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设工程信息网(共8篇)
1.四川建设工程信息网 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动全省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四川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十二五”期间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围绕“建设西部档案强省”发展蓝图,按照四川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全省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平台建设、共享环境建设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全省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为全省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条件与保障。
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利用优先、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基本原则,稳步推进,务求实效。
二、总体目标
以国家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电子政务建设为依托,以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为保障,建立档案资源共享服务机制和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以档案信息化带动档案管理现代化,推动全省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以局域网、政务网、因特网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县级以上档案部门全部建成档案信息网站,以“四川档案资源网”为平台,建成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群,推进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二)按照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和电子文件管理等相关规定,逐步推进电子文件中心、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建成省级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将各级综合档案馆建成安全保存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备份基地、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的电子文件中心、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政府信息查阅中心。
(三)加快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加强电子文件接收和管理,逐步建成具备“收集、管理、存储、利用”功能的数字档案馆(室)。省档案馆建成数字档案馆,各市(州)初步建成数字档案馆,各县(市、区)及有条件的省级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启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力争建成一批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室)。
(四)推进档案数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档案数据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平台安全管理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做好综合档案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各级综合档案馆要抓住灾后重建、国家
支持中西部县级档案馆建设机遇,在新建、改建时,将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馆总体规划,明确机房选址,明确机房用电、消防、防雷等安全要求,明确档案馆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以及线路走向等内容,并由具有系统集成、保密等相关资质的公司设计编制包括网络布线、软硬件平台和智能化库房控制及安防设施建设在内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2.加强局域网平台建设。到2013年,省、市(州)档案馆完成局域网网络建设、改造工作,实现档案馆内部互联互通及各项业务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并确保与其他网络物理隔离,具备为数字档案管理提供“收集、管理、存储、利用”网络能力。县级档案馆建立局域网或建成基于单机的数字档案管理平台。
3.加强党政网和因特网平台建设。从2011年开始,各级综合档案馆建立或完善党政网和因特网档案信息平台,具备为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了解档案动态、宣传档案法规、宣传档案知识的基本功能。2013年,各级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平台具备在线档案目录查询功能;2015年,各级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平台具备在线查阅档案全文功能,基于党政网的档案信息平台具备在线接收电子文件(档案)数据功能。
(二)推进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1.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及应用。到2015年,省、市(州)档案馆实现文件级目录计算机检索,县级档案馆案卷级目录、50%以上文件级目录实现计算机检索。各级综合档案馆要以利用需求为导向,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数据库、新农村档案数据库,建立人名索引、婚姻档案、知青档案等涉及民生的专题目录数据库,以及其他具有本地特色的专题数据库。省档案馆做好全省相关数据库整合工作,逐步实现全省性数据库共建共享。
2.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进程,并及时提供利用。做好馆藏档案数字化规划、开放鉴定工作。优先选择社会需求面广、利用率高、价值高、开放度大、有特色的档案进行数字化。从2011年开始,全省县以上档案馆要全面启动馆藏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在省、市(州)级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启动档案数字化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做好利用工作。到2015年,省档案馆全文数字化达到50% 以上,攀枝花、德阳、广安等有条件的市(州)档案馆全文数字化达到100%,其他市(州)档案馆全文数字化不低于30%,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完成室(馆)藏重要、珍贵、利用率高的档案数字化工作。
3.积极推进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建设,有条件的档案馆应通过采集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积极建设照片数据库、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库,以满足利用者对档案的不同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宜宾、广安等市档案馆应率先建成相关多媒体档案数据库。
4.加快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各级综合档案馆应按照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要求,建立电子文件中心,积极参与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工作,保证电子文件及时归档、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2012年前,省档案局制定电子文件接收范围、标准和方法。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指导立档单位制订本单位《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建立本单位电子文件归档、利用等管理制度,对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实行集中管理,并按规定向同级档案馆移交,与档案馆共同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工
作。2013年前,各市(州)档案馆建成电子文件中心并开展电子文件接收工作;2015年前,各县(市、区)档案馆建成电子文件中心并开展电子文件接收工作。
(三)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
1.全面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各市(州)档案局要根据《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提出的建设原则、目标、内容和功能要求,2011年完成本地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2012年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成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主要内容为:(1)按照数字档案馆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集成建设适应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增长规模的数据管理、满足数字档案馆各项管理与服务需求的基础设施。(2)开发或应用具备“收集、管理、存储、利用”等功能要求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管理各业务环节的自动化、网络化。(3)全面推进馆藏数字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优先建立馆藏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数据库,逐步进行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转换,积极推进电子文件的接收和管理,建立各类数字档案资源库群。(4)应用先进技术和相关管理手段,保证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可靠可信和长期可用,减少数字档案对软硬件的依赖性,从而使数字档案具备传统档案所具有的原始性、凭证性和长期可读性。(5)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针对不同利用对象,通过不同渠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分层共享,方便、快捷满足各类用户利用需求。(6)配套建设数字档案馆保障体系,确保数字档案馆系统安全和数字档案信息安全。
2.建成一批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室)。各县(市、区)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面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馆)要积极推进数字档案室(馆)建设。力争在2013年前,全省以攀枝花市档案馆、广安市档案馆、都江堰市档案馆、绵竹市档案馆、省高级法院档案室、五粮液集团公司档案馆、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四川电力公司档案馆等为重点,建成一批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室),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四)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各级档案部门要组织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切实做好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加工过程安全和数据库安全等工作。按照安全保密规定,建立健全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档案信息发布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和有效。档案部门的内部局域网必须与一切外网实行物理隔离,加强身份认证和密钥等管理,使用网络行为控制系统,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安全。
2.建立省级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档案馆建成本级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做好电子文件在传输、存储、利用过程中的安全保密工作,推进数字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做好数字档案的定期检测和定期迁移。制定因灾数据损失及系统崩溃的应急预案,建立灾难恢复机制。根据数据读取阅读设备软硬件发展情况对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确保数字档案的长期可读性。
3.各级档案部门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网络建设工作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上网信息的审查与管理,防止失密、泄密事件的发生。在参与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上外网,上网的档案
目录和全文信息要经过严格的划控和鉴定;在因特网上提供已公开档案目录查询服务的,必须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和系统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档案部门应作为成员单位参加当地信息化建设、电子文件管理等相关组织机构,以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省档案局负责统筹和指导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组织制订和贯彻执行档案信息化方面的规划与标准;监督和检查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实施政策引导;负责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和安全管理做出规划。各市(州)档案局应加强对本地区档案信息化特别是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市(州)档案部门应建立专门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机构,负责本局馆档案信息化相关工作,对县(市、区)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室)进行业务指导。
(二)落实专项资金。各地档案部门应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协调有关方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川委办[2010]7号文件的规定,切实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数字档案馆建设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开展电子文件接收和政府信息公开必须的资金。
(三)完善标准规范。省档案局将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标准规范,做好电子文件归档、档案信息采集和整理、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数字档案馆建设规范的宣传贯彻工作,制定全省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导性意见,切实加强对各类标准规范的落实,确保全省档案信息化规范、协调、有序发展。各级档案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制定有关规划,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配备技术人员。根据人员及编制现状,采取招考、选调、内部调剂等办法,合理配备和充实档案信息技术人员。各市(州)档案局(馆)至少要配备2名、各县(市、区)档案局(馆)至少要配备1名信息化工作专职人员。省档案局将采取措施,加大对全省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业务指导和工作交流。
(五)建立考核机制。省档案局在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的基础上,建立档案信息系统功能和质量评估机制、档案信息化建设绩效评比机制、档案信息化建设先进典型示范机制,建立专项考评制度和办法,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带动全省档案信息化健康、全面发展。
2.四川建设工程信息网 篇二
本刊讯1月1 9日, 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通信设施类重点工程项目, 中国电信在西部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和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数据安全中心”——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在成都高新区正式举行竣工投产仪式。省政府副省长黄小祥,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康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等相关政府部门, 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微软、思科、华为等国际知名企业负责人出席了竣工投产仪式。
据悉, 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是中国电信落实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重点项目之一, 由中国电信负责投资、建设、运营。中心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城, 占地面积9 0亩。项目总投资近1 0亿元, 总建筑面积约22余万平方米。中国西部信息中心以助力四川社会信息化建设为目标, 旨在打造西部领先的现代信息服务高地, 依托中国电信强大的网络、优质基础资源和先进技术, 搭建强大的云计算平台, 开展对外合作。加速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让政府、企业运作更加协同高效、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中国西部信息中心通过构建国家级信息产业多维汇聚平台, 形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综合信息服务基地、前沿技术实验基地和对外合作发展基地, 将为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更为强劲的信息化支撑, 全面服务四川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黄小祥在讲话中表示, 中国西部信息中心的竣工投产, 将助力成都实现由西部通信枢纽向西部最重要的通信交换和信息处理核心枢纽的升级换代。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必将大大提升四川, 乃至整个西部信息服务业的层次和竞争能力, 有力推动四川“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孙康敏表示, 中国电信将继续加大在四川的投入, 在做好基础通信网络扩容升级的同时, 不断探索创新, 进一步发挥中国西部信息中心作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基地的信息服务功能, 面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信息化外包服务和综合信息服务, 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化需求。
在竣工投产仪式上, 中国电信集团正式向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授予“中国电信天翼空间应用商城运营中心”, 标志着中国电信“八大基地”之一的软件基地在四川挂牌运营。国家计算机应急协调响应中心向中国西部信息中心IDC数据中心授予“国家级安全数据中心”, 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成为国内首家获此殊荣的数据中心。
据了解, 作为面向未来前沿技术的实验基地, 中国西部信息中心还肩负了为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提供研究和实验的重任。在竣工仪式上, 四川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四川大学、电子科大、交通大学以及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共同为“中国西部信息中心云计算高校联合实验室”揭牌, 拉开了四川在云计算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序幕, 必将对四川乃至西部地区云计算科研及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为更好的做大做强四川前沿信息技术产业, 作为对外合作发展基地, 中国西部信息中心还对优秀的企业和个人开放平台、开放技术, 为其提供智能化的办公场所和研发环境, 吸引带动更多前沿信息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总部入驻成都, 将天府新城打造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硅谷”。在竣工仪式上, 四川电信分别与央视国际、微软、思科、华为等国际知名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通信信息各领域充分合作, 加速前沿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 共同为四川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3.四川建设工程信息网 篇三
国庆前夕,记者前往南充、绵阳、成都等地调研采访了解到,自启动“网络强省”行动计划,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按照“智能网络强、内容应用强、产业拉动强、安全保障强”的目标,进一步着手实施以“超宽带大视频全智能”为抓手的“网络强省”行动计划。一方面,持续打造国内一流的全程智能化运营管理的全光网络,塑造客户高感知的卓越宽带品质,加快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丰富互联网+应用,引领光网宽带和信息化应用发展的新潮流,试点打造“智能家庭”“智能安防”大融合,将社区治安联动延伸至用户家中,大力推广使用翼支付,打造翼支付互联网金融生态圈——这些已经实现的生活场景,是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积极推动“网络强省”的生动写照。
光纤进村,打通信息惠民致富路
作为助力“网络强省”行动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千乡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将用于农村偏远山区网络建设,降低扶贫群众享受信息生活门槛。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在扶贫攻坚战中联系企业实际,强化领导、统一部署,认真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尽心竭力,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化应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以企业自身优势,推动各类资源向困难群众集结,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促进和保证帮扶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助力脱贫计划早日实现。
四川是全国第一个全光网省。近年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在全省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50亿元,按照“政府牵头、企业承建、多方参与”的模式,推动全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近5年的努力,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光纤宽带网,县城以上城区光纤宽带覆盖率超过98%,93%的乡镇实现光纤宽带全覆盖,行政村光纤宽带通达率65%。
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和省通管局统一部署,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承担阿坝、达州、巴中、攀枝花、雅安、乐山、资阳、宜宾和甘孜德格、色达、泸定、雅江、理塘、稻城、乡城、得荣8个县共820~'2016年脱帽贫困村“有宽带”建设任务,为各类“互联网+产业”的脱贫实施方案提供有力保障。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推进信息村建设,实现宽带进村入户,架起村民与外界联系沟通的信息桥梁。
截至目前,全省光纤通达超过35000个行政村,通宽带(含无线宽带)行政村超过4万个。启动“网络强省”行动计划以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投入精准扶贫专项资金24亿元,用于农村偏远山区网络建设,降低贫困群众信息消费门槛。进一步将“宽带乡村”惠民工程向人口分散、地形复杂、基础条件薄弱的贫困农村地区延伸,为农村贫困入口搭建起了脱贫致富的信息之路,逐步打通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如今,无论是大山深处的偏远山村,还是雪域高原的藏乡羌寨,都和繁华都市一样,同步共享全光网时代的福祉,也能享受到与大城市一样的高速光网宽带和4K超高清电视。
绵阳江油市樟木山村村民就是“网络强省”行动计划的受益者。樟木山村距离江油市城区90余公里,地处山区,与广元剑阁县相邻。村里共有98户,村民约310余人。以前,村内通信几乎与外界隔断,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村民要接打电话,必须爬上山顶才能接通;看电视用的“小锅盖”,信号差、而且不安全。
为加快精准扶贫项目落地实施,最大程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中国电信绵阳分公司将解决樟木山村通讯作为信息扶贫项目推进重点。6月15日,中国电信绵阳分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与当地政府沟通,准确了解覆盖需求,实地勘测、项目设计、制定实施方案等工作有序推进,于6月30日完成建设任务并调测成功。7月1日,樟木山村C网信号、光纤宽带开通,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用信息扶贫的实际行动向建党95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也标志着四川推进“网络强省”、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信息化精准扶贫,脱贫群众谢党恩
助力“网络强省”,千乡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给四川偏远农村群众带来福音。在信息惠民方面,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加强农村信息补贴,降低扶贫智能终端价格,累计赠送话费16亿元,让扶贫群众2年内语音通话、手机上网全免费。同时,通过4K超高清、美丽新村频道等电视内容服务,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通过教育云资源、教育城域网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造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通过系列扶贫举措,将党的关怀浸润到群众的心坎上。
仅在南充市蓬安县两路乡灶房湾村,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就投入300万元扶贫资金,帮助新修公路3公里,整治病险山坪塘2口、新建山坪塘1口,装修党员及社区活动中心一个,栽植果树万株。
而在蓬安县碧溪乡圆顶村,中国电信帮助村民修水泥路150米,建设维修2社、4社新村聚居點房屋23户。中国电信蓬安分公司公众销售中心副经理杨简向记者介绍了在该村的信息扶贫情况,除了基础建设投入外,还有专项补贴实现三免(免上户费,免安装费,免设备费),同时完全减免35户特贫困户的入网费用。村民通过使用美丽乡村卡每月可免费打电话100分钟,总体而言,用无线WiFi、打电话费用还比过去降低一半以上,在超市购物还能享受30元/月的补贴。
长年外出务工的村民姚婷带着记者参观了她家,家里的电视可以收到100多个频道,还可以联通网络,所有的安装设备包括摄像头这些都是免费的。姚婷和丈夫在西藏工作,难得回家一次,父母留在家中帮她带孩子,她和父母的联系大多是通过打电话。她讲道,对于她这样的年轻人来讲,QQ这些视频渠道掌握很容易,但是像老人、小孩这些群体,特别是农村地区,绝大部分人都不会使用视频,电信公司推出的“想家业务”可通过电视对手机、电视对电视随意切换视频通信,操作简单方便,让自己和父母能够“面对面”沟通,更接地气,也能节约电话费用。电信服务人员还经常入村进行使用指导、设备维护,让村民用起来更放心、更得心应手。
nlc202309090627
光网宽带不仅让电视好看了、亲人的距离拉近了,更重要的是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帮扶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
李建民是蓬安县新园乡渔房村的贫困户,家中5口人基本靠他一个人养活,而他自己腿有残疾,妻子由于智力问题无法进行劳作,大儿子读高三、小女儿读幼儿园需要用钱,78岁的岳母身体还算硬朗,可以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当地政府给予他资助,一年免费给他提供几批鸭苗、鹅苗。记者到他家采访时,他刚好卖掉一批鹅,98只,卖了4000元。谈到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李建民说到了养殖技术的学习,他说,刚开始他还有些担心,“鸭苗、鹅苗的成活率不高怎么办?”好学的他,通过网络来学养殖技术。“这些养殖牛人分享的防病害技术非常实用有效。”李建明忍不住点开手机来跟记者分享。通过学习网络知识,100只鹅成活了98只。试水成功,李建民信心更足了。“现在又养殖了100只鸭子和5只鹅。”
渔房村生猪养殖基地位于半山腰,和平常养殖场不同,这里的生猪基地空气清新,没有异味,全园区采取封闭式喂养,但是真正令记者感兴趣的是,新园乡政府乡长章真介绍了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同步APP,在养殖基地内设置摄像头,通过APP就可以实现养殖场的同步监控,场内生猪生长情况,包括基地人员进出管理,都通过它来完成,圈里猪的一举一动、基地人员进进出出……整个养殖基地尽在“掌”中。这样的应用对于需要经常外出找渠道的养殖户来说,无疑带来了便利,同时在和客户谈生意时,让客户直接了解目前的生猪状况,通过这样的直播系统,拿客户、拿单子也更加具有說服力。
除了网络,中国电信四川公司还采取多种形式关心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让他们感受中国电信大家庭的温暖:免费为结对扶贫村的学校、村民活动中心等地提供“想家”视频通话业务,让亲情从此不再遥远;捐赠书包、文具、体育用品等物资送到蓬安县群乐小学学生手中,深受学校师生欢迎和好评;留守老人唐大爷夫妇身患疾病,房屋年久失修,已列入改造计划,并拿出1000元予以援助,电信工作人员出资帮其购买美丽乡村电话卡及终端,实现其与外地打工的儿子通话愿望。老人激动地连声说:“感谢好心人,感谢共产党!”
智慧家庭系统+雪亮工程,让安全防控全覆盖
作为网络大省的四川,在推进“网络强省”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网络基础,而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一直在为此努力,逐步建立了从百姓家庭到社区院落、广场、街道,从群众自行上报到指挥中心调度、公安天网平台响应的监控联动全覆盖。
在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西安路街办抚琴南路46号院,记者看到小区的张贴栏里贴满了关于智慧家庭的服务介绍,在小区门口,有工作人员现场摆展讲解智能安防体系的预防制止过程,公示栏旁边还贴有智慧家庭系统的小区维护人名单。
记者通过现场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整个智慧安防体系的网络通讯及硬件设备维护采取主动上门模式,能够全时段发现住户运行的物联网设备是否运行正常,这样的及时上门维护方式只有具备大量的线下门店才能实现,从这一点看,电信线下服务能力和基础通信运营这两点优势开始显露。
抚琴南路社区负责人万天禄向记者介绍了智慧家庭系统运作的基本情况,从整个联网防盗报警流程看,主要通过一套智能安防设备和一部手机来实现一键安防。这样的物联网实施案例对于老旧小区存量很大的成都来说,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新抓手。近期,中国电信将在成都市金牛区11个街道36个院落全面推广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
今年,作为成都市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和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充分发挥千兆全光网、高清视频监控、天翼高清视频IPTV、天翼4G网络的优势,已在新都、都江堰、天府新区、蒲江、崇州等区县开展建设试点,推进“雪亮工程”的全面普及。
记者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大联动指挥调度中心内看到,青田社区和新桥社区的39个监控点位,以及90个社会点位和90个天网点位均呈现在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现在小区居民家中基本上都用上了IPTV电视。在小区治保主任钟正民家,他打开电视选择“雪亮工程”就可以查看监控视频,“平时在家都会开着电视,随时观察周边的治安情况。以前每天深夜都要出门巡逻,现在只需要打开电视机就可以‘巡逻’,方便了不少。”
此外,自今年3月以来,成都市新都区己有30家试点餐厅进入“明厨亮灶”工程,市民通过“食安新都”微信公众号,就可搜索餐厅并直接观看餐厅厨房的实时监控,真正实现“操作可直观、画面可储存、问题可追溯”。
“我们的厨房透明化后,生意还更好了。”新都区“柚花开”农家乐的厨房里安装了摄像头,老板刘娴碧反而更高兴了。与以往的遮遮掩掩、厨房重地禁止入内不同,刘娴碧说:“现在都提倡绿色环保,顾客可以随时参观厨房,我就希望顾客看到我们菜品制作的每个关键环节,这样也是为了让他们放心。”
据了解,目前,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已完成“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系统建设。成都市新都区、双流区、武侯区、温江区等已进入试点推广阶段。
可以预见的是,电信在打通整个智能安防物联网模式之后,配合其上亿级别的宽带用户推广,将很可能加速中国的物联网落地进程。
翼支付,开启智慧生活新方式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创新打造翼支付互联网金融品牌,先后推出天翼贷、添益宝、交费易、交费助手、天翼征信、消费金融、甜橙理财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以科技服务民生,实践普惠金融。截至2016年7月,四川翼支付个人账户达到1500万余户,商户数超过4.3万家。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在全国创新推出“发了”卡,实现移动通信与支付方式的紧密融合,为全省用户打造便捷的支付环境,并在全省开展便民惠民活动,让利于民,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记者了解到,全省大部分乡镇都已实现翼支付覆盖,像绵阳等市州已经实现100%覆盖,让市民享受到光网发展红利。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的王大妈在镇上超市购买了一袋米和一桶油,通过翼支付刷卡支付,享受5折优惠。付款时,王大妈掏出手机在翼支付POS机上一刷,轻松完成付款,一会儿手机上便收到一条短信:消费返利30元已返入翼支付账户。“嘿,今天我在超市买了60元的东西,只花了30元,相当于自己只给了一半的钱,真的很划算。”王大妈喜不自禁地对记者说。
在绵阳市的好吃街,吃美食刷翼支付付款可以享受10元优惠。其实,这些只是中国电信翼支付生态圈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在绵阳市百盛商场,记者看到了翼支付带来的便捷与优惠,购物的何女士本来通过扫码可以付钱,可银行卡里的钱不够了,她通过手机号和自己设的密码,通过扣手机话费的形式,很方便快捷地付了款。百盛商场广告部经理张扬介绍,在商场的超市,翼支付的使用带来了大量的客户:5月25日的“我爱我家”活动,翼支付6小时支付超过3000笔,金额达30万元:7月16日1033电台七周年生日庆,翼支付6小时支付超过6000笔……商场的客流量增加了,销售额也提升了。
据了解,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以来,绵阳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紧紧依托以中国电信等为核心的通信运营企业,大力实施“全光网城市建设”。去年9月,绵阳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批“全光网城市”,同时加快骨干网提速升级,全市骨干网带宽和出口带宽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出口宽带已达1250G。
基于光网建设的保障,为进一步激活“互联网+”金融等线下消费应用,助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发展,绵阳市政府与中国电信绵阳分公司合作,于今年初正式启动中国科技城手机支付(翼支付)生态圈建设暨城区试点工作,绵阳也成为全国首个政企合作的手机支付(翼支付)生态圈城市。
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手机支付作为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产物,已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引领着传统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成为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下一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将持续加强商户拓展和生态圈建设,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与传统商业深度结合的创新发展道路,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手机支付(翼支付)生态示范省,保持四川信息化领先优势,为四川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同时,通过“互联网+金融”便民惠民,让全光网省发展成果和信息化创新惠及民生,普惠金融,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四川民众享受光网发展红利,助力四川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畅谈》采访报道)
4.四川建设工程信息网 篇四
大学生电子竞技大赛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信息工程系
承办单位:信息工程系两委会
目录
一、背景………………………………………………………………3
二、活动目的…………………………………………………………4
三、活动意义…………………………………………………………4
四、活动形势…………………………………………………………4
五、前期活动宣传……………………………………………………4
六、比赛安排…………………………………………………………5
七、奖项设置…………………………………………………………5
八、比赛规则…………………………………………………………6
九、比赛物品…………………………………………………………8
十、经费预算…………………………………………………………8
十一、附录
…………………………………………………………9
一、背景
大学生电子竞技大赛正成为现时代人备受推崇的比赛项目,也正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好方法。而各个高校的学生正是热衷于这一项目的热门群体,为此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特举办重点活动项目——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首届大学生电子竞技大赛。
电子竞技在高校中有着广大的受众群体,随着电子竞技逐步走向正归化,其在高校中的发展也逐步走向成熟。当电子竞技成为中国正式体育项目,霎那间就在中国先起了一起电竞热潮,让人们亲眼所见了健康前卫的文化娱乐方式,体验到了奥运精神在新时代的延伸,也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今天,电子竞技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游戏娱乐层面,上升到一种 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智力上的对抗,已成为当今社会影响巨大的产业和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现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进大学联盟间的友谊和联系,体现各学校团队之间的竞争精神和集体凝聚力。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和发扬电子竞技精神,信息工程系作为时代信息的枢纽,特准备举办信息工程系首届电子竞技大赛。
二、活动目的:
1、引导电子竞技运动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电子竞技观念。
2、为扩大电子竞技爱好者提供展现自己竞技水平的平台。
3、活跃高校电子竞技气氛,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
4、增强各队伍之间的合作往来,促进彼此的之间的友谊,互
三、活动意义:
电子竞技作为电子游戏的衍生行业,现在正逐年摆脱电子海洛因的现象,展现出了许多上进拼搏的积极意义。
另,这是本院系的特色活动之一,信息工程系将全力举办本次活动,并把电子竞技大赛好好地传承下去。
四、活动形式: 相交流经验心得,一起探讨体育的真谛,共同抵抗网络游 戏的侵害。本次大赛设魔兽争霸(DOTA)、CS1.6、两个比赛项目。整个赛程为淘汰赛.五、前期活动宣传:
(一)前期宣传
3月25日制作展板、海报等在学院各宣传栏处放置。负责部门:宣传部
(二)活动流程:
1、前期安排:
2、报名时间:3月26日至3月30日
任务负责部门:
a.报名表制作负责部门:学习部
b.报名负责部门:志愿队 报名方式:组队报名(CS由5人为一组、DOTA由3人为一组)
报名收费:每人10元。
报名收集信息:战队名称、队长姓名、各成员姓名、班级、联系方式、有效证件号、3、比赛阶段
六、比赛安排
1、任务安排:
a.比赛规则制定部门:监察部
b.入场身份验证负责部门:文化部 c.比赛软硬件设备准备及维护负责人:待定
d.现场维护部门:纪检部
e.比赛记录负责部门:女生部
f.裁判组建负责部门:学秘
g.摄影记录负责部门:实践部
h.赛程安排部门:组织部 i.活动材料准备负责部门:生劳部
七、奖项设置
两大游戏项目分别设立:
冠军各
一名
奖金+荣誉证书
亚军各 待定 季军各 待定
八、比赛规则
参赛规则(见附录一)
游戏规则:(见附录二)
九、比赛物品
.抽签箱,抽签条
(生劳部).比赛记录表
(学习部).工作人员证(待定)
.海报
(宣传部).相机.(实践部).荣誉证书
(生劳部).赛程安排表
(组织部).赛事公报
(宣传部)
十、经费预算
1.奖金: CS项目: 待定 DOTA项目:待定
4.打印表格:待定
十一、附录
附件1:参赛须知 附件2:游戏规则 附件3:任务安排表
共计费用:待定7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两委会
5.四川省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网 篇五
本会是由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专业人员、科研教学工作者和社会相关单位依法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
本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内的学术、技术、管理的研究工作,为繁荣和发展我省交通安全科学技术事业,促进交通安全社会化,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确保道路畅通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本会宣传、贯彻国家及我省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中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对策和改革意见。
本会作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努力做好宣传交通法规,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传播交通行业信息等方面的工作,为我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营造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管单位: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
主办单位: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迎宾大道199号
四川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信息网网址:www.scjtaq.com/
四川修订道路运输条例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成都闭幕,会议完成了对《四川省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的第三次审议,最终以以66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该《条例》。在《条例》中,“红眼班车”被明令禁止,同时提出车站联网售票的相关规定。《条例》自11月1日起施行,原有的《四川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班车治红眼:驾驶员夜间连续驾驶不得超过2小时
7月19日凌晨3点左右,发生在沪昆高速的特大交通事故,造成40多人死亡,让“红眼班车”问题再次被舆论聚焦。《条例》第二十六条对此作出明文规定:客货运输从业人员应当遵守道路运输操作流程,按照车辆的核定载客人数和载重量运输旅客或者货物。严禁运输车辆客货混装和超速、超载、超时运行。
《条例》规定,驾驶员连续驾驶车辆时间不得超过四小时,夜间不得超过二小时,行车途中应当停车休息,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分钟。班车客运、包车客运驾驶员二十四小时内累计驾驶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
《条例》同时规定,班车客运、包车客运车辆每日单程运行里程超过四百公里(高速公路直达客运超过六百公里)的,应当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红眼班车’的特点是夜行和跨省,这些车一旦出事故往往是死伤惨重。”在审议中,还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在条例中增加“长途客运车辆凌晨二时至五时停止运行”的规定。法制委员会经审议认为,《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规定:“创造条件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二时至五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因此建议现阶段暂不宜将该制度上升为长途客运车辆的普遍义务。
车票要上网:车站应提供联网售票、查询服务
省人大法制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第二次审议结束后,有省级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在条例中增加道路运输站(场)向社会提供互联网联网售票、信息查询等公共服务的义务。法制委员会经审议认为,道路运输站(场)向社会提供互联网联网售票、信息查询等公共服务,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方便出行和促进物流行业的加速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等省(市)已经开展了道路客运互联网联网售票服务,四川省也正在着手制定互联网联网售票系统的建设方案。
《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道路运输站(场)应当按照政府规划,向社会提供互联网联网售票、信息查询等公共服务。
《条例》同时规定,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应向经营者公布收费项目和费率,向旅客公布票价,并按规定收取;按照应班客运车辆的核定载客人数和相关规定售票,并在客票正面印制或者加盖客运站名称。禁止强行搭售保险。
除此之外,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行业标准和规程,制定并发布作业及服务规范,为旅客和货主提供优质、安全的服务。
出事要严惩:造成重大以上事故或被终身禁运
在正式出台之前,本《条例》就已被坊间称为“史上最严条例”,《条例》对违反条例规定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了详细规定,其中发生重大以上道路运输行车事故,驾驶员因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而被吊销从业资格证件的,将被处以“极性”——终身不得再次申办从业资格证件。
《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者负主要或者全部责任,造成较大以上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吊销事故车辆的经营许可和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件;造成重大以上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责令停业整顿;未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改正或者整顿不合格的,由原许可机关依法核减相应的经营范围或者吊销道路运输许可。
发生较大以上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在完成事故责任认定前,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停止事故车辆运行。
《条例》明文规定,客运经营者坑骗旅客、拒载旅客、站外揽客、途中摔客、擅自加价、恶意压价、堵站罢运的,或道路运输经营者聘用无相应从业资格证件的人员从事道路运输经营行为的,以及客货运输经营者未按规定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都将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还可吊销其相关经营许可和从业资格证件。
【更多相关内容浏览】
1.天津智能交通网
2.宁波交通网车辆违章查询
3.上海交通网车辆违章查询
4.大连智能交通网违章查询
5.北京交通网车辆违章查询
6.河北交通网车辆违章查询
7.天津智能交通网违章查询
8.天津智能交通网摇号结果查询
9.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案公布
6.四川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官网】 篇六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填表注意事项
系统网址:jiaoshi.fjedu.gov.cn 登陆口: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师自助子系统。浏览器:建议用ie8以上。
教师登陆用户名为本人身份证号,密码由办公室提供(见excel表格:教师用户管理,已发送到个人OA)、登陆后可更改(注意:密码必须由大写字母、小写字母、特殊符号、数字中至少三种组合构成)。
教师将符合要求的照片上交学校,由学校信息管理员今年底统一上传。
进行逐项录入时一定按要求录入(注意,大部分栏目右侧点开之后有选项,录入不是打字录入,而是按选项“选择”录入)。加“*”号项目信息均需填写完整后才能保存,所有信息填写完整后需进行完整性检测(按钮在页面右上角)。
信息填写完整后可以导出教师个人信息再次进行核对(按钮在页面右上角)
《基本信息表》
1.姓名:按身份证姓名填写,姓名两个字的中间不能有空格。
2.曾用名:人事档案名字和身份证名字不一致的、或有曾用名的一律填到曾用名。
3.教职工号不填。
4.身份证号:必须按身份证如实填写,并且只支持18位的居民身份证号码。
5.出生日期:一般按身份证填写,如身份证出生日期与人事档案不一致的,填人事档案的出生日期。
6.籍贯、出生地:如实填写,具体到区县一级。
7.参加工作年月:一般以第一次干部介绍信为准,无介绍信的以实际参加工作时间为准。
8.进本校年月:以人事主管部门开具干部介绍信为准,无干部介绍信的以实际报到时间为准
9教职工来源:不是指教职工第一次参加工作时的来源,而是指经过什么形式来到本校参加工作的。一般填招聘下相关选项或调入。
10.教职工类别: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凡未任课又不属于行政人员的填写教辅人员。
11.是否在编:选择“是”
12.签订合同情况:选择“聘用合同”。
13.是否受过特教专业培养培训:特教指特殊教育,一般无,
14.是否属于免费(公费)师范生:特指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6所高校的免费师范生。
15.是否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一层次为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第二层次为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第三层次为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以县级及以上教育局颁发的荣誉证书或文件为准。(骨干教师培训只有继续教育证书的不算)
16.是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根据是否持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证(C级以上)为准,心理健康教育“C”级填兼职。
《学习经历》
17.本科院校、高职专科教师从第一学历(本科或专科)填写至当前学历,其他学段从第一学历(高中或中专)填写至当前学历,每个阶段一条记录。在读还未获得某项学历的,不填此项学历。
18.获得学历:指学历证书上学历,按毕业证书填写。
19.获得学历的院校或机构:填写学历证件中的学校全称,外国名称须同时填写外文和中文名称。
20.所学专业:按学历毕业证书上专业填写(高中毕业的专业填“无”)。
21.入学、毕业年月:以年月的数字选择,以学历证书上的起始年月、毕业年月或证书落款时间为准。
22.学位名称:指学位证书上学位名称,如学位层次选择无,该项及学位相关无须填写。
23.获得学位的院校机构:指目前学位证书上院校
24.学位授予年月:指学位证书上年月。
25.学习方式:根据选项选择: “全脱产”、“半脱产”等等。参加工作前获得的,选择“全脱产(离岗)”。“所学专业”凡是没有的,一律填“无”。
26.在学单位类别:根据实际选择。在职期间参加学历晋升的一般选择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相关选项。
《工作经历》
27.从任教以来开始录入。每在一个工作单位,作为一条信息录入,多条记录均需要建立多条。
28.任职单位名称:填写任职单位的全称,与公章一致。
29任职结束年月:最后一条工作经历的任职结束年月不填,表示“至今”。
30.单位性质类别:选择事业单位,具体到中小学。
31.任职岗位:填教师岗位或工勤岗位。
《岗位聘任》
32从1月开始录入,每人可多条记录。201月之前已聘任的职务,聘任时间统一填年1月。
33.岗位类别:按实际填写。双肩挑的(我校七级管理岗1人、八级管理岗3人、九级管理岗2人),岗位类别选择“教师岗位”、兼任岗位类型选择“管理岗位”
34.校级职务(按现任职):按实际填写。以教育局下发的任职文件为准。
《教师资格》
35.有多本教师资格证,所有的教师资格证全部录入。
36.按照教师资格证填写。若是没有教师资格证,填“无”,然后直接保存。其他各项均不需要填写。
《教育教学》
37.从2013年开始录入,每年分春季、秋季进行录入。
《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
38.要求录入2013年以来全部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和2013年前的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
《人选人才项目》
39.按教师个人实际填写。
《国内培训》
40. 从2013年开始录入培训学分不用填写。
41. 主要填写区县级举办的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网上培训、国培等,最好看好着证件填写。一证书一记录。
《海外研修》
42.按教师个人实际填写。
《技能及证书》
43.语言能力:至少填写一种汉语,或者再新增一项英语
44.证书信息:包括普通话证书、计算机培训证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等。按照证书上的内容填写。
《交流轮岗》
45.从2013年开始录入。
7.四川建设工程信息网 篇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连续十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众所周知,“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改变这种状况,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切入点,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其中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是推动此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在新农村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是第二生产力。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期,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以现代咨询信息化服务“三农”,是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无论从经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任务就是让政府掌握“三农”信息,让农民有更直接、更直观的渠道了解现代资讯,让农产品找到渠道商、消费者,让农村的自然、人文、习俗为大众所熟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工作重点和方向。广播电视对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来说,是他们了解外界、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有用的信息能够对生产起到很好的的指导作用,正确引导和帮助农民了解市场、认识市场、走向市场,必须向农民传递有效的农业经济信息,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广播影视部门更应该不辱使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做到创新思维、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舆论先行,入耳入脑,唤起民众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特别是资讯不对等、观念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的文明进步,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发展构建新型信息平台,是广播电视应当应尽的职责。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用现代化理念培育新型农民,用工业理念建设农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
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真正实行农村广播科学化管理,全面繁荣和促进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要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的要求,巩固完善已有成果,扩大覆盖范围,消灭盲区盲点,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探索把“村村通”工程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现代远程教育结合起来的新路子。
2基础
四川省幅员辽阔,素有“天府之国”美誉。地势东高西低,地貌以平原、丘陵、山地、高原为主,18个地级市、181个县市区,人口8000多万。
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5座,电视台15座,广播电视台152座,自办广播节目117套,电视节目203套;节目覆盖方式主要是直播星、有线电视、地面无线电视三种;目前近千万户群众主要收看无线模拟广播电视。全省共有调频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553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944座;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和无线数字地面覆盖,全省电视覆盖人口超过7000万。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和无线传入技术的发展,在未来无线数字领域的竞争将十分激烈。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已经建成省内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全省统一了技术标准,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地面数字电视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地区收看电视难的问题,整合了中央、省市县的相关资源,政府主导、公共服务、统筹资源,适应市场,加强了我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了我省广播电视传播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2012年底,全省已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用户20余万,预计在2015年将突破100万户以上,为建设“四川省广播电视对农服务数字电视信息传播平台”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目标
“四川省广播电视对农服务数字电视信息传播平台”是为了提高广播影视在新技术、新媒体不断更新形势下的竞争力,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产品,为农村建立一个融教育性、实用性、娱乐性于一体,提供最新科技、文化信息资源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知识和文化娱乐产品。同时,这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家电下乡”政策,把好的电子信息产品和技术送到农村,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从而实现信息惠农、信息富农的政策目标。
4功能定位
获取和利用信息的差距是当前城乡差距之一。农村居住分散,交通、通信不便,特别是偏远山区,信息十分闭塞。“四川数字电视多媒体信息传播平台”,正是从省情实际出发,着眼于缩小和消除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创新传播方式,推动农村信息化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不仅能收看近50套数字电视节目,还能通过“四川对农信息服务数字电视信息传播平台”收看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市场行情、实用技术、农业科技等需要的信息。这一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为我省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了重要手段,而且正在成为偏远农村信息获取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气象预警发布系统等也通过这一平台,直接入户,与农民实现了“零距离”接触,使农民由看电视变为用电视;同时还可以依托这一系统,开展各级政府远程视频接访,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现有农网的主要问题:
1、农民关心的问题采集难,发布难,共享难,查询难;
2、农民信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时效性,准确性难以满足;
3、“最后一公里”问题,即信息怎样入户,农民用得起,用得好;
4、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运营怎样实现可持续性。
建设“四川省广播电视对农服务数字电视信息传播平台”就是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要求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广播影视系统的资源优势,以区别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介的业态形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功效。其主要功能:
一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宏大工程中,掌握第一手农业情况,农村信息,农民需求;随着信息平台终端的入户,可以形成资料准确、内容详实的海量数据库,包括产业信息、资源、劳动力转移、区域动态等,形成对市场,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的客户终端群;
二是统一标准建设,统一标准维护,统一标准升级;一方面满足农民看电视、用电视的需求,让普通农户看得起用得着;另一方面也对延伸了广电基层队伍的功用,不仅是平台网络的维护员,还是平台信息的采集员。
三是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点对点、捆绑式地推送文化资源、广播影视节目、以及各类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同时,便于政府、市场对于特定区域的规划,引导,惠农富农;有利于区域内组织农户种植、养殖现代农畜产品,实现农业产业升级;有利于开拓现代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有利于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链。
四是可以精准延伸细化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政策、信息传递,充分发挥各渠道的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平台的建设运营特点是:政府支持,行业部门专业牵头,企业参与,市场运作。
5内容
“四川省广播电视对农服务数字电视信息传播平台”要面对着农民对生产、生活、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要满足农民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信息消费欲望。
从信息消费动力角度来看,服务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一是农业生产信息,如农产品和农资的市场供求、价格、贸易等经过分析、预测的有效信息;二是农民生活信息,如合理饮食与膳食营养、医疗卫生、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等信息;三是农村文化信息,提供与农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类科技知识、土地承包、财产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四是农村环境信息,如开发乡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为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提供科学的规划意见;五是农村管理信息,提供农村综合管理信息。六是满足农民群众对影视文化娱乐的需求。
比如在节目中开辟《信息窗》,定期向农民发布国内、国际上有关农业上的新技术、新信息,栏目中包括项目动态、市场行情、前景分析、供求信息等内容。及时地把农业科技、生产技能、农资产品、文化娱乐、党员教育、政策方针、法律知识等各方面农民需要的信息资源送到每个农村,在大屏幕上播映,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创建了科技文化信息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广播影视的资源优势,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建立形式多样的涉农服务信息数据库,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平台建设,有效推进农村科技、生产、文化领域的信息服务工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信息推送服务方向、内容、手段等需要进行战略性转变。
第一,由注重数量服务向注重质量服务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的信息服务首先注重的是服务质量。一是信息本身质量要高,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时效性和通俗性,要向农民提供对其生产、生活有帮助的有效信息;二是信息传递渠道质量要高,要保证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失真、不延误,要让农民能及时得到所需信息。
第二,由侧重生产信息服务向生产、市场、文化、生活等综合信息服务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综合性信息的开发与服务:一是要加强新农村知识仓库的建立,着力加强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加工,协调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二是要重视解决横向“信息孤岛”和纵向“网站雷同”的问题,加强信息平台的横向交流,实现网际之间的信息共享;三是开发农村社区信息共享系统,在农村社区内实现区域信息的共享。
第三,充分发挥广播影视多媒体的特色和优势,由单纯的信息产品服务向产品、培训、娱乐、综合服务等多种服务手段转变,让信息更直观、易学易懂,直接接收。一是要搭建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有效整合现有的公共网络、电话、电视、报刊杂志等服务渠道,着力抓好信息发布,扩大信息服务渠道和范围;二是要组建和培养农村信息员队伍,在农村基层打造一支能经常进村入户、对农民给予有效指导的信息员队伍,通过他们协助联络农户,探索和建立新农村信息传播模式,切实解决农村信息传播不畅的问题。在信息推送中不仅推送信息,而且还要通过培训、辅导等方式,帮助消费者使用信息,提升他们对信息的应用能力。
数字电视有别于传统电视最大的区别:
1、受众由大众变为分众,由群体变为个体
2、用户由单向收取变为广取
3、平等性和交互性是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型电视媒体最大的区别
4、对数字平台节目的提供者和生产者提出更广泛的要求
5、由于实现了互动,变任意时间都可成为黄金时间
因此,对节目设置、制作、都提出了相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更高和更广泛的要求。针对于我省数字传播平台,其节目的设置和制作以及播出及人员的配置,广告营销策略的制定等等,都应该有别于我台现有的电视节目的栏目设置和营销手段,力争打造一个有别于传统电视媒体的新型媒体,变电视为电脑,变遥控器为鼠标。既考虑广大农村人口现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经济能力,又能从实际出发,变繁琐于简单,操作方便,易学易懂,更加有利于广大农民朋友接受和接收。
其次,从节目内容来看,内容的形态是由内容的载体所决定的,而内容载体的性质决定了内容的表现形式以及创作形式。
另外,将内容传达到用户是有传输载体所决定,传输载体决定传播方式和终端接收方式。因此,新型电视媒体决定了传输和收受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图片,声画,更体现在互动性和参与性。
因此,根据现有数字电视达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可考虑以下节目设置:
1、传统电视节目设置如,影视剧场等等。
2、富媒体式电视节目设置:
具体板块设置可考虑信息类平台(农产品、农资产品、农产品交易、)咨询类平台(农业科技服务、科技培训、医药卫生)。变发布于参与,变告知于服务。其制作方式可多种多样。形式可为平面类、文字类、动画类、视频类。其与传统媒体最大不同在于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传播手段增大其发布的信息集成总量,在相关发布的信息平台下设立若干内容互为关联的信息子平台。(如农产品信息发布后台可增加相关农产品供应商,市场需求信息,运输交通,气候条件,未来农产品市场需求走势等等一系列相关子信息,实现电视向电视电脑的过渡,使农民朋友手中的遥控器变为电脑的鼠标,用简便灵活的操作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
3、互动设置:
这是有别于传统电视节目最为直接的区别。在信息和咨询发布的同时,增加反馈机制和互动机制,充分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另一方面也便于制作机构在第一时间掌握用户的第一手材料和信息,及时调整节目内容和监控收视效果。
6目前的进展情况:
四川对农信息服务数字电视信息传播平台在广泛听取了相关三农专家学者、涉农企业、农民以及对农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多种声音,整合各种观点,在利用广播电视基础资源基础上,整合其他媒介资源,形成“全媒体”的信息推送模式。一是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从而形成多种媒体表现手段;二是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进行业务融合;三是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移动网络以及互联网络,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触摸屏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对农综合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在省广电局、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对农信息服务数字电视信息传播平台已经试播成功,推送出“川广天地影苑”、“天地信息”、“视点”等栏目,自办节目已初见成效。
四川省广播电视对农服务数字电视信息传播平台积极争取省农委、省农业厅等部门的支持,主动与新华社、农科院联系,建立了资源信息共享共赢的战略合作同盟。按照“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借力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做好前期开发运用基础工作,逐步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广播电视对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并按步骤积极有序推进对农综合信息服务工作。
1、与省农业科学院战略合作
省农科院是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农业技术权威研究机构,经过双方多次沟通洽谈,就平台合作达成了战略意向,在专家顾问团队、网站链接、《农科苑》栏目、对农服务热线、农业发展大联盟等事项达成了合作共识。
2、推动文化富农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联合新华社、农科院倾力打造的新媒体专业对农服务电视节目《新农天地》,已于2 0 1 3年10月28日在平台上线(试运行)。开办了《新华视点》、《农科苑》、《农资快报》、《天地风云》等八个栏目,深受农民朋友喜爱。
3、对农服务热线(962511)
平台申请了对农服务热线,计划建设呼叫中心,为农民朋友和涉农企业提供各类涉农咨询服务,通过人工或语音的服务方式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民朋友和涉农企业所提出的问题。
2013年10月22日,四川省广播电视学会同意设立“四川广播电视对农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依托四川省地面数字电视,开展广播电视对农信息服务的相关业务。初步形成了平台的发展战略。
平台建设思路:基于四川省广播电视基础资源打造全媒体模式下的农业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
平台宗旨: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怀农村工作者;教农学技、助农增收,搭建城乡沟通的桥梁。
平台理念:联合涉农部门和媒体做内容,为三农服务;搭建城乡沟通桥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平台定位:专业定位,大众视角;权威态度,信息管家;城乡互动,通俗实用。充分体现权威性、普及性、实用性、时效性、大众化、平民化。
发展愿景: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整合资源、沟通城乡、构建权威实用的农业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
四川省广播电视对农服务数字电视信息传播平台以“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怀农村工作者”为根本宗旨,以“教农学技、助农增收、城乡互动、富足三农”为主要任务,搭建城乡沟通的桥梁,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随着四川省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一个崭新的、专业的、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对农信息服务平台将为四川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8.四川建设工程信息网 篇八
开江县电化教育工作起步于1978年。在电化教育“七五”规划、“八五”规划、“九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数十个,曾经是全省表彰的12个电化教育先进县(市)之一。2002年5月,开江县被四川省政府列入首批县级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是惟一的一个农村县。为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我县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我们在2002年秋季至2003年春季期间开展了一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目的是通过本次调查,获取我县中小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以来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开发的潜力,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调查的内容、方法和对象
我们集中调查了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②硬件配置;③软件建设;④教师信息技术现状与培训。共涉及68个问题。采取了自编书面问卷、座谈、抽听随堂课、抽查学校信息技术档案资料等方法。我们将中心校、完小以上的学校共计57所中小学校的领导、教师(45岁以下)、学生(小学三年级以上)作为研究对象。涉及高中、职高8所(其中省重点高中、重点职高中各1所,农村高中4所,农村职高2所),初中16所(其中镇初中3所,乡初中13所),小学33所(县城小学2所,乡、镇中心校21所,完全小学9所)。发出问卷1200份(其中:中学教师300份,中学学生500份,小学教师250份、小学生150份),实际收回问卷1152份(其中:教师525份,学生627份),有效问卷1152份。问卷的收回率为96%,有效率100%。
二、调查结果
各中学、完小、乡镇中心校都建起计算机网络教室,每个教学班都有“两机一幕”或“三机一幕”,不少学校建起了多媒体演播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接收站,个别学校还建起了校园网络、校园电视台。整体而言,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建设,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总投资近3193.3万元。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学校100%。
(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开展
1.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认识
首先是对信息技术教育概念理解方面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般中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概念的把握还不全面,回答基本正确的高中教师占93%,初中教师占76%,小学教师占81%(其中城镇小学教师占95%,山区小学教师只占5%)。关于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概念的了解的调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高中生、初中生采用问卷的方式;小学生(高年级),采用询问的方式。统计结果如表1-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概念有所了解,小学、初中学生则稍差。
我们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看法”也进行了调查统计。在客观条件已经达到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关键的因素要看学科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效果的认识如何,表1-2、表1-3分别为一般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效果的看法统计。
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有关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措施(领导分管、上级检查、发展规划等)和相应的鼓励政策,是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法宝。我们从教师和学校领导两方面的调查对象分别进行了调查统计(表1-4)。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工作人员的积极和工作态度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对他们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好的评价也是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认可或肯定。表1-5、表1-6分别为其工作态度和地位的调查(以学校为单位)。
校园网的建设情况如何,首先决定于领导、教师对校园网的认识和所持的态度,表1-7是关于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校园网络建设的看法的统计。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建校园网目的明确,思路清晰,不是盲目赶时髦,追求达标等,对校园网建设持认可态度,认识到了其潜在作用,对校园网能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充满信心。相当一部分领导、教师也清醒认识到在建网的同时,师资队伍和资源库建设必须跟上,否则会严重影响校园网的整体效益。
2.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运用常规电教媒体教学和运用计算机的教学两个方面。调查统计显示,运用常规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录像等)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学校,县城高完职中占100%;农村高完职中占66%;初中25%;县城小学占60%;农村小学30%。
运用计算机教学又分为计算机课教学和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统计表明,57所中心校都已对所有学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计算机课程的开设率与学校有微机室的比例率相一致,即城区高完职中100%,平均每位学生1.4节/周;农村高完职中为100%,平均每位学生1节/周;农村初中为100%,平均每位学生0.7节/周;县城小学100%,平均每位学生1节/周;农村小学为100%,平均每位学生0.45节/周(含村小学生,村小学生1~2个月到中心校或完小上半天微机课)。开展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校比例如表1-8所示。
对各学科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统计所采取的统计方式是:每个教师某学科在一学期内有一次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该教师即为该学科统计之列。为了统计更加真实和准确,我们抽查学校信息技术档案、教师备课笔记、教案等资料,而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涵盖时间没有作为统计的参考因素。表1-9是学科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统计。
受观念或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用于课堂仍存在一些阻力。表1-10是教师不喜欢使用信息技术的原因的调查统计。
信息技术课是要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应包含电子、通讯、计算机和网络。为此,我们对中小学生所感兴趣的课程内容采取问卷和座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11所示。
3.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课程教育相比应更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信息技术包罗万象,应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有用的知识,迅速提高动手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我们对中小学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技能,采取了以问卷、座谈和实地抽检相结合的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如表1-12所示。
(二)硬件配置
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装备一直是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因此,仪器设备的现有状况也是这次调查统计的重点内容。所调查的中小学校均有幻灯机、投影仪,其他设备情况如表2-1~2-3所示。
校园网络建设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机硬件设备又是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的物质基础,其情况如何将是影响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对校园网建设的基本情况作了调查统计。从表2-4中我们发现,7%的学校拥有了中等规模的计算机设备,5.4%的学校校园网正在建设之中,也拥有了一定规模的计算机设备。但建有校园网的学校所配的计算机比较落后,并且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另外,我们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专项经费进行了调查统计。统计表明,中小学校用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经费有78%的学校为自筹,22%的学校为上级拨款;有83%的学校将这些资金用于硬件建设。近年来用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投资总计超过3193.2万元(其中硬件3081.9万元,软件111.3万元),而高中用于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已占学校经费投资的53%,初中用于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已占学校经费投资的12%内,小学为经费投资的35%。
由以上统计可见:①信息技术设备的配备情况,学校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就多媒体演播室而言,城区高完职中有多媒体演播室的学校为100%,农村初中为11.8%,县城小学100%、农村小学竟为15%。调查发现,条件好的学校已构建起了“三网合一”的校园网络,学生、教师能直接用ADSL接入互联网,各学科能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与学;而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当时为建计算机网络教室(部分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已瘫痪)负债累累而无法自拔,何时能改造计算机网络教室还不确定。②传统的电教设备与计算机相比在学校的配备率很高,如有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的学校所占百分比为100%,初中、小学也占较高的比例。
【四川建设工程信息网】推荐阅读:
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本)08-08
四川省建设工程天府杯10-04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09-30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和谐繁荣四川08-21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07-25
四川重点项目-康养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09-23
四川重点项目-现代核桃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06-28
2011年四川省旅游景点门票信息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