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关键设备

2024-11-15

质量控制关键设备(共11篇)

1.质量控制关键设备 篇一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管理就是监控,不论在集团公司的管理上,还是在内部审计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中,都必然要对常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控制,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效率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要控制好一个审计项目全过程的审计质量,应重点掌控审计实施过程的关键十点:

第一点、审计负责人要做好表率作用。这是各项关键点的前提条件。古人云:己身不正,虽令不行,项目负责人在掌握实施时间进度、监督组员的工作进程、监督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等,要树立起严慎、进取、积极的态度,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做好表率作用,才能更好地领导组员做好审计项目工作。

第二点、审计方案要详尽。对于审计方案中的审计程序一定要详细,考虑周全,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有的放矢地编制审计方案。审计方案要重点突出,内容要详细,组织分工要明确、合理。每个审计程序必须与对应的目标的相符,且具有可操作性。以便审计人员在操作时能快速查找相关的资料,实施相关的审计步骤,这是做好审计项目管理的先决要求。

第三点、审计工作要量化。在每个审计项目进点前,各组员都要整理列出工作内容清单或相关表格,包括抽查核对的数量、询问了解的相关人员,及主要内容等,做好进点前的充分准备,这也是考核工作的内容,同时是方便项目负责人对审计内容及审计进度审核及监督。

第四点、审计过程要监督。此点为全程审计项目监控中的重点,审计实施步骤是否到位是检验一个审计项目审计质量的重要标尺。在现场实施审计时,主要检查是否按审计程序进行了必要程序,如盘点、核对等;是否从被审单位总体上分析,收集信息是否齐全;取证手续是否充分与严谨,是否齐全、是否签字盖章完备。特别是对确定为问题的审计证据更要如此,审计认定的事实在审计证据上一定要表述清楚。而且所有审计证据都必须要求被审计单位签字盖章,防止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时,与被审单位有意见的分歧。明确项目负责人对审计项目的工作质量负全部责任,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在工作底稿上反映出其专业判断的过程和工作轨迹,把好审计证据的质量关。

第五点、事件描述在全面。对于发现违纪违规的事情,描述一定要充分、清楚。特别对于确定为违法的事件,审计报告中用来证明审计定性的事实描述更是要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背景、经过、原因等来龙去脉一定要了解并交代清楚。要紧紧围绕定性的标题展开叙述,用清楚的事实来佐证定性。

第六点、引用依据要精准。要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分析后确定问题的性质,对于违反有关的法律法规、公司制度等,一定在标出引用的依据,并精准到章节及条款,以增加报告的说服力及严肃性。常用的相关的法规法律,如会计法、合同法、公司法等,如我博客上整理的《审计报告主要引用法律条款》;还有公司制定的有关制度及董事会的决议等等。

第七点、事件评价要恰当。审计评价关。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评价一定要恰当。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把握两条:一要评得准。首先,审计评价中评价的事项一定是审计过的事项,未审计的事项不能去评价,超出审计范围的事项更不能去评价。审计评价必须与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和情况结合起来,如果评价审计报告中未提及的问题,在取证材料中一定要有相关证明材料。其次,审计评价中的用词一定要准确,要仔细推敲。二要评得稳。审计评价一定要稳妥,如果要用被审计对象的材料,一定要经核实,做好取舍工作,未经核实或经核实有出入的数字,在审计评价中千万不要反映。

第八点、措施建议要可行。对于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内审人员一般都要对事件的经过、发展、原因了解比较清楚。经过充分的分析比较后,为完善公司管理制度提出建议措施方案,建议方案要有详细步骤及流程,主要考虑有成本分析及可操作性。

第九点: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审计复核是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的关键。首先,项目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要进行复核,如果审计工作底稿及所附审计证据中存在问题,项目负责人应当责成审计人员及时纠正。其次,要严格履行审计报告三级复核制度。对审计程序是否合规、审计定性是否准确、事实表述是否清楚、引(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正确、审计评价是否恰当等内容的复核一定要到位,如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纠正。

第十点、报告的签发及归档。对审计报告的起草、签发、打印、签章及分发使用作出具体规定,保证审计报告按规定的程序、格式对外出具、避免出现纰漏。审计档案是审计部门审计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是审计部门的宝贵财富,应当妥善管理和保管。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为今后的审计业务服务。

2.质量控制关键设备 篇二

1 关键技术的识别、确定

确定关键技术是保证工程安装质量, 使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在机电安装工程中, 被确定的关键过程、关键工序, 在实施中有明确的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 往往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所确定的关键技术应有明确的技术目的是为了实现工程目标在技术上对某过程、工序或者对工程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环境、实施的特殊技术手段。关键的技术手段一般指施工机具、设备及运用它们的活动方式。如大型设备安装的测量技术;大、重型设备或构件的运输、吊装技术;大型复杂构件的焊接技术等。

2 关键技术施工方案的制订与选择

关键技术施工方案的制订首先要有针对性, 以确保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目标。一般包括:确定施工程序和顺序、施工起点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质量、安全、进度、资源配置等。

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案根据条件不同, 可以采用多个施工方案, 这就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从中选出工期短、质量好、材料省、劳动力安排合理、工程成本低的方案, 一般来说, 选择合理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 技术上先进、可靠、适用、合理, 其中主要表现在:降低物质消耗, 缩短工艺流程, 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自动化程度, 有益于人身安全, 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减少污染, 消除公害, 有助于改善环境。同时, 有利于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2) 经济上合理, 就是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质量、工期、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 选择经济上合算的方案。

一般来说, 在保证功能和质量不违反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原则下, 经济合理应是选择方案的主要原则。

关键技术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就其内容来说, 可分为两步进行。首先对其进行技术分析, 进一步面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 两方面的分析是结合进行的, 其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根据经验和方案的特征进行优缺点的评述, 如方案是否先进可行, 是否满足施工进度安排要求, 是否满足施工连续性和均衡性, 是否充分利用场地, 能否体现文明施工, 是否有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等。定量分析就是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计算, 通过量的分析比较, 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即:

1) 对关键技术方案的技术分析, 是通过对其方案的技术特性和条件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来完成的。在机电安装工程中, 反映技术特性指标可用安装“构件”总量, 最大尺寸、最大重量、最大安装高度等表示, 反映技术条件指标如:方案占地面积所需的主要材料、构配件等资源是否能保证供应, 所需的主要专用设备是否能保证供应, 所需的施工专业化协作, 主要专业工种工人是否能保证供应, 采用的方案对工程质量的保证程度, 对社会运输能力的要求及能否得到服务, 对市政公用设施的要求及能否得到服务, 采用的方案可能形成的施工公害或污染情况, 采用的方案抗拒自然气候条件影响的能力, 采用的方案要求的技术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以及对技术准备工作的要求, 施工的安全性, 采用方案对前导工序的要求和为后续工序创造的条件等表示。

2) 对关键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常用的方法是综合评价法。下面, 我将举例说明, 如某大型复杂构件的焊接施工方案设计时, 为了选择确定能保证焊接质量的焊接方法, 已初选出电渣焊、埋弧焊、CO2焊、混合焊四个焊接方案。根据调查资料和我公司实践经验, 已定出各评价要素的权重及方案的评分值, 如表1所示:

综合评价法公式:式中Ei—评价值;n—评价要素;A—方案满足程度 (%) ;B—权值 (%) 。

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最大的方案评价值Ejmax就是被选择的方案

从中可知E4>E2>E1>E3, 因此埋弧焊焊接方案最优。

3 关键技术施工方案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处于多变、复杂的环境中, 一般情况下, 关键技术经技术、工艺试验、评价改进是合理可行的, 但由于施工过程的特性和工艺试验的差异, 可能导致关键技术的效果不大, 甚至失效。因而施工过程关键技术的成效在于控制, 即对工、料、机、法、环、信息六大因素的控制。

1) 对实施关键技术的人员的控制。控制内容包括对关键技术的操作人员的技能, 技术人员技能检查、评价、指导、调整, 对不适应的人员要及时纠正或调换。2) 对实施关键技术所用的施工机具的控制。为保证施工机具的正常能力, 应对机具进行能力检查、鉴定、控制, 并对施工机具的使用、维护、保养进行检查控制。3) 对实施关键技术所用的材料的性能的控制。主要控制材料的出厂资料、进场验收、使用标记和必要的追溯等活动。4) 对实施关键技术所采用的方法、工艺的控制。主要控制其方法、工艺的分析确定、评价、试验、改进、实施、检查、改进等活动。5) 对实施关键技术所需环境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环境 (如焊接环境、吊装环境、测量、调试、试验环境等) 、储存环境 (如特殊材料、构配件、设备、仪器仪表的储存) 、作业环境 (如高空交叉、地下易燃、有毒等) 。6) 对实施关键技术活动中信息的控制。应做到及时收集影响顺利实施的信息 (如气象、电能供给、作业人员健康情况等) , 以便分析改进。

4 结论

3.质量控制关键设备 篇三

【摘要】本文从现代燃气输送的方面展开,对现代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及其关键进探讨,对于燃气管道施工质量达标,更好地为城市服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

引言

现代燃气管道的规划与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城市的规划与未来发展布局而决定的,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城市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多,无形中对燃气管道也提出了更多方面的实际要求,现代燃气管道不仅仅是延伸至需要的城市位置那样简单,面对我国资源使用日益紧张的局面、资源浪费严重的状况以及因天然气泄漏发生的安全事故,国家政府部门对燃气管道施工质量的控制也逐步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可以说,燃气管道质量控制的关键主要是从其燃气输送的安全性方面进行考虑的,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一、现代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现代燃气管道施工对质量控制已经引起了非常多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近几年来因为燃气管道泄漏、断裂及其它因素而形成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我们从对以往安全事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造成事故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对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疏忽与不到位,甚或出现质量控制失控的局面,进而导致燃气管道在铺设过程中碰撞到坚硬物质、或在某一段落埋设深度不足。现代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是燃气管道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具体地它是在燃气管道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按照设计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实际要求,对燃气管道本身的管道质量及管道铺设有关工序,像沟槽开挖,标高控制、基底处理等工序进行过程监控,并最终使得各工序达到设计及验收标准的有关要求,这个控制的过程即为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从实际出发来看,现代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燃气管道通常会通过开沟槽对管道进行埋设施工及线路布置,因此燃气管道施工本身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同时由于管道埋置于地下,很容易因为周围环境或外界因素干扰而出现质量波动,这对于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而言是一个难点,并且也很容易在施工监控中埋下质量隐患,进而发展为安全事故。由此来看,质量隐蔽性及质量波动性这两个特点在现代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得质量控制工作开展难度加大。从以往实际的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来看,由于质量监控人员对质量控制的不重视及对质量隐患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的认知不足,以及对燃气管道施工隐蔽性与质量波动性的理解不到位,最终导致对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疏忽,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或对关键的隐蔽工序质量没有进行控制,这样就直接为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必须从现代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两个特点出发,对期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燃气输送过程中城市及居民的安全。

二、现代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分析

1.完善燃气管道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目标的基础

对于现代燃气管道施工企业而言,想要在实际施工中开展好质量控制的有关工作,那么就必须针对其质量目标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体系建立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理论指导性,同时理论性的体系管理制度,能够让质量控制管理人员在实际的质量控制中有章可循,并通过体系的灌输,让各级人员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进而在参与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以理论体系为质量行为控制准则,从而为保证燃气管道质量合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明确燃气管道施工过程中各岗位职责,促进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在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以后,就需要通过体系的细化进行相关管理及岗位职责制度的制定与建立,其中明确燃气管道施工过程中各级不同人员岗位职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对各级岗位管理及施工人员制定岗位职责,才能让他们在具体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明确自己参与质量控制的职责所在,避免在实际中因职责不明确而相互推卸责任,这样更容易因为责任推脱而让质量隐患的存在钻了空子。燃气管道施工企业应在工程中标后对施工质量目标进行确定。在此技术上进行各部门施工质量目标的分解。以部门施工质量分解目标为基础进行岗位职责与岗位质量责任制的分解落实。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燃气管道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人员了解自身施工质量要点与施工质量内容,以此促进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3.以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原则为基础促进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在现代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施工企业应以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原则为基础开展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以此保障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障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现代燃气管道工程施工企业应将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以人员控制为核心、以施工技术控制为重点,以预防性施工质量控制为关键开展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通过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基本原则的遵循保障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目标的实现,促进燃气管道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4.强化燃气管道焊接施工质量控制,保障燃气管道施工质量

燃气管道焊接施工质量控制是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燃气管道施工企业应通过事前控制、施工过程控制以及事后控制保障管道焊接施工质量。针对燃气管道焊接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燃气管道施工企业应从“人、机、料、法、环”几个环节进行实现计划与控制,以此为保障燃气管道焊接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做好上述基础工作后,燃气管道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定位焊、根焊、热焊、填充焊和盖面焊五个过程的质量管理。通過对焊接过程中个工序的质量控制保障燃气管道焊接质量。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现代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燃气从起点到终点的顺利输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城市居民及城市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因此对燃气管道施工进行质量控制,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刘洋.燃气管道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探析[J].工程管道资讯,2012(11):54.

4.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论文 篇四

1、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数控加工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工艺流程,机械设备中的大部分零件都是由普通机床设备进行加工的,这也使加工工序变得较为分散,零部件加工需要进行多个周转环节,并且加工时经常发生重复装夹与重复定位现象,造成零部件在加工后发生较大变形,或零部件的形位公差不满足要求,零件质量也往往较低。此外,传统的工艺流程在加工方案的编制上过于粗放,没有考虑新型刀具在应用过程中的具体效果,也没有通过实践验证对切削参数进行调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加工人员只能凭借自身经验对零部件进行加工,这也使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加工效率往往较低。同时,我国在数据加工领域的技术人员存在严重欠缺,现有的技术人员的数控加工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加工方案的编制资料质量难以保障、工序卡片中的内容过于简单、数控工艺信息经常缺失,致使零部件的数控加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最后,我国在数控加工时缺乏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工具,没有形成较为科学的数控加工质量控制模型,这也使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受到很大制约,影响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

2、数控加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内部架构分析

在数控加工质量控制体系架构中,必须要先开展质量策划,根据工艺指标、生产要求、设计标准等内容来对数控加工中的质量特征进行确定,然后依据这些确定的质量特征来明确数控加工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目标,将该目标进一步分解,形成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参数及规范。对数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特性数据进行实时的测量与收集,并应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统计分析工具,比较关键环节中的质量控制目标,从而对数控加工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决策。通过对质量评价与决策信息进行收集,将其反馈至各个关键环节,以此进行相应的质量改进,从而实现对数据加工关键环节的反馈式质量控制。

3、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研究

数控加工质量控制过程主要分为五个关键环节,即数控加工方案的设计环节、程序编制环节、仿真检查环节、数控加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工具的应用环节以及数控加工技术团队的建立环节。以下便对这五个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

3.1数控加工方案的设计

数控加工方案的设计环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是对待数据加工的零部件类型、尺寸、型号等内容进行确定,并生成零部件图样,同时对数控加工中的工艺性进行分析,确定数控加工的工艺路线,然后明确数控加工的各个工序内容,最后对数控参数和加工刀具进行选择等。数控加工和普通的机床加工相比,在设计原则上是相差不多的,不过数控加工的控制方式不同,其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数控设备成本也较为高昂。因此,其在工艺设计中要更加严谨、设计内容也要更加具体,并且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性。

3.2数控加工过程中的程序编制

在数控加工中,程序的编制也是一大关键环节,其程序中的指令代码直接影响到输出结果,更对零部件的加工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对程序进行编制时,应确保零部件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准确无误,并对坐标系进行准确定义,同时还要对数控机床中的属性参数、刀点以及安全平面等内容进行正确的设置。此外,还要对加工方案中的各个工序和加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并正确选择刀具类型、走刀路线及切削量,在指令字母的使用上要能够对机床数控系统中的语法格式进行准确描述。对切削参数进行选择时,还要对刀具自身的切削特性、零部件自身材料所具备的加工特性、零件加工余量、机床切削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后,在数控加工过程中,要确保零部件的刀具加工轨迹不发生过切、干涉、碰撞及欠切等现象。

3.3仿真检查环节

仿真检查也是数控加工质量控制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仿真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仿真与几何仿真两个部分。在物理仿真方面,人们主要通过对数控加工时所产生的物理现象进行模拟分析,以检查该物理现象是否合理。在几何仿真方面,则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或三维显示技术的应用来对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进行逼真的几何模拟,以便对数控程序中机床在运动时是否会发生几何干涉或碰撞问题,以及刀具运行轨迹是否正确等问题进行检查。可以说,仿真检查环节是确保数控加工安全、准确的重要保证,该环节能够有效避免加工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发生,从而使数控加工变得更加科学、高效、合理。

3.4数控加工质量控制方法及工具

在数控加工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应用中,人们应根据质量控制体系及其加工流程来实施质量策划,确定各个工序中的质量控制点和指标特性值,然后对各个工序的能力进行实际调查,对影响工序开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确定。接着,编制工序管理点和质量表等质量控制文件,以便实时全面地对其数据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指标进行动态收集,从而使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对这些质量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评价。最后得出结论,并在实际数控加工过程中对影响质量的主导因素实施干预控制,从而使质量控制目标得以最终实现。

3.5数控加工技术团队的建立

在数控加工中,操作人员的自身水平将直接影响零部件的数控加工质量,因此建立技术过硬的数控加工技术团队十分重要。企业应充分协调生产计划员、程序编制员、刀具预调员、数控加工员及质量检验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使其能够做到紧密配合,并增强数控加工各个工种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提高其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使数控加工质量得到可靠控制。

4、结语

在对数控加工质量进行控制时,人们必须明确其各个关键环节,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的相关因素。针对主导因素,人们要采取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干预控制,通过策划、分析、诊断与改进这一质量控制过程的实施,更好地达到数控加工质量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珑.关于数控机床加工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15.

[2]王霞欧,程睿智.数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5):119-121.

5.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制度 篇五

一、准入:严格按照《医疗设备购置及引进制度》中程序提出可行性报告、

填写《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采购。

二、安装与培训:由生产厂家进行组织具有本设备安装资质及一定安装经

历人员进行安装及使用培训,培训人员包括:使用科室主任、使用科室人员2名、设备维修保养人员。

三、建立有效的.维护保养策略:

1、科室使用人员进行日常保养;

2、医院维保人员进行月、季保养;

3、与厂家签订保养、保修合同,有使用科室及医院维保人员监督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

4、提高自修能力、警惕厂家对维修密码的控制。

四、使用管理:

1、制定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2、用前检查,只有确认设备功能正常,才能投入临床使用;

3、定期检测,定期检测是对医疗设备定期进行的维护、保养以及理化性能或功能的测试验证,需要借助于专门的检测仪器,由相关资质人员

完成并保存检测记录和粘贴检测标识;

4、计量检定,对须进行计量检定设备严格按照要求检定。

6.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数量和种类快速增长,先进医疗设备带来的技术和方法拓展了临床疾病诊治的深度和广度,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医疗设备风险与安全问题不断增多。为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根据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相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医学装备安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范围包括医学装备资产的管理、新设备验收管理、在用医学装备管理、维修质量管理、计量设备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基于上述过程中的改进活动。

2.资产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2.1做好医疗设备的入库、出库及报废管理,整理设备清单,确保帐物相符。2.2每年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一次资产清查,确保帐物相符,为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提供基础信息,以实现全面监管。

3.设备采购验收的安全控制

3.1设备管理委员会在收到设备采购计划后应参考医疗设备评估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对风险较大设备不予考虑或慎重选择。

3.2医疗设备验收时应对设备进行检测,产品验收合格后,对设备进行终身制监管。经检测不合格产品通知厂家进行更换或退回原厂。

3.3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基本操作培训,培训合格后在医疗设备安装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后方可操作。

4.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风险评估

对重点设备、器械实施重点监控,包括生命支持类、急救类、辐射类、灭菌器和大型医用设备,根据风险评估等级进行安全监测,分析数据并总结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报告内容持续改进。

5.维修与计量安全控制

5.1工程技术人员在维修医疗设备后(包括送厂家维修后返回的医疗设备)应进行相关的性能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查,并在设备维修记录中注明检测内容及检测人,填写故障现象,维修过程及修复情况,以便追查故障原因进行风险控制。

5.2建立计量器具监管体系,建立计量器具台账,根据计量法有关规定,邀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医用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测并保存记录。每年应对计量器具监管情况进行总结,并持续改进。

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

6.1成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

6.2针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安全事件,医学装备使用科室应本着可疑必报原则,报告收缴后保存原始记录备查,属上报药监部门范围应及时上报

6.3收到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后,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安全等级并反馈至使用科室。

6.4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7.建立评估反馈及持续改进机制

7.安全输血关键环节及过程质量控制 篇七

1 配血环节质量控制

1.1 血标本采集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环节

采错血、采集血量少、标本溶血、从输液管道留取标本、血标本陈旧 (超过48 h) 、先写试管后抽血、试管标签模糊不清、信息不全、非护理人员送标本等。

1.2 制订《血液标本采集与送检操作流程》

护士处理输血医嘱时, 首先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和输血交叉单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血液种类等, 并由另一护士查对无误后, 两名护士共同携输血申请单和输血交叉单、一次性采血针、密闭式采血试管到患者床旁, 再次进行身份确认, 无误后方可抽取配血标本。采集标本后立即在床边将患者姓名、科室、ID号填写在标本瓶上, 避免先写试管后抽血导致血样注入错误的危险。配血必须一人一次一管, 严禁同时采集两人以上的血标本。由护士将患者的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输血交叉单等一并送交输血科, 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确认后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字, 记录交接时间。

2 取血环节质量控制

2.1 取血核对

取血人员必须是具有执业资质的护理人员, 严禁实习生、患者家属取血。取血时取血护士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以下项目: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供血者血瓶 (袋) 号、血型、血液种类、血量、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1], 经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

2.2 血液的储藏与使用

取血时取血护士应携带专用容器, 勿震荡。血液一旦取回病房, 应尽快输用, 科室不得自行储血。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 若确需加温, 只能使用专用加温装置。

3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

3.1 输血前核对

由两名护士在治疗室共同核对以上项目, 确认无误后填写输血卡, 携带血液至患者床边。两护士再次核对确认, 昏迷患者需核对腕带并得到家属的确认。两名执行护士均在输血申请单及临时医嘱单上签字。输血前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血时, 两袋血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 输注不同成分血之间要冲管。输血时间较长时, 输血器每12 h更换1次。

3.2 输血速度及时限

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 输血开始后的15 min内要慢, 并严密观察, 询问患者的感受, 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输注速度。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 ml/min, 急性大量失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 ml/min, 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心肺功能不全者, 输注速度易慢, 建议1~2 ml/min。全血或红细胞应在离开专用储血冰箱后30 min内开始输注, 每袋4 h内输完, 输注前应将血袋沿同一方向轻轻旋转摇匀, 避免剧烈震荡。血小板取回后应尽快输注, 1个治疗剂量的血小板应在20 min内输完, 最好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剂量快速输注, 以减少血小板聚集, 提高疗效。需同时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时, 应先输血小板后输红细胞, 因血小板寿命短, 静止后容易聚集成团而影响疗效。冷沉淀解冻后, 立即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剂量快速输注, 一单位冷沉淀10 min内输完, 以免凝血因子在常温下迅速失活。冰冻血浆融化后需尽快输注, 200 ml血浆应在20 min内输完。粒细胞应缓慢输注, 一般在1~2 h内输完[2]。

4 输血后质量控制

4.1 输血患者监护

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4 h内应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1次, 并在以下时段重点监测:输血开始后, 需观察5 min, 输血开始后15 min, 输血过程中至少每30 min巡视1次, 直到输血结束后4 h。对输注冰冻血浆或冷沉淀的患者, 因输注速度较快, 护士应在床边守护观察, 以防循环负荷过重。

4.2 及早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在输血开始前, 应告知患者一旦出现寒战、发热、呼吸短促或感到不适时, 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注意询问患者的感受及不适, 如输血过程中患者主诉嘴皮增厚、面部、颈部出现荨麻疹, 应考虑过敏反应。输血后患者出现腰背部酸痛、血红蛋白尿、黄疸, 应考虑溶血反应可能。一旦怀疑输血反应, 立即阻断余血输注, 更换输液器, 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通知医生, 积极配合抢救。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单, 连同余血送回输血科。

4.3 做好输血记录

应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 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血型、输注全血或成分血种类、数量, 每袋血或1个治疗剂量血液成分输注时间的始末及输血过程有无不良反应等。

通过规范输血管理, 强化临床输血护理的关键环节和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 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操作流程, 5年来, 本院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差错发生率为0, 全院护理人员输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升, 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提高。

摘要:目的:实施科学输血, 提高输血疗效, 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通过规范输血管理, 强化临床输血护理的关键环节和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培训, 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操作流程。结果:5年来临床输血36556人次, 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和差错。结论:实施安全输血关键环节及过程质量控制, 能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使全院护理人员输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升, 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提高。

关键词:科学输血,流程优化,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303-311.

8.质量控制关键设备 篇八

【关键词】暖通工程;施工;管理中问题

0.绪论

暖通工程主要由空调、采暖、通风等系统共同组成,暖通工程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也有一定难度的施工过程,因此施工过程中要认真深化理解图纸,再联系实际,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计划,并按规范、设计依据对暖通空调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才能做好管理施工工作。

1.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1.1建筑通风工程施工要点

在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时,预留孔洞是一个重要问题,一般要求在图纸中对预留孔洞进行详细的标注,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施工图纸中没有明确指出施工孔洞位置,相对忽略了施工孔洞的预埋工作,针对这个问题,要多和图纸设计人员加强沟通完善图纸,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个人专业素质,各个专业要进行协调交流,进行土建专业和暖通电气安装专业的施工图中的矛盾冲突的排查,比如预留洞口是否遗漏以及预留位置和大小是否合理等。此外在混凝土浇筑方面,还要按照规范加强工艺管理,避免出现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不严密、松动、位移过大等情况,出现不合格情况要及时治理,达到验收规范要求。

1.2地热工程施工要点

暖通地热工程具备居住舒适度高节约空间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采暖形式,在我国民用建筑中已经广泛推广使用。在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取低温热水地板样式采暖作业时,要注意避免出现热量向下层住户及四周散热过快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做好性能优良的挤塑板安设和铝箔热反射膜的铺设,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该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根部平直,且无积灰现象。做到挤塑板和铝箔热反射膜满铺平整,相互结合严密。

(2)在卫生间地热施工作业时,既要保证地热层的施工质量,也要保证防水层的施工效果,以免出现问题维修时对地热层和防水层的破坏。

(3)在冬季进行地热施工作业时,通常为了保证地热试压工作的准确完成宜采用气体试压,如果采用水试压,在试压完毕后要将盘管内的残留水及时吹泄干净,防止因残留水导致盘管冻胀冻裂,排出日后正常使用过程中的隐患。

(4)为了防止混凝土胀裂缝现象的发生,要在集水器、分水器与盘管连接的混凝土埋设位置加设波纹套管。同时在变形缝位置也应该加设柔性套管。

(5)地热管填充层材料宜采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径宜为5-12mm。加热管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

2.暖通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控制好作业材料质量的检验

暖通工程在施工材料上有很大的要求,尤其是控制好设备及管材的质量是暖通工程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点上,要严格这些材料的验收入场,无论从施工单位的采购还是供货单位的材料供应,都要形成整体、规范的制度,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进行全盘的检查,对一些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予进场,同时建立严格的材料进入档案,对进场的各种暖通材料,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管材、管件、空调机等材料,要严格要求,都要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对材料的型号、规格等也都要符合国家的使用标准,做到“三件齐全”,在安装使用前也要严格验收,对一切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进场,更不得使用。

2.2加强暖通施工人员素质管理

施工人员是暖通工程质量实现的灵魂,优秀的施工队伍,可以实现事半功倍,顺利地实现工程进度。然而,当今建筑行业的一线工人大都是农民工,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暖通工程技术含量相对要求较高,为此施工员首先要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让他们明白该做什么,应怎样做,如果工作中要求不严格, 将会造成安装质量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而返工。因此,为了更好的改进暖通工程的质量,需要我们相关的施工企业不断加强其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其专业技能,让现场管理人员熟悉每一道工序,每一道流程,或是聘用优秀工程团队,方能保证质量的一流。

2.3确保图纸审核结果

图纸会审是暖通施工的基础工作,就施工人员而言,在收到图之后要掌握好图纸内容,还要结合相关规范标准加以审查,核对图纸是否存在漏项、矛盾、以及设计不明的问题,在接到一个暖通工程之后,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设计图纸读通读透,充分理解设计人员的思想,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要将设计人员对材料、设备的要求弄明白,并且要到施工现场,将图纸与现场进行对比,发现设计有误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发现错误的地方要与设计人员沟通,发现设计不宜施工的地方,要请对方修改。为了避免工程浪费,尽量将图纸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

2.4协调好暖通施工与其他工种的配合关系

暖通工程需要和其他工种结合起来施工,这样能形成全盘的大局考虑,尤其是在功能齐全的大型建筑,吊顶净空是非常有限的,各专业的布管比较复杂,需要多种工种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比如暖通专业的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排烟(风)管、供水管、回水管、冷凝水管等;给排水专业的生活给水管、排水管、污水管、喷淋管等。现在许多暖通施工图上,设计师只给出了主要设备的定位尺寸,没有注明风管、水管的具体定位尺寸及标高,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做好管网布局。所以,在全面把握好图纸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工种的应用,才能保证施工正常的进行。 [科]

【参考文献】

[1]苟宪章.民用建筑中的暖通工程施工技术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2(09).

[2]徐世明.暖通安装工程施工中及其注意要点.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

[3]张维月.浅谈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要点.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

9.质量控制关键设备 篇九

一、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兴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与物相比较,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质量评估方法.工程验收和售后服务手段的区别。但由于机电的施工安装技术工种.材料的多样性和工艺的复杂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各施工单位及相关工程单位有丰富的施工经历和经验。机电安装工程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部分在结构工程结束以后开始施工,并在装饰工程开始以前基本结束,所以对整个工期有重要影响;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对工程竣工后的使用功能有着关键作用,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

二、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加强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会审设计图纸, 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人数和技术人员数量, 确定所需机械.机具, 订货, 验收等。在此阶段应注意以下问题:(1)订货时对永久性生产设备或装置,应严格按审批同意的设计图纸采购。

(2)器材.设备验收时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验收施工材料.器材.零配件时, 要有原始生产厂的质量保证书或合格证,必要时可抽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设备,应在业主.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共同开箱验收。按设计要求查核设备型号.规格及有关技术性能参数, 核查无误后填写开箱记录。2.安装阶段

安装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设备就位.检验调整和最终固定。为保设备的安装质量, 施工中应注意下述事项:(1)安装过程中所进行的必要的强度.位置度.严密性试验, 电器的耐压试验及某些敏感件的试验是检查和保证安装质量的主要环节, 施工中必须严格按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 最好是在监理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2)要特别注意地脚螺栓的安装。地脚螺栓安装时,因某种原因产生倾斜,设备底座将承受由此而产生的水平分力, 使安装好的设备在二次灌浆前产生水平位移,使安装位置产生误差,甚至给安装造成困难。由于螺栓不垂直, 在螺栓承受相同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对设备的固定能力减弱。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安装地脚螺栓灌浆捣固时,要在四周均匀捣固,保证地脚螺栓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

(3)要注意防止设备运转时轴承过热。各种设备都对轴承运转时产生的温升有一定的要求,当温升超过规定的数值时, 即认为过热。轴承过热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轴承内润滑脂过多或过少,过多散热不良, 过少润滑不良都会产生过热。一般情况下, 润滑脂的加注量应为轴承间隙空间的1/ 3-2/ 3(高速运转时为1/ 3), 只有在运转速度低.密封要求较严时,方可充满轴承间隙。

第二,润滑油不洁净, 有机械杂质或胶凝物质。此时摩擦力增大,可能产生磨粒磨损, 甚至堵塞油路, 使润滑油供应不足,产生过热。因此加注润滑油时要注意油的清洁, 必要时应予过滤。

第三,轴承间隙调整不当。过紧,形不成油膜, 引起干摩擦;过松, 使油膜厚度减小, 都会引起过热。因此,在调整轴承间隙时, 一定要使间隙值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第四,密封装置安得太紧使轴过热而引起轴承过热。在施工过程中, 当轴承产生过热现象时,应认真找产生的具体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解决轴承的过热问题。

(4)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作业的,尤其是压力管线,在焊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依据不同的材料.焊接件的大小和厚度选用适当的焊条和焊接电流。电流过小可能焊不透, 使焊接部位强度降低。

第二,选择合适的焊接速度,不可运条太快。第三,依据焊接的具体部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坡口型式和坡口角度。总之通过对焊接过程中各工艺环节的控制使焊接部位无焊不透.夹渣.气泡等缺陷,使焊接部位的强度不低于母材的强度, 保证安装设备的使用安全.可靠。

3.试运转阶段

试运转阶段,主要是进行单机试运转和整个安装系统联合试运转,试运转时首先要进行空载运转再进行负荷运转。无论是单机试运转还是系统联合试运转,无论是空载运转还是负荷运转,都要认真测量,详细记录有关参数.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转速.压力.湿度.噪音.振幅等。对达不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指标的设备, 要分析

情况, 查明原因, 排除故障,直至所有技术指标达标为止。在系统联合试运转时,最好由使用单位操作,此时不仅要考核设备的运转情况,更要考核系统的整体效果和产品指标。

4.验收过程

施工承包单位在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时,再进行一次自评自查,之后再向项目监理部门提交竣工报告及竣工验收报验单 经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竣工资料和工程实体质量的完成情况进行预验收,并按照督促意见,对检查出的施工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后,经项目监理部对竣工资料及工程实体再次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最后向建设单位提出资料评估报告。若有竣工验收后的工程移交前未及时完成整改,需征得安装单位的同意,做甩项处理,并在监理督促和跟踪下,进行工程移交后的整改完善。

10.质量控制关键设备 篇十

梁莺娥 尚辉 张志华 李小兴

(江西省南昌方大长力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制氧厂 江西省南昌市 330012)摘要:随着生产装置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控制技术。为延长空分装置的运行周期,提高空分设备的运行质量。对10000机组的空压机导叶IGV的压力控制器进行了优化改进。关键词:空压机 IGV预补偿 改进措施

前言: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氧厂KDON-10000/10000m3/h空分设备是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采用常温分子筛吸附净化、增压透平膨胀机、规整填料塔和全精馏制氩工艺。现针对在分子筛吸附器充压时,使精馏塔精馏工况发生变化,严重时还会造成氩系统“氮塞”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进行总结,以供借鉴。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000制氧机是杭氧设计制造的第六代流程制氧机,其中空压机为德国阿特拉斯公司生产,控制系统为浙江中控SUPCON JX-300X型系统,整套装置经过多年的运行,各项性能良好,但在分子筛吸附器充压的22分钟内,均压阀自动打开,使正在工作的吸附器中的空气进入正处于再生的吸附器中,导致进精馏塔的空气总量减少8%-9%,造成上塔操作压力下降,使精馏塔精馏工况发生变化,如果操作处理不及时,将对氩系统工况产生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氩系统“氮塞”。10000机组操作习惯在充压时,将空压机压力控制值设定高一点,同时进行其它一些(氧、氮产量)调整, 10000机组由于压力设定值变化并不大,空压机导叶压力控制器自动PID调节并不能带来理想效果,充压期间,操作工要经常性关注,操作人员压力、难度均比较大。

二、改进措施

分子筛吸附器充压时,整个空分空气量是增多,压力下降亦是正常的,操作人员将空压机导叶IGV的压力控制给定值设高,就是想让更多的空气量进入系统中,使系统压力稳定(通过对氧透导叶的调整亦是同样的目的)。为了保证在分子筛吸附器进入充压阶段前,空压机导叶能够自动开大,增加空压机排气量,求得均衡向精馏塔供气,并上塔操作压力平稳。参照林德、法液空空分控制理念,同时结合操作实际,设计相应的程序,对IGV的开度在充压期间予补偿(见导叶开度均压时预补偿设定键面图),根据设备的性能,将予补偿相关参数设计为可调,机组可根据机组自身特点,找到一个最佳点,最后进行固化。

补偿控制,具体做法:IGV补偿等待时间设10秒;IGV补偿阀开时间设定200秒;IGV补偿阀位保持设定880秒;IGV补偿阀关时间设定80秒;IGV补偿阀位上限设定2.7﹪。       T102:阀门缓开时间设定值; T103:阀门缓关时间设定值 T101:阀门开等待时间设定值; T104:阀位保持时间设定值 SETP:分子筛步; MS_KONG:分子筛手/自动; TIME4、9:分子筛4、9步时间设定; 自定义功能块 导叶开度均压时预补偿设定键面

预补偿设定键面导叶开度均压时

导叶开度均压时预补偿设定键面图

三、实施效果

通过对空压机IGV的压力控制器开度在充压期间予补偿流量控制,保证了均压时主塔工况稳定及氩系统稳定(见图2),并且减少了操作中带来频繁调整氩馏份及减轻了操作员劳动强度。这种预补偿控制实用价值高,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将在恰当时候对16000机组进行这方面改进)。

图2

四、结束语

11.质量控制关键设备 篇十一

关键词: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质量监督;检验手段;质量控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5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6-014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6.070

电力资源是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资源,作为传输电力的物质载体和主要媒介,电线电缆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应用体现在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大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小到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离开了电线电缆,国家经济建设不可能做到又好又快,甚至是使整个国家瘫痪。我国目前使用的电线电缆存在结构简单的缺陷和问题,使得其自身的质量和性能得不到足够的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会直接受到其影响。就目前来说,由于电线电缆产品的利润收益十分可观,很多电线电缆制造和销售企业应运而生,由于竞争极为激烈,许多不负责任的企业通过偷工减料等不法手段制造电线电缆,有的大幅度降低电线电缆的价位,市场上因此出现了很多质量不过关的劣质电线电缆,使得市场的落后性、滞后性、盲目性的弊端更为明显,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1 电线电缆产品的主要检测项目以及检测手段

1.1 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检测

现阶段市场上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检测也就是指绝缘电阻的检测试验。在一般情况下的正常工作基础上通常就是测量该电线电缆产品所产生的泄漏电流来进一步有效实现产品绝缘电阻的检测试验。电线电缆产品在其检测绝缘电阻之时,通常就是采用高阻计法,也就是电压-电流方法。

1.2 电线电缆的结构尺寸与标志检测

顾名思义,所谓的电线电缆的实际结构尺寸检测试验,指的就是对电线电缆产品的大小、外观、绝缘厚度、外形和结构进行细致的检查,除看其是否满足国家的规定和行业标准之外,还要对企业名称、电压等级以及型号进行详细的标注,连续性和清晰度需要得到保证。

1.3 电线电缆的阻燃特性检测

在这里需要对电线电缆的延缓火焰检测试验进行概念上的说明和明确,指的就是在满足规定的实验标准之下对电线电缆的阻燃特性进行测试,如果式样在燃烧的时候将火源撤掉,式样上的火焰依然在特定的范围内并且自动熄灭,也就是说其具备蔓延和阻止的性能。

1.4 电线电缆的耐火特性检测

究竟何为电线电缆的耐火特性检测呢?其主要含义就是在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之下,将电线电缆试样放入火焰中进行充分的燃烧,依然可以保证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性。仍旧能够得出的结论就是:在被燃烧的条件下,电线电缆在一段时间之内不会停止工作,工作性能保持正常。

2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2.1 大力查处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与出现

检验检疫部门以及在位人员应该在其位谋其政,严格检查与检测流通的产品,从源头处和产品流通过程中严把电缆电线产品的质量大关,使国家和人民用着放心,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产品检验工作要统一进行,遵循国家和国际双重的质量检验标准,确保万无一失。

2.2 通过加大宣传增强企业和消费者对电线电缆产品的认知

消费者是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使得电线电缆市场朝着合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和努力,之所以电线电缆产品销售市场会发生不合理竞争,一方面是要归咎于生产企业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消费者不能辨别真伪也是重要因素,所以,消费者要自觉地接受指导,改变对电线电缆产品以往的错误认识,不再使恶劣产品的流通肆意而行。

2.3 检测机构与生产企业加强沟通与交流

电线电缆的生产与制造并不是任何地区都能够开展的,因为这项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缺乏制造电线电缆的企业单位,就算存在,规模也比较小,对电缆电线的检测自然而然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检测方法和手段是比较落后的。如果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力加强检测机构与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监管部门与电线电缆生产制造商保持密切的联系和畅通的沟通,在共同的努力下严把电线电缆质量大关,从最大程度上保证进入市场的电线电缆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国家

规定。

2.4 生产企业需要深化加强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把控

导体与电缆料是在电力系统建设中电线电缆产品的核心原材料,作为电线电缆产品的重要的构成部分,其质量得到重视和保证势在必行,毕竟只有从源头处加大查处和保证,才能更好地确保电线电缆的质量,采购原材料的时候要严格选择具有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书的生产厂家,在正式使用之前要进行进一步的质量检测,只有达到相关规定和标准才能允许正式投入使用。

2.5 生产企业需注重本身的学习与发展

电线电缆制造企业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研发电线电缆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健全和完善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系统,一旦在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立即做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系统学习来增强对质量问题的认识。

2.6 生产企业加强企业管理建设企业文化

电线电缆产品的制造需要很多个机构和部门共同协作完成,为了保证制造效率和质量,需要不同的部门之间开展密切的配合和紧密的协作,保证各个部门或岗位上的各种人员在其位谋其政,防止权力交叉、权力空位现象的出现和发生,一切生产和制作流程与环节都要按照相关细则和规定来开展,加大对工作岗位的监督与管理,为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做到奖罚分明,此外,人力资源部门要懂得吸引人才,完善人才机制,严禁采用任人唯亲的制度,遵循一切优秀人才为我所用的原则,促进企业的发展。

2.7 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

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一方面要注重自己的经营与发展,此外还要主动接受当地政府机构的监督与管理,要努力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不要消极被动地接受监管,要积极主动,这是促进自己长远发展的必要举措。而政府作为一个地方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政府机构以及在职人员要对加大电线电缆产品的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的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一个熟悉的认知和准确的把握,认识到监管工作对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政府机关应该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为了保证电线电缆等危险性产品的安全要大力进行监管,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敦促电线电缆产品生产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严格查处违法竞争、恶性竞争等行为的发生,一旦发现,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以期达到杀一儆百的

效果。

3 结语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与高效进行,也为了保证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得到很好的保证,做好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不仅是极其必要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作为电线电缆制造和销售企业,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即使电线电缆制造与销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也不应该通过以次充好、非法竞争等手段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这样做无异于自毁前途,所以,为了促进自身的长远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当依靠提高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作者简介:赵燕(1986-),女,内蒙古阿拉善人,宁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线电缆及相关产品检测。

上一篇:签到表课题开题会议下一篇:小学生最应该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