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组织的具体表现

2024-10-09

不在组织的具体表现(精选8篇)

1.不在组织的具体表现 篇一

“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形式主义

表现形式: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文山会海,空话套话;

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不切实际,不求实效;落实不力,工作疲沓。要害是:知行不

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

二、官僚主义

表现形式: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跑官要官,任人唯亲;

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负责任,不敢担当; 吃拿卡要,与民争利;表里不一,纪律松散。要害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

三、享乐主义

表现形式:思想空虚,精神颓废;慵懒松散,不思进取;

迷恋特权,弄权贪腐;计较待遇,追名逐利; 玩心太重,生活腐化。

要害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逐名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

四、奢靡之风

表现形式:讲究排场,铺张浪费;大兴土木,违规建设;

节庆泛滥,赛事成灾;违规配车,多头占房; 巧立名目,挥霍公款。

要害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2.不在组织的具体表现 篇二

关键词:档案价值,物质结构,功能属性

我国对档案的管理通常分为文书部门阶段、档案室阶段和档案馆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 随着档案价值主体的范围和需求的不断变化, 档案价值客体的存在形态、物质结构、功能属性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 因此每个阶段所对应的档案价值彼此之间是互不相同的。我们对每个阶段的描述都将先从档案价值主体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档案价值主体的范围及相应的需求, 然后再分别从档案的存在形态、物质构成和属性功能几个方面分析档案价值客体本身的特征, 从而获得不同阶段对于档案价值的不同认识, 并从中总结出档案价值发展、演变规律。

一、文书部门阶段档案价值的体现

1. 主体范围和需求。

文书 (文件) 可分为私人文书 (文件) 和公务文书 (文件) 。人们的需求主要是利用文书 (文件) 对现行的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的管理, 保证各项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此时档案价值主体的范围只限于本人、本社会集团或机关组织内部, 也就是说文件的利用者基本只局限于它的形成者。

2. 客体特征。

⑴存在形态:由于文件的产生一般来说是一事一文, 也就是文件不仅有特定的制作目的, 也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和使用范围, 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并且任何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会有既定的事件发生, 而且也会有许多随机的事件发生, 因此所形成的文件大多以单体的、零散的形态存在着。⑵物质构成:文件在现实中的这种单体的、零散的存在形态, 决定了它的物质构成也是一种单体的、零散的形式。⑶功能属性:一是文件的工具性。文件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伴生物, 从其诞生起便被人类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我们做工作, 进行各种活动, 需要有一种能把信息记录、固定下来的工具, 这个工具又要别人也能使用, 别人也能看的见和听的懂, 也就是要有一种相对稳定的物质的东西。”[1]而这种相对稳定的物质的东西就是文件。二是文件的现行性。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 是想通过文件实现对现行社会活动的控制和管理, 保证现行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 以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三是文件的原始记录性。文件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伴生物。它原本地、真实地、直接地记载着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的原因、过程与结果, 使得凝固在文件上的这种种信息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性———原始记录性, 也就是说文件所承载的信息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原始信息。

3. 具体表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文件是被人们作为一种管理现时社会实践活动的工具来满足人们相互联系、处理各种事务、记载事物发生和发展过程、表达思想意志、积累经验、交流信息和统计数据等的种种需求, 因此它的价值首先是它作为对现行的社会实践的管理工具价值。另外由于文件所具有的原始记录性, 又使得文件具有了凭证价值。“我们商量事情, 说完话声音就消失了, 好多事就不好办。如果把它记录下来, 签个字, 可以作为大家工作的根据。”[1]但由于文件通常是一事一文, 有着很强的专指性, 因此它只能用来作为对一件零星、个体事件的凭证。

但如果仅仅将这些文件简单地罗列、堆积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文件实体的集合, 那么这一堆堆布满尘土的“故纸堆”就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档案。档案是由文书、档案人员根据文件间的历史关系, 按一定原则对文件进行整理后所形成的由文件实体集合和历史联系的记录共同构成的物质实体。文件经过归档后形成的档案开始进入它的第二个阶段———档案室阶段。

二、档案室阶段档案价值的体现

1. 主体范围和需求。

档案室档案的来源主要局限于本机关, 因此其服务范围必然基本局限于本机关内部。但同文书阶段相比, 价值主体的范围有所扩大。此时, 档案室保管档案的目的是因为虽然一项现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 档案的现时管理作用也随之基本结束, 但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间的联系并不会完全消失, 所以对本集团或机关组织所从事的其它的社会实践活动还会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并且在很多时候还被用作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客观凭证。

2. 客体特征。

⑴存在形态:文件要转化为档案, 必须进行归档。归档就是根据文件构成的特点, 将具有某方面共同点和联系密切的文件综合在一起所组成的案卷, 这就是立卷的过程和结果。案卷既是档案的保管单位, 也是档案数量统计和一般检索的基本单位之一, 还是组成全宗的基本单位。而一个立档单位形成的全部案卷就构成一个全宗, 它是档案的基本保管单位。所以在档案室阶段档案是以案卷和全宗的形态存在的。⑵物质构成:因为在档案室阶段对档案的整理是将档案的历史联系记录固化在文件的实体集合中, 也就是通过文件的实体排序来体现历史联系, 所以形成的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只能是以一维的形式存在。⑶功能属性:一是档案的组合性。虽然文件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伴生物, 但是从单份文件所记录的零散信息中很难看到一项完整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貌, 也根本体现不出关于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所有信息的完整性、联贯性, 只有档案工作者按照一定的原则将这些零散的单份文件进行系统组合形成档案后, 人们才能通过档案, 看到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貌。二是档案的凭证性。档案来源于文件, 且文件是以完整的形态进入档案, 不仅其信息内容没有发生变化, 而且其载体形式也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档案不可避免地会承接文件的原始记录性, 因此文件就具有了凭证属性。三是档案的参考性。档案所记录的内容是个人、社会集团和国家机关行使职能、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和各项业务活动的真实记录。这些信息对于保持政策、体制、秩序、工作方法的连续性、有效性, 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作用。

3. 具体表现。

由上可见, 当文件经过归档进入档案室集中保管后, 文件对现时社会实践进行管理的工具作用就被极大地弱化直至完全丧失, 但它所记录的信息可以为人们所从事的新的社会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因为文件归档的过程是文书、档案人员按文件间的历史联系对文件进行整理的过程, 从整理后所形成的案卷、全宗就可以看到一项完整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始末。从中不仅反映出整个这项实践活动的事实和经过, 也反映出人们在活动过程中思想的发展。这就可以为机关、组织所从事的行政管理和各项业务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以保持今后各项实践活动有序、顺利地进行。这种广泛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此时就体现为档案的情报价值。另外档案的组合性和它的凭证性又可以共同作为对一项完整社会实践活动的凭证, 使得此时档案的凭证价值进一步扩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 那些具有长远情报价值和凭证价值的档案就会作为一个全宗被移交到档案馆集中保存。此时档案就会进入它的第三个阶段———档案馆阶段。

三、档案馆阶段档案价值的体现

1. 主体范围和需求。

当档案进入到档案馆之后, 此时的档案价值主体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它的范围, 此时的档案面向社会, 向公众开放。其次, 随着档案价值主体范围的扩大, 必然导致不同的档案价值主体对档案的需求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总结为几点:一是档案价值主体出于自己的某些兴趣、爱好, 亦或是好奇, 可能纯粹是为了满足主体休闲、娱乐的需求;二是档案价值主体利用档案来进行学术研究、编史修志;三是被档案价值主体作为进行行政管理和生产实践的有利工具;四是在某些特殊场合下或特定情况下, 档案价值主体需要这些档案作为对某些具体事件的凭证。

2. 客体特征。

⑴存在形态:在档案馆中“全宗是档案最基本的存在单位和保管单位, 档案在档案馆中大都是按全宗进行管理的。”[2]95但在档案馆中对档案还存在着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划分, 那就是全宗群。“全宗群是在全宗理论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解决全宗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原则。其主要作用是, 维护相同类型全宗的不可分散性, 有效地保持文件间在更大范围内的历史联系, 以便于管理和利用。”[3]“但在档案管理实践中, 全宗群并不是一个实体性的保管单位, 也不是一个确定的秩序层次和管理层次, 而是全宗之上的一个虚类、观念性的概念体。”[3]113可见在档案馆阶段, 档案不仅现实地以全宗的形态存在, 而且还虚拟地以全宗群的形态存在。

⑵物质构成:在档案馆中, 档案在观念上以全宗群的形态存在, 可以说是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具体体现。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进行的社会实践彼此间不是孤立地存在, 而是互有联系的。因此只按一种历史联系从一个方面一维地来整理档案, 就不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历史的本来面貌。但利用全宗群这个概念就可以将档案所记录的信息按这种多层次、多角度、多维立体形成的“历史联系”进行固化, 形成“历史联系的记录”, 档案便成为由“文件实体集合”和“历史联系的记录”共同构成的物质实体, 此时档案呈现出二维的物质构成。

然而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 最明显地体现在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实践中。电子文件出现以后, 档案人员就失去了对电子文件实体进行实体排列的可能和权力, 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对电子档案进行“实体整理”的传统方法。在电子档案管理实践中, 档案人员利用数据库技术, 有效地记录电子档案的历史联系, 形成一个独立记录档案的历史联系的记录。这种档案实践的结果就导致了电子档案在其形成中会产生两种物质实体, 一种是“电子文件的实体集合”, 而另一种则是专门用于记录和固化“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这可以说是电子档案与生俱来的一种物质实体构成形式。所以电子档案也呈现出二维的物质构成。

⑶功能属性:一是档案记录历史的属性。首先从档案的物质构成来看, 档案是“文件实体集合”和“历史联系记录”共同构成的物质实体, 所以档案与历史必定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次从档案存在形态来看, 档案经过从文件→案卷→全宗→全宗群四种存在形态, 这充分体现出档案所记录的内容是反映人类社会实践的, 是具有历史联系的各种社会信息。二是档案凭证历史的属性。文件既然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伴生物, 它也就天生具有了原始记录性, 因而每份文件都是某项事件或事实发生的真实凭证。而档案又是由文件组合而成的, 当我们将这一份份的单份文件按某种原则进行系统组合形成档案后, 从这些记载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原生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历史, 是对历史的最真实、最贴切的再现, 因此只有档案可以作为一种对历史最有力的凭证。

3. 具体表现。

档案属性的变化必然引起档案价值的变化。首先是档案记录历史的属性, 使得档案作为人类历史的记录, 不仅历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和人的思维发展过程, 而且广泛地反映了事物领域和实践活动的广度。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搜寻到反映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 进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 使其更加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总结出成功的经验, 也可以吸取到失败的教训, 可供后人用作广泛的参考和借鉴。因此由文件构成的档案集事实、经验和知识于一体, 具备了可靠的、广泛的可资参考的特征, 满足了人们利用它们进行休闲娱乐、宣传教育、学术研究、编史修志、行政管理和生产实践等等方面的需求, 从而也就具有了超越情报价值的更广泛的价值———信息价值。其次档案凭证历史的属性使得档案满足了人们需要其作为对整个人类历史凭证的需求, 并且由于档案是按一定原则所形成的文件的组合, 因此它不再如单份文件那样只能单一地记录发生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某一个人或相对少量群体的一些零星事件, 而是能够真实、客观、完整地再现出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所以档案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凭证历史。

至此, 我们结合我国的档案实践, 分析了档案价值主体分别在文书阶段、档案室阶段和档案馆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范围和需求, 以及在这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档案价值客体在物质结构、存在形态和功能属性等方面的差异, 来客观地总结出在这三个阶段档案所表现出的不同价值。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对档案价值在这几方面的具体情况来总结出对档案价值规律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兆祦.再论档案的定义[J].档案学通讯, 1987 (2) .

[2]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3.解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具体表现 篇三

一、贸易失衡问题

尽管中美贸易统计存在差异,但贸易失衡迅速扩大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美方的统计,从1991年起,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对美贸易顺差国,从2000年以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在美国原先有一种期望,认为中国“人世”以后美国对华逆差会缩小,但这种情况没有出现。虽然中国“入世”后美国对华出口增长迅速,但中国对美出,增长更快,据中方统计,2002~2005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年均增长38.8%:根据美方统计,2002~2005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年均增长25.7%,2005年美对华贸易赤字占其贸易赤字总额的1/4。2006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325.5亿美元,占美贸易逆差总额的27.8%。

美中贸易逆差问题不仅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同时也引起美国制造商的关注。2003年5月,美国制造业协会公布了《对华贸易对美国制造业的影响》的调查报告,其中说,根据协会最新的民调,75%受访的美国制造业人士认为,美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6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发展成为出口大国是对他们生存的最大威胁。美国政府将贸易失衡视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头等问题”,尤其是国会中一些人试图把贸易逆差问题政治化。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是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2005年1月11日发表的《美中贸易,1989~2003——在全国和各州对就业和各个行业的影响》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1989年到2003年的14年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增长了20倍,从62亿美元到1240亿美元。这导致美国丢失了15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2001年“入世”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增长了一倍多,美国就业岗位丢失的速度也就比先前快了一倍。中国输美的高档电子产品和通讯设备这些高科技产品增长的速度远比劳动密集型产品要快,因此在人们原先以为不会受中国低工资竞争影响的半导体工业现在也受到了贸易赤字的影响,在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中国的份额也在增大。

二、反倾销问题

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一百多项反倾销调查,是世界上对华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中国“入世”后,反倾销更是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美国对华反倾销不仅次数最多,而且金额较大。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至2005年初,国外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共有六起,美国就占了4起。其中2004年1月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认定中国家具厂商对美出口的卧室家具价格太低,已经构成掠夺性倾销,对中国采取的反倾销案中涉及的贸易金额一次就高达10亿美元,成为了中美贸易史上最大金额的一起反倾销案。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反倾销立案指控的中国产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涤棉印花布、氯化钴、搪瓷厨具、电风扇、铅笔、大蒜、一次性打火机、浓缩苹果汁等近百种产品,在已经结案的产品种类中有80%左右被美国加征反倾销税。中国已经成为有史以来遭受美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可以说,美国对华发起的反倾销案件和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数目远远超过任何国家曾经和可能承受的规模。

在1990年至2003年间,在对受到美国反倾销措施调查最多的10大经济体统计分析中,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与其他经济体相比,特点非常显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中国是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比位居第2的日本多70%以上。(2)在对中国发起的91项反倾销调查中,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有61起案件,占67%,日本比中国略少。(3)以反倾销案件中唯一被调查国家这一指标着,无论以案件总数还是所占比例衡量,中国均为首位。关注这一指标意义重大,因为自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对其反倾销法律修改后,允许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对各进口来源实行数量累计加总,从而增加了美国申诉企业胜诉的可能性。所以,在针对中国的91项反倾销调查中,几乎有一半即41起案件只涉及中国,这一情况的确有耐人寻味之处。(4)美国对中国征收了最高的反倾销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平均反倾销税率(127%)、比位居第2的巴西(76.5%)高66%。当然,比较税率高低可能缺乏说服性,因为两国被征收反倾销税的产品不同。但是,在涉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经济体的共23起反倾销案件中,中国产品被征收的平均税率和中位数税率分别是117%及、11%,而其他经济体的两项数据分别是36.4%和32.2%。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比其他经济体高2倍,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歧视。

三、人民币汇率问题

自2002年底以来,国际上掀起了一场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国际风波。这场风波不仅引发了国内外学界、政界的广泛讨论,而且也已演变成中国与美日等国的经济摩擦,成为了干扰正常的中美经贸关系的一大问题。在这场风波中,中国政府受到的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美国是这场风波的主导者。最早提及中国人民币需要升值的是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他在2002年10月发表了一份题为《中国因素》的报告,该报告称中国正在通过商品出口将自身通货紧缩转向全球。尽管后来罗奇很快就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观点,但该观点已引人注意,成为国际上“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和“人民币升值论”的源头。从2003年初开始,美国政界和商界的部分人士将近几年来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状况,都归因于中国对美国出,的持续增长,并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使美国产业和工业生产蒙受了巨大损失”。此时美国一些出口商、劳工组织和国会议员开始指责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认为中国通过这种固定汇率制故意低估了人民币的币值,从而削弱了美国商品的竞争力,增大了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导致美国的物质财富不正常地向中国转移,并导致美国丢失制造业的就业岗位。2003年6月,美国最大的工商业集团美国制造商协会牵头、80

多家机构联合组成的“健全美元联盟”召集会议,对政府和国会施加压力。6月25日,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ATMI)向美国参议院小企业委员会听证会提交了题为《外币的人为操纵对美国纺织业的影响》的证词,声称“中国将其货币贬值40%,然后其他亚洲竞争对手的货币也贬值40%,最终导致美国制造业经历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对美国纺织业而言,亚洲货币贬值的效应不亚于一次‘浩劫’”。

200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一些试图在大选中与布什一争高下的民主党候选人和一些利益集团也在就业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纷纷表态,表示要采取强硬态度,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中国的压力持续不减,国会也继续对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进行猛烈攻击。2004年9月底,中国第一次参加西方七国财长会议,美国财长斯诺再次要求人民币升值。进入2005年,美国国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层浪迭起。2005年4月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修正案,要求中国在6个月内升值人民币,否则将对中国的进口商品课以27.5%的关税。5月1.7日美国众议院又通过了《中国货币法案》,要求政府部门对中国政府是否“操控了货币”进行调查。在国会的强大压力之下,白宫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不断增强。

2006年3月,一个关于对华征收27.5%惩罚性关税的议案刚宣布推迟表决,美参议院又抛出更具操作性的新议案,要求中国采取与“国际贸易体系相符”的货币政策,并获得布什政府支持。2006年以来,美国更是积极利用国际机构和多边场合增加对华压力,催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监督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推动七国财长会议点名要求中国增加汇率灵活性。2006年,中国出台一系列继续改革的措施,人民币汇率对市场反应更加明显,贸易加权汇率比去年同期上升10%。实际上,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关系不大。据牛津经济预测机构预测,即使人民币升值25%,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总额也最多下降2%。

四、知识产权问题

美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原因是美国认为其经济的发展对知识产权有着很大的依赖性。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最多的专利,技术是美国许多行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因此知识产权保护也是美国政府和公司最关注的问题,版权产业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具有重要地位。美国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Gienspan)说:“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将导致经济的崩溃”。据专家分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外出口仅有10%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这个比例上升到50%,现在是65%。美国每年创造的GDP中60%以上与品牌商标有关。据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统计,2002年美国的核心版权产业产值为5351亿美元,占GDP的6%,出口额高达889亿美元。仅美国核心版权这一个产业的产值,就超过了食品、纺织品、飞机、烟草、石油、煤炭等产值之和。美国商业软件联盟说,如果对美国软件的盗版率下降10%,可以增加1420亿美元的GDP,创造13万个以上高技术、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增加230亿美元的税收。

自中美正式建交以来,美国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为由,几次以贸易制裁相威胁,最终通过双方的认真谈判才使得贸易纠纷平息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中之间卷入无休止的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产品贸易的争端之中。美国每年都要发表一份年度特别“301”报告,多次把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最新的2006年特别301报告又将中国列为重点观察名单。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高技术含量出口品比例的上升,中美之间知识产权的纠纷也愈演愈烈。近几年来,美国更多地采用“337条款”对中国制裁。根据该条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有权对存在不公平贸易的任何进口行为(分为一般不公平贸易行为和有关知识产权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一旦裁定该进口行为违反了“337条款”,ITC就可相对企业或产品颁布普遍进口排除令、有限进口排除令或禁止令。自从1986年12月美国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希腊的皮毛衣产品发起第一起涉及我国产品的“337条款”调查以来,截至2005年,美国共对中国发起了39起“337条款”调查,占美国同期同类案件的13%,绝大部分都采取了最终限制措施。39起调查中只有2起是在1995年之前发起的,其余都是在1995年以后发起的。2003年在国际贸易委员会受理的13起有关美国专利的案件中,涉及中国当事人的有9起,2004年,在23起“337调查”中涉及中国的有10起,可见问题之尖锐。

4.修身不严的具体表现 篇四

当官员笃信封建,将风水是为自己护身符之时,这不仅仅只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偏颇,其本质上是因为官员内心中安全感的极度缺乏,充满了恐慌和焦虑。

这一份恐慌和焦虑来源于官员对官位的渴望和期盼。当切实干事总觉得升迁来得太慢之时,他们想到了偏门、后门,问卦占卜来问前程、看事业,只是希望能够得到所谓仕途上的一丝指点,从好有捷径可走,可以尽早实现自己升官的梦想。此等并非没有典型,重庆原人大副主任为了给自己看来,不惜炸掉隧道,就可见一斑。不能正确的看待升迁,反而过大的放大晋升,如此一来存活于“要怎么升官”的痴念中,陷入魔障自然也就理所应当。

更为无比现实的是,迷信在一定成为官员心中的精神鸦片。如同郭正钢在被查获前还在寻找大师来问旦夕祸福一般,风水道场正在成为麻痹自己之物。这反映出官员在贪腐之后看到一个个老虎苍蝇的被打被拍,内心中愈发惴惴不安,测字算卦问前程自然成为不二之选。当听到所谓大师表示吉人自有天相之后,仿似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有了一丝底气,更好似多了一些从容。如此荒唐之举着实让人感到无比的可笑。

5.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 篇五

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一)总书记指出关于“四风”问题的19种具体表现形式。

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

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有的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众说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

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有的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不愿深入困难艰苦地区,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同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怕给自己添麻烦,工作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有的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后遗症。有的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

六、横眉竖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有的对待上级部署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等因奉此,或者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以前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顾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有的官气十足、独断专行,老子天下第一,一切都要自己说了算,拒绝批评帮助,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

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

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有的修建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甚至占地上百亩、耗资几个亿,搞得富丽堂皇,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有的热衷于造节办节,节庆泛滥成灾,动辄花费几百万、几千万,劳民伤财啊!有的热衷于个人享受,住房不厌其大其多,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穿戴讲究名牌,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还总嫌不够。有的要求超规格接待,住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觥筹交错之后还要“意思意思”。有的兜里揣着价值不菲的会员卡、消费卡,在高档会馆里乐不思蜀,在高级运动场所流连忘返,在名山秀水间朝歌夜弦,在异国风情中醉生梦死,有的甚至到境外赌博场所挥金如土啊!有的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生活放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二)中央问卷调查反映出关于“四风”问题的22种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的表现。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知行不

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问卷调查显示,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形式主义”排在第一位,达43、7%。

1、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有的领导干部忽视理论武装,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了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用、学而不行。有的学用严重脱节,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还是老一套,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碰到具体问题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束手无策。

2、文山会海,空话套话。有的抓工作只靠开会发文件,会议过多过长,“会议干部”越来越多。有的领导讲话不在琢磨事上下功夫,专在琢磨词上下功夫,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有的地方和单位文件、简报“满天飞”,没有实质内容,只注重形式和数量,成了华而不实的“党八股”。

3、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虚报浮夸,不说实情、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有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不顾客观条件提过高目标,还层层加码,逼得下面造假应付。有的做戏作秀不做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把>口号当成绩,把准备做的说成已经做了,把布置的说成落实的。

4、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的下基层习惯于“被调研”,走的路线、看的点、见的人、听的话都是事先安排的。有的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身下心不下、隔靴搔痒,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众说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的调研先入为主、主观臆想,只听自己想听的,只看自己想看的。有的名为调研、实为扰民,一日调研、三日观光。

5、不切实际,不求实效。有的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不认真领会中央精神,不了解基层实际,不研究情况、不解决问题。有的追求轰动效应,哗众取宠,挖空心思编造“新思路”、杜撰“新经验”,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该开的会开了、该走的程序走了,但不该提的干部照样提、不合理的决策照样实施。有的搞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把开了多少会、下去多少次、建了多少联系点折算成分值,进行所谓的“量化考核”。有的热衷于抓“典型”、做“盆景”,点上热闹、面上冷清。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一场,总结一份接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

6、落实不力,工作疲沓。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会开了、文件发了,事情就没有人再管了,几年过去了实际状况没有什么变化,会议和文件就是工作成效和成果。有的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前任栽桃后任栽杏,思路年年变、口号时时新。有的抓落实搞“上下一般粗”,基层难落实、难见效。有的“打埋伏”遮掩“不落实”,甚至搞移花接木。有的抓工作始终慢半拍,不催不办、不推不动,办起事来也拖拖拉拉。

官僚主义的表现。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线调查干部作风问题,选择“官僚主义盛行”的排在第二位。

1、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公仆意识单薄、群众感情淡漠,在机关颐指气使,下基层架子很大,不关心群众,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麻木不仁,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不愿深入困难艰苦地区,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同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怕给自己添麻烦。有的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

六、横眉竖目。有的官气十足、独断专行,老子天下第一,一切都要自己说了算,拒绝批评帮助,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有的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不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甚至把群众看成“刁民”,把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当作“恩赐”,把同群众的关系由“鱼水关系”搞成“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甚至搞成“水火关系”。

2、跑官要官,任人唯亲。有的“走上不走下、跑富不跑穷”,亲领导、疏群众,傍大款、找靠山。有的敢找、敢送、敢拍,拉关系、走门路、建小圈子,个别人甚至到了寡廉鲜耻的地步。有的以官谋私,看圈子、看票子、看门子。有的任人唯亲,大搞裙带之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那些有本事真干事没“关系”的干部却得不到提拔重用。

3、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有的不讲大局、不顾长远,不重视基础性工作,而是急于出政绩,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有的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后遗症。有的围着领导转,定政策、抓工作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新台阶”。

4、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有的对待上级部署图囵吞枣、断章取义,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等因奉此,或者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以前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顾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有的工作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有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尽责,见到荣誉抢着要,碰到难题往外推,遇到矛盾绕着走。有的奉行“好人主义”,回避矛盾、是非不分,只栽花不栽刺,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和自我表扬,貌似批评、实则表扬。有的不敢抓、不敢管,碍于情面、怕丢选票,上捧下拉、左右逢源,甚至对出了问题的干部包庇纵容、姑息迁就。

5、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有的把公共利益部门化,把部门权力个人化。有的搞权力寻租,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座右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收查扣罚”,甚至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

6、表里不一,纪律松懈。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视规定为无物,使制度形同虚设。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实用主义,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言行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有的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口无遮拦、毫无顾忌。

享乐主义的表现。

享乐主义的要害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问卷调查反映的突出问题中,“精神懈怠”、“信仰缺失”排在第三、四位,达34、2%和32、5%。

1、思想空虚,精神颓废。有的革命意志消沉、理想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是“现实”。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缺乏高尚情操和健康精神生活,迷恋于求神拜佛。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身心颓废。有的对金钱顶礼膜拜,谁有钱为谁服务,谁给钱给谁服务,成了大款老板的“办事员”。

2、庸懒松散,不思进取。有的开口谈享受、闭口要回报,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混日子。

3、迷恋特权,弄权贪腐。有的把“岗位”等同于“地位”,小到吃喝招待、大到用车用房,以及配备秘书,都搞特殊化。有的官商相互勾结,以权易钱,收受贿赂,甚至形成“腐败利益共同体”。有的以权易权,利用手中权力为子女上学、就业、升迁打招呼、递条子,谋取私利。

4、计较待遇,追名逐利。有的斤斤计较个人待遇,整日围着票子、车子、房子、位子转,工作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就觉得委屈。有的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还总嫌不够。有的热衷自我形象包装,不去真读书而是混文凭,动不动搞个硕士博士、客座教授。有的追求“出镜率”、迷恋闪光灯,钟情大会场。

5、玩心太重,生活腐化。有的上班时间打游戏、看电影、炒股票。有的晚上加点班就喊累,但玩牌、打麻将却通宵达旦。有的兜里揣着价值不菲的会员卡、消费卡,在高档会馆里乐不思蜀,在高级运动场所流连忘返,在名山秀水间朝歌夜玄,在异国风情中醉生梦死,甚至到境外赌博场所挥金如土。有的借接待之名、行玩乐之实,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常常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有的把奢华当风光,穿几万元的衣服,系几万元的皮带,戴几十万元的手表,抽上千元一包的烟,喝上万元一瓶的酒,品上百元一筒的茶。有的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生活放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奢靡之风的表现。

奢靡之风的要害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线调查干部作风问题,选择“贪图奢侈享受,经费居高不下”的居第一位。

1、讲究排场,铺张浪费。有的讲排场比阔气,喜欢比迎送的场面、比接待的规格、比招待的档次,上级来人搞层层陪同,出行前呼后拥、警车开道,人成群、车成队,迎到高速口、送到地界外。有的公务接待严重超标、住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甚至还搞洗浴、桑拿、唱歌、打牌一条龙活动,临走还有“意思意思”,送土特产、给纪念品、赠购物卡。有的借工作关系增进“友谊”,经常相互宴请、胡同有无,今天我请你,明天你请我,以各种名义拉拉扯扯。

2、大兴土木,违规建设。有的修建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甚至占地上百亩、耗资几个亿,搞得富丽堂皇,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有的办公用房越建越大,办公楼建筑面积严重超标,办公室大量闲置。有的豪华装修办公用房,配置高档办公用品。

3、节庆泛滥,赛事成灾。有的地方热衷于造节办节,神话传说、历史人文、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俊男俏女等都列入节庆范围。有的地方举办明星云集的大型文艺晚会,光明星出场费就上百万。有的地方赛事泛滥成灾,赛事规模、场馆建设和接待成本不断膨胀,动辄花费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多少亿元。有的地方热衷举办名目繁多却又没有实质内容的论坛、研讨会,请“专家”、邀“大碗”,吃喝玩拿不顶事,拍拍屁股就走人。

4、违规配车,多头占房。有的看到别人换了新车、住了新房,马上就比着干。有的违反规定配备、购买、更换小汽车,排量越大越好,装饰越豪华越好,甚至两三年换一辆。有的一个人配备好几辆车,轿车、越野车样样都有。有的违规占用住房,分了新房、不退旧房,为官一地、占房一套,有的自己分了房,家属还违规占房。有的离职多年,不退办公用房。

5、巧立名目,挥霍公款。有的什么钱都敢花,花多少钱都敢用,扶贫款项也敢拿来挥霍,大到奢侈品、小到卫生纸都用公款报销。有的借开会、调研、考察、检查、>培训甚至接受教育之名,游山玩水,搞变相旅游。有的把出国出境学习考察当作福利待遇,不管是否工作需要,都安排轮流外出考察。有的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隐性福利甚至比工资高出好几倍。有的公款支付配偶、子女以及其他亲属学习、培训、旅游等费用。

(三)央企“四风”问题的18种具体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

1、学风不正,学用脱节。对学习不重视,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学习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知识老化,不能真正结合企业实际、带着问题去学,听讲座、念文件多,谈体会、议问题少;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理论学习应付了事、业务学习不求甚解,不能学以致用。

2、调查研究不深入,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调研时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没有真正深入员工、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调研形成一个套路,先看看、走走,再和员工谈谈,再和当地政府见个面,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急功近利,贪大求全。搞“数据经济”,重眼前轻长远,重增长轻管理,重局部轻全局,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但忽视了发展质量,到处铺摊子、抢地盘,经营范围盲目扩张,产业链条随意延伸,不注意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4、定政策不切实际,违背规律。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没有经过深入分析和充分论证,经验教条,脱离市场规律和企业实际,有“一刀切”现象,与实际脱节;有时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对明显不合适宜的措施不及时调整;有时朝令夕改,使基层单位无所适从,难以贯彻落实。

5、抓工作虚张声势,落实不力。为了完成指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围着KP1考核打转,搞“泡沫经济”;重形式轻实效,重部署轻落实,习惯于打电话、听汇报,热衷做“亮点”工作而忽视了基础管理;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会风文风不实,空话套话多,参会人员范围过大,陪会现象比较严重。

官僚主义。

1、行政色彩浓厚,工作效率低下。“大企业病”比较普遍,管理机构繁多,设置不够科学,职能交叉重复,层级多、流程长,为了管控而管控,服务意识不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一些基层企业反映的问题长时间没有答复;本位思想严重,部门之间互设壁垒,过分强调部门利益。

2、重大决策盲目草率,个人专断。对市场情况、企业规律认识不够,重大决策未经充分论证,凭感觉、拍脑袋决策,造成决策重大失误,导致资产巨额亏损,有的项目刚投产几年,就要技术升级或者报废,刚建成的固定资产说拆就拆,报废残值率过高;项目管理简单粗放,重建设、轻维护、轻营销,物品采购价格、工程造价等明显偏高,资源利用率低;不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搞个人说了算,所谓的民主只是走走程序。

3、“老板气”十足。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老子天下第一,心胸狭隘,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身份界限、等级观念明显,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

六、横眉竖目;工作“动口不动手力,习惯当“甩手掌柜”和“二传手”,但又不愿意充分授权,不能充分调动下属积极性。

4、群众观念淡薄。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体系不完善,主动服务客户的意识不强,窗口服务水平低,业务强行捆绑销售,解决客户投诉问题明显滞后;以人为本观念淡薄,关心基层职工不够,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制度规定出台前没有广泛征求意见,一线员工的诉求渠道不畅;总部机关与基层企业考核时采用双重标准,对基层压任务多、派指标多,帮助出主意、解难题少;不愿到困难多的企业去,不愿与普通员工交流,怕给自己惹麻烦,不能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5、担当意识不强。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碰到问题往外推,遇到矛盾绕着走,处理问题“软着陆”,不敢担当,不愿负责;奉行“好人主义”,只栽花不栽刺,对矛盾和问题无原则姑息迁就,偷奸耍滑,哼哼哈哈,不干实事,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

6、处心钻营,谋取私利。争权夺势,争名夺利,整天忙着拉关系、找路子,跑官要官,想个人的事、想名利的事多,想公司的事、想工作的事少;在选人用人上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搞裙带关系和小团体主义。

享乐主义。

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愿吃苦受累,精神懈怠,意志消沉,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存在“庸、懒、散、软”现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攻坚克难的干劲和市场打拼的激情,不愿去条件差、困难大的地方经受锻炼,不愿触及关系企业改革发展复杂问题,主动应对挑战、谋变求新不够。

2、骄傲自满,浮躁贪功。认为个人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企业家大业大效益好了,个人吃点喝点拿点不算什么。

3、追求享受,玩风较重。工作向下看齐,待遇向上看齐,考虑个人利益多,甚至为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企业和国家利益;热衷于迎来送往,巧立名目吃喝玩乐,内部公关、相互吃请现象比较普遍。

4、有特权思想。每个领导都要配秘书,人力成本、行政成本大幅增加,形成养尊处优的习惯;有的配有多部公车,甚至违规加挂军牌。

奢靡之风。

1、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各项成本控制不严,勤俭持家意识不强,三公经费、科研经费管理较松;在开拓市场、进行公关活动中,送高档礼品,出入高档会所,办高消费娱乐年卡;热衷于讲排场、比阔气,大型业务活动追求形式,变着花样高档消费,超标准招待客户。

2、职务消费不够规范。职务消费普遍存在,有的数额很大,使用不够透明,缺乏统一标准;公务差旅活动安排过于奢侈豪华,乘坐交通工具、食宿有时严重超标,甚至借公务之机游山玩水、出国旅游,把出国当作福利待遇,不管是否工作需要,每年都要轮流安排出国。

3、违规修建楼堂馆所。办公大楼装修豪华,个别企业甚至修建高档会所供企业领导干部享受。

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

(二)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党员干部作风实现了重大转变,带动了社风民风的明显好转,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好评。但当前各地出现了不少作风问题的新变种,一些“四风”问题穿上了隐形“马甲”,给监督查处带来一定难度,亟待研究解决。

一、具体表现

(一)公车私用方面。有的外出办事用私车,产生的燃油费、维修保养费、过路费等均由单位公款报销,各种花费不低于在编公车,形成“私车公养”模式。有的为逃避检查套用假牌,干公务用“公牌”,办私事用假牌,两牌互换,掩人耳目。有的借企业车辆出行旅游、>婚丧嫁娶等,干扰企业经营,加重企业负担。

(二)公款吃喝方面。有的在订餐时只留人名不留单位,抹去公款吃喝的痕迹,致使查无实据、难以定性。有的将餐费开成办公用品、会议费、小型工程费等,或“化整为零”,想方设法公款报销。有的乘公车外出吃喝,把公车停放在地下车库、背街小巷、院内房后等隐蔽位置,一些饭店则提供车牌套,遮挡号牌,防止被抓拍。有的吃喝不去大饭店,专去单位、企业、指挥部食堂,偏僻的农家乐、生态园等小地方。有的在农村承包山头,>投资建房,购买高档家具、餐具等,雇人做饭,吃喝玩乐,俨然成了“土会所”。

(三)公款送礼方面。有的不再到单位“团拜”式走访,而是私底下单独约见、小范围宴请时将礼品礼金送出。有的行业协会、企业等单位聘请主管部门领导兼任职务、发放薪酬,或将礼金美化成“操心费”、“顾问费”等,实现“利益输送”。同时,电子预付卡的出现,使送礼更加隐蔽,一条短信就把卡送了出去,难发现、难取证、难查处。有的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时,私下到处通知、收受礼金,宴席分批次举办,每次都不超标,但总数很惊人。

(四)违反工作纪律方面。有的在工作日或执行公务期间饮酒后,直接请假,逃避监督。有的遇督查组检查,领导、同事帮忙“打圆场”,临时造假条,找理由包庇说情。有的上班时间反锁门,睡觉、玩游戏、看电影,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有的以到企业检查、督导工程项目等名义,工作时间到企业单位喝茶、打牌。有的购买“指纹套”,让别人代刷指纹逃避考勤机监督,“人脸识别”虽难以造假应付,但有的却“刷完脸”就走,我行我素,脱岗溜号。

二、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强宣传教育。用好各种特色教育平台、廉政教育基地,就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廉政法规等继续开展多角度、大力度、深层次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针对性提醒教育,抓住干部调整、节庆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对重点党员干部早打招呼、提前防范;注意从信访举报、纠风治理、经济责任审计、巡视和干部考察考核中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及时“拉拉袖子”。树立正反典型,加大宣传力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教育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弦。

(二)严格规范公务开支。借鉴公务接待附明细报销制度,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凡公务支出项目一律附加明细才可入账报销,从源头上严格控制财务开支。推行一把手不直管财务等“不直管”制度改革,规范关键权力运行流程,强化一把手用权监督。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让公众监督“三公”经费使用,让“三公”经费开支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三公”经费的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加强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审计等,及时检查发现并纠正各类违规开支问题。

(三)切实强化公车管理。建立纪检、公安等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加大对小区、酒店、娱乐场所停放车辆的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套牌、遮挡号牌等违法行为。严格节假日封存停驶,落实定点存放、用车审批、出车登记等制度。统一喷涂公车标识,安装GPS定位仪,强化公车监督,确保公车公用。加快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以“车补”、购买公共服务等形式,推行公车管理货币化,逐步取消公车。

(四)创新执纪监督方式。注重运用督办约谈、通报曝光等手段,充分履行“监督的再监督”职能作用,有效传导压力,督促各单位看好“钱袋”、把好车轮、管好人员。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类问题统筹谋划”的思路,有针对性地研究破解各类隐形“四风”问题的具体策略,打破常规、出其不意、多点监督,抓出典型、形成震慑。注重从查处的违纪违规案件中总结经验,探究问题发生的一般性规律和动态趋势,研究制度性防范、查纠措施,健全完善改进作风长效机制。

(五)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现场督查、一线查处作风问题,及时公开通报处分情况,切实避免严查不严惩、查处“一阵风”问题。鼓励、奖励知情者参与监督举报,对有价值的线索揪住不放、一查到底,查实一起、公开通报曝光一起。运用户外公开栏、广播电视等载体,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公开作风纪律条文,划清“可为”、“不可为”界限,方便群众监督,提升监督实效。

6.宝宝说话结巴的具体表现 篇六

说话结巴是一个算是比较多见的现象,但是其实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这个情况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那么,说话结巴的原因有哪些呢?其实,说话结巴的病因还并不是很明确。所以,根据对说话结巴的各种观察,推测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据统计,说话结巴的患者家族发病率可达36%~55%,所以有人认为这个病是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可能是单基因遗传。此外,比较多的儿童在其围产期或婴幼儿期曾受到有害因素的作用,如胎儿期母体患妊娠毒血症、出血或躯体性疾病,或发育过程中患上了某些传染病使神经系统功能弱化,言语功能也因此而受到了影响,从而出现了结巴的情况。还有,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或神经生理异常也可能会导致儿童结巴的现象出现。

此外,儿童说话结巴很多都是因为遭受重大刺激,发生了急性或迁延性精神创伤,导致说话的方式以及流畅程度与以前不同。所以,不少的学说都认为精神因素可能是说话结巴的一个重要的发病原因。还有,有些学龄前儿童罹患口吃是因为模仿所导致的。

7.不在组织的具体表现 篇七

一、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来源不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有所区别。所以,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种。

1. 对物理概念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没有深入理解,不能脱离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难以把握本质含义,认为物理难学,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

2. 忽视隐含条件。

物理中的某些定义、公式、规律、概念等都有其成立的前提条件,但综合到物理习题中,这些条件或已经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却渗透在题意中,称之为隐含条件,解题时由于学生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容易忽视这些条件,而导致解题错误。

3. 缺乏分类的物理意识。

分类归纳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由于初中物理的概念繁多,物理规律抽象,学生容易记忆错误,造成解题的思维障碍。例如: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很多学生不能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和规律进行分类记忆,导致考试时出现混乱,将照相机的成像条件写成放大镜或幻灯机的成像条件,也将幻灯机的成像规律写成照相机的成像规律,答案五花八门。

4. 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思维定势就是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由于经常接融同一类问题或同一种直观模型,因而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有时也会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产生消极的作用。如在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类题目上改变了个别条件,学生不去认真分析,按习惯的思路求解,造成解题失败。

5. 缺乏生活经验意识。

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例如:要求学生估算一个鸡蛋的质量时,很多学生把一个鸡蛋的质量写成了500g;把举高1m的鸡蛋做的功为100J;要求学生将电工钳这种常见工具说出它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应用等,结果学生将答案写错,说明学生缺乏生活的经验而形成物理思维障碍。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习思维障碍的应对措施

1. 加强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提高思维的免疫力。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结果,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解释概念产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综含概念定义的本质属性。(3)加强对基本概念的巩固与训练,对学生易出现思维障碍的地方,呈现各种正与误的辩析,让学生在变式和比较中增强免疫力,活化思维。(4)让每个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搜集和整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多次反复订正,并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切实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

2. 加强学困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困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突破思维障碍,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在例习题中要把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该做些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有意按学生常见、多发的歧路适当出错,把学生的错误暴露出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从疑难问题引出思考,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分清错误题型,搞清问题所在,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清除病根。在物理练习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细致观察,挖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培养学生养成每做一题,反思一下“这样解题有没有错?”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问底的习惯。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对解错题、漏题的剖析,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有效地突破学困生的思维障碍。

3. 创设问题情境,发展物理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让学生逐渐学会从物理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中的现象和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物理应用意识,增强学习兴趣,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4. 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及时向学生强调基本物理模型建立的过程和条件,并要求学生牢固把握住这些基本的物理模型,并且在具体应用解决物理问题时,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题设条件,从物理规律出发,通过分析、综合、类比等,突出对所要研究问题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略去非本质的次要因素,使思维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构造出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然后应用掌握的相关知识予以解决。

5. 设计开放试题、一题多解、求异求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8.不在组织的具体表现 篇八

摘要: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一现象在文学翻译中尤为突出。文章主要对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发挥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个性化翻译,陌生化翻译和灵感型的创造性翻译。

关键词:文学翻译;创造性;个性化;陌生化;灵感型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58-01

随着译者主体性及其地位的提高,“创造性”这一概念在翻译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创造性”来源于“创造”,《现代汉语词典》将“创造”定义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成绩或东西。”据此,翻译也可被视作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因为译者用另一种语言将译本创造了出来。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创造性是由文学翻译的本质所决定的。矛盾在一次报告中讲到:“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境界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转引自许渊冲,2003:7) 可见,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间的转换,而是一种艺术再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语言结构及文化背景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给翻译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正是由于这样那样的疑难,中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技巧和方法,用于克服语言障碍,搭建彼此沟通交流的桥梁。本文中,我们将结合例子详细探讨三种不同的创造性翻译方法和手段,这些都能指导译者充分发挥其能动的创造性,也有利于解决各种因素造成的翻译障碍。

一、个性化的创造性翻译

个性化翻译指的是虽然译文从表面上看,是用自然流畅的语言阐释原文的意图,但是在深层面上却整合原著文化的问题。个性化翻译是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层次较高的一种形式。谢天振认为:“个性化翻译的一个很主要的特征就是归化。”(谢天振,1999:148) 而归化是绝大多数译者喜欢采用的一种策略,因为归化的译文才能更好地被读者所接受。王佐良的《论读书》,可以说是创造性翻译中归化法运用的典范之作。

例如: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讀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译文三个排比句与原文相呼应,再现了原作的气势。译者根据汉语常用动态表达的习惯,分别把“delight”“ornament”和“ability”三个名词动词话,分别译作“怡情”“博采”“长才”,既避免重复,又能表达出这几个词的内涵意义。“其……也”“最见于……”之类的文言词语令译文和原文风格一致,四字格的运用使译文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王佐良先生的这种个性化的翻译,突破了刻板的翻译,达到了原文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

二、陌生化的创造性翻译

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陌生化”,其目的是通过突出异点,使人感到震撼,以达到给人新颖的感觉。诗人通过令人费解的表达,使人们早已熟知的客观在新语境中显得“陌生、新奇”,不仅给读者带来新奇和刺激,同时也让他们用心去感受诗句给他们带来的美妙愉悦之感。

例如,庞德在翻译中国古诗时刻意追求意象并置的效果,在翻译时不惜违反英语的语法规则。他通过误译把李白“荒城空大漠”的诗句翻译成了“Desolate castle, the sky, the wide desert”。译文中省掉了英语常见的主谓结构和介词,造成了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并置的效果。在翻译王昌龄的《闺怨》中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时,庞德为了突出意象,把汉语诗句中各个词的英语意思按照原诗的词语搭配关系组成英语诗句。

In boudoir, the young lady-unacquainted with grief,

Spring day, --best clothes, mounts shining tower.

庞德省掉了“spring day”前面的“on a”和“best clothes”前面的“in”。通过省略这些表示词与词之间关系的词,在译文中创造出“the young lady”、“spring day”、 “best clothes”和“shining tower”几个意象组成的意象群。这些诗句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英语读者对此感到吃惊是很自然的。此处的“陌生化”不仅保持了文学作品的特点,体现了译者的诗学,而且有助于达到不同文化之间学习借鉴这个翻译的最根本的目的。

三、灵感型的创造性翻译

译者作为一个能动的人,其感性思维在翻译行为中同样非常重要。感性思维是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外部联系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直接反映,“直觉”、“个性”和“自我”都是其中的一部分。翻译中常见的“神来之笔 ”说明灵感翻译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当然,灵感的获得并非全部出于偶然,它是译者长期实践、思索和积累的结果。在这样的状态中,译者就是创作者,他在思考过程中能突发奇想,获得绝佳的译文。许渊冲用“powder the face” 和“face the powder”来传“不爱红装爱武装”,用 “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翻译“春蚕到死丝方尽”。

不同于非文学作品,文学翻译包含了很多其他创作因素。然而,文学翻译也是一种有限的创作。译者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译文完全脱离原著,这样就违背了翻译传播文化的初衷,也是对作者和读者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因此,译者在充分发挥其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做到收放自如,以求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

[2]谢天振. 译介学[M]. 北京: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48.

上一篇:金融机构尽职调查报告下一篇:写雨的优美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