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

2024-09-16

浅谈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精选6篇)

1.浅谈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 篇一

浅谈当代大学精神

摘要:大学精神是推动大学发展壮大前行的力量,是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文章从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揭示当代大学应拥有科学与人文精神、独立与自由精神、包容与批判精神、创新时代精神、“和合”精神。这些是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之所在。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发展;价值灵魂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塑造“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大学产生敬意,就在于其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大学精神。本文从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重塑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隐性文化,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它的形成反映了大学特色并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大学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动力,是全体师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存在,是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人们在谈论大学精神的时候,主要是指大学这样一类社会机构,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共同品质,如独立的精神、求真的精神、批判的精神、自由的精神,还有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精神,等等;而

[1]

大学理念的载体所指主要是“人”,特别是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办学者。人们在谈论大学理念的时候,总是离不开那些为我们留下了理念遗产的先辈们,例如,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梅贻琦的“大师与大楼”,等等。大学所肩负的“精神”使命,是通过大学精神的塑造而实现的。大学精神体现在大学校园里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令人感动、激扬、升腾的力量。“具有强烈精神的大学,培养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大学精神滋养着人格、理想,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进步。无论任何时代,每一个大学都应该有其精神,尤其在当今高等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大学人更应该明晰当代大学精神。有学者把“学术自由、文化创新、真理至上”作为“大学精神”,认为“大学精神的造就,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既是前进的动力,也是大学发展所积淀的精髓与灵魂。……从普遍的意义来看,大学的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4] [3]

[2]总之,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人文、追求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是一种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大学有物质的因素,但大学更应有精神的激励与超脱;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展示着伟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纯化人们的境界、人格和气质。大学精神具有驱动、凝聚、熏陶和规范的作用。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振奋情绪、激励意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具有驱动力、内聚力、感染力、号召力和生命力。

二、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导致大学精神的缺失

大学是应该有精神的。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他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

[5]8

2在社会现代化和大学普及化、世俗化的过程中,大学精神的缺失已成为世界性的话题。进入21世纪的中国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化”背景。在“计划”与“市场”体制转轨时期,大学“社会化”的状况日趋严重。大学被赋予各种各样的职能,各种职能又被高度整合,使大学不堪重负。“比较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以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为契机,在质与量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的大学更像是政府机关,拥有太多的机构,太多的会议和太多的文件,其管理运行机制几乎完全行政化;大学还像是职业培训中心,只要有钱,什么班都能办,什么课都能开,迎合时俗,舍本逐末,其办学行为带上了浓厚功利化色彩。”用行政模式管理大学,用行政思维决策学术问题的状况已较为普遍;世俗化、庸俗化、行政化、功利化之风吞噬着清新自由的学术空气。今天的中国大学什么都关心——谈经费、谈机构、谈级别等,但是谈的最少的往往却是教育和学术本身,大学似乎淡忘了对真、善、美的心灵渴求。大学精神逐渐黯然失色甚至悄然失落。剖析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1.人文精神淡薄

人文精神追求“善”,科学精神讲究“真”,科学与人文协调统一,大学才能体现一种真正的精神之“美”,才能真正陶冶一代代大学人的精神气质,形成他们的科学良心和科学道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的职能,使大学真正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由于大学的教育对象是作为个体的、有生命的学生,所以大学精神中要强调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的价值与存在为内核,注重人的[7]

[6]

发展与完善的价值信念和思想态度。人文精神的缺失,只能使大学教育成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功名利禄之钓饵,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成为知性的巨人和德性的侏儒。这完全背离了大学所应承担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是对大学理想的亵渎和嘲弄。

2.轻理想重利益

大学以其学问高深,胸怀宽广,大器大象,兼容并包,气度恢弘而昭示于人类社会。大学教师的理想亦应是弘扬大学之精神,教会学生认识人性本善,并以自己的美德来影响学生,追求真理,获取广博的知识,进而弘扬德行,影响社会,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然而,近年来,中国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教师学历职称“大跃进”现象,加速了大学教师的功利化。在高校把评定职级,甚至是工资、奖金都与教师的科研论文数量直接挂钩,学术领域已经不再是思想的交流,而成了利益的代名词,致使一些大学教师热衷于教育的实用追求,对教学、教书育人轻描淡写、马马虎虎。利益的追求已经远远胜过了精神领域的追求。中国目前“博士乞丐”的现象正说明大学教师在促成学生“学历成人”时,忽视了“精神成人”的教育。其恶果正如哥伦比亚大学道格拉斯〃斯朗教授说:“大学教育已经忽略了人的心灵需求、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等领域的东西,这样的大学教育培养的人在角逐利益时,就会不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制约而沦为经济动物。”[9]

[8]3.大学缺乏信任

大学普招,学生人数增加,素质明显下降,致使优秀教育资源短缺,学生不能接受高水平教育,对大学的信任度降低;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互不信任;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功利主义的增强,致使大学存在着浮躁之风,浮夸之风

等现象。大学缺乏信任面临的更是精神与文化的恐慌。一些学子认为,在大学这所青春集中营里,每个人都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一样,自觉前途一片光明,却仿佛无路可走,真是死读书活受罪,以致出现了王小波毅然离开丧失精神家园的大学当自由撰稿人;陈丹青在痛惜在大学信任的丧失的哀叹中决然辞职。尽管这类负面现象不多,但它却足以反映大学信任的危机。

三、寻找缺失的大学精神,构建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

大学既是传统又是未来。一所大学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为老楼旧屋,但代代相传的先哲精神和大学文化使它依然充满着一种历久弥新的气质,依然使人们对这所大学始终怀持一种敬仰和想象。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是高等教育层次不断扩展、覆盖面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大学精神的影响深度和广度更在不断急剧增大。因此,明晰当代大学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当代大学精神应包括以下几种:

1.科学人文精神

科学和人文代表了人类精神的两个基本方面。也构成了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是一种“求真”的精神,其追问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它是客观、求实和无私利的精神。大学是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学、科研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求真”是大学精神的基本要求。人文精神是以价值和伦理为核心的精神,是一种“求善”的精神,它追问的是“应然”和“应当如何”,它体现了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给予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永恒的道德精神和为人的基本原则。是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对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关怀、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对不同观念的宽容、对群体合作生活的真诚态度等等。大学是“育人”的场所,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人文关怀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由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追问方式和取向的不同,在现实特殊的历史境遇中,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产生了矛盾和分裂。但二者的根本精神和目的又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共同服务于人性的养成和社会的整体进步。大学“育人启智”的这一根本性任务决定二者之间必须做到整合与协调,必须将对科学的追寻和探索统一于达至人性境界提升的目的之中。人文精神追求“善”,科学精神讲究“真”,科学与人文协调统一,大学才能体现一种真正的精神之“美”,才能真正陶冶一代代大学人的精神气质,形成他们的科学良心和科学道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的职能,使大学真正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

2.独立与自由精神

独立精神是与自由精神联系密切而又有着不同内涵的一个范畴。就大学而言,独立是指品格的独立、人格的独立,自由则是思想的自由、学术的自由。独立精神是自由精神的前提和保证,自由精神则是独立精神的标志和体现。

大学教育是塑造灵魂的教育,它必须赋予学子以独立的人格和内在的崇高精神,鼓励他们自由地接受、自由地判断、自由地探索和思考,使他们可以完整地独立在这世界上。要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和独立承担自己角色责任的人才,大学自身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必须具有宽松、自由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大学又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研究的客观、求实、无偏见的要求决定了学术领域必须相对独立的特性,决定了学术应当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领域保持必要的张力,应当在世俗力量面前保持独立清

醒的价值判断,应当遵循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原则,应当保持自身的尊严,拒绝一切外在因素的诱惑、干扰和操纵。真正的学术是人类理智和自由精神的最高表现,它是主动的、独立的、自由的、无禁区的,学术研究一旦屈从于某种异己力量,它就失去了自己的神圣性和崇高品质,这样的学术也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学术。大学是人类最先进思想的集散地。社会上各种鲜活的思想源源不断地聚集到大学,同时又通过学生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大学的这一功能决定其必须洋溢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氛围。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品格,既是大学发展的可靠保障,又是大学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大学精神灵魂之所在,是大学生命的首要原则,也是大学其他精神产生和发展之根基。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先生就极力呼吁,大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3.包容与批判精神

《尚书〃君陈》曾言:“有容,德乃大”,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学的精神实质就是广泛吸纳的勇气和广泛包容的能力,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其规模、人数、学科之大,更在于其大度能容,在于其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思想、学派、学科内容、价值观念和各种学术人才,能够吸取社会政治、经济等不同领域的有利因素,能够引导多元化的文化争鸣与融合。在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交流、融合和会通中博采众家之长,推陈出新,使大学不断获取更新发展的动力。大学中的吸纳和包容并不是无原则的随意接受,大学的包容精神是和批判精神紧密相联、相互依存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批判精神是指大学在求

真、求善的基本价值原则下所形成的追求真理、批判错误、纠正错误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大学是整理、保存、传递、发展文化的场所,无论是哪一项活动,都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文化。大学是各种思想观念兼容并包、自由发展的场所,各种思想观念是在批判与反抗批判的交锋中发展的。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的机构,同时又是社会精神的守望者,它以理性精神透析着社会,在传承文化、发展科学、提升人性的同时还固守着社会的良知和人类的尊严。大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不是消极地顺应时代,屈从于政府或社会的机构,而是以理性、智慧为武器剖析社会、批判社会、对社会现实作出反思和价值构建。正如美国高等教育家A〃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这就是大学批判精神的精髓所在。

4.创新与时代精神

创新精神是大学理念的内在要求。大学是孕育人类理想与传承文化的殿堂,理想的孕育、文化的传承,从根本上要求大学要有一种创新精神。没有创新,传承就会因循守旧,保守僵化,失去生机与活力;没有创新,理想也会逐渐枯萎。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研究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就是发明、发现和创新。大学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学术研究之中,就是要有开拓性精神,敢于冲破旧有传统的桎梏和束缚,敢于打破学术研究中的各种禁区,勇于提出新思想、新观点,以新的思想引导社会,以新的知识成果服务于社会。大学是“育人”的机构,创新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创新精神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就大学自身而言,大学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构,它也需要在发展变化中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创新精神

体现在大学自身发展上,就是要与时俱进,使大学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到现代大学的形成这一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大学无疑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最进步的时代精神,驱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所谓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虽然大学应该有它的独立、自由,但大学却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作为时代的智者,大学应自觉把脉时代,从现代人类生活实践中汲取智慧的源泉,考察凸显出的新的时代课题,以时代精神作为建构自己理想的基础,创新文化理念,培养出时代所需之人才,并以自己超前性的科学预见来引领时代潮流。只有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大学的精神大厦,实现大学的历史使命。

[10]

5.“和合”精神

“和合”是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中国文化生命智慧。“和合”的“和”是指和平、祥和、和谐,是儒家道德体系中普遍认同的理念。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也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合”是指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与融合,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合。“和合”的过程,就是矛盾的转化和融合的过程。它提倡不同性质的因素融合与凝聚,融会贯通,兼容并蓄,体现了和二为一的辨证思维观念。在构建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门类大学之间的特色进行转化和

整合,构建“和而不同”的精神理念,即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理念。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大学必须敞开胸襟,用开放精神、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来开拓大学的未来。开放、包容精神要求大学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创新制度,更新教育思想、科研意识、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理念,树立面向世界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管理目标。开放精神要求大学保持民族特色,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西方大学精神的精华与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大学不能孤芳自赏,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取长补短,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发展。总之“和合”精神是构建和谐、融洽、开放兼容的大学精神的灵魂

总之,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大环境。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熔铸于大学灵魂的精神血脉中,是大学人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代表了一个大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的价值灵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韩晓峰.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4,(4):23.[2]唐耀华,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149-150.[3]周瑞法.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易旨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2):17-19.[4]肖海涛.大学的理想与文化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5):23-25.[5]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8,是大学

[6]吴松.象牙塔精神的守望与超越[J].中国大学教学,2002,(9):14-15.[7]李志仁.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6,(9):9.[8]梁继峰.浅析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大学精神的塑造[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07.[9]朱振国.重塑大学的教育理想:访浙江师范大学刘尧教授[N].光明日报,2005-10-19.[10]程光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126.[11]王志刚.地方高校发展访谈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2.浅谈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 篇二

关键词:情感因素,教育能效,社交影响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

由于校园精神文化对当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我们以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5所学校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 经过调查得知: (1) 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2) 各学校校园精神文化内容主要有主题教育、校风建设、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实践育人等方式。在所调查的学校当中, 在一定程度也表明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改以前与思想品德教育完全脱离的情况。如宝安区凤凰学校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和外墙, 学校围墙、校道两旁等场地, 或立塑像、或画彩图, 或设置可粘贴黑板, 做到了“让每幅墙都能说话, 都是一幅思品教育画面”。这些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在其方式上都切合学生的社会心理状态,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但从调查中我们也发现, 校园精神文化对当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还有待于改进。

1. 研究对象时代感不强

校园精神文化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引导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对象性研究上存在着不足, 校园设置的物象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对所呈现的校园精神文化内容不感兴趣。

2. 自主互动的意识不强

校园精神文化与思想品德教育无论是在内容上, 还是在形式上, 自主互动的意识不强。我们有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思想品德教育在内容及实践层面上其真正有效的联系仍然松散, 没有形成紧密的连接, 两者间相互促进的机制始终未能形成。

二、立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加强对当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的对策

1. 拓展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容, 丰富其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1)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协调统一, 而追求“真”“善”“美”意在着力培养求真、向善、崇美的目标。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 校园精神文化应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如通过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等,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加强中华精神的传播, 实现校园精神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学校是各种文化思潮汇集、交流、碰撞的地方, 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可能最早在这里产生, 从而积极引导全社会的文明进程, 但种种错误的、似是而非的思想也会对师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带来误导和消极负面影响。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对传统文化中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2. 探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加强其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1) “品牌带动、典型引领、全员参与”的社团活动模式。“品牌带动、典型引领、全员参与”的少先队活动模式是以学生少先队为平台, 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开展各类符合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坚持普遍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对优秀中队进行重点培养, 以他们为载体, 对优秀中队的标志性活动进行大力打造, 突出特色, 使优秀活动形成品牌, 不断传承与延续。创建品牌并以此带动少先队整体持续向前健康发展。同时在实践活动中, 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不断找寻榜样和楷模, 通过图片展、成果展、观看视频以及请各种模范代表实地报告等多种形式, 充分发挥他们强大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我们的学生, 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高, 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并将这种价值追求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指导其行为, 让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提高。

(2) “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加强网络宣传方式”的教育模式。教育模式的产生必须符合教育规律。比如, 符合人群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行为习惯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应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 利用好网络平台, 进行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 把宣传教育常规化、系统化, 学校通过常年不间断的网上宣传教育, 让红色文化贯穿网络宣传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浅谈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 篇三

MG1605005 邱建博

摘 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一大壮举。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红军将士谱写的壮丽诗篇。在新的时期大力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苦的意志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本文主要论述了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实现路径,以期充分发挥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作用和感召激励作用,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键词:长征精神;大学生;思想教育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等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进行了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一组数字生动地还原了历史现实: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次战斗,牺牲营以上级干部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期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过10个地方军阀的包围;穿越过6个少数民族地区。行程约两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现今,我们认真学习思考长征精神,不仅有助于领悟红军将士的思想境界、加深理解革命战争史和中共党史,而且还能从中得到许多启示。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讲话上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1.2 研究意义

长征精神是红军将士留给我们的精神武器和精神财富,在革命和建设的新长征中,武装和培育了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长征精神仍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由此,引导大学生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神食粮,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新的力量;长征精神对高校学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弘扬长征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长征精神的内涵

2.1 追求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首要的就是要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工农红军在长征中,衣食奇缺,穿的是破衣烂袄,吃的是草根树皮,而且弹药极其匮乏,行军途中头顶冒着敌机狂轰滥炸,地面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如此艰难困境中,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喋血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强渡嘉陵江、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攻占腊子口、直罗镇战役,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最后到达陕北走上抗日救国前线。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战士战胜艰难险阻,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具有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有着为全国工农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坚定信念。为了让天下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前辈信仰信念坚定而前仆后继、不怕牺牲。

2.2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苦难辉煌史,她是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奉献精神的战斗史。红军将士在两年的时间里进行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先后击退了数十万敌军的进攻,爬雪山过草地,抢险飞渡,这种不怕任何坎坷崎岖,面对死亡无所畏惧,是红军将士长征伟大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在逆境磨难中砥砺出来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奋发有为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2.3 胸怀全局、纪律严明的精神

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严守纪律,真正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此外,红军的团结统一,严守纪律还表现为各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及同闹分裂搞独立的行为作斗争。长征中的各路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虽然独立进行,但在长征这一全局中,大家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牢不可摧的整体。2.4 心系群众、融入人民的精神

长征途中,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大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其中,颐和重要的原因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仅仅依靠人民群众,这是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红军官兵与沿途群众亲密无间,他们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红军将士不动群众一草一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帮助老百姓组织生产,并帮助各民族人民群众建立起人民政权和革命武装。沿途各地人民群众被红军将士的行动所感动,他们主动为红军捐粮献草,在荒无人烟的沼泽地替红军引路带路,精心照顾伤病员,有的甚至还参军打仗,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得民心者得天下。心系群众、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精神和军民鱼水情的风范,为取得长征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当代大学生学习长征精神的必要性

3.1 长征精神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红军将士之所能忍饥受冻,历经千难万险,最终胜利到达陕北走上抗日前线,其根本的首要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崇高执着的追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的坚定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所在,更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发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既处在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征程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结构性矛盾凸显和各种风险因素存在的关键期,对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伟大目标,面对当前物欲横流、价值多元的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对大学生来说,坚定理想信念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四信”,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始终不渝、坚定不移、绝不动摇。“四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无论何时何地,要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实效”上做文章,始终保持和发扬红军将士的那么一种革命热情和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当代大学生新的历史使命。3.2 长征精神给予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力量

长征胜利,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的胜利。长征前和长征初期,由于党内主要领导者脱离中国革命战争实际实行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红军的节节失利。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会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光辉典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来说,就是要接地气,选择项目要务实。选择一个既迎合时代需求又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创业项目,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资源优势,有效进行成本、能力分析,选择包括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家电清洗、节能改良、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来实现人生理想。接地气,创业阶段要吃苦。创业是个漫长的学习和历练过程,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学生要更多地从实践中去磨炼自己,面对挫折迎难而上。在今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征途中,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困难时决不能退缩、气馁,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如求学、就业以及成家等等问题,要以长征精神的实事求是为典范,切忌好高骛远,要立足现实敢于吃苦而不能采取逃避态度,要以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去面对挫折与困难。

3.3 长征精神教育大学生要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

长征是一曲团结协作、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了数不清的惊天地、泣鬼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感天动地的故事。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和判断问题往往都以“我”作为衡量标准,不太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导致人际关系交往困难。此外,缺少对制度、规则、秩序的尊重,不喜欢被约束,也是大学生缺失团队合作精神的普遍表现。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坚持集体主义的正确价值导向。团结就是力量,合则共赢。就大学生来说,要克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学会与他人相处,形成思想合力和行动合力;还要遵规守纪,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巩固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自觉站在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奉献青春。3.4 长征精神提醒大学生要心系群众、与人民融为一体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这是红军路线坚定不移的出发点,也是红军赢得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根本原因。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宏伟的开创性事业。伟大的工作需要人来做,平凡的工作也同样需要有人来做。长征路上红军与沿途革命群众结下的鱼水之情给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扎根基层、心系群众以巨大启示。当远离了都市繁华,城市喧嚣,沉淀心情,在基层驻足、扎根、守望,似乎失去了一些东西,但要记住,没有失去最为宝贵的青春。相反,我们正用汗水见证着成长,用奉献丈量着价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征途中,作为新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必须走进农村、工厂,扎根基层,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时刻拜人民群众为师,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我们时刻要高扬长征中那种同志之间情同手足、上下之间亲如兄弟、党群关系血肉相连的好传统、好作风,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确保党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

四、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4.1 使长征精神走进课堂、走进学生

“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课堂上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对长征文化的理解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获得全面、生动的发展,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其特长与优势;其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再次,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昔日严肃的、枯燥的课堂增添些许的红色味道,和神圣的氛围。让老师们口语式苍白无力的讲解变得更加的扣人心弦。另外,教师还可以引用红军长征的访谈节目,用老红军的现身说法来讲述长征,使大学生切实认识和感受到红军官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做的巨大努力,切实认识到理想信念在红军官兵心中的分量。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大学生自觉自发地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同学们在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与红军长征相比,都算不了什么,只要自身努力,坚定理想,困难总会克服。4.2 塑造弘扬长征精神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相对微观的亚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育人”“化人”的功效,“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它适合于当代学生渴求成才,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抉择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陶冶性情、调节情绪、增长才干;有利于形成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因而,将长征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时,要利用好校园文化的功效,努力塑造弘扬长征精神的校园文化,把长征精神所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思想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具体地:(一)利用校园展板、画展、校报、广播、电视台等对长征精神进行大力宣传;(二)开展各类具有长征精神意味的文艺活动,如长征精神演讲赛、长征歌赛、长征讲坛、长征精神文艺表演等;(三)可适当建设些蕴涵长征精神的人物雕塑、雕刻一些展现长征精神的诗词等;(四)鼓励学生自主创建学习长征精神的社团组织,如“长征精神学习小组”“红军长征研究协会”等组织,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红军长征的研究。总之,通过各种各样生动鲜活的形式,使长征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时刻感受到长征精神带来的心灵熏陶和思想启迪,潜移默化地领悟长征精神,在实际行动中特别是在逆境中以红军长征为标杆,进而奋发图强,坚定理想信念。4.3 开展多种形式的以“长征”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指导实践,理论高于实践,但是“实践在认识中却居于首要位置,它起着决定作用,实践是理论或政策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源泉,也是检验理论和政策之正确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源自于实践”。长征精神也不例外,它源自于现实,并且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利用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要与现实结合起来,要从具体入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绝不可以脱离现实空谈理论。例如,组织学生重温长征路,让其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呈现红色之旅的魅力所在。组织尽量多的学生到某一个重要的长征旧址参观,让这些革命遗迹让新新人类感受到当初的艰难,以及在这艰难中所展现的伟大的长征精神,让其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4.4 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红色文化

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脑甚至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必需品。学生查询的各种信息都在校园网上,甚至各种反应生活琐事的贴吧也随处可见。上网已经成了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因此,充分利用校园网站、记者站等传播媒介宣传长征文化是可行的。让学生们一打开网页,赫然的红色主题吸引到他们的眼球,不由的多看几眼,这潜移默化之中便是对其最好的知识传授和精神感染。当前社会已步入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通过对有关问题或现象的报道为人们建构起了一个被认识的现实世界,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大学生又是特别青睐新媒体的一个群体,其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因此,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净化新媒体的舆论环境,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保持主流的舆论导向。在信念教育的舆论导向上,着力宣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宣扬长征精神。

五、结语

长征精神是一座取不尽、用不竭的精神宝库。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弘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不断净化自我的一面镜子,是当代大学生不断发展自我的一把戒尺,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一大法宝。当年的长征虽然不可重现,但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要科学合理的把它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在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能否在新的长征路上扬帆起航,再创佳绩;能否把长征精神传递下去,激发自身的正能量是关乎国家未来成败的大事。因此,把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6.[2]王安平.论长征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A].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6.[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 //edu.people.com.cn /GB/8216 /39572 /index.html.

4.体现团队精神面貌的口号 篇四

和谐创新、开拓市场、团结拼搏、共创未来

热情服务、转变观念、增强知识、迎接挑战

因为自信,所以成功

精彩源于自信,创新永无止境

勤思巧干苦攀,创新创收创业

用心才能创新、竞争才能发展

创新、创业、创辉煌

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挑战自我,永不放弃

用心才能创新、竞争才能发展

精彩源于自信,创新永无止境

勤思巧干苦攀,创新创收创业

诚信、高效、创新、超越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成功靠大家努力

赚钱靠大家,幸福你我他

团结共进,众志成城

百川汇海可撼天,众志成城比金坚

管理就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艰苦坚实、诚信承诺、实干实效

诚信、高效、创新、超越

团结、拼搏、务实、高效

敬业、创新、务实、高效

合作是团队繁荣的根本。

融合配合协作协调互补

5.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时代 篇五

中国山东网 2017-11-08 13:26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用“三个意味着”、“五个时代”等系统阐释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特征,反映出我们党把握中国发展大势的高度清醒和自觉,为推进各方面事业发展提供总的依据和坐标。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一首《走进新时代》,唱出了心情的豪迈,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如今,我们不仅站起来、富起来了,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的新时代!共产党人,需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时代!

以更加忠诚的精神迎接新时代。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对党忠诚是办好中国事情的基础。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我们就无法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就无法为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 “没有对党的忠诚,就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进入新时代,忠诚的精神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忠诚作为迎接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以更加干净的品格迎接新时代。“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就是这个道理。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的底线。如果守不住底线,就守不住公平正义,守不住个人价值,守不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义动君子,利动贪人。”要迎接新时代,在新时期建功立业,需要党员干部坚守底线,不越规矩。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鞭策自己,清白做人,坦荡干事,心底无私天地宽。

以更加担当的勇气迎接新时代。“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担当。新时代、新目标、新使命,需要新的担当。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需要我们以更加担当的勇气承担。“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担当是勇气,更是共产党人独有的精神气质。没有担当的党员不是合格的党员!

以更加奋发的状态迎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会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党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虽然走过千山万水、攻克千难万险、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共产党人奋发有为,迎难而上,不断攻坚克难。进入新时代,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更加奋发的状态迎接新时代!

6.当代大学生奉献精神的培养 篇六

关键词:奉献精神,大学生,培养

一、奉献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奉献精神是指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之间存在的一种纯洁高尚的道德义务关系, 是用来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之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其内涵也是奉献精神。大学生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 作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 更应当作实践奉献精神的表率。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 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 使当代大学生能够与时代同呼吸, 与祖国共命运, 与人民齐奋斗, 这对于更好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而充分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 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奉献精神的现状

当今社会上有许多无私奉献的事例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当代大学生奉献精神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中出现了许多道德败坏的现象, 加之一些媒体的负面报道导致大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污染, 导致当代大学生善恶不分、情感冷漠、缺乏正义,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虽然大学生爱心奉献等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广泛地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然而, 当前大学生爱心奉献等志愿服务活动还远远没有达到常态化的程度, 存在着断续性、应付性、盲目性、随机性等不足之处, 尚未融入到当今经济社会生活中, 无法形成社会道德风尚和长效机制。整个社会还没有充分理解志愿行动的内在力量以及奉献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而活动只有具备了合理的精神基点, 才能长久地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三、当代大学生奉献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 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 出现了高收入阶层, 不少暴富者以高消费为荣, 大肆挥霍, 加之少数媒体的过度渲染和不正确引导, 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 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 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二) 教育理念的严重偏离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高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过分以“就业率”为标杆来评价高校教育, 片面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却对包含奉献精神在内的道德素质的培养重视不足, 长久下去便导致了大学生素质的畸形发展, 导致奉献精神的匮乏和缺失。

(三) 家庭教育偏差的影响

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从出生就开始受到家长和亲友的溺爱。家长过分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 却忽视了对他们的品德教育, 导致大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 奉献精神缺失。

(四) 大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物质财富日渐丰富, 大学生就业压力日渐加大, 由于年龄段特点使然, 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来自现实的压力和挫折, 无法抵御外界的诱惑, 导致其心理产生偏差, 对“金钱”有过分的追求和向往, 导致其内在品质的形成遇到阻碍, 导致奉献精神缺失。

四、培养当代大学生奉献精神的途径

(一) 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爱心服务团等活动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种渠道, 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二) 提高大学生奉献意识

大学生身兼富民兴国的历史使命, 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奉献精神教育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要形成奉献意识, 践行奉献精神, 传承奉献传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自己全方位的能力, 从主观层面将自己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 并能够自觉屏蔽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和侵蚀, 自觉参加社会实践, 将奉献意识实践到每一件小事当中去。

(三) 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组织开展有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培养奉献意识, 能够客观正确理性地认识自己将来的就职方向和工作性质, 通过网络、校内广播等不同渠道宣传大学生奉献精神,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方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懈努力。通过海报以及黑板报等形式在校园里大力弘扬全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激励全校师生的工作激情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公平正义的信念以及奉献精神, 使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得以形成和发扬。

(四) 树立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树立一批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组成事迹宣讲团, 在全校范围内巡回演讲, 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营造人人学先进、人人赶先进、人人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林栋.积极倡导和弘扬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6) .

[2]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王中坚.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奉献精神[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

上一篇:服装直营店铺的规章制度下一篇:失业保险关系转移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