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

2024-06-17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共9篇)

1.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 篇一

2012——201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襄州区石桥镇黑龙集中学化学组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期中考试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等为依据,遵循化学学习规律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力求做到“五个有利”: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到初中实施课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命题坚持“以人为本”、“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原则,立足基础,突出能力立意,加强了化学与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既注重考察学生科学素养,又注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进一步推动课改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基本情况:

我校共参考171人,优秀29人,优秀率17.%,及格89人,及格率53、1%,低分6人,低分率3、3%,最高分37分,最低分5分,人平分23、9分。

三、试题分析:

试题考察的知识点涉及重点概念、原理,重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用语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计算技能,并在试题中较好的渗透了新课标对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要求。没有对学生应知应会 的知识进行单纯机械性的考察,而是更加注重在一定 的题境中考察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另外,试题注重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的运用,提升学好化学、用好化学,为人类服务的社会责任感。试题在保持题型和结构有往年试题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勇于求变、创新、推精。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答题情况和教师阅卷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书写、表达不规范。

2、语言表达不科学、不规范或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不能正确使用化学专有名词、术语描述问题。

3、审题不严,答题偏离中心。

4、化学双基不牢,概念模糊,答题不着边际。

5、计算题格式不规范,书写不整洁,版面邋遢等。

具体到各小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第4题:对催化剂的理解别耽误,大部分学生选成B。第8题:对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理解不透,大部分学生选成A。第11题:对化合价和离子带的电荷数的标法弄不清,(1)出现以下情况:Al+

3、Al3+、Cl3+ 等(2)出现以下情况:P-3第12题:物质的分类,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特别差,分得一塌糊涂。第14题:(1)学生审题不认真,一看Ca在元素周期表中排20位,马上就写出20个电子。第15题:出现的错误有;化学式写错的或写出名称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中有出现化学式的,有书写不完整的等。第16题:(2)学生审题不严,把仪器代号写出bcd.。(4)据图说明本流程探究的内容有些学生答不到且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的操作部分学生也答不到。第17题:大部分学生出现计算格式不规范或计算错误等。

五、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答题中出现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变革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落实双基,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3、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实验能力。

4、强化规范性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012、11、13

2.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 篇二

一、加强学生对于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

在化学教材中, 几乎每章节都有一些基本概念, 而这些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要学好化学就要准确理解这些概念。学习的过程是个知识不断累积的过程, 只有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才能对新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创新。有些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就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 这显然是不够的, 应该要更进一步, 正确的方法是要理解这些概念,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的真正内涵, 也不至于今天记背下来的明天就忘了, 也有利于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化学课程中的“化学方程式”和“常见的酸、碱和盐”和“化学肥料”等单元是重点内容, 这些单元的知识点多, 应用性和规律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 学生学习后并不容易马上掌握, 遗忘率很高。那么, 在复习的时候, 要注重对这些章节知识的重新梳理, 运用列表法, 建立“知识树”帮助学生梳理和识记, 形成知识网络。要通过精讲典型习题, 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学生要学会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自己灵活运用和掌握, 可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 如各物质间化学方程式书写比赛、办手抄报等。这样才能做到难点不难, 运筹帷幄。

三、培养学生对实验探究题的解析能力

新课程标准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 因为它不但注重学习的结果, 还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掌握, 更注重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当前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化学教师所共识, 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常规仪器的使用和基础实验操作, 以及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实验能力, 那么在后期的复习过程中除了总结课程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外, 更应注重学生对于实验原理、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能力, 体现在考试中的直接形式就是实验探究题的解析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呢?对于基础知识也就是实验原理的掌握当然是前提, 熟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掌握基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才能对实验探究题有整体的把握能力, 对于试题的解析也会变得精确和得当。

3.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 篇三

一、科学探究一般包括八个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二、科学探究题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类型

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如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溶液酸碱性的探究、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等。2、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如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3、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如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探究、化肥有效成分含量的探究、味精中食盐含量的探究等。

三、解科学探究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敢于质疑,大胆猜想。科学探究题不仅要求学生结合题目进行科学猜想,而且还要求说出猜想的理由或依据,因此学生要善于从实验、生活、现象、图表、资料、图片等材料中发现问题。

2、提炼原理,学会迁移。科学探究题中的探究内容有些为教科书之外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从题给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有用信息中提炼出规律和原理,并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未知的问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3、设计实验,分析推理。科学探究注重过程和方法,学生要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收集记录实验数据,或画出图像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经典例题】

例1 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 ,相对分子质量为222]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称取了4.44 g碱式碳酸铜在试管中高温加热的使之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称量黑色固体产物的质量为3.2 g。

他们结合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作出如下猜想:①可能是氧化铜 ②可能是碳粉③可能是碳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以上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该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震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如果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猜想③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从资料中得知:碳、氢气、一氧化碳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都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其变为金属单质。他经过思考后,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通过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排除了猜想②,她的理由是(通过计算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丁同学通过查找化学史料,证实了前几位同学的实验和推理是正确的。

解析 因为碱式碳酸铜中含有Cu、C、H、O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的固体产物中也一定含有这四种元素,而这四种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只有碳粉和氧化铜,故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碳粉、氧化铜或两者的混合物。

1、由于碳粉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碳粉不溶于稀硫酸,而CuO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O+H2SO4 CuSO4 +H2O ,氧化铜溶于稀硫酸,溶液会由无色变成蓝色。据此问题可迎刃而解。

2、高温下碳能还原氧化铜,因此高温下碳和氧化铜不能共存。

3、由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知,4.44 gCu2(OH)2CO3中m(C)=4.44 g×Cu2(OH)2CO3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4.44g×12/222=0.24 g<3.2 g,因此3.2 g黑色固体不可能是碳粉。

答案 根据质量定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化铜和碳粉都是黑色的。

1、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黑色粉末部分溶解,溶液呈蓝色。2、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能发生反应,因此高温下碳粉和氧化铜不可能共存。3、4.44 gCu2(OH)2CO3中m(C)=4.44 g×Cu2(OH)2CO3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4.44 g×12/222=0.24 g<3.2 g。

例2 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得到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制成固体烧碱。现要分析一种仓库里存放的工业固体烧碱样品。

1、猜测一下,该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解析:答题的关键是在于推测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思维的起点在于分析题给信息,由信息“ 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可知: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得到烧碱时,NaCl不能全部转化为产品,可以推测出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NaCl,又由于烧碱生产和贮存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CO2 而生成Na2CO3 ,还可以推测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Na2CO3 。检验Cl-通常用A 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O32-通常用酸溶液,为防止对Cl-鉴别产生干扰,酸溶液只能用稀硝酸。实验方案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排除CO32-对Cl-鉴别的干扰以及OH-对Cl-鉴别的干扰,因此实验顺序应为:溶解样品→检验CO32-并除去CO32-、OH-→检验Cl-。

答案:1、NaCl、Na2CO3

总之,“化学探究”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又是课程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习题和试题的一种。这类题目提供的探究内容通常不拘泥于教材,更接近同学们的社会生活实际。课题没有惟一的答案,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权衡利弊,进行探索与评价。

4.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 篇四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化学组陈富贵 本次期中考试试题编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考查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三章内容,总分为60分,试卷结构分为选择、非选择两部分,知识涵盖面广,灵活性较强。与中考题量基本一致,难易适中。

一.试卷分析

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本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大部分试题源于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活性。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但要想考高分也较注重化学概念理解性及本质问题。

2、注重对化学用语和物质分类的考查。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次期中试题加强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如11题,很多学生对此知识模棱两可,分辨不清。14题看图解答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上学期难以弄清楚此知识点。

3、通过实验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实验探究的设置,强化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16题信息采集于课本,又有别于课本。学生必须掌握好了有关知识后才能准确的解答。不仅考查了学生,还考查了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对知识的翻新;13题对装置优点课堂上老师要讲解给学生,这也是实验中的注意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年级总人数519 ,总分 15769 ,平均分 30.4 分,90分以上14人,优秀 2.7 %,80分以上的49人, 优良9.4%,合格人数177人,合格率 34.1 %,2、透过学生答题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理解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表达式等等。

(2).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3).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5).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有关量的计算。

三、今后师生努力目标

1.增强质量意识

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3、精讲多练,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研究与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及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训练。

4、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中争取多让学生动手,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辩,多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和探究能力,将实验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5、加强计算题的训练,注重解题格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

A.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C.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必须节约用水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 、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12.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克B.12 C.1.66×10-27千克D.1/12克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瓷碗破碎D.雪糕熔化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D.铁3.发现元素周期,使化学学习和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这位科学家是( )A.汤姆生 B.门捷列夫 C.阿伏加德罗 D.道尔顿4.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空气5.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B.试管 C.集气瓶 D.量筒7.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的最少量是( )

A.试管容积的1/5B.试管容积的1/3C.3―4滴 D.1―2mL

8.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mL――分子是有质量的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9.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10.下列有关水的知识,错误的是( )

13. 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少量的高锰酸钾混合加热,待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物质中肯定有

的物质是( )

A.KMnO4B.KClO3 C.KCl、K2MnO4和MnO2D.O2 14.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氧气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D.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15.实验桌上因打翻酒精灯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

A.用手扑灭 B.用湿布盖灭 C.赶紧逃跑 D.拨打电话119 1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 B.二氧化锰(MnO2)C.二氧化碳(CO2)D.空气 1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 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18.“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 C.原子 D.分子 19.元素的化学性质由( )决定

A.最外层电子数B.中子数C.质子数 D.核外电子数 20.美国铱星公司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其发射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铱元素的质子数为70B.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C.铱元素核电荷数77D.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B.原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克D.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22.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CO2 B.CO C.H2OD.KMnO4

23.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武器“神光二号”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下列关于磷酸二氢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磷酸二氢钾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B. 一个磷酸二氢钾分子中含有六个原子 C.一个磷酸二氢钾分子是由一个钾原子,两个氢原子,一个磷原子,四个氧原子构成 D.磷酸二氢钾是由钾元素,磷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实验室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是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 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

24.下列符号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顺序正确的是() A.Fe B.O C.2CD.CO A.②③⑦①④⑤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

25.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

A.分子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二、填空题(26-29题每空1分,31-32每空2分,共42分)

26.构成物质的微粒有,,等,例如水是由

27.用化学符号表示:(1)氧元素 ________ (2)两个氧原子 ________ (3)氧气 _________

(4)2个铜原子 (5)钠离子钙离子(7)碳元素28.读下表完成填空: A

(1)表示原子的是 符号为;表示阳离子的是;离子符号为

定结构的粒子是

29.请根据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AB C DE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 ② 。

(2)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30.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变 成________离子,属于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

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 为:该离子带_____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总共有

_______个电子。 、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1.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水,③自来水,④冰水混合物,⑤碘酒,⑥高锰酸钾,⑦高 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⑧液态的氧气。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纯净物的是。 3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三、综合应用题(共8分)

33.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 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由

(2)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 (3)丙氨酸中C、H、O、N元素的质量比为 。 (4)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2分)

6.九年级期中历史试题 篇六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重要的有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③古代中国文明④古代印度文明。下列有关它们的文明成就,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B.②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

C.③分封制度和青铜文明 D.④种姓制度和《天方夜谭》

2.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

A.伯利克里的统治

B.亚历山大的统治

C.屋大维的统治

D.恺撒的统治 3.“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4、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

A.汉漠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主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5.“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

B.古代日本

C.中古欧洲

D.近代俄国

6.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品是

()

A.《马可•波罗行记》

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

D.《神曲》 7.在四川抗震救灾的现场,到处活跃着带着“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红十字”成为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8.14世纪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种办学理念体现的是()

A.蒙昧主义

B.自由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9.“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变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材料中的“英雄”是

()

A.迪亚斯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0.“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引文中的“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坡头初中2015-2016学年上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共4页)C.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

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1.2012年6月4日,英国首都伦敦,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音乐会在白金汉宫举行。下列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描述,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女王可以干涉议会议员的选举 B.女王可以直接指挥英国军队 C.女王统而不治

D.女王可以随意征收赋税 12.“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上述这段文字摘自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法典》

13.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独立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材料中的“不同”指的是

()

A.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B.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C.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14.“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 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

15.倍受同学们喜爱的NBA球星很多是黑人。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美洲有关的史实是

()

A.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三角贸易

16.有一段史料记载:“从1816年以后十年间,他率领起义军英勇作战,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这里的“他”是指()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史蒂芬孙

17.探索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美妙境界。请寻出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A.推翻了旧政权

B.由资产阶级领导

C.改革前都面临着民族危机

D.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8.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在研究“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 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9.一位意大利人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它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①客观上具有进步性

②同时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④防止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坡头初中2015-2016学年上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2(共4页)20.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纲领,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光辉的革命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7分)寒假就要到了,小红打算通过实地参观著名的古代人类遗址,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下面是他选取的四处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金字塔遗址

图二克里特岛宫殿遗址

图三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图四 殷墟遗址

(1)如果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划分,这四处遗址可以分成两类,应该怎样分?(2分)(2)在图一和图三的遗址中都可以看到神秘古老的文字,请你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文字?(2分)

(3)人类文明在相互交流中发展。试举出古代人类文明两种交往形式的史实各一例。(2分)

(4)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这些景点每年都会迎来众多游客,但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不自觉地带来了破坏。如果你是小红,你会跟游客说些什么?(1分)

22.(5分)近代欧洲长期引领世界,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探究欧洲历史,可以使我们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有更深刻的认识。

材料一 14-16世纪的欧洲,新的经济因素逐渐萌芽,激情澎湃、野心勃勃的人们发现了“人”、发现了“世界”,为欧洲的崛起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材料二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

(1)材料一所说的 “发现了‘人’”、“发现了‘世界’”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它们为欧洲的崛起分别创造了怎样的条件?(2分)

(2)哪一部文件为材料二中英国 “新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1分)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坡头初中2015-2016学年上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3(共4页)史比较》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是谁?(1分)这一事件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是谁?(1分)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方式是战争,这场战争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

(3)通过上述两则材料,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24.(5分)在近代科学诞生的几千年当中,人类的活动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模式:生产、技术、科学,也就是说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过程当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进技术的过程当中产生科学。这是一个凭经验办事的过程,所以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瓦特没有重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

——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解说词

(1)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1分)它的出现促进了企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出现了三股进步潮流(a.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b.国际工人运动;c.民族解放运动),请各举一例(3分)25.(7分)在主题为“世界连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它同学展示了四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

图1 哥伦布

图2 克伦威尔

图3 瓦特

图4 林肯

他们提出挑战,请其他组同学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能顺利完成这场挑战吗?

(1)首先,他们要求同学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4分)图1:

图2:

图3:

图4:

(2)接着,他们要求上台的代表任选一幅图,然后说出图中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你会选哪一幅呢?(1分)(请注明你选择的人物,再作答)

(3)最后,他们请每个组的代表说出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请你也按以下提示,选出其中一组进行简要说明。(提示:图1与图2;图2与图3;图3与图4)(2分)

7.九年级化学与其它学科关系初探 篇七

九间渗透,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一些探讨。

年一、化学与语文的综合、交叉

级1、成语、诗歌中的化学例: (海南06年中招第1题)

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

化化的是 ()

学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C、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三亚与港例市D、:明代民族英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雄于谦的《石其局烧若等务灰吟》:闲“千, 锤万凿出深山粉身碎骨浑不怕, 烈, 要留火焚它中清白在人间学四种物质依次。”是 () 这四句诗所描写的学A梁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科定B铭石灰石、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关C碳酸钙、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系D生石灰、石灰石、碳酸钙、熟石灰、初2们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语文是百科之母”和。掌握我探实其他、规律学科, 并且能够运用所表达的定理、公式语言文、字事

将自己理解掌握的这些知识和思想表述出来。学习、掌握、表达的过程都离不开语文, 而通过语文

(有时加上必要的操作) 就能理解和表达这些知识。

二、化学与数学的综合、交叉

1. 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及综合计算, 是初中的三大计算;

2.用几何图形表示化学概念、物质之间的关系;3.用数轴表示相关化学知识;4.用函数图像表示物质溶解度、金属与酸反应、溶液p H的变化等。

三、化学与英语的联系

化学虽然是理科, 但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 内容多、知识碎, 大多是实验结论, 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 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 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 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 化学的化学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 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 而每一道化学计算题, 就是英语的一道阅读理解题。事实确实是这样, 化学成绩优秀者, 必定是准确记住了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顺利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理解并记住了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且元素符号的书写也和英语字母书写密切相关, 字母的大小写和书写格式也会决定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对错。

四、化学与生物

化学与生物的联系应该是化学与各学科联系中最紧密的。

1. 将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胃液的

酸性、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一氧化碳的中毒机理、土壤的酸碱性等与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

2. 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 是生物催化剂, 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反应, 而且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3. 活性炭或木炭有吸附性, 是因为植物体内有

导管和筛管, 当制成木炭时这些管道保留下来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

4.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如:体液酸碱性、人体中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等。

五、化学与物理的综合、交叉

1. 化学中研究物质的性质时物理性质与物理知识的结合。

如质量、温度、密度、比热、导热、导电性、溶解性等, 将酸碱盐的知识与物理的电学知识相结合;2.气体的性质与物理中气体压强、浮力等知识的综合;3.化学热效应、分子运动论与原子结构等知识与物质内能等知识综合;4.化学燃料与物理中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综合;5.金属与溶液的反应与溶液密度、浮力的变化的综合应用;6.常常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能量转化、天平问题等知识渗透到化学知识中, 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六、化学与政治、历史、地理的联系

环境问题与政府行为有很大关系, 是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的最重要的一环。

8.九年级学生如何学习化学 篇八

化学是九年级学生新接触的一门课程。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化学呢?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几方面入手。

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学生在学习每一节新课之前都应该做好预习,这样我们在听课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习的效率才会有很大的提高。

课堂上,我们应当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特别是在老师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更应当和小组其他学生一起,根据老师所提的问题,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养成倾听他人观点的习惯。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且也能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更应该动手,动脑,比一比,看谁能更好更快地设计实验方案,谁对现象的描述更准确,谁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可以在小组内比,也可以在小组间比,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做一些指导就可以了。当然,对于基础比较差的班级,老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预案,尽量考虑到各种情况,使探究活动能正常进行下去。作为老师,应选择适当的内容让学生积极探究,充分讨论。如在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后,二氧化碳的制取可以分组让学生完成,教师做一定的指导就可以了。

初中化学所学知识是化学的入门知识,所涉及的内容多且零散,因此,学生在听课时要做好课堂笔记。在记课堂笔记时,必须讲究方法,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知识要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课堂笔记可以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单独用一个笔记本来完成,课后认真整理课堂笔记,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课堂笔记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好方法。

二、记住化学这门学科的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要进行分散记忆,二要及时地进行强化练习。如元素符号的记忆可在一开始学习化学时,每天规定自己记两到三个元素符号,当掌握到一定数量时,再进行归纳分类,如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分类,强化记忆。这样就可以分散元素符号的记忆难度,同时,在记忆过程中要不断地加以练习。我在绪言的教学中,就初步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并把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分作4组,每组5种元素,先让学生自己记忆,然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初步完成1~20号元素名称及符号的记忆。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重复几遍上述过程,一般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应该贯穿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许多学生在接触到化学方程式之后对化学的学习就失去了兴趣,甚至逐渐放弃了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书写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是否遵循客观规律、是否配平、有无气体或沉淀符号等细节性问题。特别是配平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最小公倍数法、分数法等。应该说掌握好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对于初中化学来说我们已经具备学好它的基础了。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怎样去记忆呢?

1.要根据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定义、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记忆,不要去死记硬背。例如:(1)对比记:如化合与分解,饱和与不饱和溶液;(2)归类记:如H2与CO的性质,O2与CO2的制备装置,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等中;(3)在游戏中记忆,如把化学式及化学名称制成卡片,比一比,看谁找得准,找得快。在多媒体教学中也有这方面的游戏可以加以应用从而提高记忆的效果。(4)采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记忆,如对化合价等一些较为抽象内容的记忆。正负总价和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总之,不管采用哪种记忆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认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

对初学化学的学生而言,首先要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初中化学的学习从简单的实验入手,如木炭、硫和氧气的反应,学生先观察是否发光,是否会放出热量,有什么颜色的物质生成,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要求学生观察溶液颜色的改变,是否有气体放出等现象。所以,学会观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基础。在分组实验及课外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动手更应该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不要放过和课本描述不一样的实验现象,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更应该积极思考,寻找原因,说不定,某扇科学的大门会被你打开。例如在观察蜡烛的燃烧时火焰上方为什么会产生黑烟,澄清石灰水通入大量二氧化碳时反而看不到浑浊的现象。

希望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化学的大门一定会为你敞开,你也会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越游越远。

参考文献:

9.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篇九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现代人类学家一般认为人类的直系祖先是:()

A.中华曙猿B.亚当和夏娃C.南方古猿D.不哇直立人

2.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氏族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母系氏族社会,后期是父系氏族社会

B.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C.男子在氏族中取得支配地位

D.父系氏族社会晚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

3.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

A.古代埃及文明B.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

4.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想要考察四大上古文明的发源地,他从中国出发,从东向西依次经过的四大上古文明是:()①古埃及 ②两河流域 ③古印度 ④古代中国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

5.有人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她是指:()

A.古代埃及B.古代雅典C.古代印度D.古代罗马

6.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7.你是否知道《西游记》与下列哪一个宗教有关:()

A.天主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佛教

8.伊斯兰教起源于:()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阿拉伯半岛D.古代中国

9.欧洲封建社会时期政治地位最高的封建主是:()

A.国王B.教皇C.商人D.骑士

10.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选一个恰当的词,使第二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①丕平———丕平献土②()———来邑改革

A.穆罕默德B.査理·马特C.中臣廉足D.马可·波罗

11.元世祖时来华,在中国生活了17年,曾奉命视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意大利人是:()

A.屋大维B.马可·波罗C.达·芬奇D.但丁

12.阿拉伯数字是东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创造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

A.波斯人B.阿拉伯人C.古印度人D.古埃及人

13.世界上最早的公理化数学名著是:()

A.《马可波罗行纪》B.《世界奇妙事物》

C.《草盘书》D.《几何原本》

14.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A.欧几里得B.亚里士多德C.索福克勒斯D.埃斯库罗斯

15.几何学的鼻祖是:()

A.阿基米德B.欧几里得C.亚里士多德D.荷马

16.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

A.法国B.意大利C.非洲D.大洋洲

17.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第一个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是:()

A.达·伽马B.哥伦布C.麦哲伦D.迪亚士

18.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东西”是指:()

A.雾月政变B法兰西第一帝国C.《拿破仑法典》 D远征俄国

19.如果把“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和“《 权利法案》”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走进近代社会B.揭开殖民帷幕 C.开启民主进程D.构建文化殿堂

2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发生在18世纪B.都是反抗殖民压迫

C.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二.简单题(每题6分,共18分)

21.列举开辟新航路的三位航海家及成就。

22.列举古希腊的三位悲剧家及作品。

23.列举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

(2).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

(3).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___;

(4).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是___;

(5).发现“新大陆”的意大利航海家是___;

(6).哥特式建筑的典范被雨果称为“石头的交响乐”是___。

三.材料分析题(23分)

24.材料一: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是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这样死后就可以进入“极乐世界”。

材料二:“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三: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3分)

(2).列出这三种宗教的经典名称、创立者、创立地点。(9分)

(3).这三种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哪一种?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是哪一种?发展成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种?(3分)

25.材料一: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

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宣言》 材料二: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制定了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对外发动了连绵战争,统称“拿破仑战争”。

(1).《人权宣言》于何年何机构通过?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2).谈谈你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4分)

四.分析说明题(5分)

26.材料一: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磁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人们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是,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

材料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为人们提供便宜、轻便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

材料三:北宋庆历年间(1014—1048),毕昇发明了陶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

机。印刷机的出现,使书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材料四: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分,允许引用或摘录原句):

(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

(2).写出造纸术在各大洲的传播顺序。

(3).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机大约早几个世纪?

(4).哪些发明便利了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

(5).我国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意义是什么?

五.探究题(14分)

27.材料一: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了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隶属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探究一:材料一中的“诉诸武力”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4分)

探究二:材料二出自何文献?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4分)

探究三:材料二中的“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大不列颠王国”各指什么国家?(2分)

探究四:这些殖民地人民取得独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5C.B.A.A.B6-----10D.D.C.A.B

11-----15 B.C.D.B.B16-----20B.A.C.A.D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1.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迦马到达印度

麦哲伦完成全球航行

22.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23.(1)但丁(2)大化改新(3)华盛顿(4)埃及的太阳历

(5)哥伦布(6)巴黎圣母院

24.(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佛教《金刚经》释迦牟尼古代印度

基督教《圣经》 耶稣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 《古兰经》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3)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25.(1)1789年制宪议会核心:平等自由

(2)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26.(1)指南针(2)亚洲—欧洲---美洲

(3)4个世纪(4)造纸术印刷术

(5)中国四大发明的向外弘布,对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27.探究一:美国的独立战争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探究二: 《独立宣言》谴责了英王对殖民地人民的种种暴政,昭示了北美13个殖民地从此与英国脱离关系成为独立自由的合众国,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探究三: 美国英国

上一篇:汪国真励志经典语录下一篇:亲爱的你在哪里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