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共7篇)
1.营造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篇一
教学经验介绍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高考考点
合浦廉州中学邓春林
2009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今天我在这里发言,我觉得愧对学生,愧对我们
学校的领导,因为我所教的三个班的语文成绩其实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本届高三,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强化了集体备课制度,在廖玲材老师的带领下,每周大家至少一次在一起集体备课。事先按照教学计划确立好论题、主讲教师,备课时一人主讲,大家讨论、补充。这样,大家经常沟通交流,群策群力,共同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了集体的智慧,大家再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施行教学。
其实,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着我的教育教学理念,我觉得没有什么创新;如果一定要说,那在这里就略谈几点,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落实基础,重视积累。在现代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把他们自己认为比较陌生的字词用笔勾画出来,并掌握它的音、形、义,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同时我常常把由同一个偏旁或部首构成的常见但又难以区别的形近字交给学生,让他们查出读音,组成词语,记在积累本上,让学生进行比较记忆,加深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实实词和虚词的意义,除了课文中的含义外,如还有其他含义则补充出来,让学生了解掌握。
二、明确中心,活用方法。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是很重要的。比如在诗歌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明确理解这几句话:“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艺术手法是作者抒发情感的手段”。“志”是中心,是主旨,是作者的情感态度。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中心,文本中的一切东西,如语言、景物、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通过对景、物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到人物的情感态度,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诗歌、散文、小说总会有人的影子。在景、物的描写中,我们要看到人的行为,看到人的性格、精神,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社会人文精神。环境(景、物)、人物(性格形象)、主旨(思想感情)的关系与作用在小说、诗歌、散文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学生还需掌握一些相关的专业术语,如语言风格类、意境类、人物形象类等。诗歌、小说、散文的题多如牛毛,但万 1
变不离其宗,相同的都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只有把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让他们从每一道题中总结规律,悟出方法,规范答题能力,才能真正地做到“不丢分”。
三、立足课文,贯穿作文。高中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如字词、成语、标点、句式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作文的角度多积累词汇,然后学以致用,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运用一些词汇。名句名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丰富了作文素材的储备。高中课文,我们应该把它们当作美文、范文来品读、来学习、借鉴,为自已的作文的提高提供范本。
四、快乐学习,学会思考。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的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如果学生学得不快乐,讨厌语文课,把语文课当作一种负担,那么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了。让学生享受语文的快乐,让学生觉得是语文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一个有自己思想意识的人,才会去审视他自己的生存状况,才会跳出狭隘的自我,才会去关注社会与自然。思想是一个人最主要的东西,思想意识变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行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要脑袋“开花”,由课文中的某一个知识点作为触发点,然后向四周扩散,要跳出文本,要看到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不要被课文束缚了。
五、加强阅读,扩展思维。我们学校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学生在图书馆里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书。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都是作家创造之作。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能在阅读中吸取营养,学习作家如何创作,培养创新精神,扩大自己的视野。而在高三阅读教学中,我以典型文章为例,要求学生认真研究设置的题型,题目设问的方向,弄清楚答题的区间,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为什么”贯穿阅读始终。在阅读中总结经验,总结做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从这几年的的考题分析,试题回归课本越来越突出,从字音、字形到语言表达,甚至作文。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更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到每一篇课文上来。在每一篇课文中落实高考考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五点,要说经验还谈不上,我只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2.营造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篇二
学生是构成班级的细胞, 这个细胞是有独立个性的自我发展的个体, 如何使这些众多的细胞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团体, 这是班主任面临的重要课题。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和灵魂,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就是这个团体的向心力,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众多细胞的黏合剂。
一以人为本, 凝心聚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而集体讲究共性, 要求人们摒弃许多个人的东西, 以求得统一。那么, 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呢?有人说班级建设应以整体为中心, 个性必须服从集体的需要。这实际上脱离了学生发展的实际心理、生理特征, 是对学生个性的抹杀。不仅达不到建立良好班集体的预期目标, 还会造成个体与集体的对抗, 少数人对多数人排斥、冷漠, 最终使班级变成一盘散沙。这样的后果短则害学生一时, 长则使一部分人长期游离于集体之外, 甚至终生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班主任凭一腔热血去工作, 不如深入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灵、学生的需求, 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集体之中。
社会的影响、家庭背景差异, 使当代学生个性愈加突出,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对于人的管理越来越人性化, 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对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的评价、判断, 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班集体是社会的缩影, 因此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学生是班级的主人, 班级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既是班级的组成部分, 更是班级的主人。主人对待班级的态度决定了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 而主人的态度直接来源于对班级的认同感, 也来源于班主任对班级、对学生的态度。班级不是班主任的私有财产, 班主任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认知程度、理性程度远高于学生的老师来说, 是否能把学生当做一个理性的人来看待, 是否能正视每一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尤为重要。差异不是一个集体必须消弭的, 差异恰恰是个宝, 是个性价值的体现所在。
来自社会不同层面、不同背景的学生汇聚在一起, 班级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对“原材料”就没有选择权。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发挥他们的个性, 才能激活学生的能动性。诚然, 每一件事的好坏、成败有一个标准, 不同的人做起来, 有不同的效果。但孩子是发展的个体, 本来我们的追求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允许孩子犯错误, 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新的事物, 有什么可责怪的呢?不完美也精彩, 何必醉心于大一统的整齐划一呢?班级不是军营, 少一些苛求, 可以多一分追求;少一些责难, 可以多一层发展。对个人来说, 保持个性, 也能增强自信;保持自我, 更能增强自尊。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 都是学习的参与者、班级的建设者, 学生才会有激情到集体中去表现、去展示, 去构筑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班主任面对学生的个性时应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这就是引导大家建立恰当的班级目标。目标的设置必须联系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 目标不能太高, 否则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丧失信心和希望, 使目标丧失动力作用;也不能过低, 如果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 这样的目标往往缺乏激励意义。恰当的目标必须让学生“跳起来, 摘果子”, 通过一定的努力实现某种价值取向。有了这种目标意愿, 所有的个性努力才能遵循同一个方向。虽然不可能平行前进, 但整体的进步是可以期待的。而且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一旦被调动, 学生往往还能自觉调节其个性, 使之更容易与集体融合, 相互促进。事实上, 人们寻求建立共同目标的理由之一, 就是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一项重要的事业和使命。学生对集体的目标有了良好的期待, 每个人的使命感得到激发, 便会各尽所能, 真正做到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此时, 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自理、自强、自主、自立的能力, 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主人。集体和个人相互促进, 相互发展, 个性越张扬, 班级工作越突出, 集体越有凝聚力, 三者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二海纳百川, 张扬个性
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因为个人能力的差异, 学生进入集体之后会有一次不自觉的自我定位。而很快, 班集体中会出现上到班长、班委, 下到组长、课代表和普通同学的角色分工。此时, 个性的表现是激烈而隐蔽的。
实际上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被尊重、被重视, 每个人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定位, 达到理想的位置。我们必须相信并承认:每个学生都有价值, 每个学生都有潜能, 但每个学生的潜能又不一样, 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个性价值挖掘出来。我们不是“淘金”, 在我们眼里银和铜都是有价值的, 因此, 担当班干部的机会也应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班集体更需要不同的色彩和个性表现。
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 角色分工也是必然的。有的同学适应能力强、交际能力强或成绩突出, 往往一好遮百丑, 很快在班上表现出来, 起到带头作用, 被承认、被拥戴, 他们的个性也就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可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才会春色满园。更多的学生, 也许还在观望中, 在寻找自己的合理定位。此时的班主任应成为机会的提供者, 了解个性不同的同学,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为集体做贡献, 都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为班级增添新的光彩。承认学生的潜能并提供相应的表现机会, 将集体的概念引入更高、更广泛的空间, 尤其承认和重视普通同学为集体所做的任何一件事, 哪怕只是扶了下扫帚、捡了张纸屑、路边问声“老师好”或为班级出了次板报、参加了一次篮球比赛, 都是值得表扬的。以集体的名义对个性的承认, 将使个性得到更好的发扬。集体像大海, 纳百川, 吸涓流, 只要是有益的, 就是集体需要的。当一个学生感觉到班级对自己的需要时, 他也会感觉到个体对集体的需要。当他感觉到自己是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员时, 也会把集体当做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时学生的个性定位会更多地以班级的利益为参照坐标, 自觉地加以调节。以有益的个性为集体服务, 将有悖的个性收敛, 避免与集体的需求发生冲突。因为任何一个人在一个得到承认和重视的环境里有了定位后所注重的便是巩固和提高。
事实上和谐的班集体也需要丰富的色彩, 也需要张扬的个性。人总是在追求变换的、新鲜的东西。班集体固然有自己的规范, 但决非一成不变。僵化的东西不可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而且学生在成长, 思维在丰富。学生在感觉自己的变化时, 也盼望集体能重视自己的变化, 顺应自己的变化。同样, 集体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 也需要不断补充、更新新鲜的元素。学生不同的个性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供了多元的素材。集体要像大舞台, 你方唱罢我登场, 永远保持着活力。活力的源泉就是学生张扬的个性。集体要大度, 要容纳、吸引不同的个性, 要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那么, 每个学生张扬的个性也将乐于为班集体做贡献, 在重视个人定位时也将重视班级定位, 在发展自身时也会重视班级的发展, 努力去建设其乐融融的班集体。
三关注个体, 点石成金
大多数学生很容易在将自身个性与班集体相互融合后, 健康正常地导入发展轨道。也有少数例外, 他们便在一般人的眼里被归入“另类”。他们也许成绩优异, 也许性格怪僻;他们总能制造出一些事端引起人们侧目;他们的个性过于张扬, 超出常规, 似乎与集体格格不入, 横看鼻子竖挑眼;他们往往是集体的不和谐音符, 最容易制造出矛盾或成为班级的骚乱的动因。
其实, 即便是“另类”, 也有其形成的根源, 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他们往往争强斗狠, 但有一口气在, 也不轻言退却,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尊严。集体如果排斥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目前,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概念更多是一些规模较大的软件企业中得到重视, 它们在实施大型项目时运用项目管理理念, 能够较好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保证质量和进度,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理念中包含九大管理范畴, 分别是: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 (进度管理) 、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 在每一个管理范畴中都严格地规定了各阶段的输入内容、工具和技术, 以及输出内容, 同时对每一个环节都做了时间和成本的预估, 从而得到关键路径, 即整个项目需要的总时间。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任意一个环节出现异常, 包括范围的变动、成本或进度与计划不一致、人员的流动、技术或政策出现变数等, 都要再次进行评估, 再依据标准作业程序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进行控制,
他们, 他们也不怕, 甚至可能自傲于自己的特立独行。其实这样的学生往往拥有特殊的才能和心性。他们在拥有破坏性能量的同时, 也往往能给班级带来欢乐, 甚至是出人意料的喜悦。
作为一个完整的班集体, 当然不能拒绝“另类”的存在。班主任要学会“点金术”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要充分利用“另类”的张扬, 为集体所用, 为集体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布罗尔说:“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学会共处。”当今社会是竞争和协作的社会, 人上一百, 形形色色。没有张扬的个性, 会导致竞争缺乏激情。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再强的个人也会在社会中碰得头破血流。学校、班集体就是准社会, 集体的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实践基地。集体发展和个体发展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班集体内部应有激烈的个性冲突、碰撞、竞争, 在竞争中融合“另类”, 寻找共性, 相携相扶;对外, 则表现出融洽、和谐的共性特征, 整体上与外界竞争、进步。
3.如何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篇三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100-02
班主任是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作为班主任,就要为学生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每天能快乐充实、有所收获。构建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工作千头万绪,今天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要想亲近学生,必须研究学生。首先我了解全班学生的主要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我班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其次我研究我班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在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我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我“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我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我当作好朋友,树立起我班主任崇高的威望。我班学生对我很崇拜,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数理化样样精通,其实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我班学生对每一门功课的兴趣,而不是单单对我班主任所任教的科目感兴趣。这样我的教育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完善的班规
我从实践中体会到入学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对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会使他一生受益,对班主任来说,好的教育开端会为今后的班级工作打好基础。因此,要狠抓入学养成教育。首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表决、建立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评选出监督人员,对不同的制度由不同学生进行监督。根据任课教师的反映,流动红旗的获得等多方面因素不断改进、完善班规;其次,要坚决执行班规,该表彰奖励的,一定要大力表扬,以使其他同学学习效仿。该批评惩罚的,决不姑息迁就,以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当然,要注意表彰和惩罚的方式方法,对表彰的人和事,一定要有典范的作用,让其他学生心服口服,愿意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弘扬优秀行为的目的。对惩罚的方式一定要采用学生易接受的方式,不同的错误用不同的方式去惩罚;再次,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还应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这种集体舆论建立在全班占多数的正确认识与言论基础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和对全班成员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约束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学生最不愿意的就是他在班集体心目中的形象受损;最后,在每学期期末,总结班级工作,评选出班中监督员之最和进步最快的同学,记录在学生手册上汇报给每位同学的家长。
三、建设一支强而有力的班干部集体是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的决定性因素。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单位。期初,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领路人。随着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环境的逐渐了解和熟悉,班级需要有自己的领头人和组织者,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所以班主任在宏观管理的基础上,在引导班级积极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刻意培养造就一些领头羊——班干部,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级各项工作的主力军,成为全班同学的表率和楷模。所以我们应当从班干部抓起,培养他们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文明的行为规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抓班干部这一典型,带动影响全班学生内在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奋发向上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自己教育自己,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也使班干部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从而理直气壮地组织开展工作。对于个别思想比较复杂的班干部更是做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行为规范、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并以自身高尚的师德教育影响他们,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思想道德的素质。班主任对所有班干部要充分信任,大胆放权给他们,耐心听取他们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并采纳,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和成就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为建设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其都以主人翁的心态来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
要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公,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共同为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而努力。
五、建立互助小组,缩小学习差距
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学习问题,要缩小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除了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外,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除了一般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交流外,我还实行了一种措施,那就是“导师制”。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自己挑选学习好的同学当导师,由导师牵头带若干个需要辅导的同学组成互帮互学小组,有幸被同学挑选为导师的不仅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荣誉,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学习实力在班里得到了认可,因而能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悉心指导。在全班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下,知识私有、保守学习秘密被一种团结向上、友爱互助的新型既合作又竞争的同学关系所取代,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为学生的参与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4.用爱导航,营造和谐温馨的班集体 篇四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材料
麒麟小学
潘竹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我感到非常荣幸。回顾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经验可谈,要有,那也是从各位同事们那里学来的,谈不上经验。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把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是教育的基本准则。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没有爱心的班主任,就不会有充满爱的集体。一个没有爱的集体就是一潭死水。作为班主任应该有更广泛、无私、真诚的爱,要把自己的爱撒向每一位学生,用火热的爱去熔化冰冻而消沉的心灵,用爱心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使每个学生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中间,感受他们的每一份快乐和忧伤,与他们做朋友,让他们信任你。每次新学期接到新的班级时,我都会对学生们说:“我希望上课时是你们的老师,下课时是你们的朋友。”我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的。也许,在老师眼里,一句鼓励的言语,一个善意的眼神,一次关爱的举动,微不足道,但对学生来说,却重如千金。赞可夫说过:“一旦能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当学生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时,你对他们的所有教育才将得到认同,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才会听进你说的每一句话,才会贯彻你的规
能姑息迁就,要分析危害,讲清道理,及时制止。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要求,既要严也要有格,即必须合理。如仅注意“严”,而不注意“合理”,则欲速而不达。所谓合理,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他们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宽严适度,明确具体,经过努力学生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还要注意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绝不能因个人感情的好恶、情绪的波动而随意抬高、降低标准或前紧后松、前松后紧。如果任意放松要求,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先前的教育成果,这不是爱学生而是害学生。班主任把爱与严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就会信任和尊重老师,就会乐意接受他的情感传递和讲授的课程,并能将老师的要求变成自我的需要。如果老师对学生没有爱的情感,不关心学生、不尊重和信任学生,却一味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就会感到老师在有意找麻烦,必然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有时表面上言听计从,一旦离开老师,必然是另一番情景,最终导致师生关系对立、教育失败。所以说,严就严在该严处,爱就爱在师心中,正确运用严和爱的智慧,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以“章”治班、班务自治是班级管理的基本保障。我一直认为,良好班风的形成,还依赖于班级健全的制度。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处处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学生,对早自习,课间,中午乃至放学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制定相应计划、措施,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制定班规时,避免用命令的口气,要以班级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商量着办,逐渐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为避免班级组织陷于瘫痪状态或是出
年级就注意培养有特长的小朋友当干部,干部分工明确、具体。每学年进行一次班委及少先队中队委的选举,选出能带领大家的干部。在老师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不但保证了良好的班风,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针对学生的年龄和智力差异的特点,在部分学生中开展“一帮一”及四人学习小组的活动,一月评比一次,并纳入五星评比中,这样的活动,激励了优差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了小干部,发挥了“小助手”的作用,又调动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真可谓一举三得。优良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它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当然,班级管理还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班主任一定要持公平之心,行公正之事,做到班级成员人人平等,我个人认为,对于后进者还应多一些关心。
三、树立形象、培养良好习惯及班风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学生喜欢模仿,这是他们共有的心理现象。他们常常崇敬以身作则的教师,不喜欢一味说教和简单粗暴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做到,答应学生的事我一定做到,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小学生,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
识的实践,不交、迟交或抄袭作业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几大障碍。对于作业,我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坚持批改作业记录本,家校畅通,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二是突出学习委员、课代表的地位与作用,让学习委员、课代表在同学中树立威信,进行作业的监督、检查;三是组织学习好的同学成立“学习帮扶小组”,对学习差的同学进行辅导、帮助。在这种制度下,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习惯养成了,班级的战斗力就增强了。
四、契机教育与荣誉感的培养是班级不断发展的有效手段。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契机教育。在教学中教育契机是经常出现的,跟机遇一样,它是不规则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时又是转瞬即逝的,要及时利用,如果错过时机,效果就不会明显了。作为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要有迅急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鼓动。11月份学校将举行冬季运动会,我感觉契机到来了,我和学生一同提出了“奋力拼搏,勇争第一!”的口号,并协调体育老师的帮助,鼓励学生加紧训练,做好充分准备。运动会期间,我和学生同笑、同乐、同呐喊。在呐喊声中,班级凝聚力增强了;在呐喊声中,集体荣誉感迸发了;在呐喊声中,整个班级凝成一股绳。我们最终夺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于是,我再次抓住机遇,乘胜追击,下力气整顿班风、学风,激励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争取更好成绩。并找平时习惯差但在本次运动会表现突出的学生个别谈话,鼓励他们发扬运动会的精神,改正缺点,早日进步。在教学中,只要不断发现契机,利用契机教育,体验这个集体有成功、突出的感觉。比如,学校里的流动红旗评比,我通常会加大力度,督促教育学生把重点放在行为方面、卫生检查方面,作为班级的头等大事。每个班干部分工明确,管理责任到人。当取得优异成绩时,我会向孩子们祝贺,称赞他们,“你们是优秀的,我们班是出色的,你看,我们这个集体走在别人的前面了”。总之班主任应重视学校里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这样你会发现这个集体正慢慢的脱颖而出,学生们的自信心也正一点点强起来。他们也会慢慢为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集体荣誉感也就随之建立起来。有了这股合力,班级也就会不断进步。
班级是一个温馨的集体,是一艘承载着一颗颗美好心灵的游船,它需要真挚的爱,需要和谐的氛围,需要美好的环境,需要健康的文化,需要向上的热情,需要我们每天都为之奋斗着。让我们齐心协力,用爱导航,共同营造麒麟小学绚丽的天空。
各位同仁,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忙碌中,在忙碌中生活,但在忙碌的同时千万要注意身体,借此机会,我祝愿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5.一个团结奋力向上的组 篇五
开学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也变了,从48名学生变成了6个组,我们建组以后,经过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变成了一个团结奋力向上的组以下就是我们的小组建设:
组名是海螺之星。含义是我们组愿意在大海里做一只小小的海螺,却闪烁着星星的光芒。
组号是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含义是我们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要尽量为成功找方法。
组规是小学生,爱学习。上课时,要听讲。下课时,不打闹。好学生,我第一。
组徽是一只大海螺上面是八颗红星,下面是大海,大海上有本大书,大书上写着组名。含义是八颗红星代表我们组八个人;大海很宽阔,我希望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的心胸都像大海一样宽阔,更希望我们组像海螺一样层层递进,勇往直前!
6.营造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篇六
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管”是为了“不管”?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能享受别人的服务又有服务别人的义务。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事情很多。我们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充当着“管家”、“警察”“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容易造成学生依赖心理,创造性、独立性差,也使教师陷于杂务,疲惫不堪。
面对这样的班级管理现状,我认为如果改用关爱引导,是不是更能营造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中,费尽了心思管学生,可换一种思路,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自我教育者,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一起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然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施民主选举,选拔一部分责任心强、有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这样既可减轻班主任工作的负担,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不是更好吗?
如果班级有序管理是一座摩天大楼,那么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就是这座大楼的基石。班风正,学风浓,班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做到这些——那就是我要说的“爱”,付出你的爱心引导学生,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做好,就不会养成好习惯。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浸润学生心田的,应该是学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集体是每个学生的大舞台。让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及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二、用欣赏的眼光善待每一个孩子
通常每个老师都会赏识和喜爱学习优秀的孩子,对这些学生,大部分老师都很呵护。但是优等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则属于中等生或学困生的范畴,对于那些所谓的学困生怎么办呢?许多老师都感到很头疼,有时迫不得已会把这些学生调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可是时间一长,那些孩子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彻底成为问题学生。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学习存在差异,有的智力开发得比较早,有的开发得比较晚。如:爱迪生小时候的老师说他“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根本不值得一教”,但长大后的爱迪生竟成了伟大的科学家。试想,一个成天被老师轻视的学生,他会喜欢你吗?他很可能会恨你,对你产生抵抗对立的情绪。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学困生,把这些孩子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调动起来,用赏识、鼓励的语言滋润他们容易受伤的心灵,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细想一下,成年人尚且希望别人欣赏自己,赞美自己,认同自己,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呢?如今新课程提倡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处,都是可塑之才。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就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教师的赏识和关爱就是孩子前进途中的兴奋剂、加油站。我们若能做到这些,一个班级还会不和谐温馨吗?
三、充分尊重学生,尽量少用批评教育
记得2015年的一天,我在教研室批改作业,有一位老师生气地将一个学生揪了进来,因为他不认真学习,又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学生低头站着,老师气愤地坐着,开始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训话。期间,这位老师既有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又有拍桌子的激动和严厉的训斥。可是这位学生不但没有听进去,反而来了一句:“谁让你骂我,大不了这书我不念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面对这样的回应,这位老师气得落泪了。我当时也蒙了,无言以对,想劝劝这个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可能是老师当时情急之下的一句讽刺挖苦,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才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学生,尽量少用批评教育,哪怕是多么顽劣的学生,恨铁不成钢的气话最好不要说,它不仅没有教育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要么引发他们的敌对情绪,要么促使他们破罐子破摔。当然,有时候合理的批评教育是必需的,但是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好谈话技巧,否则会适得其反。
班主任更必须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这是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我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不能以各种借口迟到,而要按时到学校上课。“一日之计在于晨”,首先利用好晨会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凝聚力。管理好自己的常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组织科任教师及班干部参与讨论,制定班规、班风,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让整个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学习小组的合理组建和管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自主管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习犹如马拉松比赛,贵在坚持和耐久,我要求学生对待学习,既乐观又执著,切忌“一曝十寒”,让他们知道失败的创造比模仿的成功更重要。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班主任通过奖励,可以强化、固化学生的一些好的行为,使其表现越来越优秀。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多进行奖励,并在日常生活中多一点关爱,相信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在做,也都能做到,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持之以恒了吗?自从我明白“爱”的这种力量,把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像我的孩子一样看待,耐心地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问题,用“爱”引导、鼓励他们,整个班级气氛一下子改变了许多,就连起初最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安分守己了。
7.营造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篇七
1围绕国家时政热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学校党委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北京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等重大事件,通过校园新闻网、校报、闭路电视等媒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中,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组织广大师生参观“辉煌60周年成就展”“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大型展览”,观看《复兴之路》《建国大业》等多部重大主题教育影片,以直观影像展现新中国60年的成就和变化;举办“新中国外交60年暨第二届外交官论坛”“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哲学社会科学论坛”“我的青春年代60年”活动,为师生开展别开生面的国情教育;邀请社会各领域专家学者作了20余场专题教育讲座,使学生全面了解了新中国60年的巨大成就。学校党委还围绕时政热点,组织广大党员开展集中学习活动,先后发放《六个为什么》《理论热点面对面》等10余套学习材料,不断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
2完善舆情监测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校制定了《新闻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关于举办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校内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广告标牌的管理规定》和《师生舆隋监测实施细则》,规范校内讲座、报刊、橱窗、网络等宣传阵地,完善师生舆隋监测体系。制定《舆情监控校园网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在利用传统座谈会调研的同时,不断完善网络监测机制;在做好日常舆情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假期返校、国内外重大事件等时间点的舆情监测;在做好全体师生舆情监测的同时,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留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外国专家、民主党派人士、离退休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十七大召开后,学校分别召开了外国专家、离退休人员、青年教师专场座谈会,及时掌握各类群体的思想动态。
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建设富有特色和内涵的校园文化
1主动开展校内外新闻宣传工作,加强舆论引导
对内抓重点、热点,凝聚人心。学校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建创先争优等重点工作,精心策划,积极利用专题网页、校报专版等阵地,进行思想发动、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对外推亮点、特点,塑造形象。学校经常性召开媒体见面会和媒体联谊会,成功承办“2009首都高校媒体论坛暨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年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形成媒体应急回应体系,客观、及时反映学校建设发展情况。制作《媒体北外》《图片年鉴》等,总结分析学校对外宣传工作。及时向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等主管部门报送学校特色工作和改革经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新华网等各类媒体关于学校的报道逐年增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被评为2009年“北京市优秀校报”。
2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工作时效
学校党委努力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网络工作队伍建设,及时开展网络危机应对工作,制定《校园网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改版校园新闻网,增设“校园视频”“校园广播”“北外光影”等栏目;开设专题栏目,集中报道“歆语工程”、国庆游行等特色活动和重大活动;创办毕业教育网上展厅,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贴近学生思想、走进学生生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积极鼓励辅导员、班主任利用博客、飞信等平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校园网网管队伍,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及时化解网络危机事件。
3唱响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党委通过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排队推动日”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师生文明素质;通过外交官论坛、校友讲座等活动,继承光荣历史传统,凝练和培育“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北外精神;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节、“外交之星”风采大赛、“全球化与青年责任”论坛和辩论赛等活动,彰显了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围绕“东西方关系”“文化艺术”等专题,举办校园文化系列讲座,提升校园文化的学术品位。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效果显著,2007年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首都文明单位。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
1全方位开展思想引导工作
针对学科调整、教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与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措施,学校都会专门召开座谈会,就改革的背景、原因、目标等向广大教职工及时准确地给予解释说明,积极有效地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各项工作。通过“校领导接待日”和校长信箱等方式,及时了解教职工思想状况,保证学校与教职工沟通渠道的畅通,提高教职工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共识度,妥善处理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2多渠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认真贯彻《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和《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了《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实施细则》《惩处学术不端行为具体办法》《师德规范》等规章,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加强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设立“园丁奖”“为公奖”“引航奖”,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近几年来,集中表彰在师德师范、教学水准、学术成就等方面作出表率的优秀教师300余名;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先后开展了学生“师德评议”活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为教育献良策”等主题征文比赛。
【营造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推荐阅读:
创新举措 扎实推进努力营造民族团结10-30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07-22
营造和谐的生态德育07-22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11-09
营造和谐氛围 创建示范社区08-06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06-27
“倡导文明礼仪,营造和谐校园”活动总结06-28
保护校园环境,营造和谐美好校园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