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2024-08-14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精选10篇)

1.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篇一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专题”教学策略初探

【内容摘要】从增进初中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自觉度、深度和效度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自说、议说、导说的教学方法,营造自主、轻松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学生在回归生活的口语实践中,逐步养成文明和谐地进行口语交际的素养,促进学生的学力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口语交际

实施策略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的七、八年级上下册均编排了“口语交际”专题课程,使之成为推进中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路径。

如何在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对各个交际情景的参与意识与情意态度,锻炼学生相应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教师在实施课程时需要集中攻坚的问题。本文试从自觉度、深度和效度出发,以自说、议说、导说的教学方法来构建教学支架,探究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些实施策略,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一、以趣味激“说”,提升自觉度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自觉地独立思考,从信息源、各种载体和交往中获取信息而内化的过程。口语交际课中,学生的自学主要体现为学生参与情境对话的意愿和语言表达的诉求。因此,突破其“有口难开”的心理障碍,激发其“说”的本能,才有实施课程的可能,并且这种刺激应该是贯穿课堂始终的。这要求教学的各环节中,具有能激起学生自愿投入口语交际的兴趣点,并用之串联整个课程设计。

这些兴趣点,可以通过显性的、较易操作实施的教学手段来设置,如:

1.语言激情。教师本人生动活泼的导入语、各个教学环节间精巧的过渡语、对学生课堂表现的精妙评价语,能使学生始终具有饱满的学习情绪,产生表达欲。

2.资源生情。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声像效果来创设逼真的交际情境,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3.对象传情。由师生共建的彼此熟悉、亲切友好的交际群体,能给学生营造最为轻松惬意的交际氛围,使其更乐于主动表达。

兴趣点也可以通过那些隐性的、渗透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来创设,如:

1.精选主题。根据口语交际专题的不同要求,教师要设计富有生活气息,实用性较强的主题活动,比如“我是小小调解员”(旨在培养劝说的能力)、“我来为你讲名胜”(重在培养解说的能力)、“我来说新闻”(意在培养评论的能力)等等,让学生进行各类角色扮演,以角色体验挑起学生的话语权。

2.巧换情境。将同一交际主题中的对象身份、对话背景、对话场合进行当堂切换,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教学“开场白”专题,可以设置班会开场白、运动会开场白、元旦晚会开场白、颁奖仪式开场白等多个情境,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模拟情境中乐于表达。

3.整合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口语专题中的勾连点来进行整合备课,使得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走向系统化,而非各个教学专题独立为阵。例如八年级上册“一姿一容总关情”和“假如我是导游”两个专题,教师可以从如何利用态势语辅助口头表达的角度,将两个专题进行整合备课。

二、以议论助“说”,拓展深度

议论,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同学之间互惠共进式的合作学习。这意味着学生有了自主进行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后,不应由教师说“单口相声”直接教授口语交际知识,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专题讲座;而是依然要以人为本,让学生通过议论来出声地思维,探究生成出进行口语交际的相关方法,做到不仅愿意说,而且能说得好、说得巧。学生间的议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同桌二人互说、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全班探讨、自由辩论等,保障学生有自主表达的充裕空间。当然,学生由怕说到想说,这是需要教师耐心等待的,不能急于求成。在实施议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分阶段来达成,先从同桌二人互说、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学生独立思考、打好腹稿、面向全班说的形式,最后再到学生们争相说、打擂台、辩论等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议论不应是盲目、宽泛、浅显的,教师要善于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给学生创设符合学生情智发展发展规律的问题,使学生的议论具有探究性和一定深度,从议论中自然习得口语交际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例如教学“婉转拒绝”专题,教师可以先出示因语言生硬、不分场合、不顾谦敬等不同原因导致拒绝不当的若干生活实例,然后给出议论的话题――“根据所给事例,议一议如何做到婉转拒绝”,从而让学生通过议论,自然学会婉拒他人要求时需要注意根据不同场合、对象,用恰当的表达和委婉的语言,才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

通过有探究性的议论,学生就能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主动地自我纠偏、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关口语交际的相关方法和注意点,避免了老师向学生填塞口语交际常识的生硬和概念化。学生在议论中习得的知识,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养成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三、以引导促“说”,增进效度

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鼓励可以产生奇迹。这启示我们若能对学生传递期望和赞美,就能产生暗示效应,激发其潜意识的能量,使其进步更快、发展更好。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时候,一定会遇到“说不下去”的瓶颈。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就显得尤为必要。引导的宗旨是坚定学生“说”的信念,增进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实效。教师引导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适时引导。以“当一次主持人”专题为例,如果学生的串词设计不够理想或者不得要领,教师可以出示几则经典的串词实例,将这些串词中体现相同手法的语句标注出来,让学生体会,引导他们发现特点,从而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设计串词的常用技巧。教师的适时引导,能避免学生在障碍面前熄灭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欲望,消减其畏难情绪。

2.及时肯定。呵护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信念,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应该是扎根于整个课堂的。教师的评价语要避免总是使用“说得很好”、“讲得不错”等空洞单一的语言,要多使用例如“你的语速很合适,如果再注意一下语气语调会更好”、“你的语言很优美,再加一些激情会更有感染力”等细化的语言,更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切实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3.不时实践。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内外不同形式的,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口语交际,如采用全班轮流制不限主题“每日一人一讲”、成立演讲社团和校内记者播报站、鼓励学生担任当地博物馆等展馆的“志愿讲解员”或者风景名胜区的“一日小导游”、与社区联谊举行相关主题活动、支持辅导学生报名参加主持人比赛或者演讲比赛等等。

在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努力整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自觉度、深度和效度,将其渗透于课堂设计的各环节和课外拓展的各方面。以期能优化口语交际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结构,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实践走向常态,逐步养成学生自觉、自信、自如地进行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引导他们走向更深广的交际情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罗森诺尔.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2.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篇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口语这一人类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自然担负起社会交际的重要任务, 而口语交际能力就成为当代人适应社会, 满足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因此,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而探讨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理应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在小学语文学科中, 口语交际不是以往单纯的听说训练, 而是听话、说话的发展, 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 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乐于表达的愿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应变能力。口语交际教学还包括针对交际环境、对象和交流目的、内容以及变化情况, 这是一种内容丰富多样, 表达灵活机智, 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1、课前准备

教师要在上课前一两天或更早的时间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使上课时有足够材料做话题进行交际训练。课前准备的内容可因课而异。同时有些口语课的前期准备需要学亲自生动手操作。如一年级口语交际命题“我们的画”, 教材配有一幅图, 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准备画展的场面, 他们有的在构思, 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 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活泼有趣, 激发了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 也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课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即自己画了什么, 为什么要画这一内容。很显然本课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动手准备一幅画, 并把自己的画带到课堂上。接下来, 在学生相互欣赏和询问对方小制作的制作方法时, 口语交际就自然展开了。

2、创设情境

人的情感在对物的认识、体察中产生, 而人的情感又会触发语言表达的动机, 促进词语的选择。想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畅所欲言, 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场景的创设来源于生活, 生活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了生动的资源。孩子们在生活化的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进行交际, 不仅可以锻炼交际能力, 还可以充分发展创新思维。教学时, 教师要根据所定的口语交际话题, 营造生活化情境, 通过具体情境的直观显示, 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促使学生产生表现欲望, 体会交往的需要。

3、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只有听说双方的互动, 才是真正意义上韵口语交际。这决定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让学生多说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原则要把发言的主动权和大块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有开阔的课堂空间自由发挥, 让全体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否则40分钟的一堂课很容易因为个别学生的精彩发言卸成几块, 很快流失, 而大部分学生只能做听众, 没有通过“交际”的途径实现练习“交际”的目的。所以小组合作, 协作交流, 是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的常用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钻研教材, 变换角度, 合理转化, 灵活处理, 让每个小组都动起来, 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变成互动平台。

4、科学评价

构建科学的口语交际能力测评体系是关系到认真落实课程标准, 保质保量完成其教学任务的大事。通过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科学测评, 可以达到了解和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测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评价的进行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 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我们认为, 必须保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和参与评价的权利。要作到: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教师的评价有个性, 评价多元化;教育评价情境化, 不同情境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准确、有个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也是必须的, 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必要时还应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活动。

总之, 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面向学生而不仅是面向学科, 教师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合理安排, 精心设计训练题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创新精神,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和创造欲望, 促进学生口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雄龙:《利用多元策略促进口语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1]谢雄龙:《利用多元策略促进口语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黄邵英:《职业时空》, 辽海出版社, 2007年。[2]黄邵英:《职业时空》, 辽海出版社, 2007年。

[3]徐世贵:《小学新课程教学设计》,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年。[3]徐世贵:《小学新课程教学设计》,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年。

3.初探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策略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倾听、表达和应对的互动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在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中的口语交际,交际的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对象意识、情境意识暗含在交际活动过程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说的口语交际,实际是在专门创设的与日常生活相似的交际场景下,在特定的交际目的驱动下,通过交际主体的听、说互动,培养学生参与交际的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对象意识、情境意识和驾驭规范的口语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明素养,发展合作精神。本人就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探讨,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1.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

情境创设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要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应注重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养成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为小学生打造口语交际情境。

首先,创设的情境必须真实、有意义,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要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其次,情境的创设要注意趣味性,如可以通过游戏、角色表演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交际欲望。最后,情境的创设还应有一定的人文内涵。要使小学生的生命得到充实,精神世界得到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沉着、乐群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2.合理分配时间,保证训练时间

课堂教学讲究节奏,就象一首乐曲,一幕戏剧,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特别是语文课,缓急适度,生动活泼,学生就会兴趣大增,对课文的重点记忆深、理解快。即使简略的地方,也不至于当成“耳旁风”。这种对节奏的把握,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把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分配、科学运筹。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阅读能力,对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几乎过目成诵。如果不是古诗词之类,大凡课文内容,学生都能在阅读的同时也就理解了。因此,就理解内容而言,在课堂上应加快节奏,压缩时间,如果某篇课文计划两课时授完,第一课时的前半时,完成语言文字的阅读和主要内容的理解,后半时则深入到内容所蕴含情感中,至少使学生产生出对某种情感的认同。爱与恨,悲与喜,教师与学生必须达到清晰的确认。调动情感投入,语文课就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第二课时则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强化语言文字表达训练,如结构方式,字词运用的巧妙精微,句式风格,标点符号的使用等。结合课文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表达的理性认识。对一篇课文的教学,用二分之一的时间强化语言文字表达训练,就能保证“量”度。当然,也不能为这一方面的“量”的增加,盲目草率地压缩课文内容的教学时间,而是要通过抓住重点、删除冗杂、减少重复来“挤”出时间。这里的“挤”,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

3.勤观察,多思考

不是说观察是获得知识的途径,而思考是所获知识的深化吗?如果他们只是去观察,而不去思考,那他们了解的只是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实质,表达肯定不是很完美。如果,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多多鼓励孩子认真地、细致地观察每一件事,不管是花草树木,还是蚁虫飞鸟,更甚至于在平时的学习中,某个老师或同学的言谈举止、动作表情等等,最后,用自己积累的知识用语言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来,肯定会极大地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孩子既养成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又充实他们的大脑,开阔他们的心境。他们观察了、思考了,才能生动形象的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只有他们细致地观察了,认真地思考了,才能用更准确的语句、更形象的语态手法表达出来。如:蚂蚁,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都不会陌生,但如果让他们说说蚂蚁的样子,可能能说的就寥寥无几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细致地去观察他们,去思考他们,所以说就难免无语了,由此可见,鼓励孩子去观察去思考每一件事是多么的重要了。

4.学科渗透,实践提高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要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开展多种实践渠道,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学会交际,形成能力。

1)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为了发挥它的这个作用,教师不仅要认真领会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的话题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而且要挖掘语文教材中甚至其他学科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要素,将口语交际教学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如在学生学完科学课中的有关矿物的知识后,可以结合语文的《石头书》一课,以新闻发布会或者科普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日常生活中蕴藏着的口语交际课程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交际。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等考察活動,慰问、做好事等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合作,从而使他们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5.改革评价体系

第一,打破按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导体系;第二,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第三,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型课堂评价模式。如果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实施、设计、交流与反思纳入对教师的评价范围之内,必定会提高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积极性。

总之,口语交际的课堂需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的能力,我们的教学不要仅仅停留在课堂、学校,还应当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点滴中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高飞.谈农村学生口语交际教学[J].信息科技,2011(04).

4.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初探 篇四

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现。它不仅要求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教师必须在实施教学时有良好的策略。

一、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求交际的话题

1、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源

在教材中,每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怎样过星期天》《小小新闻发布会》《说说动脑筋》等等,富有童趣而且贴近儿童生活,是很好的交际话题。但这些都是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的,每单元只有一至两课时,这样必定会使训练有限。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在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握口语交际的话题。

⑴、从课文的对话入手。课文中常常有不少对话段落,教材收集的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在模拟对话过程中,能受到典范语言的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⑵、从补白课文内容入手。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有很大的开放度,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拓展,会发生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如《荷花》一文中“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的省略号,就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荷花池中美好的景物。

2、体验生活,丰富口语交际的信息源

⑴、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或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如布置主题为“逛市场”“赶集”的交际作业,让学生在逛市场、赶集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日用商品的价格等等,并有意识地与售货人员进行交流,听一听售货人是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推销自己商品的。交际课上,让学生有的扮“小顾客”,有的扮“售货人员”进行表演、交际。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说话礼貌,态度大方,听别人讲话要认真耐心,从而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⑵、捕捉灵光,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如果说有组织、有计划的拓宽口语交际话题是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策略,那么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即兴的口语交际训练更能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增强交际的灵感。比如一次偶然的遭遇,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一次令人愉悦的活动,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倾诉欲望和沟通的冲动。我们教师应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我在准备上语文课时,学习委员报告说,上午的生字抄写作业还有六位同学没有完成。我顿时来了灵感,“今天我们以‘面对不完成作业的同学,你会说点什么’为话题,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话题分三个板块进行:①对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说点什么?②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对大家说点什么?③你们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学生说得相当精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

口语交际与其说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还不如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对话过程构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 双向组合,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其中较为基本的有:⑴、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⑵、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方式的互动,也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而应该转换角色,开展平等交流。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做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⑶、群体互动。指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式的集体讨论,甚至包括走出课堂与社会交流。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⑷、人景互动。指学生和环境,情境、事件之间的互动。如习作《春天来了》一课的教学,我以“找春天”为支撑点,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自己寻找发现春天在哪里,二是观察周围人,询问有关春天的变化,三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三年级的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教师随机点拨交流自己的发现、感触,使交际的技巧在人景互动中提高了。这样的生生、师生、群体互动,拓宽了学生的交际对象,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学会了与不同对象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交际效率。

三、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交际的欲望,提高交际密度,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大量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中去,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逻辑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1、创设情境。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题。口语交际课要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气氛,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进行交流。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我设置了“你想怎样过六一”的 话题,学生结合“六一”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加上他们的亲身体会,我又播放了去年“六一”运动会的部分录像,学生兴致高涨,他们的记忆被激活了,话匣子也打开了,提出了美好的设想。

2、任务驱动。追求口语交际的全体参与,除了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于真实情景中,还要给学生确定交际任务,用任务带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比如《读书交流会》的交际话题,先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想办法说服大家也读你喜欢读的书。小学生的好胜心强,他们的畏惧心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话匣子也会自然打开了。当然,口语交际的任务要自然生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阅历,接近他们的世界期待。

5.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范文] 篇五

一、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部分老师对口语交际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因为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并没有重视口语交际的实际训练。对于小学语文交际教学,更多的老师认为口语交际就是平常的口头作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普遍做法就是,先给学生安排训练的理论题目,然后再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浏览性的检查,这样错误的认识不仅没有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还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

第二,学生缺乏主动性。我国的教育模式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不仅使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只单纯的重视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而且也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主动的参与意识,这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三,缺乏实践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设口语交际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日常交际的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待人态度的培养。然而,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对学生实践性的交际训练依然十分缺乏。这主要体现在,首先,老师没有准确理解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质内容,大多时候老师都错误的将口语交际当作口头式作文课,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不仅没有发挥口语交际的实效性,还使学生的交际训练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然后,口语交际的训练只限于部分成绩好、思维活跃的学生,而绝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第四,教学内容的不正确理解。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大多老师都简单的理解为教材内容,而没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因为老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正确理解,就导致了学生实际口语交际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第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以及发散性。因为思维的广阔性不仅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还是促进学生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关键因素。老师要经常性的给与学生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述。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的角色,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设定一个交际情境,如果第二天狐狸和乌鸦又一次相遇,那它们又会发生故事呢?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第二,提供足够交流空间。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充分的互动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达到思想意识交换的目的;也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个主要体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来进行一种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口述的教学过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再如集体式互动,集体式互动包括小组学习模式的交流、全班学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会的广泛交流等。这种集体式的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6.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六

一、没有建立适当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各类语文考试只有读写,没有听说,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只偶见于课堂上随意的、模糊的、凭整体印象的评价。而现今考试的指挥棒的作用依然很大,因为没有一个适当评价标准,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许多老师让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觉得再累也白搭。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天天使用母语,可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然习得,不必费神去学,再加上考试又不考,自然把精力都投入到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中。

二、轻视环节,忽视口语学习环境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还要有意识的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中去培养,并且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我们的教师曾精心准备口语交际课,但非口语交际课预设交际环节的就少了,致使出现为上口语交际课而上口语交际课,这样逐日就丧失了诸多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鲜活素材和良好契机。

针对上述误区导致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弱化,我们语文教师要循课标、思方法、去激活口语交际课堂,努力打造有效的口语交际课。究竟怎样才能上好有效口语交际课呢?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分层次制订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语文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制订不同的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降低难度,循序渐进,提高学习兴趣。

儿童的语言、思维、个性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这是儿童心理发展所具有的一种客观规律。我们应该遵循这个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教育工作。比如教学内容的设计,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什么才是最合适的,是由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孩子能够学会什么,能够学会多少,这些都受到他们思维水平的制约。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不同学段的孩子心理特点及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规律,制订不同层次的口语交际训的要求,并且相关部门也应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老师在教学上多创新,对于取得明显成效的老师、学生进行相关的鼓励。

二、精心准备,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平台

教师要积极参口语教学之中,深入到学生中去,为学生搜集材料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了解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搜集了哪些材料,并为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形式。譬如“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的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益小动物”的图文资料;活动方式包括询问、阅读、收看影视、网上查询等;然后以记忆、剪贴、绘画、抄写等形式,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准备在班上交流;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学习环境的培育,开设多种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练习口语交流兴趣,口语交际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听话”、“说话”练习,而是师生心灵间的对话与交流。只有营造轻松自如的交际氛围,学生才能迫不及待地打开“话匣子”。

总的来说,我们语文口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学生们在学习中丰富了语言,积累了知识,培养了学生们的交流能力,但是我们老师也不能忽视语文口语教育的弊端,今后更要不断

总结

7.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篇七

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但笔者在近十年的教学中发现, 身处农村的孩子,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不少学生表达能力不强, 因而造成了许多学生只会当聆听者, 不愿意表达交流的现状。课堂上, 常常气氛沉闷, 那么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多鼓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儿童。”教师只有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幼小的心灵, 走进学生内心, 才会真正地了解他们。不愿口语表达的孩子大多性格内向。我们可以将一些简单的问题投向他们, 让这些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 接触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 经常与他们交谈, 使他们能够充分地信任老师, 进而在课堂上敢于发言。所以当我们接手一个班级时, 首先要摸排一下, 哪些学生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

在二年级这学期教材中, 出现了关于“问路”的口语交际, 为了让学生有话说, 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几天前我特意布置学生在家里和家长模拟“问路”。第二天, 我在课间悄悄地问陆子娴:“在家说了吗?”她小声回答:“说了。”“愿意在课上说给大家听听吗?”“愿……意, 可我有点害怕。”于是, 我鼓励她:“你一定可以的, 说不好大家给你加油, 说得好我们给你鼓掌。”说也奇怪, 那天课堂上, 她说得很流利, 赢得了一片掌声, 不少同学几乎不相信这会是陆子娴。我感慨:我只不过给了她一点鼓励, 她却有如此表现。所以, 我觉得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 学生会有惊喜的表现。

另外,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 在关爱的同时, 还要对其严格要求, 不能因为他们内向, 就处处“迁就”, 这样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 长时间还可能滋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结合教材挖掘资源, 找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因此, 我们必须立足生活, 利用农村宝贵的原生态资源, 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 找准找好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的话题。

农村学生虽然见识相对偏少, 与别人沟通联系的机会也少, 但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大自然, 如乡村芬芳的泥土气息、温驯的鸡鸭牛羊、美丽的花草树木。他们可以在野外捕捉昆虫, 到小溪里捕鱼捞虾, 到村外捉迷藏, 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课本中的《秋游》时, 我设计利用农村独天独厚的自然教学资源来进行这课的教学, 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将这些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当孩子们看到金黄的树叶, 高高的天空, 南飞的大雁, 清澈的小河……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唤起了学生生活的体验, 学生们想说, 乐说, 也有话可说。他们这样说:我们来到了田野, 稻田像金色的海洋, 高粱涨红了脸, 玉米露出了金黄饱满的牙齿。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飘啊飘啊,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啊扇啊,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只有梧桐树的叶子在空中飞舞, 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小学生们通过这些语言表达了他们对秋天的赞美, 也找到了秋天。

由于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 因而交流时学生兴趣浓厚, 有了想听要说的欲望。

三、口语训练阅读写话, 巧结合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色彩斑斓, 特别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这给说话、写话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由于年龄的原因, 学生观察插图时注意力不集中, 目的不是很明确, 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很重要。

例如, 在教学口语交际《我长大了做……》时, 我引导学生看清楚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知道这幅图上主要画的是什么。如画有什么人,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有可能从事什么职业……

当要求一明确, 大家畅所欲言, 有的说, 我长大要当医生, 医生是伟大的职业, 能治病救人, 减少病人的痛苦, 家人看病也不要钱了。有的说, 我长大了要当老师, 可以给学生很多知识, 大家还都听老师的话。有的说, 我要当科学家, 想去南极看看海豹和企鹅怎么游泳的, 他们吃什么?还听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 我要去研究它, 使人类不再受伤害。科学家还能发明许多东西呢。还有的说, 我长大要当一名解放军, 能保卫祖国, 哪里有困难, 他们就冲向哪里, 多勇敢啊!其中一个学生说, 我长大了要做警察, 抓小偷和打麻将的人……这些理由,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天真烂漫。

这种口语交际, 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说话本身, 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锻炼, 感情得到陶冶, 使他们在训练说话的过程中养成有条理地想问题的良好习惯, 说话也就能“合于论理, 出于至诚”, 话能说好了, 诉诸文字也就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来了。

总之, 口语交际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的良好听说习惯为任务的一种语言能力训练, 并和阅读, 写作相依相附, 互相贯通, 是语文教学中新型而且重要的一环。只要我们农村小学教师想方设法, 对学生进行长期认真的训练, 就能让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显出勃勃生机。口语交际,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3]《小学语文教学》.

[4]《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浅见》.

8.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篇八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将口语交际变成了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附属品,教师在教学中一带而过,蜻蜓点水,或者是把考试的有关内容游离出来,完全是为了应试。还有些教师只注重浮华的教学和热闹的课堂,而忽视培养学生应有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曾听过本校一位老师开的一节示范课,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在整个教学中他选择的歌曲有《青春舞曲》《水手》《真心英雄》《我的未来不是梦》,还有一些明星图片。他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整个课堂学生的情绪是异常激动,热血沸腾,但热闹的背后隐藏着苍白,整堂课变成了图片展示和音乐欣赏,学生完全没有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口语交际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在人际交往中,有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让他们在以后的各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成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尝试:

一、创设情境,创造和谐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该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该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上辩论台”,教师可以简单地布置一下教室,把课桌合理的分成两排,分成正方和反方,这一逼真的情境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教贵善诱,学贵善思。言为心声,发乎情,形于言。”言语基于情境,不存在没有情境的言语,把口语交际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达到真正的交际的演练。运用自己的知识,处理实际的问题。教师在口语交际中为学生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并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的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

二、合理地整合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状况、学习水平,变化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如八年级上册中《让世界充满爱》《走上辩论台》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说不尽的桥》离学生生活较远,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就难以有话可说,笔者在教学《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时候,就变成单一的讲故事比赛(有关战争的故事),在教学《说不尽的桥》让学生上网收集一座桥并给它配上解说词。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就有话可说。语文教材中的范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中所蕴含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把口语交际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例如:唐雎在口语交际中的有胆有识,能针锋相对;曹刿在分析战争时思维的缜密;庄子和惠子在辩论时巧妙机智的偷换概念;孙权劝吕蒙的以身说法,循循善诱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好的资源,让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很好的结合。口语交际还可以渗透到其他活动中去,如每周开设的主题班队会,让讲台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成为展示自己的舞台,班队会交给学生,这就是很好的口语交际能力锻炼的机会。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对于口语交际没有单独评价标准,记得在2005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笔试八十分,口语表达二十分,但只是昙花一现。笔者认为在高年级,初中学段也应该采用这种考核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口语交际的机会。而且应该一直坚持这种评价制度,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排分数的高低,而是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议性的反馈信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总结性的评价,就是在期末测试中口语交际内容的得分情况,还要关注过程评价,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适当的建立评价标准。如:运用普通话的能力;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是否注意礼貌用语;是否能理解尊重对方说话;问题是否有创意等。建立评价体系,评价当堂完成,用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9.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篇九

语言具有交际功能,能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等。社会交际能力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

1.练交际能力于课堂

?タ翁媒萄У乃氖?分钟,每分钟都应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在每次的口语交际课中,让学生学到更多交际的本领,教师的课前准备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交际课应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交际心理,给学生创设听说互动的交际情境。

1.1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自然交际

1.1.1巧用图画,再现情境

?ザ妓低蓟?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图画是展开形象的重要手段,现今的教材中配有形象生动的图画,图画实际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易于儿童接受,这样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说话的兴趣。

1.1.2实物陈设,演示情境

?ナ滴镎瓜郑?能最快吸引学生的眼球。操作实物,演示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最快进入观察,最想急于表达,交际训练自然进行。

1.1.3师生共演,进入情境

?ソ淌δ懿斡胙?生的活动,师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进入情境,实现交际能力的训练。

1.1.4组织活动,体验情境

?ズ⒆用亲畛K档淖质?“玩”,因为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题,在教学中,我,不妨多组织适合孩子们的有趣活动,让孩子们在一个愉快的活动中自然交际,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言之有物。

1.2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交际

1.2.1有序观察,按序交际

?パЩ峁鄄欤?特别是学会有序观察是学生顺利交际的一个基本方法,让学生养成有序观察,认真思考,按序交际的好习惯。

1.2.2认真倾听,灵动交际

?デ闾?是学生顺利进行交际的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时,应不忘引导学生听别人说话要认真、专注,听清楚别人表达的意思,以便能对别人的话做出及时反应,灵动交际。

1.2.3清楚表达,出色交际

?ピ诮萄Ч?程中,我们老师应尽量让学生形成轻松、自由的交际心理,让他们多点时间,尽可能多的表达在训练中有技巧地处理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让他们形成清楚表达的能力,养成清楚表达的好习惯,在一次一次的交际训练中出色交际,在交际中获得成就感,更乐于交际。

2.践交际本领于生活

?ヌ招兄?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2.1在学校生活中,实践交际本领

?パ?生在校时间有6小时,在这段时间,学生之间要发生许多的事,这就是进行交际的契机。开学初的班干部选拔,选谁?为什么选他?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是一种口语交际,如何夺得每周“流动红旗”,让学生出谋划策,之间,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下课时,学生针对上课时不明白的问题和我交流时,我们在走廊上进行了十分钟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隐身于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此时的我们最好的扮演角色就是--倾听者、引导者,抓住每次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

2.2在家庭生活中,实践交际本领

?パ?生生活的时间最长的还是在家庭中,因此,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延伸到家里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我让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讲给父母亲听,内容不限,可以是班上发生的,校车上发生的,路上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和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的事,可以是趣事,可以是为某一事,俩人之间进行的或争执、或交流,把这些过程录音下来,每周评出“交际能手”,并在班级“展播”,这对于内向的孩子也是一种有效的交际途径。做了这样的尝试之后,我深刻地发现,交际的时间跨度大了,不再局限于学校;愿意交际的面广了,不再局限于个别人;交际的内容多了,不再言之无物;交际的话题多了,不再言不由衷。

10.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篇十

桐城市东关小学

朱际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之所以选择这一话题,是因为不久前,看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徐轶的一篇有关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文章,很有感触。下面,我就从口语交际的内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五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内涵

1.口语交际是“口语”的交际,而非“书面语”的交际。

有的老师认为,口头说出来的就是口语,在口语交际课上,只要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在听、在说,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在发展,其结果是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口头作文课。

事实上,口头作文与语文教学所要求的口语交际不能等同。从形式上看,口头作文是单向的,是作为习作指导的环节出现的,直接为习作服务,不需要考虑交际效果;而口语交际是多向的,是为了交际的目的服务的。从成果上看,口头作文是书面语的,口语交际则是口语的,二者在词汇的选择、句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2.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所有的口语交际,都直接指向交际的目的、交际的功能,即使是独白式的表达,也不是自说自话,而是为了谋求某种理解和沟通,是为了达到与人交往的需要。

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听说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包含着丰富的交际技巧、交际方法、交际策略、交际心理等因素。听说能力是交际的基础,听不明白、说不清楚,交际就无从谈起;但是只会听说,也不一定能达到交际效果。要想成功交际,还要考虑交际对象,考虑语言环境,如身份、场合、时机等。

二、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细细研读《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口语交际的阶段目标,发现每个阶段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通话水平,一定要用普通话进行交际。二是表达能力,包括表述是否清楚明白、是否有条有理、是否合乎规范,语言是否连贯,语气语调是否适当等。三是倾听能力,要求认真倾听、尊重发言者,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情感态度及交际意图。四是应变能力,要能积极反馈,快速反应,能复述、转述,向人请教,与人商讨。五是情意态度,做到文明、大方、有礼貌。

三、关注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1、创设适合的交际情境,营造口语交际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时,应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愉快的交际氛围,创设多样、灵活、可行的交际情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法,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使他们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

2.正确处理口语交际课中的师生关系。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形象应该是引导者、参与者。首先,教师是引导者。为了有效地上好课,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设计。但这种设计不应是铁定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探索、创造的框子。教学操作也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善于引导,优化课堂。

如《学习用品展销会》一课,学生往往只注意向对方介绍商品的性能、用途、价格,而忽视了“推销”的目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别忘了自己是干什么来的,最后还要说一句什么”的目的,这样的提醒,才会使学生恍然大悟,补上:“我建议您买下它,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其次,教师是参与者。口语交际中,师生共同在有实践意义的情景中进行活动,教师本身就是交际情景中的一员,应该蹲下去与孩子们平等对话。这样,有利于和谐氛围的营造,并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例如,有位教师上“学会道歉”一课时,一进教室拿着作业本走到一位同学面前说:“李明,对不起,批改作业时我不小心把水洒到你的作业本上了,特向你道歉。”李明听了,连忙说道:“没关系,没关系。”师生的互动,一下子让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是道歉以及如何道歉。

在口语交际课上,老师的指导一定要适时、适度,要放手让孩子自己主讲,自己主持。

3.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基本方法,要想让学生说得条理清楚,必须教给学生方法。

(1)教给说的方法

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于教师具体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把表达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时才不会感到困难。就以“说得条理分明”为例子,我们可以借助于“复述”这一形式以抛砖引玉。如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安排一个复述的教学环节来展开训练,并教给学生“列提纲,排要点”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列出提纲:诱敌——传信——摆脱。当复述某一纲目时,要指导学生按照顺序要求安排说话内容的要点,然后按照要点复述课文内容,使复述取得圆满成功。这种方法迁移到上口语训练课,甚至作文教学中来,也是息息相通的。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说得好,这就要求学生针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及时做出调整。有学生在口语交际《打电话》一课中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句祝福语送给过生日的同学就是不恰当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我们教师要适时地引导。

(2)教给听的方法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因此,我们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提高“说”的质量。

首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学生倾听时,要注意仪态,眼睛要看着对方,这是礼貌,是尊重说话人的表现;不要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沉不住气,随意打断对方的陈述;也不要自认为已经领会了对方的意图而显出不耐烦的样子。还要边听边想,分析对方的话,正确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其次,教会学生怎样听。学生参与交际,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听懂别人简短的说话。最初,课堂上老师提问或同学讲话后,可以问问他们,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你的同桌说了什么或要求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再连起来说说等,让学生就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以此引导学生去努力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为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在听懂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听出一些要点,加进自己的思考,尝试对对方的话作出判断。一是培养学生听出优点。课堂上问问学生哪儿说得好,什么地方值得表扬等,提高他们听优点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听出缺点。引导学生常思考:别人说的话,还有哪些不妥。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说。这样,可以让听者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说者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培养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三是引导学生听出异同。让他们听差别不大的话语,如打招呼时“您好”“你好”;诉说心情时“我想去看看”和“我多想去看看”,或内容相似的两段话等,比较异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四、改进口语交际评价的角度

现在的口语交际评价取向,很多时候停留于“当众说话”,满足于“说得好”,而不关注交际的效果。实际上,我们不应只是评价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只是评价谁“说得好”。说好只是第一步,不得体依然不行。会说话不等于会交际,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我们还要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关注实际的交际效果,关注是否实现了交际的意图,关注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行为等是否得体。

所以,口语交际的评价,既要评价听说的内容、评价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也要评价交际时的行为和态度。后者的重要性不亚于前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直接决定着交际的成败。

比如,有的孩子能言善辩,但是声音特别大,经常摆出一副不压倒对方势不罢休的架势,这不能说是一种得体的交际。在讨论、辩论类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是否尊重他人的观点,是否使用恰当的语气,是否有真诚的态度,都应该是口语交际评价中重点关注的方面。要通过我们老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尊重,成为有礼貌、讲文明的现代公民。

另外,评价要关注全体。在评价的时候,是考虑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是“看谁说得最好?”还是“看谁比以前说得好?”我们当然选择后者。我们要避免少数人占据课堂的局面,要关注全体,追求机会均等,追求教育公平,让“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同样的甚至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同时,评价要注意诊断性。它的主要目的是测定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我们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在过程中没能达到教学目标,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要盲目地让他们就事论事地进行改正,应当像医生诊断病情一样,深入分析造成不足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学生指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这样,让学生不仅知道怎样改进和完善,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改进和完善,以达成学习目标。比如,学生说话出现支吾或停顿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因思维阻塞而无话可说;有的是心里明白却找不到合适的词句进行表述;有的是受前面表述中出现的问题影响而心里紧张;有的是听了别人的话,怕自己说的没有别人的好而不敢说;有的是说话习惯上的毛病等等。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以及课堂表现,分析原因,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获得“瞬间顿悟”,从而能接着把话说通说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口语交际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当众表达的勇气。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引导学生敢于当众表达作为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突破口,帮助他们闯过敢于表达的“心理关”。

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如果仅靠每个单元一节的口语交际课教学,无疑是杯水车薪。对此,教育专家崔峦先生明确提出:“我们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局限于口语交际课,还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机会,多渠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1.挖掘语文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因素。

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口语交际资源。如五年级下册的相声《打电话》,主人公打电话时言语罗嗦误了看戏,对学生的日常交际就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如果我们有足够强烈的口语交际意识,就能够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学习。例如,在阅读教学的角色扮演环节,让上台表演的同学面向全班同学介绍将要表演的故事内容,介绍每个人的不同角色;表演之后真诚地向观众表示感谢;观众要自发地给表演者以掌声,等等。

教科书中的某些口语交际话题,还适合设计成长期的口语交际活动,变成持续两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整个学期的活动。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讲名人故事”,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神话传说故事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生活中的启示”,都可以设计成为长时间持续的口语交际活动。每一段时间固定训练一个交际主题,便于学生事先作充分准备,提高交际质量,而且可以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2.提倡语文教学各领域的口头报告。

美国小学语文课程不安排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但是学生们都有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与他们经常性的口头报告不无关系。美国的小学生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当众作口头报告的机会,或个人报告,或以小组为单位报告。比如,三年级的学生,结合庆祝总统日,开展了解历任总统的活动,每位学生都想办法搜集某一位总统的史实或事迹,制作成小卡片。在两周的时间里,每天安排2-3名学生上台口头报告。整个活动过程中,主讲人自己主持,自己提出问题与听众互动。教师的任务就是和全班同学一起,坐在下面全神贯注地倾听,同时填写评价记录表,鼓励学生的进步,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美国的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阅读教学、综合性学习成果的报告,乃至于低年级“展示台”栏目的教学,识字成果的展示,都可以以学生个人或小组口头报告的形式来展开。

总之,小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效果显现很慢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根据学情,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活起来、动起来,让口语交际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

上一篇:五年级描写动物作文下一篇:赠给孩子的成人礼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