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政热点

2024-07-15

考研时政热点(共8篇)

1.考研时政热点 篇一

2016考研政治:国内时政热点梳理 国内时政(含领导人讲话

1、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李克强讲话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

2、习近平1月13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3、2月9日消息: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涵,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对新形势下开展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4、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3月28日上午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要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5、4月,从“2015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上获悉:2013年,我国新增机器人达到3.7万台,一跃成为全世界当年增加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2014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大约5.6万台,其中有1万多台是国产的。【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国】。

6、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高度评价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强调中巴要不断充实两国命运共同体内涵,为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作用。习近平介绍中国和平发展理念,阐述中国对南亚睦邻友好政策,表示中国愿同南亚国家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发展、共同繁荣】。7、4月21日上午10时,中国(广东 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 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 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正式迎来“2.0”时代。加上上海,我国由南到北四大自贸区“连点成线”,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新格局】。8、4月22日上午,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表示各国应该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

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加强亚非合作,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

9、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5月4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习近平就此提出5点主张。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第二,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第三,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

沟通。第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第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10、当地时间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普京热烈欢迎习近平应邀前来出席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习近平感谢普京的盛情邀请。两国元首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中俄关系和彼此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充分交换意见,【一致同意中俄要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11、2015年5月7日至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对白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长王毅介绍此次出访情况,此访聚焦两大主题,【一是与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民一道,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守护和平果实,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以联合国宪

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二是进一步推进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政治互信与务实合作,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三国发展战略的对接融合】。

12、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13、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有着悠久田径传统的美国俄勒冈大学见证了中国田径的历史突破,【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摘得铜牌,成为首位跑进10秒以内的中国选手】。

14、第七届海峡论坛6月14日在厦门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俞正声说,【本届论坛以“关注青年、服

务基层”为主题,充分体现了论坛面向两岸基层民众的方向,彰显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15、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的各国代表团团长。习近平指出,中国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是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标志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步伐,展示了各方对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各方团结合作、开放包容、共谋发展的务实行动。16、7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俄罗斯乌法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出席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步伐,切实行动,打造本地区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成员国安全和稳定,充实务实合作内容,巩固世代睦邻友好,保持开放互鉴,在新起点上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新跨越】。17、7月13日,第四十五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2015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发布,【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再次位居第一。这是天河二号自2013年6月问世以来,连续5次位居世界超算500强榜首】。18、7月20日至21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下简称“金砖银行”开业仪式系列活动在上海举行】。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出席了金砖银行开业系列活动,并在21日举行的金砖银行开业仪式上,与上海市市长杨雄、金砖银行行长卡马特共同启动了金砖银行,标志着金砖银行正式开业。金砖银行预计将于2015年底或2016年初启动运营。19、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问候和敬意,李克

强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又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要依托“互联网+”平台,集众智搞创新,厚植科技进步的社会土

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塑造我国发展的竞争新优 势】。20、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 对郭伯雄组织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的报告》,【决定给予郭伯雄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 嫌严重受贿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21、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 “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对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8 月 15 日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 出,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 好的重要责任。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努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 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2、国家主席习近平8 月 29 日签署主席特赦令,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六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

23、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9 月 3 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 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 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引起强烈反响。广 大官兵纷纷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关于裁减军队员额 30 万的决策 部署,坚决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

革,努力开创强军 兴军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24、北京时间 9 月 6 日晚,2015 年女排世界杯在日本落幕。中国女排以 3-1 力克 日本队,以 4 分优势力压同胜场的塞尔维亚摘得冠军,同时携手塞队拿到首批里约奥运 入场券。【此次夺魁是中国队获得的世界杯第四冠,也是球队在时隔 11 年后第八次荣 膺世界冠军】。25、50 年栉风沐雨,50 载春华秋实。9 月 8 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 2 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 50 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

26、【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年会于 9 月 9 日至 11 日在大连举行,本届年会的 主题为“描绘增长新蓝图”】,来自 90 个国家的政要和企业家共 1700 多位嘉宾参会。27、9 月 20 日 7 时 01 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 发射,成功将 20 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 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填补了我国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空白,而且创造了中国 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28、国家主席习近平9 月 25 日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会谈后,两 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习近平介绍了两国元首会晤的具体成果并强调,经过 36 年发展,【中美利益深度交融,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肩负责任更加重大】。双方应该合作和能

够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中方愿意同美方一道,以锲而不舍、积土成山的精神,推动两 国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习近平强调,努力构建新型大 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政策优先方向】。习近平指出,中美双方在南海问题上有着诸多共同利益。双方都支持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支持通过对话管控分歧,支持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美两国主管部 门就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达成重要共识,同意加强案件协查和信息分享,各自政府都不从 事或在知情情况下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探讨推动制订国际社会网络空间合适的国家 行为准则,建立两国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设立热线电话。

29、国家主席习近平9 月 28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 70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 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

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 合国的崇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 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30、2014 年 10 月 15 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近日,这篇重要讲话公开发表。习近平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 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 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创作无 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 导】。这篇重要讲话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 义,讲话公开发表为广大党员、干部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提供了基本文献。

31、当地时间 10 月 21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唐宁街首相府同英国首相卡梅 伦举行会谈。【双方积极评价中英关系发展取得的成就,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 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决定共同构建中英面向 21 世纪全球全面战略 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

3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 11 月 7 日下午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 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 人的首次会面。习近平就此提出 4 点意见:【第一,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第 二,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三,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第四,坚持同 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3、【2016 年 11 月 12 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届时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纪念孙中 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

34、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 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国家主 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共促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强调亚太是拉 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我们应该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运用亚太经合组织这一重要平台,推进合作共赢,让亚太继续引领全球增长】。

35、中共中央 11 月 20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 100 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

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 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 往开来中推进。我们要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 于先辈的新业绩。这是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最好纪念。

2.考研时政热点 篇二

【背景材料】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8月15日,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好的重要责任。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努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命题角度】

1. 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企业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安全生产与提高经济效益是对立的。抓安全生产要采取一定措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二者又是统一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抓安全生产能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企业的发展又为抓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3)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企业一定要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绝不能为一时的眼前利益去铤而走险,漠视安全。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劳动者:(1)树立劳动安全意识,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重视安全生产问题。(2)提高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企业经营者:(1)诚信经营,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2)加大对安全保障的投入,切实维护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3)国家:(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2)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检查力度,争取消除隐患。(3)制定、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对事故的处理力度,防止失之于宽。(4)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创新试题】

1. 下列古训名言与漫画《我们一直很重视安全生产》体现的人生哲理相一致的是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B.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道德经》)

C.博学而无穷,笃行而不倦(《礼记》)

D.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2.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5年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事故现场并强调,要公开透明、权威充分地发布相关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实情。这表明

(1)享有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2)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3)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4)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A.(1)(2)B.(3)(4)

C.(2)(4)D.(1)(3)

参考答案:1.D 2.C

热点2中共中央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

【背景材料】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建议》,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命题角度】

1.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给你的启示。

(1)中共中央提出《建议》,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中共中央在通过《建议》前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表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3)“十三五”规划纲要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既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4)“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五大发展理念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4)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5)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创新试题】

1.《建议》要求,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这表明

(1)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3)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提高,消费结构在改善(4)我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A.B.

C.D.

2.《建议》指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这表明

(1)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4)我国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A.B.

C.(2)(3)D.(2)(4)

3.《建议》要求,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这表明

(1)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2)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作用(3)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4)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A.(1)(3)B.(1)(2)

C.(3)(4)D.(2)(4)

4.《建议》指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这表明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4)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1)(3)B.(2)(3)

C.(1)(4)D.(2)(4)

参考答案:1.D 2.A 3.B 4.C

热点3“习马会”翻开两岸关系新的一页

【背景材料】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对于两岸关系的昨天,习近平表示,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然而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对于两岸关系的明天,习近平指出,我们今天坐在一起,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子孙后代共享美好未来。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命题角度】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是什么力量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

(1)中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两岸同胞虽然隔海相望,但两岸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使两岸最终冲开了封锁的大门。(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两岸同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团结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是两岸的主流民意,促成了两岸冲破封锁的大门。(3)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必然要求冲开两岸封锁的大门。

2.运用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开创两岸美好未来。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创两岸美好未来,要从两岸关系的实际出发,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两岸应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创两岸美好未来,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紧紧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创新试题】

1. 两岸领导人走到一起握手,不仅对中国人、对两岸民众,对地区、对世界也有一种深远的影响。两岸领导人走到一起握手,有利于

(1)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发展(2)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基本立场(3)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4)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其主导作用

A.(1)(2)B.(2)(3)

C.(2)(4)D.(1)(3)

2. 两位领导人都展示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在两岸仍旧存在政治分歧的情况下,首先要稳住和平发展的大局,再逐步寻找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1)先解决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后解决的矛盾是次要矛盾(2)矛盾具有普遍性,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才能解决矛盾(3)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相互制约的(4)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A.(1)(2)B.(3)(4)

C.(2)(4)D.(1)(3)

3.两位领导人历史性的会面,证明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是能够切实把握历史机遇的,而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携手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共创中华民族的未来。这启示我们

A.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的影响

C.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遵循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

4.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习近平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第二,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三,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第四,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四点意见的理解。

参考答案:1.D 2.C 3.C

4.(1)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离不开两岸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能有任何的动摇,这也体现了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2)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习近平立足于两岸当前实际,着眼于未来,提出要不断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3)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两岸尚未统一的当下,两岸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积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两岸同胞同属于中华民族,唯有同心同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热点4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

【背景材料】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举行。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机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习近平指出,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命题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当今世界怎样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

(1)主权国家要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主权国家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努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2)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必须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3)发挥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必须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的角度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2)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3)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体现了我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国在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

(1)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习近平指出,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借鉴意义。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发生了改变。(3)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创新试题】

1.习近平指出,法国作家雨果说:“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我相信,只要各方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巴黎大会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不辜负国际社会的热切期盼。这表明

(1)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3)社会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4)物质决定意识

A.(1)(2)B.(3)(4)

C.(1)(3)D.(2)(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等重要原则,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愿。回答2~3题。

2. 上述材料表明

(1)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2)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3)世界多极化趋势愈演愈烈(4)国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协调关系

A.(1)(2)B.(3)(4)

C.(2)(3)D.(1)(4)

3.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贡献要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和要求。“但也要看到,在‘区别’之前强调‘共同’二字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是大家的共同责任,都不能置身事外。”这表明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3)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A.(1)(2)B.(3)(4)

C.(2)(4)D.(1)(3)

4.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之前,美国艺术家谢泼德·费尔雷创作了一个名为“地球危机”的大圆球作品,圆球直径8米,重2.3吨,表面面积达200平方米。该作品旨在唤醒世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生物灭绝等问题,呼吁人们保护自己的家园。这表明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2)文化作为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4)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1)(3)B.(2)(4)

C.(1)(2)D.(3)(4)

5.材料一国际社会目前对全球温室效应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达成普遍共识。目前,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每年2.2%的速度递增。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21世纪末,地球温度将比工业革命前夕高出4摄氏度。专家指出,如地球温度的增长不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将给地球上许多地方带去灾难性后果。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全球温室效应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

材料二回溯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历史进程,每一次谈判都伴随着分歧、妥协与共识。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达成《京都议定书》,从巴厘路线图的形成到《哥本哈根协议》,从坎昆会议到2015年的巴黎会议,世界在变化,气候协议也在进化。中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苏伟指出,“国家自主贡献”将成为巴黎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展示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重要行动。

(2)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1.C 2.D 3.C 4.B

5.(1)(1)从“每年2.2%的速度递增”,到“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再到“将比工业革命前夕高出4摄氏度”,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如地球温度的增长不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将给地球上许多地方带去灾难性后果”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在新质基础上由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的发展过程。(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解决全球温室效应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历史进程,每一次谈判都伴随着分歧、妥协与共识。(2)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各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积极推进气候协议的达成,体现了联合国在保护环境中的积极作用。(3)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巴黎气候大会,凝聚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推动各国共同应对世界气候变化。

热点5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背景材料】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命题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消除贫困的意义。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消除贫困有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消除贫困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3)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消除贫困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4)消除贫困有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2. 请结合习近平关于脱贫的论述,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我国应怎样消除贫困。

(1)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习近平强调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实践具有能动性。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我们要设定脱贫时间表,实现贫困地区有序退出。(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习近平强调,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创新试题】

1.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表明

(1)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进程(2)人们可以建立有利于促进实践活动的人为联系(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4)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A.(1)(2)B.(3)(4)

C.(2)(3)D.(1)(4)

2. 习近平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表明

(1)党和政府都要坚持对公民负责的原则(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政府要接受其领导(3)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4)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A.(1)(4)B.(2)(3)

C.(1)(3)D.(2)(4)

3.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基建投资用于扶贫的资金等,增长幅度要体现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的要求。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这体现了

(1)财政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3)我国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国家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A.(1)(4)B.(2)(3)

C.(1)(3)D.(2)(4)

参考答案:1.A 2.D 3.C

热点6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背景材料】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乌镇举行。与会者围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大会主题,共商互联网发展大计,达成多项共识,取得丰硕成果。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四项原则”为: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五点主张”为: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命题角度】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的意义。

(1)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宽带消费的需求,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人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有利于更好地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各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4)有利于发挥投资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2.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怎样应对互联网对文化的冲击。

(1)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4)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2)有利于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3)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有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动力。(5)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推进大众创业。

【创新试题】

1.习近平的演讲深刻阐述了互联网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赢得与会嘉宾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和普遍赞誉。各方应携起手来,使网络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让“乌镇声音”引领互联网未来。要使网络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对于我国而言,必须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2)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3)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4)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A.(1)(2)B.(1)(3)

C.(2)(3)D.(3)(4)

2.习近平指出,不论是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应该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予以坚决打击。维护网络安全不应有双重标准,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这表明

(1)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2)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3)我国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

A.(1)(2)B.(1)(4)

C.(2)(3)D.(3)(4)

3. 习近平指出,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这表明

(1)人们可以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4)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1)(3)B.(2)(4)

C.(1)(2)D.(3)(4)

参考答案:1.B 2.D 3.A

热点7供给侧改革

【背景材料】

从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了中国经济领域最新鲜、最热门的词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其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供给侧改革,就是:用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关键看三个供给——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结构性错配,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供给,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制度供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命题角度】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论证实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实行供给侧改革,是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发展的客观需要作出的决策。(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实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解放生产关系,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行供给侧改革,能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党、政协、人大、政府该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

(1)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实行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实惠。(2)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实行供给侧改革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3)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供给侧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4)人大应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为实行供给侧改革提供法律依据。(5)人民政协应发挥独特优势,为实行供给侧改革积极建言献策。

3. 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应怎样破解供给侧改革的三个供给问题。

(1)实施就业优先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通过社会主义改革,科学规范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创新试题】

1.推进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这表明

(1)物质决定于意识(2)推进供给侧改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3)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1)(2)B.(2)(3)

C.(1)(3)D.(2)(4)

2.要进一步加强供给侧改革,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这表明

(1)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需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2)供求关系与商品价格相互影响(3)消费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4)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A.(1)(2)B.(3)(4)

C.(2)(3)D.(1)(4)

3.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去库存、化产能,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需要

(1)淘汰落后产能与增加消费需求相结合(2)改革投资体制与机制(3)大规模发展高科技产业(4)加强监管,扩大政府审批范围

A.(1)(2)B.(3)(4)

C.(2)(3)D.(1)(4)

4. 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六大问题:一是供给体系总体上具有外向型;二是供给体系未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的消费结构;三是现在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较差;四是部分产业产能已达到峰值,产能难以消化,部分产业达到资源环境约束承载能力的峰值;五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六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供给侧存在的问题给企业生产和经营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B 2.D 3.A

4.(1)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使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供给体系总体上具有外向性,企业必须立足于国内和国外的供给来谋划生产。(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居民的消费水平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企业要根据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升级产品结构。(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企业要树立质量意识,积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4)企业要树立市场意识,面向市场,根据供求关系、市场价格组织生产。(5)企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破解资源环境对产业发展的约束。(6)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内部管理,不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热点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背景材料】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会议强调,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降低融资成本。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等,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命题角度】

1.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党中央为什么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1)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人们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中央不仅能够正确认识新常态的特征,而且还能把握新常态的本质与规律。(2)规律是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应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党中央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而能够适应新常态。(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党中央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积极引领全国人民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新的胜利。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五大政策支柱”的理解。

(1)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等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3)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5)财政是维护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社会政策要托底,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创新试题】

1.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动力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现在要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动力转变带来变化,其合理的传导路径是

(1)创造出更高水平的供给(2)不断推进产品的创新(3)新的需求推动产能的扩大(4)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A.(4)→(3)→(2)→(1)

B.(4)→(1)→(2)→(3)

C.(1)→(4)→(2)→(3)

D.(2)→(4)→(3)→(1)

会议认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回答2~3题。

2.“稳中求进”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1)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2)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要重视量变(3)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4)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A.(1)(2)B.(1)(3)

C.(2)(3)D.(3)(4)

3.“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求我国政府

(1)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2)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3)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打造阳光型政府

A.(1)(2)B.(2)(3)

C.(3)(4)D.(1)(4)

4.会议指出,推进结构性改革要完善落实机制,把握好改革试点,加强统筹协调,调动地方积极性,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抓好改革举措落地工作,使改革不断见到实效,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参考答案:1.D 2.C 3.A

3.政治要关注时政热点 篇三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时政热点掌握的程度,决定着考生高考考分的高度。热点问题的学习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在专题复习中复习好时政热点呢?

一、高考试题中热点问题的呈现方式和考查的角度

高考试题中时政热点的呈现方式有图、表、坐标、文字、漫画等多种形式。试题采用多种多样的情景形式,是为了更好地考查考生从不同的情景形式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热点问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什么意义”“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等。采用多角度的考查方式主要是为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2007年高考试题举例说明。

1.考“是什么”

如“指出表(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 “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分析说明材料蕴含的主要经济常识” “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哪些关系” “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等等。

2.考“为什么”

如“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小摊贩经营活动存在的原因” “请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中俄、中韩贸易发展迅速的原因”“斯密如何运用绝对成本学说解释对外贸易的必要性”“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指出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央政府能够约束地方政府的依据”“从哲学角度分析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等等。

3.考“怎么办”

如“针对从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 “针对材料三中的问题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角度就如何激发社会活力各提一条建议,并简要分析说明” “结合经济常识,分析下列案例中企业是如何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化的” “根据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共享’也需要‘共建’,你应该为此做些什么”等等。

4.考“启示”

如“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等等。

5.考“说明哲学道理”

如“运用唯物论观点,分析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哲学依据”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等等。

分析以上五点,可知热点的学习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知“事”懂“事”

所谓“知事”是指要弄清楚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发生发展过程、影响、对策措施,以便在答题中对考查的热点问题能准确、简洁地进行描述和阐释。“懂事”是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

2.知“策”懂“策”

知道党和国家在某个问题上的方针政策是什么,此乃“知策”。然后要懂得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能带来这样的影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说明,此乃“懂策”。

3.注重对热点习题的练习和总结提升

练习中,特别要重视对图表材料的训练,学会从不同情景形式中获取和解读时政热点问题。在练习的基础上,要加强联想和思考,对每个热点专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启示等角度展开思考。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要进行总结和提升,结合课文知识,建构科学的、综合性的、有意义的、开放性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并在老师的指点下,总结不同题型的解答规则,提升自己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二、热点问题举例

例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是指经济发展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三个转变:

(1)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而提出的;

(2)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3)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发展的质量;

(4)这是尊重价值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5)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怎样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促进节能减排;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压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力保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正确处理积累(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扩大消费内需;

(5)企业要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内涵式增长。

由于这个热点问题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以上只从经济方面介绍了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从哲学、政治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例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表1说明了什么现象和问题?它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表2、表3说明了什么现象和问题?与表1所反映的问题有何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表1所反映的问题。

解答提示:从考查的内容看,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表1反映了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占世界消费总量的比重和增长速度高于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比重和增长速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这说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种状况不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表2反映了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多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多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出20多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比发达国家低30多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低。

(3)表3反映了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我们在引进的过程中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投入严重不足。这种状况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我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

(4)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能力。

4.考研时政热点 篇四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但远未大功告成。从严治党,一直都是考研政治的热门考点,而在这种当年考研时事政治范畴内,***的强调更容易让这一考点再度引起出题人的注意,所以2019考研的小伙伴要注意咯!一起来了解一下,***在会议上说了什么吧!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个重要判断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特别是要看到,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党的力量来源

习近平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

党的地方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党组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

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

基层组织建设

习近平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要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要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

要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基层党组织要在贯彻落实中发挥领导作用,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

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重点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

要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

要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

要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

要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

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

选拔年轻干部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优秀年轻干部:

必须对党忠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

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鹜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

要把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

习近平强调,优秀年轻干部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各地区各部门要着眼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需要,培养选拔一定数量规模的优秀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注意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领导干部。

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还要让他们经受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的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

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

5.考研时政热点 篇五

来源:智阅网

201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历史贡献。那么“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2017考研政治中会结合哪些理论点来出题呢?下面我们为大家梳理相关考点。

首先,“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可以从哲学部分出考题。辩证法角度:从辩证法角度可以结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来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的实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其次,“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可以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出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大家要掌握以下几个考点: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6.考研时政热点 篇六

2014年考研网上报名10月31日截止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主要研究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的演变与发展趋势。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把握冲刺阶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复习,考研教育网编辑团队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以下材料,为大家2014年考研政治复习助力!

一、国内热点新闻: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日在南宁分别会见前来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缅甸总统吴登盛、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辛、泰国总理英拉、越南总理阮晋勇和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

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9月2日在调研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建设时强调,要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办出特色,确保严肃、准确、及时、权威,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水平。

3.按照国务院要求,北京明确今后5年清洁空气治理目标: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到2017年,全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北京市将5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分解为84项具体任务,向全社会公布。

4.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暨中国—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9月2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出席并讲话。李源潮指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潮流方兴未艾,亚欧国家应扩大开放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5.9月2日3时1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二、国外热点新闻:

1.近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地上储水罐底部外侧接缝处检出高浓度辐射反应,超过原先预计的18倍。最大辐射值达到每小时1800毫希,人受到该等级辐射连续4小时就会死亡。这表明福岛核污水泄漏情况正在持续恶化,并且速度超过预计值。

2.据埃及《金字塔报》9月2日报道,埃及检方于1日将前总统穆尔西及其他14名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成员涉嫌煽动暴力和谋杀一案移交法院审理。

3.9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会见包括共和党重量级参议员麦凯恩在内的国会议员,说明其决定对叙利亚进行有限军事打击的理由。此前一天,奥巴马政府高官在国会向约80名议员进行了闭门“秘密情报”通报,以寻求他们对政府决定的支持。

7.考研时政热点 篇七

专题一: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阔步走向民族复兴

●热点点击

涉及的热点问题: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国庆阅兵精神,60年辉煌、60年成就。

●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

1.试分析说明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指明产生这一经济现象的原因。

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以每年9.8%的速度在增长。

①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收入水平大大提高。

②实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加强了宏观调控;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2.下图反映出哪些经济现象?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

②60年来,我国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3.6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而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开始走向国际化,这也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谈谈你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富民强国之路。

②实行改革开放才能适应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③实行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④实行改革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⑤深化改革开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

4.胡锦涛指出,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结合材料,说明怎样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发挥供求和价格的作用。通过价格的波动、供求的变化,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自主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从而调节资源的分配。

②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市场具有自身的弱点,需要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深入贯彻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

[哲学常识]

1.2009年9月30日,温家宝在国庆招待会上指出,60年来,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功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旗帜。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带来中国的繁荣和进步,进一步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6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觉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60年来我们自觉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成功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60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和进步。

2.胡锦涛主席指出,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并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④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缺一不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并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举行了国庆联欢晚会,举办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演出等系列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这次国庆系列活动中,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和升华,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使之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说明国庆系列活动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中,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和升华,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国庆系列活动形成的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要大力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使之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注:也可以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崇高的理想、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等角度分析

[政治常识]

1.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奋进,为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发展进步提供了许多宝贵启示。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是: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成就给我们哪些启示?

①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②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独立自主地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必须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依靠科学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一切问题。

④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整个国家充满活力。

⑤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⑥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共同思想基础上形成强大凝聚力。

2.60年来,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奋发图强,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过去的6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60年。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还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中国共产党应怎样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①中国共产党要充分发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③中国共产党必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009年10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年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认识。

①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

③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整个国家充满活力

④我国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各民族同心同德,共建美好家园。

⑤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专题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热点点击

涉及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网络问政”,网上“晒”预算,群体性事件突发,“钓鱼执法”现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地方“大部制”改革等。

●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

1.继国务院机构“大部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迎来新一轮的机构改革。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仍然存在着机构林立、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推诿掣肘等问题,势必会减弱中央宏观调控力度,影响地方政府服务水平。

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

①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大部制”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②推进“大部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大部制”改革,适应了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要求,有利于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目前“省直管县”改革正在提速。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就是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作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将在2012年年底前在我国除民族自治地区以外全面推行。

简要说明实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意义。

①实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

②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实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③实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于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能、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市化进程、妥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哲学常识]

1.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仍然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腐败现象就是这些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为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决反对腐败的必要性。

①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但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要看到主流,也不能忽视支流。

②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但是,党内仍然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腐败现象仍然存在,这是支流。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所以,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决反对腐败。

2.从“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再到温家宝总理强调的“政府重大决策,人民有权了解决策的过程,有权参与决策,有权监督政策的执行”,这些清晰的递进变化,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说明“政府重大决策,人民有权了解决策的过程,有权参与决策,有权监督政策的执行”的哲学依据。

①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只有自觉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才能实现科学决策。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决策离不开民主决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只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推动科学发展。

3.某市在政府网上开设“社情民意留言板”,尝试“网络问政”。通过“留言板”,广大网民可以反映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正当的利益诉求、合理的意见建议。该市相关领导或部门按照“反映即受理、受理即回复,有理能解决、无理得解释”的原则,及时处理网民的留言,在网上公开答复。“社情民意留言板”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

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该市政府在网上开设“社情民意留言板”,是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开展的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②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该市政府尝试“网络问政”,让广大网民通过“留言板”反映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协调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使政府决策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网络问政”政府可以掌握民情、吸纳民智、关注民生,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政治常识]

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结合材料,说明切实推进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的需要。

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提高党的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推动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党内和谐和社会和谐,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9年11月27日下午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怎样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①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决反对腐败,坚持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③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⑤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方式。

⑥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制度建设。

3.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党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特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你对党中央加强党风建设的认识。

①加强党风建设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加强党风建设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③加强党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加强党风建设直接关系着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只有加强党风建设,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凝聚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4.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为什么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对于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政府官员实行问责,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对政府官员实行问责,是推行依法行政、建设责任政府的需要,是强化和明确政府责任、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进步。

5.全国每年审计查出的数百亿元损失浪费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源于决策失误。“拍脑门”“一支笔”是决策失误并造成巨大损失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实现生活中,“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现象还时有发生。

运用有关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保证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①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

②要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等民主权利,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要行使好决定权和监督权,政协要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④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6.2009年10月27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被提交会议审议。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简要说明上述规定的政治意义。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②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利于保障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进一步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7.截止到2009年9月1日,自2006年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黑案件1267起,打掉恶势力13000多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8万余起。

简述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意义。

①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是遏制刑事犯罪高发、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加强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②打黑除恶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国家履行政治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的体现。

③打黑除恶不仅是一个维护社会治安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对于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维护党的执政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8.2009年8月26日,云南省陆良县活水乡石槽河煤矿在施工过程中与当地村民发生冲突,导致18人受伤。事件发生后,陆良县在处理过程中坚持了“以群众诉求为中心”。首先,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迅速赶赴现场。其次,坚持了以人为本原则,及时救治伤员。第三,工作组连夜走访群众,逐一梳理村民反映的问题,了解群众的诉求。第四,着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第五,不回避矛盾,对群众不合理诉求勇于正面回应。最后,这一事件得到圆满解决,群众也比较满意。

运用政治常识中公民与国家关系的知识,说明陆良县处理这一群体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①国家应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建立群众利益的诉求机制,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通道;国家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原则,针对公民的不合理诉求要积极回应,依法行政。

②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把依法行使权利与自觉履行义务相结合,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9.重大事项决策要网络公示、大部分民生服务实现网上办理、80%政府公文可在网上流转……作为“大部制”改革后广州市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广州市政府于2009年11月下发《关于加快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通知》,提出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行电子政务管理和网上服务。

请用所学政治常识评析上述做法。

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国家机关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广州市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体现。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的权利。广州市政府让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维护公民自身权利并推动社会进步。

③政府信息公开事关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事关公开、透明、责任政府的建设,对于建设和谐、文明的法治社会意义重大。

专题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热点点击

涉及的热点问题:“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V”形反转,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创业板市场问题,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防通胀预期,金融危机让经济结构调整更迫切,十部委联手抑制产能过剩,中央要求“保增长”中体现五个“更加注重”。

●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

1.2009年11月5日,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一年间,“一揽子计划”牵引着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进、企稳回升。“保八”目标无悬念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新的挑战。

注: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投资对GDP贡献了7.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GDP贡献了4个百分点,而净出口的贡献率为负。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作简要分析。

①材料反映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大幅下滑态势,2009年一季度到达“谷底”;此后,中国经济好转并呈上升趋势。

②中国经济好转主要是依靠扩大投资和消费实现的。中国经济增速呈现“V”形反转之势,是中央果断出台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取得的明显成效。

2.扩大内需是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及政策措施的核心内容。简要说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对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起着导向作用。消费结构的升级将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3.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①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④加快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扩大即期消费。

⑤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

4.据统计,中国的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4000万家,占目前企业总数的99%以上。工业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超过全部工业总量的50%,同时,我国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也来自于中小企业,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结合材料,试总结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①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它的发展有利于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

②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5.2009年下半年以来,从金融危机冲击中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又遭遇了产能过剩加剧的难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出《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六个行业确定为调控和引导的重点。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指出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必要性。

①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固有弱点和缺陷,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就是市场调节弱点和缺陷的表现。

②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会带来经济波动、市场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调整和加强环境保护。所以必须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以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6.2009年10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2009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回答:政府为什么要把“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①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为此,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管理好通胀预期,在保增长的前提下强调调结构,防通胀,保民生。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要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7.2009年11月28日至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上海、江苏考察工作,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进行调研。他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

结合材料,从产业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①大力发展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之路。

②调整工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③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有效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哲学常识]

1.2009年10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性。

①物质决定意识,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我们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同时还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要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既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又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宏观调控。

2.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会议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全面发展相结合,坚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相结合,坚持改善外部环境与引导企业加强管理相结合,注重提高企业素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怎样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①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全面发展相结合。

③坚持量变与质变相结合,学会优化结构。要坚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相结合。

④坚持内外因相结合观点。要坚持改善外部环境与引导企业加强管理相结合,注重提高企业素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鹤岗市新兴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08人遇难。这是自2006年以来我国遇难人数最多的特大煤矿事故。当前我国煤矿生产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这与煤矿企业没有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有着直接联系。

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企业追求利润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

①对立统一关系具有普遍性。企业追求利润与承担社会责任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②一方面,二者是对立的。一定时期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另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增强职工责任感和企业凝聚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从而促进企业利润的增加,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③作为企业经营者,应坚持全面的观点,把追求利润与承担社会责任统一起来。

[政治常识]

1.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有效地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并配合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成功使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向好。

试分析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政策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体现了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增强。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惠民生、促发展是党维护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这就决定了我国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在改善民生中扩大内需。

④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政府的职能。

2.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十部门的调控措施包括从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管、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做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实行问责制、深化体制改革等九大方面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在解决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中应起的作用。

①政府要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严格市场准入、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政府还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强化环境监管、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②各级政府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依规供地用地,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实行问责制,做到依法治国。

③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保增长与推进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坚决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2009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试分析五个“更加注重”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经济建设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体现了这一点。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体现了这一点。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体现了这一点。

专题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热点点击

涉及的热点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发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粮食安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为香蕉销售解“寒”(广西香蕉滞销),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

●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

1.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气象。调查显示,全国约有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工商企业。这些返乡农民工视野开阔、创新精神强,兴办的企业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1/5,正在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①价值规律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分配,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②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内需。

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09年11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规划指出,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绝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而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基础脆弱仍然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②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有利于改变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有利于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有利于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

4.严格保护耕地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直接关系群众的基本生活、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必须完成、没有退路的目标任务。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对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随着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必须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生产,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②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可以遏制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无序扩张,促进工业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可以促进三大产业合理发展。

③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可以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为什么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或为什么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①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必将拓展我国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从而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6.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于2009年9月7日正式发布,我国农民在60岁后将能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这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是我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一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

①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是改善农民生活、减轻农民负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建设,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

7.2009年11月中旬以来,受北方暴雪和南方寒潮影响,加上主产地广东、广西香蕉上市“撞车”,且一些地区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广西香蕉销售困难,蕉农蒙受严重损失。经过多方努力,广西香蕉滞销局面很快出现了转机,香蕉销量和售价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广西香蕉滞销给我们哪些经济学启示?

①农业抗灾能力差,受天气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②农业发展也要搞好宏观调控。政府要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做好产销工作。

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要大力发展香蕉加工的龙头企业,加大香蕉深加工量,提升香蕉附加值。

[哲学常识]

1.某市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新农村建设锻造更多高素质干部。来自28个省(市、区)、从1.3万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1094名大学生“村官”,有理想、有知识,思想活跃,作风扎实,为该市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敢于吃苦,勇挑重担,赢得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尊重和赞誉,成为新农村建设最活跃的生力军,更使干群关系得到大大的改善。

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大学生在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的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2.2009年11月中旬以来,广西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香蕉滞销现象。在多方有力措施作用下,广西香蕉价格回升,销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为促进香蕉产业健康发展,避免香蕉集中上市造成销售困难,广西计划对2010年全自治区香蕉种植业进行结构调整。广西今后将大力推广香蕉优良品种栽培,根据各市县不同的资源、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种植相应品种,并科学安排香蕉种植时间,控制香蕉成熟期,以错开上市高峰期,分解市场需求量,避免大批香蕉集中上市造成市场短期内饱和。

在促进香蕉产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广西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

①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广西为避免香蕉集中上市造成销售困难而采取的措施正确把握了事物的因果联系。

②量变引起质变,学会优化结构。广西对全自治区香蕉种植业进行结构调整体现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西根据各市县不同的资源、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种植相应品种体现了这一观点。

[政治常识]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建立新农合等,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高兴地称之为“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为广大农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使农民“养老不犯愁”。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体现了哪些政治学知识?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②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表现。

③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④体现了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⑤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某市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本地区乡镇企业发达、工商资本充裕的实际出发,大力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通过“以工建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带动了数万农民增收。同时通过大面积绿化、严标准治水、高起点生态修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扩大财政投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结合材料说明,该市的做法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①大力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通过“以工建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扩大财政投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通过大面积建绿、严标准治水、高起点生态修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通过“以工建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带动了数万农民增收,缩小了城乡差距,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

专题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热点点击

涉及的热点问题:金融危机带来就业压力,关注大学生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抗击甲型H1N1流感;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投入;“神木现象”。

●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

1.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才能增加劳动者收入,稳定其生活来源,保证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②就业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掘劳动力资源,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①从根本上说,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总量。

②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出台一系列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和优惠扶持政策;加快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来扩大就业;在组建、培育大集团公司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支持和鼓励劳动者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政府责任体系,为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③劳动者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自主就业。

3.某市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的政策导向,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公共服务建设,重点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民生问题。

指出政府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投入的经济意义。

①消费调节生产,合理的消费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政府加大在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有利于拉动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政府加大对民生的投入,有利于促进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政府扩大社保投入,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哲学常识]

1.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有上千万农民工返乡,受到社会各界关注。2009年情况已经大为改善,从2009年前三季度情况看,有1.52亿农民工外出就业,比2008年增加1000万人,在国际经济形势尚未根本好转,我国出口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能够新增1000万农民工就业是个了不起的成绩。重要原因是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扩大投资、特别是基础建设的投资带动了农民工的就业,相对总体就业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分析我国2009年就业形势明显好转的原因。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从而使2009年就业形势比2008年有所好转。

②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国政府调整投资结构,从而带动了农民就业。

③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针对2008年第四季度上千万农民工返乡所带来的隐患,我国政府在2009年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获得新增1000万农民工就业这个了不起的成绩。

2.有人说:目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主要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也就是说,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地区(主要是偏远地区)没有大学生去工作。

就业是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试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为大学生实现就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大学生实现就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

②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根据社会发展趋势,选择符合客观实际和自身实际的职业理想。

③要立足社会实际,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有利条件,面向基层寻找就业岗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就业能力;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3.就业是民生之本。2009年以来,青海省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十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帮助的“输血式”就业,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造血式”就业转变。仅2009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投入3.86亿元资金支持就业再就业和民众创业工作。目前,创业热潮正在青海各地兴起。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青海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观点的。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劳动者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实现就业。

②量变引起质变,做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通过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

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既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又成为带动他人就业的重要因素。

4.近年来,陕西省神木县面对县富民穷、贫富差距过大、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等县情,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率先大胆突破,先后推行了12年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城乡统筹养老保险等“十大民生工程”。其民生投入之大、标准之高、覆盖面之广引起广泛关注,被媒体称为“神木现象”。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民生投入和保障,大大减轻了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也促进了其消费观念的转变。神木的免费医疗还使干群关系得以改善,群众更加拥护政府和各级干部,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试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对“神木现象”进行分析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陕西省神木县针对本县的各种社会问题而采取相关措施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过采取措施使干群关系得以改善,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体现了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

②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陕西省神木县推行“十大民生工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体现。

③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陕西省神木县在解决本县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使干群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政治常识]

1.2009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表示,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社会事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根本目的是实现强国与富民的统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

结合所学政治常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改善民生。

①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为民的本质共同要求它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富国与强民的统一。

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要求国家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我国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温家宝总理说,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

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①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又是一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任务。

②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国家机构积极履行国家职能的表现,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

③促进大学生就业,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3.医改事关亿万人民健康、千家万户幸福。新医改在政府、社会、个人的三方利益调整中,突出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属性。

从政治常识角度回答,为什么新医改要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属性?

①新医改强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属性,是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利益和意愿的体现,凸显了我国政府人民群众利益捍卫者的性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鼓励引导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搭建制度框架,表明政府在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新医改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属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让人民共享社会进步成果,而且对促进社会和谐也具有积极意义。

4.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全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原因。

①党和政府全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②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决定的,体现了政府全面履行国家职能,切实加强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应对甲型H1N1流感,为什么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为什么要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面对当前影响人类公共安全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各国需要加强对话,共同协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

②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面对影响人类公共安全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各主权国家有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大多数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发展国家之间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关系的纽带,有利于各国加强团结,共同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一起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专题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热点点击

涉及的热点问题: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成功问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业板市场,后金融危机时代,温家宝总理在2009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上的讲话,温家宝总理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商务部推出“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广告。

●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

1.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是价值规律的要求。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培育自主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④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需要,有利于提高科技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法律法规。

④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优化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⑤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资源。

3.2009年10月30日,我国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集中挂牌上市。创业板市场是指主板之外、专为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充,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简述发展创业板市场的重要作用。

①发展创业板市场,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增长其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

②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③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举措。

4.21世纪,知识产权无疑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和企业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主要手段和工具。“让重庆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的模范城市,让创新者放心的城市。”这是2009年4月9日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提出的目标。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政府应怎样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完善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调动所有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搞好政策导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

④充分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局面。

5.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首都科技界大会,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他指出,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摆在重要战略地位。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技基础和大国地位;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的“金钥匙”;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

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的理解。(变式: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加快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①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改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局面,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把握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

③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温家宝总理2009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上指出:战胜当前这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必须更加注重利用科学技术寻求突破,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方面要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占领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提升农业、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

结合材料,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发挥科技的作用。

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②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③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7.2009年12月,由商务部牵头制作的一则30秒长的广告,开始在全球主流媒体上播出。广告主题为“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主角则是带有外国设计风格的中国产品。在这则视频广告画面中,由中国制造的运动鞋、冰箱、音乐播放器、服装以及飞机都采用了国外的技术或设计理念等等。

当前,金融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面临着有史以来烈度最强的贸易壁垒,“中国制造”也成为一些国家为其保护主义做法辩解的说辞。在这种背景下,以广告的形式,及时传递“中国制造”是世界各个贸易体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事实,可谓正当其时。广告词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中国制造”实际上已成为各国优势元素交互融汇的平台。

“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①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的一般特征,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体现了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中国制造”实际上已成为各国优势元素交互融汇的平台。

②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实现生产的社会化。

③发展对外贸易要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当前的金融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制造”也成为一些国家为其保护主义做法辩解的说辞。提出“中国制造,世界合作”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表达了中国为各国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商品的态度和意愿。

[哲学常识]

1.2009年10月29日,我国首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成功问世,为解决我国经济、科技等领域重大挑战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对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世界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表明,计算能力每提高一个量级,都需要体系结构的创新和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新突破。在“天河一号”的研制中,科研人员突破了7项关键技术,采用了全新的技术路线,从而实现了最佳的系统能效。

世界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事实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质变,要学会优化结构。

③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2.青年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②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自己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

③按规律办事,正确而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3.“每次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次技术突破,引领一次产业革命,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这将会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后危机时代,新兴产业将会成为提振经济发展的引擎,全球产业将进入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时代,并改变人们的生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金融危机是危机和机遇并存,会带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革命,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并起决定作用,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新兴产业将会成为提振经济发展的引擎,全球产业将进入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时代,并改变人们的生活。

③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将会进入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时代。

[政治常识]

1.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计划”,其中强调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国务院也下发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为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实施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示范推广工程,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等等。

指出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政治学依据。

①国家具有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要求。

②国家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履行文化职能的要求。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重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⑤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重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

2.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政府在促进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中应发挥的作用。

①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②履行文化职能,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③发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专题七:繁荣发展先进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热点点击

涉及的热点问题: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设立“全民健身日”,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色情,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湖北荆州大学生结人梯救人,开展“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

1.2009年8月8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全国“全民健身日”,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周年的纪念日。

简述我国设立“全民健身日”的经济意义。

①设立“全民健身日”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强身需求。

②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③有利于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

2.近来,有关“手机色情”的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手机无线上网业务的激增,一些手机无线应用协议网站、增值信息服务提供商,在手机上肆意传播色情图片、色情语音、色情视频等信息,牟取暴利,危害社会。

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要通过专项行动,坚决铲除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全面净化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环境,努力建立良好的网络文明风尚。

用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理由。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单一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因此,国家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有效管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保证其健康发展。

②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网络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因此,要提高网络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道德,文明办网。

[哲学常识]

1.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揭晓。

运用社会意识与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说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动力。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价值选择,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正确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狼牙山五壮士”,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这一串串闪光的名字,虽然年代不同,事迹也不一样,但其精神实质都是一致的,即: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观境界。

“双百”人物树立和坚持的人生观是什么?结合材料,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谈谈如何学习“双百”人物。

“双百”人物树立和坚持的人生观:在实践中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双百”人物: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②人生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③人的价值体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④作为中学生现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为将来对社会作贡献奠定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3.2009年10月24日,湖北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落水儿童。最终,两名男孩获救,但陈及时、何东旭、方超3名大学生却被江水吞没。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部决定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陈及时等同学的先进事迹给我们哪些人生价值观启示?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说明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

②表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4.2009年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8周年。为集中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中央文明委决定评选表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2009年9月20日,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道德的力量》在北京举行。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国家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原因。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不同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道德模范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激发人民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同心同德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流、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但凡事有利必有弊。互联网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这就是“网瘾”。尤其是少不更事的中小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再陷入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那就不只是影响学习、让家长着急上火的事,还是很大的社会问题。针对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我国政府积极动员多方力量,采取限龄、限时等多种措施,为保障中学生健康上网而不懈努力。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互联网的存在也是利弊共存。

②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对于互联网,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它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流、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也承认它存在着负面影响。

③要全面分析和解决矛盾。针对互联网存在的负面影响,政府积极动员多方力量,采取限龄、限时等多种手段措施,保障中学生健康上网。

6.近年来,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手机色情”正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已达到1.55亿,约占我国网民总数的46%,其中超过5000万人是19岁以下的青少年。“手机色情”泛滥,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手机色情”已成为社会公害,治理整顿刻不容缓。

2009年11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有害信息活动进行专项治理,切实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开展打击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专项行动的必要性。

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针对“手机色情”泛滥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的极大负面影响,国家开展打击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专项行动,顺应了民意。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色情网站的存在,影响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危害,污染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治理。

[政治常识]

1.试分析党和国家组织开展“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依据。

①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开展“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举措。

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领导方式。“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是党建设和谐文化、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加强思想领导的重要体现。开展“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

2.请你从依法治国的角度,为严厉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献计献策。

①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的法律法规,使网络非法行为无机可乘。

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采取积极措施整顿网吧、网站。

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查处利用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④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增强网络企业和网吧业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公民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文明上网。

3.2009年7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文件,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政策保障。

简述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义。

①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

②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009年9月27日,我国政府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注入了强大动力。

试分析我国政府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①发展文化产业体现国家在履行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对外交往职能。

②发展文化产业体现了国家机构的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专题八: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热点点击

涉及的热点问题:第五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新疆乌鲁木齐的7·5事件,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国务院公布《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国务院2009年批复7个区域规划。

●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

1.在新的形势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是:实现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建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海峡两岸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为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强劲的经济动力。

运用经济常识中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建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意义。

①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大陆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建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建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充分利用两岸的市场和资源,使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2.当今世界,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产业之一,成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合作潜力巨大。同时,海峡两岸又共同面临着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压力和推进科技升级、产业升级的紧迫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推动文化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做强做大中华民族文化产业,大力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结合材料,说明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对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使文化与经济交融,形成文化生产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③可以增进海峡两岸之间的联系,增强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

④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⑤不仅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实现海峡两岸互利双赢。

3.2009年8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胡锦涛同志强调,中央历来关心新疆各族群众,一贯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新疆社会稳定。

简要说明党和政府重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学依据。

①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新疆的科学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②是由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中央财政对新疆地区的支持力度,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③只有重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落到实处,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2009年以来,在中央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新重心出现了——发展政策方向集中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国务院接连批复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

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发挥部分地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

5.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市场潜力巨大,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优势明显。

从经济学角度,简要说明中部地区怎样才能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区域合作。

②发挥政府宏观规划和协调的作用,加快区域合作机制的形成。

③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形成区域合作的企业群体。

④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中部地区要主动去外部“引”,同时要提高自身相关产业的配套服务能力,吸引外来企业和资金。

[哲学常识]

1.2009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已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对于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将起到重要而积极的推动作用。

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

全国发展大局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将为全国经济的发展乃至祖国统一大业发挥积极作用。

2.“弯道超车”已成为今日中国经济现象中的时髦词。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时,中国内陆省份湖南用这四个字为自己的发展定位,速度令人瞩目。2009年上半年,湖南GDP增长12.8%,领跑中部地区。

湖南充分利用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形成的经济“弯道”期,依托湖南的危机波及“晚半步”、危机预防“早半步”的“半步效应”和后发优势,实施“弯道超车”。

湖南的“弯道超车”策略:把保增长作为“弯道超车”时期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把扩内需作为根本途径,形成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把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力求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把促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着力点;把强基础作为增强后劲的重要举措。

湖南的“弯道超车”策略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观点:①集中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③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体现:①把保增长作为“弯道超车”时期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促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着力点,把强基础作为增强后劲的重要举措,体现了集中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②把扩内需作为根本途径,形成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体现了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③把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力求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体现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政治常识]

1.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密不可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是56个民族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是56个民族的伟大振兴。

结合材料回答:我国在民族问题上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如何实现: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②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⑤少数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2.“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了民族团结对于做好新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为什么要把民族团结视为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①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不会有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各民族也就失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

②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有效防止和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与入侵,保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③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最高利益,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源泉,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3.2009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白皮书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2008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达4203亿元人民币,比1978年增长19.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2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503元人民币,分别比1978年增长35倍和28倍。扶贫攻坚、抗震安居、防病改水、牧民定居、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使新疆各族人民广泛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少数民族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新疆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①新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为新疆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新疆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努力发展经济;同时,党和国家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大大促进了新疆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②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③坚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爱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坚决反对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稳定行为。

④始终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2010年1月,我国迎来西部大开发十周年。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谈谈你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认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改善民生。

②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国家职能。国家通过财政、税收政策的倾斜,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有利于各民族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目标。

④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专题九: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热点点击

涉及的热点问题: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国确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

1.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①资源具有稀缺性特点,节能减排有利于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②节约资源反映了统筹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

③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2.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从经济学角度对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①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政策协调,通过价格和税收政策支持发展低碳经济。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③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

④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将发展低碳经济更有效地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

[哲学常识]

1.以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但不同国家发展阶段不同,国情不同,对低碳经济涵义的理解也不一样。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推行的做法。我国不仅要节能减排,还要加快发展,必须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一条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

试运用矛盾分析法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尽管很多国家已达成共识,但各个国家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

②要集中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发展低碳经济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又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一条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

2.2009年12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应当始终坚持。

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的哲理。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应承认矛盾,全面分析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同时都会受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害,因此,应共同承担责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发达国家应在减排方面多作贡献,同时发达国家也有经济实力作出更多的贡献。

3.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争相打造“低碳城市”名片。“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专家指出,建设“低碳城市”应根据各自现有的城市特点,在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自己城市特色的建设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不能急于求成。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谈谈你对建设“低碳城市”的认识。

①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设“低碳城市”有利于保持经济高速发展,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引领城市建设的未来。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低碳城市”应根据各自现有的城市特点,提出具有自己城市特色的建设规划。

③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低碳城市”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步骤、分阶段实施。

4.某市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引导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政府还借助“中间力量”,促进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咨询公司、投资公司、科研机构及媒体等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和合作,促进企业决策者和公众转变观念,发动全民参与“低碳城市”建设,引导公众进行相应的行为建设。

结合材料,说明该市政府在建设“低碳城市”中是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①尊重经济和城市建设规律,按规律办事。政府制定和实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②重视客观条件,从实际存在的客观条件出发。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政府借助“中间力量”,促进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和合作。

③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企业决策者和公众转变观念,发动全民参与“低碳城市”建设,引导公众进行相应的行为建设。

5.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考虑的全局性战略问题。我们应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认识气候变化的规律,人类就能少受或免受其害。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就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政治常识]

1.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气候变化问题。2009年9月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承诺,力争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试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我国如何才能实现材料中提出的目标。

①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法规。

②政府要行使经济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行使文化职能,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节约意识。

③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从各环节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④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2.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消费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工作,积极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低碳经济。

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①我国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要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它的职责所在。

②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政府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③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3.中国政府于2009年11月25日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庄严承诺。

2009年11月30日,中欧领导人在南京会晤。温家宝表示中国宣布减排目标“言必信,行必果”。中欧联合声明指出,双方需立即采取合作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强该领域的务实合作。

运用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只有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才能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

②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发展。

③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各主权国家有义务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了贡献。

4.应对气候变化、拯救我们的地球,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分析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①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②国家具有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外职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创造有利于本国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由于在气候变化这一重大国际问题上各国存在着共同利益,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

专题十:坚持对外开放走和平发展道路

●热点点击

涉及的热点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频遭贸易保护主义侵扰,奥巴马访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非经贸合作,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国海军护航,中印关系,中非合作,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

1.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接近6万亿美元GDP总值、约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展现在世人面前。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谈谈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①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需要。②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④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重要性:①可以营造更加稳定、开放的投资环境,使双方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可以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和贸易机会,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互利共赢。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国际化水平。④有利于把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也将为东亚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何必要性?

①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的需要。

②是规避汇率风险的客观要求。

③是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内在要求。

④是发展我国经济、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现实需要。

3.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以来,为保护本国企业,贸易保护主义趁机抬头。对此,中国政府多次表示,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绝不会采取歧视外国企业和产品的做法。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①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在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客观上要求国与国之间贸易自由、相互开放。

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各国只有在平等、竞争、开放的基础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贸易原则的要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做到平等、互利、共赢,国际贸易才能健康发展。

④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要求。危机当头,各国以邻为壑,无益解决任何问题;应加强合作,保持贸易和投资开放,抵制保护主义。

4.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说,1979年美中贸易只有50亿美元,现在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同时他表示,贸易在许多方面影响人民的生活,比如美国电脑中许多部件,还有穿的衣服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我们向中国出口中国工业要使用的机器,这种贸易可以在太平洋两岸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我们的人民过上质量更高的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中美经贸合作为什么能让人民过上质量更高的生活。

①中美经贸合作有利于中美双方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能源、资金等的优化配置。

②可以吸收和引进各自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提高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可以共同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5.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对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危机对于双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企业对非投资项目除贸易、工程等传统领域外,已拓展到农业、旅游、能源、医疗等领域。目前,中国已同2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中非企业开展投资合作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正在不断得到改善。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①充分利用中非资源上的相对优势和经济上的互补性。我国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非洲国家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双方经济具有互补性。

②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贸易合作。我国企业在商业贸易的基础上,在资本、技术、服务等方面与非洲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贸易合作,促进双方贸易平衡。

③优化中非商品进出口结构。我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办厂,发展资源加工工业以及制造业,由此扩大我国技术设备出口,提升非洲国家产品加工层次和技术含量,优化中非商品进出口结构。

④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我国企业利用非洲资源,既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为非洲国家增加就业岗位和财政收入,提升其劳动力素质以及自身发展能力。

6.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贸易摩擦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威胁在不断加剧。截至2009年11月底,2009年共有19个国家对我国发起102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有116.8亿美元;涉案金额1亿美元以上的贸易救济调查有17起。

面对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请你从经济学角度为我国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应对贸易摩擦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企业要不断创新,发展高新技术,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②企业应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法,对于正常的贸易摩擦,要协商解决;对于贸易保护主义行径,要善于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法进行诉讼,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到国外投资办厂等。

7.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②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坚持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

③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④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哲学常识]

1.奥巴马在上海演讲时说,中美关系过去30年中也遇到了挫折和挑战,我们的关系并不是没有困难的,没有分歧的。但是我们必须一定是对手这种想法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胡锦涛主席会见奥巴马时表示,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认识。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美拥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而努力。

②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美一定是对手这种想法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两国关系大局。

③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中美之间有分歧也有合作,中美两国要妥善处理分歧,从而把中美关系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美要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克服困难,妥善处理分歧,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2.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我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使用第三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时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同时,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及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关系迅速发展,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扩散的情况下,为顺应国内外市场和企业的要求,保持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正常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国务院于2009年4月8日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2009年7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09年7月6日,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在上海成功完成首笔交易。

分析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为顺应国内外市场和企业的要求,保持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正常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国务院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针对用美元和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进行国际结算的风险,我国与东盟国家及内地与港澳地区贸易的发展,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务院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先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城市开展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

[政治常识]

1.一场金融危机,使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再度抬头。2009年以来,美国已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十几起,对中国轮胎、油井管、铜版纸等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损害了美国民众的利益,并使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受到影响。针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政府明确表态,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决不搞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元首都强调,当前形势下,两国应该有更加坚决的态度,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深化中美经贸合作为什么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从中美双方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扩大互利合作,有利于促进共同繁荣。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搞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深化中美经贸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2.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发表演讲,与中国青年对话。在演讲中,奥巴马谈到中美关系时,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话“温故知新”,并称中美一定是对手这种想法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两国的合作可以让美中两国都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安全。

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谈谈你对“中美一定是对手这种想法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这句话的理解。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摩擦或冲突的根源。中美两国存在利益冲突,这必然使两国关系经历风雨;但两国又存在共同利益,且这种共同利益在不断扩大,这就使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②国际关系随着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树立,中美两国的关系也不断进行着调整,发生着深刻而积极的变化。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在这一背景下,中美两国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必将稳步建立。

3.2009年11月15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在新加坡总统府举行,与会成员领导人重点围绕如何“促进持续增长,密切区域联系”交换意见。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当前我们更应该团结一致,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协调,携手努力,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推动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胡锦涛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减少和消除贸易壁垒,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摩擦。

结合材料说明亚太各国密切区域联系的政治经济意义。

①亚太各国密切区域联系,推动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符合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符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实现各成员国的现实和长远利益,必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对建立国际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②亚太各国密切区域联系,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摩擦,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可以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共赢,而且可以提高各国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为地区发展提供新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与繁荣。

4.2009年10月30日,中国海军第四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三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中国政府派遣海军舰艇编队远洋护航的意义。

①这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政府有效行使国家职能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振奋民族精神。

②这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派遣海军舰艇编队远洋护航,体现了中国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也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③这是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体现,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5.2009年11月15日,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不渝谋求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不懈努力。

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中国政府和人民追求和平的依据,并说明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意义。

依据: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国的对外职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③这也符合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④这是当今时代主题的要求。⑤是由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准则决定的。

8.引入时政热点激活政治课堂 篇八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事;热点;教学

引入时政进行教学,它有利于点燃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呢?我们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的放矢引入时政教学

课堂教学能从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发,有目标地进行教学。教师必须掌握好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来处理好教材,恰当引入时政开展教学,从而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为了让引入的时政事例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就要广泛地选材,电视、报纸、网络都是获取信息的途径,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例如,在教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时,社会上出现了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大讨论,这时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恰当,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样的教学能焕发起学生的思考与共鸣,有利于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选取时政热点,激活教材活力

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新鲜的时事熱点充实课本中

的事例,可以增强学生的现实感与新鲜感。所以,教师如果能够在授课时,找准时事内容与教材知识点的切合点,通过巧妙地运用时事材料替代教材中的陈旧事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课本中用的理论有些滞后了,教材内容:“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进一步确立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

俱进。

三、教学中穿插时事新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考对学生的考查不仅是对思想政治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查,还有对时事热点的考查,目的是让学生能用政治理论来分析时事热点问题。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地把时事材料引入教学中。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来分析社会热点现象。例如,在教学“聚焦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时,以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为例,中国导演张艺谋的《归来》入围非竞赛展映单元,另一位内地导演王超的新片《幻想曲》入围一种关注单元,但最终无缘奖杯。中国越来越多的电影不断走出国门,搬上了国际大荧幕,但很少在国际上问鼎奖杯,如何才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这不得不让我们警醒与反思。教学实践证明,引入时事热点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德育性。

四、巧妙使用时事资源,让政治教学具有时效性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也需培养学生宽广的视野。所以,教师要巧妙地使用时事政治资源,增强政治教学的时效性。引入时事政治,可使教材内容更加完善,将教材中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把时事政治运用到课堂中,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思考,使课堂得到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教学“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时,引入大量实例加以说明,特别强调要维护我国主权。使用时事政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教师在运用时事热点问题时,准确找出时事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点的切入点,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与分析能力。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利用时事热点问题开展教学,它有利于点燃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徐桂春.如何增强高中时事政治的教学实效[J].新课程,2012(9).

上一篇:LG笔试真题及答案下一篇:家具厂成品库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