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养殖两全问题思考建议

2024-09-02

环保与养殖两全问题思考建议(通用3篇)

1.环保与养殖两全问题思考建议 篇一

羊养殖场是羊的长期居住环境, 其选址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向阳及通风等方面因素直接关系着羊的健康以及正常成长。因此, 在羊养殖过程中, 首先要按照以下标准选择养殖场场址:一是向阳通风, 为羊圈舍提供良好的光照以及通风条件, 促进空气的流动及杀菌, 降低羊疫病的发生率;二是丰富、干净的牧草资源, 为羊成长提供充足的饲料;三是要与居民区、水源地以及公路主干线保持约500m左右的距离, 以免干扰到羊的正常作息以及避免因羊群的排泄物污染到水源。

在确定羊养殖场址后, 就要进行羊圈舍的搭建, 在进行搭建的过程中, 为保障羊群良好的居住条件, 要谨遵以下标准进行搭建:一是合理控制羊舍地面和舍檐之间的高度, 一般应保持在2~3m左右;二是在羊舍地面50cm左右的高度安装可拆卸的活动板或漏缝板, 便于清洁卫生;三是建设不同类型的羊舍, 将种羊舍、育肥舍及哺乳舍分开建设, 便于管理。

2 羊养殖的品种选择

羊养殖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着羊养殖的成败与否。因此在进行品种选择时, 要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环境和养殖方式的品种, 具体方法为: (1) 若选择山地放养的方式进行养殖, 则可以选择波尔山羊或波尔山羊与其他羊的杂交品种, 合适的品种不仅可以提高羊的产仔率以及成活率, 亦会提高羊的体重。波尔山羊的适应能力较强, 既耐热, 亦能较好地保持体内水分和抗寄生虫能力, 适于山地放养; (2) 如果选择舍饲圈养的方式进行羊养殖, 则可以选择优良的绵羊品种, 如小尾寒羊, 其不仅成长速度较快, 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以及生产性能。

3 羊养殖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保障羊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因此, 要综合各项关键性技术, 做好羊饲养的管理工作。

(1) 做好种羊的饲养管理工作。父本种羊的精液质量、母本种羊的排卵率及产仔率等因素都直接关系着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 要做好种羊的饲养管理工作。选择体魄健壮以及精力旺盛的公羊作为父本, 确保所选择的父本种羊每天运动量在3小时左右, 选择营养价值高的牧草进行喂养;选择产仔率及排卵率高的母羊作为母本, 并在配种前的1个月内对母羊进行优质饲养, 添加适量的蛋白质, 确保其较高的产仔率及排卵率;进行科学配种, 合理安排配种时间, 确定母羊的发情期;重视种公羊精液质量的检查, 确保母羊的受胎率;适时配种, 母羊较老时, 一般选择在其发情的第一天进行配种, 青年母羊一般选择在其发情期的第三或者第四天进行配种;选择正确的配种方法, 如综合采用复配法和多胎素等技术, 最大程度上提高母羊的受胎率。

(2) 重视羊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对于羊的茁壮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养殖过程中, 要重视羊的饲养管理, 保障其足够的初乳供应。从10日龄开始, 饲喂优质青草, 进行开食训练;20日龄以后则可以向其喂食包含玉米、麸皮等容易消化的混合饲料, 并适量加入微量元素, 促进其健康成长。

(3) 合理饲养和管理育肥羊。养殖成本和羊龄是成反比的, 尤其是在饲料缺乏的北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 羊需要消耗大量的饲料来维持体能, 导致体重增加较慢, 生长速度较缓, 品质口感也随之下降, 价格亦会下降。因此, 在羊的养殖过程中, 一般要选择5月龄左右的羊进行育肥, 饲养3个月左右出栏, 有利于提高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4) 科学防治羊疫病。疫病是阻碍羊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 要做好羊疫病的预防及治疗工作, 通过注射疫病、消毒以及环境清洁等手段预防传染性疫病的发生, 并对病羊进行及时隔离治疗, 防止疫病扩散。

在羊养殖过程中, 品种的选择等多方面因素都会直接关系着羊的养殖效益。因此养殖户要树立科学养殖的意识, 根据当地的气候及养殖方式等因素科学选择养殖品种及场址, 并做好羊的饲养管理工作, 提高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柴雪婷, 古丽加以娜.提供羊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 (05) .

2.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篇二

一、天长市农村老人类型及其生活现状

天长市地处皖东,位于高邮湖西岸,全市农村半岗半圩,农村人口占86%以上,属于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东皖乃至江淮地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一)农村老人基本情况。

一是年龄结构。天长市农村60岁以上老人9.68万人,其中, 60—70岁4.82万人、71—80岁3.36万人、81岁以上1.5万人。

二是劳动及自理能力。目前,约有4.35万老人,他们能够从事田间植保、家禽养殖、清理场院卫生等体力劳动;有3.95万老人,大部分仍可做轻微的家庭日常杂务,如看家、照管小孩等。另外,有0.82万老人失去劳动能力;0.56万老人失去自理能力,靠子女供养、照顾。

三是居住类型。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有子女的老人,约5.24万人,其中空巢留守老人约3.87万人,独居老人约1.37万人。第二类为无子女的失独老人,约0.42万人。第三类为“五保”老人,约0.46万人,其中,3100人进驻养老院,享受国家集中供养惠民政策;暂不愿进敬老院的“五保”老人1500人,有一定劳动能力,独立居住,定期领取国家发放的“五保户”供养补贴。

四是健康状况。目前,天长市农村有8.6万老人身体状况尚可,1.08万人患有疾病,包括慢性病、严重疾病和视障或肢残。

(二)农村老人生活现状。天长是千年古县,民风淳朴,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是主流,除4.9%无子女60周岁以上老人由政府供养外,大多数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主要靠子女供养,基本处于温饱状态,但其中存在一些生活困难的现象。

一是空巢留守老人寂寞难耐。目前,天长市55%以上的农村老人因子女外出务工经商成了留守老人,大部分老人要承担孙辈的看护、照顾任务,一部分还要下地劳动。虽然儿女按月寄钱回家,他们除给孙子、孙女买日常用品、补充营养,多数把钱存起来,不舍得消费。也有少数儿女把老人接到城里居住,让老人享清福,可老人不习惯,还得回到农村老家。他们面临天伦之乐的缺失,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转悠,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

二是独居老人困难多。目前,在农村有儿子,甚至有多个儿子的老人,他们的生活也不一定幸福。一来儿子愿意赡养父母,可儿媳妇不乐意,为赡养老人时常争吵,老人们也不能眼瞅着家庭不和,只好单独居住,连粮食都不能按时得到足量供给;二来儿子多的家庭,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心不齐,时常为谁家出多、谁家给少闹矛盾,还有的儿子不愿尽义务,这样的家庭老人生活艰难,老人们无奈地说:“儿子多找啰嗦”。

三是贫困家庭老人生活艰辛。不少农村家庭,因交通闭塞,仅靠农田收入而无其它经济来源,连供养儿女读书都成问题,就更无力赡养老人了,这样家庭的老人一般生活没有幸福感。尤其是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其家庭老人的生活更加困难。

四是有女无子的老人晚年无依靠。不少农村老人有女儿,没儿子,按照传统习惯,依靠女儿养老显得不太现实,女儿出嫁到婆家,要和丈夫一起承担赡养公婆的义务,便无力赡养自己的父母,老人们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支撑日常生活。因此,农村夫妻普遍有养儿防老的心理。

五是患病、残疾老人晚景凄凉。在农村,许多老人患有严重疾病和慢性病,残疾老人也为数不少,老人就医吃药,照理由子女负责,但子女也要打理自己的生活,不可能天天陪护老人、照顾他们日常起居,老夫妻只有互相支撑。

六是丧偶老人晚年与寂寞相伴。许多农村老人年老丧偶,儿女有儿女的生活,有的外出打工,即使不外出打工的儿女也多半分开居住,这样的老人从早到晚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一旦生病也无人照料。据天长市民政部门统计,农村丧偶老人约1800人。

二、天长市农村养老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老人养老问题,陆续出台农村养老惠民政策,不断给农村老人送来福音,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程。国家在农村推行养老保险政策,是目前农村老有所养的基本保障,60岁以下农村人口按比例定期交纳养老保险金,60岁之后每月可领取55元养老金。但是,目前国家及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养老保险配额较低,农村养老保障能力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农村老人的生活主要靠自己劳动和子女供养。

二是实行新农合医疗保险政策。新农合医疗保险是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老人受益最大的新政。目前,农村人口大病报销率平均可达60%-70%,农村老人有病可去医院治疗,子女只需支付报销外的医药和生活费用。据统计,天长市人民医院每年农村老人生病收治达9.8万人次、市中医院达7.8万人次以上,基本上改写了农村老人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只好在家等死的辛酸历史。

三是农村养老格局正在变革之中。就现有条件下,农村老人选择到养老机构集中养老尚不现实。

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存在财力跟不上的问题。以天长市为例,近年来,该市按“集中居住、自行管理、自行生活”原则,各级政府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了17家农村敬老院,新建面积达40000平方米,新增床位2400个,现共拥有床位4000个,目前17家敬老院正常收住“五保”老人,但全市则有5万多人的农村空巢留守、独居老人。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正在加大农村养老事业的投入力度,一些民间养老机构也在迅速发展。天长市冶山、郑集、杨村等10个镇敬老院新建后,每家都接收了数量不等的农村空巢留守、独居老人。但每年不菲的养老费用,把许多想入住的农村老人挡在门外。杨村镇光华村的一位老人就说:“我也愿意到老年公寓养老,但考虑到子女挣钱不易,所以就只好呆在家里了。”

nlc202309051759

四是国家对农村残疾老人采取了一些救助措施。评有残疾等级的农村老人,可享生活补贴和经商税收政策性优惠。此外,对患有白内障、传染病等老人,国家免费为其治疗,肢体残疾的老人可享受生活器具如轮椅、拐仗等资助。

五是实施农村文化工程缓解农村老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文化工程,在闻名全国的文化之乡天长市郑集镇,建有一家中等规模的农村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是专门为乡村老人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之为乡村里的“夕阳红俱乐部”。近年来,该镇许多农村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都喜欢在这里吹拉弹唱,享受夕阳之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给老人带去快乐的文化乐园,也常常因管理人员接不上茬、运转及维护经费断档,存在关门之忧。

三、解决农村养老难的建议

一是多方努力,共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社会、家庭都应真正重视农村养老问题,推动农村养老事业协调发展。政府应把公共资源配置的重点放在农村,公共财政要增加对农民养老保障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实现免费为农村空巢留守、独居老人提供养老场所和服务,并逐年逐步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消除农村老人的后顾之忧。同时,要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有能力的企业家和工商大户要伸出援手,真心实意地捐款捐物,兴办面向农村空巢留守、独居老人的养老慈善公益事业。

二是探索多元化、社会化兴办农村养老机构。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模式,加快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多方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培养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提供包括日间照料、卫生服务等多种养老服务,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康复、专业护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方面延伸,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

三是加强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和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和福利制度,为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医疗保健等提供有力保障,尤其是要加强对失能、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照料和各项服务。同时,政府要通过适度加大对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报销比例等举措,让农村老年人都能看得起病,真正拥有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

四是改善农村老人的文化生活。除要求子女发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之外,还需要社会的相关配套机制。要以村为单位,建立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和健身活动场所,定期开展老人文化活动。同时,努力执行国家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纪委、市政法委)

责任编辑:欣闻

3.环保与养殖两全问题思考建议 篇三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由于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尤其是使用国家严禁使用的农药,造成蔬菜产品农药残毒超标。

1.2 由于盲目施用化肥,尤其是过量施用氮肥,引起土壤中硝酸盐的累积,进而造成蔬菜产品中亚硝酸盐超标。

1.3 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造成农田及水质受到有害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的污染,进而造成蔬菜产品中砷、镉、铅、汞、铬等残留物超标。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

2.1 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形成了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倾向。

传统农业生产一直以增加产量为第一目标,农民们更多关心的是成本、产量、价格和管理,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时明知剧毒农药有害,但因其杀虫谱广、药效时间长、相对成本低,也要在生产中使用。

2.2 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组织实施。

在现行的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体制下,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整个生产过程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全程控制,协调统一所有生产者的管理。分散的生产经营体制,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特点,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难度。

2.3 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

由于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的防治不科学,发生了病虫害,没有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造成错用、乱用、滥用农药及其他投入品,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很难保证。

2.4 开放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降低了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准入门槛。

农产品销售比较自由,既有批发,又有零售,还有转手倒卖。销售主体的多元化,使优质农产品不能实现优质优价,既降低了生产经营者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又使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监管难以到位,一些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的农产品仍有销售渠道,发生问题无法追查。

2.5 多头管理的农资市场管理部门,削弱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力度。

农资经营市场允许多种主体进行农资的经销、代销、分销,因此,加强农资销售市场监管显得非常重要。而农资销售市场监管又涉及到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存在着执法主体多元、职能重复交叉和相互扯皮等现象,未能形成合力和建立严密的农业投入品源头控制网络,使一些剧毒高残留农药不适当地使用成为可能。

3 措施与对策

3.1 认真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没有农民的参与难以取得成效。要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投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列入农民教育工程的重点内容,让农民懂得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为什么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怎样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培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带头人,既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户,又成为农情信息发布的宣传员,同时也成为农资销售的中介力量。

3.2 重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管理。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化学农资在土地中的逐年蓄积,耕地质量、灌溉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涉农部门要规划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在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同时,加强对已认定基地的管理。

3.3 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

加强农产品产地认证和销售市场监管,逐步实现农产品销售市场准入,都需要发挥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建议各级政府安排必要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经费,专门拨付,专项使用。拓展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的服务领域,定期进行抽检,并通过专门的信息发布渠道,公告检测结果,引导消费。

3.4 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工作。

上一篇:2024年安徽农村信用社招聘面试复习题六下一篇:消控中心值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