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认识教学反思(共12篇)
1.勾股定理认识教学反思 篇一
星期四下午讲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第一课时,现对本节课反思如下:
(1)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比较合理:着重体现“探究”这一主题,从“古埃及人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到学生用木棒模仿操作,再到画图自己证明等一系列活动,得出“勾股定理逆定理”,而对互逆命题,原命题,逆命题等概念的讲解只是作为新课引入的命题点化了一下,没有详细讲解、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让学生通过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经过课堂练习及课堂检测来强化学生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理解,分别从三角形的边和角这方面来引导学生。
(2)本课PPT的使用是想凸显“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思考,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接的。
(3)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我感觉很满意,学生在对问题的回答很积极,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交流,自己总结归纳勾股定理逆定理,及证明中我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完成。整个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主导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挺好。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
1、本节课我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在学生上黑板做题时出现的错误没能及时发现及改正。
2、课堂检测做完后应让学生自己讲解,但时间不够导致这一环节没能让学生完成,而是在投影对了答案。
在以后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对数教材进行再创造,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2.勾股定理认识教学反思 篇二
“教师教, 学生听, 教师问, 学生答, 教师出题, 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摸模式, 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 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会造成机械的学习知识, 形成懒惰、空洞的学习态度, 形成数学的呆子, 就像有的大学毕业生都不知道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因此, 《新课标》要求老师一定要改变角色, 变主角为配角,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提出问题, 动手操作, 小组讨论, 合作交流, 把学生想到的, 想说的想法和认识都让他们尽情地表达, 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与引导, 这样做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 而且能充分发挥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久而久之, 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与日剧增。
上这节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查阅有关勾股定理的资料 (可上网查, 也可查阅报刊、书籍) , 提前两三天由几位学生汇总 (教师可适当指导) 。这样可使学生在上这节课前就对勾股定理历史背景有全面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勾股定理的重要性, 学习勾股定理是非常必要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民族自豪感, 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归类总结能力。
反思之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 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 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 感受不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是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的。现在的数学教学到处充斥着过量的、重复的题目训练。
笔者认为真正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首先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 关注学生能否在活动中积思考, 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否进行积极的联想 (数形结合) 以及学生能否有条理的表达活动过程和所获得的结论等;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拼图过程,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拼得的正方形验证勾股定理。二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性及其实际应用。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勾股定理,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现在情况是学生知道了勾股定理而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勾股定理, 我们在学生了解勾股定理以后可以出一个类似于《九章算术》中的应用题:在平静的湖面上, 有一棵水草, 它高出水面3分米, 一阵风吹来, 水草被吹到一边, 草尖与水面平齐, 已知水草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分米, 问这里的水深是多少?
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关注知识的形成同时, 更加关注知识的应用, 特别是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真正起到学有所用而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这一点上在新课标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反思之三:多媒体的重要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应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组合, 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面积计算来猜想勾股定理或是通过面积割补来验证勾股定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很清楚, 教者可通过多媒体来演示其过程不仅使知识的形成更加的直观化,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思之四:转变教学的评价方式,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两种评价的方式。一种是以他人评价为基础的, 另一种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础的。每个人素质生成都经历着这两种评价方式的发展过程, 经历着一个从学会评价他人到学会评价自己的发展过程。实施他人评价, 完善素质发展的他人监控机制很有必要。每个人都要以他人为镜, 从他人这面镜子中照见自我。但发展的成熟、素质的完善主要建立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是以素质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教育为标志的。因此要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的现状, 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的自评相结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教者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合适的评价。如以学生的课前知识准备是一种态度的评价, 上课的拼图能力是一种动手能力的评价, 对所得结论的分析是对猜想能力的一种评价, 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是转化能力的一种评价等等。只有老师给予学生适时的适当的评价, 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反过来自信心的提高又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高, 真正达到从他律转为自律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相信教者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 不但能很好地实施新课改, 实现课改的根本目的, 同时能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当然这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经验, 对“勾股定理”教学中的课堂成效进行了教学反思, 就如何最大潜力的发挥课堂教学成效进行了讨论。
3.勾股定理认识教学反思 篇三
一、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
由同学们的作图,我们发现有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具有这种关系,有的直角三角形不具有这种性质。当然作图存在着误差。可仍然证明不了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用拼图的方法再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利用拼图和面积计算来证明2a+2b=2c(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展示拼图方法,课件辅助演示。
新课标下要求教师个人素质越来越高,教师自身要不断及时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对自己及时充电、更新,而且要具有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要有领导者的组织指导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被学生欣赏佩服的魅力,只有学生配合你,信任你,喜欢你,教师才能轻松驾御课堂,做到应付自如,高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室出题,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摸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会造成机械的学习知识,形成懒惰、空洞的学习态度,形成数学的呆子,就像有的大学毕业生都不知道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因此,新课标要求老师一定要改变角色,变主角为配角,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把学生想到的,想说的想法和认识都让他们尽情地表达,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与引导,这样做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而且能充分发挥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久而久之,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与日剧增。
数学的创造性不能没有逻辑思维,学习数学可以帮助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数学并不是公式的堆垒,也不是图形的汇集,数学有逻辑性很强的体系。数学不是只强调计算与规则的课程,而是讲道理的课程。培养与运用逻辑思维,并不是不顾及学生的可接受性一味地片面强调推理的严密和体系的完整,而是既要体现逻辑推理的作用,又不片面夸大它。几何的教学体系有别于几何的科学体系,在几何教学中,讲道理并完全不等同于纯粹的形式证明,几何教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同样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
二、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探索、研究、体会学习过程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是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的。现在的数学教学到处充斥着过量的、重复的、不断循环的、人为挖掘的训练。
学习的过程性:
(1)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关注学生能否在活动中积思考,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进行积极的联想(数形结合)以及学生能否有条理的表达活动过程和所获得的结论等;
(2)关注学生的拼图过程,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拼得的正方形验证勾股定理。
学习的知识性:掌握勾股定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提高教学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多媒体
几何图形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来,人们认识图形的初级阶段中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远古时期人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始于观察、测量、比较等直观实验手段,现代儿童认识几何图形亦如此,人们可以通过直观实验了解几何图形,发现其中的规律。然而,因为几何图形本身具有抽象性和一般性,一种几何概念可能包含无限多种不同的情形,例如有无数种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对一种几何概念所包含的一部分具体对象进行直观实验所得到的认识,一定适合其他情况回答不了的问题。因此,一般地,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作了认真的考虑和精心的设计,把推理证明作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在这套教科书的几何部分,七年级上、下两册要先后经历“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几个层次,有意识地逐步强化关于推理的初步训练,主要做法是在问题的分析中强调求解过程所依据的道理,体现事出有因、言之有据的思维习惯。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直观实验手段在教学中日益增加,有些学校还建立了“数学实验室”,这些对于几何学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直观实验会在启发诱导、化难为易、检验猜想等方面进一步大显身手。但是,直观实验终归是数学学习的辅助手段,数学毕竟不是实验科学,它不能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那样最后通过实验来确定结论。实验几何只是学习几何学的前奏曲或第一乐章,后面的乐曲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逻辑推理是把演奏推向高潮的主要手段。
四、转变评价手段,让每个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自信
评价就其实质来讲,乃是一种监控机制。这种反馈监控机制包括“他律”与“自律”两个方面。所谓“他律”是以他人评价为基础的,“自律”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础的。每个人素质生成都经历着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经历着一个从学会评价他人到学会评价自己的发展过程。实施他人评价,完善素质发展的他人监控机制很有必要。每个人都要以他人为镜,从他人这面镜子中照见自我。但发展的成熟、素质的完善主要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是以素质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教育为标志的。因此要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的现状,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的自评相结合。尤其要突出学生的自评,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反思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水平出发,这些理念贯彻到教材与课堂教学当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们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已经成为数学新课标下学生表现的一个标志。
通过学习几何可以认识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建立与发展空间观念,掌握必要的几何知识,培养运用这些知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但是,这些并不是几何学的全部教育功能。从更深层次看,学习几何学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这正是自古希腊开始几何教学一直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
让学生享受数学的有趣:可利用愉快的游戏、生动的故事、激烈的竞赛、入境的表演、热情的掌声等创设出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时常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试一试!”的心理。
让学生享受数学的有用:借助生活情境,让学生寻找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作用。
4.勾股定理教学反思 篇四
本节课把学生的探索活动放在首位,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领悟和认识.从而教给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并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从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转化过程,经历探求三个正方形面积间的关系转化为三边数量关系的过程。并从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由特殊推测一般的合情推理能力。
2、让学生经历图形分割实验、计算面积的过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在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通过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老师的介绍,体会一种新的证明的方法——面积证法。并在老师的介绍中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激发生的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5.《勾股定理》优秀教学反思 篇五
一直以来,数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在各阶段考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数学也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因此学生学习的好与坏,即直接影响的最终成绩,也对其他理科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目前,人们获得数学知识的场所主要在数学课堂,而在中学大多数课堂教学的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教师上课前认真备课,想方设法让学生把问题想清楚。学生课堂上可以走神,对教师讲的问题可认真想,也可不去想,反正最后老师要给出答案的.。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数学家在“做”数学,数学教师在“讲”数学,而学生在“听”数学。然而数学光靠听,当然学生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光靠讲,很难不去乏味。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丰富且生动有趣的,学生对于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表现出的是强烈的兴趣,真正做到了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具体、易懂,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多媒体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对话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对学习的内容掌握情况进行反馈。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老师的作用和地位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其次,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教学设计,有利于呈现过程。
传统的数学教学,仅借助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如此一节课下来,不仅教师累得够呛,学生也不轻松,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使得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结构效率较低。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教学提供强大的情景资源,能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像演示,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例如这次上课,我制作了几何画板动画,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变化图形,得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要比直接上课举例证明更生动,印象更深刻,也更具有说服性。
最后,多媒体教学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能力。
教师要上好一节数学课,必须要认真的备课,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获取很多信息,去优化教学效果。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还要找,要去翻。而网络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大大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我们可以在网上下载到很多有助于自己教学的资料,包括教学课件和试卷等。通过网络,我们还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方法应该总能走到前列。而且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也是对我们现代年轻教师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锻炼。
6.八年级勾股定理教学反思 篇六
记得那是期末的展示汇报课,(主任说可能会有校外的教师来听课。)我当时很有压力,晚上也难以入睡。我选的是《勾股定理》一课。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反复研究了去洋思学习的一些记录,努力用新理念新手段来打造我的这节课。当我满怀信心地上完这节课时,我心情愉悦,因为我教态自然得体,与学生合作默契,基本上获得了教学的成功。
1、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勾股定理”这节课中,一开始引入情景:
平平湖水清可鉴,荷花半尺出水面。
忽来一阵狂风急,吹倒荷花水中偃。
湖面之上不复见,入秋渔翁始发现。
花离根二尺远,试问水深尺若干。
知识回味:复习勾股定理及它的公式变形,然后是几组简单的计算。
2、走进生活:以装修房子为主线,设计木板能否通过门框,梯子底端滑出多少,求蚂蚁爬的最短距离,这些都是勾股定理应用的典型例题。
3、名题欣赏:首尾呼应,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1141—1225年)提出的“荷花问题”比我国的“引葭赴岸”问题晚了一千多年。“引葭赴岸”问题,是我国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道名题。《九章算术》约成书于公元一世纪。该书的第九章,即勾股章,详细讨论了用勾股定理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这一章的第6题,就是“引葭赴岸”问题,题目是:“今有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荷花问题”的解法与“引葭赴岸”问题一样。它的出现却足以证明,举世公认的古典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传入了印度。《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定理应用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之广,解法之精巧,都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为推动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鼓励学生可以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丰富知识。
4、在教学应用勾股定理时,老是运用公式计算,学生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道“智慧爷爷”出的思考题:即折竹抵地问题。并且将问题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将问题形象化,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用直观的图形表示,在降低难度的同时又鼓励了学生能够看到身边的数学,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解决了该题,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5、最后介绍了勾股定理的历史,并且推荐了一些网站,让学生下课之后进行查阅、了解。这是为了方便学生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知识宝藏,利用网络检索相关信息,充实、丰富、拓展课堂学习资源,提供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选择、整理、重组、再用这些更广泛的资源。这种对网络资源的重新组织,使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由窄到宽,有力的促进了自主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到知识,还让他们有了怎样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就达到了新课标新理念的预定目标。
7.勾股定理认识教学反思 篇七
同时,新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材的处理有灵活性和自主性.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但这种规范往往会约束教师的创造性,导致老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涉及老师自己要能灵活地驾驭教材.如何驾驭教材呢?本文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切线”的教学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对处理教材及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在学生学习了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后,笔者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P104-105的切线长定理及切线的拓展稍作加工处理,将教材设置转化为三个活动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1】请同学们先在草稿本中作出有关已知圆O的两条切线,再互相交流与讨论你的发现与结论,加以验证并向大家展示你的成果.
生1:我作已知圆O的两条切线相交于点P,发现它是轴对称图形,根据其轴对称性,有PA=PB,并且连接PO后,发现PO平分∠APB,如图1.
(教师及时归纳小结切线长定理.)
生2:连接AB,我发现三角形PAB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并且存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
生3:我发现AB⊥OP中,出现了圆的垂径定理.
生4:我作已知圆O的两条切线互相平行,A、B两点为切点,如果连接两切点AB,则AB会成为圆O的直径,如图2.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请同学们再思考下,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有什么应用?
生5:球放在墙角,V形架中放入一个圆球等.
生6:如图2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如何测量球体的直径.
师:如何测出球的直径,说出你的方法与步骤.
生6:可将球放在桌面上,用两个直角三角板夹住且互相平行,只要测出两个三角板之间的平行距离便是球体的直径.
【活动2】请同学们先在草稿本中作出有关已知圆O的三条切线,再互相交流与讨论你的发现与结论并加以验证.
生7:作出三条切线后,存在三个切线长定理.
生8:三条切线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问题情境:老师有一张三角形的铁皮,如何在它的上面截下一块圆形的用料,并且使圆的面积尽可能最大?学生活动.
生9:只要作出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便是这个三角形中取出的用料.
师:如何取出这个内切圆呢?
生10:作出这个三角形中两内角的角平分线及交点O,过点O作出到三角形一边的垂线段OD,再以O点为圆心,以OD的长为半径作圆.
【活动3】请同学们先在草稿本中作出有关已知圆O的四条切线,再互相交流与讨论你的发现与结论并加以验证.
生11:四条切线围成一个四边形.
生12: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
反思:此环节以三个学生动手操作作图的活动为平台,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启发式提问,对所学有关切线性质的基础知识作简单的迁移,师生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在对话中,师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达到师生在具体情境中共同进步与发展.在这种活动情境中,学生乐于进行自我发现和反思,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只是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设计者,帮助学生从具体的作图中提炼有效图形,建立数学模型.在学生有困难的情况下,采用互助式合作学习,培养其协作精神.另外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与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本堂课中,我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知识和基本能力,通过设计三个学生活动操作情景,将切线的拓展与探究的问题抛给学生,全由学生自主实验,观察,猜测,发现,探究与验证.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有关切线的外延与内涵知识一点一点地被学生挖出来,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猜想,探究,发现和验证过程,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参与、经历了这个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这样的知识将永远存在学生的头脑中,更为可贵的是给了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乐趣和奥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更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的接受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数学知识的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能灵活地驾驭教材、改造教材.在教法的选择上,教师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从学生学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恰当地使用教材和改造教材,只要学习内容适宜学生探究的,就让学生自主探究.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了一个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创造数学、享受数学.在数学活动中伴随着思维活动,把思维活动渗透到数学活动,充斥思维活动的课堂是凸显学生生命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体验,自我发展.在作图活动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中感知,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想象空间,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到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和实践中来.将操作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学习方式贯穿到数学探究过程的始终,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历,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从而使教学设计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以上教材的处理与改造仅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教材的处理既是一种教研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运用,更是一门课堂教学的艺术,一种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其中教学方法、过程因人而异,教学艺术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不敢越雷池半步,或者跳不出教材的束缚,都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哪怕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特别是在当今的课程改革浪潮不断深入人心以及一标多本、一本常变的今天,如果教育者对教材处理艺术的简单或墨守成规漠视不管,都有可能导致自己处于一种无所适从、被人淘汰的境地.
8.“认识厘米”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八
教材简析:
“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长度,但对厘米、米等“单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感知并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呢?又怎样让学生真切感受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初步的长度观念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厘米”
(……经过用回形针、蜡笔、小刀、橡皮等工具测量同一课本后得出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测量单位测量,结果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测量了课本的长,为什么测量的长度不一样呢?
生:我们用了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所以结果不一样。
师:怎样测量物体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呢?请观察你们手中的尺子。(学生自主观察、交流)现在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2:我想知道尺子上一小格表示什么?一大格表示什么?
师: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
(播放课件:小朋友好,我是长度单位“厘米”,平时你们测量物体时,可以用上我,比如说铅笔长15厘米,课本长20厘米,课桌边长100厘米。小朋友们,初次见面,你想对刚才的介绍说点什么?)
生1:我想认识厘米这个新朋友。
生2:我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
二、参与活动,体验“1厘米”
1、认识“1厘米”。
活动一:找一找
师: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出示课件:闪动1厘米的距离)
师:直尺上闪动部分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从0到1的距离叫1厘米,也可写作1cm。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直尺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1厘米长,同桌相互指着说一说。
生1:从刻度1到刻度2是1cm。
生2: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cm。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直尺上每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
总结并板书:直尺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或者每一大格间的长度都是1cm。
2、感受“1厘米”。
活动二:量一量
师:请拿出学具盒里棱长1cm的正方体,它宽度就是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不信,量一量看。(教师巡视并用实物投影演示)还可以怎样量?(学生测量,初识将物体的一端对尺子上任意一个刻度,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活动三:比一比
师:请每位小朋友用左手(或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住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抽掉小正方体,手指不要移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比一比再用直尺量一量,反复多次,直到学生比的长度大约在1厘米左右。)
活动四: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出1厘米的长度,再次验证你比的是否正确。
活动五:摸一摸
师:现在我们把1厘米记在脑子里,请从信封里摸出1cm的物体。
(学生动手摸后回答。)
生1:小正方体的每一条边长是1厘米。
生2: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
生3:小棒长1厘米。
生4:钢笔粗大约1厘米。
生5:火柴盒的厚大约是1厘米。
活动六:说一说
师:请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也是1厘米。
(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小手指1节的长约1厘米,有的说大拇指甲的宽大约1厘米,还有的说1粒大豆的长大约1厘米,钢笔上橡皮头的长大约1厘米……)
三、汇报交流,拓展新知
1、仔细观察先估一估再填空。
2、认识“几厘米”
师:现在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各人手中的直尺。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10厘米的长度,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0厘米。
生2:10厘米里面有10个大格,也就是说10厘米有10个1厘米。
生3: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厘米。
生4:不对,是3厘米。
师:为什么是2厘米?
生1:因为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大格,尺子上1大格表示1cm,所以是2cm。
四、课堂小结(略)
课后反思:
“认识厘米”,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教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具体比较操作与应用有一定难度。由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常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明晰,直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感知、体验、实践、交流反思、产生情感从而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要上好此课,必须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如何让学生认识“厘米”这一单位呢?片段一设计了用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结果不一样,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矛盾冲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接着教师拿出直尺让学生观察,并辅以课件演示启发学生找出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表象,为进一步认识厘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将1厘米的教学转变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过程呢?活动中的找一找——初步认识刻度;量一量——尝试体验初步建立表象;比一比——感受新知,形成数学模型;想一想——抽象概念,建立空间观念;摸一摸——反思实践,应用数学模型;说一说——联系生活,拓展想象等环节都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经历、体验、想象,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感受,并形成1cm的空间观念,从而促进对“1厘米”认识。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构建所学知识系统。
如何强化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呢?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直尺,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等活动加强个性化记忆和理解。如,摸出一支粗约1厘米的钢笔、厚1厘米的火柴盒,观察小手指一节的长……这些都是学生体验的结果。用蔬菜图估计长度,强调体验过程,把对1cm的体验最终落实在生活实践中。二度开发教材、灵活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建构。
由于整堂课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所以学生学得非常兴奋,兴趣非常浓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种变教材为“学材”,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体验”的空间,还使他们牢固地建构了1厘米的长度概念。
9.《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反思 篇九
在这节课的学习,我采用了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首先由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思考;然后由学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始至终感悟、体验、尝试到了知识的运用过程,品尝着成功后带来的乐趣。例如例题学习:某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
这是一个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题,我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图分析、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解答。分析和解答过程如下:
分析:我们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可以看出,由于“远航”号的航向已知,如果求出两艘轮船的航向所成的角,就能知道“海天”号的方向了。
解:根据题意画出如下图形PQ=16×1.5=24PR=12×1.5=18QR=30∵242+182=302即PQ2+PR2=QR2∴∠RPQ=90°由“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可知:∠QPS=45°∴∠RPS=45°即“海天”号沿西北方向航行。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也体会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发现和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增强了学生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10.《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学反思 篇十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教学反思
我对教学所持的观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要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主动、探究、合作。”现代教育应是开放性教育,师生互动的教育,探索发现的教育,充满活力的教育。可是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平时我在教学过程中迫于升学的压力,课堂任务完不成的担心,总是顾虑重重,不敢大胆尝试,畏首畏尾,放不开,走不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讲的多,学生被动的听、记、练,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互动少,这种形式单一的教法大大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成绩无法大幅提高。今后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想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言机会、板演机会,创造条件,使得学生总想在老师面前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让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让学生到前面来讲,促进学生之间聪明才智的相互交流。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是对正、余弦定理的拓展和强化,可看作前两节课的习题课。本节课的重点是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处理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难点是如何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在求解问题时,首先要确定与未知量之间相关联的量,把所求的问题转化为由已知条件可直接求解的量上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是从这几方面体现的:我在这节课里所选择的例题就考常出现的三种题型:解三形、判断三角形形状及三角形面积,题目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并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将例题变形让学生能观察到此类题的考点及易错点。这节课我试图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去设计,去进行教学,试图以“问题”贯穿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中融入问题解决的成份,企图把讲授式与活动式教学有机整合,希望在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我觉得自己还有如下几点做得还不够:①课堂容量中体来说比较适中,但由于学生的整体能力比较差,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把老师自己认为难的,学生不易懂得直接让优等生进行展示,学生缺乏对这几个题目事先认识,没有引起学生的共同参与,效果上有一定的折扣;②没有充分挖掘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对学生的解题思维只给出了点评,而没有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例如对于运用正弦定理求三角形的角的时候,出了给学生们常规方法外,还应给出老教材中关于三角形个数的方法,致少应介绍一下;③没有很好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方法进行点评,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④ 00
1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角的认识;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78-01
本堂课主要有情境引入、观察主题图课件、回想生活中的角、动手折角、触摸角、教师引导认识角、课堂学生慧眼识角、玩活动角等环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落实新课标理念,完成了教学任务,受到一定好评。
一、本节课的亮点
1、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分析,精准细化目标
很熟悉教材,并做到了认真分析教材,对本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目标的把握很好,不仅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并将目标细化,落到实处。比如:让学生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培养同学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感受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让同学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能够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教材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到生活。教具准备很充分,不只是备了教材,还备了学生,所以,学生学具准备也很充分,如:直角三角板、正方形彩纸、活动角、各种图形等。
2、从学习过程的角度分析,落实主体地位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到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活动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回答,尽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新知,比如:对于角的特征,创设了让学生先从知道的图形入手,再找课件中主题图《我们的校园》的角,又找生活中的角,然后再用自己的身体做一做角,亲自动手用正方形彩纸折角,最后,通过观察课件的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等一系列活动后,学生自己就总结出了角的特征。从举例中能看出,这些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是以学生为主休,老师为主导。 学生都很感兴趣,很积极,举手发言很踊跃,每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了,课堂也真的”活”起来了.从原来是有点压学生学,而这节课却是学生自己乐意学,自己想学,自己争着学., 每个学生都达到了 “乐学善思”的情境。
3、从教法的角度分析,灵活自如
本人一直注重发现式教学法,反对一味灌输。也许个别老师会觉得是老师怕多讲,放任学生表现。其实注重讲授法的老师会更累。要让学生去发现,必须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去思考;更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具和学具,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不能一味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至于究竟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学生在探索角的特征时,虽然学生知道角有一个共同的点,还有两条线,但他们并不知道那就是角的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无论怎么探究,也探究不出来,怎么办?所以这时我就直接告诉学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同时,还编了一首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还在白板上演示了角的画法,强调画边时,必须从顶点出发,用直尺三角板比着画,边是直直的。这些做法都得到了小学数学教材专家陈静荣老师的肯定,对于数学教学,遇到新概念和新定理,就应该老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因为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是很严谨的,是许多数学专家的积累。根本用不着学生去探究,即使给学生再多的时间,他们也是探究不出个所以然,那是枉然,还浪费时间。我还注重面了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
二、本节课的不足点
1、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分析,没有吃透教材
对教材的钻研还不够,没有很好的“吃透”教材,教学目标虽然达到,但是教学难度没有把握好,没有很好地分析学生的思维的发展,突破难点不够深入。如:通过比较操作,让学生体会角大小跟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用课件PPT重叠法比较,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可是本节课中,我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突破这个难点,因为我只采取演示讲解,引导学生不够到位,效果不显著。
2、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分析,教学节奏稍快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一开始,我就让全体学生大声齐读教学目标,专家指出:别让全体学生齐读教学目标,读了学生也不懂,浪费时间。我在教学环节之间给学生的时间不是很够,有点快。发出口令时,没有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虽然学生对于画角的步骤比较好,但这样的一来很多学生只会画出同一方向的角,从而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3、从教学形式看,花样较多
陈重穆教授: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本节课虽然也注重了实质,但有点重形式,感觉有点花样多。还有分组时人有点多,导致学生讨论时有些茫然,不知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比如:我不应该使用“小蜜蜂”扩音器上课,这样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容易产生距离感,破坏了老师的亲和力,还会让学生感到浮躁。在对待两队PK的学生时,不是很公平,给蓝队的机会多些。
三、今后的改进方案
对于要讲解的教材,做到深入钻研,学习专家教师的方法: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倡有效课堂。不浪费时间在齐读教学目标,紧凑地安排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环节之间给学生留足时间,不要赶时间。一定要落实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少用花样,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分组时尽量两人为一组,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明白自己要思考的问题,通过相互的交流讨论,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小学教学参考》
[2]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12.“认识图形”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十二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0~71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类的知识, 而本课时安排的内容是学生在巩固已有分类思想的基础上, 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另外,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所以教材呈现的内容主要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一些物品, 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逐步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并会在实际情境中分辨这些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分类的思想, 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感性认识, 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 并能准确识别。
2.通过操作活动, 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3.经历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过程, 发展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充分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的特征, 知道这四种图形的名称并能准确识别出来。
【教学难点】
1.描述几何物体的外形特点。
2.准确说出4种图形的名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立体模型、几何图形卡片。
学生准备:每小组准备形状各异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师:你们认识它吗? (出示机灵狗的图片)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带来了一些物体, 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呢? (出示主题图, 学生汇报)
师:机灵狗知道大家刚学习了分类的知识, 想请同学们帮忙把这些物体分类。 (学生汇报)
二、物体分类, 体验形体
1.同学们分得真好!今天大家带来了许多生活中的物体, 接下来老师请你把你和你同桌带来的物体放在一起, 对这些物体按照形状分类。看看哪组合作得最有效, 最迅速。
2.下面老师请表现得好的小组来汇报, 说说你们组把物体分成了几类, 每一类都有什么?
三、观察操作, 交流新知
(一) 认识四种几何形体, 准确说出其名称
1.认识球。
师:刚才我们把同一类物体放在一起, 你能选择一种描述一下它们长什么样子吗?
生:这个是球, 球是圆圆的。 (举起球)
师:请其他同学找出你桌子上面的球, 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举起球体模型)
生:它是圆滑滑的, 能滚动。
师:你总结得很好, 球是圆圆的, 可以随意滚动。 (将球的实物贴在黑板上, 板书:球)
2.认识圆柱体, 区分圆柱和球的不同。
师:下面老师再请同学说一下, 你还把什么物体放在了一起?
生:把圆柱体放在了一起。
师:为什么把它们俩放在了一块?
生:因为它们都是只能横着滚的, 形状一样。
师: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将这类物体找出来, 变换方向摸一摸, 看一看, 一会儿老师找同学说说它长什么样子。
生:它能滚动, 球也能滚动, 但是它只能横着滚动, 长得很长。
师: (举起圆柱模型) 谁再来说一下它长什么样?
生:长长的, 两面是平的, 中间是鼓鼓的, 可以滚动。
师:那大家知道它的名字是什么吗?
生:圆柱。
(老师拿出圆柱的实物, 将实物贴在黑板上, 板书:圆柱体)
3.认识正方体。
师:下面老师再请同学说一下, 你还把什么物体放在了一起?
生:把正方体和正方体放在了一起。
师:那正方体长什么样?
生:它有8个角, 不能滚动, 每个边都是一样长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个物体叫正方体。 (将正方体实物贴到黑板上, 板书:正方体)
4.认识长方体, 发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不同。
师:下面老师再请同学说一下, 你还把什么物体放在了一块?
生:把长方体纸盒放在了一起。
师:请大家找出长方体仔细观察, 再变换方向摸一摸,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师: (手中拿长方体) 你能说说长方体长什么样吗?
生:有6个面, 和正方体不一样的是它的边有的长有的短。
(老师拿出长方体的实物, 将实物贴在黑板上, 板书:长方体)
(二) 从实物抽象出模型, 建立空间观念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物体? (课件出示茶叶桶, 展示圆柱体从茶叶桶中逐渐脱离的过程, 如图1)
师:让学生举例在生活中见到过的四种形状的物体。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体的实物, 再分别出示其对应的数学模型)
(三) 课堂小结, 认识4种几何图形的平面图
小结:这节课我们借助生活中的物体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板书“认识图形”) 老师把它们画在了纸上, 你还能认识吗? (分别展示4种几何图形的平面图, 让学生说出每一个图形的名字, 贴在相应的几何名称上面)
四、联系生活, 玩中求学
1. 师: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特别棒, 为了奖励大家咱们一起玩个“摸一摸”的游戏, 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一玩。老师这里有一个不透明的袋子, 袋子里有我们今天认识的4种物体, 我提要求你来摸, 同学们当裁判, 看看他摸得对不对, 摸对了表扬他。 (请两位同学, 分别摸出一个圆柱, 一个正方体)
2. 师:
现在老师改一下游戏规则, 你们提要求, 老师来摸, 好不好? (故意摸错, 把长方体摸成正方体, 把圆柱体摸成球, 学生发现错误, 并且纠正)
五、适时练习, 巩固新知
展示机器人, 数数有 () 个长方体, () 个正方体, () 个圆柱, () 个球。 (出示图2)
六、畅谈收获,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七、课后实践, 发展兴趣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今天学习的4种几何图形, 拼出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 下节课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图3所示。
【教学反思】
1. 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次教学有的放矢, 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优势, 让学生能够准确认识4种图形, 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另外, 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能够以学生为核心,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研讨交流的机会,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信息, 逐步发现和探索4种图形的特征。
2. 提供丰富的操作活动, 促使学生形成多种体验。
本节课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数学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视觉、听觉、触觉) , 充分感知4种几何图形的特点, 保证了学生进行数学合作学习与探讨的实效性。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活动经验, 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师给学生制造了充满探索精神、自由表现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亲近数学, 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促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 注重实物与数学模型的转化过程,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勾股定理认识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认识整点教学反思07-17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08-05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08-14
认识小乐器教学反思07-25
《认识小数》的教学反思08-07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0-10
认识键盘的教学反思10-11
认识0的教学反思10-12
二年级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8-24
认识众数教学反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