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调研报告

2024-09-23

大学生三下乡调研报告(精选8篇)

1.大学生三下乡调研报告 篇一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推进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越来越受到各级组织的重视。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长沙医学院护理学院三下乡志愿者团队于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来到汨罗凤凰乡横港村,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高呼“大爱无疆、天使最美”的口号,深入农村朴实生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农村文化,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在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热衷于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并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现将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实践地汨罗横港村现状

(1)大磏镇简介。

全镇总面积1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1公顷,共辖4个办事处,26个行政村,207个村民组 ,居住着汉、仡佬、苗等二万三千多各族人民。是黔渝两省市的结合部,道真的北大门,是“面向重庆长江”的一个重要窗口。联通黔渝的省道遵尖公路经大矸镇过境,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2公里,镇属各及90%的村民组有公路相通。电力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居民生活所需,程控电话可与国内外直接通话。集镇用水已实现自来化。大矸镇贸易活跃,每逢场期,南川、重庆等地的客商赶来交易。被列为贵州100个集镇建设试点之一.不继完善水、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修建贸易市场,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先后建有160吨的油脂工厂、年产700吨的饲料厂。悠久的历史长河在这里沉淀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习俗,古风依旧的民俗村,奇特的古墓群,神秘的岩棺,诉说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逶迤连绵的群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令人神往的仙女洞、水乡风韵的渡河口、旖旎奇特的石林园、参天遮日的古稀树,招惹着心仪已久的旅客穿梭。、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吹响了黔北高原,我们喜迎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被称为我镇经济、信息、文化发展生命线的道南公路,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交通局的直接指导下,已轰轰烈烈破土动工,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条宽阔的大道就象一条腾飞的巨龙载着大矸各族人民的梦想飞向大矸美好的明天。

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矸,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号角已经吹响,沃土已经沸腾,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共建大矸美好的家园。

(2)大磏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在实践活动开展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及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当地村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看法和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磏镇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总体较为乐观。首先,镇委会和党支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很重视,在他们带领下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大多数村民对文化活动热情度高,传统节日习俗薪火相传,特别是春节和端午节,隆重欢腾,是村民们最喜爱的节日。同时绝大多数人对新文化建设的前景表示期待,希望更加的丰富多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二.该项目的实施目的和意义

(1)实施目的

鉴于大磏镇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我们“三下乡”志愿者团队的实践活动旨在达到以下2个目的:

1.通过支农支教等一系列活动,使团队同学零距离贴近农村生活,体验农村纯朴的乡土民情,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更进一步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在亲身实践的辛苦劳作中,体验农民的辛苦,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促进其感恩、勤俭、坚强、毅志顽强等美好品格的培养。

2.通过调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针对结果提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改进方案,并与横港村村委会及党支部合作,力图推进横港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提高横港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水平。

2.大学生三下乡调研报告 篇二

一、基本情况

家电下乡工作推行以来, 2007-2009年共办理家电下乡产品11206台, 销售金额25972303元, 财政补贴资金3376399.4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政策和系统操作培训未能及时有效跟进。国家推行商家垫付模式以来, 未能及时有效对管理部门和销售网点进行政策及系统操作要领的培训, 也未下发一个统一规范的商家垫付操作流程和实施办法, 一些地方出现商家录入信息不全、又未经过审核农户购买产品数量而采取先补后录的冒险情况, 给工作推行和管理造成困难。

(二) 部分销售网点存在工作滞后问题。有些网点录入销售信息不全, 电话信息未录入, 给兑付和回访工作带来不便;有的网点未设立专门的家电产品登记册备查;部分销售网点的标识卡没有严格做到“卡随货走”的规定, 甚至出现网点把不是补贴用户的标识卡随意赠送他人的现象。

(三) 商家恶意骗补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取消了乡镇财政所、县区财政局的审核、兑付环节, 改为各销售网点代为兑付, 农民消费者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 只要提供农村户口本及本人身份证, 由商家先垫付补贴资金给农户。随着补贴方式的简化, 这也给不法经销商的骗补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我们通过对某商家销售的186户产品进行实地调查, 发现确实购买产品的仅39户;有2户产品农户根本就不知道情况;有32户是老板自己的电话;有30户是二级经销商的电话;有83户电话不对; (分为:有是空号的、有关机的、有停机的、有别人电话的等等) 。这组数据表明:除了确实购买产品的仅39户外, 其余都存在骗补问题。由此可见骗补问题的严重性。

三、主要特点

实行商家垫付方式后, 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 只要提供农村户口本及本人身份证, 由商家先垫付补贴资金给农户。随着补贴方式的简化, 一些骗补现象开始出现。调查中我们发现:

一是商家在农民知晓的情况下骗补。商家为了获取利润, 借用农户户口套取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农户家里根本没有购买产品。

二是商家在农民不知晓的情况下骗补。商家借用农村户口或私自复制农民在首次购买申报补贴时留下的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等身份信息, 直接套用农户资料骗取补贴。

三是非农户借用农民亲戚和朋友的户口、身份证明等领取补贴。我们到农民家里询问时, 农户的妻子并不知道家里购买了两台, 但男户主承认是他的一个亲戚借他的户口本和身份证购买的, 还有借用电话的现象。

四、致罪原因分析

在办案中, 我们发现, 家电下乡领域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政策宣传不到位, 广大农民对家电下乡内容不完全了解。我们发现大部分村民除了知道补贴资金的领取方式外, 关于家电下乡范围、标准、时间、核定监督的程序等等都不太清楚。因此, 村民丧失知情权的同时, 也就丧失了监督能力。

(二) 个别国家工作人员法制素质薄弱。一些涉案人员大多法律观念淡薄,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竟然认为交完赃款就没有什么事了, 表现出其根本懂刑法有关职务犯罪的规定, 完全缺乏法律的威慑。

(三) 监督机制缺乏。在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的申报、统计、拨付、发放过程中, 各职能部门未分岗管理, 缺乏事中、事后的跟踪检查监督机制, 在履职过程中没有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及资金的具体发放进行核查, 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五、对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对产品标识卡的管理。目前, 下乡产品和标识卡并不是唯一对应的关系, 只要是同一个型号的产品, 任何一张产品标识卡都可以与其对应。建议国家规定今后在现有的家电产品标识卡上, 同时标注产品的编号、类型, 做到标识卡与下乡产品的有关信息相统一, 从源头减少标志卡的泛滥和混乱。

(二) 加强教育, 提高认识。家电下乡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农举措, 因此, 要统一思想, 深刻认识开展家电下乡骗补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 今后要开展法制讲座, 提高家电下乡工作人员法律意识, 让其克服侥幸心理, 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提高开展预防工作的业务能力。

(三) 建立和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今后应加大家电下乡主管单位的内部监督,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 提高家电下乡资金发放的审批力度, 确保农户信息真实无误, 从源头上遏制和杜绝职务犯罪的发生。

摘要:随着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大幅提升和补贴方式的简化, 一些骗取国家补贴的腐败案件也开始出现, 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通过对其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进行调查, 提出对策建议, 对今后该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和预防都有着深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家电下乡,职务犯罪,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家电下乡补贴兑付工作防止骗补有关问题的通知[N].中国税务报, 2010.

3.下乡调研要“三朴” 篇三

【关键词】 下乡调研 朴素 朴实 朴直

【作者单位】 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南省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2-0048-02

《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为了听到真实的意见,每次听人奏事时,在表情上总是特意和蔼一些,防止臣僚因为紧张而不敢说话。这说明仅有求真知、盼良策的心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现实的表现。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用一节的篇幅专门讲调查的技术,可见调研方法的重要性。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下乡调研时,不仅要在内心深处真正尊重群众,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先生,而且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敞开心扉,愿意对你“掏心窝子”。

一、形象上要朴素

成功的领导者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竞选前从来没有留过胡子的美国总统林肯蓄起络腮美髯,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亲切;他把自己青年时代劈的木栅栏搬到竞选会场,是为了给人一种勤劳的印象,使人产生信赖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写了一本题为《读我的胸针》的书,专门讲她在不同场合如何选择佩戴“胸针”这一饰物,为了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她非常在意细节。

不注重外在形象,就难以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尼克松第一次竞选总统之所以败下阵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在和肯尼迪电视辩论时,脸色憔悴苍白,显得非常疲惫,给选民毫无活力的印象,失去了“民心”。领导干部下乡调研,也要注意在仪表上博得群众认可,否则群众会客气地敷衍:“我们没意见呢!”村民因为要下地干活,衣服易脏易磨损,所以衣服一般都选择不容易显脏的深色,劳作时也不穿很新的衣服,调研者要捕捉到这些细节,在穿着方面与群众尽量“求同”。调研不是接见外宾,不要西装革履,也不要头发油亮、皮鞋锃亮;调研不是休闲,不要奇装异服;调研也不是逛街,不要穿金戴银、花枝招展。穿着要大众化,打扮要质朴化,简约整洁,不要与乡村的环境、调研对象的身份格格不入。最近有媒体报道,某地科协主席到田间调研,脚上套了鞋套,这种形象是不可能得到群众认同的。

二、语言上要朴实

下乡调研,是为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寻求对策。领导干部所说的调研用语一定要服务于这个目

的,要有针对性,避免空洞。据2013年8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某省一厅长到基层调研,他与当地群众交流时,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问题后,竟不知如何继续交流,最后在身边人员的圆场下尴尬收场。他私下坦承,真不知该聊些什么。这种典型的形式主义调研,语言浮泛,提问粗放,主题游离,不可能听到群众的心声。

《毛诗序》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有真正带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思调研,才有话说,才有问题提,说的话、提的问才切合实际。在这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榜样。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调研,到了特困户施齐文家,他询问施齐文老伴的年龄,听说老人64岁了,他立刻说:“你是大姐。”又问:“吃得饱吗?”“有果树吗?”“养猪了吗?”听说养了猪,他接着问道:“自己吃还是卖了?”提问的指向性很强,很具体,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在低保户施成付家院子里和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时,他从水、路、电到教育、医疗,一一询问。看到总书记语言这样朴实,调查这样仔细,村干部和村民说话不再绕弯子,打开了话匣子,纷纷发言,总书记也真正了解到群众的生活状况。

说话要看对象,只有针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语言,交流才会顺畅融洽。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刻画的“国立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今天政治学会开成立会,他会畅论国际关系。明天文学研究会举行联欢会,他训话里除掉说诗歌是‘民族的灵魂’,文学是‘心理建设的工具’以外,还要勉励在坐诸位做‘印度的泰戈尔,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卢梭,德国的歌德’。后天物理学会迎新会上,他呼唤几声相对论。”“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与群众打交道,就要用群众的语言,雨果《悲惨世界》里的米里哀主教在向乡民布道时,“从不向远处去找他的论据和范例。对某一乡的居民,他常叙说邻乡的榜样”。他掌握了各种方言,“这样就博得了群众的欢心,大大帮助了他去接近各种各样的人。他知道用最俚俗的方言去说明最伟大的事物。他能说各种语言,也就能和一切心灵打成一片”。

领导干部下乡调研也一样,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说大白话、讲小道理,多用当地的俗语、民谚,不要引经据典,不要使用书面语,也不要“秀”术语、“炫”理论,要多询问、多倾听,要虚心谦和、诚意求教,尤忌夸夸其谈以表现自己对情况的熟悉和业务的精通。毛泽东同志对此早有批评:“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三、举止上要朴直

群众是“土性子”,坦坦荡荡、实实在在,都是“直肠子”、爽快人,没有什么花心思,同时自尊心也很强。所以领导干部调研时和群众交往,不要装腔作势、扭扭捏捏,要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入乡随俗、随和从众。群众搬来的凳子,直接坐,不要用手擦一擦灰尘;群众递来的茶水,直接喝,不要瞄一瞄杯子是否干净;群众端来自家酿制的米酒,无论你平时喝不喝酒,你最好尝一口、领个情,这样才不会伤害群众的自尊,群众才不会把你当外人。据胡耀邦同志部下回忆,下乡调研,常常可以看到他盘腿坐在农家的炕上,和一群老汉们聊得兴高采烈。2006年春节前夕,胡锦涛到延安农村调研,他兴致勃勃地观看村民们的表演,并走进欢庆队伍,随着音乐的节拍扭起秧歌,他还走进窑洞与村民一起炸年糕,村民们与他说得热火朝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了了解民情,有时也和普通民众在路边小店喝几瓶啤酒,吃点汉堡包。这些事例充分表明,只有调研者自己不拘谨,群众才会放得开。

孔子曰:“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老百姓看人,也主要是看其行动。是真调研,还是来“作秀”,群众一看便知。领导干部要敢于蹚泥水、走泥路,敢于沾露水、晒太阳,敢于穿越荆棘、徒步山岭,敢于挽起袖子、卷起裤脚跳下水田,这样才能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才会听到真心话。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县农会主席老杨同志去基层检查督促秋收工作,顺便了解基层情况。他到了打谷场,“老杨同志到场子里什么都通,拿起什么家具来都会用,特别是好扬家,不只给老秦扬,也给那几家扬了一会,大家都说‘真是一张好木’(就是说他用木用得好)。一场谷打罢了,打谷的人都坐在老槐树底休息、喝水、吃干粮,蹲成一圈围着老杨同志问长问短……”老杨同志通过帮群众做农活,一下子就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4.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篇四

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终于在不舍中结束了,这段在学校的日子让我感受到作为教师的责任与荣耀,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对宣传家乡习俗文化、促进家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想说的的就是,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我们要学会如何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重要的是,我们在大学学到知识同时,要学会“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接触社会上实际的东西,而不能停留在自我的,纯粹的理论中,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自己真正的迈向社会做好准备,才不会被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第一、珍惜。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我们能一起参加三下乡,认识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为了共同的目标,付出自己的真心。机缘难得,唯有珍惜。珍惜今天,珍惜生活,珍惜让我富有!

第二、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任何一份工作,一次活动,都需要去精心策划,需要去细心准备。未经深思熟虑,肯定会忽略了很多细节,以致顾此失彼,那就会对工作造成诸多不便,降低效率。细节永远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敌人。

第三、团队意识。来自不同个体的16个人,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团队意识是一切活动成功的前提。我们是一个团体,一个集体,一切都应该服从,不论是做什么工作,一切都应该为大家着想,为团队着想。

第四、沟通交流。每个人不断地都会有些新的想法与体会,也许是喜悦,也许是忧伤,经常与队员们谈心,听听大家的心声,了解大家的感想,可以促进理解,也可以集思广益,或是彼此分享喜悦的心情。

第五、主动。主动考虑队伍里的大小事情,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动地提出疑问,主动??这一个个主动,虽然简单,却意义重大,让我了解到更多,学到更多。

第六、理解包容。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我们不能要求其他人都像自己那样做事,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想法强加给他人。学会理解,包容别人,包容社会,包容世间的一切。其实从下乡的筹备活动到整个活动的结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每次遇到问题时,我们都会共同商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虽然在商量过程中,往往会意见不一致,但我们都能互相理解。慢慢地我也学会了包容、学会了体谅,更加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

当然,在我们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作也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或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细节也还考虑或做得不到位等。但我们依然相信,有收获,有经验,有挫折,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的实践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感,用我们所学的去回馈给予我们更多的社会一步一脚印,希望我们的足迹可以遍布乡村每个角落,让希望在乡村中蔓延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深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周家村的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周家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种柿子树,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这可能是我国农村规划之创举,大有为之大力宣传的必要。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注意了抓好经济作物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此举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里还制定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证了 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此,我们同父老乡亲们一同探索前进的路。

乡亲们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厂,把自己生产的苹果加工成成品再销售出去,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另一方面领导们却考虑着要承当巨大投资风险,基于此,他们的梦想迟迟没有实现。现今,农村收入不高,集体基金有限,承当风险能力极小,在如此现状下,村领导们当然是不敢贸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败了却无颜面对乡亲父老。的确,暂不说基地太小而带来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技术问题,就连产品销售渠道也够戗。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运转周期短的小型企业(如生产洗涤用品的企业)倒是比较可行的。

现在,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经济作物和种高效田。高效田是给外国公司制种,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种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劳力。通过这条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较之下,这是迄今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为此,加大宣传,极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效田,是周家村近几年致富的首选之路。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就那短短的五天,我和周家村结下了不解的情节,或许就像大家所说的,她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养者;爱我者、我爱者,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周家村的乡亲啊!我将在城市的一角永远地为你们而活、而努力。

三下乡的意义,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臵,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得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当然,在我们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作也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或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细节也还考虑或做得不到位等。但我们依然相信,有收获,有经验,有挫折,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的实践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感,用我们所学的去回馈给予我们更多的社会。一步一脚印,希望我们的足迹可以遍布乡村每个角落,让希望在乡村中蔓延。

2011年,由我们自强社组织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从去前的3天准备到结束,我们用了13天的时间。在这13天里学到的东西胜比一年,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获益匪浅。原以为上坪镇是很落后偏远的,但去到之后,那里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街道挺热闹的。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住宿环境,有厕所(冲凉房),阳台。虽然要去提水,晚上宿舍没灯,蚊子成群结队,但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我们的伙食也很好,四菜一汤,把我们养得胖胖的。我想说我们23位队员都很棒。去之前,我们都准备好了课表,可去到之后才发现不适用了。重新进行活动报名,班级分配,新课表安排,教师清洁,开幕式•••••这些都是大家亲力亲为的。爱怎么搞就怎么做。所以说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只要肯去尝试。白天我们要上课,和学生交流,批改日记,晚上进行总结会议、交流经验,解决每天遇到的问题。我觉得做的最成功的是把综合测试、优秀个人、优秀班级这些内容删掉,取而代之的是每班一个奖项。因为我们的目的很明确:要搞就得搞得有新意,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主义。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必要的时候要随机应变,我们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

在沟通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想方设法去与学生聊天,打开她们的心扉。特别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和他们混熟了,他们自然会尊敬你、听你的话,而不是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以严厉的话语批评他们。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的,你尊敬他,他也会尊敬你。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他们爱讲义气,爱面子,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和赞许。然而有一点大部分老师都是做的不好的,好像把太多关注都放在活泼、调皮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那些沉默是金的学生。我们都是过来人,只要老师多关注内向的学生,多给点支持与鼓励,她们心里会乐开花的,而且会慢慢变得活跃起来。

要想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我觉得以写日记这种方式相当不错,让不爱说话的学生向我们表达自己的心声,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性格的平台。每当看到她们的日记,我都会很开心,写上评语,给他们鼓励,就像跟他们谈心一样,结果是学生把心交给我们了。同时,每位老师很有必要尽快记住学生的姓名。在上课的第一天,我当晚就把一班学生的名字都记住了,第二天上课叫他们回答问题时,我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名字叫出来,还记得那个学生的日记里提到:“数学老师居然知道我叫什么名字,真的很开心••••••”记住学生的名字就会让他觉得你关注他,他一定会信心百倍的。

在上课方面,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开始我用自己的方法上完了一节数学课后,发现没调动起课堂气氛。于是我去听了其他数学老师的课,借鉴了一些经验,果然第二次数学课的课堂气氛很好,说话技巧,肢体语言也是相当重要的。

我想说,我们的学生很棒。其实他们是很聪明的,我给他们的脑筋急转弯都回答,他们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而已。一个女学生曾经对我说过:“其实我们不是很害羞的,只是在一个新的班级,几乎都是生面孔,而且参杂了不同年级的同学,话自然会少一点•••••”是的,从认识到熟悉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有说有笑,真的不容易。见到老师他们会脸带笑容的大叫一声:“老师好!”有的小男生还天天帮老师抬水••••••因为他们知道老师辛苦,学会了怎样去感恩。每次批改日记都会看到这样的字眼:“老师每天要给我们上课,备课,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每次看到这些话我都感动不已,有事还会偷偷掉眼泪,有这样乖巧的学生,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其实我很遗憾,因为还有很多学生没跟他们聊过天,我很想教他们太极拳,但是没有机会了。

我觉得这次下乡的宣传活动搞得不够成功。第一,会讲当地方言的队员没有派上用场。第二,带去的设备不足,没有麦克风,不能把群众吸引过来。第三,传单不够。结果在那里搞了半天,来看宣传的人很少。

学校的领导总是说这里的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通过这些天与学生的相处,在这里,我想说,出现这种情况,与学校也有很大关系。聚学生反映学校是从来不搞文艺活动的,游戏、第二课堂也从不开展,只是一天到晚读书写字,还有一点也做得不好,就是没做到公平公正,从重点班和普通班桌椅的区别就可以知道了。

5.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篇五

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习惯,这其中有快乐,有艰辛,有忧伤,更有许多思考。

第一堂课

在这里我主要负责小班的英语教学,孩子们大的有十岁了,小的才3岁,有的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更何况要他们说英语,头疼不已。一进教室,课桌歪七扭八的,孩子们有的在地上爬,有的干脆爬到课桌上去了,还有的在过道里互相追打。这情形都快看傻了。没错,我的第一堂课就这样开始了。时间容不得我震惊,只好硬着头皮上,再怎样,这是我的第一堂课,我一定要上下去,而且还要开个好头。一节课下来,嗓子都扯破了,这确确实实锻炼了我的耐心及应急处理能力。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将一节课坚持下去的,不过从在这节课里我发现了一个眼神,是她那求知的眼神鼓励了我,让我有勇气将这节课坚持到最后。从第一堂课的经验里我学会了很多,首先是我以后一定要提前赶到教室维持好纪律;其次是一定要备好课,尽量多玩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是多找机会夸奖孩子,以为你的一句夸奖,孩子就真的那样去做了;最后一定要在课后多陪孩子们一起玩,熟悉他=他们中的每一个人。

第一声老师

事情发生在我们来xx的第一天,当我们的车还没驶进学校,就有好多孩子闻声而来,一路追着我们的车子跑,“老师”,一个5、6岁大小的孩子在我们伸出头来和他们打招呼时冲我们使劲喊。也不知道是不是喊的我,还是他喊的是我们全体队员,反正我响响的应答着他的呼唤。这是我来这里听到的第一声老师,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这样被人称作老师,“教师”这个自己小时的梦想,现在竟然真的成为“老师”了,心情异常激动。深知一个好老师在一个孩子人生路上的重要性,深知当好一名老师的不易,也深知自己现有的水平,除了激动更有一丝恐慌,要是我没把他们教好,要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出了任何问题,这都会是一辈子的事,这样重大的责任可不是我可以负担得起的,我将深深自责一辈子,一辈子活在愧疚中。所以从那刻起,我就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全力以赴,尽最大的可能将孩子们教好,做好他们人生路上的导师,从此这成了我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份礼物

我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是一朵野百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送我野百合,兴许只是偶然在路上看到觉得好看随手采来的吧,也兴许是知道我喜欢百合,特意采来送我的。反正当时感动到不行,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朵花,虽然没有花店里的花包装精美,也没有立在田野里的花来的精神,但这却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是我见过最美的百合。

对这里的环境慢慢适应了,和孩子们也渐渐熟络起来,和这些孩子间发生了太多太多感人的事,看到了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不为人知的一面,经历了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背后的故事,让我们的心灵更充实,得到净化与升华。感谢能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我们的印记。

第一次流泪

还是那句,那个孩子是我这13天里最大的收获。汇报演出那天的演讲她哭了,因为想爸爸了。我以为面对这样的艰苦的条件我不会哭,最后的几天里遇到很多烦心的事,归心似箭,我以为自己已经对这里的一切漠然了,我以为自己长大了成熟了不会轻易掉眼泪了,可还是控制不住,在树下哭得比她还厉害。哭她的懂事,哭她的坚强,哭她的认真,哭她的努力,哭她的哭泣,也哭自己的任性,哭自己的思念,哭自己的不坚强。

在这里有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人生不就是由这千千万万的第一次组成么?万事开头难,这些第一次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我对艰苦生活的适应能力;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锻炼了我的毅力与耐心;改变了我面对生活的态度。

在这里,我知道了什么叫坚韧、毅力、乐观、认真;什么叫生活;什么叫幸福;这十几天的经历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会好好珍惜的。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以新的视角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手工艺品制作、标本制作、交通大冒险活动、体育比赛、演讲比赛、给孩子们洗头、孩子们排队吃面、送孩子们回家、我们一起在山江镇街道上捡垃圾、我们一起唱歌等饭吃、一起去井边挑水等等场景还历历在目,孩子们的笑声还回荡在耳边,但时间过去了,这些再也不可能重演。

6.广东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篇六

13个日日夜夜,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眨眼,呼啸而过,这平凡而又美丽的13天却成为了我这个暑假中重要的一部分。还记得,在告别晚会上,3班节目的旁白是这样说的,那一天,我们走向校门,而这一天,我们是要离校门而去。当这句话在耳边响起时,泪水情不自禁的哗然而下,布满了许多稚嫩的脸颊。周田镇,热情好客的周田人民,周田中心小学,103张可爱的面孔,23位队友,编织成的所有,这是我们下乡的深刻记忆。最快乐的时光-----还记得,我们在205宿舍,一片欢声笑语,“哇咔咔”家族就是在这样的一次不平凡的经历中,成立了。我们5个清纯年轻的“狂野”少女,淑女的洁灵,知性的璐琛,爱笑的李璇,有“洁癖”的怡然,雷人的我,在下乡的娱乐时间段,静悄悄的坐在宿舍内,在无处不在的“可爱的动物”陪伴之下,度过了一段又一段自high的日子,那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我们在别人高枕无忧的时候,仍旧在嘻嘻哈哈,笑声穿过一扇扇墙,似乎希望能感染队里的其他队友(不过没有吵到他们睡觉,被他们哄出宿舍楼已经算好彩的了,哈哈)还记得,鱼焖豆腐,鸡,玉米,冬瓜,是我们三下乡伙食里最常见的食物,一日复一日,但我们已感到满足,每一次的开饭,在完成了工作之后的休整,都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社会实践报告《广东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谢谢后勤组的队友,谢谢煮饭的阿姨。还记得,我们兴奋地坐在大卡车的车厢里,大声疾呼,“好爽,好好玩”,迎着风,拍打着尘,赶往我们务农的目的点,这一份不同于城市的体验,又是另一份惬意在心头。

最难捱的日子-----

还记得,我们在205宿舍里叫苦连天,炎热的天气,吃不消的身体,活蹦乱跳的小强,让我们对这个地方,呻吟,高呼,何时才能重见天日?何时才能回到空调的怀抱?何时才能回到温暖的家?甚至,我们发出了这样一个,不该发出的疑问,三下乡如此糟糕,为什么,那么多人推荐我们一定要来三下乡?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三下乡?三下乡有什么好的?

7.大学生三下乡调研报告 篇七

一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广义的实践活动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进行的一切有意识的活动;狭义的实践活动是指人们根据社会或个人的要求, 实施的有针对性的个体行为, 以此达到一定的目的。[4]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多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 它由各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组成“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 深入不同的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包括普法宣传、科技支农、文艺下乡、卫生服务、文化宣传、医疗服务、支教扫盲、企业帮扶、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多种形式,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差异特征的表现上和其他活动有着不同。一是, 大中专学生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它由各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成立“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深入农村基层, 参加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二是,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每年的寒假和暑假作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时间, 这样既不会影响学生们的上课时间, 又为学生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三是,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内容。不同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所到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计划出各自的主题和形式。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而且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地区、不同村情的农村基层进行志愿服务。

实践证明, 大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深入到村镇、田间地头、百姓家中, 广泛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锻炼机会, 增强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与社会的接触融合过程中, 进一步的认识了自我、提高了自我、完善了自我。因此, 只要是农民急需的, 能够促进农村发展, 符合实现两个目标, 即服务农村、锻炼学生, 就可以立项组团, 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5]

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 精神文化送农村

现代的农村发展, 不仅需要物质文化的依托, 而且也需要精神文化的供给。送文艺下乡、义务支教、普法宣传等形式都是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送精神文化下乡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们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 在当地的学校进行义务支教, 与老师和学生进行座谈, 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体会;大学生们会结合“三下乡”的主题精心准备每一个文艺下乡的节目, 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乡镇企业进行演出, 力求做到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精彩, 让农民群众欣赏到一场文化大餐;法律专业的同学会精心准备一些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 耐心细致的为农民群众答疑解惑, 使农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这些形式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素质能力, 而且也给当地群众送去了先进的文化, 满足了当地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需求。

(二) 科学技术促发展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不但能够把精神文化带到农村, 同时也可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到农村中去。科学技术协助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把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为农村培训科技人才, 帮助农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6]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学校与社会联系了起来, 直接为农民带去了知识和技术, 大学生们组织开展科技支农活动、召开科技讨论会、发放农业技术资料、倡导高产科学技术等等, 积极推动农民以科技致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支农服务活动, 为农民群众解决了许多现实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而且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三) 三农宣传普政策

我国有近9亿的农村人口, 占总人口的70%, 农业人口达7亿人, 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7]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关于“三农”问题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他们深入到街道、田间地头、农民家中, 进行现场宣传有关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有关促进农民增收的方针、政策、措施, 把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使农民了解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方针, 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视和关怀, 更好的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三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

广泛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 可谓是“双赢”的结果。具体来说,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育人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既搞好课堂教育, 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让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去多采用的是理论灌输的方法, 容易使学生们脱离实际情况, 只看到书本上的抽象理论, 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但这只是具备了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一个条件, 大学生能否成长成才的关键是看他能否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实践中, 通过亲身体验, 深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 与社会各个阶层接触、交流和沟通, 在社会实践中磨练自己, 在实践中学知识, 练本领, 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找到结合点, 促进世界观的转变, 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8]

(二)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加速大学生了解社会

教育的过程实际是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 使其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 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的过程,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接触社会和服务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现在的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8~24岁左右,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与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相比较, 大多是独生子女, 对社会的认识不全面, 缺乏实际的社会经验,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沟通能力不足, 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 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 自觉调整心理状态, 转变思想、端正态度, 逐步培养劳动的习惯、节俭的习惯, 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品质。[10]他们可以睁开眼睛去观察世界, 用思想去感悟世界, 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不断成长, 充分磨砺自己的意志, 培养他们对于社会的理解、认知, 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把他们培养成为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三)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就业比率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已达2500万人, 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增长了100万人, 其中, 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 为本世纪初的6倍。[11]大学生刚刚迈出校门, 素质能力上还不能符合一些用人单位的需求, 在大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就能够反映出来, 例如, 在与人进行沟通时缺乏沟通技巧。当学生在进行支教活动、入户问卷调查、与农民进行法制宣传中他们都有些沟通不流畅, 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心情较紧张, 临场发挥欠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待于提高, “三下乡”社会实践都会到一些农村或乡镇进行志愿服务, 当地的气候条件、居住环境等都不如城市优越, 有的同学会感到身体不适, 不能顺利的进行志愿服务, 这都说明大学生对文体活动参加较少, 身体素质应得到进一步锻炼。在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意识到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并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 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完善自我, 做到自我反省、自我纠正和自我提高, 为以后步出校门, 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四)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共筑“中国梦”信心

了解社会和把握国情是认识、思考和解决我国社会问题的依据。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了总人口的绝大比重, 大学生了解国情主要是从书本上, 对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现状了解不多,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当代青年奋发图强, 大显身手。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搭建了一座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 这座桥梁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把握国情、提高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提供了舞台。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农民的生活生产, 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让大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中国想要发展、社会想要进步, 必须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2]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促进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 它对“三农”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认识到只有把人生价值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才能创造辉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不断总结和完善, 构建长效机制, 努力探索新形式、新思路、新特点, 使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相信, 大学生必将有能力承担起未来建设国家的伟大历史重任, 与时俱进, 发奋图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尚庆云.对教书育人的正确理解和途径的探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8 (10) .

[2]计敏.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发展的双向互动[J].中国大学生在线, 2003 (3) .

[3]李倩.浅谈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建设[J].科教文, 2007 (9) .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版) [M].商务印书社, 1994.

[5]黄伟波.试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J].法制型社会, 2007 (12) .

[6]廖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及其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 2009 (3) .

[7]余嘉强.创新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2) .

[8]黄伟波.试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J].法制型社会, 2007 (12) .

[9]贾斌.浅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及面临的困境[J].基础理论研讨, 2012 (11) .

[10]王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再思考[J].中国产业经济科技论坛, 2010 (11) .

[11]高洋.论新时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教育意义[J].学校管理研究, 2013 (8) .

8.大学生三下乡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志愿服务的意义

“三下乡”的形式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而本质是体现对于农村地区的志愿服务。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再次将志愿服务纳入国家政策制度支持、工作实施推进的范畴。

志愿服务将成为国家“新元素”。“志愿服务”原来并没有纳入国家“战略元素”的范围,主要是精神文明、青少年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组成部分。伴随社会转型和治理创新,“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常态化的元素,逐渐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成为国家及地方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志愿服务进入国家视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正式提及“志愿服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国家及地方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陆续将“志愿服务”写入其中。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志愿服务凝聚人心、增强群众主人翁精神的重要意义”。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从纯粹民间行为,到部门推动项目,进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组成部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志愿服务将成为国内“凝聚力”。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各种利益不平衡状况陆续出现,进而引发各类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志愿服务这股沟通协调、友善互助的积极力量,对于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具有特殊的作用。志愿者的关心和服务,使得利益受到冲突、处于生活困难的群体获得帮助,能够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志愿服务将成为国际“软实力”。我国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处理中,在积极外交、友善外交的同时,还特别需要“民间外交”的支持,即通过志愿者的国际交流合作,让世界各国感受中国人的友好善意,理解中国文化的平和亲近,乐意与中国进行沟通协调。近年来,“中国青年志愿者援外服务”到亚洲、非洲等国家从事教育、卫生、农业、体育等服务活动;商务部、民政部、教育部等动员专业志愿者到发展中国家从事咨询、辅导服务;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志愿者参与“无国界医生”“专V志愿联盟”等国际化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这些中国志愿者在世界各国开展的服务活动,传递了中国人友好、和平、奉献的精神,传递了中国国家的友善和热情,赢得众多国家政府与民间的好感。

二、大学生“三下乡”的教育价值

(一)磨练个人意志

就大学生个体来讲,开展“三下乡”活动,将大学生面貌带入到农村地区,是对大学生意志的锻炼,也是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走出校门,来到农村地区,锻炼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内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克服艰苦条件共同生存的能力。通过“三下乡”期间同农村人民的接触,让大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精神财富和生活智慧,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锻炼朴素、务实的精神,端正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在校园中是个体存在的,而走出校园,跟随团队来到农村地区“三下乡”,对于其团队主体来说,要人人具备团队责任感,将团队分工保质保量的落实;对于团队内其他成员要共同协商志愿服务内容和实施途径,这个过程就是在锻炼个体对于团队的责任感。与此同时,“三下乡”是将知识带到农村,需要对准备的知识精心准备,体验只是的传递着和教育工作者的处境,更需要大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此有充分的、准确的 把握。

(三)服务于农村

大学生将文化带入到农村,将先进科技理念带入到农村,将优良卫生习惯带入到农村,整个过程要体现志愿服务的精神。一切以农村的实际情况为中心设置服务内容与具体计划,整个计划要符合农村人口的素质水平,补充农村人民视野上、思想上的局限。

三、大学生“三下乡”优化对策

(一)加强宣传和领导

首先要加强区域成员对于“三下乡”志愿服务及其教育价值的认同,这就需要对区域成员加大宣传,将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普及给区域成员,让其看到自己生活处境同农村人口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应当着力拉近两者距离,将党的政策与关怀带到农村。“三下乡”志愿服务的能够将科技、文化、卫生带入到农村地区,同时应当让区域成员对于其实践成果有所了解,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二)创新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要注意创新,让科技、文化、卫生的最前沿内容带入到农村地区,同时要注意形式上的创新,开拓思路,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例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跟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相结合,开展技术服务、科研公关、知识培训等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三)建立有力地指导队伍

大学生“三下乡”的指导教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走出校门的实践能够提出具有理论性的指导,让学生整整能够学到东西,并且能够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拿到实践中去践行检验。同时,指导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实际行动做出及时的总结与评价,并且能够在结束过后形成理论,供今后的“三下乡”队伍学习。

(四)构建双方受益的基地机制

学校的活动组织者应当随时关注区域内、外的农村地区发展形势,挖掘能够共同双方受益的、供“三下乡”实践的基地,以保证三下乡的教育意义落到实处。在实践团队的组建过程中,可以以学校组队、学院组队、分散参与、联合组的形式进行,同时根据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需求,按活动内容功能进行组织,建立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基地,争取各院系各专业都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基地,形成学校、社会、学生、教师和参与企业多方共赢的机制。

总结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是具有一定教育内涵的志愿服务,因此应当采用可行的措施保障“三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

上一篇:关于读后感700字左右下一篇:公司经营风险控制研究