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 瞄准新目标述职

2024-07-15

立足新起点 瞄准新目标述职(精选11篇)

1.立足新起点 瞄准新目标述职 篇一

立足新起点 放眼新目标

前不久,吉林人胡海洋(化名)到海城市来寻找在此打工的哥哥,可是路上不小心遗失了手机,再也无法与哥哥取得联系,一时急得团团转。他只知道哥哥在海城市兴海管理区西关河滨公园打工,却不知道哥哥的具体落脚点。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西关社区求助。没想到,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很快查找到了胡海洋哥哥的信息,并帮助胡海洋找到了亲人。

现如今,扎地生根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在海城市发挥着巨大的威力。

“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市)”,这是鞍山海城市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也是海城市在省级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领域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在过去的一年中,海城市全力推进平安海城、法治海城建设,实现了平安海城建设历史性的突破。

【脚踏实地】

新起点 新目标

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一年的平安建设工作该如何开展?这是摆在海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总工会主席李淑玲面前的一道命题。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暨平安海城建设会上,答案终于揭晓。

新一年里,海城市综治委提出要创新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要进一步加强信访稳定工作,确保做到诉求合理解决到位,诉求无理依法终结到位,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要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解决治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加强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要按照市委关于“五层级管理、两层级考核、三员责任制”的统一要求,落实五层级管理责任制,强化“三员”队伍建设,抓好两层级考核机制建设,推进实有人口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发挥实效。

李淑玲告诉记者,海城市政法综治工作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平安海城、法治海城、过硬队伍建设,忠实履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为实现“既当县域发展百强县,更当全国党建标兵县”和加速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海城保驾护航。

【法治脚步】

法治护航平安建设

平安建设要有法治护航,维护社会稳定是首要任务。

在农村,民间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就是维稳工作的第一道关卡,有时一件不起眼的邻里纠纷如果排查不到位、调处不及时,很容易小事变大事,甚至激化为刑事案件。

去年5月18日,海城市析木镇析木村平安协管员张秀在人口信息采集过程中得知村民刘某与李某因柴草垛摆放问题发生殴斗,吃亏的李某正在纠集人员打算报复刘某,事态极可能激化。信息反馈上来后,村委会工作人员会同派出所民警共同对双方进行了调解和批评教育,刘某主动向李某赔礼道歉,两家和好如初。

今年上半年,析木村里共排查民间矛盾纠纷10余件,全部有效化解,做到了排查无死角,调处全覆盖。

析木村的矛盾排查工作就是海城市平安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该村从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出发,改变以往坐在村委会里等着群众要求调解的工作方式,变上访为“下访”,由村委会成员和平安协管员主动到群众中去了解社情民意,对一些小矛盾、小问题能调解的就地调解,调不成的报到村委会,村里实在解决不了的,立即上报镇里调处化解,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心平气顺、事了人和。

在过去的一年里,海城市依法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工作,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纳入法治轨道,交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纠正错案、补正瑕疵。启动轻刑快办机制,依法打击信访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海城市不断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市稳评办共参与村委会项目预审17次,审查项目98个,对58个重点动拆迁、征占地类项目进行了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问题的发生。建立市、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登记、调处化解、信息报送工作机制,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383件,全年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民转刑案件。

南台镇烟台村有一户徐姓村民,徐老汉膝下儿女六人,可是老爷子80多了,儿女谁都不愿意照顾,经常因为吵闹找到村里,每次都是儿女们各自说各自的理,最后吵到不可开交,不欢而散。看着因家庭纠纷愈演愈烈的一家人,平安协管员李文很着急。她分别找这些儿女到老人家里,每次到老人家里都自己率先帮着做家务活,打扫屋院,这些儿女被李文的举动感动了,又有些不好意思。李文趁机说:“当初得到的多还是少,公不公平其实都不重要了,如果老人真没有了,没照顾到的那个将来肯定会后悔,往前想都是矛盾,莫不如都忘了,重新开始,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几次“打样”过后,徐家的儿女彻底被李文感动了,也开始主动赡养老人,兄弟姐妹之间也渐渐变得和气了。

【平安数字】

群众为平安点赞

群众看政法,首先看平安。海城市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公共安全。

去年7月末的一天,有群众反映在西关社区光明路11号楼附近经常有闲杂人员出入。接到信息后,西关社区包片民警在“实有人口信息系统”中查找相关信息,发现该楼1单元5层一住户上周刚入住,形迹可疑。经连续观察,包片民警和平安协管员于7月30日对这一户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这一户两人有吸食冰毒用工具,随即将两人带回派出所审查、讯问,又通过“人口信息系统”查找信息抓获了一同吸毒的另外两人。经过对四人尿液进行检测,呈阳性,四人对非法吸食冰毒的事实供认不讳,被依法处理。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海城市在2014年组织开展了命案整治、禁毒百日攻坚、出租车客运市场专项整治和打击侵财犯罪、电信诈骗等系列专项行动,刑事案件与去年同比下降7.2%。针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企业及涉氨制冷四个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检查全市各类企业5716家次,发现隐患 11362项,整改11217项,封停企业36家,关闭非煤矿山企业9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4处。开展打击餐饮无证经营,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100户次420余家,查处无证餐饮单位139家。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死群伤治安灾害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全市治安秩序平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海城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大干30天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货运车辆违法行为整治、交通安全整治“夏季行动”、“打四非查四违”、局领导包保整治交通秩序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摩托车无证驾驶、酒驾、毒驾、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行为,有效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2014年,海城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6.8%,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术有专攻】

实有人口管理筑牢根基

在平安建设工作中,海城市坚持做强基层、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形成了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机制。

海城市综治委完善顶层设计,明确职能定位,实行市、镇、片、村、网格“五层级管理”,开展市级对镇、镇对村“两层级考核”,落实平安管理员、平安协管员、平安巡防员“三员责任制”。各镇区合理配备“三员”队伍,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岗位补贴标准和以奖代补办法,实现了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为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海城市27个镇区418个行政村(社区)共划分807个网格,共配备418名平安管理员、807名平安协管员和2050名平安巡防员。平安协管员、平安巡防员佩带统一标识进村入户开展服务管理工作。此外,海城市综治办还将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年终综治维稳考核范畴,督促各单位工作措施的落实。

2014年全市“三员”队伍共采集录入实有人口信息115万多条。其中,常住人口信息108万多条,暂住人口信息64892条。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全部落实了四级包保责任。及时搜集报送群众诉求信息,各镇区共受理平安协管员上报群众诉求979件,办结975件。及时报送网格内异常情况,共报送治安信息230余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名。“三员队伍”充分发挥了公共安全信息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群众诉求服务员的作用。

海城市委政法委在全市103个村(社区)开展了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现已初步实现了实有人口信息与空间地理信息的准确定位和有机融合,通过与公安警综平台信息共享,在服务实战、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4月10日,兴海管理区群众举报光明路11号楼有可疑人员,西关派出所利用实有人口信息系统迅速定位并查找到人口关联信息,及时将4名吸毒人员当场抓获。2014年6月5日,吉林人胡某通过海城市实有人口信息系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在海城打工的亲人。2014年9月3日,铁西派出所公安辅警(兼平安协管员)进行实有人口信息入户采集时,发现一名可疑人员,经与公安警综平台核查比对,该人为外省杀人逃犯。

2.立足新起点 瞄准新目标述职 篇二

第一,扩大覆盖,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覆盖面,延伸学前教育的链条是今后全县发展学前教育的突破点,我们要积极实施《秦安县学前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抢抓发展机遇,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建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依托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富余校舍增设附属幼儿园,规划五年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9所,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10所,增设小学、教学点附属幼儿园130所。到“十二五”末,全县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要分别达到75%、60%和50%。

第二,提质增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积极推进“双高‘普九’(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特殊群体倾斜,下大力气解决城市、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城乡学校师资均衡,保障困难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校走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三,注重内涵,做优普通高中“蛋糕”。普通高中是联系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枢纽,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普通高中的需求越来越高,普通高中教育的质量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秦安的实际,我们将进一步整合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鼓励高中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使各高中学校呈现出特色发展、相互竞争、共同提升的良好态势。要全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以县一中为龙头建立全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基地和教育科研实践研究基地,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高中教育中的作用。到“十二五”末,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85%。县五中创建成市级示范性高中,县一中、二中创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

第四,对接经济,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按照“发展抓扩招、改革抓特色、建设抓项目”的基本工作思路,依托县职业学校的办学优势,整合各类资金,建设综合型、开放式的实习实训基地。

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机遇,借天水市两个职教集团之船“出海”,加强与县域支柱产业的对接,打造产业链,在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沿海发达地区、全国大中城市开辟就业市场,建立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扩大各类实用技术培训,逐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第五,多措并举,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上台阶。积极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任职交流制,逐步实行以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为主的中小学校长选任方式。锻造师德,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任聘用、收入分配和评优选先的首要内容,纳入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实施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让校园成为精神特区。加强教师培训和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培养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开展县“园丁奖”评选活动。

3.立足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 篇三

2006年的主要调控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争取增长18%,实现利税、利润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技改投资增长2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

一、突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以“三个一批”为总抓手,以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为龙头,以支柱产业为主导,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突破重点装备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善拉长产业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争到“十一五”末,在重点产业领域完成“双百工程”,大企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世界打响山东名牌。即:建设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培植100种居全国前三位的重点优势产品;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全省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发展到80户;中国名牌产品超过160个,培育出20户中国知名品牌企业、10户世界知名品牌企业。

第一,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结合贯彻国家出台的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抓紧制定山东省“十一五”企业自主创新工作意见,力争扎实管用。工作上要继续“突出一个抓手,完善三个平台”。突出一个抓手,就是集中力量抓好创新项目建设。完善三个平台,一是推进技术中心建设;二是强化产学研联合;三是搞好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创新。

第二,狠抓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提高先进制造能力。编制出台全省“十一五”企业技术改造规划,将制造业强省建设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妥善用好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和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各市技术改造扶持资金,围绕七个产业链和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按照有较大产业规模、较高技术水平、较强品牌影响的内涵要求,突出支持做优做强100个名列全国同行业前三位的重点优势产品,使之成为代表山东工业产品水平的自主品牌集群。

第三,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改善部分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规定,制定实施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鼓励、限制、淘汰的产业、产品和工艺技术。

二、突出发展新型流通业态,进一步加快流通现代化

一是加强宏观政策措施研究。抓紧就山东省推进流通现代化、培育流通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流通设施建设、建立调控应急机制等方面,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大的商业集团和百货连锁企业,加快发展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启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建立全省现代物流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现代物流协调健康发展。三是大力提升餐饮服务业水平。重点抓好特色餐饮和快餐送餐,探索中餐社会化发展的途径。四是进一步完善商品流通体系。重点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和“社区商业示范单位”、“国家级标准化农产品标准市场”创建活动。

三、突出强化政府引导服务,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一是加强市场研究和指导。认真研究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市场走势,密切关注重要生产资料、重要工业产品的市场变化,搞好市场发展动态信息交流和发布,为企业细分市场、搞好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指导。二是组织好省外市场开拓。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参加省外大型展洽活动,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平台。三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路子,组织企业特别是资源开采加工型企业尽快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资源;有发展优势的制造业企业,也要走出去建设组装厂,实现“销地产”。

四、突出节能降耗,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一是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启动节能产品认定和可再生能源产品认证工作,研究支持政策,鼓励生产、利用经过认证的节能产品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的产品。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好山东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的机遇,抓紧规划和部署,并选择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和城市,组织开展试点创建活动。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123工程”目标,在全省培育10个循环经济型城市、20个循环经济行业和园区、300个循环经济企业。三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做好《山东省清洁生产条例》的起草,指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着重培育100户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四是进一步完善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措施。完善资源节约统计制度,抓紧制定《山东省节约型社会标准》和评价考核体系,并开展创建和考核工作。

五、突出激活民营经济,进一步壮大县域工业竞争力

一是抓好县域工业发展。要理清思路,出台加快全省县域工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从体制、机制上为县域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大力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整合金融、担保、人才、政策等优势资源,重点支持10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做大。三是加快民营企业制度和管理创新。四是加强工业园区管理。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化。

六、突出加快信息化,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一是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把推进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引导企业加大信息技术投入,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二是搞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培训工作。三是大力总结推广管理创新典型。要在经验推广上狠下功夫,推动广大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管理观念和方式,加快建立完备、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提高制度化管理水平。

七、突出搞好监测协调,精心组织经济运行

4.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 篇四

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我省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令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连日来,各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传达学习,讨论贯彻落实举措。大家一致认为,要坚定不移地按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在各界领导的号召下,大家紧锣密鼓的参与学习与答题,认为要按照总书记对山西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五项重大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好助力振兴崛起“六大行动”,为我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凝心聚力作出贡献;要积极引导统一战线投身全省脱贫攻坚事业,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做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全面从严治党继续向纵深推进;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学习讲话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山西统战工作的强大动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对山西的具体发展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备好每一节课。作为生物老师,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措施,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去提出问题,与同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共同探索,从正面积极影响每一位学生,在每年的春天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身边的森林植被,保护水源,从一点一滴做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保护好身边的每一寸土地。

总书记日前在我省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省环保厅召开3次会议进行传达,要求全系统上下深入学习,强化政治责任,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落实环保目标上力度更大,标准更高,进度更快,特别是要倾全系统之力,实施环境保护强化督查,强力推进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一要继续打响蓝天保卫战,围绕“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四大领域,把燃煤污染控制作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煤改气、煤改电攻坚工程,散乱污治理提速工程和燃煤锅炉对标改造、钢铁行业特别限值标准提标等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二要全力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坚持“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措并举,推进175个重点工程开工,年内完成65%,突出抓好河道人工湿地、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沿河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4个重点控制单元沿河造纸、焦化、化工等10个行业废水排放全部实行特别排放限值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生态补偿机制。三要着力打好土壤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土壤污染详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有序开展土壤环境治理修复,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和安全利用。

水,电,气、煤,我们生活不可缺失的成分,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能做到的首先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升气,每一吨煤。具体做到家里的洗碗水,洗漱水用来冲马桶,晚上少开一盏灯。做饭尽量简单,冬天尽可能采取集体供暖,出门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等等。在做好自己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并且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5.立足新时代 新起点 新要求 篇五

初心不改 立德行医

——以实干担当服务患者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时间的步伐不曾停歇。新时代、新作为、新征程,历史总能铭记那些时代的开创者,人们总能记得那些时代的弄潮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时代的新声,响如洪钟,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是我的梦。

时代赋予我们重任,梦想要求我们担当。‚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犹记心头。

‚天高鸟振翅,海阔鱼争流‛。新时代是广阔的海,是高远的天。身处新时代,我常问我自己,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初心是什么??‚甚解、敏行、明仁、济世‛,母校八字校训铭记于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者仁心是初心,悬壶济世是使命。

新时代人民群众需要更完善的医疗服务,需要更贴心的人文关怀。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幼有所育‛放在民生福祉的首位,作为幼儿保健工作者责任重大。服务好群众,助健康之完美,既要做有‚心‛之人,又要做有‚技‛的能人。

立德修‚心‛。古语说:‚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良好的品德不仅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人际和谐的钥匙,更是在工作岗位上立足的本钱,也是一名合格党员的根本要求。没有良好的个人品行和道德,医者仁心无从谈起。立德修心,要向先贤和楷模学习,从古至今品德高尚的人都有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仁爱之心,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心,孙思邈‚大医精诚‛慈悲同情之心。医术乃仁术,只有品德高尚心系病患,才能‚仁心‛不变,才能不忘初心。

实干修‚技‛。‚业精于勤荒于嬉‛,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我们要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勇敢于创新,实践出真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一名党员的宝贵品格,也是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医学是一个严谨的学科,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求一丝不苟,求真、求精,求甚解。在工作中要像雕琢玉器一样精益求精,要有一种‚医学‛工匠精神,通过不断学习和反复练习,练就行医的高超技艺。悬壶济世,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攻坚克难,才能完成使命。

6.立足新起点 迈出新步伐 篇六

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工作意义重大

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对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来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目前,中纺联及其所属专业协会共有直接会员6000多家,基本上是行业的骨干企业,同时又有近200个产业集群试点地区,抓住骨干大企业和一块一块的中小企业群这两个方面(也有很多大企业在产业集群中),中纺联就抓住了行业的整体。我们就可以较好地摸清行业的脉搏,掌握行业的情况,为国家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协助制订政策,所以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对于全国纺织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住行业发展的航向,把意志和思路传递到产业集群地区,引导好集群的发展,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方针政策涉及方方面面,贯彻当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渠道,中纺联在产业集群中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主要就是抓住行业特点,抓住最切合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容来贯彻。比如,中央最初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制定出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考虑到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中小企业多,社会责任建设薄弱的情况,2007年,中纺联以产业集群地区为重点,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启动了“十、百、千”项目,即在10个产业集群地区重点开展,100家骨干企业执行,上千家中小企业受到普及培训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的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十年实践也说明产业集群试点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平台。

(二)和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一起,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服务,帮助企业发展,这是搞好试点工作的基础。

在建立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一开始,我们就十分明确地表示,中纺联搞试点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不是给大家一个称号,一个荣誉就完事大吉,而是通过试点这个平台,使中纺联的各项服务,能够到达县、镇纺织行业、纺织企业中,真正在试点地区的发展中起到作用。

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反映意见,争取政策。

产业集群地区是中小企业集中的地方,产业集群要提升,基础是广大中小企业必须提升,因此,要为产业集群地区,为广大中小企业呼吁,求得支持与帮助。中纺联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动员地方政府拿出部分资金,特别是依靠产业集群生产发展取得的财政收入,拿出一部分,反哺产业,资金主要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中小企业进行完善的服务。二是中纺联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纺织产业集群的情况,争取政策支持。

接受集群地区产业咨询,帮助制订发展规划。

中纺联确定职能时,就把开展咨询规划工作作为中纺联的一项重要职能。我们从2002年开始,以浙江省为突破口,进行了大规模的咨询规划活动。后来,又对广东、福建等省也提供了关于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报告。一些产业集群地区为了更加明晰本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请中纺联帮助制订发展规划。现在中纺联及各专业协会,规划院、信息中心等事业单位,已经与有关方面配合为很多家产业集群地区,包括为迎接产业转移而建设的产业园区的规划。

帮助打开渠道,拓展国内外销售市场。

成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后,我们组织的各类纺织服装国际国内博览会,越办越多,越办越大。以前这样的展会,我们招商也是对单个的大企业或是请中心城市组团参加,或者是通过广告,广而告之。自从和产业集群地区建立试点关系后,我们认为,组织集群地区参展,这是帮助集群地区扩大市场的一个有力措施。于是,利用会议宣传,并且上门到集群地区服务,帮助他们参加展览会,提供相应的展位。参展使得集群地区打出了区域品牌。

开展技术服务,提高集群地区技术水平。

产业集群地区因为起步阶段往往水平较低,技术人员不足,所以有的好设备不一定开得好,有的好工艺,好技术不一定了解掌握,这样就不能生产出更好的、价值更高的产品,因此,对产业集群地区的技术服务非常重要。为此,各个专业协会每年要大量举办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技术交流会,现在这类技术服务性质的会议相关产业集群地区的企业都会踊跃参加。

加强培训,提高集群地区各类人员素质。

目前社会教育培训事业发展较快,机关、院校、媒体、中介组织等都在组织开展。中纺联则组织了一些针对行业特点,适合集群的各类培训,比如,中纺联与清华大学合办的纺织企业CEO培训班;中纺联信息中心举办的检测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培训班;服装协会举办营销、品牌经营等内容的培训班等等,很多都在产业集群地区举办。

组织产业集群地区积极参加国际交流。

加强国际交流,特别是高水平的国际交流,是开阔思维,开阔眼界,寻找合作机会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过去有些集群地区比较封闭,中小企业很少有机会参加行业性的国际交流活动,我们就积极创造条件,请集群的同志参加。

帮助集群地区进行信息化建设。

推进行业的两化融合,推进产业集群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是中纺联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些年来中纺联根据自己的力量,有重点地帮助一些集群开展信息化建设。

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中纺联2007年推行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0T,确定了在10个产业集群地区重点开展,使100个骨干企业得到全面推行,上千家中小企业得到培训普及。

(三)培养典型、发掘典型、宣传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中纺联非常注意在方法上采取培养典型,以点带面的方式。最突出的事例就是我们对广东西樵镇创新服务平台的培养和推广。2003年在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开始以后,根据在调研中发现的实际情况,中纺联认为产业要提升,集群地区必须要建立产业创新平台,并且打造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这个典型。

nlc202309011307

这些年来,中纺联先后在浙江海宁、浙江绍兴等地召开过现场会,在北京召开过数次工作座谈会,交流集群工作经验,服装协会、针织协会、家用纺织品协会、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棉纺协会等也都多次开现场会、座谈会,交流学习经验,促进特色集群的发展。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持续,欧债危机也未解决,纺织产业集群地区面临重大考验,如果不尽快转型升级,仍然停留在老水平上,很可能会萎缩,甚至被淘汰。但是,在众多的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当中,有一些集群前几年就开始了转型升级工作,并且见到成效,现在正在有力地面对当前的形势,以清晰的思路、果断的措施正在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中纺联正在总结他们转型升级的路径、做法,向广大的产业集群地区介绍,开拓思路。

(四)加强合作,帮助集群地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们在开展产业集群试点工作时,向每一个试点地区授予一个荣誉称号,即纺织产业基地或特色名城、镇称号,一方面是对他们过去所做出的成绩的一种认可;另外一个方面,是给他们树立起一个有特色的区域品牌,以利将来更好地发展。一些集群地区把称号进行了商标注册,成了法定的区域品牌,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使用措施。集群地区把称号利用各种形式广为宣传,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招商引资、开拓市场、推广产品、引进人才、扩大区域影响力等方面都有收获。

关于产业集群地区转型升级的对策

当前,纺织产业集群地区面临的形势和全国纺织产业面临的形势是一样的,很严峻。在新的形势下,纺织产业集群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别人的经验,走本区域转型升级的道路。因此,在开展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十周年之际,我们向大家推荐一批在这几年中注重转型升级、有思路、有措施、有成效的集群地区,介绍他们的经验。

抓规划

主要是把规划放在全国至国际范围来考虑,和《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建设纺织强国纲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相呼应,制定出“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的规划。

抓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中纺联早在2003年就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性,一些优秀集群的发展也证实了集群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建公共服务平台要适应需要,建设内容丰富、要不断创新,真正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共性问题。意大利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企业规模比我们小得多,仍然可以生存,他们的平台服务做得好也是主要原因。

抓科技创新

这里包括装备的改造更新,采用先进设备,淘汰落后设备,包括创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包括产品开发设计、时尚创意等。这是提升产业水平,提升价值链,提升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手段。

抓企业社会责任

十年来产业集群地区在开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包括推行纺织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CSC9000T,有的产业集群地区做到“0”拖欠员工工资。但是在社会责任方面,包括企业领导的认识水平,工资水平、劳动保险、劳动环境、住宿条件等等,是不是普遍做得都很好?这需要审视,寻找不足,消除隐患。

抓节能环保

这是产业集群地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路径,产业在发展时要充分考虑是否节能节水节地节约原材料,是否符合绿色生产、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否保护了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纺织行业设备淘汰目录,中纺联也推出了六批印染行业节能环保技术项目,“纺织之光”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也评出许多的项目,每年100多个一、二、三等奖中,包括不少节能环保方面的设备技术等,这些都希望在集群地区,特别是中小企业得到推广。

抓产业链完善

把完善产业链作为提高集群地区产业竞争力的一个措施是被大家认可的。这里需主要注意的是完善产业链不一定就在一个镇、一个县完全配套,从头搞到底,从纤维到最终产品,有条件的都可以。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上、下游相关产业集群的配套,特色产业集群与相关原辅料专业市场的配套,鼓励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建立稳定的配套关系,要打破区域的界限。不论何种方式完善配套产业链都是集群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抓产业与市场的互动

这也是集群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有很多学习的榜样。这里也要注意的是,没有市场的产业集群不一定非得要建市场,而完全要根据实际情况,也要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相邻地区充分利用已建好的市场,密切产销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另外重视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物流产业建设,采取现代营销方式。

抓产业组织创新

产业集群地区有几个资本雄厚、有研发能力、营销渠道、自主品牌的大企业,这是稳定集群经济的主要力量,他们周围众多中小企业可以围绕他们进行加工生产,成为利益共同体。企业之间可以采取资本合作,订单合作等等多种形式组合,联合抱团闯市场。

抓区域品牌的建设

应该说,2002年开始搞产业集群试点,当时授予名城名镇、基地的荣誉称号,目的之一就是给集群地区一块区域品牌,让集群充分加以运用。有些集群运用得好,并取得成效。创建让人认知的区域品牌这个工作不容易,但的确是集群经济发展的一条好途径,特别是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同时,也要继续抓好企业自主品牌,这也是对区域品牌的有力支撑。

抓产业协会的建设

成功的集群地区产业协会建设搞得都很成功,他们可以帮助政府做大量的工作。这是集群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应该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

抓企业家队伍建设

确定集群地区转型升级的路径后,如何走好发展之路,企业家、中小企业的老板十分重要,不管是科技进步,还是品牌建设,还是社会责任等等,企业是落实的基础,因此对企业家队伍的引导、教育培养、提高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在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十周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标题为本刊所加)

7.立足新起点 瞄准新目标述职 篇七

中国婚庆人网首席执行官 郝喜东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捧着收获的胜利果实,怀着喜悦的心情,我们握别2010年;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带着执着与追求,与2011年拥抱。满载喜悦的2010年在一张张的日历中悄然逝去,充满希望的2011年在憧憬中翘首而至。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向辛勤耕耘的中国婚庆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勤奋学习、蓬勃向上的中国婚庆人表示衷心的祝福!向为中国婚庆人网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新老朋友致以亲切的慰问!向所有热切关心、全力支持中国婚庆人网发展的领导、老师和广大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节日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婚庆人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婚庆门户网站;建设中国最好的婚庆人交流沟通学习发展平台为工作目标,继续高举“大和谐、大团结、大交流、大沟通、大学习、大进步、大提高、大合作、大开拓、大发展”的大旗。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抓住有利契机,网站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婚庆人网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这一年,我国首部《婚姻庆典服务》国家标准将正式开始实施。这意味着日渐繁荣的婚庆服务行业开始走向规范化。随该国标还首次出台了《婚庆服务合同》的示范性文本,其中首次对“不可抗力”进行了约定。按照国标要求,婚庆服务机构须具备婚姻庆典服务的资质许可;在经营场所内公示服务项目、服务人员,并明码收费标准;婚礼的策划应由专业婚礼策划人员承担;婚礼中应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设备、设施,专职人员在婚礼进行前应认真检查所使用的设备设施,确保正常使用。这使婚庆机构有章可循、有序经营,对提升婚庆行业的服务质量,保障顾客合法权益将起到推进作用。

这一年,“未来好杯”第四届全国婚礼主持人大赛总决赛在人间天堂苏州举办并获圆满成功,全国婚礼主持人大赛是一项全国婚庆行业最高水平、最具权威性、标志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婚礼文化赛事。也是全国各地婚礼同仁们相聚的盛会。其宗旨是:弘扬先进婚礼文化、倡导文明婚庆理念、规范婚庆行业管理、提升婚庆服务水平。大赛在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拔标准基础上推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婚礼主持人,其中很多人都成为了所在地甚至全国婚庆行业的领军人物。第四届比赛的总决赛最终选拔出了10名金奖、20名银奖、30名铜奖、56名优秀奖以及六项最佳奖项的获奖选手。其社会关注程度之高、参赛选手人数之多、比赛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在婚庆行业内外的影响都是空前的。未来好杯第四届全国婚礼主持人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热爱婚庆事业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将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健康、文明、时尚的婚庆行业趋向与发展。

这一年,也是中国婚庆人网丰硕的一年。网站成功改版,注册会员发展到三万人,网络总浏览量突破1000万关。中国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评价说:实事求是的讲,中国婚庆人网是我们这个行业中关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活力的一个“婚庆人自己的网站”。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行业的巨大魅力,可以读到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可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婚庆人真诚交流,可以学习到许多许多关于婚礼的方方面面„„。我希望中国婚庆人网继续努力,真正成为婚庆人的良师益友„„。

这一年,第四届中国婚庆人高峰论坛暨婚庆发展对话在烟台召开,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著名婚庆公司经理人、婚礼策划师、婚庆礼仪主持人以及烟台百金婚庆公司的全体员工

7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中国著名婚庆活动家、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先生应邀参加论坛并做了精彩专题报告。中国婚庆人网首席执行官郝喜东做了网站发展工作报告;烟台百金婚庆礼仪策划公司总经理史新仁做了公司发展经验报告。本次论坛和对话解决了很多一直困扰大家的问题。本次高峰论坛的举办加强了全国婚庆人的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合作。论坛上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研究婚礼走向及发展趋势,讨论婚庆礼仪市场定位与结盟机制,倾心交流公司运作方向;还就婚庆与主持、策划进行实战分析,现场解决了婚庆企业运营和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共商行业发展大计,以此拓宽婚庆行业发展路径,提升婚庆企业战略视野,助推全国婚庆人的发展,从而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推动中国婚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论坛以对话的崭新模式开创了高端婚庆交流平台。

这一年,一场名为《穿越中国风》:盛世中国主题婚礼秀在中国婚博会的演出大厅里隆重上演。一抹凝结了五千年悠悠情怨的殷红,成为了盛世中国主题婚礼的鲜明特征。中国人的婚俗中,从《三书》《六礼》到汉风唐韵,从女娲造人到龙凤图腾,从合卺为婚到叩拜天地,无不为我们传承着中华婚俗礼仪的经典记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式婚礼大全,成为延续至今的文化瑰宝。这次“穿越中国风”所打造的中国人的婚礼,它不拘泥于一朝一代,也不局限于一族一地,而是尽力把五千年中华婚礼文化的精华部分与新世界盛世年代的时尚元素相结合,让世人了解属于世界的中国的婚礼文化,让世人知晓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新人所享受的幸福。

这一年,以高洪波、刘惠军和武红敏为代表的中国婚庆人网的数十位婚庆精英分别在烟台、郑州、哈尔滨策划实施打造了《花信风》、《阿摩尔》、《婚艳》三个大型主题婚礼秀品鉴会。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婚庆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宗少山看过《婚艳》秀场说:尚维的这场婚艳,展示了中国的传统上古婚礼和中西合璧的时尚婚礼,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婚礼文化的经典模式,是传统文化回归大背景下的一种有益尝试,应该大力提倡,守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端婚礼秀让我们多角度、大视野,全方位的感受到当前中国婚庆发展流行趋势和优良成果,也引领了婚庆产业的前沿趋势,让无数人争相追捧和效仿。实践证明,团结就是力量,联合就有优势。未来中国婚庆的发展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集团化的四化一体之路,这就需要我们婚庆人加强合作,我们的婚庆人要明智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积极竞争的同时,发扬光大团结协作精神。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婚庆事业越做越强,越做越大。中国婚庆产业呼唤整合者和领行者,谁能正确把握婚庆企业成长的机遇和战略合作路径,谁就将在新一轮婚庆产业竞争中率先崛起。

这一年,中国首家只做200万以上婚礼的专业婚礼公司“建银千禧”在京成立。

这一年,中国婚礼代表团访问韩国。

这一年,全球知名婚尚资讯品牌The Knot(爱结网)正式登陆中国。

这一年,四川省婚庆行业协会发布了第一个关于婚庆产业发展 的“红皮书。

这一年,湖南的湘军婚庆异军突起。

这一年,中国婚庆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回顾过去,我们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同时面对混乱的婚庆市场形势和严峻激烈的婚庆竞争,我们必须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探索新思路、实现新跨越,这是我们中国婚庆人的共同的责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一年承载新的梦想,新的一年开启新的超越。让我们婚庆人求真务实、奋发拼搏、开拓创新,以踏实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让我们用梦想与汗水迎接婚庆行业无限光明的美好未来!

8.立足新起点 瞄准新目标述职 篇八

在2011年秋季学期第二周国旗下的讲话蒋先开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年。新学期,新气象,新分新调入我校的老师及七年级的新同学又为马蹄中学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一个暑期的休息与调整,老师和同学们又信心百倍地站在了新学期的起跑线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开始了新的拼搏与奋斗。

回顾过去的一年,马蹄中学全体师生肩负沉重的压力挺了过来,在十几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考入县城学校和学校领导更换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实现了新的突破。继2010年32人升入县一中之后,今年又有34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了南中的大门。田珊、王莉、杨元亮考入珍珠班,中考综合测评再次高居全县榜首,这充分证明了马蹄中学的全体师生是一个团结奋进、敢于拼搏的优秀团体,这是一个让各级领导、学生家长、社会各界高度认可的团体,作为一个马中人,我们当以此为自豪!成绩的取得与全校师生的敬业奉献、顽强拼搏是分不开的。在此,请允许我向一年来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各位老师和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老师们、同学们,成绩已经成为过去,面对新的学年,我们应该立足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信心百倍!本学期,在招生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我校学生达到了2300多人,这是马蹄中学发展史上的又一次超越,也是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同时也给学校的领导及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虽然住宿条件艰苦了些、学习环境拥挤了些,但我们马中人“敢于吃苦、勇于拼搏、善于学习、乐于奉献”的精神一定能战胜这些困难。

新的一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主抓教学教研,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的改革,向高效课堂要质量;继续实施“青蓝工程”,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为中坚力量;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德育教育、安全、法制教育,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营造一个“文明、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使同学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向同学们提几点要求:

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学习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

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文凭代表过去,成绩代表现在,学习代表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渊博的知识对新世纪的青年显得尤为重要,初中阶段是同学们求学的黄金时代,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凝心聚力抓学习,一心一意提素质。在老师的关心指导下,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科学习能力,又要注重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全面提升个人的学习成绩,在“奔腾不息,志在千里”的校训的激励下,争做一个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将来升入高中,跨进十大名校、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一所学校的文明程度首先体现在学生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在学生对校园环境、氛围的维护上。马蹄中学通过近几年来的规范管理,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新的学期,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马蹄中学的优良传统,做到举止文明,尊敬师长,同学友爱,规范言行,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七年级的新同学,要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环境,快速融入到高节奏的学习氛围中来。

八、九年级的同学更要加强紧迫感,树立时间观念,不断加强思想修养,提高个人素质,争做遵规守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第三,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积极参与、配合学校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正确对待师长同学的批评和建议,加强体育锻炼,确保身心健康。

同学们,你们选择了马蹄中学,马蹄中学将为你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大家要有责任意识、竞争意识,你们要以上一届的优秀学生为榜样,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特别是九年级的同学,更要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2012年的中考将是你们再一次创造马中辉煌的时刻,希望你们不辜负社会、老师、家长对你们的期望!同学们,你们的父母师长在关心培育着你们,你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重视学习过程,优化学习结果,善待他人,善于合作,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师长。

老师们、同学们,新学年已经开始,新的征程等待我们起锚,让我们收起曾经的辉煌,立足新的起点,以崭新的姿态、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去努力、去拼搏!我相信,2012年的七月,鲜花如锦、彩旗如云的庆祝场景将定格在马蹄中学的校园!

9.立足新起点 瞄准新目标述职 篇九

开创新局面

—苏湾镇2011年工作总结及及2012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4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收入达到1850万元,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000万元,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单位GDP能耗下降5.4%,主污染物排放减少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

一、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来,全镇上下直面“区划合并、矛盾多发、财政压力、区位不优”等多重困难挤兑,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负重奋进,创新破难,“十二五”开局良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跃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投入260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成区达0.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34亿元,年增长率18%。积极实施了土地置换、复垦、民生工程、水利生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总投资1500多万元;2011年引进昕源电子、安乐鞋业等招商项目9个,累计引资额1.5亿元。

2、村镇面貌大为改观。在集镇建设上,修编了集镇总体规划和部分街道、小区的详规,新建了交管站、财政所、文化站,修建800米粮贸路,启动了75亩中份村改造和37亩旧镇改造项目。新建小五家中心村,完成110亩土地置换,200亩土地增减挂项目。同时盘活存量土地,聚集建设资金,先后对原交管站1.5亩土地、苏栏路东42亩土地进行挂牌出让,筹集资金近900万元。对1个示范村进行“三清三改三整顿”,改水200户,改厕175所,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投入700万元,实施了5条沟渠清淤项目,沿山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

43口塘坝沟渠兴修工程,完成总土石方40万立方米。

3、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业已形成2000亩芹芽,5.2万亩优质粮油,1.2万亩优质棉花和年产1000万只肉鸡的四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依托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培育新瑞雪、天丰米业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家,新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协会2个。同时,以培育新产业、新农民为目标,组织各类技能培训5次,全年有1000名以上农民接受培训。

4、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大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城镇居民医保做到应保尽保,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启动了新农保,完成各种农作物政策性保险任务111810亩。全年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238人;改建扩建敬老院,五保集中供养率达25%;推行了救灾救济、大病救助、白内障复明、爱心捐助等一系列扶贫济困措施。实施校安工程,投资3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危房2000㎡。新建农家书屋4个、农民体育健身场所2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52户,改造危桥1座。计生工作常抓不懈,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加大“两非”打击力度,计生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领导挂牌接访和包案制。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妥善处理了医患纠纷、企业欠薪、因病因事缠访闹访等重大突出问题,积极推进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有效打击了非法盗采行为,“治超治限”工作成效明显。

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但存在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受土地、资金等关键因素制约,经营集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财政增收压力较大。二是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工业支撑弱,缺少大企业、大集团,招商引资步伐不快,利用外资数量少,水平低。三是安全生产、山场林权利益纠纷、社会保障等方面矛盾隐患依然存在,维稳任务十分繁重。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区划调整后全面融入的关键之年,根据巢湖市委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力求开好头、起好步、跟上节奏。工作思路是:全

力实施“12345”工程,就是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条主线;统筹抓好经营集镇和民生社会事业两个侧重点;继续推进工业强镇、城乡统筹、项目带动三大战略;善于发挥资源、人力、集镇膨胀、特色农业基础四大优势;突出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预期目标:2012年,实现招商引资2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

根据上述目标任务,2012年我们将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突出工业强镇,强化发展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不断扩大外向度,以服装加工、新型建材、电子元件、畜禽和食品加工为产业定位,吸引5家企业入驻。重点抓好总投资1.8亿元重质超细碳酸钙项目建设投产,编制好计划投资5亿元的碳酸钙深加工项目,力争入围省“861”计划,同时要围绕交通、水利、城镇、节能减排和民生工程等方面编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

2、突出农民增收,加快统筹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现代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质粮油、肉鸡养殖、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扩大芹芽、瓜蒌农业科技示范园规模。培强做大天丰米业、振康禽业、新瑞雪等龙头企业,争创省、市级龙头企业1个,新增“种养加”协会2个,力争农产品认证1个,创建省级品牌1个。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定1-2个示范村,实施“三清三改三整顿”工作,将西大路沿线的村庄和部分空心村纳入村庄整治范围,把土地综合整治、土地置换、沿路文明创建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整合项目资金,力求整村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水利建设,整体规划,分年度实施,对骆岗站、赵埠站进行了技改。新建扩建塘坝70口,清淤沟渠52公里,水利配套工程50处,积极争取实施滁河综合治理项目,修建了包坝路。

3、突出村镇建设,精心经营集镇。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照

集镇控规,控制零星建设,做好占地82亩教苑新村、75亩黄山新邨、40亩绣塘小区、70亩苏居新村规划,完善相关手续,并在五年内全面启动建设。加大投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增添集镇公厕和绿化带。2012年,完成镇区内中份村旧村拆迁改造任务,建设新区;实施旧镇改造,对政府办公楼及老宿舍进行拆迁,新建政务中心,开发建设教苑新村商住小区。进一步挖掘潜力,发掘资源,实施土地置换和增减挂项目450亩,力争获取建设用地指标100亩以上,为城市和集镇开发建设提供更大空间,经营集镇年收入1500万元以上。充分发挥集镇的辐射功能,引导农民向集镇集中,要素向小区流动,产业向园区集聚。

4、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外向带动。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繁荣农村市场。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多渠道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全力保障经营集镇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围绕资源开发和市场流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和各类中介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巩固“三资”治理成果,推行“阳光村务”。加快招商引资,抢占发展先机,抓好招商信息工作,要以融入合肥经济圈和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开展资源招商,以商引商,加快引进高效农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等新型产业,紧盯大企业、大集团,优先引进关联度大、牵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力争引进投资项目3-5个,引资额2亿元以上。2012年重点做好总投资1.5亿元的龙华生态旅游项目的签约落地工作。

5、突出民生保障,维护和谐稳定。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做好就业项目对接,规范企业用工协议和劳动合同,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和补贴管理,力争每年就业培训500人次。做好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五保集中供养率达35%;建立医疗救助和城镇医保、新农合的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鼓励

和支持民办教育,推进中小学校安工程和幼教工程建设,巩固乡村卫生一体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电视“村村通”项目全覆盖,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场所3个。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违法生育行为,深化“村为主”工作机制,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四级联创”活动,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突出抓好矿山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按要求按时间节点完成矿山、轮窑厂关闭任务。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好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公共卫生、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严明企业法人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管责任,确保没有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继续开展领导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代理信访活动,坚持属地管理、守土有责、掌握苗头、超前防范,做好特殊时段特殊人群的稳控工作,确保各类群体性事件得到妥善处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建设平安苏湾。

中共巢湖市苏湾镇委员会

巢湖市苏湾镇人民政府

10.立足新起点国旗下的发言稿 篇十

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举行下学期第1次升旗仪式。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全体党政领导和教职员工向度过一个愉快暑假重返校园的1708名高三高二同学和经过奋力拼搏考入我校的1140名高一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体师生坚守“为人正,为业精;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理念,遵循“严谨、朴实、奉献、进取”的校训,追求“校园美,校风好,管理科学,质量一流”的目标,奋发图强,寻求突破,在20高考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科上线总人数达到791人,其中3名同学考上清华北大等全国最著名大学,136名同学考入一本院校,298名同学考入二本院校,357名同学考入三本院校,有76.91%的同学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想。对此,我们表示热烈的庆贺!

鲜花开过之后,鲜艳只属于曾经;掌声响过之后,成绩只属于过去。太阳的光芒把我们的世界照亮,但是不能说我们自己就发热发光;别人的成绩让我们分享到成功的辉煌,但是我们不能在别人的成绩单上悠游徜徉。进入新的学期,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有必要为未来铺开绚烂的华章。

让我们传承一种思想。或者在览阅先哲经典中顿悟,或者在聆听老师教诲中生发;或者在精神的高地上舞蹈,从古老的司南上找到生命的指向;或者在心灵的暗夜里高悬一轮明月,从崭新的日历中翻晒灿烂的黎明。思接千载时我们可以与诸子百家、竹林七贤对话,视通万里处我们可以随长江之水远赴密西西比河,借一片雪花捎去对西伯利亚的祝福。

让我们传递一种精神。我们要有如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那种顶天立地的精神禀赋和高远博大的境界追求,要有如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宏大刚毅的人生气度和理当如此的使命担当。惟有如此,我们才有理由说,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与古圣先贤一脉相承。

让我们磨练一种意志。滴水能穿石,绳锯能断木,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修养品德,需要我们坚持不懈;释解难题,需要我们百折不挠;吸纳知识的琼浆,需要我们专心致志;开放智慧的花朵,需要我们历尽艰辛;锻炼强健的体魄,需要我们勇往直前。让我们将临难不惊的沉静、百折不挠的执着、锐意向前的勇毅,交汇成一曲求知若渴的校园主题歌,唱响一个又一个沉思默想的夜晚和书声琅琅的早晨。

让我们丰富一种知识。用我们智慧的大脑去承载一段又一段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述说,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拨开一个又一个关于已知与未知的浓雾;用我们一篇又一篇华章去换取那鲜艳的红对勾,用我们一行又一行精确的演算去赢得老师赞赏的微笑。哲人说,知识就是力量。那就让我们广采博取以求其广度,追根究底以求其深度,质疑辨惑以求其纯度,坚定不移以求其长度,脚踏实地以求其温度,最后,让知识变成动力,推动我们去跋涉,去远航。

让我们张扬一种风采。或是在文学的田野上采风,或是在科技的赛场上竞走,或是在文艺的舞台上高歌,或是在七彩的画板上涂描,或是在体育的横杆上腾跃,或是在敬老院的庭院里忙碌着年轻的身影,或是在街头巷尾洒落服务的微笑,或是在困难同学的书包里装进美好的祝福与期待,或是在同桌的抽屉里塞进热情的鼓励与支持。只有这样,掠过我们心灵湖面的白鸥放飞的才能是一道又一道个性飞扬的银色光芒。

让我们拓展一种境界。鲁迅先生说,年轻人“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就让我们将理想辽远如绿色的草原,将心胸纯净如湛蓝的天空,将性情温润如细腻的`美玉,将人生烂漫如五彩缤纷的火焰,使翰墨书香从此宛转悠扬,使肝胆意气从此恢宏豁达,使心智哲思从此腾越升华,然后,将豆蔻年华从此置换成一生的荣光和伟大。

让我们收获一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聆听,幸福就会像花儿一样绽放在我们宽广的心胸。种一树腊梅,我们收获理想独守的坚执;种一朵牡丹,我们收获德性养成的高贵;种一畦山茶,我们收获知识酿造的甜蜜;种一片秋菊,我们收获走向成熟的豪迈。让幸福的花朵开满我们心灵的原野,长满我们攀登的小路,然后,我们从飞沙走石的背景上收获盛开的绿洲,从日晒雨淋的历练中收获特行独立的风景。

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始了,新的学期开始了,“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此情此景,我要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概而言之,那就是:立足新的起点,采取新的措施,创造新的辉煌——

11.立足新起点 瞄准新目标述职 篇十一

推进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对新的组织工作分别作出了安排和部署,并提出了新要求,镇平县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要求,落实新举措,努力推进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四个着力”,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上有新举措。一是着力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和“三亮三评”活动。开展“整改清账行动”,做到整改问题常态化,对群众反映的和对照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再盘点、再梳理,建立2015年整改台账,将整改台账纳入考核工作中,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核;总结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三亮三评” 活动有益的基础上,在全县农村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实行全面覆盖,把承诺事项与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相结合,与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相结合,确保亮出责任,亮出形象,评出实效,评出担当。二是着力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2013-2017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和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的主阵地作用,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重点,将举办4期乡科级干部培训班、1期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组工干部培训班,并认真抓好换届后村“两委”干部培训工作;在乡科级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七一”前后,召开一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由各单位党组织书记带头讲一次党课,并选树一批践行“三严三实”先进典型、编写一本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做好领导班子缺职配备工作,探索解决干部任职年龄不再“一刀切”后优化班子结构、干部能进能出和能上能下等调动干部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根据班子现状和缺额情况,结合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工作,适时调整配备缺职乡科级领导班子,着力解决部分乡科级领导班子“结构不优、活力不足、战斗力不强”的问题;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着眼未来5-10年干部队伍需要,有计划选派县直单位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任职,选派乡镇干部到县直机关单位学习锻炼,并建立完善优秀青年干部后备库。四是着力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切实贯彻落实县委制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科级干部队伍管理的意见》、《关于改进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考核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科学运用日常考核、实绩公示、公开评价、组织约谈、重大事项报告等形式,认真落实谈话、函询、民主生活会、思想汇报、述职述廉述学和廉政谈话等制度,突出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考评;发挥干部管理联席会议的作用,及时收集纪检、综治、检察、法院、计生、信访、公安、督查中心等部门的情况,注意微博、微信等网络舆情反映,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二、把握“三个突破”,在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上有新进展。一是在管理机制上有突破。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制定我县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改进完善人才评选、管理和服务工作,把抓人才工作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组织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在培养开发人才上有突破。扎实推进“人才回归、全民创业”,研究制定《2015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作推进计划》,持续开展“人才回归全民创业集中宣传月”等活动,在京、沪、穗、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逐步建立以政、企、商、学、军等精英人才为主的镇平“家乡建设促进会”。三是在人才服务上有突破。制定镇平县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探索建立人才多元投入机制,建立人才专项奖励资金,加强对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贡献的一线优秀人才的奖励,努力构筑“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

三、创新“四大载体”,在加强党的基层建设上有新亮点。一是抓好基层“四项机制”建设。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确保到2015年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全县410个行政村、21个社区运用覆盖率达到100%,并逐步向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民小组延伸。开展乡村两级服务中心“集中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构建便民惠民的大厅式、开放式基层群众服务平台,形成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便民服务工作机制。二是深化后进和落后“全覆盖全转化”工程。动态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按照5%的比例在全县倒排2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严格落实《关于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提升党建整体水平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按照选派整建队伍、吃透村(社区)实情、联合会诊定案、开展集中整顿、评估验收问责、建立持续机制6个步骤分类施治,对2014年44个已转化的软弱涣散村(社区)进行跟踪督查,巩固整顿效果。深入开展机关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适时选派新一批县派驻村任职干部到村任职,并做好管理、督导工作。三是落实“强基工程”推进重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强基工程意见》要求,落实党建述职评议制度,组织开展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重点做好 “强村”和“史来贺杯”奖考评,确立并打造8个乡镇(街道)、20个村(社区)作为县级党建示范点,命名表彰20个“史来贺杯”奖、40个“强村”、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0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起到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四是继续深化“包联共建、晋位升级”活动。按照《中共镇平县委关于实行“四联六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导102个县直单位、5家企业和21个社区继续做好对128个村的帮建工作。

上一篇:土地储备政策解读下一篇:寒假随笔四年级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