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春

2024-09-26

朱自清散文春(精选8篇)

1.朱自清散文春 篇一

《春》朱自清散文

《春》朱自清散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朱自清散文春 篇二

“我是个国文教师”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写作杂谈》, 对他自己的散文写作做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一开头就说:“我是个国文教师, 我的国文教师的生活的开始可以说也就是我的写作生活的开始。这就决定了我的作风, 若是我也可以说是有作风的话。我的写作大体上属于朴实清新一路。一方面自己的才力只能做到这一步, 一方面也是国文教师的环境教我走这一路。我是个偏于理智的人, ……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 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

这对我们理解朱先生其人其文都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他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杂记》的序里, 曾有过这样的申明:“本书绝无胜义”, “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 朱先生的散文都是写给中学生看的, 中学生至少是他的隐性读者。这就有点像今天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 写作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既是亲身体验学生作文的甘苦, 更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这是一种示范性写作。这样看来,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为中学语文的经典教材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他的自觉追求。

由此, 就决定了朱自清散文的两大特点。首先是———

“有意的尝试”

朱先生曾把他的散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举出的例子是《背影》和《给亡妇》, 都是在感情喷发时, “不曾怎么费力写出”的:“《背影》里引了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那封信曾使我流泪不止。亡妇一生受了多少委屈, 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她。写《给亡妇》那篇是在一个晚上, 中间还停笔挥泪一回。”另一类, “却是费了力琢磨成的”, 是“一个有意的尝试”。举出的例子, 有《儿女》《笑的历史》, 我觉得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绿》《春》都是这样的“有意的尝试”。而据朱先生说, 即使是《给亡妇》这样的“自然流露”, 或许还有《背影》, 也都有所“尝试” (《写作杂谈》) 。就总体而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都是程度不同的“有意的尝试”之作。

所谓“有意的尝试”, 主要是进行文体、语言、写法、风格的试验。就拿我们讨论的这三篇来说, 《背影》是在尝试“写人, 记事”, 《春》是典型的“写景”之作, 而《绿》则显然是在试验“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在语言试验上, 我们已经说过, 《春》是自觉地追求口语化, 即所谓“用笔如舌”;那么, 《绿》则显然更多地糅进了文言的成分;《背影》更是兼容口语与古语, 是一次自觉的现代白话文的试验。就文字风格而言, 《绿》艳丽, 《春》漂亮, 《背影》平实, 都是有意为之的。

这自然有语文教学试验的意义。比如, 朱自清曾写过好几篇文章, 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收入《国文教学》一书的《论朗读》, 《标准与尺度》里的《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等;他的《春》一文的写作, 显然是要为这样的朗读教学提供范本。

这样的试验更有文学史的意义。朱自清先生在《〈背影〉序》里, 讲五四散文的成就时, 就特意谈到文字表现上的多种试验:“或描写, 或讽刺, 或委屈, 或缜密, 或劲健, 或绮丽, 或洗练, 或流动, 或含蓄。”鲁迅则指出:这写法的“漂亮和缜密”, “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 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 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小品文的危机》) 。在我看来, 鲁迅的这一评价, 是特别适用于朱自清的散文的:他正是五四散文“漂亮, 缜密”这一路的一个代表。像《绿》这样的具有古典美的散文, 或有可议之处 (我们在下文会有讨论) ;但其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 却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

“不放松文字”

这也是朱先生一再强调的:“我做到的一件事, 就是不放松文字。我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贫弱, 却总尽力教文字将它们尽量表达, 不留遗憾。我注意每一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已故的刘大白先生曾对人说我的小诗太费力, 实在是确切的评语。但这正是一个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 (《写作杂谈》) “ (我) 写作散文, 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 我都用心较量, 特别是句式。” (《关于写作答问》)

“不放松文字”,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师的工作、作家的工作, 以及语文教学、散文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首先是朱先生的语文教育观。他说自己在中学教过五年国文, 最感困难的,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 篇章的组织, 声调的变化等”。在他看来,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文心〉序》) 。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中, 如果“放松了文字”, 就不但不能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以学生“原有的语汇”去理解课文的思想, 也只是“浮光掠影”, 甚至会形成歪曲、变形。因此, 他强调, 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 是要下“咬文嚼字”的功夫, 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便是言外之意” (《〈国文教学〉序》) , “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 章句和全篇的组织,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才是切实的受用” (《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

这也是朱先生的语文教师观。在他看来, “不放松文字”, 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敏感, 咬文嚼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本来面目”。而传授汉语言文字, 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做汉语家园的守护者, 更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语文老师个人或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如朱先生自谦地说自己情感、想象的贫弱, 但只要“不放松文字”, 就尽职尽责了。

这更是朱先生的散文写作观。散文写作也必须“不放松文字”:这不仅是因为作家就其本质而言, 就应该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而且如前所说, 中国现代散文家, 尤其是朱自清先生这一代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家, 他们的散文写作更担负着一个特殊历史使命, 即创造现代汉语文学语言, 成为现代汉语的范本, 通过中小学语文教学, 将现代汉语扎根于民族下一代心灵。朱自清先生的写作, 始终“不放松文字”, 不放松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创造试验, 这是显示了一种历史责任感的。

在我们懂得了朱先生散文的现代汉语范本意义以后, 我们也就清楚应该如何欣赏他的散文, 并如何教学了:也必须“不放松文字”。具体地说, 就是要抓住朱先生自己所强调, 他自觉追求、特别注意的那几个方面:“每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即文章的用词法、用句法、章法,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就以《绿》为例。这一篇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显然是这一个“绿”字。因此, 首先要注意的, 自然是有关“绿”的词:“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醉人的绿”“满是奇异的绿”“女儿绿”, 这都是全文的关键词。这里, 自然有可琢磨之处。比如, 声调的选择:“油 (顿) 、油——— (拖长, 扬) 的绿 (顿) 意 (顿) ”;“闪 (顿) 、闪——— (拖长, 扬) 的绿 (顿) 色 (顿) ”。词语的配搭:以“醉人”与“绿”, “奇异”与“绿”相连, 都出人意料, 引起疑问与好奇。

而这样的词语又都存在于一个句子里, 就更可寻味。比如这一句:“微微的云在我们头顶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前文已经交代, 作者是坐在梅雨亭观看的, 而“三面都是山”, “人如在井底”。这样, 这一句里就有了两个视角:先是仰视, 但见“微微的云”;然后低看, 只见“油油的绿意”:这样的蒙太奇镜头组合就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句子是存在于段落之中的, 段落的安排, 又另有讲究。“油油的绿意”出现在文章的第二段, 是整体渲染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是一个远眺, 因此, 突出的只是一种“绿意”。第三段, 才具体写到潭水之绿, 这才有“闪闪的绿色”和“汪汪一碧”。而写绿水, 也有两个层次:“闪闪的绿色”, 是写直接的感官的客观观察;到“醉人的绿”“奇异的绿”, 就变成内心的主观感受了。而主观感受又有两个层次:先是主观的联想 (“少妇”“处女”“碧玉”等等) 和比较 (“太淡”“太浓”“太明”“太暗”等等) , 然后, 进一步发展为“可爱的, ……你……”的对话, 不知不觉发生了人称变换, 以至“舍不得你”“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掬你入口”, 又突然改换成“吻着她”, 最后是“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把全文的文气推到了高潮, 但又十分自然:因为前文“少妇”“处女”, 以及“舞女”“盲妹”这一系列的比喻, 已经作了铺垫, “女儿绿”早已呼之欲出了。然后, 第四段, 戛然而止:“我第二次来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是对第一段的重复, 仿佛一个回环, “不禁”一词的加入, 又显然加重了语气:经过二、三段的反复渲染, 读者也已经有了“惊诧”之感。

如此苦心、费力地经营词、句、段、章, 确实是“不放松文字”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同样是“不放松文字”, 但不同的文章, 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处理。

关于《背影》的写作, 朱先生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尽管并不费力经营, 但因为有“平日的训练”, 也就自然有章法, 仍然有对文字的“控制”———朱先生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 也是一种本领。”有了这种本领, 不有意为之, 也自会表现出来。总之一句话:“我不大信任‘自然流露’, 因为我究竟是个国文教师。” (《写作杂谈》)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应该从这“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两者的张力中去解读《背影》这篇文章。

前文已经介绍过, 朱先生是因为父亲的信深受感动, 以至泪流满面, 这才触发了《背影》的写作。但在文章里, 却把这封信引在最后一段;而我们要理解《背影》里“自然流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情, 就需要从最后一段读起。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 自然是父亲信中所流露的老年心境的“颓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 确实催人泪下。问题是, 父亲并无大病, 只是“膀子疼痛”, 为什么竟如此感伤?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这一段开头的交代:原来父亲是因为“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创下了家业, 到晚年却“光景一日不如一日”, “触目伤怀”, 这才如此颓唐的。尤可注意的是, 在做了这样的交代以后, 朱先生又特意写了一笔:“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全文的一个关节点, 需要细加体察。首先, 它告诉我们, 父亲原来并不是这样“什么事都替儿子办妥帖, 呵护有加, 心细得甚至超过母亲”的 (《阅读练习·探究》语) ;相反, 他因心境不好, 经常为家庭琐屑而“怒”, 并“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大概父亲的“怒”也经常发泄于“我”吧。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了前面一句交代:原来“我”近几年来, 也和父亲一样“东奔西走”, 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心境吧。朱先生只把话说到这里, 就不往深处说了。但我们读者却不难想象出, 或者不难理解, 由于家道中落, 造成彼此心境不佳, 父子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冲突, 以至形成了深刻的隔膜。这正是理解《背影》“自然流露”的情感的关键。

抓住了这一点, 前面的许多文字就容易懂了。父亲的种种看来似乎有些过分的呵护 (“再三嘱咐”“甚是仔细”“不放心”“怕”“颇踌躇”“忙着照看”等等) , 固然是父亲的爱的天性使然, 却也显然有对曾有过的感情伤害略作弥补之意。而“我”的种种“聪明过分”的不理解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 其实也都是隔膜未解的表现。这样, 在琐细的叙述中, 就隐含着一种紧张, 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讲解时, 细加体会的。

而这样的隔膜的打破, 这样的紧张的消解, 就发生在“我看见他的背影”的那个瞬间。“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不仅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 更为自己曾有过的对父亲的误解, 为父与子的隔膜, 而悔恨、悲哀!

情感的冰块一旦消融, 就露出了真情。“我”“赶紧”拭干了眼泪, “怕”父亲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赶紧”去搀扶:这“赶紧”, 这“怕”, 都把儿子急于回报, 又竭力掩饰自己情感的心理, 写得惟妙惟肖, 又恰到好处。而并不知道儿子情感、心理的这一变化的父亲, 依然一往情深 (“一股脑儿”放下, “走了几步”又“回过头看”) , 却有了几分“轻松”———其实, 我们读者也有了几分轻松, 为父子间隔膜的终于消除而欣慰。

最后, 是一个长长的镜头:儿子在远望……父亲的背影逐渐“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儿子泪流如注……

这又是一个永恒的瞬间:这里所传达的, 是天地间最纯真的父子之爱;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爱, 而是在人世艰难的年代, 父子间曾有过深刻的隔膜, 而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 所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就是《背影》一文“自然流露的情感”, 这情感因其丰厚与深刻而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而且这情感是超越时空的, 也就是说, 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中的我们, 以及今天的中学生的共鸣的。因为“父与子”的关系与感情, 是一个具有永恒性的生命命题, 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 人们一谈到血缘之爱, 更容易想起的是母亲;而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 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 在他们要告别童年时, 更容易和父母, 特别是父亲发生某种冲突, 这样的父与子之间的隔膜, 是一个深深困扰着中学生的生命命题。我们正应该抓住朱先生的生命体验和当代中学生的生命困惑之间的联结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 引导中学生重新审视、思考“父与子”的关系和情感, 并因势利导, 让孩子也来写写《我和父亲》, “自然流露”他们的情感, 或许这正是将《背影》引向中学生心灵之路。这大概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吧。

但“也不尽然”, 因为无论是朱自清先生的作文, 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关注的不仅是“写什么”, 也还有“如何写”的问题。其实,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 已经不难看出, 朱先生在自然流露其情感的同时, 对于词句的选择、文章的布局, 还是大有考究的, 尽管如他自己所说, 这都是出于写作习惯。比如, “怕”字的重复运用 (先是父亲“怕茶房不妥帖”, 后是儿子“怕”父亲和别人看见自己流泪) , “赶紧”一词的连用 (“赶紧”拭干眼泪, “赶紧”去搀他) , 近义词的一再使用 (“嘱咐”“嘱”“嘱托”) 等等。而将触发自己写作的父亲的信, 以及相关背景的交代, 置于文章最后, 从而给前面的叙述留下一些悬念, 这更显然是精心的布置。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琢磨作者如何选择与控制文字。记得叶圣陶先生在所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 (甲种) 》里选了《背影》, 就有这样的“提示”:“当时作者与父亲同行, 到南京站上分别, 彼此说的当然不只那几句话, 而写在文字里的只有那几句。这就叫做‘取舍’的功夫。”并因此提出要求:“篇中的对话, 看来很平常, 可是都带着感情。试逐一体会, 哪一句带着哪种感情。”———这样的提示, 就把“自然流露的情感”和“不尽”自然的对情感表达方式的着意经营统一起来了。

类似的提示, 还可以有许多。总之, 要找到“自然流露”与“不尽自然”的刻意追求之间的契合点。

“费力太过, 繁了却也腻人”

朱先生说:“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因此, 他在坚持自己的追求的同时, 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可能有的局限。比如, 他一面说:“我还是费力”, 如前所说, 在他看来, “费力”经营文字, 是“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但他又说:“费力太过”, 就可能有问题。他还有“繁了也腻人”的自我警戒 (《写作杂谈》) 。

这就说到了余光中先生对朱先生的散文的批评。余先生可能对朱自清散文写作的历史情境体察不够, 对其历史贡献估计不足;但他作为一个散文艺术家, 对朱先生散文可能有的局限的观察, 还是敏锐的。比如说他“交代过分清楚, 太认真了”, “他的比喻大半是明喻, 一五一十, 明来明去, 交代得过分负责”, “好用女性意象”, 有时就不免“俗烂, 得来似太轻易”, 这都不无道理。我们读《绿》, 就有这样的感觉:费力太过, 意象过于繁复, 反而有空泛之感, 一再用女性比喻, 也确实有点“俗烂”。如果把《绿》和《春》《背影》三篇合起来看, 更不难发现, 每一篇都是一开头就点题, 结尾处又回到文题上, 这样的章法过于严整, 就成了一个公式了。

这大概是反映了朱先生自己所说的国文教师作文的弱点的, 生活与情感、想象相对贫弱, 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有时就会给人以拘谨之感。

当然, 朱自清先生散文的得失, 是可以讨论的;也不妨让中学生参与这样的讨论, 这对他们学习写作是有好处的。

“做”与“不做”之间

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朱先生在《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一文里, 对鲁迅《做文章》里的观点, 表示认同———

“因为要推倒旧东西, 就要着力, 太着力, 就要‘做’, 太‘做’, 便不但‘生涩’, 有时简直是‘格格不吐’了”;“太做不行, 但不做, 却又不行”, “高尔基说, 大众语是毛坯, 加了工的是文学。我想, 这该是很中肯的指示了”。

朱先生的认同, 大概是因为这是和他自己的经验一致的:“不做”与“做”, 和前面引述的朱先生说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和“也不尽然”, 意思是差不多的。

不过, 我们又注意到, 朱先生反复强调, 国文教师要更“费力”, 也就是更要注重“做”的这一面。这可能和朱先生对语文教育的认识有关。在他看来, 语文教育里的阅读与写作, 和一般的自学和业余写作不同之处, 就在于它是一种自觉的训练, 因此, 要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和写作试验, 尝试学习各种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这就要有意识地“做”, 以培养调动和控制文字的能力。但写作又不是一个纯技术的活儿, 不是文字游戏, 它是人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 必须有真情实感, 因此, 又要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 不能太“做”。因此, 中学里的写作教学的关键, 也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做”与“不做”之间寻求某种平衡。

3.朱自清散文春 篇三

一、注重“文眼”的创设

散文贵有“文眼”,这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聚光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有他独到之处,他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新课程高一教材中,《荷塘月色》是首篇,这是作者抒情写意的一篇佳作。文章开门见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起首句的“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之眼。接着,作者写小路的“静”,写自己踯躅独行的“静”,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联想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江南时期的朱自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曾以革命民主主义斗士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与彷徨,“心里”是“颇不宁静”。从表面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用各种手法,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书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与彷徨。由于“文眼”的安设,使“荷塘月色”这幅风景画,赋予了特有的音调和色彩,变成了一幅作者抒情的图画。

在教学中,如果能紧紧扣住文眼“心里颇不宁静”铺开,使学生在深刻理解《荷塘月色》的同时,也自然地学会在今后的散文写作中,尝试以文眼这一点,从而铺展开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了。

二、注重画面的连缀

好的散文,非常注重材料之间的连缀,尤其是优美的抒情散文。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就十分注重这一点。他一方面用思想感情的红线作为画面之间的连缀,另一方面是寻找画面之间的艺术焊接点。

例如,《冬天》一文,以对亡妇的无限悼念之情串起三个冬天的生活断片,以“我”对每个冬天的感受——“温暖”二字,作为断片之间的焊接点,结构显得匀称而谨严。

在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春》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春回大地的六幅画面,次序井然地组合成春天的画廊,而连缀这些画面的是作者盼春、迎春、颂春的欢快激情。文章以作者鸟瞰春天的一双“眼睛”,作为画面之间的焊接点,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线索的贯穿,焊接点的连接,使这一篇散文具有了一种谨严、完整的美。

注重材料之间的连缀,不仅使文章具有整体的美,而且使文章思路清晰。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深刻领悟这种构思。这对于初学写作散文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注重语言的锤炼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散文很讲究语言的运用,既朴素自然,又独具特色。

首先,朱自清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作者和父亲在车站话别,父亲特地为作者买橘子的情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品以父亲的“背影”作为艺术抒情的切入点,由远及近,铺陈叙事,字字句句融注了惦念父亲的感情和无以孝敬的难过之情,语言平实,但字真意切,荡气回肠,展露出感情的真挚美。

其次,朱自清的散文注意使词汇和句式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音韵美。如《春》中对春花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句式整齐而有变化,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统一的旋律。而《荷塘月色》一文中,叠词的运用,更能显示这一特点。

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都是朱自清散文的典范作品,如果能很好地把握朱先生散文构思的这几点,运用于教学实际中,将对学生的散文写作有极大的帮助。[e]

4.朱自清的散文《春》 篇四

一切都像睡醒的样子,猛烈的张开了眼。叶子突然绿油油的,花也红艳艳的,

小草已经从土里钻出来,长长,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荷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漂泊大雨,一下子就倾斜而出,人家屋顶上全溅着水花。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太阳猛烈的照耀着,晒得人犯晕,

夏天像刚运动的少年,从头到脚都是成长的。

夏天像是顽皮的小孩子,嬉闹着玩耍。

5.朱自清的散文春全文 篇五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各位,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朱自清的散文春全文,一起阅读吧!

朱自清的散文春全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 是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

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

如对花的描写,既绘形绘色地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二 是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

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在揭题后,最后奇峰突起。

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三 是语言朴实、隽永。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清新朴实的特点。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

从达意说,平易好懂,从修辞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

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

《春》,没有作者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色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新鲜和情绪的欢快,是一篇有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到1937年期间。

6.朱自清散文《春》读后感 篇六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的国家已经充满了温暖的感觉。近日的四川大地震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忘不了救援的战士们为了拯救生命而日夜工作,忘不了自主前去灾区救灾民的那些好心的人们。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内心有一种在沸腾的感动,让我想落泪却又有种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让我更坚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两个感叹号还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

我一度觉得20xx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太重要太重要的一年了,8月份奥运圣火就要抵达首都北京,掀起奥运的荣光了,在那之前却发生了那么多起天灾,就不禁要担忧起来。但朋友很坚定的告诉我:面临了这样的灾祸才能向全世界证明我们民族举办奥运会的资格!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是团结一心的,不屈不挠的!

所以我说灰色的地带已经变的很淡很淡,因为我们民族的团结凝聚了阳光,撒遍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

7.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七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特点

叠字叠词, 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 叠字叠词随处可见。《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 使语言铿锵有力, 朗朗上口。《荷塘月色》里, 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日”原是时间名词, 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 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 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 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 “渐渐”, 表明夜已深了, 因为“心里颇不宁静”, 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 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 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 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 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 语意双关, 意味深长。《绿》里, “仿佛一只苍蝇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 晶莹而多芒”、“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等, 句中“仿佛”是双声, “晶莹”、“温润”是叠韵, 这些词的运用, 也使作品构成一种音韵美。朱自清写作散文, 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 字句, ‘有’字句, ‘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 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 ‘楼上正中是——’, ‘楼上有——’‘——在楼的正中’, 但用第一句, 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 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 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 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 推敲文字, 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

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段, 把语言装饰起来, 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使月光有了动感。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写出雾在深夜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 以动景写静景, 描绘雾的摇曳之态。

《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

《匆匆》里“太阳他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太阳有“脚”, 能“挪移”。这是拟人;“于是一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一组排比句, 用具体的事件, 细腻独到的笔触, 形象地勾勒出时间的逃去如飞;这些修辞手段, 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轻灵美。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 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 动静相宜, 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 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 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 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 进入诗境一般。《绿》里, “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 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 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 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 象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冷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 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 令人叹为观止!

8.朱自清散文中的“素人”心态 篇八

在他的散文中有大量闲情逸致类的散文,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组篇)中的《绿》《春》……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极富有真情实感。这种情怀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朴实、闲静、愉悦的一种生活态度,这当中没有惊涛骇浪的政治风云;没有大喜大悲的戏剧人物;没有叱咤风云的历史伟绩;有的是那份自在,那份闲适,那份宁静。同样朱自清那些记述家事、忆念亲人的一类散文中也体现了他的素人心态。如《儿女》《给亡妇》《冬天》《择偶记》《背影》等篇,把父子、夫妻之情,把兄弟姐妹的童心写得尤为逼真。不可否认,这类作品的生活天地比较狭窄,但其中并没有什么庸俗的低级趣味。在这日常生活的一角,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作者的人生观、伦理观、道德观;那里面自然而然地流露着他的心声,熔铸着他至诚的品性,那种或天真纯朴、或幽默风趣、或深沉柔婉的情怀和气氛跃然纸上。《背影》一文中作者写到父亲为我送别,为我买桔子以及当父亲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的情景,他情不自禁地涌出了泪水。这时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个怜爱父亲的形象,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一片挚爱深情。生活化气息很浓,这实际上也是素人的一般行为,在《儿女》一文中描述得更加真实,更贴近于生活。在我们的眼前依稀能看见在饭桌上父亲对儿女们的恐吓情景,然后又见他自欺欺人地抚慰儿女们。作为文人的朱自清能够一览无余地把最平凡的生活琐事展现给大家,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他具有素人的心态吗?

作为素人,朱自清不以圣人自居,能大胆地表露自己。不仅大量地叙写了生活琐事,更重要的是能毫无遮掩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他那卑怯、自私、懦弱以至无能的一面。在《匆匆》一文中,他这样写道:“……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这段话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实际上是对民族、国家的深重忧患。但朱自清却不是“杜甫”一类的同样具有忧国忧民的人,因而在他的字里行间的表层反映的是他的徘徊、无奈和忧郁的叹息。而实际上的朱自清是匆匆、徘徊地度过每一天吗?当然,绝对不是。我们可以考察他当时的行为,客观地说一说。此文写于1922年,这期间,他辗转到江南各地教书,作为教育者,他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作为教学者,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些对于今天仍有研究的意义和尝试的价值。在此期间也写了不少新诗,和别人办了一套《诗》刊。可以说,他是地道的新文化运动中的人,在历史前进的轨迹中,他的足迹依稀可见。在《执政府大屠杀记》中,作者更是体无完肤地解析了自己,解析到了几乎是“苟且偷生”的程度。文中写道:“……我后来和清华学校的队伍同行,在大队的最后……”“……我看见众人纷纷逃避时,一个卫队已装完子弹了!我赶忙向前跑了几步,向一堆人旁边睡下;但没等我睡下,我的上面和后面各来了一个人,紧紧地挨着我。我不能动了,只好蜷曲着……”“……只见前面一个,右乳部有一大块殷红的伤痕,我想他是不能活了!那红色我永远不忘记!同时还听见一声低缓的呻吟,想是另一位的,那呻吟我也永远不忘记!我不忍从他们身上跨过去,只得绕了道弯着腰向前跑,觉得通身懈弛得很;后面来了一个人,立刻将我撞了一交。我爬了两步,站起来仍是弯着腰跑……”“东门口……我隐约看见底下蜷缩地蹲着许多人,我们便推推搡搡,拥挤着,挣扎着,从他们身上踏上去。那时理性真失了作用,竟恬然不以为怪似的……我努力的结果,终于从人堆上滚了下来,我的运命这才算定了局……现在想着死尸上越过的事,真是不寒而栗呵……这回是由怕而归于木木然,实是很可耻的……”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见一个怎样的朱自清呢?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在别人的夹缝中蜷曲中保全着自己;踩着死了的或未死的人体逃生,这是贪生怕死的写照,他自己也感到不是滋味,因而“不寒而栗”,感到“可耻”。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能解剖自己,不因为自己的劣根性就敷敷衍衍。当然此处的朱自清并没有完全泯灭人性,他还知道不好意思从一个将死之人身上跨过去逃生,还想到了绕道而行。此时站在我们身边的朱自清也许你就不会唾弃了,还有最起码的恻隐、同情之心,如果能将自己舍身处地地想一想,也许你也是一样。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当中不论是闲情逸致的借景抒情类;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的儿女情怀类;还是抨击黑暗现实的社会批评或文化思考类,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渗透了他的素人心态。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该借鉴和尝试朱自清的素人心态,在社会前进的潮流中不断自新和发展。

上一篇:2010年湖北武汉市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真题)下一篇:贾平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