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机能实验考题(共8篇)
1.机能机能实验考题 篇一
习题
十一、有机磷农药中毒及其解救
一、单选题
(C)
1、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必须马上用胆碱酯酶复活剂抢救,是因为:
A.胆碱酯酶不易复活B.胆碱酯酶复活药起效慢C.被抑制的胆碱酯酶很快“老化”D.需要立即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D)
2、下列症状哪种不是有机磷酸酯慢性中毒的表现:A.神经衰弱症候群B.多汗C.腹胀D.小便失禁(C)
3、碘解磷定除复活胆碱酯酶外,还能:
A.与N受体直接结合而解除肌肉震颤症状B.与乙酰胆碱直接结合而解毒
C.与血中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直接结合而解毒D.与M受体直接结合而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B)
4、有机磷酸酯类的急性中毒治疗中注射碘解磷定的速度应为: A.快速注射B.注射宜慢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
(B)
5、碘解磷定对有机磷酸酯类解毒疗效的叙述,哪种是错误的:
A.对马拉硫磷的解毒疗效较好B.对乐果中毒是首选的解毒剂 C.对敌百虫中毒疗效稍差D.对敌敌畏中毒疗效稍差(C)
6、下列哪种症状不是有机磷酸酯中毒的症状:A.流涎、出汗B.呼吸困难C.支气管分泌物减少D.肌束颤动(C)
7、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宜选用:A.阿托品B.解磷定C.阿托品+解磷定D.筒箭毒碱(D)
8、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
A.直接激动M、N受体B.阻断M、N受体C.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D.难逆性的抑制胆碱酯酶(D)
9、氯解磷定的作用机制是:
A.直接阻断M、N受体B.抑制乙酰胆碱的形成C.促进乙酰胆碱的摄取D.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
(B)
10、有机磷中毒实验中,何时开始解救:A.轻度中毒B.中度中毒C.重度中毒D.出现呼吸麻痹时
二、名词解释
1、胆碱酯酶
2、N样作用
三、填空题
1、有机磷农药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性,使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体内堆积,表现为____________症状、_______________症状及_________________症状。(胆碱酯酶、乙酰胆碱、M样、N样、中枢)
2、有机磷农药中毒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解救。(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胆碱酯酶复活药(解磷定))
四、问答题
1、有机磷中毒的原理是什么?在兔动物实验中,动物中毒后期呼吸与血压怎样变化?解磷定解毒原理是什么?
有机磷酸酯类可以与胆碱酯酶牢固的结合,其结合点位于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丝氨酸的羟基,磷氧二原子易于形成共价键结合,生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结果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Ach的能力,造成体内Ach大量聚集,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包括M症状、N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2呼吸加升加快,血压下降。1.3胆碱酯酶的复活剂。
3、当家兔由于有机磷酸农药中毒而出现呼吸急促、瞳孔缩小、大小便失禁、肌张力减弱、肌震颤时,给予阿托品治疗后,上述那些症状会改善?为什么?
解磷定能缓解哪些症状?解毒原理是什么? 解救中重度中毒时,为何不单用阿托品而应与解磷定合用?
家兔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表现及解救措施?临床上抢救人时的步骤?(10分)答:M样症状:瞳孔变小,呼吸急促,流泪,流涎,大小便失禁。(3分)N样症状:抽搐,痉挛,肌颤。(3分)中枢样症状:兴奋不安。(2分)解救措施:家兔儿缘静脉注射阿托品和解磷定。(2分)临床上抢救病人的步骤:①脱离现场,清除毒物;(1分)②洗胃;(1分)③输氧;(1分)④给予特效解毒药,促进毒物排泄,密切监测血压、呼吸、脉搏,观察瞳孔等,处理并发症,重症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分)
习题
九、异烟肼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一、单选题
(A)
1、治疗指数的计算公式为:A.LD50/ED50
B.ED50/LD50
C.LD95/ED5
D.ED5/LD95(D)
2、下列关于药物安全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安全
B.可靠安全系数大于1的药物比较安全
C.单独使用治疗指数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存在缺陷
D.若两个药物的治疗指数相同,则在安全性上没有区别(B)
3、在半数致死量的实验中,各剂量组设置的要求是: A.任意设置B.各组具有等比关系
C.各组具有等差关系D.以上都不对(B)
4、在半数致死量的实验中,选择50%反应率作为指标的原因是: A.计算方便
B.此处斜率最大,剂量最准确,误差最小
C..无重要意义,任意选择的指标D.此处斜率最小,剂量最准确,误差最小(C)、半数致死量用以表示:A.药物的安全度B.药物的治疗指数C.药物的急性毒性D.药物的剂量
(D)
6、在异烟肼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实验中,若以对数剂量为横轴,小鼠死亡率为纵轴,则量效曲线为: A.正态分布曲线B.对称钟型C.长尾S型D.对称S型(B)
7、关于半数致死量错误的是:
A.常用于衡量药物的毒性B.半数致死量越大的药物越危险 C.与药物的安全性有关D.LD50与ED50的比值为治疗指数
二、名词解释
1、半数致死量
2、药物的治疗指数
三、填空题
1、治疗指数TI=__________________,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_______________。(LD50/ED50、安全)
2、可靠安全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其数值大于1,说明________。(LD1/ED99、药物的安全系数大)
四、1、简述药物治疗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何谓LD50,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习题
七、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一、单选题(C)
1、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
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呼气时胸骨和肋骨回复原位
E、呼气时脯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D)
2、肺有效的通气量是指()。A、潮气量B、肺活量C、时间肺活量D、肺泡通气量E、肺通气量(E)
3、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 A、大气压 - 非弹性阻力B、大气压 + 跨肺压C、肺内压 + 跨胸壁压 D、大气压 + 肺回缩力E、大气压 -肺回缩力(B)
4、肺泡通气量指的是()。
A、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量B、进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交换的气体量
C、尽力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气体量D、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E、无效腔的气体量(B)
5、基本的呼吸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大脑皮层(A)
6、血液中使呼吸运动增强的主要因素是。
A、PCO2升高B、PO2下降C、H离子浓度增加D、非蛋白氮增多E、乳酸增多(B)
7、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
A、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B、延髓化学感受器C、延髓呼吸中枢D、脑桥呼吸调整中枢E、大脑皮层(B)
8、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
A、激活延髓呼吸中枢B、限制吸气相的时间C、作为肺牵张反射的中枢 D、接受迷走神经传人的信息E、形成基本的呼吸节律
(E)
9、体内 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动脉血B、静脉血C、毛细血管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C)
10、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B、和水结合形成碳酸C、形成碳酸氢盐D、形成氨基中酸血红蛋白E、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E)
11、l克血红蛋白可结合的氧量是A、2.34-2.36mlB、3.34-3.36mlC、12-15mID、3-5mlE、1.34-1.39m1(B)
12、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 A脊髓B延髓C脑桥D大脑皮质(C)
13、关于肺牵张反射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感受器位于肺泡壁
B平静呼吸时,参与人的呼吸调节
C肺牵张反射的作用是切断吸气,转入呼气,加速吸气和呼气的交替
D肺扩张与肺缩小反射的感受器相同(C)
14、切断家兔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呼吸: A变深变快B变浅变快C变深变慢D变浅变慢(A)
15、血液中CO2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主要通过:
A刺激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B直接刺激呼吸中枢C刺激脑桥调整中枢D牵张反射(B)
16、关于H+对呼吸的调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很慢
B主要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
C主要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加强呼吸
D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有效的呼吸(A)
17、在肺水肿、肺充血等病理情况下,呼吸浅快的主要原因是激发了:
A肺牵张反射B肺缩小反射
C中枢化学感受器活动D外周化学感受器活动(C)
18、外呼吸是指____过程
A空气进出肺
B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汽体交换
C肺通气与肺换气D肺泡内气体不断更新的过(D)
19、支配呼吸道平滑肌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时____ A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降低B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降低 C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增加D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高
(C)
23、评价呼吸功能最重要的指标是:____A生理无效腔 B时间肺活量 C每分肺泡通气量 D机能余气量(D)
24、某人的呼吸频率为10次/min,潮气量为600m1,他的每分肺泡通气量应该是____。
A 2.5L/min
B 3L/min
C 4 L/min
D 4.5L/min(A)
25、当一侧肺通气不足时,可发生____增加。
A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B解剖性动—静脉短路C肺泡无效腔 D解剖无效腔
(C)
26、肺泡C02分压增高,氧分压降低,将引起肺通气不足区域____。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肺血管扩张
B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肺血管收缩 C 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肺血管收缩
D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肺血管扩张(B)
27、正常呼吸节律的形成有赖于____ A大脑皮层的活动 B脑桥和延髓的活动
C下丘脑与延髓的活动 D中脑的活动
(B)
28、必须保留动物的____才能有基本正常的呼吸节律。A延髓 B延髓与脑桥 C大脑皮层D延筋与迷走神经(B)
29、在兔的中脑和脑桥间横断呼吸的变化是____ A 呼吸不规则B 呼吸无明显变化C 呼吸停止D 出现长吸式呼吸
A)30、呼吸功能不全是由于
A.通气障碍所致 B.换气障碍所致C.V/Q比例失调所致 D.外呼吸严重障碍所致E.内呼吸严重障碍所致(E)
31、静脉注入3%乳酸后呼吸运动变化是:
A、先变慢后变快B、先变快后变慢
C、变慢变浅D、变慢变深E、变快变深(C)
32、开放式气胸形成后,兔子的呼吸变化是:
A、深快呼吸为主B、深慢呼吸为主C、浅快呼吸为主D、浅慢呼吸为主E、以上都不对(B)
33、气胸发生后血气变化是:
A、PaO2下降,PaCO2下降B、PaO2下降,PaCO2上升
C、PaO2上升,PaCO2上升D、PaO2上升,PaCO2下降
E、PH上升,PaCO2上升
(B)
34、肺水肿发生时,兔可表现为:A、呼吸变慢B、躁动不安C、口唇苍白D、昏迷E、吐血(B)
35、死腔样通气是指
A.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B.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 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
E.生理死腔扩大
二、名词解释1.无效腔2.肺系数3.功能性分流4.死腔样通气5.潮气量 6.呼吸衰竭7.开发性气胸8.肺泡通气量9.通气/血流比值
三、填空题
1、呼吸过程包括肺通气、____、____ 和____ 四个相互联系又同时进行的过程。(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换气)
2、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有____和____ 两种形式。(物理溶解、化学结合)
3、肺活量是 ____、____和 ____之和。(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4、肺换气障碍的类型有____、____。(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5、反映肺泡总通气量的最佳指标是_______。(PaCO2(或PACO2))
6、部分肺泡通气不足使VA/Q值____,称为____,又称________。(低于正常(<0.8)功能性分流静脉血掺杂)
7、部分肺泡血流不足使VA/Q值_______,称为________。(高于正常(>0.8)死腔样通气)
8、区别功能性分流与解剖性分流的方法是________。(吸纯氧15min后有无PaO2明显升高)
四、问答题
1、为何吸入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呼吸运动加强?
2、为何吸入纯氮气后会影响呼吸运动?
3、为何吸入二氧化碳后引起的呼吸变化往往比吸入氮气明显?
4、增加无效腔时,呼吸运动会有何变化?为什么?
5、为何静脉注射乳酸后会影响呼吸运动?
6、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
7、简述气胸引起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
8、试述大量肾上腺素引起肺水肿的发生机制。
习题
四、药物对离体肠肌的作用
一、选择题
(C)
1、下列哪项为M受体激动效应:A.心脏兴奋B.血管收缩C.多数平滑肌收缩D.瞳孔散大(C)
2、加入乙酰胆碱,肠肌活动发生何变化?
A.肠肌松弛B.肠肌先收缩,后松弛C.肠肌收缩D.肠肌先松弛,后收缩(A)
3、加入阿托品后,再加乙酰胆碱,肠肌活动发生何变化?
A.加入阿托品后肠肌松弛,再加乙酰胆碱肠肌活动无变化B.加入阿托品后肠肌松弛,再加乙酰胆碱肠肌收缩 C.加入阿托品后肠肌收缩,再加乙酰胆碱肠肌活动无变化D.加入阿托品后肠肌收缩,再加乙酰胆碱肠肌松弛
二、名词解释:
1、M样作用
三、填空题
肠肌上分布有__________受体、__________受体和__________受体等,使用受体激动药或阻断药,可引起肠肌收缩或松弛。(M、α、β)
为维持离体肠肌正常生理活动,应将离体肠肌置于盛有__________的麦氏浴槽中。(台氏液)
四、问答题:
1、试用受体理论分析乙酰胆碱与阿托品对肠肌活动的影响,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2、阿托品为什么不能对抗氯化钡的作用?
习题
三、离体蛙心灌流
一、单选题
(D)
1、当血钾逐步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____。A 逐步升高B 逐步降低C 先降低后升高D 先升高后降低(A)
2、轻度高血钾引起心肌兴奋性升高的原因是____ A 静息电位至阈电位间距减小B 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减小C 细胞膜对钙的通透性增大D 细胞膜对钠的通透性增大(B)
3、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对心脏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对心脏有紧张性作用B 使心肌长度—张力曲线右移C 使心率加快D 使房室传导加快(C)
4、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Ach引起心率减慢是由于____。
A 起搏细胞肌浆中Ca2+ 释放量增加B 起搏细胞对Na+ 的通透性增大 C 起搏细胞对K+ 通透性增大D 起搏细胞不应期短
(B)
5、关于哺乳类动物心脏,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 细胞外K+浓度增加,引起细胞膜钾导增加B 低血钾时,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C 细胞Na+ 浓度增加时,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D 细胞外高钙可抗高血钾(C)
6、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心室壁兴奋的传导是由心内膜面传向心外膜面
B 迷走神经刺激减弱心房收缩力
C 运动时心脏收缩期时程的缩短比舒张时程的缩短明显
D 切断心脏的神经支配后,安静时的心率较前增加(D)
7、下列中那一个指标不是评定心功能的?A、心指数B、射血分数C、心输出量D、循环血量E、每搏功(B)
8、形成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主要离子流是。
A、K+内流B、Ca2+内流、Na+内流、K+外流C、Ca2+内流、K+外流 D、Ca2+内流、Na+外流E、Ca2+外流、K+外流
(C)
9、心肌中自律最低的是。A、窦房结B、房室交界C、浦肯野纤维 D、房室束支E、心房肌(E)
10、心肌自律细胞的自律性高低主要取决于动作电位的。
A、0期除极化速度快慢B、1期复极化的快慢C、2期复极时程长短D、3期复极时程长短E、4期自动除极速度快慢(D)
11、在下列指标中可间接表示心室前负荷的是。
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压力)B、心室等容收缩期容积(压力)
C、心室等容舒张期容积(压力)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压力)E、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压力)(D)
12、下列哪一项是心室后负荷能。
A、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B、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C、等容收缩初期心室内压D、主动脉血压E、心房内压(D)
13、一般人在心率大于180-次/分时,心输出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
A、等容收缩期缩短B、快速射血期缩短C、减慢射血期缩短D、快速充盈期缩短E、减慢充盈期缩短
二、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输出量
3、射血分数
4、自律性
三、填空题
1、心肌电生理特性是以____为基础,因而_____中离子浓度_____或_____都可影响心脏活动。要各种离子中,以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较为重要。(离子;细胞外液;过低或过高; Na+、K+、Ca2+)
2、K+对心肌细胞有______,Ca2+有______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抑制;增强)
3、血钠浓度升高时,可促进_________出内流,使心肌______和______增强。(Na+;兴奋性;传导性)
四、问答题
1、试分析任氏液中适量的钠离子、钙离子与钾离子对心肌的作用
答:静息电位:钾离子外流。0期:钠离子快速内流。1期:钠离子通道失活,钾离子快速外流。2期:钙离子缓慢内流,钾离子缓慢外流。3期:钙离子通道失活,钾离子快速外流。4期:钠钾泵使钠离子外流钾离子内流。
2、决定和影响心肌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理化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是Na+﹑K+﹑Ca2+、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的浓度以及酸碱度等可以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收缩的物质。
3、蛙心插管插入心室时,是在心舒张期插入还是在心缩期插入?为什么?
4、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保持蛙心插管内液面高度的恒定?液面过高过低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因为液面保持恒定可以对比,并且又不能使之过高和过低。蛙心插管内液面过高,液面产生的压强使心脏的前负荷加大,对心脏的收缩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可能有损心肌细胞,液面过低,则可能造成局部浓度过大,使药品的效用加大,特别是对于乙酰胆碱等具有高灵敏度的抑制性作用的药物,易使心脏细胞长时间失活。
5、蛙心灌流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不能改变蛙心与换能器连线的张力?
6、在每个实验项目中心搏曲线分别出现什么变化,为什么?
7、如果你们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同,请找出原因。
8、要使本实验成功,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那些问题?
2.机能机能实验考题 篇二
1 术前动物护理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实验对动物条件要求严格, 必须保证实验动物各项生理活动正常, 安排学生对动物实验进行术前护理, 监测动物呼吸、心率和肛温等生命体征, 每6小时观察进食和摄水量。
2 灌胃术
避免因体液不足导致少尿、无尿现象, 使学生熟悉灌胃方法, 术前对动物行清水灌胃。方法:将开口器横放于兔上下颌之间, 固定在舌面上, 将胃管自开口器中央的小孔插入, 慢慢沿兔口腔上腭壁插入食道约15~18cm, 不要插进胃中太长。插胃管时要提示学生慢慢插入, 如果感觉畅通再插进去, 如果不畅通有阻力, 很可能是插到气管里。插管完毕后将胃管的外口端放入水杯中, 如有气泡从胃管逸出, 说明胃管不在食道内而是在气管内, 应拔出来重插;如无气泡逸出胃管, 则可用清水灌胃, 每次150ml, 术前灌3次。
3 实验动物手术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手术包括:气管插管术、动脉插管术、迷走神经分离和膀胱插管术。手术繁杂, 需要将临床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实验过程。这一实验的实施, 既可培养学生临床能力, 又可提高实验成功率。
3.1 静脉麻醉技术
麻醉目的让实验动物与手术者配合。方法:用20%氨基甲酸乙酯, 按5ml/kg剂量, 从耳缘静脉注射麻醉。静脉针刺点, 尽量选择耳缘静脉远心端, 剪去耳兔毛, 轻弹兔耳, 用手指压闭耳缘静近心端, 针刺静脉, 推注药物, 先快后慢。静脉麻醉效果观察指标:呼吸由快变慢, 角膜反射消失, 痛觉反射消失。
3.2 静脉输液
麻醉固定后, 取下输液管, 松调节器, 再次排气, 然后关闭调节器, 持针刺入家兔耳缘静脉, 溶液点滴通畅时, 用胶布固定针柄及胶管, 盖纱布并固定, 调节生理盐水滴速为30滴/分钟。此外, 手术过程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 即使动物已经肝素化, 耳缘静脉也可能出现血栓, 需建立股静脉或颈前静脉输液途径。
3.3 气管和颈总动脉插管
家兔经剪毛、皮肤消毒后, 切开皮肤、皮下筋膜、肌层, 分离气管、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 行气管和颈总动脉插管, 观察记录家兔血压和呼吸变化。
3.4 尿液引流技术
导尿术:对家兔尿道外口进行消毒, 用无菌石蜡油润滑12号引流管或将润滑剂直接注射尿道内, 用镊子夹住引流管, 插入尿道口, 慢慢推进, 雌性家兔插入3cm, 雄性插入5cm, 即可观察尿液从引流管流出, 若无尿液流出, 重新插管或行膀胱造瘘术。
膀胱造瘘术:下腹正中切口显露膀胱, 穿刺膀胱, 吸尽膀胱尿液。切开膀胱, 插入管导尿管, 并在切口周围行全肌层荷包缝合, 缝合腹壁切口, 用丝线将导尿管固定于皮肤, 引流尿液。
4 实验后护理
通常在实验项目完成后, 采用经耳缘静脉注射气栓的方式致死动物。临床拓展后, 按外科缝合方法, 为实验动物缝合动脉、气管、肌层及皮肤, 消毒、辅料包扎, 并进行术后护理。
5 总结
在第二课堂, 尝试对“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进行临床拓展, 将临床知识和技术融合于机能实验教学中, 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但也增加了实验时间和难度。该法可初步培养学生临床能力, 拓展机能实验的实验方法, 丰富机能实验内容, 但临床技术操作如何规范化, 实验内容是否合理都有待进一步探讨。蒉
摘要:为体现高职医学教育基础课程的职业特色, 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融合临床知识与技术, 组织教师与学生结合临床实践, 对机能实验“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进行临床拓展, 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3.机能机能实验考题 篇三
【关键词】机能实验 考核体系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C004)。
【中图分类号】G642.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07-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努力的方向。医学机能实验学将传统的、独立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3门实验学科合为一体,形成了一门跨学科、多层次、高水平的综合性学科。本学科是以实验为主导的新兴学科,现医学院校已陆续开设了这门课,其“三理”的综合深受同学的欢迎,使学生能从实验中领悟从基础到临床、从基本操作到科研实践的方法,培养其综合实践的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正确、客观评定教学效果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值得广大机能实验教学者共同摸索。
1.我校机能实验学传统考核概况
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以前,实验课主要依附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理论课内容,实验课内容必须与理论课相配合,以验证理论和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为主,各学科独立授课使系统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分割开,不仅浪费资源,还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成绩仅占各学科总成绩的20-30%。机能实验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体系后,我们编订了教学大纲,出版了正规的教材《医学机能实验学》,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实验教学规律,培养综合性的创新人才,我们对医学机能实验学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
2.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校于1999年就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3门学科的教学实验室合并组建了机能学实验室,但实验教学内容并未真正融合,还是各门学科各自负责,并未真正整合,存在实验教学资源浪费、重复等弊端,也并未真正达到培养综合性和创新性人才的目的。经过不断努力,2006年以来对三理实验进行整合,首次形成了机能基础验证性实验及综合实验教学并行的模式,但是还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机能实验教学中心也并未真正独立,还是挂靠于教研室,教学人员还是由三理的全体教师组成。从2006年以来至今,随着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我中心不断完善、改革、整合教学资源,形成了现在的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基础验证性实验为辅的教学新模式,教学人员也形成了机能实验中心专职教师为主,三理教师兼职为辅的新模式,组成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的新课程——医学机能实验学,编制了教学大纲,以独立课程形式纳入教学计划,独立开课,独立考核,现在是我校主要的基础必修课程,机能实验中心也相继成为校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教学内容改革和组成
医学机能实验学作为独立的基础必修课程以来,我们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重组新的课程体系。该课程融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开发出一系列的综合性实验,从而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开设,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该课程现由机能学基础实验模块(占总学时30%),机能学综合性实验模块(占总学时70%)组成,以基本实验为基础,综合性实验为核心和重要考核内容。本学科第一模块总学时90学时,第二模块36学时。
机能学基础实验是通过少而精的经典实验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课程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基本实验原理,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及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开设有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人体ABO血型的鉴定、人体血压的测量、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呼吸和血压的调节等实验。
机能学综合性实验是通过较复杂的、实验项目较多、难度较大的融合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综合和总结,以研究生物体正常机能和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的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创新性思维。开设有高钾血症、失血性休克、呼吸功能不全、量效关系曲线、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比较、有机磷酸酯的中毒与解救等多项实验。
4.新考核体系的建立
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学作为一门独立体系的基础必修课,第一模块占6学分,第二模块占4学分。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根据教学大纲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医学机能实验学考核评价的考试体系。
机能实验学考试内容紧扣教学内容,最终总评成绩由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随堂考勤和实验操作考核)、实验报告考核和期末笔试考核,分别占总成绩的30%、30%、40%。具体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如下:
第一模块课程目前分为2个阶段授课,分别在第三学期和第五学期进行,第三学期为机能学基础实验,占30学时,共6次试验,有3次实验报告。第五學期为机能学综合性实验,占60学时,共9次试验,有8次实验报告。第五学期结束行理论考试和计分,两个阶段共15次试验,11次实验报告。平时成绩每次以5分计,共75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成绩每次以5分计,共55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30%。期末笔试考核于第五学期末进行,卷面成绩为100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40%。
第二模块课程目前于第五学期授课,为机能学综合性实验,占36学时,共5次试验,有4次实验报告。期末结束行笔试考核和计分,平时成绩每次以5分计,共25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成绩每次以5分计,共20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30%。笔试考核于学期末进行,卷面成绩为100分,总评时折算为总成绩的40%。
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验结果的整理和书写、分析能力。为了统一评分体系,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期末笔试考核是以实验考试笔试的成绩来反映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传统的考试相比,我们的考题具有全面、多样、灵活的特点,范围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与分析,给出某一实验的观察指标或图形请同学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等等,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
综上所述,我们从实验教学体制改革入手,对实验教学模式和组成进行分析,结合实验教学大纲和我校实际,建立了医学机能实验考核体系,改变以往传统考核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检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教学质量,经过几年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剑峰,马絮飞,杨贵忠,等. 改革教学体制,建立医学机能学实验课考核体系[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2):178-179.
作者简介:
4.机能学实验室学习总结 篇四
(1.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2.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图分类号】c45
机能实验学是医学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应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随着医学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医务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机能学实验室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内容有机的融合起来形成了一门综合实验课程。
一、人员管理与结构
机能学实验室主任主要负责教师的科研研究及教学实验课,还定期组织教师和教辅人员学习及讨论科研和实验课需要改进的不足。机能学实验室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实验课及学生的自主科研工作和给予教师科研的课题帮助。
机能学实验室教辅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所有机能实验课的准备及各实验室仪器维护,和库房的保管及所有实验课的药品配伍工作。并且每个教辅人员都能独立完成所有机能实验课的准备及科研实验室的准备工作,并具还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教学改革
机能学实验室在承担着大量教学任务同时还应大力开展及帮助教
师、研究生等科研工作和机能实验学教材的编写与更新,主要分为:
1、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注重学生的常用仪器和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软件的介绍及使用。
2、机能学基础实验:是通过经典的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熟悉和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使用,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实验报告等,为学习机能综合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机能学综合实验:是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主线,将每一系统的生理、药理、病理生理的内容有机融合成为综合性实验,通过①观察动物在正常状态下其功能活动规律;②复制某些疾病的急性动物模型后,观察其病理状态下功能活动的改变,并探讨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机制;③自行选择和利用某些药物及手段进行治疗,并分析其药物学作用原理及其作用机制等。
为了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学习,机能实验课应实行跨学期上课,机能实验学最后的考核分为笔试、操作和实验设计来完成。
三、开放实验室
机能实验室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应向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实验室,每周一学生提出申请,经教研室同意后,安排好时间由教师和教辅人员帮助学生来完成。给予学生主动的、积极的、独立的个性化自主空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挖掘。将更有利于手术器械的规范使用及操作技能的提高,还可弥补实验课时的不足。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和自主设计实验得到协同发展。
四、机能实验室未来发展趋势
(一)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当代医学具有庞大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强的实践性,要从提高学生的医学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着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建设高标准的实验室,其关键要全面提高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的业务素质。教师在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关心实验教学改革,为实验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献计献策。开设机能综合性实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转变其从属地位,成为实验室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医学科学迅猛发展,要积极为实验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使其调整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底蕴;学习新技术和开发新仪器而增加资金投入力度,这是取得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了达到对教师的这些培养目标,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例如校外学习与交流,岗前培训,课外训练,相互听课,加强集体教研教改等措施。机能学实验的跨学科性,实验改革的未定性,注定了机能学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
实践表明,探索建立机能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及建设思路是正确的,是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需要的,符合医学实验教学特点与规律,有利于提高医学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当然,我们也意识到还有一些有待加强和应积极着手改革的问题。如实验教学改革,包括实验大纲、实验教材及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围绕现代设备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验手段改革;综合性实验,创新型、设计型实验的教学改革;实验室人员的合理配置、培训及管理等问题;如何建设科学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等,都是需要我们继续做出努力的地方。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改革不动摇,机能学实验室将会建设的更好、发展的更快。
5.以评促建加强机能实验室建设 篇五
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实验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浅谈了中南大学机能实验室中心在教育部本科生教学评估活动中的一些体会.
作 者:张晓红 罗丹 邓汉武 ZHANG Xiao-hong LUO Dan DENG Han-wu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078 刊 名:医学教育探索 ISTIC英文刊名:RESEARCHES IN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6(10) 分类号:G482 关键词:评估 机能实验室 教学改革
6.机能机能实验考题 篇六
日期:2011-12 地点:机能学实验室15109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摘要】1.目的:动脉血压是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动脉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各器官的血液供应和心脏的负担。若动脉血压过低,将引起器官血液供应减少,尤其是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将导致严重后果。若血压过高,则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过重。长期高血压患者往往引起心脏代偿性肥大、心功能不全,甚至导致心力衰竭。血管长期受到高压,血管壁本身发生病理性改变,甚至可导致破裂而引起脑溢血等严重后果,所以保持动脉血压近于正常的相对稳定状态是十分重要的。本实验就是通过对家兔的颈动脉进行试验,掌握记录和测量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改变对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的影响,并分析该些因素的作用机制。2.方法:实验仪器准备:连通液导系统并制压,压力换能器的调节(液体中含有柠檬酸钠,是体外抗凝剂); 动物准备:兔的麻醉与固定(20%氨基甲酸乙酯),气管插管,左颈总动脉、右颈总静脉、右侧迷走神经、主动脉神经穿线备用,动脉插管(动脉连血压感受器)
3.结论: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夹闭右颈总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家兔血压升高;电刺激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可使家兔的血压下降。
【关键词】动脉血压;去甲肾上腺素;电刺激;减压神经;迷走神经
【Abstract】1.Purpose: artery blood press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of circular functio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too high or low will affect the various organs of the heart and blood supply of the burden.If the artery blood pressure is too low, will cause organ blood supply decrease, especially the brain and heart, and other important organ blood shortage,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If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heart and vascular burden overweight.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often cause long-term decompensated heart hypertrophy, cardiac dysfunction, and lead to heart failure.For a long time by high pressure vessels, hemal wall itself happening pathological change, even can lead to burst and cause edema serious consequences, so keep arteries close to normal blood pressure of the relative stable state is very important.The experiment of rabbit is through the carotid artery experiment, master records and measurement of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of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observation and humoral element changes on the nerve of the influence of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djustment, and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some factors.2.Methods: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preparation: connect the system pressure and liquid system, the adjustment of the transducer pressure(liquid containing sodium citrate, is in vitro anticoagulation);Animal preparation: rabbit of anesthesia and fixed(20% amino acid ethyl ester), tracheal intubation, the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right, right carotid vein vagus nerve, aortic neural threading spare, intravenous intubation(after a successful intubation injection heparin, anticoagulant), artery intubation(artery even blood pressure sensors)3.Conclusion: Closed side common carotid artery,Closed right carotid artery, injection norepinephrine can make the rabbit elevated blood pressure;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the vagus nerve and nerve decompression can make the rabbit blood pressure drop.【Key Words】Arterial blood pressure;Norepinephrine;Electrical stimulation;The reduced pressure nerve;The vagus nerve 一.实验材料: 1.对象:家兔2.7kg;
2.试剂:氨基甲酸乙酯,肝素,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3.仪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1把,止血钳,镊子,电刺激连线,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铁架台,婴儿秤,输液装置,照明灯,丝线,纱布;
二.实验方法:
1.实验装置与连接:
1.1 将压力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架上,使换能器的位置尽量与实验动物的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换能器输入至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一通道。
1.2压力换能器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相连。三通管的一个接头将与动脉插管相连。在将动脉插管插入左颈总动脉前,先用盛有肝素的注射器与三通管另一接头相连,旋动三通管上的开关,使动脉插管与注射器相通,推动注射器,排空动脉插管中的气体,使动脉插管内充满肝素溶液,然后关闭三通管。
2.仪器调试:在“实验”菜单中选择“循环——兔动脉血压调节”。双击一通道,调节增益、采样参数,使基线归零,令图形位于屏幕中央,便于观察。
3.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将20%氨基甲酸乙酯以5ml/kg 的体重剂量由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13.5ml,注意观察家兔的反应。待麻醉后,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4.手术:剪去家兔颈部的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神经鞘,用玻璃分针仔细分离右侧右侧的主动脉神经和迷走神经,分别穿过一丝线备用。用玻璃分针分离两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各穿两线备用。
5.动脉插管:在左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夹一动脉夹,然后结扎其远心端(保留此结扎线头),在动脉夹与结扎之间一般应相距2cm以上。在结扎端的下方用手术剪作一“V”型斜口,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插管,用已穿好的丝线扎紧插入管尖嘴部分稍后处(注意此处务必扎紧),并以远心端丝线将插管缚紧固定,以防插管从插入处滑出。
6.记录血压:一切准备完毕,移去动脉夹,启动记录按钮,开始记录一段正常血压曲线。7.实验观察:
7.1记录正常血压曲线。
7.2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从耳缘静脉注射0.3ml去甲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7.3静脉注射乙酰胆碱(Ach):从耳缘静脉按0.1ml/kg注射0.27ml乙酰胆碱,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
7.4用血管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5s,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7.5刺激减压神经:以5V,频率20Hz,持续20s的连续单刺激刺激右侧减压神经,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
7.6刺激迷走神经:以5V,频率20Hz,持续20s的连续单刺激刺激右侧迷走神经,观察血压变化,待血压曲线显示正常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
三、实验结果 1.小组结果
注射0.3ml去甲肾上腺素
注射0.27ml乙酰胆碱
血管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5s
连续单刺激刺激右侧减压神经
连续单刺激刺激右侧迷走神经 2.班组实验
x±s 组别 正常 夹一侧动脉 恢复后 NE 恢复后 主动脉神经 恢复后 迷走神经 恢复后 收缩压 90.79±7.90 80.85±24.53 82.11±8.74 82.22±33.12 86.94±10.40 67.49±15.83 74.36±21.60 72.32±13.95 88.15±15.99
舒张压(mmHg)121.4±25.5 130.47±36.71 110.85±23.57 130.36±38.34 117.67±20.97 97.61±26.36 113.48±113.45 114.75±38.92 120.76±51.62
峰峰值(mmHg)30.61±21.71 49.63±21.22 28.74±21.14 48.14±20.47 30.72±22.06 30.12±20.01 39.13±15.93 42.42±32.01 32.61±35.69
平均压(mmHg)105.17±13.56 103.99±24.72 94.62±12.49 107.33±28.73 100.51±9.93 80.14±18.05 93.32±21.85 94.12±26.41 103.51±33.24
标准差(mmHg)6.63±4.93 10.36±4.36 6.14±4.64 10.74±5.09 6.62±4.71 6.05±3.97 8.81±3.74 8.96±7.63 6.55±7.07 *表示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表示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无标记表示P>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
四、实验讨论
1.记录基础血压波形曲线作为对照
动脉血压的形成前提是心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是血压形成的重要条件,此外还有大动脉的弹性对血压的缓冲作用,动脉血压是心脏和血管功能的综合指标,可提供很多心脏和血管功能变化的信息。所观察到的血压波形有一级波和二级波,一级波反映每个心动周期血压的变化,当左心室射血时,进入主动脉的血液中,动脉血压迅速升高,达到的最高值为收缩压,即血压波的最高点,当心室舒张,动脉血压下降,在下一次射血前达到最低值,为舒张压,即血压波的最低点,二级波则反映呼吸对血压的影响,每个二级波包含多个一级波。2.加入0.3ml0.01%去甲肾上腺素后,观察到平均动脉压抬高。
这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和β2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管径变小,外周阻力增加,从而使平均动脉压升高。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还可以使心率增加,心收缩力变大。只是缩血管效应更明显。
3.加入0.2ml0.01%乙酰胆碱后,观察到一级曲线周期变慢,平均动脉压下降。
Ach能使cAMP浓度降低,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传导性减弱。心率变慢则流向外周的血量变多,舒张压更低。心房收缩力减弱则收缩压也有下降。平均动脉压降低。但是因为血回心时间变长,因此,回心血量较多,脉压增加。而大多数血管没有Ach受体,Ach对外周阻力影响不大。
4.夹闭一侧颈总动脉15s后,观察到兔动脉血压升高的现象。
这是由于颈动脉窦管壁的外膜下分布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是动脉张力感受器。这个感受器位于兔颈总动脉的远心端,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分叉交界处。夹闭颈动脉后,远心端的颈动脉窦张力感受器感受到血压下降,传出神经冲动的频率减慢。信息沿窦神经上传至延髓孤束核心血管中枢。使心迷走紧张减弱,心交感和心缩血管紧张加强,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从而血压恢复性升高。若血压下降过大,交感缩血管紧张还会扩展到静脉系统,是静脉收缩,促进血液回心,使每博输出量增加。5.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引起血压下降。
兔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其作用是将主动脉弓感受器发出的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引起血压降低。因此,刺激完整的减压神经或其中枢端,使传入中枢的冲动增加,致血压明显下降。
6.刺激迷走神经后观察到,刺激迷走神经和迷走神经外周端都能引起明显的减压反应,而刺激迷走中枢端则没有减压反应,只是稍有轻微抬升变化。
迷走神经中含从延髓下行的传出纤维,通向心脏。节前纤维末端释放Ach,节后纤维末端释放Ach,属于副交感神经纤维,能使cAMP浓度降低,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传导性减弱。从而使心输出量变小,平均动脉压降低。此外,还有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上行纤维在迷走神经中并行,化学感受器受刺激的效应是血压升高。所以,刺激迷走中枢不能引起减压反应,却可以使血压轻微抬高。此外,若切断两侧迷走神经,迷走紧张消失,迷走吸气兴奋反射通路也断了,动物的吸气变深,周期变长,二级曲线周期性变得不明显。五.结论
夹闭右颈总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家兔血压升高;电刺激主动脉神经和迷走神经可使家兔的血压下降。注意
7.对我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七
20世纪80年代初, 国内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进行基础课程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中, 将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等单科实验室合并成机能学实验中心或机能中心实验室 (心理学实验室) 。在对以上述各学科为主的实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中, 依托机能实验中心这个平台, 诞生出一门年轻的机能实验学学科。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专门进行生物正常机能、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和药物治疗作用规律的实验教学课程。该课程整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3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 继承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 是一门融合了3门学科知识所形成的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机能实验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综合性实验项目和探索性实验设计项目3类实验项目, 主要教学形式是实验教学, 并独立开课、单独考核。
机能实验学是专门针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实验技能训练, 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操作和积极思考的平台。该课程通过对各种生理现象的观察、动物病理模型的制备和药物救治等方法的系统学习, 将3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从而形成了机能学实验、机能综合实验设计和多媒体教学数据库等新的机能学科实验教学体系。其教学条件需要购置先进实验设备, 如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多媒体网络系统等。目前, 机能实验教学在国内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属于比较成熟的。发展较快的医学院校均组合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学实验室, 建立了机能实验中心, 把机能实验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发展。
在国内,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模式有两种:其一,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学中只负责理论部分, 机能实验学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 将原有3门课程中的经典实验包含在机能实验学中, 由机能实验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其二,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除负责理论部分的教学外, 还负责各学科经典实验科目的教学, 机能实验中心负责组织综合性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活动。
2 对我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我校机能实验中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校机能实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6月, 承担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个学科的实验教学任务。在学院南校区实验室的一期建设中, 我们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 共建成4个标准化学生实验室, 其中第三、第四实验室的装备采用了国内领先的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两个科研实验室以及一批比较先进的实验仪器 (主要仪器设备目录可以在我中心网页上看到) , 实验室面积约530 m2, 仪器设备总值约五十余万元, 目前, 我中心在一期建设补充计划中已申报建立多媒体演示系统, 同时申请购买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陆源教授编写的《生理科学模拟实验》教学软件, 该软件汇集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经典实验26项, 均为仿真人机交互式实验, 可完全模拟真实实验, 均为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我院的机能实验中心处于发展初期,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思想观念上未能及时发生转变, 虽然我们采用了资源共享、集中管理的模式, 但很多教师在思想深处还存在条块分割的思想;其二,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延续老的教学模式进行组织, 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三, 机能实验中心承担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教学任务分属不同的科室管理, 按照现在的模式, 机能实验中心处于被动的状态, 反倒为教师组织教学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不利于组织教学、科研, 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特别是实验中心的发展;其四, 教研室主要从事的是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 往往不被重视, 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理论教学上。由于目前机能实验中心的管理方式和各学科教师配备的现状, 很难保证带教教师能潜心钻研机能实验的教学。同时实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相对较低, 而且他们不负责教学环节的整个过程, 所以他们往往也缺乏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动力。
2.2 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1)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教学改革的进行。
(2) 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借鉴现有的成功模式, 对机能实验中心进行教学改革。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 建议采用第一种模式, 即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完全取消实验课的开设, 只负责理论部分的教学任务;机能实验中心开设机能学实验、机能综合实验设计课程, 并建立多媒体教学数据库。以检验专业为例, 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分配见表1。
首先, 机能实验可安排60~80学时左右, 这样, 增加的总课时并不是很多。其次, 机能综合实验设计可先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 视学生的反应而定。另外, 多媒体教学数据库应向全院学生开放。
(3) 加强实验室建设, 以开设上面所说课程为目标, 有目的地采购实验仪器设备, 同时设立基金, 为机能综合实验设计提供资金支持。
(4) 加强师资队伍及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两步走”的方法: (1) 在现有条件下, 机能中心主要负责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设计安排和实验室轮转等;技术人员由机能中心统一管理, 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和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各相关教研室负责安排教师在规定时间和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2) 加快建立实验中心专职教师队伍, 实验教学活动完全由实验中心独立完成。另外, 在保证实验教学的前提下, 开放实验室。同时还应集中一些相对高档次的仪器设备无偿使用, 鼓励青年教师到机能实验中心开展科研活动, 开展研究生的技能训练和本科生的兴趣小组活动等。
总之,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办学效率, 提高教育质量, 为我院的教学科研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工作平台。
8.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分阶段教学 篇八
医学机能实验学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的有机整合,主要探索正常或患病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药物对机体作用及作用机制[1]。现今大多数高校该课程的开设,与相关理论课上课的时间配套,依照先生理实验,再病生及药理实验这样的顺序开课,虽然会有综合实验,但还是存在学生自身对实验设计过程生疏,创新能力偏低,自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现象。可通过分阶段教学,将一学年的机能实验学分为基础实验阶段,设计性实验阶段以及创新性实验阶段,增强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熟知,创新能力的提高,自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基础实验阶段
这一阶段开设的都是生理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在这个阶段都可以熟练掌握各类动物操作以及相关的基本仪器器械的使用。在这个阶段实验教学,配合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师主要是采取讲授式教学,课堂上重点讲解相关实验步骤,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实验步骤严格进行实验,并且记录好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以后,要求每个小组对自己的实验结果相互之间进行讨论,验证理论课学习的相关理论。在这个阶段,学生课学会基本实验操作仪器器械使用,以及小组团队分工合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阶段
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学期的时间熟练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且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熟悉了分工合作过程,到了这个阶段都是病理生理以及药理学相关实验,相对生理实验而言,操作相对较简单。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这阶段的教学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2]。
变验证为设计阶段。这阶段可将验证性实验中间某个几个关键步骤或者条件隐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补充缺失的实验步骤或条件,再通过实验验证实验原理[2]。虽然实验目的与原理都是一样的,但是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层次不一样,使得其选取的实验方法不一样。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真正体会到为何要这样设计实验步骤,了解到每个实验步骤具备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开始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以“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实验为例子,可将实验组的设定隐藏,让学生自己去定夺要几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动物分别怎么进行处理,如要加大难度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观察指标,观察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教师命题设计阶段。这阶段需要教师确定实验题目,要求实验题目设定需要学生能力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又能达到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这需要增加实验课时,学生需要在课堂查阅资料,每组学生分配好任务,依靠前阶段的获得知识,讨论设计好实验。如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兔动脉血压调节”这个实验后,开设“药物对兔胆汁分泌的影响”,这个实验药物的种类剂量,实验步骤以及观察指标需要学生自己设定,实验中还要求学生要自行学会胆总管插管,实验结果出来以后还需要分析不同药物对胆汁分泌是如何影响的。这样一个过程即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逐渐熟悉了要设计实验的基本步骤:即查询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观察记录结果,分析实验数据,为下一步创新性实验阶段打下基础。
创新性实验阶段
学生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基础理论课,并且已经学会了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与训练,即可进入这一阶段了。
教师首先要总结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并详细且系统的为学生讲解如何自行设定一个创新性课题:选题方面要新颖可行,这时期的工作量很大,要查询大量资料,看选题是否符合要求;实验设定中要严格遵守对照重复等原则,实验组的设定要严格遵守对照原则,且实验结果必须重复出现三次以上才有效;观察指标设定要合理精确,需要客观能观察到的,且区分度很高的一些指标;实验结果的相关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3]。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书写课题,如立项,则就需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实验,得到实验结果,最终达到实验目的。等实验结束后,教师还需指导学生书写论文,学生论文发表,书写结题报告,顺利结题,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才算结束。在这一阶段,教师逐渐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创新能力,将学生书写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提前演练,为学生后期临床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这种分阶段教学法逐步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整理资料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验报告书写论文撰写能力。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在整个实验教学中,还能利用虚拟实验室的模拟实验平台,让学生在实验前在模拟实验平台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1];或以微课或者慕课形式展开课程的讲授,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自学能力;更可以开展机能实验大赛,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
总之,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学方法的多样,教学内容的广泛,最终目的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和临床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各个实验学科教学的老师不断进行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方式。
【机能机能实验考题】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