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

2024-09-27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1.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 篇一

1、概念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

(3)v正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

5、勒夏特列原理

定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C、P或T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原理适用的范围:已达平衡的体系、所有的平衡状态(如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和只限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解释:外界条件改变使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对这种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这种改变,也就是说:外界因素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占主要方面。

2.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 篇二

1 新课程自主学习知识点的总结

总结化学的知识点是充斥在整个化学的学习过程中, 在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初始阶段, 同学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能力, 总结一套对自己有用的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学习办法, 发现化学学习的趣味性。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为自己制定学习的目标和学习计划, 促使自己将零散琐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融汇贯通, 逐步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同学在自主学习时, 首先为自己制定学习的计划及目标, 了解本节知识所讲解的内容, 总结出课程中的主要内容, 并制作出树状知识点图, 让自己能达到看到关键词能联系到相关的化学反应式或概念。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规律的过程中, 自主学习之前, 可以将初中所学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类元素知识做总结, 并列出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式, 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点之间的结合点联系起来, 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挖掘出来并过渡到新的学习内容中。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元素周期规律》前1~20元素核外电子排不规律时, 将相似规律的元素归为一类进行集中总结学习, 相互间有差异地进行个别学习[1]。这样就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结构, 同时也为下个进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新课知识点的总结可以提取课堂学习中的精华部分, 将繁杂的化学公式进行重点记忆, 还能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线索。

2 单元复习中的总结

学生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 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化学知识的总结方法, 如不知道如何总结, 可以观察老师在讲课时所采用的方式。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一般会采用归纳分析的办法对课堂的教学的质量进行总结, 这是为了检查教学的成效, 寻找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及欠缺之处, 以便于对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为后期的教学提供帮助。所以同学也可以借鉴此种办法将课堂中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对所学习的每个知识点作小结, 将自学时所总结的重点与教师所补充的内容进行融合, 以完善课堂知识的重点内容。这样可以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点。同学还需在学习中不断完善总结的方式, 找到最为适宜的方式, 让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够在课堂的复习中充分发挥作用。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三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这一课时, 可以根据结合生活中见到的甲烷形态及其特性, 尝试总结其基本的化学式CH4, 并制定课堂上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掌握甲烷的分子空间结构, 化学性质及其化学反应式, 其次是甲烷的用途及其保存等。总结出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和掌握的技能, 对知识的学习有明确方向, 对其中笼统的概念知识做归纳总结, 获取精华部分。再了解甲烷的基本化学反应式, 能够举一反三地写出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式。如甲烷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化学反应, 或者甲烷在加热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化学式。对甲烷知识点进行总结后不仅能明确所讲授的内容, 还能培养学生归纳学习的能力, 在复习时能够更快提取知识, 并加以运用[2]。

3 学期知识点的总结

因为在整个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中, 所涉及到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反应较多, 所以就得进行更大范围的总结。比如将高中化学中所学习的元素分为有机部分和无机部分。有机部分包括:苏打 (Na HCO3) 、钠 (Na) 、明矾 (KAI (SO4) 2) 、磁铁矿 (Fe3O4) 、硝酸亚铁铵 (Fe (NH4) 2) 等;而有机部分有:氯仿 (CHCI3) 、醋酸 (CH3COOH) 、福尔马林 (HCOOH) 等。也可以根据元素化学反应后的现象进行总结。比如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 Ba (OH) 2与NH4C1反应是吸热。SO2通过入品红溶液先褪色, 加热后恢复原色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因为高中化学学习中金属元素较多, 所以在对化学知识进行总结时, 也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按照自己方便记忆的方式[3]。

4 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 在进行高中化学知识点的总结时, 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能力,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首先从课堂的学习中总结, 将小节内容进行总结提取。在阶段性学习时, 可以更好地复习, 对于高中冲刺阶段的总结就可以从每个小节的总结中提炼, 将其归纳总结后, 就可以明确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大致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玲.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J].才智, 2015, (13) :243.

[2]陈华仕.高中化学教材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 (5) :80-82.

3.高一化学和初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篇三

初高中课程为何难衔接有很多原因。目前在校的高中学生都是初中“课改生”,在初中成绩很不错,但是上了高中感到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学得吃力,而且教师教得也费劲,主要问题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初中课改教材调整了很多内容,内容通俗、简单;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了,降低了难度、深度和广度,理解、接受和掌握起来更容易了。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很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课时充足,进度较慢,讲授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以及学生消化和巩固时间较多。

高中教材内容抽象概括,牵涉知识面广,受高考限制,教師一般不敢降低难度,初高中教材难度差距加大。高中教材知识点增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重点和规律,没时间反复强调重难点内容和知识盲点,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巩固与强化,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一新生还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完成作业困难,积压的盲点越多,越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从而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考试成绩不好。

如何解决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衔接的问题,帮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特点是高一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所以,高一的化学教师要重视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上的不同,应注重以下几点: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一、做好教材衔接

高中化学教师要坚持课改要求,改进课堂教学,与初中化学老师进行交流,尽快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及初、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

高一化学教师应熟悉初、高中教材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解决和未解决,哪些知识点在高中需要拓宽和加深。通过衔接初、高中教材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初中化学知识,做到对高中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二、做好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化学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之上深化,知识密度、深度和难度加大,内容比较抽象。刚上高中的学生学习习惯、自学能力相对较差,高一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接受更多的知识,但课上消化的时间少。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高一化学教学难度、进度不要太快,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节奏,由慢到快,把握整体学习的进度,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并放慢速度多练、多写、多体会,从而达到应用掌握的水平。

教学上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应掌握教材、大纲,通过摸底测验,摸清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尽快克服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要发挥实验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利用教材上的图片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生学会知识,是为了学生课外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给予学生各种知识的具体指导,照顾一些传统学习习惯,尽可能地留时间给学生复习,消化新的知识。高一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高一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作业和实验规范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与初中差异很大。高中学习要改变初中学习方法,使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明确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听课,集中注意力听课,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让学生重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不仅仅对结论死记硬背。课后复习是关键的一环,通过教材和听课笔记,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总结,找出记忆规律和要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加以解决,最后巩固练习。有问题随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尽量做到独立钻研。在做中练,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消化情况,并针对性地指导和查漏补缺,备课时、讲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高中学习能力利用远强于初中,体现尤其是化学实验上。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和规范,敢于实验,做好化学基本操作和实验设计的准备工作,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要认识高一化学和初中化学学习上的特点和实际困难,帮助学生由初中化学跨到高中化学台阶。做好化学教材知识衔接,做好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使学生为高中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学习各种知识及技能。

4.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四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两位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小数点为一位

二、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1、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2、CO2、Cl2、SO2与氢氧化钠溶液

3、C2H2、C2H4与溴水反应

三、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5.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篇五

1、易燃易爆试剂应单独保存,防置在远离电源和火源的地方。

2、酒精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烫伤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清洗,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碱沾皮肤,用大量水清洗,涂上5%的硼酸溶液。

3、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4、防暴沸的方法是在液体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5、过滤是把难溶固体和水分离的方法;蒸发是把易挥发液体分离出来,一般都是为了浓缩结晶溶质。

6、粗盐含杂质主要有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需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钡碳先,碱随便,接过滤,后盐酸”的方法。

7、溶液中SO42-检验法是先加盐酸酸化,后加BaCl2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SO42-。

8、Cl-检验法是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Cl-;酸化的目的是防止碳酸银等沉淀的生成。

9、蒸馏是分离液液互溶物的方法,常见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和冷凝器。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水流方向要注意逆流。

1.最新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2.最新5篇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3.最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5篇

4.精选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6.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六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氧化还原反应

1.(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7.浅谈高一化学的教学 篇七

【关键词】精选内容 学法指导 适度深化 思维培养

新学年伊始,有一大批新学生升入高中,开始高中生活。对于化学这门课,它有自身的特点,在初中阶段,只开设了一年的课程,内容少,知识面广但深度不够,是基础性普及性的。步入高中后,教师通常利用适当时间对初中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础解题思路,再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以取得前后知识的贯通。

高一新生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一切都是新鲜的,存有好奇心,有对新知识的渴望。所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实施教学。在这笔者针对以下两点浅谈高一化学的教学。

一、把握初高中异同,搞好过渡教学

初中化学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和铺垫,高中教师要对初中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而且使学生明白高中化学知识不是空中楼阁,有自己的根基,这样,使学生理解教师复习的目的,才能真正起到复习的作用,毕竟学习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初、高中过渡复习是非常必要的。

1.精选内容

作为高中生,他们的目标是高考。作为高一学生,他们经历了中考,步入高一,又开始追求新的目标,目标能否实现,高一的学习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选择复习内容时,要以高中化学知识依据,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复习。笔者认为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以分成四大块来复习,其四大块为: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②元素及化合物;③化学计算;④实验操作。这种复习方式,其好处在于: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将知识归类化系统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渐学会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再根据高中化学的内容,对某些知识做到精讲精练,达到预期目的。

2.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教学接轨的有力保障,学生成绩好坏除了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起着决定作用。初中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记忆的东西多,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硬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譬如:初中时学生将元素化合价的顺口溜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当让他们写物质化学式时不会写。其实,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元素化合价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就能正确写出化学式。学生将识记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就出现了知识“消化不良”现象,事倍功半。初中阶段,学生们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独立性,主动接受获致知识,其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向理解,依赖向独立,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通过对知识的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对高中知识的学习有所准备。

二、站在高一,瞻望高考

纵观历年高考题,高一化学中的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等都是高考的热点知识。因此说来,高一化学是高考成败的关键,又是高二、高三学习的基础。

1.适度深化教材

在进行新内容教学时,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知道这一部分内容对以后学生的影响从而作出相应的铺垫。比如,《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内容分三个阶段来学习,高一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高二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高三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解池和原电池。高一时,要求学生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m·ne—)(n指单个原子失电子或得电子的个数,m指像这样的原子有几个)。讲课时要求学习写m·ne—的形式,因为有利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所以,就内容讲内容是不可以,必须综合整个高中化学知识,适度扩张和加深知识。

2.思维培养

在教学中培育学生思维的观点由来已久,前苏联的赞可夫(1901—1977)在他的《教学与发展》一书中强调各科教学必须着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开辟心智训练的广阔天地。在高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思维,全面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中学生的思维不成熟,这也是需要不断加以培养与训练的直接原因。思维的不成熟表现为,思维过程简单化,思维的出发点不现实,思维过程的不科学,不经济,思维的局限性,思维的固封化。针对中学的思维不成熟,高一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比如说在做化学计算题时,可以从问题出发研究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是讲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再比如说,在做化学中的推断题时,一般情况下,首先找出突破口,再联系相应物质的性质,从而击破此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课堂上问题的设置,也可以通过习题课,向学生渗透思想方法。

学生的思维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高一一年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思维能力,对高二、高三学习,甚至走向人生道路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以最大的潜力去掌握学习材料,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林·浅谈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考试报·2005.7.12

8.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八

1、50前使用的青铜器,3000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进入铝合金时代。

2、金属的物理通性是:不透明,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延展性好。

3、钠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如下现象:熔成小球,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4、铝箔加热,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这层不易熔化的薄膜是高熔点的Al2O3。

5、固体钠怎么保存?浸在煤油中。

怎么取用金属钠?镊子夹出后用滤纸吸干煤油,然后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剩下的钠再放入煤油中。

6、小块钠丢入水中的现象是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溶液变红(加入酚酞)。分别反映了钠密度小于水,反应放热且钠熔点低,产生气体迅速,生成NaOH的性质。

7、银白色的钠放入空气中,会逐渐变为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白色粉末。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Na2O2是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放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离子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4OH—+2H2↑。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2、Na2CO3、NaHCO3的鉴别除了观察是否细小,加水是否结块的物理方法外,还可以

①加热固体质量减轻或放出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NaHCO3。

②在其溶液中滴入CaCl2或BaCl2溶液由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③加等浓度的HCl放出气体快的是NaHCO3。

3、焰色反应是物理性质,钠元素为黄色,钾元素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原因是滤去黄色焰色);钠单质或其化合物焰色均为黄色。

4、焰色反应的操作为,先用盐酸洗净铂丝或无锈的铁丝,然后在火焰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焰色相同为止,再蘸取溶液灼烧并观察焰色。

5、由可溶性可溶性铝盐制Al(OH)3沉淀选用试剂是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6、铝片放入NaOH溶液开始无现象是因为表面氧化铝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有气体逸出且逐渐加快是因为铝与碱溶液反应使溶液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速度,最后生成气体的速度又慢下来(仍有铝片)原因是OH—浓度逐渐减小,速度变慢。

2mol Al完全反应放出标况下气体是67.2 L。

7、明矾和FeCl3都可净水,原理是:溶于水后生成的胶体微粒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一起沉淀。

8、Al3+溶液中渐渐加入NaOH溶液或AlO2—溶液中渐渐加入HCl溶液的现象都是:白色沉淀渐多又渐少至澄清;NaOH溶液渐渐加入Al3+溶液或H+溶液渐渐加入NaAlO2溶液的现象都是:开始无沉淀,后来沉淀迅速增加至定值。

9、铁的三种氧化物化学式分别是FeO、Fe2O3、Fe3O4。其中磁性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

10、FeSO4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SO4+2NaOH=Na2SO4+Fe(OH)2↓、4Fe(OH)2+O2+2H2O=4Fe(OH)3↓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构成有机物的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碳,硅是构成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2、SiO2是由Si和O按1:2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光纤的基本原料。

3、凡是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SiC、SiO2等)都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物理性质,且一般溶剂中都不溶解。

4、SiO2和强碱、氢氟酸都能反应。前者解释碱溶液不能盛在玻璃塞试剂瓶中;后者解释雕刻玻璃的原因。

5、硅酸是用水玻璃加盐酸得到的凝胶,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凝胶加热后的多孔状物质叫硅胶,能做干燥剂和催化剂载体。

6、正长石KAlSi3O8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K2OAl2O36SiO2

7、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还可以制造光电池和芯片。

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这里MnO2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

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一定含有HCl和水蒸气,必须先通过饱和食盐水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就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

3、铁和Cl2反应方程式为2Fe+3Cl2 2FeCl3,H2点燃后放入Cl2中,现象是: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这是工业制盐酸的主反应。

4、Cl2溶于水发生反应为Cl2+H2O=HCl+HClO,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含Cl2,具有漂白杀菌作用是因为含有次氯酸,久置的氯水会变成稀盐酸。

5、氯水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通入Ca(OH)2中可生成漂粉精。

6、检验溶液中的Cl—,需用到的试剂是,AgNO3溶液和稀HNO3。

三、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单质俗称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试管内壁上沾的单质硫。

2.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方程式为SO2+H2O H2SO3,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亚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3.鉴定SO2气体主要用品红溶液,现象是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4.SO2和CO2混合气必先通过品红溶液(褪色),再通过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最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同时证明二者都存在。

5.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为:2H2S+SO2=3S↓+2H2O,与Cl2、H2O反应失去漂白性的方程为Cl2+SO2+2H2O=2HCl+H2SO4。

6.SO3标况下为无色晶体,遇水放出大量热,生成硫酸。

9.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九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浓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

解推断题的特点是: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即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如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和显色反应,醛基的氧化反应等。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不多,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如A氧化为B,B氧化为C,则A、B、C必为醇、醛,羧酸类;又如烯、醇、醛、酸、酯的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能给你一个整体概念。

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去氢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氢叫还原。

10.对高一新生学习化学的建议 篇十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重难点被直观的现象瓦解掉,抽象的知识点较少,需要知记的内容较多,学生如果付出努力就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高中化学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知识更倾向于系统化、理论化,还要求能灵活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分析现实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提高,光是死记硬背、机械的做题是学不好的。要注意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要正确对待教材与资料

新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学科特点、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课前预习要将理解不透的内容勾画出来,做到听课有目的。有的同学总认为这一环节不重要,其实不然。首先课前预习花费不了很长时间,不像某些同学想象的那样麻烦。其次,它可以大大提高听课效率,积极的在课上思考更多的问题。高考题中的任一知识点的考察雏形都来源于课本,有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都直接用资料书不使用课本,这样是万万不行的。那么资料书应该怎样利用呢?阅读资料书可以解决课堂上的一些疑惑,而且课本上的习题少且简单,不能满足考试的要求,做些资料书上有价值的习题可以升华所学知识,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和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但不要搞题海战术,首先知道所学知识的难点与重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做重点题型,对于易错知识点要反复练习并且记录在错题本上。

二、注意做好课后总结

一天的学习完成之后要养成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合上课本,在脑子里把老师课上讲的内容重复一遍,以免遗忘。将需要理解的内容要整理一下思路,理顺逻辑关系。然后把一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全面并对应习题看看题目中是怎样考察这些知识点的,从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高一第一章物质的量这一节,物质的量是桥梁将宏观的量如质量、体积和物质微观的量如粒子数联系起来,可以画出这样的转化图。

三、正确理解教材内容

高一化学必修一主要讲解了化学实验基础及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其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内容的核心,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粗盐提纯实验和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及知识的衔作用,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高考化学试卷中压轴题即为实验题,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个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并且分析实验原理、反应条件、实验装置、实验的异常现象等。高考实验题都是课本实验引申出来的,来源于课本。必修一中的实验基础主要讲解了几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分离装置,难度不大。后面的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重要实验有氯气的制取、铜与浓硫酸反应、金属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室制氨气、钠与水的反应、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铝的两性实验、氢氧化铝的三种制法,铁及其氧化物,铁盐性质实验等等,都需要用心去学习分析。

必修一的第二部分内容是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这部分内容原理性强,要着重于理解,活学活用。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先要熟记基本概念“升失氧,降得还”,然后会利用化合价变化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掌握其配平。掌握基本方法后还要多练习。

必修一的最后是分类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下册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是高中阶段的重点之一,其知识内容多,学习时要注意以元素为轴线将化合物串起来,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顺序去有序总结。以钠为例,先学习单质钠的性质:典型的活泼金属,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常温下被氧化成氧化钠(还要掌握钠放置在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加热时被氧化成过氧化钠、钠和盐溶液反应的实质等等。再按顺序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两者最好用比较的方法去理解记忆,首先从结构上,再从性质上作对比。之后是氢氧化钠的性质与典型的强碱。它们都具有强碱的通性,其中难点在于与少量或过量酸性氧化物的反应。最后再记忆两种钠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样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两者物理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这种总结方法同样适用于铁、铝、碳、硫元素的学习。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的衔接,应该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11.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十一

1.“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N2+O2放电===2N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2.氨的工业制法:N2+3H22NH3

3.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装置:与制O2相同

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检验方法: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3?H2ONH4++OH-

5.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

7.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2.高一化学方程式必背知识点总结 篇十二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13.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 篇十三

◆devote 奉献,献身

课文原句:Professor Stevenson, who has devoted himself to protecting the Milu deer, gave a talk to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Beijing.

这句话的意思是:斯蒂文森教授一直致力于保护麋鹿,他在北京为中国大学生做了一场演讲。这句话包含一个重要的动词devote,其主要用法如下:

1. Devote A to B 意思是“把A奉献给B”。其中的A常为表示人生、时间、精力等意义的词。例如:

He devoted his lifetime to this important research. 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项重要的研究上。

2.Devote oneself to意思是“献身于……,专心致力于……”。使用这个短语时,要特别注意:其中的to并非不定式符号,而是介词,其后要接名词、代词或动名词(短语)。例如:

She devoted herself to teaching English in this village. 她献身于这个山村的英语教学。

真题演练:

Mr. Reed made up his mind to devote all he had to _______ some schools for poor children. (2001 上海)

A. set upB. setting up

C. have set upD. having set up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evote A to B”这个短语中to的用法。由于此处的to 是介词,后面只能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四个选项中A、C不符合,先排除。再结合句意:瑞德先生下定决心把他一生的所有都贡献出来为穷孩子们建学校。Set up所表示的动作,必然发生在谓语动词make所表示的动作之后,所以用动名词的一般式。因此,答案选B。

◆ be used to 习惯于……

课文原句:They are all used to their environment.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都习惯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其中包含一个常考的短语“be used to”,意思是“习惯于”。使用时,需要注意区分它和其他几个也包含used的短语:

1.Be used to sth./doing sth. 意思是“习惯于(做)某事”,表示一种状态;而get used to sth./doing sth. 的意思则是“变得习惯于(做)某事,开始习惯于(做)某事”,强调一种由“不习惯”到“习惯”的动态过程。试比较:

·He was used to the cold weather after he lived there for two years. 在那里住了两年之后,他习惯了寒冷的天气。

·I think it is a bit difficult for you to get used to the humid weather here. 我想,让你习惯这里湿热的天气有点儿困难。

·You'll soon get used to living in the country. 你很快就会习惯住在乡下的。

2.Be used to do sth. 意思是“被用于做某事”。注意,这是动词use的被动语态,其中的to是不定式符号,后面要接动词原型。例如:

A metal bar was used to force the door open. 用金属棒把门撬开了。

3.Used to do sth.意思是“过去常常做某事”,指的是过去的习惯性动作,目的在于与现在形成对照。例如:

I used to like swimming. 我过去很喜欢游泳。(暗示现在不喜欢游泳了)

注意:在表示过去的习惯性这一点上,used to与would的意义相同。但used to既可用于表示过去的习惯动作,又可用于表示过去的状态;而would只能用于表示过去习惯性的动作。例如:

·When he was a child, he would spend every penny he earned on books. 小时候,他把挣来的每分钱都用来买书。(过去的习惯性动作,句中的would可以用used to替换)

·People used to believe the Earth was flat.过去,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过去的状态,并非某种习惯,句中的used to不可以用would替换)

·我哥哥过去是解放军,现在是教师。

(×) My elder brother would be a PLA man. He is now a teacher.

(√) My elder brother used to be a PLA man. He is now a teacher.

真题演练:

In my opinion, lif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much easier than ________. (2007 安徽)

A. that used to beB. it is used to

C. it was used toD. it used to be

解析:一看选项就知道本题在考查包含used的几个短语的辨析。从题干来看,句子的意思是:在我看来,21世纪的生活要比以前容易得多。空格处表示的是过去的状态,只能用“used to”,四个选项中可先排除B、C。再结合句子,前后比较的都是life,用it指代前文出现过的life。因此,答案选D。

Unit 11

◆combine 联合,结合

课文原句:Hip-hop music often combines parts of other styles to create music that will help people hear new things in old music.

这句话的意思是:Hip-hop音乐经常和其他风格的音乐结合,产生一种新的音乐。这种新的音乐能使人们在老音乐中听到新的东西。这句话中有个重要的动词combine需要掌握。Combine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作不及物动词,意思是“(使)联合,(使)组合”。作不及物动词用时,常与with连用,构成combine with sth.短语。例如:

Two atoms of hydrogen combine with one atom of oxygen to form a molecule of water.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另外,combine的名词形式combination也比较常见。它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品质、物质等的)结合、联合或混合”,常与介词of连用。例如:

A combination of tact(技巧) and authority was needed to deal with such a bad situation. 处理这么糟糕的情况,既需要技巧也需要权威。

注意:combination和connection的区别。Connection是“连接,关系”的意思,侧重指“连接”;而combination则侧重强调“混合”。例如: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smoking and several serious diseases. 科学家已经发现吸烟和几种严重的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真题演练:

His eyes were wet and there was a _______ of love and respect on his face. (2006全国)

A. combinationB. composition

C. connectionD. satisfaction

解析:本题考查的几个相似词语的辨析,需要结合语境来辨析。题干的意思是:他的眼睛湿润了,脸上交织着一种喜欢和尊敬的表情。根据句意可先排除C、D两项。而B项composition尽管也可译为“合成物”,但却是指经过化学反应等形成东西,因此排除。所以,本题答案是A。

◆satisfy满意

课文原句:They play music to satisfy their inner desire.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演奏音乐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其中包含一个常用的动词satisfy。Satisfy是及物动词,意思是“使……满意,满足……”。例如:

·The little girl felt that nothing she did would satisfy her stepmother. 这个小女孩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无法讨继母的欢心。

·Just to satisfy my curiosity,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your car? 我只是出于好奇,请问你买这辆车花了多少钱?

Satisfy本身的用法并不是很难,satisfaction是其名词形式,意思是“满意,满足;令人满意的事物”,用法也比较简单。特别需要注意区别使用的是satisfy的几种形容词形式: satisfactory、satisfying和satisfied。前一个是satisfy本身的形容词,而后两个则是由satisfy的分词形式演变而来的形容词。这三个形容词都可作句子的定语、表语或补语。

1.Satisfactory和satisfying都表示“令人满意的”的主动含义,两者一般可以换用。当用作表语或定语时,其句中的主语或修饰的名词大都是表示事物的名词。例如:

The explanation is a satisfying / satisfactory one. 这是一种令人满意的解释。

That was a satisfying performance. 那是一场令人满意的演出。

2. Satisfied的意思是“满意的;满足的”,指用作主语的人本身对某事或别人所做的事感到满意。在用作表语或定语时,其句中的主语或修饰的名词一般都是表示人的名词。例如:

The satisfied boy has just left. 那个心满意足的小男孩刚走。

Are you satisfied with his answer? 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

注意:Satisfied与介词of连用,构成be satisfied of,表示“确信……”。此时,of后一般接事物名词或抽象名词,相当于be sure of。例如:

I am satisfied of the truth of his story. 我确信他讲的故事是真的。

I am satisfied of your ability to do the work. 我确信你有做这种工作的能力。

真题演练:

What he has done is far from ________. (2000 上海)

A. satisfactoryB. satisfied

C. satisfactionD. satisfy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satisfy不同形式的辨析。题干的意思是:他所做的很难令人满意。“Far from”是固定搭配,相当于一个副词,意思是“远非,完全不”,后面应接形容词,整个句子主干是一个“主系表”结构。四个选项中只有A、B两项是形容词,排除C、D。而B项的意思是“满足的,满意的”,多用于指人,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A 。

Unit 12

◆get through 通过

课文原句:We need a password to get through the wall.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口令才能通过这堵墙。(编者注:此句选自《哈利·波特》) 其中的动词短语get through意思是“通过,穿过”。除此以外,get through还有几个意思也较为常见:

1. 度过(艰难或不愉快的一段时间)。例如:

Without enough coal, it's going to be hard for us to get through this cold night. 煤不够了,这么冷的夜晚将会很难捱。

2. 干完(工作等);用完;吃掉,喝光。例如:

He reads really fast — he can get through one book in one evening. 他看书很快——一晚上就能看完一本书。

3. 用电话(或无线电等)联系上,拨通(电话)。例如:

I tried to telephone you but I couldn't get through this morning. 今天早上我设法打电话给你,但就是打不通。

真题演练:

In dealing with many challenges that friendship will bring to you, try to see them for what they are: small hurdles you need to jump or ______ on your way through life. (2007山东)

A. pass byB. come across

C. get throughD. run over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pass by、come across、get through、run over这四个动词短语的辨析。Pass by意为“经过”,指从侧面、旁边经过;come across意为“碰到”;get through意为“通过,克服”;run over译为“从……驶过,碾过”。结合题干可知:空格所在的句子是说“在人生的道路上,你需要越过或克服许多小的障碍”。根据题意,排除A、B。D项同Jump语意有些重复,因此排除。所以答案选C。

◆believe in 相信

课文原句:You must believe in what you do and who you are if you want to succeed in the world.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就必须坚信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一切。在使用句中的动词短语“believe in”时,需注意与believe区别。Believe侧重指“相信某人的话或某件事是真实的”,而believe in则侧重指“相信某事的存在或价值”,特别是对信念、信仰等的坚信。例如:

I really can't believe that he would do me such a favor. Since last time I was cheated by him, I no longer believe in him at all. 我实在不相信他会帮我这个忙。自从上次被他骗过之后,我就再也不信任他了。

模拟演练(暂无相关真题):

I ______ what he has just said, but I still don't _______ such a man as he is.

A. believe; believe inB. believe in; believe

C. believe; believeD. believe in; believe in

上一篇:四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格式下一篇:怎样认识改革进程中的政府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