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工作汇报材料(精选9篇)
1.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一
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
新泰市泉沟镇果庄学校
2013.2
一、学校基本情况
果庄学校,始建于1962年,服务人口8200人,在校生350人,在编教职工21人,50周岁以上5人,55周岁以上2人。学历均达标,其中6人取得本科学历。取得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2人。学校环境整洁,绿草如茵,育人氛围浓厚。学校配有音体美器材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仪器设备逐年增加,教师业务水平稳步提高,多次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果庄学校正乘着素质教育的东风,履行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全体师生正大踏步的前进,向着和谐、健康、文明。
二、课程实施情况
课程理念
1、理念学习
健全学习课程理念的制度,教师有较翔实的学习笔记,理解确切到位。
2、理念体现
我校通过校会、校内广播及时全面地向师生和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校内营造文化氛围,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校有符合我校实际的办学理念,有长短期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开设
1、国家课程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开齐国家课程科目,没有随意增减周课时数的现象。
2、地方课程
严格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要求开设课程。
3、学校课程
有课程开发计划,开发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养成教育》。但开发数量不多。
课程资源
1、教师队伍
我校教师学历均达标,但老龄化明显,很多课程只有兼职教师,如音、体、美、信息等,有健全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2、办学条件
学校逐年增加配备音体美器材、图书、实验网络实施,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数量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
3、其他资源
积极开发家庭、校外资源,认真做好记录,取得较好效果。
课程实施
1、教学研究
学校积极开展多种教研活动,如公开课、观摩课、讲座、研讨会等,并做好记录。
2、教研成果
有多篇论文发表,我校独立承担了市级农远课题,3人获省市级课件制作奖,1人获省级农远课一等奖。
3、教学活动
教师们潜心钻研教材,精确制定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材重难点,教学方法灵活、有效,积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水平逐步提高。作业设置齐全,批改及时,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良好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充分利用班会、校会、升国旗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效果较好。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了心理、道德、安全等教育活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保证学生每天9小时睡眠时间,双休日节假日从不上课,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既布置知识巩固型作业,又设计一定数量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教辅资料的选用符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启动“阳光大课间”活动,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课程评价
1、学科考试
无任何形式市级及以上考试,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方法,成绩评定采用A、B、C、D等级制,取消分数评价。不在学校班级公布学生成绩,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
2、综合实践活动
有切合我校实际的评价方案,学生配备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档案,但内容欠充实。
3、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有切合我校实际的评价方案,评价结果用等级制表达。
4、学校特色
我校地处农村,有广阔的自然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场所,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为我校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困惑与不足
我校教师老龄化明显,高学历比例较少,只有语文数学为专职教师,音、体、美、科学、信息等为兼职教师,业务技能水平较低。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微机配备不足。课程开发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家庭资源、校外资源开发利用刚刚起步,教师网络教学水平不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改进措施
1、加强教师课程理念学习,用崭新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2、加强音、体、美、科学、信息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3、筹措资金购买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微机等。
4、进一步用好用活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创造性开展工作。
我校一定以这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为契机,查缺补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施能力和水平,让素质教育之花在我校竞向开放。
2.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二
该课程依托项目化教学和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自治区棉纺织公共实训基地进行改革。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 它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和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并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开发首先要确定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然后进行教学设计, 最后进行教学实施。“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遵循校企共建课程体系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置依据新疆纺织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要求, 结合企业需求, 共同确定课程典型工作任务, 以纤维、纱线、织物常规性能检测等技能为核心, 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融于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 将工作过程中的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 其课程开发步骤见图1。
(一) 学习项目设计
该课程根据生产实际和工作能力重组教学模块, 重构学习情境, 改革实训教学体系。新的“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讲授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的教学方式, 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每个学习任务都是以典型产品的性能检测与应用为载体, 以职业活动为基础, 以实际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内容, 将知识、技能、素质训练融合于实际产品的检测过程中。我们初步确定了五大学习项目, 见下页图2。
(二) 教学流程设计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的教学流程设计依照项目化教学要求, 按教学准备、解释任务和方法、确定重点与提出问题、确定小组和工作时间、学生加工信息、学生展示工作结果、讨论与评价、保证工作结果的正确性八个阶段有序进行。
课程教学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 我院“纺织材料与检测”教学保持了教学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即八个教学阶段缺一不可, 同时在给学生安排任务时, 注意工作的全面性, 做到“六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对象明确、工作方法明确、劳动组织明确、工作进度明确、工作成果明确, 使教学过程能保质保量完成, 防止项目化教学流于形式。
(一) 课程项目总体实施
在“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一共设计了五大学习项目, 九个单元, 每个项目都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习 (工作) 单元。课程主要以“纤维、纱线、织物”等三个方面的鉴别、检测、性能评定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作为项目载体, 项目设计的典型性既要有普遍应用的含义, 又要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同时也要兼顾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 考虑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我们构建了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逐步递进实施教学, 课程项目总体实施过程见图3。
(二) 课程具体实施过程 (以纺织纤维的鉴别项目为例)
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
(1) 在上课前教师安排本次课程的主要任务, 派发课程的工作页、任务书, 阐述课程的基本要求。 (2) 向学生提出项目任务。该项目最终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鉴别出10种以上的纤维。 (3) 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要强弱搭配, 每组4~6人, 设组长一名, 协调本小组成员的学习和任务的完成, 并对组员完成课程任务的情况给予初步的评价。 (4) 实验设备及材料的准备:酒精灯、镊子、小刀片等及10种或10种以上的纤维 (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
课程实施过程
(1) 课程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讲清楚工作任务的内容、条件和目标, 并通过对工作任务的提示,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求教师要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入已设计好的学习情境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 (2) 尝试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先给出几种比较易分辨的纤维, 在简单演示如何鉴别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后, 即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 教师适当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注意观察, 留心学生的错误, 在学生判断完成后再指导学生修正错误。如果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难以完成任务, 那么就应当尽快转入第三个阶段。 (3) 提出问题:所提的问题要精心设计, 循循善诱, 注意启发性和针对性。例如, 教师此刻就可以提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光泽有何区别, 二者的手感有何区别等问题。 (4) 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其他资料, 或通过教师讲解来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并理解和识记。教师可适时地介绍纤维鉴别常用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 (5) 回归工作任务:让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与任务联系起来, 在掌握了专业知识后, 再对纤维进行鉴别, 看学生能否把任务完成得更好。 (6) 成果展示:该项目的成果就是由每小组派代表, 或由教师指定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教师和其他小组要对其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7) 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 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 最后总结纤维鉴别的步骤。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 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8) 评估应用:作为项目化的教学成果, 应尽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 应把项目工作的结果归档或应用到学习或教学实践中。例如该项目课程结束后, 可由教师提供部分面料, 由学生尝试分析面料的成分, 或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经常接触的纺织日用品成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其主要职能必须从“授”转变成“导”, 即引导、指导、辅导, 要检查学生项目的进行情况, 要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
课程能力的应用
基于项目化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精神,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的意识, 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改革。
(一) 注意课程能力的后续课程应用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 后续课程有“现代棉纺技术”、“机织技术和织物组织与分析”等, 在课程能力培养过程中, 我们对比同种纤维、纱线、织物检测的连续性, 既可得到企业中常规纤维、纱线、织物的检测报表, 也可得到一套完整的检测样品检测数据, 这些数据可支持后续课程的实训。
同时, 我们增加了“纺织材料综合检测实训”项目, 进行两周的集中实训, 培养学生将纤维性能的检测 (如细度、长度、马值等) 和纱线性能检测 (如纱线强力、捻度、毛羽、线密度等) 能力应用到“现代棉纺技术”课程中;将织物性能检测 (组织分析、经密、纬密等) 能力应用于“机织技术和织物组织与分析”的课程中。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各种纺织材料的检测能力, 对后期课程的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 尤其是为学生考取“针纺织品纤维检验工”职业技能证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注意课程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按照教学计划,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 此时, 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还未开设, 学生专业理念尚未形成, 难以将企业实际生产引入课堂。作为弥补, 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纺织材料贴近生活的特点, 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日常生活的例子。例如, 为什么潮湿的布条会比干燥的布条难撕破, 刚洗完头发顺着摸较光滑, 但逆着摸感觉毛躁, 北方的窗户为什么会用双层玻璃等日常生活问题, 引导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日常纺织品应用的观察能力, 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思考
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实现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是学习者、工作者、任务完成者;教师则要“扶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 是学习的监督者、指导者、辅助者。
在每项教学活动的开始时要强调对时间的控制, 明确整个教学活动的时间表, 每个过程、阶段临近结束前要作出提示,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能力十分重要。
在授课过程中, 最好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目前, 我院纺织专业的学生每班人数在40人左右, 人数较多, 会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 这就要加强组长对组员的管理,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
为了完成项目, 学生要把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 需要在课后查阅很多课外资料, 同时我们还要仿照纺织企业检测实际环境设置课程实训, 使得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学习, 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 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产生成就感。
结语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说明, “项目化”的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紧跟最新标准的步伐, 主动学好课程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摘要:为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本文介绍了高职“纺织材料与检测”课程近年的教学实施与改革历程, 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法, 指出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纺织材料与检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伦超.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实践——以《公路施工技术》课程为例[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3) :31-33.
[2]潘志娟, 李春萍, 杨旭红.纺织材料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纺织教育, 2011, 26 (2) :149-151.
[3]朱进忠, 毛贤慧.本科院校纺织材料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纺织教育, 2010, 25 (4) :56-59.
[4]李岳.高职《纺织材料及试验室操作》课程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2) :181.
[5]刘梅城, 张冶.“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 2012, 27 (3) :280-282.
[6]宗亚宁, 徐淑萍.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J].纺织服装教育, 2012, 27 (4) :348-349.
3.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三
一、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综述及特点
1.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综述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英语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正式下发。确立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此次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最大亮点”,合理调整课程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成为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任务。
2.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特点
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二级)英语课程在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话题、功能)各个部分的分级标准。
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二级标准中,增加了“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和“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义”。在学习策略中,补充了“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在二级文化意识的标准中,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在原初中英语技能教学参考表的基础上,独立撰写了小学英语技能教学参考建议,以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
在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评价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评价要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二、小学英语新教材的特点
1. 更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现在的小学试验教材的设计和编写很重视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场所、语境、情景中开口说英语的习惯,以及对别人说英语做出反应的习惯。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观察、注意、积极思维、系统联想、新奇想象和连锁反应的习惯。
2. 注重贴近日常生活
如:要求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father,mother,teacher,doctor 等)、问候语(Hello/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等)和告别语(Good bye/ Good night 等),知道主要的文娱(concert,movies等)和体育活动(the Olympic Games,base-ball等),知道英语国家中典型的食品(steak,hamburger,sandwich,French fries等)和饮料的名称(coffee,brandy,whisky等),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USA 的首都 Washington、UK的首都London等)和国旗(USA 的“星条旗”Stars and Stripes,UK的“米字旗”the Union Flag)。
3. 教材插图作了全新设计
插图形象与实际生活非常贴近,逼真且生动活泼,十分适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有效使用新教材的插图有利于英语教师开展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新课程标准下提升教学水平采取的策略
1. 教师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教授《小学英语》3A Unit 5 Part A 对话中的句型“How are you”时,教师可播放flash呈现对话内容。一只飞翔的小鸟问候树上的猴子:How are you?猴子快乐地回答:Fine,thank you!小鸟继续飞,问候遇到的一只行动迟缓的小狗:How are you?小狗皱着眉,一边咳嗽一边摇着头说:Not so good.
2.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在语音、书写及日常交际用语运用的情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训练,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英语校园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定期播放英语节目,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唱歌、讲故事、朗诵、演讲、表演童话剧、英语角、英语手抄报、书法比赛等多种形式营造英语氛围。
4. 教学要贴近日常生活
课本中就有关于My friend,My family,My school及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对这些语言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逐渐展开。通过视、听、说、玩、唱、画、游、读、写、译等饶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使学生培养起初步的语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情景,开展情景对话。
4.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课程实施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中心小学始建于1958年,2014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新校区并与2015年5月初完成整体搬迁。学校占地面积24464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7928平方米(一期建设工程完成投资550万元,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学校规划建设24个教学班,可容纳1200名学生就读。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384名学生,2012年以来确立了“植根传统文化,奠基学生完美人生”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相信每个孩子能够成功,帮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鼓励每个孩子尝试成功,支持每个孩子自主成功。”的核心思想,以“为学生的成功奠基,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为办学目标,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办学成绩突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颁布后,我们本着“积极贯彻,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
一、组织保障
积极通过家长会、学校会议、网络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全面地向广大师生宣传新课程理念,营造出浓郁的宣传氛围。学校一直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做到“校园处处会说话,面面墙壁能育人。”让名言、警句、名人时刻陪伴着学生,鼓励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在不断总结自己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植根传统文化,奠基学生完美人生”的办学理念,以传统文化熏陶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成为“正言、正行、正德”的君子,成就学生完美人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习惯。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以教学科研兴校,以优质教育造就优势,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争创一流品牌学校。
2、课程开设
在课程开设方面,我校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设置与开发,认真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学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地方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各门课程都有专(兼)职教师。地方课程开设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等课程,本学年,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太极拳》、《武术操》、《剪纸》、《捏泥人》、《书法》、《比干庙文化》、《黄
合理开发和利用家庭和校内外资源。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负责协调组织家校活动,充分宣传,深入了解。按需求引领家长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读书活动,探究研究等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学校根据需要,合理开发校外资源,针对学生实际,在镇敬老院组织学生开展尊老敬老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大街上宣传环保知识,并在植树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意义。为了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水平,增强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到一定的农业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校特设劳动实践基地一块,现在劳动基地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实践乐园。
4、课程实施
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做到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具有针对性,便于操作;深入开展三研一体化教研活动,做到校本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有机结合,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我的模式我的课”活动初见成效。建立教研组长负责制,扩大教研组长的管理权限,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制定好教研活动计划,拟订好教研专题,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研组内的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做到内容具体、发言充分、记录详实、注重实效。教研效果显著,×××老师的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老师在省市级刊
教育活动丰富多样。夯实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根基。我校开展了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有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规范庄重,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培养学生知荣辱、感恩泽、有责任;每学期观看一次“爱国教育影片”;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安全、道德法制等教育;每月一期主题黑板报,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心智,发展了能力;学校充分利用清明节、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一些重大节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生参与率和积极性高,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严格执行规定安排学生课业。学生课业完全依照省标准执行,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从不安排上课,每天保证学生9小时睡眠时间,作业布置,讲巩固也求实践,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并分层次布置,在内容上体现巩固型、拓展型、实践型。不定期调研了解教师布置作业情况。学校坚决做到校内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和平时不统一补课,不搞有偿补课,学校不为社会上举办的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文化补习班提供任何场所。
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通过每天上下午大课间体育活动等方式,具体实施,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
我发展目标,以其工作的目标来引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学校制定切实有效的评价制度,对教师的德、能、勤、绩等全面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了极好的激励作用。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实施名师工程,制定名师培养规划,完善配套措施,组建名师队伍。
学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按照学校制定的《优秀班主任评选方案》每学期对班主任进行综合评价,奖优罚劣。
6、夯实内涵,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1、营造书香校园,学校从每个细节入手,建设富有书香氛围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一草一木能说话,一砖一瓦皆育人的充满艺术氛围和文化氛围。从班级的图书角、卫生角、黑板报、班级文化墙和张贴名人名言、师生的书画作品等方面抓起,按照“简洁、实用、美观”的原则布置各班教室,把一面面无声的墙壁,变成有声的教育。
5.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五
以小班化教育谱写课程实施的新篇章
——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汇报材料
我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26人,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近年来,学校始终坚守小班化教育之路,秉持“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办学理念,倾心致力于小班化教育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四六”教学模式为核心的课程实施体系,全面提升了课程实施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敬请指正。
一、让新课程理念,弥漫校园,浸润心间
2006年,我校针对生源少、师资优、校舍宽松的实际,推行了“小班化”教育改革。历时4年,在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小班化教育理念,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了新课程理念。
一是宣传新理念。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楼顶上“让每一个孩子沐浴春风享受阳光”、“让读书充盈生命”的新理念,时刻浸润着师生的心田。走廊、办公室随处可见的宣传匾牌,富有内涵的提示语,让师生处处感受到新思想的润泽。校长带头做新课程新理念专题培训报告,举行校长、干部、教师小班化教育沙龙活动,让教师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了对新课程的认识。
二是学习新理念。开展“学新理念,做新教师”活动,对学习内容、时间、形式、数量、质量、奖惩等都有详尽规定。其主要学习活动归纳为“五个一”,即:每天写一张小黑板(新理念内容);每周记一篇读书笔记;每周听一节课(自听);每周写一篇评课稿;每周撰写一篇教学随笔。同时,学校建有标准化的教师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有专业化的洪绪教育网,为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
三是借鉴新理念。学校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多的让教师外出学习,开阔视野,他山之石借作我用。近三年,枣庄市内学习达
六、提升“小班”特色,拓展课程内涵 我校推行小班化教育历时4年,在理念、文化、课堂、课程、机制等领域进行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有效拓展和延伸了新课程思想。
理念:发展“每一个”。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评价等方面均具有适应“每一个”的变革,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新思想。文化:精彩“每一个”。小班文化精致温馨、个性飞扬、自主创新。走进小班教室,自由组合的课桌凳、清新雅致的个性橱柜、自主创作的文化墙、个性飞扬的班风班训、“面向每一个”的星级评价栏、睿智灵动的“四角”建设(图书角、运动角、科技角、生物角)……处处绽放着新课程的思想火花。课堂:张扬“每一个”。创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四六”模式。即:在四个“百分百”小班化理念指导下的六环节教学。六个基本教学环是:导课明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价提升—当堂检测。课程:适应“每一个”。学校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分类创建了多门校本课程,如“乒乓文化”、“剪纸艺术”、“墙壁彩绘”、“经典抄诵”等,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机制:激活“每一个”。探索教师专职化改革,推行“书签式”备课,作文“赏析式”批阅,课程质量“达标制”考核,小班化名师评选,形成了一系列富有人文关怀的小班化教育机制,师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快乐。
小班化教育研究成果丰硕,《农村小班化实践与研究》课题获省三等奖,《从小班额走向小班化教育》入选枣庄市《追求新境界——2010》教育丛书,有10余篇小班化教育经验文章在各级报刊发表,我校多次在省市县素质教育论坛会上作经验交流,获得好评。
6.中学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课程实施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与音体美等课程,没有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课时数的现象。同时,要求全体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与音体美等课程。
2.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深挖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如:地方课程,我们开设的有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规划、发明与设计等;学校课程,我校规划和开发了《书法》、《剪纸》、《养成教育》、《弟子规》、《廉政教育》等。
3.学校实施“1+1”工程。提倡、鼓励并支持教师在带好自己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能够胜任第二或更多课程。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全部按照《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
4.配置先进设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培养综合素质。学校定时开放图书馆、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学生实验室、微机室,并开展学生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心得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都配备了交互式白板,满足教与学的最大需要。学校健全理化生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使每学期理化生实验开出率达100%,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成立舞蹈队、合唱队定期开展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
5.积极开展“家长登讲台”活动,聘请“有一技之长”、“有绝活”的家长走上讲台,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让他们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带进课堂,展现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近距离感受社会生产、生活的魅力,进行“家校合作、全面育人”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索。
二、教学工作潜心专心,厚积薄发
(一)立足校本教研,创新活动方式,构筑合作成长平台
1.“说备同步,讲研一体”的教研平台
学校配置了3口教研集备活动室(配备白板),每学科每学期组织10——15节集备研讨课,每次活动第一节为课堂教学展示,另一节评课研讨,实现讲课和研讨一体化,上课评课力求突出课堂教学实效性和高效性原则,以构建具有学科特色、教师特色的高效课堂。平时的教研活动,以包科教干、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主持人、主备人,说课和备课实现同步进行,突出实效。
2.注重名师培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针对我校教师队伍人员多、师资力量不平衡这一现状,又鉴于我校省、市、县各级骨干教师数量相对较多这一优势,学校出台了“构建骨干教师群体,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的策略方案,提出了“明确任务,加压骨干”、“课堂示范,锻炼骨干”、“科学考评,激励骨干”、“培养典型,宣传骨干”的工作思路,并对每位骨干教师提出了“四个一”的具体要求:学校把每学期的第三周定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引领示范周”,每位骨干教师为同学科教师至少上一节示范课;每学期每位骨干教师要举办一次业务专题讲座;每位骨干教师必须承担一个县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每学期每位骨干教师至少要结对帮辅一位青年教师等。在此基础上,我校还以骨干教师为主体适时开展了一些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如2010年4月举办了由聂校
长执教、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参加的“名师导教,学科联研”校本教研改革研讨会;利用暑假集中学习期间举办了“名师引领,经验共享”校本教研论坛等活动。借助这些平台,实现了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仅2010年,我校就有一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一人在全国数学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两人获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一人获三等奖。我校现有省特级教师两名,市级骨干教师、能手、新秀20名,市级兼职教研员6人,县级教学能手、新秀45名,今年又有两名教师参评省教学能手,县级以上骨干占专任教师40%。
(二)夯实级部管理,两线融合,立足实际,培优转差,开创教学管理特色。
初一级部主要“抓衔接,促习惯养成”; 初二级部主要“抓稳定,防学生分化”;初三级部主要“抓提升,确保学生升学”。
双线管理,即“教导处、年级组→教备组长→教师→学生”的学科管理线,“教导处、年级组→班级→班主任→学生”的班级管理线。双线管理融合,真正以生为本,落实到学生发展上,培优转差,实现大面积丰收。
学科线注重课堂常态化,积极开展系列课、优质课展示、教学研讨会、成绩分析会、教师论坛等活动;班级线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窗口班级建设,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班级会商会、主题班会、才艺展示、竞赛、实践等活动。
(三)聚焦课堂,规范课堂,转变作风,务求实效,追求课堂的生活化、生命化、常态化。学校工作的核心,成功的教育在课堂,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师发展在课堂,管理秘诀在课堂,学校声誉在课堂。
1.课堂教学管理体现“底线加榜样”,“底线”是上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榜样”是凸显榜样的树立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引领和提升。
2.狠抓师生上课基本规范:教师无故缺课、上课迟到5分钟以上、上课不备课、不按课程表上课、上课早退等行为均视为教学事故;学生上课违规、违纪行为,也要严厉查处。教导处、级部将加大对课堂教学(含音体美信劳活)的检查力度,有问题未发现,视为失职。
3.认真落实“三五X”教学策略,深入开展系列课活动。
系列课的顺序为:骨干教师、教备组长的先行引领课→同学科同伴互助展示课→全校教学开放示范课→个性优质课堂展示课→校长、主任随堂听课。
4.业务校长、级部主任、包科教干、教备组长要沉下身子,深入课堂,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导处、年级组要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务求实效,落到实处。
(四)加强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管理,鼓励创新,搞好精品展示。
从本学期开始,要求先周备课时,要体现电脑、白板使用,年龄偏大的教师可以继续使用纸质备课,年轻教师要使用电子备课和纸质简案,备好后发至教学管理平台或年级组,依据《**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及量化评估细则》,对教师教学常规进行系统的、细致的要求。每周五下午由年级组对教师的常规材料进行查评,教导处每月对教师的常规材料检查一次。
作业的布置要紧扣教学要求,精选内容,用好“同步”,分层布置,量要适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以便及时反馈,提倡全批、面批等批改形式。作业、试卷批改要细致,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评,督促学生认真纠错,并建立错题集,倡导使用具有针对性、鼓励性、指导性的作业批语。
教导处、年级组、教研室在学期末组织包学科教干、教研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对本学期教师常规进行评比、表彰、奖励,各级部设优质备课、特色备课、优质常规、特色常规各十名。
(五)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狠抓学生习惯养成。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班级),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给学生以信任、理解、宽容、机会,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学生会给你无法预设、超乎寻常的精彩。
“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表示,教育的本质是引领人的灵魂,激发人的善性。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习惯养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规范和生活、学习习惯,终生受益。先成人后成才,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我校每年新生入校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常规教育和队列队形训练,并上好《开学第一课》,从学生入学抓起,“要求(内化为)→习惯,习惯(升华为)→素质,素质(沉淀成)→文化”,力求“从日常行为规范”到“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
(六)关心教师发展,通过培训学习、自身努力、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融入共同体,在模仿中成长,在创新中成功。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支点,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我们并不缺乏好老师,我们缺乏对老师的关注、帮助和提升,我们缺乏对有潜力的好教师的培养、引领和提升。所以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关怀当做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经验、反思、案例、随笔等),逐步提炼、升华出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骨干示范、专家引领,坚持与更多的智者同行,站在智者的肩膀上、站在集体的肩膀上,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行进在通往名师的大道上。
(七)改善(课堂、教师、学生)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7.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七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贯彻中央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构建具有##特色的惩防体系,关键要在抓落实上下
功夫。##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对此高度重视,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措施扎实。去年以来,我市的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工作,在结合市情实际、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贯彻落实、分阶段深入推进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惩防体系构建工作情况
坚持整体构建。及早规划启动。根据中央纪委开展惩防体系建设调研的通报精神,市纪委于去年9月就组织了调研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情况的摸底调研,并对近年来反腐倡廉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整合,制定出“2006年学习贯彻,2007年健全完善,2008年强化督促,2009年全面提高,2010年初步建成”的体系构建总体规划,组织起草并以市委名义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决定》,从教育引导、制度建设、监督防范三个层面,以教育防范、制度约束、监督制约、查处惩戒、测评预警、廉政激励六项机制为主要内容构建出我市惩防体系的初步框架。中央《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后,结合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市纪委对构建和落实体系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制定了《关于对贯彻落实惩防体系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和检查考评的意见》。两个文件的实施,标志着我市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的实践全面展开。形成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对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工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纪委设立了办公室。市委、市纪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实施纲要》和研究讨论体系构建工作。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同志亲自审定文件,安排部署工作,并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各级党委(党组)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把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习领会、全面贯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构建惩防体系的社会共识。加强宣传引导。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将《实施纲要》和市委《决定》列为各级党组织宣传教育和理论学习的重点,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把《实施纲要》和市委《决定》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必学教材,并在新闻媒体上开辟了专题专栏,开展了有2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的知识竞答活动。各级党组织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组织认真学习,一些单位还召开了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专题理论研讨会。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合力。
突出目标管理。抓细化。在《责任分解和检查考评意见》中,我们结合市情实际,把长期规划分解为个性工作目标,确定了任务完成应达到的结果,明确了工作措施和运作程序,并对任务分解、责任要求、成效评价和结果运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力求各单位将相关任务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落实到单位内部的职能处室和具体责任人。抓协调。在分工意见征求意见阶段,专门召开了任务牵头(责任)单位主管领导参加的协调会议,听取了修改调整意见;在任务分工会议上,对牵头单位与协办单位的协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编发《责任分解和检查考评意见》之前,又进一步广泛征求了意见,并针对实践中反映的一些意见建议,对责任单位作了适当的调整。抓分解。重点抓了三个环节的分解:一是将市委《决定》提出的具体目标任务归纳为51项,16个牵头单位、45个协办单位职责明确、目标清晰、任务具体,年中、年末分别向市委、市纪委报告目标贯彻情况、运行情况和完成情况。二是各相关单位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内部相关处室及其责任人。市纪委及时提出了制定落实具体工作方案的要求,各单位党组(党委)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实施意见或具体方案,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落实措施。三是注重组织协调任务的分解,将任务及责任单位的组织协调工作分解到市纪委机关各职能室,并对督促联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机关各室按职能分工在负责落实由市纪委牵头的任务的同时,分别承担了45个牵头(责任)单位及相关任务的督促联系、协调落实,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责任落实体系。抓督促。去年以来,先后6次由市纪委常委带队在18个镇和市直34个单位开展了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情况的督促调研,深入了解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工作的整体情况,并召集相关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召开座谈会,进一步推动了任务的细化落实。
注重科学评价。“两个纳入”强化评价力度。把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任务纳入当年反腐倡廉的工作安排和目标体系,尤其是计划完成的各项任务,务必纳入工作计划。把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党风廉政责任制专项考核,并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重要依据。通过督促检查和责任
考核,要求做到工作任务有具体安排、安排的工作有考核指标、工作进度有明确要求、落实情况有督促检查、进展情况有汇报登记、任务完成有总结报告,把构建惩防体系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衔接起来、推向深入,体现了用《实施纲要》统领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指导精神,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深化了贯彻落实工作。“三项机制”增强评价刚性。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平时对各单位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的督查结果,占年终责任制考核分值比重的40,强化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经常性工作的落实。建立信息采集机制。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被全市推广的,在其单位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成绩中加分,鼓励各级各单位加强构建工作信息交流,推动整体工作进展。建立社会评议机制。在行风评议工作中群众满意率低的单位,对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建立问责机制。凡出现规定的问责情形,对有关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予以问责。
总体来看,我市惩防体系建设任务的分解、管理、督促、评价各环节基本到位,抓教育、抓制度、抓监督的“三抓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各阶段惩防体系建设的任务已经分别纳入反腐倡廉工作安排,全市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二、教育、制度、监督、惩处落实工作情况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廉政教育系统化。按照构建惩防体系总体规划,今年我市以廉政文化为重点,整合各方力量,运用多种方法,强力推进廉政文化“六进”。一是建立“六进”推进体系。将廉政文化“六进”工作纳入全市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在市委下发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方案中,“六进”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加强对“六进”工作推进的督导,召开“六进”专项工作联席会、协调会、座谈会16次,到社区、乡镇、企业、机关、学校现场督导16次,并组织13家示范点建设单位召开现场观摩会,研究、策划廉政文化建设项目,推动了工作落实。二是营造“六进”传播氛围。利用人流密集的##广场等文化展台,组织演出丰富多彩的廉政文艺节目,廉政灯谜竞猜、廉政漫画和“八荣八耻”、反腐倡廉宣传展览,吸引了3000多名干部群众。举办了“##之夜”广场廉政文艺晚会,组织党员干部1万多人(次)观看。把学唱“八荣八耻”及廉政歌曲活动作为营造“六进”传播氛围的重要措施,组织市财政局等8家单位分别组建了80人以上的合唱队伍,各镇、市直各部门组织廉政歌曲演唱200多次,参与人数5000多人,并举办了以廉政歌曲演唱汇报演出为主要内容的廉政专场文艺晚会。三是推出“六进”特色产品。“廉政文化进机关”: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读书思廉”、研讨征文、警句征集活动,印发《廉文荐读》8期2000余册、汇编从政格言500多条,发布廉政评论200多条、廉政短信2000多条,发送廉政贺卡台历3000多份。开展机关“一把手”讲廉政课活动,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讲授廉政党课80多次,20000多人(次)受到教育。组织市级机关单位利用信息网、宣传窗,宣传反腐倡廉工作成果和典型事迹,组织党员干部526人(次)参加学习党章知识竞赛,到警示基地接受教育3000多人(次),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50多部150多场(次)。在乡镇机关推行廉政教育自选课堂,在部门推行“廉政教育日”活动,促使上下联动,形成声势。“廉政文化进社区”:组织社区建立了廉政宣传员队伍,抓好廉政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宣传栏、标志牌的建设,分别制作和发布了廉政广告和宣传画图,并以廉政文艺演出、廉政书画展览、廉政知识竞赛、反腐倡廉倡议等形式,烘托出浓厚的社区廉政文化氛围。各社区还开展了反腐倡廉楹联、灯谜、书画、诗抄等各具特色的文化项目。“廉政文化进校园”:指导学校加强廉政环境建设,组织挖掘学科廉洁教育资源,开设反腐倡廉专题德育课150堂(次),举办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讲故事、作文等比赛50多次,制作主题板报60多次,黑板报开展廉洁专题晨会10多次,专题广播15期、廉政文化专刊14期,专题演出12场、主题班会70多堂,受教育学生20000人(次)。9月,##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检查验收组对我市3所学校进行了检查验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廉政文化进家庭”:举办了全市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发放《“廉内助”教育读本》200余册,向200多名领导家属发出了“争当廉内助”倡仪书,并举行了签名仪式。开展了新时期“廉洁家庭”具体标准和行为规范大讨论,组织专家和家庭代表制定了新时期“廉洁家庭”行为公约。“廉政文化进农村”:指导各村设立村级廉政文化活动室,开辟村民廉政文化课堂,配备廉政文化阅览室。全市共开辟村级廉政文化长廊16条,廉政专栏110余期,组织廉政文艺下乡23场次,播放反腐倡廉电教片42部67场次。“廉政文化进企业”:组织有关企业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管理网络,制定企业领导廉洁自律规定,实施廉政建设目标管理,开展廉政形势报告会和预防商业贿赂讲座,设立企业廉政文化活动室,制作廉政标语牌、宣传橱窗、警示桌牌、廉政广告,设立员工廉政信箱,实现企业廉政文化的有效传播。
(二)落实“制度建设年”要求,促进制度建设规范化。市纪委成立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领导小组,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的廉政制度建设状况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总体规划、详细计划和具体方案,将8个方面35项制度建设任务分解到职能部门,开展调研、座谈32次,征求意见106条,制定、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96件,并通过召开全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会,促进各方面充分发挥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抓住“领导”这一重点,重新修订了原有的包括公务纪律、交际规范、自律承诺等内容的廉洁从政配套制度12件,指导相关单位修订廉洁从政制度规定六十多件,并注重对自律规定从仅提出禁止性要求拓宽到提出预防性要求,从仅建立实体性规范拓宽到健全程序性规范,从仅规范领导本人的行为拓宽到规范附属人员的行为,增强了制度的可行性。并对车子房子、婚丧喜庆、公费旅游等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抓住“权力”这一要害,围绕“管人、制权、断利”的目标,通过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财政制度改革和招投标制度改革,促进权力制约、资金监控和从政行为规范。对全市投资类行政许可、服务事项进行了新一轮梳理,明确了进驻审批中心的行政许可事项,##个项目新驻中心,全市事项进驻率达到##。完善并落实《行政审批中心服务制度》、《行政审批中心投诉制度》、《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限时办结、首受负责、并联审批制度。完善并加大对《报名资格审查制度》、《廉政准入制度》、《招投标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暂行办法》等落实情况的监督,节约工程建设资金##万元,政府采购资金##万元,查处了##起违规招投标案件,涉案标的##万元,停止##家单位投标资格。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集中记账单位增加到##家。出台了《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政务公开审核报批制度、考核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使政务公开形成规范化、制度化运作。抓住“群众”这一基础,组织各镇健全了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监督一系列制度二十多套,各村均能按照规定时间、规定内容进行公开,全市##个村(居)有##个村坚持按季公开,占##%,其中有##个村公布质量较好,占##%。制定了《在全市开展民主评议村(居)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各行政村(居)两套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修订了《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意见》,将4个层次##家被评单位按照不同特点分别制定评议内容,上半年组织明查暗访##次,召开座谈会##个,征求意见建议##条,督促完善制度##件。创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运作机制,围绕农民增收、教育收费、医疗服务等4个专题,开设了8期热线节目,##个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走进直播室接受咨询投诉##件,与“热线”互动的“##大众公众监督”栏目坚持制度化运作,上半年共接到市民咨询、投诉、建议##条,回复##条,回复率##%。
(三)针对重点部位加强监督,保证廉政监督有效化。着力于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派驻纪检组(纪委)垂直管理,重点监督驻在单位党组(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大经费开支、重点项目建设、人事调整事项等情况,并聘请10名特邀监督员对纪检监察干部和派驻机构实施全方位监督。##家单位运用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落实责任制情况等11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动态管理。着力于保证政令畅通,解决好在项目建设服务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开展经常性的调研和查访,深入##个镇##家企业,召开情况通报会、座谈会##次,跟踪督查全市第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开工、落地情况,向##个部门反馈意见建议##条并督促整改。调整软环境建设评议考核方案,突出项目重点,减少人为因素,考核的内容更加具体详细,可操作性更强,除了组织民营企业和项目承载单位考评、基层政府考评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评机关外,增加了市领导对市直各部门的年终评议内容,并继续实行考评公示、考评反馈和典型案件通报。着力于促进依法行政,开展执法监察##项,对市##局和##镇人民政府开展全面、深入的监察,不回避、不隐瞒,敢于触及尖锐的问题,提出明确的监察意见和建议18条并督促整改。在严格监督依法行政的同时,针对群众就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不文明、不规范投诉较多的问题,进一步强调文明执法,通过对重点领域的调研,编制出文明执法专门监督工作方案和文明执法具体规范,将文明执法要求纳入行政效能考评内容,目前正在按步骤深入##、##、##等领域开展专题监察。着力于解决热点问题,纠正教育乱收费行为,分5个片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校长会议,对乱收费学校进行了通报。规定对查实的违规收费行为实行严厉措施:凡是涉及乱收费的一律免去校长职务,一律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纪律责任,对违规收取的资金一律全额清退。上半年查办教育收费类信访件##件,立案##件,查处校长##名,清退违规收费##余万元,对##名责任人进行了诫勉谈话。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医保用药全部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其他临床用药招标采购的品种和金额达到80以上,上半年集中招标采购药品##种,金额##万元,让利老百姓##多万元。
(四)保持查办案件的力度。上半年,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件,查办贪污贿赂案件##件,其中万元以上案件##件,10万元以上的案件##件,50万元以上的案件##件,100万元以上的案件##件。查处副科级以上的党员干部##人。查处失职、渎职类案件##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人。突出查处两类重点案件。一是查处群众身边的案件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办案工作特色。今年,我们继续发挥这一优势,注重向抓基层、抓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件延伸,重点查处了##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案件,追缴违纪款##万多元。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查处了基层镇村居和站所党员干部贪污受贿和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件,##名党员干部受到处分。二是查办商业贿赂案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制定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专项工作领导机构和专项工作协调小组,召开商业贿赂案件线索排查会议,坚持查办案件与自查自纠等工作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局、##局、##系统等重点部门高度重视,卫生局针对药品器械采购、基建工程建设等关键环节和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进行重点治理。另外,继续巩固纪检监察信访“大格局”特色成果。纪检监察信访网络与“大调解”网络进一步整合,80以上的问题和纠纷在镇村得到解决。在已有的##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推行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大格局”暨下访工作队的工作方案》,制作发布了纪检监察信访流程,重新建立了##个职能部门组成的信访接待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扩大群众利益诉求机制的影响,扩大下访规模,下访活动由过去每年##次增加到每季度##次,并协调##家单位组成巡回工作队开展了大型的下访活动。落实公开办信,接访、下访、办信事宜以及##种类型的信访案件分别采用张榜、会议、通报、媒体、网络、电话、询问、双向承诺公开、群众参与和回访等形式公开公示,增强了信访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全市纪检监察信访继续保持属于纪检监察范围的赴##市、省、中央三级纪委“零上访”。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工作过程中,我们感到仍然存在以下几个“还不够”:认识还不够。一是对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持无所谓论。有的认为惩防体系不过是上面一个时期弄出的新花样,内容还是那些内容,我们多年来都是按照这些内容做的,因而对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二是体系虚无论。有的认为惩防体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形态,是形面上的,构建惩防体系是务虚的,抽象的,因而抱着搞形式、摆样子、走过场的态度。研究还不够。对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还缺乏全面、深刻的学习、认识、研究、分析、理解,没有掌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处在一知半解或半知半解状态。力度还不够。对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存在等、靠、望思想,等上级的部署,靠上面的安排,看人家的做法,还缺乏应有的热度、力度和深度。操作还不够。由于学习、理解不够,致使有的对构建和落实惩防体系的近、中、远期目标和规划胸中无数、不甚明了;有的在工作实践中无所适从,难以掌握,不能正确操作运用;有的把教育、制度、监督相互割裂开来,孤立对待,就事论事;有的注重预防,忽视惩处;有的强调惩处,忽略预防。所有这些都将影响惩防体系全面、准确、科学、有效的构建和落实。
前面“三个不够”的问题,主要还是意识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学习领会,进一步形成共识,可以通过加强组织推动,进一步强化推进力度。但“操作不够”的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体系的适配性,使形成的体系可做、可考、可测、可控。可做,就是体系的目标、措施、要切实管用,利于操作,能解决实际问题。要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公共权力集中、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重点部门和领域,结合实际制定重点防范的制度、措施,集中力量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可考,就是要结合不同部门、行业和不同层级对象的特点,制定体系建设目标的客观评价标准,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可测,就是要引入廉政预情机制,通过定期调查、测评,全面采集基层群众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方面的第一手信息,及时收集和传递党风廉政建设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出科学预测,发布廉政预警,提出对策建议,避免重大案情发生。可控,就是体系建设的进程必须适度,而进程适度的前提,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体系建设的动态,不同层面的构建状况,具体人头的落实情况,整体推进得如何,个体实施得怎样,都能随时得到调控。
8.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八
我于XX年担任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较新的课程,相关资料比较贫乏,活动设施不齐全,这给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多不便,但我凭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分析教材,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实际调整部分课程内容,力求更合理;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分好活动小组,使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期望,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声有色。
在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XX年年先后观摩了河北省第23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和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并参加了市举行的第二届科技辅导员培训和乡举行的综合实践培训,2010年参加了小学生创新能力检测的培训,以及县举办的信息网络培训。
我认真分析教学纲要并结合我校的地域特点和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教师编写活动教材和方案,先后撰写了《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布贴天地》、《八荣八耻》等教材,制订了校园安全、喜迎奥运、环境保护等主题,成功实施了《落叶为什么大多正面着地》、《是什么污染了我们的家乡河?》、《大蒜防黑豆驴子》、《优种花生----花育19和花育20产量的科技实践活动》、《关于非化肥做大棚西红柿肥料的试验》、《“变脸”饮料的调查》、《白色污染的调查》等方案。
作为乡科学教研组组长的我,除了主持我乡科学教师教研外,还积极参加我校每两周一次的综合实践教研,在教研中和教师们交流经验,总结成果,评价与反思活动过程,为下一次活动积累经验。
在活动中亲自指导学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调查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让学生动起手来,实践活动才能开展;只有让学生动起手来,能力才能得到培养。能动手,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动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说、大胆做渗透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不仅仅在教室里,还要走出去,学生与自然与社会才能真正联系起来。针对这一理念,我们开展了两次走出校门的活动:一是“保护我们的环境”,学生利用假日调查自己村里的卫生情况、垃圾来源,然后附上自己的意见或建设,制作成书面报告;二是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田野中取河水的水样,采集植物的标本。学生在校园里的交际面是相当有限的,狭窄的交往渠道严重阻障了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利用好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交往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合作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实践活动的一个目标。合作是个性的整合,也是集体创造力的体现。在活动课上,着力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合作的环境,分小组开展活动是我们这学期的主要活动模式,课程安排的每一个内容都尽量让学生以小组单位去完成。
9.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篇九
——拦隆口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2010年9月,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以来,在省、市、县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我校认真贯彻高中新课程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工作为使命,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高中新课程的研究、培训、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等工作,认真探索高中课改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课改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校及课改年级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32个,其中高中部18个,初中部14个。在校学生1611名,其中初中705名,高中906名。教师163人,其中高级教师36名,研究生4名,教师本科率76.9%,省十杰教师1名,县级名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25名,校级骨干66名。建立了学校信息中心、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备课室和网络教室,现有多媒体教室12个,微机室4个。
2、课改年级基本情况
课改年级一共有学生692人,13个教学班,每班有学生五十来人。任课教师64人,其中6人还担任其它年级学科教学任务,教学任务较繁重,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22人。
二、我校课程改革前期准备情况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打造特色管理
2010年青海省决定2010年秋季全面推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学校领导高瞻远瞩,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将是学校走出应试教育,提升办学品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2010年9月,学校将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同创建特色管理结合起来,着手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组织,加强领导。组建了十个组织机构,一是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新课程实施工作决策。二是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与研究小组”,负责新课程实施工作推进与研究。三是学校“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小组”,负责教学过程管理。四是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学分的认定及管理。五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组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六是学校“课程设置及选课指导小组”,负责课程设置和指导学生选课。七是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小组”,负责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中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八是学校“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指导小组”,负责校本教研积分管理制度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九是“教师评价、教师培训与研修领导小组”,负责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教师培训、研修。十是学校“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提供所需的资金、器材、场地等。以上组织机构的建立,使学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各职能机构各尽其责,使新课程在我校能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
2、加大宣传、转变观念、奠定思想基础
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推行之际,我校多次召开行政会议,共同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理论、文件精神和课改省市的有益经验等,从领导层面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务处、教研组有关人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改革培训会;2010年秋季开学前期,学校就着手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学校实施课程改革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教务处精心选择新课改资料及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相关的系列制度上传到校园网,印发到各教研组、备课组,布置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研修活动;教务处召开课改年级教师会就新课程通识内容、课程初步方案的形成和实施作了分析、讲解; 2010年秋季开学初,学校组织召开了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及家长培训会,会上教务处、政教处领导分别就新课程改革情况以及学分认定、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专题讲话,同时还给家长印发了《给全体高一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介绍课程改革通识内容及学校的实施方案与具体措施等;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橱窗和《拦中教务之窗》平台,大力宣传高中新课程实施,内容具体,宣传到位,如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前的课程改革有什么不同,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改了什么,如何进行学分认定及管理,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及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设及管理,综合实践活动与社区服务的实施与管理,学生如何应对高中新课程实施等,广泛地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新课程实施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课程实施的工作中去。
总之,通过学习、讨论、培训、宣传等方式,我校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了解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方案、措施及意义,增强了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树立新的理念,转变普通高中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以及课程管理与评价观,从而为新课程实施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3、加强教师培训,打造特色师资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认识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关系到新课程教学的成败。为此,学校把针对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作为实施新课程的首要工作来抓。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分段实施”的方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采取学校、年级组、备课组分层管理模式和专家讲解,小组研究,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去年暑假期间组织高中教师参加了网络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及省、市组织的学科集中培训,今年也进行了高中课改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利用年级组、教研组活动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青海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湟中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县上统一征订有关学科实施读本,同时,派出7名教师参加北京、重庆、青海主办的国家级新课程实施培训,派出4名教师参加山东新课程实施考查培训,回来后又承担了对高一年级教师的二级培训。另外,教务处、学生管理处负责人赴新课程实施实验省区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高中新课程实施培训,在去年高一新生军训阅兵式及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领导发表了实施高中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讲话,阐述了新课程实施的目的、任务,对高一新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期望。如:2010年11月26日我校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研究性学习专 题工作会议,并到湟中一中观摩学习,上学期先后组织我校高一各备课组教师到师大附中、湟川一分校、西宁五中等学校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去湟中一中、多巴中学参加高中课改现场会、研究性学习观摩活动。通过培训和学习,教师基本上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找准了前进的方向。此外,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参加教研组内培训,主要有高一备课组介绍教材整合与使用及校本选修课的开设,学习相关新课程实施资料等。学校安排教师自主学习,将新课程实施的理论学习作为今后教师的业务进修的主要内容。本学期9月8日第八、九节教研组活动时间高二学科备课组与高一学科备课组进行结对子新课改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对转变我校领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我校教师新课程的教学水平取到了积极的作用。
4、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根据青海省及湟中县课程改革的文件精神,我校制订了《拦中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拦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方案(试行)》《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拦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拦中新课程培训实施方案》《拦中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指导方案》《拦隆口中学校本教研积分管理办法》和《拦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方案,并及时将以上方案印发给全体师生。方案的制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划,对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措施,使全体师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能明确目标、有章可循。
三、学校课程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课程实施情况
学校根据《青海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制订《拦隆口中学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并按规定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学校目前开设的课程及周课时数为:语、数、外各6节;理、化各4节;生、政、史、地各3节;体育、信息各2节;研究性学习1节;美、音各0.5节,此外还开设了1节班会活动课和1节校本选修课。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1、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军训: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一般在每年8月份对高一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
校内活动:在非毕业年级各班轮流进行为期三天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每周班、团会活动时间,各班开展演讲、辩论及主题教育等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举办校田径运动会;举办书法绘画比赛及展览活动;举办读书周、科技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建立学生会,实行楼层长、宿舍长制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突出学生自主管理。
校外活动:主要是指学校团委开展的社区服务系列活动,以及学校各种学生小组组织的校外公益活动。
2、社区服务
由政教处和学校团委统一规划,班主任具体布置,学生利用寒暑假实施。
3、研究性学习
我校在课改年级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目前主要由各学科任课教师担任辅导教师,时间实行固定和弹性课时制。研究性学习活动在上学期已确定了有实际意义的、具有可行性、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的情况下,进行了开题报告,到现在第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已经完成,我校高一(1)班第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零食对中学生身体的危害》在我县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上获奖,现高二年级第二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学生充分利用暑假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正在课题的结题阶段,新高一年级选定了一些优秀教师为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并在第二周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培训会,本周指导教师就如何开展好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培训,第五周将进行在班级进行开题报告展示,计划在18周完成第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评价、展示。
(三)校本课程开设准备情况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已初具规模,学生选课走班有序进行,已形成自己的课程建设模式,其中已开设《故事与素材作文指导》《古诗词鉴赏》《几何画板》《高中数学知识延伸》《阅读技巧训练》等13门校本课程,其中《几何画板》《舞蹈编导》《农民画》《中华美德18讲》等已成为我校的特色课程,照顾了学生个性差异,张扬了学生个性,使每个学生“能飞则飞、能跑则跑”,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每周二第八节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走班上课,高一年级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开发的26门课程的基础上选了18门课程正在组织学生选课,下周也将开课。从目前状况来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我校新课程改革与实施中的一大亮点。
(四)学生学分认定执行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 学校制定了《拦隆口中学学分认定方案》,明确了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规定了学分认定的程序,建立了学分管理制度。并将该方案发到了每位课改年级师生及家长手中。同时设计了《学科模块学分认定申请表》。该申请表是每位任课教师就自己所教模块给全班每个同学做出的“过程性评价”和“学科模块测试”的等级分认定表,各任课教师把认定表填好后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负责将每个学生的学分认定表存档。
学科模块学习成绩(100%)=出勤(10%)+课堂表现(10%)+作业方面(10%)+平时检测(10%)+模块考试成绩(60%),其中过程性评价(40%)由任课教师按《拦隆口中学过程性量化手册》的标准进行评价,模块学习成绩汇总后分2-A、2-B、2-C、D四个等级,对于模块学习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学校将不认定该模块的学分,补考安排在下学期开学初。上年高一年级必修课各模块的学分认定工作已经完成,目前班主任汇总后交至学生管理处存档。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较广,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重点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等。后者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中。整个综合素质评价按照学校制定的方案,坚持综合性、科学性、激励性、导向性原则,实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综合评价小组评定等环节。评价要求客观真实地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划定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是学生反思、检查、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教育过程,对规范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学习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五)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益
从新课程实施一开始,我校着眼于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关注点,开展以此为目标的一系列教学听评课活动,组织了高一年级8名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进行探讨“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压缩教师授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校高一年级教师带着对新课程的初步认识与理解,课堂中教学方式逐步的在发生着转变。如:高一理综备课组提炼出的“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新知识的引入-----新知识讲授----反馈练习----归纳整理----适时检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上学期高一年级教师每两周进行一次“六环节”学案导学模式的编写工作,以上模式的运用已作为我校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内容之一,且已纳入教师的岗位考核中,以鼓励教师大胆积极地运用和实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高
一、高二年级教室墙上三面都有黑板,这为更多的学生展示提供了平台。建立QQ群为进行网上交流、互动搭建平台;利用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试开期,要求教师积极学习和下载相关的一些学案、课件等,进行“修改——试用——再修改”工作。总之,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转变。
四、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们在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上竭尽全力,进行了认真学习和大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新课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深刻,方法措施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课程开设还存在困难,教学资源非常缺乏,通用技术受到实验场地及师资的限制,虽然开了课,但效果不太好,通用技术的实验室建设也迫在眉睫。
2、教师的学习还有待加强,除了少部分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学习以外,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实施还是停留在自学、向本校教师学习或网络学习上,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师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3、研究性学习,缺乏专职教师,缺乏专业指导,实施中存在一定困难,进展比较缓慢,开展得不够得力,多数还在探索当中。
4、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或多或少影响着教师们的新课程教学过程。
5、新课程的实施与现代化设备的关系更加密切,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课堂会变得更加吸引学生,但是目前高一年级只有两个多媒体教室两套设备可供使用,显然是不够用。
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给目前的学校和教师带来不小的困难,按相关要求,电子档案、纸质档案、记录、评价手册,需要学校和教师完成的内容过于繁复,劳动量大,重复性劳动过多。如何将其合理整合,删繁就简,这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进行研究的问题。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
1、组织全体教师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吃透新课程实质,用新课程理论武装全体教师的头脑。
2、继续组织有关学科、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借“它山之石”,促自己的发展。
3、努力探索新课程的新路子,大胆创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快完善新课程的方法、措施。
4、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
在课改中,我们要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的运作方式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前进,促进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5、培养一批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通过搭建平台,给政策,使名师脱颖而出,利用名师效应来影响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湟中县拦隆口中学
【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工作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地方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7-28
课程实施情况工作总结06-27
中学新课程实施教学工作计划08-08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总结与思考10-19
新课程实施总结11-23
集体舞课程实施08-02
课程计划实施方案09-24
宋元小学课程实施计划10-23
学校新课程实施计划11-17
动物医学形态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研究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