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传承

2024-11-03

良好家风传承(精选16篇)

1.良好家风传承 篇一

传承良好家风 争做“最美家庭”

——致全区广大妇女的倡议书

全区妇女姐妹们:

家,是人们避风的温暖港湾;家,是温情和正能量的传递起点;家,是社会和谐的坚定基石。妇女是推动家庭团结和睦、社会文明进步的主力军,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当前恰逢全国妇联在全社会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此,曾都区妇联向全区广大妇女及家庭发出如下倡议:

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做“最美家庭”的参与者。用您的实际行动自觉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主动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争做“慈母”、“孝女(媳)”、“贤妻”、“善邻”,弘扬家庭美德,做“最美家庭”的参与者。要立足“身教重于言传”,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观念从小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诚挚的期待您,做“最美家庭”的示范者。全国统一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不设标准和条件,要求立足基层、广泛发动,旨在通过交流文明家风、展示和谐风貌、评议家训家规,激发广大妇女和家庭践行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内在自觉,做和谐文明家庭的创建者。广大妇女要带头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当树立良好家风的典范,用自身行动和人格魅力带动他人、影响社会。要发扬好家规、好家风传递示范的力量,做文明和谐家庭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整个家庭、让家庭发动整个社区、以社区推动整个社会,让全社会都能因我更文明,因我更美丽。

我们诚挚的希望您,做“最美家庭”的宣传者。面向亲朋好友、面向邻里同事、面向基层百姓、面向社会公众,通过展示文明家庭风采、讲述文明家庭故事、传播文明家庭理念,弘扬家庭美德、传播良好家风,努力影响身边每一个人,引领妇女群众和家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让家庭文明为社会正风正气,以家庭和美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您的积极参与,是我们寻找“最美家庭”的动力源泉。请晒出您的家庭幸福、讲出您的家庭故事、展出您的家庭文明、秀出您的家庭梦想,让您的家庭展现魅力、绽放光彩。

您的积极参与,是我们寻找“最美家庭”的动力源泉。让我们并肩携手争做“最美家庭”,共创幸福生活,共建美丽新曾都!

曾都区妇女联合会

2.良好家风传承 篇二

平常里不关注书籍的阅读, 只是光顾于手机微信等碎片化的阅读, 与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甚远。只重视给孩子购买辅导资料, 而忽视自己的阅读表率作用, 这大概是现实中的家庭阅读现状。 因而, 让崇尚阅读成为家风显得越发重要与迫切, 因为读书养品、书香雅家。

有句格言这样讲, 生活从阅读开始, 其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说, 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 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 家庭阅读对于培养每个人尊重阅读、 崇尚阅读的生活品质,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而, 家长应以实际的阅读行为而成为孩子的表率。

现实之中, 很多家长将子女教育、理财作为投资的追求, 然而对书香家庭的营造视而不见, 甚至被抛弃,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得不偿失且极其有害的做法。家庭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 更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漠视阅读的家长不但自身发展受限, 更会助涨功利主义。

阅读是对知识、 文化的尊重。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厚的今天, 如果家庭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那么精神的贫困可能成为家庭走向高尚文明的绊脚石, 也影响着社会进步的进程。 把阅读作为家庭的必需, 增加购置书籍的家庭文化投入, 无数个书香家庭就会汇聚成书香社会。阅读的根基更加牢固, 则可以使国家民族更加自信。

高尔基说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打造书香家庭, 让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成为家风, 这无疑会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共同学习与提高。 家长们的阅读习惯和品质影响着孩子对知识接受的态度。 在以色列, 每个孩子出生之后, 父母总要将蜂蜜涂在书籍上, 让孩子吮吸着书籍, 感知书籍是甜的, 因此孩子也将阅读作为一生的爱好。 家长应当重视家庭阅读, 当好主角, 做好表率, 让家居充满书香气, 选购好的书籍, 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3.呼唤良好家风 篇三

家庭教育在内是对子女品质的培养,呈现在外的是家人处事待物的姿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家庭观念,家风更是这个家族立足于世的颜面,家风或是忠良爱国,或是孝义清廉,或是节俭诚信,等等传承家风,自然少不了言传身教,更有前人把“教”落实到了文字上,变成了家规。

文字记载的家规资料,可谓历史悠久,我们却发现纵然时代变迁,历史更迭,但是对于子女的要求,对于家风的传承,先人对家规的教育,往往都是相同或类似的几个词语,譬如:孝义、俭约、清廉、诚信、自尊自重、精忠爱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先辈也许发现,正是这些词语蕴含的品质符合了历史的需求,一代代人曾经就是因为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才得以让家族繁荣,才得以促进历史的进步,才得以调和时代的发展,才得以让文明延续。

家教、家规的品质,对于家族的延续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正如《曾国藩家书》中所言:“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 ,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续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绵延十代八代。”

傅雷家书享誉海内外,他教育自己的孩子爱国,“首先,自己得全心全意地爱国”。他的儿子傅聪,铭记父亲的谆谆教导,毋忘祖国,永远维护国家尊严,以“贫贱不移”的自爱情怀,报答父母,报效祖国。

晋商在中国商业历史上久负盛名,诚信是晋商的立足之道。乔家是晋商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历经战火的岁月中,时局动荡,乔家人不违祖训,恪守商道,宁可赔钱,也不能失信。用信誉稳固了商家的根基,延续了商号命脉。

周总理在“任人唯贤”和“举贤不避亲”之间,无疑倾向前者。他对自己的亲人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以身作则不搞裙带关系,为建国初期的党风建设,掀起一阵清廉之风。

郑氏望族,以孝义治家,谦让恭敬,宋、元、明时期,“一门尚义,九世同居”,郑氏家族同居共食360多年,族人和睦共处,以孝义行天下,被称为“江南第一家”。

尊重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人性的礼敬,唐朝郭子仪深明尊重之道,他位居三朝元老,功高而主不疑,芳泽延绵数代,是因为他能做到对人内在的尊重。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就像遵守自己的一个承诺,答应别人的一个请求,在别人需要时给予一个帮助,但更重要的是能自重。

观今宜鉴古,好的家规的确可以让家庭成员保持生长,保持良好的品质,有利于家族的传承。对于中国家庭而言,能够让后代子孙繁荣昌盛、光宗耀祖地延续下去,是每个做长辈殷切希望的。可以说家规有无、家规品质与贫富无关,与社会地位无关,与男女无关,但与当下社会风气有关,更与家庭和子孙的未来有关。

那么在今天,我们的家庭又该如何规范家庭品质呢?

古代的中国家庭结构就像“十”字,竖线代表祖父辈、父辈、儿孙辈,横线代表伯父、叔父、姑姑、兄弟姐妹,四世同堂算是最明了的家庭模式。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自然要长幼有序,举止有礼,不乱纲常。一般来说,家中年龄辈分最大的长者,是最有威严的,话语都很有分量。但是这种话语权不是仅仅靠年龄和辈分来支撑的,更多是靠德,所谓位尊德厚,不然很难教导子孙。老一辈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家规方面更是身体力行。教“孝义”,自己肯定是个孝子;讲“诚信”,自己肯定诚信不私;说“爱国”,自己一定精忠大义;言“尊重”,定做表率自重尊人;道“清廉”,更无亏心之事。

现如今,家庭大多是小单元的三口之家,独生子女渐多,家庭结构衍变成了“Y”字形,家庭成员变少,家族规模变小。家里面很少有老人当家作主,反而一家人都围着孩子,独生子女成了家庭延续的唯一希望,自然独享了老人的所有关爱。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每天都忙着工作、应酬,老人带孩子成了一种社会默许的理所当然。古代说教子要有义方,现在“教子”大多是长辈们满满的溺爱。

历史上,扬州是安徽徽商的天下。安徽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也很有一套,尤其是培养孩子自立方面。在安徽有这样的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那时的孩子就是这样。父母对孩子用心培养,十二三岁就送出去当学徒,跟着学商,到外面发展,没有父母兄弟朋友帮忙,都是自己站起来的。对父母来讲,一个孩子要自立,只希望他有口饭吃,不要做坏事,出来做什么事业是他的本事与命运。结果安徽在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了不起的商人和世家。

我们很好奇的是,那些父母在孩子十二三岁之前都是怎么培养的,怎么用心的?

《朱子治家格言》开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生活,怎么穿衣,怎么端碗,怎么吃饭,怎么洗脸,怎么洒扫,怎么卫生,怎么做人有规矩,怎么说话有礼貌……这些是孩子家庭教育最基础的,也是自立的前提。原来对孩子自立的培养应是从“洒扫应对”上开始。

现在的父母大多不会那么“狠心”了,都是先帮着孩子成家,然后再找个稳定工作,最好有五险一金的……

三十而立,成家立业。立,不单是事业的成就,更重要的是立足于世。立足于世靠的不是财富地位,而是个人的品行。

对于个人品行的教与养,在中国历代的家庭教育中母教是最重要的。

《三字经》中所说:“养不教,父之过”即是针对父母,尤其是母亲,因为再伟大的英雄都是由母亲(女人)养育的。父母在家庭中的分工和作用不同,父亲是承载,要外出劳作养家;母亲是孕育,抚养儿女。子女大多会遗传父亲的体质,但会沿袭母亲的性情,毕竟和母亲生活相处的时间会更长一些。胎教近些年很流行,因为科学证明从怀孕开始,不管是女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言语举止、意念情绪,孩子们都已经自觉在娘胎开始学了。

新时代的女性普遍接受过学校教育,具备了在社会生存和立足的能力,女人和男人都一样赚钱养家,古代的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在今天更是已经演化,现在的女性都是半边天,甚至在家里占大半边天了。但现在女人都要出来工作,自然在家的时间相对减少,真正相夫教子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无论怎样,在家庭中女人都直接关系到孩子生命的成长,因此女人就应该多多受到男人的尊重和家庭的关爱,但女人更应该自重,自爱!

家庭风气直接影响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又是一个个家庭风气的放大,我们的家庭是什么样的风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教养的方式都直接决定了子女的品行,这也是日后他们立足于世的根基,也是为社会风气带来改变的力量。

时至今日,我们需要更友善、真诚、尊重、廉洁、爱国的社会风气,我们更需要一些能感知到彼此友善、真诚、尊重的爱。我们需要新的家风,新的家规,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文明,这是我们的时代责任和使命!

4.传承良好家风促学风 篇四

大家好!我是梁家镇中心小学的齐蕾,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传承良好家风促学风。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勤俭持家到尊老爱幼,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 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与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 之风!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有德者皆由俭 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勤 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做官 不许发财” 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而“不 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做自立、诚实、孝敬和正直的人”是我国第一代中央领 导重要成员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一国两制创立者邓 小平的家风:“勤俭节约,讲情义”是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家风。勤奋,俭朴,务实,清廉,自立,诚实,孝敬,正直,守 法,低调„„读这些大人物的家风,无不令人动容、令人心生感慨。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风”里,或许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家风”的精髓:“重德修身”,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假如你的父母是环卫工人,他们踏踏实实,不投机取巧钻空子,不贪小便宜,勤恳便是你的家风; 假如你的父母是菜市场售货员,他们不缺斤少两,挣良心钱,诚实便是你的家风:假如你的父母是医生,他们不管病人的病 情是轻还是重,他们都认真的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踏踏实实完成每一个任务,严谨待事便是你的家风„„请记得这些都 是你独一无二最良好的家风,请时刻谨记携带于身,并把它们带到学校来,因为这些都是滋润你们成长的润土,你的身上便处处烙有家风的印记。

请悉心回顾,如果你的父母尊敬、关心 老人,在学校里你也一定能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如果你的父母热情待客、和睦邻里、乐于助人,在学校里你也一定能在同学间努力创造友谊竞争的氛围:你也一定拥有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并努力增强凝聚力与团队精神:如果你的 父母待人真诚、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你能也一定能端正学习态度,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能自觉学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作业,明确考试目的并诚信备考:如果你的父母遵规守法、干净整洁,你也一定能讲文明、守秩序、有规范,并努力保持校园、教室干净整洁。而作为教职人员的我,生活在学校这片热土上,我也一定能奉公守法,严格自律,严谨工作,勤奋正直,坚守师德。同学们,我想,无论你我,面对学习我们只能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士,所以,亲们,拥有上述品质的你才最具人格魅力、最优雅,也只有这样的你才最有风度、最潇洒!展望未来,树立良好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让“正能量”得以传递。播下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 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了一种命运。

家风就像春天柔和的双手温暖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心中的花朵绚丽地绽放。铭记并传承良好的家风促学风,让这种传统文明、道德力量发扬光大,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定会成就一个个优秀的你我。

5.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 篇五

传承良好家风

钟萍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和气为贵等等,这些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弃官寻母”、“乌鸦反哺”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6.继承良好家风 传承中华美德 篇六

继承良好家风 传承中华美德

2018.5.10 为继承良好家风,传承中华美德,我校组织开展家训家风卡制作活动。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帮助下,设计制作了精美的家训家风卡,将自己家庭的家训家风内容用文字和图画诠释在一张张小小的卡纸上。制作完成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起自己精心制作的家风家训卡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分享。

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明白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孩子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良好家风的氛围,给孩子灌输文明家风,有利于爱家爱国风气的形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7.良好的家风成就人生理想 篇七

【关键词】宽恕 担当 忠于职守

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有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十来年,无功无过,却收获了本地社会上最诚挚的口碑和认可,教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被人戏称为“古诗文里走出的现代人。”而这一切,源于我百姓人家里良好朴实的家风。

我的家风第一条:善良是懂得宽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像大多数家庭一样,由公婆当家。当时,身为一家之主的爷爷没进过一天学堂,冥顽的思想没接受过任何洗礼,严格的恪守着封建遗老流传的制度。

我---老吴家第二个孙女一出生,家中再无宁日,原本酗酒的爷爷愈加毫无节制,不仅时常对父亲冷嘲热讽,更是无数次逼迫父母离婚。也许人的大脑有自我保护的功能,它会刻意删除一些痛苦的记忆,所以,我直到八岁才有一些零星的记忆,而这些零星的记忆中最清晰的一幕仍是那场噩梦般的争执---爷爷手中的尖刀直指母亲的胸口。爷爷一直痛恨母亲当年没把我丢弃。再后来,我患了严重的自闭症,父母为了改善我的环境,把我送到寄宿学校,直到结束学业,参加工作,我才能像普通人探家一样,轻松地迈进家门。

工作后的第二年,爷爷病危。我去看他,他说:“当年最不喜你娘儿俩,可如今多亏了你们娘儿俩。”我看了一眼因为伺候爷爷而憔悴不堪的母亲---她正刷洗大小便失禁的爷爷换下的衣裤被褥。我蹲下来搂着母亲的肩膀问她:“你这样没日没夜的伺候爷爷,不委屈吗?”母亲说:“他们那代人都重男轻女,他连自己的女儿都不爱,更何况我的女儿,我左右不了他的想法,但我不能不尽我的本分——照顾他和抚养你们。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想得太多,会累倒的。”母亲大字都不识几个,心却被善良塞得满满的,她完全不计较当年爷爷指在她心口的那把刀。而我自诩“世外之身”,却从未向母亲一样参透善良的本质。从那以后,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遇到一些利益冲突或无故的中伤,我都会选择用淡然一笑来宽恕。这为我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我的家风第二条:担当是人之本色。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儿都有“恋父情结”,反正,我一直用崇拜的眼光来看父亲。父亲身体力行的向我们诠释了何为“担当”。考上大学那年,昂贵的费用冲淡了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由于爷爷重男轻女,把自己的女儿尽数抛弃,只剩下父亲一个人。所以父亲成了五十年代罕见的独生子。那一年,爷爷因肺结核住院,奶奶也已瘫痪两年,再加上母亲高血压造成视觉神经被压迫,近乎失明。我们家正经历着巨大的磨难与考验。父亲身为家里的顶梁柱,每天睡眠不足三小时:凌晨两点去水产市场进鲜鱼,七点左右回到家给爷爷奶奶和母亲送饭,之后再出去送货,中途赶回家再为三人做顿饭,晚上七八点钟回家又开始为爷爷奶奶洗涮。有一次,严重缺乏睡眠的父亲直接把车开到桥墩上!看着瞬间苍老的父亲,我执意要退学。我向父亲罗列着我退学的好处:一来可以省下昂贵的费用,父亲不必卖命赚钱;二来可以帮父亲照顾同时病倒的爷爷奶奶和母亲。父亲第一次用那么严肃的口吻跟我说:“照顾你的爷爷奶奶是尽我为子之道,照顾你的母亲是尽我为夫之道,供养你们是尽我为父之道。你们在我的生命中缺一不可,放弃哪个都是我人生的一大败笔。我需要你的帮助,但不是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承担的东西。不舍弃,纵然不能圆满,也无遗憾。”听完父亲的话,我毅然踏上返校的列车,去承担自己的责任,从此,再不言退缩。

我的家风第三条:忠于职守便是为自己赢得尊重。父亲的一生可谓一部传奇。年轻时在药铺抓药当学徒,因为爷爷的糊涂懦弱害他丢掉了这份工作;接着他又在本村中学做了一名民办教师,一个学期下来便把接手的班级从第十八名一下提到第二名,从此,名声大震。可没过两年因为生下了我,父亲再次丢掉自己热爱的工作。父亲又一次从零开始——在村大队担任广播员,接着一步步升为村主任,并响应当时国家的号召,积极创办本县第一批民营企业——龙宫楼板厂。据母亲讲,那时的父亲堪比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父亲创办的楼板厂每年为本县创收十余万元,事例被收在县志里。可他的光环引来一些小人的嫉妒,父亲再次因超生的罪名被人拉下台。此后,父亲又建立了本地第一家养殖场,带动了一大批个体经营者。养殖场的经营一直到奶奶瘫痪。为了照顾奶奶,父亲开始做一些时间较为自由的小本生意。如今,我们姐弟三人均已成家立业,父亲仍不肯休息,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糖葫芦。他总是把哪怕坏一丁点的山楂扔掉,我问他:“会赔钱吗?”他说:“赔也得扔。吃糖葫芦的都是孩子,他们不会分辨山楂的好坏,吃了坏的会闹肚子的。”望着父亲瘦弱的身躯——他分明像我儿时一样伟岸啊!父亲的敬业精神让他一生都被人敬重。

8.良好家风传承 篇八

所谓家风,就是自己家庭的风气,会影响到后代。中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家也不例外。我的家风是以德建家,以德治国,团结向上,孝敬父母。我父母总是告诉我,所有的美德中,孝顺是第一位的。家庭风格是一个应该牢记在心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让自己走得更远。记住家庭风格,为你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的家训是尊师重道,勤俭持家,懂得持家,与邻居和睦相处。从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我以勤劳节俭的风格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我会尽力去做,同时也会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去做。我还能主动跟长辈打招呼。同学们团结做的很好。有时候和同学有点小冲突。是我的错。我必须主动向同学道歉。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完作业,才有时间娱乐。当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拖延,每天锻炼,养成好习惯。良好的家庭作风和家庭培训可以帮助我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进步,让我们迈出坚实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长大后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9.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 篇九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所有的父母在自己家里随时随地用言传身教所传递出来的一份信念。如何言传声教呢?孝敬长辈,爷爷奶奶家离我们较远,但逢年过节及爷爷奶奶生日爸爸妈妈总会专程带礼物回家陪他们,最近爷爷身体不适住院,爸爸很忙,是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们全家老小,每天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还要陪侍爷爷输液、送饭。爷爷奶奶很过意不去,说太辛苦妈妈啦,爸爸工作很忙,但进门就会做家务,很体贴妈妈,但妈妈从不说累,总是笑眯眯的,她是我们家的福星,也是我和弟弟最好的榜样。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还要求我做到起居有节,守时守信,做一个对自己有担当的人;公众场合吃饭要用公筷,在家吃饭要小声交谈,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一粒粮食;零用钱自己保管,平常做家务有奖,但是妈妈要求零用钱不能乱花,要做到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不论在哪儿,遇到长辈先问好,遇事请求时,要谦恭有礼。

家训是什么?家训是老祖宗给我们留的规矩,我们能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黎明即起,庭堂内外打扫整洁;到了黄昏查看门户。一粥一饭,当想着来之不易;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这些道理粗浅易行,但在当下来看确是渐行渐远,我要紧记这些家训,严于律行,世代传承。

10.传承好家风我们在行动 篇十

活动目的

让队员通过了解家风家训的名言或故事,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对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不同的形式了解家风,接受正能量的熏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活动准备

队员课前搜集相关家风家训的资料,排练相关节目;家长制作家训卡。

活动过程

中队长讲话:从小,爸爸妈妈就给我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们懂得要孝敬父母、友爱他人、谦虚礼让。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能继承和弘扬优良家风,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一、了解家风

1.队员交流搜集到的家风家训的箴言和故事。

2.主持人出示一句家训,队员读:“子弟读书之成否,不必观其气质,亦不必观其才华,先要观其敬与不敬,则一生事业概可见也。”主持人解释这一条家训,并介绍出处以及对其家族后人的影响。

3.介绍围绕“家风家训”积极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引出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跟随三个小队去深入了解家风家训。

二、家风之勤俭节约篇 (勤俭小队汇报)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孩子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一直以来,很多人在勤俭节约方面都树立了好榜样。(播放视频《勤劳节俭的曾国藩》)

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勤俭节约的家风还要传承。看了下面的表演,队员们会有更深的感受。(表演相声《节约用水》)

3.勤俭小队宣读《节俭倡议书》。

三、家风之诚实守信篇(诚信小队汇报)

1.诚信小队的队员每人为大家准备了一句有关诚信的家风家训,逐一出示。

2.这些名言警句无一不在告诉大家诚信品质的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场采访两位家长,请他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3.小队表演情景剧《曾子杀猪》。队员向父母呼吁:家长要率先垂范,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家风之奉行孝道篇(孝心小队汇报)

1.播放一段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看看这个孩子是如何孝敬父母的。

2.邀请一位队员和他的妈妈讲讲他们家的家风故事,他们家的家风排在首位的就是“孝敬长辈”。

3.队员们分别介绍自己家里的孝心小故事。

4.播放队员在父母的影响下积极行动的画面,一起争当“孝道好少年”。

五、赠送家训卡,提殷切期望

1.家长将家训卡送到孩子的手中,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

2.唱诵《弟子规》,立志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3.辅导员讲话,鼓励队员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下,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1.传承良好家风的演讲稿 篇十一

家风是世代传承并且不断赓续下去的,家风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产物,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迹。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和小朋友们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玩耍,只见山坳里的一棵树上飘动着一种黑色的东西,如鬼魅一样忽隐忽现,大家争论着是不是出现了山鬼。正好爷爷路过,他大声说:“世上哪有什么鬼!”于是,爷爷领着我们走进山坳,他用拐棍一下子把那块悬在树枝上的黑布扯了下来。一场悬案就这样烟消云散了。这件小事对我的影响竟如此深刻,每当有神秘想法出现的时候,我仿佛就真切地听到了爷爷那洪亮的声音:“世上哪有什么鬼!”这只是儿时生活的一个小插曲,我出生在一个大家族里,家族里和睦相处、淳朴互谅的村风民俗影响了我敦厚性格的养成。还有我父亲对我的教育和启发,更是没齿难忘。小时候,父亲第一次带我去火车站看绿皮火车,告诉我火车的原理和经由路线,让我明白世界还很大的道理。父亲还告诉我,骑自行车之前一定要检查车闸是不是好用,以免走坡路时发生危险;出门在外看见路边的水果不要捡食,以免上当受骗;路遇有困难的行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每个人都会有困难的时候,等等,这样的一桩桩小事,至今还记忆犹新,在我人生的成长阶段埋下了向上、诚实、严谨、乐于助人的道德基因。

同样的,我也把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好习惯、好品德、好家风传承给我的儿子,而且在我的传承中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参加市直机关组织的家庭廉政知识竞赛,他记住了优秀领导干部汪洋湖说过的“父母是人生向导,不是生活拐棍” 这句话,并常常以此自励。上初中的时候,我告诉他“人生从梦想开始,一切都要在奋斗中争取”的道理,而且告诉他这正是他名字“梦争”的寓意。高中阶段,他确定了人生的十一个目标,考上大学后,我给他提了九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附有一封长信,用亲身经历鼓励他好学向上,驰而不息。大学即将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被推荐“直博”,导师分配给他一间小小的工作室,他戏称之为“斗室”,我则称他是“半室青年”,并以八字家语相赠:“心系天下不分文理,贡献社会期待争哥。斗室青年埋首攻关,辉煌大厦心中定格。怀壮志方可成大事,点滴起步涓流成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大风浪沐浴芳泽。八字家语不成诗行,殷殷祝福化风成德”。 我知道,在他的心里,收获的一定是满满的正能量。

12.弘扬中华美德_传承良好家风征 篇十二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和气为贵„„这些最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这是人间真情的永恒旋律,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小时候总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然后是看着白发增多却是无能为力,总是说长大后要让父母以后更好的过日子。可是到大了,却又很多人忘记了小时候的承诺。都说孩子是父母心头一把刀。儿时的调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时才能让父母省心呢?都说人只有到了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当年的恩情。而那时的父母已过花甲之年,身体大不如前,还能陪伴我们多少年呢?因此孝顺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这种现象,使子女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笑说:“妈,不累。”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3、4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一声不响地端来一盆水。年幼的儿子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

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顺的家风需要每一位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样,良好的家风才能代代相传。

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就像陈虹演唱的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如果不能天天和父母见面,每天给父母打一个电话,问候一声父母,足矣让他们安睡一晚。周末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有时间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说说话。外出旅游时尽量带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

13.良好家风传承 篇十三

重建曹氏公祠记

自古国以民为本,家以族为根。国家民族本为一体,百姓千宗根同一脉。故兴亡责及于匹夫,盛衰攸关乎百姓。《礼记》曰:“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是以五伦定而纲常立,宗祠修而九族睦。饮水思源,遗圣贤之德风:慎终追远,享子孙之祭祀。人之有祖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根。渊源深厚则流必久远,根本稳固必枝叶繁茂:值今政善民康之盛世,为上报祖宗庇佑之恩,下收门楣光大之福!

先祖曹讳斌公第四十二世后辈子孙,齐发心愿,倡议修复曹氏公祠于——胥河之阳,东坝之西。(东坝自春秋时伍子胥开凿运河至明代刘伯温修筑东坝,两岸渐成集市,直至近代仍依胥河之货运为主业。人口主要有曹、杨、吴、汤、潘、丁、王及濮阳等姓氏为主,且有被称之为“濑渚八景”的“东坝晴岚”及诸多名胜景观,今被评为全国百家名镇。)为便于后者寻根溯源,因作《曹氏宗祠赞》于左。赞曰:大哉宗祠,曹祖之堂:历史悠悠,鲜存浮想:原址座落,胥河之阳:东坝西北,杨家中央:前后两进,负阴抱阳:祭堂肃穆,大厅雄壮:五大开间,明亮宽敞:东西厢房,迂回画廊:中间通道,富丽堂皇:龙飞藻井,凤舞雕梁:两侧天井,桂竹掩映:枝繁叶茂,含雅吐芳:更有趣闻,世代颂扬:明代黄姓,衣锦还乡:兴建府第,取悦高堂:竣工之日,老母已盲:搀扶揣摸,抚柱惊惶!宅柱甚大,堪比祠堂!其子默然,遂许亲娘:忌羊食黄,转赠曹邦:唯嫌出入,借道于杨:为解窘境,置地濮阳:园称曹家,既济登堂:春秋祭典,熙熙攘攘:时过境迁,遗迹岸傍:亦幻亦真,心意彷徨:今逢盛世,民富国强:百废俱兴,物阜人康:岁在壬辰,日吉辰良:曹氏子孙,重建祠堂:八方响应,慨当以慷:祖宗欣喜,家族荣光:凡属有缘,俱各吉祥:种德收福,寿纪绵长:寄望后辈,文修武昌: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14.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的作文 篇十四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一种好的家风,会对后人影响深远,意义巨大。如清代的“朱子家训” “曾国藩家书”中的治家名言,到现在还备受世人推崇。而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几句简单朴实的训诫,便能透露出这个家庭的治家传统,以前过年贴春联时,很多家庭都贴“忠厚传家远,耕读继世长”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家风。做人必须要忠厚诚实,以信为本,人无信不立。而耕读是要我们自食其力,勤勤恳恳,刻苦学习,不要不劳而获。另一幅对联“绵世泽莫如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则是告诫我们做人必须要善良,学有所成,报效社会才是这个家族的期望。而我的家族祖辈遗留下来的传统是“忠厚传家,勤俭立业,积德行善,和睦友邻”。对于子辈的人生准则的训诫便是:“尊老敬老,百善孝为先。老实本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贪意外之财,不生害人之心。读书学习,必须刻苦。修身养性,胜不骄,败不馁”

家风是传统,家风是正气,家风是美德。愿这朴实的家风在世世代代中一直延续下去,激励我们,确立我们的人生价值观,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5.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 篇十五

大家好!

家风是一座航向标,在我人生的海洋里,时刻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家风更像一面镜子,时刻发现我心灵上的弊端。

好的家风就好比优良的种子,良种出好苗,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人走得更远。我的家风就是事无大小,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我的奶奶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丝不苟地去完成,比如奶奶拖地,虽然动作缓慢,但地拖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如果发现有不干净的地方,奶奶就会重复着拖来拖去,不拖干净决不罢休。在奶奶的影响下,我的爸爸也凡事都一丝不苟。

记得有一天晚上,妈妈做好晚饭,我和妈妈在饭桌旁等爸爸下班回来吃饭,等了好长时间爸爸还没回来,妈妈给爸爸打电话,爸爸说等手头工作做完就回家吃饭,可是我和妈妈左等右等,等了好长时间,饭菜都凉了,爸爸还没回来,妈妈就让我一个人先吃饭,妈妈继续等爸爸,直到我做完作业上床睡觉时,爸爸还没有回来。

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爸爸是因为要连续做完单位交给的一件工作,才不能回家的。这就是我的爸爸,做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也就从那时起,爸爸的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深刻得埋在了我的心中。

在爸爸的影响下,我也变得做事一丝不苟。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整理笔记的作业,别人很快就整理完了,而我除了按照老师的提纲之外,又翻阅好多资料,延伸整理,费了我好多时间完成了这项作业。最终被老师当众表扬。这就是我一丝不苟的战果。

16.良好家风传承 篇十六

摘 要: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古人云:“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家风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习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不值一次的强调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就在今年一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他又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那么,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做好“良好家风”的培育与塑造,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家风”的内涵、“家风”提出的背景、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的重要性和途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党员领导干部培育和塑造优良的“家风”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员干部;家风;培育塑造;途径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二、“家风”提出的背景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优良家风。自从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栏目以来,“家风”这一话题,已经成为目前大家普遍关注和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

其实,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的培育、塑造、传承,存有周公的《诫伯禽书》、 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李毓秀的《弟子规》,以及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和美术评论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等优秀的家风、家规典籍,更有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口碑相传的“家风故事”。然而,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都与家风的重视不够有很直接的关系。重提家风的培育与塑造,既抓住了公众的社会关注焦点,也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

三、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的重要性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家风起自家庭,立足于家庭,其作用可以对社会的进步、人性的升华、民族的凝聚、文明的拓展,都产生巨大而深刻影响的。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由此可见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党员干部因地位特殊,其家风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治家不严,极有可能走向以权谋私的邪路,最终误党、伤国、损民、害己、害家。很多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脱离了群众,正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家风。结果既毁了自己,害了家人,也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更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风。

(二)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升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提升自身工作作风的重要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是构成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其实就是其工作作风的缩影,一个家风不正的领导干部,在作风上不可能是严谨的。

(三)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升个人修为的重要抓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的递进关系。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良好家风有助于党员领导干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会直接影响到其履行岗位职责。因此,培育与塑造良好的家风,是提升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修为的重要抓手。

(四)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反腐倡廉的重要方式

一个社会的良好民风是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基础的,一个执政党的良好党风政风也与广大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风与党风政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领导干部个人的行为是家风的重要源头,其言行举止会对子女亲属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家风看似无形,但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心的约束是有形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为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贪污腐化,与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很大关系。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正家风是党风建设的延展和深化。因此,党员干部注重家风的培育与塑造,是践行反腐防腐、倡廉促廉的重要途径。

(五)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有传承中华民族和我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家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也有听党话、跟党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义务。因此,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和担当,是听党话、跟党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表现;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抓手和具体行动,是教育培养子孙后代、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举措,更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四、培育与塑造党员领导干部“良好家风”的途径

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展开。

(一)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自觉深化认识

不管做什么工作,先要有所认识。认识到位和准确,行动和实践才能正确。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首先要深入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吃透内涵,充分认识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适时性。从而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自觉当好良好家风塑造的排头兵。

(二)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制定良好家规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培育与塑造良好的家风,首先要立好家规。正如《钱氏家训》所言:“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训、家规在培养良好的家风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家族人才辈出,都是其家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毛泽东同志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告诫子女:“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要做一个普通人。”周恩来同志要求家人和亲戚严格遵守“十条家规”,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范例。

(三)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抓好家风教育

党员领导干部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家风教育的重任。在教育形式上可不拘一格,言教、身教,抑或言传身教;假期、节日,抑或家庭聚会;古代、当代,抑或古今结合,均可抓住时机,找好素材,进行教育,从中汲取经验或教训,为良好家风的培育与塑造打下坚实基础。

(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严格执行家规

光有好的家规和经常性的家风教育,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抓好执行落实。家规不能总是说在嘴上,或者挂在墙上,抑或写在纸上,当作“稻草人”摆设。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主动践行家规,积极传承家规。要让好的家规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扬。

(五)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做到以身作则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风好不好,良好的家风能否培育和塑造起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党员领导干部往往既是人民的公仆,又是家庭的核心人物。在家风建设中,既是倡导者、组织者,更是实践者、示范者,负有第一责任,起着关键作用。其一言一行都是家规的模板、家风的旗帜,只有以身作则,恪守家规、传承家风,才能为家人作出榜样,才会有威严、有说服力。要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下和台上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六)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保持持之以恒

培育与塑造良好的家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使家庭成员明白家风建设必须共识共为、协同发力、同频共振、共建共享。要和家人共同做好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的持久准备,始终做到不忘初心、不改初衷,让良好家风成为全家人受益的财富。

(七)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强化监督激励

培育与塑造良好的家风,也需要相应的监督和激励。首先要把家人相互监督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之中,使相互监督成为习惯和常态,从而不断纠正错误、校正言行、提升境界。其次要主动征求邻居和其他群众对自己家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逐步塑造与培育起良好的家风。最后要注重激励。对于严格按家规办事的,要及时表扬鼓励,对于违反家风家规的,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家风建设讲评,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指明方向。通过日常的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做到时常弹尘,时常洗心,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家风。

(八)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坚持与时俱进

上一篇:《水孩子》读后感小学作文200字下一篇:学生党员争先创优个人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