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精选8篇)
1.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篇一
“这次有幸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周,感觉太兴奋、太有趣、太震撼了!”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梁冰冰用三个“太”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活动中,她负责向参观者讲解模拟动车的操作。“从中我可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可以了解到许多先进的技术,亲眼目睹柳州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我感到很自豪。”梁冰冰说。
近年来,为了实现“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柳州市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加大投入,出台得力措施,走出了一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建设现代化学校
“我们学校有18个实训基地,各种教学仪器设备非常先进,这里的学习环境真的很不错。”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张金福说。两年前,他本来打算外出打工,但看到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宣传后,便决定到这所学校就读。“现在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张金福告诉记者,他在学校的生活既充实又快乐,充实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各种各样的校内活动、校际活动,让他每天都在收获新知的快乐中度过。“园区的各种条件都很好,而且几个学校是集中在一起的,许多资源可以共享,各校学生可以进行多元互动,打破了学校间的界限。”张金福说。
“职业教育现代化,首先是硬件设施现代化。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享受到优越的办学条件,学习先进的技术,培养开阔的视野,养成创新的意识,以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柳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尹意如是说。
建成广西首个现代化职业教育园区,是柳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2008年,根据“一心两城、沿江发展、重点向东”的城市发展战略,柳州市提出“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的思路,启动了职教园区建设项目。2009年10月,该项目一期工程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总投资28亿多元,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等4所院校整体搬迁入驻,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5万人。
如今,该项目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未来,该园区将建成南部“三产”实训共享区、中部共享区、北部工业实训区3个分区。南部“三产”实训共享区主营酒店餐饮,为第三产业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中部共享区在建项目有图文信息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为学生提供文化服务;北部实训区以实习工厂建设为主,按照引企入园、合作共建的思路,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机会。下一步,柳州市还将投入10亿元,在园区内建设占地136亩的“广西(柳州)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为师生创设更为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对于未入驻职教园区的职业学校,尤其是县级职业学校,柳州市端平“一碗水”,在加大职教园区建设力度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其他职业学校的发展。
“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学校近几年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校园越变越漂亮,还添置了一批教学设备、实训设备,一改过去设备陈旧、环境脏乱的面貌。我们相信,我们学校的未来会更加美好。”融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谢建才说。
开门办学,融通教育
“以前我們学校只有中餐烹饪课,不久前新开了西餐烹饪课。”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潘慧玲告诉记者,“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吃西餐,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便增设了这一课程。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指路灯’,职业教育必须‘开门办学’,面向市场培养人才。”
所谓“开门办学”,包含几层意思:一是职业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需育人;二是打破职业学校间的“壁垒”,进行集团化办学;三是加强与高职、本科院校的合作,实现融通办学。近年来,柳州市始终坚持“开门办学”的思路,按照“统筹规划,自主落实”的原则,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统一目标、统一要求,同时将相关权力下放到学校,让学校自主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思路和工作时间表,做到“同步而不同调”。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校企合作是增强职业教育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了深化校企合作,柳州市根据《广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校企间除了进行专业教学上的合作,还应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构建“技能培训+文化渗透”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给我们增加了很多实训机会,让我们提前感受企业的工作和文化氛围,为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县里的学生来说,能早些接触企业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利。”三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裴雪强说。
集团化办学、融通办学是柳州市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另外两种途径。在集团化办学方面,该市将工作自主权下放到各校,由学校根据专业设计、育人目标等自主组团,如柳州市交通学校就参与了多个教育集团,有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柳州汽车技术人才培养培训职业教育集团和北部湾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由此打破了地域的局限,形成广泛的集团化效应。在融通办学方面,柳州市坚守中高职衔接、中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两大“战线”,鼓励高职院校在中职学校设立“中专部”“分校”或“教学点”,探索中端技术技能人才“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同时成立5个专业工作室,不断深化“3+4”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试点工作。
“开门办学”极大地提高了柳州市各职业院校的办学吸引力,促使当地越来越多学生愿意接受职业教育,仅2016年,该市市属中职学校便招收全日制学生1.2万多人、非全日制学生3 000多人,同比增长10%以上。
“现在,职业学校办得越来越好,很多人都改变了过去‘成绩不好才读中专’的看法。我以后还想升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呢。”柳州市交通学校学生覃俊源对记者说。
城乡职校“一体化”
“自从和市二职校结成帮扶对子之后,我们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融水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杨世超说。2014年,柳州市提出“帮扶共发展,推进城乡职校一体化”的思路,随后该校与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结成对子。在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帮助下,该校建成了标准叉车司机训练场地,开展叉车司机农民工培训19期,共培训480多人。“现在,叉车司机培训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广受群众欢迎。”杨世超校长自豪地说。
发挥城市职业学校的师资、专业等方面的优势,辐射带动县级职业学校发展,从而形成城乡职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柳州市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目标。“县级职业学校因为地域、师资、专业等方面的限制,发展相对缓慢。城乡职校结对帮扶能将城市职业学校的优势资源输送到县级职业学校,促使县级职业学校进行改革,获得发展。”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潘旭阳说。
为了推进结对帮扶工作,柳州市制定了《柳州市深入推进城乡职校一体化工作办法》,为结对帮扶工作开通“绿色通道”,不断加大資金投入,支持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鹿寨县设立分院,支持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在柳江县建设分校区,支持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与三江、融安、柳城等地的职业学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助力县级职业学校完成综合改革,提升整体实力。
“我们有很多机会到市一职校学习,不仅学到了许多新技术,还和市一职校的同学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以前只想着毕业后到广东打工,现在跟市一职校的同学认识后,我的眼界开阔了,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定位。我打算继续深造学习,用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来提升自己。”三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裴雪强说。
结对帮扶同样促进了市区职业学校的发展,柳州市交通学校教师罗柳健对此颇有感触。他说,他们学校不仅与市内的县级职业学校结对,还与来宾市象州职业技术学校、河池市罗城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我跟这些学校的老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学到了许多新技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领悟。”罗柳健说。
现代化,国际化
“学校的很多课程都按照企业需求进行设计,我们先在学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到企业进行实训操作。这样的学习方式,一改过去理论学习单一枯燥的局面,既轻松有趣又很实用,能让我们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柳州市第二职业学校学生张金福向记者解释道。
姚尹意局长指出:“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2015年8月,柳州市成为全国首批(17个)、广西惟一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地区。2016年,该市编印了《柳州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柳州市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围绕现代物流、汽车商务、汽车技术、轨道交通等,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一批“现代工匠”。
目前,柳州城市职业学校、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等17所中职学校均已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与各大企业联合开展“按需设计专业,按需培养人才”工作。试点学校学生分层次接受教育:第一学年以理论学习为主,每学年安排3—4次企业实习;第二学年则均分理论学习和企业实习时间,二者交替进行;第三学年以企业实习和社会体验为主,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上社会。
“现代学徒制改革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老师来说,这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老师可以走进生产一线,了解学生和企业所需,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陆珈璐说。
当然,柳州市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放得更长远,瞄准了国际市场,促使职业学校走出国门,打造“高精尖”的职业教育。2016年1月,该市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中德(柳州)AHK职业培训中心,成为全国第5个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城市。该市还投入2 050万元,支持智能制造等5个专业集群实施国际化教学,服务上汽通用五菱印尼项目、柳工海外项目,实现学校随企业走出国门的目标。
此外,柳州市还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将分校、分院开到东南亚各国,或与国外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不断打造柳州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只有走出去才知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只有走出去才能以国际化的眼光规划学校的发展,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化是柳州职业教育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覃海波如是说。
柳州市职业教育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学技术到柳州,好就业在柳州”的品牌效应。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程加快,广西在全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迫切需要大批国际化人才。“我市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同时,继续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我们相信,柳州职业教育未来大有可为!”姚尹意局长信心满满地说。
2.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篇二
一、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构成, 要求区域间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必须与之相适应。10年前, 我国经济面临产能过剩、出口受限、内需不足等严峻的危机。几乎所有企业都在谋求转型升级, 河北省经济也毫无例外。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迫切需要技术及人才。然而, 许多企业却招不到符合转型需求的技术工人。2004年数据显示, 全国城镇近2.6亿从业人口中, 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 且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其中的4%。因此, 2005年, 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近10年的发展, 共培养了8, 000万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 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高速增长行业70%的员工来自职校毕业生。每年开展各类培训1.5亿人次以上, 年均培训进城农民工2, 000多万人, 有4, 000万农村新生劳动力在接受职业教育后成为有技术的城镇建设者。中国高技能人才增加了1, 200万人, 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的26%。因此, 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
二、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主要体现在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工艺的改进、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同时, 为各类企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培养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熟悉企业产品、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毕业生。因此, 客观上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很大的支持作用。然而, 高职教育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服务区域经济的力度不够, 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级技师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不明显, 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等等。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通力合作, 才能保证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 地方政府层面
1、优化财政投入机制。
长期以来,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偏低。2010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仅为3.13%,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9%。2010年,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另外, 教育经费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分配极不平衡, 普通高等院校财政预算内拨款明显高于高职院校。所以, 充分发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需要当地政府主导, 优化高职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将高职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合理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比例, 适当提高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除了学费运营和财政拨款之外, 政府还应积极协调, 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拓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高职教育投资, 降低高职院校筹资压力, 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舆论宣传力度, 营造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氛围。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指出, 要研究完善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制度。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 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 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应进一步优化舆论导向,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人才观;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作用, 营造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社会舆论氛围, 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3、通过政策支持, 调动各行业、各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办学大多是在校企双方自愿基础上开展的合作, 既然是自愿合作, 就应该有足够的推动力。政府应该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 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 制定符合河北省省情、具有一定特色、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通过这些政策法规, 明确引导、支持产学研结合的政策, 鼓励高职院校、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规定为教育服务是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同时, 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就业机会, 为教师提供科研基地, 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如, 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或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的支出方面, 企业为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活动提供有关的住宿、耗材、技术指导和管理人员补贴等费用, 在税收方面应该给予优惠。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 企业方面就会提高认识, 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 把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以此推动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从而, 推广教育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共进共赢。
(二) 行业企业层面。
行业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德国、英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通过校企合作办学, 企业在人力资源、技术进步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能够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 学生不但掌握与企业岗位需求相一致的专业技能, 而且树立了较强的企业责任感, 能够积极、主动、创造性为企业工作。其次, 高职院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方向, 提供技术、信息及培训服务, 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后, 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能够关爱学生、关注人才培养, 会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知名度。
(三) 高职院校层面
1、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 明确办学方向。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对高等职业学校学校的基本要求, 也是其根本职能和应尽义务。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所以高职院校应对办学定位准确的把握, 要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树立学校与市场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与需求对接的办学理念,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 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 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路径, 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发展,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职业院校只有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 紧紧围绕支柱产业发展, 打造服务特色, 提升服务质量, 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 从而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
2、依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上必须能够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 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的需要, 就会导致培养出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无法被区域经济发展所吸收、消化, 出现人才供应与区域经济相脱节的问题。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 要壮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商贸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保险业和服务外包业等经济结构调整, 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高效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新格局。经济方式的转变对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 高职院校就应该按照“学校围着市场转,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路子, 明确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方向, 突出地方特色, 才能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3、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思想与培养目标的载体, 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依托。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在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培育全社会需求人才的同时, 也要与区域经济建设相对接,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所以, 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优化专业结构, 确保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 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 切实培养产业急需的大量高素质基层劳动者和一线技能型人才。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产业需求, 高职院校应组建由学校和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以市场调研为基础, 调查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上的行业分布、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和岗位职业分布, 有的放矢的优化现有专业, 建设社会急需新专业。要以现有强势专业为核心, 以相同或相近专业基础课为出发点, 建设相互扶持、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专业群, 以满足本省产业格局建设的需要。
4、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应牢牢把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 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首先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出发, 秉承培养职业人才的理念, 对学校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构建校内实训基地, 加强软件和硬件的设施建设, 提高课程和专业的吸引力, 为地方企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其次, 学校要主动为企业服务, 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的咨询、策划、培训等多项服务, 解决企业技术、管理的难题, 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管理方面的需求, 使企业首先受益, 密切校企关系, 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 学校要与企业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构筑一体化教学平台, 共同营造职场氛围, 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学习与就业的对接。
三、结论
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和推动经济发展, 地方各级政府从教育政策、教育投入和社会舆论等方面应大力支持职业教育。行业企业也应转变观念, 认识到高职教育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参与到高职教育的整个过程。高职院校更应该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 主动适应行业企业需求, 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及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积极探索, 促进高职教育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教育目标。
摘要: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需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 需要高职院校明确办学定位、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提高培养质量。唯有此对策, 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洪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 2011.16.
[2]于骁玥.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 2010.
3.区域教育科研服务模式之探索 篇三
向科研服务求质量的探索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0国际标准对“服务”进行了详细的界定:服务就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与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提升教育科研服务水平,是在已知教育科研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有关服务质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行业。因此,课题组从营销业服务质量理论的学习入手,开启了向科研服务求质量的探索之路。
(一)质量差距模型(5GAP模型)理论的学习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营销学家帕拉休拉曼(Parasuraman)、赞瑟姆(Zeithamal)和贝利(Berry)等人提出了5GAP模型,该测量工具以“顾客体验应当等于或超过顾客预期得到所提供服务的满足程度”来判断服务传递的过程与质量。5GAP模型专门用来分析服务质量问题的根源。其中顾客差距(差距5)是差距模型的核心,主要是指顾客期望与顾客感知的服务之间的差距。三位营销学家指出,要弥合这一差距,就要对四个差距进行弥合。即:差距1——不了解顾客的期望,差距2——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设计和标准,差距3——未按标准提供服务,标准4——服务传递与对外承诺不相匹配。
通过对质量差距模型理论的学习,我们意识到:了解顾客期望对服务提供者而言,尤为重要。了解顾客期望,并能将服务规范与服务传递相统一,达到服务提供者预期的营销结果是质量差距模型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二)服务差距模型在科研服务中的应用
课题组将教育科研服务与营销服务进行了系列的对比分析。首先,课题组研究的教育科研服务特指区教育局层面提供的,因此,在服务的产生与传递过程中,服务的接受方是学校(包括学校的教师),不存在营销行业中的交易关系;其次,学校层面的服务期望主要来源于学校现在的品牌状态、学校发展定位和学校教师以往教育科研经验。需要在了解服务期望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决策,开启学校发展内趋,优化教育科研服务的传递与落实。
在立足区域教育发展大局与发展愿景的基础上,以教科规划办为主体,实施教育科研服务,需要明晰5个差距产生的原因及弥合差距应关注的问题。依据区教育科研发展现状,课题组将教育科研服务的5个差距进行了如下分析:
差距1(服务期望认识差距):不了解学校以及教师对教育科研服务的需求是产生此差距的根本原因。《提升区域教育科研服务水平实践研究》课题组在学习相关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紧扣教育科研服务提升这一目标,按照提出假设、界定概念、筛选变量、确定指标、产生问题等基本步骤,命制了《武汉开发区教育科研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分A、B卷。A问卷的主要对象为全区26所学校的校长和教科室主任。B问卷以抽样调查形式调查全区一线教师。其调查紧紧围绕学校教科研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科研发展现状、科研的认识、教育科研参与情况、教育科研需求等方面的问题而展开。与此同时,课题组还借下校调研过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
差距2(服务设计与规范差距):管理者制订的服务规范及标准与学校以及教师的服务期望达成统一是此差距产生的原因。为了做好差距2的弥合工作,以区教科规划办为研究主体,通过区教育科研现状与需求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科研服务相关规范,分阶段制订了《武汉开发区“十二五”规划》《武汉开发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武汉开发区教育科研绩效考核办法》等相关文本,并集结高校知名专家和区内名校长、特级教师等成立了武汉开发区教育科学规划学术委员会,制订了学校教科室建设标准、工作职责。学校依相关政策要求,设立了校教科室和校学术委员会,制订清晰的学校科研管理机构分级图。目前我区已构建四级教育科研工作服务网络:区教科规划办、区学科教研中心组、学校教科室和学校各类课题组。
差距3(服务传递差距):没有按服务计划与规范进行教育科研服务传递是产生此差距的原因。课题组征求区教育局领导的意见,启动了区教育内涵发展项目,并设立内涵发展专项经费,由区教科规划办督促学校落实内涵发展项目的过程性研究,按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评估实行以奖代拨的方式给予奖励。为规范内涵发展经费管理,及时制定了《武汉开发区内涵发展经费使用说明》。与此同时,作为课题研究主体,教科规划办根据调研数据设计了不同侧重点的培训内容,并制定出详细的培训目录,对全区不同层次的教师实行分层培训。
差距4(服务沟通差距):所提供的教育科研服务与相应宣传不相匹配是产生差距4的主要原因。在学校与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方面,区教科规划办从课题选题、申报、立项、开题、过程性研究、结题等各个环节入手,做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工作,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师个人课题、学校课题、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小到课堂教学环节,大到学校的各项建设,从个体层面到学校整体,从现实问题解决到未来发展展望,无处不研究。
差距5(服务感知差距):是指学校以及教师感知到的教育科研服务与其期望的服务之间的差距。此差距的产生是由前四种差距累积产生的核心差距。弥合前四种差距,才能使学校以及教师感知到的教育科研服务与其期望的服务达成统一。
在运用教育质量差距模型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课题组深受启发:教育科研服务不是一厢情愿的给予,了解一线学校及教师的需求是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管理者需要适当调整相关计划,运用制度规范过程管理,这样,提供的服务才能尽可能符合学校及教师的服务期望。在质量模型理论的启发下,课题组尝试着建构本区教育科研服务模型。
根据质量差距模型建构服务模式的探索
由质量差距模型到教育质量差距模型,因行业区别,服务差距的偏重点不一样,但从本质上看,把控服务过程,提高服务质量方能弥合服务差距是其共通点。在教育质量差距模型的启发下,课题组聚焦差距模型5大差距产生原因的分析,开始了教育科研服务模型建构的探索。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级建构阶段
在课题研究的初期,为弥合教育质量差距模型中的差距1,课题组命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科研现状与需求调查》A、B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调查(Investigation)这一环节,全面了解了学校教育科研现状与需求,从而为有针对性的服务提供可能。在此阶段,恰逢 “十二五”省市级规划课题和各教师个人课题的两次申报,基于“十一五”期间课题研究现状与需求,区教科规划从课题选题、申报表格和开题报告撰写、过程性研究以及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展开培训,根据学校发展特色给予课题申报学校一些合理化建议与指导,参与学校课题的过程性研究,狠抓环节,提高学校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在每一次科研计划与执行过程中,始终与之相伴。教育科研服务模式的初级建构图如下所示。此模式研究重点是弥合差距1、2、3。图示的上半部分是学校及教师层面,下半部分为教育局层面。教育局层面通过调查了解学校科研发展现状与需求,从而调整决策,规范制度并提供具体科研服务,指导学校完善科研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课题组将服务定义为:了解学校以及教师的发展现状与需求,以此为基础,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现实问题。此模型的初步建构与执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区“十二五”教育科研发展步伐,其积极方面主要体现为:1.能全面了解我区教育科研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和需求,找准服务的着力点;2.实行点对点服务,通过培训等方式,解决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3.针对性培训等前置性服务完成后,关注学校和教师层面课题阶段性研究进程,定期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
此模式运行的不足之处在于所有服务立足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其视域较窄,指向区域教育未来发展的前置性服务规划缺失。且在定期的过程性评价后,无法获知其调整情况,呈现外部灌输式服务特点。为此,课题组根据优势与不足开始了教育科研服务二级建构过程。
(二)二级建构阶段
课题组根据教育科研服务一级建构阶段所存在的不足,根据现状分析,在原有调查、指导、评价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加入了分析(Analysis)和反馈(Feedback)环节,尝试建构教育科研服务二级模式,即IAGEF服务模式,即“调查—分析—指导—评价—反馈”服务模式。旨在从教育发展规划与区域教育发展视域的理性分析,从教育局层面谋划促进全区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提高学校主动发展、积极反思的内趋力。而加入反馈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此环节的把控,变外部灌输式服务为内部主动服务,从而从整体上弥合教育质量差距1、2、3、4,达到弥合差距5的目的。二级服务模式流程图建构如下所示。IAGEF服务模式图左上角代表服务提供方,其通过调查了解学校科研发展现状与需求,进行发展性分析,从而调整相关政策、制度,提供具体服务,并通过指导与评价过程,促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此模式与IGE模式的区别在于激发了学校的反馈功能,使学校能全面分析自身发展的优点与不足,调整学校后期发展目标,开阔了教育管理者的发展视野。
在此研究阶段,教育局层面通过反复论证分析,制订《武汉开发区内涵发展管理办法(试行)》,确立内涵发展目标是质量发展、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课题组扩充服务内容,将服务定义为:在了解学校以及教师发展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教育局通过一系列举措,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提高其解决现实及未来发展问题的能力和反思能力的过程。
教育科研服务的建构过程,在一定层面上弥补了一级模式建构的不足之处,开阔了教育管理者的观察视野,使其视域兼顾学校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提高学校及教师的发展内趋力,提高其主动发展的能力。但教育科研二级模式中调查、分析、指导、评价和反馈五环节的落实主要关注到以教育局为主体的服务方,未能从服务双方的互动调整上进行立体建构,于是课题组开始着手建构教育科研三级模式。
(三)三级建构阶段
在教育科研IAGEF服务初级模式的基础上,课题组通过研究实践,在进行教育科研三级建构阶段,完善了教育科研IAGEF服务模式(如下图)。课题组在完善此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凸显学校层面发展自主性与反思性,注重教育科研的变化反馈与需求反馈,并将学校层面的二次需求进行分析与综合反馈,提高服务的实效性。
在此研究阶段,作为区教科规划办深入学校,参与学校课题例行研讨过程,通过观摩、指导与评价,解决学校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出具问题清单,指导教师通过完成任务清单,解决现实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课题组将一般意义上的教研活动与教师个人课题、学校课题、内涵发展项目进行有机结合,从实处入手,提供及时的指导,促进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通过研究,课题组在教育科研IAGEF服务模式建构过程中,进一步扩充服务的定义:在了解学校以及教师发展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教育局与学校双方在互动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以及通过活动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提高其解决现实及未来发展问题的能力和反思能力,促进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过程。此次建构过程,很好地改变了由教育局层面发起的外部灌输式教育科研服务。通过分析与反馈环节,学校逐渐增强自身的自我发展意识,从被动等服务过渡到主动订制服务的学校越来越多,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本文系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提升区域教育科研服务水平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组长:余学泉;副组长:高中斯;主要成员:戴斌林、吴显品、彭志祥、刘华贵、张之见、王素培、付国屏、陈必元、韩瑾、张卫波、叶丹、王顺芳)
4.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篇四
摘要:目前,保定市正处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之中,要发挥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实现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保定复兴的奋斗目标,不仅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更需要辖区内百姓素质的提升。通过对电大办学情况的调研发现,广播电视大学从组建到发展壮大的历程,无不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并在开展远程教育方面进行了有效、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远程教育;全民学习
一、京津冀三地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教育现状。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由区域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以及产业转移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京津冀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受教育状况呈现梯次分布,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不平衡,制约了三地产业布局、人才汇聚以及创新能力。京津冀共有中央直属高校51所,43所位于北京;京津共有“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39所,河北仅1所。约75%的研究生培养集中在北京,约60%的专科生培养集中在河北,天津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发达。北京地区集聚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但由于承载力限制,教育资源呈现饱和、外溢状态;天津教育资源优良,基本与本地承载力匹配;河北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明显不足。“京津冀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布局和质量、人才规模层次和结构不平衡的原因是三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深层次原因是三地的区位差异和由此导致的政策壁垒。”
二、电大引领远程教育的战略优势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相对于面授教育、师生分离、非面对面组织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学生与教师分离;采用特定的`传输系统和传播媒体进行教学;信息的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学习的场所和形式灵活多变。与面授教育相比,远距离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的成本。基于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依托电大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1.系统优势。由中央、省、市、县四级电大组成的办学网络覆盖全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具有“统一管理,分散办学;开放务实、机制灵活”的系统优势。电大拥有中央、省、市、县四级办学体系,拥有天网地网人网合一、三级平台互动的教育网络,为开展远程育提供了组织保障。2.技术优势。致力于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拥有完备的现代教育技术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音像制作系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等),受教育者作为独立的个体,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多种媒体中进行选择,灵活自主地安排时间、地点进行学习,不受传统教育方式时间、地点固定的限制。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信息传输手段可为求学者提供全面助学服务的功能。3.资源优势。电大目前开设了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等10大类146个专业,不仅拥有门类齐全的学历教育资源,而且拥有大量非学历教育和各类短期培训的文字、音像教材资源,既可作为求学者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课程资源,也可根据需求灵活进行多种组合,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求学者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开展远程教育提供教学保障。4.模式优势。始终坚持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既承担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还开展各类非学历培训、继续教育、职业资格教育等社会化教育工作,成为群众学习的“广场”,职业培训的“超市”,使群众随时在家里就能在“身边的大学”接受培训。
三、电大为远程教育服务实施策略探讨
1.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要适应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需要,借鉴货币银行功能特点,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系统。通过学分银行系统,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提供学习跟踪记录服务和学分认证、转换与存取服务。学习者可以按照学分累积规则,零存整取并申请获取对应的课程结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层次的学历证书,逐步消融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界线。
2.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管理和服务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在抓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先进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探索多端融合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按照“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的要求,通过改造、新建和整合,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网络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将这些优质资源输送到保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机会。
3.积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适应京津冀三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需求的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合优化、协调发展的专业和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机衔接,增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建立以完全学分制为核心,严格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注册、学习、考试等更灵活方便,更适应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4.建立远程教育服务新模式。适应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改革传统过分强调系统内部办学的服务模式,逐步建立起内部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和外部公共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组建专业化、信息化远程接待服务团队,加强与学习者的教学交互、学习跟踪记录,以及为学习者提供体贴周到的个性化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的枢纽作用,开设网上大讲堂,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讲座、网络公开课等服务,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琦.文化同源性与差异性影响下的京津冀高等教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77-81
[2]么丹,张克楠.新形势下京津冀文化教育合作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34):244
[3]白翠敏.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
5.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篇五
摘要: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它带来了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和育人方式的全面变革,也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思考。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增强了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同样也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之相适应。本文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分析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对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该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相结合,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由抽象转为具体,由理论转为实践。加大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断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途径,在实习过程中加大企业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的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改革必须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更有利于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就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完善的统筹规划下,以实践过程为基础进行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全方位结合,共同建立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代表着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变革给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思考。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既能发挥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对照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校企合作模式下,学
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多了,在校时间少了,在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情况下就成为了“真空地带”。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压缩了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参加到实践中去,很多院校把理论课程不断压缩,而往往压缩的最多的是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在开学初期完成,不能贯穿始终,在实践中也更多的关注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学生学习的途径不断拓展,但学生学习意识不高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企业,需要企业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但追逐利润的特点决定了其不愿或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而学校尽管有辅导员跟踪指导,却又很难象在学校一样对学生有较多的关注,其实很多身边的成功的人的品质值得同学们学习,企业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也很多,但往往投入精力较少。
3、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不高,与企业要求的标准也有一定的差距。
有些学生意识不到实习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认为实习与专业知识没有太大联系,容易在实习中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企业相结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加强针对性现代企业除了要求员工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而且更需要员工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较强的创新精神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为了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校企合作中必须树立“育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为首,注重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针对性。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就是与“学”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在这种统一过程中来加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就使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并且能够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空洞乏力的弊端。因此,突出“工学结合”双重作用性是今后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
1、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面临分散状态,在此形势下,学校原有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显得力不从心,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来回奔跑和交流,管理质量下降。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推进,一是在队伍数量上应该壮大,以适应新形式下高职教育的需要。二是加强对思想政治辅导员培训工作,增进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相关思想政治知识、心理知识及管理水平等。三是完善政治辅导员的知识结构,要培养成即有学校学生管理经验,又熟悉企业环境,有扎实心理健康知识的复合型辅导员队伍。四是多提供政治辅导员学习和交流经验的机会,学习兄弟院校中的优良经验,也可以到相关企业去参观交流,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环境来找到最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途径
2、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思想动员工作
提供学生相关的信息源,为走向企业提供坚实的心理基础和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减少后期的一些思想压力和困惑。有些学生对工学结合模式思想认识不清楚,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也有学生会还没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而惶恐,或是当踏入新的环境而感到严重的心理不适,很容易产生消极、倦怠、失落、焦虑以及自信心不足等系列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企业,尤其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思想政治辅导员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及心理辅导工作,做到事事以学生为主,事事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顺利适应这一教育模式。
3、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作用。
把学校的管理方法与企业的相关制度结合起来,建立联合管理机制,设立由学校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企业实习管理人员、学生代表组成的共管机构,明确责任,真正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凝聚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共管机构,经常交流沟通,在充分了解各方面信息和学生心声的基础上,双方共同育人。
4、丰富思想政治内涵与途径
高职生道德教育的立足点是职业性和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围绕学生未来职业需要。我们需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内容,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资源,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加强行业规范教育,适当吸收典型的企业道德规范和案
例作为高职生职业道德的鲜活教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职业实践教育活动,离开职业实践活动,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成为流于空洞的说教。职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外的见习、实习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职业实践活动亲眼目睹同行是用怎样的职业道德风貌从事本职工作的,亲身体会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意义。
5、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
“敬业精神、责任心、吃苦耐劳、虚心学习”表面上看起来有利于用人单位,但最终受益的却是自己,所以必须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这些品质。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请成功人士现身说法,让他们了解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不仅仅因为具有过人的知识和才能,更由于他们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去感知敬业精神、责任心、吃苦耐劳、虚心学习的必要性。
总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企业在很多情况下侧重点是不同的,担当的社会功能也不同,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保持一致的,为了更好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需要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相互了解与融合,更好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收获。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
高[2006]16号)[Z].[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3] 周巧婷.工学结合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
6.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篇六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摘 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同样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本文基于河南与湖北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证明河南与湖北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的情况。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等教育;河南;湖北 一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和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论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协调性和相关性。此点无论在国内外的实践,还是国内外的各种理论研究中,均证明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和相关性。但是在现实实际中,这点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论证。比如,陕西也作为全国著名的科技大省、教育大省、文化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庞大的人才队伍和强大的支撑力,理应也是一个经济大省。然而现实中, 尽管陕西拥有丰厚的文化、发达的教育、高端的科技,但经济发展却明显滞后。这种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的状况被学者称之为“陕西现象” 。本文通过河南和湖北两省的比较,进行相关分析区域经济和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 1.2样本选择理由 笔者选择这两省作为分析的样本,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河南,湖北两省无论是在区域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均具有相似。其次,河南和湖北在经济既有共同点又有差距。河南与湖北两省在中部六省中,中部六省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东西两个地区的发展势头均高于中部地区,形成了中部“塌陷”的形式。但是在中部地区GDP总量中河南位居中部第一位,湖北在处在第二位,所以说两者有比较的必要。再次,河南与湖北在高等教育上有着明显的差别。湖北省是我国教育资源较为集中的地方,尤其是高等教育。湖北的高等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大学生人数达130万,其中武汉大学生人数超过105万,居全国第一;高等院校数量居全国第二;国家重点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研究生教育水平国内排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但是河南无论是高等教育人才,高等教育数量,重点院校数量均小于湖北省。 对于这种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差距悬殊的状况在国内并不只是在河南和湖北两省有,此前还提过陕西以及浙江均有这种类似现象。因此本文基于河南、湖北两省的分析,对于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河南、湖北两省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分析 2.1 基本指标设定及说明 没有任何一个数据能够全面地反映出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因此这里的指标必须包括相应的子指标。这里,将衡量教育的指标分为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这三个子指标。教育规模,采用的是每万人在校生数,这能更准确地反映和评价教育产出规模本身的变动情况。教育质量指标,采用高等教育单位中老师数与学生数之比。我们认为如果每个学校每个老师教授的学生过多,就有理由相信,此时的教育质量是没有保障和可能低下的。教育效益指标,采用的是高素质人口比重,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体现出教育是否真正促进了地区人口素质的提升。 2.2 教育规模分析 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的教育规模相较于湖北来说,两者的差距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时,湖北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是河南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的2倍多,但是到了,湖北的同期数只有河南同期数的1.57倍。河南的高等教育规模虽然不如湖北,但是发展迅速,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 也就是说在河南每个高等教育单位所培养的人是低于湖北省的,可能会说每个单位教育的人越少不越能集中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实际上,师生比方面,河南又是高于湖北的,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只能反映出一个事实,即,河南省的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适合的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是绝对不如湖北省的。 2.3 教育质量分析 我们采用的采用高等教育单位中老师数与学生数之比,具体原因前面已经介绍,这里面就不在赘述了。数据如下: 从数据上来看,河南的高校老师平均要比湖北的老师多交2个学生。而且两个省都存在高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随着高校的扩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且不说质量方面,就是数量方面,也是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很多高校的师生比低于国家规定的1:14的`标准。河南的,师生比已经快要逼近1:20,远远超过国家的相关的规定。这进一步体现出河南省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严重问题。 2.4 教育效益指标分析 对于衡量教育效益指标,采用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是受到数据收集的影响,这里只有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结果,湖北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53%,而河南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39%,可见两者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再从两个省的毕业人数进行分析。 在,湖北的高校毕业人数还远远高于河南省,但是到了20,河南省的毕业人数却超过了湖北省。但是,由于河南省人口数目较大,想要提升全省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2.5 结论 从三个指标来看,河南省与湖北省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而且就目前的河南教育发展水平看,并且受到历史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笔者并不认为河南的高等教育会实现跨越式地发展直至超过湖北省。而且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前面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笔者认为河南高等教育有以下问题: a 顶尖学科的缺失。b 在到20,河南省的师生比一直在上涨,这看出河南省的师资力量是比较薄弱的。 但是湖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缺陷。湖北省各地方高校规模发展不平衡,武汉市占了全省40%的高校,囊括了全部8所部属高校,在校生是地方高校的60%,特别是校均在校生几乎是地方高校的两倍,这说明湖北省省属高校存在着明显的结构缺陷。这些缺陷表现为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小、资源配置不平衡,这又必然导致高校办学效益不高、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等问题。 三、河南、湖北两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3.1 两省经济差异总述 河南与湖北两省同处于我国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指中国的内陆腹地,只要是指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六省。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90年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均在中部之上。从现在众多的数据来看,中部地区已经处于“塌陷”的状态,而且经济结构相较于东部地区也为低水平的“二三一”的经济结构。并且中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中部六省中,GDP总量以河南和湖北领先,江西和山西落后一些。本文重要集中分析河南和湖北之间的经济差异。 两省之间的经济差异分为省间差异和省内差异。后文对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基于此项分类。 3.2 指标简介 本文是用泰尔指数法对河南。湖北两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泰尔指数最早是由荷兰著名经济学家H.Theil于1967年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的不平等性,通常作为衡量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该数值越小说明区域间不均衡程度越小,越大则相反。 从理论上讲,一个好的衡量收入差距的相对指标应具备以下五个性质:1、匿名性或无名性;2、齐次性;3、总体独立性;4、转移性原则;5、强洛伦茨一致性,即要和洛伦茨曲线有一致性。泰尔指数是目前唯一可以满足上述五个性质的指标。 用泰尔指数来衡量收入差距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衡量总差距、组内差距、组间差距,以及组内差距、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这样就可以判断收入差距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组内引起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组间引起的。该指标恰如其分的满足研究的需要[3]。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河南和湖北地区间的差异显得微乎其微,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地区内部的差异。如果,说经济与高等教育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关系,那么河南与湖北之间高等教育的差异也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区域内部的差异。 方差作为变异系数中,用得最多也是最简单的系数。如果我们把每个省视为一个单独的样本,计算组内方差这,来衡量省内的差异情况,结果如下。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湖北省内部方差较大,内部差异相较于河南较大。从具体数据来看,武汉市GDP占湖北近三分之一,过多的经济资源集中在武汉一市,无疑是不利于湖北整体经济发展的。 3.4 结论 根据,泰尔系数分解法来看,河南和湖北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但是湖北省的省内差异十分明显。这对于,两个省之间高等教育的布局无疑是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结论 4.1 结论 本文将区域分为高等教育建设与经济发展两个方面,试图找寻之间的联系。对于衡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分为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这三个子指标。本文从这三个指标入手,认为河南省无论是在教育规模,还是教育质量,亦或者是教育效益方面与湖北省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河南省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湖北省。但是两者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也都有其各自问题,前文已有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经济发展方面,两者之间差距从人均GDP还是泰尔指数分析法来看,省际之间差距都不是很大,但是明显的是两者的省内差异,这点在在湖北省体现较为明显由于湖北省省内经济差异较大,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省内高等教育结构差异。 河南省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与湖北省一致的情况,却出现高等教育发展大大落后的情况,这说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不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区域内部经济结构影响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 参考文献: [1]姚聪莉, 于欣荣, 赵小白. 教育与经济视角: 对 “陕西现象” 的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马廷奇,王艳.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湖北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分析[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3]刘小莹.公共投资对我国东中西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
7.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篇七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农村成人教育,趋向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成人教育关系解读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 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 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 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 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定》专门指出: “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 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 指由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 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 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面向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
2.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农村成人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村成人教育是指对从事农业的农村成人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和实用技术培训。广义的农村成人教育泛指对县及县级以下从事农业等各行业的成人进行的一切有组织与无组织、有计划与无计划、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内容宽泛, 涉及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生产教育、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等方面;教育途径和方法灵活多样,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比较常见的形式。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成人教育有共同的交集, 且从广义文化概念看, 农村成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农村文化活动。两者皆事关农民的基本文化和教育权益,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工程, 都具有帮助农民掌握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 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的功能, 进而通过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等途径,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 两者也存在内在的运行逻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赋予农村成人教育新的时代意义, 拓展了农村成人教育领域, 使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同时, 我们还应注意发挥农村成人教育的传递、传播、选择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进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撑。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2007年3月17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 [2]。这五项工程奠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框架。
1.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为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广播、看电视难的突出问题, 1998年,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共同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以下简称“村村通”工程) 。2006年, 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目前, “村村通”工程已成功走过了三个阶段:一是1998年到2003年, 完成了11.7万个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二是从2004年开始, 完成了10万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三是“十一五”期间, 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 全面加强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继续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以直播卫星应用为主, 全面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 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3]。“村村通”工程使农民群众便捷、及时、生动、形象地了解各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国内外大事, 为其修建了一条通向和谐小康的信息之路。
2.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政府举办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文化活动于一体, 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而建设的。2009年9月, 文化部颁布《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性质、职能、任务, 从规划、人员、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和管理作出明确规定。截至2010年底, 新建和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67万个, 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4]。
3.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 文化部、财政部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以下简称“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 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 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 并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 (市) 、县 (市) 以及部分乡镇、街道 (社区) 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 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据统计, 截至2010年, 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为文化共享工程投入57亿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时期建成各级服务点83万个, 覆盖90%的行政村, 累积服务人次8.9亿[5]。“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 对于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4.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2007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意见的通知》, 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 (“2131”工程) 。“2131”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不断扩大农村电影放映覆盖面, 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逐步建立以数字化放映为龙头、以乡为重点、以村为基点, 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相协调的农村电影放映新体系。截至目前, 全国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28条, 数字电影放映队3.8万支, 年放映公益电影达780万场次。数字电影放映已完成了对4个直辖市、310个地级市、2333个县级地区、2.61万个乡级地区、43.65万个行政村的覆盖。结构合理、网络连通、院线发展、规模放映、服务优质的覆盖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2010年底, 顺利实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所提出的全国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规划目标[6]。
5.农家书屋工程。
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2007年3月, 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总体思路、组织领导、实施方式、建设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和说明, 成为指导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纲领性文件。由此, “农家书屋”工程 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 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 报刊不少于30种, 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 (张) [7]。目前, 中国已建成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等共38万家, 基本覆盖了中国一半以上的行政村, 累计投入资金近80亿元。 农家书屋工程为农民找到了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的文化平台[8]。
三、公共文化服务折射出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1.发展目标社会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必要途径, 又是提高广大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障。其宗旨是推动社会的发展。
农村成人教育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顺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 充分发挥自身在提高农民素质、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在2002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 “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内容, 承担着提高农村成人思想政治和科技文化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任务。”[9]农村成人教育只有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并为其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撑, 才会赢得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国家及地方政府才有可能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并提供政策、物质、财政、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因此, 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目标社会化, 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要求, 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组织管理合作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之所以取得较为扎实的成果,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多部门的有效合作与协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框架中每一工程的实施, 都不是某一部门单独能够胜任的, 需要多个部门密切协作。正是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服务工作, 各负其责, 形成合力, 确保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农村成人教育是一项服务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职能, 也是政府其他部门的重要职责。目前, 农村成人教育还没有完全脱离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 封闭办学、条块分割、管理分散、各自为政的局面依然比较突出。因此, 应重建农村成人教育的主管部门, 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 科技、文化、扶贫等部门协同的管理体制机制, 统筹协调、统一规划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多部门的协同与合作将成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3.学习形式自主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众多项目, 主要采取了提供资源、引导民众自学的方式, 虽然没有建立专门的学校, 没有聘请专门的教师, 但却同样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同时这也说明, 广大农民初步具有了自学的愿望和能力。第一, 当前我国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 他们一般都受过初等教育, 具有基本的读写能力;第二, 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广播、电视、网络普及到广大农村地区;第三, 随着城乡经济的互动发展, 农村储存了一批在城市经过培训和锻炼的新生代农民工及少部分大学生村官等带头人;第四, 农业机械化的大范围普及使得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民众自学的成功引导, 开启了农民的自我学习意识, 培养了农民自我学习能力。
4.教育手段科技化。
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多个项目都广泛应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等科技成果, 既节约了资源又及时、高效地传播了先进文化和知识。农村成人教育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 要“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成人教育,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10]。受地理位置和条件的限制, 我国有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农业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十分有限, 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比较低。要克服自然条件的屏障, 为边远农村地区提供优质的教育与培训, 必须充分发挥电视、多媒体和网络远程教育的不受时空、年龄、职业限制的优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科技发展及其在农村成人教育中的运用, 为农村成人提供更广阔、更灵活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公共文化服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71186.htm.
[2]杨志今.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N].中国文化报, 2010-08-31.
[3]李韵.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N].光明日报, 2011-11-24.
[4]我国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初见成效[EB/OL].[2011-01-25].http://www.gov.cn/jrzg/2011-01/25/content_1792228.htm.
[5]周玮, 璩静.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EB/OL].[2011-11-2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2/28/c_121131945.htm.
[6]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的问题[EB/OL].[2010-09-19].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09-09/2521847.shtml.
[7]杨三省.科学发展观学习全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9:305.
[8]中国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已建成农家书屋38万家[EB/OL].[2011-01-13].http://news.cntv.cn/20110113/100874.shtml.
[9]付陆平, 王帮超.沈阳市农村成人教育业务读本[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7:37.
8.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篇八
关键词:湖南;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对接与服务
一、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各种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面,合理的高职教育结构才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不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目前,湖南省大力推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而一产的综合性人才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也进一步说明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不合理。就第二产业而言,湖南省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促进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升级,就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不全面,而且专业设置没有特色和重点,因此制约了高职教育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就第三产业而言,湖南省高职教育在培养服务性高职人才时,大多都是以培养师资为主,在日常服务中应用性人才比重较小,而且湖南省发展第三产业所需人才存在专业空缺较大、比例失衡等问题。总之,湖南省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经济紧密性不强且没有突出地方经济特色,专业口径过小,专业比例失衡等问题,导致湖南省高职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强。
二、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探析
(一)湖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2020年,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中等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技术创新机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度达到90%。到2020年,人才总量达到770万人以上。
(二)湖南区域产业结构决定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三)湖南经济资源分化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分布。湖南省东西部经济差距拉大导致大部分高职院校集中在省会及周边地区,75%的省级示范高职学院在长沙,67% 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在长沙,分布不均衡的高职教育资源进一步拉大各地区经济差距,需要统筹规划。
三、湖南高职教育对接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湖南高职教育应立足于经济发展新形势,以提高职业素质和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教育规划。专业设置和现有专业改造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贴区域经济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二)进一步转变办学观念,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应引进竞争机制,转变办学观念,将市场需做为其办学方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三)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地方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取得长久的进步和发展。高职院校要跟随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应以主动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不断地调整教育模式,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湖南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扩双师”型教师缺乏为此,当前高职在培养师资方面首先要把准入口关在引入新任教师方面要结合实际需要和专业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考查在没有国家统一的高职教师资格制度的情况下,区域内也应该要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准入制度和评判标准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两方面的要求应力求达到校内外教学的要求而提高“双师”素质的关键在于培训高职院校要建立健会教师进修培训制度河以依托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对任课教师进行技能操作的专项培训并进行考核通过产、学、研有效结合及时了解行业与产业发展的前沿信息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及时交流经验;通过国际合作培养培训部分骨干教师,吸取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等理念。
参考文献:
【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推荐阅读:
民办教育服务管理平台10-13
吉林省:积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模式08-25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06-25
教育培训行业客户服务11-05
创新职业教育 服务产业转移11-08
医德教育服务月心得体会09-14
服务企业盈利模式06-30
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中心述职报告08-14
让礼仪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11-01
售后服务管理工作模式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