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文明城市

2024-10-06

省级文明城市(精选8篇)

1.省级文明城市 篇一

XX公交公司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方案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政府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指示精神,确保各项任务指标的顺利实现,进一步提高城市公交车的运营文明程度,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保证城市交通井然有序,提升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公司的文明程度和员工的整体素质,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坚持以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激发全公司创城热情,提升公交对外窗口形象,构建文明行业,以创一流的城市环境、一流的公共秩序、一流的公共服务、一流的创建成果为目标,不断加大领导力度、管理力度、创建力度,动员一切力量,以点带面,使城市公交的创建成果在原有基础上再上新水平、新台阶,为建设XX生态宜居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具体操作。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X(经理)

稳步实现各项创城目标。

1、引导文明行车

要教育公交车驾驶员树立文明驾车安全礼让的交通观念,统一着装,做到不驾驶无牌、无证车辆,行车要按标志、标线行驶、拐弯,并线要打转向灯,市内行车不鸣高音喇叭,不超载超速,不抢行、不甩客、不拒载、不酒后驾车,不边行车边打手机。市区内晚上行车要注意明灯,并做到会车变换灯光,力争在光线适宜路段不开远光灯。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人行横道的行人先行权,礼让斑马线。遵守职业道德,谈吐文明,举止优雅,不说脏话秽语,不向车外乱扔杂物,保持道路环境卫生。驾驶员要以塑造城市形象,维护乘客安全为己任,努力为乘客营造轻松的乘车氛围。按时发车、间隔得当,车停稳开门、关好门起步,无违章驾驶、乱停乱放等现象,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得擅自改线或越站行驶,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乘客或干扰其它车辆正常运行,驾驶员不得与乘客闲聊,吃零食。要设立文明规范的语音报站系统。

2、引导文明乘车

引导乘客支持驾乘工作,听从规劝、服从管理,主动配合驾驶人员维护公共秩序,自觉遵守和维护乘车秩序,努力营造和谐愉快的乘车环境。引导乘客自觉排队候车、有序上车,举止文明礼貌,不抢上抢下,倡导车内新风。引导乘客讲究社会公德、扶老携幼、主动为老弱病残和孕妇让座。引

文明新风,做到乘客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主动为特殊人群安排座位,帮助外地乘客介绍目的地站点及换乘情况,使用文明用语,严禁使用服务忌语,实现运营服务过程人性化、标准化。

(三)总结迎检阶段(2014年 月-2014年 月)在上级部门检查验收前,公司领导小组将按照分工对各项工作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攻克薄弱环节,确保万无一失。上级部门检查验收时,公司领导小组组织专门人员做好各类材料的准备工作;各驾驶员在发车前要做好例行检查,符合要求的方能运行,存在问题的及时上报处理。全力以赴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相关测评工作,力争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在公交方面不丢分,确保实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

四、工作要求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从改善城市交通条件,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高城市形象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创建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必须引起全体职工的高度重视,在工作中要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强化措施,全力以赴,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做到立说即行,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反映出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力争为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2.省级文明城市 篇二

1 主要做法和体会

1.1 制度建设是文明创建的首要前提

中心高度重视省级文明疾控中心创建工作, 成立了中心主任任组长的创建工作专班, 制订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对照“创建标准”层层签定了创建目标责任书。同时, 把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为文明创建的首要任务, 相继制定了《精神文明考核评比标准》、《文明行为十要十不准》、《服务承诺制》、《服务忌语》、《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综合目标管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编印了《当阳市疾控中心岗位职责、规章制度、规范流程》, 把文明创建与疾控机构规范化建设一同安排, 一同检查, 年终进行考核验收, 使文明创建工作有章可循, 按章办事。

1.2 领导班子建设是文明创建的坚强保证

中心以民主政治为先导, 始终把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硬、团结好的强有力领导集体作为目标。 (1) 切实加强理论和政策的学习, 争创学习型党组织, 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领导班子思想, 不断提高班子的决策、管理能力; (2)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领导、个人酝酿、民主集中、会议决策, 形成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合力; (3) 建立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切实履行职工代表参与单位管理、决策、监督的职责; (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强化自我约束机制。

1.3 队伍建设是文明创建的基础

(1) 狠抓干部职工队伍的职业道德、个人美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四德”教育, 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八荣八耻”及王争艳等先进人物事迹, 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职工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 (2) 狠抓思想政治工作, 把“服务水平最优、业务能力最好、队伍形象最佳”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 努力打造“学习型、先锋型、服务型”单位和个人, 致力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开展群众工作”的疾控队伍; (3) 以规范文明行为为突破口, 开展查精神状态、查大局观念、查执行落实情况、查岗位值守、查工作纪律的“五查”活动, 重点推行和完善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挂牌上岗制等八项制度和十项公开承诺; (4) 抓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 大兴学习调研之风, 定期举办疾控业务培训, 及时安排和鼓励职工参加上级业务培训、进修, 制订奖惩措施, 鼓励职工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积极撰写科技论文。

1.4 细胞建设是文明创建的主要载体

(1) 以文明卫生城市创建为契机, 加大投入, 加强管理, 广泛开展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和无吸烟单位活动; (2) 以争先创优为抓手, 将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作为创建文明疾控中心的重要载体, 营造比文明、比和谐、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3) 把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 让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尺度, 积极开展创建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活动。

1.5 文化建设是文明创建的重要手段

(1) 以“团结务实, 廉洁高效”为理念, 深入开展“为人民健康服务一切,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教育, 让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服务思想; (2) 开展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演讲比赛、迎新文艺晚会等业余文化生活, 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自筹资金150多万元, 全面改造装修综合办公楼及预防接种门诊和健康体检门诊, 铺设广场砖, 开展庭园绿化等物质文明建设, 为职工和患者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工作、生活和就医环境; (4) 加强投入力度, 致力打造当阳市疾控中心品牌。一方面开设疾控中心网站和内部局域网, 加大疾控中心对外宣传力度, 提升职工办公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 切实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增添检测设备, 加强内部管理, 提升检测水平, 被省卫生厅确认为全省首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甲等实验室”。

2 主要成效

2.1 领导班子团结战斗的堡垒作用更加突出

通过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领导班子政治信念更加坚定, 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意识显著增强, 勤政廉洁、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彰显。中心支部连续多次被市政府和市卫生局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 班子成员年度考核“优秀”率达100%, 无一起违法违规现象发生。

2.2 职工队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愈加彰显

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提高, 忠于职守, 埋头苦干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和“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蔚然成风。中心连续两届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多人多次获得省、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巾帼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2.3 公共卫生职能得到充分履行

3.对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几点思考 篇三

关键词:文明单位;思考;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精神文明建设;途径

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是推进一个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能有效地对单位的人才培养、社科研究和环境建设、文化创新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更是如此,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2008年获评湖南省文明高校,2015年复评再次获得这一殊荣;2010年首次获评湖南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2012、2014年到届复查均顺利通过,通过这几项大型文明单位创建评估工作,学院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较好地落到实处。这得益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原则,相当重视历年来文明创建评估及成果巩固工作,以建设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为目标,引领了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重要意义

(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是提升单位职工综合素质,推动各项事业科学有序发展的必然手段。一个单位的文明状况体现程度,是该单位良好社会形象和效益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更是评判其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和准则。一个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和称号,除了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更是单位职工政治修养、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现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教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都需要有一个大幅度的迈进。而这样的推进和提高,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途径和形式来加以解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有着其独特的作用。近几年来,家长和学生对于高职院校的期望越来越大,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人,而是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强调师生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正、风气清、专业强的师资队伍,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机电学子,正是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机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每一个高职学院都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学校进步和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要建立起运转协调、高效优质、行为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就要坚持深化各项行政体制和规章制度改革,加快作风转变。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励全体教职员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建立起精神文明创建新机制,首先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风气上和纪律上认真重视起来,研究和解决文明创建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和服务水平,为学生和家长服好务,构建和谐、美丽、文明校园打好了基础。

二、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

(一)文明创建机制健全。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领导全部实行分工包片制,分别联系八个党总支,督促检查、指导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与部门、个人评先评优及绩效工资发放直接挂钩。创建工作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督促检查,党总支具体落实,党政工团齐心协力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文明创建载体丰富。(1)深入开展“创文明、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主题活动。在校门口、办公楼显眼处张贴《湖南省直和中央驻长单位文明服务公约》,制定了二级学院、各处室部门文明服务规范,认真开展了“优质文明服务窗口”、“文明服务岗位能手”、“优质服务岗位能手”等评选活动并对10名获奖选手进行大力表彰,推选李薇、张亮2人参加省直机关的决赛,张亮获优质服务岗位能手竞赛第六名,李薇获文明服务岗位能手竞赛第12名。组织全体党员参与了省直机关工委主办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党员素质”湖南机关党建网网上知识竞赛,取得较好成绩。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学习活动,在近年来的党委中心组、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学习计划中均安排有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学习和讲座。充分利用局域网、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媒体,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目前正在学院师生中广泛征求学院核心价值理念表述语,通过征集活动把学院核心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学院党委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意见箱、开展谈心谈话、召开座谈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各种渠道,综合运用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自己找、集体议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接受大家监督。

(2)抓主题活动教育。一是深入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学雷锋、扶贫助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爱心捐助、社区义工、保护湘江母亲河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近两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达到学生总人数的2/3 。关爱空巢老人、关心孤苦儿童、扶贫助困、全校学生“校园义工”活动、“月湖之春”义务清扫等活动,极大的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学生到长沙市星沙县青山铺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居民家中为其修理电器,得到了当地政府与居民的认同。其中主动深入学校周边社区开展义务维修被《湖南教育电视台》公开报道,为雅安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活动被《星沙时报》公开报道,湘西助学志愿活动受社会广泛关注,被《当代商报》和500多个网络论坛或社区转载,关爱残障儿童被《长沙晚报》公开报道。二是大力开展学习最美校长杨建一、寻找身边的张丽莉、激扬中国梦演讲比赛、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师德论坛、辩论赛、知识抢答赛、征文比赛、书画摄影大赛、歌咏比赛、建言献策、国庆勿忘祭先烈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抓平台建设。一是积极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建立起五个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杨开慧纪念馆、南县厂窖惨案纪念馆、湘瑞社区、青松敬老院、长沙县青山铺镇文化中心),经常组织学生接受教育。二是依托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知识抢答赛、辩论赛、教学竞赛、各类体育竞赛、讲座、业余党校、团校培训、党建园地、科普讲座等多种平台推动师生加强学习,增强为学院发展而奉献的意识。

(4)抓文明评选工作。通过学院团委和工会每年开展的“文明部门”、“文明寝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使得学生文明言行大幅提高,部门和谐,服务文明高校,职工家庭和睦。文明评选让文明之风影响到师生个人,树立了和美、文明的新风尚。

三、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有效途径

根据《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认定管理办法》,从2014年开始,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取消终身制,荣誉称号的有效期为6年;根据《湖南省直属机关文明单位和文明标兵单位评选和管理办法》规定,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实行届期制,每两年评选一届,获得荣誉称号的单位每两年复查一次,复查合格后,可保持三届,三届后自动终止,符合条件的可参加下一届同一级别荣誉称号的申报。这就要求参评单位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脚步不能停歇。

(一)加强教职工思想教育,提高省级文明单位创建认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要首先在教职工中树立起创建意识,从思想上深入发动,并通过各项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强化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思想教育,让教职工从内心认可了文明创建工作,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拉动了,文明创建意识扎根了,树牢了,整个单位上下一心,全员参与,全院参与,文明创建活动才能深入开展,有效开展,常抓常新,卓有实效。

(二)加强学院统一管理,既有原则性的要求,又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步骤。文明创建工作不是一句口号一句标语一喊了之,是一项有着深入内涵和重点要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着重在行动。为了使创建工作更有成效,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改革发展的大局,在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都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学院每年均对创建工作进行部署、研究,坚持做到将文明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党总支年度目标考核。同时,从资金上充分保证了文明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院按要求其参与创建,形成了良好氛围。在具体执行路径方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中心组的学习,在具体宣传教育时做到了“三上”,即上网:在校园网制作专门网页链接,让师生及时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容、体系;上墙:在二、三教学楼墙壁、寝室通道显眼处张贴“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强化师生印象,使之逐步转化为共同行为准则;上讲堂:以思政部教师为全院职工做辅导报告和分别进入各班级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进一步强化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学习,扎实推动了文明创建目标的实现。

(三)重视科学设计的同时,不忘记硬件的投入。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过程中,有效的物质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要花钱的,教育教学也是需要大手笔投资的,还有校园环境美化、绿化开发等等都少不了经费的投入。另外一个还有师资和人力的投入,文明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来设计和支撑,没有人,工作也就无法开展下去。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每年的财经预算中,都列有文明创建专项经费,根据学院实际情况进行开支和管理,为文明创建工作做好足够的物资储备。人力资源方面,学院文明创建办公室常设在宣传统战部,有专人来负责文明创建相关工作,如方案制定、材料申报、资料搜集和评估工作准备等等,在人力、物力方面都足以保障省级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稳步进入一个良好发展轨道,有效落实,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认定管理办法》

[2] 湖南省直属机关文明单位和文明标兵单位评选和管理办法

[3] 鲁俊,关于创建设文明高校的若干思考,电子制作,2013(10)

[4] 刘英,梁远飞,创建文明单位的几点思考,新长征(党建版),2015(6)

4.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汇报材料 篇四

省文明城市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并命名表彰的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综合性荣誉称号。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化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统缆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笼头工程,各方共进,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整体工作部署,我局围绕“三先”奋斗目标,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紧密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以两个确保为中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组织和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强化自身文明建设,加强干部职工文明教育,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圆满地完成创建文明城市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地成效。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形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我市随着医疗保险2000年7月启动,工伤、生育保险2002启动,已逐渐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至2005年六月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企业226家,参保职工39015人,覆盖面达到100%,企业 离退休人员10530人,共发放养老金3823万元,社会化发放率已达到100%,没有拖欠养老金等现象发生;失业保险参保单位402户,参保职工53415人,覆盖面达到96%;医疗保险参保单位496家,参保职工56786人,覆盖面达9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942人,覆盖面达到92%。生育保险参保人数9870人,覆盖面达91%。我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劳动工资、社保等工作位居徐州市六县(市)一区前列。

2、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再就业率达到70%以上。

至2005年6月,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77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再就业率达75%以上。我市再就业工作位居徐州市六县(市)一区前列。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树立文明新风。

我市2002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几年来,全市各部门单位一直鼓足干劲,奋勇争先,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抓不懈。2005年初市委市政府又提出开展“四城同建”工作,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大而强富而美”的东陇海第三大市。我局领导班子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十分重视,局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狠抓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

1、全面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以创建服 务型机关为目标,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工作日禁酒制度,严格推行首问负责制度,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度,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度,严格兑现服务承诺制度,严格施行督办考核制度,健全了各项制度。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及文明礼貌教育,推广了文明服务用语,禁止讲粗语、脏话,每名工作人员都佩证上岗,服务证做到有照片、有工号、有职务、有岗位。通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大干部职工实现了思想、作风、纪律明显转变,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和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创建“务实、开拓、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机关氛围浓烈。

2、在全系统认真开展了整顿作风、优化软环境活动。全局干部职工按照建设开放文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的目标和群众满意、基层满意、企业满意、外来投资者满意的要求,全面改善和优化软环境,切实巩固民主评议行风成果,树立了劳动保障部门严谨务实、公正文明、廉政高效的崭新形象。200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处和医疗保险管理处分别被徐州市唯一推荐参与省先进单位和文明服务窗口单位评选,医疗保险管理处被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授予优质服务竞赛先进单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机关事业管理处被省厅评为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养老保险六项任务,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2004年作为苏北县(区)唯一代表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2004,农村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夺得徐州市第一;劳动监察、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被评为省厅先进单位;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业务综合考核位居徐州市六县五区第一名。我局被邳州市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省党建工作先进县(市)先进单位”、“城市建设先进单位”、“农村五件实事六项民心工程优秀组织单位”、“市属工业企业改革先进单位”,局长张延青同志受到了省劳动保障厅通报表扬,副局长尤艳侠同志获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

3、狠抓“三个提高”,进一步推动劳动保障工作进位争先。一是抓维权,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以协调劳动关系为主线,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全面组织开展“落实年”活动,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继续有重点地开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情况专项检查,依法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强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加快镇仲裁办事处建设,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二是抓管理,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与巩固机关作风整顿成果有机结合,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狠抓作风督查,狠抓形象树立,狠抓效率提高,狠抓制度落实,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职工的 表率意识、效率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目标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三是抓党建,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围绕“三先”大局和劳动保障各项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把强化内部管理和争先创优、塑造先进典型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有效载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一是积极组织开展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及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救济费领取资格认证,追缴冒领养老金;二是组织开展参保企业养老保险年检,对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稽核,补缴欠缴养老保险费;三是在徐州市率先实施了自由职业者“缴费卡”缴费办法,方便职工缴费。组织配合地税部门强化当期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严把申报审核关。至2005年6月,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100%。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深入。研发并在徐州市推广《业务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测算接转涉农经济改革756人和事 改企920人养老保险关系,实现32家机关事业单位79名离休人员养老金100%社会化发放。至2005年6月,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达119家6905人,覆盖面达到100%,收缴率达98.91%。

失业保险功能加强。积极组织开展失业保险扩面征缴,至2005年6月止,失业保险参保企业484家60312人,覆盖率达98%以上,失业保险征缴清欠753万元,先后为6488名失业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救济金608万元。

医疗保险水平提升。规范程序,严格把关,积极组织开展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体检复查4411人、资格认定2146人,完成大病医疗救助商业再保险接转23160人,实施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年检复核50家,做实医疗保险个人帐户41860人,探索办理破产、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898人,编发医疗保险宣传单6万份,医疗保险计算机网络系统筹建到位,医疗保险参保企业达496家56579人,覆盖面达到了93%。

工伤保险覆盖扩展。我市工伤保险是于2002年元月启动的,起步晚,难度大。我局全力开展好这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工伤保险条例》宣传贯彻,实现了新老办法妥善衔接和平稳过渡,至2005年上半年,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942人,覆盖面达到92%。

生育保险范围扩大。我市生育保险也是于2002年元月 启动的,几年来,我局积极组织开展生育保险扩面征缴,目前已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9942人,占应参保人数10860人的92%。缴费基数1451万元,收缴率100%。

(三)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我局以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为着力点,坚持多管齐下,充分挖掘潜力,努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1、民心工程推动就业。2004全力组织实施下岗失业职工“六个一关怀”工程。即:为下岗失业职工免费提供一条就业信息,推荐一个就业岗位,开展一次送温暖活动,落实一套优惠政策,提供一套简易就业设施,发给一个免收挂号费的医疗证。开发推介就业岗位5780个,发布劳动用工信息3420条;编发《再就业优惠政策文件汇编》5430册,应办尽办再就业优惠证8068个;春节期间,市解困办积极开展为特困职工和困难企业职工送温暖活动,共为71家企业、12575名职工发放生活救助资金294万元、面粉109万斤;提供再就业简易设施大排档篷布20块,桌椅20套,遮阳伞350把,人力三轮车50辆;办理免挂号费医疗证7320个,免收挂号费8784元,减免其他费用48547元。

2、技能培训推进就业。我局积极整合培训资源,紧紧围绕建立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机制,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充分挖掘培训潜能,整合培训资源,经过严格 的评估考核,确定了58家培训机构为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定点机构。我局充分用足用好再就业培训补贴、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政策,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调动培训机构参与就业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首先组织开展了用工市场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意向调查,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意向,对市内外70多家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有的放矢地选择设置培训专业。二是围绕市场用工需求,突出实用技能培训。重点开办缝纫、电脑操作、汽车驾驶、车工焊工、美容美发、园林绿化、烹饪等专业培训。由于培训专业设置合理,培训质量较高,受到了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的热烈欢迎,培训班一期接着一期。人员素质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就业的成功率,有力促进了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3、内引外联拉动就业。举办两次2004邳州-无锡劳动力交流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现场招聘会。无锡锡山区等地现场发布用工信息3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我市20余家企业1800余个就业岗位参与招聘,398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前往参加求职应聘,现场达成意向用工1668人。

4、以落实政策促进就业。组织召开工商、税务、工会、妇联、银行等部门联席会议,会同纪检、监察等部门组织了开展再就业优惠政策大检查。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要求,切实把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截止2005年6月,共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就业免收各类税费达639.26万元,有效扶持和促进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

5、拓展渠道增加就业。发展私营企业主渠道,举办专场招聘会实现就业,开辟自谋职业“绿色通道”,自强自立实现再就业;强化就业观念更新宣传,转变观念实现弹性就业。

截止2005年6月,全市净增就业岗位 1.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77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再就业率达75%以上。

(四)强化再就业服务,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一是大力改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设施和手段,对下岗失业人员求职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提供信息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培训鉴定、档案管理、社会保险接续等方面的便利,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在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过程中的的门槛高、范围窄、收费多、服务差等问题。二是建立健全了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加快形成以市为指导、街道(乡镇)为主体、居委会(村)为依托的四级就业服务工作网络,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既是组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的主体,实施就业服务的依托,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的重要环节,也是组织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载体。我局按照省市文件规定,坚决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场地到位、制度到位、工作到位。积极配合人事部门对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认真开展精简考核,工作人员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已进行考试招聘,择优录用一批人员现已正式上岗,人员及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了市、镇、社区上下一体、三级贯通、功能完善、运作规范、制度配套、管理有序、服务高效的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功能。三是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及动态分析监测,建立了失业预警机制。四是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及其公开发布系统,为劳动者提供及时、便捷和有效的就业信息。五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整合市场资源,增强服务功能,逐步与各地各类劳动力市场融为一体,实现劳动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5.在省级文明城市表态发言 篇五

——在文明城市总评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XX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XXX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XX市住建局作表态发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XX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建设“人兴业茂、清风明月”宜居港城的有效载体,对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必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职能部门,同时也是文明城市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将坚决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以最大的决心、最强的力度、最硬的措施、最实的行动,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创建工作。

一、举全力,全面完成创建工作任务。我们将立即传达贯彻今天会议精神,将住建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上来,举全局之人、财、物,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踏实苦干的工作精神、只争朝夕的工作干劲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完成好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下苦功,努力抓好创建工作重点。我们将紧紧围绕创建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让XX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行、宜游”的文明城市。一是致力建设精品。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和宜居环境建设行动工作目标,依托XX特有的“山体、水网、荔林、港湾”等自然生态条件,充分利用环绕城市周边的大小山脉和河网滨溪水系,大做“三边三节点”(即山边、水边、路边和城市中心节点、市民休闲节点、交通枢纽节点)文章,因地制宜建设公园、荔枝林景观带、公共绿地、沿渠沿溪绿道,实施道路绿化、美化、彩化及亮化工程,通过这些项目的大力实施,让城市道路更畅,城市环境更美,城市空间更亮,城市品位更优。二是致力规范管理。坚持数字化管理与市场化养护相结合的方式,依托数字化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数字道路、数字园林、数字工地等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一方面主动加强巡查、维护,另一方面加大与12345、110联动中心的协同配合力度,做到对市政道路破损、井盖丢失、路灯缺亮、绿地遭毁等不文明现象的早发现、早处置、早修复,对抢修不到位的市场化养护单位给予扣款等经济处罚,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三是致力品质提升。按照“安标化全覆盖,抓一级企业全面提升,促二级企业主动跟进,带三级企业打好基础”的总体思路,坚持“扶强、扶优、扶专、扶精”,通过转型升级抓发展、转变观念抓服务、动态监管抓重点、规范管理抓体系、标准建设抓品质、严格执法抓提升等“六个抓”举措,全面提升全市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水平,进一步美化我市中心城区环境。

三、抓落实,争当文明城市创建表率。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给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我局将进一步建全创建工作机制,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做到创建工作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建立和完善创建工作例会制度,集中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实行督查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创建工作实行全程督查,以查促干,以查促变,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领导、同志们,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人民的殷切期盼,我们将把创建工作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真抓实干,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打折扣,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创建任务,为全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总评做出应有贡献!

6.省级文明城市倡议书 篇六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是烟台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今年是烟台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表彰年,实现“五连冠”,让这块“金字招牌”永留烟台,是每一个烟台市民的责任。烟台高新区作为六区之一,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主战场,广大市民朋友,既是创城的主体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者。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自觉行动,争当创建文明城市的传播者。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个市民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这座城市文明建设增光添彩。广大市民朋友要积极参与文明家庭、文明楼幢、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要通过讲文明礼仪、谈身边变化、做文明市民等形式,现身说法,积极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宣传创城给城市环境、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营造人人了解创城、人人支持创城、人人参与创城的浓厚氛围。

二、身体力行,争当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践行者。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并用之规范指导言行。要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要遵守城市公共秩序,搞好市容环境卫生,做到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草坪;要大力倡导文明出行,开车礼让斑马线,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要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劝导并指正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让“讲文明光荣、不讲文明可耻”成为社会风尚。

三、热心公益,争当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志愿者。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在自觉实践和自主参与中践行道德规范、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素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新风。

广大市民朋友,文明城市大家建,文明成果共分享。您的每一份努力,都会使我们的城市更加文明;您的每一份辛劳,都会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您的每一份热情,都会唤起更多人的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凝心聚力、心手相牵,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来,以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滨海生态科技新城快速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烟台高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

7.副省级城市服务业竞争力分析 篇七

随着经济的发展, 作为世界经济中快速增长行业之一的服务业已经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997年3月, 重庆由副省级城市升级为直辖市之后, 我国的副省级城市固定在15个, 由于各个城市受其所处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的发展也不平衡, 2011年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服务业增加值最高的是广州市, 为7641.92亿元, 最低的是厦门市, 为1217.48亿元, 差距非常大。但是在对副省级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时候, 不能仅仅从单一总量指标上来进行评价, 必须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二、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从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出发, 根据服务业竞争力的内在涵义, 以及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 选出了18个系统性指标, 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分析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 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 而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构成一个公共因子, 所研究的对象就可用少数的、不可测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各个原始变量。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做因子分析, 对公共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由表2可知, 第一主成分为31.088%, 第二主成分为15.886%, 第三主成分为13.977%, 第四主成分为12.838%, 第五主成分为10.779%。前五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累计达到84.568%, 接近85%的临界值, 因此可以将前5个主因子作为评价服务业竞争力的指标。

计算因子得分根据下式:

得到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 得分见表3。综合因子得分大于0的表明该市的服务业竞争力较强, 而综合因子得分小于0则表示服务业竞争力较弱, 从表3可以看出, 中西部副省级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明显弱于东部沿海城市。

四、基于聚类分析的实证分析

所有副省级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表现出东强西弱的态势, 为了更好地分析十五个城市服务业的优势与劣势, 本文利用聚类分析对十五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是将数据分类到不同类的一个过程, 同一类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 而不同类间的对象有很大的相异性。本文选用系统聚类中的Q型聚类分析, 把15个副省级城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服务业竞争力最强的城市, 包括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最强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一是经济实力强。2011年广州和深圳的GDP均超过一万亿, 服务业增加值都超过了六千亿;二是产业结构都比较合理。三次产业结构均为“三二一”型;三是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对外贸易比较发达。第二类是服务业竞争力较强的城市, 包括南京、大连、武汉、杭州、青岛、沈阳、成都和宁波。这些城市的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大连、杭州、青岛和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 未来应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度;南京、武汉、沈阳和成都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 应依托自身优势做大做强服务业。第三类是服务业竞争力较弱的城市, 包括哈尔滨、济南、长春、西安和厦门。这些城市的经济基础较差, GDP和服务业增加值在所有的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 服务业未来的成长能力也要弱于其他城市, 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胡霞.广东省服务业区域竞争力分析[J].商业经济文荟, 2004

8.省级文明城市 篇八

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形势,成都市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全市经济社会呈现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成都GDP增长13.0%,增速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2012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见下图),由2011年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仅次于广州、深圳;增长13.0%,增速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48.1亿元、3790.6亿元、4000.3亿元,分别增长3.8%、15.6%、11.5%。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4.3∶46.6∶49.1。

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出口增速领先副省级城市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2012年,成都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890.1亿元,增长17.7%。

基本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2012年,全市基本建设增长21.8%,房地产开发增长18.5%,增速分别高于全市4.1和0.8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0.1%、17.5%和17.4%。工业完成投资增长16.4%,其中,增长较快的行业有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完成投资分别增长106.1%、48.1%。

天府新区[1 ]和“北改”[2 ]片区投资增长迅速。天府新区成都分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年项目完成投资1400亿元,增长48.9%,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9%。“北改”片区完成投资达584.8亿元,增长36.0%,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17.5%。

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7.7亿元,增长16.0%。从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95.0亿元,增长16.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73.3亿元,增长15.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0.1亿元,增长17.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9.3亿元,增长18.2%。

物价总水平明显回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3.0%,涨幅比去年回落2.4个百分点。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8大类指标同比7涨(食品类价格上涨3.9%、烟酒上涨3.4%、衣着上涨11.6%、家庭设备及维修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7%、居住上涨2.0%)1跌(交通及通信下跌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呈下降趋势,累计下降0.7%,涨幅比去年回落6.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累计上涨0.2%,回落9.8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成果丰硕

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随着东部产业西移加快和以英特尔、戴尔、富士康、仁宝、纬创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相继来蓉投资建厂和竣工投产,全市进出口总额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475.4亿美元,增长25.5%,其中出口303.6亿美元,增长32.4%,出口增幅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利用外资成效明显。2012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5.9亿美元,增长31.1%,增幅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26个,合同外商直接投资39.5亿美元。投资促进成效显著,新增瑞士雀巢、法国标致等世界500强企业26家,累计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233家。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财政收入平稳运行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81.0亿元,增长18.9%。其中,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为194.5亿元,增长13.2%;区(市)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为586.5亿元,增长20.1%;税收收入571.6亿元,增长17.3%。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受益于提高企业工资指导线和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政策的实施,以及重大产业化项目投产后新增就业的带动,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194元,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501元,增长14.2%。

就业促进工作成效显著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9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9.2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12.0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达224.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9%。

成都经济在全国的地位:GDP总量占全国的1.6%

成都是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部 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以及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在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统计显示,2012年成都常住人口(1417.8万人)占四川省的17.6%,地区生产总值占34.1%,工业占29.2%,服务业占50.2%,进出口占80.4%;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的7.1%,工业占7.2%,服务业占9.6%,进出口占20.1%。

2012年,成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继上海、香港、北京之后中国第四个获得全球财富论坛举办权的城市。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6%,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成都经济实力的提升。随着近几年成都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对外贸易呈现强劲增长势头,201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占1.5%,提高0.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7.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nlc202309040406

成都与中西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比较:GDP占其11.8%

经济总量领先,发展速度居中

2012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占17个中西部省会城市(未包括拉萨,下同)经济总量的11.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总量低于重庆(11459亿元),居第2位;与上年相比增长13.0%,在17个中西部省会城市中居第8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乌鲁木齐(17.3%)、贵阳(15.9%)、西宁(15.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总量分别居第2位、第3位、第2位,增速分别居第17位、第6位和第11位。

工业增速排名靠前

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9.0亿元,增长17.2%,增速居第4位,贵阳(22.1%)、南宁(22.0%)、合肥(17.4%)分居前三位。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大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90.1亿元,占17个中西部省会城市投资总额的11.2%,低于重庆(9380亿元),居第2位;增长17.7%,居第17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乌鲁木齐(59.0%)、贵阳(55.1%)、兰州(42.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3位,增速居第10位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17.7亿元,占17个中西部省会城市的11.9%,低于重庆(3961.2亿元)、武汉(3432.4亿元),居第3位;增长16.0%,居第10位,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乌鲁木齐(20.0%)、南昌(18.4%)、昆明(17.5%)。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居第3位,增速居第13位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为781.0亿元,居第3位,低于重庆(1705.1亿元)、武汉(828.6亿元);增长18.9%,居第13位,排名前三位的是贵阳(28.9%)、南昌(28.3%)、西安(24.6%)。

进出口总额居第2位,增速居第7位

全市进出口总额达475.4亿美元,低于重庆(532亿美元),居第2位;增长25.5%,居第7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郑州(124.0%)、兰州(83.4%)、重庆(82.2%)。其中,出口总额达303.6亿美元,增长32.4%,增速排名第7位,位居前三位的是兰州(123.8%)、郑州(110.3%)、重庆(94.5%)。

注释:

[1]天府新区: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双流县、龙泉驿区、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千米。其中,在成都范围内的面积有1293平方千米,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81%。

[2]北改:成都北改工程规划总面积为195平方公里,涉及金牛、成华、新都三个区,其中集中实施改造的范围约104平方公里。

上一篇:节约用水说课稿下一篇:主持人英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