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50字

2024-07-07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50字(精选12篇)

1.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50字 篇一

8月,我读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从中我获得了智慧地解决问题的启发。

《汤姆・索亚历险记》写的是一个叫做汤姆・索亚的孩子,他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可是他的家人管的他很严,总是不让他出外玩耍,还不让他随意触碰家里的物品,而汤姆并没有为此而烦恼,而是在家人外出时邀请朋友来家里玩耍,或是通过铁杆偷偷地爬出去,他用智慧来解决了这个难题。有时候家人为了刁难他,让他刷墙,汤姆就会让朋友过来帮忙,一起完成这些难题。朋友们从中也对汤姆的聪明才智加深了印象。

汤姆有两个朋友和他一样喜欢去历险。他们三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出发,不知道过了多久,三个孩子来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发现有人,立即躲在石头后面,亲眼目睹了杀人过程。他们三人一刻也不敢逗留,立即上船回家了。回家后,大家都知道有人死亡,在法庭上,杀人者指责别人行凶,汤姆勇敢地站出来,指出杀人的是他,就这样,汤姆立了大功。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我尤其喜欢“历险”这一部分,当我读到惊险一幕时,我不禁拍案称绝。汤姆的历险让我有了一个3D的立体印象。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个启发,要勇敢正直地面对问题,要友善宽容地对待朋友,才能获得友情。

2.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50字 篇二

关键词:绝对小孩 成人世界 儿童本位

作品就像人一样,有的见过多次还记不住,有的匆匆一面却永生难忘——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就是一部让人读时赏心悦目,读完过目不忘的作品,虽然它的姐妹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生活厚度、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更胜一筹,但《汤姆·索亚历险记》自有其独特价值,正如评论家所言:“马克·吐温以汤姆其人为底本写出了这个具有普通性特征的男孩,并且在描绘的过程中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将他自己置于这个孩子的心目中。这种真实性,使这本书出版一百年来一直魅力不衰。”[1]

《汤姆·索亚历险记》发表于1876年,描写南北战争前一个小镇上男孩汤姆·索亚不满枯燥的生活环境、追求冒险生活的故事。马克·吐温用对比的手法,把生气勃勃的儿童心理同陈腐刻板的生活环境加以对照,小市民的庸俗保守、枯燥无味的死读书、虚伪的宗教仪式、催眠一般的牧师布道等等,这一切都叫汤姆感到厌恶。小说通过汤姆在课堂上的“捣乱”、在教堂里的恶作剧和最后幻想当强盗等情节,奚落了当时儿童教育的清规戒律。作品对儿童的心理世界描写得细致真切,一个绝对小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什么是小孩子?或者什么是儿童,这听起来似乎像是个愚蠢的问题,答案当然很显然,“儿童经常被看作是成人的较小的较弱的版本——更具依赖性,缺少知识、竞争力,没有完全社会化也不善控制情绪。”[2]这样使用负面意义的词语的描述使得人们只注意到儿童所缺乏的能力,忽略了儿童所具有的成长的巨大潜能。而马克·吐温认为儿童的生命体中蕴含着成人生命所不能替代的人生价值,并将这一观念深深植入小说文本,汤姆·索亚作为绝对小孩的形象出自马克·吐温的笔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小说开头,这个货真价实的绝对小孩汤姆·索亚以一系调皮捣蛋行为“闪亮登场”。偷吃果酱却通过玩把戏逃脱包莉姨妈的鞭打,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他的姨妈为了惩罚他不听话,把他的周末假日改为“禁止外出专做苦工”——要他粉刷庭园的院墙,那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对一个男孩而言,绝对不是一个粉刷墙壁的好日子,汤姆为了摆脱痛苦,试图把刷墙这个苦差事转嫁给他人,把自己的一颗白弹子送给另一个小男孩子杰姆,这颗白弹子虽然诱惑力极大,但还大不过杰姆对包莉姨妈的害怕,这时汤姆又加了一个筹码,让杰姆看看他受伤的大拇脚趾。杰姆实在是太好奇了,便答应了汤姆的要求。书中写道:“杰姆到底不过是个凡人——这一招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他放下了水桶,接过弹子,弯下身去对着正在解开绷带的大拇趾看得出了神。”[3]

这样的交换条件(特别是看受伤的脚趾)只能存在于儿童世界,成年人绝对不会感到一个受伤的脚趾有多大的吸引力,可能更多的是感到恶心,外科医生要看另当别论,但是小孩子就会这么做,他什么都好奇,他的快乐当然也就比大人多得多,马克·吐温写出了成人世界里荡然无存的“童趣”。虽然杰姆的帮忙被包莉姨妈发现,汤姆首战失利,但他最终开动脑筋成功摆脱刷墙的苦役,并且“汤姆已从早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孩子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他已拥有十二颗弹子,口拨琴上的一部分,一块可以透光的蓝玻璃瓶碎片,一尊纱管做的大炮,一把什么也开不了的钥匙,一段粉笔,一个圆洒瓶的玻璃塞子,一个洋铁皮做的大兵,两只蝌蚪,六个爆仗,一只独眼的小猫,一个铜制门把手,一只狗项圈——可没有狗,一把刀柄,四块橙子皮,还有一个破旧的窗框”[4]。把这些东西看作是破烂儿、废品、垃圾,还是财产、宝贝、心头好,表明你所从属的两个世界——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这些东西在大人眼里,一文不值,废品收购站都不一定会收,因为“大人就喜欢数字”[5],正如圣埃克絮佩里在《小王子》所言,要是对大人说,有一幢漂亮的房子,红砖墙窗前种着天竺葵,屋顶上停着鸽子……如果你这样描述房子,他们想象不出这幢房子是怎样的,你得这么跟他们说:我看见一幢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马上会大声嚷嚷:多漂亮的房子!儿童们追求的是快乐,“金钱万能”的观念不是儿童世界自主产生的,一件成人世界的废物如果能给他们带来快乐,那也是宝贝,由此可见儿童世界是浪漫的,充满着情感和好奇心的,而成人世界则是现实的,狭隘的,是受工具理性驱动的,成人的快乐远远少于儿童,过于数字化是一个不能不说的原因。

汤姆与蓓姬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在马克·吐温的笔下既妙趣横生,又平实质朴,汤姆回家时看到一个陌生的小姑娘——蓝眼睛,黄头发编成两条长辫子,穿一件白色衫子和一条绣花宽松长裤,这个女孩是如此的可爱,使得汤姆这位刚打完仗的、得胜还朝的英雄竟然不放一枪就投降了。“他偷偷瞅着这位新天使,恨不得顶礼膜拜,直到他看见她已经发现了他;接着他又装作不知道有她在场似的,用种种可笑的孩子气十足的动作来‘表现自己,求得她的赏识。”[6]而蓓姬对汤姆的回应则是把一朵三色紫罗兰抛到篱笆外,渐渐两位少男少女熟悉了,汤姆向他的心上人畅谈他未来的远大抱负——去马戏团当小丑,而他心上人的回答是:哇,真的,那可好啦,小丑身上全是斑斑点点,可爱极啦!是的,“儿童都喜欢小丑,大人则否,因为自己已经够像了。”[7]马克·吐温完全站在小孩世界里写小孩,把小孩子的天真、纯洁的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十足的儿童本色。而汤姆和蓓姬发生了小矛盾之后,他感到后悔要向蓓姬和好时,蓓姬回答他,你永远不要来找我了,可是转眼之间蓓姬也后悔了,马克·吐温把处于恋爱关系(实际上是少男少女朦胧的好感)中男女双方千变万化复杂微妙的心理刻化得细致入微,让读者感到既温馨又美好,本来对异性的渴慕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美好感情,根本不存在“早”不“早”的问题。

的确,“大人有个大人世界,小孩有个小孩世界。大人用尽方法想把小孩拉到他们的世界里,小孩却只想待在自己的世界。”[8]哈克贝利·费恩是酒鬼的儿子,镇上所有的母亲都打心眼儿里既恨他又怕他,因为他游手好闲,而且无法无天,又野又坏——还因为所有她们的孩子都爱慕他。汤姆跟其他体面孩子一样,羡慕哈克贝利那种叫人眼花缭乱的弃儿世界——来来去去,一切由着他自己。他不用上学,也不用上教堂;不用叫任何人主人,也不用听谁的命令。他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钓鱼游泳,都没有人拦着,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没人禁止他打架,他爱多晚睡觉就多晚睡觉,他从来不必梳洗,也不必穿干净衣服。他骂人骂得可溜了。“总而言之,凡是生活中叫人痛快的事,这孩子全占了。圣彼得堡每一个受磨难、受压制的体面男孩子都这么想。”[9]汤姆虽然也不例外,但他还有更远大的理想——当海盗(当小丑的想法已被他放弃),那时他的声名将传遍世界,使人听到他的名字就打颤!他将驾一艘长长的、吃水很深的黑色快船,船头飘扬着他那面令人胆战心惊的旗帜,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上驰骋!当他的声名达到顶峰的时候,他将突然出现在古老的镇子上,阔步走进教堂。他皮肤黝黑,饱经风霜,身穿黑天鹅绒的紧身衣裤,脚登过膝长筒靴,挎着深红色的缓带,皮带上插满了手枪……耳听得大家在窃窃私语——这是海盗汤姆·索亚啊!是的,这一切都让汤姆心花怒放,在他心目中,宁可在舍伍德树林里做一年强盗,也不愿意永生永世做合众国的总统。他现在所能尽快付诸行动的是——计划好跟他的海盗弟兄一起回家,从而能够参加他们自己的葬礼(汤姆离家出走,大人误以为他已落河而死),这种充满奇思妙想的恶作剧真的让大人匪夷所思,只能由异想天开的绝对小孩子想得出来。所以尽管包莉姨妈和别的大人对他的所作所为口头上严加训斥,心里却感谢他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新鲜和刺激。

汤姆·索亚这个活蹦乱跳、生龙活虎的绝对小孩子出现在马克·吐温笔下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原因也不难找到,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对此有过幽默的提醒:“你们要没有念过一本叫《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书,你们就不会知道我这个人,不过这不要紧。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做的,其中他讲的大半是真话,也有些是添油加醋。不过大部分他讲的是真话。”[10]而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序言中,马克·吐温又直言不讳地告诉读者:汤姆是由他认识的三个男孩糅合而成,其中之一就是年幼的萨姆·克莱门斯,即马克·吐温本人,汤姆酷似马克·吐温本人回忆自己当年的模样,而且两人所作所为也极为相似。马克·吐温在小时候共有九次掉入水中又让人救起的经历,在他的自传《戏谑人生》中写道:“虽然大人们不允许我们游泳,但是我们却经常来这儿游泳。因为我们是小基督徒,很早我们就从亚当与夏娃的故事里知道了禁果的价值”。[11]马克·吐温在他的自传中还坦承他小时候喜欢恶作剧,从来没有从道德方面好好进行思考,仅仅因为感觉好玩儿,他的母亲为他操碎了心,在母亲八十八岁的时候,马克·吐温曾问过他母亲:“‘生怕我活不了?她想了一想——好像是为了梳理思绪想想清楚实际情况——然后回答说:‘不,是怕你活下来。”[12]可见马克·吐温小时候是多么调皮捣蛋,多么让他母亲头疼。

当然很多作家小时候都曾是调皮捣蛋的孩子,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们长大成人(成为作家)后把调皮天真的小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他们的作品里,这要看作家的人生体验、艺术感觉,审美趣味。有的文学批评家认为马克·吐温是一位永不长大成人的孩子,虽然这种评语主要是从贬低马克·吐温的角度上来说的,但这也提醒我们关注马克·吐温独有的创作风格,当然“马克·吐温也不是一下子就成熟的,因为他的创作主要取决于生活的积累。他最早的短篇小说和札记都是写比较直接的经历,对于美国人物与景色的再发现。”[13]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将十年的童年生活集中到一个夏季,作家经过时间的锤炼能够运用自如地抹掉或是强调某些细节,胡适曾给人题词:“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对于作家,我们也可以说:有多少细节,就有多少作品。正因为《汤姆·索亚历险记》充满了真实可信的细节,使得整部作品像是原汁原味的水果,它是有真生命的,带着生活的汁液,并且有着作家的生命体验,更为关键的是,马克·吐温从自身的童年经验出发,站在儿童的立场去看待教育主义的儿童文学作品,并由此得出了与崇尚说教的成人迥然不同的结论。在英美儿童文学的发展史上,一直有两股相互对立的创作倾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划分为两大主要的类型:教育主义与儿童本位,前者以教育为终极目的,作品呈现说教口吻,后者以儿童为中心,重视他们的生命诉求。在教育主义的作品中,主人公大多是听话、规矩的小大人,而在儿童本位作品中,主人公大多是顽皮、叛逆的儿童,前者注重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后者注重激发和满足儿童想象的天性。美国当时的教育主义儿童文学作品有较强的说教目的,按照本人的标准,将儿童分为听话的“好孩子”和调皮的“坏孩子”,并通过将品行与批评或赞扬联系起来的手法达到警戒儿童的效果。而马克·吐温在小说中颠倒了对这两类孩子的态度,塑造了充满生命力的绝对小孩——“坏孩子”(按包莉姨妈的说法,其实不算坏,只是喜欢恶作剧),他的描写更贴近现实生活,更符合孩子的天性与心理规律,虽然,马克·吐温的描写手法是受到了英国哲学家洛克的启发,洛克认为儿童并不是缩小的成人,而是有自己独特意志和特点的人类,他认为“所有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接受人的生命和生活经验不可复制这一事实,因此,对待每一个儿童,都应该根据他自身的偏好、脾气和心灵的趋向,施以独特的教育,可以说洛克是儿童中心论教育的首创者,改变了人们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观念,人们逐渐意识到,儿童的调皮和叛逆,也许正说明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头脑。与洛克的思想一致,马克·吐温塑造的汤姆·索亚形象,虽然不符合成人所谓乘孩子的标准,“但独特的生命活力、不守常规的行为和丰沛的生命激情却使人们获得了意外的审美快感。”[14]暗示出学校教育规训的一面,总而言之,汤姆·索亚这样的绝对小孩形象体现出马克·吐温对儿童性格意志的尊重。

注 释

[1]约翰·坎尼编:《最有价值的阅读——西方视野中的经典》,徐进夫等译,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2]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王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16页。

[3][4][6][9][10]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1页,24页,27页,51页,247页。

[5]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周克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7][8]朱德庸:《绝对小孩》,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5年,第43页,41页。

[11][12]马克·吐温:《戏谑人生——马克·吐温自传》,石平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页,15页。

[13]ROBERTE.SPILLER.《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著》,王长荣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21-122页。

[14]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小说主题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第39页。

项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术创新支持计划,编号:189070819。

3.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00字 篇三

谢振豪

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

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贝基·撒切尔,她是撒切尔法官的女儿。镇上有一个孩子叫哈克贝利·费恩。他的父亲总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来自己生活。汤姆和他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约好晚上一起去墓地,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他们看到鲁滨逊医生、恶棍印第安·乔和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在他们混乱的厮打中,印第安·乔把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于被打昏的波特身上。汤姆和哈克被吓坏了,立了血誓决不泄密。波特被捕以后,汤姆十分内疚,经常去看望他。此时的汤姆事事不顺,贝基生了他的气,不再理睬他,波莉姨妈也总是呵斥他,他觉得没有人关心他。子是,汤姆、哈克和村上的另一个孩子一起乘小船去了一个海岛。可没过多久,他们便发现村里的儿门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搜寻他们的尸体。汤姆晚上悄悄回到了姨妈家,发现波莉姨妈正在为他的’死”悲痛欲绝。汤姆觉得十分惭愧。最终,他们三个人在村民们为他们举行葬礼的时候回来了,等等。

汤姆是一个聪明的男孩,虽然他有时候很顽皮,但是他身上还是有许多东西是值的我们去学习的。

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如果能像鲁滨逊那样坚强、执着,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无法克服的呢!不能退缩、不放弃、坚持不懈地面对困难——这是《鲁滨逊漂流记》带给我的最大启示。

篇二: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00字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讲述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身上发生的一些事。他从小就是个孤儿,被好心的波莉姨妈收养。他很顽皮。虽然他在大家眼里是个足智多谋的“坏小子”,但是他也有正义的一面。那是一个月光时隐时现的夜晚,汤姆和他的伙伴哈克贝利·芬一同去坟场冒险,却不料看到了年轻的医生被印江·桥杀害的惨案。他们为了逃避真凶的追杀,发誓决不将此事张扬出去。但是,看着替罪羊莫夫波特被关在牢房里却不能为自己辩解,只能等待绞刑的到来,那是无辜的!于是,汤姆决定替莫夫。波特洗脱罪名。在第二天的审判庭上,汤姆不顾同伴的阻拦,一马当先冲了上去,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这时,深知事已败露的印江·桥“劈”开人群,逃之夭夭了。

之后,汤姆和哈克贝里·芬便过上了提心吊胆的日子。有一天,两个孩子为了缓解压力,便去一座古建筑里冒险。不料又发现了印江·桥的另一个阴谋——他要将这座古建筑里的宝分裂祖国吞!!为了使他的这个阴谋不能得逞,两个孩子准备跟踪印江·桥。接下来,又是堪称经典的“谍战大戏”。终于,经过日夜不停地跟踪,两个孩子知道了藏宝地点——正是他们后天的郊游地点!

两天后,大家来到郊游地,汤姆和贝基便走进了迷宫一般的岩洞。不料碰上了蝙蝠群,将他们赶入了岩洞深处,直至迷路。但是,不幸中的万幸:汤姆在寻找出路时,无意中发现了宝藏,而他们也在一周后得救。杀人魔——印江·桥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4.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200字 篇四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200字(一)

我终于读完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我对这个故事里的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做出了一个简单的评价:顽皮、大胆、爱探险、机灵、正义勇敢,喜爱自由的生活。其中,他的正义勇敢和爱探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汤姆经过了许多的探险:比胆量,他和哈克亲眼目睹了印第安人乔杀了大夫,嫁祸给了无辜的牧夫·波特,可是汤姆和哈克担心印第安人乔来报复而不敢说出口,后来他还是勇敢的当着全镇的人讲了出来,当时杀人真凶乔也在场,他当场逃得无影无踪,这又增添了汤姆的恐惧个,他一段时间晚上不敢出门。后来去野餐他和婄姬走丢了,汤姆用他的智慧走出了山洞,找到了回家的路。这本书很好看,我的感触很深。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200字(二)

最近我读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我非常喜欢里面的主人公汤姆。

汤姆是个顽皮的孩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汤姆和朋友们去做海盗。因为在他眼里,海盗就是劫富济贫的英雄。这次冒险中,他遇到了种种困难,但他并不灰心,也不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向困难挑战,直到战胜困难为止。

汤姆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为了能让别人帮他刷墙,故意表现的很有意思,别的小朋友都拿来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跟他换一次刷墙的机会,结果,汤姆自己不用受累,又得到了好多东西,真是聪明呀!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遇到任何困难不要气馁,要努力奋斗,坚持下去。汤姆充满阳光的生活告诉我们:童年时间十分宝贵,我们要把童年生活过的充实、有意义,不要虚度光阳。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200字(三)

这两天,我看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是一个聪明、又淘气的小男孩。他做了许多淘气的事情,比如,他联合全班同学恶作剧对付老师;姨妈让他刷墙,他竟然把在旁边嘲笑他的伙伴骗过来刷墙,自己却在旁边玩。后来,他觉得学校的生活太无味了,便和哈克一起离家出走当海盗去了,期间,发生了很多好玩的事情。

汤姆还是个勇敢的孩子。有一天夜里,他和哈克一起去坟地试胆量,看到乔杀了一个医生,却把责任推到了刚喝完酒的彼得身上。幸亏在审判的时候,汤姆和哈克勇敢得走到法官前面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求出了无辜的彼得。最后,汤姆还挖到了宝藏,成了大富翁。

5.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50字 篇五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汤姆的小男孩,从小因为非常捣蛋,所以,人们非常讨厌他。有一次,他与好朋友哈克一起去探险,结果在一个荒岛是当起了海盗。在岛上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开始想家,于是,他们坐着小木船回到家中,结束了他的第一次探险。后来,他与好朋友哈克在墓地里亲眼看见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在法庭上揭发了杀人犯,但杀人犯跑了。汤姆和贝琪去山洞中探险时,意外遇到了杀人犯,随后,汤姆和贝琪逃出山洞。最后,哈克和汤姆找到了他们想要找的宝藏。

故事中的杀人犯印江·乔最终也改不了自己的恶性,于是,死在了山洞里。

而汤姆·索亚在这件事后,不仅不再向以前那样捣蛋,而且还乐于助人,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为人要正直,诚实,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气馁、要乐观、要努力奋斗、要坚持。并且一个人在经历了特殊的事情后,会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人的这种变化是在经历了磨炼后,在不断学习积累中发生的。

相比之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因为害怕总统竞选失败,在别人办公室里安装窃听器,最终,失去了有利的总统竞选。这就是因为尼克松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正直乐观的去面对,没有努力去改变自己,赢得竞选。

6.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50字 篇六

关键词:《汤姆·索亚历险记》 写作技巧 赏析

《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的是在美国内战发生之前一位小少年的童年成长经历,由于家庭的关系,汤姆·索亚一直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希得生活在姨妈波莉的家中。汤姆·索亚的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事物的性格让他的童年比一般小孩多了几份色彩。汤姆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作者马克·吐温对自己童年遗憾的写照,通过对汤姆的人物塑造作者对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了向往。

1.《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现实意义对于文学作品的指导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现实意义在于小主人公性格塑造中情感对于读者的影响,文章中所带有的浪漫幽默的色彩,让我们读者学会了去欣赏孩子的世界,对于孩子的存在要时刻的进行关注,让我们的世界在孩子的真诚启迪中得到思考和反思。

作者在描写汤姆·索亚的时候提到过这几件事情,例如:在描写汤姆为了证实世界对于鬼传论的说法时,汤姆领导一些伙伴在晚上去墓地找鬼的时候,恰巧遇上了杀人犯印第安·乔杀人的整个过程,在指证会的现场汤姆·索亚不顾一切勇敢的站出来指证了他杀人的事实,作者通过对这一事实的描写,让我们感悟了我们大人的世界由于社会的腐蚀变得不再透明和纯净。通过现实意义的交流让我们看清了,我们在孩子面前的丑陋。这是一种反正常思维的教育写作。还有作者通过对汤姆·索亚情感世界的描写,也让我们有了现实的思考。汤姆·索亚对于贝奇的感情,他因为得不到贝奇的关注而绞尽脑汁运用各种办法以及与贝奇分手后的难过与伤心,让我们对于我们的感情世界有了一次现实的思考,因为我们现在的人们对于感情的儿戏现象实在太多了,我们对于感情总是不能认真的对待。这样的描写让我们的现实世界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感受,让我们在了解孩子的同时去反思我们的行为。

这些正是作者写作中的技巧特色对于我们的指导意义,不去明显的指出而是借用一种态度让我们审视自己的世界,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写作技巧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通过描写汤姆对自由的追求在文学写作技巧中的体现

追求自由无束缚的生活是人们一直追求的人生境界,特别是在小孩子的世界观中他们对于摆脱大人对与他们的束缚更为强烈。文章通过对汤姆·索亚的人物塑造让我们对于汤姆的自由世界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汤姆要去冒险要做一个探险家。

汤姆这个人物形象对于自由的追求,也让作者在文学的世界里感受到了自由的追求,文学精神层次的追求让读者更为叹息。对于自由的追求描写,作者的心境在当时也是自由的,在文学世界里的自由是每一位作者与读者追求的世界。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是美好的,这让我们学会了放慢脚步去感知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的不和谐与不成熟,我们活得像个没有经过改造的低级动物,而孩子的世界却是那样的美好和和谐。

3.对文章主题隐晦的诠释在文学写作技巧中的体现

英美的作家习惯性的在写作中,将文章的主体不直接的表述出来,而是借用人物的性格将文章的主体内涵深层次的体现,对于文章的主体需要读者认真的挖掘和研究。这样的一种写作手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当读者体会到文章的内涵意义时的感悟会加深读者对于文章的理解与体会。读者在不断的阅读中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也是重要的。

4.关于文章意象方面在写作技巧中的体现

文章的意象是指作者在诠释人物性格的时候对于人物的不同塑造的体现。不同的人物性格会让读者对于人物的多层次有很大的兴趣,让读者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人物意识有助于自己性格的再塑造。这就要求了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尽可能的将人物形象进行美化,但是整个美化是要建立在人物性格真实的基础上的。

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人物塑造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将孩子的天性表现的活灵活现,这也是作者马克·吐温作品体现独特视觉的证明。作者马克·吐温将自己向往的形象在汤姆的身上进行了诠释,让人们对汤姆这一人物形象有了一个认识和赞扬。小说的写作手法同样是值得读者学习揣摩的地方,本文的写作技巧对于文章的文学价值的鉴定有了很好的帮助,文学价值让读者更加珍惜文章内涵所带给我们的意义。写作技巧的运用让读者的不断阅读收获了不同的文学知识,这也是这篇作品被读者叫好的意义所在。

7.汤姆索亚历险记300字读后感 篇七

读了这本小说以后,我觉得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气馁,而要努力奋斗,坚持下去。如果能够做到这点,就可以走向成功。汤姆在充满阳光的生活里告诉我们的只要有欢乐、有梦想,美梦便可以成真。终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挥,创造出一片我们自己的空间。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四大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无谓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

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是:汤姆索亚是个聪明调皮的小男孩儿。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十分疼他的包里姨妈家她活泼好动,还有许多精灵鬼点子,而且不爱学习,总喜欢逃了学去钓鱼。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去闲逛。玩“海盗”。搜集各种奇怪的物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角落,都有一段最美丽的回忆。它在我们幼时带我们走过一片片青山绿水,它使我们有了一段美好而永恒的童年,它就是童真。告别了孩提时代步入中学的我们,读一读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它会把你重新带入嬉戏戏玩耍的童年,让你品味那一份回味悠长的童真。

8.汤姆索亚历险记300字读后感 篇八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汤姆和哈克一起看见印第安人乔杀了大夫的场景,而印第安人乔却嫁祸给喝醉酒的穆夫波特。

起初,汤姆并不敢揭发印第安人乔,还和哈克发了誓,再也不说出来。可是波特被审判时,因为良心上的不安,汤姆勇敢的站了出来。说出了当时大夫是怎么死的,替波特证明了他没有杀人。

但是汤姆也有调皮的一面,例如汤姆托梦骗波莉姨妈,明明是汤姆在那天晚上悄悄的到家里偷听了她们的讲话。波莉姨妈因此在赛琳尼哈泼面前丢了面子,但是善良的姨妈听了汤姆的花言巧语,原谅了汤姆。

9.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50字 篇九

我所说的“沙子”就是这本书的小主人公汤姆·索亚。他顽皮、勇敢、乐观、聪明,既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滑头”,又是一个被孩子们崇拜的“小英雄”,还是一个整天让波莉姨妈担惊受怕的“熊孩子”。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汤姆·索亚,却有着一段段与众不同的经历。

汤姆·索亚曾经利用花言巧语,使得他不用干活就能收到许多小朋友的“财物”;他曾经亲眼看到杀人不眨眼的乔埃·哈波在墓地里杀死了医生,但后来因为实在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因而不顾生命危险将杀人真相公之于世;他又曾因一时耍性子,就任性地和伙伴去荒岛上过“海盗”的生活,还曾和贝奇差点死在阴森恐怖的山洞中。在他曲折离奇、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中,我似乎看到了我们想要的刺激冒险生活,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精神品质,也从中受益良多。没想到,汤姆这颗“小沙子”,竟然也能发出这样耀眼的光芒!

人们的思想在时间的磨炼下逐步成熟,对世界的看法也不时发生变化。不过人还是要越变越好才是,千万不能像历险记里的那个心狠手辣、十恶不赦的坏蛋乔埃一样,他坏事做尽,几次逃脱法庭的追捕,但是“恶有恶报”,他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个活生生饿死在山洞里的下场。

10.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00字 篇十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受是:羡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里面写到了五次经历,一是墓地检验胆量,二是当海盗,三是鬼屋寻宝,四是山洞迷路,五是洞中寻宝。这些情节让人读得惊心动魄,里面的故事过程,历险的经过,让人读这好羡慕,我也真的好想去经历一下汤姆的那些冒险,好感受一下真真的刺激、过瘾。来充实以下自己的童年。

为什么说有些可悲呢?因为汤姆当时的学校和我们此刻上的学校完全不一样,他们当时的学校如果学生不听话就打打骂骂,还要背那些三字经什么的。孩子的童年就应是快乐的,无拘无束的,像汤姆这样天真、淘气的孩子怎样受的了这种学校,怪不得他会逃课去游泳。

11.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50字 篇十一

还说汤姆因为和蓓姬闹别扭,一气之下竟出走了,于是,汤姆拽着两个伙伴一起去一个小岛上当海盗。倒是过得挺滋润,天天有肉吃,还学着吸烟。这三个家伙的生活能力还挺强,还找到些龟蛋吃。期间,汤姆曾回过一次家,在床下听波莉姨妈边哭边说着关于三个失踪的孩子。原来,镇上的人以为三个孩子淹死了,并打算在周日为他们举行葬礼。汤姆在床下也非常悲伤,他甚至有种冲出来安慰姨妈的欲望。汤姆还是非常有EQ的。但一个主意在他的脑中呈现出来,便克制住了这种欲望。接着,便是周日的葬礼,三个小家伙出现在他们的葬礼上。呵呵,不用说,人们的惊讶程度不用描述了吧?

当然,法院不会不管那凶杀案,不久,法院要审理这桩案子,汤姆不忍心波特被误杀,便指控印第安人乔。可惜的是,被乔当场逃走了。汤姆陷入了极度不安中。

但是,误打误撞,汤姆和哈克在去学找海盗埋藏的财宝时,意外的听说了印第安人乔要把财宝埋在“二号”的十字下面。他们决定找到“二号”。这两个家伙还真敢继续找下去,这种勇气,我是不敢啊。

没想到几天后,蓓姬约了许多同学去野餐会,他们去一个迷宫似的岩洞玩。汤姆和蓓姬只顾玩耍,没想到迷了路。他们用自己的勇气与毅力,最终找到了出路,尽管其间汤姆遇到了印第安人乔。他们与饥饿、干渴、黑暗、恐惧作斗争。

因为这,汤姆和蓓姬休息了一个星期才缓过来。蓓姬的父亲为此,将那个岩洞封了。汤姆知道后,立刻要求打开门,因为只有他知道,门里还有印第安人乔。当打开门后,乔,已经饿死了,而且死相非常难看。但汤姆的心,就此安了下来。

汤姆分析后,判断宝藏一定在洞中,和哈克一起找到了“二号”。没想到真的找到了,里面有一万两千余美元。这两个小伙子,都发财了。

但是,还是那句话,有得必有失,哈克倒是因为这些钱活得很不自在。所以,哈克更想自由。

这就结束了……

12.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900字 篇十二

《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的就是这个小淘气鬼的“冒险生涯”,他总是给波利姨妈这点那点担惊受怕的,最后还在山洞里真被关上一回,经历真正的冒险后却“死性不改”,还是那么活泼、爱自由、爱冒险,可故事在汤姆得到“海盗宝藏”后就戛然而止了。文章似乎没有多么大,多么刺激的冒险,而且在得到财宝后就结束,似乎在说:“哦,汤姆的故事就这样啦!”虽说如此,可它是那样抓住人心啊!有一股奇异的魅力!

作者写下这本书的主人公汤姆有依照自己为原型,那些琐琐碎碎的小孩子的小机灵点子,小却不乏生动的历险,正是每个人童年里挥之不去的甜蜜回忆。我觉得这本书老少皆宜:小孩看着觉得好有趣,汤姆就像一个小英雄活在心里,让他们很想和他做个朋友;成年人看这本书就有些沧桑了,美好的童年早就随着成长而逝去,自由的翼被责任与现实折下,他们回忆童年的欢乐,想想自己小时候是不是宛如汤姆一样当一个小英雄呢?自由的汤姆,并不止是个小说人物,还代表着千千万万人的童年。小时候,是否和淘气鬼汤姆一样让父母担心,一样爱捣蛋,一样喜欢冒险,一样渴望自由呢?《汤姆索亚历险记》勾起千丝万缕的童年回忆,像勾起又甜又黏的麦芽糖丝,糊在心头,甜在心里。

回忆童年是一种沧桑,只有在不如意,不顺心,不自由的时候,童年的甜蜜才那样可念不可得,如斑斓梦蝶,流连于心间,带来一点色彩,一份光明,但回忆结束时,梦蝶残忍地绽放作千万碎琼破片,尖利的碎片划伤心灵。即使如此,每个人都经历过的童年,也是记忆匣子里最绚丽的事物。人们在需要时捧出来细细端详,忍不住会心一笑,这段烂漫美好的光阴,永远缠绕心间。那是一只小小的鸟儿,人们会喜爱它动人的歌喉,美丽的姿态,自由的身影,可同时惋惜那只鸟儿在该珍惜的时候不知珍惜,到头来只有一个幻影可供留恋与不舍,只好虚叹那逃去如飞的时间和懊悔于童年的太过烂漫,太过自由。

但童年不可能是用汗水,像成年人一样充实的。这段光阴,是不得不被浪费的,或者说,童年的时光被浪费是一种必然,是一种享受,如果没有虚度这份美丽的生命春天,那么就不会迎来夏天、秋天、冬天。春光明媚且珍惜,可在其它季节叹息春光易逝是否太可惜!太矫情!为何不捉紧现在季节的绮丽,先顾着欣赏当下的无限风光,别在叹息里白白丢弃那么多黄金!春是那样娇丽可贵,可过去的过去了,夏天是汗水与清风的生命火热舞蹈,秋天是丰收一片绚丽的丰收愉快宴席,冬天是最后一刻绽放血红梅花的生命之绝唱。如果只是不断后悔那些春的过失,那么四季的美妙你品味不到!

《汤姆索亚历险记》整篇文章节奏是轻快而活跃的,故事戛然而止于在汤姆得到财宝,因为这本书讲的是男孩的故事,继续下去便是男人的故事了。男人的故事是掺着晦涩的,男孩的故事是永远快乐的。残酷的现实将一个人的自由剥夺,或者说,只有被剥夺了自由,才是迈向成长的第一步,会承受,会忍耐,会约束,那才能做一个成熟的人。孩子是没有接触这种残酷的天真无邪的事物,因此他们是自由,浪漫的,每件事情在他们眼里永远放光泛彩,那才是自由,无惧的,美丽的,绚丽的自由。孩子长成大人是个既快又慢的进程,有时疾如风雷,有时止步不前。那春天的芳香是牢牢扎根在你脑海里的艳丽花朵,童年的花摇曳,随时可以嗅闻。如此看来,这并不是那么残忍。渐渐长大,懂得事理,学会自立,不会任性,懂得忍耐,这才是成长,是心灵的蜕变。只有褪下傲慢的自由之翼,踏踏实实站在地上,负担起该负的责任,才叫做一种从被给予者化作一个伟大的给予者的成长。而且,我们从来不曾有那双自由翱翔用的翅膀,我们只不过是父母用一只手托上天空,另一只假装成小翅膀,在背后悄悄为我们编织一个自由的小梦乡罢了。但父母为了给我们这个小小的梦乡,付出了多大的心血!他们的脚底,早已血茧斑斑!只为我们能在天空上歌唱!也许梦蝶那样残酷美丽,才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况且,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又会化茧,变作一只大大的,灰扑扑的蝴蝶,牺牲自己的色彩,为别人遮风挡雨。

自由,是人人追求的美好事物,但是,只有孩子们可以得到,而且是借来的,到时间了要原物奉还。品味人生百态,何尝不是乐趣呢?读这本书,也是一种回忆的方式。一旦读过,真的会闭上眼睛,将自己的童年回忆编织成一幅幅美丽画面,在头脑里漫游一回。而且,梦蝶似乎并不会破灭,因为这本书的欢快语调,仿佛是那个眼睛大大的顽皮的老孩子马克·吐温在笑嘻嘻地对你说:“好伙伴!你小时候是不是这个淘气样?哈哈!太好啦!我们在书里当个童年好友也不错!”这种乐观,是不会后悔,直面困难和挫折的勇敢,你也许也是那个汤姆!做一个童心之人,也是一种快乐!虽说生活不易,可孩子的那股善于在生活中寻乐的乐观态度,锲而不舍的顽固,是一种生活秘方!很多人不满于生活,采用消极的态度,劳劳碌碌过了不愉快又只有后悔的一生。我觉得,那不是踏踏实实的踩着地,而是把头埋进地里的鸵鸟行为,把自己的过失与不珍惜时间怪罪在小小的,还是孩子的自己身上。那些正真享受着生活的人,是不会有那么多埋怨的,他们顶着负担,但是,那愉快又自在的心早就飞了!他们是自由的孩子,只有那些人,真的长出了翅膀,不仅飞上了天,还捎上更多人!

我们长大了,可只要保持一颗童心,你就是自由的——要有孩子的固执,调皮,活泼,乐观和自由!用努力的方式,去讨回你的自由吧!而且,这自由永远属于你,没有人能剥夺,童年之蝶不再是梦中碎片,而是实实在在,美得惊心动魄的蝴蝶,渲染你的人生!我们会变成一只大到可以遮风挡雨,美到令人窒息的蝴蝶——只要自由地享受自己的人生,别只顾着埋怨、懊悔和叹息!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死寂中找到声音,在山底望得见山顶,一切困难靠自己的信念与力量跨过去!相信自己的翅膀!那只无声生长的小翅膀!

上一篇:社区读书沙龙活动方案下一篇:幸福天国爱情诗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