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国家

2024-08-25

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国家(共8篇)

1.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国家 篇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亚欧一些原来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在过去几十年中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没有去探究落后国家首先获得社会主义革命成功、进入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但是,自从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一些人在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中,重新对落后国家首先获得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问题,提出了疑问。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胜利,这合乎马克思主义吗?一连串的东欧国家剧变,是否说明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获胜这个理论站不住脚了呢?这牵涉到了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应该在新形势下作出新的回答。

一、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判断到列宁的创造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思格斯从这一基本原理出发,根据当时的情况,曾多次作过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具体判断和预测。1847年10月至11月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初稿《共产主义原理》中曾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工业较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 卷第221 页)思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的一系列原理在不久马、恩共同写作的《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和运用。然而,对上述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具体地点的说法并没有在宣言中再现。可见,以上论断是一个具体判断而非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这一革命发生的规律时更注重现实斗争提供的新鲜经验。马克思在致恩格斯信(1858年10月8日)中已经注意到在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的欧洲大陆上发生革命不易取得胜利这一现实:“大陆上的革命是不可免的,并将立即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由于在广阔无比的地域内资产阶级社会还在走上坡路,这个小小的角落里的革命是不是一定会被镇压下去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348页)所以,那种认为等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足以“自然而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才进入社会主义,因而排斥较落后的国家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说法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是找不到根据的。相反,马克思、恩格斯甚至早就对较落后国家革命冲突的发生有一定的预见。他们指出:“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1页)这一精辟论述,可以说为后来的落后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根底。列宁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帝国主义阶段,处于较落后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在俄国应该不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上不仅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就是在布尔什维克党内也存在严重的争论。1917年4月25日加米涅夫发表于《真理报》的文章认为:“在欧洲经济最落后的国度中,民主革命尚未完成的环境之下,在农村中甚至连农奴制还没有消灭的时候——这种环境和这种时机决不适于走向社会主义的„决定性步骤‟(指武装起义——引者注)”。(《国际共运史参考资料》第4册第10页)在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有人竟高叫:“国际主义者同志们,把你们的社会革命再推迟五十年吧!”(见《托洛茨基言论》上册第311页)列宁没有像加米涅夫等人那样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某句具体判断,而是沿着他们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

早在1915年8月,列宁首先根据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2卷第709页)1917年春列宁就明确制定了先争得民主共和国,“然后再争得唯一能给与备受战争痛苦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会主义”。(同上书第3卷第12页)至十月革命爆发前几天,列宁更加坚定地确立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的俄国胜利的信念:“如果布尔什维克不让别人吓倒而能夺得政权,那末,地球上就没有一种力量能阻挡他们把政权一直保持到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同上书第3卷第335页)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扬弃了其过时的个别具体结论,向前发展厂马克思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二、社会形态的变革首先发生在落后国家是一条规律

人们可以把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一点及其相关的疑问暂且放在一边,而把目光转向更加久远的人类历史长河。在人类经历的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以及未来共产主义这五种社会形态中,每一次一种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变革都是怎样发生、在什么样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呢?对此作一番考察,能得到规律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本身得以创立的方法,一是历史的,二是逻辑的。那就让我们一起用历史的和逻辑的两大基本杠杆来揭示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吧。

人类最早的社会制度是原始共产主义状态。在这一社会阶段,发达的地区是中国。这是有充分根据的。散布中国各地的沈阳新乐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遗址,以及大汉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良诸文化都是明证。以沈阳新乐文化为例,可窥见中国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发达状况。这里有距今7000年和5000年的两层遗址。在这块高地上,当年竟居住了12 万人之众。他们有供上百人用餐的巨大陶鼎。这里还有7000年前使用煤炭为燃料的余渣,把人类使用煤炭的历史提前了7000 多年,令东西方为之震惊。这里还有大量精致的印坟陶器,还有新乐人的图腾标志——木刻大鹏鸟的完整遗物。这一切说明,当时中国原始共产主义的管理机制较完善,社会交往已有可观的规模,社会运转稳定有序。其他各遗址,也从各侧面揭示了当时中国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相对发达的事实。然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尚未发现如此繁荣完善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证据。这说明,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阶段中国是较发达的地区,其他各地区则是相对落后的地区。

在进入奴隶制的社会变革中,到底是原始共产主义发达的地区首先起步进入新社会阶段,还是落后的地区首先进入呢?历史选择了后者。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较为落后的地区埃及、两河流域、印度首先发生变革,进入奴隶制社会阶段,而原始共产主义较发达的中国则较迟。在奴隶制阶段,先后发展起来的地区和国家是埃及、巴比伦王国、印度以及后来的古希腊、古罗马民主共和国的奴隶制度。中国则是相对落后的奴隶制度。这不仅由于它地域较狭小,延续时间较短(严格地讲只有一千年的时间),同时也没有形成独立的影响强大的意识形态,连中央都城都是不断迁徙的。

然而,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变革中,正是奴隶制较落后的中国最早发生了成功的封建主义革命,把世界其他地区远远甩在了后面。这是又一次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发生革命的史实。

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华帝国遥遥领先,十分发达。自秦朝开始便出现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的、设立郡县制的发达局面。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令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相形见绌。

但是,当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时,先进和发达的中国封建社会步履艰难,而封建制度一直落后的欧洲却首先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并获得成功。英美法诸国封建社会成熟较迟,又不典型,时间也短,当时相比之下淡不上发达,但革命却恰恰又一次发生在这种落后地区。

在资本主义阶段,西欧、北美是发达地区,并且由于资本主义把世界联为一个密切的整体,所以一切民族都很难改变列强的布局,除非打一次世界大战。相比之下,俄国、中国等国家,则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的落后国家。

在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社会大变革中,再一次出现了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并获得成功的事实。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很难首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

纵观历史,没有任何一次以一种社会代替另一种社会的革命发生在其原来发达的地方。这种革命总是首先在原来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因而,这可视为一条规律。落后的国家,只要民族统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凝聚力,又具备当时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基本矛盾,就可能领先世界新社会制度的发展。因此,把这一规律理解为“越穷越革命”是不准确的。必须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才能领先。

这种现象及其反映的运动规律怎么理解呢?这有必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学说。

一定水平的生产力需要一定形式的生产关系相配合。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外壳。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之后,必然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要求冲破旧的社会的外壳,建立更高一级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时候,社会旧壳就必然对它起着束缚和制约作用。原有的社会愈是发达和完善,其外壳便愈是坚硬,因而愈难被生产力的新要求所突破。相反,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原有社会外壳则不够坚硬,一旦生产力的新要求出现,则较容易被冲破,而较早进入新的社会形态.这就是落后国家和地区总是首先发生革命的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也是历史唯物论的解释。

三、中国是否“跳越”了资本主义阶段

在论证社会主义在中国胜利的现实时,国内有的学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社会跳越了资本主义阶段,这种跳跃是合理的。不难看出,“跳越”论认为中国以封建主义为起跳点,超越了资本主义阶段,“跳”进了社会主义阶段。

这种“跳越”论回避了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一,怎样解释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第二,人类历史发展的跳越现象是普遍的吗?用偶然性的根据,怎样解释历来的社会演进的革命都发生在落后地区呢?

一般说来,历史发展、社会形态演进是不允许孤立跳越的,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国家和相当于国家的地区尤其如此。这种跳越只可能发生在个别的、局部的、不平衡的地区。如果用“跳越”论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于亚欧大面积上的十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则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跳越了资本主义阶段吗?如果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态理解为局限于一个国家内的事物,如果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态完全理解为典型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形态,可以说中国不曾有过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资本主义是没有国界的,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灭亡的话)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个世界里,既有典型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不典型的、不发达的国家。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际上是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充当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没有这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充当被掠夺的对象,就没有世界资本主义的正常运转。因此,从世界整体角度看,中国等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实际上是一种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只不过是不典型的、不发达的、不独立的、充当剥夺对象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也曾有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列强在近代的活动,早已把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的运转体系之中了。因此,中国就再也不可重复有一个典型的、独立的资本主义阶段,而是在具备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走上更高的社会主义阶段。

为什么中国这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不能有一个典型的、独立的资本主义阶段?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说就是帝国主义不答应。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本性是排他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竟然可以毫不含糊地联合全欧洲的封建君主国去扑灭18 世纪末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可以极力阻碍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这种排他性造成了每一个新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初期,都要伴随一场涉及数国的战争。至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基本上确立了各自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世界平衡的格局。稍有新变化出现,免不了用世界大战或绵延持久的局部战争来解决问题。在这种局势下,一个被列强宰割、控制的中国社会,是决不允许成为列强们对等的伙伴的。这就是中国无法有一个典型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原因。由此可见,中国并没有“跳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而是渡过了一个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半殖民地社会。中国是在一个相当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在具备了西方社会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中外资产阶级的矛盾)的基础上,循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

2.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国家 篇二

《普通法的精神》是西方法社会学派创始人庞德的著作之一, 它主要通过分析影响普通法发展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来介绍普通法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从而进一步阐明普通法的精神内涵。庞德认为, 普通法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多种因素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普通法的精神》一书中, 他也通过对各个因素的逐章分析来彰显了普通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通过对清教、司法权与王权等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他对普通法精神的精辟阐释证明了这样一个基本原理:一个时代的法律精神是这个时代一切社会制度的价值基础, 任何法律制度一旦权威的形成以后, 人们必须以宗教式的前程去捍卫它, 任何非正统形式的否定、修改、曲解法律的行为或动议都是对社会正义的直接危害。这也成为了《普通法的精神》这本著作的永不退色的标签。

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阻力

法律精神既然是一切社会制度的价值基础, 那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中国社会中, 是否存在这种法律精神呢?很显然, 是不存在的。虽然法律在我国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 而且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但是并没有形成一种在人们内心生根的法律理念和足够支撑人们的精神动力。2014年10月23日,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年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一个崭新的里程碑, 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阻力重重。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困难与阻力。

(一)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首先, 是传统的人治思想。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我国一直都处在一个人治社会的环境中。所谓的人治就是说在权力与法律的关系中, 权力是大于法律的。相信我们对“三纲五常”等一些等级观念并不陌生。就是这样, 君主一直处于金字塔的顶端, 指挥这一切。在经历漫长岁月后, 这种人治思想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沉淀在民族意识之中。虽然近几年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等战略目标, 但是人们内心思想观念的转变、整个法治环境的创建都是极其困难的。

其次, 就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中国社会自古以来, 就把当官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也使得官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虽然提出国家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的口号, 但是也仅仅是口号而已。一旦人民与行政机关或是工作人员发生纠纷和冲突, 人们常常借助信访制度而非法律途径来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信访是官员调查官员, 因此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

最后, 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司法传统。我们都知道,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相辅相成的。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结果, 而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必要保障。程序法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开、透明、公正。而在我国的司法中,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更关注于结果, 而忽视过程即程序。在这样的司法传统下, 一些冤假错案的大量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 不管是人治思想、官本位思想还是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传统, 都是对法律尊严和权威的蔑视。而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都是在建设法治国家过程中不可小视的绊脚石。

(二) 法律信仰的缺失

之所以把它放在这里, 是因为信仰缺失与没有法治的传统是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没有这样一个传统的东西, 一个长时间潜移默化的过程, 法律信仰才会是空白的。或许我们在思考中国人有没有信仰这个问题上, 也从来没有从法律的层次给予考量。当然, 除了传统因素的制约, 还有就是法律的宣传教育没有做到位。因此, 它就更不会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来指引着我们。

(三) 社会主义法制不够完善

法治社会的构建需要法律制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虽然,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但是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完善与发展。举个例子来说, 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实验区, 迄今为止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大部分是中规中矩的, 不过也有一些个别规定和政策与我国现行法律产生了矛盾。具体的矛盾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学者议论说, 矛盾的地方, 自贸区的政策的合法性值得探讨。但是, 一年过去了, 法律并没有对这些有争议的地方给与合理的解释。这是法制不完善的表现, 同时又会给法律适用者带来一系列的困惑, 依法还是违法的后顾之忧会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

(四) 人情社会的膨胀与畸形

中国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人情社会”, 人与人之间总是可以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找到属于当事人的关系。因此, 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被这种“关系网”同化了, 这大大弱化了法律对于社会的指引和教育作用。

三、《普通法的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启迪

《普通法的精神》虽然主要讲述普通法的发展历程, 但它所倡导的一些原则, 提出的一些论断对于减少法治社会建设的阻力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的。

(一) 法律至上的原则

法律至上不仅是普通法的首要特征, 同时也是普通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统治者及其相关机构应依据原则行事而不是专断意志, 是依据理性而不是随意决断。这就确定了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即法的权威。权威一旦形成, 就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 进而规范人们的行为。

中国缺乏法治的传统和环境, 同时又没有被人们统一认定为至高无上的东西, 所以违法犯罪率每年都是比较高的。虽然这样说会有些勉强, 因为社会调控手段不仅仅是只有法律, 除此以外道德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道德水准的参差不齐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也正是因为如此, 道德需要法律, 与它相辅相成, 更好的来维护社会秩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法律上的要求是底线, 所以也就更为突出体现出法律的必要。但是这种必要在中国却一直处于被人们忽视的地位, 所以把法律至上的原则灌输到我们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教育之中, 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就显得十分紧迫。

因此, 就要不断加大普法宣传的力度, 丰富普法宣传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回顾过去, 貌似也有过不少的普法宣传, 但是效果都是微乎其微。因此, 要不断加大力度, 可以以一周、两周为周期对在校学生, 工作单位、社区社团进行宣传教育, 不断重复一件事情会让人们在内心慢慢形成一种认同感。在缩短周期的同时, 还要使宣传教育的内容更有吸引力。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除此以外, 要摆脱过去那种单一填鸭式的讲授形式, 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比如,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 参观监狱等实地考察、旁听法院审理案件这样更为直观的方式从而对人们进行身临其境的教育。让人们真实感受到法律的权威, 并最终形成一种法律至上的理念, 甚至最终形成一种法律信仰。

(二) 害怕改革是司法的真正危险

《普通法的精神》中指出害怕改革是司法的真正危险。同时还指出普通法是开放的理性制度, 法律在保持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要不断的与时俱进。由此可见, 庞德认为法律不是封闭的, 更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需要在实践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其实, 对于这点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法律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的演进与发展, 法律必然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与发展来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否则, 现有法律只能走向消亡。

从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来看, 虽然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还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努力。我们不能满足现状, 更不能把法律僵化, 要着眼于现实, 更要着眼于新问题、新常态, 法学家和法学工作者更要多接触社会生活,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 使其更富有生命力。

现在, 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 在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 司法体制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拒绝改革或是害怕改革必然会导致发展的倒退。正如本著作中提到的, 害怕改革是司法的真正危险。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纠正, 才能更好的改正错误, 完善自身。对于司法中的不透明, 如何降低误判率, 司法人员的选拔, 司法中的法律空白等问题都是需要在改革过程中进行涉及和探讨的。

(三) 执行法律来满足现实世界的需要

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对普通法的理解是这样的。普通法的根本是实用, 是解决问题。因此, 要有一种超前的眼光, 形成一种较为先进的模式被司法部门所运用, 并且通过实践将其发展为一个现代制度。在《普通法的精神》中, 指出法律的应用和实施在现代法律科学中被认为是核心的问题。普通法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导法律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执行法律来满足现实的需要, 这才是法律的真谛所在。

因此说, 法律需要而且一定要被执行, 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维护社会的利益。也只有这样的法律才是有意义的。因此, 法律要着眼于现实, 而并非那些所谓高大上的抽象的东西。这就要求我国的立法者要深入社会, 看清我国的经济形势;多下基层, 多了解人民的困惑和要求, 制定出符合现实需要的法律法规。立法者完成立法后, 需要执法者依法严格执行, 这是法律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 始终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贯彻到整个法律实施的过程当中。

虽然目前我国的法治建设不容乐观, 但正如《普通法的精神》告诫我们的那样:在法律悲观主义兴起之时依然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是的, 我们也相信, 这次的改革会拿出更大的魄力来挽救中国的法治环境, 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2]常桂祥.法律信仰—法治国家之灵魂[J].齐鲁学刊, 2005.

[3]吴伟升.试析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阻碍及其消除[J].法治与社会, 2010-10-25.

[4]杨登峰.区域改革的法治之路—西上海自贸区先行先治的法治路径[J].法治研究, 2014-12-05.

3.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篇三

材料一:据报道:辽宁省西丰县的女企业家赵俊萍拥有两家加油站和一个自选商场,她的沈丰加油站列入被拆迁范围后,西丰县拆迁办委托县房产局房产评估事务所对沈丰加油站进行评估,评估值为364万元。据说是数额太高,开发商不同意。于是,县拆迁办又组织第二次评估,这次评估的价值仅为22万元,两次竟然相差了340多万元!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在七八百人参加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公开表态:不能给赵俊萍补偿;赵俊萍的两个加油站都不准开业;要把赵俊萍的企业从西丰县地图上抹去;和政府对着干没有好下场,要用公安力量对赵俊萍采取措施。县公安局以自选商场涉嫌偷税为由,对赵俊萍立案侦查,又在西丰县电视台播发通缉令,通缉赵俊萍。

材料二:据报道:“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被确定为2007年这一宣传活动的主题。这一主题的确定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抓好“五五”普法规划的落实,并通过宣传活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不断增强公民的法律观念。目前,“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正逐步成为我国公民熟悉法律、认知法律、维护权益的有效载体,成为展示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树立我国良好法治形象的重要窗口。

【热点例题】

结合上文“时政背景”部分,回答问题:

(1)请你评析材料一中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的说法和县公安局的做法。

(2)根据材料二,请你回答我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3)这两则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

【中考预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因此,有关宪法的知识每年都会成为中考的热点,并且逐年“升温”。2008年思想品德中考命题可能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依法治国的含义、目标和实质;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监督的内容以及公民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的意义等。

【参考答案】

(1)①西丰县委书记的说法和县公安局随便抓人、随便播发通缉令的做法是错误的,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符,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种违法行为。②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它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和工作部门必须依法行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同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①依宪治国。②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演讲稿 篇四

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老师好,同学们好:

我们小组讨论的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从五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建设中德法治建设。首先,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我们从依法治国的概念,战略意义和发展过程中进行描述。其次,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解说的。从执政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来看,从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来看,从执政党领导与执政的实践来看,再次,关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问题中德“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进行了进一步的详解。对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关依法治国的新要求,针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的提出进行了理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最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行了分析和发展道路。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5.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国家 篇五

摘要: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改变,党的执政环境和条件也在改变。坚持长期执政,必须不断加强党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是当前党的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这几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

1引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长期的执政党,必须不断加强其自身建设,因为党的建设不仅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执政能力的界定,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和特点:一是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二是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三是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四是党执政的活动领域包括治党治国治军;五是党执政的根本任务是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建设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二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四是建设学习型政党。

2、党的建设

2.1保持党的先进性

所谓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是走在工人阶级的前列、走在全体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列。走在历史和时代潮流的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能否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党委的决策部署,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切实提高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用党的队伍的先进性保证党的先进性。此外,保持党的先进性还要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将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要建立健全党内民

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廉洁从政制度和巡视制度,强化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努力探索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要顾全大局,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

总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途径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把党的先进性与党员先进性有机统一起来。

2.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所谓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的执政能力是党执政后的一项基本建设;是深刻总结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应对严峻挑战和完成现实任务的需要;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即围绕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建设。增强执政意识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执政意识是党在执政以后对自身状况、客观条件、历史责任、奋斗目标,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一种深层次认识。增强执政意识,主要包括发展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公仆意识、基础意识、忧患意识等。只有有了强烈的执政意识,党的建设才能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寻找执政党自身状况和执政党地位之间所存在的差距,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从而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增强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还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始终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科学判断形势,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观察和审视世界,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更主动更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发展命运;科学判断形势,必须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趋势,紧跟世界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科学判断形势,必须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高水平的把握全局,谋划未来。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历史选择,并经过艰辛的探索和努力,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然而,我们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深刻,对如何驾驭市场经济的复杂局面缺乏经验。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当今世界复杂多变,来自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界的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作为执政党,必须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依法执政是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是法律的明文规定和党章的明确要求。作为执政党必须不断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党都要能够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集中精力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的重大问题。要善于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本地区部门的发展置于国际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此外,建设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干部队

伍,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长远之计。

总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途径有:高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旗帜,不断增强党执政的感召力、凝聚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增强党执政的领导力;建立完善党内民主和监督机制,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完善和更新的调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执政的组织能力。

2.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所谓党风廉政建设是指端正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学习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的工作。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党风建设是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是立于不败之地、永受人民拥护的关键所在;是保持廉洁性、发展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执政党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整套优良作风。这些作风鲜明地体现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即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加强党的建设,要靠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体党员的努力,要始终坚持好不放松。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发生。加强党风建设,纠正不正之风,反对腐败,要贯穿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之中,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总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要使党的作风有新的明显的进步,使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有新的明显改善,使广大群众看到实效,增强信心。

2.4建设学习型政党

所谓学习型政党是指全体党员和各级组织要不断进行新的全面的学习;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新的学习为基础促进能力提高;要以学习求发展。

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全党上下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抓紧抓好。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建设学习型政党要贯彻和体现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及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

总之,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本途径有: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大力推进学习型政党组织建设。

3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这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伟大创造。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作为执政党要认清党的总体情况,特别要看到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迫切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迫切要求,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迫切要求。要增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参考文献

[1]杨灿.刘忠艳.新时期的执政党建设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2.5

[2] 卢继元.从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2012.1

[3] 陈伟平.论依法加强执政党个体道德建设.2010.9

[4] 田芝健.孙乐艳.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理论研究.苏州大学.2012.6

[5]石俊田.王雁菊.杜学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8

[6] 刘先春.杨志超.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贡献与启示.2011.1

6.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国家 篇六

——学习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11月29日,我们广大教师在杨校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并对加强司法工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出明确要求,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推进法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关于建设目标,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关于执政方式,将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关于根本宗旨,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于工作方针,强调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通过本次学习,使学校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我在学习中也收益非浅、感触颇多,下面就个人学习所得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爱国守法,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更应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依法执教的意识,并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贯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内容。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塑造下一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德服人,以身立教,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三、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规范要求,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坚持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教师的爱心去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趣,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关爱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不歧视学生,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京口实小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现代教育是开放性教育。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要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课内外、校内外多种方法结合,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各自的功能,相互合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7.什么是国家储备肉 篇七

国家储备肉是指是指国家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市场异常波动和市场调控而储备的肉类产品, 包括储备活畜 (含活猪、活牛、活羊) 和储备冻肉 (含冻猪肉、冻牛肉、冻羊肉) 。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两部分。2007年国家发布《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建立了国家猪肉储备体系。当生猪价格过低或过高时, 通过收储来减少即期供应或投放来增加即期供应以调控生猪市场, 缓解生猪生产市场和价格异常波动。储备冻猪肉在零下18度冷库里存放的猪肉保质期是6个月, 但并不是在6个月保质期后一定会抛售, 而是在进货和销售过程中不停更换轮替流动, 各大超市里销售的就是这种冻鲜肉。

8.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国家 篇八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软实力 相辅相成

绪言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曾经这样定义“国家软实力”:与国家展示给外国的实力不同,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表现代表着本土文化和内在凝聚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一定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总和,是我国意识形态最真实的表现形式,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精神魂魄。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力证据,因此关于我国如何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等问题均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出发点。

一、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仔细分析当今国际形势我们不难看出,如今的世界格局,国家与国家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要想争取到最有利于本国长远发展的途径,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无疑是一个最佳答案。各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结果将直接影响国与国之间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地位。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国与国之间已经难分伯仲,因此国家软实力的高低才有可能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像一些发达国家,他们不仅大力发展军事,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此外还更加注重自身软实力的建设工作。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已经渐渐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经济水平、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是有关文化建设等工作我们一样不应该懈怠。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加强国民思想教育工作,保持传统优良美德,建设优美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团结稳定,这是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无法触及的盲区。在全球化时代,要想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得到各国的尊重,在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同时,还必须有政治、文化和道义力量的监督。正是因为上述种种原因,各国不约而同地都将如何提高国家软实力作为自己本国重要的发展战略。

二、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各项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每年吸引大量外国友人来中国旅游、工作甚至定居,世界各地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与此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战略角度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和传播工作进行引导和规范,鼓励发展与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中国想要将自己的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有效地传播出去,还是会面临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发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实力还很弱小,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文化建设起步晚。虽然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因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度不高,才使得文化工业体系建立的工作滞后。中国一些很好的文化题材因为语句苦涩难懂,直接造成很多现代人不愿走进传统文化,更无法真正了解那隐藏在传统文化背后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我国文化的传播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理想,影响力不够强大。

其次文化创新能力薄弱。我国的文化市场尚处于摸索阶段,文化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差,产品缺乏鲜活的个性特征,大多数是模仿、复制西方文化产品,因此难以达到理想中意识形态的宣传效果,更是失去了同西方文化的竞争席位。因此,如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键战略举措

约瑟夫教授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吸引力、同化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总和。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如果具体说来,包括国民的思想信念、道德准则、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素质和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2006年10月,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在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改革创新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大基本方面,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影响也将会是深刻并长远的。

自从中国加入全球贸易协会后,人们与外国之间的交流也逐渐频繁起来。面对当今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局势,人们的思想活动和价值观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因此只有靠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信念,在社会内外团结起能够团结的社会力量,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的国家软实力才能得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我国软实力的灵魂。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个社会发展趋势,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价值标准和发展目标,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加强。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实质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理论基础上。

随着经济贸易的复杂化和社会发展变革速度较快,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通货膨胀导致的贫富差距、就业养老难等问题也在无时无刻困扰着人们。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是给人们的价值观取向提供了多种选择余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象征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更是人们在迷茫困惑时的一盏指路明灯,在全国从上到下保持一致性,全国人民起步迈向美好生活的愿景才能得到实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我们战胜种种困难的不贰法宝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当我们始终牢记历史,总结经验,就可以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少走弯路、错路,并且精神世界也完成了一次升华。

同时,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挖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后构建和谐社会的冲击力,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为了把中国建成富饶、强大而共同努力奋斗。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有力的软实力资源。

结语

总之,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来辅助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核心部分,增强民族团结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最终目标。但是,道德文化建设和经济生产,军事扩张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本质含义,使其成为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力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杨云龙. 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1).

[2]俞可平. “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 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谢松明. 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三明学院学报,2009(3).

[4]李华,王伟. 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苏东剧变原因的新视阈[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上一篇:领班工作流程下一篇:质量管理复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