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雄”到英雄

2024-11-01

从“英雄”到英雄(8篇)

1.从“英雄”到英雄 篇一

积极心态能使一个懦夫成为英雄,令心志柔弱者变为意志坚强者。

积极心态能使一个懦夫成为英雄,令心志柔弱者变为意志坚强者,让软弱、消极、优柔寡断的人变成积极的人。

积极心态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虽然人人皆可拥有积极思想,但有些人在将之应用到实际时会发生困难。这是因为某些奇怪的心理障碍会导致积极思想的无效。一个人若是不断地怀疑、质问,那是因为他不想让积极思想发生作用。他们不想成功,事实上他们害怕成功,因为活在自怜的情绪中安慰自己,总是比较容易的。有时失败是自己造成的,当别人提出新的建议(例如积极思想),以有助于我们度过难关时,我们总是下意识地使这些方法失效。这样我们便认定是这个原则无效,而不是我们自己有问题。一旦我们了解到正是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在作祟时,积极思想便开始发挥它的功用了。

我们因为做错了某事感到内疚,便希望被人惩罚;如果仍无法纠正,我们往往通过失败来寻求自我惩罚。人性通常如此。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须将这些过错清除,负疚感才会随之消失,自我惩罚的行为也就不必要了。当这一过程完成后,积极思想便能发挥极大功效。

有时候,积极思想之所以无效,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没有真正去实行这一原则。积极思想需要不断训练、学习及实践。你必须主动地坚持实行,有时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看到成效。

本·霍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高尔夫球手,他自称去球场练球是“训练肌肉记忆力”。当他上场时,总是重复练习同一动作,直到他的肌肉都能“记住”动作的规律为止。我们的思考习惯也是如此。我们必须重复训练思维习惯,直到当我们遇到麻烦时,思维能有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做出反应为止。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必须被训练成积极思考的模式。

积极思想只有在你相信它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功用,而且你必须将信心与思想过程结合起来。很多人发现积极思想无效,原因之一是他们的信心不够,用怀疑和犹豫不停地给它泼冷水。他们不敢完全相信,而一旦你对它有信心,便会看到惊人效果。

具有勇敢而大胆的信仰——这是一切成功的法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远阻挡信仰的力量。信仰可以集中一切力量,正如《圣经》中所说:“只要你有信仰……你将无往不胜。”不再迟疑、不再怯懦、不再猜测,要勇敢而大胆地相信这一切,你就能胜利。

积极心态真的有效。只要你愿意耕它耘培植它,积极心态便能发挥力量。但养成它并不容易,它需要艰苦的工作和坚强的信仰,它需要你诚实地生活,拥有想成功的欲望。同时,运用积极思想时,你必须坚持才能成功。当你确定已经掌握它时,你应再进一步发展积极的心态。

卡耐基有一位朋友加斯汀·达特瑞,他是克萨尔药品公司的一位高级主管,一名很棒的销售人员和公司领导。他说:“积极思想如同打高尔夫球,你打了一两个好球,便以为懂了这种运动。但下一步,你可能就击不中球。所以,你必须反复地实践积极的心态,并且不断地学习。”

达特瑞说得一点也没错!你必须每天不断地学习,调整你的思维方式。如此一来,你所得到的效果也会超乎你的想象。这样的回报是值得你改变习惯并付出努力的。

2.从“英雄”到英雄 篇二

奶娃这个名字确实名副其实, 这表现在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中。这些人中有他的父母、姐姐、亲戚、朋友和其他人。因为他的父亲打了他的母亲, 他动手打了他的父亲, 使他的姐姐们误以为他要代替他的父亲而成为这个家庭的主宰, 使他和他的父亲、姐姐们都有了嫌隙。又由于他带着他的朋友吉他偷窃他姑姑派拉特的所谓的“金子”结果被警察抓走把事情搞砸, 使他受到吉他的猜疑, 让吉他误以为“金子”藏在别处, 以致后来遭到吉他的追杀, 派拉特被吉他误杀。此举也遭到他父亲的愤怒和谴责, 因为他的父亲想独吞“金子”。而奶娃的偷窃也是恩将仇报的行为, 因为派拉特比爱她自己更爱他, 结果他却深深地伤害了她, 尽管派拉特不会这么想。偷窃这件事充分说明奶娃幼稚不成熟, 做事情缺乏考虑很没有头脑。奶娃跟踪他的母亲露丝到她父亲的墓地, 怀疑他母亲有外遇, 结果发现他母亲守护多年的秘密, 也是他母亲排解心头苦闷的方式。露丝向他倾诉她多年的苦痛和无奈, 他却没有说一句安慰的话, 反而他表现出极度的冷漠与厌憎, 使他与露丝本来就不亲密的母子关系更加疏远了, 同时也关闭了母子之间沟通的渠道。他的姑姑派拉特是他生命的间接缔造者和保护者, 她恐吓老梅肯不让他伤害还未出世的奶娃, 她教会他作为男子汉要扛起应负的责任。然而所有这些并没有换来奶娃的感恩, 他却和他的朋友吉他到她家去偷窃, 如果派拉特反抗就打算把她打晕, 这简直就是禽兽的行径, 而且还是对自己有恩的人!他向他的父亲告发他的二姐科林西安丝和穷人波特交往, 致使科林西安丝被迫辞掉工作、被软禁在家里, 差点失去一生的幸福。哈加尔爱他甚至胜过自己的生命, 但奶娃把征服哈加尔看成是一种冒险和刺激。当他厌倦了哈加尔, 就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哈加尔, 导致痴情的哈加尔抑郁疯狂而死, 奶娃的不忠诚导致了哈加尔的悲剧。

从奶娃与他周围的亲人和朋友的关系中, 我们可以看出奶娃的自私、冷酷、没有人情味, 没有起码的道德底线与做人的准则。奶娃没有种族意识, 他对黑人的无辜被杀无动于衷, 不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听不懂黑人讲的故事和笑话, 不能融入黑人群体。他也没有政治觉悟, 对吉他及其恐怖组织七日社滥杀无辜白人的行为麻木不仁。也正因为奶娃是这样的人, 才使得他和这些人之间矛盾重重冲突不断, 当这些矛盾和冲突不能靠奶娃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解决时, 莫里森安排奶娃南下进行寻金之旅, 同时也是奶娃的成人之旅和英雄之旅。

在古老的非洲文学传统中, 男性往往要借助女性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事业。梅肯要完成从奶娃到英雄的蜕变要靠领路人和造就者。派拉特担当起奶娃精神上的领路人。派拉特具有神奇的力量, 她是非洲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派拉特是在母亲死后自己挣扎着脱离母体来到人间的, 长大后腹部光滑没有肚脐, 这暗示着派拉特的神秘色彩以及自立非凡的高尚品质。派拉特 (Pilate) 是《圣经》中杀死耶稣的那个人, 但她的父亲却坚持给自己的女儿命名为派拉特, 因为他“看着挺有劲和挺有神气的字母, 觉得像一排小树中高贵、挺拔、有压倒一切气势的一株大树”, 【2】而且发音像“船只的领水员” (Pilot) 【3】。可以说派拉特没有辜负她父亲的愿望, 她确实是奶娃的精神支柱及领路人。

在南下寻金过程中, 奶娃了解到自己的祖先是会飞翔的所罗门, 是当地人的骄傲, 并且当地人把他的祖先的事迹编成歌谣来传唱, 这些激发起奶娃无比的自豪感。当地的人们把他的祖父和父亲当做英雄般崇拜, 这无疑转变了奶娃对父亲的印象和看法, 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融化了奶娃心中对父亲的鄙视和冷漠。

在寻金过程中打猎情节的安排富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奶娃与加尔文等老猎手的打猎经历对奶娃的成长至关重要, 这段经历在奶娃从白化的黑人变成真正的黑人过程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打猎的过程中奶娃对猎人们用声音相互联络大为惊叹, 他意识到“在这种地方, 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就是与生俱来的神态, 余下的便只有学着去应用的本领。以及坚韧的品德。……在需要感觉的一切事物中, 要有一种分辨能力, 一种生命本身可以仰仗的能力”。【4】加尔文他们能与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无障碍的沟通, 使奶娃在情感上缩短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并涌起融入他们的强烈愿望。在非洲的文化传统中, 打猎是展示男性威望的形式, 对奶娃而言是他的成人仪式, 是奶娃寻找自我的一部分, 最后黑人群体原谅了奶娃以前的冒犯和鲁莽行为, 并接纳了他, 使奶娃有一种归属感, 可以说奶娃此刻已完成了成为英雄的蜕变, 这从他回到北方后的所作所为可以证明:他珍藏了哈加尔的头发, 担负起应负的责任;从他母亲那扭曲的微笑中看到了宽心;他和父亲促膝谈心讲南下的见闻;在派拉多临终时他给她唱歌, 在黑暗中勇敢面对吉他, “他像北极星那样明亮、那样轻快地朝吉他盘旋过去, 他们两人谁的魂灵会在自己兄弟的怀抱中被杀死是无所谓的”, 【5】所有这些都印证了奶娃的成长, 证明了奶娃的英雄气质, 承担起自己对家庭和民族的责任, 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并能带领着人民走出现实生活的困境, 创造幸福的生活。

《所罗门之歌》向我们展示了英雄的成长过程, 使我们知道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扎根于本民族的价值体系, 追求真理, 富有爱心、有道德和责任感的人。

注释

1[1]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 胡允桓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 第21页

2[2]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 胡允桓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 第24页

3[3]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 胡允桓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 第25页

4[4]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 胡允桓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 第324页

3.从反抗英雄到护法英雄的孙悟空 篇三

一、反抗基因与护法使命

古代神话传说中许多英雄人物的出生都很特别,姜嫄踩天帝脚印受孕而生商人先祖后稷:简狄吞鸟卵而生殷人先祖契等。这些英雄人物因有母无父(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子)而显得与众不同。

孙悟空的出生更反常,他干脆无父无母,是凝聚了天地日月的精华,从石头缝里蹦出的石猴。“仙石……盖自开天辟地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卯,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他一出生就同现实世界没有任何文化联系,没有血缘宗法伦理的羁伴,没有与生俱来的身份地位,是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化外之人,他摆脱掉了一切束缚与禁铟,从而获得了彻底的自由,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具有了向往自由和反抗压迫束缚的基因。

也正因为如此,孙悟空一出生,就“目运两道金光,射冲牛斗”惊动了天宫玉帝众神。我们从中看到这样得意义孙悟空目中的两道金光就是胸中自然灵秀之气的反映,他没有等级观念,不知秩序为何物。他一出生,就与玉帝为象征的现存社会秩序产生矛盾。他是现有秩序的破坏因素。会让天宫众神不安。但是,孙悟空在服饵水食之后,这两道金光便逐渐潜藏以致消失。“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这就意味着,人之初始无论如何自然灵秀,只要你成为社会的人。便会有了束羁,社会秩序必将完成对其改造,使之潜息“射冲斗府的金光”,最后,成为现存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所以,玉帝才在最初的惊动之后,恢复了常态:“下方之物,乃大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正像后稷、殷契不同寻常的出生,本身就暗示着他们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一样,孙悟空神秘的出身也是一个暗示,他终将要通过一番惊天动地的磨难和作为,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成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英雄。他与生俱来来的反抗基因和由此导致的种种激烈的反抗和破坏,是为了使他完成自我思想改造,成为坚定护法英雄的前奏序曲。因此,从一开始,孙悟空身上就带有悲喜剧色彩:他的反抗是为了皈依,皈依的虔诚必须以反抗为铺垫,反抗的悟空和皈依的悟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是割裂开的两个部分。

二、护法的前奏——激烈的反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但弱小者因为弱小而反抗无力,最后只落得“两泪涟涟”,顶多也只是寄托于阎罗神灵。死后显出一些“大旱三年”、“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之类异灵的事,但孙悟空不是弱者,他是神通广大、神鬼皆惊的强者,有成功的可能性,反抗自然就更激烈,何况他还有反抗的基因。弱小者反抗强权是因为他们最可怜的生存权力也受到威胁。孙悟空的反抗更彻底一些,他的反抗是由于他崇尚自由和个人能力的价值观念,与王权的秩序、等级制度引发的矛盾。

孙悟空出生后。并不具神力,只是依靠个人的勇敢为众猴找到花果山水帘洞这样一个“天造地设”的好去处,被众猴拥戴为王。这是他个人能力首次得到外界的承认,也奠定了他最初的价值观念。为了长生不老,摆脱生死的束缚,他访道求师,靠自己的勤奋与聪明学得一身非凡本领,取得了与天地齐寿的资格。然而阎王并没有承认这种资格并派小鬼来勾他,他才大闹地狱,强行勾销生死薄,“了帐,了帐,今番不服你管了!”第三回)他没有私有财产的观念,所以闯入龙宫,强“借”如意金箍棒,理由也很简单,我有本领拿。闹龙宫闹地狱的胜利再次强化了他的价值观念:蔑视秩序,能者为王。这是他与社会秩序激烈冲突的开始。

他在天庭的反抗也是如此,就悟空单纯的思维而言,养马、看桃园与托塔天王、玉皇大帝的工作,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承认老孙有本事就行,“老孙自少儿做好汉。不晓得拜人。就是见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个诺便罢了。”(第十五回)他喜欢的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他其实并不是要做皇帝,而是为自己有与玉帝一争高下的能耐的自豪。当他以为弼马温是个很大的官,也就是自己的能耐受到了天庭的承认时。满心欢喜:当他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品、不入流的小官时,恼羞成怒,“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晃一晃,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第四回)玉帝无奈,封他做“齐天大圣”,他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天下第一”的认可:当他得知蟠桃会自己未被邀请,才恍然天下第一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自己再次被骗了。他这次的脾气发得更大,大闹蟠桃会,饮仙酒,偷仙丹。把天庭闹得乱作一团。他这样反复无常,很像一个受不得委屈的任性而脾气很大的孩子,不知“服从”“秩序”为何物。他在如来面前要夺玉帝宝座只是因为“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他的这些行为有草莽英雄的特征:情绪化、无理性。这些大无畏的反抗在前七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喜剧色彩最为浓烈。然而,草莽英雄的反抗注定要失败的,悟空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喜剧变成了悲剧的前奏。

三、反抗英雄的死亡。护法英雄的诞生

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理性、秩序化是历史潮流发展的必然。社会的理性、秩序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以牺牲个人的自由为代价。孙悟空的反叛一开始就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与强大的社会秩序对抗,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但是即便是失败,也不失英雄本色。共工失败了,但他怒触不周山,致使天柱倾折。地陷东南:刑天即使被砍下头颅,仍以乳为目,以脐为嘴。反抗不止。如果悟空的失败是带着不屈的精神以死亡告终,多少还会让读者感到几分欣慰,但可惜悟空没有共工、刑天的宁死不屈精神,他终究是屈服了,而且屈服得特别彻底。这使他先前的反叛的、大无畏的形象成为屈服后的一种陪衬。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为了自由,宁可以生命毁灭为代价是悲剧:反抗的结果是反抗精神的彻底毁灭,是更深层次的悲剧。

他的屈服是从暴力强迫转化为自觉服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他被压在五行山下开始的。

自从等级社会建立后,人类对社会秩序的反抗就从没有消失过,但每一次似乎都是以反抗者的失败而告终,虽然在斗争中,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但个体相对于强大的社会秩序、国家机器而言,显得多么脆弱而渺小,很容易让反抗者产生一种生命虚无的恐惧感。

身为神仙,对这种恐惧感应该感受得更为强烈:五行山下。一压就是五百年!如果五百年不足以使他屈服,那么就是又一个五百年,反正神仙是长生不死的,而长生不死地忍受这种“生命虚无”的折磨,远远要比死亡可怕。希腊神话中,巨人阿特拉斯,就是因为无法承受这种永无止境的折磨,情愿变成了没有生命的石头。所以,悟空对观音说:“五百年了,不能展挣。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第八回)。肉体尤其是精神的折磨,使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开始求人了。不管他是否违心地说出这句话,起码在表面上是屈服的开始,这使他从反抗英雄转向护法英雄成为一种可能。

为了摆脱掉无休无止的牢狱之苦,他顺从如来、观音的安排,拜唐僧为师。但他脑后的反骨并没有消失,几次要抛弃唐僧,甚至要打杀师傅,他对社会秩序的威胁仍在,但“紧箍咒”的威胁使他彻底放弃反抗的幻想。“金箍儿……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的。社会首先用暴力给他上了思想改造的第一课,使他认识到除了好好接受改造,给精神套上枷锁,他就永远不可能获得身体的自由,永远被压在五行山下。为了身体的相对自由,他必须放弃精神的自由:这是悖论。

对社会而言。与其花大力气消灭一个反抗者的肉体,不如征服其精神,使之为我所用,对一个不羁之才进行思想改造的最好办法是:恩威并用。社会对他进行思想改造,除了精神消灭和残酷肉体惩罚之外,就是诱人的奖励:修金身,成正果。既然反抗是条死胡同,皈归才能获得正果,得到奖赏和社会的认可,除了皈归屈服,他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历来反抗者只有两条路可走,或被消灭,或被招安。即使是极少数成功了,也不过是江山易性。换汤不换药,与招安有何区别?因为是神仙,他连死亡的权利都没有。“臣今皈命,秉教法门,再不敢欺心诳上”(第五十八回)真诚的忏悔,标志着一个反抗王权的草莽英雄精神的死亡,也标志着一个维持秩序理性的护法英雄的诞生。随着反抗精神的彻底死亡、悲剧程度的深化,也就开始了向喜剧的转化。新的一幕喜剧在悲剧的基础上上演了。

孙悟空角色转换过程是、思想改造的过程。改造的过程是痛苦的。他必须放弃自己原来对自由和个人生命价值的追求,这需要铁杵磨针的勇气,将自己固有的思想一点点连血带肉地磨平削尽。过去他靠力量征服世界,现在他必须学会用理性——不惜忍辱负重来换取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忍辱负重是在秩序化理性的社会里生存必需的本领,这种本领的大小与成功的大小成正比,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对于野性难驯的悟空来说不啻于需要九死一生的勇气。然而,玉不琢。不成器,唯有其难,才见其志诚,才见社会力量的强大,才见“正果”之珍贵。他改造自己思想的过程就是浪子回头成为护法英雄的过程。

一旦皈依,先前的反抗愈激烈大胆,后来的顺从忍耐愈坚贞彻底。三打白骨精,他一心护主。而昏庸的唐僧听信八戒谗言,使他受尽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打击,他赤心不改,谁能说这不是他走向成功经历的又一次八卦炉的锤炼呢?一次唐僧身体不适,担心误了行程,流露出自责的态度。悟空说:“师傅说哪里话?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作徒弟,就是儿子一般。又说道“‘养儿不用屙金溺银’。只是见景生情便好,你既是身子不快,说甚么误了行程,便宁耐几日,何妨!”第八十一回)此时的悟空,哪里还有一点齐天大圣的影子,俨然是中规中矩的贤子孝孙,他已由天不怕地不怕的孙大圣,变成了卫道护法的孙行者了。他成功地消灭了自己原来的精神。接受了一套对他来说全新的社会观念。

他不但完成了自己的改造,还按社会的要求去改造那些和他以前一样的不驯服者,他帮观音收服了红孩儿,还认为做了件大好事:红孩儿跟了菩萨就有了很好的社会前途,比上山当强盗好多了:而牛魔王夫妇则认为自由和天伦之乐,才是最珍贵的东西。孙悟空已经完全背弃了以前的追求和价值观念,离修金身、成正果的光辉顶点越来越近了。

既然一切妖魔鬼怪八十一难都是佛祖、菩萨的安排,取经路上的千难万险还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在于,这是一个过程,一个思想改造,脱胎换骨的过程,消灭了一个捣乱破坏的妖仙,成就了一个修成正果的圣佛。

他在护送唐僧取经的途中,依然出尽了风头,每次遇到大难,总是叫天天应,叫地地灵。搬救兵,没有人敢不帮他,而且对他恭恭敬敬。特别是车迟国斗法:那行者道:“但看我这棍子:往上一指,就要刮风。”那风婆婆、巽而郎没口的答应道:“就放风!”“棍子第二指,就要布云。”那推云童子、布雾郎君道:“就布云!就布云!”“棍子第三指,就要雷鸣电灼。”那雷公、电母道:“奉承!奉承!”“棍子第四指,就要下雨。”那龙王道:“遵命!遵命!”(第四十五回)。依然威风不减当年,喜剧色彩十分明显。但众神惧怕的已经不仅仅是他威风凛凛的往昔,更主要的是他现在的特殊身份——领了如来、观音的最高指示之后的合法社会地位,如果他仍然是大闹天宫的那只野猴子,众神当然不会这么驯服。抛弃了桀骜不驯的野性,成为社会接纳的守法者和护发者。

4.从“英雄”到英雄 篇四

我觉得《古代英雄的石像》不是一篇难以理解的作品。我父亲是在1929年9月写这篇童话的,写完以后先让我读,把我当作检验他的作品的第一读者。那年我11岁,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读了之后跟父亲说了些什么,我早已忘记了,但是记得父亲对我的理解是满意的。而我呢,在我父亲的童话中最喜欢的就是这一篇《古代英雄的石像》,因为我第一次读就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还记得在解放前,有几种语文课本(那时候叫“国文教科书”)也选了这篇童话,却不记得当时有哪位老师向我父亲提出过问题,那么为什么到了解放以后,反而发生问题了呢?我想决不是老师的理解程度不如解放以前,而是那时(我指的是1956年我父亲写那篇《后记》之前)的语文课有一种不太好的倾向,就是离开了作品的本身,去刻意强求作品的思想性和政治意义。记得那时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问那个石像指的是谁,是不是蒋介石。认为石像肯定是蒋介石的,前几年我还见过一位。他不是语文老师,而是专门研究我父亲的作品的。他说这篇童话是在“四一二”事变之后两年多写的,不说蒋介石还能说谁呢?我说不是,他说一定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他大概想起了我是作者的儿子,才让步说:“那么我这样体会行不行呢?我认为我这样体会,作品的意义就深刻多了。”我只好说,怎么体会都可以,这是读者的自由和权利;但是读者的体会再深刻,仍旧是读者的,决不应该强加给作者,因为作者没有这样想过。

我这样说丝毫没有损人的意思。拿《红楼梦》作例子来说吧,现在有许许多多看法,有的`说反映了阶级斗争,有的说塑造了叛逆性格,诸如此类不可胜数,体会大多很深刻。但是再深刻也是读者的体会,二百几十年前的曹雪芹决不可能具备这么些现代化的概念。但是不能说因为曹雪芹没有这样想过,现代的人就不能这样体会,因为怎么体会是读者的自由和权利。话虽这样说,但是这种自由和权利也不是没有边际的,总不能离开作品去随意臆想,总得依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作出自己的体会。所以我认为在语文课上教文学作品,老师要用主要精力去引导同学们增进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还要随时启发他们发表自己的体会,鼓励他们说自己的话,说有根据的话,不要说套话,不要说空话。

要是同学们的体会互相不一致,怎么办呢?要是同学们的体会跟作者原来的想法不一致,又怎么办呢?我想:如果大家的体会都是以作品为依据的,就不会相差太远,也不至于跟作者的想法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也不必求得完全一致,对文学作品有不同的体会本来是正常的事儿,是可以容许的;如果只能定于一,对《红楼梦》还有什么可研究的呢?而且我想,在语文课上还应该鼓励同学们尽量发表各自的体会。这样的自由讨论,让同学们互相补充互相纠正,正是使他们加深理解的好方法,正可以培养他们喜爱文学作品的习惯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5.从“英雄”到英雄 篇五

每一个英雄都有着他的成长过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他完成了一个由普通人到英雄的蜕变,成为了救世主。

每个英雄都有着他成为英雄的潜质。在《战狼Ⅰ》中,冷锋原本是我军某部队的一名狙击手,性格桀骜不驯,痞气十足。在一次抓捕南疆贩毒分子的行动中,贩毒分子用枪抵住人质,双方处于僵持阶段。这时,冷锋出现,将贩毒分子毙命。可却由于违抗军令,将要被开除部队。英雄是一个拯救者,同时,也需要有一个拯救英雄的人,这样,英雄才能最终成为英雄。恰在此时,女主角出现了,龙小云,我军特种部队战狼中队队长,敏锐地判断出冷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让他加入了战狼中队,由此,冷锋华丽转身,开始向英雄迈进。

这时,矛盾冲突开始加剧。冷锋击毙的,恰恰是贩毒集团头子的亲弟弟,为了给亲弟弟报仇,贩毒集团头子请来雇佣兵,去杀冷锋,同时,自己潜入中国。而在电影中,恰恰是这个矛盾冲突的出现,加速了冷锋英雄形象的实现。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冷锋和战狼中队的队员深入敌方腹地,击毙对方首长,可在撤退中,于密林深处,遇到了等候在那里的雇佣兵。狭路相逢勇者胜,在丛林深处,冷锋和战狼中队的队员们与雇佣兵开始了一场残酷的搏斗。而在搏斗中,与战友的友情,对敌人的仇恨都演绎得酣畅淋漓。最终,冷锋杀死了雇佣兵头领老猫,抓住了贩毒集团头子敏登。当他在国境线上将敌人踩在脚下的那一刻,向全世界证明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最终,冷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也由此赢得了龙小云的芳心,抱得美人归。

但《战狼Ⅰ》只是冷锋这个英雄成长的史诗的序章,冷锋这个英雄的形象并不丰满,充其量,《战狼Ⅰ》中的冷锋,是一个优秀的战狼中队队员。在《战狼Ⅱ》中,冷锋的护民爱国的行动,才让他成长为一名英雄。

《战狼Ⅱ》现在票房高歌猛进,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神话,突破40亿是眨眼的事。影院观众如潮,好评不断,为何?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个英雄梦,他们渴望英雄的出现,英雄是他们的希望。正像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苏?卡莱尔所说,“全人类对英雄的崇拜,昨天有,今天有,将来也一定有。”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着英雄梦。而冷锋,圆了国人的英雄梦。

何为英雄?不是勇武过人就可以成为英雄,能够“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的,充其量是个勇士。英雄,首先,是应有强大的心志和毅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监狱中的冷锋,随之而来的打击就是,未婚妻龙小云在执行任务中牺牲了。身处铁窗的环境中,爱人又失去了生命,冷锋的内心饱受着折磨,他是痛苦的。这些心志的磨砺,为他以后所做出的壮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英雄是有着内在的英雄品质的。英雄的内在品质应包含两点:一是为人民甘于奉献,二是为国家勇于牺牲。无私忘我,不畏艰险,为国为民,甘于奉献和牺牲的人,才可称为英雄。而冷锋,就是这样的英雄。

为了人民,冷锋敢于直面现实,从不考虑自身。在《战狼Ⅱ》的开始部分,冷锋送战友俞飞的骨灰回家,恰好遇到俞飞的家被强拆。为了保护战友的亲人,冷锋在愤怒中一脚踢死了骄横跋扈的拆迁队长,失去了军人的身份,被关进了监狱。其实,冷锋不是不知道踢死拆迁队长的后果,可为了让战友的亲人能有一个平安的生活,他宁可牺牲自己的前途。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想的,只有人民。

为了国家,冷锋毅然孤身一身,单身一人闯入叛军交战区,营救被困在华资工厂的四十七名员工。而在营救的过程中,冷锋被感染了病毒,差一点失去生命。随后,他在营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股欧洲雇佣兵。冷锋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经过一番激烈而惨烈的较量后,最终杀死了残暴的雇佣兵首领老爹,而这个老爹,恰恰是杀害龙小云的凶手。冷锋,在解救人民的同时,报了私仇。最让我震撼的情节,是在影片结尾的时候,冷锋和解救的员工们为了穿越交战区,用自己的胳膊当作旗杆,举起了我们的五星红旗。在两伙叛军的注视中,冷锋和被解救的员工们回到了安全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地方。当看到这一情节的时候,我的目光紧紧地盯住在屏幕上,英雄虎胆,红旗飘飘,一种无法形容的民族自豪感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这时的冷锋,无疑成了救世主,也把自己的英雄形象诠释得淋淋尽致,而这一英雄形象,也定格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电影,《战狼Ⅱ》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成功,可谓惊人。我想,短时间内,《战狼Ⅱ》所创造的票房,是无人能超越的。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观众是热血沸腾的,在今天这样的一个国际形势下,《战狼Ⅱ》是一部很好的爱国题材的电影,中国,需要这样的一个世界级的英雄。向世界证明,“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人民,既需要大英雄,也需要小英雄。小的英雄,在和平的年代里,就是敢于坚持正义的人,敢于坚持真理的人。英雄形象太丰满了,离现实生活就远了。我们处于平凡的生活中,在平凡的生活中,也需要维护正义的人。这些维护正义的人,就像鲁迅所说的,他应是个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不文明的举止,能够直言说出;面对违法犯罪活动,敢于挺身而出。前日,在网上看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位年轻男子,光头阔嘴,一看就是个流氓。在车上摸一位年轻女子的手,被斥责后,竟然对女孩大打出手,随后,在车上开始了一顿国骂。最终,全车人群起殴之,打消了流氓的气焰。在那一时刻,这一车人,都可以成其为英雄。

这,毕竟是个例,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在面对非正义之举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是在关涉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渴求英雄的出现。其实,我们就是拯救自己的英雄,坏人大多数都是外强中干的,凶恶的面容都是假相,是骗人的,只要我们敢站出来,面对这些社会上的阴暗面,奋起反抗,就能自救,也能救他人。人人皆可为英雄,关键是看我们去不去做。

《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真实身份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可是,他们却被称为英雄,为何?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英雄才能做出的事情。在他们施出正义之举的时候,我们能说他们不是英雄吗?最起码,在被拯救者的心中,他们是英雄。武松景阳冈打死害人猛虎,在阳谷县的百姓心中,他是英雄;鲁智深解救金翠莲,三拳打死镇关西,在金翠莲的心中,他是英雄;李逵坐堂寿张县,处处为当地百姓着想,为百姓断案,解民忧,在寿张县百姓的心中,他是英雄。坚持正义,又能伸张正义,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英雄的事。

一个人,只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并付诸于行动,想办法,想对策,他就是英雄。穹顶之下,雾霾横行,柴静敢于直言,发民声,她就是英雄;关心百姓食品安全,为了探求转基因的是是非非,崔永元不顾及自身安危,到国外实地采访,他就是英雄。

6.从“英雄”到英雄 篇六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在文学史上,曹操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给后人留下了虽然数量不多质量质量却上乘的诗篇。他登高必赋,且多悲凉之句,诗作以慷慨悲凉之风骨见长。其中〈〈短歌行〉〉就是他的一篇代表作。〈〈短歌行〉〉集中展现出了曹操作为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一直为后人传诵不衰。曹操堪称人生的斗士。

全诗开头就有所不俗,从人生短暂、时不待我角度巧妙入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若朝露,去日苦多。”开篇就让人一震,曹操一定是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就为为全篇奠定了一种昂扬的基调。“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的忧患,是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是对人才的渴求,所以借杜康旧消愁,没想到借酒销愁愁更愁。这种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闲愁。这种愁实则是一种渴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紧接着的几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并活用了《诗经》中几个句子。引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以表明自己的一片真情,自己是一个对人生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人,自己的这片忠心何人能知晓呢?借用“呦呦鹿鸣“几句,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求,期盼人才归顺自己。经过中间巧妙的过渡,最末四句借用了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卒章显志,把自己与周公自比,再次交代了自己渴求得到人才的迫切心情,以及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他以他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广博胸襟,有容乃大,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各位贤才,还犹豫什么呢?他的忧患意识愈强,更看出他的只争朝夕,他的惜时如金,他的心情是多么地迫切。全诗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之势,此诗与他的另一首诗《观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汉高祖刘邦。曾记否,他荣归故里,与乡村小儿同唱《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场面何其壮观,他是何等春风得意。但是言为心声,《大风歌》同样流露出了刘邦对人生的诸多困惑:目前人才匮乏,希望得到一些猛士即贤才来辅佐自己保住江山。另外毛泽东的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也是透视出了一种抚今追昔时而萌生的历史苍凉与困惑。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道出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无不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同样,曹操也是。只不过在曹操身上表现的更为强烈罢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唯一“忧”字可总曹公心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酒真的能化解曹公之忧吗?通览《短歌行》全篇,可知好酒并未使曹操真正地解忧,那么是什么样的忧愁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举杯消愁愁更愁”呢?

一忧“人生苦短”。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再者,在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

二忧“求贤不得”。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让我们来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三忧“功业未就”。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

7.从“英雄”到英雄 篇七

影片的前半部分, 残酷的战争场面让观众震撼, 壮烈的战斗场景让观众感动, 激烈连贯的情节不让观众有喘息的机会, 便引领着观众的心绪过渡到了影片的下半部。下半部尽情展现出和平时期鸟语花香, 展现着和平时期的人们。谷子地, 剧中的主角, 战斗中的连长, 战争结束后, 他没有平常人的轻松, 为了让自己牺牲的战友得到应有的名誉, 让牺牲的战友们的家属能得到应有的待遇, 他在复员后, 将落实牺牲战友名誉和家属待遇的查证工作, 当成了后半生生活的一部分, 几经曲折之后, 在兄弟部队档案中查找到牺牲战友的线索 (谷子地所在原部队战争期间进行了整合, 部队番号取消) , 根据档案所提供的线索, 查询到牺牲战友的情况, 烈士名誉得到恢复, 烈士的英灵在九泉之下得到告慰。

最近, 解放军档案馆退休干部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 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他在征集工作中注意收集烈士档案, 并在利用工作中积极为老红军和烈士后代查证档案, 为落实待遇提供档案服务, 让英雄流血不再流泪。

由此想到, 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工作多么重要。假设谷子地没有在兄弟部队的档案中找到信息, 几十位烈士是否要永远石沉大海, 烈士的家属是否永远不知道亲人的下落。假设谷子地从开始就很顺利地找到档案, 并从档案上找到信息, 那么他是否也不用这么辛苦地到处奔波, 烈士的问题肯定也该早早地解决了。当然, 在战争年代的特殊环境下,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战争的环境下, 当时的档案管理人已尽力了。

与战争年代比较, 现在的环境是优越的, 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办公室内安心的工作, 不受外界干扰。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来保管档案和整理档案。我们要做的是, 对工作更认真一些, 更负责一些, 更敬业一些, 让档案在我们手里更规范, 让档案在我们手里得到很好的传承。对历史负责, 对后世负责, 不给历史留下遗憾。

8.从英雄到无名氏 篇八

自雕塑作为人类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被创造出来之后,人类的身体就一直是雕塑艺术里的一大主题。

从古典主义时期开始,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白色大理石雕塑成为了人们普遍理解和欣赏的雕塑作品。海神波赛冬,智慧女神雅典娜,还有许多男神和女神的形象都是依附在人类身体的视觉基础上建造的。其实,没有人见过真的神灵长的是什么样子的,或许,这世上真的有神灵和伟大造物者的存在,他们也许只是一团云霞,一个电子,或者甚至长得跟科幻小说里的外星人一样;但是,在人类艺术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人们需要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描绘神灵的时候,在文学表达和视觉艺术里,艺术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一个虚无的神的形象具体成一个人的形象来创作。

这个选择很好理解。首先,对于一个信仰和精神世界里的神,大家都不知道其具体形态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人的样子;二个是通过神的人化,可以建立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这也就更容易传达一些宗教故事和深化传说中的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化的心灵东西;第三,通过一个人类的形态展示一种神的存在,是一种借助人型的神性表达,这种手段可以启发出普通人的高尚灵魂,鼓励人们的自我升华和自我净化,继而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人神之间的交流。

所以,在古典主义时期的大部分雕塑作品里,艺术家对于一个神性的表达,都是在美化人类身体形态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例如罗浮宫的镇馆三宝之一,断臂维纳斯,也称米洛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就是人们最熟知的艺术品之一。她是1820年的春天,在希腊的米洛斯岛上被人发现的。从雕塑上的铭文看来,维纳斯应当是公元前100年左右的作品。这个两米多高的大理石神像,就是用一个圆润而自然的女性身体,刻画了这个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而自从她被发现开始,即使她的双臂已经残缺,她还是一直被公认为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

同时,除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男神和女神,代表着力量与勇气的运动员,各种战争故事里的战士和英雄,民间传说中的美丽少女,都成为了雕塑艺术的主角们。关于他们的雕塑作品往往也是神采飞扬,栩栩如生,用美化的人体的手法,刻画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充满动作和脸部神态的身体状况。

那么,这种人体形象就长期地占据了人类文明的雕塑艺术。它的一大功能就是利用人类的身体作为载体,通过观众自身的身体意识和雕塑的形态产生“通感”,启发和传递这件雕塑作品背后的叙事性,表达对神性和伟大人性的感召。所以说,宏观地来看,整个古典主义时期的雕塑艺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于——纪念、宣传、启发和感召。

正因如此,我们在许多的宗教场所,例如教堂和神殿里,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以人类身体为基本载体的雕塑艺术。这些圣人的形象和神灵的形象都和我们这些普通人很相似。有时候因为太相似了,以至于艺术家刻画出的,在他们的身体和生命里正在经历的痛苦、灾难和折磨,我们作为观者,似乎都能在我们自己的身体上感受得到——那么这种“通感”,就是艺术所追求的,所谓的“感同身受”。

例如,1496年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哀悼耶稣”,就是呈现了一个又唯美又凄惨的叙事状态——圣母玛利亚怀抱着被钉死的基督,悲痛万分。基督躺在圣母的双膝之间,肋骨上有一道伤痕,头部自然地向后垂下。圣母的面容显得很年轻,很美丽,也很忧伤。米开朗琪罗在这个作品里一反传统,将圣母刻画为一位少女的样子。他说:“圣母玛利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然能够永远保持青春美丽的容颜。”那么,这也就证明了作为创造者的艺术家在理解人型和神性之间关系的私人化处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玛丽亚是永恒的青春与高贵的精神的形象,也正好象征着人类在那时追求美好事物,并把这种期盼寄托在美丽的人形上的这一种精神理想。

由于这种雕塑艺术的神圣感和绝对的主导地位,导致了人们一直以来对于雕塑艺术的审美习惯。即使是在一些非宗教题材的雕塑作品里,艺术家也选择用一种类似宗教艺术的雕塑形式来创作,在刻画一个人物的形象上,会用一种极度的逼真效果,来讲述一个故事,展现一个寓言,或者用一种纯碎的男性或女性身体,来表达一个类似神性的人体美。于是乎,这种洁白大理石的,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类身体的雕塑语言,就成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观看方式,和理解雕塑的审美。千百年来,在教会和艺术工匠的高超技艺里,人们被培养出了对于什么是美的一种理解和期待,而人体的美,和美化人体,一直以来都成为了雕塑艺术里的一大主题。

但是,在19世纪末,随着现代主义思想运动的发展,固有的雕塑艺术的创作开始动摇,人们长期以来的理解方式和审美习惯就开始被打破。

在一个传统社会价值被放上了审讯台的年代,艺术家们纷纷开始有意地去破除艺术史里的创作常规和叙事内容。于是,有越来越多的,非神人和非名人的无名氏们开始出现在雕塑作品的内容里。而现代主义的雕塑艺术家们也开始尝试打破一直以来的,雕塑艺术所必备的叙事性——没有宏大的战争,没有深刻的救赎,就是生活的平淡和自然的纯净也能成为雕塑家的选题。于是,从现代艺术开始,一件雕塑所刻画的人物可以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是一个不知名的人,甚至可以是一个身材并不健美,面容并不姣好的人。

这种对于“非神化”、“不美化”的普通人性的表达,也就成为了雕塑艺术走进现当代艺术时期的一大特征。而这种对于古典艺术的挑战,在达达主义,主要是杜尚出现之后,随着现成品的艺术语言的使用,还有超现实主义对于拾来品(found object)的采用,雕塑艺术作为一种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整体创作方式和创作理念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伴随着这个“艺术走下神坛”的历史趋势,人类进入20世纪,随着50年代抽象艺术在美国的全面爆发,还有60年代的极简主义运动的巨大影响,雕塑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总体上,就开始出现越来越抽象,越来越“去像化”的这一趋势。那么,我们再看如今的雕塑作品,对于人体的描绘和展现就已经完全不是古典艺术时期的样子了;甚至可以说,整个雕塑艺术的创作就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不再以人类身体的描绘为绝对主体了。

我们现在人类的生活内容已经如此之丰富,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艺术家们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也不断翻新,那么,除了探索身体和研究与身体相关的问题之外,艺术家也有越来越多的材料和话题要去表现。所以,在整体上,当代雕塑的主题是越来越广阔的,而艺术创作的材料和手段也愈加丰富,呈现出全面的从雕塑艺术走向装置艺术的演变。

雕塑从底座上走下来,从单一的观看方式里被解放出来。有关一件作品的空间和氛围也成为了三位艺术家的创作内容,21世纪之后的装置艺术推进了雕塑艺术家们所追求的,多维度,多角度,更加立体的表现方式。雕塑艺术走入装置时代,艺术创作变成了一个行为,一个过程,一个互动,而并不是一件已完成的,沉默的,单向交流的作品。区别于雕塑艺术,新时期的装置艺术成为了一种观者的体验艺术。

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其实无论是雕塑艺术家还是装置艺术家,其实所有视觉艺术关心的各种社会问题,人类复杂的情感问题,艺术发展自身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关于人的问题。

千变万变,艺术其实讨论来讨论去,终究还是一种人类自我思考的表现。

因此,通过人类身体表现人类意志,通过这种“感同身受”来启发人们的思考,还是一种当代艺术家重要的创作手段。

所以,即使人体的表现已不是绝对的霸主;但是在当代雕塑艺术里,对于我们人类身体的讨论还是一块不能不说内容。

伴随着各种新思想和新语言的出现,雕塑艺术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表达方法和表现材料。例如,英国著名雕塑艺术家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雕塑就是一种人体的抽象表达。他在他的作品里研究了一种去像化的形态美,不再细节上追求人体的仿真,而是在整体上探求对于身体这个主题的不同展现形式。这种“变相”的人体表达,在进入20世纪之后,就开始渐渐地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尤其是随着1980年代,一批重要的欧洲雕塑家重新回到“身体”主题的创作上,一种新时代的,由新材料创作的人体雕塑遍开始逐步活跃在当代艺术的舞台。

在这个身体回归雕塑的1980年代,就有一批在二战后开始出现的德国雕塑家,他们多用大型的变形的人体,主要是夸大的头部和畸形的神情去表现一种二战后的创伤心理,以及艺术家对自己国家战争历史与人性黑暗面的反思。

其中,以德国艺术家的反思最为明显。这种反思的精神是以1938年出生的德国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为代表的。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巴塞利兹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感兴趣,有意忽视叙事性和象征性。到了1980年,他突然开始转为雕塑创作,专注于大型的木雕人像,有很多是传统的人物头像和半身像形式,但是雕塑风格十分粗糙和狂野。

巴塞利兹的艺术启发了很多同时期的德国雕塑家,例如,托马斯·舒特(Thomas Schütte)和史蒂芬·包肯霍(Stephan Balkenhol)。这一批德国雕塑家都从自己的私人体验和艺术视角,采取不同的雕塑风格展现了二战后的畸形的人物形态和不稳定的精神世界。同时,在创作材料上,他们所采用的不再只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大理石,而是包括了彩绘的木头,赤陶土,石膏,树脂,蜡和铜这样一些新型的创作材料。

在这批德国艺术家回归“身体”主题的雕塑创作浪潮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更为年轻的艺术家参与到了这种“身体”主题的回归创作。于是,在人类的当代雕塑的大发展里,就产生了一批艺术家,坚持用一种极度仿真的人物雕像,利用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的认知来进行创作和研究,创作了一些身体的模仿和复制为手段的艺术作品,代表人物就是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

1950年出生在伦敦的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从艺术初期开始就关注到了“人类的身体”这个话题。伴随着一系列的水彩画和炭笔画描摹人体的存在状态,他还坚持以自己的躯体作为原型创作雕塑。他把自己的身体用吸满石灰水的绷带缠住,然后作模,最终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对自己身体的铸铁复制,大小不一,探讨的关注点也不相同。总体来说,葛姆雷从自己的身体作为出发点,长期探索着人类身体的形态和情绪的展现,同时,他的大型雕塑艺术还讨论了人类与人类居住的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

他的人像雕塑充满造型的创意,葛姆雷善于研究多种再现人类身体的表达语言,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虽然形态各异,正负空间的利用不一样,但是我们都能在这些作品里看出一个人存在的样子。同时,葛姆雷的室内雕塑通常都会利用与观众,也就是我们真人,大小一样的身体形态去作为主要的叙述语言,试图建立一种与观众之间的直接交流。

葛姆雷在1990年以后创作的一批人像雕塑,主要是人体的群像开始向装置艺术过渡,越来越注重雕塑作品所被展示时的空间氛围。例如,他在1997年,在德国的一个海滩上放置了100个铁柱的人像雕塑,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全部朝向着大海的方向。这个作品题目是《别处》,随着潮汐和天气的变化,不同的“铁人”都处在大海的不同位置上,有的人已经被海水完全淹没,有的人则站在齐腰的海水里,而有的人双腿被埋没在沙子里,还有的人则远远地望着这一切。整个画面充满诗意,映着海水和天空,有一种电影的宏大画面感。

这100个人像都是葛姆雷根据自己的身体的17个不同姿势铸造而成的,展现出了不同的精神状态下的,人类身体的肌肉的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放松。这个作品放在室外,随着海水和空气的腐蚀,不同的人像身上也会出现出不同程度的氧化和受损痕迹,感觉他们也会像真人一样的变老,死去,腐朽。作为一个大型公共雕塑,这个作品后来还去到过英国、挪威等其他国家的海滩,也就让这个100个人像经历过不同的风景和画面。随着不同的时节变化,有时刮风下雨,有时海滩上会有度假和享受沙滩浴的游客,有的冬天会下雪,海水都要结冰,所以,《别处》所呈现出的画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个作品的生命力是与这100个人像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别处》作为葛姆雷的代表作之一,体现出了艺术家对于人类的身体变化,以及人类和所处空间的这一对关系的解读。葛姆雷的很多雕塑作品都如《别处》一样,对于“地点”和环境相关,跳出了美术馆和画廊的范畴,被置于了不同的地点,他创造的人物在不同的角度静止着,似乎是在思考和审视着什么。

他们不是神话故事里的主人翁,他们就像日常所见的你我他一样。他们甚至都不需要有活灵活现的脸部表情和清晰无误的神态表现,他们的肢体所表现的状态就是一个人存在的自然样子。

葛姆雷在1986年创作的《声音之二》就是这样一个作品。这个人像被置放在了英国温彻斯特大教堂的一件年代悠久的地下室。作为一个永久雕塑,这个安静沉思的人像的形态基础依然是出自艺术家葛姆雷自己的身体。艺术家根据自己的身体铸造出的这个复制人体,静静地伫立在雨季会积水的教堂地下室,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同的天光和不同的积水程度都会改变这个作品的状态。而来往的游客进入到这个环境,看到这个如电影般的场景时首先会很惊讶,可能感觉突兀,但马上也在看到这个雕像的瞬间,忍不住在心里追问——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要往哪里去?

而这一系列的问题,又好像是艺术家葛姆雷想借助这个人像的视觉语言,向每一个观者的发问。

上一篇:在20年同学聚会上发言稿下一篇:童年之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