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

2024-07-05

甲午战争(共8篇)

1.甲午战争 篇一

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二)过程方法与能力

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再次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及《马关条约》。

三、教学难点

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按学案进行预习

第2课时:合作交流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 1.任务分工

2.重点点拨

(1)日本

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2)几次重大战役:黄海战役、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3)人物事迹:以邓世昌为首的广大官兵英勇抵抗、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抵御外辱、不屈不挠精神之所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再利用挽联和环翠楼门前邓世昌的雕像进行情感教育升华。

旅顺大屠杀:学生看课本插图,感受日军凶残的本性(4)屈辱签约-----《马关条约》

(5)教师总结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补充说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加剧对中国的争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但这也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我们看教材小字部分台湾人民发出的愤怒之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又一体现。

二、合作探究

1.说明了清政府的腐朽

2.清政府和腐败无能,和统治集团妥协退让

三、达标检测

1――7题 8题

四、小结: 课堂延伸: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抗战争;而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是非正义的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避战求和----直接原因

专制主义——根本原因

五、板书设计: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黄海大战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黄海大战经过黄海大战结果

二《马关条约》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双方代表《马关条约》的影响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六、课后反思

2.甲午战争 篇二

首先, 这次战争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天皇政权的对外扩张意识。不仅“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日本政府意识到依靠武力瓜分殖民地已成为世界潮流, 而且从战争中获得的丰厚战利品也使之更热衷于扩军备战及对外侵略。其次, 甲午战争为日本形成发动全面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体制奠定了基础。战争爆发后, 议员们纷纷向天皇和专制政府宣誓效忠, 从而使政府得以自由地决定临时军费通过了特别会计法, 并为支付巨额的军费募集公债。战后, 政府提出的扩军计划顺利得到议会的赞成, 而且议会与政府的部分权力也因战争的胜利逐渐为独立于政权之外的军部政治所夺。例如1895年实施台湾总督武官制, 1900年进一步发展为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 即规定内阁成员的陆海军大臣必须是现役大将或中将。

另外, 甲午战争使帝国主义思潮成为支配日本社会舆论的主旋律,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德富苏峰的“大日本扩张论”和高山樗牛的“日本主义”。这两种观点均主张日本应对外侵略, 扩张殖民地。

这场战争也将日本人历来对中国人的意识扭转了180度。在此之前, 中国是日本的老师, 日本人学汉字, 写汉文, 模仿中国各种文化传统, 凡外国过来的新鲜玩意儿都加个“唐”字, 以示先进文明。忽然一夜之间, 他们发现心目中神圣的尊师竟然不堪一击, 惊讶之余狮子大开口, 从此拉开了对中国侵略的序幕。

尽管在明治维新后的数十年间, 日本已逐渐摆脱了往日对中国的敬畏, 但还没有露骨地表现出来。当甲午战争结束后, 日本国内迅速弥漫起一种自大而又鄙视中国的风气。当时日本的各大报刊纷纷主张通过这次战争进一步征服中国, 由天皇来统治中国。《时事新报》刊登社论说“日本开战是为了文明开化的进步”, 内村鉴三甚至以英语发表论文说“中国是进步的大敌”, 这样一来, 在日本的一般国民中就产生了“战争有理, 蔑视中国”的心理, 为日本全面侵略打下了民意基础。就连日本小孩都唱起“支那佬, 拖辫子, 打败仗, 逃跑了, 躲进山里不敢出来”这样轻侮清朝人的歌谣。另据记载, 当时许多日本人甚至公然以“豕尾奴”之类的字眼直接辱骂首批清朝留学生, 使后者因无法忍受此种侮辱而愤然归国。

1874年5月, 日本政府借口三年前琉球船民因风漂至台湾而被当地居民杀害的事件, 派军队在台湾登陆, 结果遭到抗击, 中国清政府也准备派军队前往参战。进退两难的日本被迫求和, 大久保利通亲自来华谈判, 并利用清政府急于求和的心态, 以“抚恤”的名义得到50万两白银的赔偿, 结果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1879年, 明治政府派军队到琉球, 强制性地将1872年设置的琉球藩改为冲绳县, 此举遭到清朝的抗议。1894年春, 朝鲜南部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 其口号为“消灭权贵”“逐倭灭洋”。朝鲜政府无力镇压农民起义, 决定请求清政府出兵“代为征讨”。得知清朝出兵后, 日本援引《天津条约》, 也派出了大批军队到朝鲜首都京城, 名为“警卫使馆”。但此时朝鲜局势已经基本稳定, 于是, 清政府驻朝鲜代表袁世凯与日本驻朝公使达成口头协议, 停止增兵, 并逐步撤出各自的军队。日本政府却蓄意挑起战端, 不断增加在朝鲜的兵力, 同时指示其公使“促成日中冲突卜为今日只急务。为断行此事, 可采取任何手段”。同年6月, 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提出改革朝鲜内政方案, 遭到拒绝后又向清政府连续提出两次“绝交书”。7月23日, 日本军队占领朝鲜王宫, 扶持傀儡政权, 迫令其“请求”日本军队驱逐在朝鲜的清朝军队。

3.重读甲午战争 篇三

愈演愈烈的钓鱼岛争端,让我们回到近120年前中日之间的一场“对赌国运”。

我们回到1894,回到威海卫,回到刘公岛,回到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谈判桌前,回到一个时代。

1895年北洋海军于刘公岛全军覆没,标志着甲午战争的失败,也标志着清末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东亚两大国“对赌国运”,检验的是双方几十年来励精图治的成果,历史书上的说法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同时也标志着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甲午战争深远影响了远东战略格局,并且拉开了近代中日矛盾冲突的序幕。直至今日,在钓鱼岛、东海等问题上诉其根源,与此役也有干系。

历史早已过滤掉复杂的情感,只留下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与数字,如果简单地重复它们当真就如黑格尔所说:“我们从历史中所学到的惟一东西是,没有人能够从中学到任何东西。”

这场战争中充斥着太多的荒谬性。

甲午战争被看作是中国民族的觉醒,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曾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向伊藤博文谈道:“余认为今回的战争得到两个好的结果,第一是欧洲的陆海军作战方式,被黄色人种成功应用得到了验证。第二是永眠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

100多年了,我们依旧在问,到底为什么失败?我们真的醒了吗?

而今,钓鱼岛争端已超越钓鱼岛本身的范畴。可是,我们依旧心怀惴惴,面前的那个岛国,虽然GDP已被我们超越,却依旧让我们心慌。

一个民族的百年挣扎,到底缺失了什么?

国民性大批判: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制度

甲午战争提供了一块再好不过的切片,让我们能仔细观察一个曾经强有力的组织如何退化及最终死亡。一切历史最终都是思想史,单纯的历史事件不会重演,但是人们在应对挑战与挫折时的反应,却可能遵循类似的模式。

一场战争,却让我们汲取了很多东西。一直到今天,似乎还在反思。一方面对日本满怀怨恨情绪,另一方面又在各个方面“崇拜”着这个近邻。

甲午战争,展现出的是中国国民性的全面崩溃。甲午战败后,梁启超系统总结了中国国民性。他认为,中国人的第一个缺点是“奴隶性”,甘于忍受暴君异族的统治,不敢起来反抗;第二个缺点是一盘散沙,不团结,只重私德,不重公德;第三个缺点是“民智低下”“智慧不开”,依赖成性,遇事退缩,缺乏尚武精神和进取气质。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里说,中国缺乏“属于精神的所有东西,如自由的实体精神,道德心,感情,内在宗教,科学,艺术”。

然而,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制度。甲午战争仅仅打开了这个民族的一个缺口,100多年的自我反省与修修补补,不过是一场虚胖的游戏。

历史学者张宏杰说:“可惜,迄今为止,梁启超沉痛批判的那些国民性缺点,大部分还鲜活地扎根在社会深处,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事实上,这反映出的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成功,或者说现代化的久而无功。”

4.《甲午战争》说课稿 篇四

2010-04-09 00:00 来源: 作者:咸安区实验中小学---镇方敏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12

一、教学理念

1、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1、现在的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现在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难点: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四、教学目标

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能力培养: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

(1)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五、教学方法

1、角色访谈法

2、讨论法

3、分析法

4、多媒体直观教学

5、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六、教学创意

1、本课教材共分为黄海海战、《马关条约》二个子目。为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做了变动,教学线索安排如下:

战争起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启示

2、根据以上线索,重新组织教材并适当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七、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惨败,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甲午中日战争》。

2、战争起因。先放映《甲午中日战争》片段(突出邓世昌事迹),让学生感受他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提问:影片中的人物大家认识吗?你认为在他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知道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吗?

提问:你认为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战争的经过。战争经过包括: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每个战役的特点。再现战争场面,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要点,启动思维,深化知识。讲完经过后,然后展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战败,割地求和”。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

让学生去思考探讨(着重解析黄海之战、威海卫之战、清政府抗日路线、决策的原因及结果),得出全面的结论。(第一,黄海之战是近代中国加强海防后一次大规模海战,邓世昌所率领的舰队英勇抗战,全体将士为国捐躯鼓舞士气,表明了爱国官兵誓死保卫海防的民族气概,它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保家卫国,反对外来侵略必胜的信心。第二,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第三,黄海之战后,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清军抵抗的少,退让的多,它说明在腐朽的封建王朝统治下,中国的海军不具备捍卫海防的能力。)

4.战争结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由学生阐述危害后进行反思,对外妥协退让不能避免战祸,妥协只能葬送自己。课外链接 在割地一目里,要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割台”的原因,从现实角度明确反“****”的责任感。5.战争影响。教师引导安排活动:

活动方式:以采访形式分成五组,一组为记者,一组为日本,一组为中国,一组为美国,一组为英国。

活动内容: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6.教训与启示。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课后小论文)?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以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为论据,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结合中国现状谈谈你对“和平崛起”理论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八、教学反思

由于本课内容是黄海海战及《马关条约》签定和影响,要让学生解释甲午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所以如何引导分析成为关键,我基本能做到这点。但遗憾的是对几次战役的经过讲解不够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完善。以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为论据,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结合中国现状谈谈你对“和平崛起”理论的认识。

九、教学效果检测

材料1 “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功,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2 1895年,京师城门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甲午”和“孝钦皇太后”各指的什么?

(2)材料2中反映了当时的哪三件事?你认为这三件事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从这三件事的联系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感想] 在《夜深沉》的乐曲中出示丘逢甲像及其《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结合本课内容,说出自己的感想。

5.甲午战争观后感 篇五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

电视机里一个一个学者教授都在述说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们难过、愤恨,但是我们手中却拿着印有”MADE IN JAPEN”字样的0.38记下我们的感想。经过了一世纪这么漫长的岁月,现在的我们能说伤痛吗?或许在那40分钟,我们是吧。,请保留此标记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但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可以伤痛,但那不是重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理,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结局。看完这卷影片,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看了《甲午战争》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甲午战争观后感

唐刘晖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片子,这是一部关于我们和日本的海战片。看完后,它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这外片子讲的是我们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争,当时我们中国人里有很多贪生怕死的小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官,一看到日本军舰就抱头鼠窜,独自一人跑到后舱躲起来中。幸亏一个炮手很勇敢,他虽然知道私自放炮会砍头,但是为了同伴,他还是毅然的开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还扯下了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为那些做官的感到耻辱,看到这,我心中充满了愤怒。

邓世昌(邓小平)当时率领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一塌返回中国时,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当时慈禧太后贪图享乐荣华富贵,用掉了上千两银子,让我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造军舰上的炮弹,可是我们是不屈的中国人,没有了炮弹,我们还有枪„„但是,日本人的两个鱼雷,船就被炸沉了„„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虽然很悲剧,但是它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6.对甲午战争的评价 篇六

甲午战争前的清政府,看到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在一系列的军事对抗中,已经不像鸦片战争时那样,洋人几艘炮舰就应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飘飘然。又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意识到西方人并无意吞并国土,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甲午战争的惨败,虽然清政府认识到加强军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太晚了,但给全体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无论是以后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以此为前车之鉴,对中国海军的成长有催生作用。

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中国的大门被强制打开,外贸被强制进行,虽然有很多是被迫的,但是也开启的中国近代的新纪元。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社会矛盾方面,由于巨额的赔款,劳动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聚合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并由此把旧式的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2)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沿海和长江流域直接受到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战争影视作品及文学作品

就文学作品而言,有经典之作如《苦菜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风云儿女》、《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等等。这些作品都要一个共同特点,人物个性突出,情感丰富。有英勇善谋的勇士,有鲁莽豪爽的仗义之士,也有私欲熏心,狡猾贪荣,贪生怕死的小人、汉奸败类;更有凶残、野心勃勃的侵略者形象。作者在人物刻画下笔相当有份量,从语言上看,作品文字朴实无华,富有情感,既能平铺直叙,按情节递进,又曲折变化,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心理,给读者回肠荡气感觉。就风格而言,作品酷似寻根文学,着重乡土、山村、平民百姓、自然风光描写,贴近农村现实,向读者展现的不仅是对勇士的敬爱,对侵略者的憎恨,更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巍峨凶险的山脉,一马平川的平原,莽莽的山林,茂密的青纱帐、芦苇,还有苍凉的陕北黄土高坡,湿润的江南水乡,炮火中求生的苍苍民生。很明显,作者在表达个人对战争的思考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唤起读者爱家卫国情怀。跟经典作品相比较,无论在选材、情节构造还是人物塑造,现代作品很明显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如近年来发表的作品《狼毒》、《龙门山武工队》、《喋血长江口》、《一彪人马》、《梅花上将》、《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等。尽管还是抗战题材,但无论在语言上,还是情节都已经非常现代化,基本上这些作品已经不再局限于乡土文风,略过环境描写,重点手笔放在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描述方面。在立足于历史前提下,增加动作虚构语言特技。之所以有这样的风格变化,其影响因素及结果是必然存在的。一是读者的阅读需求不再拘束于旧文风,二是商业利益的推动,要求作家在文笔上必须有所突破,迎合读者、出版商口味,更加现代化。经典作品与现代作品共同特点是:历史事件、决策、人物、情节忠于史实,个别次要事件、情节不拘泥于历史,这一点在创作上完全忠于原则。由此看来,抗战题材作品有两方面的过渡,即是从质朴的语言风格向现代文风转变的过渡,二是从原始的事件情节向历史事件及虚构事件多元化相结合过渡。相对文学作品而言,影视作品更加直观、形象化。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商业利益是推动影视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所展示的审美视野、教育涵义远远比文学作品更加有力度和时效性。毫无疑问,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发展道路大致相同。提起抗战电影电视剧,我们很自然的想起七八十年代那些经典之作,比如电影《小兵张嘎》、《风云儿女》、《地道战》、《地雷战》、《烈火金刚》,电视剧《吕梁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这些影视作品局限于当时电影制作成本和拍摄技术,场景较为逼真,没有多少道具辅助,更不讲究特技效果,相对而言比较老土。从情节上看,这些作品非常贴近原作及史实,没有明显的“插曲”;就电影艺术方面审视,六、七十年代的抗日影视影片顶其多只能充当观众低级精神消费品,但也恰恰符合当时社会文明状况。很明显,影视作品质量的提升需要更好的发展环境。第五代导演在审美上很自然,也很必须地向前迈进了一步,不再按部就班式地套用前导演的制作方式,摆脱大场面,多人物场式,更加注重视觉和细节,进行新的尝试,突破传统。

八、九十年代优秀的抗日影视大多来自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这些作品像其语言及内容的创新成为中国抗日影视史上的里程碑。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陈凯歌的《黄土地》;吴子牛导演,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晚钟》;张艺谋导演,连获十二个国际大奖的《红高粱》。像《红高粱》这样的作品,没有炮火纷飞、杀气腾腾的战斗场面,只有一小群被日本侵略者压迫、凌辱,最终忍无可忍站起来反抗的民间壮汉。更为巧妙的是,张艺谋在这种题材作品中插入一段鸳鸯戏,以婚嫁开幕,在悲壮的搏斗中结局,非常强烈的对比。原本应该美满收场的红花轿、唢呐声、高粱酒、野合慢慢演绎为鲜血、刺刀搏斗的进程。我们不敢忘记,小鬼子用枪逼着徒弟紧握牛刀剥师傅的皮时的惨景,相信每一个中国人此时都会热血沸腾。张艺谋很巧妙地捕捉视觉效果,结合中国人心理,以小见大,促成《红高粱》这么一部史上大作。利润的驱动,明星大腕的加盟大大提升抗日影视制作成本和影片质量、可看度。《苦菜花》、《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太行山上》、《茶马古道》、《狼毒花》等红色经典先后在个卫星频道、央视热播,反响强烈,收视率居高不下。由王新民总导演的《新平原游击队》一面沿袭刘知侠的原著,另一方面加入许多新元素,增加动作特技,无疑是抗日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新亮点。影片围绕刘洪、李正两人在枣庄、临城一带开展游击活动,破坏沿线铁路,分散敌军对山里八路扫荡势力。导演结合观众喜爱武术动作影片心理,增加打斗场面,是一大看点。电视剧《小兵张嘎》大大地拓宽了早期电影《小兵张嘎》情节套路。以三个年少无畏的小孩为主人公,帮助地下武装与敌军周旋斗争,充分展示小八路机智、胆大个性,同时也似乎过于贬低敌军血腥、凶残、狡猾一面,剧情近于戏剧化,不够符合史实。类似的作品还有潘长江的《举起手来》,表面是抗日题材电影,实质完完全全是喜剧搞笑片子,仅仅只是,也只能满足观众无厘头心理需求,与艺术审美偏差甚远。相反,明星加盟的《狼毒花》、《太行山上》、《茶马古道》一度火热卖好,促成其热播的原因不乏影帝梁家辉的演技魅力和动作明星于荣光实打身手。美中不足的是,近年投影的影片几乎不怎么反映当时国民党与日军正面交战,除了《血战台儿庄》(1986)、《七七事变》(1995)、《亮剑》(2007)之外,很少片子涉及到这一题材。我们不否认这其中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导演没有把审美视野高度、全面化,毕竟电影无疆界,现实的,虚构的,都可以制作。正视现实,注重大众化口味的片子才能赢得高票房。中国电影能立足本土,走向世界是因为背后有灿烂的地域文化和武术文化,中国电影不管发展到何种程度,只能够不断挖掘新元素,而不可能脱离本土文化而另立门户。这同样要求作为导演,审

7.甲午战争 篇七

关键词:甲午海战,大学生,警示,思考

今天重温中日甲午战争这段历史, 是为了促进当代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对启迪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甲午海战过程

1. 战前局势

日本方面: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 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 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中日甲午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

中国方面:处于清朝晚期的中国,洋务派掀起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一度出现“同治中兴”景象。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建立,成为亚洲一个比较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清政府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所谓的“中兴”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蓬勃发展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2. 战争历程

(1)第一阶段,1894年7月下旬,中日两军在朝鲜境内开战。陆上重点为平壤之战,这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 平壤城的地势非常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清军还得到朝鲜人民的支持,但由于驻平壤主帅叶志超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 导致平壤之战以清军大败告终。清军狂奔五百里,一路逃至鸭绿江边,并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则一路高歌猛进,占领朝鲜全境。海上关键战役为黄海海战,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这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远东战区所罕见。海战的结果:北洋舰队损失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5舰受重创,死伤官兵600余人。此役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并未完全战败。然而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2)第二阶段,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鸭绿江江防之战,在不到三天内,清朝重兵近三万驻守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金旅之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关键一战,清军统帅置诸军于不顾,乘鱼雷艇逃跑,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号称“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第二天就陷于日军手中,日军攻陷旅顺后,即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4天之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2万余人。随着清军节节败退,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 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是急转直下。

(3)第三阶段,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日军占领威海卫城后,威海陆地悉数被日本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随后,丁汝昌在主降将领的胁迫下自杀,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辽东之战中,清军先后四次发动收复海城之战,由于指挥不力,皆被日军击退。日军乘胜追击,从海城分路进攻,仅十天时间,清朝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3. 战争结局

中日甲午战争,以清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结束。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而随后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更是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二、战争失利原因分析

1. 外因

战争对手日本方面:甲午之年,日本国正如旭日东升,中央政令畅通,以天皇为绝对核心,如同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高度集权化,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杂音阻力,从决心与清国一战,疯狂汲取资源备战,到战场指挥畅通,莫不如此。日本以一国之力对付李鸿章北洋一派系之力, 用拳头去打伸开的五指,取胜也是顺理成章。

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总吨位27000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最大的是扶桑舰四千多吨,总吨位约17000多吨。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日本还出动间谍组织和人员潜入中国,加紧对中国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和渗透。

2. 内因

(1)军事实力差距是直接因素。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当时北洋水师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这是因为此时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为了准备她在1894年的六十寿诞,将这些费用来修建颐和园,供自己“颐养天年”了。所以尽管北洋海军官兵个人战术素养强于日本海军,但由于炮弹质量低,火炮射速慢, 舰船航速,、燃煤质量差、修复能力弱等因素,在战争已经朝着技术化的方向愈加发展的19世纪末期,装备上的落后是致命的,是官兵个人素质无法扭转的。

(2)传统中国与近代化格格不入的思维观念。传统思维成为海军疾速发展的“绊马索”,中国为大陆国家,并无在海洋扩张攫取利益的兴趣,海军仅仅是巩固海防的“守城役”,而非扩张的“马前卒”,在没有持续海外经济利益的支撑下,需要极大国力持续投入的海军自然成了无根之萍,在海洋上化作一声“零丁之叹。”

(3)历史环境对中国也极为不利。大清帝国早已是斜阳西下,太平天国起义对于晚清财政和权威都带来了极大的打击。清国中央无不担心地方势力坐大,多方面限制李鸿章北洋系的发展,开战后频繁对丁汝昌等北洋将领横加诋斥。而地方派系各不所属,陆战阶段旅顺守军群龙无首,没有统一指挥,山东陆军分属于北洋系和山东巡抚李秉衡, 李秉衡为了保存实力,对北洋舰队的覆灭见死不救。

(4)这场战争失利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前近代化的王朝无法与近代化国家抗衡。清国稚嫩的改革之肩扛着着天朝上国心理、祖宗不变之法、儒家传统思维、 科举制度、绿营八旗生计等重负,加之正处太平之乱后的帝国暮年,其迈向近代化的改革步伐只能踉踉跄跄地蹒跚而行。清帝国非近代化国家,在传统农业社会小政府这棵树上,长不出近代军事的绚丽之花。

三、带给当代大学生的警示与思考

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是一个问题。黑格尔曾经说过,“历史给人们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所以,一场已经过去120年的战争,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早已如柳絮般飘逝在无情的岁月中,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清朝末期相比已是天翻地覆,警示与反思更是难上加难。然而, 普坦汉姆曾说过:“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中国古代也有“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之语。乾隆盛世之下的大清王朝,何尝会想到几十年后被西方战舰大炮轰破国门之境遇,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当代大学生应该要了解这段历史,深入这段历史,思考这段历史。

1. 中国的强大必须有中国共产党这样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一个国家的强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100多年前的清朝,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明争暗斗,最高领导人慈禧太后操弄权术,清除异己,自私自利,在战争时期挪用海军军费为自己祝寿,为担心地方势力坐大,多方面限制李鸿章北洋系的发展。而在战争期间各方势力只求自保,坐视海军覆灭而不救援, 甚至将整场战争演变成整个日本国对李鸿章北洋系的战争。而现代中国的强大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这样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才带领中国人民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震惊世人的一系列成就,才有今天大学生们的美好生活。但是在西方极端势力对中国共产党大肆诽谤诋毁下,误导了许多青年,包括部分大学生在内,没能正视中国国情,提出所谓西方式民主,意欲分裂中国。所以,当代大学生更应从甲午战争血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走至今日之不易,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才是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根源。

2. 要顺应时代潮流,善于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军科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将军在谈到甲午战争时曾说到:“甲午战争作为一段耻辱史,对中华民族来说锥心刺骨,历史教训非常深刻,落后必然挨打,实际上战斗力的较量就是科技和人才的比拼,我们不仅输在体制上,也输在科技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至理名言,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与是否顺利时代潮流,是否善于学习先进的科技紧密相关。甲午战争之前,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日本科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清朝,使日本在战争中占尽优势,如日本专家下濑雅允研制的炸药使日军在海战中具有了很大优势,炮弹威力大,北洋水师深受其害。可见日本科技发展极大推动了日本走上强国之路。 当今信息化社会,学习先进科技更是至关重要,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应固步自封, 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学习先进技术。

3. 人人只考虑私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甲午战争失利,是清朝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结果,人人只谋私利,为了私利什么都可以出卖,甚至大发“国难财”。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普通士兵,大部分人心里只有私利,没有民族和国家。 慈禧挪用军费为自己祝寿是为私利,平壤之战中叶志超率军狂退500里是为私利,山东巡抚李秉衡对北洋舰队的覆灭见死不救是为私利,主降将领胁迫丁汝昌自杀是为私利,其间虽有邓世昌、林永升等不为私利的民族英雄英勇奋战,但却未能改变大局。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下,强调个性和自由,但也使当代部分人缺失了公德心,自私自利之心严重,以致出现了“老人摔倒了,到底扶不扶?”这样的世纪之问,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去除私利、心存国家民族,确实是教育的难题。而通过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好好思考,如何做好自己,如何使中华民族成为有希望的民族。

4. 珍惜爱护身边的英雄,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现今的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颠倒黑白,抹黑英雄,洗白败类。甲午战争失利的罪魁慈禧太后,居然被人美化成有佛心存慈悲的善人;对战争失利影响巨大的李鸿章,被称为晚清第一伟人;还有人把甲午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单纯从战术角度怪罪在丁汝昌身上, 而忽视了大环境。对历史上的一些著名英雄人物,却大加诋毁,有人大骂岳飞 “迂腐,干吗不去造反”;有人把当代的英雄予以歪曲丑化,甚至出现了著名主持人在酒桌上污蔑毛主席的事件。郁达夫在鲁迅先生去世时曾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 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对身边的英雄不去珍惜爱护,这是最愚昧无知的事情。当代大学生应珍惜爱护身边的英雄,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8.甲午战争的文化沉思 篇八

武士道精神是大和民族之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重荣誉而知耻,以流血为荣,以流泪为耻。对于武士而言,他们视武士荣誉重于生命,倘若他们认为自己有辱领主的荣誉,就会自杀以谢罪。一言以蔽之,武士道就是为了荣誉看透死亡,而且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亳不犹豫地死。要成为真正的武士,都得接受魔鬼般的训练,甚至野蛮的考验,磨炼出他们冷酷、忍耐、冒险的鲜明性格,这也成为日本的民族性格。他们只崇敬强者,从不怜悯弱者,这种“重荣誉而知耻”的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大和民族的血脉,影响着日本一代又一代人。

明治维新以来,西方先进的军事思想和武器装备与武士道精神相结合,使日本军队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最野蛮强悍的军队。正是凭借这支军队,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横行肆虐,“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让对手无不瞠目结舌,也让一些对手精神崩塌,放弃抵抗。

培根曾言:“任何国家之所以伟大,主要在于是否有尚武的人种。”战国尚武,但自秦朝统一中国后,统治阶层极力推行符合其利益的思想文化,桎梏国民思想,国民重“内修文德”,轻“外治武功”,多讲明哲保身,莫谈国家政治,无一不颓损人之雄心,消磨人之豪气,使国民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温温如菩萨,戢戢如驯羊。梁启超说:“不数年遂使英颖之青年化为八十老翁,形同槁木,心如死灰。”蔡锷则说:“中国之教育,在摧残青年之才力,使之将来足备一奴隶之资格。”

甲午战争之前,《北洋海军章程》规定:“总兵以下各官,皆终年住船,不建衙,不建公馆。”实际情况是“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挈眷陆居”;水师最高指挥者丁汝昌,在刘公岛盖铺屋,出租给各将领居住,以致“夜间住岸者,—船有半”。

甲午平壤之战结束后,日军在清理清军遗弃物品时,发现卫汝贵妻子给其的信:“君起家戎行,致位统帅,家既饶于财,宜自颐养。且年事已高,望善自为计,勿当前敌。”此信后来被日本作为败军亡国的反面教材警戒其国人。

北洋水师营务处总办罗丰禄也好不到哪儿去。生活在环境幽雅的天津紫竹林,没有在筹划战事上劳思费神,却利用自己在北洋水师统帅层的特殊地位,通过关系把侄子调离硝烟弥漫的前线。在战事紧要阶段给妻妾的信中,罗丰禄关心的几件事是:一旦撤换北洋大臣李鸿章,自己在官场上将失去后台;战争最好早日结束,中日最好早日议和;一旦和议成功,就会接妻妾子女回天津团聚。家比国大,只能看到家里那点蝇头小利,哪能有国家和民族担当?哪里又会有什么精神可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士道“受命忘家忘亲”的精神。甲午战争期间,在中国腐朽的统治者仍在贪图享乐筹摆宴会之时,明治天皇在大本营亲自领导作战。牙山战后,天皇亲自谱写歌词:“我勇猛之兵士,踏过彼我之尸体,奋勇前进,那是牙山之本营。前进、再前进,凯歌三唱。”黄海海战后,天皇敕令嘉奖有功官兵,亲自为牺牲官兵举行祭奠仪式,还再次亲自谱写军歌《黄海的大捷》,歌中唱道:“忠勇义烈之战,大破敌之气势,使我国旗高照黄海之波涛。”时至今日,日本人仍不喜欢《红楼梦》,他们认为《红楼梦》过于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缠缠绵绵,不符合大和民风,而酷爱《三国演义》和关云长,能使他们陶醉于豪情壮志之中。

清军多阱明哲保身,与身家性命相比,气节轻如毫毛。中日甲午之战,从丰岛海战、成欢、牙山之战、平壤之战、黄海之战,到威海之战,清军少有与日军血战到底的气概,反而屡屡出现将帅先逃、士兵溃散之事。成欢、牙山之战,叶志超主力狂奔五百里逃过鸭绿江。黄海海战,“广甲”号管带吴敬荣临阵脱逃。旅顺保卫战,卫汝成、龚照玙、赵怀业、黄仕林率先逃跑不战自溃。最后至威海卫保卫战时,发展到一些人集体投降以图保一命。营务处道员牛昶炳请降;刘公岛炮台守将张文宣请降……面对全军崩溃的局面,丁汝昌命令沉船,无人奉命,再命令舰船突围,也无人奉命。最后军士抽刀胁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自杀。丁汝昌自杀前给李鸿章发了份电报:“纵有舰沉人亡而后已的决心,但现今众心溃乱,已不能有所作为。”

旅顺大屠杀过后,日占领区内的民众,固然有舍生取义者,却极少,“更多人竟然以能在日军中找一份牵骡马差事为荣”。在甲午战争结束十多年后,女革命家秋瑾仍在喟叹:“忍看眼底无馀子(男儿),大好河山少主人。”日本占领东北期间,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这样像样的个人反抗,却没有中国人进行过。

实际上,这种奇怪的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1931年,日军策划“九一八”事变。日本兵力不足2万,中国东北军达20多万,结果3个月丢掉东三省。在日本人扶持的伪满政府中,伪满高级官员东北人有35人,占被统计人数的71%,奉系背景占82%。投降日军充当伪军头目的国民党将级军官,至1943年时即达58人之多。追随汪精卫降日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居然也有20人,并成了南京伪国民政府的基础。在抗日战争中,伪军人数达到118万之众,与侵华日军数量基本相等。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闻。

反观日本军人,一向以投降为耻,投降回去也要“谢罪”,名字不能列入靖国神社,家人享受不到抚恤,子孙几代人都会蒙羞。甲午战争平壤之战前,面对战场上的不利形势,日本枢密院院长兼出征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对军官们训示:“万一战局极端困难,也绝不为敌人所生擒,宁可清白一死,以示日本男儿之气节,保全日本男儿之名誉。”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中,日军宁死不屈者众,而投降人数极少。

平型关之战是林彪的得意之作,战前他反复给部队交代要抓些俘虏。战斗结束后,八里长的狭沟尸横累累,1000多目军战死,居然无一被俘。为了抓到俘虏,八路军付出惨重的代价。有一位营长背起一个半死不活的日本伤兵,准备送往急救站。半路上伤兵稍稍缓过劲来,一口咬掉了营长的耳朵。电影《太行山上》有个镜头,一位女战士发现躺着个日本伤兵,受了重伤,还在呻吟。女战士掏出纱布准备为他裹伤,那伤兵却扬手将刀刺进了女战士的胸口。战斗中的确有这样的真实事例。这么大的伏击战没有抓到一个俘虏,在我军战史上尚无先例,也让林彪惊诧。而这1000多日本兵都是些什么兵呢?这是一个辎重部队及其护卫部队。日本的后勤兵尚且如此,何况其主力。

中国知耻而后勇实现大变革

1894年的中国是一盘散沙,甲午一役让一部分优秀儿女知耻而后勇,在中国大地上拉开了最为剧烈、最为急促的大变革。启蒙、自强与救亡,汇聚成时代主旋律;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历史鸿篇巨制次第展开。其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相继走上历史舞台,都以不同形式回答了甲午之耻。

孙中山知耻。1894年6月,时年28岁的孙中山,将八千余言的《上李傅相书》转呈李鸿章,直指器物层进不足以胜西洋。结果不被采纳。3个月后,黄海海战失败,孙中山愤然长叹:“知清政府积弊重重,无可救药,非彻底改造不足以救亡。”当年底,孙中山赴美成立兴中会,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呐喊。1911年,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古老的中国告别专制,走上共和之路。

毛泽东知耻。上世纪60年代,他谈到中印领土争端时斩钉截铁地说:“不能做李鸿章。”这个出生在甲午战争前一年的湖南人,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这一“甲午产儿”组织开始,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精神崛起之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最终实现民族独立与阶级解放。究其一生,毛泽东从来不曾忘记甲午。年轮转过一甲子,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场。毛泽东以“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的胆魄,敢于同世界最强国交锋,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生生从鸭绿江畔赶回“三八线”。毛泽东知耻而后勇,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抗美援朝打出的精神高地让世人景仰,让对手从此害怕“毛泽东化”。这是毛泽东给中华民族留下的精神遗产,至今仍让我们享用。

邓小平知耻。在事关民族荣辱的原则问题上,从来不让步。1982年,面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不愿把香港主权归还中国,邓小平断然作答:“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中国人穷是穷了点,但打起仗来不怕死!”那一刻,他一定想起了甲午战争带给中国人的耻辱!

在人类历史上,穷兵黩武的民族一个接一个冒出来,但基本上是昙花一现,要么没落消亡,要么回归正途、涅槃重生。似乎,日本在二战中的惨败使武士道精神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千年形成的基因怎么可能轻易变种!看看今天日本政要和国民对靖国神社的顶礼膜拜,就知道武士道精神仍未消亡,也没有改邪归正,随时可能掀起西太平洋的惊涛骇浪。

中华民族的崛起是精神的崛起。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武士道精神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武士道,服力而不服理,借用别人的力量战胜它,它仍然是心腹之患;只有用自己的力量彻底战胜它,才能真正臣服于你。怎么应对武士道?还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那句话长中国人志气:“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什么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就是要有点李云龙这种“亮剑”精神。

上一篇:公司员工工作突出表扬信下一篇:新学校论坛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