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2024-10-23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精选9篇)

1.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篇一

从传播学角度对植入式广告的分析

艺术与服装学院

广告094班

0910520421王萍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的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植入式广告这个词汇也越来与被大家所熟知,那么到底什么是植入式广告呢?它是指把产品及其附于具有代表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者舞台产品中的一种广告形式,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形象,以达到营销的目的。同时植入式广告也称其为隐性广告或软广告,我们进场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植入式广告只是它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新闻报道、活动赞助、公益事业、电影广告等不同形式。植入式广告以广告为目的,却以非广告的形式出现,突破了单点思维,具备常规广告所不具有的一系列优势。因在现代社会里,每天面对眼花缭乱的广告轰炸,消费者们也对广告有了天生的抵触心理。那么植入式广告正好可以缓解这一心理,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下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的产生

植入式广告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首先,在国内没接环境的复杂变化下,广告的投资成本加大,使得广告的效益呈现先下降趋势。再者,观众在每天广告的轰炸下,也越来越来越表现出逆反和抵触的心理,对广告充满了不相信,对各种营销信息的麻木和冷漠,其次,植入式广告业务有所值,根据CTR市场研究媒介咨询部对《丑女无敌》的监测,前5集中300次的插播广告共投入882万元,平均每次的插播需要2.94万元。而CTR媒介资讯PVI模型计算得出植入式广告共有204次,折合广告投入为61万,平均每次2990元。也就是说,同样的广告花费,植入式广告的曝光次数是插播广告的十倍。根据这些的对比,就为植入式广告带来了机遇。自然而然,植入式广告也成为了现在广告商的首选。

植入式广告的优势

1.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人际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的价值标准的信息没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人可以是消费者自己把信息提供给他人。所以正确把握把关人的心理对广告效果很有影响力。就拿前一段时间的《非诚勿扰2》来说,广告商在对电影市场的调查之后,了解到影迷的特征是文化水平高,有知识、年轻人。从而把握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非诚2》里面的植入式广告据说有二十多处,比较明显的有奔驰、亚龙湾等等,例如侍者推着轮椅走到舒淇和葛优的门前按门铃是,是这对舒淇说:“您好,秦先生在淘宝网上买的轮椅到了。”很明显的为淘宝网做了广告。再者,孙红雷和葛优交谈的时候安以轩后面的桌子淘宝网上的淘宝公仔。还有舒淇用的朵

维女性手机。这些趋于年轻化的商品真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且时间长,让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些品牌。提高了广告的有效价值。

2.减小消费者的排斥心理

消费者的排斥也叫做消费者的自我防卫。据调查,消费者在接触信息是有一种潜意识的自我防卫,会不自觉地注意哪些与自己原有关联、态度,价值观相吻合的信息,但也会排斥那些与自己观念相背离的信息。主要表现在: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也就是说所有的广告,到了消费者那里。能被记住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记住又能去购买的就更少了。

一般的广告只是硬性播放,重复的出现在观众的面前,缺少了与观众的互动,因此造成了观众的排斥和拒绝的心理态度。

3.信源的可信性和高的到达率

广告商投资广告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是产品更好的销售出去,增加自己的利润和品牌的知名度。那么媒体的收视率高和可信性自然使他们愿意将广告投入这样的媒体。就比如说春晚,春晚作为我们的除夕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因此春晚的高收视率和可信度也成为广告商必争之地。

根据传播学的理论人们接受信息时会对信息做出一个可信度评价,可信度包括传播者的可信度和专业的权威

性。春晚作为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在我们的心中有这个很高的地位,而且春晚的形象在观众心中也很好,因此,广告投在这上面势必会有好的宣传效果。再者,植入式广告一般是明星、名人代言,根据传播学中的名人效应。自然会为广告增加其可信度。因此植入式广告占据了这样的优势。

再说了那么多的优势之后,事物也会物极必反。因此,在现在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植入式广告的不足

1.大众传媒的制约因素

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广告收益是它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手中越欢迎、发行量越大收视率越高媒介的广告价值越高,但这是只是广告主的理解,观众的利益却不是如此。如果在这些收视率很高的媒体上过量的投放广告,势必会引起观众的不满情绪,也会导致媒介的收视率和形象的下降。毕竟大众媒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才是它的基础,是为大众服务的。

2.广告的随意植入

植入式广告固然要比普通的广告要容易让大家接受一点,但是,如果不是合理的植入,根据剧情的需要而强制性的加上的,也就违反了植入式广告的原则,必然会像普通的硬性广告一样,最终被观众所反感。

就拿小品《捐款》来说,受捐寡妇在贫困中无法缴纳子

女的学费的情况下,竟然提着:“国窖1573”来拜谢捐款人,还大声的说出商标和价钱,这样的硬植入式广告肯定不符合场景的需要,让观众看了,就觉得有种被欺骗的感觉,那么又怎么会欣然接受呢?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范伟主演的《老大的幸福》更是植入的生硬,在傅家老二的儿子佳佳和女朋友出游,随即报名参加选秀。但是在选秀活动的现场是青岛啤酒的拉拉队和青岛啤酒,这样的植入广告未免太生搬硬套了。

总之,在植入式广告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多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把握好尺度,真正的让观众和广告主以及媒体达到一个利益的平衡点。不要试图为了广告而广告,这样一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在植入式广告的道路上,我们仅仅处于开始,想要更好的运用和发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一个完整的广告体制和体系,保证植入式广告的合理健康发展,这样也会使植入式广告走向成熟。

2.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篇二

1.1 微信的兴起

2011年1月21日, 腾讯公司推出一款实现用户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软件——微信。2013年3月微信用户突破一亿, 同年九月突破两亿, 到2013年上半年突破四亿, 到2014年初已经突破五亿。因此, 微信已经成为亚洲地区用户最多的一款聊天通讯软件, 是目前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产品之一。

1.2 微信传播的特点

微信结合了QQ聊天的功能, 通过设置语言聊天、图片传播和视频传播等形式将微信打造成一款多功能的信息传播软件。不仅仅是聊天软件, 微信也支持腾讯微博、QQ邮箱等插件功能, 还可以通过定位系统寻找附近的人。微信通过不断的版本升级, 新发布的版本还引入支付、游戏商店等新形式。微信丰富多彩的功能使其比传统的短信和其他聊天软件有着更加显著的优势, 使用户聊天的深度和宽度加深。

1.3 微信传播的优势

微信通过绑定用户手机号码或者QQ号码, 实现用户和微信号一对一的服务, 具有较强的真实性。与其他传播媒体相比, 微信在公众媒体上进行询问和聊天具有自动性和针对性特征, 公众账号一般会自动选择回答用户问题。另外在微信上发布消息所受干扰较少, 因为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只有微信好友可见, 陌生人并不能直接看到, 这显然提高了微信传播效果的隐秘性。另外, 微信通过语言聊天能使聊天内容具有情绪和感情, 使聊天更加生动有趣。微信目前用户已经突破五亿, 具有广泛的传播效应, 其影响日益增大。

2. 根据拉斯韦尔模式看微信传播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大众传播的“5W模式”, 即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显然它是将不同传播形式分为五个不同结构, 使传播领域分为五个研究方面, 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2.1 控制分析——who

微信传播是在QQ传播方式上得到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因此它具有QQ传播的特点, 同时又有自身的特征。首先, 微信传播主体更加精确。微信主要是依托手机这一平台来实现的, 智能手机是其主力军, 这也使微信用户利用手机这一工具作为媒介, 使微信推广具有巨大优势。

2.2 内容分析——says what

微信的传播内容具有较强的私密性。由于微信朋友圈只有微信好友才可见, 使得发布的微信信息较其他信息的发布具有更强的隐秘性。另外, 微信整合了QQ和微博的即时性特征, 使得微信发布的内容具有即时接受和发布的特征。微信传播还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微信通过原创表情和语音聊天软件使聊天双方能真切感受到彼此的情绪和表情, 虽然早期有很多软件有这一功能, 但是因为流程复杂或繁琐导致这一语音聊天软件存在多方面缺陷。

2.3 媒介分析——in which channel

微信这一形式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手机这一传播媒介, 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微信传播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主要载体的媒介传播形式是未来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因此微信传播是这一传播方向的有益探索。除了手机基本功能的最大利用外, 微信还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扩展和优势平台的集中, 微信通过升级和优化, 相继推出了二维码扫描、LBS定位等功能, 充分适应市场需求, 通过不同的功能适应不同的人群。

2.4 受众分析——to whom

微信传播的对象十分广泛, 按照远近亲疏的关系进行分类的话, 微信可以通过不同的距离将社交圈分为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等三类, 微信通过这一距离划分实现全方位和立体化的社交网络。微信最初的受众群体一般是近距离熟人圈, 基于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通过微信进一步增强熟人之间的感情, 最后通过开展更大的交际圈慢慢加入其他附近的人和陌生人, 实现交流主体的广泛性。

2.5 效果分析——with what effect

微信传播渠道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在当前经济条件下通过微信传播的媒体越来越多, 效果也十分显著, 不论是对个人还是企业来说都是一种不错的宣传渠道。微信传播可以通过设置公众微信账号, 定期进行科学的宣传, 将企业产品和服务传播出去, 具有十分准确而有效的传播效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 微信作为新兴的传播渠道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对传统的传播形式有较大的威胁。但是信息市场千变万化,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渠道应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及时作出调整和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存。

参考文献

[1]范并思.论微信的传播模式[J].武汉大学学报, 2013 (5) .

[2]施强.关于微信传播模式的初探[J].传播学工作研究, 2010 (12) .

3.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篇三

【关键词】 叙事学;人物;悬念;传播文化

在2013年的电视综艺节目中,歌唱类节目占了很大比例,各电视台也纷纷不遗余力地加入竞争。虽然,以《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和《快乐男声》为代表的歌唱类节目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但是歌唱类节目扎堆播出,观众审美疲劳。在这样的环境下,2013年暑假,有两档汉字类文化节目相继出现在荧屏上。分别是由河南卫视和爱奇艺联手打造的《汉字英雄》和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节目都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并且让观众眼前一亮,是2013年电视节目中比较独特的一道风景线。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这两档节目的特点。

一、文献综述

关于叙事学的理论发展,一般分为经典叙事理论和后经典叙事理论两个阶段。叙事学理论的各个学者都有自己对于该理论的不同解读。罗兰·巴特是结构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的代表作品《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是经典叙事理论的名著。美国学者伯格认为:“叙事即故事,而故事讲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荷兰的学者米克·巴尔认为“以特定方式表现出来的素材”就是故事。国内学者齐爱军对新闻叙事学的定义是:“新闻叙事学是以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新闻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进行的科学研究。”何纯在《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构想》中提出:“新闻叙事学是以新闻叙事文本为对象,以新闻学、叙述学、语言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等学科基础的研究新闻叙事方法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就以上的学者的论述,大多数同意叙事就是讲故事这一说法,而讲故事又关注两个层面:即故事文本本身和讲故事的方式。

二、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形态

电视节目的叙事,也就是讲故事。在电视节目的叙事过程中,有两个基本点必须遵守:“第一,其故事结构应当具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主线,进而把整个故事过程真正讲述得清楚和明白,使人们能够较好地认识理解媒介叙事的内容。第二,其故事结构应当能产生较好的美学意义和传播效果,它必须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一般叙事的模式可以是围绕事件进行叙事或者围绕人物进行叙事,但显然对于《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节目来说,节目中并不涉及事件,所以只能是围绕人物进行叙事,那么围绕参赛选手进行叙事就是一个可行的做法。但是通过观看这两档节目,《汉字英雄》中有对参赛选手的展示,又围绕他们展开叙事。《汉字英雄》采取了真人秀节目的常用的模式,选手故事和现场比赛相结合,选手们的背景介绍、才艺展示、与汉字独特缘分等故事的讲述增加了节目的看点、丰富了内容、调节了整体节奏。需要探讨的问题是比赛类节目需要叙事吗?因为比赛类节目主要的形式并不是要讲述一个故事,所以叙事肯定不能占用此类节目的较大篇幅,但是在介绍每一位参赛选手的时候,适当加入叙事,适当对选手进行介绍,加入一些真实的故事,会使节目更具可看性和人情味。

在电视节目的叙事中,只有取得较好的叙事效果才能赢得受众,所以叙事效果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良好叙述效果往往与三个叙述要素密切相关,即矛盾冲突的展示和叙述悬念的营建、细节表现的生动性和人物性格的个性化、叙述时空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在比赛类节目中,悬念是最重要的吸引观众注意的手段。按照悬念在电视节目整体叙事结构中的不同作用,悬念可分为结构性悬念和兴奋性悬念。结构性悬念是贯穿电视节目始终的总体悬念,是大悬念。其主要作用在于构建节目的整体框架,突出节目的总体构思,揭示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因为,比赛本身就是悬念。所以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制作者所要考虑的是在什么地方需要缓和比赛的紧张程度,而什么地方要加强悬念气氛。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比赛过程中会穿插对于选手的采访,被采访的选手会解释自己为什么不会写这个字,或者是表达一下遗憾的心情。但是这样的采访被放在此名选手还没有被听写这个字之前。在赛前插入赛后采访,显然破坏了悬念的制造,让观众还没有看比赛就已经知道了结果,这就毫无悬念可言。这样的叙事顺序是不可取的,因为叙事顺序安排的失误,使得原本设置好的悬念被打破。所以,在电视节目的叙事过程中,要注意整体悬念的设置。

三、汉字文化类节目发展的思考

《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节目是关于汉字类的节目,属于文化类节目的范畴。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文化类节目的比例很小,观众也期待能有新的节目的形态出现。这两档节目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让节目制作者和观众都更加关注文化类节目,看到了文化类节目发展的希望。汉字类文化节目从其传播效果来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在当今社会,手写被很大程度的抛弃,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两档节目的出现,正好通过电视这种大众媒介的传播使得数量庞大的观众重新提起了对于汉字的兴趣。其次,通过传播汉字,同时也可以传播中华文化。另外,大众传媒始终在寻找一种可以既传播知识又能获得高收视率的节目形态,这两档节目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观众看电视首先是为了获得愉悦感和放松感,所以在制作这种文化类节目时,有意地利用叙事的手法制作节目可以使节目更好看。

虽然这两档节目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并且获得了很多好评,但是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第一,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节目形态的比赛感太重,气氛也比较紧张严肃,这样其实并不利于整个节目的叙事。第二,在汉字类节目中,虽然汉字才是主角,但是汉字是不能离开我国传统文化而独立生存的。所以,涉及到汉字一定会涉及到文化。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常常出现一些只在古文中出现的汉字,这些字我们今天根本用不着,很多观众表示这些字既不会写,又不会读,更用不到。所以,我们应该思考是否要在节目中出现这些不常用且很复杂的汉字。如果要出现,那么它们出现的意义是什么呢?

《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的出现是一个好的开始,通过对节目的叙事学分析可以看到,这两档节目有很突出的优点,也有一些还可以改进的地方。在电视节目中,形成叙事的观念是很重要的,要用叙事的手法讲故事,做节目。因为这两档节目的出现为以后类似的节目做了一个范例,利用叙事学理论,深入探讨叙事规律,才能取得好的叙事效果。

参考文献:

①罗兰·巴特,张寅德译.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M].叙述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②齐爱军.论新闻作为一种叙事性存在[J].现代传播.2006(4)

③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④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⑤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⑥李兴国,余跃.在悬念中叙事——论电视节目中的悬念意识[J].现代传播.2003(5)

⑦张军华.影像、话语、文本—叙事分析视野中电视新闻传播[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⑧李子.从《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看电视节目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0)

4.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篇四

植入式广告在公众发觉它的存在之前就已经成形了.即便是当今的普通受众,也很容易受到植入式广告类似于“魔弹论”效果的强势影响力.本文从基础的广告植入方式入手,对此类广告进行了有序的梳理,结合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以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传受双方这几个角度为落脚点,阐述了此类广告的传播学价值.

作 者:徐婷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刊 名:东南传播 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22 关键词:植入式   广告   传播学  

5.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篇五

论文摘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的语言文化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翻译界学者有必要努力加强汉英语言与文化修养,积极地把中华文化译介到世界上去。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 译出 必要性

简单来说,译人指译者把外语义本译成母语文本,译出则指译者把母语文本泽成外语文本。

1.关于“译出”

多年前,英国汉学家A.C.Graham在其译作《晚唐诗选》之序《论中国诗的翻译》的最后一段说:“……在翻译上我们几乎不能放手给中国人.因为按照一般规律.翻译都是从外语译成母语,而不是从母语译成外语,这一规律很少例外。”(“…wecanhardlyleavetranslationtotheChinese,sincetherearefew ex—ceptionstotherulethattranslation isdone into,notoutof,one’Sownlanguage.“)(Graham,1965:37,转引自潘文国,)。Gra—ham是西方一位受人尊敬的汉学家,对中国哲学深有研究,出版过有分量的着作及译着,对传播中国文化起过重要作用,可能正是由于治学严谨.认为中国人的英语表达能力有限,才会说出上面的话。按他的道理.中国学者将无权插手汉籍英译事业。

翻译理论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是建立在三个层面上,第一个是语言层面,第二个是文学层面.第三个是文化层面。在语言层面上,翻译被理解为语码转换,同一意义从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在文学层面上,翻译被理解为文学作品美的再现而在文化层面上,翻译则被理解成文化的传播。如果从语言层面或文学层面上讲,Graham的话有道理。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他的话毫无道理,至少他讲的“一般规律”是必须被违反的`。

2.中国经典文化意象“龙”的误译

文化,从狭义上讲指的是特定人群的显性的或隐性的行为模式——这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等。所谓“卜里不同俗”,特定人群中当然会形成一些独特的事物。中国的“龙”文化就是一例。

在中国.“龙”这一文化意象,其文化内涵可谓博大精深。中国人自古就有崇龙、拜龙的传统和习俗,其渊源可追溯至7干年前伏羲时代。伏羲在中原地区征服了许多部落后,它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马头、鹿角、蛇身、鹰爪等许多动物的综合体——“.龙”,并自称“龙师”,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史称龙的传人。在其后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巾.“龙”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代学者吉成名认为,龙主要有以下4种文化含义:百虫之长;保护神;水神;自喻为龙。

所以.20o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公布之前.龙的呼声一商很高。然而最终却未能入选,因为当前中国的神龙在世界的舞台上被等同于英语dragon,使得象征“尊贵、至高无上、风调雨顺”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在西方人眼里背上了“邪恶”的罪名。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真是遗憾至极。我们无从也无须考据到底是谁第一个把“龙”译成了“dragon”,或者把“dragon”译成了“龙”,但这一翻译绝非“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佳译。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与“狗”译成“dog”、“猫”译成“cat”等不同.这些词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这是翻译的基础.而“龙”和“dragon”是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主观臆造出来的.二者不论从产生的渊源到实体形象再到其文化内涵都有天壤之别。

在《现代汉语词典》巾,对“龙”这一词条的解释为: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麟,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古生物学上指某些爬行类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姓。

所以.中国人舞“龙灯”,划“龙舟”;希望子女有出息叫“望子成龙”:形容山势雄伟、笔势活泼时用“龙飞风舞”;形容威武雄壮时用“龙腾虎跃”;封建时代,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人们对“龙”的崇拜确实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6.从读者角度分析 篇六

(1)首次上市,主要的传播对象是针对那些有猎奇心理的读者,对于这类读者向他们提出一种全新的概念“财商”,并通过海报、主流媒体等制造出一种热销的局面,把他们的好奇心提升到最高状态,促使他们去购买。

(2)接着是针对那些持观望态度的有怀疑心理的读者,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既想买又拿不定主意。为此需要打消他们的疑虑,采取专题新闻发布会与专家推荐的方式促销。

(3)第三个层面是针对那些自我控制心理强的读者,这类群体对图书有自己的看法与选择,他们不会轻易受媒体或其他传播方式影响。对于他们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让他们自己认为读此书是有益的、有价值的,因此采取了书评、书摘等类似的评介活动,让他们了解此书的价值所在。

(4)针对那些从众心理强的读者,这类群体的人数很多,他们往往是看别人是否拥有,是否很多人都拥有。因此借助读者交流、作者访谈、图书排行榜等形式向他们传递图书热销及销售业绩的信息来促使他们行动。

(5)针对持有教育心理的读者,提出理财教育的观念,并通过“对话”栏目等形式进行理论探讨与交流,对现行的大学教育模式的不足与缺陷进行评说,指出要想变得富有,就得接受理财教育。

(6)针对富有上进心理的读者,采取各种研讨会、培训班的形式,来扩大图书的销售,提升图书的品牌形象。

在营销传播里值得重视对作者的包装宣传。据调查,影响读者购书的原因中,作家知名度占36%,作品内容占12%,作品形式占10%。美国图书音像行业的资深顾问在长期研究后发现,一些出版社之所以成功,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明星的力量,明星的魅力与出版物的融合造就了一批畅销书。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花大力气包装作者,作家明星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作者的包装宣传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本身已经是名人,一种是作者还不是名人。前者显然对宣传更有利。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

一是名人也需要宣传。有人认为已经是名人了就不用再做过多宣传。其实名人一旦淡出被媒体关注的视野,读者对其作品的关注也就大为降低。国外的出版业在对作品进行推介时将读者对作家作品的认知程度作为很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非常注重对作者的宣传,即便是对于某些不爱抛头露面的大腕级作家,出版商们也有高招:连续地做新书广告,每当作者生日、获奖或有其他重大事件时刊登广告做宣传,在新书上市之前将巨幅样书、作家画像大量悬挂在书店周围,以此加深作者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刺激购书。事实上,大众对名人有天然的关注,据业内人士透露,名人出的书,封面上有作者头像的普遍比没有头像的卖得更好。

二是对作者的媒体形象的塑造。对名人媒体形象的塑造作得最好的当数娱乐界,他们打造一个明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塑造这个形象,而这个标准为大众量身定做的。对作者的包装也应如此。余秋雨塑造公众文人的形象是非常成功的。余秋雨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他与其他畅销书作家不同之处是他的人文知识分子的身份,所以他的历次媒体亮相都是在向公众传递这个信息,这个身份又始终和他的作品联系在一起。余秋雨共著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他的公众文人形象和他的作品相得益彰,使他在大量的争议中仍然是首屈一指的大众文化畅销书作家。

7.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篇七

关键词:传者,受者,张力,需求,社会责任

近年,电视荧屏上出现的众多相亲类节目备受关注,例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安徽卫视《相亲赢未来》、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相约星期六》等。虽说这些众多的相亲类节目风格各异,但其中不乏彼此抄袭和模仿,不管节目如何雷同,此类相亲节目在各个电视台仍然成为收视热点节目。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相亲节目得到受众的广泛青睐,又是什么原因促使数目如此之多的相亲类节目在各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当中如此走红,节目制作的传者是运用什么手段吸引受众的,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相亲类节目是否找寻到了传受双方内在张力的最佳契合点呢,媒体的把关人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传者与受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张力

传者与受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张力,他们分别位于张力的两端,当传者一方的力大于受者一方时,就会出现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当受众一方的力量明显大于传者一方时,就会出现传者中心的传播观念,在现代社会以受者为中心的传播观念和思想已经成为主流,然而这种以受者为中心的传播思想确实要受到严格限制的,要知道一味地以满足受众需求为出发点,作为制作节目的中心就会出现节目的泛娱乐化,节目的内容就会出现以“性”“星”“腥”为主的趋势。因此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传受双方的这个张力控制好,在媒体自身定位和受众需求之间找准契合点,既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又能够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非诚勿扰》为例,该节目是一档全新的交友类节目,但事实上该节目受到关注并不是因为它能够提供交友的平台,更多的受众是被其中男女嘉宾之间的冲突以及其中出现的一系列戏剧化的效果和场面所吸引。受众对节目当中引发的戏剧性冲突和矛盾的关注是来自受众的娱乐和消遣心理,传者为了能够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尽量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和猎奇、围观心理,最终提高节目收视率,提高自身的经济收益,但是一旦传者不能很好地把握这种张力的分寸,就会出现节目过分娱乐化,节目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2 受众的围观猎奇心理

在现代以受者为中心的社会里,收视率成为节目的生命线,如何抓住受众的眼球就成了节目制作者们最关心的事情,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具有冲突性的,有一定戏剧性的节目更受到的观众的青睐。

在《非诚勿扰》等相亲类节目当中,受众也是被其中出现的男女嘉宾之间的冲突,以及主持人和嘉宾主持独到的见解所吸引。受众需要的就是在饭后和睡前的轻松一笑,就如同饭后甜点一般,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但在众多严肃的或是陈旧的电视节目类型当中,受众更愿意接受这种新兴的有很多矛盾冲突,并且能够产生戏剧化效果的节目,受众在这类节目当中充当是围观者是看热闹的人,对节目是否真正能够促使男女嘉宾牵手则很少关心。

3 受者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对受众兴趣和需求的满足,是新闻传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要去消极地取悦和迎合受众。反观传媒业的现状不难发现,现实传播情境中的“受众本位”发生了某些偏向,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媒介把目光全部放在了受众的自然需求上,用快速的、时髦的、肤浅的、庸俗的报道去刺激、填充受众的心理,致使新闻媒体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而对受众的社会需求,那些涉及公共事务、公共利益的问题则一再回避,忘记了新闻媒介所应当具备的呈现和介入公共生活、表达公共意见、维护公共利益的社会功能与责任,放弃了媒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应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只关注社会新闻,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空洞无聊或者无关痛痒的谈资上,这样一来便排斥了公众为行使民主权利而应该掌握的重要信息。”

因此,强化媒体作为传播主体和信息“把关人”的责任感,倡导节目制作应该立足于服务公共利益、传播公共价值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既体现出了对传者、受众双方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有利于媒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

综上,在新闻传播的实践活动中,有必要在传者和受众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参考文献

8.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篇八

传播关系的建立——朝贡贸易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要有某种共同感兴趣的内容才能构成传播。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又提出了五“W”传播理论:传播须具备五要素,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那么,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朝贡贸易是否构成了传播关系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朝贡贸易的含义及其實践操作。朝贡贸易是古代社会我国与外国建交的一种方式。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朝贡贸易,就是外国君主或君主派遣的使者对中国进行访问,向当朝统治者赠送地方特产,中国接受以后,有加倍的赏赐,赏赐或是中国特产的丝绸、瓷器、铁器等,或是中国特产的钱钞,这是一种变相的货物交易,是中国政府以优惠的待遇与各国政府之间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物资交流。在这种物资交流中,给予物资的一方是外国君主或外国君主派遣的使者,即传播者;接受物资的一方是中国明朝的君主,即受传者;传播者向中国政府敬献了海外地方特产,借此表示对中国的敬慕或臣服,明朝统治者接纳贡品以后有加倍的赏赐,借此表示愿意接受海外国家的宾服。由此可见,传播者与受传者都借助朝贡贸易传播了一定的信息,而且朝贡物资和赏赐物资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意义都是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外国君主与中国政府在朝贡贸易中建立了传播关系,传播要素齐全,传播目的明确。

一种特殊的传播介质——“贡品”

“贡品”又称“贡物”,是指本国臣民或属国献给君主的物品。在我国封建专制社会中,凡一个地方的特产,臣民或属国都要将最新、最好的献给朝廷,供皇族享用,这种制度始于夏代,一直沿用到清代末年。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统治者一方面希望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天朝帝国”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希望广泛得到海外的奇珍异宝。因此海外诸国所朝贡的“贡品”都是中国统治者喜欢的海外特产。在朝贡贸易传播关系中,“贡品”作为传播介质,它的特殊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从传播介质本身来看,“贡品”在明朝政府与海外诸国的关系间显示了它的独特优越性;从传播者的角度看,贡品能使处于藩属地位的海外诸国使者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也借此表示对中国政府的臣服;从受传者的角度看,“贡品”是处于帝国时代的明朝统治者实现政治愿望的有力证明。

贡品的特殊性体现在它既蕴涵着经济效益,又包含着政治目的,还传递着物质文化。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是“通西南海道朝贡”,“宣德化而柔远人”,带有明确扩大朝贡贸易的使命。明朝严禁民间海上贸易,而“夷中百货,皆中国不可缺者”①,为了实现官方贸易的垄断,明政府需要开通正规通畅的货物流通渠道,其中一条有效的渠道就是扩大朝贡贸易,通过海外诸国君主或使者朝贡得到大量的“贡品”,以满足统治阶级生活所需,这样就体现出了“贡品”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但贡品的真正意义不在经济上,而在政治上,在明朝统治者看来,朝贡是以“天朝上国”自居,保持最高国际地位的有效手段,“万国来朝”的局面体现了明朝“天朝帝国”的中心地位,因此“贡品”的政治意义凸显。

对于海外诸国来说,所朝贡的“贡品”,一是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借此表示对明朝的臣服,二是带有强烈的经济色彩,借此名义来华贸易获利。因为明朝政府有规定,“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②这样一来,海外诸国必须要在朝贡的名义下来华贸易。而明朝对各国朝贡实行“厚往薄来”的方针,海外各国君主或使者来华朝贡,会给予极为厚重的赏赐,并对其附带的货物采用“给价收买”或“许令贸易”的办法。所谓“给价收买”就是明朝政府对海外使者随贡品所带之货物用高价收买的一种方法,“许令贸易”即是明朝政府允许海外使者直接把所带货物投入中国市场进行交易。因此使节来到中国,除少量的贡品外,都要随带大量商货,从中获利。其实他们所带货物在海外算是平常物,到了中国就成了奇珍异宝,价格高昂,是当地的几十倍乃至几百倍,可见利润颇丰。因此对于海外诸国使者来说,“虽云修贡,实则慕利”,③明朝政府对前来“朝贡”贸易的海外各国,还一再放宽政策,凡到中国来“朝贡”的,“悉听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误干宪条,皆宽宥之”。④尽可能宽待他们,让他们多获得一些经济利益。

在永乐宣德之际,亚非诸国受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而来中国朝贡的国家,有占城、真腊、暹罗等60多个国家,其中贡物最多的是暹罗,达65种,最少的是阿鲁国,有2种。⑤所朝贡的贡品,大多也是珍禽奇兽、香料珠宝等具有海外文化特色的物产。虽然有一些物品是直接从自然界采摘、猎取的,不必经过人类再生产,但也蕴涵着当时海外物质文化的特色;各国贡品中的手工艺品,有些是为进贡中国而特意打造的,有些是在该国市场上买的,这部分物资更能体现各国当时的物质文化。

从贡品的特殊性我们可以看出,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传播目的虽然有所不同,但总的看来,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经济目的,贡品也不外乎各国的特色产品。

单一的传播类型——组织传播

所谓组织传播,简而言之,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⑥在这里,组织是信息的传播主体。一般认为,要看一个集体是否是组织,主要看这个集体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或管理系统,用马克斯·韦伯的话来说,即是否存在一个“管理主体”。⑦在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朝贡贸易中,传播者是且必须是以海外各国君主为核心的使者团,接受贡品的受传者是且必须是以明政府帝王为中心的统治阶级。而且从郑和下西洋时期的历史资料来看,这种朝贡贸易的时间、地点、人数、货物质量及数量都有严格限制。就拿1423年9月来说,古里、忽鲁谟斯、锡兰山、阿丹、祖法儿、剌撒、苏门答剌等16国,“遣使千二百人,贡方物至京”。而正在塞外亲征蒙古阿鲁台的明成祖朱棣遂指示太子妥善接待:“天气向寒,西南藩国贡使,即令礼部于会同馆宴劳之。”⑧同年11月,诸国贡使在奉天门上表颂贺明成祖。从传播者、受传者两个传播要素来看,海外各国是以君主为首的一个有管理主体、管理制度的组织,中国明朝更是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专制国家,是一个管理森严的组织。按照明政府规定,这种朝贡贸易必须在藩属国与明朝政府之间才能建立,所以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朝贡贸易,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传播,而且只存在着一种单一的组织传播类型。

利弊共存的传播效果

郑和下西洋遍访当时亚、非三四十个国家和地区,所到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派遣使节随郑和使团到中国朝贡,“自是蛮邦绝域,前代所不宾者,亦皆奉表献琛,接踵中国。或躬率妻,梯航数万里,面谒阙庭。殊方珍异之宝、麒麟、狮、犀、天马、神鹿、白象、火鸡诸奇畜,咸充廷实。天子顾而乐之,益泛海通使不绝”。⑨据统计,永乐一朝,有46个国家和地区238次由海路前来朝贡,其中渤泥国、满刺加、苏禄国、古麻剌朗国的11个国王来过中国。永乐年间出现海外诸国“连年朝贡之使,相望于道”的局面。明政府实现了所期望的“万方宾朝”的政治局面,稳定了明朝的对外政策,朝贡贸易频繁,海禁实现,有诗为证:“归到京华觐紫宸,龙墀献纳皆奇珍。重瞳一顾天颜喜,爵禄均颁雨露新。”⑩这是永乐年间外交繁荣的生动写照。

据《明会典》记载,粗略统计海外各国进贡的贡品,可分为香料类、珍宝类、禽兽类、手工业产品类、矿产原料类、军用类、药品类等11大类191种货物,其中尤以香料类数量最大。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朝贡贸易并非仅以完全意义上的奢侈品为主,实际输入了数量众多的海外土特产,对当时的国计民生有所裨益,“……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无,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夺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11}在当时的中国很多原来的稀有物变成了平常物,既满足了官方的奢侈消费,也让普通平民用上了海外产品。

在海外诸国对明朝的朝贡贸易中,双方交流了大量的物资,中国得到的是海外特产,海外诸国得到的是中国的特色手工艺品,这样双方都传播了各国先进的物质文化,丰富了当时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

對于海外诸国的传播者来说,朝贡贸易既实现了政治目的,也满足了经济愿望,发展了海外诸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海外一些小国朝贡明帝国,得到了明朝的庇护,如满刺加、爪哇等国,借助明朝的威力实现国家政局的稳定。有些国家朝贡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因为明朝政府实行“厚往薄来”的方针,海外传播者既可以得到大量的赏赐,又可以将所带贡品之外的物品,免税在会同馆或国内其他地方交易,与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开展民间贸易,这样,既达到了与中国进行贸易的目的,又比经过市舶司贸易更能获得厚利。这种朝贡贸易对推动中国与海外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发展,发生了重大作用。

但朝贡贸易也产生一些消极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由于朝贡贸易是一种单一的组织传播,完全由朝廷直接控制,官方垄断经营,再加上明政府对海外朝贡诸国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既赏赐又免税,很明显这种朝贡贸易是不等价交换,是赔钱的大买卖,不可能给明朝带来财政上的好处。而且随着朝贡贸易的空前扩大,以香料为主的海外土特产大量输入中国,造成明朝官库存货山积,于是出现了朝廷把胡椒、苏木等物作为赏赐品或折合为官员俸禄的现象,久而久之,一方面造成了官员们的不满,另一方面造成明政府国库严重亏空,无形中增加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而换来的,不过是在政治上获得万国来朝、唯我独尊的虚名。这很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无助于国家社会的稳定。

注释:

①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8,转引郑一钧著《论郑和下西洋》,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

②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三一,转引万明《郑和下西洋与明初海上丝绸之路》

③《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四。

④《明成祖实录》卷十二上。

⑤郑一钧著:《论郑和下西洋》,海洋出版社。

⑥⑦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⑧原载《明太宗实录》卷二六三,摘引徐凯《明代“礼治”外交与郑和下西洋》一文,王天有、徐凯、万明编《郑和远航与世界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⑨南京图书馆藏佚名《明史稿·郑和传》,转引万明《郑和下西洋与明初海上丝绸之路》。

⑩《瀛涯胜览》纪行诗,摘自徐凯《明代“礼治”外交与郑和下西洋》一文,王天有、徐凯、万明编《郑和远航与世界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1}万明:《郑和下西洋与明初海上丝绸之路》,《明清史》,1991年2期。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06C2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新闻系)

9.从人际功能角度分析政治演讲 篇九

摘要: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为理论基础,重点从人际功能角度分析宋美龄1943年在美国国会的演讲,了解政治演讲的语言特点,帮助听众及读者更深入的理解政治演讲的内涵,同时也能够给更多演讲者在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方面更中肯的建议,提高演讲水平。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元功能;人际功能理论;政治演讲

一、引言

语言作为人们日常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不同的语言形式担当着不同的社会作用,或像广告用语宣传产品、吸引顾客,或像相声小品抖搂包袱、传送欢乐,而演讲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艺术,政治演讲一般用于宣传政党思想政策、说服听众信服并使其获得广泛传播,在获得选民支持、提高影响力、赢得战争盟友等方面可谓是一种威力十足的隐形武器。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感情充沛,慷慨激昂,给美国政府和人民介绍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不畏强权、勇于反抗侵略者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多次雷鸣般的掌声。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宋美龄遍访多个州举行演讲,由此美国民众深入了解了远在东方的中国战场的战况,也更加关心支持中国的抗战进程。在促成美国给予援助的众多因素中,宋美龄作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和演说家功不可没。

本文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即兴演讲为例,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政治演讲是如何运用人际功能从而达到演讲者的政治目的。

二、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理论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在研究语言的功能时提出,由于儿童时期的特殊性,语言的功能达到七种,到了成年时期功能范围缩减到三种含义丰富且更加抽象的功能,即韩礼德的元功能(mate-functional),包括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语篇功能(textual)。

概念功能指的是谈话的内容,即人的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人际功能是用语言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的功能,即讲话人进入语言情境的形式。语篇功能是指如何使语言的组成部分互相关联。(刘润清,2002)由于政治演讲主要宣传思想观点,其重点突出的是语言的人际功能。

三、人际功能理论简介及案例分析

人际功能是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观点从而来影响听众的行为,韩礼德认为交际功能体现在语气和情态上。通过使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说话人为自己选择的角色以及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对听话者所持的不同态度。在情态上,与概念功能的情态意义所包含的情态动词不同,在人际功能部分,情态主要体现在判断性的副词和表达方式,如certainly(当然),perhaps(也许),probably(大概),it is possible(有可能)等等。通过这些判断性副词的使用可以看出说话人在表达观点时的态度,关乎到听众对说话人权威性及公信力的判断。

(一)语气

说话人在讲话中使用的语气可以直接显现出对说话人的不同态度,语气在人际交流中极为重要。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等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语气,一般陈述句传达的是说话人想要表达的重要信息,希望听众能对这一信息进行理解吸收。祈使句代表的是说话人的一种权威性和主导性,或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在使用这种句式时,说话人明显希望听众能对这句话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而疑问句通常语气较为强烈,或说话人对所谈事物提出质疑,引起听众注意并引发思考,加强与听众的互动性;或说话人提出反问,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宋美龄的演讲文本中,一共46句,陈述句居多共有43句,祈使句为零,疑问句有3句。宋美龄在演讲开头就已经交代,本次的演讲提前并不知晓而且毫无准备,在此背景下宋美龄进行了一场即兴演讲。她在演讲中举了三个不同的小例子,第一个是通过讲述美国总统在演讲之前做好充分准备而自己为即兴演讲,希望不足之处得到包容,通过陈述句句式举出例子,自然过渡到演讲主题。之后分别举了美国士兵第一次到中国受到的礼遇及“磨镜台的故事”,陈述句语气更能使听众像听故事一样渐入佳境,不知不觉中接受演讲者的思想要点。宋美龄大量使用陈述句,通过缓缓的讲述故事,不知不觉中传递自己的政治意图,表现出宋美龄稳重端庄的一方面。文中的疑问句第一处在演讲伊始,此处疑问句引起听众注意,激发听众兴趣,演讲一开始就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对于第二句,宋美龄已经在前面提到了中美两国人民共同的信念,在此处运用疑问句可以激发听众的热情,听众希望听到实现理想的途径。第三处为“磨镜台的故事”中小和尚对师父的疑问。这句话看似是无关痛痒的疑问,但实则是第二个疑问句的变相说法,等于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提问,使听众的兴趣大增,引发深思。宋美龄虽然在演讲中疑问句使用较少,但又用到恰到好处,在恰当的时候引起听众注意,增强了互动性。虽然祈使句在煽动、吁请等方面作用很大,但宋美龄在此次演讲中却没有使用祈使句,反而树立了宋美龄亲民善民的一种亲切形象。

(二)情态

依照韩礼德的元功能理论,情态在人际功能方面的体现不同于概念功能的情态意义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一些判断性的副词或表达方式上。通过这些判断性的副词或表达方式可以体现出讲话人态度是否坚决,情感是否强烈。在本篇演讲文本中,perhaps(表示也许)用了两次,without…cannot(表示肯定)用了一次。“Perhaps”所在的第一句中在这句中宋美龄用此词表达一种谦逊和包容的态度,第二句中此词表示宋美龄用一种试探性的方式向听众交代将要讲得故事,体现出一种商量性的语气,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without…cannot”这一表达方式用于演讲结束时,宋美龄用双重否定的方式呼吁在座的听众采取实际行动来实现中美人民共同的理想。整体来说,判断性的副词和表达方式用得较少,体现出宋美龄果敢洒脱的另一面,有助于提高听众对她的信服度。

四、结语

本文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理论的人际功能理论,分别从语气和情态两方面对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即兴演讲进行了分析,发现宋美龄在政治演讲中较多使用陈述句,便于传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在比较缓和的语气下让听众能更好的了解掌握演讲者的意图,同时适当以疑问句作为点缀,增强语气,加强与听众的互动性;在情态方面较少使用判断性的副词和表达方式,通过此种方式树立自己的政治权威性,提高听众对自己的信服度。总之,政治演讲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演讲者不同的政治目标。(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

参考文献:

[1]姜雪,刘薇.从语言的元功能看政治演讲――以奥巴马2008年大选获胜演说为例[M].东北大学学报,2009,11(4):360-365

[2]李景.商务英语信函的人际功能分析[M].才智:242,245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上一篇:读书笔记(对自主学习的错误认识)下一篇:高中生三年学习生涯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