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2024-11-09

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通用11篇)

1.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篇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作者/亢素华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低效性

现在的语文课上,有这样的现象:一种是教师在课上问题设计过多,过于琐碎。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思考,导致“碎问碎答”。一种是提问分层性不够,针对性不强,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学习兴趣;要么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仅以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形式:“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要么问题过难,对学生只启不发。还有一种就是单一的“预设”限制了种种的“生成”。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教学”设计靠近的阶梯,课堂提问随机应变不够,不能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扩张与满足,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就此止步与抹杀,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也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1.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首先在自学展示这一环节就要设计这样的问题,“阅读完文本之后,你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这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等。然后提问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材料的选择、详略安排、作者感情等方面,给学生一个大的.方向和空间,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全面了解课文。

2.运用圈点法在文本精彩处进行提问精彩之处的欣赏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美妙,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熏陶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精彩之处包括优美的语言、写作技巧等方面。

欣赏美妙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怎么做到有效提问呢?主要的问题是:“这句话好在哪里?”“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等等,教师在引导学生把握语言的时候,帮助学生怎么分析欣赏优美的句子,通过欣赏懂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句子运用修辞的妙处,句子特色等等。教会学生思考的灵活性,就是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如这个句子用了修辞,就从修辞的角度去分析,如果不是用修辞,就从句子词语妙用来分析。如在教学《春》这一节课时,这篇文章多处运用修辞,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找出修辞的句子,然后欣赏,可以交给学生一定的欣赏模式,欣赏的模式是: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根据具体的句子进行填空式的欣赏。

写作技巧是作者组合材料的重要环节,在大的方面看就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实写、虚写、对比等等。体裁不同,写作技巧也不同。记叙文要把握好写作的顺序和描写方法,说明文要把握好说明方法,议论文要把握好论证方法,要引导学生分类把握,要做好有效提问引导,主要问题就是:这篇文章怎么安排材料的,试从一个方面说说。这样一问,不但提醒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写作技巧,而且提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让学生有效地去思考文章内容。

3.在文本的辨别上提问题

学生阅读文本都有一定的感受,对作品中情景、人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在问题上给予他们一些空间,在文本的思想感情上,设计的问题是:“通过阅读文本,作者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导学生把握好文本的内容,在感情上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4.设计有效的拓展问题

拓展问题是学生从文本到课外的一个桥梁,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主要问题是:如果是写事的,就问这件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如果是写景的,学习文本的写法。

总之,有效问题设计教学,要求设计的问题要多样性,问题要精要,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067600河北省宽城县第二满族中学)

2.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篇二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之设计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活动的标准。因此, 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学活动程序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主导着学生按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 当然, 这并不排除根据实际的活动情况临时做必要的调整。

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基础目标, 数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包括数学基础知识目标和数学基本能力目标。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目标和能力的目标具体体现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和每一项能力训练活动中, 即要明确教学活动中要“学什么”和“练什么”。与传统教学目标所不同的是:新课程在强调“双基”教学的同时, 更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的组织, 即要强调学生“怎样学”的设计, 而不是“怎样教”的设计。

如“幂的乘方”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为: (1) 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法则, 能够运用法则准确进行幂的乘方运算; (2)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探究数学规律来获取新知的意识; (3) 让学生体验从“一般到特殊, 再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目标 (1) 是基础目标,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目标 (2) 是发展目标,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后, 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目标 (3) 是给已经具备一定能力的学生提出的,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都蕴含着的普遍规律性, 进而激励学生从诸多的特殊现象中探究一般规律的兴趣。

二、有效的数学情境创设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数学情境, 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情境可以包含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消息, 另一方面, 也能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 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 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因此, 在情境创设中,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题材, 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 其教育意义是明显的。

例如在讲授“截一个几何体”时, 让学生拿出事先切好的正方体形状的萝卜, 然后让同学们用一个平面 (小刀) 去截这个正方体, 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兴趣很高, 纷纷动手操作。很多学生不但能截出三角形、四边形, 还能截出五边形、六边形, 但不能截出七边形。并且电脑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引入新课自然, 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

这里要说明的是情境创设不同于情境设置。“设置”意味着教师提供的只是一种现成的、未经过加工的情境, 其中并不含有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的价值预设, 它所带来的危害可能是对情境功能与价值指向的淡化。而“创设”预设了对教师创造性行为的要求, 它意味着教师的创造和精心设计, 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如讲授“数轴”时, 可以利用温度计来导入新课, 在讲授走进图形世界时, 可以利用各种模型进行直观教学。

三、有效的教学过程之设计

3.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篇三

一、变“漫无边际”为“有标度”

部分教师习惯于课前让学生或个人或小组地自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中进行各种展示。可课文学完了,学生依然懵懂:难认的字不会认,难写的字不会写,意境优美文字不会读,精美诗句不会品,更不用说积累其间的语言运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这都是由于该课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的。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提供主动积极的活动保证;会对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提出要求。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是有目标又有弹性。

《爷爷的芦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课文,特级教师刘红教学这课时,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后,让学生带着“在强强的心目中,爷爷的芦笛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阅读,学生们自主读书,边读边悟边读边划,边读边交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聆听、拼识、品味芦笛,紧紧抓住文中三次出现的芦笛声为明线,深入挖掘主人公强强情感的变化、对芦笛声的感受为暗线,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此的体会,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中、情感中。课堂上,刘老师用情教学、用心教学,学生在她的引导下身临其境,文本与人本交融在一起。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刘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在必要时,她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领与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爷爷的芦笛,让强强觉得有一个伟大的精神闪耀在自己的面前,这伟大的精神就是爷爷的坚强、顽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学生由这样的一个问题去阅读、思考、品味……教师没有因学生的“节外生枝”而手忙脚乱,使精彩成为“预约”,弹性的设计使课堂充满了灵性。

由此可见,好的教学设计是设立目标、围绕目标进行开放的教学,而非牵着学生走或被学生牵着走。有标度有弹性的教学设计才能给课堂教学提供自由挥洒个性创造的空间。

二、变“轻描淡写”为“有厚度”

要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厚度,这要求教师要守住语文的本位。语文的本位就是扎扎实实感受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是顺应本位的设计。那么我们应通过怎样有效的设计,来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实践呢?

1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亮点往往是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节奏明快、气势磅礴的排比,贴切传神、栩栩如生的比拟,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令人叫绝的神来之笔,精巧有序的布局谋篇等。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品,它们往住也是课文情理意趣之所在。准备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乃至背诵。这样,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也是一条捷径。同时,还能突出重点,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天鹅的故事》中,老天鹅“……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像石头似的”这个词是表现老天鹅带头破冰、舍生忘死精神的传神之笔。抓住它细细品味。老天鹅的形象兀然耸立,而作者这一形象的写法也在学生心灵震撼的瞬间得到定格。

2寻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作为教者,我们应于文章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引领学生遵其路,识其真,驾想象之舟神游于文本之海,或喜,或悲,或歌,或舞,或爱,或恨,或恶,或仇……感受生命,倾吐性情,品得个中妙谛。《特殊的葬礼》是一篇震撼人心的课文,文本的文字看似很简单,实则意味深远。教师可让学生在体味大瀑布的雄伟壮观以及衰竭之时,读课文,划重点词句,在以各重身份发表议论,是游客会说些什么,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会说些什么等,从不同角度去感受文本,充分感受大瀑布的壮观与奄奄一息。这样,学生边读边揣摩,边读边感受,边读边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才会与文本同悲、同恨、同爱,才会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感受生命的真谛,真正为他们的精神成长奠基。

三、变“随意平淡”为“有深度”

张庆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自有其历史的意义。新课标的执行,让许多的课堂在无效的对话中呈现新质的“少慢差废”。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老师提出“倡简”,其实是一种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但在回归之后,我们依然要坚持“人文”。我们的语文课堂,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课堂需要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使其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熏陶,从而生成新的感受,新的思维,使师生在课堂中一起享受语文的无穷乐趣和无限魅力。

窦桂梅老师在进行《晏子使楚》授课时,她逐层深入,一步一步将晏子的形象刻画于课堂上,继而文章主题也随着晏子形象的丰满自然跃出,即“人要有尊严地活”,接着,她再延伸拓展,强调到了国家、民族和内外实力的高度上。课堂最后,她以一曲雄厚浑圆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结束课堂教学,像一部大剧的徐徐落幕。“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窦老师用自己的深情的歌声把学生、把课堂,也把听课的老师带人了时空的隧道,在绕粱的余音中体会到人类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尊重”。

如果仅仅从字眼上做文章,多少带着点匠气的话,那么对文本的拓展与扩充,则体现了课堂的另一个高度。窦桂梅老师上《秋天的怀念》,她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史铁生的好好活,还感受自己的好好活。她把《秋天的怀念》放到史铁生的一组作品中理解,《合欢树》《有关庙的记忆》《病隙碎笔》相关文本段落的呈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的深度体验,这样的拓展,不是孤零零的阳春白雪似的曲高和寡,而是对文本加工后的再创造再回归。这样的课堂,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有大泼墨的写意,也有工笔细描的精致,这种平衡,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突破。

立足语文本位,使课堂富有弹性与深度,虽然少了许多的热闹与繁华,但语文这棵参天大树的树根扎深了,树干长粗了,树枝变得更坚挺了!从而使大树在收获成果的时候,有风花雪月的美丽,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有“云淡风轻话沧桑”的风雅,有“阳春白雪”的喜悦。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有效设计。

4.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篇四

邗江区杨庙中学 周云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进行初中数学有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势在必行。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系统化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习者,知道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其次要运用和发明各种技术和方法系统地安排学习者的外部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者内部学习活动的发生,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发展。

根据新课程的总目标和基本理念,都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创新的课堂教学体系;这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的“教”。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本文试图通过一些例子,展示有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就教于方家。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之设计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活动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学活动程序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主导着学生按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当然,这并不排除根据实际的活动情况临时作必要的调整。

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基础目标,数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包括数学基础知识目标和数学基本能力目标。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目标和能力的目标具体体现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和每一项能力训练活动中,即要明确教学活动中要“学什么”和“练什么”。与传统教学目标所不同的是:新课程在强调“双基”教学的同时,更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的组织,即要强调学生“怎样学”的设计,而不是“怎样教”的设计。

如“幂的乘方”一节,教学目标设计为:(1)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能够运用法则准确进行幂的乘方运算;(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探究数学规律来获取新知的意识;(3)让学生体验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目标(1)是基础目标,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目标(2)是发展目标,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后,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目标(3)是给已经具备一定能力的学生提出的,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及其它学科知识都蕴含着的普遍规律性,进而激励学生从诸多的特殊现象中探究一般规律的兴趣。二.有效的数学情境创设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数学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情境可以包含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消息,另一方面,也能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情境创设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题材,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其教育意义是明显的。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七(上)第五章“截一个几何体”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切好的正方体形状的萝卜,然后让同学们用一个平面(小刀)去截这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动手操作。很多学生不但能截出三角形、四边形,还能截出五边形、六边形,但不能截出七边形。并且电脑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引入新课自然,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

另外,数学教育故事的运用,也能激发学生的爱数学之“情”。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上)第四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们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的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情境创设不同于情境设置。“设置”意味着教师提供的只是一种现成的、未经过加工的情境,其中并不含有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的价值预设,它所带来的危害可能是对情境功能与价值指向的淡化。而“创设”预设了对教师创造性行为的要求,它意味着教师的创造和精心设计,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如讲授“数轴”时,可以利用了温度计来导入新课,在讲授走进图形世界时,可以利用各种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三.有效的教学过程之设计

数学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师主导下展开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具体教学活动步骤的安排,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教学艺术程度。笔者认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首先体现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应当包括“导入——提出问题;探究——思考、研究问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总结——明确问题;实践——应用问题”。一次教学活动的过程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选定具体的丰富的内容,这包括生活素材、基本练习、典型例题、能力训练题、实践题等。

在“幂的乘方”一节的教学活动中,围绕教学目标,笔者作了如下的过程设计。

1、导入:将下列各式用一个更加简便的算式表示。(1)5+5+5+5+5+5+5(2)a·a·a·a·a·a(3)333 [注:(3)式部分学生有困难,在两题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受到启示,只组织学生讨论一下,可获得成功]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用更加简便的式子来表示(3)式,计算(3)式?

2、探究:我们来研究(3)式的表示和计算问题。(1)填写下列每步运算的依据。32·32·32=3·3·3·3·3·3

※(32)3=32·32·32

=36

=„„

(2)猜想:(an)m应该怎样计算?请举例验证你的猜想。

3、交流讨论:式子(a)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总结:公式(an)m=amn 的意义,即幂的乘方法则。

5、实践:计算下列各式:

(1)(22)3(2)(a3)2(3)[(—2)2]3(4)[(—a)2]4

6、让我们自己来编一些类似的运算试试。四.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设计

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要围绕具体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来进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传统教学思路之束缚,大胆创新。

如教学“有理数的意义”,笔者的设计思路是:(1)从自然数的减法入手,提出问题:大家的掌握的数不够用了!(2)提供一两个实例,指出负数的实际存在及意义,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负数并探究其表示的实际意义。(3)体验有理数。如果设定向南为正,一步长为单位1,先据动作说出有理数,再根据有理数做出动作。(4)比较“向南5步”与“向北5步”之异同,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吗?

思路(1)在于激起学生求知之欲;思路(2)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负数应用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思路(3)、(4)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有

n

m

理数的意义,体验数学表达方式简洁、明确之特征;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实际意义;使学生体会学数学可以提高我们的细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有效的教学活动的评估与检测之设计。

对教学活动的评估是教师进行活动设计不可忽缺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评测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效果的检测,具有重要的衡量和指导作用。其次,客观科学的评测,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和强化,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估与检测的设计,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围绕教学目标来检测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基本技能形成状态;二根据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程度与热情来检测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把严谨性和启示性作为检测的重要标准;三是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来肯定或纠正学生的学习行为,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作为评价重点。四是设计和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来评价和检测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根据学科特征,数学教学活动的检测可分为:(1)数学基础知识的检测,包括基本概念、式或图的基本性质等。这类检测要渗透在每个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要求严格不留后患。(2)数学基本技能的检测,包括运算能力、判断和辩析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等。这类检测可专项设计小竞赛等活动来进行,要重视对学生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检测。(3)数学综合能力的检测,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角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际中自觉运用数学的意识等。这类检测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观察和分析,教师要随时向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和机会。

六、有效的课外活动之设计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从形式上分主要有实践操作类如:面积的测量与计算,树高或建筑物的高度间接测量,对称图案的设计与绘制,几何拼图与折叠,角平分仪的设计与制作等。理论总结类如:角平线的画法及依据,平行线的几种判定,生活中的函数问题等。数学课外活动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的设计要做到:

一、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

二、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强;

三、提倡和鼓励合作交流;

四、定期展示成果,激励学生。有效的教学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与教学改革相伴产生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或操作规程,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新课程已经启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充满着课堂上的教学设计,“云无定姿姿万态,教无定法法千采。”,教师要呕心沥血“精心设计”:“设计”里凝聚着对教学的理解、感悟、理想和追求,闪烁着智慧和创造精神,是教师生命

5.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篇五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

刘达

【内容摘要】在现实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只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忽略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本文针对这一现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目标 有序 活泼 活动 生活 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所追求有效教学的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然而,笔者在一些观摩课、示范课中发现,一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只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忽略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是我们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略谈五个方面的看法,抛砖引玉,共同研讨。

一、活动设计以目标为导向,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标准倡导活动途径,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最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教者在执教有关圣诞节的对话时,设计了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Jing Bells”并提问:“Do you like these songs?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由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很明确,课堂教学出现了冷场。接着多媒体呈现了圣诞节的画面,进一步教学“Merry Christmas”,.学生缺乏对情景内容的理解,无法猜测教师所授新知的意思。而另一位执教者是这样处理的:教师扮成圣诞老人进入课堂,神秘地告诉学生:Today is December 25.It’s an exciting festival.(课件呈现圣诞节的画面。)学生恍然大悟,教师立即用“Merry Christmas!”问候大家。学生很自然地用新句型与教师对话:“Thank you.Merry Christmas!”教师趁热打铁“Are you happy? Let’s sing and dance.”(多媒体播放“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第二位教师的教学自然流畅,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极大地增强了活动的有效性。

因此,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二、活动设计以有序为依托,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标》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无序展开,不能顺手拈来或面面俱到,要根据教材内容,活动难易程度来选择,在设计活动时既要考虑其多样性和灵活性,更要考虑其有序性,要使各个活动衔接自然,步骤清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某教师在教学It’s/They’re too big, too small等内容时设计了如下活动。

① 师生交流,讨论自己的着装,复习表示衣服的单词。

② 创设在服装店购物的情景,再次利用实物巩固学生已学知识。③让单个学生试穿“服装店”中的衣服,根据实际效果教学“too big too small等词组,并呈现“This hat is too big”,“ The trousers are too long.”等句子。

④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尝试对图片进行描述,然后听录音跟读。⑤展示幽默卡通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卡通人物的着装,并运用too big,too small等词组对其进行描述,如:The rabbit’s shorts are too short.⑥开展小组活动,要求各小组以逛“服装店”为主题,设计一个对话并表演出来,教师巡视各组并给予指导。

通过循序渐进活动安排,学生由初步感知too big, too small等词组及句型,到运用新知识描述图片,再到自己设计情景,并进行表演,逐步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整节课的活动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较轻松地完成预定目标,并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得到逐步发展,最终成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三、活动设计以活泼为宗旨,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标》强调要创建一个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课堂,要让课堂活起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要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和学生的绝对服从,要允许学生稍稍“乱”些,让学生在忘我地投入课堂活动时动起来,这样课堂才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堂课的活动既要灵活多变,又要活而有序,可操作。Rivers讲过,“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Brewster等,1990:151)。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做到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连贯紧凑,循序渐进,要能给学生一种前进感。一般来说,活动顺序的安排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要使学生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

最后,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障学习过程顺利进行。一要合理分配每个活动的时间,随机调控课堂节奏;二要考虑每个活动的注意事项,活动前要提出要求;三要设计的活动要便于操作,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有位教师在执教3B Unit 7 Where?时,对于其中的句型“I can’t find… Where’s he/she? He’s/She’s in the …”是这样处理的:教者把教室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地点,然后玩起了“Hide and Seek”的游戏。学生A背对全体学生,学生B隐藏在某个地方,其他学生一起问“I can’t find… Where’s he/she?”学生A猜:“ He’s/She’s in the …”,以最快猜对者获胜。活动虽简单,但目标明确,形式活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新授的语言点的训练非常扎实。

四、活动设计以活动为载体,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将活动空间局限于课堂上。有时我们不能当堂完成的一些活动,如谈论、调查、表演、搜集资料等,决不能草草收场,而应该将活动延续到课外生活中去,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如在教学5A Unit9“Shapes”一课后,我让学生开展“形状组合图”活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超过了我的设想,绘出了许多充满童趣的图形,如学生用oval画小鸡的身体,用circle画脑袋和眼睛,用triangle和star画嘴、尾巴和爪,用heart画心,用square和rectangle画腿。他们还画了人、树、房子、交通工具、食品水果等,为了展示他们的“成果”,课后,我把作品贴在走廊上,让他们小组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给他们创设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多给他们学以致用的机会,相信学生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精彩。

五、活动设计以生活为基点,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有强烈的参与欲望。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力图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2《A new house》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了自己的理想之家,画室内房间安排图,然后用英语标出图中物品的名称,并用英语作简单的介绍,课后写成小短文。由于活动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又富有挑战性,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他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的房子五花八门,有古典式的、现代式的……甚至还有地下室。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作品展示,再加上完整、流畅、正确的解说,把课堂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建筑设计师”和“最佳解说员”。通过活动不但巩固复习了房间类和家具类单词,句型There is /are…在交流中也得到了自如运用,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把课外学到的词句也用到了课堂,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既促进了英语与美学、建筑设计学等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样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6.浅谈中职语文作业有效设计 篇六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语文作业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要遵循教学原则,有效设计作业,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服务。

作业是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基础普遍偏差,加上没了升学的压力,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任务的落实很容易成了空话。但如果能重视作业的布置和管理,采用丰富多样的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前语文作业存在的几个问题

许多中职语文教师对作业尚未树立正确的观念,在作业布置中存在方法、手段单一,作业内容多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过程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教师布置作业,主要是完成任务,应付检查,基本按学校规定几种作业、几次作业布置和批改。大都沿袭普高传统,没有切合职教特色,远离学生生活。而学生完成作业不认真,即使做作业,也多是抄袭应付,质量低。故而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和作业质量的低效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作业布置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2.1 一致性原则

作业内容要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保持一致,目的明确,分量适当,难度适中,要求具体。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认真组织作业的编制、练习、评讲,让每个学生都通过作业达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业的设计要系统化、计划性,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作业的题目要有启发性、典型性,既要有一些记忆性的作业,也要有综合性、开放性、创造性,避免大量机械的重复性作业。

2.2 应用性原则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密切,应用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区域资源优势,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设实践活动平台,构建动态性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加强生活体验、感悟,提高能力。

2.3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指作业内容、形式、答案、评价等多元开放。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自主的轻松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开放性体现出先进的教学理念。

语文作业的设计

3.1 多样化的作业学生存在着差异,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中获得成功体验,个性得到发展,就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样式上做到(1)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结合。课内作业可以反馈教学信息,训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和发展,注重拓展教学内容,提高能力。(2)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结合。书面作业包括习题练习和作文作业。习题练习的目的在于复习巩固课文内容,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口头作业主要是背诵、朗读、演讲、访谈、交际会话等形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培养职业能力。(3)教师布置作业与学生、与专业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所学专业,突出语文的实效性。如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后,要求旅游专业的同学把文中老板夫妇的服务态度应用与游客接待中,设计相关的作业。要求幼教班的学生把课文改变成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商贸班的同学谈谈可以从中得到的经商之道。(4)阅读作业与写作作业结合。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要求学生每天不少于半小时的课外阅读,广泛涉猎,日积月累。教师指导、推荐给学生读书目录。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与专业结合,强化与就业有密切关联的书写、口语交际训练,如合同书、说明书、通知、报告、请示、求职信等应用文写作训练。

3.2 开放性作业

语文作业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如学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认识自我”,可以让学生自制“认识自我”的卡片,设计个人名片、开展自我介绍等。学习《我的母亲》,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微信中展示母亲的照片和自己母亲的生动事迹以及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话等。逢年过节,可布置学生拟写对联、编写短信、打电话等。作业不一定要手写,可以说,可以画,可以是PPT的展示,可以利用QQ、微信、博客等来表现,紧扣文本、依据专业和学生的基础来设定学生喜欢的,既有语文特色又有实践意义的作业。

3.3 探究性作业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作业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师生交流、学生之间合作讨论等获得情感体验和新知识。教师要布置或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挖掘潜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探究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定。学完某一篇课文,可结合实际提出问题,拓展课外知识。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布置学生探究如何委婉说话。学习《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后探讨爱情观等。改变作业的评价模式

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评价都是老师的模式,一方面由教师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突出评语的激励性、人性化,用充满人情味、鼓励性的话语作为评语,分层对待,使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每个人都看到进步,不断调动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由学生评价,尤其是开发性的作业,利用课堂讨论,利用QQ,微信来评论,一方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评论中提高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7.浅谈英语教学的有效设计 篇七

一、活动形式要与内容相关, 要能为目标服务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应考虑是不是为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 偏离了教学目标, 那么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新授这堂的单词句型之前, 我和学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问候, 营造了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在问答的最后, 用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aturdays or Sundays?询问学生周六、周日经常做什么。以旧带新, 很自然地导入将要学习的新单词weekend。因此, 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 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使每个活动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 才能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 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二、活动设计要活而有序, 要具有可操作性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 不要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和学生的绝对服从, 要允许学生稍稍“乱”些, 让学生在忘我地投入课堂活动时动起来, 这样课堂才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 在新授完昆虫单词后, 我进行了一个What’s missing的游戏来考验学生的记忆力和对单词的掌握程度。此时学生们都很想展现自己, 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渐渐地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此时的教室, 是一个课堂, 更是一个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其次, 一堂课的活动既要灵活多变, 又要活而有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 既要考虑其多样性和灵活性, 更要考虑其有序性, 所以课堂活动要做到富于变化, 难度适中, 连贯紧凑, 循序渐进, 要能给学生一种前进感。一般来说, 活动顺序的安排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 要使学生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 获得成就感。我在教授句型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I often…时, 就先让学生以书本为主, 把书上的内容掌握好之后, 再将句子的操练拓展到实际的生活中。这样, 真正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让学生们体会到英语其实离我们很近, 增添了英语的亲切感, 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最后, 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 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这样才能保障学习过程顺利进行。一要合理分配每个活动的时间, 随机调控课堂节奏;二要考虑每个活动的注意事项, 活动前要提出要求;三要设计的活动便于操作, 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三、活动过程要多而不乱, 要有语言知识作支撑

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 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对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十分重要。因此,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 要充分考虑其兴趣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切忌堂堂一个样, 节节一个调, 要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因此, 我让学生学习昆虫单词时, 有意识地将色彩绚丽的图片、chant、谜语以及读音归类融为一体, 使单词教学形象化、游戏化、有趣化, 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诚然,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 而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支撑。因此, 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语言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如在教学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I often…时, 我组织了一场小组竞赛, 要求各小组以开火车的方式问答上面的句子, 用时最少的小组会获得竞赛的胜利。学生在积极参与语言活动中完成了任务, 并掌握了语言知识与技能, 获得了用英语做事情的成就感, 从而使学习英语的好奇和对活动的喜好转化为持久的、稳定的学习兴趣。

四、活动内容要尽量真实, 要体现开放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 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 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 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 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例如, 在教授句型后, 我让学生制定一个周末计划,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周末生活。在作业设计时, 提供给学生一个有关昆虫的网站, 让他们课后访问, 增加自己对昆虫的了解, 激发他们热爱自然及小动物的感情。

8.浅谈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 篇八

一、探寻设计的趣味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画画、唱唱、演演、做做、说说等,有活动类型的,有收集资料的展示,有生动的绘画作业,有童话故事、课本剧的表演,有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设计了趣味性的作业。如《秋天来了》一文,可以布置有关“秋”的课外作业。①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去寻秋、绘秋:收集有关秋天的成语、对联、谜语、谚语、俗语、诗歌、文章、故事等,经过取舍、整理和加工,编成手抄报来描绘秋天;②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嬉秋闹秋:观赏秋天的美景,享受秋天的阳光,亲吻秋天的和风,甚至去沐浴那细细的甜甜的秋雨……然后把这秋景秋趣秋情秋乐或拍成照片或摄成录像,让美好的秋色永驻;③创造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赏秋思秋。当学生陶醉在浓浓的秋意中时,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从此时此地此景遥想到大江南北的秋色、长城内外的美景,联想到为了祖国永恒秋色而辛勤劳作的人们。此时学生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内情和外景交融在一起,诗情画意油然而生。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愛的形式吟秋颂秋:或写成秋文、作成秋诗,或绘成秋画、谱成秋歌,他们必定是笔下生“秋”。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长了“秋”的知识,丰富了“秋”的语言,熏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培养了欣赏、想象等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这样的课外作业孩子们岂能不乐而为之?

二、讲究设计的自主性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还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小镇的早晨》后,面对刚从低段跨入中段的学生,想让他们有效理解生字新词并加以巩固运用,我设计了以下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并朗读《词语手册》中词语的解释;(2)生字组词;(3)词语造句;(4)用其中的几个词语写一段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选题目。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追求设计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性,首先指的是作业形式要采用“优选法”,能达到同样目的的形式,要选用所占时间最少、效果最好的。区别同音字、音近字,有些字采用比一比,组成词语的办法就能达到效果;有一些字如“在再”“做作”“坐座”“已以”,采用选词填空的形式就优于比较组词。其次,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习题。这主要是指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所在后订正题的设计,有的学生写了错字,就应该要求学生把正确的生字抄写几遍;有的学生写了别字,就应该要求学生对容易混淆的字进行比较组词。

四、力求设计的综合性

作业的综合性是指要尽可能地集多项训练功能于一题。作业设计讲究综合性,可以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知识主要是告诉学生一个使用正确,但不会书写而用音节代替的词语。这种形式不仅能增加学生阅读理解的机会,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9.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篇九

竹料三小叶云仙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样化创编文本多层次综合性

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有效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有效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促进个性发展。我们课题的研究要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设计语文课堂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又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效设计语文课堂作业,能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有效作业应那如何进行课堂有效作业设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设计多样化的作业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1)观察性的,如:养小蝌蚪、种蒜苗,观察其发展。观察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写观察记录。(2)兴趣性的,如:成立童话、故事小组,收集、汇报故事、童话。朗读、演讲小组经常交流。“谈天说地三分钟”等形式。(3)竞赛性的,赛诗会、速读会、语文智力有奖游艺会、成语接龙等。(4)游戏性的,如猜谜语、游戏作文、对对联等。

二、设计创编文本类作业, 促进积累

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文本的诠释也极富独特性和创造性。创编文本就是让学生对文中的情景进行想象,或者根据文本编讲故事,或者把文本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等等。比如《寓言两则》、《巨人的花园》、《陶罐和铁罐》等这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很适合学生讲述或复述。在假期里,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让家长给孩子进行评价。学生通过讲故事,有效地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促进了语言的积累。

三、设计多层次的作业

据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超市在目前比比皆是,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我想,那是因为商家还给了顾客对于商品的自由选择权。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商家,没有任何推销性的话语,也没有任何强制性的均措施,但销售的效果却是出奇的好。由此,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在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时,也采用这样一种让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方法呢?

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我在布置了一些学生必做的基础题之外,还设计了几个题目,让学生进行选做:1 画一画。根据课文中优美的文字介绍,自己画一幅桂林山水的美景图,然后张贴在教室中。2 说一说。根据课文中介绍的九寨沟的景点,设计出一段导游词,在班级中展示一下。3 查一查。可以到网络上去查看桂林山水的资料,然后选择性地为同学们作介绍。4 读一读。《桂林山水》的课文很美,可以自己选配一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诵,然后在班级里表演。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各有不同,兴趣爱好各有不同,能力层次各有差别。这样的作业布置,就是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充分地尊重了每一个孩子的自主权与选择权。让不同的学生可以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作业的数量与深度上有自己的选择,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的尝试,效果特别的好!

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设计综合性的作业

1、利用社会实践,设计有效作业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借助许多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我们的假日语文作业中,我们经常向学生布置社会现象观察、社会调查等方面的作业。如,学了《赵州桥》后,我们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项假日作业:探究家乡的古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社区群众,了解家乡古桥的历史以及关于古桥的趣闻故事。为了更好地开展调查,让学生写好采访提纲,写好调查计划,活动完了填好调查表等,把学生的言语行为放到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学以致用,还语文学习的本来面貌和意义。

2.延伸阅读,丰富语言

学生学完一课后,不能就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教师应把课堂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如学了《金色的鱼钩》后,要求学生在假期里读一读《长征的故事》。学习了鲁迅的《七颗钻石》后,推荐学生读一读《安徒生童话选》和《格林童话选》等;把课内教学引向课外,使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学到更多鲜活的语言,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了丰富教学内容,丰富语言的目的。有兴趣的还可以写写读后感或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所看到的内容,从中还能提高写作水平和画画的技能。

3.利用生活丰富作业内容。如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让学生去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名人赋予各个佳节的诗歌佳句;在母亲节、父亲节里送父母一首小诗、一句祝福,写一封充满情谊的信,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上好资源。在上个寒假作业中,我们就有这样的假日作业:

(1)开展有关春节的调查,可以调查春节的来历,也可以调查春节的习俗,完成调查表。(2)春节来临之际,给爸爸、妈妈写一封感谢信。

这样在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使语文与各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有效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它的有效设计,既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作业不仅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使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小学语文新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新课程与新作业》----《教学月刊.小学版》

10.浅谈小学英语板书设计的有效性 篇十

【摘要】: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板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符号、绘图、列表等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行为。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板书。一份有效的英语板书设计,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排除母语的干扰,而且也能让他们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以达到学习目标.。关键词:小学英语 板书设计 有效性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教与学的活动。它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完成的教学任务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主要途径,而板书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和工具。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陈泽丹 2006)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形式,而课堂教学就是一个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板书设计便是问题的进行与演算的地方,是整个过程的浓缩与整体的体现。

一、板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传统的板书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体现教学意图。就是通过有关教材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学到哪些东西,受到哪些教育,形成哪些能力,通过板书可以比较突出地体现出来。

(二)是突出教学重点。即教学的重点可以利用板书的形式,给学生留下更为鲜明、深刻的印象。

(三)是揭示教材思路。好的板书不仅能对学生理解教材起到引路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结构图示,把教材的思路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是强化直观形象。板书可以通过图形、图表、线条、符号等形式使教材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领会。

(五)是便于集中注意。板书不仅有文字,而且还有线条、符号、图形等,通过不同的组合和与教材内容相配合的及时呈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促使其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六)是提高教学效率。板书用经过浓缩的简练的文字和符号等勾勒教材的内容梗概和结构思路,形成具有逻辑联系的、简明扼要而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图表,便于学生理解领会,有利于学生把握和记忆,并且节省了繁冗的语言说明,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板书设计遵循的原则

首先,板书呈现的时机适时,直接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埋下伏笔。

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板书内容呈现的次序和时间,呈现得太早或太晚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有大部分教师喜欢课前在黑板上完成板书,他们认为,课前完成板书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但一览无余的板书,可能会因为缺乏吸引力而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又有些老师趁学生读书的时候自己匆匆忙忙地板书,或有些老师在讲完知识点后回过来补写板书。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板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动态生成性,富有生命力的板书应该随着教学的进程,随着学生的学习变化不断生成。因此,教师在呈现板书时要掌握时机。

其次,板书设计体现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设计科学的板书能较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设计合理的板书能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明确地感知和领会所学内容;设计条理分明的板书能使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和关键,并有利于分散难点;有效的板书真正起到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和记忆的作用。

再次,板书设计的布局合理,图文并茂,为教学任务的完美结局起了画龙点睛之作用。板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符号、绘图,列表等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行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黑板设计出恰到好处的板书呢?合理的结构布局是板书艺术的重要内容。板书布局的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板书的功效。布局合理是指对黑板要写的文字、图表及图片等作合理的安排,要充分利用黑板有限的空间,使整个板书紧凑、匀称、协调、美观大方。而且板书要疏密适当,内容不能过于拥挤,因为凌乱无序的板书不仅对教学无益,还会干扰学生的学习,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把课文的单词设计成一幅彩色、立体的画放在黑板中间的主要部分,并工整、美观、大方地用正确的手写体书写出本课的单词,然后把课堂评价放在两边的辅助区域。匀称、美观的布局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给予学生美的艺术享受。

最后板书的书写规范,为学生的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小学英语教师在板书时,字迹不能潦草。有的老师在上课时怕板书耽误时间,引起课堂的冷场,所以写的飞快,字迹潦草,还有的老师不注意书写的规范性,会写连笔或是印刷体,以至于很多学生的书写都不规范。我觉得这都是不合适的,小英老师必须书写规范的英语字,要起到正确的示范作用。

三、板书设计的形式 1.比较式

比较式板书是对所教授内容的进一步诠释,它是为了通过单词和单词、短语和短语、句子和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其内在联系,更清晰地了解教学重、难点或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学中很多语言点都有着紧密的关联,通过对比可以扩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可以加深记忆和印象。

2.图文式

图片可以说是板书的调色板,图片能成为板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赋予其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通过图片引出新授内容,并用图片来丰富板书,并使板书变活、变动。

3.提纲式

提纲式板书比较适合每单元的综合复习课,讲课时按教学流程,一步一步写在黑板上,亦先写,再逐步完成。这种提纲式板书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这个板书就是一种形式特别的提纲式板书,它将各板块的重难点内容以蘑菇房子的形式按流程一步步的展示出来,可谓“简而精”,“明而准”。

4.词语式

这类板书在教学中有抓关键,切中要害的功效,选择关键的词语作板书,能准确反映教学内容的关键词语,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四、结语

总的来说,板书设计是一门学问,是教师在长期教学中不可忽视,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总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英语这门语言学科而言,一份有效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而且也能让他们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以达到学习目标.。同时板书设计的质量是影响课堂效率的要素之一,书写优美的板书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技巧和能力。所以我们更应该深入钻研,使英语板书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发挥出英语板书的灵动魅力。参考文献:

11.浅谈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十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学生;C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课程一般在二年级时开始开设,一年级时开设的专业课程一般为OFFICE系列以及FLASH动漫设计、DREAMWEAR网页设计等,这些课程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较多,理论性不强。特别是能做到所见即所得,学生容易理解并掌握。而C语言课程理论性大大增加,内容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而且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编程时前后连贯,书写要严谨细致。这些都是学生平常没有养成的习惯。如何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做到有效性,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方式

创设理想的教学方式,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教案资源设计教案,以提高备课质量。教师还可利用网络资源共享,通过浏览、选择,组编设计成一个个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难以理解一些概念的内序流程的控制。如C语言中的函数分为库函数和自定义函数,自定义函数的内容分为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这些内容感到困难,不知道函数该返回什么值,函数应该有多少个参数,这些参数是什么类型,而教师通常也是简单地罗列语法,从函数形式、参数等方面分别进行介绍。我们花了大量时间详细介绍函数形参、实参等概念与语法知识,到后面的函数编程等实用知识讲授时学生已进入疲倦状态难以接受。这样,学生对于自始自终接触到的简单编程的印象比较深刻,模块化编程思想基本空缺,依然对函数内容一知半解。在学习C语言函数时引入EXCEL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函数,EXCEL是一个非常简单且界面友好的软件,该课程在学生进校第一学期时已经学过,是学生熟悉的软件。他们对EXCEL中的所有函数都比较熟悉,能做到熟练调用,且已经有了参数的概念,因而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提高课堂效率。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的时刻。良好的课堂气氛下,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思考、反应敏捷,课堂呈现热烈活跃的景象,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语言艺术。教学语言是一门教学艺术,从表面上看只是口才问题,实际上是教师学识和修养的体现。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强化教学内容,从而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在C语言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其次是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先让学生发现问题,再探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并引导他们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或途径。如在讲解“变量的交换问题”时,笔者用两个杯子装了两种颜色的水。“现在两个杯子里的水就相当于两个变量的值,如何不让杯子里的水不混淆,不改变多少而使它们互相换位?”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直接倒可行吗?”马上就有学生说:“老师,再拿一个杯子来。”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后,借用另一个杯子,顺利完成了两杯水的交换。同时也深刻地告诉学生要交换变量的值就必须借助于第三个变量,不能直接赋值。

三、任务驱动同样能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2011年通过注册暖通的心得下一篇:校友会成立大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