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污染(精选7篇)
1.浅谈环境污染 篇一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
——以桃江县为例
(桃江县环保局:赵湘云)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县域”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高度。桃江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承受着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显了出来。如何防治县域农村环境污染,已是全社会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桃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农业生产污染
农业生产的污染,主要指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造成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据县农业局的数据,2009年我县化肥施用量达到2.76万吨。其中氮肥施用量达到1.96万吨。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2009年农药的施用量达361.73吨,其中高毒农药占70%;目前全县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化肥量已达360多公斤,是国内农业发达地区的1.6倍,其中氮肥的利用率为25%一30%、磷肥利用率为10%一20%。比国内农业发达地区低20~30个百分点。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施肥结构不合理和施药不当,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低、流失率高,不仅严重污染土壤,通过农田径流加重了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而且还通过受污染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农村生活的污染
农村生活的污染。主要指村镇等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生活污染。随着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规模也迅速扩大,使乡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染物因基础设施和管理差造成了严重的脏、乱、差问题。据县境保护局的数据,我县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28万多吨,大部分随意堆置或倾倒进河湖或沟渠,致使蚊蝇滋生、臭气弥漫;农村年生活污水排放量900多万吨。并且具有有机物浓度偏高、日变化系数大、间歇排放的特点,造成了农村生产生活的严重水体污染。据县卫生局的数据,目前我县农村人口的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0多万吨,大部分未能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些问题导致全县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着“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的现象。而“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状则是我县一些富裕乡镇农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3.农村养殖污染
农村养殖污染。主要指集约化养殖场因污染治理不力对农村的污染。我县的畜禽养殖场区大多建于村民居所附近,养殖方法采用传统的家庭养殖,对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此外,农村畜禽养殖点养殖条件简陋,布局不合理,没有采用有效地通风和密封设施,加之畜禽粪便乱堆乱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农业局的数据。我县农村仅猪、牛、鸡三类畜禽粪便的年排放量就达333.63万吨左右。有30%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了地表水中,造成了水体的污染。
4.农村工业污染
农村工业污染。主要指城乡企业因污染治理不力对农村的污染。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没有建设配套处理工业垃圾和污水的设施。因而给当地农村造成了严重污染。据县环保局的数据,我县被污水灌溉污染的耕地0.3万亩,被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多亩。据县水利局的数据,目前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30.2万。其中饮用高氟水人口为1.32万人、饮用高砷水人口为9.16万人、饮用苦咸水人口为0.14万人、铁锰等其他饮用水水质超标人口为29.2万人。由于城镇工业具有污染点多面广、排污种类多、浓度高的特点,因而其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二、造成桃江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1.群众环保意识淡薄
如今,我县广大农民的环境污染危害意识淡薄,存在着落后的生产习惯和不良生活陋习,富裕的农民不愿意将更多资金投入农村的环境保护事业;城镇居民对保护农村环境的意识不强,到农村旅游、度假或走亲访友时,随意丢弃垃圾、折断果枝、践踏幼苗、猎杀益禽等。
2.农民依法维权意识不强
我县广大农村农民知识水平较低,法律观念淡薄,环保意识薄弱,对于周围环境污染只要在短期内不直接威胁到生命,再严重他们都能听之任之,绝大部分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不强,有的为了能在这些重污染企业挣点钱,甚至成了这些企业的保护者。即使有一部分人想制止企业造成的污染也终因知识的缺乏,难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的权益。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农村现代化的特点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有关公共服务机构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3.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
就目前我县的财政能力,应对全县各种财政开支已是捉襟见肘。财政对污染治理扶持不力,导致污染治理滞后于污染增长。而上级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4.农村环境执法力量薄弱
我县环保系统在农村乡镇没有直属单位,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管理因受交通工具、办公条件、经费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像对城市中的企业管理的那么严,检查的那么频繁,但凡有超标排放现象也很难被及时发现。对于农村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查处多数还停留在只有举报才有查处的局面,而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不强,案件举报数量很少,就在这极少的举报案件中又因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查处力度也不大。
5.治理模式不当
目前,我县农村的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存在技术和经济障碍,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三、桃江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1.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加强对我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农村环境教育可以从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开始,让孩子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他们的环境安全意识,也可以增加他们对环境污染的警惕性。一般而言,家长愿意接受孩子的建议,而且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因此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对农民的环境教育既要让村民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同时也要了解自身的环境权益,以调动全民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工作。农民自觉的抵制污染,减少污染,从而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2.加快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农村人口密度小,消费水平也比城市低,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因此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是控制农村生活污染的关键。对农村土地进行功能分区,划分农村工业区,养殖区和居住区,采用政府出资或政府主导农民集资的方式建立垃圾集中点,定期对垃圾回收掩埋。建立生活污水回收池,将农村生活污水汇聚到一起进行沉淀和处理。同时,每个乡镇配一个专职环保员,并经县政府授权,环保局年终对每个乡镇进行“环保绩效考核”。对不合格的乡镇,追究其负责人的责任。3.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循环农业
一是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广节约型技术,全面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化肥机械化深施、精准化施肥、诊断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进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二是开展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减少农村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推行保护性耕作,实行秸秆还田。改变秸秆焚烧的恶习。农村沼气要讲求质量,重点解决沼气池结壳问题和沼液沼渣的利用问题。三是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的技术体系。应重点突破具有农业清洁生产共性的关键技术。积极发展清洁养殖,完善养殖环境技术标准,科学确定养殖密度,优化养殖生产结构,建设一批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的示范项目,推广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技术、养殖用水循环与废水处理技术,降低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4.加强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
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不是将乡镇企业全部关停,而是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避免出现村村冒烟、处处污染的情况。对于明显落后,需要淘汰的乡镇企业,坚决淘汰。环保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加大执行力度。对于保留的乡镇企业,政府要给出适当的优惠条件,激励其进行技术改造,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乡镇企业的规划应该相对集中,由政府主导和建设污水处理厂或者是垃圾处理厂,实行排污主导和建设污水处理厂或者是垃圾处理厂,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对各个企业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这样既能减少污染,也能减轻乡镇企业的压力。5.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
一是县级财政资金加大用于农村环保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各种环保专项资金,明确资金的用途和部门责任,落实资金,加强监管;三是制定政策,运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调节各类企事业的经济活动和利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环保事业投入。对主动治理和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信贷等优惠。
四、结束语
“社会和谐看民生,科学发展看环保”,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只有治理的力度超过了污染的速度,农村环境才有可能逐渐变好,我县健康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2.浅谈环境污染 篇二
生产企业在原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 若不顾及环境的承载能力而将不经过处理处置的废弃物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会破坏环境的自然平衡系统而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生产企业的废弃物在排入自然之前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1. 国内生产企业存在“偷排现象”。
生产企业每天都会产生数量巨大的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无论是堆放还是处置都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运行成本。当前, 我国的小型企业大多数都是不具备防治污染的资金、技术和相关经验的。很多经济落后地区的政府为了解决当地人员就业等社会问题, 会对一些环境不达标的企业放行。
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大中型企业则突出表现在一些缺乏必要的诚信经营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这些企业宁愿选择不讲社会公德的乱排放, 不惜损害周边群众的利益来追求企业最大利润, 在经营活动中只考虑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 不考虑长远的环境利益。
2. 跨国公司的“入乡随俗”。
跨国公司通常都是历史悠久、资金雄厚, 而且拥有领先的技术和防治污染的经验,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 避免污染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据报道, 肯德基、必胜客、百事可乐等九十家跨国公司上了环保“黑名单”。大部分上了污染企业名单的跨国公司在环保方面都拥有良好的口碑, 保护环境甚至已经成为了那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有一家日本公司, 其在日本的八家工厂里有七家都达到了零排放, 但是在中国却连最基本的排放标准都没有达到。他们进入中国以后很快就“入乡随俗”, 降低了环境标准。跨国公司的管理非常严格, 环境标准也很高, 但我们发现有很多跨国公司竟然连最基本的环保标准都不能达到, 结果真让人无法置信。
3. 企业违规排放的危害。
环保法规定企业产生的污染水体在排入城市管网前必须经过企业内部的预处理达到标准才能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和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 用微生物处理污水, 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比较苛刻, 若企业将不经预处理的污水排入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会将微生物毒死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行瘫痪。有些企业在郊区江河边设厂, 直接将未处理的污水排入江河中污染周边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 不仅使该地区的农作物受到污染而且会严重污染依赖饮用地下水的附近郊区居民的饮用水, 威胁着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
此外, 企业生产过程中较常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态污染物也是酸雨、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现象形成的主要参与者;未经处理的固态污染物的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破坏环境美观而且有害的废物还会污染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
4. 环境污染对企业自身的危害。
根据我国的环保法规, 受到环境监察机构查处的污染企业将处以罚款和停产整顿, 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会被关闭取缔。由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表现为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企业一经在社会公布会严重损害企业形象, 影响企业效益。
二、政府解决企业违规采取措施
1. 排污费标准提高。
在环境污染方面, 目前普遍的问题是执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我国现行的2 0 0 3年2月2 8日颁布实施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其中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只相当于目前污染治理成本的一半, 实际征缴率更低。为了使排污费征收标准接近污染治理成本, 国家环保总局有望近期出台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去年7月2 5日曾表示, 我国准备分3年将现在的排污费标准提高到污染治理的成本, 促使企业自觉减排污染。
2. 环保纳入诚信系统。
去年7月,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环保总局已经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 将环境违法企业信息纳入银行的企业诚信系统, 作为银行系统放贷的依据之一, 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 今后将会因在环保方面的不良记录遭受银行信贷限制, 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同时与商业部联合发布了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 严格控制环境违法企业的产品出口, 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
3. 政府提供法律援助。
已往出现环境污染损害案件, 受害者面对企业由于缺少法律援助而处于弱势, 这种状况将有望被转变。国家环保总局正在筹建12369投诉中心, 下一步将鼓励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就环境污染问题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三、对生产企业解决环境污染的几点建议
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首要是解决企业废弃物处理的成本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通过清洁生产在产品的原料选择、生产加工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使工业废物得以避免、减少和循环再利用。
1. 源头削减, 防范于未然。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技术, 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利用率, 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从而减少废物;此外, 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发新材料来代替原来使用的材料。新材料应当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性能, 在新材料的获得和处理过程中应当产生较少的废料;使用的新材料要保证无毒无害, 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 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 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
2. 变废为宝, 循环利用。
循环使用工业废物,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深圳日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采用日本先进的生产技术, 利用废弃塑料生产加工各种再生塑胶原料, 实现塑胶资源循环再生利用, 一天可吃掉“废物”1 0 0多吨。包头钢铁集团采用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处理后的水都再用于生产, 让用水全部循环起来, 使包钢工业废水实现了零排放。
3. 建立废水废气处理设施。
废水废气需经过专门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某些废水废气排量较小的企业, 可以将废水废气收集运送至专业废水废气处理厂, 而对于那些排放大户, 必须建立自己的小型废水废气处理设施。
参考文献
3.浅谈装修与室内环境污染 篇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也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相对增高,所以,室内装修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日益重视环节。
关键词:装修室内环境污染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也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相对增高,所以,室内装修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日益重视环节。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美观性等要求越来越高,盲目的追求外在享受的后果就是忽视了安全性,即由于装修材料、建筑材料和室内家具不合格而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高水平的生活条件带来高档享受,同时也带来高浓度的室内空气污染。而人类由于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大约有85%以上的时间将是在室内度过的,婴幼儿和老人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更长。
中国标准化协会和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感染而死亡的儿童高达210万,其中有100多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高达11万,装修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5万人,其中约有50%是儿童,据一家儿童医院的血液科统计,接诊白血病的患儿中,90%家庭在半年之内曾经装修;中国装饰协会调查,目前我国城镇装修过的居民家庭中有80%存在甲醛超标问题,2004年北京千户装修家庭中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甲醛超标的占60%以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问题凸显出来,人们终于意识到了室内污染对身体的巨大危害,开始转而追求一种更加健康自然的装修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01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适时推出和制订了一系列的文件,对室内装修中涉及的各种有害化学材料的使用进行了限制。
1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
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室内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人们在室内的活动产生的,可产生SO2、CO2、可吸入颗粒物、细菌、尼古丁等污染物。二是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和室内家具中所含的挥发性有机物,在使用过程中可向室内释放如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及NH3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由人的室内活动产生的污染,大部分都是不可避免的,且与装修无关,故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以下内容主要是探讨第二种污染源的危害与防范办法。
1.1甲醛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包括刺激作用、致敏作用、致突变作用等,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 1995)已将甲醛确定为可疑致癌物。
现在的居室装修,出于成本的考虑,很多都选择了人造板材,而人造板材的胶粘剂是脲醛树脂,为了提高粘合度,常常添加过量的甲醛,由于国家标准以前没有对人造木板中的甲醛的释放量进行限制,因而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人造板材中残留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当积累当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由于人造板中甲醛的释放时间较长、释放量较大,所以对室内环境中甲醛的超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甲醛污染,我国于2001年12月10日出台《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一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2001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应对此问题。
1.2室内燃烧的产物CO、CO2等室内燃烧产物通常包括CO、CO2、SOx和NOx等,CO(一氧化碳)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有毒气体,是由燃烧物不完全燃烧所产生,一氧化碳中毒亦称煤气中毒,严重者可致人瘫痪甚至死亡。CO2(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二氧化碳不能还不能被人体吸收,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缺氧。室内的CO、CO2污染常发生在有燃烧器的家庭或有地下车库的居室内。
1.3生物类的污染物生物污染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气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尘螨等,来源于死的或活的有机体。在室内,如建筑材料、空调设备和加湿器都有微生物滋生。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空气微生物是引发各种中毒、感染和过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的疾病如头痛、发烧、哮喘、过敏性肺炎、过敏性皮炎以及传染性疾病。归纳起来可称之为“建筑物综合症”和“建筑物关联症”。
1.4可吸入的颗粒物质在室内空气中颗粒污染物质的几种主要来源是香烟烟雾、复印机、排字和室内燃烧器、地下车库等以及户外渗入。其中香烟烟雾中大约有50种成分已经被确认为致癌物质。
1.5氡(Radon)及其子体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氡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主要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表现为:在高浓度氡的暴露下,集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随机效应主要表现为肿瘤的发生。氡气被人体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进而诱发肺癌。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认为氡是室内重要致癌物质,氡是引起肺癌的第二犬因素(第一大因素是由吸烟所致),美国环保署已将氡列为危险的致癌物质,每年美国人中因吸入氡气而死亡的已达两万人。
1.6氨氨气是无色,腐蚀性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4mg/m3,会对皮肤、呼吸道和眼睛产生刺激。氨主要是来源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是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而违规添加了含有氨的添加剂。氨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在温度升高时,会缓慢从墙体释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空气中氨含量超标。人体长期接触起标浓度的氨气,会出现胸闷、头晕、疲劳等症状,味觉、嗅觉减退,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等,所以不得不防。
3室内环境污染防治
以上本文分析了室内装修中污染物的来源、种类以及危害,为了减少危害,原来污染,给大家一个舒适、健康的家居生活,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对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3.1通风首先应尽可能改善通风条件,减轻空气污染的程度,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室内环境污染。调查显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可随飞沫飘浮达30个小时以上。相反,可以通过流通将污浊空气飘走,换了室外清新无害的新鲜空气,病毒、细菌就难以在室内滋生繁殖。开窗通风能使室内污染物物浓度显著降低,并使空气变得清新,让人感到呼吸顺畅,精神焕发。
3.2选择合格的建筑、装修材料要从根本上消除室内污染,必须控制污染源。由于具有价廉物美、使用方便的特点,现在的建筑和装修材料大量的使用化学制品,而这些化学产品又多具有毒性和挥发性,我们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应尽量考虑环保和自然生态的建筑和装修材料。并尽量减少使用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物。改善室外空气品质,也可减少室外源带来的污染。
4.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建议2 篇四
清新的空气在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享受到什么清新空气?即使偶尔感触到远远天边袭来的柔风,但却夹杂着无数呛鼻抑或令人近乎窒息的莫名气味,并充盈于各种噪音之中,磨损于光怪陆离的灯光之间,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钢筋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烂泥塘里散发的一阵气味,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农村环境污染的现静坐乡村黄昏,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昏的静寂。山稳如石,天稳如画。天涯的夕阳把余辉洒给远山,树木还是绿的,绿的发亮;只有凸露的山岩,嵌于树林间的小屋,才烁烁发光,这不一幅美丽的中国画么?只有院上方的几痕电线上,栖着几只啁秋的归燕;还有几只在屋顶与屋顶间旋飞。
1乡镇企业的污染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没有完全协调统一起来。一些乡镇企业在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破坏。据1997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数据显示: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三废”排放量达到了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至1/3,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小造纸对农村水域的污染,小水泥对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小煤矿、小矿山对农村耕地的污染已经十分突出。笔者曾经到过一些乡镇,小塑料厂随处可见。业主环境意识淡薄,污水、废气、废渣、随意排放,河水发黑发臭,污染严重,不能做生活用水,甚至连农田灌溉也不能维持。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群众意见很大。
2垃圾污染
过去,农村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垃圾量不多,垃圾中可循环或可分解的比例较大,如菜叶喂鸡,潜水喂猪,其它的用来堆肥。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村垃圾的组成和总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废旧的塑料玩具、废旧电池等给环境带来了难以降解的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投人的增大,化肥、塑料薄膜、农药等重要农资使用量逐年呈上升的趋势,随之而来化肥编织袋、塑料薄膜、农药瓶的产生量也在增加。据((中国环境报》1991年12月ro日报道,地膜在土地中的残留率高达20%一30%,由于目前使用的地膜主要是聚乙烯,在自然环境中很难分解。“白色污染”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农村还没有相应的垃圾处理的收集点和处理设施,村民随意设置垃圾堆,还有不少废弃物品被随手丢弃于田头、河边以及房前屋后,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畜禽养殖和生活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农村虽有广阔的天地,但若将死猫死狗随便抛弃,禽畜类便任意处置,不但会传染疾病,而且还会被雨水冲走而污染水体。各种废水直接在地表上慢慢渗透或直接排人河流,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面长满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生物,长期无人打捞管理,河水变质,河道淤塞,甚至+涸。
4桔秆焚烧的大气污染
煤气灶的普及,使不少地方的农村用上了便捷第17卷增刊孙学兰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思考和建议的液化气,而放弃了农作物秸秆这种传统的厨房燃料。部分农民对秸秆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田间焚烧。据估算,我国一年有数亿吨的稻草集中在收获时间段中,进行大面积的不完全燃烧,使空气中烟尘含量增多,大气能见度降低,留下了火灾隐患,甚至给民航、交通、输电线路等带来安全隐患。
5化肥和农药残留污染
大量的N,P,K等化肥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水体逐步富营养化。土壤中高残留的农药,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据统计资料分析,目前畸型婴儿和某些癌病发病率的增加,可能与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关。
2建议
1加强政府立法和政府宏观计划
1989年12月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综合性环境保护法对农业环境虽有涉及,但很简单,而且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结合农村环保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需要构筑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水体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障l2]。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性保障制度等。同时政府宏观制定保护耕地、水体、湿地等的生态环境系统,防治荒漠化,农作物多样性等长期的农业计划。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有节制地开发资源,注重环境保护,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
2.2加强宣传和鼓励公众参与
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暴露出农民环境知识的欠缺和环保意识的薄弱。要重视对广大农民的环保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挂图、图书、幻灯片以及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播环保知识,传递绿色致富信息。广泛深人的宣传,才能使农民提高环境意识和环保能力,真切地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同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密切联系。只有对污染危害性了解透彻,掌握一定污染防治技术,科学施肥喷洒农药,了解绿色消费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才能真正参与环保工作,履行每一个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真正提高生活水平。
2.3加强乡镇企业的监管督查
加强乡镇环境管理,努力做到防、管、治相结合。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工业布局,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保技术推广,改革落后生产工艺,增加环保投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重对环境违法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重奖。
2.4建立环保公共基础设施
合理进行环境功能分区,统筹考虑城镇工业发展结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措施。在农村建设公共厕所,垃圾定期清运及集中回收处理,生活废水治理,定期清理河道,建立畜禽养殖排污治理,鼓励建立生态养殖小区,推广有机食品的生产,秸秆利用等示范工程形成以沼气化为纽带的农牧复合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
5.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5.浅谈环境污染 篇五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与水环境的严重污染,不仅困扰着国计民生,更是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极大的制约。本文主要从我国水环境的污染现状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并加之对我国水环境的控制现状进行了解,提出了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关键字:水环境
污染现状
控制现状 防治
正文: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的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本来就因为我国人口多,导致人均淡水资源量低,再加上现在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原本就水资源短缺的我们变得更加严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短缺资源,成为制约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因此,应认清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水环境污染的防治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我国水环境的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状况触目惊心。总体看,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从我国河流的水污染现状来看,中国七大水系的国家环境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满足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的Ⅰ~Ⅲ类断面已经只有41%,而丧失了一切使用功能的劣Ⅴ类河流断面已经达到了27%。从我国湖泊的水环境质量现状来看,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43%的湖库为丧失一切使用功能的劣V类水,并且湖(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从我国海洋水环境质量现状来看,我国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仍未得到改善,局部水域污染严重,并且无论赤潮面积还是赤潮发生的次数,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值得引起重视。从地下水水质状况看,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仍然在增加,大部分地区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很多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已经由于地表水的污染而受到严重污染,对广大农民的饮用水安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水环境污染的根源来自于工业排放的废水、污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化肥、农药流失等。据统计,从1998 年起,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加剧了水污染。又由于农业化肥、农药的低效利用,使大量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流入水体,加重了水体污染。在农业污水中,农药、化肥含量比较高。由于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从而导致水质恶化。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中,多为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病菌多,也进一步加剧了水污染。工业排污废水中,有很多废水超标排放,致使许多河流遭到污染,河段鱼虾绝迹,城市水域也面临严重污染。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供饮用和使用的水正
在不知不觉中减少。
二、我国水环境的控制现状
我国曾经采取的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治理水污染的努力,其中包括:1)制定法律,1982年制定了海洋污染防治法,1984年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2)1990 年“八五”计划开始,确定了淮河、海河、辽河“三河”和太湖、巢湖、滇池“三湖”为重点治理的水域,并相继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治理水污染的零点行动,对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严格管理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3)对一些严重污染的水体,如淮河,还采取了专门行动。
但根据我国当前的水污染状况,可以说曾经做过的这些努力收效甚微。那么,我们的工作收效甚微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
(1)基本的认识误区: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虽然我国早就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央也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但很多地方官员关注的首要问题仍是经济发展。而环保工作却是“讲的多,做的少”,环境保护做得不好。(2)污染泛滥的根本原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权威性极差,企业违法排污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企业还有一套对付执法检查的手段。(3)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关键问题:抓重点、搞运动与抓全面、打持久战的关系。既要抓重点,“三河、三湖”污染严重,应该加强防治,同时绝对不能放松对目前污染较轻的水体进行污染防治,在抓重点、搞运动的同时,应该看到全面地、持久地执行环保法律、政策和标准是至为重要的。
目前我国水污染控制的现状有以下几点:(1)城市废水处理率低,处理水平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我国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大,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但是直到最近几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仍然不是很高。(2)工业污染源控制不力,排放大量污染。虽然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的统计,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已达91.2%,但调查表明,上述数据极不可靠,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不够得力,工业废水处理设备也不能保证完好的运行状态,工厂违法排污的现象还十分普遍。(3)对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非点源污染不可忽视,城市中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初期雨水或排入污水管网的雨水也未经处理便进入了环境水体,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程度。近年来中国正逐渐认识非点源污染对于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但非点源污染排放仍然比较严重。
三、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近年来在严重缺水和水污染双重压力下,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显得及为迫切和重要。水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推进才能奏效。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水环境恶化,逐步恢复江河湖库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完善水环境治理的法规体系,加大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力度:要加强《水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的学习宣传, 增强全社会的节水、环保意识;应加大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力度,确保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限制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的实施;严格做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鼓励发展低污染、无污染、的项目;严查不法排污现象,依法规范各类污染源的排污行为。
2、以水域限制排污总量为依据,加大点源污染防治力度:开展水资源保护的首要工作是进行点源污染防治,消除点源污染。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工矿企业废污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进行防治。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以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为依据,加大对其进行防治的力度。应加快建设和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应力行节约用水,加强生活用水管理,大力推广节水型器具。对严重缺水城镇,应适当考虑再生水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3、严格控制工农业、生活和航运污染源:关、停、并、转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分区,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轻的新型项目。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农业污染控制区, 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农业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 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建设中, 要尽快实现雨污分流;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沼气池,并带动养殖业的发展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措施, 发展喷灌、微灌,减轻对河湖的面源污染。积极开展航运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对沿线码头进行规范整顿, 对落后的水泥船实施禁航, 对运输船舶要求安装油水分离器。
4、提高水环境监测能力:水环境监测是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信息支撑必不可少的工作手段。针对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能力与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要求不相适应的现状,应加快水环境监测设施、设备、仪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监测能力,使其能够对各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及每项污染物进行全面监测,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决策提供足够、可靠的信息。
四、总结
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它水问题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果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无论在提高供水能力,保护水源地,减少水旱灾害风险等方面取得多大成绩,都有可能被水污染的加剧及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所淹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桂杰、郑念发、李鹤.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能源与环境,2010.07 [2]薛玉宝、郗慧群.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0.03
6.浅谈土壤环境污染原因与防治 篇六
关键词:土壤环境污染,原因,防治
1 土壤环境的污染
被污染土壤中的有毒物质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降低产量和品质, 有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还能被植物体内积累, 进入食物链。有些污染物, 如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污染土壤会使土壤酸化, 影响作物对氮、磷、铁等元素的吸收, 而碱性粉尘污染土壤会使土壤碱化, 也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氮肥过量施用后大部分流失, 不仅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而且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在人体中可形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土壤污染还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系统的生态平衡, 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和传播, 造成病害流行。土壤长期被污染后、微少物的少命活动受到抑制或破坏, 物理化学性质变差, 肥力下降, 土壤逐渐贫瘠化或盐渍化, 甚至变成荒漠。
1.1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一般重金属元素相对密度较大 (大于5) , 多数重金属都具有一定毒性, 稳定性强且不易分解, 一旦进入土壤很难排除, 且可被生物富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时, 由作物根部吸收向茎、叶、果实输送, 并产生危害作用, 有的表现为叶片枯黄, 生长发育受阻, 存的虽不影响产量, 但会通过食物链对人畜产生毒害。
1.1.1 汞在土壤中的合量及迁移、转化
土壤中汞的迁移、转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机汞可还原为金属汞, 有机汞也能降解为金属汞。在正常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范围内, 汞能以元素汞存在, 这是土壤中汞的重要特点。此外, 土壤中硫化汞是极难溶的, 所以有人把硫化汞看作土壤汞化物转化的最终产物。受汞污染的耕地, 绝大部分汞积累在耕层, 不易向深层迁移, 除沙土或土层较浅的耕地之外, 汞一般不会通过土壤污染地下水。
微生物在汞的甲基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的温度、湿度、质地对于甲基化作用都有影响。一般来说, 在水分较多、质地较新的土壤中, 甲基汞含量比较少, 沙性土壤中甲基汞含量较多。在氧气充足的土壤中, 汞主要以Hg (OH) 2和Hg CL-的形式存在。受海水影响的土壤, 主要以Hg Cl3-和Hg Cl42-的形式存在。OH-和Cl-对汞的络合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汞化合物的溶解度, 提高汞的迁移能力。另外汞在土壤中易挥发, 挥发过程主要受微生物群体所调节。
1.1.2 镉在土壤中的含量及迁移、转化
镉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0.18mg/kg, 世界各地土壤镉的背景含量范围为0.01~0.7mg/kg, 一般土壤中镉的背景含量为0.06mg/kg, 但不同地区、不同地层有很大差异。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可分为两大类:-是水溶性镉, 包括离子态如Cd Cl2, Cd (NO3) 2等和络合态的Cd Cl-等;二是难溶性镉, 包括Cd S、Cd (OH) 2及难溶性的鳌合物。镉的离子态和络合物易迁移, 易为作物吸收, 对生物危害大, 难溶性镉不易迁移, 也不易为作物吸收。镉的两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酸性条件下, 镉的溶解度增加, 作物对镉的吸收量相应增加, 使毒害增强。在碱性条件下, 镉的溶解度降低, 形成Cd (OH) 2沉淀, 作物难以吸收。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与镉的活性关系也很密切。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在水稻田还原条件下, 硫及硫酸盐肥料中的硫被还原, 产生了硫化氢, 镉与硫结合, 形成难溶性的硫化镉沉淀, 作物难以吸收。相反在田间处于氧化条件下 (稻田排水期及旱田) , 硫被氧化成硫酸, 使酸度增加, 镉以硫酸镉的形式存在, 易变为可溶性, 被植物吸收的也多。所以, 在农业生产中, 可采取旱改水、稻田淹水、施用有机质还原性肥料和含硫物质等措施, 来降低作物对镉的吸收。
1.2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我国每年施用 (80~100) ×104吨化学农药。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是造成土壤农药污染的主要种类。这些农药无论以何种方式施用, 均会在土壤残留。进入土壤中的农药, 在被土壤固相物质吸附的同时, 还通过气体挥发、雨水淋溶等方式进入大气和水体, 进而污染生物。多数化学农药是剧毒的, 许多农药具有环境激素效应, 其残留污染物对人和动物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作用, 影响生殖繁衍。
1.3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耕地面积的扩大, 复种指数的提高, 化肥需要量日益增加。但由于长期过量地施用化肥或不合理使用化肥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破坏, 化肥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增加土壤重金属与有毒元素。
制造磷肥的磷矿原料, 常伴生有害元素氟和砷, 加工过程还可能带进其他重金属, 因此, 随着化肥尤其是磷肥使用的扩大, 引起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日渐增长。
1.3.2 导致营养失调。
许多地区农业施肥, 存在着化肥施用不平衡, 氮、磷、钾肥投入比例失调, 重氮、轻磷、不施钾的现象。其结果是土壤钾的急剧消耗, 作物生长不良, 且有强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前体物No3-的积累。
2 土壤污染的防治
2.1 重金属污染防治
重金属污染防治首先应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无毒工艺、清洁生产, 控制或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 从而在源头上控制重金属等有害污染源, 保证土壤环境不受污染。
2.2 农药污染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 减少农药用量。特别是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是防治土壤和农作物污染不可缺少的环节。
发展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防治措施是解决农药对作物和土壤污染最根本的途径。农药在农田环境中的残留量和残留时间与农药的性质密切相关。常用农药中有机重金属、有机氯 (除少数外) 性质稳定, 不易分解, 残留量高, 残留时间长, 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大。有些农药, 如除虫菊醋类杀虫剂、有机磷、有机氯制剂在环境中分解较快, 残留量低, 应发展和使用。另外, 目前也在研究开发天然活性物质, 如从鱼藤中提取的色藤梢作为农药, 这些天然物质易被微生物分解。另一种无公害农药, 即只对防治对象特有的酶系起抑制作用而对人畜无害的农药也己面世, 但为数不多。同时, 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和利用生物防治技术。这类技术不施或少施农药就能达到防治目的, 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2.3 化肥污染防治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为了防止土壤、水体等的污染, 应合理施用化肥。为了切实防止通过化肥带入土壤过量的有害物质, 对化肥有必要进行环境污染物含量的监测管理。此外, 还应采用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目前, 我国已有测土配方施肥、氮调控法、计算机推荐施肥等较好的计量施肥方法。采用这些方法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 有利于减少化肥的浪费,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7.浅谈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 篇七
【关键词】环境污染;风险评估
环境污染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治理环境, 创造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国大力践行环境保护,积极进行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工作,并在全国范围之内进行试验,但是目前发展仍旧十分滞后,难以达到世界水平。有些污染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如何防范风险是环境污染评估的着力点。目前我国总体上区域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较薄弱,缺乏理论深度和区域针对性,应急的内容远多于防范的内容。
1.建立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模型
1.1环境污染风险影响体系设计
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模型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对环境污染的污染程度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全面性的综合性评估。建立一个风险评估模型要经历几个步骤,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步:污染风险影响因子体系设计、研究区域空间数据采集、因子分级与数据提取、影响因子专题数据制作、影响因子数据合成分析、风险等级划分与环境污染风险程度分布图输出等几个部分。设计影响因子体系时就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选择最具代表性或者影响程度最大的影响因子来建立影响因子体系,有取舍的影响因子体系可以突出重点。风险防范体系系统地给出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事前的预防策略和应急准备策略,贯彻了“防范优先”的原则,体现了“削减现状风险,控制潜在风险”的思想。
1.2数据采集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的每一步过程都要尽可能的运用现代科技,实现高程度的智能化与专业化,提升风险评估的精确与数据采集的精度,为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对环境污染区域进行数据采集是一项十分浩大发的工程,这就需要利用现代科技,例如运用 GIS 工具软件的地图数字化功能,将各种影响因子的数据统计进行数字化输入,如果污染面积不是很大,影响因子相对较少,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图片等采集数据的输入,完善评估模型。环境污染的影响因子一般按照影响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则表明影响因子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越大。不同影响因子的分级阈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建模过程中,研究人员要根据实际的风险评估区进行具体的修改。
1.3加强风险的过程控制准备
过程控制侧重危险物质释放后但未与风险受体接触前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准备,包括区域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开展石化等重大风险源识别工作,建立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关联的环境风险源数据库,搭建开发区、区县层面的重点源监控体系,做好突发污染事件的风险监控。同时做好区域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制定区域应急预案,设置防范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报告与发布以及后期处置等环节的具体方案,明确分级预警、分级应急。根据相关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应急演练,做好跨部门的协调配合及通信联络。
1.4减少受体的暴露
减少暴露主要是针对受体采取长期或临时的控制措施、降低受体接触风险因子的机会,包括受体的布局调整、规模调整、暴露防护以及临时应急的疏散、撤离准备。把遭受集中风险源威胁可能性大的居住区、学校、医院等搬离危险暴露区;尽量减少可能暴露的受体数量、规模;对暴露程度低或无法搬迁的受体,采取设置防护隔离带等暴露防护措施。还要做好应急疏散撤离准备,从区域层面制定人群疏散撤离方案,开展宣传教育与疏散演练,增强应急疏散撤离能力和应急的暴露防护能力,确保紧急状态下迅速有效脱离突发环境污染暴露区并减少暴露程度。
1.5分区防范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风险具有较强的空间差异特征。基于环境风险系统,通过风险源和风险受体的调查分析,可评估风险源的危险性、受体的脆弱性和区域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性,并据此开展环境风险分区。避免在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能量型灾害易发区域布设风险源或运输危险物质,以减少诱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险。避免在商住区、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的区域、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附近以及上风向、水体上游的区域布设风险源或运输危险物质。对于已布设的危险源,应设法搬迁或关闭,减轻布局性风险。针对不同分区的风险特征,抓住形成风险的主要因素,将风险防范策略落实到具体分区,明确各分区风险防范的侧重点,提高突发环境污染风险防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显著降低环境风险或风险发生后的不利影响。
2.加强环境污染风险评估的建议
2.1建立环境污染监测系统
一个环境污染风险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风险的识别、衡量、预测、预警以及统计分析等,监测系统要小红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利用气象卫星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等,建立重要环境污染因素的監测系统以及数据模拟系统,并能够迅速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提高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工作的工作效率。风险源是可能产生环境危害的源头,风险源的存在是环境风险发生的先决条件,在危险物质的生产场所、贮存场所和污染排放口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在易发生爆炸、泄漏、非正常排放的控制单元和工艺环节安装压力、温度、浓度等指数的监测、报警与控制装置,做好监测监控工作,减缓风险源的危险性是降低风险最直接有效的策略,这也是防范优先于应急的主要原因。
2.2完善定损理赔体系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定损理赔体系,明确企业的责任,将环境污染的责任真正落实到位。在进行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时,相关部门之间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与环保部门等的交流,进行环境污染监测数据的传输与共享,以此实现更好的风险评估。在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之后,要及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和快速索赔,索赔要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保证公开与透明,提高环境污染索赔与治理的效率。
3.结语
风险防范体系系统地给出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事前的预防策略和应急准备策略,强调防范体系的区域针对性,能够为企业和地区决策者提供切合实际的管理指导意见,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环境污染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的理解与配合,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努力与奋斗,各个部门以及各个机构之间协调配合,才能保障环境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对我国的环境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科]
【参考文献】
[1]李华.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J].南京社会科学,2010.
【浅谈环境污染】推荐阅读:
重大环境污染罪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08-01
环境污染的反思07-04
环境污染解决方法07-10
四级作文:环境污染08-17
环境污染调查问卷10-11
环境污染专项应急预案06-16
重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06-17
环境污染论文3000字08-14
企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08-18
环境污染风险排查制度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