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我们的节日通知

2024-06-21

实用的我们的节日通知(精选14篇)

1.实用的我们的节日通知 篇一

关于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

主题活动的通知

各党委、区直机关各部门:

“我们的节日”是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激发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根据中央文明办工作部署,为在全市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营造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广大市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幸福指数,共建幸福长春。区文明办决定在全区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

二、活动内容: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紧紧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幸福长春建设,做到“五个突出”。

1.突出文化内涵。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诵经典、学传统、讲礼仪,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生活品味。通过举办公益电影放映、公益演出等文娱活动,丰富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把我们的节日办成文化节。2.突出民俗活动。组织开展游园会、舞狮、秧歌、登山、祭祀、社火、庙会等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特色节庆活动,增强人们的民族归属感,把“我们的节日”办成爱国节。

3.突出人文关怀。广泛开展敬老、爱幼、助残、帮困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对空巢老人、农民工和生活困难群体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关心、关爱,把我们的节日办成仁爱节。

4.突出未成年人。用孩子乐于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通过举办经典诵读赛、诗歌会、成人礼、祭奠英烈、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爱国影片等,吸引未成年人积极参与节日活动,把我们的节日办成传承节。

5.突出营造氛围。结合“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运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刊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共庆“我们的节日”的公益广告,把我们的节日办成传播节。

三、工作要求

1.要精心组织活动。各单位、各部门要把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市民素质提升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领导、科学安排,切实把“我们的节日”办实办好,确保群众度过一个个文明、和谐、健康、快乐的传统节日。

2.要突出思想内涵。要把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建设幸福宽城结合起来,与持续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感受文化氛围、享受节日快乐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文明素质。

3.要注重实际效果。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情感,坚持厉行节约,倡导文明节俭过节,营造现代文明新风。

2.实用的我们的节日通知 篇二

为了加快稿件审理流程,方便广大作者办理汇款手续,《实用骨科杂志》编辑部开通了网上支付宝付款方式,作者可通过网上转账至编辑部支付宝账户进行汇款。

支付宝账户:sygkzz@163.com 账户姓名:李鹏翠

3.我们的节日呢 篇三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8月16日,是2010年的七夕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但是,过惯了西方情人节的年轻人,有几个还记得七夕节?推而广之,我们的传统节日,那个不是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困境?我们的中国节日哪儿去了?

近年来,新一代中国青年都热衷于过。洋节”。大致有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等。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过“洋节”是为了“找个快乐的理由”,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我们的传统节日,果真只是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过起来真的很累?其实未必,只不过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被分割、异化,遗忘了。在整个社会充斥着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能沉下心来反思生活,回味从前?有多少人能从传统的,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传统节日?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感慨,几乎每个节日的味道,都越来越淡。可究竟有多少人去真正反思原因是什么7为什么洋节大行其道,而我们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会越来越式微?学者们认为这是文化自轻和自我殖民。近代历史留给国人的不止是无尽怨怒,还有根深蒂固的自卑。落后与挨打,成了人们对近代历史的习惯性总结。麻木自卑甚至憎恨,成了大多数人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这是传统节日日渐式微一个重要方面。

从文化产生背景上看,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后,传统节日便开始走下坡路。而在工业社会培养下,诞生的西方节日,漂洋过海,迅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枝叶繁茂起来,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勢头,商家的精明造势,加上年轻一代的盲目追随——一时间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西方节日大行于道。

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大旗的鼓动下,许多节日成了消费日,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置换以后,节日经济以及由此被挑起的民众度假消费狂潮,便成为最为壮阔的时代景观。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外来的各种洋节,内涵都被抽空了,成为徒有其表的摆设,变了味道,比如圣诞节到了中国,就变成了一个消费性的节日,或者说时尚标签。传统节日的真正危险反而来自我们自身,像中秋节这样温情脉脉的节日,已经成为月饼商人,各大卖场炫技卖乖的秀场,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笔者认为,传统节日乃至传统文化的陷落,最根本原因是,工业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对人性的异化,分工精细的现代社会,让每个人都成了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失去了创新能力。人们只能通过疯狂的消费来满足自己与别人不同,标新立异的企图。表现在节日文化中就是,大一统式的消费文化和席卷全球的一致化从众行为。

节日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着一个人的文化身份,并以仪式化的方法维系着人与传统的关系。在全球化想象共同体下,人类的许多价值都在趋同。节日,可能是保持人们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了。其实,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来抵御情人节等洋节的“入侵”,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造成的民族文化价值的空壳化,商业化倾向。

4.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通知 篇四

您好!

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因此,我园将于明天在大班年级开展一次扫墓活动。现将有关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3月31日早晨(9:00——11:00)

二、活动地点

仙池路烈士纪念碑(杨小二饭庄正对面)

三、活动内容

1、清明扫墓活动;

2、登山比赛。

四、活动具体要求

1、请幼儿在加吃好早点 ,穿好园服、运动鞋于明天早上8:50分准时送到仙池路(杨小二饭庄正对面)烈士纪念碑下。

2、请家长给每位幼儿准备一个面包、一瓶水、一瓶牛奶与一个香肠(注:所带食品不能太多);

3、本次活动必须由家长陪同,若有特殊情况的请提前与班主任沟通;

4、请家长做好幼儿安全教育,引导幼儿做一名文明的孩子(如:不乱跑、不采摘花朵、不攀着树枝、不乱扔垃圾等);

5、活动结束后,请家长带幼儿回家,下午不上课。

通知人:

5.实用的我们的节日通知 篇五

奉节县精神文明办公室

关于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驻奉各单位:

2011年9月12日是传统中秋节。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市文明委工作部署,现就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突出“团圆和谐幸福”的主题,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营造家庭幸福、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中秋节日氛围。

二、活动内容

进一步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5322”工作模式:不断充实唱读讲传、节日民俗、文体娱乐、节日旅游、送温暖等五个内容板块,切实提升示范活动、面上活动、集中宣传等三个工作环节,精化细化舞台演出、民俗互动等两种群众参与形态。

要深入开展以中秋为主体的“唱读讲传”活动,坚持群众演、群众看,通过举办“唱读讲传”文艺演出,开展经典诵读、中秋诗文朗诵会、诗词赏析讲座、诗歌创作征集等活动,大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喜庆祥和氛围。要广泛开展各种节日民俗、文化娱乐、节日旅游活动,深入城乡社区举办中秋文化节会、中秋民俗文化展、中秋千家宴、中秋赏月、中秋社区联欢以及各种形式的传统游艺活动、体育活动。要组织好节日旅游,结合旅游资源实际,办好各类中秋主题旅游活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关爱活动,组织好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确保人人都能吃上月饼。

三、工作要求

各地各单位要制定“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工

作方案,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请各地各单位确定1至2项重点活动,并于9月4日前将具体项目名称、主要内容、时间地点报县文明办(邮箱:fjxwmb@163.com)。

电视台、夔门报、奉节网等新闻媒体要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群众讨论、公益广告等形式,以“文明瞭望台”为主阵地,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中秋节相关知识,及时报道活动开展情况。

奉节县精神文明办公室

2011年8月31日

主题词:精神文明建设中秋节 主题活动 通知

6.实用的我们的节日通知 篇六

辖区各文明单位、各社区:

2012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按照上级文明办《关于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总体部署,现就在春节、元宵节期间丹水池地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通知如下: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工作载体和活动形式,大力开展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充分调动基层业余文化骨干的积极性,利用文化宫、青少年宫、体育场、广场、公园等场所,依托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村)文化室等,组织民俗展示、体育健身、歌舞表演、花会歌会、联欢联谊、灯谜灯会、书法棋艺、美术摄影等活动,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适应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城乡基层,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服务,把欢乐送到千家万户。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发挥机关、部队、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帮助基层社区、农村文艺骨干编排节目,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联谊,使人们在参与中抒发情感、愉悦身心。各街已经建好的“社区青少年学校”,要组织人员做好开放服务工作,为社区未成年人节日活动提供场所。挖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开展节日旅游活动,活跃节日文化市场,增强节日魅力。

二、精心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抓住春节、元宵节的有利时机,以道德模范、生活困难群众为重点对象,开展各种关爱活动,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展示中华民族崇德向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开展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拜年走访、座谈联欢等活动,组织他们参加节日庆典和文艺联欢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有关部门、文明单位要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和低保户活动,推动有关部门惠民措施的尽快落实,帮助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让他们过一个舒心、温暖的传统节日。

三、着力深化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社区居民参与,传递亲情友情,传播文明社会风尚。深化拓展关爱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志愿者以结对帮扶的形式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等服务,让他们心情舒畅、快乐过节。以城市农民工为重点,开展关爱农民工维权活动,组织志愿者特别是法律志愿者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索要欠薪、处理劳动纠纷等服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开展关爱返乡农民工活动,组织志愿者帮助农民办理网上订票业务,在新荣客运站设立志愿服务站,组织志愿者为农民工返乡提供必要的帮助。开展关爱留守农民工活动,以送祝福、送亲情、送文化、送平安、送健康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留守打工地过年的农民工度过一个喜庆温馨的春节。开展消防安全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宣传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知识和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应急处理知识,劝导不文明燃放行为,帮助居民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组织志愿者及时清理燃放烟花爆竹后的废弃物,保持社区整洁卫生。

四、努力营造浓厚氛围。各单位要加强春节、元宵节期间“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新闻宣传报道,通过媒体、网络等形式,及时报道我区开展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春节、元宵节相关知识,传播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区级相关网站要开展网上主题活动,组织“网上拜大年"和“网上灯谜征集”活动,征集拜年寄语和过年体会,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街文明办,各单位要把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把各项工作做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要突出思想内涵。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活动始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把群众作为主角,多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多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活动平台,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区教育、民政、商务、文体旅游、广电、文联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络,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各街、各单位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情况,请于XX年XX月XX日前与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情况一并报区文明办。联系电话:XXXXXX,电子邮箱XXXXXXXX。

7.实用的我们的节日通知 篇七

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由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儿童咬合诱导实用新技术培训班”将于2015年10月24日 ~ 2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项目编号( 2015-08-05-047) ,学分: 8学分。

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包括理论授课和咬合诱导之活动翼矫治技术操作培训两个内容。 现诚邀全国同仁积极参会。

联系人: 钟恬; 电话: 15270000730; E - mail: 25631934@ qq. com

8.谁“偷走”了我们的节日 篇八

汨罗江畔,屈原衣袂飘飘,披发行吟。他回头望了一眼深爱着的祖国、牵挂着的百姓,长叹一声。随后,他抱石自沉江心。

他的死讯很快传遍千家万户。一天,汨罗江上出现了许多船只,青年男子奋力划桨,而妇女们则将一个个粽子丢下江中,一声声地高歌,祈祷江中鱼儿不要伤害屈原。他们试图打捞屈原的尸体,却始终无果。他们身嘶力竭,却不肯放弃。那份执著里满是对屈原的敬爱。

在他们家的门楣上,挂满艾蒿,雄黄酒也成了必喝之物。他们用尽一切办法避邪,让屈原不被鬼邪欺压。那份迷信包裹着最真挚的爱。

他们只知道必须为屈原做些什么,并且将这一传统传承下去,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代代传承中,端午节被“偷”走了。

是的,端午节被“偷”走了。虽然我们依然记得,这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我们的市场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虽然我们依然赛龙舟;虽然社区里还举行着“包粽子比赛”……但是,谁又能想起壮志未酬、抱石沉江的屈原,赠他一声深情的呼唤?纵使粽子的花样再多,生活水平再好,却也舍不得投向江中,只是满足一下自己对美味的贪求。赛龙舟成了一种娱乐的方式,包粽子也只是为了活跃气氛。再也见不到挂艾蒿,喝雄黄酒,再也听不见妇女深情的呼唤与祈祷……

节日是民族的魂。当节日被“偷走”,我们的心灵还能找到依托的地方吗?那一片浮萍究竟该飘向哪?

谁“偷走”了我们的节日?是时间,还是什么?是我们那一份浮躁遗忘了它,还是那一份喧嚣容不下它?保持一颗虔诚宁静的心吧,找回端午节及所有节日,我们的心灵便会多了一个停泊点。

点评:简洁的笔法却生动形象地叙述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小作者写作基本功比较扎实,由当下人们过端午节的流于形式,提出“谁‘偷走’了我们的节日”的诘问,不因为端午节的司空见惯而放弃思考精神层面的缺失,思想深刻。

9.实用的我们的节日通知 篇九

各学校团、队组织:

春节、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仪征市委宣传部、仪征市文明办《关于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建设汽车城,争做文明人”主题活动,丰富青少年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学校团、队组织中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活动。现就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平安团圆、孝老爱亲、感恩祈福、健康文明为主题,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以活动为载体,吸引青少年广泛参与,培养和树立青少年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营造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内容

1.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春节元宵朗诵会、诗词赏析讲座、诗歌创作征集等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诵读、吟诵中华经典,承文化传统、颂和谐中华,传承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促进青少年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2.组织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红领巾社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传递亲情友情,共享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继续组织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慰问、拜年等活动。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志愿服务活动和“美在家庭、美在社区”环境整治行动,普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及时清理烟花爆竹残屑和废弃物,搞好公共环境卫生。

3.开展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拜年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开展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拜年走访、慰问交流、座谈联欢等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展示中华民族崇德向善、文明进步的精神风貌,为他们送去节日祝福。

4.开展文体活动。各学校团、队组织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引导他们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和寓意,通过开展写春节、送祝福、《节日小报》、DV摄影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使青少年学生收获节日的快乐和感悟。

5.开展“用好压岁钱”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如何用好压岁钱”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到此活动中来,形成互动,使学生深切感受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学会感恩,更加注重其情感和激励的价值。

6.开展安全自护教育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平安伴随我成长”自护教育主题活动;开展青少年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在学生及家长中发布青少年学生安全自护提示,特别是与外出 旅游和防止爆竹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及家长的防护意识;开展青少年自护体验活动,向青少年传授自我保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开展火警撤离等防灾避险体验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提高自护意识,增强自护本领,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寒假期间青少年安全事故的发生,引导全社会积极营造关注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三、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安排。各学校要把“我们的节日——春节、春元宵”活动,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作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和寒假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纳入活动总体安排,制定具体方案,抓好工作落实。

2.突出思想内涵。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活动始终,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发动学生、进行宣传等都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大力加强“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的宣传报道和组织引导工作,保证活动的健康安全开展。

3.及时做好总结。请各学校团、队组织将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活动有关图片、总结、材料于2011 年 2 月20 日前报送市教育局团工委。

10.【实用】节日习俗作文 篇十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节日习俗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节日习俗作文 篇1

潮汕从一月到十二月每个月都有节日,除了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节、春节等几个典型的传统节日外,还有其它节日,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吧。

在潮汕,各家各户都有祖宗的“忌日”,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两个祭拜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有祭品美食的制作,也有娱神民间艺术的展示,名目繁多,但是都为了祭拜自己的祖宗。这一天,家族里的亲戚全都来家里举行祭拜活动,相当于一次大型的家族聚会。

正月至二月,各乡各里都会选一个吉日或固定时间游神赛会,也就是社日。这天,游各乡各里的四个门头的老爷,还要做“大戏”,十分热闹。乡里还要做美食,供奉老爷之日,公开拍卖,据说得到者算是幸运。拍卖的钱可作为老爷宫的费用,或做公益事业。

潮汕的每个节日都要专门制作祭品美食,其中有:寿桃、芋丝酥、荷兰薯、花过面酥、红萝卜丝酥、汤圆、棕球、碱水、酵、甜面包、“梭罗包”、“桥徘”、粟穗、“五身人仔”、“三角楼”、月饼、腐乳饼等。除此之外,还有三牲、五牲,以至整桌潮汕筵席,简直就是一个小吃大荟萃。

在这些节日里,大家为营造节日气氛,增添欢乐气氛,每个人都要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所以,潮汕民间过节和游神,又增入了民间风俗。

这些就是潮汕的部分节日习俗。

节日习俗作文 篇2

寒食节形成了丰富的风俗、习俗: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寒食节具有以下特点:

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5、流传地域广.回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和旅游观光等多个社会活动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注意。

1、社会、历史价值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

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政权巩固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

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

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

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

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2、文化价值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

节日习俗作文 篇3

在春节到来之际,每一个地方都会过春节,由于地方不同,所以春节的习俗也不一样,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天津的春节习俗。

腊八儿: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

逛娘娘宫:腊月十五,年货上市,以娘娘宫为中心的宫角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男孩子到这儿头一个目标就是风葫芦,成年男子到了这里,忘不了买灯笼,女人们则来“洗娃娃”的。只要从娘娘宫栓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是节前必做的事情。

糖瓜祭灶: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十二点祭灶王爷。待香燃尽后,请下灶王爷像,点火烧了,等到了大年三十再买新的灶王像,这又叫“灶王码子”,年复一年。

吊钱儿:吊钱是用彩纸剪成的图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作为春节喜庆气氛的点缀,贴上的吊钱儿只能到正月初五损坏,否则一年都会不吉利。

“破五”正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菜板要剁响,让邻居听见,以示正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身上,要除掉“小人”才行,初五晚上放炮,也有辟邪免灾的意味。

以上这些就是天津的春节习俗,不知道大家都了解了吗?

节日习俗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古老东方的一片土地上盛开着56朵民族之花。不同的花朵都盛开着奇特的民风民俗。

衡水,一座美丽的小城,这里是董子的故乡,这也是衡中的故乡。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吃团圆饭,守岁。包饺子时,奶奶按照习俗,会往饺子里放几个1角的硬币,谁要是咬到这个硬币,谁来年可就有福喽!这时,远在外地的姑父和姑姑,会从石家庄往衡水赶来吃团圆饭。奶奶大展身手,展示着她那精湛的刀工,“咔嚓!咔嚓!”地切菜。厨房里烟雾犹如仙境,可奶奶却一点汗也不出,也不觉得累。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大鱼大肉,哇!那叫一个香,全家人有说有笑。炖鱼有滋有味,红烧肉肥而不腻。外面,爸爸在院子里放烟花,吃完饭后,我们全家开始守岁,唠着家常,磕着瓜子,播着春晚,那叫一个惬意!

衡水湖边还有花灯。花灯在晚上看格外漂亮。一个个大小各异的花灯,美丽极了。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每个地方的习俗也不一样,在我眼中,都很独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节日习俗作文 篇5

今天是中秋节,为了弄清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因为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因此,中秋节又被称“月夕”。在中秋的晚上,人们仰望天空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人们,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各地的中秋节习俗各有不同。最常见的中秋节习俗有亲朋好友一起吃月饼、赏月、拜月。此外,中秋节还会有许多游戏活动,如玩花灯、舞火龙等等。

节日习俗作文 篇6

我今天给大家说一说中华传统的节日有什么习俗吧!

我先写一首歌谣,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节日吧!“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你们知道了吗?那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是个各家重逢团员的节日,又是吃团圆饭的节日呢!只要到了这个节日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去外面赏月、吃元宵,那天的夜晚就像欢乐的海洋!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象征着团团圆圆,家人也寄托了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要不然我再给大家写一首诗,再猜一猜这是什么节日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热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错,这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有好多讲究,有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和放风筝等等一系列讲究,这里放风筝的寓意是随着春风把他送到天涯海角,给我们带来好运!

中华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希望大家都来关注中华传统节日的各种有意思的习俗!

节日习俗作文 篇7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11.实用的我们的节日通知 篇十一

关键词:校本课程;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8-1一、校本选材立足学生生活

我校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为办学特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们根植于民族文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过节”是每位学生都亲身经历的事,是孩子们最开心、最乐于参与的事,它符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一理念。校本课程的创编立足学生的实践生活,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效利用学生的资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逐渐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将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文化”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的主要研究内容。

我校编写《我们的节日》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每册都根据时节安排主题活动,上册安排“元宵”、“清明”、“端午”三个节日的研究活动;下册安排“中秋”、“重阳”、“春节”三个节日的研究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每个节日围绕“起源”、“习俗”、“饮食”、“诗歌”四个方面开展活动设计。具体设置了“网罗信息”、“绘声绘色”、“各地采风”“心灵手巧”、“成果秀秀”、“真情实感”、“成长足迹”等系列活动。针对每个节日的不同特点,我们还设置了相关特色活动,如《欢欢喜喜闹元宵》一课中设置了“张灯结彩”活动;《细雨纷纷又清明》一课中设置了“趣味计算”活动;《粽叶飘香到端午》一课中设置了“别样龙舟赛”活动。活动立足学生生活,受学生所喜爱。

二、生活化方式实施校本课程

我校将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文化”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研究内容。旨在让学生在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传统技艺。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我们要能够学,学从生活中去学,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学。”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这个理念,我校在进行校本活动的时候,尽量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

如在开展《粽叶飘香到端午》这个校本活动时,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融入在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一、二年级缝制香包,由于考虑到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学校统一购置了半成品香包,由老师介绍端午节香包的由来和主要功效,再跟着老师将干花等材料装在香包里。亲历制作端午香包的过程,感知节日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理解,为传承传统文化做准备。

三、四年级编手链。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指的就是这种习俗。为了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个习俗,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彩色丝线,由教师拍摄要教学视频,教学生一步一步制作,学生在具体的制作中了解端午系长命缕的习俗,同时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六年级包粽子。我国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如果让学生单纯地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未免有“纸上谈兵”的感觉,所以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每班请几位会包粽子的家长来指导孩子包粽子,卷粽叶、放材料、扎线……学生学的有模有样。包好的粽子有食堂师傅帮忙煮熟,学生自己品尝自己包的粽子过端午,这样的经历相信永远不会忘记。

另外,为了让学生体验赛龙舟的乐趣,我们还制作了旱龙舟,呼啦圈轧制做成龙的身体,而龙的身体由学生绘画端午的图画组成,利用体育课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旱龙舟的“划”法。安排时间进行全校的赛龙舟比赛。

做做“香包“、“手链”;包包粽子;赛赛龙舟,这样的校本课程跳出了一般的课程模式,以一种生活体验的方式将我们的传统节日习俗传递给学生,不但学生的兴趣浓厚,而且记忆深刻。

我们将生活场景自然的融合校本课程中。学生在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

三、立足生活推进校本发展

校本开发理念指出:“校本课程开发能依照社会变迁与学生需求随时作出调整与改变,课程更富机动性、多样性与弹性。它不提倡编写固定的、正规的教材,而是强调活动、过程,以保持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适应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生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推进。

在《我们的节日》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节日诗词搜集的热爱,我校进一步开发了《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校本课程。该校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就是向学生展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如:重阳节的诗词中我们选择了王维的《几月节日忆山东兄弟》、王勃的《蜀中九日》、李白的《九日龙山饮》、《九月十日即事》等。学生过传统节日的时候背诵诗词更能理解诗中的含义,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

12.我们的节日端午 篇十二

荔城区北高高峰小学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端午节文化氛围,依照市、区文明办有关文件要求,在我校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粽情粽意

二、指导思想

以回顾端午渊源为契机,以突出传统习俗为特征,以增强民俗体验为重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始终,通过组织开展群众性和校园文化活动,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活动时间

2013年6月10日―6月15日

四、活动内容

1.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儿童节与端午节两个节日较接近,结合六一主题队日活动,穿插诵读关于端午习俗的诗歌,让广大学生在诵读中了解端午、认同端午、喜爱端午、过好端午,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2.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节日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反映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

13.我们的节日教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知道六月一日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感受并体验节日的快乐

2、理解诗歌中的形容词(艳艳的、脆脆的、甜甜的)教学准备:

1、交流风向六一节的快乐:

观看录像

说说自己节日里最高兴的事情

——谁在欢庆六一儿童节?是怎么欢庆的?

你在留意儿童节里什么事情最高兴最快乐?

2、欣赏并学念诗歌

教师朗诵,幼儿听读:

——诗歌的名称叫什么?

诗歌里说道了六一节有什么?(阳光、鲜花、歌声等)

出示教学挂图,再次欣赏诗歌。

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六一的阳光是什么样的?

六一的鲜花是什么样的?艳事什么意思?

六一的歌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念准脆字)

六一的欢笑时什么样的?为什么欢笑总是美美的?

六一是属于谁的?我们的节日时怎么样的?怎么会是甜甜的呢?

幼儿跟着教师完整学念诗歌。

3、大胆想象,仿编诗歌

——六一节还有哪些快乐的事情也可以编到诗歌里?

如:六一的大地是绿绿的

教师启发幼儿从天空、风儿等角度思考、仿编:

如:六一的天空是蓝蓝的,六一的风儿是暖暖的……

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诗歌仿编活动。

集体交流并学习背诵。

我们的节日说课设计

《纲要》中幼儿语言活动的发展目标中有三条: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这些充分说明了组织幼儿谈话活动的重要性,但是谈话活动相对于其它活动是比较难组织的,一般会有空谈比较枯燥的现象或者是超出主题目的性不强的谈话现象产生。

针对有些幼儿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月活动的主题——快乐的六一,我们开展了谈话活动《我们的节日》,主要是想在“如何让幼儿围绕主题谈”、“如何让幼儿有的讲、乐意讲的策略”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同时也让幼儿知道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提前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开始时,我出示数字6和1,让幼儿展开联想,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大部分幼儿都很快联想到了6月1日,于是我借机追问:“6月1日是什么节日?是谁的节日?除了是我们班小朋友的节日,还是哪些小朋友的节日?”我想这种提示比“请把话说完整”的提示要来得具体明确有方向。幼儿根据提示都纷纷表述了自己对六一儿童节的认识。

在第二个环节,我先引导幼儿回忆六一儿童节自己最感兴趣或感到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幼儿很活跃:有的说“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收到礼物”,有的说“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和小朋友一起布置教室”,有的说“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根据幼儿的讲述我出示相关的图片,给幼儿更直观的印象。

接着我请幼儿分组分散观察图片自由交谈。一张张形象的图片使幼儿乐意去和同伴交流,图片内容的丰富性使幼儿能针对不同的伙伴有不同的交谈话题,幼儿交谈的兴趣很浓厚。通过自由交谈加深了幼儿对六一节庆祝活动形式的了解,为后面讨论今年的六一节庆祝活动的方案做铺垫。

在幼儿了解六一节庆祝形式的基础上,我采用分小组商议式交谈的方式,请幼儿分组讨论今年六一节什么形式的庆祝活动比较适合我们班大多数小朋友,要求每组讨论决定一个庆祝六一的活动方案。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谈论,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协商确定节日活动方案。

最后,我请幼儿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快乐,鼓励幼儿把六一节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事画下来,幼儿都很高兴地根据已有经验作画。

当然,在教学活动中我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分小组协商讨论六一活动方案的环节,有四组能协商成功,有两组幼儿个性彰显,各不让步,最终都没能形成最后方案。我觉得:原因一是分工不明确造成这一结果,如果每组确定一个组长负责可能会好一点;原因之二是幼儿对这样的小组商议形成统一意见的交谈方式由于没有前期的引导,导致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各执一词。

在分组观察图片“猜猜他们为什么选择这种形式庆祝六一”和分组协商确定活动方案“说出你们选择庆祝六一方式的理由”时,多数幼儿露出沉思状和不知道如何说清楚,这表示这个话题设计过于抽象和带有不确定性,表述难度比较大,或许幼儿的理由就是单一的“喜欢”,没有更多的讨论价值,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忽略。

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围绕主题交谈,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有部分幼儿倾听的习惯并不是很好,不能耐心地倾听,应进一步加强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

14.实用的我们的节日通知 篇十四

当代传统节日习俗的流变

中国的民俗在传统社会几乎就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传统节日作为过去民众生活的集中表现,往往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习俗内容表达,有严密的行事程序。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春节一整套的过节模式早已随着民谣传述久远。端午节,虽然如今人们多半只知道吃粽子,但过去却并不是这么单调,吃五毒饼,食樱桃、桑椹、石榴,饮雄黄酒,身上系五彩丝、配香囊,穿五毒背心,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虎头围嘴,门前房檐插艾草、菖蒲,贴神符,在外赛龙舟、画舫嬉游、斗百草等。中秋节,人们祭月、拜月,泥玩兔儿爷,请“神祇”,糊窗户,七夕节穿针、拜织女、吃巧果,重阳节登高野游、佩茱萸、饮菊花酒、赏菊花塔。无论在饮食、行为还是环境布置上都有诸多讲究。

如今,节俗形式发生了变化。昔日严整的行事程序日趋简化,过节的“礼儿”也多不为人所知。比如,端午节少有人在家门上插蒲艾。中秋节,祭月等仪式性习俗已不存,兔儿爷等代表物渐为少见。流失的节俗元素俯拾皆是。

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很多:从农耕时代进入后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已使人们无暇顾及农耕时代过节的悠然从容,即使春节回家,许多人也只能匆匆的待上两三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不再登门拜年,而开始短信、微信祝福。由于社会价值观调整和演进,旧有的诸多驱邪压胜形式,也随着人们心智的变化成熟而淡漠。都市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远离了节日祭祖这一主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归根结底,许多民俗样式脱离了人们的生活,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本身在发生变化。

如果了解一下中国的节日发展史,就会发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有的节日产生,有的节日消失,有的节日内涵和形式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变迁是一种历史的客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像中和节、上巳节,许多节日到如今只留下了一个名字。

就这样,在慢慢流逝的岁月里,许多传统习俗渐渐流失、消散并上升到知识性的层次,昔日的生活场景日益碎片化。我们曾耳熟能详的许多节日习俗模式以一种零碎的态度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所面对的“文化”。

传统节日:从习俗到情感

说到节日的传承,我想起曾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有一年感恩节要到了,学校的外教老师Chuck在课堂上发给我们每个学生一个精心设计的红纸,上面写着所有学生的名字。他对我们说,你要将对同学们的印象用最美好的话赞扬出来,写好后交上来。Chuck说,感恩的意义,不仅仅是记住美洲新大陆移民时期印第安人的友谊,而是提醒我们要用积极、赞赏的眼光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世界就不一样。节日习俗知识只是一种载体。通过它们,实际上是在弘扬一种情感和精神。比如,春节让我们感念家庭的和睦与温暖,清明让我们去怀念亲人,端午让我们去关爱生命、热爱国家,七夕让我们欣赏爱情,重阳让我们尊重老人,甚至西方的节日圣诞节也会给我们个体狂欢的机会,并懂得去尊重他者的文化。节日都是一个提示,提示我们去热爱生活,善意的对待自己和他人。

这也是节日与假日的区别,节日是有核心情感的,是有自己的“人生理想”的。

正是带着这样的“人生理想”,虽然有些节日已经走向过去时,但是仍有很多节日,人们依然在传承:

春节,人们也许少了一些敬神的念头,但还是会贴福字,虽然不再串门拜年,但一定要发短信、微信。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回家。因为春节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望。

端午节,虽然人们不再五月避忌,但关爱生命的养生保健意义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亘古不变的话题。近世转化的祭拜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七夕节,人们早就不再去讨论家中女人们的心灵手巧,旧有的习俗模式因而消散,但还是会去借这个节日,用新的方式,为自己的爱情添上一把柴火。

中秋节的晚上,人们还是会尽可能的团圆;秋意渐浓的重阳节,许多子女们都在琢磨着为家里的老人置办一身保暖的衣服。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虽然每个节日带给我们当代人的情境强弱有别,但是当一个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总有一种想做点什么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说要策划旅游出行,大吃大喝,而是说,在这个节日情境里,在心理层面对这个节日情境有所期待。就像在中秋节我们所有人都会不自觉在某一时刻,看看天上的月亮。我想,这就是骨子里国人的文化传统。

传统节日是否值得在现实生活中存续,在于它是否有那些超越时代,值得我们永久珍视和传承的普世价值。如果我们不纠结于具体习俗形式的变化流转,会发现一些传统节日的精神意蕴还在人们的心底涌动。这就是节日生生不息的动力泉源。

新时代的节日传承

传统是有时代个性的。在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曾经丰满的节日习俗有的消散殆尽,有的徒留形式和个别元素,有的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对接。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各种洋节一起构成了国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样式,多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面对节日的传承,经常浮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往往是两种声音,占主流的,是大声疾呼,保卫某某节,对节俗的流失痛心疾首,指导人们去如何生活。还有一种是声音,是辩说每个人都有权按自己愿意的方式过自己的节日,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宁静,有人玩传统,有人闹新潮,这是生活的自由。我想,既不应该为各种本来已经废弃的民俗事象做翻案文章,但同时,面对我们自身的心理需求,也应该去适当的表述具有一定普世价值的节日理想,让人们去理解和认可。

比如通过习俗形式和载体的塑造反哺于情感的经营,去建设那片温润的心理空间。比如端午节,可以循着艺术化和祥物化的道路,将传统的端午节物如香包、五彩粽等形象,结合时代的要素,加以时尚化、卡通化,使之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节物的威严和文化象征,为民众传递一种明晰的节日讯号,提示人们节期的保健,表述文化关怀。

节日是一个社会重申自己的价值的时刻。这种重申,不仅仅是国家意义上的,不是政府搞一个文化节之类,就可以是继承传统了。它更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当你通过这个节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这个节日也就变成了你自己的了。这样,这才是你的节日,而不是你的假日。

真正伟大的传统,是人的传统,是具有开放精神的传统。人类千百年来的努力,不过是建立一种关乎人类幸福与自由的人的传统。因此,我们既要敢于面对过去、不遗余力地打捞历史记忆,又要敢于面向未来,倾情打造一个生龙活虎的社会。我们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弘扬,一方面要通过遗产化、博物馆化保存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于节日普世价值观的传递。通过节日去表达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使社会大众在特定的时空中能够更充分地拥抱生活,感念生活,认真生活!

(作者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上一篇:掘进作业规程新下一篇:精彩的冒险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