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4-11-11

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精选8篇)

1.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一

论音乐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本质要求,本文从就音乐专业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行了有关论文。音乐活动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对于创新能力的要求更是不言而喻。

【关键词】音乐专业 创新能力 实践培养 课程改革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这个“重点”是由“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构成,且二者相间并重,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既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又对素质教育的实践实质进行了科学定位。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战略性决策,是素质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新发展。为此,本文就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对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等院校的工作重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曾经提出了“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日本把发展创造力视为国策,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日本通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未来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三张“通行证”是20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观点:一张是学术的,一张是职业的、一张则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创造力);江泽民总书记也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次,这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新教育方针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高等教育在实施教育时必须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作深化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1,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是先导

作为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师首先不要迷信传统,书本和权威。传统虽众皆行之,书本虽众皆学之,但要知道并没有穷尽真理,仍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也没有尽善尽美,仍需进一步深化完善,即使那些被证明是真理的知识也有相对性,不能将其绝对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必因是学生就人微言轻,要突破心理障碍,塑造出求实精神,自信心和好奇心。只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也会有新的发现,也会取得独特的成就。作为教师,既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锻炼胆量的机会,又要将最新学术观点,择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在对不同观点的比较,鉴别中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同时,教师还应有自己的学术见解。教师还应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动手能力及刻苦钻研精神。

2,对学生进行学习理念的教育

我把人类的学习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学习阶段,即从人的出生到高中结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自然现象,社会想象的“认识,知道”,这个阶段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所谓前人总结的经验、理论等,我把这个阶段的学习比作“放牛式学习”。第二阶段是基础学习阶段,即大学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针对所选择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要求对某一个学科领域进行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为今后能在该学科进行更深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的学习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我把这个阶段的学习比作。放羊式学习”,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要求学生树立创新精神。第三阶段是研究性学习阶段,即研究生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明创造,我把这个阶段的学习比作。寻矿式学习,即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进行假设,然后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得到结果。那么,针对这样一个学习阶段的划分,所以我们对每一届新生入学后进行一次学习理念的教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由“放牛式学习“的学习转变成。放羊式学习”,即由教师引领着学习到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自主性的学习,培养主动学习,努力探究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在学科中某一方面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查漏补缺缺,打好学科基础。

3,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实质性问题,培养方案是进行人才培养的法律性依据。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有关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及《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基础上,对音乐学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探讨,制定了以“多能一专”和“一专多能”的两个不同的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开设进行了合理的调整,突出了的基础性,《专业选修课》的宽泛性,(专业拓展平台课程>的专业性。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在《专业拓展平台课程》上选择课程进行学习。规范了对学年论文的要求,增加了艺术实践和采风。既突出了专业特点,又体现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重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

在课程建设上,我们注重应用理论的教学,在《形体舞蹈》课程里加入舞蹈编导的内容,成为《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课程:在《声乐》课中加入声乐理论与发声原理的内容,成为《声乐基础》课和,在《钢琴》课中,增加钢琴伴奏的教学,成为《钢琴基础》课程、在《合唱与指挥》课中加大指挥的课时比例和增加合唱排练的内容,成为《合唱,指挥与训练》课程。

在教材建设上,我们把豫南民间音乐文化的内容增加到教材中,在《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课中加入豫南花鼓灯的内容;在《视唱练耳》课中加入豫南民间调式的练习:在《民族民间音乐》课中加入豫南民歌的内容。

在教学改革上,我们拟对《视唱练耳》课程实行分级教学;拟对《基本乐理》课程实行入学会考免修制;对《钢琴基础》、《声乐基础》实行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实行教师,学生双选制。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了可自由发展的平台。

5,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还要有一定的培养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开放,进取,学术的文化环境,不仅是合格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需要,更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为此,我们推出了专家讲坛,使学生在参加讲座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创新的欲望;实行班级小舞台制度,要求每学期每班至少要组织一场专业音乐会,使学生在举办音乐会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每学年还将举办大学生教师基本功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声乐大赛,钢琴大赛,器乐大赛等,这些都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

6,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落实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取得成效。其一,在学年论文上我们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学科知识,加上由于近些年艺术扩招的实际,学生对本学科知识了解有限,适时对大学生进行创造性品格的培养,努力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逐步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同时要注意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激发兴趣,调动情感,培养好奇心、磨炼意志和坚定信念等。其二,针对当前学生专业素质偏低的现象,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即每天一十分钟的跟琴视唱,每一周背会一首民歌,每一个月听懂一部大型音乐作品,使学生在这些音乐实践中得到体验,增强对音乐的真实感受。其三,鼓励学生举办个人毕业音乐会,我们把每年的四,五月定为艺术实践月,把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举办的音乐会纳入必修学分,音乐学专业学生记入创新学分。其四,《实行大学生本科阶段导师制>,要求学生入校一年后,经过教师学生双选,确定学生的指导老师,之后的三年,包括学士论文都有该教师进行指导,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得到研究性学习的锻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思。

总之,创新教育即是新话题又是老生常谈,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有新的认识。作为教师,“我们不是为了把空桶装满,而是为了把火点燃”。

2.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二

1. 培养思路固化, 缺乏突破创新

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而能够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是最佳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下, 美术人才的培养思路, 逐步固化, 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创造天赋被扼杀。培养思路及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固化, 不能够及时结合学生特点进行调整, 不能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层面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效。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想象力, 而现有美术教育模式下, 学生的思维被局限与狭小的范围当中, 难以突破常规去进行创新, 难以在美术作品创作上有所突破。

2. 一味追求模仿, 忽视自我个性

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影响, 学生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思潮理论。这种背景下, 如果教师不假思索和分析的向学生灌输各种思潮理论, 学生又不加选择的接受。势必会对学生的审美观念, 意识价值观以及创作意识给予错误引导。盲目的与国际接轨, 会对学生的审美倾向与评价标准产生误导。在错误的引导下, 学生误将模仿的作品作为自己的作品, 忽视了自我个性的追求, 使得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及创作规律形成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更使得学生错误的将模仿作为美术创作的主旋律, 久而久之, 模仿形成习惯, 便难以创作出独具个性的美术作品或设计。

3. 文化底蕴不足, 创新缺乏推动力

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进入门槛的降低, 许多高考成绩中文化分偏低的学生也有了进入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进行深入学习。学生综合素质现参差不齐的问题。学生文化底蕴不足, 对作品及创作理念的理解时, 往往力不从心。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 不在于它采用了何种艳丽的色彩, 而在于它蕴含了多少文化内涵与情感。忽视对美术专业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 只会让学生走入技能学习的死角, 丧失进行创新和开发的能力, 不利于学生在艺术上的创新与造诣的提升。

二、培养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 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是个体实现自身在艺术上追求必须具备的价值观。在高职美术教育中, 教师应力求通过富含“正能量”的艺术家事迹以及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透过艺术行为的表象去探究对艺术的深层认知, 实现对艺术固有观念的思考与延伸, 在理解艺术的同时, 充实艺术。同时, 鼓励学生学习优秀民族文化, 积累文化底蕴, 为实现艺术形式与内容上的创新提供推动力, 又能使其在尊重真善美基础上, 坚持正确的艺术观, 使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协调健康发展。

此外, 要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应激励学生对自身绘画及创作灵感进行不断的创新, 同时通过美术教学中的情趣性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等, 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有利的内外部环境。通过培养美术专业学术的创新意识, 使其形成开拓创新的优秀心理品质, 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助推力。

2. 注重研究教法, 让学生善创新

其一, 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 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在进行设计课相关教学时, 可以在学习设计相关知识基础上, 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例如让学生走出校门, 选择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所见所闻, 并收集相关的图片, 影像素材。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寻找灵感, 更加主动而有感情的去进行创作。

其二, 教学内容要能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有利于知识的迁移。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应尽量灵活多样, 选择素材要涉及广泛, 给学生预留想象的空间。可通过问题引设等方法, 引导学生探究一些绘画技艺的实现与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其三, 教学内容要兼顾学生个体差异不同学生, 其在年龄、性格、修养、阅历、生活环境以及作画能力等方方面面各具特点。正是这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才产生了创作思维各异, 作品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所反映出的情感与认知, 也正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所必须重视的内容。例如, 可以多选择一些学生们关注和喜欢的动漫、时装、影视明星等, 要允许作品的多样化。

3. 合理运用美术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一, 带领学生参加名画展览, 欣赏名家名作。并通过对欣赏和剖析名家名作, 思考使作品绽放光芒的精神所在, 认识到创新与想象力在作品创作中的关键所在。以艺术的感染力, 激发学生开发自身创造力, 提升创新意识, 从而运用在美术创作中。

其二, 定期举办多种活动。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多接触未知事物。绘画环境、绘画人物等的选择力求丰富多样。教师也可以向学校申请相关经费支持, 带领学生前往一些知名的景区、公园或山区进行实地写生, 即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灵感, 又为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三, 重视手工课实践制作。美术手工课以加深学生对手工制作的认知, 掌握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为课程目的, 通过引入新意的课程内容, 要渗透各种不同的手工制作技巧, 即便同一课程也力求以不同手法展现, 展现作品的不同造型特点。在简单的制作过程中, 使学生能够获得锻炼自身创作潜能和创作水平的经历, 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一定的体验, 自主去摸索新的制作方法和执著技巧, 为未来进一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优秀的美术作品, 依赖于独特的创作理念、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对于事物独特的观察和理解。而对于美术专业人才而言, 同样必需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才能不断的发现别人所未发现之处, 创造出别人所不可比拟的优秀作品。作为高职院校必需充分认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构建美术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增强美术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 提升创新能力,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摘要: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需具备的一种能力。以美术专业学生为例, 唯有拥有创新能力, 才能发现更多的灵感, 创作出与众不同, 充满原创因素的优秀艺术作品。本文, 以高职院校美学专业为例, 对当前在培养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如, 原创设计少, 思维固化, 缺乏文化底蕴和创新意识等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以期能够为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策略。

关键词:美术专业,创新能力,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张红红, 邱凤香, 杨家安.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5:100-102.

3.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

0 引言

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是每一个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从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设计时所展现出的原创性就是所谓的创新能力。[1]艺术设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艺术设计的基础来源于创新能力。我国艺术设计事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虽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数量逐渐增多,不过在整体质量上,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上,依旧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思路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对当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设计类人才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1.1 对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中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指导思想进行培养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主要还是得依赖于地方学校对教育观念和办学指导思想的定位,只有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才能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艺术设计类学院只有从创新精神、教育观念和办学指导思想上进行创新能力的第一步培养工作,才能推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过程、方式等得到全方位改革。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将培育具备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学生理念作为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形成统一的共识,在教学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中落实贯彻。

1.2 对创新能力相关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培养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将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当做主要目标,适当调整高校课程。在当下很多高校课程中,由于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差距过大,专业课程只占总课程很少的一部分,从而也就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影响。[2]因此,高校应该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以计算机软件为主要方法,增加计算机辅助课程的课时数,并在计算机课程中融入平面设计、立体构成等课程,不断加强艺术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力度。

2 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平台

2.1 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想要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不断强化,使创新设计教育模式得到有效实施,并将创新情境及时塑造出来,促使学生能够融入创造角色中,其创造能力得到激发与提升,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勇于发出疑问,鼓励学生多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从而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应该严格遵循素质教育的“两全”方针,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获得显著进步。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得以有效树立,从而让其创新思维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2.2 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水平

想要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这是保障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基础。简单而言,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4]要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首先,教师应该放下自身的教师身段,倡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自主研究,重点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将传统的强制性的统一思想、语言以及行动果断撇弃点,提倡个性化和独特性,对学生所具备的艺术创新设计思路以及敢于人先的勇气进行鼓励和表扬。

3 构建出能够让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展现的平台

3.1 为学生的创新构建出创新平台

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及时构建创新平台,并通过建立专门的中介机构和咨询公司,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保障,使其创新观点得到完善,创新资金得到筹集。同时,学校还应该设立第二课堂,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对相关教育和学习活动进行自主参与和组织,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和乐趣,从而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此外,地方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工作室、设计公司以及设计创业园,进而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创新平台。

3.2 为学生创新学习环境拓展创新渠道

为了让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地方高校应该将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塑造出来,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和渠道,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最适宜学生成人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得以逐渐构建出来,从而让学生参与意识、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能够充分调动。[5]例如,地方高校可以开展校园创意设计大赛,对学生的创新作品给予肯定和奖励,并将其中优秀作品作为学校代表作品与其他高校作品进行交流,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和发现自身作品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其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4 总结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学生和地方高校的共同努力。只有当地方高校逐渐认识到创新能力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对其高度重视,在课程安排和设计等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并运用严格的制度性建设来让其具体实施得到保障,才能为当下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伟,吴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工作室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0(07):51+55.

[2] 侯建军.基于就业视角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贺州学院人才培养为例[J].大众文艺,2014(05):254-255.

[3] 刘岩,王志忠.提升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社会实践路径探究[J].大众文艺,2014(10): 224-225.

[4] 张剑,刘清伟.如何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兼评《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创造力培養创新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2):9.

4.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四

【 作 者】高宝立

【作者简介】高宝立 《教育研究》杂志主编、编审,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生。北京 100088

【内容提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要处理好业务素质和全面素质的关系、学习和发现的关系,进行高校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关 键 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456,495.[3] 林秀华,等.创新能力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4]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Ψ洞笱С霭嫔纾?000.71.[5][6][11]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95,93,102.[8]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60.[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7.[10] 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91.[12][13][14][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1998)[R].第10条(a),第9条(c),第9条(a),第9条(d).一个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是该国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反映,对该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影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而教育则为其他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要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以切实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与动力。要创新,就要有追求创意的强烈意识、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对新事物价值的准确认识、对新知执著的探究兴趣、追求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激情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意志,还要有脚踏实地的严谨学风。“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定是敢想、敢干,有勇气独辟蹊径,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敢于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事。”[2]创新能力是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又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完美结合的体现。据对清华大学两院院士的调查,认知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智力发展、人格品质、研究动机构成了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据有关调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知识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2.敏锐的思维能力;3.全面的智力发展;4.良好的人格品质;5.强烈的研究动机。此外,个体本身所具有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等都影响创造力的获得与发展[3]。创新能力表现的过程是思维过程、实践过程、探索过程的优化组合。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集中体现。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积极发现并探求新问题,并能运用独到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新成果。创造力并非少数人所特有,“创造性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潜能”,而“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4]。作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5],大学所进行的教学本身就是知识信息的创造和加工,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开发他们的创新能

力,乃是大学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大学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培养学生业务素质与全面素质的关系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学生未来所要起的公民作用时,广博的见解也是为普通教育所必需的”,高等教育“必须再次转向整个人的教育、全面的个人的教育”[6]。因此,在大学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中,应使业务素质与全面素质和谐统一起来。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技术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群体合作能力等。高等学校要克服那种认为无需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单纯技术倾向,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作为基础的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往往作用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和工作中,对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文”“道”之争是教育史上的老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高校要重视教学的教育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风、坚强的意志等)协调发展,“把教学论从以认识论为指导推向价值论,使认识论与价值论有机地结合起来。”[7]

在全面素质培养中,要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品质。思维的独创性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很强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这都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不可忽视培养聚合性思维,因为,发散性与聚合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才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模式[8]。

第二,处理好教学中“学习”和“发现”的关系

对于以学习前人知识为主的大学生来说,经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走着一条快速地掌握知识的捷径。正如马克思所说:“再生产科学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二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9]

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问题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即只注重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而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此,有必要加以分析。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教学中“学习”和“发现”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关键。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才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在传授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得以培养。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学好知识和形成技能的条件。高等学校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基本目标,教学目标决定了高校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探索性。那么,大学生的学习同科学家的研究,在认识规律和逻辑思维规律上,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有一定的共同之处。这就要求大学的教学,要有科于学生去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使教学过程既区别于科学家的工作过程,又在某些方面相似于科学家的认识过程。大学中的探究“确定了强有力地表现联结体的主要条件,充分地使高级的教学和学习与科研的观点和方法整合起来,并和限制在大学学科在实用的知识以内的学习整合起来。”[10]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们可以把科学家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的独创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适当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以发挥学生学习中的独创性,使教学体现出研究活动的成分,以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品质。

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是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认知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娴熟地应用已学知识,进行探究等创造性活动。高校的基础课知识体系和专业设置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与突破,将是高校

教育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集中体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求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目的,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在教育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第一,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到发展

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性,只有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真正发挥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能动状态时,教育才能取得实效。大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和前提。兴趣是探究知识的动力之一,是创造发明的重要源泉。“启发式教学和友爱教学对个人来说是获益最多的教学方法”[11],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中,常见的观念是把学生主要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重视对学生的现实状态的评价,忽视学生的潜在发展可能性;习惯于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考量、要求学生,不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这极不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学生观的创新上,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教学中要建立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和智慧潜能。要消除教育教学过程中压抑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弊端,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转化、升华为志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求知创新,获得前进的力量。只有用“创新性学习”取代“维持性学习”,学习才会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也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才成为一个自身得到提高,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发展创新的过程。第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素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更需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他们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素质,创造性地去开辟未来。高等学校的教学不应仅仅传授知识,应把重点放在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上。教师“不应仅仅传授知识,而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精神上”[12],“应利用和提倡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技能、才干和交往能力,学会进行创造和批判性的分析以及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能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13],教他们“学会学习”。

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是思维能力,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想象等能力,思维能力只能在积极思考中才能得到提高。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大学的教学活动应改变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关系,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要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掌握正确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创设各种情境,帮助、启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追求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敏捷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第三,将大学生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在实际过程中,一些高等教育工作者往往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这种理解有失偏颇。高等院校不但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将他们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主体观得到

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用最科学的方法,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现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必须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否则将无法实现这一转化的工作,学生的主观条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努力,对于教学效果极为重要。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思路以及新模式”[14],对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来说,它更要求其成员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也只有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善于运用自己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去解决挑战性的新问题。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应加强教学活动的启发性,广泛采用诸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论,提高探索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根据经济、科技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当前,高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的办学目标,要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基础理论和较为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同时,要加强科研训练和实践环节。以宽口径学科教学为基础,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践和研究活动,以利于学生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经验和创新技能,乃至在某些专门技术领域作出创造性成果。

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设计并组织,同时,要审视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大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要求,适时改革培养模式,调整培养口径,从培养计划、教学组织与管理到专业建设、课堂教学、考试改革,都要根据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努力实现教学与生产、科研的有机结合。

当前,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还未形成,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亟需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教育教学评价主体、标准和形式的科学化、多样化,因为“测验方法不仅应能增强记忆力,还能增强理解力、实际工作技能和创造力”[15]。

5.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五

李两合建筑工程系地测1111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来自个人和学校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制约因素对策思考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是一个需要大量创造性人才的世纪,创新是这一时代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在注重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造就一大批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客观地说,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值得引起重视并应寻求可行的解决对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笔者在本文中界定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的能力。大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对未知东西的探索、掌握并加以完善,都是可以看得到的一种创新活动。可见,创新并不神秘,每个大学生都有创新潜能。因此,高校必须确立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就目前来说,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个人和学校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应引起我们关注。

(一)个人因素

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还是偏低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也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和新理论,积极寻求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去创设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又不去向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等。这些都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他们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有些大学生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的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还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3、有创新的热情,但独特的创新目标不明确。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他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

(二)学校因素

1、教育内容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高校教学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缺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专业范围狭窄,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对培养专门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知识面的狭窄也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由于大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的范围内展开,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教学目标上重视认知教育,忽视情感教育,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的高等教育普遍重视大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则很不够,忽视了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二、解决对策

1、注重大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观念的创新,就是要求大学生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主体独创性、深刻性、全面性、灵活性、敏锐性、开放性和活跃性等优良品质的培养,克服大学生观念的陈旧性、保守性、狭隘性、肤浅性、封闭性和片面性,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眼界开阔地看待新生事物,机敏地抓住新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意识,常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幻想,敢于联想和想象。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创新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但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仅仅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客体,大学教育仍习惯用划一的内容和单一的方法来培养人才,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应地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

2、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要转变教育观念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科学发展的新型教育观念。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教育应重视奠定大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引导大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去获取未知的知识,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养成创新的习惯。这是至关重要的。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把过去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大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热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使大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思维活跃,并积极动脑筋解决各种问题。3、改革考试方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考试方法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高校的考试可以实行知识和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测试大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有效提高创新能力的。因此,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高校必须优化课程结构,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大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要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发展大学生的特殊兴趣,提高他们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他们知识结构的优化。此外,高校还要强化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

 技能的培养,建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4、营造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教育环境。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学阶段,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相当的自觉性,高校的教育者在考虑培养目标时,不能把大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把大学生当作发展主体,充分尊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还要针对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大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

是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而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才能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变革时期。随着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化,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大学专业设置太细、知识面窄、技能方面训练不够、不注重思维方法训练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因此,高校应通过各项改革,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断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迎接时代的挑战。江泽民同志在北大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很好地证明了我们国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知识是由人创造的,知识的创新离不开创造性人才,知识经济将需要大量的创造性人才。

按照现代社会的分工,大学的职能体现在教育教学、科研开发(生产)和社会服务等三方面。大学既是文化的集中地,也是人才的集中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我觉得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丛如下方面入手:

1.创新意识培养:即推崇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

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去创设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而常常又是闭门造车,没办法去向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等。这些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制度。”要在很好地传授和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在适度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适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从创新能力和提高素质上衡量教育质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训练思维能力,认识学科本质,掌握学习方法;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特别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因此,面向21世纪,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二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2.创新思维培养:即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这种可贵品质。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五个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的创造性教学方法:

(1)潜科学教学法。潜科学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向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或尚未定论问题的方式、技法,使学生亲自看到教师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从而获得各种有益的启发。

(2)内容不完全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的结论。在做实验时,教师先向学生讲述实验过程,然后让学生大胆推测实验结果,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社会探究法。是由教师提出源于社会中的某个问题,然后由学生开展调查,提出假设搜索证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整理,从而得出解决某个问题的结论。

(4)角度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就一个问题多地点、多指向、多角度地讲解和启发学生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此外还有“问题教学法”、“局部探求法”、“智力激励法”、“发展问题教学法”等等,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3.创新技能培养:即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

创新人才必须有独立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在教学管理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严格与宽松统一,从注重过程管理到注重目标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从而使其创造个性得以发展。要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激励学生的创新激情,锻炼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并且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的创造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4.创新情感培养:即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在挫折面前能很快调整自我心态,在任何不利条件环境下都不动摇对自我的信念,不因一时困难和挫折放弃个人的想法和计划,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等。

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应该包括自由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理想精神五个方面。大学不仅是学生求学之所,更是创新之所,它的创新对社会有引领作用.一所成功的大学,应当也能够充分展示大学的自由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和理想精神。

6.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六

摘要

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的特征,以及当今创新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来分析如何更好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 键 字

创新学习能力科技创新活动

正文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未来社会的竞争是速度的竞争,即要有比别人更快的学习能力。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现代化新兴学科,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的特征。同时,一项研究也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四类专业技能: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商业能力、领导才干以及学习能力。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学生的教育中就要贯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所谓创新型人才,即具备创新能力、创新素质,能够在所从事的工作范围或研究领域内,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能力不断开展创新活动,产生有利于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的新观点、新思维和新方法。从这些特征出发,我们如何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从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打造真正适合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入手。

一、如何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兴趣和能力。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涉及面之广,即获取人员、培训人员、评价绩效和给付报酬的过程,同时也观注劳资关系、工作安全以及公平的事务等,我们更应该深思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以及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和措施。

(一)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1.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斯(Barth,1997)指出,半个世纪前人们从大学毕业后,大约有70%的所学知识一直可以在其退休前运用;而在当今时代,这个数字缩减为2%。这意味着当今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有98%需要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获取。随着学习型组织理念的产生,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将成为企业组织高层的战略伙伴并推动公司成长,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2.大学生的学习特征要求培养学习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是一个起步较晚,现代理论与实践都不是很成熟的专业,因此书本上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学生的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地点进行自主安排。同时,大学生的学习还有一定的多元性、探索性,二十岁左右的年龄正是一个人思维最敏捷、逻辑性最强的时期,这段时间每个人的探索欲望都很强,因此要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3.个性发展要求大学生具有相应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我价值,自我个性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来说,运用自己独特的智慧、创新的思维,成就别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将是最好的证明自己的方式。拥有知识更新和不断学习能力,比有经验和丰富的知识更重要,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成就自我。

(二)大学生学习能力现状与对策

1.端正学生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证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环境。因此,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有些学生,满足于上课、完成作业、考试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意识不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忽略了自己独立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要主动思考为什么学、能否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观唤醒。”因此,学生意识到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端正学习动机,发自内心的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与意识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

2.拥有积极的心态,培养学习的毅力

现实中,学生虽然有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但是自我约束能力极差,缺乏计划性、意志力和信心,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学生要调整角色,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估和监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水平和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综合能力,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同时,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从他主到自主的过程,当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困难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学生的毅力与恒心去克服这些困难,学生在现实奋斗的过程中,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放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来完成,在课堂上,通过如何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老师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潜移默化中要鼓励学生坚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好的理解和开发他们的兴趣和技能,确立达到目标的计划,并坚持不懈。

3.注重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能力

在当代信息社会,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大学生善于搜集需要的各类学习资源,并且将这些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后组合成有用信息的能力。大学里的学习有两种形式:师授和自学。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指出:“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而自学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所以我们最应该学会读书的方法和技能。在学校里,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读管理学的经典著作,了解德鲁克、马克思・韦伯等,更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经典著作,比如人大博学系列人力资源管理的全套课程,以及《人力资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外管理》等期刊杂志。每个学生应该予以更多的时间到图书馆去,学会:使用工具、查阅文献资料、记学习笔记、积累整理资料、归纳分析总结知识、运用电脑网络查阅知识盲点难点等。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4.提高自我评估技能,切实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校教育中分数很重要,但是它不是评估学生水平的唯一手段,还有多种手段和方式,学生可以主动寻找各种自主性的学习机会,及时找出相应的措施更正错误。实际上,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既不能同步测试自己预先制定计划的完成情况,也不能检查并更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说明学生的自主性有待提高。学校组织的考试、考核,学生的成绩虽然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不能完全反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必须学会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绩效管理》这门课中,学生不仅要学到对于企业员工绩效的考核办法,还可以用在自己身上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比如利用PDCA循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检查,具体的可量化的学习目标是进行自我学习评估的基础等,都是学以致用的好办法。

二、探讨开发“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理念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的不竭动力。”而高校是基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样一门创

新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来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组织设计、薪酬设计、绩效评估方法的重新审视方面都需要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分析方法,所以立足于学生的创新理念,探讨开发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营造创新氛围

首先,校园文化活动要突出科技创新的主题,倡导、组织和引领大学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覆盖率和参与率,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再次,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性,将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区别对待。低年级学生主要对他们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创作热情。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开展科技开发类活动,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做出一些成果。同时还要鼓励优秀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这既缓解了教师的课题压力,也使学生从中受益。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体影响力,从精神、物质和管理多方面加强培养的力度,以科技创新的精神鼓舞大学生,将科技创新的强烈意识渗透进大学生的心灵,使科技创新创新的培养成为全体大学生自觉的需求。

(二)完善学校科技创新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东南大学学生优秀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被教育界熟知,“挑战杯”大赛上的屡次得奖更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榜样,东南大学的成绩不光是得益于学生的优秀,更得益于学校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和合理的组织结构。所以要想建立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就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保障,建立大学生申报、立项、经费、指导、评审、验收、转化等制度。广大师生要自觉遵守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同时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要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提高。

(三)丰富科技创新活动内容,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高校应该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邀请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者为学生做讲座,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创新思路。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文化节以及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全国创业计划大赛等,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青岛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校每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校园模拟招聘,邀请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现场指导,并为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就业实习的机会等,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届次化的安排,不仅扩大了影响力,更使学生的招聘、应聘、活动组织的流程安排。

学生社团具有目标明确、人数多、联系广、凝聚力强等特点,让课外科技创新成为学生社团工作的重点和亮点,以充分发挥社团的载体功能。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对应的社会实践社团,更要注重相关专业信息的传递,在模拟招聘、素质测评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面试技巧等的专题讲座或展出,使学生更贴近现实,也就更能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四)规范评价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有奖惩制度来保障,但是奖惩制度不是简单的结果验收,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对激励机制的巩固与促进。评价结果要体现个性性,而又要强调相对一致性,这给评价体系的建立增加了难度。学校应该从创新意识、知识水平、创新环境、创新素质、标志成果等方面全面考核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要注意各类型科研项目的差异性研究,力求寻找平衡点,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周琦.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高教高职研究2008.34

【2】徐秀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3

【3】纪延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现与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4.26

7.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七

关键词:多维实践平台,艺术设计,实践性,创新能力

引言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以现实市场为依托,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现实生活的专业。实践性是整个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而多维实践平台通过以课程设计为基础,综合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内容,以导师工作室为跳板,结合项目引导,联系校外艺术设计研究所与实习实践基地等各方面循序渐进地培养运作机制,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实践环境中实现创新创造能力与专业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与其他专业教学相比有着它自身的独特性与特殊性,需要以实践教学为改革创新点,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在教育观念、教学制度、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创新。学校应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从设计基础课程开始,对课程的实践性进行分析和优化,研究每个教学单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层次引导,在整体规划中加入实践性内容,从创新思维训练开始,让培养目标到教学实践环节,都紧紧围绕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设计

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创新实践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根据设计基础教育的定位,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针对本学科专业课程实践内容进行分层设置,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三个方面逐步深入实践内容,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中国美术学院的三大构成课程改革,对三大构成教学进行综合,以二维和三维实践内容为切入点,对课程重新定义和改进,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启迪学生的设计思维,使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并在不同的课程单元由浅入深地加入系统的创新思维训练内容,如开设不同阶段的具有创新创意思维的课程,加强专业教学与创新实践的课程设计,制定好课程理论与创新实践内容比例的教学计划,训练学生的想象、思考、创新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自主、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更新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积累经验,探索新知识论证新知识。

(二)实验教学

校内实践中心与实验室是学生开展设计创新的场所,是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服务的基础平台。加大校内实践中心与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是积极开展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艺术设计创新实践教育需要的硬件保障。

通过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实践实验制度设置,不仅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创新实践空间,更能够整合设计教育创新资源,拓展学生创新活动能力,激励学生在课程教育教学安排的基础上,大胆交流和探索新思想、新认识、新发现,激发学生团体的创新热情和潜能。

此外,校内实践中心与实验室也是进行艺术设计竞赛训练的有利场所,借助学科专业竞赛机制和竞赛平台作用的发挥,把学科竞赛内容融入到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赛训相结合。学生通过竞赛将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根据参赛要求、参赛时间、评选依据等,以创新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参赛中,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不断的实验实践探索,根据个体特长特点的差异也需要团队协作,将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作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二、设计实习与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的最终成果将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现实社会的设计发展息息相关。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通过设计实习实践,直接参与到设计生产环节,解决实际问题,将在不同程度上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设计分析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以及学生对设计生产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一)导师工作室

以导师为指导,以工作室制度为规范的设计教育培养体系中,设计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特长特征和个性发展,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不同创新性能力,强调专门的项目引导,使设计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

工作室在设计教学的同时,以制定的模拟现实项目或现实商业设计项目为依据,将社会课题引入,使普通课程教学转化为项目教学,教师依据课题项目分阶段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项目分工分组,让学生明确方向、准确定位,做有实际价值的训练,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与现实实践相结合,在大胆的创造与客观实际需要中不断磨练融合,并不断接受现实项目要求对设计作品的信息反馈与修正,达到符合现实项目要求的效果,最终使创新意识现实化,创新性得以实现真正的社会价值。

(二)艺术设计研究所

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艺术设计研究所推动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的艺术设计资源,采取互惠互利合作模式,与行业交互,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使艺术设计创新实践教育与社会、经济、产业紧密相结合,使校企以及学生能够真正地在产、学、研过程中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强大整体。

学生由此走出了校内的小圈子,在校内专业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在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时,明确认识到创新设计是形成投入生产的实际设计项目。并在与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交流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将学到的设计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科研技术成果,一旦被认可还将获得一定的回报,如奖金、专利权的归属等,形成学习需求与工作需求相结合的状态。使校企实现资源共享,缩小学校与企业、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需求的差距,学校也能够按照现实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教学进行反馈和合理的调整,也加强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

(三)校外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是实现学生与社会融合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完成基础设计课程、专业课程等之后,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推荐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深入到了社会与现实中,直接参与企业设计实践项目,从与企业沟通开始,到具体创新设计实践,以及设计生产实施全程跟进,了解最新的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和设计技术发展动态,把所学知识与真正的设计实践相结合。

通过校外实践,学生可以看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在设计过程中对自身的设计创作也有更深刻的体会,并形成独特的切身感受和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创新应用型人才。

结语

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与运作,旨在有效保障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入,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更好地提高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有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上逐步开发实施对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8.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八

一、当前高职院校工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设计是在近几十年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工业设计学科是在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与本科“压缩饼干”模式之间,不断斗争着发展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工业设计教育,不能成为本科的“压缩饼干”。与本科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培养服务于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侧重点应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由于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认识不清,又缺乏科学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所以,在高职生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

首先,高职学生的定位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定位应该是有区别的,高职院校不需要像本科那样面面俱到的设计理论课程。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在行业基层、直接承担具有高度技术性工作的人员,教學活动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学生须经过具体直观的教学实践活动,即通过动手的过程来感受、体验、认识、消化专业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局限较大,学生对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不深刻,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教师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其次,工业设计在许多方面难以永久固定在一种课程秩序和编排搭配关系之中。面对社会、市场和经济的急剧变化“动态”的设计课程应运而生。高职院校只有与行业密切结合,才能立足市场。再次,高职院校目前也在办学层面上采取学校与企业的携手共建的形式,这是一种办学模式的创新。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是浅层次机械化的合作方式,并没有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达到“校企一体化”。

二、高职院校工业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点

工业设计作为交叉学科,涉及了美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学、加工工艺制造技术等多学科领域。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设计不能只满足功能需求,创意新颖日益成为评价设计作品优劣的关键所在。好的创意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要着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工科工业设计的学生,在机械结构、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等学科的学习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容易呈现出直线性思维的特点,沿着一个方向一直走下去。这也严重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高。从基础课开始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性的设计思维能力,是提高创意能力的途径,是真正的教学核心目标。

1.引入素描、色彩课程,提高学生观察力

从一年级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教学得到色彩要素的关键。造型基础,如素描、色彩课程,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它训练学生观察、把握和表现实物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准确表现已有实物的能力,才能使自身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进一步提高自身创造美的能力。对于理工科学生艺术基础差的客观情况,应当用更加充足的素描、色彩课时,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的培养和造型能力的训练。课堂上通过写生训练,使学生掌握构图、透视、结构以及明暗的表现规律及表现方法,为学生能熟练运用素描手段准确塑造事物的形体结构、体积、空间、质感和量感,奠定基础。

2.作品评价注重创意,提高创造性思维

在工业设计学科的作品评价中,“创意”是设计的灵魂。这实质上是指应当注意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灵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目标。

3.发展创意产业,关键是人才

建议创造必要的条件,吸引有创意思维和灵感的专业人才,担当教师;对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或高级人才,实行特殊政策;完善分配制度,充分利用高职教育资源,打造多层次、多规格、多手段培养创意人才的公共平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三、高职院校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1.针对工业设计学科,建立设计工作室

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源地德国魏玛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到后来的新艺术运动,欧洲的设计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教育,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工作室是从企业招聘来的专家、技术人员专职从事工作室的项目。工作室的人员不参与教学,但工作室所做项目的成果和过程全部录入知识库中,作为授课教师的课堂案例供教学使用。同时,学生和教师也可以在必要时申请进入工作室,进行短期学习。由学校提供场地,引入专业的设计公司,成立“工作室”,整个团队由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和专业设计公司的设计师构成。这样,专业设计公司为工作室提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项目有了长足的保证,也能使学生和教师及时了解新的设计观念,掌握新工艺等设计知识,以及实际项目的工作流程。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客观条件上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2.减少、合并理论教育,增加实用课程

教师不应该只“授之以鱼”,更需“授之以渔”,注意讲解知识和实践的关系,将知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一点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的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培养服务于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侧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识体系化,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课程设置要动态

在工业设计学科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一定要以动态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要发现现在工业设计发展的需要,不然学生就无法融入与接轨世界。以手机的UI(用户界面、用户与界面之间的交互关系)为例,手机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不但价格昂贵,而且除了通话以外,没有什么其他功能。由于当时的主导是技术,所以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信号、待机时间、寿命等方面,对于产品的造型、使用的合理性很少关注。如今,技术已经完全达到用户的需求,商家为了创造卖点,提高争力,开始重视产品的外观设计,还频频推出短信、彩屏、和弦、彩信、摄像头、安卓系统等。因此,要想让高职院校工业设计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设置高职院校教学课程,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4.搭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的活动舞台

首先,在传统校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学习科学,发展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让学生们用各种科技创新、发明创造产品来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让思绪任意驰骋。其次,在社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再次,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工业设计,先引发兴趣,由老师指导创新,由易入难。例如,可以先申请外观专利,让学生具有充足的成就感。设计模型的制作技能,只是基于对三维对象的直观认识与把握,所以没有属于它的更多理论基础。工业设计学科在这方面比较容易做到,由此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创新的源泉。

5.打造以创新为最高目标的师资队伍

创新教育必须依赖于创造型教师的不断涌现,创造型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力军。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在创造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为此,笔者所在学校机电工程系建立“创新实验室”,由系里的优秀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6.校企融合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

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平台。基于校企深度融合,使学校和企业在各自的场地、设备、服务项目等有形资产和人员、技术、品牌、行业背景等无形资产方面形成资源互补。校企共建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在目标上,立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在学生实践项目上突出教师指定与学生自选相结合,鼓励以学生动手动脑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践和横向科研课题;在管理上采取不同专业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学期、假期结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结合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工科系近年来也在着手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以校企研发中心、校企共建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为中心,强调校企融合、师生互动。校企研发中心主要承接企业横向课题;校企共建实验室主要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主要开展专利申报。由于基地的实践体系具有工程针对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学习机会、良好的创新实践条件、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广泛的交流机会。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建立,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工业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既要有中长期的培养体系,又要有近期的培养目标;既要探索创新性的“教”,又要倡导创新力的“学”;培养高职院校工业设计学生创新力,不仅在工业设计学科中通过上述路径展开,还在所涉及的学科中结合企业相互交叉与渗透。

基金项目:2010年苏州市职业大学校级教改课题(SZDG4-10007)

上一篇:父母与爱作文下一篇:草船借箭五年级读书笔记故事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