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2024-10-17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精选7篇)

1.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一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知识梳理

一、多音字

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曲qū(弯曲)qǔ(歌曲)扒bā(扒土)pá(扒手)

二、近义词

空隙~间隙 痕迹~印迹

可惜~惋惜

慎重~谨慎 柔弱~脆弱 研究~钻研

逐渐~渐渐 牢固~坚固 隐蔽~隐藏

简朴~朴素 疲劳~疲倦 宽敞~宽阔

搜索~搜寻 倾斜~歪斜 平坦~平缓

三、反义词

舒服→难受 逐渐→陡然 弯曲→笔直

牢固→薄弱 隐蔽→暴露

简单→复杂

慎重→轻率 温和→暴躁 柔弱→刚强

倾斜→笔直 平坦→崎岖 光滑→粗糙

简朴→奢华 清洁→肮脏 干燥→湿润

四、词语归类

1.AABB式词语:弯弯曲曲

高高兴兴 大大方方

2.含有“引”字的词语:引人注意

引人入胜 引以为戒 引人瞩目

3.与“看”有关的词语:望眼欲穿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极目远眺 察言观色 洞若观火 目不斜视

五、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粒粒珍珠,弯弯的月亮像一张精巧的弓。比喻形象生动。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句话把风拂过的叶子比作波纹,清晰地表达出风吹过爬山虎的叶子时的景象。

(3)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这句话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突出了爬山虎的脚细小。

(4)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从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这句话把蟋蟀住宅出口的草比作门,突出了蟋蟀住宅的精致。

2.拟人句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把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拟人化,表明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越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把蟋蟀比作人,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

3.设问句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引出下文,为称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做铺垫。

六、阅读

推荐篇目 叶圣陶《牵牛花》

推荐理由 和《爬山虎的脚》一样,这篇《牵牛花》写得细致、朴素、实在,恰恰如叶圣陶先生的品质。而这种朴实自然的风格,也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二

狼藉 簌簌 颓唐 琐屑 呆滞 惺忪 褴褛 风靡

谛听 雄踞 静谧 贿赂 妩媚 瑰宝 瑰丽 祈祷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蹑手蹑脚 娓娓动听 莫名其妙 循循善诱

万籁俱寂 接风洗尘 人迹罕至 心驰神往 可见一斑 鳞次栉比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娓娓动听:健谈而且感人。

2.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 (道理) , 表示事情很奇怪, 使人不明白。

3.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 也泛指教导有方。

4.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

5.接风洗尘:设宴欢迎刚从远道来的人。

6.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7.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密集,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 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1898—1948) , 散文家、诗人。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 原籍浙江绍兴。早期诗作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光明、对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 清隽沉郁, 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代表作有《背影》《春》《绿》等。

2.《人琴俱亡》的作者是刘义庆 (403—444) , 彭城人, 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

3.《我的母亲》的作者是邹韬奋 (1895—1944) , 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

4.《父母的心》的作者是川端康成 (1899—1972) , 日本小说家,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 (773—819) , 字子厚, 河东人, 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 尤以山水游记著名, 代表作《永州八记》。

6.《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宋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文皆为宋代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

四、积累下列文言知识

(一) 古今异义

1.何以都不闻消息

古义:总, 竟今义:全, 完全

2.崔氏二小生

古义:青年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 扮演青年男子

3.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到, 往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 多含贬义

(二)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状语, 向西)

2.心乐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

3.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 在空中)

4.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 像北斗七星那样, 像蛇爬行那样)

5.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 像狗的牙齿那样)

6.凄神寒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凄楚, 使……寒冷)

(三)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全石以为底 (宾语前置, 应为“以全石为底”)

2.省略句

影布石上 (“布”后省略介词“于”)

3.判断句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也”, 表判断)

(四) 一词多义

1.绝 因恸绝良久 (气息中止, 死亡)

沿溯阻绝 (断)

2.良 良多趣味 (的确, 实在)

因恸绝良久 (很)

3.亡 人琴俱亡 (死亡)

亡羊补牢 (丢失)

4.卒 月余亦卒 (死)

太祖乃悟, 卒用其人 (终于)

5.以 全石以为底 (用)

卷石底以出 (表承接, 不译)

3.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三

脸颊(ji? xi?) 彼此(b#5 p#5) 损失(sh#9n s#9n) 耕地(g"Vn g"Vng)

二、认真读拼音,将字、词工整地写在括号里。(7分,其中书写规范1分)

y#9n x#9 n韓g sh? x鵱 ch? l"^ng k?

( ) ( ) ( ) ( )

f? l髇g qi醤g f?

( )盖 ( )冬 围( ) ( )木

三、选字填空。(4分)

厉 历

严( ) 经( ) ( )害 日( )

副 符 幅 付

一( )图画 一( )象棋 ( )出 ( )合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

展开 展示 展望

( )未来 ( )作品 ( )讨论

改进 改良 改善

1.天龙小区的环境慢慢得到了( )。

2.工人们的操作方法有待( )。

3.这里的小麦产量不高,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 )土壤。

五、按要求写词语。(7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4分)

绿树成( ) 鲜果( )香 草( )花开

狂风大( ) 雪花飞( ) 枯枝( )叶

2.照样子,写词语。(3分)

笑嘻嘻

可怜巴巴

勤勤恳恳

六、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住薄#?分)

1.《巨人的花园》一文中,春天不到巨人的花园里是因为墙太高。( )

2.“楞住、拽住、诧异、义务、撒慌”中没有错别字。 ( )

3.“听了报告,受到很大启发”这一句是病句。 ( )

4.“临别”一词中的“临”意思是“到”。 ( )

七、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 )的脸上露出( )的微笑。

②听了这一好消息,我心里好像( )。

2.难道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是人类的好老师吗?(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3.用下面的词语写一句话。

秋天 田野 劳动 乐曲

4.这篇课文赞美了高尚的友情。

缩句:

5.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提示:把雨滴当作人来写)

仿写:

八、根据课文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填空。(17分)

1.读了第三单元的童话故事,我知道快乐 ,真正的幸福是 ,我还在课外读过童话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 。

2.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成了 。孩子们站在 ,爬上 ,尽情地 。(选自《巨人的花园》)

3.《去年的树》这篇文章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一共有 次对话。第一次是 与 的对话,最后一次是 与 的对话。

4.雨中的树林是个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 ,你会发现很多 。(选自《雨中的树林》)

九、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内标上序号)(5分)

( )每当春暖花开或果实累累的季节,小鸟就飞到村庄里来。

( )当地居民把它称作礼鸟。

( )投下来的东西不是香气扑鼻的野花,就是清甜可口的野果。

( )非洲某地有一种十分讨人喜欢的小鸟。

( )将衔着的东西丢到人们身上或投到屋里。

十、阅读下面短文,仔细回答问题。(15分)

路对面的拐弯处,有一所盲童学校。每日清晨,有许多盲童学校的孩子,在家长和一些热心过路人的搀扶下,小心地从人行道横线通过,到对街的学校去上课。

一个朝霞满天的早上,我又走在这条路上,见人行道横线处的电线杆旁,站立着一个七八岁的盲女孩,长得挺文静秀气。她捧着好大一把苞蕾初绽的鲜花。哎,是个卖花的盲孩吧。

她含笑深深地鞠躬,一边向过路人分发一枝枝鲜花,一边跟他们说些什么话,可没见她向人家收取钱币。

“小姑娘,你好。”我轻声向她打招呼。

她听到后,连忙迎向我。“叔叔,”她弯腰向我鞠躬,又递上一枝鲜花,甜甜地说,“我是对面盲童学校的学生,谢谢您平时对我们盲孩子的照顾帮助,请收下我们给您的一枝鲜花。”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盲女孩微笑着说:“这些花是我爸爸的花圃里种植的,他每天早上要照看花圃,不能来送我上学。今天他叫我把这些花送给常常帮助我们的一个个好人。”

“感谢你爸爸,感谢你的鲜花。”我真诚地对她说。

又有其他叔叔阿姨走来了,盲女孩转过身,笑盈盈地赶去招呼,把鲜花分送给他们。

一阵风轻轻吹过,盲女孩捧着的朵朵鲜花在轻轻颤动,像是在向人颔首致谢。我闻到了鲜花那馥郁的芬芳。

我想,只要手中握着爱的鲜花,春天就会永远驻在我们心间。

1.请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给短文加个题目。(1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致谢——( ) 颤动——( ) 热心——( )

3.盲女孩是 的学生。她给 送鲜花,是为了 。(3分)

4. 为什么“手中握着爱的鲜花,春天就会永远驻在我们心间”?(3分)

5.你觉得文中的盲女孩是个怎样的人?(2分)

6.读完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3分)

十一、习作实践。(30分)

4.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篇四

第一部分基础乐园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yūfǔ cū cāo chónɡ jǐnɡ shèn tòu xuán yá

( ) ( ) ( ) ( ) ( )

ɡōulè yuánɡù xiū sè chǒnɡ ài fēnɡ yùn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10分)。

既( ) 蔬( ) 伐( ) 劲( ) 茫( )

即( ) 疏( ) 代( ) 颈( ) 芒( )

资( ) 透( ) 砌( ) 吟( ) 赴( )

姿( ) 绣( ) 彻( ) 怜( ) 赶( )

三、补充词语(4分)

相( )相( ) 心( )( )往 面面( )( ) ( )飘带( )

( )为观( ) ( )( )英发 不( )不( ) ( )色( )流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勤劳的( ) 繁荣的( ) ( )的湖面

精美的( ) 新鲜的( ) ( )的公园

辽阔的( ) ( )的气势 ( )的立交桥

五、找出每组中不是同类的词(2分)

1、桃花 梨花 雪花 梅花 杏花( )

2、猪肉 牛肉 羊肉 肥肉 鸡肉( )

3、锤子 斧子 钳子 螺丝刀 钉子( )

4、庐山 黄山 泰山 峨眉山 高山( )

六、造句。(2分)

那么……那么……

既……又……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 “在天底下, ,而并不 ”是说 。

(2)那些小丘的线条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 。这里把小丘比作 ,“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和平地 。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马 ,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中把马上的男女老少比作彩虹是因为 。

(4)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又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 。这一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句子流露出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阅读舞台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作总体的( )态的勾画,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描写,境界便顿然改观,由态转为( )态,由苍茫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2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敕勒( )( ) 穹庐( ) 笼盖( ) 见牛羊( )

3、《敕勒歌》选自 ,是 时期北方 族的一首 (体裁)。诗歌表达了草原牧民 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草原牧民们 的生活景象。(5分)

(二)记崂山太平宫——狮子峰之游

早晨,我跟爸爸乘上了去崂山的公共汽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偎山临海的仰口海湾停车场。

我们下车后,沿着蜿蜒曲折的石级小路向上走。山路上游人熙来攘往。我们随着游人往上走,过了几座别致的小桥和亭子,来到了坐落在群峰之中的太平宫门前。我看见砖石围成的院落,高高的石级上面有很高大的门楼,门楼的红漆门上铜钉闪闪发光,院墙顶上露出灰瓦的殿顶。

我走进正殿。殿内当门有一个高约五米的神像。他身穿盔甲,瞪着一双大眼睛,手执一对竹节钢鞭,威风凛凛。在它的两侧,各有一尊略小的`塑像,也都身穿盔甲,手执兵刃,威风凛凛。室内烟雾缭绕,香上的轻烟袅袅上升。着蓝衣的道士在拈香祷告。

我到了院东,一眼认出了“绵羊石”。它的形状酷似一只大绵羊。“绵羊石”上还刻着臧克家的诗。“绵羊石”后面有个石头钟亭,内悬一口很大的仿古钟。钟粗大到要两个大人拉手才能抱过来,有一人多高。据说这钟声能传到十几里外的地方。此系崂山一大景观,名叫“上宛晓钟”。

走出太平宫东门,猛抬头,狮子峰矗立眼前。它那么高,棱角分明,巍然耸立,像一头威武的狮子,昂头怒吼,在薄雾的笼罩下,更显得雄伟壮丽。峰顶,“狮子峰”三个鲜艳的红漆大字闪闪发光。

我听说“狮峰观日”是崂山的又一大景观,就振作精神,沿着陡峭的小路,扶着两侧的铁链往上攀,一口气攀到了狮子峰顶。可惜我来得晚了,太阳已经升起了老高。但我并不为此感到遗憾,因为我看到了另一幅壮丽的景色:仰口海湾,碧波荡漾,闪闪烁烁,像一幅巨大的闪光缎;远处隐隐可以看到状似太阳帽的小岛和点点渔帆;在视线尽头,海天相接,成了米黄颜色。

转视南西两面,层峦叠嶂,峻峭雄奇;北面群山跌宕起伏,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我为家乡的壮丽山河感到骄傲,不禁立下誓言,努力学习,长大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威风凛凛 轻烟袅袅

2.依次写出小作者到达的地点。(5分)

3.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在狮子峰顶上看到的景物的?(1分)

4.结尾一句话有什么作用?(2分)

第三部分练笔天地

九、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睦相处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你能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5分)

十、笔下生花

5.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五

一、积累与运用(共31分)

1、看拼音,写词语。(14分)

Xiányí chuízhí bówùguǎn jí shǐ

( )( )( ) ( )

gào jiè aì mù shàng gōu jǔ shàng

( ) ( ) ( ) ( )

xiǎo xīnyì yì bú róng zhēngbiàn luòyìbùjué

( ) ( ) ( )

2、填空:(9分。1、2、4题各2分,第3题3分)

(1) 宝剑锋从磨砺出,( )。

(2)( ),自满十事九空。

(3)春风能( ),和煦催耕种。( )微动摇,( )时相送。 (选自《四时之风》)

(4)仿照《四时之风》的写法,写两句诗描写风或其他的景物。

( )风能( ),( )。

( )能( ),( )。

3、从第三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体形庞大的鲸,活泼机灵的松鼠,了解了功能各异的新型玻璃。还领悟到了一些说明方法,如( )、( )、打比方等。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了不少科普方面的书吧,请用简短的语言给同学介绍两本,试着用上说明方法。 (4分)

4、给下面的两句话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合成一句话。 (4分)

(1)花生的`外表不好看。 花生的用处很多。

(2)鲸生活在海洋里,体型像鱼。 许多人管它叫鲸鱼。

二、阅读感悟(36分)

(一) (11分)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你发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1、文中的标点没有加完整,请把所缺的标点补充完整。(3分)

2、在括号里补充合适的关联词。(2分)

3、联系实际,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4、在正确的答案下画横线。 ( 2分)

朗读这段话,语调应该(平缓 激昂),语速应该(快速 中速)。

(二) (14分)

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下降。如,鲸类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濒临灭亡。

1、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3分)

2、这段话中的第三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4分)

3、联系上下文,可以试着把 “杀戮”换成( )。(2分)

4、你认为文中加横线的词语能删掉吗?说说理由。 (2分)

5、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3分)

(三)__________的价值(11分)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五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把题目补充完整。(2分)

2、在文中找出和“红火”意思相近的词(用横线画出来)。(2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物美价廉”的意思。(2分)

物美价廉: 。

4、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5分)

“我明白了,

三、作文(30分)

6.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知识点 篇六

我会写:

瓶:花瓶 酒瓶 水瓶 瓶颈 守口如瓶

挤:拥挤 排挤 挤牙膏 挤牛奶 挤眉弄眼

叉:交叉 叉鱼 鱼叉 铁叉 叉烧 叉车

挥:指挥 挥动 挥霍 大笔一挥 挥汗如雨

形近字:

挤(拥挤)济(人才济济) 叉(交叉)杈(树杈)

挥(挥手)辉(光辉)

多音字:

倒:dào倒车 dǎo摔倒

重:chóng重复 zhòng重要

叉:chā交叉 chǎ叉着腿 chà劈叉

反义词:

集中——分散 整齐——杂乱

课内词语:

墨绿 嫩绿 集中 交叉 教练 指挥

整齐 节拍

理解词语:

【出奇】特别;不平常。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交叉】不同事物有部分相同,重合。

【指挥】发令调度。

【节拍】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写世界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绿。

第二部分(4~5):写绿色聚集重叠的静姿和动态。

课文主题:

这首诗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的情景,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绿”的喜爱和赞美,对春天、生活、生命的热爱。

问题归纳:

1、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2、想象这些绿色集中在一起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场春雨润醒了小草,田野里小草破土而出,远远望去一片嫩绿;润绿了杨柳,杨柳摆动着腰肢,随风舞蹈。润动了河水,碧绿的河水,犹如一面绿色的大镜子,倒影出我们的笑脸,倒映这两岸的翠柳。一阵清风吹过,笑脸没了,翠柳的身姿也凌乱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语文学习的两种技能

1.学会快速阅读

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障碍。这里我所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文章的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非常重要)。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的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阅读技能。

2.做好笔记

做笔记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初中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课文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画,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如经常读错的字音、写错的字形,常用文言实、虚词等,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四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相关具体做法

1.五遍读书法

熟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就是要强调书要多看,多读,并非真 的要读百遍、看万卷。不过,一篇文章如果能多读几遍,学习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同学们使用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精品,一般的文章读三五遍并不多,而 有的文章读十遍尚觉得少。现向同学们推荐一高考状元的“五遍读书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遍:上课前对老师要讲的课文先预习一遍。

第二遍:课后,把课文再认真的研读,并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复习一遍。

第三遍:学完一个单元后,从单元第一课到单元最后一课仔细的看一边遍。

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学完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导,把整本书再读一遍。

第五遍:也是最后一遍,即在考试前几天,与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检测相配合,把课本粗略的翻看一遍,复习-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2.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

首先,一则笔记记一个问题,内容思想等可多些几则,不要混在一起,这样便于整理和以后使用。其次,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数据、一段议论,不论大小均可写成读书笔记。但决不能肢解原文、歪曲愿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与引用的原文混杂在一起。

语文学习及备考

1.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基础知识的内容重在积累,关键是运用。包括:汉字的形音 义,标点符号及词语的使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续写句子,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等。对于 这一部分,同学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日积月累,定会得到高分。

A、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B、可以把平时自己常易错的字记录在错题汇集簿上,定时集中纠正,还可以进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组词练习。

C、每学新课,先要将自己不会的词语画出来,通过查字典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能死记硬背;在具体语境中有的词义发生变化,一定要加强理解这部分内容。

D、课本中正文下面的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应是重点。

E、学习词语应坚持“长流水,不断线”,根据自己情况,每天都要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词语,到一定时期,特别是阶段性考试之后,将还不熟悉的词语用过筛子的方法挑出来,再次复习,直至越来越少。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提高着重要关注的是诵读、翻译、理解和背诵。针对这些老师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要求。比如在翻译中要求信、达、雅等。在背诵和理解方面也提到了分小段各个击破,借助联想,不断复习等方法。

3.怎样写应试作文

7.八(上)第三、四单元知识梳理 篇七

狼藉 簌簌 颓唐 琐屑 呆滞 惺忪 褴褛 风靡

谛听 雄踞 静谧 贿赂 妩媚 瑰宝 瑰丽 祈祷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蹑手蹑脚 娓娓动听 莫名其妙 循循善诱

万籁俱寂 接风洗尘 人迹罕至 心驰神往 可见一斑 鳞次栉比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娓娓动听:健谈而且感人。

2.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3.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

4.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

5.接风洗尘:设宴欢迎刚从远道来的人。

6.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7.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密集,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早期诗作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光明、对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代表作有《背影》《春》《绿》等。

2.《人琴俱亡》的作者是刘义庆(403—444),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

3.《我的母亲》的作者是邹韬奋(1895—1944),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

4.《父母的心》的作者是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尤以山水游记著名,代表作《永州八记》。

6.《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文皆为宋代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

四、积累下列文言知识

(一)古今异义

1.何以都不闻消息

古义:总,竟 今义:全,完全

2.崔氏二小生

古义:青年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3.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二)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2.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5.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6.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楚,使……寒冷)

(三)特殊句式

1. 倒装句

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应为“以全石为底”)

2. 省略句

影布石上(“布”后省略介词“于”)

3. 判断句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四)一词多义

1.绝 因恸绝良久(气息中止,死亡)

沿溯阻绝(断)

2.良 良多趣味(的确,实在)

因恸绝良久(很)

3.亡 人琴俱亡(死亡)

亡羊补牢(丢失)

4.卒 月余亦卒(死)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终于)

5.以 全石以为底(用)

卷石底以出(表承接,不译)

上一篇:音乐课心得体会下一篇:精选扫黑除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