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2024-10-12

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精选8篇)

1.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篇一

人文科学导论结课论文

题目:论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学生:]

论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摘要] 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随着企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促进企业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从文化的视角论述了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当代企业文化创新的模式,并指出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文化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创新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稳定地延续性,严密的伦理性,突出的人本性和进取的奋发性。文化不是僵死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的。而作为亚文化的企业文化具有文化的一切 特征,自然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在现代企业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随着企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否则,以企业文化的不变来应实际环境的丰富多变,只能使企业文化的源流枯竭,使企业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既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近年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发展了重要变化。由于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和灵魂,是判断企业行为的标准,也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

1.协作文化。现代企业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且相互依赖的分属于不同组织或部门的决策者组成的团队。协作是保持这个团队稳定、和谐有序状态的重要机制。如果个人的能量不断增强,但整体协调的情形不良,只会造成混乱,企业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协调活动。发扬团队精神,在企业内部营造在上下级之间、企业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平等、和谐、团结、友爱的融洽关系就至关重要。

2.速度文化。在当今新经济时代,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速度”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谁在时间上抢占了先机,以最快速度满足了顾客需要,谁就获得了市场盈利的更大空间,这使得企业把速度看作是嬴取竞争优势一个重要砝码。特别是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无法与对手拉开距离时,速度无疑成了企业最关键的竞争手段。因此,培育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3.学习文化,之所以要构建企业的学习文化,就是因为团体的智慧高于个体的智慧,团体能放大个体的力量。特别是当今社会知识正以爆炸速度在快速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严峻挑战。企业只有培养自己的整体学习能力,才能丰富知识和提高企业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因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将企业打造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形象文化。企业形象是公众对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体评价和综合性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对外可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消费者的好感,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在员工中进行形象文化教育,教育员工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形象,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增效益,以科技求发展的主导思想,面向市场,面向大众,以优质产品取胜,以优质服务取胜,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良好的声誉。

5.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创新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创造性和灵活性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要重视和培养职工个人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激励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创新型企业文化。

6.融合文化。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工业时代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整合资源,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双赢”的共生关系,既在竞争中合作,又在合作中竞争。而企业文化的融合是这种“竟和关系”能否有效的前提。因为企业各自创业史、经营发展目标、员工素质不同,因而各自形成的文化也不同,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很难做到真正的有效合作。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模式

根据约翰·科特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企业高层领导是这个过程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他们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发展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针,为了确保他们所倡导的经营理念得以贯彻实施,他们一方面要进行大力宣讲经营体制变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用人、奖励、晋升、考核等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身体力行带头执行,以促使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而新的经营方式如果行之有效的话,就会产生新的成就与业绩,显著的成就与业绩就会促进企业行为规范的逐渐改变以及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逐渐改变,从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新的企业文化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高层领导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困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创新要在排除陈旧企业文化观念阻碍的基础上,改革与实现环境不相适应的传统行为,倡导与建设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因此,为确保企业文化创新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企业高层领导者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要高度重视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由于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是企业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工作。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确定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1)企业价值标准要科学、简洁,有鲜明的特色;(2)企业价值观要体现企业的经营哲学、宗旨和战略发展方向;(3)企业价值观应与

企业员工的认可程度、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协调,标准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确定新的企业价值观要认真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要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审慎地提炼出既符合本企业经营特点又被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

3.要具有鲜明的个性。企业文化创新要体现本企业的风格和特色,要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培育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塑造什么样的企业形象,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提倡什么样的企业精神,都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突出企业特色和体现个性,就不能舍弃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挖掘自己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的着眼点,只有从文化传统中提炼出为现实的企业文化可用的养料,企业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根深叶茂。

4.要坚持企业文化创新的动态发展观。企业文化是一定时期历史的产物,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因此,当企业的内外环境、经营条件、经营战略变化时,企业要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和完善,使之保持持久的活力。

2.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篇二

1、企业基础管理不规范

管理规范的六大基础包括战略规划基础、部门岗位设置规范、流程优化基础、规章制度规范、组织结构规范、管理控制系统规范。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企业决胜于市场的最基本的战斗力, 任何一项出现问题便会影响到其他的方面, 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现代企业大都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 使企业的活动做到有章可循,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却没有具体的明细, 落实不到具体的个人身上, 执行不到位, 导致规则难依。

2、企业决策缺乏民主

中国企业的上层组织结构相较于国外企业比较单一。一般中小型企业的法人及最高决策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因此在决策上缺乏广义, 容易具有独断性。而大型企业虽然有多个股东, 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统一决策, 但是由于管理者具有双重角色, 加之政治因素, 使得大型企业容易形成家长式管理。这种领导方式使得管理权过分集中, 不利于企业健康的发展和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活力与企业效率。

3、企业文化建设不科学不合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 企业的自主权日益得到扩大, 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但是仍有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停滞不前。很多企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企业管理观念过分陈旧, 缺乏市场观念、顾客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还有的企业虽然引进了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 但是由于没有认真的去研究和学习, 没有把西方的企业文化中国化, 仅仅生搬硬套。而且, 还有相当一批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 这些都对企业应对未来环境和企业员工的潜力发挥不利。

企业有诟病, 创新是良药。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下去, 企业就要摒弃掉不利于发展的制度规划, 建立起具有创新价值的新市场规则, 奠定战略性发展的强大根基。

二、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1、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一种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建立, 产权关系的明确, 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使企业成了具有经营自主权的市场主体, 促进了企业更好地学习、消化、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不断进行完善。所以, 要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就必须不断推进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使得各级政府部门从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转变到搞好宏观调控, 加强对企业的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上来。

2、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 全面发展, 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

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联系, 实现资源互补, 共同发展。企业间的合作也应该由一般合作模式向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转变。现代企业不能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与技术专长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 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所谓知识无国界,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积累了大量先进的管理经验, 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 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改良, 更加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蓝图。

3、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 促进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新特点、新规律, 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 从增强企业的整体功能着眼, 按照体系化的思想来设计和规划, 既要有整体设计, 又要从关键环节抓起,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 实现管理科学化。

4、调整管理重心,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依靠企业员工并通过企业员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健全完善各种保证制度, 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要, 坚持企业事务公开制度。加强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使之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在员工的绩效考核上, 从传统单一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

5、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培育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现代管理学中, 这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塑造的文化形态, 一旦建立起来, 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 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 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要想提高中国的企业管理水平, 全面实现管理现代化, 不但要全面理解并特别重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而且要努力培育出灵活适应型的企业文化。

此外, 企业还要建立超越“顾客导向”的竞争新思维,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由片面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 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赢得市场、赢得未来的必要条件。但是要建立先进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 实现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国有企业应密切关注企业管理发展的最新动向, 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 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企业也在顺应市场需求, 不断制定创新性发展策略。虽然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各企业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发展, 多数企业在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笔者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管理创新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战略合作,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年

[2]、李晓蓉.试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 2009.6.

3.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篇三

资产形态的变化,引起现代企业理财模式的变化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置设备,有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起决定作用。现代企业中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的不断上升已表现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服务方式的变化,引起现代企业理财方法的变化 经济信息的广泛流通和网络购物的兴起,使市场信息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顾客要求企业以最低的价格和最快的速度进行市场订货,并提供多种类的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为了适应这一转变,企业在理财过程中必须采用相应的具体理财方法,以满足其管理要求。

购销关系的变化,引起现代企业理财风险的变化 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的形成、传播是无地域性的,这使企业经营管理的范围迅速扩大,且购销关系极不稳定,与过去相比不确定因素增多,加大了企业的理财风险。

分配依据的变化,引起现代企业理财原则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是商品价格和现代服务的主要决定因素,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并取得比其它要素更丰厚的报酬将成为必然趋势。

经营行为的变化,引起现代企业理财目标的变化 在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知识投入的增加,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知识化和企业资产形态的无形化,使企业投资转向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的新领域,随着经验决策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决策转变,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日益知识化,对知识资产的评估和管理是知识决策的中心内容之一;由于知识成为企业的主体资产形式,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日益柔性化,发展出灵活的工作时间、交易场所和报酬制度,企业更强调知识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并通过网络在企业内部分享、重组和创新、整个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化的信息结构,使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与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形成经常性的正向互动关系。

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财务管理目标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加速应用,深刻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内容创新 传统的财务管理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评价,可以说是周密细致。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衡量知识资本,如何列示知识产权,如何确定人力资源价值等却没有任何表现,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对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创新,以适应知识对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风险管理方法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表现在:

(1)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会扩大投资开发风险;

(2)企业内部财务结构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如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知识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会使现有资本结构不稳定,技术资本的泄密、流失、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

(3)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风险管理,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风险的计量、分析、报告和监督系统,以便采取恰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合理规避风险。

融资管理创新。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的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这是因为:

(1)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将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企业产权已成为现实;

(2)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经济趋向全球化、市场化,拓宽了融通知识资本的空间;

(3)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运用,加快了知识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为企业融通知识资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工具。

资本结构优化创新。资三结构是不同资本形式、不同层次及不同时间长度的各种资本成份构成的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具体来说:

(1)确定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

(2)合理调整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结构;

(3)明确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期限结构,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通过对资本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资本结构最优化。

财务分析内容创新。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现代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干知识资本的作用,因此,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对知识资本的分析,即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知识竞争力的发展情况。同时应设立一系列知识资本考核指标,如知识资本利用率、知识资本利润率,知识资本成本率、知识资本增长率、知识资本损耗率等指标。

财务分配方式创新。财务分配是由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大小决定的,在工业经济时代,有形资本的多少决定利润分配额的多少。随着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知识资产逐渐转变为财务分配的轴心,因此财务分配方式也必须创新,确立知识资本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地位,使掌握知识及利用知识能力较强的职员在总体上分享更多的企业利润。

财务报告内容创新。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售后、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报告的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财务报告内容把重点放在物质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知识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知识资本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只有对企业物质资产和知识资产进行充分揭示,才能体现企业的整体价值,使财务报告客观、公正、公允、实用,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4.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篇四

2003-8-1

1文章论述了知识经济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从管理目标、融资内容、资本结构、风险管理方法、财务分析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知识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必须转变理财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创新能力,并借鉴国际经验以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关键词:知识经济 财务管理 创新 理财观念

社会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引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一系列创新要求。因此,探讨知识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成功理财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原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而我们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事实上,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现代企业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应该以谁的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1.2 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会面临更多的风险:(1)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倘若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当局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2)由于知识积累和革新的速度加快,倘若企业及其员工不能及时作出反应那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3)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不仅加大了存贷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风险;(4)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以及“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由此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5)在追求高收益驱动下,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3 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决策的需要。

1.4 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并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我国现有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2.1 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先后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超利润目标管理”的转换。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的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

2.2 融资管理的创新

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这是由以下趋势决定的 :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西方股份选择权制度的出现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企业产权已成为现实,深圳华为公司在人力资本产权量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运用,加快了知识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为企业融通知识资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工具;企业边界的扩大,拓宽了融通知识资本的空间。

2.3 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

资本结构是不同资本形式、不同资本主体、不同时间长度及不同层次的各种资本成份构成的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期限结构,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和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优化创新资本结构的原则是通过融资和投资管理,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知识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2.4 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和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一是知识产品价格中物质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小,而研究开发的固定成本急剧上升,使经营风险多倍扩大;二是因金融市场和内部财务结构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如技术债务资本的流失、泄密、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会增加现有资本结构的不稳定性;三是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水平提高,扩大了投资风险。四是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为此应以现代手段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一方面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有效识别,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要建立风险的计量、报告和控制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

2.5 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也因此构成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顾客忠诚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情况。设立知识资本考核指标,一是创新指标,如知识资本创新力;二是效率指标,如知识资本利用率、知识资本利润率;三是市价指标,如每股知识资本帐面价值、知识资本与每股盈余比率;四是稳定指标,如知识资本增长率,知识资本损耗率等。设立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匹配指标和综合指标。

2.6 财务成果分配方式的创新

财富分配是由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大小决定的。地租是农业经济中主要的分配形式,而工业经济中有形资本的多少决定财富分配额的多少。随着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知识资产逐渐转变为财富分配的轴心,财务分配方式的创新需要:确立知识资本在企业财务成果分配中的地位,使知识职员及利用知识的能力在总体上分享更多的企业财富;改革以工作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估系统,如利用“经济价值树”技术来界定职工、小组所创造的价值;建立因人付薪、以个人所创造价值的合理比例为基础的分配机制,如股票期权、知识付酬、职工持股、职业投资信托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是新形势下企业理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在此提几点想法。

3.1 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就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必须转变观念。一是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 ;二是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认可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 ;三是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以发展知识资本,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利润增长。

3.2 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对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企业总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用管理有形资产的传统手段是难以适应的,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是财务人员要有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广阔、灵活和多变,能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其次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第三要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国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运用金融工程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融资风险等。

3.3 积极开展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看,尽管短期内不会有大量企业直接成为知识型企业,但企业知识资本所占比重的上升将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如何成功地对知识资本进行运作是现代企业理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国际上没有成熟的理论,对我国的企业更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因此企业必须开展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一是要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和市场化形式,寻求知识资本的有效运作管理方法;二是要研究知识资本的计量方法,确定知识资本价值,研究知识资本的证券化形式和估价方法 ;三是要对知识资本运作的个案进行分析,总结企业知识资本运作的具体操作方案。

3.4 重视知识产权法在企业理财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中,有形资产的运作较少涉及知识产权法问题,随着知识资本逐渐成为企业资本形态的主要形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知识资本保值增值的基本前提。因此,实施知识资本及其与有形资本组合的运营管理,必须结合知识产权法进行操作,以保证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

参考文献

5.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篇五

孙冬青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逐步走进学校教学,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合理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体育理论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创新体育理论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 体育理论教学 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 教学过程 多媒体技术 体育教育

【分类号】:G807.4

【DOI】:CNKI:SUN:ZCRY.0.2009-24-097

【正文快照】:

6.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篇六

关键字:邓小平现代化 事业 创新 思想 强大 关于 动力的

一、中国现代化的路是创出来的

小平同志复出伊始,为了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思想倾向,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为中国找到一条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所抓的头件大事就是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倡大胆创新的精神。1978年12月13日,他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严肃地指出:“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因而,他得出结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和每个党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都来做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工作。”[1](p142—144)由此可见,小平同志所一再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条创新的路线,它的实质是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实事求是基础上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p279),敢于创新,开拓前进。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新路。这一思想路线的确立,就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现代化的路要靠中国人自己走,自己创,不能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这一点,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理论。”[2](p2—3)

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他创立了一种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模式,也不同于亚洲“四小龙”起飞的“东亚模式”,而是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总体战略;在政治上坚持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和多样化发展,以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方式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这在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史上开创了先例,使中国经济出现了腾飞的气势。

二、改革就是要创新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障碍,打开通路,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创建机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改革的动力却是创新,改革也是为了创新。

为什么必须通过改革来创新呢?因为“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2](p237)。“旧的那一套”主要是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过于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结构,只注意抓生产关系,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生产力发展的“左”的路线方针以及官僚主义等。对此,小平同志严肃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p150)

改革就是为了创新,为了破除上述“旧的那一套”,创立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的一套,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路线是非常清晰的,他说:“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设,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p135—136)于是便发动了一场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全面深入的改革,创造出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富裕之路,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等一系列新生事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了具有无限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1978年至1996年改革开放的18年间平均增长率接近10%,尤其是沿海五省达到了12%,这是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改革是一场革命,没有先例,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才能有所作为。小平同志讲 :“我们也讲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我们要摸索前进。”[3]又讲:“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象小脚女人一样。看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p372)小平同志这里倡导的改革要有“敢闯”的精神,就是要我们在改革中敢于和勇于创造新事物、新经验、新路子,就是提倡一种创新的精神。只有具有这种创新精神,改革才能取得成功,因为改革本质上就是前进的、创新的。

三、科技的发展靠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p274)“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p86)“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2](p377)而科技的发展靠创新。小平同志在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也指出了要靠科技创新来发展科学技术:“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1](p87)“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2](p377)这里讲的“突破”就是创新,并且强调:“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2](p378)他以极大的热情鼓励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爱戴科技创新。

1988年,小平同志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就以其战略家的睿智,向我们发出了向高科技进军的时代最强音:“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原子弹、氢弹、卫星“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2](p279)“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2](p378),要占领世界科技的“制高点”。今天,结合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形势,我们更加感到小平同志是多么的远见卓识,更加认识到向高科技进军的紧迫性,更加增强了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小平同志不仅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指明了战略方向,而且还亲自领导了科技创新活动。他虽然日理万机,还亲自领导和促进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并为实验室培土题字,十分关心。1986年,他亲自领导制订了《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 ”高科技发展计划;1988年又组织实施了“火炬计划”。这两项计划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大批接近和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四、教育的提高须创新

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1](p40)“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1](p5)这就是说,科技进步是实现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而教育的发展又是科技进步的基础,这样三位一体的关系。可见,教育是为科技、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那么,教育的发展也就必须按照科技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因而,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p35)这就为我国在现代条件下发展教育指明了方向。

要做到“三个面向”,显然我们的教育就必须改革,必须创新。因为面向现代化,我们感到的是,科技是关键,科技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面向世界,我们感到的是,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越来越集中表现为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同样需要培养科技型创新人才;而面向未来,我们感到的是,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现实,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知识经济就必须进行知识、技术的创新,还是需要创新型科技人才。这样的人才哪里来?只能通过教育来培养。而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内容来讲,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很大进步,但是仍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必须深入改革,继续创新,创造出一套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尽快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体制;教育的内容也必须删除一些陈旧的内容,来一番科学的改造和安排,使之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适合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教学方法更是要彻底改变那种满堂灌注式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启发式、开放式、个性化的方法,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其独立思考,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努力创新。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大批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具体讲,这样的人才在思想素质上,应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在业务素质上,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复合的知识结构、创新的思维能力,而且要具备面向市场、面向

世界的能力和素质。

总之,只有教育的创新和大发展,才能迎来科技的创新和大发展,进而推动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也是现代化事业的强大推动力。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更加重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最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再次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牢记,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是事关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大事。努力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赋于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更大的动力,是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条战线上的同志的一个伟大战略性任务。”[5]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电视采访时的谈话[n].人民日报,1986—09—15(1).[4]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1995—05—28(1).[5]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8—24(1).作者:李志荣

7.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篇七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以管理为本,重要的是要以服务为重心。要让档案在市场环境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档案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其作用和价值只有被利用了才能展现出来。档案工作除了求生存、求发展,还应搞创收,创收必须以基础工作为前提,重要的是搞好档案业务建设。

二、当前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档案工作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的发展规则。

有的是为了应付检查,检查一过,不再管理,再由于部分干部对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造成了档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则。

2、档案工作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程序。

一是对档案收集不规范,在收集过程中,制度不健全;二是档案整理不规范,在立卷过程中有的没有按照卷内文件目录顺序进行排序组卷,卷内资料漏失现象比较普遍,不利于查找利用;三是档案综合管理力度不够,如现在有的某些部门自设资料库,给档案的综合管理也造成困难。

3、缺乏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手段的落后,没有更新改造,给档案工作带来消极后果,档案管理技术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其次档案技术落后,最主要的原因是档案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先进设备没有起到先进作用。

三、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1、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

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

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4、开展在线服务。

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

5、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到档案馆(室)查阅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文件的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公民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投资兴业等需要,希望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有关政策和信息。

四、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

1、对档案信息管理创新。

运用高新科技对档案工作进行改造、创新以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对于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开发,档案工作者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和产业意识,如在汇编专题信息方面:开发科技信息,帮助企业引进开发先进技术产品;开发经济信息,为企业结构调整服务;开发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营销机会;开发法律信息,为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服务;开发房地产信息,为城市改造和建设服务等,并大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进行创新。

2、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3、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五、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现今时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正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能应付一般工作的水平,要制定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档案管理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要适应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的需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的能力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他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还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并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和优化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人才。

六、结语

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高新科技对档案工作进行创新、改造,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刘彦丽.关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4:70-71

8.试论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突破 篇八

【关键词】现代机械设计;特点;创新;措施

0.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而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核心在于创新。创新需要靠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需要在掌握传统机械制造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突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机械设计以及现代机械设计特点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的思维方法。

1.传统机械设计与现代机械设计特点分析

1.1传统机械设计特点

传统机械设计基本是一个从直觉设计到经验设计然后再到理论和经验结合设计的历程。传统机械设计是在充分利用前人的设计理论和研究成果,总结经验,不断摸索改进而形成了一套相应设计图表、公式和规范,利用类比等方法并结合自身思想来进行设计的。传统机械设计的大概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方案,分析方案,最后选择操作技术来落实方案。

传统机械设计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同时也是现代机械设计的基石。从设计学的角度看,传统机械设计是一种依靠经验来设计的方法,思路着眼于产品的物质属性和技术层面上,依靠计算和校核数据,具有可实际操作性的特点。传统机械设计由于其简单实用而大受欢迎,并且成为了所有机械设计的基础。

传统机械设计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设计理论依据和可供参考的操作方法,并且诶功能单一、目标明确,一旦涉及成功,特别适合机器生产流程,可靠性很高。但是,传统机械设计的缺点日益凸显。首先,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不够灵活,很难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而及时做出反应,很难达到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和绿色环保等设计要求;其次是传统机械设计没有利用先进的设计手段,很难达到精度上的要求,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很难满足可持续化的发展要求。传统机械设计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的周期较长、成本较高;(2)规范性和结构设计的工艺性较差;(3)设计完成后,一些小的调整可能会带来整个设计比较大的改动,从而造成整体设计的动态性比较差。

1.2现代机械设计特点

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比,现代机械设计具有自身设计新理念和新思路。现代机械设计与各行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到了多学科多领域,所应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也不仅仅限于机械专业,还涵盖了哲学、思维科学、心理学和智能科学等多领域知识研究。现代机械设计是集结了现代应用数学、现代理学、应用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另外还包括控制理论与技术、机械电子学、自动化和检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更是为现代机械设计提供了条件支持。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比,现代机械设计需要更加的重视创新。

2.机械设计创新思维的特点

创新思维主要突出的一个字就是“新”字,创新思维的要求是人们的思想活跃并且富有创造力。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创新思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一个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推崇的思维进步过程。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推理性、多向性和综合性特点,侧重于思维的创新,而重于打破传统的陈旧思维模式,得出具有创造性价值的理论方法。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一点,创新不是臆造,更不是凭空的想象,创新需要在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机械设计人员自身具备扎实的设计理论和设计经验,能够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势而推进创新的发展,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最后总结归纳出一套完整的机械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案。

3.创新思维对于现代机械设计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机械设计中,创新思维主要有综合分析法、结合法、相似和对立对比联想、还原分析法、列举法、移植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如果可以把这些思维方法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则其产生的效率和效果则是非常巨大的。机械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提高机械设计人员的智能化水平,建立一支高效的机械设计团队,从而加速机械设计向着自动化、自动化、集成化和最优化的目标迈进。另外,机械设计的创新思维能够锻炼机械设计人员的思维,激发机械设计人员的潜能,从而提高设计人员自身的创新性意识。在机械设计的方案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和动力设计三个阶段中,运用创新思维创造出的机械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能够在经济市场中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从而推进市场向前不断地发展。

4.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措施

4.1加强数据库管理

目前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很多,其中在机械设计方面的数据库管理软件也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通常需要一个储存量较大并且便于管理的数据库管理软件才能够满足实际机械设计的的需求,所以对于数据库管理方面的创新是特别有必要的。根据现代机械设计的实际需要而建立一个与之匹配的数据库管理软件,运用科学地、准确方便的数据分析方法,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高效管理目的。

机械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经常地查找相关的数据和文献,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查找,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则能够很快的搜索到需要的内容,机械设计人员只需要将机械设计资料输入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就能够建立一个数据库的存储空间,从而能够快速的查找和分析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设计人员的时间。

4.2充分运用 CAD软件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机械设计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许多环节中都需要借组计算机制图软件来完成。在画图、设计和计算方面CAD软件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机械设计人员可以最大限度的施展才华,并且设计的精度和效率也都得到了全面保证。CAD软件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3 个主要部分。要注意的是,在CAD软件应用中,人是最重要的,只有具备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充分的利用计算机软件,做大人脑与电脑的最有效结合,从而设计出完美的作品。

5.结语

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比,现代机械设计具有自身设计新理念和新思路。而现代机械设计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是现代机械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设计人员只有树立创新思维的理念,并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设计出满足人们对于产品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促进我国现代机械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康民,王明娣.对称美与机械设计创新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5).

[2]何庆.现代机械设计创新思维的开发[J].现代机械,1999(1).

[3]薛松富.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经验谈[J].矿山机械,2009(8).

[4]田梦.数据库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创新[N].计算机世界,2009-07-06.

上一篇:关于老师专业知识和能力 情况的证明下一篇:人身检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