、乡科研人员少。三是地理空间分布不合理。农业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种植业领域, 农业产中环节, 而在高新技术领域、农业产前、产后及产品加工领域的人才太少。四是高层次人才缺乏, 队伍不稳, 流失严重。
2.2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滞后, 落实不到位, 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2.2.1 资金投入不足。
现代农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实现传统的资源再利用、再循环和污染性排放物减量化的目标, 从实质上讲,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并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形态, 它与知识经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激励科技创新与应用需要有良好的财政金融投入。特别是在发展前期, 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才能满足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如沼气池的建设、节水工程建设, 规模化养殖场的建造以及优良畜种的引进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从中国的整体情况来看, 目前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 由于自身积累不足、地方财政收入及投入有限, 均难以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给予有力的资金支持, 从而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4]。
2.2.2 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除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有大量的下伸网点外, 其他金融机构下伸网点较少, 金融机构覆盖面不广, 制约了农村经济主体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和互利合作, 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农业经营者难以获得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 针对农业发展分散性、资金需求较少等特点的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还未建立[5]。
2.3 我国现代农业市场经济的立法保障不足。
现代经济是法治经济。作为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保障必须完备。然而我国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是滞后的。目前, 虽然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科技进步法》等法律, 但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并不理想。由于法律法规的配套性、互补性不够,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受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短期行为惯性等影响, 普遍存在“绕开走”、“打擦边球”、过分强调法规本位主义[6]。
3 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 构建政策体系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知, 我国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不完善, 农业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 农业市场经济立法保障不规范。对此, 现代农业政策体系的构建, 必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分别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具体对策, 我们建议:
3.1 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 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区划, 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 依托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 组建10个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50个左右国家级、300个左右省级农业科研综合试验站, 以跟踪模仿和引进、消化国外技术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改进并加以创新[7]。为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有效整合知识、体制、技术、资源, 促进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重组整合农业科研机构, 整合资源、理顺管理关系, 建立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职责明晰、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农业产业布局, 形成合力, 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活动,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明确职能、理路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 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 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 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2 加快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和相关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推进科技事业进步的关键, 也是科研机构加快发展壮大的第一资源和第一要素。要加快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一支适应国内外竞争的农业科技管理人才、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技推广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是采取有效措施, 广泛吸引人才。创造能够留任人才、更能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 实现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充分保障农业科研单位的用人自主权, 实现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服务岗位, 并建立能上能下的科研院所长公开招聘制度和领导干部聘任制, 实行目标管理。
3.3 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我国政府提出加快现代农业经济发展, 必须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 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这些技术推广后既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 又能减少对大气、土壤和水的污染, 产生良好的外部经济效果。比如, 为解决农村垃圾再利用问题, 需要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研究农村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发电、垃圾填埋供热、制造化工原料等循环利用技术;此外, 农村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来解决农用地膜再利用、废水循环再利问题, 也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进行研究。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加大对现代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对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及技术研发的补贴[8]。具体来说, 政府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种植业中, 给农民适当补偿, 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同时鼓励农民保护林业资源和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植物以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对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处理等方面给予环保补贴, 减轻企业承担治理环境污染费用的负担;三是对环保设施进行转移支付, 特别是集中整治工业、生活污水, 实现达标排放的目标。
3.4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扩大除农业银行,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其他机构下伸网点, 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覆盖面积更加广阔, 并建立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性保险机构。完善农业保险, 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多种主体经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 调动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整合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走多元化道路。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可以将相关的保险业务纳入综合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 开展一切涉及农业经济的财产险、责任险及人身意外伤害险等商业性保险业务, 用商业保险业务盈利来弥补政策性亏损, 从而实现政策和市场两种手段的结合、两种优势的互补。
3.5 规范现代农业发展的立法保障。
立法保障对现代农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 在我国通过各种立法,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科技进步法》、《期货交易法》、《合作社法》、《农业金融法》等涉农法律的修订和完善, 对各种涉及农业支撑体系建立的政策以及执行主体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使农业政策体系建设有一个法律保障, 并加强法律法规的配套性、互补性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实现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管理。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也是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迫切需要建立起相应政策支持体系, 然而, 我国现有的政策体系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政策支持体系的现状,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农业科技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新华网, 2007-1-29.
[2]李敏, 金霞.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3) :116-119.
[3]李克强.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N].辽宁日报, 2006-2-28.
[4]沈刚, 郑宇.我国农业投资窘迫局面的现实分析[J].河北学刊, 2002 (5) :57-60.
[5]胡志才, 黄藐.中美农村金融体比较及借鉴[J].东南亚纵横, 2006 (10) :67-72.
[6]杜青林.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7-8.
[7]徐宝明.云南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8.探寻现代紫砂陶艺的审美情趣 篇八
而紫砂艺术的这一发展方向,归根究底,与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审美情趣有着紧密的关联。艺术的欣赏向来取决于审美情趣的需求,而审美情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价值取向。当今社会,信息化、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在这样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及情趣体验也有了不同的标准和要求。面对这样的趋势,融入了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民族精神的紫砂陶艺,则充分运用了民族文化创作海纳百川的特点,吸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艺术表现手法,摆脱传统陶艺固有的框架束缚,进入了表达个人观念的纯艺术境界。由此所阐发出的审美情趣是既保留了传统特点,又汲取了时代潮流。而这样的审美情趣在现代紫砂陶艺中又是怎样一种表现姿态呢?
首先,现代紫砂陶艺富有创意色彩,其设计构想大胆、新颖,独具一格,体现了当今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审美原本就有着个性的要求,它是通过群体的审美意識的渗透和个性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审美特征。现今个性意识的高涨,更为审美的个性化提供了强烈的支撑,落实到艺术表现方面,实际上就是要求作品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发挥独创性、想象性,使作品具备更加鲜明的个人标识。
例如从作品的造型出发,传统或圆或方,或花器或筋纹器的壶型已不再成为既定的规则,更多样变化的几何图形被用到造型设计中来。而茶壶也不再是紫砂的专一表现形式,雕塑等更具随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形式也广泛地出现在紫砂艺术的创意元素中。以紫砂为材的雕塑艺术是其现代艺术方向的独特发展点,其素朴无华的本色比起灰白的石膏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更贴近中国式题材或情感的表述风格。常有作品以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吉祥祝语或成语故事为题,以个人的文化积淀和主观理解来阐述对这一题材的形象解释,选用合适的意象及组合方式,提炼出完善的造型语言,开拓和描绘自己所属的精神领域对于艺术的诠释,从而使作品展现出浪漫象征的个性美。
其次,审美情趣更注重表现人们的心里、思想、价值等内心世界,故现代紫砂陶艺不将重点落实在对客观世界的挖掘上,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如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着重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和对社会的认知。因而,印象、抽象的风格被大量运用到陶艺作品中来。
绞泥工艺的使用就是以抽象方式来表现似是而非的审美形象,从而反映出人的主观意识、自然观念及其想象空间。这其实是意识流手法的艺术反映。我们知道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因而要以紫砂这一客观静态物象表现主观意识的流动性是有难度的。而绞泥则能以不规则且和谐的纹饰图案在壶面上呈现出虚虚实实的图象,更能以色彩的分层设色彰显出似静非动的动态效果,寓丰富于练达中,以感人化和人性化的语言来诉说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层面意识。同时使之与环境融为一体,让空间在实体中流动,使有形象的实体暗示出无形的空间形象来,进而,让人们置身于阅读作品的时空过程之中,由空间时间美的生动写照来体现精神上的审美情趣。
第三,现代紫砂陶艺十分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尤其注重从深度和广度挖掘表现内容,从而引起与处于意识高度的审美情趣的共鸣。在从事这方面创作时,艺人们大多会把目光投向了当代文化,继而从社会变革的现实和个人文化经验中提炼作品的主题,从而使作品摆脱了一般形式审美,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面貌和文化关注特点。此外,现代紫砂陶艺的创作的倾向尤其集中地反映了现代人在科技文明环境中的精神超越要求,企图达到所谓纯艺术的审美价值,由此而产生作者个体思想情感的深化突现。为自身的想象、灵感和智慧提供了极为开阔的活动空间,也使技艺、激情和思想可以自由驰骋其中。从而唤起人们充分体会人在审美情境下的自然状态和心灵的自由感,以力度感的追求,以神奇结构和新颖空间的构建来寻求艺人们审美情趣的表达。
由于时代的转换,紫砂艺人们的思维和创作方式等也必然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加之以更具鲜明时代色彩的审美情趣的升华,更引领了紫砂陶艺的变革,产生了与艺术潮流同步的现代紫砂陶艺。它吸收传统的优点并且融入各种艺术语言,在形式语言的营造与探求过程中己经彻底从应用性方面脱离,走向了纯精神性,其极具探索性与鲜明表现性的特征更使得紫砂艺术显示出了扩张与强化的张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构建起富有中国文化精神特征的现代陶艺,必定能与世界陶艺共相生辉。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探寻】推荐阅读:
我国现代化发展历程10-30
浅谈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4
试论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09-02
我国国债市场发展07-16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10-11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分析06-28
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07-07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浅析07-14
我国主要中介组织发展简介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