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复习总结

2024-08-25

质量管理复习总结(精选8篇)

1.质量管理复习总结 篇一

1安全: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状态。

2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者以安全为目的,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管理的核心是控制。

3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为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则、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取最佳的安全性。

4安全性: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常与可靠性联系。

5可靠性: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实现规定性的可能程度。

6事故隐患: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7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安全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

8有害因素:影响人身体健康,导致基本对物造成的损坏因素。

9危险因素:对人造成伤亡或对事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10职业病:职工因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医疗机构确定的疾病。

11职业病的特点:①起因复杂性②缓发性③内伤性④不可逆转性⑤群发性。

12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为获取有关事故发生原因的全面资料,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而进行的调查。

13事故统计分析:以大量的伤亡事故资料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和原理,从宏观上研究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14“三大规程”:1956年5月25日,由国务院颁发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15ERG需求论: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4P技术:指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文件(paper)的信息处理技术。17 3E: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事故预防与控制)。

11安全决策:是指人们针对特定的安全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拟订各种安全行动方案,并从中作出满意的选择,以更好地达到安全目标的活动过程。

19四不放过: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②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20特种作业: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就是特种作业人员。

21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2009-12-1修改实施,GB18218-2009:第一类为毒物、第二类为极毒物质、第三类为高反应性物质、第四类为其它物质和工艺过程。

22内在安全技术:是指不依靠外部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备,只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即使发生故障或错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

23闭锁和锁定区别:闭锁是防止某事件发生或防止人、物、力或因素进入危险区域;锁定是保持某事件或状况,或避免人、物、力或因素离开安全、限定的区域。

24连锁保证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事件不发生。

25安全色:分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红色是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黄色是提醒人们注意;蓝色是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是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26标志:有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27一般单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煤矿、非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28三级安全教育:是指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的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29“五新”作业安全教育:指凡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使用新设备、试制新产品的单位,必须事先提出具体的安全要求,有使用单位对从事改作业的人进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在未掌握基本技能、安全知识签不准单独操作。“五新”作业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应急措施的应用等。

30四查五整顿:四查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该;五整顿是劳动、操作、工艺、工作、施工纪律。31三同时:建设项目的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32安全评价种类:安全与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33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34风险管理:指面临风险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评价、控制衣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和行动过程。(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保障是其基本原则)

35工伤保险:对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的职工、遗属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36 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以下死亡,或者50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的关系

(1)内容不同

安全生产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重在预防。

劳动保护是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合理组织劳动和休息;实行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用品。

(2)立场角度不同

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

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

相同之处:

二者均为安全管理范畴,有时统称为“劳动安全卫生”或“职业安全卫生或健康(国外)”。

基本观点相同,均为系统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3事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有哪些?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物的不安全状态。①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②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③设备、设施工具附近有缺陷④个人防护用具缺少或有缺陷⑤生产环境场地不良。

(2)人的不安全行为①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③使用不安全设备④手代替工具操作⑤物品存放不当⑥冒险进入危险场所⑦攀坐不安全位置⑧在起吊行下停留、行走⑨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⑩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清扫等。11)忽视使用防护用具。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爆品处理不当。

(3)、事故的间接原因。①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②教育培训不够。③身体的原因。④精神的原因。⑤管理上的缺陷。⑥学校教育原因。⑦社会历史原因。

5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区别:安全性是一种性能、品质、能力、是针对系统损失,核心是危险分析,分析对象是危险。可靠性是针对系统功能,核心是失效分析,分析对象是故障。

6重罚的情形:①对发生的重伤或死亡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②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情真相,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③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更大的伤亡。④事故发生后,不认真吸取教训和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⑤用职权,擅自处理和袒护,包庇事故责任的。

7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①定期提交安全意见②编制各类措施预案③组织安全检查④参与事故抢救调查处理统计⑤组织安全教育

8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要点:①建立健全的系统安全组织机构②强调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性③风险分析是系统安全大纲的核心④系统安全大纲计划是实施大纲的关键⑤信息是系统安全工作的基础

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①职业安全健康方针②策划③实施与运行④检查与纠正措施⑤管理评审

10安全管理基本原理:

⑪系统原理①动态相关性原则②整分合原则③弹性原则④反馈原则⑤封闭原则

⑫人本原理①动力原则②能级原则③激励原则

⑬预防原理①偶然损失原则②因果关系原则③3E原则④本质安全化原则

⑭强制原理①安全第一原则②监督原则

⑮责任原理

11安全管理计划的内容:what,why,when,where,who,how.12工伤保险实施原则:①强制性实施原则②无责任赔偿原则,又称无过失补偿原则③个人不缴费原则④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13应急救援管理过程;预防阶段→准备阶段→响应阶段→恢复阶段

14救援体系组织结构①应急指挥机构②现场指挥机构③后勤保障机构④煤体机构⑤信息管理机构 15应急救援核心要素:①方针与原则②应急策划③应急准备④应急响应⑤现场恢复⑥管理和评审 16事故应急救援文件体系:

一级文件—总预案

二级文件—程序

三级文件—说明书

四级文件—应急行动的记录

17《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不适用哪些行业?①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②军事设施③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④危险化学品的运输⑤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18常用的伤亡事故统计相对指标:①千人死亡率②千人重伤率③伤害频率④工伤事故频率⑤伤害严重率⑥伤害平均严重率⑦百万吨钢(煤)死亡率

19事故批复: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从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超过30天。

30、安全人员的素质和相应职责:

职责:①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②做好安全生产的安全教育工作,组织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活动。主持或参加各种定期安全检查,做好记录,定期上报。③掌握施工进度及生产情况,研究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④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督促检查有关人员贯彻执行。⑤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新工人、特种作业人员、变换工种人员的安全技术、安全法规及安全知识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⑥对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安全条例、违章指挥、冒险作业行为,或遇到严重险情,有权暂停生产。⑦组织或参与进入施工现场的劳保用品防护设施、器具、机械设备的检验检测及验收工作。⑧参加安全事故调查分析会议,并作好相关记录,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安全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丰富的安全知识

三、敬业精神

四、职业道德素质

五、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意志、气质、性格三个方面。

六、安全员应树立“保护神”的观念

七、有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2.质量管理复习总结 篇二

一、笔者的想法

想法一:教师必须能够从电化学若干纷乱繁杂的知识中抽象出最核心的知识内容。

想法二:在核心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舍得投入, 尤其是时间上的投入。

想法三: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利用核心原理对各种复杂的表面现象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应用的目的。

二、笔者的教学行为

(一) 电解复习

电解复习第一课时, 笔者提了三个问题, 用这三个问题组织复习课的教学。

1.请你设计一个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并以它为例研究在能量转化过程中, 各种微观粒子是如何运动与变化的?

2.什么是惰性电极与活性电极?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举例说明。利用电能能否让反应“Cu+H2SO4=Cu SO4+H2”发生?如果能够发生, 则应如何设计其装置?原理是什么?

3.应如何设计铜的精炼及电镀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微观过程是怎样的?请画出装置解析过程。

上课后, 老师给学生15分钟时间, 让学生对着上述三个问题, 查阅相关资料, 做出回答。15分钟之后,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讨论。课堂最后15分钟, 老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 做最后的点拨解析。

第二课时:

在第一节课的学生自思、同伴交流、教师点拨的基础上, 再次引导学生分析电解各种类型电解质溶液时的微粒运动与变化情况。整节课, 笔者一直与学生一起分析电解过程中各种相关微粒的运动与变化。然后, 笔者让学生根据这两节课的复习, 在大脑中想象一个电解过程的“动态的微粒运动变化图”, 结果学生都能想象得到。 (运动: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到阴极, 从阳极流回电源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运动,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变化: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 化合价降低, 发生还原反应;阴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 化合价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到课堂最后, 笔者告诉学生, 电解过程的“动态的微粒运动变化图”是解所有电解相关习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有了这把钥匙, 所有的电解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二) 原电池的复习

对于原电池的复习教学, 笔者基本采用了同样的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笔者设计两个问题来组织复习课的教学。

1.设计一个“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能量转化过程中, 各种微粒在内外电路中是如何运动与变化的?

2.体验课本中出现的各种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原理, 总结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思路。

教学组织过程仍然是学生自己思考15分钟, 同伴相互交流15分钟, 教师根据前两个环节中当堂捕获的相关信息, 进行15分钟的点拨。

第二课时:

根据学生对原电池电极反应书写较困难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第二课时和学生一起把相关练习册中出现过的所有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都写了一遍。笔者先告诉学生书写电池电极反应的四步曲 (以电池负极反应为例) 第一步, 标出电极名称和变化情况。第二步, 找出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写出反应的骨架。第三步, 找出“核心元素”对应的物质, 对“骨架”进行填充。第四步, 研究电池环境, 根据电荷及物质守恒, 写出完整的电极反应。按笔者所提出的“电池书写四步曲”, 本节课笔者把所有教学资料中能见到的电池反应都和学生一起写了一遍, 并且每写一个反应都叙述一遍该电池放电时的各种相关微粒的运动与变化情况。 (运动:电子在外电路从负极运动到正极, 阳离子在内电路运动到正极, 阴离子在内电路运动到负极。变化:负极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笔者告诉学生,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动态的微粒运动变化图”也是解所有原电池相关习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结合电解钥匙, 如果能够灵活应用, 所有电化学相关习题自然都能迎刃而解。

三、反思

第一,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并把这种思路强化传导给学生。

第二, 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核心规律。

3.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经验总结 篇三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自己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经验。高三要进行三轮复习。从去年暑假到10月中旬,完成第三册的新课学习。从去年10月中旬至今年的3月初,完成第一轮复习,用的复习资料是《优化设计》。由于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本轮复习用的时间很长,主要任务是立足课本,以大多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面向全体学生,低起点,小步走,循序渐进,分层推进,从而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确保学生拿到基础分。鼓励学生大胆与老师配合,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哪怕是说错了也不要紧等,从而营造一种宽松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上,高度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和理解,让学生吃透课本,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对基础知识只是作适当的拓展和挖掘,但更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形成系统而完整的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从3月份“江南十校”考完至5月初进行第二轮复习,将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章节放在一起组成专题,编排的顺序尽量按书本的顺序以有利于学生看书,使用《优化设计》的二轮复习材料。从理论上讲应该把每个专题的理论知识编制一个粗略的框架,但由于时间紧张只是让学生看书做题,以做题带动看书,老师只是讲解,讲解时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以培养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对于偏、怪、不严密,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目坚决删掉,选择题每个学生都要做,对难度较大的非选择题则鼓励差生能做几问就做几问,只要努力就能学有所得有所进步。最后20天进行第三轮复习,强化模拟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和应试技巧,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面对高考,很多教师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却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布置大量的练习,而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都是有限的,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忙于应付或者干脆不做,使教师教学的实效性差,学生的学业水平下降,师生关系紧张。根据以上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在高三的复习工作中,我们应该把握以下方向。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稳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形成较强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强调课本的重要性,告诫我们的学生应该静下心来,对生物课本再进行认真的“梳理”,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当然,这里也有技巧,就是老师平时在评讲习题时,应讲清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这样密切联系书本,学生就会认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去复习课本。二、突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教师要突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网络。其方法是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采用不同的形式重新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这项工作若是由师生共同来完成,效果将更好。我们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去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毕竟自己得出的东西会理解得更深刻,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更易将课本知识转变为自己所学。三、注重复习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效率。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将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教给学生快速记忆的方法、迅速识图的方法和各类解题技巧等,让学生从知识记忆层面上升到理解、运用、迁移知识的层面,真正获得能力的提高。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质体”和“质粒”、“原生质”“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等)可通过比较学习来掌握;对一些难记忆的生物学知识可传授一些记忆方法,例如讲到人体中必需氨基酸时,教授记忆口诀“假设来借一两本书”;对一些图形题,要求学生看好横、纵坐标,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和交叉点,走向上升、下降或波动等。此轮复习过程中,还要及时地向学生传授一些解题的技巧。高考生物题信息来源广泛,题设障碍巧妙。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做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学会避陷阱,破定势,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运用对比、分析、综合、推理、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解题。复习过程中,应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技巧。四、加强实验内容、热点问题的复习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实验内容的考查,当然,这符合生物属于实验科学的特点。实验设计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大,已经几乎占到了理综生物部分总分的三分之一,并成为高考生物试题的压轴题。而我们的学生面对高考实验题,往往感到难度较大,难以突破。对于实验内容的复习,一方面要把《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课本中的16个实验讲清楚(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这些实验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掌握它们将会对独立设计实验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这里包括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遵循三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还要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解释和分析,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在热点专题中,将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际,能直接反映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热点问题往往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重大事件,如人类基因组问题、克隆问题、SARS疾病和禽流感等。以上是我在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几点经验,这几年我一直按照上述去做,每年都能收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4.管理信息系统考试总结复习 篇四

1.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中小企业迫切需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信息,增强销售能力;

客户管理方面,中小企业最关心是如何通过信息化应用发现更多的新客户;

生产和研发方面,中小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最需要通过信息化解决的问题;

企业管理方面;中小企业列在首位的需求是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尤其是财务管理,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指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它通常是一个用于数据处理、事务活动处理、信息报告等企业内部信息处理、加工和传送的集成化计算机信息系统。3.关于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哪些基本观点?

关键因素与集成要素;集成化;人-机系统;强调分析计划预测控制功能;社会技术系统。

4.信息系统的管理职位有哪些?

细信息系中的职位(系统分析师、系统程序员、操作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设计师);首席信息官出现;管理职员(部门主管、开发经理、项目经理、维护经理)

第二章

1.信息系统治理框架COBIT4.1有哪些部分组成。框架;控制目标;管理指南;成熟度模型

2.企业信息管理的三大核心要件。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管理 3.组织中的信息系统经历那些阶段?

从研究管理问题的特征性和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来解决经营、管理、和定量化分析中的问题出发,产生了管理信息系统;从研究决策问题出发,产生了决策支持系统;从研究事务处理类型办公业务的角度出发;产生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从研究思维过程和处理问题出发,产生了人工智能系统。第三章

1.什么是系统软件?支持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并实现用户操作的软件,一般是在计算机系统购买时随机携带的,也可是根据需要另行安装的。

2.系统软件主要特征是什么?与硬件有很强的交互性;能对资源共享进行调度管理;能解决并发操作处理中存在的协调问题;数据结构复杂,外部接口多样化,便于用户反复使用。

3.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都有哪些?

压缩软件(360压缩、好压);办公软件(word、WPS);看图软件; 杀毒软件(360;金山);播放软件(迅雷看看;酷狗);聊天软件(QQ、MSN)4.中国软件企业主要有哪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章

1.web1.0 web2.0 web3.0分别解决了哪些问题?

Web1.0解决了获取信息的问题;Web2.0解决了与他人分享信息、享受新鲜网络体验的问题;Web3.0旨在为未来用户创立所有的数字信息、所有网络接触融为一体的有意的体验。

2.什么是内联网?又称企业内联网,使用因特网技术建立的可支持企事业内部业务处理和交流的综合网络信息系统,是利用互联网和Web概念与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网络。

3.什么是外联网?是不同单位间为了频繁交换业务信息,而基于互联网或其他公网设施构建的单位间专用网络通道 4.如何搭建一个无线局域网?

所需硬件:网线网卡,无线AP,无线天线,无线路由器

组件:安装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的设置;无线网卡设置;设置网卡的无线网络配置

5.网络利用哪些介质进行传输信号的?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

第五章

1.数据库技术与现代信息系统的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之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和核心 2.根据数据库模型发展,经历哪些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3.什么是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

4.什么数据挖掘?用户分析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解释应经发生的业务活动中隐藏的模式和趋势,帮助管理者在企业运营中制定战略变更决策,获取市场竞争优势。5.数据库基本的数据模型有哪三种? 层次模型系统;网状模型系统;关系模型系统

6.关系模型有哪两部分构成。实体和联系 7.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三种主要功能。

创建新的数据库和数据库应用;维护组织数据库中的数据质量;使用组织数据库,提供终端用户需要的信息

第六章

1.简要画出一个企业的销售流程。课本P109

2.销售流程的要素有哪些?目标客户;销售机会;销售活动;销售结果 3.分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关系。

资金流是目的,商流是前提,物流是基础,信息流是手段和保障 1.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的基本特点。

数据来源广泛,数据量大;

数据的结构和数据处理的流程较复杂;

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要求高;

数据处理的环节多,很多处理步骤具有周期性;

数据的加工处理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并要求留有明确的审计线索; 信息输出种类多,数量大,格式上有严格的要求;

数据处理过程的安全性,保密性有严格的要求。2.简述基于计算机的会计处理流程?

由操作员通过键盘输入记账凭证,或直接上机编制记账凭证,或由计算机自动转账生成记账凭证,所输入的记账凭证暂时存储在记账凭证临时库中。

对记账凭证临时库中记账凭证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记账凭证准确无误。

随时对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进行过账处理,更新科目发生额与余额库,并将已过帐的凭证转存到记账凭证总库。

根据科目发生额和余额库及记账凭证总库随时生成并输出比记账及各种明细账。

根据科目发生额和余额库随时生成并输出总账。

根据科目发生额和余额库随时生成并输出会计报表。3.电子支付与传统支付相比,有哪些优势?

电子支付是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转来完成信息传输的,其各种支付方式都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款项支付;而传统的支付方式都采用现金的流转、票据的转让及尹恒的汇兑等物理实体来完成款项支付。

电子支付的工作环境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传统支付则是在较为封闭的系统中运作。

电子支付采用最先进的通讯手段,如因特网;电子支付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高,一般要求有互联网的微机、相关的软件及其他的一些配套设施;传统支付使用传统的通讯媒介,没有这么高的要求。

电子支付方便,快捷,高效,经济优势。

4.资金清算的两种方式:全额实时清算;差额批量清算

5.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如何实现跨行支付功能的?其优点和缺点?

具体做法:支付平台在A行和B行均开设中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结算备付金。当购货人向商家付款时,平台通知A行将购货人账户上的货款扣除并在平台的中间账户中增加同样的金额,然后通知B行将平台中间账户扣除同样的金额并砸商家账户中上增加同样的金额。这样平台就分别通过与付款方和收款方的两次结算实现了一笔跨行支付。

优点:避免了去央行清算的麻烦,另外平台可以借以监控买卖双方的履约情况。缺点:平台要在各家参与行都开设中间账户,并存入备付金,如果参与的银行很多 备付金的总量会很大,使平台不堪重负。平台还需实时监控和调拨资金以维持中间账户的足够头寸。

6.资金清算存在哪些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法律风险;非法风险;操作风险。

第八章

1.什么是物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的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及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系统的七大功能:输送;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

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有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功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和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 4..第三方物流的定义: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是由第三方专业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第九章

1.根据信息对当前战略和未来战略的价值,可将信息分哪四种? 战略信息;高潜力信息;关键运营信息;支持信息

2.信息管理战略的途径有哪些?构建信息管理职能部门;责任;信息资源分析;信息政策;风险管理

3.战略规划的内容由三个要素?方向和目标、约束和政策、计划和指标 4.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模型有哪些?诺兰模型、战略一致性模型、三阶段模型

5.信息系统规划分析方法中,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的方法都有哪些?

外部环境分析: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PEST分析模型

内部环境分析:麦肯锡的7S模型、价值链方法、成熟度模型

6.关键成功要素法的步骤有哪些? 确定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

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主要是分析影响战略目标的各种因素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

确定关键成功因素。不同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行业的组织,由于各自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差异和内部条件的不同,其关键成功因素也不尽相同;

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数据字典,DD)。7.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包括哪四方面? 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经营流程、学习和成长

8.平衡计分卡定义什么?是根据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要求而精心设计的指标体系。

9.成本-效益分析法,IT系统效益包含哪些内容。

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

1.BSP的作用和优点。

作用:确定未来MIS的总体结构,明确整个系统的子系统组成以及开发这些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优点:保证MIS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使其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MIS的结构体系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2.企业过程、数据类的定义。

企业过程:逻辑上相关,能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的集合。数 据 类:逻辑上相关的数据,是企业过程的输入和输出。3.U/C矩阵的正确性的检验 :完备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无冗余性检验

4.子系统的划分(如何调整U/C矩阵)

对U/C矩阵的行,按照功能组及组内功能的先后次序调整功能行的位置;

对U/C矩阵的列,按照使得C最靠近对角线的方法调整数据类的列位置; 将U与C最密集的区域框起来,每一个框即构成一个子系统; 框外的U说明了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向。5.用U/C矩阵划分子系统的六个步骤

⑴ 填入“数据类”;⑵ 填入“功能”;⑶ 标以“U”或“C”;

⑷ 按逻辑关系及发生的顺序,重排各功能;

⑸ 重排数据类,使所有“C”尽可能靠近对角线; ⑹ 分组,结果不唯一。6.关键成功因素法(CSF)的步骤。

①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②;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③确定关键成功因素;④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第十章

1.系统分析的任务及步骤?

系统分析的任务: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设计,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系统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开发工作的成败。

系统分析的步骤: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逻辑方案设计 2.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和内容?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3.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 • 系统简述 • 项目的目 • 所需资源、预算、期望效益 • 可行性的结论 4.可行结论有哪些?• 可以立即开发• 改进原系统• 目前不可行,推迟开发

5.详细调查的目的及原则。

详细调查的目的:完整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做好准备;

详细调查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

6.详细调查的方法有哪些:开调查会,访问,发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 调查过程中应使用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工具。7.详细调查的内容有哪些?管理业务调查;;;数据流程调查

8.管理业务调查包含哪些?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调查,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9.描述管理业务流程的图表有哪些?管理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图 10.数据流程图定义及其绘制用符号。

11.数据字典与数据流程图之间的关系说明。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的大框架,而数据字典则是对数据流图中每个成分的精确描述。

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

12.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有哪些?

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 13.举例说明如何制作判定表及判定树

14.用判定表来描述决策问题,通常经过哪几个步骤。

--分析决策问题涉及几个条件;--分析每个条件取值的集合;--列出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分析决策问题涉及几个可能的行动;

--做出有条件组合的判定表;--决定各种条件组合的行动;

--按合并规则化简判定表。

15.数据属性分析包含哪两种? 数据的静态特性分析、数据的动态特性分析 16.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有几种,每一种的使用场合是哪些?

成批处理方式 适用场合: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需要大量的来自不同方面的数据的综合处理、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累积数据后才能进行的数据处理、没有通讯设备而无法采用联机实时处理的情况。

.联机实时处理方式

适用场合:需要反应迅速的数据处理、负荷易产生波动的数据处理、数据收集费用较高的数据处理

17.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内容包含哪些内容。

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新系统的数据流程、新系统的逻辑结构、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 18.新系统可以选用的管理模型种类有哪些?

综合计划模型、生产计划管理模型、库存管理模型、财务成本管理模型、统计分析与预测模型等

1.系统设计的任务和主要工作。

系统设计的任务: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主要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

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总体设计、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数据存储设计、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 2.系统设计的原则有哪些。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型 3.代码的种类,顺序码 区间码

助忆码 4.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算术级数法 几何级数法。

5.功能结构图的定义,建立的三个步骤。

定义:就是按功能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图中每一个框称为一个功能模块。步骤:第一步,从数据流程图中,选出一个“功能处理”及其该“功能处理”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流,作为模块划分的对象。第二步,因为任何功能模块都是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因此,根据数据流程图,可以把“订单处理”模块分解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功能模块。

第三步,将各模块逐层进行功能分解,并绘制“订单处理”的功能结构图

6.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定义和两个步骤。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为基础绘制的。可以按下述思路来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

第一步,为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功能画出数据关系图。

第二步,把各个处理功能的数据关系图综合起来,形成整个系统的数据关系图,即信息系统流程图。

7.系统物理设计时,系统吞吐量、系统的可靠性,双机双工系统等概念

系统的吞吐量。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吞吐量。

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用连续工作时间来表示。例如,每天需要24小时连续工作的系统,则系统的可靠性就应该很高,这时可采用双机双工系统结构方式。

双机双工系统:两台主机同时运行各自的服务工作,且相互监测对方的情况。当一台主机出现故障时,另外一台主机立即接管它的工作,保证工作不间断。8.计算机硬件的选择,要注意哪些方面。

(1)根据新系统的功能和容量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设备(主机和外设),使买来的设备能充分被利用,也要留有扩充余地。

(2)考虑联网要求:包括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上层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网。不同机器要能够兼容,最好是同一家的产品。(3)向已使用过该种设备的单位了解运行情况及优缺点。

(4)了解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量大小,以及厂商所能提供的保修、维护等条件。(5)准备几种设备配置方案及类似功能、容量的几种机器选择方案。召开各种方案论证会,请各方面有关人员和专家参加分析讨论,提出意见。

9.市场上流行适合大中小型的MIS的DBMS分别是什么?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适用于大型MIS的DBMS有:Oracle,Sybase.、市场上流行的适用于中型MIS的DBMS有:Informix.、市场上流行的适用于小型MIS的DBMS有:FoxPro.10.按文件的用途分类,主文件、处理文件、工作文件的用途。

主文件。主文件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共享文件,主要存放具有固定值属性的数据。为发挥主文件数据的作用,它必须准确、完整并及时更新,需要长期保存。处理文件。处理文件又称事务文件,是用来存放事物数据的临时文件(随机变动属性),包含了对主文件进行更新的全部数据。这类文件的保存期较短。工作文件。工作文件是处理过程中暂时存放数据的文件。如排序过程中建立的中间文件,处理结束后文件即可删除。11.输出设计的内容

有关输出信息使用方面的内容,包括信息的使用者、使用目的、报告量等 输出信息的内容,包括输出项目、位数、数据形式 输出格式,如表格、图形、文件 输出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光盘 输出介质,如磁盘,输出用纸

5.质量管理复习总结 篇五

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2.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获得信息来形成知识,从而认识事物、区别事物和改造世界【医生通过大量病例信息的分析和研究,最终找到医治疾病的知识和方法】。

3.信息与数据关系: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比如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信息一定是数据,而数据不一定是信息;对某人来说是数据的东西,对另一人来说可能就是信息】 4.信息的分类(按照管理的层次):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5.信息的特性:①.事实性

②.时效性

③.不完全性

④.等级性:

战略级(决策信息):制定战略要大量地获取来自外部的信息,往往把外

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结合起来进行预测【如产品投产、停产,新厂选择厂址,开拓新市场等】

战术级(管理信息):管理控制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如月计划与完

成情况的比较,库存控制等】

作业级(操作信息):作业级信息全部来源于企业内部,用于解决经常性 的问题,他与日常活动有关,并用以保证切实地完成具体任务。【如每天统计的产量、质量数据,打印工资单等】

⑤.变换性

• ⑥.价值性:索取一份经济情报,或者利用大型数据库查阅文献所付费用是 信息价值的部分体现

6.信息量的多少是由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来决定的。

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因为该消息没有“不确定型东西”需要消除。

7.一个信号所取得的信息量与出现该信号的概率成反比

8.知识:是对意识的反映,是对经过实践证明的客体在人的意识中相对正确的反映。知识的特点是可以共享,可以跨越时空传递,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再生(知识创新)。

数据:未经组织的数字符号

信息:经过解释,有意义的数据,具有目的性

知识:用于生产,有价值的信息

智能:是指人们有效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如:财务数据是数据,经过报表整理之后成为信息,再经过分析处理之后提供给决策者某些商品可能是今后的热点商品,称为知识,决策者使用这些知识之后获取利润,称为智能。9.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10.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11.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输入要素、输出要素、转换机制、控制机制和系统目标 12.系统的类型: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

13.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14.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四流”: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和信息流 15.信息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

16.信息系统的类型:按处理对象分为

作业信息系统:是处理组织的业务、控制生产过程和支持

办公事务,并更新有关的数据库。包括:

• 业务处理系统:如产量统计、成本计算和库存记录等。• 过程控制系统:指用计算机控制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如炼钢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 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先进技术和自动化办公设备(如文字处理设备、轻印刷系统等)支持人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管理信息系统:【对作业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向管理者提供管理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主要面向管理与决策。如库存作业系统和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

17.信息系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简称EDPS)(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早期计算机首先用于财务部门的工资数据处理,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而非管理】

②.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20世纪 70年代~至今)【最大的特点:高度集中】

③.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简称DSS)(20世纪90年代~至今)【MIS与DSS的区别:MIS为管理者提供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而DSS不但提供信息,而且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18.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方面,其中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19.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决策的支持——管理就是决策 20.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21.决策过程模型:决策科学先驱西蒙教授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论著中将决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

22.MIS和DSS只能提供决策信息,辅助决策;而最终的决策只能由人作出;只定性决策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盲目决策,只定量决策也是一种非科学的决策。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决策的复杂性

23.决策的三种类型: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划分

结构化决策: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

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如应用解析方法,运筹学方法等求解最佳路径、企业利润保本点的计算、安全库存等问题】

非结构化决策: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如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等】

半结构化决策: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又不完全确定,即:有所了解但不全面,有所分析但不确切,有所估计但不确定。这样的决策问题一般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如新产品的开发】

24.通常认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以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为目的。

25.应当指出,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人们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和知识时,非结构化问题有可能转化为半结构化问题,半结构化问题也有可能向结构化转化,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课后题】

1.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答: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课通信的知识。首先,信息时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时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区别:首先,两者概念不同,信息概念(同上);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其次,数据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而信息经过数据才能有意义,才能对人类有益。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答:①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而知识是人的意识的反映,信息经过人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使其对人、组织和社会有作用。

②人是信息意义的可解释者:广义的信息强调“人”本身不但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还是信息意义的解释者:所有的沟通媒介均需使信息最终可为人类五官察觉与解释,方算是信息沟通媒介。

1.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者提供支持?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1,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化的速度;

2,将基层业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加强了统计、分析和报告的功能,满足了中低层管理者的需求;

4,是经理信息系统(EIS)和决策与集体决策支持系统(DSS、GDSS),提高了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1.5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答:管理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它既涉及客观环境,又涉及人的主观因素。由于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由于事物间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事物的多变性等等原因,人们在解决管理问题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数据,更不可能把所有的、待选的解决方案都考虑进去,而管理信息系统解决问题时运行的程序是由人来编写的。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依靠计算机也无法解决。因此,仅仅靠管理信息系统是无法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的。特别是在高层决策和宏观决策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的直觉和判断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可以说,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人们在实施管理时,不仅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还必须运用一套技术和处理方式,这些都是管理信息系统力所不能及的。

第二章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国民经济部门或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能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能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能利用信息控制国民经济部门或企业的活动,并帮助其实现规划目标。它又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系统性边缘科学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为管理者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②.为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平【片面的信息管理会导致片面的决策; 只有综合的信息管理才能产生科学的决策】

③.人机结合的系统【MIS和DSS只能辅助决策,而不能代替人进行决策】 ④.与现代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现代管理方法如:线性规 划法、赢亏平衡法等】

⑤.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 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

3.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纵向概括了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也称纵向结构);横向从管理的组织和职能上概括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也称横向结构)。

4.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数是属于结构化的问题,而在战略管理层,大多数决策属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管理控制层所作决策问题的性质,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

5.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来看,一般业务处理的信息处理量较大,层次越高,信息量越小,形成金字塔型系统结构,塔的底部表示结构明确的管理过程和决策【处理具体的事务,信息量最大】,而顶部则为非结构化的处理工作和决策【只处理低层收集整理过后、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所以信息量少】。如图2.2所示:

较 高非层结 战次构略的化 管管决理理策

基管

层行理决管动 结控理策构和制和支 化监文持决控运行控制书 策工作 日常业务处理

6.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环境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 生产过程的特征

※ 组织规模

※ 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 组织的系统性

※ 信息处理和人

第三章

1.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有网络和数据库。

2.从客观事物到信息,再到数据,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描述过程,这里经过了三个世界(或称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计算机世界。

①.现实世界:指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它包含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

②.观念世界:又称信息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客观事物在观念世界中称为实体,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实体之间的关系称为联系。

③.数据世界:是信息世界中信息的数据化。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联系,在数据世界中用数据模型描述。

3.概念模型基本概念:

实体(Entity):可以相互区分的客观事物; 属性(Attribute):实体的某一特性; 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实体型(Entity Type):相同属性的结构集合; 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 联系(Relationship):实体之间的特征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两类:实体内部的联系(如实体各属性之间的关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4.E-R图:

例1:教学管理中涉及到学生、课程两个实体,用E-R图可表示为此E-R图中实体的相关属性如下:

学生实体,属性:学号,学生姓名,所属系,年龄

课程实体,属性:课程号,课程名,先行课程号

选课联系,属性:学号,课程号,成绩,学期

解:

例2:用E-R图来表示某个工厂物资管理的概念模型。

物资管理涉及的实体有:

※ 仓库:属性有仓库号、面积、电话号码;

※ 零件:属性有零件号、名称、规格、单价、描述;

※ 供应商:属性有供应商号、姓名、地址、电话号码、账号;

※ 项目: 属性有项目号、预算、开工日期;

※ 职工: 属性有职工号、姓名、年龄、职称。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1)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零件,一种零件可以存放在多个仓库中,用库存量来表示某种零件在某个仓库中的数量;

(2)一个仓库有多个职工当仓库保管员,一个职工只能在一个仓库工作;(3)职工之间具有领导-被领导关系,即仓库主任领导若干保管员;

(4)供应商、项目和零件三者之间具有多对多的联系。即一个供应 商可以供给若干项目多种零件,每个项目可以使用不同供应商供应的零件,每种零件可由不同供应商供给。记录供应的数量 解:

例3.科室有科名、科地址、科电话等属性;病房有病房号、床位数等属性;

医生有姓名、职称、年龄、工作证号等属性;病人有病历号、姓名、性别、年龄等属性。其中,一个科室有多个病房、多个医生,并有一名医生为科室主任;一个病房只能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只属于一个科室,但可负责多个病人的诊治,并每次记录诊治时间及诊治情况;一个病人的主治医生只有一个。设计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E-R图。

解:

5.范式应用:

1NF的定义:属于第一范式的关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

1NF→2NF: 一个关系模式R不属于2NF,就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

①.插入异常:假若要插入一个新学生,但该生还未选课,即这个学生无CNO,这样的元组就插不进S-L-C中,因为元组主码不能为空;

②.删除异常:假定某个学生不再选修任何一门课,此时CNO将为空,则其他信息 6

也被删除了,从而造成删除异常;

③.修改复杂:某个学生从数学系(MA)转到计算机科学系(CS),这本来只需修改此学生元组中的SDEPT分量,但因为S-L-C中含有SLOC属性,因而还必须修改元组中的SLOC分量;

例:关系模式 S-L-C(SNO,SDEPT,SLOC,CNO,G),某中SLOC为学生的住处,并且每个系的学生住在同一个地方。

此关系模式的主码为(SNO,CNO)。函数依赖有:(SNO,CNO)→G SNO→SDEPT SNO→SLOC SDEPT→SLOC(因为每个系的学生只住一个地方)解:解决的办法是用投影分解把关系模式S-L-C分解为两个关系模式

SC(SNO,CNO,G)S-L(SNO,SDEPT,SLOC)综合例题:

设关系模式

R(S#,C#,GRADE,TNAME,TADDR),其属性分别表示学生学号、选修课程的编号、成绩、任课教师姓名、教师地址等意义。

如果规定每一个学生学一门课只有一个成绩;每门课只有一个教师任 课;每个教师只有一个地址(此处不允许教师同名同姓)。

(1)试写出该关系模式R基本的函数依赖集和候选码;(2)试把R分解成满足2NF的模式集,并说明理由;(3)试把R分解成满足3NF的模式集,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基本的函数依赖为:

{S#,C#)→GRADE C#→TNAME TNAME→TADDR} 候选码为(S#,C#)

(2)由于(S#,C#)→TNAME和C#→TNAME,因此R不是2NF。;

当一门课有100个学生选修时,其教师名就重复100次,存在着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问题。

R应分解为R1(S#,C#,GRADE)和R2(C#,TNAME,TADDR),R1和R2都满足2NF的模式。

(3)R1已是3NF,但R2不是3NF。由于在R2中存在C#→TNAME和

TNAME→TADDR,即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所以R2不是3NF。当一个教师开设多门课时,在R2中教师地址重复多次,依然存在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问题。R2应分解为R21(C#,TNAME)和R22(TNAME,TADDR),此时R1,R21,R22都属于3NF.6.计算机网络: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7.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人们头脑中的逻辑性结构,它分为五种基本类型: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实际上的网络结构可能是它们中某几种的混合类型。

8.计算机网络从功能上可分为两部分:

※ 资源子网 ※ 通信子网

9.计算机网络根据网络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nternet

第五章

1.诺兰阶段模型:把计算机应用到一个单位(企业、部门)的管理中去,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这就是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初装【一般,“初装”阶段大多发生在单位的财务部门】

第二阶段:蔓延平【各部门各自开发,如人事部门的员工数据和财务部门的员工数据等,数据难以共享】

第三阶段:控制【大多数的计算机没有真正的用于管理】 第四阶段:集成 第五阶段:数据管理 第六阶段:成熟

2.诺兰阶段模型的作用:

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

都是不能跳越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 8

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3.MIS系统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即先建功能模块,再进行系统集成。】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如同结构化程序设计,先划分功能模块和总体布局,再分别实现各模块的功能】 4.MIS系统开发策略的优缺点:

5.MIS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没有规划,行动就会没有目的和方向。

A.MIS战略规划的作用(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①.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进行MIS系统的开发,而不是一切从头开始】

②.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更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既找出MIS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不是所有问题——如产量与质量,不要盲目的追求系统的大而全】

③.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计划是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工作成果考核的依据和标准】

B.MIS战略规划的内容

①.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②.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

③.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④.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6.制定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U/C矩阵的使用方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关键成功因素是指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7.结构化系统开发

三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8.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点:

①.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即“自项向下,逐步细化”的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强调整体性,下层子系统为上层系统服务,局部为全局服务);“自下而上”开发调试各个功能模块(分阶段实现整个系统,降低系统开发的风险);

②.面向用户:开发过程中要面向用户,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愿望;(只有用户才真正了解系统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

③.开发过程工程化,工作成果文档标准化、图表规范化:要求开发过程的每一步都按工程标准规范化,文档资料也要标准化(保证系统开发的连续性,减少错误,增强沟通—开发中的各种文档资料);

④.工作进度阶段性明确:结构化开发方法严格遵循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论,认为系统的开发过程本身具有不可跨越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其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上一阶段的工作没完成就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阶段)9.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缺点:

①.系统目标难以确定:由于在系统分析时就要确定系统的目标和需求,并且以文档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开发系统的依据,这种做法潜藏着某种危机;

②.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开发思路上是以不变应万变,希望预先将所有的问题在系统分析阶段讨论清楚,然后形成文档,双方签字认可,不管以后形势如何变化,都以此来解决问题;

③.系统的开发周期长:由于要经过非常严格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的三个阶段的工作,因此开发周期比较长,这会导致原来的方案和了解的需求因环境的变化而不适合;

④.工作量大:由于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需要大量的文档和图表,这方面的工作劳动量非常大,有时会造成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总体来说,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它的不足是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10.原型法的优缺点 A.原型法的优点:

1)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开发过程(用户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开发者)

2)通过一系列对原型的修改和完善,大大降低了系统开发失败的风险(首先:原型法减少了大量重复的文档编制时间,用户和设计人员用于完善和实现最终系统的时间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了开发危险。其次:由于使用原型系统来测试开发思想及方案,只有当风险程度通过原型使用户和开发人员意见一致时,才能继续开发最终系统,从而减少了因盲目开发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3)降低了用户培训时间,简化了管理,降低了开发成本;(用户参与原型系统开发的过程就是培训的过程)

4)开发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由于原型法需要快速形成原型和不断修改演进,因此,系统的可变更性要好,易于修改,能快速适应用户变化的需求)

B.原型法的缺点:

1)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深度不够,可能在需求目标比较模糊的情况下就开始开发系统,从而构建的第一个原型可能并不是最优方案; 2)对开发工具、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

3)由于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它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原型法贯彻的是“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它更易被用户接受。但是,由于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强调的是系统局部的优化而非全局的优化,因此,它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该方法的另一不足是每 10

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课后习题:

5.5试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答:(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①优点: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②缺点: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③适用场合: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2)原型法的①优点:贯彻“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更易被用户接受。②缺点: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和物力。③适用场合:适用于中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5.6什么是企业流程?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 答:(1)企业流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在逻辑上相关的业务活动。

(2)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

1、明确目标

2、识别现有流程

3、理解测量现有流程效果

4、思考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机会

5、设计新流程

第六章

1.系统分析的根本任务

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

①.逻辑方案不同于物理方案,逻辑方案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

系统分析的任务;(即系统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②.物理方案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系统设计的任务。(即系统 的各项功能是如何实现的,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产生和提供信息)2.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和内容(最终结果是可行性分析报告)

1)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应用项目的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①.必要性来自实现开发任务的迫切性

②.可行性则取决于实现应用系统的资源和条件

这项工作需建立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原系统存在的问题,用户对新系统的要求等)

2)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管理上的可行性(2)技术上的可行性(3)经济上的可行性

3.详细调查的目的:

在于完整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4.详细调查应遵循的原则:用户参与 5.组织结构:

指的是一个组织(部门、企业、车间、科室等)的组成以及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通常可用组织结构图来表示

6.管理业务流程图:

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流理向。7.业务流程图例题: 例1:

解:

例2:解:

8.数据流程图的特点:

抽象性、概括性、层次性 9.数据流程图例题:

例1:

解:

例2:

解: 第一层:

第二层:

10.检查数据流程图的正确性:(1)数据守恒,即输入数据要与输出数据相匹配。数据不会莫名其妙的产生,当然也不会莫名其妙的消失。

流入过程的所有数据必须流出该过程或用于产生流出该过程的数据(黑洞)流出过程的所有数据必须曾流入过该过程或是由流入该过程的数据产生(奇迹)(2)数据流指处理的输入或输出,任何一个数据流至少一端是处理框。

也就是说,数据流不能从外部实体直接到数据存储,不能从数据存储到外部实体,也不能在外部实体之间或数据存储之间流动。

(3)父图中某一处理框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出现在相应的子图中,否则就会出现父图与子图的不平衡,这样的分层将使用户无法理解。因而,检查父图与子图是否平衡尤为重要。父图的某框扩展时,在子图中可以用虚线框表示出来,有利于这种检查。

(4)在绘制数据流程图时,应注意处理框与数据存储之间数据流的方

向。一个处理过程要读文件,数据流的箭头应指向处理框,若是写文件则箭头指向数据存储。修改文件要先读后写,但本质上是写,箭头也指向数据存储。

(5)命名要恰当。数据流程图中每个成分的命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数

据流程图的可理解性。因此,对于每个成分应仔细推敲后再命名。在命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1.数据字典:

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中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有必要建立数据字典 12.数据字典的内容:

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元素进行定义:

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外部实体

13.决策树、决策表案例:

解:

例2:

解:

12.逻辑方案的内容:

①.新系统的业务流程 ②.新系统的数据流程 ③.新系统的逻辑结构

④.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 ⑤.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

第七章

1.系统设计的任务是:

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2.系统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3.代码设计:

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4.代码的功能(作用)

①.它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代码缩短了事物的名称,无论是记录、记忆还是存储,都可以节省时间和空间。

②.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按代码对事物进行排序、累计或按某种规定算法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十分迅速。

③.代码提高了数据的全局一致性。这样,对同一事物,即使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叫法,都可以通过编码统一起来,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减少了因数据不一致而造成的错误。

④.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代码设计在系统分折阶段就应当开始。在系统设计阶段才能最后确定。5.代码的种类:

顺序码:顺序码又称系列码,它是一种用连续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的码,例如,用1 代表厂长,2代表科长,3代表科员,4代表生产工人等。

区间码: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

助忆码:

6.不同代码的优缺点:

顺序码的优点是短而简单,记录的定位方法简单,易于管理。但这种码没有逻辑基础,它本身不能说明任何信息的特征。此外,新加的代码只能列在最后,删除则造成空码。通常,顺序码作为其他码分类中细分类的一种补充手段。

区间码的优点是:信息处理比较可靠,排序、分类、检索等操作易于进行。

但这种码的长度与它分类属性的数量有关,有时可能造成很长的码。同时,这种码的维护也比较困难。

7.计算校验码例题:

8.校验码的作用:

代码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处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保证正确输入,有意识地在编码设计结构中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另外加上一个校验位,使它变成代码的一个组成都分。校验位通过事先规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来。代码一旦输入,计算机会用同样的数学运算方法按输入的代码数字计算出校验位,并将它与输入的校验位进行比较,以证实输入是否有错。9.输出设计的目的:

是为了正确及时地反映和组成用于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有用信息。10.输入设计的原则:

输入设计包括数据规范和数据准备的过程。在输入设计中,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是两个最根本的原则 课后习题:

7.2试述我国身份证号中代码的意义。它属于哪种码?这种码有哪些优点?缺点? 答:(1)我国身份证号18位,其中前6位代码的意义是,持证人所属的省、市、区,接下来7到14位是出生年月日,15位到17位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可以看出性别,第18位是校验位。(2)它属于区间码。它的优点是:信息处理比较可靠,排序、分类、检索等操作易于进行。缺点是:这种码的长度与其分类属性的数量有关,有时可能造成很长的码。7.4系统设计时,用什么图来说明系统目标与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答:功能结构图。7.6系统设计中,为什么要先作输出设计,后作输入设计?

答:输出是系统产生的结果或提供的信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输出是系统开发的目的和评价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尽管有些用户可能直接使用系统或从系统输入数据,但都要应用系统输出的信息,输出设计的目的正是为了正确及时地反映和组成用于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有用信息,因此,系统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相反,不是从输入设计到输出设计,而是从输 17

出设计到输入设计。

7.8用几何级数法设计代码检验位的方案如下:原代码共4位,从左到右取权16,8,4,2;对乘积和以11为模取余作为校验码。试问原代码为6137的校验位应是多少? 答:(6*16+1*8+3*4+7*2)/11=130/11=11┄┄9

第八章

1.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 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数据淮备与录入、系统转换和评价等

2.程序和系统调试的目的: 是发现程序和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3.程序的正确性验证一般有理论法和实验法两种 4.系统切换的方法:

直接切换法(系统风险很大)

并行切换法(是最可靠也最常采用的系统转换方法)试点过渡法

5.程序设计的目标:

可维护性:是指使用期间内对系统功能的完善和调整;

可靠性:具备较好的容错能力,意外情况下便于处理; 可理解性:便于程序开发人员阅读; 效率:指能否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 6.在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

①.模块的独立性。在系统中模块之间应尽可能地相互独立,减少模块间的耦合,即信息交互,以便于将模块作为一个独立子系统开发。

②.模块大小划分要适当。模块中包含的子模块数要合适;既便于模块的单独开发,又便于系统重构。

③.模块功能要简单。底层模块一般应完成一项独立的处理任务。

④.共享的功能模块应集中。对于可供各模块共享的处理功能,应集中在一个上层模块中,供各模块引用。

7.自顶向下的模块化方法采用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写程序:

顺序结构、循环结构、选择结构。

第十章

1.管理的必要性:

为确保和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有效性,有必要对其进行管理。2.开发阶段是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大段落,每个阶段都要求有明确的成果 子项目是因系统过于庞大,须分轻重缓急逐步开发而划分的分项目 子项目是因系统过于庞大,须分轻重缓急逐步开发而划分的分项目 3.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的:

是使信息系统在一个预期的时间内能正常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产生其应有的效益。4.评价的目的: 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指出系统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与扩展提出意见。5.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

目前一般都采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方法,这种方法先提出信息系统的若干评价指标,然后对各指标评出表示系统优劣程度的值,最后用加权等方法将各指标组合成一个综合指标。3.信息系统的评价内容

• 对信息系统的评价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两方面进行。• 技术上的评价内容主要是系统性能,具体内容为:

①、信息系统的总体水平:例如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

②、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例如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或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③、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深度:例如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的比例、外部信息的利用率等。

④、系统的质量:例如系统的可使用性、正确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通用性等。⑤、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性。⑥、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 在经济上的评价内容主要是系统的效果和效益,包括直接的与间接的两个 方面。

• 直接的评价内容有: ①、系统的投资额。②、系统运行费用。

③、系统运行所带来的新增效益。④、投资回收期。

• 间接的评价内容有:

①、对企业形象的改观、员工素质的提高所起的作用。

②、对企业的体制与组织机构的改革、管理流程的优化所起的作用。③、对企业各部门间、人员间协作精神的加强所起的作用。

第十一章

6.招标师考试项目管理复习总结 篇六

P8项目过程管理PDCA方法的含义,体现严格控制和持续改进 1.2项目管理任务 至少要记住九大任务的构成和含义,能按管理成效及客户关注度进行三个层面区分(图1-5);

重点学习目标管理中4重约束涉及的范围、时间、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如综合管理中有关界面管理;范围管理3过程构成,定义3成果和控制3要点;时间管理5过程构成,重点是排序和计划;成本管理中3过程构成,成本计划的方法和区别;质量管理3过程构成及成果等 1.3项目管理组织 P18 4种组织结构方式的含义,前三种(项目、职能、矩阵)特征/优缺点,强弱矩阵式的区 别(参附表1)

P22 选择时考虑因素(组织方式特征、项目特点、组织现状、管理能力等),各类方式适用

条件(参附表2)

第二章:招标采购项目管理 2.1采购与招标采购:项目采购的基本原则构成及基本含义 2.2招标采购项目的特点、管理任务、主要方法和工具 P29质量、进度、成本、项目组织的特性及管理要求 P20管理任务的工作内容构成,P31主要管理方法和工具的类别、含义和用途 P34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的目标、方法和措施(表2-2要熟记);服务要素管理及考核评

价(表2-3中关注服务要素构成)

信息管理目标,外部信息收集内容,采购信息记录内容,措施(标准化、制度化)风险管理目标(损失前后),风险识别及分解(图2-2)、风险估计的含义及特点(事前、人为、隐匿性、主观估计)、应对措施类别及针对各类风险采取措施及要点(表2-4)、风险转移的方法 2.3招标采购项目计划与控制 招标采购项目计划的编制:项目背景内容、采购团队特征及项目经理基本权限、采购计划编制应考虑问题、合同包及标段划分依据和表达形式、费用估计/进度计划的依据 检查范围:现状、趋势、里程碑事件进展状况 检查内容:计划、招标文件、进度、人员组成、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判别和控制

第三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3.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因素、模式及应用 P65参与方(4)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构成,诉求的区别;P70管理实施方式(线形顺序法+快速路径法)—〉P72常见管理模式的种类、含义、特征、图形辨识(参附表3),重点是 前4种

3.2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

P79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参与主体和管理程序(主要是政府对项目的行政管理程序,目前形成分级、分段、分类和分项目的格局,理解含义)P80项目投资决策的参与主体及关注点差异、决策分析的内容(5)和基本要求(3)、可研

的概念和作用(决策、设计、实施、筹资、签约、后评价等)P83投资体制改革的原则(效益、市场取向、适度接轨)、企业投资自主决策的内容、政府 对项目投资的决策管理制度(视投资来源及项目属性不同,分别采用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 制)

P85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规划先行、项目建议书审批(必要性)、可研审批(可行性)

P86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项目类型(3类)、核准条件、程序 3.3工程建设项目评价 P89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理解两者侧重点和方法的差异,记忆财务评价内容、程序/步骤,理解主要评价指标的含义和应用、主要评价参数选取;国民经济评价的适用范围(需核准和审批的项目),评价内容、程序对照财务评价的差异;理解不确定性分析的作用、两种方法的应用 P94社会评价内容(3)、步骤

3、方法 P95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程序类似)、基本要求(三同时的含义)、环评文件编报要求

3.4 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

P97狭义的项目管理是指业主方管理;项目管理6阶段划分的构成及各阶段工作内容/交付成果/完成标志(参图3-20),其中与招标采购相关的工作内容可详查表3-4 P107强制监理的工程项目范围

P109建筑企业资质认定考核因素(4);设计与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表述不规范,见实务P90

和P95;监理资质类别和等级,工程招标代理资质等级及业务承接规模,注意不要与造价咨 询混淆 3.5 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 P120项目多级进度计划体系的构成、编制主体、作用、相关关联性 P129横道图的含义、优缺点; P130 CPM的含义、主要时间参数的含义和计算关系、关键路径/任务的含义及判定标准

3.6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程合同基本常识)P136五种合同担保方式的构成、含义、特征及区别

P138工程履约担保形式—银行保函、履约担保书和保留金的含义(出具人、担保责任、额度)

3.7 建设工程专项合同(各类范本)P142国内工程类合同示范文本的作用、适用范围、构成 P144 FIDIC合同范本彩虹合同系列的构成,前四种是重点,其适用条件的差异见后附表4

P147勘察设计合同:依据、当事人责任、定金/支付、变更; P151施工合同:合同文件构成,当事人责任,争议解决

P153咨询、监理合同工作范围中3类工作的含义

3.8 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的管理

P159合同管理基本原则和制度保证;P160理解合同全面分析的工作内容

P164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无效免责条款的常识(含义、条件、效力等)P166-167履行要求(全面+实际)、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和条件、合同中止、终止和解除的含义和区别 P170争议与纠纷产生原因、处理方式;P171索赔的特点、原因、分类(按目的分工期和费 用)、计算方法

3.9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 P174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影响因素的类别和内容 P175设计质量控制内容(4);

施工质量控制:P176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责任主体是施工单位;P177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验收质量控制(表3-20);P178自控、监控主体的划分;工程质量保修期限;自验收合格之日起,基础/主体-合理使用年限、防水/潮5年、冷热2季、安装/装修2年 P180质量验收包括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实施主体;P181验收要求、内容和方法;不合格

品处理 P180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及实施主体—〉业主 3.10 工程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P182 HSE管理的目的3.1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P189一体化体系构成:质量、HSE、社会责任、财务、信息安全等,质量控制体系是基础;体系策划与设计的四个环节 P192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已成为建筑企业进入市场的准入要求和投标入围的基本资格 P192-193体系认证程序,认证证书期限3年,每年监督审核;认证标准:运行基础、资源、管理职责、运行证据、测量和改进能力 3.12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与建安工程造价管理 P194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及细分,静态部分—动态部分;P195建安工程造价的构成: 直接费(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

P196全过程造价管理:参图3-28理解项目各阶段对应的造价控制环节/计价成果表现形式 P197工程计价方法(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法的含义)决策与设计阶段:P199投资估算编制方法(4+1);P202设计概算组成及编制方法;P206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签约与施工阶段:P209-211招投标阶段的价格(招标控制价/标底价格/投标价的含义、区别,不平衡报价含义及基本策略);P213施工阶段的合同价结算(369号文中进度款结算方式、预付款和进度款支付比例,变更估价原则、暂估价结算办法)

竣工阶段:P218项目竣工决算组成部分及核心内容,保修期经济责任划分 3.13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P219风险管理内容/基本程序: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处置/应对 P220风险处置工具/应对策略:回避、转移、自留、减轻/损失控制;其中风险转移方式包括

保护性合同条款、工程担保、工程保险

P222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分类 P231工程保险—狭义(建筑安装工程保险)/广义(建安工程保险和其他保险,即人员+施

工机具+职业责任+其他)

P232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的责任范围——工程建设期间、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引起的物质

损失部分+第三者责任部分,理解辨识除外责任

P233工程保险的安排——投标人/被保险人、保险方案(保险合同要素)、保险费率/保险费

(影响因素)、保险公司的选择;索赔时效2年

第四章:货物生产和贸易管理

4.1 货物生产:P239四种货物环保节能标志的含义区别、强制性要求;P242库存管理的含

义、评价标准、库存费用构成及控制目标

4.2货物的质量管理 P243货物质量标准的层次类别及关系;P243售后服务6项内容;

P245货物强制性质量监督手段:3C认证(含义、范围、作用、机构与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生产许可制度(范围、主管单位);P246质量鉴定的含义、作用和程序 P247特种设备的范围、适用法规及主要管理要求 4.3 国内贸易的合同内容与履行:P250支付工具的构成及汇票/支票付款期限;P251交付方

式:工厂交付、用户现场交付;P251运输方式的种类及特性

4.4 国际贸易运作 P253国际贸易 4个特点;P253适用法律体系构成;P255国际贸易惯例含义及3个特征(自发形成、普遍接受、非法律性约束);P256惯例生效条件及使用发生纠纷时的裁定原则

4.5 国际贸易术语:P256贸易术语含义及作用;P258参表4-1内容熟记13种贸易术语的分

组和名称代表含义,P259记常用FOB、CFR、CIF的交货地、风险、运输/保险责任和费用

划分;P263理解术语选用应考虑因素,并能结合示例判断

4.6 国际贸易的支付:P264支付方式种类及形式划分、区分各自含义及主要特征;

4.7 国际货物运输:P267运输方式类别较国内贸易增加了几项,理解其特征和优缺点即可;P270海运提单的作用(物权凭证等)不同于铁路/航运运单(运输契约和货物收据)4.8 货物运输保险 P272海运保险类别及责任范围:基本险(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附加险+专门险;P27货物运输保险投保应考虑因素:投保人确定(不同贸易术语要求)、保险险别(合同约定)、保险金额(CIF/CIP价格加10%)、保险费率和金额、保险公司;索赔时效2年 4.9国际贸易项目的合同履行和管理:P277出口合同履行环节和(P280)进口合同履行环节 的构成(特定贸易术语和支付方式下);P278通关环节:申报和审单+检查和查验+税费计征

和缴纳+放行+放行后稽查;P282进出口商检的检验机构、检验项目和时间地点 第五章 服务项目管理 5.1 服务项目概述:P283服务项目管理特点

5.2 服务计划:P287初步/正式服务计划的区别(编制时间、作用角度);客户关系管理要点 5.3 服务合同管理 P268服务项目采购方式灵活(除强制招标外);报价高低不是采购的主要考虑因素 P269服务合同执行考核要点(派遣团队、服务表现、良好沟通互动);争议原因(客户满意与服务标准、服务范围界定不清);友好协商解决为主;服务项目的合同多数属于委托合同,合同的成立基于客户对咨询服务方的信任,如信任不能延续,则委托人(客户)在支付了通知期前的应付服务费后,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5.4 服务项目管理实施 工程咨询:P290计费办法、P291范围蔓延、综合管理核心 投融资:P292贯穿项目策划和准备阶段;P295工作大纲(TOR)与技术建议书的含义、内容、依据;P296融资项目的分类(标的-存量资产转让/新建项目融资、渠道-股权融资/债权融资);P301服务质量评价标准4 科技研发:P303项目分类及区别、P306计价/支付方式;P309知识产权管理内容、不同类别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权属(申请专利权)一般规定

几个需要注意的表格: 附表1: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方式的区分

组织方指令方式 项目管理人员 专业资源及配合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式 项目式(单一来源,全职、独立团自有、独享,专业关系简单、成败取决于个人水平,多直线式)直接领导发队 问题内部决策为主 决策快速、项目部岗位重复设置可能出 权责明晰 造成资源浪费 职能式 多重来源,兼职,团队界分散各职能部门,专业水平多头管理,专业协调难度职能部门发限不清,往往多头参与多专业协高、有利于大 出 不设专职项目调 资源共享 经理 矩阵式 兼有 兼有 团队自有+职能部兼有

门共享,同时需要内部决策和外部专业协调 强矩阵:项目部主导;项目经理发出的指令性计划任务,职能部门提出咨询意见 弱矩阵:职能部门主导;项目经理向职能部门发出支持工作请求,职能部门提供指导性意见 组合式 站在更高的企事业单位总体业务布局层面上看,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的项目可能采取多种方式

附表2: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方式的适用条件 组织方式 组织现状

项目承接、实施特点 项目专业特点 项目管理团队及人员 未设专业职能项目式(直线式)相对独立、偶尔实施 技术和管理相对简单 能力强,可独立胜任 部门 同期执行多个、专业性技术和管理构成较复职能式 类似;实施期短、运行杂,但内部专业协调不一般管理人员难以胜任 专业职能性支规律、变动性小 困难 撑体系健全 强矩阵式 项目经理和团队能力较强 内部协调工作量大且实施期长(规模较大)较困难 弱矩阵式 相对较弱 附表3: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 工程发包 承包范围 项目管理 优点 缺点 其他 传统管理模式业主,依据完整的施全部施工任务委托工程师管理/工作界面清晰 设计比较完善技术基础为线形(DBB)工图纸,针对施工总(总包负责采施工监理 方可发包,耗顺序法;可采用承包一次发包 购专业分包)时长 FIDIC红皮书 建造管理模式业主,依据部分完成各专业、子项、委托CM经理参与分项设计后即多专业平行分技术基础为快速(CM)的图纸,针对各专区段工程施工 管理(各专业分包开展专业施工包,管理协调路径法 业、子项工程依次、协调及现场监理发包,可缩短困难平行发包 等)工期 管理承包模式由管理承包商对外 管理承包商对项管理方的责任取决MC承包是带有承包风险(MC)发包签约 目管理目标进行和权利明确,商履约能力,的CM(又称为风险承包;可不再业主管理责任需担保 CM at Risk)委托其他工程质和风险更小 国内典型运用“代

量监督人 建制” 设计采购建造业主,依据方案图包括方案优化业主派代表自行减少设计、施应用受专业与总价包干合同 模式(EPC)纸,针对EPC总承在内的工程设管理为主,过程宽工方的界面; 行业局限,多FIDIC银皮书 包一次发包 计、施工、设备松 用于大型工业派生模Turn-Key、物资采购供应 考核验收严格 与基础设施项BOT、PPP 目 的含义和承包范围差异 设计+管理 项目管理咨询方 管理操作类似(D+M)兼作设计 CM,有代理型和风险性两种 自设管理机构类似CM,多专业平无管理咨询方平行发包 行发包 委托代理式 业主与管理方是

7.质量管理复习总结 篇七

关键词:儿童,胃内结石,胃内毛发结石,长发公主综合征

胃内毛发结石为少见疾病, 国内报道例数少, 其特殊类型-长发公主综合征 (rapunzel syndrome) 则更罕见, 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就国内期刊报道的儿童胃内毛发结石病例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并对胃内毛发结石及长发公主综合征进行文献复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中国知网、维普等期刊网站以“毛发结石”为关键词, 检索到13篇文献, 剔除1篇成人病例报道后, 共收集到13例[1,2,3,4,5,6,7,8,9,10,11,12]儿童毛发结石。对13例儿童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特殊个人史、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手段、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统计分析。13例入选病例, 均为女性, 中位数年龄12岁 (7~16岁) , 病程 (从症状出现算起) 3周余~10年余, 有1例未提供病程, 12例 (92%) 有食毛癖, 1例未提供相关病史。

1.2 临床表现及体征

上腹部疼痛10例 (77%) , 恶心/呕吐8例 (62%) , 体重下降8例 (62%) , 食欲下降7例 (54%) , 上腹部不适5例 (38%) , 上腹饱胀感4例 (31%) , 反酸、胃内烧灼感1例 (8%) 。上腹部触及包块13例 (100%) , 上腹部压痛9例 (69%) , 毛发稀疏2例 (15%) 。

2 结果

2.1 辅助检查

2.1.1 血常规

有5例提供了血常规结果, 其中2例正常, 2例轻度贫血, 1例中度贫血 (骨穿涂片示营养不良性贫血) 。

2.1.2 B超

9例行腹部B超检查, 均提示腹腔或胃内可见巨大强回声团块伴声影, 随体位而活动。

2.1.3 X线检查

1例行X线腹部立位片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梗阻。3例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提示胃扩张, 胃内充盈缺损。

2.1.4 胃镜检查

11例行胃镜检查, 均可见胃内胃内巨大毛发样团块, 其中3例发现有胃溃疡。

2.1.5 CT检查

2例行腹部CT检查。1例CT示:胃呈充盈状态, 胃内见不均质团块状影, 大小20 cm×10 cm×5 cm, 边缘见环形密度增高影。另外1例亦发现胃腔内肿块。

2.1.6 MRI检查

1例行腹部MRI, MR扫描及MR胃水成像示:左上腹见一胃型样异常信号影, 不能分辨与胃腔的关系, 患儿喝水150 ml后相当于MR胃水成像扫描, 显示胃腔扩张, 所见胃型样异常信号灶填充于胃腔内, 并在胃腔黏膜与病灶表面交界区出现薄层长T1、长T2水样信号影, 故考虑病灶位于胃内, 在T1WI、T2WI均呈低信号影, 其内夹杂少许斑片状稍高信号灶。

2.1.7 病理检查

3例有手术后病理结果, 分别为:胃内毛发结石并慢性胃溃疡病;胃内毛发结石并慢性胃溃疡病;慢性胃溃疡伴胃壁肌组织肥厚, 胃毛发结石。

2.2 治疗

1例胃镜无法整个取出, 用活检钳夹取约1/5左右, 后经4次胃镜取石, 夹取大部分毛发, 洗胃后呕吐出剩余毛发。11例进行外科手术成功取出毛发结石, 1例未提供治疗情况。

2.3 预后

有1例患儿全麻下行胃切开取石术, 术后心理门诊定期干预, 1年后随访时拔毛癖异食癖痊愈, 腹痛消失, 结石无复发。其余病例未提供随访资料。

3 讨论

胃结石 (castric bezoars) 是指外源性物质未被消化或未完全消化而在人或某些动物的胃内凝结成团块。根据胃结石的主要组成成分, 可将胃结石分为以下几种[13]:植物结石, 由未消化的水果蔬菜组成的, 多数不易消化, 如柿子、黑枣等;毛发结石, 主要是毛发团, 常致密, 内混有食物残渣;乳类结石, 多见于早产儿, 消化道功能不完善, 为追赶生长等频繁食入高度浓缩的配方食物;药物结石, 常见于部分缓释药物的肠衣所致, 一般结石较小。

胃内毛发结石 (gastric trichobezoar) 是指毛发被吞入胃内后, 由于毛发表面光滑而不能被胃蠕动效应所排除, 毛发逐渐集聚成毛团块, 内可混有食物残渣。Boudomant[14]于1779年首次描述了毛石症。大部分毛发结石发生在有潜在精神病、情绪或行为异常的年轻女性中, 症状包括恶心、呕吐, 过早的饱胀不适感、腹痛, 生长缓慢, 这些症状都非特异性, 而且结石可以存在很长时间而无症状。因此, 本文中有些病例病程长达10余年。

长发公主综合征 (rapunzel syndrome) 是毛发结石的一种罕见而严重的类型, 是指吞入的毛发在胃内形成毛团, 在胃肠道的蠕动作用下形成一长尾巴通过幽门延伸至十二指肠、小肠, 甚至结肠。这一综合征的命名来自一则格林童话故事[15]:Rapunze是故事里留着长发的公主, 被巫婆囚禁在没有楼梯和门的高塔上很多年, 后来一位王子沿着公主从窗口垂放下来的长发攀登上高塔, 把她解救了下来。长发公主综合征于1968年由Vaughan等[16]首次报道。虽然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 但通常指的是胃内毛发结石有一条长尾巴延伸至空肠、回肠或回盲部[17]。大多数病例有潜在的精神障碍, 包括拔毛癖和食毛癖, 且90%以上为年轻女性[16,17,18]。患者可持续多年无症状, 直至发生消化道梗阻始被发现。典型的胃内毛发结石和长发公主综合征表现为:腹部可触及的包块、慢性腹痛、恶心或呕吐、便秘。部分患者有体重下降、厌食、呕血、缺铁性贫血[16,17]。目前有报道的并发症包括:胃溃疡、幽门不完全梗阻、梗阻性黄疸、急性胰腺炎、完全性肠梗阻、胃穿孔、腹膜炎、死亡[15]。有报道胃内毛发结石合并息肉病, 两者的相关性尚不清楚[20]。国外有作者总结了自1968-2011年文献[21]报道的长发公主综合征72例, 绝大部分患者为女性, 仅3例 (4%) 为男性, 中位数年龄12岁 (3~55岁) , 所有患者均有食毛癖, 伴有其他精神、情绪或行为异常:拔毛癖、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异食癖等。他们的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 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 (n=67;93%) , 恶心/呕吐 (n=61;85%) , 体重下降 (n=14;19%) , 贫血 (n=8;11%) , 腹膜炎 (n=8;11%) , 其他少见症状包括肠梗阻 (n=5;7%) , 呕血 (n=2;3%) , 胰腺炎 (n=2;3%) , 梗阻性黄疸 (n=1;2%) 。72例患者术后发现, 有13例 (18%) 毛发结石延伸至十二指肠, 35例 (49%) 延伸至空肠, 15例 (21%) 延伸至回肠, 4例 (5%) 延伸至结肠, 3例结石起源于空肠, 延伸至结肠。72例中有3例死亡 (4%) , 5例复发 (7%) 。本文13例胃内毛发结石的中位数年龄为12岁, 均为女性, 12例 (92%) 有食毛癖, 临床症状前三位为上腹部疼痛10例 (77%) 、恶心/呕吐8例 (62%) 、体重下降8例 (62%) , 均与上述国外文献报道类似。

有拔毛癖和或食毛癖病史是长发公主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部分患者体检可发现口腔有腐臭味和头部毛发脱失颓斑可提示该病可能。影像学检查通常包括腹部X线放射照片、腹部B超和腹部CT。腹部X线能显示有无肠道梗阻, 腹部X线放射照片、B超及CT能帮助定位, CT可了解结石延伸情况。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被认为是胃内毛发结石和长发公主综合征的诊断金标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直观的看到毛发结石, 并可能有介入治疗价值[22], 但很少能成功取出结石, 因为胃内毛发结石往往很大。本文中13例患者仅1例能胃镜取出结石, 与之吻合。因此, 外科剖腹手术取石是胃内毛发结石和长发公主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手段[23]。近来有报道腹腔镜微创手术成功取出儿童胃毛发结石[24,25]。此外, 行为治疗和长期的精神病专科随访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并可预防复发。

8.质量管理复习总结 篇八

【关键词】概念图    初中生物    复习    实践应用

所谓概念图,可以说是一种新奇的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生物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使其对于整个知识结构有更全面的认识。其中概念图是一种策略性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复习过程中建立系统性的学习模式,从而在最终意义上为生物教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概念图复习模式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正确性地引导,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实践及规划,强化学生们对整个生物知识体系的认知,从而为学生们的复习提供更为便利性的服务。

一、概念图在生物复习中的主要作用

(一)概念图教学在生物复习中的基本特点

概念图的应用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们建立一套系统的学习模式,将主要的生物知识进行有效性的总结,从而使学生在生物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及时找到重点内容,为整个课程内容的复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生物课程复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重点,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为生物教学的课堂营造一种活跃性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为整个教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概念图教学在生物复习中的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概念图教学可以为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复习模式,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们建立一种完整性的知识体系,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梳理及拓展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认知。在整个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在第一轮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可以提高其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但是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对于之后的复习学生们很难掌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知识的复习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差异性。根据调查显示可以发现,许多初中学生在生物知识复习的过程中不能全面地辨认基础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想象的出现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将知识进行充分地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生物知识的复习。因此,概念图的应用可以为学生们建立一种系统性的学习模式,实现知识复习的最终目的。

二、概念图复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实现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生物的复习阶段,教师与学生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对重点章节进行全面地性地复习,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在黑板上绘制概念图,从而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复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要点,掌握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及区别,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概念图应用的基本体会掌握概念图绘制的主要过程、绘图技巧,为生物知识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形成学生们独立思考的复习模式

在概念图的绘制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先绘制出基本的图像框架,然后让学生们补充其余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也可以让学生们找到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复习初中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的课程中,这部分内容相对较为抽象,因此,要在复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可以绘制相关的概念图(如图一所示),教师可以绘制出一部分内容,其余的概念留给学生们,通过系统性教学内容的复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同时也使学生们形成了严密的思维模式,为生物课程内容的复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一

(三)通过概念图的应用了解基本的学习状况

在初中生物的课程复习过程中,相关教师要让学生们尝试独立完成概念图的绘制,通过概念图的绘制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生物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知识点,从而形成拓展性的思维模式。在基本概念图绘制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从而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的引导,从而在最终意义上形成正确性的概念图。因此,概念图在生物课程复习过程中的引进,不仅使学生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概念,建立正确的知识框架,还在最终意义上提高整堂课程的学习效率。而且,这种复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形成了多元化的学习能力,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概念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应该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要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概念图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生物知识的复习氛围,强化学生们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复习效果。对于相关的教师而言,一定要强调概念图复习模式运用的严谨性,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性地指导,使初中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为学生们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丽燕.概念图在初中生物复习中的应用 [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6 (7):19-20.

[2]任立华.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J].中学教学参考.2013.34 (29):118.

上一篇: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国家下一篇:道德品质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