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24-08-04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总结(精选8篇)

1.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一

**庄乡文化服务中心2008年度工作总结

2008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文体局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庄乡文化服务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南华县文体局2008年重点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综合文化服务功能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促进了全乡精神文明建设。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功能不断完善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和县文体局的鼎力支持下,**庄乡综合文化站建设于2008年被省州正式列项实施,新建3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正抓紧“三通一平”建设及招标准备工作。全民健身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年内改扩建篮球场7块。

(二)精心组织,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我乡以迎奥运、树新风,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周年活动为载体,以元旦、春节、六一节、三八节,教师节等节日为契机, 认真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一年来,共开展各种大型文艺活动4次,各项体育活动36次,出黑板12期,播放广播70次120小时,发放各类宣传单1000多份,辅导村级文体活动4次,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4次,认真做好图书借阅工作,做到有借必办。积极组织参加南华县党的十七大知识竞赛,切实为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营造了浓厚氛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中,积极响应号召,认真收集选送优秀书画、摄影作品参与云南省首届“三农”书画摄影展;发展业余文艺队,认真组织参与南华县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及澜沧江酒歌比赛;积极参与美食文化节篮球比赛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承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年内共组织民间艺人开展活动6次。认真做好信息文稿报送工作,年内报送各类信息12条。

(三)认真履职,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有效实施

认真组织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乡内3支电影队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免费放映活动,年内共放映免费电影252场次,行政村放映覆盖率达100%,普及率达100%,通过农村电影“2131”工程送电影下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科教片的放映宣传,提高群众科技素质。

(四)高度重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

根据南华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及县文体局文物普查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我乡及时召开会议,成立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对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进行广泛宣传,并认真做好信息采集上报工作。

(五)加强监管,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乡文化服务中心会同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打字复印店、书店、音像制品经营店进行专项检查,坚决杜绝无证经营及违规乱印行为。认真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不让黄、赌、毒等低级腐朽的东西扰乱文化市场,年内开展专项检查4次,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我乡2008年文化服务中心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活动场所基础设施薄弱,体育设施陈旧,综合文化站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二是由于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活动经费投入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有益活动的有效开展。三是村级文体活动室少,全民健身运动开展难。四是民间艺人积极性调动难。

三、下步工作计划

在下步工作中,将认真把握国家投资导向,主动适应变化,加强汇报衔接,整合项目资金,认真抓好综合文化站建设,努力把文化站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标准文化站,继续加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力度,推进全乡文体公共服务场所建设,积极开展特色文化体育乡创建工作,加快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抓好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深入开展贴近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庄乡文化服务中心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五日

2.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二

一、乡镇文化服务工作价值

乡镇民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经济能力提升,对于传统枯燥乏味的基本性生活状态已经不能满足乡镇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心理层面上开始产生一定变化。而乡镇文化建设则可以有效地促进民众生活丰富化,有效的安抚民众心理层面波动变化,有助于基层乡镇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保障作用。

其次,乡镇文化水平的发展对整体国家的文化水平推进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有效推进让乡镇文化水平得到提升,进而有效的促进民众素养的提升,进而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外在社会环境。

第三,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为基层乡镇民众提供智力支持,文化服务的推进有效地让社会新信息融入到乡镇生活中,促进基层民众在思想上的提升,进而有效的为基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二、乡镇文化服务工作现状

(一)缺乏领导层重视

在基层乡镇组织结构上,文化服务工作的领导层对文化服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更多地注重经济建设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更多人会认为文化服务工作属于较为辅助次要的工作内容,开展与否价值不高,甚至认为文化站如果长期不工作或者不开展服务活动也不会遭到任何人员的投诉与质疑。总体上来说,不仅领导层不重视,更重要是的基层群众也缺乏足够重视程度,不能有效的督促领导层与工作人员做有效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纵容的领导层的不重视行为,让文化服务工作处于不受尊重与不受重视的位置。

(二)配套设施滞后

在部分基层乡镇,文化站空间范围狭小,缺乏对应的活动经费、活动设施、等有效支持,从而导致文化站无法有效发挥实质性作用。在配套设施上与城市相关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导致对应文化服务工作开展受到较大的制约。

(三)缺乏专业服务人员队伍

在乡镇基层文化站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无法有效的了解基层民众文化服务需求,缺乏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的耐心与细心,同时缺乏对应的能力依据现实情况做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在文化服务工作上缺乏活动的策划与执行能力,同时也缺乏引入各方资源的外援能力。从而导致乡镇文化服务工作缺乏专业高素质人才,不能有效的引领基层群众展开文化建设工作。而导致相关问题的原因在与基层乡镇缺乏足够能力吸引优质人才,不能保证人才基本的物质与岗位荣誉感需求。

(四)乡镇群众生活单调

在乡镇区域范围中,群众生活较为单调,一般是老弱妇孺,缺乏较高文化追求,一般从事农活、家务与照看小孩,对于文化生活没有较高要求,一般从事棋牌活动较多,或者收看电视节目。其文化生活急需要有效的改善,从而保证民众文化生活品质提升,确保基层民众精神层面的和谐稳定。

三、乡镇文化服务工作开展的改良性思路

(一)注重领导层与民众的关注度

要分别对领导层与民众做文化服务工作重要性的宣传, 让双方都对文化服务工作提升重视性,从而有效地提供经费、 物质投入与政策倾斜,以及做好日常文化服务工作的配合与监督,让文化服务工作从可有可无的状态转化为乡镇基层必不可少的部分。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岗位荣誉感与存在感,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支持

乡镇文化服务工作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是如果政府支持力度较为缺乏,需要积极的发挥社会力量,例如有效地调动社会单位或者个人为文化站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书籍,包括农事耕作知识书籍、社科知识、幼儿图书等书籍等,有效的针对基层群众实际需求做对应的文化资源支持。也可以提供对应的锻炼器材、文娱活动工具等。摆脱传统“等靠要”的模式,积极地利用社会可利用资源。同时也可以发动人们将家庭中闲置资源捐献给文化站,让文化站获取更多文化建设设施。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媒体宣传工作,将社会上闲置文化建设相关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再利用。

(三)做好工作考核监督

要对文化服务工作做好对应的监督与考核,积极的促进工作人员做好基础服务工作,开动脑筋将服务工作尽可能的落到实处,促进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加大民众对工作的监督作用,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

乡镇文化服务工作需要内外各方面条件的支持,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基层民众文化生活的提升,保证乡镇基层社会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项文生.发挥乡镇文化作用带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2014(01):119,122.

3.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乡镇综合文化站;陕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091—02

一、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乡镇综合文化站通过运用各种文化艺术手段,对广大群众进行政策法制教育,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综合性的体系和网络。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乡镇文化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层级,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配置从中央到地方,随行政层级的降低而呈层级递减状态。即机构层级越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越丰厚,反之,机构层级越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越单薄。乡镇一级除了文化站,就基本没有其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长期以来,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较为严重,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不到重视。县以上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虽然负有服务基层的职责,但服务范围实际上难以遍及广大农村。因此,在现行体制下,广大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还是要由最基层的乡镇文化站来组织和提供。如果没有文化站,广大农村基层就没有公共文化服务。国家政府文化服务的公正和公平就无从谈起[1]。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则。强调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依据和最终目的,是满足广大公众的公共文化权益需求。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原则强调每个公民(包括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在获取公共文化资源、享受文化服务时,享有获得服务机会的公平,服务内容、质量和服务过程的公平。要求不论服务对象为何人,均有权享有同样的、质量稳定、程序公平的对待 ,从而享有平等的文化服务[2]。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加体系化,改变以往农村文化建设一盘散沙的局面,巩固市县一级文化建设的成果,巩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层阵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好坏,必将对村级文化活动室起到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扩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范围。

二、陕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综合文化站经费短缺,投入不足、基础文化设施更新缓慢;基本队伍不稳。现阶段,陕西文化站建设底子薄,设施设备陈旧、服务形式单一、服务内容贫乏等问题仍相当突出。目前,全省200多个文化站有站无址,亟待新建和维修改造的文化站有1 337个,能够落实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设施、有活动等“五有”标准的文化站不到总数的25%,办公和数字化设备极为缺乏。调查显示,大部分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很多村未设立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负责文化活动的专职人员,存在文化活动无人负责、无活动场地现象。部分乡村虽设有文化活动场所,但未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长时间缺少维护,功能老化。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政府大多以一次性投入为主,没有年度运行经费、工作经费等后续配套资金的支持。在陕西一些地方,由于基层文化站编制少,绝大多数乡镇文化站是一人一站。基层文化工作缺乏组织保障。一些地方文化站一无机构二无编制,人心浮动,影响了基层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乡镇综合文化站缺乏担纲人才,在当地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2.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灵活。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文化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部分业务指导职能。乡镇文化站人事管理权、财产管理权、工作安排权在当地政府,业务主管部门难以调配使用干部,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乡镇文化站干部常年承担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很难履行文化工作职能和从事文化站工作。乡镇干部缺乏引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事等方面工作都归属所在乡镇政府统管,工资也由乡镇财政支付。名义上作为乡镇一级的文化事业单位,实际上没有具备作为事业单位的基本要素。例如,事业单位登记、法人代表、人员编制、财政经费预算和拨款,这些要素的缺失,乡镇文化站在实际中只能是一个名义上的单位,人员、待遇、经费、工作方面存在问题,都与不具备单位基本要素有直接关系。

3.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农村文化事业中的作用不突出,定位不准确。文化事业经费的严重短缺,机构编制的不明确、基层文化队伍的老化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原因,导致一些乡镇农民业余生活枯燥,群众团体文艺活动很少,从而诱发了赌博现象的蔓延。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是自发的,文化站既无法在财力上给以支持,也无从给以业务指导。文化站可有可无,在一些地方形同虚设的情形,群众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笔者在周至县调研时发现,一些乡镇文化站的牌子还在,但却早已变成了农药、农机具销售部。加上乡镇文化站活动单一,特色文化站建设力度不够,一些站不能够根据本地特色进行引导性较强的活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满足不了群众对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的要求,以至于文化站仅仅流于形式。

三、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发展对策

1.加强陕西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明确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政府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根据陕西省情实际,新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统一的建设标准,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藏书量不低于2 000册,年入藏量不低于100册,配备基本的文体活动器材。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基本设施包括,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活动室、一个棋牌室、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站点,“三室一站”建筑面积均不低于60平方米。乡镇综合文化站必须配备专职站长和专职文化辅导员,经常组织开展适合当地特点、便于群众广泛参与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要不断实现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加快实现先进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具备向广大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数字化服务的能力。以强化乡镇文化站的综合服务功能。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群众提供服务应达标。已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活动阵地开展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加强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辅导。要不断探索乡镇文化活动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文化下乡等面向基层群众的示范性活动,形成乡村整体互动工作局面。

2.加大陕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业务活动经费支持力度。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的形成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资金保障起着重要作用。按照2007年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将乡镇综合文化站业务活动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尽可能把乡镇综合文化站业务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文化站的日常管理。省政府设立农村文化事业专项扶持基金,扶持文化站的建设和管理,用于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设区的市、县应当建立相应的扶持和配套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和农民兴办乡镇文化机构。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文化站捐赠设备、资金等。县文化馆应当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通过人才交流、文化下乡等形式,充实文化站的专业力量。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以文补文和多种经营活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3.建立运行高效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体制。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陕西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可试行公有民营制和股份合作制。对一些运营不规范的乡镇文化站可试行公有民营制。政府将全额投资新建的乡镇文化站设施设备和规定的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通过公开竞争、风险抵押等方式,委托给懂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运行管理。政府还可在坚持投入为主的基础上,吸引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投资兴建的文化站,实行股份合作制,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文化站建设。实行公有民营、股份合作制的乡镇文化站,其开展农村文化事业专项建设和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由乡镇政府向文化站购买。公有民营、股份合作制有助于文化站通过市场化运作,保证上级文化部门和乡镇政府规定的公益性活动项目正常开展,保证文化站资产保值增值。

4.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要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机构设置。根据陕西乡镇人口规模和文化建设实际需要确定乡镇综合文化站编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应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录用工作,新进人员必须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吸收政治思想好,文化水平高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文化站工作。加强要对乡镇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和完善岗位规范,完善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要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考核的制度化设计。考核目标要明确、考核方法要科学、考核指标要合理。考核结果应与薪酬、职务、岗位的调整挂钩,真正实现考核的激励作用。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乡镇文化站长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动态考核,其工资与业绩挂钩,考核发放,通过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以激发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每三年对全省文化系统干部进行一次轮訓;对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管理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把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职称评聘范围。

参考文献:

[1]曾岩.新时期乡镇文化站的角色认知和建设要求[J].文化发展论坛,2006,(7).

4.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四

一、文化工作

秉承传承和创新的原则,突出以标准文化大院建设为主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我镇文化事业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1、春节期间,组织各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元宵节期间开展了灯节汇演活动,丰富了群众的节日生活。我镇**河村的盘鼓秧歌正月初一参加郑州盛世闹新春活动,喜获特出贡献奖,灯节文化大院、民间文艺汇演均获奖项。

2、“戏迷大舞台 想唱你就来”。欢乐的气氛吸引广大戏迷勇跃参加.,悠扬悦耳的歌声唱响在周日**镇的上空,活动呕歌新农村建设,笑容萦绕在人民心中。充分展示了我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镇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3、文化大院建设健康发展。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主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目前,全镇东岗、韦沟、翟沟、**河4个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已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光**、**、**、**、**、**、**、**、**、**、**11个村的文化大院建设已完成立项及前期基础工作。为夯实文化基础,韦沟、光**、西腰等13个村争取已列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已为**、**、**、**等10个村立项争取健身器材,丰富农民健身生活。

4、为满足农民读书、阅读、学习,提高科普及创业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我们已完成东岗、韦沟、翟沟、**河、光**5个村农家书屋建设,正在准备迎接省新闻出版署验收。已完成**、**、**、**、**、**、**、**等13个村的农家书屋立项申报工作。

5、数字电影进村,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今年来,镇文化服务中心多次对数字电影放映员进行培训,使全镇23个行政村的群众足不出户每村每月就能免费看到一场高清晰的数字电影。目前,全镇已放映数字电影达138场次,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6、集中治理整顿网吧工作成效明显。今年,我们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按照取缔非法、加强监管的要求,认真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联合工商、公安、电信等部门抓好网吧管理工作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和管理,规范网络文化经营秩序,查处和打击了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切实治理好网络文化市场,建立规范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建立了长效机制,努力创建“绿色网吧” “文明网吧” “平安网吧”。

7、作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普查工作,发掘整理文化资源 ,为发展旅游产业打基础。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对拥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发掘整理,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602条,以摩旗山为主的皇帝文化,以溱源为主的山水文化,以光林寺、圣水寺为主的拂庙文化,以**第一党支部、101备战洞为主的红色文化,以贾府城、汾山寨等为主的寨堡文化,以天河情等传说为主的民间文化,已基本整理完毕。以贾鲁河源头生态林综合建设为主线,倾力打造“中原肺都”名片,精心经营“观光、旅游、休闲、康居”园林。**河的溱源文化民俗广场建设已完成立项筹备工作,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我镇文化品位,为我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产业升级提供新的契机。

8、繁荣文艺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出版了以改革开放新人新事的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题材的豫剧〈〈旗山颂〉〉,以反映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豫剧《黄泉接母》、《均粮记》,以民间爱情故事传说的豫剧《天河记》,拍摄《圣水寺》文化旅游专题片和新农村建设故事片《都是咱爹妈》,以突出反映了中原文化内涵的《中原皇亲光**》《缔结善缘圣水寺》,展示了新密**精神风貌和新农村建设的成就。

二、教育工作

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民族素质,是我镇教育工作的基本。

1、稳妥做好3、4初中撤并1、2初中工作,加快寄宿制小学建设步伐。

2、优化教育环境,为全镇中小学校配备空调505台、电脑186台、dvd机186台。

3、做好全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督导工作,危房改造、饮食安全、校车安全、交通安全等检查到位。

4、取缔无证的杨树岗私立幼儿园。

5、完成国基达标任务。

三、卫生工作

加强农村卫生基础建设,强卫惠民,深化完善合作医疗改革,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全面提高人民健康生活。

1、做好堂沟、光**、西腰村达标卫生所建设,做好了**、**等11个村的达标卫生所建设德立项上马及项目建设督导工作。

2、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3、做好各村村医培训工作,加强管理,提高素质,为农民创造优良就医条件。

4、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宣传防控工作。

5、做好卫生院基础医疗改造工作。

6、做好幼儿接种防疫等工作。

四、科技工作

区域发展靠民企,民企腾飞靠科技。科技创新是民族立足之本。

1、现代企业之争,就是科技项目之争。认真组织筛选“科技攻关”项目,上报郑州科技攻关立项2项,上报新密科技攻关立项2项,充分展示我镇科技实力。(1)新密市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力变压器的冷却系统专利项目提供的是一种强迫油循环水冷却的电力变压器冷却系方法,它采用的是将变压器体内的高温绝缘流体抽出,经过冷却器冷却后再送入变压器体内,从而达到给变压器降温,墙加变压器的散热能力,使其在超负荷运转时,其温升也不会超过允许温升,不但能增加变压器的容量,也能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能达到节能降耗30%的目的,目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应迅速投放市场。(2)郑州拜纳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ε-多聚赖氨酸生产线是自主开发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科技攻关项目。本项目目前在全世界只有日本有生产,在我国开发和生产还属空白。项目公关成功后,将对我国食品生产与加工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加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扩大产品出口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发展政策,既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和谐社会发展。(3)郑州豫科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铸造辅助材料研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出了发热保温板及易切割缩径发热保温冒口、明冒口。产品质量可靠、稳定,降耗幅度大,经济效益可观,居国内领先地位。(4)新密春鑫合作社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品牌的“我杏我发”杏仁片,填补了国内空白。

2、上半年,完成专利申报5项。

3、**村创建市科技示范村

4、完善防震减灾紧急预案。

五、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民以食为天,加大食品医药两网建设,确保全镇人民安康,创建平安镇,营造和谐社会建设。

1、做好双节及夏季食品冷饮监管工作。

2、做好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3、及时监控市场食品达标,完善索证制度,完善购物台账制度,提升整体行业素质。

4、加强中小学校、五小企业、饭店、超市、集贸市场等食品卫生监管工作。

5、加强村卫生所、医药经营店铺监管,强化药品两网建设。

六、机关人事工作

做好机关人事工作,保障公务员等机关工作人员权利,提升干事创业积极性,确保全镇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1、做好了XX年五个机关站所的年检工作。

2、完成农民技术人员和民间艺术人才的职称评定工作,今年我镇任务为8人,实际完成10人。

3、完成事业站所劳务合同签订工作。

4、制定我镇年休假实施方案,确保职工权意,做好上级审核工作。

5、做好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审报工作。

6、做好机关工作人员正常津贴审批、晋级晋档工作。

七、镇中心工作

1、做好“清洁家园没花乡村”百日行动工作。

2、做好采石场综合整治工作。

5.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五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和文化遗产保护、新闻宣传、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规章,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工作的决议、决定,指导辖区内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体制日常工作。

2、管理文学艺术事业和承担艺术创作和生产,推进文化艺术领导的体制改革,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全县性重大文化活动。

3、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实施县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承担管理县级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指导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全县各类社会文化事业建设。

4、指导、管理文物保护、文物考古、文物和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履行文物行政执法督察职责,负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监督工作。

5、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起草有关政策措施,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

6、拟订文化市场发展规划,管理全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对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加强对从事演艺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

7、负责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管。

8、拟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对外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管理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工作,组织实施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进文化科技信息建设。

9、制定全县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收录、视频点播业务和通过信息网络的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

10、申报广播电影电视播出机构和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建立和撤销工作。

11、按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广播电影电视专用网的具体政策、规章和技术标准,对全县广播电影电视专用网进行具体规划和管理,指导其建设、维护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编制我县广播电影电视专用频段的规划;审查报批广播电影电视频率(频道)和功率等技术参数;参与制定我县信息网络的总体规划。

12、承担组织全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按照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事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多层次地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13、负责本县范围内的音像制品的制作、复制、销售的管理和出版物(含音像制品)市场的“扫黄打非”工作计划、指导、协调、实施。依法查处反动、黄色、封建迷信、渲染凶杀、暴力及其他非法出版物,查处违反出版、印刷、发行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保护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14、负责本县范围内的印刷业(含出版物印刷业、包装装潢印刷业和其他印刷业)、报刊出版单位、音像制品复制单位的管理。

15、管理本县范围内图书、报纸、期刊和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的发行(零售、展览、出租)活动。

16、负责对本县范围内申请设立书报刊零售、出租单位、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的零售、出租单位、打字复印企业以及对一次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直接审批。负责对本市范围内申请设立的印刷企业(除打字复印企业外)以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审核、报批工作。

17、负责本县范围内著作权管理工作,承担作品自愿登记的审查、转报工作,提供著作权法律咨询服务,调解著作权纠纷,依法查处著作权侵权行为。

18、对本县新闻出版和版权管理进行指导,并查处重大非法出版活动。

19、负责对互联网出版活动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进行审核和监管。

20、直接领导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所)、广播电视台、文化广播电视稽查大队、广电网络公司、电影放映演出中心等单位,对其重大工作和重大活动进行协调与检查。

6.乡镇综合文化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 篇六

乡镇综合文化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 乡镇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名称:

县乡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工程

二、项目组织:

项目申报单位:县乡人民政府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三、乡文化发展概况 位于县东北腹地,东滨泊湖,西临凿山,南界杜溪,北接五桃公路,总面积为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5838亩,林地面积为19740亩,水域面积为6660亩,滩涂面积15000亩,全乡8个村,248个村民组,总计6582户,总人口为28745人。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千百年来,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黄梅调、大鼓书、游龙灯、划龙船等传统节目经久不衰,凿山仙洞声名远播,三国古战场月山寨战鼓声犹闻,黄鳝咀遗址被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汪革在此炼铁捕鱼、富可敌国。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加快发展,富民强乡”为主题,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大力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四、建设的必要性

级文化站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规划用地100平方米。原有文化站已成危房,难以发挥基层文化站的基础功能,更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投资建设乡综合文化站十分必要。

五、建设的可行性

1、建设用地条件具备。综合文化站建

设用地可在乡已经申报审批的政务新区内划出的专用土地上建设,不需重新申报审批。

2、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乡党委、政府一向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努力将建设成为以《大鼓书》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大乡,对综合文化站建设,乡政府将从财政投入专项配套资金60多万元予以支持。

3、建设条件及材料在当地均能满足工程建设需求。①能确保建设要求的供水、供电条件;②水泥、钢材、砖等建材均能在本地市场购置。

六、建设规模

1、建设指导思想

①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文向,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套设施建设,整合资源,努力把综合文化站建设成为集群众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群众性活动场所。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研究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着力提升全乡广

大群众的文化品位,发挥文化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③在发展大众文化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富有地方风情和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把发展特色文化与发展大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2、建设规模 建设规划:新建综合活动中心楼一栋三层,总建筑面积620平方米,一层设有多功能大厅、有线电视综合服务厅,二层建筑面积235㎡,设有图书阅览室,设有办公室,三层建筑面积235㎡,有线电视机房、会议室,多功能培训中心新建40米30米和30米30米露天活动中心,设有标准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和乒乓球台和综合健身场地等。

七、设计方案 总体规划:乡综合文化站总占地面积4亩、综合活动中心楼建设工程建筑总面积620㎡,在硬件建设上既注意节约投资,又要突出规模、上档次,在软件上注意增加提高服务功能。

土建工程概况

1、选址:程田路南侧

2、建筑结构:全框架结构

3、安装工程特征:卫生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

八、资金估算及筹措 资金估算 估算的依据

1、国家发改委、城乡建设部颁布的有关文件

2、有关财务会计制度

3、安徽省发改委、文化、建设等部门有关文件 估算范围

1、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

2、广播电视机房建设及安装

3、相关体育场地平整

4、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5、水电及其他设备购置及安装;

6、建设投资:工程总造价为万元。资金筹措

1、中央预算内投资40万元

2、乡镇财政投入万元

九、环境保护 设计依据

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做到污染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文化中心垃圾集中运送到指定地点,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十、效益分析

农村文明建设是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意义非常重大。、有利于保证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健康发展。农村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这块阵地,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反动派的、消极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建设乡综合文化站,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对农村相对

落后文化设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逐步建成以乡综合文化站为中心,以村为基础的具有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的文化教育网络。发挥综合文化农村文化阵地,进一步整合资源,净化和规范农村市场,坚决抵制封建、反动思想的侵蚀和渗透。

有利于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乡文化教育站台票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肩负活跃农村群众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能增强凝聚力,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综合文化站建设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已由单纯的求乐,求美向求知、求富、求健康的转变。综合文化教育站将立足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向导,通过丰富多彩、审定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帮助群众树立全新的价值观,调整

农民群众的生活样式,改善人际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有利于提高农村文化工作台队伍建设。繁荣农村文化,构建成农村和谐社会,先进文化是主导。农村文化建设和目的,就是要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教育素质。综合文化站是集群众文化娱乐、体育和农业科技普及为一体的农村文化中心。其综合功能的发挥,非常有利于建设一支稳定的、懂管理、会组织、会辅导、会经营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

十一、结论

7.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七

一、乡镇文化站文艺辅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是一名乡镇文化站的文艺辅导员, 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以及大量的接触了解发现, 我国乡镇文化建设就象沙漠深处的一股河流, 虽然有了部分灌溉, 可是由于基础薄弱, 粥少僧多, 仍然有待春风化雨, 深度滋润。这几年, 地区之间发度也很不平衡, 有的地方虽然也有重视, 偶尔也风生水起, 但是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相比, 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 大量现实的问题, 亟待我们认真对待和解决。

(一) 辅导队伍素质建设滞后与不稳定性

乡镇文化站的辅导人员大多来自上级部门抽调的文艺人员, 从根本上来讲, 这些人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尤其是偏远地区由于交通和生活水平的问题, 无法吸引优秀的辅导人员, 使得这些地区的文艺辅导队伍的素质无法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较。其次, 由于辅导人员本身接触到的教育不同, 辅导水平和自身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辅导人员的专业背景以及事业责任心不足, 加上岗位责任弱化, 甚至于有的不务正业, 种种因素会造成文化馆站的辅导人员具有岗位职责的不确定性, 专业精神的不稳定性, 还有的由于工作调动、兼职等问题, 使得刚刚建立起来的辅导队伍受到冲击。长此以往, 无法建立稳定的辅导体系, 进行有计划、持续性的辅导工作。

(二) 群众文艺活动意识较低

基层群众文艺活动是乡镇文艺辅导工作的抓手, 也是文艺辅导的落脚点和目标主体。其群众文艺活动意识的强弱决定着辅导工作的进程和效果。一个地区文艺活动生机勃勃还是冷冷清清是检验群众文艺辅导强弱的标准。当前, 由于乡镇文化工作观念落后, 经济上抓襟见肘的状况, 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认识误区, 认为群众文艺可有可无, 文艺工作是花钱买花俏、吃力不讨好的事, 不如多花点精力去搞搞赚钱的买卖, 投资经济抓好物质。这种意识为基层辅导工作带来了很多制约和难度。氛围清冷, 支撑不足, 无法搭建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 文艺辅导形同摆设。

二、做好乡镇文化辅导工作的具体实施

(一) 提高辅导队伍素质, 强化岗位专业性, 事业责任感

作为农村乡镇文艺辅导工作人员, 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辅导成效的好坏。对于辅导队伍素质的提高, 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 二是要提高实际辅导能力。首先, 通过网络学习、进修等方式, 从而对其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综合培训, 其次还可以请此领域的专家, 来文化站开展讲座活动, 为辅导队伍和文艺骨干开展授课, 解疑释惑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既是提高学习, 又可以进行文化交流, 让文化站扩大视野, 开拓思路, 让文艺辅导员提升素养, 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二) 以群众为中心, 科学安排培训辅导工作

农村文艺普及工作具有“低”“散”“晚”的特性, 我们应当从最基础开始, 从娱乐参与性入手, 抓住群众的空闲时段, 采取恰当的时空和形式, 有的放矢开展各种普及辅导, 举办各种广场、社区、田间活动, 广泛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 形成互动, 形成格局。作为农村文艺工作者我们知道, 农忙时段, 家家忙于田间地头, 根本无暇顾及文化生活, 接受文艺培训, 我们不可采用行政手段, 居高临下去强求群众来参与, 应该主动送文化到村头, 成为群众精神生活, 休闲娱乐的调剂品。

(三) 成立各种群众文艺团队, 使辅导工作转化为人才队伍建设

基于乡镇文化现状, 笔者认为优秀的文艺辅导员就是一粒种子, 可以在群众中生根发芽, 形成支干树状式系统。有一支支业余文艺队伍, 等于有了一批批业余文艺骨干, 通过持续的专业训练, 传授专业技艺, 辅导员可以结合队伍现状帮助他们排练节目, 条件成熟后举行展示演出, 或者在本地举办群众性文艺节, 甚至组织参加更高层次的演出任务, 群文赛事等这样既能让群众展现才艺以巩固其积极性, 又可以展现地方特色文艺以彰显新农村精神风貌, 农村文化工作欣欣向荣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幸福指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四) 打造特色地域文化, 针对性进行文艺辅导

“普及与提高”, “因地制宜, 独树一帜”应该是不同地区文艺辅导工作共同面对的课题, 也是我们共同的发力点和结果。我们应该扎根于当地文化土壤, 挖掘当地文化特色, 打造独特的文艺辅导内容, 形成别具一格的文艺辅导成果十分重要。这也是因地制宜, 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切实需要的举措。有针对性的进行文艺辅导和服务, 更好的开展文艺活动, 是激发群众正能量, 开创新局面, 打造本土文化的必要途径, 也是增强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最高宗旨。

参考文献

[1]许国钟.乡镇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大众文艺, 2013, 07:6

[2]孔德东, 王忠杰.浅谈乡镇文化站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群文论坛, 2014, 03:27.

8.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乡镇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 服务 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8-02

1.乡镇文化广电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是农村中最为常见的信息传播载体,具有普遍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尤其是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成为新农村最为大众化的娱乐工具。它通过广电传播的方式,对我党制定的各种农村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对广大新农村居民的思想动态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扩大知识信息传播面,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新农村人口的知识文化素质的目的。

此外,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一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明显。所以,乡镇广电事业的发展,在满足新农村人口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乡镇文化广电事业的现状

2.1 传输手段落后,机制不完善

由于受到体制和观念的影响,在乡镇文化广电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相关是设备和技术手段的落后。对无线辐射面积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尤其是新农村人口在收听和收视过程中,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存在随意性。此外,因为相关机制上的不健全,导致工作人员对于乡镇文化广电事业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致使工作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消极怠工现象,影响了乡镇文化广电事业的发展。

2.2 在广电节目安排上存在问题

丰富的内容和合理的节目安排,是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吸引广大新农村人口的重要手段。但是受到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影响,节目质量无法保证,不能做到贴近农村生活。同时,由于相关专业人才的缺失,造成广播电视的内容单调,节目安排缺乏合理性。

2.3 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

受到落后观念的的影响,相关部门对乡镇文化广电事业的重视度不够,在该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当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不断的崛起并迅速发展,相关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缺乏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长远发展。

3.当前形势下乡镇文化广电事业面临的机遇

3.1 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新农村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先进的观念、技术和文化不断涌入新农村市场,使新农村的发展更为迅速,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在这种背景之下,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拥有更大的舞台。乡镇文化广电事业应该充分抓住这个机遇,与时俱进,加强相关方面的改革,加快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2 新农村发展的迫切需求

出于我国政策宣传和提高新农村人口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我国加大了广播电视事业方面的改革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时,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新农村对于广播电视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为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动力,促进其不断的发展与革新。

同时,由于农民的经济水品的提高,其购买力也随之提高。这就为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接收装置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出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广大新农村人口对于科技、知识等方面信息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大。而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所以,乡镇文化广电事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3.3 市场的优越性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广电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城市当中,市场基本已经饱和,很难再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广大新农村中,该方面的市场还处于相对空白状态,市场广阔,竞争力小。所以新农村广电市场已经成为当前竞争的焦点。处于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中,乡镇文化广电事业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提高服务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从而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

4.乡镇文化广电事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举措

4.1 对乡镇文化广电事业进行准确定位

准确的定位,有利于乡镇文化广电事业作用的发挥。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不同于类型的广电事业,它是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核心的,要将为新农村农民服务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同时乡镇文化广电事业要与图书馆、多媒体等其他文化设施充分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立体的乡镇文化网络,以全面提高广电事业的影响力。

4.2 建立文化广电服务中心

一个功能完善的广电服务中心,为乡镇文化广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我国广电事业大繁荣的背景下,根据新农村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农民的实际需求,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广电服务中心,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保证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服务质量,尤其是要对广播电视的播放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内容的规范、健康,避免不文明的内容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4.3 全面推进乡镇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推进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向数字化转换,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做好该项工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重视程度,加大该方面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先进设备引进先进人才。并制定健全的制度,为各项措施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并立足农民需要,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这是当前乡镇文化广电事业发展的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要树立正确观念,健全工作流程,将数字电视业务与农民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提高服务的含金量。同时,数字电视推广过程中,建立责权分明的责任制度,并将该制度落实到人,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此外,还要建立相关的工作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保证其业务熟练程度。

其次,在引进先进人才的同时,加大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能力,以此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加大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乡镇广电事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农民的具体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宣传方案,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广泛的宣传讲解,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数字电视的重要作用。

4.4 做好乡镇文化广电事业创新工作

创新是提高乡镇文化广电事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此过程中,首先要与时俱进,拓宽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广电节目多样化的需求进行多元化服务。其次,要与当前的网络媒体技术进行充分结合,向农民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娱乐服务。特别是加大三农方面内容的创新力度,以全新模式,增加该方面节目的专业性与实用性,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

5.结语

总而言之,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在引导新农舆论导向、促进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切实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积极推动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的创新与发展,为提高农民收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斌. 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服务新农村建设思考[J]. 人才资源开发,2014,14:34-35.

[2]张莉.关于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建设的几点深思[J].科技风,2012,18:223.

[3]林梅芝. 试论乡镇广播电视宣传事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助推作用[J]. 视听,2015,09:22-23.

上一篇:论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下一篇:大学应聘生求职英文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