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基本特征

2024-11-02

艺术活动基本特征(精选7篇)

1.艺术活动基本特征 篇一

广告的基本特征

一、广告的对象是公众。广告的信息不是传播给某一个人,而是传播给全体公众或某个特定的人群。广告提供的所有信息,对公众来说应该是有价值的,即能起到传播信息、引导消费、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作用。

二、广告有特定的广告主。广告主是为了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任何一个广告都是由一定的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而制作的,特定的广告主一方面能使消费者放心地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并在受到广告欺诈等违法行为的侵害时有明确的索赔对象;另一方面特定的广告主有利于国家对广告的管理,当出现广告欺诈等违法行为时,也有利于追究广告主的法律责任。

三、广告者支付一定的广告费。广告费是指开展广告活动所需要的广告调研、设计、制作费,广告媒体费,广告机构办公费和人员工资等,广告费由广告主承担并转移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有人便据此认为广告费用的增加会加大商品或服务的成本。而实际上,由于广告费具有不变费用的性质,即一次投入后,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并随着商品销售的增加和服务被广泛地接受而使单位成本下降,众多广告主选择广告这种促销手段都是从最有效、最经济的角度来考虑的。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会有所增加,但是这不是由于广告费的增加而引起的,而是以买方为主导的经济的必然要求。据统计,全世界工商业在经济广告上的费用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美国每年花在广告方面的费用上千亿美元。

四、广告是一种沟通过程。沟通,就是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思想交流,以求达到某种共识。因此,沟通是一种双向活动,而不仅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影响过程。广告是一种双向沟通,是因为广告主将广告信息通过大众媒体传递给目标消费者,以求说服、诱导消费者购买广告商品。只有当目标消费者接受了广告信息,即认为广告信息是真实和可信的,并同意广告所传递的观点时,广告信息才能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广告沟通过程

五、广告信息要借助一定传播媒体。世界上最早的广告是通过声音进行的,叫口头广告或称为叫卖广告,现代广告信息传播主要是靠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邮寄、传单散发等媒体手段进行的。以下是各种媒体的特点。

(一)、报纸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3、易保存、可重复

4、阅读主动性

5、权威性

6、高认知卷入

7、注意度不高

8、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二)、杂志

1、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

2、杂志印刷精美,阅读率高,保存期长

3、杂志媒体版面安排灵活,颜色多样

4、读者针对性强

5、知识性

6、重复性

7、美感好,引人注目

8、时效性差

(三)、广播

1、传播方式的即时性

2、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3、收听方式的随意性

4、受众层次的多样性

5、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的低廉性

6、播出的灵活

7、激发情感的煽动性

(四)、电视

1、直观性强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5、费用昂贵

6、有较高的注意率

7、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8、利于激发情绪,增加购买信心和决心

9、不利于深入理解广告信息

10、容易产生抗拒情绪

(五)、网络

1、小众媒体

2、互动性

3、超大信息容量

4、付费性

5、吸引有意注意程度

6、引起兴趣,满足需要程度

7、易辨认,易识别程度

8、信息的针对性、亲和力

9、引起在线购买程度

六、广告传达一定信息。任何一个广告都是有目的地向公众介绍一定的信息,这是广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劳务、观念的信息。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的性能、质量、用途、购买时间和地点以及价格等有关信息。劳务信息包括文娱、旅游、饮食等服务性活动的信息。观念信息是指通过广告倡导某种意识,使消费者树立一种有利于广告主推销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观念。如旅游公司的广告,不是着重谈经营项目,而是介绍秀丽的山水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激发人们旅游的欲望。广告必须与市场营销活动相结合,并以说服消费者购买所宣传的商品或享用所宣传的服务力最终目的。简而言之,广告是一种推销商品、获得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行为。如:1.Just do it.跟着感觉走。(耐克运动鞋)

2.Ask for more.渴望无限。(百事流行鞋)3.Obey your thirst.服从你的渴望。(雪碧)

4.Feel the new space.感受新境界。(三星电子)5.Focus on life.瞄准生活。(奥林巴斯相机)

6.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7.A Kodak moment.就在柯达一刻。(柯达胶卷)/Share moments.Share life.(柯达胶卷)

8.Started Ahead.成功之路,从头开始。(飘柔洗发水)9.Make yourself heard.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手机)

10.Intelligence everywhere.智慧演绎,无处不在。(摩托罗拉手机)

(七)、广告需要创意和策略广告的制作和宣传应该满足消费者需要,能唤起消费者注意,并调动兴趣,激发欲望,从而实现消费行为。目前广告市场中,争取消费者注意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每天都要面对成百上千条广告的冲击。如果想要在众多商品品牌中为你所宣传的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争取一个位置,那么广告就要有创意。创意的本质就是使广告所包含的信息能得到更好传达,对诉求对象产生更大的影响作用。好的创意,必须在明确的信息策略指导下产生。没有任何策略指导的信息,即使表现得再独特,也很难成为好的创意。因此,在广告创意这个环节中,信息广告的诉求策略和表现策略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其中语言在此尤为重要。以下是广告语言的特点。一、广告词法特点

(一)选用简明易懂的常用词

广告用语须通俗易懂,使读者尽快得到信息。

(1)Lose ounces, save pounds.(失去几盎司,省下几英磅。)上面是一则减肥食品的广告。pounds 一语双关,既可代表“英镑(”货币单位),又可代表“英磅”(重量单位),但在本广告中应指“英磅”,与其前的“盎司”相对比,妙趣横生。使读者不难理解,该食品价廉物美又不会使人发胖。

(二)模拟新造词

新造词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引起读者的感知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1)Surefit Shoe Ltd.(舒飞鞋业有限公司)

Surefit这个生造词的使用,使人一下就想起Surely to fit your feet(一定合你的脚), 自然穿上它便可让你“舒舒服服地飞了”。

(三)运用动感性动词

运用动感性动词是广告英语词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标题:We do a lot of things to computer systems 正文:.We package them.We store them.We deliver them.We protect them.We install them.We network them.We integrate them.We support them.We serve them.这则广告运用了大量的动词构成一幅服务动态图,吸引顾客购买。

(四)运用复合词

复合词在广告英语中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其组词方法不受英语语法在词序排列上的限制,比较灵活,能充分体现广告创作的创新精神,使用起来更加轻松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The Self-Made woman.She’s living better all the time.白手起家的女性,生活得更加美好。

二、广告的句法特点

(一)多用单部句和简单句,少用复合句。

广告用语必须以最少的版面,最精炼的语言,传递出最多的信息,最有效地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如:(1)Going East.Staying Westin.(到东方,住Westin宾馆)这是一则设计得极为巧妙的宾馆广告,两个单部句,无主谓结构,选词对称,紧凑明快。Westin是宾馆名称,又使人联想到与East对应的West。

(二)频繁使用疑问句

疑问句容易激起人们的反应,特别是广告标题或正文的开头使用疑问句,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理,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抓住读者注意力的广告比比皆是。如:(1)Are you going grey too early?(你的乌发是否过早白了?)

(三)巧用祈使句

祈使句本身含有请求、号召人们做某事的意思,能有效地迎合消费者心理,实现广告的目的,因此,祈使句在广告中被巧妙及时的大量采用。如:(1)Give your clients the full picture of Hong Kong.(恭请浏览香港全貌)祈使句本身有请求之意,用在此处,妙笔生辉。

三、广告的修辞

广告英语的修辞是基于词、句功能上的一种表达技巧,修辞手段的使用往往决定着广告的创意与效果。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比喻(figure of speech)比喻能使广告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形象思维。如:(1)The born leader.(天生的领导者)

此句暗示产品生来居领导地位,当然是优秀产品。

(二)拟人(Personification)

把物写成人,使之有生命力、个性和情感。如:(1)Time will tell.(时间是会作证的。)

时间都会出来作证,说明该产品经久耐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三)对偶(Antithesis)

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两组词语或句子并列使用称为对偶。使用对偶修辞法,能突出所强调的内容,增强语言气势和音韵的优美。如:(1)Once tasted, always loved.(一旦品尝,爱之终生。)结构相同两组词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排比(Parallelism)

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有时是两个)词组或句子并列使用称为排比。排比句能层层递进,加强语势。如:

(1)Designed with a computer.Silenced by a laser.Built by a robot(电脑设计,激光消音,机器人制造。)

(五)押韵(Rhyme)韵律(metre)是由相同或类似的重读或非重读音节的韵脚(feet)组成,而节奏是按行末的重读元音来构成的。

(1)My goodness!My Guinness!Goodness与 Guinness首韵和尾韵均相同,读来容易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

2.艺术活动基本特征 篇二

追溯中国小说文体形成的历史, 当然可以上溯到神话。中国的神话, 不是古希腊的神话那样由代表天空和大地的神结合产生一群儿女组成神的世界, 由此发展为包括代表自然界的太阳、月亮、大海、春夏秋冬、风云雷电等神的代表人类社会的智慧、战争、文艺等神的各种神祗的奥林匹斯神系, 而是散见于古籍之中, 如《三五历记》 (徐整著) 中所载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列子·汤问》中所载的女娲补天与共工触不周之山的故事, 等等。鲁迅对神话的形成与本质, 有精辟的见解, 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说:“昔者生民, 见天地万物, 变异不常, 其诸现象, 又出于人力所能之止, 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 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 又推演为叙说, 而于所叙说之神, 之事, 又从而信仰敬畏之, 于是歌颂其威灵, 致美于坛庙, 久而愈进, 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 美术所由起, 实特为文章之渊源。”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9卷17页;) 中西神话虽繁简不同, 但都包含了后来产生的小说文体最基本的要素:故事性。

关于传说, 鲁迅也有一精辟的解释, 他说:“从神话演进, 故事渐近于人情, 出现的大抵是‘半神’, 如说古来建大功的英雄, 其才能在凡人以上, 由于天授的便是。例如简狄吞燕卵而生商, 尧时‘十日并出’, 尧传羿射之的话, 都是和凡人不同的。这些口传, 今人谓之‘传说’”, “由此再演进, 则正事归为史, 逸事即变为小说了。”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9卷302页。) 在中国, 往往把神话与传说糅在一起, 称为“神话传说”, 中国的神话传说作为小说的源头不仅提供了叙事的方法, 而且提出了叙事的题材。

民间故事, 指的是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民间故事直接孕育了小说, 在中国, 民间故事对小说的影响更大。从神话传说拓展演化而来的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等民间故事对小说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民间故事一种特殊的文体———宋元形成的话本, 即说书的底本, 可以说是孕育宋元以后白话小说的胎盘。

在中国小说文体的形成过程中, 作为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与小说的中介是史传文学。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 主要指《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作品, 由于文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即既有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的叙述, 又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像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成功地运用“互见法”, 而《左传》中关于战争的描述, 都对后来的小说创作发生重大的影响, 故称之为史传文学。对于小说文体与史传文学的继承关系, 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家们早就有清醒的认识。金圣叹曾指出:“《水浒传》方法, 都从《史记》出来, 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 《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 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 都有算计出一篇文学来, 虽是史公高才, 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 只是顺着笔情去, 削高补低都由我。”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 见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全译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16页) 金圣叹的这一番点评, 既点明了小说与史传一脉相承的关系, 也点明它们的区别, 即一是记实, 一是虚构。

何镇邦先生与友人

先秦诸子散文也是从神话传说到小说的过渡中介之一。诸子散文对后来小说的影响不在文体结构, 而在于叙述的写意性。人们通常举出《论语·先进》叙中关于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师生一段生动的对话, 通过片言只语和某一行为举止简要的记叙, 即传神地写出孔子师生的精神风貌。这种写意性的叙述对魏晋以后的志人的笔记小说在叙述策略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然, 《庄子》、《韩非子》中引用的大量寓言也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有的直接成了小说创作的素材。

中国小说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早期的小说均用文言书写, 故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白话小说, 称之为文言小说。魏晋的文言小说分为两支, 一是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 一是以刘义庆主编的《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志人小说成为中国笔记小说的滥觞, 而志怪小说又开启了唐人传奇中的神话小说和明清以《西游记》、《封神演义》为代表的神魔小说一路。唐人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仍然是文言小说的延伸, 而且还没有完全从神话传说或史传文学中脱胎出来。到了宋元时代, 由说书的话本演变而来的话本小说, 可以说完全从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中脱胎出来,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宋元话本中的一些名篇, 如《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属, 影响所及, 直逼现当代。它们不仅影响到当代小说创作, 形成新民俗小说一派, 而且不少成为戏曲、影视的题材。宋元话本之后, 即是中国古代小说最繁荣时期的明清小说, 这一时代, 既产生了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这样一些登上中国小说艺术高峰的著名长篇小说, 还有明清之际的“三言”、“二拍”之属的“世情小说”和清末的“谴责小说”。而除了白话小说之外, 文言小说到了明清之际, 还产生了像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样伟大的作品。“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产生了同西方接轨的现代小说, 这样一来, 从文体上来说, 中西小说已经融通一体, 没有十分大的差异了。

西方小说文体大致形成于十八世纪, 在这之前, 仍然经历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其过渡中介史诗等阶段。

何镇邦先生体验生活

古希腊神话是西方神话中最古老而又形成神系的神话体系。西方神话同样是各民族借助于想象的方式回答谁用什么方法创造了世界、谁用什么方法创造了人类、谁用什么方法创造了文化等三大问题, 亦即关于宇宙自然、人类和文化的起源问题。古希腊神话中, 形成了由代表自然界的太阳、月亮、大海、春夏秋冬、风云雷电等神和代表人类社会的智慧、战争、文艺等神祗组成的奥林匹斯神系。

关于传说。古希腊奥林匹斯神系中的阿喀琉斯、阿伽门农等英雄的故事, 往往和神话混杂并存, 故可以把神话与传说合称起来说。这同中国的神话传说可以合称同出一辙。

西方的民间故事也直接孕育了小说。例如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意大利作薄伽丘的《十日谈》就继承和发展西方中古民间流传的故事。

在西方的文学发展中, 作为神话传说与小说过渡中介的史诗是一种比较繁荣也比较重要的文体。西方早期的史诗是古希腊的史诗, 如荷马史诗, 其内容的重点由解释世界的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描述人类社会的矛盾冲突和人与人的关系, 它是人类从原始氏族部落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悲壮历史的缩影。中古欧洲的史诗则分为两类:一类以日尔曼民族的英雄史诗为代表, 如《希尔德希兰特之歌》、《贝奥武甫》等, 歌颂的多为部落贵族英雄, 故事中也是神人穿插, 但神已不是主角;一类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为基础, 歌颂统一国家的英雄人物, 是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之后的产物, 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西方史诗叙述的三元素:“人物”、“空间”和“发生的事件”给后来的小说形态的人物、情节、环境三元建构提供了范式。由此可见, 史诗在西方小说文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形成于十八世纪的西方小说文体, 以中世纪的散文虚构故事为先导, 以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为代表。18世纪的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率先发展了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 产生了中产阶级读者群, 于是, 近代意义的小说率先在英国兴起。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享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简·奥尔汀的《傲慢与偏见》等作品的出现, 标志着西方小说文体的形成。稍后, 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的浪漫叙述, 英国作家瓦尔特·司各特的《十字军英雄记》等约三十部历史小说中的宏大历史叙述,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斯汤达、梅里美、福楼拜, 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 俄国作家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在十九世纪一系列伟大作品中所进行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叙述, 则标志着西方小说文体的成熟。进入二十世纪以来, 西方小说文体经历了多方面的革新, 出现开放的、多元的反传说的新的面貌。举其要者, 有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等作品中出现的被巴赫金称为复调小说的新的结构和叙述方式;有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在《城堡》中出现的意蕴———象征叙述方式和人物形象符号化的写法;有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在《尤利西斯》等作品中运用的意识流叙述方式;有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在《交叉小经的花园》等一系列作品中创造的叙事的虚拟性与圈套式的叙述方式, 等等, 此外, 法国的新小说, 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也都创造新的叙述方式。回顾西方小说文体从十八世纪以来的三百余年的历史, 经历了从形成到成熟再到革新发展的几个阶段, 这对于我们认识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是很有益处的。

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特征:虚拟性。

虚拟性可说是小说文体最重要的特征。王蒙在总结了他的小说创作经验之后, 对小说文体的特征做了一些精辟的阐述。他这样写道:“小说是虚拟的生活。‘虚’就是虚构, ‘拟’就是模拟, 模拟生活。”“小说是一种创造。因为它来自你自己对生活的发现。……发现是一种创造, 是在生活里的一种寻求, 一种寻找。这种创造, 不仅对于你作品的读者来说是一个新的东西, 而且对于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新的东西。”“小说往往又是对生活的一种发展。……小说是生活的一种反映, 又是生活的一种虚拟和假设, 生活的一种补充, 又是生活的一种虚拟和假设, 生活的一种补充, 生活的一种深化、净化、强化, 是生活多因子的一种新的排列组合。”“小说的想象更加自觉。我们往往把生活想象得比实有的更好一些, 更鲜明一些, 来弥补客观没有完全达到的。这叫做虚拟性地实现客观上尚未完全实现的东西。”“小说又是作者的内心与作者的生活经验, 作者的主观世界与他们所处的客观世界的完美结合。” (王蒙:《漫话小说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78、92-93、80、10页)

在这儿, 王蒙把小说虚拟性的文体特征从方方面面阐述得相当全面透彻。从王蒙提纲性的论述中, 我们大抵可以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 小说的虚拟性表现在作家对待生活素材处理的态度和方法上。因为, 小说既然是作家以虚拟客观世界和人的心灵世界的方式表达现实世界的经验, 从而反映社会生活和作家的感受, 那么, 它对生活素材的态度和方法就不同于散文和报告文学, 不只是把生活素材加以剪裁和联缀而已, 而是在把生活素材切碎之后, 再按照创作主体的需要, 模拟客观世界重新组装起来。因此, 小说对生活的发现与发展, “是生活各因子一种新的排列组合”。唯其如此, 也就可以做到“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其次, 小说中一切虚拟的艺术世界大多有作家所经历体验的客观的现实生活为依据, 而不是随意的虚拟。高晓声的获奖短篇小说《陈奂生进城》的构思创作过程最能说明这一点。1979年, 高晓声同他当年一起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探求者”同伴们在改正错划之后, 江苏省委宣传部曾拨专款组织他们到西北、西南、华中等地参观访问, 以示安抚, 行程从南京出发, 经徐州、西安到成都, 然后又到重庆、武汉再回到南京, 历时一月有余。在成都时, 他们住进锦江饭店, 星级饭店的豪华设施与舒适程度让高晓声这个刚从江苏常州郊区农村茅舍里走出来的人有一种天上人间之感。他生前曾向我描述住进成都锦江饭店的感受, 面对席梦思软床、压水瓶、地毯和一尘不染没有异味的卫生间, 他有一种不真实的梦幻之感。他并未把这段深切的生活感受写成客观纪实与主观抒情的散文, 而是虚拟成小说, 作为“陈奂生系列”继《漏斗户主》之后的一篇佳作行之于世,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小说中陈奂生因不吃早饭去卖油绳血糖低晕倒而被送进招待所住“高间”的经历与感受实际上就是高晓声在成都住进锦江饭店的经历与感受的虚拟。由此可见, 小说中的一切虚拟, 大都有作家经历体验的生活经历为依据。

再次, 小说的这种虚拟性为作家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和创造天地。想象是艺术创造的翅膀, 离开艺术想象, 很难说有什么成功的艺术创造。小说的虚拟性为作家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 作家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天马行空, 自由驰骋,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刘勰:《文心雕龙》之《神思》。) , 进行他的艺术创造。读王蒙的小说, 无论是其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 “季节系列”中的四部作品, 还是大量的中、短篇小说, 如《蝴蝶》、《夜的眼》、《坚硬的稀粥》等, 都善于在虚拟地表现生活时, 进行充分的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

第二个特征:故事性。

考察中外文学史, 了解一下小说的萌芽、发展到成熟的过程, 例如我国小说萌芽于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 从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到唐人传奇、宋元话本得到发展, 而到明清小说臻于成熟, 故事始终是各类形态的小说的基本骨骼。由此可见, 故事情景小说文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鲁迅先生早就指出:“而这谈论故事, 正就是小说的起源。”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九卷第383页;) 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则把故事性提高到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 他说:“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 没有故事就不成为小说了。可见故事是一切小说不可或缺的最高要素。” ( (英) 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苏炳文译, 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由以上引述的经典论述中可以看到, 故事是小说的起源, 故事性是小说文体不可或缺的最高要素。故事与情节当然不尽相同, 故事 (story) 是一个序列上 (时间, 或因果) 排列的事件, 而情节 (peat) 则指有意义的一系列行动过程。但人们已习惯于将故事与情节联合在一起看, 并把人物、故事情节同环境三个要素联结在一起, 作为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 简称“性格———情节模式”。20世纪的小说, 主要是现代派小说寻求打破这种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相联结的三元结构, 以及情节、反性格作为一种创新的自我标榜。实际上, 淡化情节不等于不要故事, 淡化性格或无性格也不等于不写人, 无论什么新的叙事模式, 自然要以“情节———性格模式”作为其基本的模式。这一点, 我们在研究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时应有清醒的认识;小说, 尤其是长篇小说, 是不可能没有故事的;优秀的长篇小说必须有一个好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对于传统的长篇小说是如此, 对于反传统的现代派小说来说亦是如此。我们从余华的《话著》、《许三观卖血记》等用现实主义手法写的现代派小说中, 均可以读到一个很不错的故事, 仅此即可以说明一切。

何镇邦先生在基层

当然, 小说不仅要有好的故事, 必须认识到故事性是小说的基本要素, 但同时又要认识到, 小说必须在故事这个基本骨架上附加显示其他的价值, 尤其是审美价值的要素, 福斯特在指出“故事是一切小说不可或缺的最高要素”之后, 紧接着明确地指出:“故事叙述的是时间生活, 但小说呢———如果是好小说———则要同时包含价值生活。”“有些人只要求有个故事, 这是一种类似原始人的好奇心。结果呢, 使我们在利用其他文学上的造诣时就变得荒唐可笑。” ( (英) 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苏炳文译, 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24-25页) 由此可见, 故事是小说的基本要素, 但不是唯一的要素;小说仅有好的故事还不行, 还要有别的“价值生活”, 要有叙述、语言、结构诸要素, 也就是创造小说审美价值的各种要素。这一点, 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并认真去探求创造小说审美价值的各种要素。

第三个特征:兼容性。

小说在文体上的兼容性指的是它能把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戏剧影院等各种文体甚至音乐、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的长处融合过来, 为其所用, 小说的散文化、诗化、报告化、戏剧影视化等当下小说创作中常见的现象, 就是小说文体兼容性的表现。当然, 世纪之交出现的跨文体写作, 也可以看作是小说文体兼容性的一种表现。而文体性的兼容性, 更加体现出小说作为文学大家庭主要成员的特征。

小说的散文化, 是当下小说创作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多见于新笔记体小说的创作之中。新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作家汪曾祺甚至把小说的散文化作为他小说创作中的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他这样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 有点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 想到什么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 (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 。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 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 不能要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 但是, 修辞立其诚。” (汪曾祺:《桥边小说》的《后记》) 从这个近似某种创作宣言的一番话中, 可以看到相当一部分作家是把小说文体上的散文化、随笔化作为他们的一种艺术追求来“苦心经营”的。汪曾祺的相当一部分小说, 从《受戒》、《大淖记事》到《故里三陈》、《安乐居》等作品, 均是小说散文化的代表作。此外, 诸如贾平凹的“商州系列”, 何立伟的“绝句小说” (诸如《白色鸟》、《小城无故事》、《钓人的孩子》、《故人往事·收字纸的老人》等) , 也都是散文化, 甚至是诗化的。

小说的报告化, 指的是小说中融进了较多的纪实成分, 以至形成了一种新的边缘文体叫做“报告小说”, 或称为“新闻小说”、“口述实录小说”云云。这种边缘文体刚出现时得不到承认, 但由于它具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由于它应时而生, 适应时代与读者的需要, 于是也就有了文坛的“正式户口”了。这种报告化的小说, 刘心武与张辛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都尝试过, 刘心武的短篇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五一九长镜头》、张辛欣的《北京人》 (与桑晔合著) , 都是“报告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随之就出现了不少这种新的作品。

小说的影视化, 小说与影视“套种”, 成了当下文坛一道新的风景线。这种“套种”指的是或先写成融合影视诸元素的小说, 再据之改编成电影或电视连续剧, 或先拍成电影或电视连续剧, 再后之改成小说。这种同影视“套种”的小说, 就是一种影视化的小说, 它往往融进影视的诸多艺术元素, 诸如采用“蒙太奇”的结构方法, 戏剧冲突强烈, 画面感强, 叙述手法简洁清晰等等。张笑天的不少作品, 例如历史小说《太平天国》就是采用小说与影视“套种”的;云南红河州作家罗崇敏、孟家宗合作的长篇小说《天下一碗》, 也是采用小说与电视连续剧“套种”的方法。这种“套种”, 就是小说影视化的一种实施方法, 其中长短并存, 瑕瑜互见。其长处是叙述比较明快, 简洁流畅, 作品的画面感强, 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其短处是语言过于流畅, 戏剧冲突强造成过于戏剧化和传奇化, 难以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较深入的开掘, 等等。

第四个特征:变异性。

小说文体另一重要特征则表现在其叙述语言的多种审美变异。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把人的语言分为语言与言语两个不同的概念与系统。他认为, 语言 (longue) “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指的是大众系统, 历史系统, 是可供交流的, 也是在一切学科里都能发挥作用的;而言语 (parole) “表现是个人的暂时的”, 它“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 是个人发声的语言系统, 是与众不同的独特声音。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出版1980年版, 37、31、42、35等页;) 小说语言无疑是属于言语的概念与系统。它是传统的异端, 是日常语言的一种反叛。小说语言作为一种传统的异端, 一种对日常语言的反叛, 主要体现在其叙述语言的种种审美变异形态上。兹略带数种变异形态简释之。

陌生化, 是小说叙述语言一种重要的审美变异形态。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B·什克洛夫斯基指出:“我们所指的有艺术性的作品, 就其狭义而言, 乃是指那些用特殊手法创造出来的作品, 而这些手法的目的就是要使作品尽可能被感受为艺术作品。”什克洛夫斯基这里所说的手法主要指用词手法, 就是语言陌生化的手法;这种手法, 通过对普通语言的“扭曲”, 即“有组织的违反”, 造成对事物感觉的“陌生化”从而达到艺术地“更新我们对生活和经验的感觉”。 (B·什尧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 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一书, 三联书店1984年版, 第3页。) 这种语言陌生化手法的运用, 常常可以收到令人惊奇的艺术效果。它不仅在现代派小说中被广泛应用, 鲁迅当年在小说创作中也应用过。汪曾祺在《关于小说语言 (札记) 》一文中曾对鲁迅在其名作《祝福》中“但是, 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 于是不理它, 我便一个人剩下书屋里”中的“剩”字作了这样的解释:

“剩是余下的意思, 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独无聊之感, 仿佛被这世界所遗弃, 孑然地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的, 也都未觉察, 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 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 确实是不投机的了, 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了, 鲁迅方发现只有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 鲁迅只有走。” (汪曾祺:《汪曾祺文集·文论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6页。)

“剩”字用得好, 是个陌生化的手法, 汪曾祺从一个“剩”字之中读到那么多的含义, 说明这种陌生化手法的妙处。当然, 像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中的“今天天气很玫瑰”, 刘毅然的中篇小说《遵守军规》中的“今天天气很土豆”, 等等, 也都是小说语言陌生化的适例。

粗鄙化, 是小说叙述语言变异的另一种形态。何谓小说语言粗鄙化?评论家蒋原伦指出, 语言粗鄙化“这种语言现象是西方文化与我国作家的语言审美意识发展的内外两重刺激下产生的。”“他们不以高雅为高雅, 不以粗俗为粗俗, 或者竟视高雅为鄙俗, 反鄙俗为高雅, 最后进入无高雅鄙俗之分的境地。” (蒋原伦:《粗鄙》, 载《读书》1986年第10期。) 小说语言的粗鄙化表现出作家的一种新的审美趋势。必须指出, 语言的粗鄙化常常同作家的审丑态度相互表里, 以粗鄙的语言来表现他们作品中审丑的内容。同时, 粗鄙化的语言又常常表现为雅语与俚语的相互杂糅, 形成一种反讽的意味。读读莫言的《红高梁》开头所写下的这段话:“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其中, 不少意义相反的词或词组, 雅语与俚语相杂糅, 就形成一种语言粗鄙化的特色。王蒙的长篇小说《狂欢的季节》中在引用了一堆文革语言之后这样调侃道:“想想这些词儿, 你能不食消气化, 嗝儿屁着凉吗?”其中“嗝儿屁着凉”便是北京的俚语, 同上面引述的一大堆文革语言一比较, 便表现出一种反讽的意味和粗鄙化的特色。

狂欢化, 是小说叙述语言审美变异的又一种形态。在一些把创作作为一种情绪的渲泄的小说家的作品中, 大都采用一种语言狂欢化的表达形式。我们在读王蒙与莫言的小说时, 常可以看到这种语言的狂欢。王蒙在《狂欢的季节》这部作他的“季节系列”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中, 运用排比、重复、回旋、对偶、反讽等多种修辞手段, 尽情地进行语言的狂欢。例如描写小说主人公钱文同生活二十多年的北京告别西行情景的这段话:

于是在这样的雄健而又深情, 甘甜而又凄美的声响中, 钱文与北京的每一条街每一个早点铺面一株槐树告别, 与每一座交通警岗告别, 与每条马路边的泄雨水沟、每个胡同拐弯处的高悬在电线杆子上的路灯, 与从1路到32 (即后来的332) 路公共汽车连同这一路车的态度不好的与还好的售票员与司机告别, 与熟悉的与悦耳的自豪和毫无摩擦力的口音告别, 与他的二十余年的对于这座城市的无数微小的记忆告别。

这么一组排比句, 充满抒情色彩, 把钱文告别北京西行时惆怅与无奈, 留恋的情绪渲泄出来, 是一种狂欢式语言的范句, 颇能表现出狂欢式语言的特点。

3.艺术活动基本特征 篇三

本次活动亮点纷呈,来自全省各地的艺术教师展示了高超的专业水平和艺术素养,唱响了一场广东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嘉年华。

(一)规模创历史新高。来自全省21个地级市及顺德区全部组团参加,参赛教师人数284人(其中音乐、美术各142人),其他工作人员和观摩教师等总人数近500人。

(二)赛制大胆创新。本届最大的亮点就是在赛制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尝试。除按往届比赛惯例进行分科分组展示外,为了促进全体艺术教师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今届特地扩大了参赛教师的范围,专门设立了B组(普通艺术教师组)。由组委会从各地市报送备选的参赛名单(每市共60人,每学段每学科各10人)中现场随机抽取12名作为入围选手名单(每学段每学科各2名),最后由各地市从入围选手名单中自主确定每学段每学科各1名作为正式参赛选手,与A组选手同台竞技。

(三)内容全面丰富。本次比赛也是对艺术教师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验。参赛选手均须完成五项比赛:音乐学科分设理论与鉴赏、声乐、键盘(限钢琴或手风琴)、弹唱与指挥、舞蹈(或器乐);美术学科设有美术公共理论、色彩创作、国画写生、手工制作、电脑设计。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检阅了艺术教师的基本功和艺术修养。选手们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得到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

(四)比赛公开、公平、公正。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组委会专门聘请了高校、省音协、省美协、专业院团等单位的30多位艺术专家、教授担任评委,评选过程全程监控录像。还专门设立了 “赛事监审组”,独立于评选工作,对专家的评选进行监督,对有关投诉进行受理。本届活动组委会没有收到对评审结果的异议。

(五)社会参与度和关注度高。本次展示活动与全省艺术教育学科建设和骨干教师培养相结合,是检阅全省艺术教师基本功的最高规格和形式。选手都是通过学校、县(区)、地市教育部门层层选拔,参与省级比赛后还要选拔参加全国的展示比赛。因此各地各级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有些学校和教师已经提前三年就开始做准备。本次活动得到了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广东教育学会、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广东教育出版社、广州鼎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树华美术培训中心、岭南美术出版社等单位的大力协助,在比赛的组织、后勤等方面提供了保障。

4.知觉的基本特征 篇四

在众多刺激物中选取少数刺激物作为知觉对象,就是知觉的选取性。

2、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医学教育|网修改整理,并用概念或名称的形式把它标示出来,使它具有必须的好处。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必须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持续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 浅谈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特征

★ 从意境范畴看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

★ 中国兴蒙-吉黑地区岩石圈结构基本特征

★ 教学计划范文

★ 教学计划模板

★ 教学计划

★ 学年教学计划

★ a教学计划

5.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篇五

(一)教案

第一课 绪论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2、通过观察、讨论、领会,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重点)

二、教学重难点二、三、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2分钟 课件展示: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蟋蟀、蚂蚁。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从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引入,使学生从感到熟悉、亲切、有趣,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2分钟 提出问题:画面中哪些是生物?

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积极思考、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8分钟 知识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1.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2.观察教材图1.1—1,插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

学生边观察边回答:有中华鲟、啄木鸟、东北虎、银千年银杏树、蝴蝶还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大肠杆菌。

3.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熟悉的生物,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各种生物的资料。4.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根据各种生物的特点,人们通常它们分成三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现在你能将图1.1—1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了吗? 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明确生物是有生命的。

学生要根据身边的实例及教材的学习等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尝试分类:中华鲟、啄木鸟、蝴蝶、东北虎是动物;银杏树是植物;大肠杆菌是微生物。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

学生形成自然界是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观点。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类。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18分钟 【过渡语】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知识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 小组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插图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动物有哪些

生命现象? 植物有哪些 生命现象? 1 2 3 4 5 2.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3.现在各小组将你们的发现与大家交流吧。

一组:我们发现人体需要饭菜,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要吃小动物,我们得出结论: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师:很好!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其他组补充: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二组:我们发现人和动物可以通过出汗、排尿、排便等形式将废物排出,这说明生物都能活将废物排出体外。

教师及时点拨,指出排便与排尿的区别。

并解释生物从外界摄取食物,然后将废物排除体外的现象,称为新陈代谢 三组:我们发现人需要呼吸,鱼用鳃呼吸,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需要呼吸才能活着。

教师追问:植物需要呼吸吗?

教师明确:植物和动物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四组: 我们看到小鸟能长成大鸟,我们也能从小长大,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得出结论:生物都能生长发育。

师:说的多好啊!生长发育是生物比较明显的生命现象,请同学们来感受一下生命的神奇吧。(教师播放课件:一粒种子逐渐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视频。)

五组:刚才老师让我们用手碰触含羞草,我们发现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人体受到刺激后也会作出反应,结论: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教师追问:向日葵的花盘像太阳,这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吗?

教师强调: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成为应激性。六组:我们从插图上看到猫、狗等动物能繁殖后代,我们知道其他动物和植物也能繁殖后代,我们猜想细菌等微生物也有繁殖的生命现象。

教师补充: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炎热的夏天,食物很容腐败变质,这就是由于微生物繁殖的速度快导致的。

七组:我们从插图上观察到,猫妈妈的三个孩子,毛色和斑纹上有深有浅,只有一只小猫长得像妈妈。我们人类也是这样,这说明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生命现象。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分析,并完成表格。

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其他小组同学再补充。

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及时补充,在活动中体会各种生物所具有的生命现象。

通过思考和教师的提示,学生回答:植物也要呼吸。

观看视频,领略生命的孕育和生长之神奇。

通过碰触含羞草,理解植物对外界刺激也能做出反应,只不过不如动物的反应明显。

补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就是植物的繁殖现象。结合自己与父母的相似特征、不同特征,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

引导学生研究教材插图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动物的生命现象,进而推广到微生物,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在小组间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充分的绽放。

教材中出现了新陈代谢这一名词,学生非常陌生,在此,教师适时点拨,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对后面归纳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打下基础。

通过小组讨论发言,他人补充的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合作获得成功,增强了自信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表达交流都得到了很好的熏陶。

让学生明确各种生物的繁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过渡语】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命现象,生物还有一些我们刚才没有提到的生命现象。

1.课件展示:展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图,引导学生理解: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2.课件展示:青蛙的保护色,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蚯蚓疏松土壤……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提高认识: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并能改变环境。根据教师提示,学生很容易想到,并补充刚才没有讨论到的问题。

引导全面认识生物所据有的生命现象

让学生建立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归纳总结 迁移应用

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各小组相互补充,总结出以下几点:(1)具有新陈代谢现象。(2)能生长发育。(3)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4)具有应激性。

(5)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6)都有一定的结构。(7)能繁殖后代

2.迁移应用: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分析它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现象?

【结束语】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究,我们认识了生物和非生物,也了解了生物所具有的一些生命现象。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将重点概念进行梳理、归纳、记忆。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学以致用,学会在新知中迁移,在迁移中应用,在应用中巩固了重要概念:生物所具有的生命现象。课堂达标检测 课堂达标检测题: A类:《生物助学》第3页 第 9 题。B类:教材第5页第1、2题。课下作业:

A类:《生物助学》第2页 1—8题。B类:教材第5页第3题。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及时互纠。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动物:举例 有一定的结构。植物:举例 生长发育 微生物:举例 繁殖后代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应激性

新陈代谢

适应并影响环境

具有遗传变异现象 教学反思:

6.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 篇六

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的历史。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也正因为诗歌在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长期发展的进程当中,中国古典诗词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括起来,中国诗歌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意境美.个性美.建筑美.音韵美。

一.意境美:所谓的意境一般是指作者通过诗中物象所表达的一种境界,把作者所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用诗中所写景来表现。例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然只有28字,却包涵着极丰富的内容,它描绘了10种景物,却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天涯游子的孤寂痛楚之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情景高度浓缩于这一幅画面之中。在诗中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更能使意境显得深远优美,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一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四句诗句句写景,诗人所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在朦胧的月夜中写,显示了故都的荒凉和没落,更透露出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无限感伤。

二.个性美:所谓的个性在诗歌中一般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人物照象等等。其中诗人的自我形象常常包括一些肖像、行动、神态、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比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歌虽朴素简短,但人物形象尽显。鸿门宴之后,刘邦战胜了项羽,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使他兴奋、欢快,踌躇满志,然而他心中又隐藏着深深的恐惧和悲哀:得江山易,守江山难。所以他极其渴望得到良将志士,以固国安邦。由此可见,此诗既表现了其豪迈得志的一面,又表现了其内心忧虑矛盾的一面。其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为情景交融的佳作,秋夜的江边,月落乌啼,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残败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让人彻夜难眠,再加上深夜苏州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更衬托游子的孤寂怀乡之情。刻画了游子思乡的独特形象。

三.建筑美:所谓的建筑在诗歌中多是指诗歌的和律,采用的修辞发法,表现方式等,让人读起诗来感到诗歌形式整齐多样,很是规整,就像所盖的建筑一样,形式整齐而又不单一,有上下四方的,有金字塔式的还有阶梯式的。例如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此诗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运笔朴素自然.从意象上说,此诗用了一个“秋风”,见到秋风,一种会产生时间飞快,一年将尽,而自己离家已久,何时是归期,故油然而生思乡怀人之情;一种会因秋风落木叶,气候转凉,引起心中的无限愁绪. 从叙事的特点上说,此诗抓住了一个典型的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十分逼真的写出诗人对家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犹如一个建筑上嵌了一颗靓丽的明珠而使建筑变的格外摧残。四.音韵美:所谓的音韵在诗歌中是指诗歌读起来不仅压韵而且还具有极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相间.长短有致和韵调谐和,从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美。

7.试论国学的基本特征 篇七

关键词 国学 基本特征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

分类号 B2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Lu Chang

Abstract The co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culture in the way of thinking such as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the people, rational intuition, Xin-Xing practice, and in the value judgment such as to be saints, immortal, and Buddha. It shows something about the nationalism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culture whose characteristics are subject-object dualism, rational speculation and separation between the religion and the life.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asic characteristics. Way of thinking. Value orientation.

尽管“国学”一词早在周代就出现了,但它作为现代意义的名词被学界广泛使用和讨论则是从近代开始的。最先提出现代意义“国学”一词者,或以黄遵宪,或以吴汝沦,或以章太炎,或以梁启超,并无统一意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是在近代民族主义与国家意识觉醒的前提下产生的。洋务运动时期传统学术与文化被称为“中学”,以与“西学”相区别,并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而在甲午战争以后,国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保国、保教、保种等等民族主义思潮因之兴起,“国教”、“国学”也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1935年,王缁尘在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国学讲话》中道:“国学之名,古无有也。必国与国对待,始由于国家观念,于是始以己国学术称为国学。”这一方面表明国家观念与民族主义乃“国学”提出之背景,一方面又表示“国学”主要是指学术。

事实上,现代意义的“国学”一词是从日本转手而来的。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大力提倡本民族文化,以与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相对抗,从而重新树立本民族在遭遇外来侵略时所丧失的自信。中国学者如章太炎等引进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其用于指称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基于同样的考量。也就是说,“国学”一词在近代以至今日,始终与民族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基于此,我们在研究国学时就必须注意到:国学研究具有民族性,它的参照对象是西学,在研究国学时就有必要将其中与西学不同的地方彰显出来,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性。国学所涵范围极广,从典籍上看,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从现代学科角度看,它包括哲学、史学、文学、伦理学、宗教学、民俗学、考据学、文献学、语言学等等;从学术思想历史进程看,它包括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从思想角度看,可以分为儒释道三教四家(道包含道教和道家)。从中可见国学内容甚为广博,而其中的核心无疑是儒释道思想。我们便通过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两方面探讨儒释道思想,从而探究国学的基本特征。

1 思维方式

儒释道三教的思维方式与西学的思维模式迥异,这也是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所在。三教的思维模式主要包括:天人合一、智性直觉、心性实践等。

1.1 天人合一

一部中国学术思想史,其核心其实就是天人关系发展史。天人关系一直是儒道两家所关注的核心。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对天与人之间的沟通表示强烈的关切。自然是人道德行为的标准,君子处世应时时以自然作为准则。《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应该仿效天的生生不息而不断培养自己的德性,应仿效地的博厚宽广而使胸怀宽广、容纳万物。天人沟通的基础在于人的道德准则是来源于天的,所谓“天命之谓性”也。是以孟子反复强调“仁义礼智”是“天之所与我者”,“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而在宋明理学中,天理与人心、宇宙生生不已的气象与心性本体的不断推扩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朱子曰:“浑然天理便是仁。”(《朱子语类》卷二十八)草木条畅,万物生机,是与主体内在生命融为一体的。《易传》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孟子》道:“君子远庖厨”,周敦颐“窗前草不除去”,程颢“切脉体仁”、“观天地生物气象”,张载喜欢“观驴鸣”,都是体认万物生生不息气象的表现,此即所谓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天人的相互感通不仅在于主观道德上,亦在于客观的宇宙现象上。董仲舒的“人副天数”、“天人感应”,从自然与人类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来说明天人一体,互为感通。历代皇帝在各种灾异发生之后都会照例“罪己”,无疑显现了天人感应学说的强大影响力。

道家同样对天人关系有相当深刻的阐述。《老子·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都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自然的无为、柔弱。而在庄子的文章中,“天”的重要性已不下于“道”,并与“人”呈对举之状。《庄子·在宥》:“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大宗师》:“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又:“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真人”是顺乎天之自然,并无人为之造作的人。人同样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返回其原初的自然状态,与天地为一体,消除分辨与对待。

nlc202309021505

“天人合一”的“一”在儒道两家是所指不同的,儒家是天人合于德,道家是天人合于道。天人关系中夹杂着儒道两家思想的融合与辩争,最显著的表现就是魏晋玄学中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魏晋玄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正始年间开始的“正始玄学”,主要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他们主张名教不离自然,天与人是不可分割的。第二阶段是竹林玄学,以嵇康为代表,他提倡“贵无”,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天人相分,离弃人世之礼节名教的束缚,而崇尚自然与自由。由于这种观念很容易滑向纵欲主义、享乐主义与虚无主义,因此裴頠提倡“崇有”,来补救其弊。第三阶段是向秀、郭象为代表的“元康玄学”,他们通过对《庄子》作注来阐明“名教即是自然”的观念。这三个阶段是玄学发展的一个完整过程,期间呈现了“正、反、合”的辩证逻辑,从而形成了儒道互补、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天人关系基于相似性与相应性原理,人与天是相对应的,天道通过人事来反应,两者是同时发生的,并无孰先孰后的因果性。这与西学以因果逻辑关系为根本大不相同,无怪乎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学术并无逻辑性。

1.2 智性直觉

与西学注重主客二分、理性思辨的思维模式不同,国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是直觉性、体悟性的思维方式。由于国学世界里,主体面对的对象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生态的整体,因此无法用主客二分的模式来把握这个“全体大用”。自笛卡尔提出主客二元对立说以来,近代西学理论就一直处于纠结状态,它既是近代科学兴起的基本方法论,又是使科学理性独霸、宗教精神与人文关怀丧失的滥觞。对外在世界的理性分析是科学产生的前提,实证科学就是将自然万物置于实验室进行剖析,而这个前提就是将自然世界客观化。国学则不然,《庄子》的“混沌凿七窍而混沌死”即预示着,宇宙本体只能够通过舍弃人的欲望与把持来了解,绝非可以将其分割把握。这也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尤其发达,而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所在。山川草木不是被分析为由何种矿物质与元素构成,从而对其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原理,而是一直被当做审美与感喟的对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河流只是感叹它的人文化的象征性意义,而不是想象水分子的结构图。艺术性与诗化的世界观,决定了他们对形而上本体的理解是不同于西方的知识理性进路的。通过对人生境界的理解来得知本体存在,这是“境界形态形上学”。而在理学家的眼中,整个世界是无分别的,自己“浑然与万物为一体”,因此见到牛羊被宰杀而生同情恻隐之心,见草木枯黄、柳残叶败而生悲凉落寞之感,甚至见到石头、大地龟裂而生悲悯之意。之所以会这样,乃在于自己的生命与万物自然是息息相关、互通一体的,他们是基于一个整体的有机存在,所谓“理一分殊”也。

正是基于此点,国学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关注人生问题,人文精神极其发达。外在世界对于主体的价值意义比探究真相的求真活动更为重要,而这些价值与意义都是要通过主体直觉性的体悟来获得的。直觉,是不通过理性分析而当下直接获得价值意义的智慧直观。它需要主体放下人为的思虑而任之自然,让人先天具有的空灵之性显现出来。老子的“虚静”、“无为”,庄子的“心斋”、“坐忘”,禅宗的“无相、无念、无住”,都是对直觉性思维的不同表述。

1.3 心性实践

国学向来是重视实践的,这里的实践不仅指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改造活动,同时也指对内在生命的探索与体验。国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实践的智慧学”。作为国学主干的儒释道三教四家,都是对生命的本真进行阐释的学问。

儒家的实践体现在道德修养、经世致用方面。道德不是通过理性推理与分析得出的理论,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心体悟出来的实践经验。因此,儒家有的是道德教训与箴言,而并无伦理学。道德要落实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行比知更重要。陆象山“截断众流”、“直指人心”,就是让人从道德训诫的理性理解中回到心性的实践中来,从而避免被书本教条所异化。而经世致用、安邦济民既是道德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社会实践的要求。道德实践与社会实践是儒家实践智慧的一体两面,也是儒家作为入世思想的主要特征。

道家对生命的有限性、世界的相对性、人生的无常性具有深刻的了解与感悟。它主要的实践方式是通过对“人间世”中种种现象的体悟,对“大宗师”的直观感触,来达到“德充符”(道在身而形于外)、直至“逍遥游”的境界,从而形成超世、达观、逍遥的人生观。道教则更是注重实践,外丹修炼要求具备各种基本科学知识的实践经验,通过不同材料的化学反应炼制仙丹。道教这种“敢想生命不死”的精神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同时也为我国古代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内丹修炼则要求化精为炁、化炁为神,从后天反先天,最终羽化登仙。其中性命双修、身心俱炼的生命实践方式是道教内丹的最大特色。

佛教的修行实践则更多,集中表现在“戒定慧”三者。戒,是持戒,目的是为了保持身心的纯粹性,修佛之心不为经验世界所引诱与干扰。定是禅定,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如数息、念佛、打坐等来实现心念的定守不外驰。慧是智慧,也是佛教修行中最重要的一种。禅宗通过机锋棒喝、喝祖骂佛等极端方式来截断此心向外寻求偶像崇拜之路,回到自己当下的心性本体上来,寻找“自家本来面目”。此心常“惺惺”(常醒不辍),则“担柴挑水,无非妙道”,“心之所触,皆是佛法”。

2 价值取向

儒释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儒家重视社会人生,对死后的世界并不关注,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面对的是族群社会,关注的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各安其分”)。社会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规范,“为君者止于仁,为臣者止于敬”。人们在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等伦理规范下,被塑造成为社会需要的“君子”形象。当然,一个人并不完全是伦理规则下的奴隶,而还有着超越性的追求:“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这种超越性被宋明理学家发挥得淋漓尽致,人的道德性来自于天,尊崇天之高,即是提升人的尊严。天理、人心、仁、道、本心、良知都是道德本体的不同称呼而已,它们是将人的道德性与其超越性的根据融而为一的表现。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所有的工夫都是为了实现这种内圣外王所能达到的最佳典范。

nlc202309021505

道家自来关切生死,对死亡哲学有深刻的反思,也最具有悲剧色彩。它的价值追求就在于“真”,“真”是宇宙人生之本源状态,没有人为的破坏,“真人”则是道家的理想人格。由于对世界的有限性、价值相对性的觉解,使得道家对现实人生的态度是极其吊诡的。世间乃非本真的存在,是丧失了真实性的梦幻世界,其间种种克伐怨欲、礼乐名教、仁义道德之属都是值得考量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复礼”,这是一个不断下降落实为现成性固化的过程,愈是分辨,愈有规定,而逐渐固化为远离本真的存在。“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当礼成为制度化与形式化的存在时,也就沦为工具,成为诸侯窃国之利器。儒家的德性对于道家来讲,并非究竟,它们不过只是“始制有名”、有所分别辨析后的产物,都是来源于混沌无分别的“道”。一切有形、有象、有名、有始的现实存在或观念,都是“道”所生之“子”,皆处于有限、相对、固化之中。因此要拉近万物与“大似不肖”之“道”的距离,必须“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这样才能道物兼得。

佛家以出世成佛为基本价值追求。超越轮回,解脱生死,涅槃寂静,是它的目标。佛家看来,世界万物皆因缘和合而成,万法皆为有条件的存在,并无自性,故而万法皆空。因此,要通过般若(佛的智慧)照察诸法实相(真实相状),这个实相是永恒的、绝对的、与世间法不同的出世间法。因此应破除对万物的“法执”与对自我的“我执”,才能认识实相,但同时又不可执著于对“法执”与“我执”的破斥,而应该“不落两边”,恪守“中道”,以致“空亦复空”。所有的存在都要被否定,这样就导致佛性也被“空”掉了,因此大乘有宗大力提倡佛性论,以确保佛教之为佛家最根本的价值取向的存在。

儒释道思想作为国学的核心,它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贯穿于《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著作与历代文学作品等国学典籍之中。天人合一、知性直觉、心性实践等思维方式与西方主客二元、理性分析、思辨理论相比,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而在价值取向上看,国学承认人虽然有限,但可以通过种种工夫修行达到无限的境界,成圣、成仙、成佛。而在西方则把这种无限性归于上帝,人只能成为上帝的信徒而做不了上帝,因此便“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宗教与人生无法打成一片。探究国学的这些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国学研究将会有一定的方法论助益,也是我们理解国学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 1 ]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2 ]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 3 ] 徐小跃.禅与老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 4 ] 牟宗三.圆善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 5 ] 徐小跃.国学谈[J].新世纪图书馆,2012(8):3-9.

[ 6 ] 李庆本.国学研究的跨文化理念与方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6)85-88.

陆 畅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收稿日期:2013-08-22 编校:徐忆农)

上一篇:乡镇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大学生公益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