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评价

2024-10-10

师德评价(精选8篇)

1.师德评价 篇一

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老师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教师师德自我评价,欢迎阅读!教师师德自我评价篇一

在这一学的工作中,我能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现就本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做到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语言文明,待人礼貌,举止端庄,衣着朴实,仪容整洁)使自己在思想、学习、劳动、生活等多方面做学生的表率,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必须言传身教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把师德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热心、耐心、贴心,不歧视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发现学生进步之后,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并且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因为我深知“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是多么重要。

二、做到了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从不体罚学生,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成为了学生值得信任的朋友。作为班主任,我结合教育教学的特点,将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旦发现有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及时找他谈心,纠正他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一旦有学生生病了,马上带他去校医室看病,或请家长过来接孩子回去看病。

三、在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的同时,加强教育教学专业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认真参加科组教研活动,和同事一起学习和探讨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的新观念、新思想,并把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

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学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不迟到或者早退,有时候生病了也能坚持上好课。我尽量做到严于律己,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与同事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教师师德自我评价篇二

自我校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参加我校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使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对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更加熟悉。现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工作表现,作自我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热爱教师的职业方面表现要更加突出。我平时扎实工作,爱岗敬业,认真上课,努力学习,勇于创新。虽然我很清楚地知道,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在教育工作中与有经验的教师相比自己做的还不够。

2、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学习不够坚持。我经常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天天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经常与本组教师探讨相关的问题。同时,还撰写相关的实践论文、案例、说课稿和教学设计,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而这些都不是经常性和自觉性的,这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现在深入剖析起来,要想不断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就得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尽快的提高起来。

3、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方面再耐心些民主一些。平等民主对待学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同。但是,我自己有时上课时,学生不听话,因缺乏耐心民主,也常训学生,现在仔细回想起来,对待学生(特别是调皮学生)确实要再耐心些。

4、在教学工作方面不敢勇于创新。本人虽然能运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是,目前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还是有点滞后,课堂上还是为能完成教学进度,而突略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训练和培养,没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自己思想认识还放不开,总是顾虑太多。另外,对待学生更加“爱心、细心、耐心”些。比如有时对待学生的错误,再多些循循善诱的教育,使其改正错误。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思想根源

1、思想认识不太高,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够深入、坚持,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太足。还有理论学习不能够与实践紧密结合,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质认识不足,在学习中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与学校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思。

2、爱岗敬业精神不够,缺乏刻苦专研精神和态度,工作中不善于总结经验和反思,服务意识不高,缺乏耐心和责任心,思想懒惰,缺少时代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3、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因而缺乏爱心的激发、永保爱心不够而出现敷衍塞责现象。

4、忽视了家长在教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忽视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策略的重要性,使自己的工作不够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得比较少。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一是要加强对教育经典著作的学习,不断充实自身的教育理论意识;

第二是要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不断适应时代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三是要在学习中做到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并能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

教师师德自我评价篇三

教师在我心中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我个人觉得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应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教人,即所谓“明德”。这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便是要发明受教育者自身所具有的“明德”,也就是以道德教人的意思。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自己选择了教书这个职业,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人类的美德,时时激励自己,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不打折扣认真地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到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怎样做才能让家长、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的源泉。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的教育主体学生的教育者,学生接受教育时什么问题都可能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是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中发展的,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不断蒸发,不久就会枯竭。所以校本培训之所以重要。

要做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同吃同住,缩短了师生距离感,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中要有爱。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们。热爱学生的老师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通过校本培训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行风的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为一个良好口碑的教师,重温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并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仍是我努力的目标。师德学习心得师德汇报演讲稿师德学习体会感悟。

2.师德评价 篇二

关键词:道德评价,评价体系,思考

0 引言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规范着教师的道德行为,保证着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教师职业道德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系统了解了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标准和依据的知识,研究的宗旨在于明晰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1 教师道德评价的概念

教师道德的行为评价就是在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指导下,运用校内外舆论、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作出的善恶判断或褒贬评论。它是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关系、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一种重要形式。

2 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2.1 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

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书育人、献身教育,与这职责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共育新人等等。我们在运用这些标准评价教师道德行为时,绝对是不能生搬硬套的,要具体地、有针对性地灵活的运用。第一,要坚持评价标准的阶级性,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要注意评价标准的时代性,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积极进取、拼搏创新、敢于创新等等,第三,在道德评价的标准下,要重视其民族性。

2.2 教师道德评价的依据

在教师道德评价这个问题上,解决好教师道德评价标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评判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时,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其次,在对教师进行道德评价时,要从效果入手,透过效果看动机。因为效果是外显的,是客观的因素,效果是易于观察的。再次,要始终把动机的善恶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依据,当动机和效果的善恶已经十分明确时,又发现动机和效果不一致时,要注重其动机善恶的把握,把动机的善恶作为判断整个道德行为善恶的依据。

3 当前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3.1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体系中存在价值导向错位的现象

当前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体系在指标设计上出现诸多不和谐的倾向,有的高校很重视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考核,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质量有所下降;有的高校重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忽视了对学生政治教育的考察,从而使着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品质处于止步不前的境界等等。

3.2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目标定位过高

当前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中存在的另外一个不足就是,对高校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制定过高,要求过于整齐划一,没有考虑到教师在师德方面之间的差异性,在标准的制定上没有做到因人制宜。实际上,教师作为一个有着自己思想内涵的社会人,无论在教育教学层面,还是在热爱学生层面上都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应该科学合理的制定标准。

3.3 师德评价存在平均主义和庸俗主义的现象

目前高校师德评价还存在着指标不合理,评价庸俗的现象。师德的产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它既不是生来既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师德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处在一个华而不实的尴尬境界。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可以说,教师若无较大的教学事故,言谈举止不太损形象,基本上就可以认定为师德高尚。

4 构建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体系的思考

加强高校教师道德评价工作,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其职业道德情感。而做好高校教师道德评价的前提就是有一套合理、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这其中包括师德评价原则、师德评价内容及方式方法等等。

4.1 师德评价的原则

4.1.1“以人为本”原则

高校师德评价面向的是高校教师,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完善教师的个人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首先要尊重教师,要懂得爱护、关心教师,决不能有意无意伤害教师,做到“以人为本”。

4.1.2 科学性原则

首先标准要科学,要有可行性,符合本校教师的实际;其次,内容要有科学性,包括了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都要具备师德修养和素质;最后,就是评价的手段和方式要有科学性,科学性的评价手段和方式应该包含了教师自评和他评、软评和硬评、定量和定性评价等等。

教师肩负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所以对教师的道德评价也不能单纯停留在道德标准上,要涉及到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上。

4.2 师德评价内容

4.2.1 教学

新时期的高校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首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具备为师的能力;其次,在教学态度上要做到诲人不倦;最后,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艺术。

4.2.2 科研

教师道德评价在科研上表现为三个层面:(1)科研动机,要摆正自己的科研动机,把科研的魅力放在获得教学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研究上。(2)科研态度,拒绝“科研腐败”,要追求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精神。(3)科研成果,要有科学性,要有实践意义,不能单纯为了科研而发表文章。

4.2.3 社会服务

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为社会培养人才、为政府出谋划策、为区域经济提供技术等方式来服务社会,要杜绝那种把社会服务作为自己专门谋利的现象,要把本职工作放在学校工作上,放在教书育人上。

4.3 师德评价的方式

4.3.1 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能够形成强大的精神和舆论压力,能够对教师的行为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严以律己,另一方面要认真听取各界的评价,矫正自己的行为;作为学校同样也要重视社会舆论的影响作用,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宣传,营造一个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共识。

4.3.2 自评

教师自我评价是开展教师自我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教师的道德行为起着很好的监督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行为和思想的反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践行属于自己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自我评价还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双重作用引导教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4.3.3 他评

他评主要是指以学生、同事、领导、专家等为主体的评价。他评的方式包括:显性和隐性评价,定性和定量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同时要注意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5 结论

当前高校教师道德评价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加强教师道德评价应该从完善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体系开始。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性的原则,在评价内容上要兼顾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内容,在评价方式上要发挥自评、他评和社会舆论的作用。

2010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0DB017“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4-09-12(1).

3.对学生参与师德评价的思考 篇三

作为教师,师德是其从事教育事业的生命线,通过师德的量化评价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而把评价教师的权利交给其服务的对象——学生,更体现了公平,为什么这种在高校广为流行的制度在A校实施却步履艰难?

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教师对学校实行的师德评价还是比较重视的,他们都能够认真地履行《教师行为规范》和《A中学师德评价办法》,尽心尽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然而评价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却与教师的实际付出大相径庭,很多对学生要求严格、对工作认真的教师在师德评价中被列入末等,而一部分业务并不精湛、对学生不是太负责的教师因与学生“和睦相处”而稳居学校师德评价的前列。这种“干不如看”的现象致使部分教师对这种师德评价方式大为反感,因为毕竟现在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啊!

对于实行师德评价,作为学生、家长、社会可以说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通过师德评价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有裨益。然而,细心的学生、家长们发现那些被评出来的一等师德的教师不是学校领导就是班主任,再者就是想尽“千条妙计”迎合学生的教师,因为学生打分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于教师讲课是否生动有趣,为了迎合这一点,一些教师不惜以牺牲知识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为代价,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热情提高了,教师得分上去了。他们中有些人可以放弃一节课去领学生玩,在他们看来,教学成绩低些总有客观原因可以推托,而师德却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教师的聘任、职称的评定、评优评模等等都与其息息相关,这些教师也很无奈地说:“学生是上帝啊,我有什么办法?”然而,当学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就会发现,那些生动有趣的东西其实根本就没有用。很多家长不禁要问:这样的师德评价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领导在“作秀”?师德评价谁应是最大的受益者?

作为旨在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制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近日,笔者对此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

1.学生的评价很难做到公正、客观

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应该最有发言权,然而,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认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考虑欠妥,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和定位,甚至往往会出现“倒挂”的现象,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学生在打分卡上乱填,这种做法极大地影响了评价样本的真实性、可信度。一旦哪位教师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就会遭到学生非议,被学生认定为“不好”的教师,普遍不受欢迎;而如果教师对学生放松要求,时时处处迁就忍让,对学生不负责任,反被说成是“好”教师,深受喜欢。教师为此叫苦不迭,怨声载道,难以把握,无所适从。

2.评价致使师生关系紧张

对于在师德评价中取得好名次的教师是欢天喜地,对学生更是“疼爱有加”。而被学生测评为三等师德的教师,有的索性“破罐子破摔”,对学生一反常态,不是打就是骂,有的完全走向了学生的对立面。在调查中发现,近三年中,该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逐年增加,其中有15名学生因教师的体罚而受伤住院,有8名教师因体罚学生被教育局全县通报。该校也连年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评,一部分条件较好的学生选择了到其他乡镇学校就读,甚至连自己学校的教师也不愿将子女留在自己的学校。

3.教师奉献精神减弱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A校实行的师德评价,学生的情感、价值、理想被忽视。总体对教师的评价就是“是否喜欢”,从表面来看,教职工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出现加班加点的景象,但实际上,在这种近似模糊的评价制度下,教师的努力说到底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评价分数,导致教师急功近利,把学生当成教师考评的工具,事事迁就学生,学生有了错误不仅不会受到批评,反而会受到教师“善意”的表扬,很多教师把更多的时间不是放在研究教学上,而是放在了研究学生喜欢什么,怎样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怎样能从学生手中得高分上,有些教师坦言自己越来越不像教师了。

4.教师的心理压力加剧

4.师德表现自我评价 篇四

在这一学的工作中,我能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一学年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本人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恪守职业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为人师表,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工作中能以身作则,积极主动,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校德育科的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心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聚合、发散等创新学习活动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坡度,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热情辅导中下生,有组织地进行课外活动,活动讲究实效;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考查,做好学生的补漏工作。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我要学”、“学会”与“我要学并学会”都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就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学习的信心,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在经历了一两次失败和挫折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形成“自己脑子笨”这种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一遇到问题,先想自己不行,对自己没信心,结果自己什么都学不成,什么都不想学,作业不会做,造成成绩低下。

5.师德师风自我评价 篇五

惠城区芦岚中学黄惠锋

通过参加我校本次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活动,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对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也更熟悉了。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工作,在师德师风方面作如下分析:

一、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提高全民的素质,才能提升国力,个人才能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现代知识迅速扩张的时候,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不被时代淘汰。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坚持正确的方向,结合教学,宣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人为本,注意到许多学生认为课本知识枯燥无味不愿学习。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二、一直来,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注意为人师表,廉洁从表,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的标准要求自己,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尊重同事,恪尽职守,严谨治学,十几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及教育管理水平,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本人始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责任感、幸福感。自我认为是一名政治坚定、思想健康、品德优良、作风正派、业务过硬的教育工作者。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我自己在较年轻时,火气很旺,也常训学生,学生不听话,随着年纪变大,对学生的感情增加,这种事情也就少了,现在我也常会“训”学生几句话,但我都是从关心的角度,善意的表情,来“训”他们,其实学生完全可以看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我的感觉:是只要你是善意的,学生完全会带着笑容很快的接受你的意见。我想要做到这一点要有真的爱,真正的热爱学生。

四、这是因为近年来社会风气比较差,全民道德素质下滑,有的教师不务正业。如学生大面积的素质下降,许多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课堂纪律很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出现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小学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这时,如果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必然导致恶性循环

6.师德评价材料 篇六

李祥义同志自2007年任职以来,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无私的耕耘在农村这块贫瘠教育阵地上。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一直奉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的信条。注意教学方法的探索,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强。他做到“教学工作求新求精,管理工作求真务实,对待学生关爱倍至”。

工作中,他做到用求新求精的教学态度熏陶人,他对教学工作极端热爱,并高度负责。课堂上注重教书育人,注意指导学生,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以便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健康成长。他做到以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动人,以身作则,力争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对自己的言行要求严格,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照章办事,工作多年来,从没有迟到或早退现象,更没有误工和缺课现象。注意语言文明,树立师表形象。要求学生言行举止,文明礼貌,在学生中倡导文明新风。以纯真质朴的无限真情感化人,他一贯要求自己诚实做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以身作则,责任带头担,工作带头干。在生活上,公而忘私。讲究“服人之德,容人之量,过人之识,育人之艺,用人之道,学者之风”。

总之,李祥义老师注重师德修养,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条,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人文社科知识,注意在实践中体味做人的必然之理与做事的当然之则。自任现职以来,2010-2012连续三年期末考核为“优秀教师”,不但被上级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而且还两次被宁城县人民政府授予“嘉奖”奖励。根据中学高级教师任职条件,同意并推荐该同志拟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必斯营子总校

2013.5

关于李祥义同志的综合评价材料

李祥义同志自2007年任职以来,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约束、规范自己,从而使的言谈举止堪称教师的典范、学生的榜样。

在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农村这块贫瘠的教育阵地上。他精于数学学科教学,善于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工作中,不断加强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努力培养自我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新观点、敢于改革,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用智慧的钥匙为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用品德去塑造学生更好的心灵,他的敬业精神值得称道,这源于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源于他对自己要求的严格到位,源于他不断地用政治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多年来,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绩,深得学生的拥戴,教师的赞誉,领导的好评。该同志在任职几年里曾两次被宁城县人民政府授予“嘉奖”奖励,一次总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撰写的数篇论文双获国家级奖励,多篇县级奖励,2010-2012连续三年期末考核为“优秀教师”。

该同志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尽职尽责,业绩突出,已具备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符合中学高级教师评审条件,同意并推荐他申请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必斯营子总校

2013.5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自2007年任现职以来,坚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具体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和政策,自觉遵守《教师法》中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服从分配,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牢牢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我的信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因为我深深地懂得实施素质教育,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二、教学工作方面:

实施课改以来,我授课体现课程改革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所教班级巩固率、成绩合格率、优秀率良好,是学校公认的教学骨干。几年来多次为教师上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我努力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给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我首先从思想上进行转化,积极引导,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使所有学生都愿学、乐学,学有所得。我所辅导学生参加全区竞赛多人获奖,我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

三、学生管理方面: 班主任工作是一件责任大、事烦琐的工作。对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我首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形成良好的学风。部分同学品行有缺失,遵守纪律不够,我多次找他们谈心,从思想上引导他们,增强他们的纪律观念,形成良好的班风。在平时,我从生活上和学习上等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和生活中的朋友,我还通过校讯通,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在校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以便更好开展工作。我准备了一本备忘录,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特别是思想差的学生,通过多次接触将这些同学的性格特征总结下来,记录和他们谈心的进展情况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情况,之后和家长共同研究、商量解决办法,这样增强了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本人非常注重教育科研工作,积极参与教科研实践活动,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思想,两篇论文《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创新火花》、《赏识后进生》双获国家级奖励,多篇获县级奖励。

总之,自任职以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绩,深得学生的拥戴,教师的赞誉,领导的好评。2010-2012连续三年期末考核为“优秀教师”,本人不但一次被总校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而且还两次被宁城县人民政府授予“嘉奖”奖励。

申报人: 李祥义

7.师德评价 篇七

一、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所谓师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根据规章制度、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思想信念等,对教师的思想,态度以及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状况进行一定的评价,并表明褒贬态度的手段和过程”[1]179。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在师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地方高校教师素养提升的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某些教师在物质上过分追逐而忽略思想上的提高。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就如一面镜子,既能使教师很好地对照自己的行为,时刻保持警醒,又能督促和约束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地方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学生所接受的不仅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有教师对其为人处世乃至道德观、世界观的影响”[2]。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但其心智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地方高校教师,其学识水平、德行素养、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对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因此,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

最后,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地方高校健康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学术地位的提升不能仅依靠科研数量,更要注重科研质量,只有二者同时发展,学术水平才能上升,所以教师的科研态度至关重要;社会对地方高校的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养,而学生素养关键在于学校的师资水平……因此,地方高校无论在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学生素养、就业等方面的提升,核心还在于教师。只有教师思想素质、专业素养、敬业态度等方面提升了才有利于高校良性发展。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教师素养的保障。

二、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然而,当前某些地方高校教师师德状况堪忧,为此,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针对高校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2015年3月20日,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再次强调要落实高校师德建设的“七条红线”,为完善高校师德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

当前,某些地方高校师德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评价内容空洞,形同虚设。

地方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大多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学校却对这四个方面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权重,往往是重“绩”轻“德”。在“绩”的方面,着重考核教师的科研完成状况,通常从科研数量、级别、经费数额、获奖等级等进行明确的指标细化,并与教师的收入、奖惩、职称评定等挂钩。而在“德”方面的考核标准大多较为笼统,缺乏细化的评价内容。这样的考核机制导致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而教书育人上的投入则相对较少。

2. 评价方法主观性强,结果难以客观、公正。

目前地方高校师德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学生评价四部分。自我评价是教师个人对自身的评价,自然主观性很强。同行评价基于人际关系的考量,评价者往往回避缺点,避重就轻。领导评价大多从主观感受、个人好恶上进行。学生评价,从一定程度上讲最能反映教师教学质量及师德,可是学生评价最大的问题在于,“有的学生认为管理不严的老师是好老师,有的认为考试宽松的是好老师,甚至有学生把不认真上课、教学随意的视为好老师……因此,往往教学严谨、管理严格的老师评价分值比较低”[3]。而简单的打分排名对这部分教师会造成不公,影响他们的声誉。这样的评价体系缺乏客观、科学、定量的指标,主观性、随意性强,因而其评价结果难以保证客观、公正。长此以往,会挫伤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

3. 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难以发挥实效。

目前,某些地方高校特别重视对教师的科研考核,却疏于对教师师德的考核,或仅停留在履行常规程序,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师德评价流于形式,走过场,即使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有教师存在师德缺失的问题,往往也以各种借口息事宁人,大而化之,甚至打着注重科研的旗号对师德问题加以淡化,更谈不上纠错与改正。正因为师德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惩戒不到位,一定程度上纵容不正之风的蔓延,师德滑坡,导致恶性循环。

三、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导。

党的十八大从社会、国家、公民三个层面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此为根本指导。师德方面首先要从公民层面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方面,要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爱国守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国情怀和遵纪守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敬业方面,要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的态度。要热爱教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要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诚信,就是要真诚守信。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表率。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地方高校教师无论在教学、科研还是其他活动中都应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不投机取巧,为学生率先垂范。在言表风纪方面符合道德要求,语言规范健康、教态高雅大方、仪表朴实得体、科研行为端正。友善方面,要求地方高校教师对同事、同行要谦敬礼让、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 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1)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导,要细化、具体、可量化,体现公平、公正。在爱国守法方面,可以设置在教育教学中言行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无反党、反社会言论,是否依法从教等指标。在爱岗敬业方面,可从衣着打扮、言行举止是否合乎教师身份和职业道德要求;教案准备、讲课态度、教学基本环节的履行是否到位;对教学纪律的遵守;是否关爱学生、以育人为己任、坚持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设置指标。在诚实守信方面,重在于考核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等。在团结友善方面,从尊重同事、关爱学生等方面进行考量。

(2)成立专门的师德评价机构

为保证高校师德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客观,地方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师德评价机构,由该评价机构具体实施全校师德评价的考核、反馈、监督、落实。师德评价机构可以聘用具备较高素养的离退休教师。其成员应是德高望重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职业道德高尚,作风扎实,有正义感、有权威性,是广大教职员工所认可的。由他们组织并具体实施师德评价工作,并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

(3)科学分析师德评价结果

地方高校要建立多层面、多渠道、广泛的师德评价参与机制,相关主体都应参与师德评价工作,各部分的评价结果应确定科学的权重系数。整个师德评价体系运行的过程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价小组必须严格对各类评价主体的评价过程及结果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遵循相应的评价标准,考核的方法及手段是否合理,评价的结果是否反映的是真实的教师师德,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特别重视部分学生缘于教师的严格管理而出现的报复性恶评。对此类评价结果尤其要进行认真分析,深入调研,去伪存真,防止不实的评价结果对教师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是伤害,创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切实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4)建立完善的师德评价反馈机制

地方高校师德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评价对象纠错,避免进一步恶化,从而优化教师队伍,提升育人环境和质量,维护地方高校的声誉。所以师德评价结果必须发挥实效,形成考核—反馈—矫正的模式,而且这一模式的每个阶段都要具体落实到位。师德考核要真正发挥导向作用,就要将师德评价结果广泛应用于教师录用、日常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奖等方面。对于优秀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树立为标杆,在各方面加大激励力度;对于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教育并限期纠错,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严格执行,不能姑息。

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构建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根本原则,对地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及学校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师德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地方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教师职业道德》编写组.教师职业道德[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7):11.

[2]张素.刍议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J].改革与开放教育论丛,2015,(1):103.

8.谈谈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师德水平 篇八

一、利用各种资源实施师德教育

1.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①学校要变堵为导,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主动为教师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设施,在课余时间对全体教师免费开放和使用,为教师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机会,及时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老师有效地监控自己的上网行为,并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实现对教师的道德教育。

②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重视和加强网络管理与建设。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教师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才有利于了解教师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對性的德育对策,使学校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

2.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充分发挥良师益友的作用

网络道德教育方式偏重于倾心交谈,更能引起思想共鸣,能更好地达到效果,最终使更多的老师成为生活中的良师、互联网上的益友。教师大多具备较强的道德水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面都具备大规模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条件。因此,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增强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强有力舆论。

3.充分利用领导职能,指引教管组织好德育工作

领导是学校的主要德育工作者,是开展网络德育活动的主力军。每学期,根据德育目标,制定工作计划,每月一个主题,围绕一个中心组织一次网络会。要求教师利用网络搜集材料,制作课件或网页,再利用会议时间展示材料,发布信息,先教育自己,再去教育别人。

4.利用学校组织宣传德育工作

在德育处内形成共识,发挥党、团、队、会四个组织在德育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在网上的德育专版上开辟网上德育处,广泛地征求意见和建议。开展好活动,并及时利用网络进行对外宣传和联络。每周在德育专版上推荐一位德育榜样,介绍他的事迹和他的心里话。和学校的信息中心配合,开展一些网络摄影评比、网络评比、网页制作大赛等具有网络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学习政策、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规范教育行为,提高师德认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只有通过学习思考,才能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才能使修养不迷失方向。为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引导教师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学习我国的《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教育法规、政策,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为我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准绳。

三、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师德水准

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没有教育观念的改变,即使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做法,那么,其师德的表现行为也只是短暂的、形式的、虚伪的。再说,师德建设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教育发展繁重任务的要求,师德内涵在不断提升,教育理念需要不断的更新。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只有当他真正确立这些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懂得了教师人生的价值,明确自己对人民所负有的使命,其行为活动才能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始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乐于做“人梯”,甘当“铺路石”。

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师德素质

教师修养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抽象空洞的东西,而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可以说,离开了教师的社会实践,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就不可能有教师的修养。因此,高尚的师德,需要在敬业爱生的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去锻炼,而不能单纯靠说教、学习。要说与做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在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情感投资中提高师德信念

师德建设要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师的心理特点之一是服理、服人而不服势。绝大多数教师是通情达理的,富有一定的正义感,敬佩有学识、有修养的人,喜欢说服,讨厌压服。因此,加强情感投资是加强师德建设的突破口。在对教师中存在的某些有损师德形象的问题时,我们是注重摆事实、讲道理,申明利害关系,引导教师自己去思考,去明辨是非,和风细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批评,以势压人。有的教师往往因为一时急躁,偶尔发生一些问题,我们坚持做到点到为止,从理解、爱护的角度做善意的批评,用启发式的方法解决一些认识问题,做到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交融。正面弘扬教师敬业爱岗精神的社会舆论,在提高教师政治、经济待遇上下点力气,帮助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从而提升师德水准。

上一篇:关于珠宝公司季刊方案计划下一篇:我喜爱的一本书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