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痤疮的治疗方法

2024-10-17

寻常痤疮的治疗方法(精选7篇)

1.寻常痤疮的治疗方法 篇一

内服药:

①维A酸类:如异维A酸(泰尔丝)或维胺脂;(异维A酸(泰尔丝)或维胺脂适用于结节囊肿型痤疮,副作用也比较多,如血沉快、肝酶升高、血脂升高、血糖升高、血小板下降、妊娠服药可致自发性流产及胎儿发育畸形等等)

②抗生素:如四环素、盐酸咪诺环素;

③性激素:如已烯雌酚或口服避孕药,如达英-35;

④抗雄性激素:如螺内酯;

⑤中成药:如丹参酮胶囊,美诺平颗粒。

注:对中重度痤疮患者,可内服药物,切记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外用药:

①维A酸类:如达芙文(阿达帕林凝胶),维A酸软膏(迪维霜),异维A酸软膏;

②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③消炎类:如班赛(过氧苯甲酰),莫匹罗星膏(百多邦),夫西地酸膏。

粉刺型座疮:外用维A酸类药膏,对此类型治疗效果较好。推荐第三代维A酸达芙文(阿达帕林凝胶)【①因其光敏性,所以只能在晚上使用。②先局部点涂一两颗症状座疮,试用几天,确定无不良反应,方可使用,但不可全脸涂抹,正确的操作手法是点涂症状座疮。③如果产生过敏或严重的刺激反应,应停止用药。】

2.寻常痤疮的治疗方法 篇二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4~35岁患者, 性别不限, 符合寻常痤疮诊断标准[1]。排除: (1)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聚合痤疮; (3) 2周内局部使用过治疗痤疮药物; (4) 4周内系统使用过抗痤疮类药物; (5) 有内脏疾患者。将筛选后的60例门诊寻常痤疮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30例,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14~34岁, 病程3月~8年, 平均3.2年。对照组30例, 男15例, 女15例, 年龄15~35岁, 病程5个月~7年, 平均2.8年,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解毒痤疮丸 (江西汇仁制药公司生产) 6 g/次口服, 3次/d, 同时每3 d做中药面膜 (暗疮消炎软膜, 广州嘉洲樱花化妆品公司生产) 治疗一次, 具体方法是清洁皮肤后, 用温水把中药面膜30 g调成糊状, 均匀外敷面部, 30 min后除去, 洁净皮肤。对照组每3 d做中药面膜治疗一次。两组患者囊肿较大者行电离子烧灼开窗治疗。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并于第2、4周随访1次, 记录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等皮损的变化。同时告诫患者少吃或不吃辛辣、多脂、多糖饮食, 避免油腻化妆品。

1.3 疗效评价

以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的数量多少进行评价。基本痊愈:皮疹总数减少90%以上;显效:皮疹总数减少60%~89%;有效:皮疹总数减少30%~59%;无效:皮疹总数减少30%以下。基本痊愈加显效百分数合计为有效率。

2 结果

治疗组30例经4周治疗, 17例基本痊愈, 10例显效, 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 6例基本痊愈, 12例显效, 有效率60.0%。经统计学处理χ2=10.04, 0.01<P<0.05, 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及皮损消退情况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组30例患者中, 4例出现轻度腹泻, 大便次数较平时多1~2次, 呈稀糊状, 2例胃部不适, 症状较轻, 均在服药2~3 d左右出现, 不影响继续治疗, 停药后消失。治疗组15例患者治疗前、后行肝功能检查均正常。

3 讨论

寻常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慢性毛囊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 多发生于面部, 也见于胸背部, 影响美容及生活质量。其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与皮脂产生过多, 毛囊口上皮角化过度及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增生有关。中医称痤疮为肺风粉刺, 认为其病因为肺经淤热、脾胃积热、素体阳盛, 复加饮食辛辣, 肥甘厚味, 郁久化生湿热, 上熏颜面, 复感风邪而发病。解毒痤疮丸成分为大黄, 连翘, 黄芪, 赤芍, 桑白皮, 枇杷叶, 牡丹皮, 甘草等, 大黄, 连翘, 黄芪清热解毒, 赤芍凉血化瘀, 桑白皮, 枇杷叶, 牡丹皮清肺热。同时配合局部中药面膜治疗, 方中黄柏、二花、薄荷、珍珠粉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燥湿、祛斑生肌等作用, 使药物直达病处, 起到清洁、去脂、消炎作用。笔者的观察显示, 解毒痤疮丸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 总有效率90%以上, 对脓疱和囊肿皮损, 痊愈+显效达到92.3%及58.8%, 特别适用于脓疱为主要表现炎症性痤疮, 见效快, 效果好, 且不良反应轻微, 患者耐受性好。两者联合治疗寻常痤疮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摘要:目的 观察解毒痤疮丸联合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0例采用解毒痤疮丸联合中药面膜治疗, 疗程4周, 并与对照组30例中药面膜治疗对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 对照组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1<P<0.05) 。结论 解毒痤疮丸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寻常痤疮,解毒痤疮丸,面膜治疗

参考文献

3.50例寻常痤疮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篇三

【关键词】寻常痤疮;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31-01

在青春期阶段,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病症,主要表现有粉刺、结节、瘢痕、丘疹以及脓包等,多出现在身体的面部、背部及胸部等皮脂腺分布较广的部位。当前,寻常痤疮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很多病人因为害怕服用西药会产生不良反应,而不敢长期服用,通过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很快见效,而且基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5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寻常痤疮治疗的50例病人,其中男性病人20例,女性病人30例,年龄集中在15岁到47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23.9岁,病程从2个月到6年不等。对于皮损程度的划分共有4个登记,其中轻度皮损病人11例,中度皮损病人28例,重度皮损病人9例,极重度皮损病人2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皮肤病及性病学》(王光超主编)中的相关标准。

1.3 病情分度标准 根据Pillsbury分类法,按照皮损发生的部位、出现数目的多少以及具体形态,把寻常痤疮划分为四种程度:① 轻度痤疮:出現炎性丘疹的数目较少(少于24个),散发,黑头粉刺由散发到多发;② 中度痤疮:出现炎性丘疹的数目较多(超过25个),有可能存在群集,也有可能在轻度痤疮的基础上有丘浓疱疹出现;③ 重度痤疮:在中度痤疮的基础上出现炎性结节,多出现于身体的面部、胸背部以及颈部位置;④ 极重度痤疮:在重度痤疮的基础上出现囊肿,有可能形成疤痕,多出现在身体的上半身位置。

1.4 穴位埋植中药浸泡羊肠线

1.4.1 制备药线 选取质量合格的大黄、栀子、茯苓、金银花、黄芩、泽泻、连翘、丹皮、生地与白芷各20克,清洗干净并烘干后混合装入磨口瓶中,使用75%浓度的酒精浸泡三十天,取出后过滤出药液,经过灭菌处理后留作备用。把医用羊肠线剪成2厘米,放入药液中浸泡30天以上,直到羊肠线的颜色同药液的颜色相近为止。

1.4.2 取穴 基本穴位为曲池、肺俞、足三里、灵台以及天枢。如患者为脾虚湿盛型,则增加阴陵泉与丰隆两穴;如患者为胃肠湿热型,则增加中脘穴;如患者为肾虚型,则增加肾俞穴。每次治疗时均采取单侧取穴,然后左右交替使用。

1.4.3 操作方法 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后,把药线与穿刺针管的前端相连,然后对准所选择的穴位在迅速透皮后以较慢的速度进针,得气之后慢慢推动针芯并退针管,把羊肠线留置于穴位中。

1.5 内服中药 自制消痤汤药作为治疗的主要药方,药方成分:20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黄芩以及15克丹皮,根据具体症状进行适量的增减,如果病人有便秘情况则增加大黄,有湿热情况则增加泽泻与茯苓等,有肾虚情况则增加菟丝子与枸杞子等,有结节囊肿情况则增加牡蛎与白芷等。每月要服用药品一周。

1.6 挑刺拔罐 选择一侧位置的大肠俞、肺俞以及胃俞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首先使用注射针头进行挑刺,然后在先前挑刺的位置进行拔罐,20分钟以后起罐,对拔罐位置进行清洁后以创可贴覆盖,对两侧位置的穴位进行交替使用,频率为每周两次。

1.7中药面膜 面膜的药物成分包括: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赤芍、皂刺、石膏、连翘、黄芩、白芷、黄柏、丹参以及当归等等,对以上药材进行研磨,直至成细末状,使用过400

目筛筛过,在恒温8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灭菌处理,2小时后取出备用,在使用时取适量药末与白蜜、白醋混合拌匀后即可使用。使用之前需要先对皮肤进行清洁,使用75%浓度的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通过痤疮针以及真空拔罐器对粉刺以囊肿里存在的皮脂进行清理处理,然后把中药面膜覆盖于面部位置,外敷半小时后取下,用清水清晰干净面部,涂抹少量营养霜即可,频率为每周三次。

1.8 耳穴刺激 选择耳穴的内分泌、肺、面颊以及肝等作为主要穴位,具体症状进行适量的增减,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使用王不留行籽对耳穴进行贴压,每个穴位每次需要按压一分钟,频率为每天三次,压力需要在能够承受的耐度之内,对两耳交替进行贴压,更换频率为五天一次。

1.9 疗效标准 根据相关文献,划分为四个判定等级:① 痊愈:出现的炎性皮疹均消退,没有再出现新的皮疹。② 显效:出现的炎性皮疹的消退范围超过百分之七十,没有再出现新的皮疹。③ 好转:出现的炎性皮疹的消退范围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七十之间,出现少量的新发皮疹。但是炎性反应较为轻微。④ 无效:出现的炎性皮疹的消退范围低于百分之三十,或者没有发生变化。

2 结果

疗总有效率达100%,有27例病人痊愈,占54%,有14例病人显效,占28%,有9例病人好转,占18%。

11例轻度皮损病人中有7例痊愈(63.6%),3例显效(27.2%),1例好转(9.1%);28例中度皮损病人中有17例痊愈(60.7%),7例显效(25%),4例好转(14.3%);9例重度皮损病人中有3例痊愈(33.3%),3例显效(33.3%),3(33.3%)例好转;2例重度皮损病人中有1例显效(50%),1例好转(50%)。

3讨论

中医学领域内,治疗寻常痤疮有很多种方法,但是研究发现,通过综合疗法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一方法。通过穴位埋植中药浸泡羊肠线、内服中药、挑刺拔罐、中药面膜以及耳穴刺激等5种方法进行治疗,与内治相配合,能够标本兼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中广为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会亮,李彦锋,彭希亮,杨素玲,王向英. 克林霉素凝胶联合姜黄消痤搽剂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 2011(04)

[2] 李灿新,成改霞,蔡东华,李灿东,闵莉. 寻常痤疮分级与辨证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医药学刊. 2006(11)

[3] 许惠玉,陈志伟,牛建昭,邹宇,孙勇伟,彭波. 赤芍总苷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对线粒体膜电位和Ca2+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16)

4.去痤疮的有效方法 篇四

2、物理疗法:面膜倒膜、按摩、离子喷雾、超声喷雾。这是如何治疗痤疮比较好的方法。

3、外用药疗法:可外搽复方硫磺洗剂、0.5%氯霉素或洁霉素酊、0.01%维甲酸、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商品名:必麦森)、2%酮康唑洗剂。

4、食物疗法:

白芷芦荟膏:白芷、芦荟、白凡士林、醋各适量,先将白芷水煎2次,然后浓缩取其汁适量,在里面加醋和白凡士林适量,再将芦荟研成细粉,加入拌匀即可。用温水将病灶部位洗净,将调制的汁液涂抹在患处,这种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5.跟师吴华强教授治疗痤疮心得体会 篇五

赵黎

痤疮俗称青春痘,好发于颜面及背部,是一种损美性毛囊皮脂腺的自限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特征性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部分患者遗留有色素沉着、萎缩或增生性瘢痕。吴华强老师是安徽中医学院知名教授,安徽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发表数十篇论文。吴师造诣深厚,博采众长,主攻研究中医藏象学说、气血学说,擅长从整体调治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妇科疾患,其中对痤疮的治疗也较有特色,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受益良多,兹将吴师治疗痤疮经验小结如下:

案1:潘某,女,23y,2013年11月12日就诊。

主证:自13岁起痤疮,呈干性,色淡。今年10月下旬,出现脸部脱皮。平日喜食辛辣,近日来有些腹胀,舌微红,脉滑。中医辨证:痤疮之风热蕴表,挟有痰湿,又素有肺热。治则治法:疏风清热,祛痰行气。

处方:荆芥10g、防风10g、陈皮10g、黄芩6g、金银花10g、薄荷8g、地肤子20g、白鲜皮20g、炙杷叶15g、浙贝15g、连翘10g、生甘草4g。

按:患者感受风热之邪,其性炎上,多犯上部,致局部皮肤气血郁闭,日久渐成痤疮。患者又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热郁肺经,肺主表,外合皮毛,则致肺卫失宣,皮毛被郁。《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故用荆芥、防风疏风散邪,金银花、连翘、薄荷解表清热解毒,黄芩清泄肺热,白鲜皮、地肤子清热除湿,祛风止痒,枇杷叶降逆肺气,浙贝清热化痰,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共奏疏风清热,祛痰行气之效。

案2:田某,女,24y,2013年11月12日就诊。

主证:今年六、七月用化妆品后,面部过敏,先起小白粒状,后出暗红色疹,内有脓液,局部发痒,曾服内服消炎药与外搽药,“连翘败毒丸”、“丹参酮”。自九月份至今,近两月月经未行,上次月经自觉量少,未有痛经。舌脉尚正常。中医辨证:痤疮之风热犯表,气血不通,血分有热。治则治法:清泻肺热,疏风消疹祛痘,行气活血。

处方:地肤子20g、白鲜皮20g、金银花10g、连翘10g、荆芥10g、防风10g、当归10g、白芍8g、川芎6g、陈皮8g、丹参8g、生甘草4g、天花粉20g、白芷15g、浙贝15g、夏枯草15g。

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面体病诸候》云:“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患者过度使用化妆品,致毛孔被堵塞,玄府不通,发为痤疮;又见血分有热,气血凝滞,致月经不行。《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肺风粉刺,此病由肺经血热而成。……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吴师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奏清泻肺热,疏风消疹祛痘,行气活血之功。

案3:任某,女,24y,2013年11月19日就诊。

主证:近三个月来易起粉刺,口舌易生疮,面色无华,易疲乏,易做梦,胃纳佳,二便正常。近两月来月经量少,质稠,舌脉尚可。中医辨证:痤疮之血虚血滞证。治则治法:养血调血,益脾安神。

处方:熟地10g、白芍8g、当归8g、川芎6g、太子参10g、茯神10g、酸枣仁10g、白术8g、木香8g、陈皮8g、丹参8g、白芷12g、桂枝8g、生姜6g、大枣8g、炙甘草4g。

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面体病诸候》云:“此由肤腠受于风邪,搏于津液,津液之气,因虚作之也。”患者阴血不足,不能滋养肌肤,易为外邪所伤,又见虚火上攻颜面,而发为痤疮。痤疮病情日久不愈,使气血郁滞,经脉失畅。研究表明,部分女性患者在痤疮发作时,常伴有月经失调,说明与冲任失调有关[1]。治当养血调血,益脾安神。方中采用归脾汤,酌加行气活血之陈皮、丹参、川芎等,疏风散邪之白芷,调和营卫之桂枝与白芍,生姜与大枣。

案4:徐某,女,22y,2013年12月8日就诊。

主证:4个月来面部起痤疮,素日便秘,2-3日一行,有时不成形。口干欲饮水,少气乏力,纳少,多梦。近一年余月经时有推迟,间有血块,色、质、量尚可。舌淡,苔稍白腻,脉稍虚沉。中医辨证:痤疮之气血不足,风邪蕴表。治则治法:益气健脾除湿,行气疏风。

处方:黄芪20g、太子参15g、茯苓、茯神各15g、白术10g、丹参10g、当归10g、陈皮8g、砂仁8g、神曲15g、炒二芽各15g、川芎8g、白芷8g、荆芥10g、防风10g、地肤子20g、白鲜皮20g、麻子仁20g、莱菔子10g、炙甘草4g。

按:《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则湿,乃生痤疮。”体内之湿多由脾虚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所导致,故见少气乏力、纳少多梦、月经后期、舌淡苔白腻、脉稍虚沉。又有研究表明,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均上行于面部,若各种原因致邪滞胃肠,循二经上行于面部,郁聚于毛孔则发痤疮,且多伴有便秘症状[2]。方中采用益气健脾,养血活血,行气祛湿之黄芪、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川芎等;又配疏风止痒的荆芥、防风、地肤子、白鲜皮等;以及消食泻下的神曲、炒二芽、麻子仁、莱菔子等。共奏益气健脾除湿,行气疏风之效。

综上,根据痤疮的不同证型与病因病机,包括风热外袭、肺经郁热、邪滞胃肠、痰湿内阻、血虚血滞、冲任失调等,吴师均能因证施法,灵活遣药组方。

参考文献:

6.寻常痤疮的治疗方法 篇六

1寻常座疮治疗中可供选用的抗菌药物

一般来讲, 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过氧化苯甲酰、克林霉素类、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喹诺酮类等都有效, 而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疗效有限。对于轻度的寻常痤疮可考虑过氧化苯甲酰作为一线治疗抗菌药物[1]。

抗菌药物中首选的药物当属四环素类抗生素, 如盐酸四环素、氧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等。这些抗生素治疗寻常痤疮效果非常好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类药物中首选者应是多西环素, 因为米诺环素效果不好, 且其价格是同类药物中最贵的。其次应选用的抗菌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其中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应是首选。但痤疮丙酸杆菌对红霉素耐药者不断增多, 且与克林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因此大环内酯类只适合四环素类不能耐受及有禁忌的患者 (如妊娠和哺乳妇女) 。大环内酯类中首选的应是阿奇霉素[5], 罗红霉素也可选用[6]。第三, 可选用的为克林霉素。该药虽然有效, 但由于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因艰难梭状芽孢杆菌过度生长而致胃肠道菌群失调, 导致伪膜性肠炎) , 使用该药的患者5%~20%发生腹泻。第四, 磺胺类抗菌药物中可选用的有复方磺胺甲恶唑。但是, 由于该药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高 (3%) , 应用受到限制, 除非其他药物耐药时可使用, 或者可作为三线药物使用。第五,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选用。由于这类药物在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因此国内目前规定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且这类药物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 耐药菌逐年增加, 在寻常痤疮治疗中的情况也是如此。目前仅见日本有左氧氟沙星治疗寻常痤疮有效的报告[8], 其他国家几乎没有类似报告。目前发现那氟沙星 (nadifloxacin) 治疗寻常痤疮报告较多[8,9,10,11], 国内的皮肤科临床医生有必要进行类似的临床研究。另外, 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和甲硝唑也有良好效果[12]。

2抗菌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的机制问题

抗菌药物治疗寻常痤疮的主要机制仍然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 但不同的抗菌药物其机制有所不同。有时抗菌药物治疗后痤疮丙酸杆菌数量的减少并不与临床有效性呈正相关, 特别是有些抗菌药物是通过非抗菌作用而发挥治疗效果的, 如抑制细菌脂酶、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细菌的脂酶及干扰细菌的免疫反应而发挥抗寻常痤疮的作用。其中包括直接的、剂量相关的抑制淋巴细胞有丝分裂, 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减少致炎细胞因子 (如TNF-α、IL-1、IL-6) 的分泌, 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 抑制白细胞趋向性, 降低补体蛋白C3的活性, 调节α-MSH (仅见于米诺环素使用时) 等。如果抗菌药物在亚MIC时仍然观察到临床疗效, 就提示是非抗菌作用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3安全性与耐受性问题

四环素类抗生素一般耐受良好, 但有胃肠不良反应, 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 因此, 8~12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使用。多西环素还可引起光敏感反应 (反应的严重性取决于剂量、UVA强度以及皮肤类型) 。米诺环素的不良反应虽然少见, 但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狼疮样综合征、免疫性肝炎、关节炎、甲状腺炎等) , 因此仅在多西环素无效或不能耐受情况下的第二选择。

大环内酯类中的阿奇霉素口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仅疗效好, 而且不良反应也比较少。除了多西环素以外, 我院在临床上使用阿奇霉素较多。

4剂量问题

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的剂量一般为100~200mg/d, 四环素和氧四环素的剂量为1g/d。阿奇霉素0.5g/d, 罗红霉素0.15g、bid。剂量过低影响疗效, 同时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则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使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降低。

5疗程问题

根据临床经验, 口服抗菌药物一般疗程为3个月, 同时可视疗效、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等延长治疗时间。临床上见到患者寻常痤疮治疗效果不佳时, 大部分原因就是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差所导致的。皮肤科临床医生应重视这个问题。

6联合用药问题

由于寻常痤疮的发生与发展常与多种因素有关, 因此药物治疗也应是采取联合药物疗法。医生可根据痤疮的类型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药物组合。一般来讲, 外用维甲酸是基础的治疗药物, 在此基础上, 丘疹型和脓疱型痤疮可加用抗菌药物外用或口服;结节型和聚合型痤疮等严重痤疮可再加用过氧化苯甲酰膏剂;而对于女性寻常痤疮患者还可加用抗雄性激素药物 (如安体舒通等) 。需注意的是, 口服和外用抗菌药物不宜同时应用, 因这样做并不会有额外的治疗益处, 甚至有增加痤疮丙酸杆菌耐药的可能性。

7维持治疗问题

为了避免痤疮复发可考虑维持治疗, 外用维甲酸是维持治疗的理想药物。维持治疗也应视个体差异性而定。为了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性, 如有必要可在维甲酸外用的基础上加用过氧化苯甲酰膏剂。

7.寻常痤疮的治疗方法 篇七

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观察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血疗法配合中药自拟方加味﹙苦参12g、地肤子15g、蛇床子15g、白鲜皮15g、紫花地丁15g、虎杖10g、陈皮12g﹚内服的方法治疗寻常痤疮67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7例,占40.3%;显效21例,占31.3%;有效16例,占23.9%;无效3例,占4.5%。总有效率为95.5%;结论: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

【关键词】:自血疗法;中药;寻常痤疮

【中图分类号】R758.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074-02

寻常性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疮或结节,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且此病病程缠绵,往往此起彼伏,新疮不断继发,有的可迁延数年,是影响颜面美容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从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寻常性座疮6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系我院针推科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4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者42岁,最小者15岁,平均20.5岁;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3个月,平均1年。

1.2 诊断标准[1]

①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男、女;②皮肤损害多见于前额、面颊及下颌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③典型的损害多呈黑头粉刺样,炎性丘疹,色红,顶部出现小脓疱或囊肿、结节与瘢痕等,常以某一型损害为主,也可多种损害并存;④炎性反应明显时常伴轻微瘙痒或疼痛,反复难愈;⑤[眶周围常不受累。

1.3 纳入标准 凡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并能坚持治疗3个疗程的患者;并排出酒渣鼻、特殊类型的座疮、颜面播散性狼疮等,即纳入本组治疗范围。

2 治疗方法

2.1 自血疗法 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肘中静脉区常规消毒,用5ml的注射器,6号针头抽取肘静脉血4ml。(位选足三里(双)、曲池(双),以上四(常规消毒,将针头垂直刺入(位,待有酸胀感时,每(注入静脉血1ml后退针,按此针[片刻。隔日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天,然后行第二疗程治疗,三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禁用任何化妆品,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和饮酒。

2.2 中药 采用自拟方加味,药物组成:苦参12g、地肤子15g、蛇床子15g、白鲜皮15g、紫花地丁15g、虎杖10g、陈皮12g。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其中肺热型加枇杷叶、桑白皮、黄芩、各10g,生地黄、连翘各15g,生甘草6g;脾胃湿热型加茵陈、苏子、土茯苓、蒲公英各10g,白花蛇舌草30g,生甘草6g;热毒血瘀型加桃仁、红花、丹皮、生地黄、象贝母、龙胆草各10g,生甘草6g。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

①痊愈:皮损全部消失,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疹出现;②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偶有新疹出现;③有效:皮损消退30%以上,仍有新疹出现;④无效:皮损消退<30%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愈27例,占40.3%;显效21例,占31.3%;有效16例,占23.9%;无效3例,占4.5%。

4 讨论

寻常性痤疮是青春期的常见病,西医认为是由于性腺成熟内分泌增加,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厌氧的痤疮棒状杆菌感染而致; 祖国医学认为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病程缠绵,旧疮刚愈,新疮又生,本病由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或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等原因引起的。血液中含有丰富营养、激素和免疫抗体等物质为刺激因子,调节自身免疫,产生抗体而起作用,故自血疗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自血疗法调解人体内分泌,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气血运行通畅,能改善病变局部的新陈代谢。自血疗法不光是有近期疗效,长时间的刺激(位,通过经络传导调理脏腑气血。曲池(可治疗头面部疾病,同时曲池还是治疗皮肤病的经验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起于面部,具有调整脾胃功能,燥湿化痰。中药治疗是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自拟方中诸药合用,具有清肺泻火解毒,健脾利湿,凉血化瘀消肿,祛风止痒之功,并且能够针对不同患者进行辩证的治疗,治疗起来既能把握寻常痤疮总的病因病机,还能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进行加味治疗,做到有的放矢。两者协同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对反复发作的、脓疱、囊肿与瘢痕的寻常痤疮,两者配合治疗有效提高治愈率。

通过本组临床观察,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寻常性座疮明显改善症状,两者合用标本兼治,效果显著,是治疗痤疮的一种有效方法。治疗期间调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等清淡素食,保持心情愉快,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4-1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S].(第三辑)1997,89-90.

[3]皮先明.冬病夏冶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学信息,2002,(8):75-76.

上一篇:宁波的第一场雪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我不怕冷》含反思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